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治具厂家在设计制作时需遵循的七大基本原则

测试治具厂家在设计制作时需遵循的七大基本原则
测试治具厂家在设计制作时需遵循的七大基本原则

测试治具在设计制作时需遵循的七大基本原则测试治具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在设计之初必需先了解被测产品生产、加工的制造方法与过程,设计员需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治具设计。

2、要从使用频率与磨耗的关系来考虑耐久性(零件的淬火等)。

3、要考虑充分的调配性(标准品),多使用标准品(市售品、标准规格品等),尽量避免使用特殊品。

4、要考虑到定位支承必须配合加工对象且要保持充分的刚性。

5、要注意基准面、基准点的设定,要统一前后工程,不可相互矛盾。

6、测试治具的使用主要是能提高生产厂家的生产效率,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尽量简单,让使用者操作起来方便提高速度。

7、任何机械设备的设计都要考虑安全问题,测试治具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它的安全性不能因为技术问题而影响操作者的人生安全。

测试治具设计还有需多要考虑的问题,不同的治具在制作时选用的材料、制作的

规格都会影响到它的价格。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不同的厂家制作出来的测试治具在外形、结构、尺寸上会有所区别,不过制作最基本的设计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好的自动化测试治具厂家会对顾客投诉和其他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跟踪处理等这些都是服务内容。好的售后服务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它是很必要的。

选择自动化测试治具的方法还有很多,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到能解决痛点的就很不错,深圳市富思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深圳市富思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PCB板测试治具、BGA芯片测试治具、工装夹具和电子制造公司生产线自动化测试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自动化测试设备、PCB和芯片测试解决方案、测试工装治具。

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围绕“FIRST第一”这一目标,一直秉承“品质第一、技术第一、服务第一、创新第一”的服务宗旨,以专业的测试技术团队为后盾,以“标准化、模块化、流程化”的9S生产管理为驱动力,努力把工艺工序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力争把公司打造成为测试行业新标杆!

详情可查:https://www.360docs.net/doc/f54540535.html,

QC七大手法测试题答案

品管七大手法知識測(試題) 日期____ ____ 部门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工号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 1.首先提出特性要因图这个概念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因其形状类似, 所以又称、. 2.查检表常分为查检表和查检表. 3.不良率管制图归类于管制图,X-R管制图归类于管制图. 4.日常工作中用于分析异常问题发生之根源常用. 5.管制图中,管制上限是,管制中心线是. 6.5W1H分析法中的5W指、、、、,1H是指 7.绘制特性要因图一般是从4M1E分析法中的、、、及中分析得出. 8.在QC七大手法直方图中的型态分别是、、、与、六种. 二.判斷題.(20分,每小題4分) 1.柏拉圖又稱為ABC重点管理图. () 2.QC七大手法中層別法只能單獨使用. () 3.在管制圖中只有一組數據超出了管制線的上限,屬於正常. () 4.新QC七大手法中的關聯圖是日本應慶大學千住鎮雄發明的. () 5.已經有了新的QC七大手法(工具),舊的就不適用了. () 三.简答题(20分) 1. QC七大手法为哪七种? (10分) 2. 請寫出QC七大手法的口訣?

品管七大手法知識測(答案) 日期____ ____ 部门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工号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 1.首先提出特性要因图这个概念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因其形状类似鱼骨头, 所以又称鱼骨图、石川图. 2.查检表常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 3.不良率管制图归类于计数值管制图,X-R管制图归类于计量值管制图. 4.日常工作中用于分析异常问题发生之根源常用特性要因图. 5.管制图中,管制上限是UCL ,管制中心线是CL . 6.5W1H分析法中的5W指Who什么人、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方、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1H是指How如何做 7.绘制特性要因图一般是从4M1E分析法中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及环境中分析得出. 8.在QC七大手法直方图中的型态分别是常态型、双峰型、高原型、绝壁型与齿距型、离岛型六种. 二.判斷題.(20分,每小題4分) 1.柏拉圖又稱為ABC重点管理图. (√) 2.QC七大手法中層別法只能單獨使用. (Ⅹ) 3.在管制圖中只有一組數據超出了管制線的上限,屬於正常. (Ⅹ) 4.新QC七大手法中的關聯圖是日本應慶大學千住鎮雄發明的. (√) 5.已經有了新的QC七大手法(工具),舊的就不適用了. (Ⅹ) 三.简答题(20分) 1. QC七大手法为哪七种? (10分) 答:1查检表5散布图 2柏拉图6直方图 3特性要因图7管制图 4层别图 2.請寫出QC七大手法的口訣? 答:1.查检表集数据 2.层别法作解析 3.直方圖看分布 4.管制圖找异常 5.散布圖寻相关

4.软件测试的十大原则

软件测试的十大原则 文章出处:博客作者:朱少民发布时间:2006-08-16 原则是最重要的,方法应该在这个原则指导下进行。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对产品进行全面测试, 尽早、尽可能多地发现Bug, 并负责跟踪和分析产品中的问题,对不足之处提出质疑和改进意见。 零缺陷(Zero-Bug) 是一种理念,足够好(Good-Enough)是测试的基本原则。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和遵循的具体原则,可以概括为十大项: 1.所有测试的标准都是建立在用户需求之上。正如我们所知,软件测试的目标就是验证 产品的一致性和确认产品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测试人员要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 去看问题、去判断软件缺陷的影响,系统中最严重的错误是那些导致程序无法满足用 户需求的缺陷。 2.软件测试必须基于“质量第一”的思想去开展各项工作,当时间和质量冲突时,时间 要服从质量。质量的理念和文化(如零缺陷的“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同样是软件 测试工作的基础。 3.事先定义好产品的质量标准。有了质量标准,才能依据测试的结果对产品的质量进行 正确的分析和评估,例如,进行性能测试前,应定义好产品性能的相关的各种指标。 同样,测试用例应确定预期输出结果,如果无法确定测试结果,则无法进行校验。 4.软件项目一启动,软件测试也就是开始,而不是等程序写完,才开始进行测试。在代 码完成之前,测试人员要参与需求分析、系统或程序设计的审查工作,而且要准备测 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脚本和测试环境,测试计划可以在需求模型一完成就开始, 详细的测试用例定义可以在设计模型被确定后开始。应当把“尽早和不断地测试”作 为测试人员的座右铭。 5.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甚至一个大小适度的程序,其路径排列的数量也非常大,因此, 在测试中不可能运行路径的每一种组合,然而,充分覆盖程序逻辑,并确保程序设计 中使用的所有条件是有可能的。 6.第三方进行测试会更客观,更有效。程序员应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为达到最佳的效 果,应由第三方来进行测试。测试是带有”挑剔性” 的行为,心理状态是测试自己 程序的障碍。同时对于需求规格说明的理解产生的错误也很难在程序员本人测试时被 发现。 7.软件测试计划是做好软件测试工作的前提。所以在进行实际测试之前,应制定良好的、 切实可行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执行,特别要确定测试策略和测试目标。 8.测试用例是设计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所以要根据测试的目的,采用相应的方法去 设计测试用例,从而提高测试的效率,更多地发现错误,提高程序的可靠性。除了检 查程序是否做了应该做的事,还要看程序是否做了不该做的事;不仅应选用合理的输 入数据,对于非法的输入也要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9.不可将测试用例置之度外,排除随意性。特别是对于做了修改之后的程序进行重新测

软件系统测试的主要方法

软件系统测试的主要方法 软件系统测试的主要方法 系统测试,英文是System Testing。 它的的任务是尽可能彻底地检查出程序中的错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其目的是检验系统"做得怎样?"。这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步骤:模块测试,测试每个模块的程序是否有错误;组装测试,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确认测试,测试整个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功能和性能的要求。该阶段结束应交付测试报告,说明测试数据的选择,测试用例以及测试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结果。测试发现问题之后要经过调试找出错误原因和位置,然后进行改正。是基于系统整体需求说明书的黑盒类测试,应覆盖系统所有联合的部件。系统测试是针对整个产品系统进行的测试,目的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格不相符合或与之矛盾的地方。 接下来说一下有关系统测试的主要方法 系统测试一般采取黑盒测试,系统测试的方法也比较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多任务测试、临界测试、中断测试、等价划分测试 多任务测试 多任务测试是指在非idle状态下,测试对象处于工作状态时,有新的事件发生,如手机进行通话时有短信进行,手机有电话呼入,这种情况就是“多任务” Eg:手机项目中,查看短信时,有来电时。。。 备注: 1.多任务是黑盒尤其是嵌入式设备中所必须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测试,也是最容易发现软件问题的测试 2.多任务测试是测试系统模块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测试,这种测试一般会检测出如死机,系统重启,内存混乱,数据丢失等严重情况 3.多任务测试应放在用户经常使用的模块组合上,测试时应将用户可能遇到的这些组合考虑进去,同时注意模块重合的时间点 临界测试 在事件、任务刚刚发生、结束以及储存系统处于临界等边界状态下所进行测试 Eg:系统用户的容量为200,那么当人数达到到201时。。。 备注: 1.临界测试时系统测试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最重要的一点事临界值的把握,有概率性的出现就是一个测试点的问题 2.一般事件发生的开始和结束瞬间以及涉及到内存处于满和空时临界侧四关注的重点,这些情况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

QC七大手法培训测试试题答案

QC七大手法培训测试试题 产线:姓名:分数: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80分以上为合格)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首先提出特性要因图这个概念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因其形状类似鱼骨头,所以又称鱼骨图、石川图. 2.查检表常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 3.不良率管制图归类于计数值管制图,X-R管制图归类于计量值管制图. 4.日常工作中用于分析异常问题发生之根源常用特性要因图. 5.管制图中,管制上限是UCL,管制中心线是CL. 6. 管制图的中心线是,控制上下限是±A2R 8.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 9、管制图根据用途可分为分析用管制图、控制用管制图。 10、造成质量波动并对过程起作用的因素分为随机波动、异常波动两类。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要将问题点表现出来,并呈现其相对重要性,提供改善方向的优先顺序,将使用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B) A、直方图法 B、柏拉图法 C、管制图法 D、检查法 2.在现场操作中,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作为品检人员通常会记录下其某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及出现次数或频率,以便后续追踪,请问这种作法是使用了QC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A) A、检查法 B、PDPC法 C、柏拉图法 D、直方法 3.当不知道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或两个因素之间关系在认识上比较模糊而需要对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确认时,可以通过(A)法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系。 A、散布图 B、柏拉图 C、直方图 D、管制图法 4.使用(D)方法即可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即运用此方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A、柏拉图法 B、管制图法 C、散布图法 D、层别法

软件UI界面设计测试规范

界面设计测试规范 目前流行的界面风格有三种方式:多窗体、单窗体以及资源管理器风格,无论那种风格,以下规则是应该被重视的。 1:易用性: 按钮名称应该易懂,用词准确,屏弃没楞两可的字眼,要与同一界面上的其他按钮易于区分,能望文知意最好。理想的情况是用户不用查阅帮助就能知道该界面的功能并进行相关的正确*作。 易用性细则: 1):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按钮用Frame框起来,常用按钮要支持快捷方式。 2):完成同一功能或任务的元素放在集中位置,减少鼠标移动的距离。 3):按功能将界面划分局域块,用Frame框括起来,并要有功能说明或标题。 4):界面要支持键盘自动浏览按钮功能,即按Tab键的自动切换功能。 5):界面上首先应输入的和重要信息的控件在Tab顺序中应当靠前,位置也应放在窗口上较醒目的位置。 6):同一界面上的控件数最好不要超过10个,多于10个时可以考虑使用分页界面显示。 7):分页界面要支持在页面间的快捷切换,常用组合快捷键Ctrl+Tab 8):默认按钮要支持Enter及选*作,即按Enter后自动执行默认按钮对应*作。 9):可写控件检测到非法输入后应给出说明并能自动获得焦点。 10):Tab键的顺序与控件排列顺序要一直,目前流行总体从上到下,同时行间从左到右的方式。 11):复选框和选项框按选择几率的高底而先后排列。 12):复选框和选项框要有默认选项,并支持Tab选择。 13):选项数相同时多用选项框而不用下拉列表框。 14):界面空间较小时使用下拉框而不用选项框。 15):选项数叫少时使用选项框,相反使用下拉列表框。 16):专业性强的软件要使用相关的专业术语,通用性界面则提倡使用通用性词眼。 2:规范性: 通常界面设计都按Windows界面的规范来设计,即包含“菜单条、工具栏、工具厢、状态栏、滚动条、右键快捷菜单”的标准格式,可以说:界面遵循规范化的程度越高,则易用性相应的就越好。小型软件一般不提供工具厢。 规范性细则: 1):常用菜单要有命令快捷方式。 2):完成相同或相近功能的菜单用横线隔开放在同一位置。 3):菜单前的图标能直观的代表要完成的*作。 4):菜单深度一般要求最多控制在三层以内。 5):工具栏要求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己选择定制。

软件测试规范标准[详]

软件测试规 1目的 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适用围 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 在项目开发完成之后,应对整个系统软件和硬件进行系统测试。对性能、可靠性、健壮性、压力承受力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

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系统测试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计算机软件是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开发完毕后应与系统中其它成分集成在一起,此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系统集成和确认测试。对这些测试的详细讨论已超出软件工程的范围,这些测试也不可能仅由软件开发人员完成。在系统测试之前,软件工程师应完成下列工作: (1)为测试软件系统的输入信息设计出错处理通路; (2)设计测试用例,模拟错误数据和软件界面可能发生的错误,记录测试结果,为系统测试提供经验和帮助; (3)参与系统测试的规划和设计,保证软件测试的合理性。 系统测试应该由若干个不同测试组成,目的是充分运行系统,验证系统各部件是否都能政党工作并完成所赋予的任务。下面简单讨论几类系统测试。 1、恢复测试 恢复测试主要检查系统的容错能力。当系统出错时,能否在指定时间间隔内修正错误并重新启动系统。恢复测试首先要采用各种办法强迫系统失败,然后验证系统是否能尽快恢复。对于自动恢复需验证重新初始化(reinitialization)、检查点(checkpointing mechanisms)、数据恢复(data recovery)和重新启动(restart)等机制的正确性;对于人工干预的恢复系统,还需估测平均修复时间,确定其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安全测试 安全测试检查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安全测试期间,测试人员假扮非法入侵者,采用各种办法试图突破防线。例如,①想方设法截取或破译口令;②专门定做软件破坏系统的保护机制;③故意导致系统失败,企图趁恢复之机非法进入;④试图通过浏览非保密数据,推导所需信息,等等。理论上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没有不可进入的系统。因此系统安全设计的准则是,使非法侵入的代价超过被保护信息的价值。此时非法侵入者已无利可图。 3、强度测试 强度测试检查程序对异常情况的抵抗能力。强度测试总是迫使系统在异常的资源配置下运行。例如,①当中断的正常频率为每秒一至两个时,运行每秒产生十个中断的测试用例;②定量地增长数据输入率,检查输入子功能的反映能力;③运行需要最大存储空间(或其他资源)的测试用例; ④运行可能导致虚存操作系统崩溃或磁盘数据剧烈抖动的测试用例,等等。 4、性能测试 对于那些实时和嵌入式系统,软件部分即使满足功能要求,也未必能够满足性能要求,虽然从单元测试起,每一测试步骤都包含性能测试,但只有当系统真正集成之后,在真实环境中才能全面、可靠地测试运行性能

QC七大手法试题及答案

QC七大手法考试试题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共20题) 1、QC七大手法包括查检表、层别法、直方图、柏拉图、特性要因图、管制图、散布图。 2、特性要因图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3、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 4、应用到80:20原理的是QC七大手法中的___柏拉图____。~" S 5、造成产品变异的原因可分为异常原因、偶然原因。 6、查检表按用途分可分为记录用、查核用。 7、特性要因图,又称为鱼骨图、因果图。 8、制作特性要因图时,须收集多数人的意见,多多益善,可运用脑力激荡原则。 二、判断题(共30分) 1、散布图适用于计数型数据。(×) 2、排列图是寻找引发结果原因的管理图形工具。(×)3 m; `; q0 X 3、产品合格率、产品外观尺寸、时间等数据是属于计数值数据。(×) 4、在解决日常问题时,在收集数据之前就应使用层别法(√) 5、[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6、制作直方图时,所收集数据的数量应大于50以上。(√) 7、偶然原因,本质上是局部的,很少或没有,可避免的。(×) 8、计量型管制图,当每小组的样本10个或10个以上时,应采用Xbar-S管制图。(√) 9、当有点出现在控制图A区以外,即可判断该点对应的产品已不合格。(×) 10、不合格数图C-CHART属于计量型管制图。(×) 三.简答题/计算题(共50分) 1、简述制作特性要因图的五步骤,举例并画一个鱼骨图。(30分) 答:①决定问题特性;②决定大要因;③决定中小要因;④圈出最主要的原因;⑤填上制作项目、日期、制作者等资料。 2、简述5W2H。(20分) (1)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2)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3)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4)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5)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6)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7)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用户界面设计实验-系统界面设计实例完整版.doc

用户界面设计实例 ● 设计的系统名称:个人日常事务管理系统 ● 针对用户群是:广大电脑用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officer 和广大学 生。 一、系统需求分析(The system requirement ) 针对officer 和学生们的需求分析,从我自身分析:对于我日常的安排我平 时会用专门的记事本记录和更改,对于日常各种事务可能会冲突或不变携带,现在针对这些需求,设计出符合此人群适合的一款系统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安排日程和完成工作。此系统是要面向个人的,同企业系统相比,此软件要力求操作简单,效率要高效,由于针对的人群是officer 和大学生,这些人都是年轻的一代人,对计算机和系统都比较了解,而且倾向于华丽的界面,但是该系统同时要解决高效,较少的操作较快地达到用户的需求。由于工作原因或计算机系统崩溃等用户在本机保存的日程安排等数据可能丢失的情况,同时,有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连接网络,此系统应支持 1.、本机数据保存。2、可以上传到服务器数据库,用户注册可获得免费的空间,用户注册后,只要登录就能在随时随地获得自己的日程安排等信息。 二、系统功能定义(The function definitions ) 个人日程管理系统主要是提供个人时间日程安排系统软件,它具有相当方便的操作接口,让用户能够对所安排的行程一目了然,除去主要功能还附带了更多功能和小工具,安排的行程可以生成通行路线,并会根据天气预报提醒当天安排是否影响。而且用户可以注册,注册后用户有更多的服务,安排的日程数据可以保存到本地同时可以更新到服务器,这样用户就算到外地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日程安排,同时其他功能有:时钟提醒、通讯录、效率评估等。 实现功能(主界面导航): 个人日常事 务管理系统

测试十四种方法

软件测试是指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软件产品系统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于检验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者弄清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区别。本文主要描述软件测试的类型。 1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数据与数据库完整测试是指测试关系型数据库完整性原则以及数据合理性测试。 数据库完整性原即: 主码完整性:主码不能为空; 外码完整性:外码必须等于对应的主码或者为空。 数据合理性指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类型,长度,索引等是否建的比较合理。 在项目名称中,数据库和数据库进程应作为一个子系统来进行测试。在测试这些子系统时,不应将测试对象的用户界面用作数据的接口。对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定可以支1持测试的工具和技术。 比如,有两张表:部门和员工。部门中有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经理等字段,主码为部门编号;员工表中有员工编号,员工所属部门编号,员工名称,员工类型等字段,主码为员工编号,外码为员工所属部门编号,对应部门表。如果在某条部门记录中部门编号或员工记录员工编号为空,他就违反主码完整性原则。如果某个员工所属部门的编号为##,但是##在部门编号中确找不到,这就违反外码完整性原则。 员工类型如下定义:0:职工,1:职员,2:实习生。但数据类型为Int,我们都知道Int占有4个字节,如果定义成char(1).就比原来节约空间。 2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基于代码的测试,测试人员通过阅读程序代码或者通过使用开发工具中的单步调试来判断软件的质量,一般黑盒测试由项目经理在程序员开发中来实现。白盒测试分为动态白盒测试和静态白盒测试 2.1 静态白盒测试 利用眼睛,浏览代码,凭借经验,找出代码中的错误或者代码中不符合书写规范的地方。比如,代码规范中规定,函数必须为动宾结构。而黑盒测试发现一个函数定义如下: Function NameGet(){ …. } 这是属于不符合开发规范的错误。 有这样一段代码: if (i<0) & (i>=0) … 这段代码交集为整个数轴,IF语句没有必要 I=0; while(I>100){ J=J+100; T=J*PI; } 在循环体内没有I的增加,bug产生。 2.2 动态白盒测试 利用开发工具中的调式工具进行测试。比如一段代码有4个分支,输入4组不同的测试数据使4组分支都可以走通而且结果必须正确。 看一段代码 if(I<0){ P1 }else{ P2 } 在调试中输入I=-1,P1程序段通过, P2程序段未通过,属于动态黑盒测试的缺陷 3.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指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QC七大手法培训测试试题答案

七大手法培训测试试题 产线:姓名:分数: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80分以上为合格)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首先提出特性要因图这个概念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因其形状类似鱼骨头,所以又称鱼骨图、石川图. 2.查检表常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 3.不良率管制图归类于计数值管制图管制图归类于计量值管制图. 4.日常工作中用于分析异常问题发生之根源常用特性要因图. 5.管制图中,管制上限是,管制中心线是 . 6.全距:在所有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组距:全距/组数=组距7管制图中,X管制图的中心线是,控制上下限是±A2 R 8.散布图根据变量的相关性,可分为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 9、管制图根据用途可分为分析用管制图、控制用管制图。 10、造成质量波动并对过程起作用的因素分为随机波动、异常波动两类。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要将问题点表现出来,并呈现其相对重要性,提供改善方向的优先顺序,将使用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 B ) A、直方图法 B、柏拉图法 C、管制图法 D、 检查法 2.在现场操作中,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作为品检人员通常会记录下其某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与出现次数或频率,以便后续追踪,请问这种作法是使用了七大手法中的哪一手法:(A ) A、检查法 B、法 C、柏拉图法 D、直方法 3.当不知道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或两个因素之间关系在认识上比较模糊而需要对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确认时,可以通过( A )法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系。 A、散布图 B、柏拉图 C、直方图 D、管制图法 4.使用( D )方法即可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即运用此方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与统计。 A、柏拉图法 B、管制图法 C、散布图法 D、层别法 5.当一个质量问题发生时,应确定问题,再通过4M1E即人、机、料、法、互不干涉五个环节用利头进行工序顺序分类,如有必要,可再次细分至可以直接采取行动的一种方法是( C )。 A、检查法 B、管制图法 C、因果图法 D、柏拉图法

ate测试治具制作规格书wi-a-026.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东莞市立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制 作:杜永锋 审 核: 日 期: A T E 测 试 治 具 规 格 书 文件编号:WI-A-026 版 本:A/0

序言 随着工业的发展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和作业难度,提高产品的品质,就需要一种“治具”来辅助作业了。 治具又分工装治具、检测治具两种,前者用于机械加工、焊接加工、装配等工艺便于加工、满足精度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种工装夹具;后者为检测使用,因为有些机械尺寸不便于测量,其形状复杂,只好设计专门的检测块或者检测用的针对某一种产品而设计检具,比方塞规、环规等一些规则的检具,但有些是不规则的就必须专门设计一种检具来测量它的尺寸。 治具在控制方面已由前期机械控制进入机械和电气控制相结合的时代,治具也被越来越多的被设计成能够自动化控制,其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对设计人员要求不但有机械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有电控方面的知识。 治具在制作材料方面前期的木质、塑胶板材被合金、新型复合材料所取代,治具的机构日益简单灵活,便于操作。 治具在设计方面已由前期的二维图纸发展成三维立体图像,在治具制作前期就可以模拟治具的使用,为人体工程学分析做了基础,以此不断改进治具。 治具的标准化治具零部件的标准化日益成熟,加快了治具产业的发展。工业设备标准化为治具标准化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治具的类型已经多样化 ICT治具、SMT治具,功能治具、工装治具、工装夹具、贴合机、运送压合机、LCD显示幕贴膜机,压胶机,进水口切料机,测变型治具、按键贴膜治具、按键检测机具,探针检测治具,量测治具、吸盘印刷治具、气动压合点胶治具,自动排片机等等。 为了促进公司治具制作的标准化,特于2011年针对公司目前生产治具分大类制作治具制作规格书,通过治具制作规格书明确治具用途、原材料选择、制作流程、制作工艺、检验标准等。通过文件化的规范使公司治具的制作经验得以传承,好的方法得以推广。 由于本人经验有限文件制作过程中难免有错误请大家不吝赐教,万分感激。 谢谢! Johe.du 2011-4-14

《软件测试基础》期末A卷及参考答案

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 期末试题——软件测试基础(A卷) 说明:本试卷共六大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20分;请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 (说明: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软件缺陷修复费用最低() (A)需求分析(编制产品说明书)(B)设计 (C) 编码(D)产品发布 2.单元测试中用来模拟被测模块调用者的模块是() (A) 父模块(B)子模块 (C)驱动模块(D)桩模块 3.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4.侧重于观察资源耗尽情况下的软件表现的系统测试被称为() (A)强度测试(B)压力测试 (C) 容量测试(D)性能测试 5.必须要求用户参与的测试阶段是() (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 (C) 确认测试(D)验收测试 6.软件测试员究竟做些什么。()

(A)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 (B)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 (C)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确保其得以修复 (D)软件测试员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尽可能早一些,并将其得以修复 7.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果图法是建立在决策表法基础上的一种白盒测试方法; (B)等价类划分法是边界值分析法的基础; (C)健壮性等价类测试的测试用例要求在有效等价类中取值; (D)在任何情况下做黑盒测试皆应首先考虑使用错误推断法。 8.不属于单元测试内容的是() (A)模块接口测试(B)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C) 路径测试(D)用户界面测试 9.划分软件测试属于白盒测试还是黑盒测试的依据是() (A)是否执行程序代码 (B)是否能看到软件设计文档 (C)是否能看到被测源程序 (D)运行结果是否确定 10.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测试文档的是() (A)测试计划(B)测试用例 (C) 程序流程图(D)测试报告 11.几乎没有产品计划、进度安排和正规的开发过程的软件开发模式是() (A)大棒模式(B)边写边改模式 (C) 瀑布模式(D)快速原型开发模式 12.如果某测试用例集实现了某软件的路径覆盖,那么它一定同时实现了该软件的() (A)判定覆盖(B)条件覆盖 (C) 判定/条件覆盖(D)组合覆盖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试不能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B)测试员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

QC老七大手法相关知识培训后效果确认测试题二(答案)

QC七大手法相关知识培训效果确认测试题(一)(答案) 工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9分) 2.在排列图中矩形的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 左纵坐标轴表示频数(出现次数或不良件数或损失金额数)右纵坐标轴表示频率(或百分比100%) 3.根据需要查核的项目不同,查检表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 4.相关系数r=0,意味着两个变量X和Y的关系可能是(不相关,或可能有某种曲线相关)。 5.做事要分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现场有各种各样需要解决改进的问题,应该从哪里入 手呢?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自然要选择那些造成不良多、损失金额大的问题来解决。(排列图)就是能帮助我们客观、正确发现最重要问题,确定管理、改进重点目标的有效工具。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工序分布调查表相当于简化了的直方图。-----------------------------------------------------------------------( √) 查检表的种类(根据需要调查的项目不同分类) 1.记录用查检表(又分计数值用、计量值用、缺陷位置用):根据收集的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项目调查表)、不良主因(不良原因调查表)、工序分布(工序分布调查表)、缺点位置(缺陷位置调查表)等情形而设计的表格。必要时,对收集的数据要予以区别(层别即分层)。一般使用划记法(+或正字)。2.点检用查检表: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器设备的实施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这种点检表可以防止遗漏或疏忽造成缺失的产生。把非做不可、非检查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序列出,逐一点检并记录。如机器保养记录卡、“5S”检查表,注BOM其实就是FQC首件或巡回检验用的查核表。 2.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让层与层之间的波动(差异)尽可能大,否 则就起不到归纳汇总的作用。---------------------------------------------------------------------------------------( √) 3.在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中,追究其原因,只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恰恰有80%的质量问题是管 理层(管理制度)的问题。---------------------------------------------------------------------------------------------( √) ——朱兰语 4.排列图分为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和分析结果用排列图。------------------------------------------------------( ×) 排列图的种类: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2.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5.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QC七大工具而得到解决。-----( √) ——石川馨语 6.相关关系是普通存在的,而函数关系仅是相关关系的特例。---------------------------------------------( √) 7.极差是一组统计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映样本数据分布的范围或幅度。------------------( √) 8.为了抓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其中A类因素为0~85%。------------( ×) 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0-80%为A类 9.在质量管理中,散布图常用来分析和判断质量问题中质量特性与某一变化因素之间或两个因素之间是 否存在相关关系,进而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有效手段。-----------------------------------------------( √) 10.在质量管理领域,戴明运用洛伦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并将这种方法 命名为“帕累托分析法”。--------------------------------------------------------------------------------------------( ×) 1930年美国的品质大师朱兰(J·M·Juran)是第一个确认这个“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现象的普遍性的人,创造出了“Vital Few,Trivial Many” 名词,并将这一普遍法则命名为“帕累托原理”或“二八原则”,同时也是第一个将此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的人(1951~1956年),作为质量改善活动中寻找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

用户界面设计与答案

1.用户满意度=功能+___人机界面_____+响应时间+可靠性+易安装性+____信息____+可维护性+其他因素 2. ____人机交互(人机对话)____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了完成任务进行的一系列信息交换过程。 3.软件界面设计分为____功能性设计界面____、____情感性设计界面____、____环境性设计界面____。 4.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第一步是___用户分析_____。 5.使用较早,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人机交互方式是____交互方式____。 6.软件界面开发流程包括____系统分析____、____系统设计____、____系统实施____三个阶段 7.设计阶段包括界面的____概念设计____、____详细设计____、____原型建立____与界面实现以及综合测试与评估等8.VB 是以结构化___Basic_____语言为基础、以____事件驱动作____为运行机制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 9.菜单使用形式主要有____菜单操作____和____Tba控件操作____两种。 10.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以直接操纵、桌面隐喻以及所见即所得为特征的____图形用户界面____技术广泛被计算机系统采用。 11.在用VB 开发应用程序时,一般要布置窗体、设置控件的属性、___编写代码___。 12. 假定在窗体上有一个通用对话框,其名称为CommonDialog1,为建立一个保存文件对话框,则需要把Action 属性设置为__value__。 13. 计时器事件之间的间隔通过__interval__属性设置。 14. 语句“Print “5+65=”;5+65”的输出结果为__5+65=70__。 15. 设有下列循环体,要进行4次循环操作,请填空。 x = 1 Do x = x * 2 Print x Loop Until__x<=32__ 16. 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__2 3 5__。 x = 1 y = 1 For I = 1 To 3 F= x + y x = y y = F Print F; Next I 17. 以下为3个列表框联动的程序,试补充完整。 Private Sub Dir1_Change() File1.Path=Dir1.Path End Sub Private Sub Drive1_Change() Drivel.Path=File1.Path;Dir1.Path=Drivel.Path__[7]__ End Sub 18. 在下列事件过程中则响应该过程的对象名是cmdl,事件过程名是__窗口标题事件__。 Private Sub cmd1_Click() Form1.Caption=“VisualBasic Example” End Sub 19. 当将文本框的SelStar 属性设置为0时,表示选择第开始位置在第一个字符之前,设置为1时表示__[9]__。 20. 以下程序代码实现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 时形成并输出一个主对角线上元素值为“-”,其他元素值为“+”第6*6 阶方阵。 Privas Sub Command1_Click() DimA(6,6) For I = 1 To 6 For J = 1 To 6 If I = J Then Print “-” Else __[10]__ End If Print A (I,J); Next J Print Next I End Sub 21. 字母B的KeyAscii 码值为65,其KeyCode码值___[11]__。 22. Visual Basic 中的控件分为3类:__[12]_、ActioveX 控件和可插入对象。

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转】浅谈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随着软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其质量的优劣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质量保证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软件业的发展与生存。软件测试是一个成熟软件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软件生命周期中一项非常重要且非常复杂的工作,对软件可靠性保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软件的测试过程中,应该应用各种测试方法,以保证产品有一个较高较稳定的质量。根据不同的生产过程进行不同的测试,包括黑盒测试、cc霜白盒测试、携程网酒店预定功能测试、系统测试、压力测试、安装/卸载测试、兼容性测试、α 测试、β 测试等。 软件测试是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一段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测试过程中如能按照测试的基本过程来进行测试,软件的质量能有所保障。 我做了一个半月的测试,就现在的感觉而言,其实做测试必开发却是是轻松了一点,不是那么的累脑子,但是测试也是很深的一门学问,针对于不同的公司,产品不一样,所要求的测试的技术也不一样。有的公司测试很轻松,但是有的公司测试也是经常加班熬通宵的 1软件测试基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软件产品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软件产品的质量自然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不论软件的生产者还是软件的使用者,均生存在竞争的环境中,软件开发商为了占有市场,必须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用户为了保证自己业务的顺利完成,当然希看选用优质的软件。质量不佳的软件产品不仅会使开发商的维护难度和用户的使用本钱大幅增加,还可能产生其他的责任风险,造成公司信誉下降,继而冲击股票市场。在一些关键应用(如民航订票系统、银行结算系统、证券交易系统、自动飞行控制软件、军事防御、核电站安全控制系统等) 中使用质量有问题的软件,还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软件危机曾经是软件界甚至整个计算机界最热门的话题。为了解决这场危机,软件从业职员、专家和学者做出了大量的努力。现在人们已经逐步熟悉到所谓的软件危机实际上仅是一种状况,那就是软件中有错误,正是这些错误导致了软件开发在本钱、进度和质量上的失控。有错是软件的属性,而且是无法改变的,由于软件是由人来完成的,所有由人做的工作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避免错误的产生和消除已经产生的错误,使程序中的错误密度达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1.1软件测试的概念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或者说,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即输进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系统测试要点及基本方法

网站系统测试要点及基本方法 1.Web测试的要点 具体介绍一个web的项目需要进行以下6个部分的测试: 1.1功能测试 链接测试 链接是web应用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它是在页面之间切换和指导用户去一些不知道的页面的主要手段。 链接测试可分为三个方面: 1.测试所有链接是否按指示的那样确实链接到了该链接的页面。 注:链接测试可以自动进行,现在已经有许多工具可以采用。链接测试必须在集成测试阶段完成,也就是说,在整个web应用系统的所有页面开发完成之后进行链接测试。(可以使用HTML Link Validator工具) a)测试所链接的页面是否存在。 b)保证web应用系统上没有孤立的页面(所谓孤立页面是指没有链接指向该页面, 只有知道正确的url地址才能访问) 表单测试 表单就是一些需要在线显示和填写的表格。表单中有一些标准操作,如确认、保存、提交等,当用户通过表单提交信息的时候,都希望表单能正常工作。 表单测试可以分为5个方面: 1.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提交等,必须测试提交操作的完整性,以校验提交给服务器 的信息的正确性。 2.检查相关联的数据显示是否正确。例如:所在城市列表与选择的省份是否匹配等。 3.如果使用了默认值还需要检验默认值的正确性。 4.如果表单只能接受指定的某些值,则也要进行测试。例如:只能接受指定的某些值, 测试时可以跳过这些字符,看系统是否会报错。 5.如系统只接受限定以内的字数,测试时可以测试内外边界值,看系统是否可正确反 应。 Cookies、session测试 Cookies通常用来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在某应用系统的操作,当一个用户使用cookies访问了某一个应用系统时,web服务器将发送关于用户的信息,把该信息以cookies的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