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控制中心暖通空调设计

杭州地铁控制中心暖通空调设计
杭州地铁控制中心暖通空调设计

杭州地铁工程施工围挡提升改造

杭州市地铁工程施工围挡提升改造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地铁工程施工围挡的设计、建造、管理水平,适应“后峰会、前亚运”时代杭州城市国际化要求,建立与“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相匹配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对照国际一流水平,紧紧围绕环境治理攻坚战要求,通过开展全市地铁工程施工围挡提升行动,推动地铁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水平双提升,为城市国际化和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原则 围挡提升遵循“安全、绿色、美观、实用”原则: (一)安全原则:突出安全可靠性能,围挡材质必须符合刚度和结构可靠性要求,限制使用砌体结构和PVC围挡,淘汰泡沫夹芯板围挡,选择可靠度高的结构形式,推荐使用钢结构围挡,增强使用安全性能和防御强风能力。 (二)绿色原则: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优先采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构(配)件,砌筑式围挡采用合格的 - 1 -

建筑废弃物再生制造材料。 (三)美观原则:注重城市美学,结合杭州开放、大气、精致、创新、现代的城市特征,在构造形式统一的前提下,提供具备不同区域环境特点的外观设计方案,外挂图文实施“一站一方案”美工设计,实现围挡风格与所属区域性环境、美学协调一致 (四)实用原则:紧密结合施工条件,选用简易拆装结构形式,充分考虑施工适用性和成本经济性,满足不同工期、不同工况、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 三、工作任务 (一)制定标准。2018年5月31日前,由建委会同地铁集团制定指导标准,并形成《杭州市地铁工程施工围挡规格标准参照图集》。郊区站点以现有围挡形式为基础,由地铁集团负责设计和工艺提升。 (二)明确范围。2018年5月31日前,由地铁集团会同建委,按照重点突出、城郊有别的原则,明确新标准实施范围和提升改造范围。 (三)改造步骤 1、样板建设。2018年5月31日前,开展实施6个以上地铁工程围挡提升改造的样板工地。其中新标准实施两个以上,现有标准提升实施2个以上。6月20日前完成样板和提标工程建设。 - 2 -

杭州地铁市民中心站规划设计--奥博迈耶

杭州地铁市民中心站HangzHou u-BaHn Haltestelle Buergerzentrum 最终汇报

目录 1. 地铁建筑 -国际范例 2. 设计理念和目标 3. 规划区域 4. 规划区域基础设施 4.1. 公共设施 交通流量 地铁 市民中心停靠点影响区域 公交线路 出租车 4.2. Kfz 交通 交通主干道 集合地点 4.3. 人行通道衔接 5. 城市规划框架条件 6. 建筑 6.1. 设计说明 方案1: 站点平面的中心位置 高方案 低方案 两方案对比 方案2: 站点平面侧面位置6.2. 功能设计 6.3. 照明 6.4. 坡道 6.5. 施工阶段 7. 技术可行性Inhaltsverzeichnis 1. U-Bahn architektur - internationale Beispiele 2. planungsphilosophie und planungsziele 3. plangebiet 4. Erschlie?ung des plangebiets 4.1. ?ffentliche Erschlie?ung Verkehrsaufkommen U-Bahn Einflussbereich Haltepunkt Buergerzentrum Buslinien taxen 4.2. Kfz Verkehr Hauptverkehrsstrassen stellpl?tze 4.3. Fu?g?ngerverbindungen 5. st?dtebauliche rahmenbedingungen 6. architektur 6.1. Entwurfsbeschreibung Alternative 1: Zentrale Lage der Bahnsteigebene Variante High Variante Low Vergleich der Varianten High und Low Alternative 2: Seitliche Lage der Bahnsteigebene 6.2. nutzungskonzept 6.3. Licht 6.4. aufg?nge 6.5. Bauphasen 7. technische Machbarkeit

某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

第1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根据某地铁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 为圆满完成某地铁5号线11#合同段( 和平西桥站~北土城东路站) 的土建工程, 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现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我单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经验, 本着信守合同、确保施工和周围建筑物安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的指导思想, 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编制依据 1.1.1.某地铁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 含设计图纸) ; 1.1. 2.我单位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1.1.3.招标文件明确的有关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 1.1.4.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条例; 1.2.编制原则 1.2.1.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1.2.2.坚持实事求是、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的原则。 1.2.3.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建设。 1.2.4.以科技为先导, 发扬创新精神, 在施工中不断优化技术方案, 推广和应用”四新”成果。 第2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简介 某地铁5号线11#合同段包括一段区间及一座车站: 和平西桥站~北土城东路站区间、北土城东路站。 2.1.1.1.区间工程 2.1.1.1.1.区间工程概况 和平西桥站~北土城东路站区间范围为和平西桥站北端~北土城东路站南端, 包括施工竖井和联络通道。左右线设计里程均为YK14+528.4-YK15+400, 长871.6m, 其中人防段设计里程为YK15+337.1-+347, 紧靠北土城东路站北端。左右线线间距14.8m, 均为直线, 坡度为+3‰、-3‰, 变坡点里程K14+720。区间均为单线隧道, 在区间中部左线K15+060处设一座施工竖井。区间隧道采用暗挖法施工, 以小导管( 大管棚) 超前支护、注浆、挂钢筋网、喷射砼及钢架等作为主要施工支护手段, 以模筑钢筋砼为二次衬砌。 区间线路从樱花西路、樱花西桥及护城河下方穿过, 穿越桥梁基础及坝河的范围为YK15+350-+400, 隧道拱顶距桥墩基础仅2.9m。 2.1.1.1.2.区间工程工程地质 本段线路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部地带, 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 人工堆积层: 粉土填土①层: 局部为杂填土①1层及炉灰①2层, 厚度为1.2~8.1m, 层底标高为33.00~41.05m。 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 粉土③层: 夹粉质粘土、粘土③1层, 粉细砂③2层, 厚度为2.0~9.8m, 层底

地铁与轻轨课程设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地铁与轻轨 设计名称: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11 月日

目录 1.设计任务 (1) 1.1 车站设计资料 (1) 1.2设计内容 (1) 2.设计正文 (2) 2.1设计目的 (2)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2) 2.3具体设计 (2) 2.3.1站厅层的设计 (3) 2.3.2站台层的设计 (4) 2.3.3出入口的设计 (6) 3.附图 (6)

1.设计任务 1.1 车站设计资料 某地铁车站,预测远期高峰小时客流(人/小时)、超高峰系数如下表, 客流密度ω为0.5m2/人,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直径c=0.6m的圆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使用车辆为B型车(车长s为19.5m),列车编组数n为6辆,定员P v为1440人/列,站台上工作人员为6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t为2min,列车停车的不准确距离δ为2m,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b0为3m,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b n取1.1。 1.2设计内容 1.站厅层:①客流通道口宽度; ②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台)数; ③检票口检票机台数;

④站厅层的平面布置。 2.站台层:①站台长度; ②楼梯宽度、自动扶梯宽度; ③两种方法计算的站台宽度; ④根据计算出楼梯、自动扶梯宽度按防灾要求检算安全疏散的时间; ⑤站台层的平面布置。 3.出入口:出入口数量和出入口宽度。 2.设计正文 2.1设计目的 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中站厅、站台层以及出入口通道的设计过程、内容和平面布置原则。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进行车站的建筑设计及车站各组成部分的平面布置。 2.3具体设计 由基本条件可得:

深圳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暗挖)(word)

深圳地铁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明?暗挖通道) 一?通道施工 通道出入口斜坡段采用明挖施工,钻机施工钻孔桩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尽量使用挖掘机开挖,剩余部分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卷扬机提升架牵引外运;通道出入口暗挖段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土方运至站厅层后卷扬机提到地面外运;二衬采用简易衬砌台架立模,泵送商品混凝土入模,机械捣固? 1?通道明挖段施工 (1)?通道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 钻孔桩均采用回旋钻机正循环钻孔,连续成桩的方法施工,钢筋笼在地面加工好,利用钻机吊入孔内,清孔后水下灌筑混凝土成桩?钻孔桩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测量放线定位:根据各出入口钻孔桩设计平面布置图,计算出每根桩的坐标,然后测量定出每孔钻孔桩的准确位置? ②?挖探沟,查明地下管线的位置,定出管线改移或保护方案,对管线进行改移或悬吊支撑保护? ③?施工定位导向墙:根据施工要求,桩位定位采用导向墙定位法定位导向墙作为钻机走行轨道,并对钻孔桩进行导向及编号? ④?钻孔:钻机钻孔,在孔口埋设钢护筒,以起到定位?保护孔口及维持水头的作用?开孔钻进速度应缓慢的进行,并反复校正钻头,如有偏斜及时纠正;因此处地质为粘性土,所以在钻孔时不需另外制备泥浆,仅向孔内加水,利用钻机钻孔时钻头搅拌泥浆,但需控制水的加入量,以达到钻孔时最佳泥浆粘度等性能指标? ⑤?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钢筋的制作在就近的场地上进行,采用焊接制作,先用主筋与内加强箍点焊形成笼架,然后安装外箍筋,外箍筋也须与主筋焊牢?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用汽吊或钻机吊放入孔内? ⑥?灌注水下混凝土: 施工准备:①用铁皮制作一个能容0.8立方米以上的储料槽(漏斗);②检查钢导管的强度,钢导管必须作水密和涨裂实验;③检查球塞是否能顺利通过钢导管,球塞直径比钢导管内径小1~2厘米;④钢导管和套管的提升采用钻机提升?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一经开始必须连续不断的进行并不得中断? 开始灌注前的准备工作:①仔细调整下料钢导管的高度,导管底至桩基底面的距离为导管内径加10厘米左右,使球塞能顺利从管底排出?②悬吊于储料槽(漏斗)颈口处的球塞必须用绳子或铁丝缚牢,开始灌注前在漏斗内装满混凝土,漏斗的最下面与球塞接触的第一盘拌合物应为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不可有石子混入,以防石子卡球造成事故?③商品混凝土的准备量为能灌注整根桩的混凝土量? 灌注混凝土:①开始灌注混凝土时,用快刀将绳子砍断或用钳子将铁丝剪断,同时开动振动器?当储料槽(漏斗)内混凝土开始下降时,立即向储料槽(漏斗)源源不断地输送混凝土?当球塞顺利地通过导管并确认已排出导管时,可将导管下降20XX,使导管下混凝土尽快扩散和升高,可靠的埋住导管底?②灌注混凝土过程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高度,推算钢导管埋入混凝土的高度?随灌随提

地铁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某地铁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的出现为人类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结合某地铁部某地铁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铁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一、工程概况 9号线主要经过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线路全长约为25.39km,共设22座车站,其中9座换乘车站,全部为地下线路。平均站间距约为1.171km,最大站间距为3.406km(滨海医院-下沙),最小站间距为0.647km(梅山-下梅林)。全线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处,车辆段位于滨海医院站东北侧,停车场位于梅林东站东南侧。 梅村站是深圳9号线第10个站,前一站为下梅林站,后一站为上梅林站。本站为地下两层双岛式站台车站,采用10.4米岛式站台。车站总长210.5米,标准段线间距19m,有效站台计算长度140m,屏蔽门总长135.74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13+587.000,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ck13+451.500),车站设计终点里程:(yck13+663.600)。 二、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1、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根据隧道通风系统要求,在靠近车站区间上设置可逆隧道风机(两端各2台,共4台)和相应的风阀。风机风量为60m3/s,全压1000pa,风机尺寸φ2300x1500,设置在区间隧道风机房内,采用卧式安装。活塞风道截面积为20m2,长度最大为40米,转弯3个。a端采用低

矮风亭,b端为高风亭。 2、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根据隧道通风系统要求车站隧道设置排风系统,每端隧道排风量按远期为40m3/s设计。在a、b端各设置一台的轴流风机,每台排风量为40m3/s,全压为600pa,风机尺寸φ1800x1500。 风机按时段顺序模式变频控制,采用超高峰、高峰、平峰时段变频,超高峰时段(8:00~9:00、17:00~19:00)不变频,风机高速运行;高峰时段变频至40hz,平峰时段变频至30hz。并设温度报警器,当隧道内温度超过规定值(暂按39℃)则变频提高风机转速,加大排风量,工频运行30分钟,使隧道内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轨顶排风道和站台下排风道均采用土建式风道,通过集中风室或风道把轨底与轨顶的排风道连起来,通过电动风阀的开度调节轨顶排风为60%,站台下排风为40%。 3、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 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双端送风,根据车站实际情况,在车站两端环控机房内共设置2台组合空调器,各负担公共区一半的空调负荷;系统主要由小新风机、组合式空调器、回排风机、排烟风机、消音器、风阀和风管组成。组合式空调器、回排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组合式空调器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空调器的回水管上设有电动二通阀(带旁通管),配以室温控制器来调节各房间的温度。 组合式空调器的每台风量为61000m3/h,机外余压为550pa。小新风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班级:土卓一班 学号:2014120213 姓名:吴浩 教师:赵菊梅 2016年11月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 三.车站的已知资料 (1) 四.车站设计 (2) 1.站厅层 (2) (1).客流通道口宽度 (2) (2).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数 (2) (3).检票口检票机台数 (2) (4).站厅层的平面布置 (3) 2.站台层 (3) (1).站台长度 (3) (2).楼梯宽度、自动扶梯宽度 (3) (3).站台宽度计算 (4) (4).根据计算出楼梯、自动扶梯宽度按防灾要求检算安全疏散时间 (5) (5).站台层的平面布置 (5) 3.出入口 (5) (1).出入口数量和出入口宽度 (5)

一.设计目的 通过该设计旨在使同学们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 包括站厅层、站台层以及出入口通道的设计内容、过程和平面布置原则等。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进行车站的建筑设计以及车站各组成部分的平面布置。 三.车站的已知资料 1.客流信息资料 2.车站其他信息 客流密度为0.5平方米/人,站台上工作人员为6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为2分钟,列车停车的不准确距离为1米,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为2米,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取1.1。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 为0.6米的圆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 3.车辆信息: A型车尺寸:长22m,宽3.0m,高3.8m

四.车站设计 1.站厅层 (1).客流通道口宽度 鉴于通道口通行总宽度应大于楼梯总宽度,但不能小于2.4米,所以取5 米。 (2).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数 采用自动售票机所需台数计算公式:1 11m k M N = 式中 量,按高峰小时计;行和下行上车的客流总使用售票机的人数或上:1M K: 超高峰系数1.1; 台)。(人能力,取自动售票机每小时售票?h /600:1m 则277.2600 1 .15.0)11593251(1=??+= N 台· 取3台。 采用人工售票所需窗口数的计算公式:·' 111'm k M N = 式中。1200人20力,取人工售票每工售票每小:m '1 则138.11200 1 .15.0)15913251('1=??+= N 台 取2间。每边各1间。 (3).检票口检票机台数 采用自动检票方式 ①进站检票:2 22m k M N = 式中下行);上行高峰小时进站客流量(+:2M 台)。(人取检票机每台检票能力,?h /1200:2m

杭州地铁机电工程

杭州地铁机电工程 材料候选供应商 资格评审文件ZI GE PING SHEN WEN JIAN 选定人: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盖章) 二○一五年七月 1

目录 第一章资格评审公告 (3) 第一章资格评审公告 (3) 第二章申请人须知 (4) 一、总则 (5) 二、资格评审申请文件的编制 (5) 三、文件的送交 (6) 第三章资格评审申请文件格式 (8) 一、资格评审申请函格式 (8) 二、授权书格式 (9) 三、申请文件附表 (10) 四、相关证明、证件 (17) 第四章资格评审办法(有限数量制) (21) 第五章杭州地铁机电工程材料技术需求书 (24)

第一章资格评审公告 为确保杭州地铁机电工程选择技术先进、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材料,按照杭州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公开开展杭州地铁机电工程材料候选供应商选定工作。 本次选定候选供应商采用资格评审方式,选定人为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选定人通过申请人递交的资格评审申请文件组织评审确定候选供应商入围单位。 现将本次选定内容和资格评审申请条件等公告如下: 1、选定范围: 本次选定确定杭州地铁机电工程材料为:消防水管、空调水系统水管。 2、资格条件: (1)申请人必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材料制造商。 (2)申请人必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申请人必须自2010年1月1日以来具有至少一个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供货合同。(4)本次选定只接受生产厂家资格申报,不接受代理商及联合体申报。 3、本项目资格评审文件和补充文件以网上下载方式发放。资格评审文件下载期限为:2015年7月10日至2015年7月29日。如有补充文件选定人将于2015年7月20日前在网上发布补充文件,潜在供应商应自行关注网站公告,选定人不再一一通知。凡符合资格评审申请条件并有供应意向的独立法人,递交资格评审文件时请持单位介绍信,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委托代理人还应随带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复印件,按本公告要求的时间、地点递交资格评审文件。 4、资格评审申请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15年7月30日10:00(北京时间)。 5、资格评审申请文件递交地点:杭州市解放东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杭州市地铁集团516室)。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7月10日

杭州地铁一线线路图

杭州地铁一号线线路图,杭州地铁一号线时刻表,杭州地铁一号线站点 1号线(现已建设) 地铁1号线工程全长61.43km,线路南起萧山湘湖杭州乐园,经西兴镇,沿江陵路向北经过滨江新中心后过钱塘江,沿婺江路、东城站路,经过汽车南站、城站火车站,至西湖大道延安路口转向,沿延安路穿过湖滨、武林广场构成的旅游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和主要的商贸区,之后沿文晖路、天城路向东,过火车东站,经过彭埠镇、九堡镇,到达九堡公路客运中心站,线路在此向东、向北分成下沙段、临平段。下沙段线路沿九沙大道东向,穿过下沙副城公共中心区,止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居住区;临平段线路沿01省道向北,经乔司镇、临平城区,过临平山,终止于余杭经济开发区。 1号线位于城市最主要的客流走廊之上,是轨道线网中的骨干线,沿途经过了湖滨—武林广场地区—旅游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和主要的商贸区,连接了一主三副,服务于临平、下沙、江南城、江干区、西湖区、下城区和上城区等城区向城市中心的客流,经过“一主一副”两个火车站及汽车南站,并经过九堡客运中心,与可能的沪杭高速铁路/磁悬浮站预留换乘条件,利于城际客流和城市内部客流之间的集散。 杭州地铁一号线(临平方向)路线图:湘湖→ 滨康路→ 西兴→ 滨和路→ 滨江→ 富春路→ 秋涛路→ 城站→ 湖滨→ 龙翔桥→ 凤起路→ 武林广场→ 文化广场→ 艮山门→ 闸弄口→ 火车东→ 彭埠→ 建华→ 红普路→ 九堡→ 九堡东→ 乔司南→ 乔司→ 乔司北→ 汽车城→ 世纪大道 杭州地铁一号线(下沙方向)路线图:湘湖→ 滨康路→ 西兴→ 滨和路→ 滨江→ 富春路→ 秋涛路→ 城站→ 湖滨→ 龙翔桥→ 凤起路→ 武林广场→ 文化广场→ 艮山门→ 闸弄口→ 火车东→ 彭埠→ 建华→ 红普路→ 九堡→ 九堡东→ 下沙西→下沙中心→ 下沙东→ 文泽路 号现站名原站名 (工程暂用名)工点介绍 1 湘湖站湘湖站湘湖站属于杭州地铁1号线的起点站,位于萧山湘湖杭州乐园二期北侧,风情大道与湘西路相交路口东侧,沿风情大道呈南北向展布,地处城乡结合部,紧贴湘湖旅游度假区和萧山城区。

浅谈基于BIM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浅谈基于BIM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文章将BIM理念引入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完成某建筑物的建筑模型建立,并综合应用相关专业软件进行方案确定、负荷计算、空气处理过程计算、气流组织计算及水力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模型建立及施工图绘制。 标签:BIM;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1 概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工程技术、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为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共享和传递,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在三维展示、过程模拟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将BIM理念引入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能够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加强设计过程的直观视觉效果,防止出现线条式平面设计图纸的失误,可以减少设计中出现的碰撞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效率,保证工程设计质量,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并能降低工程完工后的运营维护成本。 2 基于BIM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2.1 建立建筑模型 应用Revit建筑模块根据已有的CAD图纸,建立某办公楼的建筑模型。按照创建标高、轴网;绘制外墙、内墙;添加门窗、楼板、楼梯;布置结构柱;添加卫生器具;添加尺寸标注的顺序完成共二层的建筑模型创建。建筑模型如图1所示。 2.2 通风空调方案确定 (1)系统形式:一层为办公大厅,人流量大,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二层为办公室,因其功能、温湿度基数、使用要求等相近,且需要相对独立调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2)空气处理:利用湿空气的焓湿图确定空调机的送、回风及新风状态,并计算各空调空间需要的送风量和冷量,完成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的选择。(3)气流组织计算:办公大厅采用上送上回式的气流组织形式,办公室采用侧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完成布置送回风口位置,计算风口大小,并校核气流分布是否满足要求等。(4)风、水系统的水力计算:选择最不利环路,画出草图,设计管径,计算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并选择相应的设备。(5)制冷机房设计计算: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和负荷计算,完成系统冷热源设计和相关设备选型。

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城市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设计题目: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 年级:2011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玉锁老师 成绩: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姓名学号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2014年3月22日 题目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中,站台宽度、楼梯数量计算过程及方法。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确定站台宽度、楼梯数量、扶梯宽度;按防灾规定进行验算。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隧道概况:某地铁Ⅱ级车站, 客流密度为0.5m2/人,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0.6m ×0.6m 的方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使用车辆为A 型车(车长23.12m),列车编组数为6辆,定员1860人/列,站台上工作人员为10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为2min 。试设计: (1)站台的有效长度及宽度。 (2)中间站厅到站台之间楼梯及自动扶梯的宽度,并按防灾要求检算。 其中,预测高峰客流如下表 序号 学 号 姓 名 预测客流量(人/h ) 上行线 下行线 上车(人) 下车(人) 上车(人) 下车(人) 39 20117648 16976 7232 2090 1309 6345 解:1、按照客流估算法计算 k ——超高峰系数,取1.3 计算车站站台的有效长度l :m sn l 72.1402612.23=+?=+=δ 则取车站站台的有效长度为m 141。 根据题意可知:上行线与下行线上车人数:(7232+1309)人/h=8541人/h ; 上行线与下行线下车人数:(2090+6345)人/h=8435人/h ; 因列车运行时间间隔2min ,所以 侧站台宽度:m s l mw b 79.148.0141 5.0260)13097232(3.1=+??+?=+=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车站站台最小宽度尺寸,取m b 5.2= 自动扶梯的台数:69.18 .081003.1)63452090(1=??+==ηn k N n 下台 取2台,1台自动扶梯宽m 1,总宽m 2。 楼梯宽度:m n k N m 96.47 .032003.1)13097232(2=??+==η上 满足规范规定,取m 0.5

轨道交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治理目标 1、编制依据、原则 1)编制依据 (1)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招标文件、图纸及答疑文件; (2)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第二标段承包合同文件; (3) 国家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范》; (4) 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现行相关施工规范、技术标准; (5) 设计图纸审核及会审获得的资料; (6) 业主及监理治理方法; (7) 我公司的质量治理体系、环境治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文件; (8)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施工能力、机械设备状况和自有的技术资料; (9) 现场调查资料及业主提供的相关信息; (10) 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1) 以国家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范》为基础,以项目经理

为中心,以重点、关键工序为主导,采纳现代化治理手段,合理组织、实施本项工程; (2) 响应招标文件及补充文件的差不多要求,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爱护和经济目标的实现; (3) 以作业队为实体,合理配置项目部内部资源,既可集中力量施工,又可灵活机动分专业施工,快捷高效地干好本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4) 强化内部治理,推广使用新工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5) 本着真诚、友好、合作的精神,做好与业主、监理、设计、相关交叉施工专业承包商以及武汉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6) 坚持“用户至上”和“优质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合同,做到“合同执行完,服务不终止”。 2、工程概况及要紧经济技术指标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第二标段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2T16:23:53.0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姚浩凯[导读] 将BIM技术的价值全面发挥,有助于解决管线碰撞、管线布置、节能节材,还可以减少设计失误、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 姚浩凯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63摘要:在地铁车站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工作中应用BIM技术,将BIM技术的价值全面发挥,有助于解决管线碰撞、管线布置、节能节材,还可以减少设计失误、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暖通空调;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重要组成模块,地铁不仅是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骨干,更是城市的生命线。在进行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其主要应用方面在于通风、空气调节以及采暖。据有关资料表示,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暖通空调系统形成的消耗,占每年总量的15%,因此如何既环保,又为乘客带来舒舒适体验,就成了设计者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相关参数 对于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其设计区域包括站厅站台公共区、设备与管理用房区;其中设备与管理房作为地铁车站组成的重要模块,主要承担地铁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以及一系列的服务功能。设备与管理用房的室内参数主要围绕设备安全运行、人员办公舒适性进行设计,其具体的设计参数如表1:表1 地铁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室内参数表: 地铁车站公共区主要负责提供乘客的候车、上下车、乘车等,对该区域的设计仅需要确保乘客在逗留时间内,获得暂时温度舒适[1]。 二、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一)项目概况及设计阶段的应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某地铁车站,建筑主体主要包括公共换乘区域、站长室、站务室、乘务室、屏蔽门控制室等管理用房。底下冷热预案机房有两台额定制热量为285kW、制冷量为280W的地源热泵,该地热泵机组制冷状态下,冷水温度为5~13°C,制热的热水温度为40~48°C。 该地铁车站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划中,管理用房利用地源热泵进行制冷和供暖,换乘大厅以及设备用房采用多联机空调制冷加用炉房提供热水,并利用散热片进行供暖;在该设计中,用Dest耗能计算软件,对暖通空调系统不同区域的负荷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设备用房耗能为85;管理用房统一耗能为73,换乘大厅耗能为108,最终设计方案确定为设备用房采用散热器供暖加多联机空调,管理用房采用多分体空调加散热器供暖,换乘大厅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加散热器供暖。 (二)空调尝试阶段的应用在软件选择上,该暖通空调项目选择给予CAD研发出的MagiCAD软件,同时与几个专业建筑信息模型软件进行搭配使用。同时,本项目的站设备用房、管理用房以及换成大厅都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工作,主要设计到的范围包括空调水系统、换热站以及散热器供暖。相比传统的二维设计,采用BIM技术加以设计,不论是在表达方式、绘图效率还是在绘制方法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1表达方式传统设计方式主要是应用线组合,将管道轮廓、阀门等位置信息在二维投影图中展示,随后利用文字进行描述。使用BIM技术可有效提升设计的准确性、明确设计的可行性。在本设计中,使用BIM建立空调设备、管道的三维信息模型对其进行表达,使施工单位更容易理解设计原理,有效推动施工进度,并对细节进行详细阐述,有效增加整体质量同时减少失误造成的损失。 2.绘图效率 BIM技术利用线构成平面的表达方式,让设计的表达形式更为全面、直观。虽然前期相比传统的二维表达形式,BIM技术在进行模型绘制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基于设备和管道的立体模型,同时需要输入大量的信息,影响了绘图效率;但是BIM技术的应用,使整个设计周期的资料的输入输出具有整体性与相关性,避免了差错到施工阶段才能发现,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因此利用BIM绘图的效率整体较高。

杭州地铁工程建设关键节点条件验收管理办法

杭地铁质安〔2017〕36号 关于印发《杭州地铁工程建设关键节点条件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公司各部室,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远程监控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杭州地铁建设工程风险管控,规范质量安全关键节点验收管理,督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和建设单位等各方切实履行质量安全管理职责,防止和减少事故,根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等法律、法规及地铁集团相关规章制度,特制订《杭州地铁工程建设关键节点条件验收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2月27日

杭州地铁工程建设关键节点 条件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杭州地铁建设工程风险较大的质量安全关键节(点)控制管理,督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和业主等各方切实履行质量安全管理职责,根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关键节点条件验收有两方面含义: 1.验收施工准备情况,即在关键节点施工前,对人员、机具、物资、技术方案、工程环境调查、监测及应急预案等各项准备工作是否满足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2.工程验收,即对前一分部(或分项)工程实体质量,对照设计图纸、相关验收规范及合同要求进行验收。 第三条关键节点是指容易引发较大或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的危险性较大分部(或分项)工程,主要包括:(一)深基坑开挖施工; (二)盾构始发、接收施工; (三)盾构/暗挖下穿(或近距离侧穿)既有重要建(构)筑物的施工条件;

地铁中央控制中心设计之我见- 梁广深(DOC)

地铁中央控制中心设计之我见 梁广深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地铁中央控制中心设计存在的问题是,主导思想不明,管理模式不清,各线路进行条块分割,缺乏资源共享,管理机构臃肿。提出了中央控制中心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调度所工作岗位设置、职工定员人数、生产管理用房等,作为中央控制中心设计的基础。并按照人力和设备资源共享原则,提出了区域控制中心和线网控制中心的设计方案。供大家研究探讨。 关键词:中央控制中心,管理模式,调度大厅,调度员,综合监控,资源共享。 一问题的提出 地铁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地铁以其运行速度高、安全、正点的服务,受到了广大乘客的欢迎。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地铁建设的高峰期,已有十个城市建成了地铁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0条。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地铁的城市有25个,在建的线路为58条。各城市打破了单打一的建设模式,实行多条线并举。北京在建和延长的地铁线路有7条,上海有14条,广州有6条。 中央控制中心又称做调度所,是列车运行的调度指挥机构,每条线路均需要一套指挥机构。国内地铁已经建成了多个中央控制中心。从运营管理角度分析,这些控制中心在设计上存在着一些缺欠,不适应现代地铁管理需要。 与正在建设的58条新线配套的中央控制中心,应该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否则,一定会在工程投资和运营管理方面造成损失。为此,笔者想发表一些个人意见供大家思考。 二中央控制中心现状分析 1 中央控制中心的任务 (1)对全线的列车运行及车站的行车管理工作进行监控。 (2)按照列车运行图,指挥列车有序地运行,保证安全正点。 (3)对全线的供电、环控及防灾设备进行监控,保持设备良好状态。 (4)管理全线的设备维修和施工计划。 (5)遇突发事件指挥抢险救灾。 2 中央控制中心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北京、天津、长春、南京地铁各设1个中央控制中心;上海地铁有5个,广州地铁有4个。、为提高地铁的调度指挥水平,总结当前中央控制中心设计的经验,我认为它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1)主导思想不明确 中央控制中心是指挥列车运行的场所,中心的行车调度员,电力调度员和环控防灾调度员是调度大厅的主要角色。中心设备机房只是为调度员提供控制手段和工具。因此,中央控制中心设计应该以运营管理为主导,按照行车组织需要进行中央控制中心设计。 现在的中央控制中心设计是以建筑和设备为主导,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建筑及设备布置方面,对控制中心的管理方法、组织机构及调度人员却被忽略了。致使设计与生产管理需要有一定的差距。 (2)对中央控制中心的功能定位重视不够 目前各地的中央控制中心都是按照控制2—3线进行设计,缺乏从线网宏观角度论证中央控制中心的合理配置方案。即线网中建1个中央控制中心,还是建几个中央控制中心合理,以及中央控制中心的建设规模等,没有经过论证。像某城市地铁线网只有5条线路,计划修建2个中央控制中心,这种作法很值得商榷。 (3)忽视中央控制中心的管理模式

上海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篇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围和原则 1.1 编制依据 (1)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招标文件》(2002年5月) (2)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城建 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5月) (3) 有关技术规及验收标准、规 1.2 编制围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及轻轨L1线上站预留工程,包括以下容: (1)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车站; (2) 地铁一号线漕宝路站——上站区间隧道; (3) 地铁一号线上站——锦江南站区间隧道及敞开段; (4) 临时正线及临时出入线铺设及过渡转接; (5) 地铁一号线既有线路及既有车站拆除; (6) 轻轨L1线上站车站 (7) 轻轨L1线预留区间隧道; (8) 明珠线漕河泾站改造。 1.3 编制原则 (1) 严格执行国家和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

和要求。 (2) 根据总工期要求,统筹安排,突出R1与L1上站施工及线路过渡转接的关键主线,分阶段进行施工部署和总平面布置。 (3) 施工方案突出重点难点工程。常规施工容简要叙述,复杂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力求做多方案论证优化。 (4) 坚持质量、安全第一思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设计概况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包括地铁R1线的上站站改建(含区间及临时线路)与轻轨L1线的预留上站站(含区间)土建预留工程,参见图2.1.1。 2.1.1.1 R1线上站站改建工程

R1线上站站改建线路起始于一号线地铁漕宝路站的预留隧道起点,向西至路西侧的新建地铁上站,为漕~南 区间,全长785.655m,其中包括229.70m长的明挖区间及555。955m长的盾构区间。改建后的R1线上站站位于距原站址以南越200m处,拟建的铁路南站主站屋北端,并由原地面站改为地下二层三跨岛式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改建后的地铁车站长274m,宽约21.8m。车站东端为端头井,与漕~南区间相连;西端为出入段交叉渡线,与南~锦区间相连;车站站厅层中部北侧为车站的设备用房区,南侧与远期轻轨L1线上站站相接。 出站后线路向西北方向至路西侧出洞与既有地面线路相接,向西至锦江乐园站及梅陇车辆基地,为南~锦区间,其中出入段线隧道全长645m,其中敞开段部分163.42m;正线区间隧道全长862m,其中敞开段部分177m。为保证施工期间新建的铁路线路与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不互相干扰,在南路路口西侧及沪闽路南侧地铁围栏外的绿化带,在既有正线的北侧铺设约772m长的临时正线,两端与既有正线接轨;在既有出入段南侧铺设约628m 长的临时出入段线,与既有出入段线相接。改建线路总长约2.08km。 2.1.1.2 预留轻轨L1线上站及区间 预留轻轨L1线上站位于铁路上站铁路轨道下方,车站线路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一层多跨侧式车站,局部风机房为地下二层。车站全长145m,宽36m。采用明挖法施工。线路向北横穿改建后

地铁暖通空调节能分析

地铁暖通空调节能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30T08:51:36.3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刘春华[导读] 摘要:地铁车站中央空调主要分大系统,小系统,水系统。大系统主要是车站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设施,小系统主要是一些设备管理用房的空调通风系统,水系统则指的是冷水机组、冷却泵、冷却塔等耗能设备。当前能耗问题比较严峻,在地铁列车在运行往来过程中,暖通空调节能问题必然会导致暖通空调运行成本的增加。本文就地铁空调节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摘要:地铁车站中央空调主要分大系统,小系统,水系统。大系统主要是车站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设施,小系统主要是一些设备管理用房的空调通风系统,水系统则指的是冷水机组、冷却泵、冷却塔等耗能设备。当前能耗问题比较严峻,在地铁列车在运行往来过程中,暖通空调节能问题必然会导致暖通空调运行成本的增加。本文就地铁空调节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地铁;暖通空调节能;问题;措施 1 工程概况 某地铁线路横穿市区南北,暖通空调系统应用效应模拟和仿真计算等方法,给出设计选型的基础数值,并按功能进行划分。地铁车站车站大部分都是全封闭空间,机电设备、照明和乘客等散热势必会延长空调期。因此,该线采用了开闭式系统,典型的闭式系统风量和风温模拟图,区间隧道风量约为89.3m3/s,其中大约65%左右的风量在区间上下行两区间内循环,而仅有35%左右流入车站。区间隧道温度控制在30℃左右。 2 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 2.1空调系统有待改进 伴随着地铁技术的不断完善,地铁暖通空调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目前我国地铁暖通空调系统仍旧有待改进,尤其是在空气运输和调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非常大,不仅如此,还严重影响了地铁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所以,改进暖通空调已为必然趋势。 2.2节能设计管理的问题 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对其节能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多设计部门和工作人员严重忽视了节能效果。与此同时,由于地铁暖通空调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但是设计周期相对较短,这就使得很多技术性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再加上设计过于注重数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设计质量。地铁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管理中存在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所以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能源消耗,而且就目前的状况现实,能源消耗已经严重超过了国家的相关标准,尤其是地铁中的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占据了总能耗的较大比例。随着各种新技术和节能设计方案不断涌现,各个新技术及方案均有有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在各种设计方案中根据实际寻找一个合理的节能方案,成为了节能设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2.3技术参数设置不合理 地铁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与暖通空调系统相分离,暖通空调能够为地铁运行输入新鲜空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地铁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参数设置,我国的地铁暖通空调系统在设置技术参数的过程中,还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在温度和湿度等方面,这会导致地铁暖通空调系统消耗过多的能量,同时还会对乘客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人体的健康形成严重的威胁。 2.4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不足 地铁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及时性、有效性的应对策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不仅是节能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有效提高地铁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操作人员业务水平的管理不完善,岗位责任的落实不明确等现象,都会加剧了能源消耗。 3 地铁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的改进措施 3.1合理调整技术参数,确定空调负荷取值 在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内,列车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干扰源,列车闸瓦摩擦发热,列车空调产生热量都是地铁内的主要热源。列车的往来导致地铁站台内热环境周期性变化,这就要求深入了解其变化过程以及站台内的温度分布,应用效应模拟和仿真计算等方法,给出设计选型的基础数值,适当降低空调负荷。地铁内空调负荷主要来源于列车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乘客人体的散热量,照明等设备的散热量,以及出入口带来的新风负荷。 对于列车运行散热量,还没有公开性的计算公式,现有的列车参数也不齐全,因此只能参照国外资料的相关参数值,通过计算,所得结果有明显差异,差异比约为12%。 3.2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地铁设计主要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因此其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封闭性空间。在地铁安全事故中,防火安全隐患风险发生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安全逃生通道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同时还要进行检查,并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发生危险。而地铁采用开放式的系统设置,其隧道和区间是相通的,所以列车的数量、速度和参考技术都会对内部环境变化造成直接性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轨道交通安全,引发安全事故。而采用封闭式的系统设置,车站和区间是单独分开,自成体系,因此在其中一方受到限制和威胁时,另一方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加强防火安全管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火系统装置,适当增加通风口,在显眼的地方标明逃生通道和灭火装置设置,以此确保乘客安全疏散。 3.3调整地铁内部温度与湿度 暖通空调系统的舒适性主要是通过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对人体的辐射而得以体现的。人体对空调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以前的空调只能够对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定,但是仅有环境的温度是远远不够的。空调系统辐射的强弱对人体而言有着致命的伤害,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检测功能,一旦辐射超过标准,但人体并不知晓的情况,长期作用会直接导致人体的致癌率上升。但是如果没有其他监测,在环境温度的变化下,空调也不能够进行适当地调节和控制,人自然就会感觉到不舒适,然后再调节空调温度,就会凸显出空调的不方便性。但是空调本身具有监测功能且能够进行自动调控,那么人就不会感到不舒适,从而长期处于这样舒适的环境下,这样的暖通空调系统势必会倍受社会各界和乘客的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