化学成分中各元素在铸件中的作用

化学成分中各元素在铸件中的作用
化学成分中各元素在铸件中的作用

化学成分中各元素在铸件中的作用

1.化学成分中各元素在铸铁中的作用

a.铸铁中,除铁以外,常存元素主要有:碳、硅、锰、磷、硫,统称之为铸铁的五元素,它们的作用如下:

碳 [碳的元素符号 C;原子序数 6;晶型六角(石墨)/钻石立方(金刚石);相对原子质量 12;密度 2.25g/c㎡;熔点 3727℃;沸点 4830℃;比热容 0.693J/(g·℃)]

碳是铸铁的基本元素,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游离碳石墨的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碳渗碳体的形式存在。

碳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增加碳量会增加石墨的数量,但会使石墨粗大;反之,减少碳量,会使石墨细小。

在灰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7%~3.8%的范围内,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高碳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粗大的片状石墨,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但挠度较好;低碳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为珠光体和细小的片状石墨,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但挠度较差。由于灰铸铁的成分位于共晶点附近,因此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对于亚共晶范围的灰铸铁,增加碳含量能提高流动性,反之,对于过共晶范围的灰铸铁,只有降低碳含量才能提高流动性。

在球墨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3.5%~3.9%的范围内,经球化处理后,碳的质量分数通常会减少0.1%~0.3%,碳主要是以球状石墨形式存在,石墨呈球状后,石墨数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就不十分重要,但为了改善铸造性能,碳总是维持在较高线,并且利用石墨化的膨胀作用以补偿收缩,增加铸件的致密性,保证铸件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在共晶成分以上,增加碳含量易产生石墨漂浮,降低力学性能;在共晶成分下,增加碳含量可以提高镁的吸收率,有利于球化,但降低碳含量易产生游离渗碳体,使力学性能降低、脆性增加,同时增加缩孔和缩松等铸造缺陷。

在蠕墨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3.5%~3.9%的范围内,经蠕化处理后,碳主要以蠕虫状石墨形式存在,碳高时,金属基体为铁素体,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硬度有降低趋势,而冲击韧性和伸长率较好;碳低时,金属基体主要为珠光体,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硬度有所改善,而冲击韧性和伸长率有所下降。为了获得良好的流动性且有较低的收缩性,通常希望碳质量分数在3.5%~3.8%。

在可锻铸铁中,对于黑心可锻铸铁,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3%~2.8%的范围内,碳主要以团絮状石墨形式存在。高碳量,对退火过程中第一阶段石墨化影响不大,但能加快第二阶段石墨化速度;碳含量过高,容易析出初生石墨,出现麻口和灰口,或退火后石墨数量增多并粗大疏松,导致力学性能下降;降低碳含量,可保证获得纯白口铸坯,使退火后得到的石墨细小、紧密、分布均匀,力学性能较高;碳含量过低,会使流动性变差、容易产生缩松、缩孔和裂纹等缺陷。对于白心可锻铸铁,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8%~3.4%。

硅[硅的元素符号 Si;原子序数 14;晶型钻石立方;相对原子质量 28.1;密度 2.33g/c㎡;熔点 1412℃;沸点 3310℃;比热容 0.680J/(g·℃);溶解热 1418.4J/g]

硅是铸铁的常存五元素之一,能减少碳在液态和固态铁中的溶解度,促进石墨的析出,因此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其作用为碳的1/3左右,故增加硅量会增加石墨的数量,也会使石墨粗大;反之,减少硅量,会使石墨细小。

在灰铸铁中,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1%~2.7%的范围内,一般碳硅含量低可获得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但流动性稍差;反之,碳硅含量高,流动性好,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当薄壁铸件出现白口时,可提高碳硅含量使之变灰;当厚壁铸件出现粗大石墨时,应适当降低碳硅含量,并达到提高机械强度和硬度的目的。

在球墨铸铁中,球化前的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0%~2.0%的范围内,这主要考虑到球化时球化孕育剂还要带入一部分硅量,通常,球化后的硅的质量分数最终控制在1.8%~3.3%,在此范围内,随着硅量的提高,铁素体量增加,并能细化石墨,提高球状石墨的圆整度,但硅能提高韧性-脆性转变温度,降低冲击韧性,因此,对于珠光体球墨铸铁,硅的质量分数最终控制在1.8%~2.5%较为合适,以不出现自由渗碳体为原则;对于铁素体球墨铸铁,硅含量最终控制在2.6%~3.3%,以不显著降低韧性为原则。

在蠕墨铸铁中,蠕化前的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1%~2.0%的范围内,这同样考虑到蠕化时蠕化孕育剂也要带入一部分硅量,通常,蠕化后的硅的质量分数最终控制在2.0%~3.0%,在此范围内,随着硅量的提高,铁素体量有所增加,而珠光体量有所减少,如果硅量过高或者薄断面冷却速度快,往往会使蠕墨铸铁中产生较多的球状石墨,因此原铁液的硅量可稍微降低些。

在可锻铸铁中,对于黑心可锻铸铁,硅的含量控制在1.1%~2.2%的范围内,以获得铸态白口组织为原则,提高硅量能适当提高铁液流动性、减少疏松、还能细化晶粒、增加石墨核心、加速退火过程。当不加入阻碍铸态石墨化元素以生产普通(低硅)可锻铸铁时,硅含量一般控制在1.4%以下;当加入强烈阻碍铸态石墨化的元素(如铋、锑、碲等)以生产(中硅)可锻铸铁时,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5%~1.8%;在实际生产中也有为了提高退火速度,抵消铬和硫对石墨化的有害作用,把硅量控制在1.8%~2.2%或更高一些,这就是所谓的高硅可锻铸铁。对于白心可锻铸铁,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3%~1.0%。

锰[锰的元素符号 Mn;原子序数 25;晶型复杂立方(Mnα)(58个原子)/复杂立方(Mnβ)(20个原子)/面心四方(Mnγ)/面心立方(Mnδ);相对原子质量 54.9;密度 7.43g/c㎡;熔点 1244℃;沸点 2150℃;比热容0.483J/(g·℃);溶解热 267.5J/g]

锰是铸铁的常存五元素之一,除少量固溶于铁素体以外,大部分溶入共析碳化物和渗碳体中,以复合碳化物的形态存在,加强了碳化物的形成,故此是阻碍石墨化的元素,故增加锰量会增大基体组织中的珠光体数量。

在灰铸铁中,锰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5%~1.4%的范围内,主要作用有二,一是中和硫的有害作用,二是稳定和细化珠光体,在此含量范围内,随锰含量的增加,铸铁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降低。

在球墨铸铁中,锰的质量分数比灰铸铁低,控制在0.3%~0.9%的范围内,这是由于球化剂的加入已中和了一部分硫,使硫降低到较低的数值,此时锰已不再起中和硫的作用,而主要分布并富集于共晶团境界上,形成珠光体,甚或碳化物,降低了球墨铸铁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只要加入少量的锰,就可以充分发挥出稳定碳化物和珠光体的作用,对小于6mm的薄壁或大于150mm的厚壁,锰的质量分数选择小于0.2%~0.4%较好;对于珠光体球墨铸铁,锰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0.4%~0.6%。

在蠕墨铸铁中锰的质量分数与球墨铸铁相似,控制在0.4%~0.8%的范围内,锰含量在此范围内对蠕墨铸铁的强度、硬度、基体和石墨形态都没有明显的作

用,但为了获得韧性较好的铸态铁素体蠕墨铸铁,锰的质量分数最好是<0.4%或更低;当蠕墨铸铁的强度比韧性更重要时,锰的含量可适当提高到1%左右。

在可锻铸铁中,对于黑心可锻铸铁,锰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4%~1.2%的范围内,当生产铁素体可锻铸铁时,锰的质量分数一般控制在0.4%~0.8%,此时,随锰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提高,对固态石墨化影响不大;当生产珠光体可锻铸铁时,锰的质量分数可提高到0.8%~1.2%,此时,由于它强烈阻碍固态石墨化,只能使层状珠光体过渡到较稳定的粒状珠光体,因而强度提高、生长率下降。对于白心可锻铸铁,锰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2%~0.8%。

磷[磷的元素符号 P;原子序数 15;晶型正交(黄);相对原子质量 31;密度 1.83g/c㎡;熔点 44℃;沸点 280℃;比热容 0.743J/(g·℃)] 磷也是铸铁的常存五元素之一,在通常的铸铁中被认为是有害元素。磷和硅相似,能溶于液态的铸铁中,并降低碳在液态铸铁中的溶解度;但在固态铸铁中磷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并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而减少。磷对石墨化的影响不大,略微促进石墨化,但有时也能阻碍石墨化。磷主要以二元磷

共晶(Fe-Fe

3P)、三元磷共晶(Fe-FeP-Fe

3

P)和复合磷共晶的形式存在于铸铁

中,磷共晶的硬度高、脆性大、分布在晶粒的边界上,割裂了晶粒间的连续性,使铸铁的强度、塑性下降,硬度提高。另外,由于磷共晶具有较低的熔化温度和磷可以降低铸铁的熔点的缘故,因此磷能增加铸铁的流动性及可铸性,但磷的增高会使铸铁的缩孔、缩松以及开裂倾向增加。对于灰铸铁,磷的质量分数控制在低于0.3%;对于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磷的质量分数都控制在低于0.1%,对于可锻铸铁,磷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2%。

硫[硫的元素符号 S;原子序数 16;晶型正交(Sα)/单斜(Sβ);相对原子质量 32.1;密度 2.07g/c㎡;熔点 115℃;沸点 445℃;比热容0.735J/(g·℃);溶解热 39.06J/g]

硫也是铸铁的常存五元素之一,在通常的铸铁中也被认为是有害元素。硫稳定渗碳体,阻止石墨化。硫少量溶于铁素体及渗碳体中,降低碳在液态铸铁中的溶解度,大部分以硫化铁和其他硫化夹杂物(MnS、CeS)的形式存在于铸铁中,并分布于晶界上。硫化铁的熔点低、且质软而脆,能降低铸铁的强度,促进铸铁的收缩,并引起铸铁的过硬和裂纹形成。硫化锰的熔点高、且以颗粒状分布,对铸铁的强度无多大影响,但使铁液变稠,流动性较差。对于灰铸铁,硫的质量分数控制在低于0.15%;对于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原铁液的硫含量主要影响球化和蠕化处理效果,并消耗更多的球化剂和蠕化剂,因此愈低愈好,球化和蠕化处理后的硫的质量分数通常在0.04%以下;对于可锻铸铁,随着原铁液中硫含量多少要适当调整原铁液中的碳硅和锰含量,通常硫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25%以下。

b.铸铁中,除含有碳、硅、锰、磷、硫五元素外,有时为了改善和提高铸铁件的某些性能,还可加入超过通常含量的硅、锰、磷、硫以及一定数量的铜、铬、钼、镍、钨、钛、钒、硼、铅......等合金元素。这些合金元素根据它们对石墨化的影响加以排列,可以得到以下的序列:

Al, C, Si, Ti, Ni, Cu, P, Co, Zr, Nb,W, Mn, Mo, S, Cr, V, Te, Mg, Ce,B 促进石墨化阻碍石墨化

位于序列中间的合金元素对石墨化的影响不明显,左面排列着的合金元素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右面排列着的合金元素是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铸铁中常见的合金元素如下:

为了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常含有超过通常含量的磷、硫或一定数量的铜、磷铜钛、钒钛、铬钼、铬钼铜、硼等。

为了提高铸铁的抗磨性,常含有超过通常含量的锰或一定数量的镍铬、铬铜、铬钼、镍铬铜、钼、钒、硼、钨等。

为了提高铸铁的耐热性,常含有超过通常含量的硅或一定数量的硅钼、硅铝、铝、铬铝、铬铜、铬、镍铬、镍铬铜、镍铜等。

为了获得铸铁的无磁性,常含有一定数量的镍等。

铜[铜的元素符号 Cu;原子序数 29;晶型面心六方;相对原子质量63.5;密度 8.96g/c㎡;熔点 1038℃;沸点 2580℃;比热容 0.386J/(g·℃);溶解热 212.52J/g]

铜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石墨化能力相当于硅的1/10~1/5。铜在超过它的固溶度极限时,常以显微质点或超显微质点分布于铸铁中。

铜使组织致密,并细化和改善石墨的均匀分布,既能降低铸铁的白口倾向,又能促进珠光体的形成,对断面敏感性有有利影响。

铜具有强化铸铁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倾向,因此能增加铸铁的强度,铸铁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几乎与所含铜量成比例的增加,在低碳铸铁中尤为显著。在一般铸铁中,铜的质量分数在3.0%~3.5%以下可使硬度增加;但当铸铁具有形成白口倾向时,或存在着游离碳化物的硬点时,则加入铜会使硬度降低。

铜可用来提高铸铁的耐磨性、抗磨性,以及减震性,因此常用于制造滑动摩擦的铸铁件,如钻床主轴、汽车和拖拉机气阀挺杆等。但在白口铸铁或冷硬铸铁中,加铜不能使其抗磨性能有任何改善。

铜用于某些耐热铸铁和奥氏体铸铁中可以增加耐热和耐蚀能力,铜-铬复合合金对于防止高温下氧化气氛中的起皮作用特别有效,许多奥氏体耐热和耐蚀铸铁含有质量分数为4%~7%的铜。

铜是几种主要抗腐蚀的合金之一,铸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0.25%~1.0%时,能显著增加其在工业气氛中的耐蚀性。但铜在碱液或盐液中的耐蚀性极微小。

铜可增加铁液的流动性,并显著改善其可铸性。

铜可增加矫顽磁力和剩余磁力,但磁导率不受影响。

铜与其他合金元素联合使用,如铜-铬、铜-铬-钼、铜-钼、铜-锰、铜-钒等,则能获得更大的效果。

铬[铬的元素符号 Cr;原子序数 24;晶型体心立方(Crα)/密集六角(Crβ);相对原子质量 52;密度 7.19g/c㎡;熔点 1903℃;沸点 2642℃;比热容 0.462J/(g·℃);溶解热 403.2J/g]

铬是强烈稳定碳化物,阻碍石墨化的元素。铬在铸铁中形成复杂的铁-铬-碳化物,这种化合物常以块状或珠光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形式出现,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也很稳定。

铬的加入质量分数范围从0.2%到 3.0%,在普通铸铁中加入质量分数0.5%左右的铬,能细化石墨,增加珠光体数量,提高强度、硬度、白口深度、耐热性和耐磨性,但降低了加工性,铬的质量分数大约超过0.8%时,就出现了游离碳化物,碳化物随着铬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断口变白,硬度增加,耐热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也提高,但强度降低、加工性变差。

含铬耐热铸铁,当铬的质量分数为0.5%~1.1%时,耐热温度可达600℃;铬的质量分数为1.2%~1.9%时,可达650℃;铬的质量分数为26%~30%时,可达1100℃;铬的质量分数为32%~36%时,可达1200℃;

含铬耐磨铸铁,通常是与其他合金联合使用,联合使用最多的是铬钼铸铁(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铬0.25%~0.35%、钼0.25%~0.45%;铬0.4%~0.6%、钼0.6%~0.8%)和铬钼铜铸铁(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铬0.2%~0.4%、钼0.3%~0.6%、铜0.7%~1.0%;铬0.4%~0.6%、钼0.6%~0.8%、铜0.9%~1.4%;铬0.3%~0.6%、钼≈0.4%、铜0.55%~0.75%;铬0.3%~0.6%、钼0.4%~0.6%、铜0.6%~0.8%;)含铬抗磨铸铁,主要有15Cr3Mo、15Ce3Mo1Cu等。

含铬耐蚀铸铁,主要是高铬铸铁,铬的质量分数为26%~30%和32%~36%。

钼[钼的元素符号 Mo;原子序数 42;晶型体心立方;相对原子质量 96;密度 10.22g/c㎡;熔点 2625℃;沸点 4800℃;比热容 0.2772J/(g·℃);溶解热≈293.16J/g]

钼是中等稳定碳化物,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钼使组织致密,并细化和改善石墨的均匀分布,钼的质量分数<1%时,能细化珠光体,增加珠光体含量,同时强化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因而能有效地提高铸铁的强度、硬度以及耐磨性,最突出的是显著提高铸铁的冲击韧性和改善铸铁断面的均匀性,并在较高硬度下仍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常用来制造耐磨性的铸铁,如制动鼓、曲轴、连杆、汽缸体、飞轮、锻模、控制阀、齿轮等;钼的质量分数增加到1.5%时,部分珠光体转化受阻,形成珠光体加针状组织的混合基体;钼的质量分数在增加到2.0%时,90%的基体为针状基体,同时出现某些细小的渗碳体。

钼对于铸铁的耐热性和耐蚀性没有明显的改善,但钼与其他合金元素联合使用时在提高铸铁的耐蚀性方面则有特别用处。

以钼为合金元素时,磷的质量分数应尽量低于0.2%,因为高于铸铁溶解度的磷要与钼形成复杂的四元共晶,大约1份磷要消耗1.3份的钼。

镍[镍的元素符号 Ni;原子序数 28;晶型面心立方;相对原子质量58.7;密度 8.9g/c㎡;熔点 1453℃;沸点 2732℃;比热容 0.441J/(g·℃);溶解热 309.96J/g]

镍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石墨化能力相当于硅的1/4~1/2。

镍溶于固溶体中,降低了碳的溶解度,有助于碳化物的分解,并降低铸铁的白口层深度和消除碳化物的硬点。

镍能减少白口形成倾向,而不导致石墨粗化和强度降低。当加入0.1%~1.0%的少量镍时,能细化晶粒和石墨尺寸;当加入超过1%的镍时,需要降低硅的含量,既可获得高的强度又不至于造成硬而不易加工的边缘。

镍主要对基体发生影响,镍的质量分数低于3.6%时,为细珠光体型铸铁;镍的质量分数3%~8%时,为马氏体型铸铁;镍的质量分数高于10%时,为奥氏体型铸铁。

单独加镍,特别是镍加入量在1.5%以下时,一般不会获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某些实际应用中,镍常同其他合金元素联合加入,镍与铬使用时,通常镍的质量分数不大于3%和铬的质量分数不大于1%,但含镍的质量分数1%~6%和铬的质量分数0.5%~2.5%的镍铬白口铸铁则已用于冷硬铸铁件或白口铸铁件;镍与钼使用时,通常镍的质量分数不大于2%和钼的质量分数不大于1%~1.25%,但在厚断面中其比例为1份镍和1份钼;镍与铜铬使用时,主要用于奥氏体耐蚀铸铁,这种铸铁含镍的质量分数14%左右,铜的质量分数6%和质量分数约2%的铬,加铬是为了增加铸铁的硬度。

钨[钨的元素符号 W;原子序数 74;晶型体心立方(Wα)/复杂立方

(Wβ);相对原子质量 183.9;密度 19.3g/c㎡;熔点 3380℃;沸点 5900℃;比热容 0.143J/(g·℃);溶解热 184.8J/g]

钨是中等稳定碳化物,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钨只有少部分溶于铁的固溶体中,而大部分溶入渗碳体形成置换式渗碳体,当钨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则形成一种特殊的碳化物,促进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或马氏体,增高硬度,提高耐磨性和抗磨性,常用于制造活塞环和杂质泵等铸件。

在制造活塞环时,钨单独使用,质量分数为0.4%~0.65%;钨与钒钛联合使用时,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钨为0.3%~0.5%,钒为0.15%~0.20%,钛为0.1%~0.2%;钨与铬联合使用时,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钨为0.5%~0.9%,铬为0.2%~0.3%;钨与铬钼联合使用时,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钨为0.35%~0.45%,铬为0.2%~0.3%,钼为0.2%~0.3%。

钛[钛的元素符号 Ti;原子序数 22;晶型密集六角;相对原子质量47.9;密度 4.51g/c㎡;熔点 1677℃;沸点 3530℃;比热容 0.521J/(g·℃);溶解热 436.8J/g]

钛是促进石墨化元素,但在含量较高时又起阻碍石墨化的作用。

钛对氧和氮都有极强的亲和力,能起脱氧和净化的作用,因而可提高铸铁的抗拉和抗弯强度,并改善铸铁的流动性。

钛在灰铸铁中对减少白口层和硬点方面有显著影响,因而可明显改善加工性。

钛亦是强烈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一般以TiC的形式存在,有极高的硬度,通常以细小的颗粒状存在于铸铁中,可有效地提高铸铁的耐磨性。

钛的质量分数超过0.1%时,可提高铸铁的耐蚀性。

钛与其它合金一起使用时,使用不当将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加钛的铸铁必须具有恰当的成分才能获得用钛的最大效益。

钒[钒的元素符号 V;原子序数 23;晶型体心立方;相对原子质量50.9;密度 6.1g/c㎡;熔点 1910℃;沸点 3400℃;比热容 0.533J/(g·℃)]

钒是强烈稳定碳化物,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钒在铸铁中能形成几种稳定的碳化物(VC、V

2C、V

4

C

3

),倾向于促进形成和

保持铸铁基体中的珠光体和索氏体,从而提高铸铁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钒能细化石墨,并促进石墨的均匀分布,从而改善了断面的敏感性。

钒亦能增加珠光体和索氏体的高温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铸铁的耐热性。

钒常与钛联合使用制成了钒钛铸铁,这是一种较好的耐磨铸铁,钒质量分数为0.2%~0.4%,钛质量分数为0.05%~0.25%,多用于机床铸件。

硼[硼的元素符号 B;原子序数 5;晶型正交;相对原子质量 10.8;密度 2.34g/c㎡;熔点 2300℃;沸点 3675℃;比热容 1.298J/(g·℃)] 硼是强烈稳定碳化物,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硼在奥氏体中最大的固溶度为0.018%,硼在超过它的固溶度极限时,常以硼碳化物质点分布于铸铁中。

硼的质量分数低于0.08%时,对石墨影响不大,因而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挠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硬度和耐磨性则随硼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硼的质量分数高于0.08%时,石墨将变直变粗,力学性能变坏,因此在配置硼铸铁时,硼的质量分数通常控制在0.02%~0.06%的范围内。

为了充分发挥硼在铸铁中的作用,通常还可附加磷,磷的质量分数0.2%~

0.4%,硼的质量分数0.02%~0.06%。

铝[铝的元素符号 Al;原子序数 13;晶型面心立方;相对原子质量 27;密度 2.7g/c㎡;熔点 960℃;沸点 2500℃;比热容 0.903J/(g·℃);溶解热397.32J/g]

铝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铝对石墨化的作用随着含量的不同而不同。

铁液中加入铝,促使石墨析出漂浮,恶化铸造性能和力学性能,因此要相应降低碳硅含量。

铝的质量分数5%左右的铸铁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加铁素体加石墨,有时有少量的铝铁化合物;铝的质量分数高于5%的铸铁基体组织为单一铁素体加少量石墨,并出现铁碳铝化合物,质硬脆。

铝提高相变温度,在高温下形成比Si

2O更致密的Al

2

O

3

层下氧化膜,因而具

有高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铝的质量分数为5.5%~7.0%的铸铁,耐热温度低于700℃;铝的质量分数为20%~24%的铸铁,耐热温度900~950℃。

铝的质量分数4%~6%的铸铁,也有满意的耐蚀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含铝铸铁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有时还可适量增加硅含量并附加一定的铬量。

硅硅的元素符号及有关物理参数在前面已经叙述。

硅超过通常含量作为合金元素存在于铸铁中能形成致密的SiO

2

层下氧化膜,提高相变温度,构成单一的铁素体基体,因而可显著提高铸铁的耐热性和耐蚀性。

硅的质量分数5%~6%的铸铁为中硅耐热铸铁,基体组织为铁素体或铁素体加珠光体,石墨呈细片状分布,耐热温度低于600℃,抗拉强度为67~100MPa,质脆。硅的质量分数5%~6%的中硅耐热球墨铸铁,比中硅耐热铸铁的抗拉强度高,可达400~500MPa,耐热温度也可提高到900℃。

为了改善中硅耐热铸铁和中硅耐热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可加入质量分数为0.6%~1.0%的铬,也可加入质量分数为1.0%~1.5%的铜,或适当提高锰含量。

硅的质量分数14.5%~16.0%的铸铁为高硅耐蚀铸铁,基体组织为含硅铁素体和细小石墨,具有很强的抗硝酸、硫酸和磷酸等耐蚀能力,但脆性大、机械加工困难。硅的质量分数14.5%~16.0%的稀土高硅耐蚀铸铁,比不加稀土的性能要好一些。应该指出,高硅耐蚀铸铁在氢氟酸的苛性碱中以及高温盐酸中并不耐腐蚀。

为了改善高硅耐蚀铸铁的力学性能,可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铜;为了改善稀土高硅耐蚀铸铁的力学性能,可加入质量分数为7%~9%的铜。

锰锰的元素符号及有关物理参数在前面已经叙述。

锰超过通常含量作为合金元素存在于铸铁中时能显著增加硬度和提高耐磨性。

锰的质量分数5%~7%的中锰球墨铸铁,基体组织为马氏体(或针状体)加碳化物加少量奥氏体加球状石墨,硬度为48~56HRC,常用于磨球。

锰的质量分数7%~9%的中锰球墨铸铁,基体组织为奥氏体加碳化物加少量针状体加球状石墨,硬度为38~47HRC,常用于农机上的耙片和犁铧、球磨机上的衬板和磨球等。

磷磷的元素符号及有关物理参数在前面已经叙述。

磷超过通常含量作为合金元素存在于铸铁中能使珠光体基体里分布着一种较硬的网状磷化物,从而提高铸铁的耐磨性。

磷的质量分数0.4%~0.7%的含磷铸铁,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加磷共晶加石墨,

硬度为170~251HBW,常用于机床床身和内燃机的缸套、活塞环。

为了提高含磷铸铁的耐磨性和其它性能,可加入质量分数为0.6%~0.8%的铜和0.1%~0.15%的钛。

硫硫的元素符号及有关物理参数在前面已经叙述。

硫超过通常含量作为合金元素存在于铸铁中往往是由于生铁里硫含量过高所致。

在生产中为了因势利导而熔炼出高硫球墨铸铁和高硫可锻铸铁。

硫的质量分数0.3%~0.8%的高硫球墨铸铁,最好锰的质量分数低于0.2%、碳的质量分数加硅3.9%~4.6%、硅的质量分数1.5%~1.8%、磷的质量分数低于0.6%,它亦可用于制造曲轴、齿轮、汽缸套、活塞环等耐磨铸铁。

硫的质量分数0.35%~0.54%的高硫可锻铸铁,最好锰与硫的关系为Mn=S+0.4、硅与硫的关系为Si=S+1.4、碳硅总的质量分数为4.0%~4.4%、硅低于2.0%、磷尽量低。

C.铸铁中有时还含有锡、锑、铋、铅、锌......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有的作为合金加入,有的由废钢或生铁带入,通常被认为是有害元素,但有时在一定数量范围里能起到有益作用。

锡[锡的元素符号 Sn;原子序数 50;晶型四方;相对原子质量 11.87;密度 7.3g/c㎡;熔点 232℃;沸点 2690℃;比热容 0.227J/(g·℃);溶解热60.9J/g]

锡是稳定碳化物,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锡的质量分数0.1%以下时,能增加灰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的珠光体数量,细化共晶团,并提高力学性能;锡的质量分数0.1%以上时,会在晶界上析出锡和铁的化合物,引起脆性,降低上述铸铁的冲击韧性,此外,还会出现反球化作用。

在制取铁素体球墨铸铁时,锡被认为是一种干扰元素。

锑[锑的元素符号 Sb;原子序数 51;晶型菱形;相对原子质量 121.8;密度 6.68g/c㎡;熔点 631℃;沸点 1440℃;比热容 0.206J/(g·℃);溶解热 160.86J/g]

锑是强烈稳定碳化物,阻碍石墨化的元素。

锑的质量分数0.01%即能强烈阻止液态析出石墨,随着锑含量增加,基体组织中珠光体含量亦显著增加,石墨尺寸逐渐变小,石墨数量也逐渐减少,能提高基体和磷共晶硬度,显著提高铸铁的耐磨性。

锑耐磨铸铁的锑的质量分数为0.03%~0.07%。

可锻铸铁用锑代铋时,锑的加入量应控制在0.01%以下。

在制取铸态高韧性铁素体球墨铸铁时,应防止从废钢和生铁中带入锑等元素。

铋[铋的元素符号 Bi;原子序数 83;晶型菱形;相对原子质量 209;密度 9.8g/c㎡;熔点 271℃;沸点 1420℃;比热容 0.122J/(g·℃);溶解热1092J/g]

铋是强烈阻碍铸态石墨化而促进白口的元素。

铋加入铁液中产生三氧化铋的黄色烟雾而起脱氧作用,它在液态铁液和固态铸铁中的溶解度均极低,其超出部分以晶界夹杂物留于铸铁中。

铋的质量分数0.01%就能强烈阻碍铸态石墨化,促进白口,细化晶粒;铋的质量分数0.05%以上时,将对固态石墨化产生阻碍作用;铋的质量分数超过0.1%

时,将阻碍固态石墨化进行。

在制取可锻铸铁时,铋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01%~0.025%,以达到保证铸态白口,而又不影响固态石墨化的目的。

在制取铸态高韧性铁素体球墨铸铁时,应防止从废钢和生铁中带入铋等元素,最大允许铋的质量分数为0.002%。

铅[铅的元素符号 Pb;原子序数 82;晶型面心立方;相对原子质量207.2;密度 11.34g/c㎡;熔点 327℃;沸点 1750℃;比热容 0.13J/(g·℃);溶解热 26.46J/g]

铅是强烈阻碍石墨球形成的元素。

少量铅即可在铸铁中形成长而尖的枝晶状石墨,因而降低了铸铁的强度。

在制取灰铸铁时,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003%以下。

在制取球墨铸铁时,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002%以下。但据有关报导,在制取大断面球墨铸铁时。加入0.003%的铅,能消除碎块状石墨,获得全部球化。

锌[锌的元素符号 Zn;原子序数 30;晶型密集六角;相对原子质量65.4;密度 7.13g/c㎡;熔点 420℃;沸点 907℃;比热容 0.391J/(g·℃);溶解热 101.22J/g]

锌加入铁液中能起脱氧作用,但同时增加了铸铁中的氮含量。

锌能细化石墨,增加化合碳量,增加白口倾向,对灰铸铁可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在制取球墨铸铁时,锌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0.1%以下。

各种化学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本文出自一本很不好买的书,相当全面,偶然整理,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 有几位选手把我给气乐了,话说这段文章来自我爷爷的手抄本(不过现在老人家现在改复印了,挺时髦的),原书我没看到过所以不知道书名(我们有时候还是比较喜欢上世纪的老版书,比较严谨,实验室王老有本金相可是他老人家的宝贝,轻易不示人)。话说我码字是自娱自乐,目标受众也是学材料的同门,你们一帮连论文都没写过的大神忽然跳出来跟我这指责不尊重知识产权,真是好笑。想讨论问题,我欢迎,想骂人,出门左转菜市场。 —————————————————————— 为了改善和提高钢的某些性能和使之获得某些特殊性能而有意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的元素称为合金元素。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镍,钼,钨,钒,钛,铌,锆,钴,硅,锰,铝,铜,硼,稀土等。磷,硫,氮等在某些情况下也起到合金的作用。 (1)铬(Cr) 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的作用,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腐蚀的作用,还增加钢的热强性。铬为不锈钢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含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碳。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2)镍(Ni) 镍在钢中强化铁素体并细化珠光体,总的效果是提高强度,对塑性的影响不显著。一般地讲,对不需调质处理而在轧钢、正火或退火状态使用的低碳钢,一定的含镍量能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据统计,每增加1%的镍约可提高强度29.4Pa。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屈服程度比抗拉强度提高的快,因此含镍钢的比可较普通碳素钢高。镍在提高钢强度的同时,对钢的韧性、塑性以及其他工艺的性能的损害较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小。对于中碳钢,由于镍降低珠光体转变温度,使珠光体变细;又由于镍降低共析点的含碳量,因而和相同的碳含量的碳素钢比,其珠光体数量较多,使含镍的珠光体铁素体钢的强度较相同碳含量的碳素钢高。反之,若使钢的强度相同,含镍钢的碳含量可以适当降低,因而能使钢的韧性和塑性有所提。镍可以提高钢对疲劳的抗力和减小钢对缺口的敏感性。镍降低钢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这对低温用钢有极重要的意义。含镍3.5%的钢可在-100℃时使用,含镍9%的钢则可在-196℃时工作。镍不增加钢对蠕变的抗力,因此一般不作为热强钢的强化元素。 镍含量高的铁镍合金,其线胀系数随镍含量增减而显著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设计和生产具有极低或一定线胀系数的精密合金、双金属材料等。

化妆品中常见化学成分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化妆品中常见化学成分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7-29T15:58:10.0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王瑜[导读] 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被用于降低成本,导致表面现象良好,误导消费者,无形中却对客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广州市皓雨化妆品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女性健康和生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安全地使用化妆品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化妆品中对女性健康有害的各种成分中,有重金属,如铅,镉,铬,汞,锶,砷和镍,有其他明确有害的物质,如甲醛,羟基苯甲酸盐,邻苯二甲酸盐以及二恶烷。本文综述了上述的化妆品所含成分相关的毒性,并可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方向。 关键词:化妆品成分;女性健康;重金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逐渐成为许多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东有1700多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产销量占全国化妆品总销量和总产量的六七成,“单单一个美博会就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国美容产品50%以上的业绩,因此,了解化妆品对广东意义非凡,现在,许多化妆品公司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加入大量有害物质来获得美白,隐藏雀斑,祛粉刺,遮瑕等化妆品的功效。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被用于降低成本,导致表面现象良好,误导消费者,无形中却对客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一、化妆品常用普通成分调研分析首先,我对各种品牌的化妆品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丁二醇,甘油(丙三醇),丙二醇和羟基苯甲酸酯组分通常可以在其产品上的标签找到。那么几种成分对化妆品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分别研究这些化学成分的结构和功能。(一)丁二醇是最常见的化妆品成分之一它化妆品中主要能起到保湿润滑的作用,溶解污垢效果良好,可以抑制细菌的产生和大量繁殖,减缓面部水分的流失[1]。但值得注意的是过量的丁二醇在吸入后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精神受损,瘫痪以致昏迷甚至死亡。对于化妆品用量较大的女性有威胁,但整体较为安全。 (二)甘油,学名丙三醇,无色透明、味甘甜、较粘稠在化妆品行业发展中甘油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保湿剂,帮助皮肤抵抗衰老,保持面部水分。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纯甘油可以从皮肤吸收水分,而纯度太高的甘油往往会导致伤口感染皮肤过敏。使用配比好的化妆品可以减少威胁。(三)丙二醇具有保湿和亲水性效果常出现在化妆品中与甘油相比,丙二醇可完全溶解在水中,而无油腻感,所以它经常在乳液和精华中使用。除此之外,由于其溶脂性好,可助化妆品中其他有效成分的渗透。然而,恰恰由于丙二醇对皮肤强大的渗透作用,所以会有明显的刺激。即使是很小的量也不能完全缓解的刺激,很容易损伤皮肤,甚至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尤其是对女性生殖系统。(四)羟基苯甲酸酯被广泛地用作化妆品防腐剂主要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在体外和体内实验已经证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的雌激素作用可能对乳腺癌有不良影响。作用机制是可以防止活性雌激素被特化细胞转化为无活性的硫酸化雌激素,并且随着对羟基苯甲酸烷基链的生长,抑制作用可以逐渐增加。这意味着,对羟基苯甲酸酯改变了人体内雌激素的半衰期,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体外实验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可以在非粘附条件下继续生长粘附依赖性细胞。这表明细胞接近转化并预示肿瘤发生。 二、化妆品重金属成分调研分析(一)化妆品中出现重金属的原因尽管化妆品中重金属性质的物质对人体有害,但它们在美白和改善缺陷方面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其微弱的影响,忽略它对皮肤的巨大破坏性。 1、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重金属当人员生产化妆品时,必须使用专业知识来添加适量的重金属而不伤害人体,可能的目的是增加化妆品的酶活性,从而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2]。此外,某些重金属的组合也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防止脱发。 2、在制造过程中添加过量的重金属一些不道德的商人,不论违法犯罪的后果,会在生产化妆品时加入过量的铅,汞和砷等,以降低成本,寻求暴力,增加化妆品的可见功能和效果。2018.9.19,国家药监局抽检化妆品中26个批次不合格,超九成不合格品来自广东。乍一看,添加这些元素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皮肤哑光,毛孔粗大和皮肤粗糙的问题,但这些都是浅层的现象。添加过量的重金属可以使皮肤有依赖。停止后,效果将逐渐变差,甚至不如使用之前,而敏感的皮肤将看起来像“过敏”和“烂脸”(如下图1)。 图1 劣质化妆品导致烂脸(二)化妆品中重金属的危害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 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 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 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 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 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 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 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 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 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 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 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 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 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 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

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 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 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 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 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 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 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7、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镍 对酸碱有较高的耐腐蚀能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但 由于镍是较稀缺的资源,故应尽量采用其他合金元素代用镍铬 钢。 8、钼(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 温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抗蠕变能力(长期在高温下受到应力,发 生变形,称蠕变)。结构钢中加入钼,能提高机械性能。还可以 抑制合金钢由于火而引起的脆性。在工具钢中可提高红性。9、钛(Ti):钛是钢中强脱氧剂。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 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改善焊接性能。在铬18 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钛,可避免晶间腐蚀。 10、钒(V):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钢中加0.5%的钒可细化组织晶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完整版

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有硅、猛、珞、線、钳、鹄、帆,钛,锐、硼、铝等。现分别说明它们在钢中的作用。 1、硅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硕化程度使钢的韧性和塑性降低。 (2)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这是一般弹簧钢。(3)耐腐蚀性。硅的质量分数为15% — 20%的高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Si02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 缺点:(4)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2、镭在钢中的作用 (1)镭提高钢的淬透性。 (2)镭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 (3)镭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 镭钢的主要缺点是,①含猛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②镭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镭钢对过热较敬感t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这种缺点可用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钮、飢、钛等来克服:⑧当镭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 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④镭会使钢的耐锈蚀性能降低。 3、珞在钢中的作用 (1)珞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2)珞可提高钢的高温机械性能。 (3)使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4)阻止石墨化 (5)提高淬透性。 缺点:①辂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②辂能促进钢的回火脆性。4、W 在钢中的作用 (1)可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 (2)银可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即可提高钢的低温韧性。 (3)改善钢的加工性和可焊性。 (4)银可以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和大气的腐8 /I 蚀。 5、钮在钢中的作用 (1)铝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 (2)提高钢热强性 (3)抗氢侵蚀的作用。 (4)提高钢的淬透性。 缺点:钮的主要不良作用是它能使低合金钳钢发生石墨化的倾向。6、钩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强度 (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3)提髙钢的抗氢性能。

钢铁中的元素及作用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有什么作用 碳(Carbon) 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我们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0.6%以上的碳,也成为高碳钢。 铬(Chromium) 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尽管这么叫,如果保养不当,所有钢材都会生锈 锰(Manganese) 重要的元素,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在热处理和卷压过程中使钢材内部脱氧,出现在大多数的刀剪用钢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钼(Molybdenum) 碳化作用剂,防止钢材变脆,在高温时保持钢材的强度,出现在很多钢材中,空气硬化钢(例如A-2,ATS-34)总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钼,这样它们才能在空气中变硬。 镍(Nickle) 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出现在L-6\AUS-6和AUS-8中。 硅(Silicon) 有助于增强强度。和锰一样,硅在钢的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钢材的强度。 钨(Tungsten) 增强抗磨损性。将钨和适当比例的铬或锰混合用于制造高速钢。在高速钢M-2中就含有大量的钨。 钒(Vanadium) 增强抗磨损能力和延展性。一种钒的碳化物用于制造条纹钢。在许多种钢材中都含有钒,其中M-2,Vascowear,CPM T440V和420V A含有大量的钒。而BG-42与ATS-34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含有钒 按钢的用途分类 一、结构钢 (1)建筑及工程用结构钢简称建造用钢,它是指用于建筑、桥梁、船舶、锅炉或其他工程上制作金属结构件的钢。 (2)机械制造用结构钢--是指用于制造机械设备上结构零件的钢。这类钢基本上都是优质钢或高级优质钢,主要有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易切结构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等 根据含碳量和用途的不同﹐这类钢大致又分为三类﹕ 1. 小于0.25%C为低碳钢﹐其中尤以含碳低于0.10%的08F﹐08Al等﹐由于具有很好的深冲性和焊接性而被广泛地用作深冲件如汽车﹑制罐……等﹐20G则是制造普通锅炉的主要材料﹐此外﹐低碳钢也广泛地作为渗碳钢﹐用于机械制造业﹐ 2. 0.25~0.60%C为中碳钢﹐多在调质状态下使用﹐制作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调质多少22~34HRC,能得到综合机械性能,也便于切削. 3. 大于0.6%C为高碳钢﹐多用于制造弹簧﹑齿轮﹑轧辊等﹐根据含锰量的不同﹐又可

化妆品化学成分的作用

化妆品化学成分的作用 油脂 油脂是油和脂的总称,油脂包括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油脂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脂肪酸甘油酯。 植物性油脂分三类,干性油、半干性油和不干性油。干性油如:亚麻仁油、葵花籽油;半干性油如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不干性油指的象橄榄油、椰子油、蓖麻油等。用于化妆品的油脂多为半干性油,干性油几乎不用于化妆品原料。常用的油脂有:橄榄油、椰子油、蓖麻油、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杏仁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茶籽油、沙棘油、鳄梨油、石栗子油、欧洲坚果油、胡桃油、可可油等。 动物性油脂用于化妆品的有水貂油、蛋黄油、羊毛脂油、卵磷脂等,动物性油脂一般包括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他们和植物性油脂相比,其色泽、气味等较差,在具体使用时应注意防腐问题。水貂油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易被皮肤吸收,用后滑爽而不腻,性能优异,故在化妆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营养霜、润肤霜、发油、洗发水、唇膏及防晒霜化妆品等。蛋黄油含油脂、磷脂、卵磷脂以及维生素A、D、E等,可作唇膏类化妆品的油脂原料。羊毛脂油对皮肤亲和性、渗透性、扩散性较好,润滑柔软性好,易被皮肤吸收,对皮肤安全无刺激;主要作用于无水油膏、乳液、发油以及浴油等。卵磷脂是从蛋黄、大豆和谷物中提取的,具有乳化、抗氧化、滋润皮肤的功效,是一种良好的天然乳化剂,常使用于润肤膏霜和油中。 1、蜡类 蜡类是高碳脂肪酸和高碳脂肪醇构成的酯。这种酯在化妆品中起到稳定性、调节黏稠度、减少油腻感等作用。主要应用于化妆品的蜡类有:棕榈蜡、小烛树蜡、霍霍巴蜡、木蜡、羊毛酯、蜂蜡等。 棕榈蜡精致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脆硬固体,具有愉悦的气味。主要成分为蜡酸蜂花醇酯和蜡酸蜡酯。在化妆品中主要提高蜡酯的熔点,增加硬度、韧性和光泽,也有降低粘性、塑性和结晶的倾向。主要用于唇膏、睫毛膏、脱毛蜡等制品。 小烛树蜡是一种淡黄色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的固体。精致产品有光泽和芳香气味,略带黏性。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蜡酯、高级脂肪酸、高级醇等。应用于唇膏等淀状化妆品中。 霍霍巴蜡是一种透明无臭的浅黄液体。主要为十二碳以上脂肪酸和脂肪醇构成的蜡酯。其特点不易氧化和酸败,无毒、无刺激,易于被皮肤吸收以及具有良好的保湿等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润肤膏、面霜、香波、头发调理剂、唇膏、指甲油、婴儿护肤用品以及清洁剂等用品。

C、Mn、Si、S、P、Cr、Mo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和热处理时的影响

1、铬(Cr) 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可提高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介质腐蚀的作用。还增加钢的热强性,铬为不锈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钢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含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碳。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1) 对钢的显做组织及热处理的作用 A、铬与铁形成连续固溶体,缩小奥氏体相区城。铬与碳形成多种碳化物,与碳的亲和力大于铁和锰而低于钨、钼等.铬与铁可形成金属间化合物σ相(FeCr) B、铬使珠光体中碳的浓度及奥氏体中碳的极限溶解度减少 C、减缓奥氏体的分解速度,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但亦增加钢的回火脆性倾向 (2)对钢的力学性能的作用 A、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时加入其他合金元素时,效果较显著 B、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 C、在含铬量高的Fe-Cr合金中,若有σ相析出,冲击韧性急剧下降 (3)对钢的物理、化学及工艺性能的作用 A、提高钢的耐磨性,经研磨,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光洁度 B、降低钢的电导率,降低电阻温度系数 C、提高钢的矫顽力和剩余磁感.广泛用于制造永磁钢 D、铬促使钢的表面形成钝化膜,当有一定含量的铭时,显著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硝酸)。若有铬的碳化物析出时,使钢的耐腐蚀性能下降 E、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 F、铬钢中易形成树枝状偏析,降低钢的塑性 G、由于铬使钢的热导率下降,热加工时要缓慢升温,锻、轧后要缓冷 (4)在钢中的应用 A、合金结构钢中主要利用铬提高淬透性,并可在渗碳表面形成含铬碳化物以提高耐磨性 B、弹簧钢中利用铬和共他合金元素一起提供的综合性能 C、轴承钢中主要利用铬的特殊碳化物对耐磨性的贡献及研磨后表面光沽度高的优点 D、工具钢和高速钢中主要利用铬提高耐磨性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回火稳定性和韧性 E、不锈钢、耐热钢中铬常与锰、氮、镍等联合便用,当需形成奥氏体钢时,稳定铁素体的铬与稳定奥氏体的锰、镍之间须有一定比例,如Cr18Ni9等 F、我国铬资源较少.应尽量节省铬的使用 2、钼(Mo) 钼在钢中能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防止回火脆性,增加剩磁和矫顽力以及在某些介质中的抗蚀性。 在调质钢中,钼能使较大断面的零件淬深、淬透,提高钢的抗回火性或回火稳定性,使零件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回火,从而更有效地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提高塑性。 在渗碳钢中钼除具有上述作用外,还能在渗碳层中降低碳化物在晶界上形成连续网状的

化妆品中的成分的作用

化妆品中的成分的作用 人的皮肤有天然的保湿系统,由水、天然保湿因子(NMF)、脂类三种物质组成。我们现在使用的保湿化妆品是对这一体系的模拟,保湿品的主要成分是水、保湿剂和油脂。只有更了解化妆品中的成份、了解自己的皮肤结构,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化妆品中常见的保湿剂包括: 甘油:是最古老的保湿剂,十年前,很多人直接用甘油加水护理冬季皮肤。安全,价格低廉,是化妆品中含量最大最普通的保湿剂。 透明质酸(HA):是人类皮肤中天然固有的保湿成分,它保持水分的能力比任何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都强。因为价格很高,添加量一般不大。 神经酰胺、胶原蛋白:是近年来开发出的最新一代保湿剂,由于它们和构成皮肤层的物质结构相近,能很快渗透进皮肤,和角质层中的水结合,形成一种网状结构,锁住水分。因为它保湿的原理不同于传统的保湿剂,有人说它开辟了保湿的新天地,可是同样由于成本太高,不作为保湿的主要成分,添加量极小。 尿素:是皮肤天然新陈代谢的产物,对软化皮肤作用奇佳,很多润手霜中都含有尿素。 甲壳素衍生物:是从甲壳纲外壳中提取的天然保湿剂,效果和透明质酸接近,是生理上十分安全的保湿剂,此外它还作为药物用在人工皮肤和创伤愈合方面。芦荟:植物性的保湿剂。由于芦荟汁含有粘多糖(类似于透明质酸),故有很好的润滑和保湿作用,此外还有防晒和消炎的作用。 海藻提取物:海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无根、无花也无果。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粘多糖,对皮肤有保湿,润滑和防皱的作用。 脱盐海泉:取自布列塔尼搬到北部“花岗岩玫瑰”地带,从深度超过22米的海底水库中收集并脱盐而成。富含由地质结构而来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其成分接近肌肤天然保湿介质。 化妆品中常见的油分则有: 凡士林、白油:是从石油中提取出的矿物油,保水效果好,安全,但透气性差,令皮肤有一种被“糊住”的感觉。价格低兼,是中低档保湿品大量使用的油分。 霍霍巴油:取自西蒙得木果实。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醇和脂肪酸,有良好的稳定性,极易与皮肤融合。日本化妆品对霍霍巴油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多添加在高档化妆品牌中。 小麦胚芽油:它取自小麦胚芽,其中VE(即生育酚)的含量非常高,是优质润肤剂。欧洲化妆品厂家喜欢采用,多加在高档化妆品牌中。 角鲨烷(深海鲨鱼肝油):角鲨烷大量存在于深海产的鲨鱼肝脏中,是少有的化学稳定性极高,使用感极佳的动物油脂,还可抑制霉菌的生长。 硅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油脂,稳定性可以和凡士林媲美,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和透气性,使皮肤能够自由呼吸,是各个档次保湿品普遍采用的油分。 羊毛脂:羊毛脂和皮肤的亲和性非常好,可在皮肤表面形成轻度吸着的光滑膜,是很好的柔软剂。但有的羊毛脂略有异味,如果添加量大了,还要加大量香精,对它的气味进行掩盖。 尿囊素(Allantoin) 这种复合物能有助促进健康、新组织的生长,主要于紫草科植物的叶和根提取而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简述几种常见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为了改善和提高钢的某些性能和使之获得某些特殊性能而有意在冶炼 过程中加入的元素称为合金元素。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镍,钼,钨,钒,钛,铌,锆,钴,硅,锰,铝,铜,硼,稀土等。磷,硫,氮等在某些情况下也起到合金的作用。 (1)铬(Cr) 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的作用,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腐蚀的作用,还增加钢的热强性。铬为不锈钢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含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碳。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2)镍(Ni) 镍在钢中强化铁素体并细化珠光体,总的效果是提高强度,对塑性的影响不显著。一般地讲,对不需调质处理而在轧钢、正火或退火状态使用的低碳钢,一定的含镍量能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据统计,每增加1%的镍约可提高强度。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屈服程度比抗拉强度提高的快,因此含镍钢的比可较普通碳素钢高。镍在提高钢强度的同时,对钢的韧性、塑性以及其他工艺的性能的损害较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小。对于中碳钢,由于镍降低珠光体转变温度,使珠光体变细;又由于镍降低共析点的含碳量,因而和相同的碳含量的碳素钢比,其珠光体数量较多,使含镍的珠光体铁素体钢的强度较相同碳含量的碳素钢高。反之,若使钢的强度相同,含镍钢的碳含量可以适当降低,因而能使钢的韧性和塑性有所提。镍可以提高钢对疲劳的抗力和减小钢对缺口的敏感性。镍降低钢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这对低温用钢有极重要的意义。含镍%的钢可在-100℃时使用,含镍9%的钢则可在 -196℃时工作。镍不增加钢对蠕变的抗力,因此一般不作为热强钢的强化元素。 镍含量高的铁镍合金,其线胀系数随镍含量增减而显著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设计和生产具有极低或一定线胀系数的精密合金、双金属材料等。 此外,镍加入钢中不仅能耐酸,而且也能抗碱,对大气及盐都有抗蚀能力,镍是不锈耐酸钢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3)钼(Mo)

化妆品构成成分及作用专业版

化妆品构成成分与作用(专业版) 常见的化妆品物质主要包含: 1.油脂、 2.烃类、 3.合成油脂原料、 4.粉质原料(无机粉质有机粉质)、 5.表面活性剂 6.天然化合物等。 下面主要列举一些化妆品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作用。 首先列出常见的天然化合物 6.天然成分: 1、甘草酚:美白 2、泛醇:它又被称为“维生素原B5”(即维生素B5的前体)。 3、甲壳素:强化保湿度;活化细胞组织,再生皮肤;保护皮肤;消炎杀菌。 4、熊果素:美白淡化已经形成的黑色素。 5、山金车花:具有舒缓疼痛的功能。 6、甘草黄酮:甘草黄酮是从特定品种甘草中提取的天然美白剂,它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 性,又能抑制多巴色素互变和DHICA氧化酶的活性,是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的美白祛斑 化妆品添加剂。 7、活细胞酵素:将皮肤中的老化细胞消化分解,加速其正常的脱落过程。 8、芦荟:对晒后的皮肤有很好的护理作用,减轻由于紫外线的刺激而带来的皮肤黑化。 保湿、防晒、祛斑、除皱、美白、防衰老,甚至护发。 9、甘菊:甘菊含有大量的甘菊环。主要成分是从花头(花瓣及花蕊)中萃取出来,含有6%-7%的矿物质、三黏类及少量胶质,0.4%--1%的植物精油,另外,亦含有多酚酸、咖啡酸。具有抗发炎、抗过敏及杀菌之效果,对于皮肤之保湿及增加细胞活性、杀菌具有疗效 ,所以亦适用于过敏性皮肤。在药理学上,甘菊外用,用于治疗风湿痛、结膜炎、伤口 及溃疡。 10、海藻精华:具有三重不可挡的护肤魅力——美白,保湿与吸除脸部过多油脂。

11、可可巴微粒:霍霍巴颗粒,除去死皮角质。 12、控油分子:能减缓油脂分泌,缩小毛孔,去除多余油脂;特别的滋润调理成份,更 保持肌肤的水油平衡,清透不干燥。 13、丹参酮:有利于平衡肌肤酸碱度,收敛毛孔,补充水份,消炎杀菌等作用。 14、鳄梨油:具有较好的润滑性、温和性、乳化性,稳定牲也好,对皮肤的渗透力要比羊毛脂强,故它可作为乳液、膏霜、香波及香皂等的原料,它对炎症、粉刺有一定的疗 效。 15、HA天然保湿因子:又称透明质酸,HA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细胞间质和眼玻璃体中,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保水和润滑。HA水溶液具有较强的黏弹性和润滑性,涂于皮肤表面,可形成一层保湿透气膜,保持皮肤滋润亮泽。小分子HA能渗透到真皮层,促进血液微循环,有利于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起到美容抗皱的保健作用。 HA可消除紫外线照射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皮肤免受其害。HA通过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受 伤部位皮肤的再生。 16、甘草:可以抑制酪氨酸酶和多巴色素互变酶的活性,水溶性的甘草酸盐有温和的消 炎作用,用来消除强烈日晒后皮肤上的细微炎症。甘草提取物安全性很好。 17、熊果甘:可以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通过冻结酪氨酸酶的活性,以帮助抑制黑色 素的形成,同时有漂白细胞的作用。 18、NMF保湿因子:与皮肤天然保湿成分相同,具有吸湿性,可维持肌肤正常含水量。 19、绿海藻:协助传送营养要素,刺激新陈代谢。 20、角质素:角质素是一种蛋白质,含有炭、氮、氢、磷、氧、硫等元素。 21、玻尿酸:高效保湿功能,迅速改善皮肤松弛、促进胶原蛋白再生,阻挡自由基的破坏,提升细胞能量与修复能力。具抗老化、快速美白,淡化脸部黑斑、消除细纹、柔嫩 明亮的效果。 22、海藻素:含丰富的胶原成分及皮肤所需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其分子量小,能快 速吸收。植物萃取具调理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让皮肤更紧实,更具弹性。 23、水解胶原蛋白:水解胶原蛋白是通过酶解方式,将复杂的螺旋状态的胶原蛋白分子 羟化为极易分解的小分子多肽结构,易于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可大幅度提高。 24、水解蛋白:有效成份可与肌肤产生相溶性和粘性,有利于营养物质渗透至皮肤中,令肌肤细致光洁,减少皱纹产生,避免皮肤老化。

钢铁中五大元素的作用与危害及其分析方法

钢铁中五大元素的作用与危害及其分析方法 作者:刘张50905022010 应化2班 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钢铁生产流程包括:矿山开采→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 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了钢铁,就使得中国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为可能。同时,钢铁工业的发展也有赖于煤炭工业、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动力、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钢铁工业与其他工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钢铁工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这种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互相协调起来,保持正常的比例关系。针对此块精英人才,也是目前我国最稀缺的。 五大元素是特指钢铁中的碳、硫、硅、磷、锰五种元素。 五大元素各个化学元素对钢的性能有以下的影响:1、碳(C) 碳是钢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钢铁的性能。碳是区别铁与钢,决定钢号、品级的主要标志。碳是对钢性能起决定作用的元素。碳在钢中可作为硬化剂和加强剂,正是由于碳的存在,才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来调节和改善其机械性能,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2、硅(Si):由原料矿石引入或脱氧及特殊需要而有意加入,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3、锰(Mn):少量由原料矿石中引入,主要是在冶炼钢铁过程中作为脱硫脱氧剂有意加入,钢铁中主要以MnS状态存在,如S含量较低,过量的锰可能组成MnC、MnSi、FeMnSi等,成固熔体状态存在,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4、磷(P):由原料中引入,有时也为了特殊需要而有意加入,以Fe2P或Fe3P状态存在,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5、硫(S):主要由焦炭或原料矿石引入钢铁,主要以MnS或FeS状态存在,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检测钢铁中碳、硫、锰、磷、硅五大元素的方法:碳元素采用气体容量法硫元素采用碘量法锰元素采用银盐--过硫酸铵氧化光度法。磷元素采用氟化钠--氯化亚锡钼蓝光度法硅元素采用亚铁还原--硅钼蓝光度法钢铁中碳、硫、锰、磷、硅五大元素测量范围:C:0.020~6.000%;S:0.0030~2.000%;Mn:0.010~20.500% ;P:0.0005~1.0000%;Si:0.010~18.000%。

化妆品成分及功效物质作用介绍

化妆品成分以及功效物质作用介绍 1.芦荟:对晒后的皮肤有很好的护理作用,减轻由于紫外线的刺激而带来的皮肤黑化。保湿、防晒、祛斑、除皱、美白、防衰老,甚至护发。 2.甘菊:甘菊含有大量的甘菊环。主要成分是从花头(花瓣及花蕊)中萃取出来,含有6%—7%的矿物质、三黏类及少量胶质,0.4%--1%的植物精油,另外,亦含有多酚酸、咖啡酸。具有抗发炎、抗过敏及杀菌之效果,对于皮肤之保湿及增加细胞活性、杀菌具有疗效,所以亦适用于过敏性皮肤。在药理学上,甘菊外用,用于治疗风湿痛、结膜炎、伤口及溃疡。 3.海藻精华:具有三重不可挡的护肤魅力——美白,保湿与吸除脸部过多油脂。 4.可可巴微粒:霍霍巴颗粒,除去死皮角质。 5.控油分子:能减缓油脂分泌,缩小毛孔,去除多余油脂;特别的滋润调理成份,更保持肌肤的水油平衡,清透不干燥。 6.丹参酮:有利于平衡肌肤酸碱度,收敛毛孔,补充水份,消炎杀菌等作用 7.鳄梨油:具有较好的润滑性、温和性、乳化性,稳定牲也好,对皮肤的渗透力要比羊毛脂强,故它可作为乳液、膏霜、香波及香皂等的原料,它对炎症、粉刺有一定的疗效 8.HA天然保湿因子:又称透明质酸,HA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细胞间质和眼玻璃体中,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保水和润滑。HA水溶液具有较强的黏弹性和润滑性,涂于皮肤表面,可形成一层保湿透气膜,保持皮肤滋润亮泽。小分子HA能渗透到真皮层,促进血液微循环,有利于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起到美容抗皱的保健作用。HA可消除紫外线照射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护皮肤免受其害。HA通过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受伤部位皮肤的再生。 9.甘草:可以抑制酪氨酸酶和多巴色素互变酶的活性,水溶性的甘草酸盐有温和的消炎作用,用来消除强烈日晒后皮肤上的细微炎症。甘草提取物安全性很好。 10.熊果甘:可以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通过冻结酪氨酸酶的活性,以帮助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同时有漂白细胞的作用。 11.绿海藻:协助传送营养要素,刺激新陈代谢。 12.NMF保湿因子:与皮肤天然保湿成分相同,具有吸湿性,可维持肌肤正常含水量。 13.角质素:角质素是一种蛋白质,含有炭、氮、氢、磷、氧、硫等元素。 14.玻尿酸:高效保湿功能,迅速改善皮肤松弛、促进胶原蛋白再生,阻挡自由基的破坏,提升细胞能量与修复能力。具抗老化、快速美白,淡化脸部黑斑、消除细纹、柔嫩明亮的效果。 15.海藻素:含丰富的胶原成分及皮肤所需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其分子量小,能快速吸收。植物萃取具调理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让皮肤更紧实,更具弹性。 16.水解胶原蛋白:水解胶原蛋白是通过酶解方式,将复杂的螺旋状态的胶原蛋白分子羟化为极易分解的小分子多肽结构,易于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可大幅度提高。 17.水解蛋白:有效成份可与肌肤产生相溶性和粘性,有利于营养物质渗透至皮肤中,令肌肤细致光洁,减少皱纹产生,避免皮肤老化。

化妆品成分分析表讲解

化妆品成分分析表 从1998年起,欧盟规定,所有化妆护肤品要在包装上标明所用的所有成份,以便消费者们鉴定自己使用的化妆护肤品是否对自己皮肤的健康有益处。化妆护肤品包装上所列成份必须采用国际统一命名的化学名称(英文简称为:INCI)。在这份表里,所有化妆品成份均用中英对照列出。因为许多进口的化妆品包装上没有中文标签,只有英文标签。为方便各位,我们也将化妆品成份的英文名称列出。 目前,中国仍未有规定化妆护肤品要在包装上标明所用的所有成份,但做为一个消费者,我们应该意识到许多化妆品中所含成份是对皮肤有害的。为了我们皮肤的健康,我们在购买一个化妆品时,必须向生产商或销售商索取化妆品所含成份的资料,以保证未将有害的成份涂在自己皮肤上。这对一家美容院在定购和加盟一个品牌时,尤为重要;美容院盲目定购和加盟一个品牌,使美容院的客人皮肤受到损害,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在此,我们要澄清两个化妆品的误区:1.天然化妆品成份;“天然”从字面上来说,也就是地球自然生长的。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天然的成份都对人体有好处。2.低敏感或抗敏化妆品;目前,国际上对此类产品仍没有统一的标准,完全有生产厂商自定。许多生产厂商为了扩大销售,也进入低敏感或抗敏化妆品的市场,但他们所谓的低敏感或抗敏化妆品中,含有许多香精香料成份,以及人造防腐

剂;而这两种成份是目前引起皮肤过敏的主要原因。 应当避免的化妆品成份 要评价一个化妆品的好坏,以及是否货真价实,我们必须对这个产品所用的每一个成份进行评价。原装进口的化妆品(如面霜,淋浴液,洗发液和润发液等)在包装上均标有所用成份,如看到有与本表列出的成份相同的成份,请方框里打勾。假如在本栏目里,有一个或几个成份被打勾,说明您目前使用的化妆品质量不是很可靠,应选用更好一些的产品。如是国产化妆品,您则需要向生产商或销售商索取化妆品所含成份的资料,以上述方式,对自己使用的产品进行评价。 小灵通:一个好的化妆品常常仅含有几种成份,而且,所含的每一个成份均有非常明确的功能,并尽可能是皮肤自有的或类似的成份。如一个化妆品所含成份居多,并且,化妆品成份的功能不是很明确,这个化妆品的质量则值得怀疑。一般化妆品由以下几类成份组成:活性成份(或功效成份,如维生素,芦荟素等),乳化剂,凝胶剂,防氧化剂,防腐剂,香精香料,防晒剂,色素。活性成份含量越高越好。化妆品包装上的成份是以百分含量递减为序的方式进行排列的。越排在前面的成份,其百分含量越高。 1.应避免的香精香料成份 香精perfume 香料parfumix 芳香剂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硼、铝等。现分别说明它们在钢中的作用。 1、硅在钢中的作用: (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与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的韧性与塑性降低。 (2) 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与屈强比,这就是一般弹簧钢。(3)耐腐蚀性。硅的质量分数为15%一20%的高硅铸铁,就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SiO2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 缺点:(4)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2、锰在钢中的作用 (1)锰提高钢的淬透性。 (2)锰对提高低碳与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 (3)锰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 锰钢的主要缺点就是,①含锰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②锰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锰钢对过热较敏感t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这种缺点可用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钼、钒、钛等来克服:⑧当锰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④锰会使钢的耐锈蚀性能降低。 3、铬在钢中的作用 (1)铬可提高钢的强度与硬度。 (2)铬可提高钢的高温机械性能。 (3)使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与抗氧化性 (4)阻止石墨化 (5)提高淬透性。 缺点:①铬就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②铬能促进钢的回火脆性。4、镍在钢中的作用 (1)可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 (2)镍可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即可提高钢的低温韧性。 (3)改善钢的加工性与可焊性。 (4)镍可以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与大气的腐蚀。

5、钼在钢中的作用 (1)钼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 (2)提高钢热强性 (3)抗氢侵蚀的作用。 (4)提高钢的淬透性。 缺点:钼的主要不良作用就是它能使低合金钼钢发生石墨化的倾向。6、钨在钢中的作用 (1) 提高强度 (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3)提高钢的抗氢性能。 (4)就是使钢具有热硬性。因此钨就是高速工具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7、钒在钢中的作用 (1)热强性。 (2)钒能显著地改善普通低碳低合金钢的焊接性能。8、钛在钢中的作用 (1)钛能改善钢的热强性,提高钢的抗蠕变性能及高温持久强度;(金属材料长期在高温条件下受热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缓慢、连续的塑性变形的现象,叫金属的蠕变) (2)并能提高钢在高温高压氢气中的稳定性。使钢在高压下对氢的稳定性高达600℃以上,在珠光体低合金钢中,钛可阻止钼钢在高温下的石墨化现象。因此,钛就是锅炉高温元件所用的热强钢中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 9、铌在钢中的作用 (1)铌与碳、氮、氧都有极强的结合力,并与之形成相应的极为稳定的化合物,因而能细化晶粒,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与回火脆性。 (2)有极好的抗氢性能。 (3)铌能提高钢的热强性 10、硼在钢中的作用 ; (1)提高钢的淬透性。 (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强化晶界的作用。 11、铝在钢中的作用

化妆品的化学成分与非化学成分

化妆品的化学成分与非化学成分 (一)油脂 油脂是油和脂的总称,油脂包括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油脂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脂肪酸甘油酯. 植物性油脂分三类,干性油、半干性油和不干性油.干性油如:亚麻仁油、葵花籽油;半干性油如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不干性油指的象橄榄油、椰子油、蓖麻油等.用于化妆品的油脂多为半干性油,干性油几乎不用于化妆品原料.常用的油脂有:橄榄油、椰子油、蓖麻油、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杏仁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茶籽油、沙棘油、鳄梨油、石栗子油、欧洲坚果油、胡桃油、可可油等. 动物性油脂用于化妆品的有水貂油、蛋黄油、羊毛脂油、卵磷脂等,动物性油脂一般包括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他们和植物性油脂相比,其色泽、气味等较差,在具体使用时应注意防腐问题.水貂油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易被皮肤吸收,用后滑爽而不腻,性能优异,故在化妆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营养霜、润肤霜、发油、洗发水、唇膏及防晒霜化妆品等.蛋黄油含油脂、磷脂、卵磷脂以及维生素A、D、E等,可作唇膏类化妆品的油脂原料.羊毛脂油对皮肤亲和性、渗透性、扩散性较好,润滑柔软性好,易被皮肤吸收,对皮肤安全无刺激;主要作用于无水油膏、乳液、发油以及浴油等.卵磷脂是从蛋黄、大豆和谷物中提取的,具有乳化、抗氧化、滋润皮肤的功效,是一种良好的天然乳化剂,常使用于润肤膏霜和油中. 1、蜡类 蜡类是高碳脂肪酸和高碳脂肪醇构成的酯.这种酯在化妆品中起到稳定性、调节黏稠度、减少油腻感等作用.主要应用于化妆品的蜡类有:棕榈蜡、小烛树蜡、霍霍巴蜡、木蜡、羊毛酯、蜂蜡等. 棕榈蜡精致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脆硬固体,具有愉悦的气味.主要成分为蜡酸蜂花醇酯和蜡酸蜡酯.在化妆品中主要提高蜡酯的熔点,增加硬度、韧性和光泽,也有降低粘性、塑性和结晶的倾向.主要用于唇膏、睫毛膏、脱毛蜡等制品. 小烛树蜡是一种淡黄色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的固体.精致产品有光泽和芳香气味,略带黏性.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蜡酯、高级脂肪酸、高级醇等.应用于唇膏等淀状化妆品中. 霍霍巴蜡是一种透明无臭的浅黄液体.主要为十二碳以上脂肪酸和脂肪醇构成的蜡酯.其特点不易氧化和酸败,无毒、无刺激,易于被皮肤吸收以及具有良好的保湿等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润肤膏、面霜、香波、头发调理剂、唇膏、指甲油、婴儿护肤用品以及清洁剂等用品. 木蜡又叫日本蜡,为淡奶色蜡状物,具有酸涩气味,不硬,具有韧性、可延展和黏性.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的甘油三酯,为植物性脂肪或高熔性脂肪.易于与蜂蜡、可可脂和其它甘油三酯配伍,易被碱皂化形成乳液.用于乳液和膏霜类化妆品中. 蜂蜡又叫蜜蜡,它具有熔点高的特点,因此自古为冷霜原料,还是制造发蜡、胭脂、唇膏、眼影棒、睫毛膏等美容修饰类化妆品的原料.此外,它具有抗细菌、真菌、愈合创伤的功能,还用在香波、洗发剂、高效去头屑洗发剂等. 羊毛酯是羊的皮质腺分泌物,该产品为黄色半透明油性的粘稠软膏状半固体.有有水以及无水之分.主要成分为各种脂肪酸与脂肪醇的脂,属于熔点蜡.它具有较好的乳化、润湿和渗透作用.具有柔软皮肤、防止脱脂和防止皮肤皲裂的功能,可以和多种原料配伍,是一种良好的化妆品原料.广泛用于护肤膏霜、防晒制品以及护发酯品种,也用于香皂、唇膏等美容化妆品中. 2、烃类 烃是指来源于天然的矿物精加工而得到的一类碳水化合物.它们的沸点高,多在300℃以上,无动植物油脂的皂化价与酸价.按着其性质和结构,可分为脂肪烃、脂环烃和芳香烃三大类.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