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生观

佛教人生观
佛教人生观

佛教人生觀,悲智雙運

演講者:鄭振煌

世界化的佛教

佛教由釋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 624-544BC)創立於公元前第六世紀的印度。佛滅後,經三次結集,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King Asoka)遣高僧至各地弘法,而成世界性宗教。

印度佛教於1202AD滅亡,至公元1893年始有斯里蘭卡僧護(Sanghapala)法師創立摩訶菩提學會,努力復興印度佛教。

佛教於公元前三世記傳入斯里蘭卡,後再傳入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地,屬於上座部一切有部銅鐷系,以巴利文三藏為本,通稱南傳佛教。

佛教於公元一世紀經中亞細亞傳入中國,後再傳入越南、韓國、日本等地,屬於大乗,主要從梵文及西域文三藏譯成中文,通稱漢傳佛教。

佛教於公元第八世紀傳入西藏,後再傳入蒙古、俄羅斯等地,亦屬於大乘,行持注重三密相應,主要從梵文三藏譯成藏文,通稱藏傳佛教。

今日佛教分成南傳、漢傳、藏傳三大傳承,因文化背景、地理環境、民族性等差異,各有其思想特色和修持法門,人生觀亦非全然相同,但不離智慧和慈悲二大主軸。今以漢傳佛教為主,略述佛教的人生觀。

佛教是「宗」「教」,不是「宗教」

佛教既是「宗」「教」,也非「宗教」。

「宗教」一詞譯自英文religion,而英文religion源自拉丁文religare或religio,意為「回到源頭」或「與源頭結合」。佛教的基本理論是「源起」:萬事萬物都是眾因緣和合而成,非由一因所造,亦非無因而生。所以,佛教不是這種定義下的「宗教」。

漢傳佛教有「宗門教下」之語。宗的意思是安心、觀心、用心;教是安心、觀心、用心的方法。佛教是心地法門,主張「三界唯心造,萬法唯識現」,人生宇宙都是心意識的作用,離開心意識,一切皆無意義。佛教的內涵,都是在說明安心、觀心、用心的方法,也鼓勵佛弟子安心、觀心、用心。安心、觀心就可以證悟人生宇宙的真理,離苦得樂;用心就可以發揮智慧,慈悲濟世,令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佛教是這種定義下的「宗」「教」。

佛教的人生觀無非「宏宗演教」。

佛教Buddha-sasana:悲智教法

佛教一詞是梵文Buddha-sasana的翻譯,實非英文的Buddhis m,因為Buddhism隱含教條、教誡、主義的意思,而佛教絕非教條、教誡、主義,它純粹是一種人生宇宙真理(智慧)、離苦得樂(慈悲)的教育。

Buddha音譯佛陀,簡稱佛,意為智者、覺者。智慧有世間智慧、出世間智慧之分;出世間智慧又分一切智、道種智、一切道種智。覺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個範圍。智慧是佛教的人生觀,度煩惱障;覺悟是佛教的宇宙觀,度所知障。

Sasana意譯教法,是人生觀、宇宙觀的教育。

簡言之,佛教Buddha-sasana是有關智慧、覺悟的教育,其宗旨在「破迷啟悟、離苦得樂」。

佛教人生觀的特色

佛教的人生觀至少有下述六種特色:

一、 是實觀,不是悲觀、樂觀。

佛教觀察人生宇宙的實相,稱為三法印:諸行無常、諸受皆苦、諸法無我。如果體證三法印,永遠解脫煩惱和無明,則得「涅槃寂靜」,合前三法印為「四法印」。

諸行無常是指世間萬事萬物都是虛幻不實、變化無常。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萬事萬物(包括因、緣、果的每個過程)都不斷在改變,所以不必執著,事實上,想執著也執著不了。

諸受皆苦是指諸行既然無常,什麼也執著不了,一執著就必然痛苦。眾生大多是執著的,所以是諸受皆苦。苦有三苦、八苦、八萬四千苦之分。三苦:苦苦(身心粗重的苦)、行苦(諸行無常的苦)、壞苦(有為法必壞的苦)。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憂悲愁惱五蘊熾盛。八萬四千苦泛指生死過程中無量無邊的苦。

諸法無我是指萬事萬物都無自性空,都依賴其他因緣而存在,沒有自我的獨立性質。

世間萬事萬物都是不常、不一、不主、不宰的,如果執著為常、一、主、宰的,即是顛倒妄想、無明、煩惱。體悟三法印,智慧顯發,放下妄想執著,內心即安詳和諧、常樂我淨,這種境界稱為「涅槃寂靜」。

觀察人生宇宙的真相,可以得到三法印的結論,如果勤修戒定學,必可證悟四法印。佛教是如實觀察萬事萬物,不昧事實,既非悲觀,也非樂觀,而是實觀。

二、 是緣起論,不是無因論、自然論、唯物論、唯心論、心物合一論、二元論、

多元論、鬼神論。

探討萬事萬物的生滅原因,不外乎有因論、無因論二種。

無因論是指毫無原因可言,完全是突然生滅的,或自然生滅的。

有因論有一因論、二因論、多因論三種。一因論有唯心論、唯物論、鬼神論三種,認為萬事萬物的生滅都是由心、物或鬼神所決定。心物合一論主張心物合起來,造成萬事萬物的生滅。二因論主張萬事萬物的生滅本源,有二個不可改變的元素,可以指心物或其他。多因論則是主張萬事萬物的生滅本源,有三個以上

不可改變的元素。

佛教觀察萬事萬物的生滅,發現源自眾多因緣條件的和合或離散,而這些因緣條件又有其因緣條件,並無固定不變的元素,這種萬法的根源理論稱為緣起論。「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從時間看緣起論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從空間看緣起論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從相對看緣起論是「果仗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

佛教揭開宇宙的真理是緣起論,而人生的真理則是「業感緣起」。業是身、語、意三種造作及其結果,相當於力學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生的命運完全由自己創造,是「自作自受」,「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

三、 是自我負責,不是委諸鬼神。

遠古時期的人類,面對不可知的大自然和洪水猛獸,倍感生存遭到威脅,不安恐懼油然而生,亟需心靈上的依靠。有人感應到神秘力量,稱為天啟,把個人的命運委諸鬼神,個人完全做不了主。

釋迦牟尼佛圓修戒定慧,以完全平靜、完全客觀、整體全面的心境觀察人生宇宙,發現人生宇宙的一切唯心造,善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觀心者永處纏縛。這種人生觀是操之在己的,外力只是助緣,內心才是主因,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這是人本的人生觀,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種業感緣起的人生觀,帶給人類希望的曙光。

四、 是自力解脫,不是他力救贖。

渺小的個人,面對生老病死的必然、風雨雷電的無常、宇宙萬物的神秘等無奈,經常會有束手無策的乏力感,就把個人的苦難交給鬼神、風水、星宿等外力,認為透過祈禱、祭祀、諂媚等方式,就可以獲得外力的垂愛而救贖。

佛教的業感緣起論,認為個人的身語意業形成個人的人生宇宙,眾人的身語意業形成眾人的人生宇宙。任何救贖都要從改變身語意業開始,而身語意三業中又以意業為主。意業就是起心動念,心念主宰著語言和行為。把心照顧好了,等於把語言和行為照顧好了;把語言和行為照顧好了,等於把人生、世界照顧好了。照顧好自己的心,是每個人都應該辦得到的事。解脫煩惱痛苦還得靠自己,自助人助,「人必自救,而後人救之」。

五、 是心內求法,不是心外求法。

佛教發現真理、解決煩惱痛苦之道,都是從內心探索而得到,絕非心外求法。心是身之主,也是人生和宇宙的核心。人是透過心去感受、認識、詮釋人生和宇宙的。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人生和宇宙。心出了問題,人生觀和宇宙觀也會隨著出問題。解決了心的問題,等於解決了人生和宇宙的問題。

佛教是有關心靈的科學。唯有心內求法,才能究竟解決人生和宇宙的問題。

六、 是三輪體空的慈悲,不是有所得的愛與施。

佛教修行的目的,不只在求自身的破迷啟悟和離苦得樂,更要推己及人,讓其他眾生也能破迷啟悟和離苦得樂。在利他的過程中,佛教強調必須有空性的思維,即三輪體空的心態:全然放下布施的自我、受施的對方、所施物。如此的布施,才是清淨施,心中了無罣礙,解脫自在。有所得的愛心和布施,出自於比較和憐憫,讓布施者和受施人的內心都有所期待,無法任運解脫。佛教修持的終極目標是涅槃寂靜:心中了無塵埃。如果想獲得永恆的內心安詳,就必須三輪體空的慈悲行,而非有所得的愛與施。

業感緣起的人生觀

佛教對於人生宇宙萬相的通透觀察,得到緣起的無上真理。以涵蓋層面的淺深而言,緣起可分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真如(法界)緣起等種類。今以最基本的業感緣起,說明佛教人本思想的人生觀。

人生的苦、樂、清淨各有不同,有人苦多樂少,有人苦少樂多,修行人才能內心清淨,解脫苦樂的起伏不定,常樂我淨。這些人生際遇,完全由個人所造業的性質而決定:惡業感苦果,善業感樂果,清淨業感涅槃果。

「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從業力的造作,到果報的呈現,其中有錯綜複雜的異熟過程,因為業力會深植於內心深處(阿賴耶識),彷彿種子,在其他助緣促成下,必有發芽、成長、開花、結果之日。人死後,心識離開肉體,在業力習氣的推引下,又會往生與業力相應的道,因而死而後生,輪迴不已。三世六道輪迴的理論,就建立在業感緣起之上,而修行的功夫則是「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清除心中的業力習氣,便可涅槃寂靜。

業的分類:就性質而言,可分善業、惡業、無記業。就造業的基礎而言,可分身業、語業、意業。就業力的影響範圍而言,可分共業、別業。就產生果報的力量而言,可分引業、滿業。就果報現起的必然性而言,可分定業、不定業。

一、 善業、惡業、無記業。

善業是動機良善所造的業,惡業是動機不良所造的業,無記業是動機不善不惡所造的業。業是人生的因,只要因緣和合,就會產生果報。善業感善報,惡業感惡報,無記業不會感報,清淨業則感清淨的涅槃報。

二、身業、語業、意業。

身語意三業,以意業為起動力。意業是起心動念,又稱思業。起心動念之後,發出行為(身業)語言(語業),稱為思已業。似乎是無意識的身語二業,其實還是以意業為起動力,只是快速得不覺察罷了。修行從身語二業的規範(戒)開始,進而安心(定)觀心(慧),才可創造美好的人生。

三、共業、別業。

個人所造的業(別業),由個人承擔果報;眾人所造的業(共業),由眾人共同承擔果報。業力所影響的範圍稱為業力圈,業力圈從個人的極小業力圈,慢慢擴大為小共業力圈、大共業力圈,到整個法界都受影響的極大共業力圈。個人修行可以改善個人的生命,多人修行可以改善多人的生命,一切眾生都修行就可以改善整個法界的生命。

四、 引業、滿業。

引業指牽引眾生死後的亡靈到三界六道哪一道的業力,滿業指滿足眾生在某一道的福報、環境等。譬如,牽引亡靈轉世為人或畜生的業力為引業;但是每一個人或畜生的福報、生活環境、壽命、際遇等都不同,其影響力量就是滿業。引業又稱總報業,滿業又稱別報業。有情的身、語、意三業,能招引滿二種業果,牽引八識受生死輪迴之苦。

引業是引導牽引的起始業。與第六識相應的思心所,造作強有力的善惡業,熏習所成的業種子,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到了業力成熟時,能牽引第八識在六道中,感受一期相續不斷苦樂總報體。

滿業則是業的究竟,這是缺乏推理作用、又不能潤的前五識思心所造的善惡業,此業雖亦是由第六識所引起,但不如引業之思強而有力,含藏在阿賴耶識中,到了業力成熟時,能招感五趣總報的別報。

五、 定業、不定業。

善惡業招感果報有三種定與不定:一、果之定與不定:決定受異熟果之業為定業,受果不定之業為不定業。二、時之定與不定:時之定者有三種,稱三時業,即現法受業(現在世作業,現在世引生果報)、順生受業(此生所作業,於次生招感果報)、順後受業(此生所作業,於次生後招感果報)。三、時與果之定與不定,有四種:異熟定(受果已定而時不定)、時分定(受果之時已定,而所受之果不定)、俱定(受果、受時皆定)、俱不定(受果、受時皆不定)。

中道的人生觀

佛教基於業感緣起的理論,發展出中道的人生觀,以戒定慧三無漏學、八正道為基礎,深化為人生宇宙的本體論。所謂中道,係指不落於兩邊,極平衡,極和諧。這又分為八項:

一、 知見的中道:正見、正思維。

正見得自深觀人生宇宙的實相,獲知一切皆是緣起,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而人生的一切皆源於自己的身語意業,並非外力所操縱。依此正見思維,即是正思維。

二、 修行的中道:正定、正念。

修行不外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正定是心遠離障礙禪定的五蓋:貪、瞋、疑、

掉舉、昏沈。正念是心不偏不倚,寂寂而惺惺,惺惺而寂寂。

三、 生計的中道:正語、正業、正命。

生計是謀生的方式。正語是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正業是正當的行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正命是正當的行業,不僅要合法,還要合乎戒律,不惱害任何眾生。

四、 生活的中道:非苦非樂。

修行人要過正道的生活,身心靈和諧健康,既不過分刻苦而違害身心靈的健康,也不可縱欲而擾亂身心靈的寧靜。

五、 生命的中道:非空非有。

對於生命的態度,既不可偏空,也不可偏有。執著生命的一切為有,必然痛苦煩惱;執著生命的一切為空,必然頹廢消極。生命現象是確實的有,但是因緣所生,故是空性。「深信因果、接受結果」是至高無上的生命觀。深信因果是信受緣起緣滅的真理,在因地上培植善因緣;接受結果是果報現前了,既不可改變,就要當下解脫果報的糾纏,保持正念,繼續培植善因緣。

五、 生死的中道:非常非斷。

對於生死的態度要非常非斷。常見是宿命論,認為生死恆常不變,容易落入懈怠,不思長進。斷見是一世論者,認為人一死百了,容易落入「今朝有酒今朝醉」、巧取豪奪不計後果的現世享受論。佛教認為生死相續,生而後死,死而後生,生死不一不異,前世與後世亦不一不異,決定的力量是身語意業。覺醒者不貪生怕死,在生死過程的每一個當下自利利他,不斷提昇生命層次,直至成佛。迷惑的眾生,沉淪生死苦海,或執常或執斷,無明煩惱。

六、 體相的中道:緣起性空。

大乘佛教提出體相用三大的理論,體是相用的本性,相用是體的顯現。不變(體)而常隨緣(相用),因緣不同故有種種不同的顯相,不同的顯相就發揮不同的作用。隨緣(相用)而常不變(體),現象界的一切林林總總,皆不離其本性。如是因(體)緣必然產生如是果報(相用),如是果報(相用)必然來自如是因緣。智慧慈悲的心(體),必然產生智慧慈悲的人生(相用);反之亦然。佛教的人生觀以心為主,道理在此。

七、 內外的中道:阿賴耶、真如、法界緣起。

心包太虛,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內外一如。阿賴耶識是集起心,一方面能將身語意業收集起來,一方面又能在業力成熟時,現起為人生宇宙的顯相。阿賴耶識屬於染汙的分別心,必然現起為染汙(煩惱無明)的人生宇宙。透過戒定慧

的淨化作用(六七(識)因上轉),清除阿賴耶識中的業力習氣,轉為大圓鏡智(真如、法界),就能顯現清淨的人生宇宙(五八(識)果地圓),這種人生宇宙的體相用關係稱為真如或法界緣起。

智慧的人生觀

智慧即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生宇宙的真理(因緣果報)。佛教認為人生要想過得美滿幸福,就必須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智慧,是不偏不倚的,亦即是中觀的人生。

智慧有不同的層面,各層面必須平衡和諧。

一、相對和絕對的智慧。

就人生而言,不離生計、生活、生命、生死四個層面。生計、生活的維持,須要相對的智慧(世俗諦)才能圓滿;生命、生死的觀照,需要絕對的智慧才能透徹。人生是實際存在的,是相對的,必須以世俗諦去實現美滿的人生。但如果想究竟解決問題,就必須以勝義諦去超越相對觀的生命、生死。世俗諦是辨別世間萬事萬物必有善惡、苦樂等差異;人生不離世間法,必須止惡行善、避苦趣樂。勝義諦是徹知世間萬事萬物的善惡、苦樂等差異,皆源於不同的因緣,其體性是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的,因而是不善不惡、不苦不樂的,如此安住於勝義諦的境界,就可以解脫生命的苦痛、生死的輪迴。偏於世俗諦,生計、生活雖優於常人,仍免不了生命的苦痛、生死的輪迴。偏於勝義諦,等同不食人間煙火,現實的生計、生活必然不美滿,資糧不夠,無以成全生命、生死。圓滿的人生,必須取得相對智慧和絕對智慧的平衡。

二、 世間和出世間的智慧。

世間的智慧,來自世間法的學習和驗證,因為是觀察外物而得的,故稱外明,共有四種:因明(邏輯的因果關係)、工巧明(技巧工藝)、聲明(文學、藝術、音樂等)、醫方明(衛生、養生、保健等知識)。外明可以了解世間萬象,解決生計、生活的問題。

出世間的智慧,來自內心的觀照,了解「三界唯心造、萬法唯識現」,這種智慧稱為內明。內明可以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相,解決生命、生死的問題。

世間智慧和出世間智慧應平衡,世間智慧是出世間智慧的基礎,出世間智慧則不離世間智慧。有世間智慧而無出世間智慧,是世間的勝者強者。有出世間智慧而無世間智慧,則不易生存於世間。兩者平衡,才能成賢又成聖。

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道種智

世間智可以成就世間事業,出世間智慧可以成就出世間事業。世間智慧得自觀察世間萬物,出世間智慧得自觀照內心,觀照有三種:空觀、假觀、中觀。

空觀是觀察萬事萬物皆緣起緣滅,故無自性,稱為空性。空觀得一切智(萬法皆空性)證真諦(萬法的真相為空性)。得一切智者,證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

果,出離世間輪迴。

假觀是觀察萬事萬物雖自性空,卻緣起假有,凡夫迷惑於此故輪迴痛苦,菩薩發大悲心,救度眾生。欲救度眾生,須知解決困難之道與眾生種性(根器),這種智慧稱為道種智。假觀得道(法門)種(眾生習氣煩惱)智證俗諦(萬法因緣和合的假相)。菩薩道修行過程:資糧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加行位(四尋思觀得四如實智,歷經煖、頂、忍、世第一等四法)、通達位(見空性)、修習位(十地)、究竟位(成佛)。

中觀是觀察萬事萬物皆緣起性空,緣起故不空,性空故不有,不落空有二邊,萬法當體即空。就現象而言,萬法不一(皆有);就體性而言,萬法不異(皆空)。中觀得一切(性空)道種(緣起)智證中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即中道義)。得一切道種智者,究竟成佛。

慈悲的人生觀

佛教以智慧為解脫煩惱之道,更以慈悲為幫助他人解脫煩惱之始。慈悲是無條件的愛,無緣(無任何條件)大慈(怨親平等,給予快樂),同體(同理心、自他一如)大悲(不分彼此,拔除痛苦)。慈悲是布施精神的極致,弭平貧富、苦樂的差距,謀求真正平等的大同社會。清淨的慈悲,來自圓滿的智慧。在現實人生的層面,慈悲甚至比智慧重要。空性智慧尚未生起前,還有相對的觀念,這時只能稱為愛心,不能稱為慈悲。等到愛心全然淨化,泯除一切對待,才能稱為慈悲。

佛教的慈悲人生觀建立在下述原則上:

一、 無慈悲墮惡道。

無慈悲則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無慈悲則不能守戒,多行不善,貪瞋癡慢疑熾盛,現世不得安樂,下世必墮畜生、餓鬼、地獄,即使倖獲人身,必生邊地,甚至貧賤殘障。有慈悲則不惱害眾生,現世得安樂,來世往生善道,世世常行菩薩道,究竟成佛。

二、 慈悲的邏輯:自利而後利他。

我執和我愛既傷害別人,又傷害自己。慈是予樂,悲是拔苦,打開心胸,接納眾生,都是對治我執和我愛的利器,提供最好的保護,也是一切治療的來源。譬如,罹患癌症或愛滋病時,若能充滿慈悲心,不僅承擔自己的痛苦,還承擔罹患同樣病症者的痛苦,以淨化過去的惡業。在精神和身體兩方面,都有助於減緩病情。

三、 慈悲的層次: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

慈悲有三個層次: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

生緣慈悲是以眾生為緣而作慈悲行,如對親友最容易生起慈悲心。法緣慈悲是修持佛法,法喜充滿,因而作慈悲行。無緣慈悲是不假任何因緣,自然而發慈

悲心,利益眾生。

四、 慈悲的修行:慈悲觀治瞋恚,由小而大、由內而外、由事而理。

瞋是五種根本煩惱之一,慈悲正好是對治瞋恚的不二法門,使人心曠神怡,海闊天空,解脫自在。然而,慈悲固然有天生的習氣,仍須後天的培養,才能穩固而渾然天成。

慈悲心的練習,由自而他,由小而大,由內而外,由事而理,由有相而無相,由勉強而自然,最後身語意三業皆能體現慈悲心。

修行時,首先發願自己歡喜自在,無憂無愁,然後次第擴及親友、對我們有恩的人、社區的鄰居、同種族同國家的人、全人類包括仇人、所有眾生、無情世界。

修慈悲觀時,可以借呼吸進行,吸氣時吸進眾生的苦難、焦慮、壓力等負面情緒,在體內觀想以我們的慈悲智慧淨化之,呼氣時呼出我們的關懷、慈悲、智慧等正面情緒。這種法門稱為施受法或自他交換法。

施受法可分環境的施受法、自我的施受法、生活情境中的施受法、為別人而修的施受法等幾種。主要是運用觀想的力量,觀想慈悲的來源,療癒創傷的心靈。

結語:悲智雙運的人生觀

總而言之,佛教的人生觀必須悲智雙運、中道平衡:

一、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理性是智慧,感性是慈悲。智慧勝過慈悲則冷酷無情,慈悲勝過智慧則濫情無智。智慧可以讓我們認清事實真相,不致盲衝盲撞;慈悲可以讓我們推己及人,同理眾生。智慧中有慈悲,慈悲中有智慧,悲智雙運即是圓滿的佛陀。

二、 解與行的平衡。

佛教是一種了解內心的教法,更是一種了解內心的修行。有解無行,猶如說食數寶,終無實益;有行無解,猶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危機重重。解如目,行如足,解行並重才能平安、快樂地瀟灑人生。

三、 自與他的平衡。

自己先得益處,才能利益他人。自己是煩惱痛苦,絕對無法給予他人快樂歡喜。佛教強調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自己也是眾生之一,自他是平等的,利益他人的當下便是在成就自己,而損人必害己。自利靠智慧,利他靠慈悲,悲智平衡就可以自他皆得利益。

四、 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的平衡。

世俗菩提心是世間法的圓滿,可以立德、立言、立功,仰無愧於天,俯無怍於地;勝義菩提心是出世間法的圓滿,可以歡喜、自在、解脫,任運優遊於生死

之間,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二心平衡,頂天立地,出神入化,不迎不拒。

五、 四無量心、四弘誓願、十波羅蜜。

大乘佛教的人生觀,完全體現於四無量心,四弘誓願、十波羅蜜之上。這些法門的修行是一體不二的,修其一即修全部,修全部即修其一(究竟圓滿成佛)。無法詳述內涵,僅列條目如下: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十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

民间秘法

1、高血压:用玉米穗上的须熬水当茶喝,半月即愈。 2、气管炎:喝大豆腐水,连续喝多日;神奇般的根除;佛教释永空提供 3、关节炎:北京医生:张建明 用野线麻叶裹住关节,多用几层,3日换一次,多换几次,关节部位逐渐好转。 4、红白痢疾:上海医生:李国治 芝麻120克,绿豆120克,两药捣碎冲服,1日3-5次,即愈。 5、糖尿病:上海医生:马三林 菜葫芦一个分7份,每份加1钱白矾,每日熬1份,3个葫芦熬21天即愈,不加盐。 6、胃病:、陕西省:王瑞石 人丹12包,香附子半斤,研面分20份,每日3次,每次1包,两剂即愈。 7、食道炎、喉哑:浚县小河名医:申金太 烧过的煤球2个,放盒盆内捣碎,抓入2两白糖加水,放火上熬20分钟,早晚喝三日即愈。 9、肺炎:山西太原:梁正心 鱼腥草一把炖荷包鸡蛋食数日可愈。 11、治风湿:西安市医生:李政付 霜后丝瓜藤500-1000克,焙干研面,每日3次,1次2-3克,红糖水冲服。 12、四肢麻木、坐骨神经疼:西安医生:钟明 鸡粪六斤、鸭粪二斤,焙干放一处温热醋1斤、再装入布袋里,一榻便好,多榻几次。 13、腰疼:兰州市:杨孝忠 韭菜半斤,熬水加醋喝,不加油盐,3-5天即愈。 14、头晕头疼:陕西医师:王保魁 苍耳子半两,加红糖1两,煎水喝,7天即愈。 15、牙疼:河南名医:陈民生 石膏粉1两,麻黄半两煎水喝,两剂即愈。 16、心口疼:洛阳医生:刘广波 八角茴香烧灰,乌头二钱熬水一茶杯送下立即止痛。

17、咳嗽:洛阳医生:黄治军 桔子内倒入香油烧热吃,每日三次,每次1-2个,三日即好。 18、哮喘:山西长治:张志立 杏仁半两、蜂蜜一两,水煎服治无年哮喘。 19、满肚疼:包头市:王严明 用小米一把焙干研面和水拌吃。 20、肝炎:滑县老店医生:高治明 用猪苦胆内的水熬开喝下,一次痊愈。 21、少白头变黑发:中国医学会 (1)柏壳装枕头,枕半年自黑。 (2)何首乌三两,黑芝麻三两加红糖水煮沸分三次吃完。连吃半月后,白发逐渐变黑。 22、脸上黑痣点去掉法:洛阳:赵建林 生石灰、白碱各一半,用酒精调成糊状,点在黑痣上半天即掉。 23、牛皮癣:兰州市医生:朱军记 (1)用自己的尿洗7天即愈。 (2)用刀砍榆树流出的水连抹七天。 24、妇女不孕症:(源于广东惠阳新医大学彰肖维秘方) 当归六钱、白芍七钱、川芎三钱、红花二钱、桃仁四钱、泽兰四钱、杞子一两。穿山甲四钱,生地八钱,香附四钱,水煎服,月经干净后每天一剂,连服三剂。 25、闭经:青海名医:陈月严 益母草一两,煎药一碗加黄酒服下即愈。 1、牙齿变白: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2、怎么戒烟: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3、怎么醒酒: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4、怎么戒酒: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怎样除去口臭: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嗓子哑了怎么办:醋精50克,白糖50克,用凉水250克搅拌均匀后,慢慢饮用,一天即可,严重患者晚上增加两次。 7、乳腺炎怎么治:仙人掌一小块研碎加三滴香油后患处。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一、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中国佛教认为山西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说法道场。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是众菩萨之首,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佛法。大部分文殊菩萨像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表示菩萨智慧威猛。二、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通贤善的意思。是佛教中常见的一尊菩萨。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文殊),一个象征真理(普贤)。中国佛教认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说法道场。普贤像大多是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普贤菩萨有延命益寿之德。三、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据《观无量寿经》说,此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因此号为大势至。四、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种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观音又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佛教经典讲,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

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他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所以这们菩萨的名号就称为“观世音”。经中说,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如果有众生遭受水火之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入大火就能够不烧、遇水淹即得浅处。如有众生因刀兵相加,或有牢狱之灾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观世音菩萨能给处于危难中的众生以无畏的力量,使他们不畏恐惧。他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求男得男,而且是“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得女,还是“端正有相之女”。五、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一起,是东方琉璃光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身边的两大胁侍菩萨。他们的身份如同释迦佛身边文殊、普贤菩萨,以及阿弥陀佛身边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六、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是一对,为东方琉璃光世界药师佛胁侍菩萨。七、地藏菩萨,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家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佛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祝愿礼拜供奉其像,就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成为与普陀、五台、峨眉齐名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即传说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八、韦驮菩萨,

佛教的世界观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得世界观佛教得世界观 一、学习佛教世界观得重要性 今天得讲题,就是佛教得世界观。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因为,虽然佛教得世界观就是一门普通得常识,但对佛教徒或研究佛教得人来说,却就是相当重要得。 有些人认为,因为佛教讲空性,所以就没有什么世界观或人生观等 概念;也有人认为,佛教只不过就就是烧香磕头,劝人向善而已。这两种观点都就是片面得,其实佛教并非如此简单。虽然佛教就是讲空性,但并不就是说万物皆不存在;烧香磕头也不能代表佛教,更不能阐明佛教教义;还有,虽然劝人向善得确就是佛教所宣扬得,但却并不就是佛教独一无二得特点,例如:传统儒家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导,也同样就是在劝人向善。由此可见,上述这些观点,都就是因为对佛教得一知半解所造成得。为了让更多得人弄清这一点,所以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一些研讨。 要讨论这个题目得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佛教经典对宇宙构成得描述,与现代自然科学所发现得结果,从表面上瞧似乎有部分冲突。一些不懂佛教教义得人,就因此而认为佛教不科学,并连带地将佛教得一些修 法与见解,也认定为就是不准确、不合理得。之所以有这样得瞧法,主要就是由于没有系统地学过佛教,因此也就无法透彻地了解佛教得真正见解。 在西方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宗教与科学之间得争论。每当此时,自然科学往往能提出强有力得、具说服力得证据,来驳斥宗教得部分理论;然而,不但现代科学无法推翻或证明西方宗教所阐述得造物主,就连这 些宗教本身,也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这一点。如此一来,有些人就以点代面,想当然地以依此类推,对所有宗教、所有教派,以及所有得修法与见解,都抱持同样得观感,认为它们都就是迷信、愚昧、消极、落后得代名词,佛教当然也难逃此劫。为了澄清这些误会,为了消除这些成见,就理当以研学佛教世界观作为切入点。 因此,虽然佛教特有得教义包括缘起性空、大空性、大光明、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一系列得见解与修法,但今天暂时不讲这些,而只就佛教得世界观进行一些必要得讨论。

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我觉得佛教是一种文化,而不是迷信。也可以说它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与生活哲理,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有许许多多的信众,有的法师学者更是将佛教在当今社会誉为佛陀教育。 经常会有人问道,你信佛吗?每当有人这么问我,我都会反问一句,何为佛呢?不错,何为佛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既然我们学习佛,我想首先我们就要去了解所谓的“佛”。 佛教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好了,我们就从这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句子入手,来看一看“佛”到底是何意思呢。“南无”翻译过来是皈依,敬投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无边无穷的意思,那么“佛”则译为觉悟者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我们要皈依敬投无量无边的觉悟者。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像觉悟者,拥有很多智慧的觉悟者学习。那么“佛”究竟是不是由人变成的呢?所以经典上说。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若是一个人的内心清静,那么他也自然是慈悲的、平等的、无私的、自在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所谓的“佛”。 那么在让我们来看看释迦牟尼的一生,他是如何悟道成佛的呢?释迦牟尼本来是一个贵族王子。然而他却放弃了世间的权利,财富。种种去追求世间的真理!他苦行过,经历了种种磨难的修行, 然而却依然没有体悟到世间的真理。最后他来到了一棵树下盘坐。用心反思,体会,感悟。 最后他悟道成佛。他成佛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也就是上面提过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由烦恼,执着而不能证得”大家可想而知道,佛主也并不是真理的创造者,他也是通过了自然生活的磨练

,最后反观内心,去体会,感悟而发现了大自然的真理。所以他说我们本来都是佛,就是因为心中的颠倒 执着而障碍了我们的清净佛性。所以我们只要慢慢放下心中的迷惑执着心中清净了。我们就是佛! 有的人学佛很多年, 然而却迷信了。佛其实不是别人你若是善良慈悲热爱帮助别人宽容孝顺, 仁爱, 你即是佛. 有的人整天满口佛言名理.试问有几个真正懂得真正的含义佛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生活中感悟的.。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在生活中磨难挫折中,只要用心体会感悟,总有一天会觉悟的,什么是佛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高深的境界,也是从生活中慢慢修行而达到的。所以说只要一心向善不管是谁总有一天会快乐。不管怎么样,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没事经常笑一笑。正如不管你是考高级证书也好,考公务员也好,也许你努力了考上了,也许你努力了却没考上,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把心放宽,什么事情用心尽力去争取了就不要太执着结果了。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去面对生活,遇到什么挫折烦恼不要去逃避,而是要坦然的去面对。活出你自己,随顺自然万事随缘。 我在这里做个比喻,我们大家都知道跑步比赛。首先会有终点.在就是每个人参赛的运动员。有的人跑的快,有的人跑的慢,不管快与慢,只要坚持,不放弃,不管终点在艰难,在远,也会到达终点吧。所以说只要我们一心向善,不放弃,坚持着我们心中的向往,我想不管多久,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达到我们理想中的高度和境界。我们要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慢慢来,放下烦恼,放下执着。即使现在做不到,总有一天也会慢慢做到, 就好比我们从小上学,从小学,初中,高中,…工人叔叔们盖楼房,我们上楼走台阶,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要循序渐进的,。要相信自己。我们要有信心。还有最重要的要快乐 有的人会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啊,不错,不过我们在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去

我眼中的佛教

我眼中的佛教 在中国,作为一个汉族人中没有宗教信仰的普通大学生,个人而言,相对于其他宗教,我对佛教有更多一些的了解。 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正如老师在课堂上所说: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从网上可以看到很专业的解释:佛教-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在课堂上,我对于老师讲述的相关佛教内容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佛教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接下来,就用我粗浅的认识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眼中的佛教。 在我看来,整个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看来都表现出昌盛的一面。毕竟在中国虽然不禁止宗教信仰,但也没有大规模的对宗教进行宣传。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其他宗教,然而在这许许多多的宗教中,甚至连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都没有佛教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大。 佛教起源至今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三千年中,佛教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我们在日常中的许许多多事物均是来自于佛教文化。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平日中我们所讲到的大千世界即是来源于佛教用语,指的便是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三界六道,甚至在动画片中都对于佛教思想有所涉及,例如《霍顿与无名氏》就表露出了一沙一世界的思想。 同样从网上容易得知,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一般认为是于汉明帝(28年-75年9月5日东汉第二位皇帝)时。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当时人们对佛教极端狂热,如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血却颜色不变,又有僧人自以铁钩挂体,燃点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在这样的狂热下,唐朝的僧尼道众、庙宇寺院也是远多于今天,而且唐朝的僧尼还享有很多的特权,类似于佛教在中国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我就不再多赘述。 然而万事万物盛极必反,宗教也一样,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反佛运动,其中有三次规模较大,而发起这场运动的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武字,所以就称为“三

宗教信仰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

宗教信仰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摘要: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关键词:宗教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关系 一、宗教信仰 1、概念、意义: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与客观世界的整体性的反应。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 2、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知觉和情感。它希望直观宇宙,专心聆听宇宙自身的显示和活动,渴望孩子般得的被动性被宇宙的直接影响所抓住所充实。宗教信仰就是一种对自身、对邻人、对世界的人格倾向;一种整体的回应;一种理解问题的方式和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一种生活在世俗层面之上的能力;看到、感到一个超越的维度,并依此而行动。作为一种哲学范畴,宗教信仰,都具有追求“终极”并以之为生活支撑和意义诠释的显着特征。表征着人对终极关怀的渴望,它给人注入神圣的目标,引导人去反省自我、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为人的生活提供情感、意欲、愿望、行动等的根基。是一种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是人的精神柱石,是人的全部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为人们提供“应当的应当”作为评价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内核,是价值评价活动的大前提。信仰从它的生成那一刻起,就满足着人的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理想性需要,信仰一生成就本然性地获得了‘纯正性’的价值本性。 二、人生观、价值观 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

佛教“内观”心得

修习佛教“内观”-心得 现在回想起来,信奉佛教皈依快有12年了,经历了普通佛教徒从供佛求佛,礼佛念经,到修习“内观”开始禅坐的3个阶段。从2007年修习内观开始,我才开始真正理解“佛”和“法”的含义,才开始逐渐明白以前每天背诵的《心经》的解释,“内观”让我的生活和心灵出现了很好的转变,希望能以此机会分享一点对佛教和“内观”的体会。 “佛”的含义,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在天上法力无边的神,也不是在寺院里供奉的佛像,佛是指悉达多.乔答摩(Siddhattha Gota-ma),人们所尊称的“佛陀”“世尊”,也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就像所有伟大的导师一样,他也成为传说中的主角。尽管人们在故事中对于他的事迹、或是不可思议的神通,有多么出神入化的描述,但是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佛陀从来没有自称是神,或是得到神的启示。他的所有特质,都是人类本质发挥尽善尽美、超凡入圣的结果。在此,只要我们能照着佛陀的方法去实践,任何人都有可以达到同样的成就,也就是说众生皆佛,佛也就是觉悟者。 “法”的含义,佛陀称他的教导为“法”(Dhamma),也就是“法则”,自然的法则,和道家老子的“法”和中国《周易》的“法”都一样,就是自然的特质,就是变化,佛陀对于教条或空谈毫无兴趣,而是针对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放诸四海皆准、实际可行的解决之道。他曾说:我一向所教导的,就是苦和苦的止息。佛陀是把自然的法则规律教导众生,让众生理解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变化,也就是无常,自然变化无常。 “佛教”的含义,佛教就是佛陀在世时的教导,在佛陀离世后由佛陀的弟子集结了多次,并编辑成书,这也是我们流传到今天佛经的来源,佛陀在世时并不教导教派、哲学、或是信仰的体系,只是佛陀离世后众弟子创立了众多的佛门教派,佛陀也就成了教主,佛的教导的“法”也就是“日月星辰自然法则”和“日历”的关系,日历是对日月运转规律的总结。 “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这整条(法的)道路,对于全宇宙普遍性的问题而言,正是普遍适用的治疗药方;而且不是只专属于特定的某个有组织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没有任何限制;不会因为种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冲突。每一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得实际的效益。 “六根”“五蕴”,修习内观以后,我对佛教的“六根”“五蕴”开始有了理解。“六根”指的是我们人类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总是透过六根向外探索,认为是外界给“我”这个本体造成了各种快乐,不快乐,认为我的快

佛教基本观点

佛教基本观点 一、教主佛教教主释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他当太子时,有享不尽安乐富贵,但这些他都不留恋,而是喜欢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一次在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释迦牟尼25岁时(一说是19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柴,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

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49年,80岁时去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无经典,他去世以后,弟子们集结他说过的教法,这便是现存的佛经。二、基本教义(1)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2)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3)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

佛教的宇宙观

佛教的宇宙觀 (佛學與科學論文集,佛光文化事業出版,1998) 林崇安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佛陀並不迴避宇宙這一問題,而是面對它,指出: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都是「自性空」及「緣起有」,以「業力」推動整個心物世界的變化。 摘要: 本文依據佛教的經論,探討佛陀所闡述的宇宙現象,依次分析:(1) 佛典中有關數字、時間及長度的計量。(2) 三千大千世界的結構以及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時間的相對差異。(3) 宇宙的動態變化:於成、住、壞、空中,世界與有情的生滅。此中經論的記載有許多符合現代科學的說法,只是佛教的宇宙論同時考慮物質與精神的合一 ──推動宇宙變化的是物質間以及精神間的作用力,此力統稱作「業力」。佛陀因材施教,在大乘佛法中宇宙的描述更為浩瀚,要由「緣起」與「性空」的觀點,才能掌握宇宙的真面目。最後本文討論「四記問」,以澄清佛陀對宇宙這一問題是否不予置評。 一、前言 佛教對宇宙現象的描述,散見於大小乘的經論中,小乘的經典有西晉法立及法炬譯的《大樓炭經》、後秦佛陀耶舍及竺佛念譯的《長阿含經》卷十八、隋闍那崛多等人譯的《起世經》、隋達摩笈多譯的《起世因本經》等;小乘的論典有《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等;大乘的經典有唐實叉難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等;大乘的論典有玄奘譯的《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等等,由這些經論使我們知道佛教對宇宙現象的重視。以下依次依據經論來分析佛典中有關數字、時間、長度的計量、三千大千世界的結構及其成、住、壞、空,並對物質世界及有情世界的成滅詳細闡述。 二、數字 為了描述大幅度的宇宙現象,佛經中定出許多大的數字,如「阿庾多」、「阿僧企」。今依《俱舍論》卷十二的記載:

佛教学习总结

《佛教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总结报告 通过2010年3月至5月于主楼一阶的12次课堂学习,《佛教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根据我的个人理解将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一、佛教起源与佛教故事 二、佛教基本概念与常识 三、不同地区的佛教流派与佛教发展 四、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五、佛教的核心理念 六、中国佛教学派——以禅宗、密宗、净土宗为主 七、经典佛经介绍与导读 八、课前与课间的佛教文化作品欣赏 源于家庭环境熏陶和个人兴趣,我在课外也阅读了一些诸如《金刚经说什么》、《圆觉经略说》、《图解阿含经》、《楞严大义今释》、《薄伽梵歌》一类的佛教经典书籍,所以在授课内容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关于佛教核心理念、禅宗参悟和偈语的部分,这也是我在课外佛教阅读中最喜欢的内容。我将就此方面谈谈个人感受。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这几句话虽然通俗简单,我却认为概括了生活的最高智慧。“秋风”是外界环境,“落叶”是无尽烦恼,我们拿着扫把痴缠在生活送来的一拨又一拨的烦恼中,非要咬牙切齿地将他们通通清理干净方才罢休,却不知“万象都缘一念波”。人生的烦恼和一切痛苦就在一念之间,千千万万不同的现象就是千千万万不同的人动了千千万万不同的念。就如《天龙八部》中,众人见疯傻之后的慕容复依然做着富贵皇帝梦,头戴纸冠,神色俨然地要求一群小儿叩拜,无不为侍立在侧的阿碧感到凄楚,只有深通佛理的段誉心头一凛:“各有各的缘法,慕容兄与阿碧如此,我觉得他们可怜,其实他们心中,焉知不是心满意足?” 多情自古空遗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动一欲念,多一烦恼。倒不如“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其实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道理,就像前几日纷飞的柳絮,越是恼恨地想掸掉它越是不见它的踪影,倒不如一笑罢休任其飞扬,却也不见如何碍事。人生亦是如此,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贪、嗔、痴、慢、疑等等便如毒液一般深入你的生存空间,抓不住想要的,赶不走不想要的,全在没有舍去一个“欲”字。《三重门》里罗天诚曾感叹道:“钱有什么意思。一个人到死的时候,什么名,什么利,什么悲,什么喜,什么爱,什么恨,都只是棺木上的一缕尘埃,为了一缕尘埃而辛苦一生,值吗?”虽然他小小的年纪说

什么是世界三大宗教体系

什么是世界三大宗教体系 人类存在的特殊性在于其超越性的主动。这个主动首先体现在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自身以及其间关系的认识。人超脱物质的束缚而对知识和精神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灵性。对个人的关照形成人个体行为的动力,而对可预见到的人类最长远的利益的关照就形成了人类的神性。人类的文化却千差万别,而人类的灵性和神性是一致的。固执于某知识体系而以为是天经地义的真理,就会造就特定的文化区域,当神性的光辉照耀到这片土壤的时候,这里就会繁衍出特定的宗教信仰道德和价值体系。由于科学以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必要条件,所以科学是没有文化与宗教隔阂的。哲学的存在条件则宽松得多,其涉及的领域也就广泛得多,同时也造成了不同文化领域对同一自然的认识分歧。政治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缩写,是道德与价值体系的执行者,是人类神性的衍生物。不同宗教间的神性是相通的,所以宣扬宗教的手段只能是沟通与理解,而非征服与对抗。不同知识体系间的灵性是浑一的,所以说科学无国界,哲学家们常相见恨晚。明于神性而志者为圣,乐于灵性而超者为仙。

神性形成了人类活动的目的,灵性的衍生物--知识构建了人类意识赖以站立与行走的基础。源于自然的共性,不同的宗教信仰道德体现了广泛的一致性;因为自然的无穷和视角的差异,不同的宗教信仰道德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从而导致了不同宗教文化与治世策略的分别。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宗教可以分成三个体系,同属亚伯拉罕系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和印度教,还有中国的儒道教。 三大教系中,人们对儒道教的认识最为模糊。儒道教是中国的主体宗教,他的存在形式异于另外两个宗教体系,而他作为宗教的事实却是与其他宗教具有相同的确定性。哲学认识和人类神性这两个宗教基本元素在儒道教中十分清楚。在中国文化中,道家思想专注于哲学认识方面,而儒家思想专注于神性方面。中国的文化统治阶层在哲学方面信奉老子,而在治世方面皈依孔子。儒道教是一个独立文化圈的必然,也是客观历史事实。儒道教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尧舜时期。在春秋之前,两种思想混沌在一起,春秋之后儒道各自清晰出来。历史上二者统一在中国的统治文化中,也统一在道德与价值体系中,甚至于统一在大部份统治者与社会精英的个人思想之中。道家思想之于中国社会有两个主要的后果,一个

民间佛教故事:积大福德,改变命运

民间佛教故事:积大福德,改变命运 邱普是琼山县(旧属琼州府,即今海南岛)人,家境富裕,好善乐施。 春耕时,贫民没有谷子或秧苗播种,邱普随便他们来乞借,等到稻米成熟了,他只收回谷本,不再要利息。有人故意赖债不还,他不计较。 有一年发生饥荒,邱普捐了数百石米救济灾民和乡里,不过各地仍然有很多人饿死在道路上,邱普买下荒郊野外的地,设立义冢,并且请人收拾遗骨,埋藏安葬。 邱普生了一个儿子,单名传。娶媳妇后生了一个孙子,单名浚。邱传年轻时便不幸去世,大家都叹息和埋怨皇天无眼,辜负好心人。邱普也相当悲伤,但仍安于命运。 邱普以前告诉别人:「我小时候,遇到一位相师,他断定我富而不寿,无子无孙。后来,我又遇到占星家,他看我的八字,说我命短没有儿子,更不必谈到孙子了。他们的预言和推断都相同,我现在虽然失去儿子,幸好还有孙子,儿子虽然去世,不过我尚且健在,不是一半灵验,一半不灵验吗?或者不久之后我会死,接着孙子又死。最近有一位相士看我的骨格,说我已经脱胎换骨,与从前大不相同,我将来的福气不可计量,希望我好好努力行善。我修的福德没有报在儿子,而报在孙子。眼前我虽然受委屈,不过将来却能优游自在。我想问苍天,不过苍天很高,问了又没听到声音,所以我只好问寸心而已!」

邱浚从小聪明过人。有一天下大雨,邱浚的位子被雨淋湿了,达 官贵人的儿子正好回家,邱浚就移到他的位子。他回来后,喧吵不已。 老师说:「你们不要争吵,我出一句上联给你对,如果你对得好,我就不怪你!」 老师出了一句上联「细雨肩头湿。」 邱浚马上对说:「青云足下生。」 老师称赞邱浚的才华,引来官宦子不服,回去禀告父亲,父亲说:「邱浚真大胆,你去请他来!」 那位达官贵人看见邱浚,便勃然大怒。没想到邱浚从容地答道:「移动书桌和小孩子争论都是一桩小事,您老人家胸藏万卷书,心量 可包天,何必为这小事动气?」 当时邱浚只有八岁,竟然有胆说出这种话,使官宦听了暗中惊奇。 过了一会儿,那位官宦质问:「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浚对说:「焉知鱼不化为龙!」 官宦大吃一惊,以礼谢邱浚。

宗教心得体会

宗教心得体会 宗教学习心得体会 宗教是源于人类对于自然规律不解与自身恐惧的依托体。宗教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物。在人的恐惧无法寻找精神依托时,宗教给予了他们一个虚空的慰藉。当然在一段时间里,宗教在这段时间内传递了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依托,使人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但这种解脱只是暂时的,长久下去,反而会出现“异化”的幻像。 传统文化中其实也渗透着宗教的思想。当有至亲之人逝世,亲人难以接受,而实施的超度灵魂的佛教道场形式,其实更多的显现的是人的悲痛与不舍,与难以接受死亡的变相宗教行为,经过时间的轮回,这种形式反而变为了一种为众人接受的传统。有时宗教意识也只是对于自身的一种满足。 而人仅仅是依赖于精神而生存的吗?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即为精神类。如果仅仅依赖于精神世界,人类世界至今是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社会体系的,实践证明宗教也只是一段时间的产物,而真正的目的在于精神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实践与双手去进行物质创造,实现自身在此世界的价值。而宗教是完全的精神依托,是一种寄生体而已。 但为何如今还是有这样的人群去选择寺庙超度自身?寺庙就是他们最后生命的归宿吗?从短时间来看,这些人是

从宗教中得到了苦难的解脱,不问世事。但这种“异化”只是对于现实的规避。在长期的时间来看是不可取的,同时也是一种“害己”的行为。在这种对于现实规避情况下,人的价值观会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实现个人价值的价值观也会随着宗教的温床慢慢消失,与之取代的是真正的精神服从,一切听从于命运的安排,这就是所谓的宿命观。一时的精神依托也只会真正变为精神的寄生体。为虚无的“精神体”服务,沉沦。 当然人是拥有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人不仅仅是为繁衍而结束一生的动物。他是通过物质而创造自身价值的特殊动物。这其中的社会属性是拥有精神传递的,教师的价值是鉴于自身的经历经验与毕生所学的扎实知识通过自己的口述进行知识传递,这种精神传递是与盲目藏于寺庙的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另一种是被自身精神束缚的迷茫。当然宗教在生活里让人有一些道德约束,这种作用也是一种依托于精神的道德约束,仅仅是个人信仰问题。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社会,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去创造自身的价值才是实际。宗教问题必须认清宗教的本质,而不是仅仅为了自身的一种满足感。超度自身也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价值的。 学习民族宗教政策心得体会

我的人生观

我的人生观 摘要:人从出生到死亡不过是几十年的时间,有的人觉得人生很漫长,他们浪费时间,所以他们一事无成;有的人觉得人生很短暂,所以他们抓紧时间,努力去做事情,最后终有所成;还有些人,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浑浑噩噩的度过这一生,最终碌碌无为。其实人生意义很简单,就是:坚持,奋斗,成功,享受。 关键词:人生意义,坚持,奋斗,成功,享受。 我是一名大学生,我的人生旅途才开始一小部分,也才刚刚接触这个社会,涉世未深。现在也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我经常思考问我自己;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或许我们经常说,要成功。但是,我想问;什么是成功呢?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呢?这又让我感到十分的迷茫,于是我开始从他人身上找寻答案。 每当我问父母长辈时,他们总是说:人生的意义就是考个好大学,要我考大学。每当我问哥哥姐姐时,他们总说:人生的意义就是挣钱,过上好的生活。但是,我觉得金钱不是我们人生的追求,不是有人说:“穷的只剩下钱了。”有的人总是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导致他们为了钱财,众叛亲离,最后痛苦一生。我也觉得追名逐利太庸俗。同时,我也觉得: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必要成分,但钱只要够用就好,不要太势利。 每当我问同学时,他们有些人也说人生意义是挣钱,有些人说人生的意义是努力奋斗追求目标,有人说人生的意义是享受,享受生活。更有人说:人的一生总是要死的,那么我们来世上就是为了体验,体验这个过程。老师曾经说过:志向决定方向,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决定了他们的方向。我同意他们的一些观点,但我觉得这好像也不是我要找的答案。 后来我选择到书中寻找答案,首先我从我国古书中寻找答案。从先秦开始,便有许多圣贤对人生意义表达。道家从老子到庄子,他们都强调无为,逍遥,自在,这有点像别人说的享乐,但并不完全相同,我觉得他们的境界太高远,我们平常人不可能达到,所以不值得模仿。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孔子在讲到人生的意义时说:“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杀生以成仁。”这边是我们讲的“杀生成仁”,而孟子则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舍生取义”。为什么同是儒家两大哲人的观点不同呢?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时代不同,自然对人生意义的定义也不同,那么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生意义应该是什么呢? 佛教说:“人生的意义,不外有苦,有乐。人生最惨的就是一世功名毁于一旦,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贪婪而遭杀身之祸。胡作非为、遭天诛人灭、再 加上天灾、人祸、战乱、无情摧毁或是无辜受累,这是人生最悲惨的命运。、人 生最无奈的就是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但彼此又必须遇在一起。疾病、饥寒、为三餐而奔波,为名利而劳碌,为家累而牵挂,这是人生最无奈的事情。所以这是世间的常情,人生的定律,但又不得不去面对事实的困难。人生最大的安慰就是尽忠、尽孝、尽职、完成自己的使命,生荣死哀,活的有意义,牺牲有代价。”可以说,佛教的话语给了我最多启发和感受,我赞同他们的许多观点。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这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

佛教的世界观

如果这样都得不到幸福,那又何苦呢?来源:李喬木的日志 在这里,我准备与一些未入佛门的非佛教徒分享一些佛教知识,做一次轻松愉快的文化交流。我相信佛陀的智慧会给每一个人带来光明,佛陀的慈悲也会给每一个人带来幸福、开心与欢喜。 一、为何宣讲佛教的世界观 首先,我们不能把佛教当作普通的宗教,更不能把佛教当作迷信来看待,本来佛教是一种文化。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它的很多观点与理念都非常科学。我们的现实生活不能缺少这些理念,一旦没有这些理念,不了解世界的真相,就会犯一系列的错误,我们的生活也将出现形形色色的痛苦与烦恼,所以此处有必要介绍一下佛教的世界观。 二、佛教的世界观 绝大多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凡夫,也即普通人。在所有普通人心中,都有着类似的三种烦恼——贪图心、嗔恨心与无明。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三毒”。 有了三毒烦恼以后,我们的心会变得失去自由、毫无自在,当烦恼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大动肝火、怒不可遏,从而伤害自己与周边的亲朋好友,甚至还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怎么样去控制、断除这些烦恼呢?佛教有很多方法,其中的一部分,来源于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有很多观点,其中有些观点已经超越了普通人所能想象的范围,但总体而言,也可以归纳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比如说:因为不了解金钱、感情、婚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相或实质,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烦恼与负面的影响。若能对世界有一个客观、公正、科学的认识,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人生,就能减少烦恼,活得也不会这么辛苦、这么累、这么没有意义。 1、二谛 佛教的世界观,首先要从二谛讲起。 什么叫做“二谛”呢?

佛教选修课体会

佛教选修课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佛教文化概论》课有感 相遇于佛教文化概论的课堂,用佛家的说法,也是一种缘吧。 佛教,是在中国极为有名的宗教,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世界宗教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佛教不是中国本土衍生而来的,但自从两汉之际,佛教在中国开始传承以来,历经千年,蔚然成风。自此,佛教以其悠远禅意影响了中国,尤以禅宗为主。对于佛教,现在的我并不陌生,可也并不熟悉。因为我身边虽然到处都可接触有关佛教的事物,可我想要进一步的了解佛教却又不能。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佛教我就无法明确说出来。毕竟教义可言,悟境无言。也正因为如此,佛教被人们赋予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为了我无法触摸的无相地带。 印象里,自己对佛教最初的兴趣来自于家乡。我的家乡——浙江天台,算是佛教旅游地了。每年国外慕名前来国清寺朝拜的人无数,使国清寺香火鼎盛。而因为国清寺的带动,山间、乡野的寺庙也是不胜枚举。算是佛教文化比较繁荣的地方了。我自幼虽不是信奉佛法,但也有一种敬仰在里面。所以看到这门课程时就好奇了,想来好好听一下,多了解了解。 一学期的课程告一段落,不说我在其中学习到了多少,但课外的感悟也不少。有些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就举个例子吧。佛教里的“三毒”是贪、嗔、痴。想一想:有多少人因贪财色、名利而走上了不归路;有多少人因为贪心满足不了而生无名之火,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有多少人因痴心妄想而不知会更改而继续作恶。所以我愿意去相信佛教的因果轮回一说。 佛教之所以神秘,除了它的因果轮回之说令人敬畏外,还有它所推崇的“禅”,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禅宗在中国佛教中占据着很大的部分。中国人虽然热衷于参禅,可禅意却不是轻易能得的,如此,佛法便有些高深难测了。加上佛教提倡超度亡魂,轮回正果,这些人们无法解释也无法理解。正因为如此,造成了人们对佛教的误解,认为佛教对于我并无多大的用处,佛教只是忘记尘世的人的精神寄托。但如果我开始认真接触佛教后,对于佛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就会消除了当初对佛教那理所当然的误解。相反,学习佛法,学会参禅,可以让我轻松地面对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在繁嚣尘世获得心灵的一方净土。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一、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 现在我们先谈第一点,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我们知道佛教诞生在2500年前的印度,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大体上在2千年前方面进入了中国。关于佛教进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说法,最常用的是两条史料,一个是在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的汉明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还有佛教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公元后65年,就东汉明帝的《永平求法》到现在已经2千多年了,有2千年历史了。 佛教为什么传入中国呢?我们刚才讲过,我们曾经引述过《法华经》里面的一段话,佛是为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中国人也能开启佛的智慧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 曾经有人在全国政协,当时赵朴初会长曾经请了一位离休干部当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他到全国政协去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世界三大宗教进入中国的途径是不一样的。他说佛教是中国的皇帝请进来的,基督教是洋枪洋炮打进来,而伊斯兰教是做买卖买进来的,所以佛教是中国人请进来的这一个事实,表明中国社会需要佛教,而且重智慧、重解脱实践的那个出事情的佛教,恰恰能够弥补我们中国思想、中国宗教的不足。 我们知道中国的宗教,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儒教与道教,我们看儒教的教主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叫,“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所以他强调做人世间的工作,强调的是宗法制社会的现实的伦理。但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思想,而思想的本质是在于它的永不满足的追求,他要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一个无知不可知的世界。人死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会到哪一种世界,这在哲学上有很多很多种说法,所以死后的世界和人死后的存在,虽然是我们讲不清楚,但是恰恰是我们人所要探索的最终的神秘。所以这个佛教它比较圆满地解释了用它的三世因果论圆满地解说了我们人从何来、死到何去,所以他能够弥补我们中国宗教、中国思想的不足。这也就是佛教为什么在中国2千年发展历史中能够传播、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他能弥补我们中国思想的不足,而且在2千年发展过程当中,佛教从一个外来的宗教最后成为一个中国的本土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们今天讲中国的思想,我们都是讲儒、道、佛三家,所以佛教也是中国文化有机的组成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