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绪论

药物化学绪论
药物化学绪论

药物化学

一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在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学习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型、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鉴别方法,合成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方法。

二 .药物化学在过去对人类健康有那些贡献

1.抗生素 

1900年在美国出生的一名男子的期望寿命只有47岁,但是今天出生在这个国家的一名男子的寿命大约是75岁。这个难以置信的进步可以主要归功于药物化学家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当数抗菌素的开发。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细菌感染常导致死亡。后来,化学家开始合成许多用于布料的染料,包括某些带有称做氨磺酰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德国科学家Gerhard Domagk 对多种新得到的化合物进行试验,观察其中是否有可以杀死细菌的化合物。1932年,他找到了一种叫做prontosil的红棕色染料,有效的治愈了受细菌致命感染的老鼠。于是他用此药对一位同患细菌性血中毒已处于无望状态的孩子进行了试验,使她得以康复。(磺胺类药物的发现)。

2.麻醉剂

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开创了今天的抗生素领域,但是这还不是药物化学对人类健康的第一个贡献。用于表皮创伤的消毒剂,如碘或苯酚比它还要早些,此外还有麻醉剂。酒精是最早的麻醉剂之一;过去曾用过让患者在疼痛的手术之前先使之酒醉的方法。后来发现乙醚更加有效,从而使无痛外科手术和牙科手术成为可能。自那以后有发明了许多更好的麻醉剂,包括像普鲁卡因这样的局麻醉剂在内。

3.其他

目前,用来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用化合物已基本齐全,虽然对于许多重要的疾病还不是完全有效,除去抗菌素、麻醉剂外,我们现在还有抗病毒剂和抗真菌剂、抗寄生虫病等的药物。我们已经有了处理中风和心绞痛的药物和用来处理溃疡病的药物。我们也已经有了止痛药和抗抑郁药,以及处理各种激素缺乏症的化合物。还有抗组胺剂、控制运动疾病的药物和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抗癌药和抗爱滋病的药也已经有了,但是这些病还未能完全控制,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三 .《药物化学》学习方法

药物化学中涉及到的药物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临床用途各异,因此同学们普遍感觉到学习起来很困难,有些畏惧情绪。客观的讲这门课程确实比较难

学,但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由于初学者没有了解和掌握,自然会

遇到一些困难,这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能望而生畏,只要学习目标明确,刻苦

认真钻进去,就一定会在学习中获得主动和自由,从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把这

门课程学习好,下面谈一点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1.学会记忆:本门课程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只有脑海中记忆和积累的材料

多了,才能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机械记忆和理解

记忆是相辅相成的,记忆的材料越多越容易理解,而理解的内容更容易记忆,

只求理解而不记忆是学不到知识的。要善于联系和运用前面学习的知识,许多

药物的化学反应都在有机化学中学过,虽然药物的结构复杂,在一定的条件下

也只是一个基团发生反应,例如:

阿托品水解生成莨蓉醇和莨蓉酸,是由于分子中含有酯基,正是有机化学中

学过酯水解生成酸和醇的反应。

习:要在学懂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做练习和完成作业,做练习时要认真思考不同类型的习题的解题方法、思路等,做到举一反三。

归纳: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每章内容的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使书越读越薄。

题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通过和同学讨论、查书或求助辅导老师等方法及时解决,因为知识是有连贯性的,疑难问题积累多了得不到解决,可能后

面的内容就有学不下去的危险。

总之,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知识都要经过理解记忆和应用的过程。要努力培

养自学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学习,对于一个

年轻人来说将受益终生。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四 .为何选择《药物化学》这本教材:

化学工程包括三传一反

三传:质量传递、动量传递、热量传递

一反:反应工程

制药工程除了涉及化学工程以外,还包括分离工程,这是由制药工业的特点

所决定的。从产物到原料药的过程中分离很重要。例如:氢化可的松,含千或

万分之几。

市场药即制剂

原料药 + 辅料 =制剂

辅料的作用

A、量的控制

B、效果 a)舌下含服---通过口腔黏膜吸收

b)口服-------胶囊、片剂、冲剂

c)注射-------冻干粉

d)喷雾---------液体制剂

如:肝首过效应。部分药到肝脏分解失效(口服),为避免肝首可以舌下含服或利用喷枪给药。

药物的制备:

可行路线→放大

合成→分离(提纯)→原料药(+辅料)→制剂

制药工程 a、制剂学

b、药物化学

c、分离工程

d、反应工程

第一章绪论

一、药物及其分类

1、概念

药物:通常是低相对分子质量(100~500)的化学制品,可与生物体内的大分子靶点结合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具有预防、诊断、治疗、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

是对疾病具有预防(各种疫苗)、治疗(对因,对症)、诊断(确证病情)作用或用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腺体的分泌――肾上腺\甲状腺)的物质。

预防—如疫苗,自感染的动物血清中提取得到;干扰素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治疗—对因、对症《黄帝内经》;

诊断—血管造影剂血管造影是将显影剂注入血管里,因为X光穿不透显影剂,血管造影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显影剂在X光下的所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

调节—如:调节腺体的分泌、干扰神经传导的物质,兴奋剂等。

注:不产生新的生理机能。

2、分类

1)根据来源和性质分类

a、天然药物:从动植物身上提取(能成为药物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但不包括矿务等无机药物在内.生化药物包括在动物药物之内.海洋药物包括在海洋中的动植物药,抗生素药物属于微生物药.)

《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 365种

商代《本草经集注》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1892种世界药学名著

阿托品散瞳颠茄古印度(散瞳为美)

奎宁 疟疾金鸡纳树皮南美厄瓜多尔印地安,殖民者入侵后传入欧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树皮原产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它的发现要比正式记载的公元1639年早得多.据说有个印第安人患疟疾病很重,口渴得要命,当他爬到厄瓜多尔南部洛哈省的马拉卡托斯地区的一个小池塘边喝了许多水后,顿时觉得病情好了许多.这时他发现有许多树泡在池塘里,使得水很苦.他将此事告诉了其他印第安人,从此各地的印第安人开始用这种树皮治疗疟疾.(印第安酋长――传教士――西班牙在洛哈市的殖民官员――西班牙驻秘鲁总督夫人――总督夫人的侍臣威加)

b、化学合成药物

a)无机矿物质

b)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Ca2+ Zn2+ Fe3+

例:阿斯匹林、百浪多息

例:阿司匹林1899年,阿司匹林(Aspirin)的上市标志人们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的开始;扑热息痛、硝酸甘油

c)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或单体

例:洗发水广告:“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纯天然提取。”

d)抗生素或半合成抗生素

青霉素(微生物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在主要为化学合成)、头孢类药物总之,化学药物是一类既具有药物功效,又有确切化学结构的物质。

c、微生物和生化药物

包括通过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基因工程生产的药物。(80年代后成为热点)。

a)细胞工程:从细胞中提取活性因子、抗癌物质

b)酶工程:Vc的生产

c)发酵: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生产药物,如激素、辅酶。

d)基因工程:利用DNA重组生产药物

2)按不同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

1)作用于酶:抗溃疡药、心血管药物(降血脂、抗高血压、强心药等)

2)作用于核酸、蛋白质:抗肿瘤、抗病毒药物。

3)作用于受体:抗溃疡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药物

3)按照药理作用分类:镇痛药、抗菌药、抗肿瘤药、心血管系统用药、麻醉药等

4)按疗效分类:

5)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大多数药物必须先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某些特定分子结合,才能发挥效应,这些特定分子被称为受体(receptor),它是构成细胞的物质成份,有的位于细胞膜,有的位于胞浆和细胞核,大多数是某些蛋白质性质的大分子,具有严格的立体专一性,能识别和结合特异分子(配体)的位点,此位点即受体分子或

受点。通过对受体的分离、提纯和鉴定,已经使人们确认了受体的存在/受体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Langley分别于1878年和1903年在研究阿托品和匹罗卡品对猫唾液腺,以及箭毒对骨骼肌的作用中发现,这些药物不是通过作用于神经、腺体或肌肉,而是通过作用于生物体内的某些“接受物质”(以后又有人

称之为“作用点”)而起效的,并且认为药物必须先与之结合才能产生作用。1910年又发现,肾上腺素对

去交感神经的动物仍有作用,进一步证实了“接受物质”的存在。受体这一名称是1909

年由Ehrlich首先提出,他以“受体”这个名词来表示生物原生质分子上的某些化学基团,并提出药物只有

“受体”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同时还指出,受体具有识别特异性药物(或配体,ligand)的能力,药物-受体复合物可以引起生物效应等观点。与受体相比,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往往很小,故通称为配体。配体包括神经递质、激素、自身调节物质或药物等。

受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神经递质类受体(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激素类受体(如胰岛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催乳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类等),自身调节物质受体(如前列腺素、组胺、5-HT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些受体(如吗啡、苯二氮卓、GABA受体等)。

受体的性质如下:

①灵敏性:只要很低的药物浓度就能产生显著的效应。

②选择性:不同化学异构体的反应可以完全不同,激动剂的选择性强于阻断剂。

③专一性:同一类型的激动剂与同一类型的受体结合时产生的效应类似。例如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剂,它阻断肾上腺能β-受体而起到降压、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能与药物结合的机体生物大分子统称为药物作用的受体,存在于机体靶器官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迄今已发现作为治疗药物靶点的受体生物大分子总数近450个。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作用于各种靶点的分布见下图。

4)作用于离子通道:心血管药物

离子通道的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50年代初由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和赫胥黎提出的。他们研究发现K+和Na+进出神经细胞膜能传导神经信号,可将信息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神经细胞,从而获得了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6年,德国马普研究所的内尔和萨克曼又进一步证实了离子通道的确存在,而且是一种亲水性膜内在蛋白。他们创立了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为研究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工具,基于此被授予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离子通道作为膜内在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细胞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正常是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离子通道是神经、肌肉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元件,关于离子通道的研究可以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与特效药物的开发。

二、药物化学的内容、研究范围和定义

1、内容

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制备原理、合成路线及物理化学特性、稳定性

研究化学药物进入体内后的运行方式

研究化学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研究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构代、构毒关系

设计新的活性化合物分子

寻求和发现新药

2、研究范围

由于药物化学研究对象有天然药物、微生物和生化药物以及化学合成药物,来源很广。自20世纪中期起研究范围趋向分极化,当今的药物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化学合成药物,也包括半合成的抗生素、甾体激素等天然来源的药物和其结构改造的药物。

有关天然药物的分离提纯和确定结构、药效的研究归属于天然药物化学分支;有关微生物和生物药物,如抗生素的菌种筛选,培养离醇、分离提取、纯化和确定结构,以及其他生物药物的化学和药效的研究的归属于生物合成药物化学分离。

3.定义(medical chemistry )原

药物化学早期的英文用Pharmaceutical Chemistry,反映了19世纪药物化学家从民间药用植物中分离、鉴定其中的有效成分,并且合成其结构类似物,通过药理筛选寻找活性更高的化合物,导致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通过结构修饰、改造,对先导物进行优化,可能得到比天然产物活性更强、毒性更小的可用于临床的药物。例如镇痛药吗啡、抗疟药奎宁、解痉药阿托品、局麻药可卡因等均是这一时期发现的,按照这一方式研究发展新药的药物化学主要建立在化学学科的基础上。

随着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构效关系)的逐渐深入研究,在20世纪后,提出了药物作用机理假说,特别是近30年以来,随着有关生命科学、基础学科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例如,受体学说(Receptors),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作用机理,应用受体理论指导药物分子设计,可寻找特异性高,而毒副作用小的受体激动剂或受体拮抗剂来发展新药。例如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Cimetidine)的发现,发展了一类新的抗消化道溃疡药。以上说明当代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多种化学和生物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药物化学一词英文多用Medicinal Chemistry。少数仍沿用Phrmacutical Chemistry。

Medicinal chemistry is a chemistry-based discipline ,also involving aspects of biological,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vention, discovery, design, identific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the study of their metabolis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mode of ac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阐明药物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

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具最终目标是为了制造出疗效好、选择性高,毒副作用性小的药物,它作为原料药物,提供给制剂学家做成临床治疗用的药物,为民造福。同时,化学是药物的物质基础,生命科学(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等)是药物作用的理论及应用基础。现在,

药物化学越来越被人认为是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

药物化学

化学――――――――――――――――――生命科学

(研究药物进入人体后怎样发生作用,为何有治疗作用)

计算机(药物分子的设计手段)

特点: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专业基础课。

4.任务

①为有效利用现有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临床药物化学”

②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法和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

③ 寻求优良新药,不断探索寻求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新药设计”

总之,即提供出安全、有效的药物以促进医药工业发展、保障人民的健康。

三.药物化学发展简史

1.药物的起源

几千年,药物起源于人类的生存和在大自然中进行竞争的需要。“人与自然” “神农尝白草”,动物会用药(蛇吃茶叶)。

被动的,盲目的寻找药的过程。

当时,人类就以品尝存在于生活环境中的植物起始,发现了某些产生令人有舒适感的或者有明确治疗效果的植物,于是将其作为药物使用,又将某些

产生毒性作用的植物用来打猎、战争或其他的别用途;同样,我国中草药在药物发展史上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与健康昌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中国的奴隶社会转入封建社会的时期,生产普遍获得了发展,其中酿造、制陶、采矿、冶金等工业都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生产的发展,统治阶级不仅希望提高物质享受,而且希望长生不

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炼丹术就应运而生了。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期,我国就有炼丹方士,秦、汉时,炼丹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人到海上求仙人不死之药。汉武帝本人就热衷于神仙和长生不死之药。这时炼丹术兴起来了,不仅是寻找自然界的长生不死之药,而且要炼制长生不死之药。

到了东汉炼丹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著名的炼丹术家魏伯阳,著书《周易参同契》以阐明长生不死之说。他说"巨胜(胡麻)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取食之,寿命保长久"。继后,晋代炼丹述家陶弘景著书《真诰》。到了唐代,炼丹术跟道教结合起来而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炼丹术家孙思邈,著作《丹房诀要》。这些炼丹术著作都有不少化学知识,据统计共有化学药物六十多种,还有许多关于化学变化的记载。

唐代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炼丹术带入阿拉伯帝国,与古希腊传来的炼金术相融合,从而形成了阿拉伯的炼金术。它能魔术般地使金属出现人所企望的变化。

炼金术经过现代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作为近代化学的先驱在化学发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炼金术,人们积累了化学操作的经验,发明了多种实验器具,认识了许多天然矿物。炼金术在欧洲成为近代化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2.19世纪天然药物和有机化学相互促进了药物化学的形成。

1806年吗啡→阿片

可卡因→古柯叶

从此人类开始了长达200年的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药并试图改造其结构的药物化学研究。

同时人类也从有机化合物中寻找活性物质,1869年发现了具镇静作用的水合氯醛(应用到20c.60s')1 899年发现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应用至今),于是药物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开始形成。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从动植物体内分离、纯制和测定许多具有某种生理或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以及合成某些具有化学治疗作用的有机染料和中间体。然而,在这个阶段只局限于寻找和发现已有物质

的可能的药用价值,是一种孤立的研究方式,未能在天然或合成物质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上

作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尽管提出了一些思想和学说,如Crum-Brown和Fraser试图用数学表达式来

反映一族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之间的关系。Ehrlich提出受体理论,提出了著名的corpora non agunt nisi fixata (药物只有结合后才起效)的论断。Langmiur后来用电子等排概念解释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的构性和构效关系。却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未能充分地展开和获得有成效的应用。

3.20c,药物百年发展史

药物学作为一门学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细分出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

学等多个相对独立的有特定研究范围的基础应用学科。而药物化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粗到精、

由盲目到自觉、由经验性的实验到科学性的合理设计的过程[1]。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新的生物筛选模型和结构测定仪器为20c里程碑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学、生命科学迅速发展促使人类进一步了解疾病发生机制,发现许多新的生物筛选模型,于是开始了机制指导下新的生物筛选,加上光谱和色谱如:NMR、MS、IR、UV和HPLC发展,使化学合成进入微量半微量水平。因此,新药研究速度大大提高,在60—— 70s’发现并且产生许多现在还在使用的一些重要药物。药物化学作为一门科学观、实践观及辨证性学科得到飞速发展,成为药化发展史的里程碑。

(2)发展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合成药物的大量涌现,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测定和活性的确定,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等,是药物发展的黄金时期。Domagk 首次将百浪多息用于临床治疗细菌感染,开始了现代化学治疗的纪元。甾体激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对调整内分泌

失调起重要作用。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的出现和半合成抗生素的研究,神经系统药物、心脑血管

治疗药以及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等都显示出很大的进步。从药物化学的角度看,这一阶段的成就同有

机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天然产物结构改造的第一成功的例子“普鲁卡因”“药效团”。

第一成功的例子是生物碱可卡因简化结构成功,1921年发现了普鲁卡因,再根据“药物基团”衍生出一系列局麻药。这种模式的新药研究至今仍有重要实际意义。

寻找有效的结构片段

可卡因――――――――――→奥索卡因→苯佐卡因→普鲁卡因。(带有氨基酸侧链的双氨基苯甲酸酯结构)

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合成药物大量涌现,抗

生素的发现。药物研究的重心转向了在许多具有相同药理活性的化

合物中寻找其产生效应的共同基本结构,进而应用药物化学的一些

基本原理来改变基本结构上的取代基团。获得了许多有效的药物。

1932年法国的一家研究所在研究含有磺酰氨基团的偶氮染料——百浪多息时发现其对感染了链球菌的小白鼠有保护作用,由此合成了一系列的磺胺药物。

从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

“药效团”

建立了“代谢拮抗”学说。

所谓代谢拮抗(Metabolic Antagonism)就是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之竞争性地与特定的酶相作用,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从而干扰生物大分子的合

成;或以伪代谢物的身份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

(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代谢拮抗概念以广泛用于抗菌、抗疟以及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中。

古柯碱-苯佐卡因-优卡因-普鲁卡因

对氨基苯甲酸酯

(3)设计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

在这期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免疫性等疾病的药物研究与开发遇到了困难。按以前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开发,成效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客观上要求改进研究方法,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过程,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即药物设计。同时,物理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精密的分析测试技术如色谱法、放射免疫测定、质谱、核磁共振和X-线结晶学的进步,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阐明作用机理和深入解析构效关系准备了坚实的理论和强有力的实验技术,使药物化学的理论与药物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地升华和完善。1964年Hansch和藤田以及Free-Wilson同时提出了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方法,成为药物化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此外,用计算机辅助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从整体水平上为研究设计新药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参数。体内微量内源性物质如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物,以及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设计与合成,离子通道的激动剂和阻滞剂的发现,前药原理和软药原理的广泛应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把药物化学提到了新的水平。

传统的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模式

四、近代药物化学和新药研究的进展

由于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合成及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细胞学、酶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药物化学进一步相互渗透,现代药物化学以分子生物学及计算机科学为支撑,表现出以下特点:

1、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建立新的药物筛选模型,尽可能无误的发

现新药。

2、应用计算机辅助新药设计和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进行合理性新

药设计,加快先导化合物的寻找、优化和侯选药物的确定。

3、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重组和改革体制,加速应用基础研究的应用

产业化的进展。

天然药物化学 重点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 总论 1、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醋酸——丙二酸(AA-MA):脂肪酸、酚类、蒽酮类 脂肪酸:碳链奇数:丙酰辅酶A、支链:异丁酰辅酶A、α-甲基丁酰辅酶A、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碳链偶数:乙酰辅酶A 甲戊二羟酸途径(MVA) 桂皮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 氨基酸途径 复合途径 2、分配系数: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 K=C U/C L(C U溶质在上相溶剂的浓度、C L溶质在下相溶剂的浓度) 3、分离难易度:A、B两种溶质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分配系数的比值 β=K A/K B(β>100一次萃取分离;10<β<100萃取10-12次;β<2一百以上;β=1不能分离) 4、分配比与PHPH=pKa+lg[A-]/[HA](pKa=[A-][H3O+]/[HA]) 当PH<3酸性物质为非解离状态[HA],碱性物质为解离状态[BH+] 当PH>12酸性物质为解离状态[A-],碱性物质非解离状态[B] 5、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出阳离子,交换碱性物质 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出阴离子,交换酸性物质 糖和苷 1、几种糖的写法: D-木糖(Xyl)、D-葡萄糖(Glc)、D-甘露糖(Man)、D-半乳糖(Gal)、D-果糖(Flu)、L-鼠李糖(Rha) 2、还原糖: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非还原糖:不具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 3、样品鉴别:样品+浓H2SO4+α-萘酚—→棕色环 4、羟基反应: 醚化反应(甲醚化):Haworth法—可以全甲基话、Purdic法—不能用于还原糖、Kuhn 法—可以部分甲基化、箱守法—可以全甲基化、反应在非水溶液中5、酸水解难易程度:N>O>S>C 芳香属苷较脂肪属苷易水解:酚苷>萜苷、甾苷 有氨基酸取代的糖较-OH糖难水解,-OH糖较去氧糖难水解 (2,6二去氧糖>2-去氧糖>3-去氧糖>羟基糖>2-氨基糖)易→难 呋喃糖苷较吡喃糖苷易水解 酮糖较醛糖易水解 吡喃糖苷中:C5取代基越大越难水解(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 C5上有-COOH取代时最难水解 在构象中相同的糖中:a键(竖键)-OH多则易水解 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e 6、smith降解(过碘酸反应):Na2SO4、NaBH4,易得到苷元(人参皂苷—原人参二醇) 7、乙酰解反应:β-苷键的葡萄糖双糖的反应速率(乙酰解反应的易难程度) (1——6)》(1——4)》(1——3)》(1——2)这一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

药物化学 维生素测试题总论

维生素测试题 一、A型选择题 1.维生素A理论上有几种立体异构体 A. 4 种 B. 8 种 C. 16种 D. 32种 E. 64种 2. 已经得到的维生素A立体异构体有几种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E. 10种 3. 维生素A 立体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异构体为 A. 全反式 B. 9-顺式 C. 13-顺式 D. 9,13-二顺式 E. 11,13-二顺式 4. 活性维生素D为 A. 1,25-二羟基维生素D3 B. 4-羟基维生素D3 C. 9-羟基维生素D3. D. 5-羟基维生素D3 E. 20-羟基维生素D3 5. 在维生素E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是 A. α-生育酚 B. β-生育酚 C. γ-生育酚 D. δ-生育酚 E. ε-生育酚 6. 维生素K中活性最强的为 A. 维生素K1 B. 维生素K2 C. 维生素K3 D. 维生素K4 E. 维生素K5 7. 被称为盐酸硫胺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B4 E. 维生素B12 8. 可溶于水的脂溶性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2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3 E. 维生素D3

9. 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为 A. B. C. D. E. 10. 维生素A 立体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异构体的化学结构为 A. B. C. D. E. 11. 在维生素E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化学结构式是 A. B. C. D. E 12. 几乎不溶于水的水溶性维生素是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B4 E. 维生素B12 13. 维生素B6 的化学名称为

天然药物化学总论讲义

第一章总论 教学时数:6学时 目的与要求: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了解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途径;熟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采用的方法;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史、现状及发展和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重要意义。 重点与难点: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采用的方法。 § 1-1 绪论 一、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1、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及生物合成途径等内容的一门实践性科学。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将波谱解析方法(NMR、MS、IR、UV)用于推导化合物的结构,甚至用X-晶体衍射来确定化合物结构的发展,以及分离手段的进步,天然药化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发现的新化合物数目大为增加,微量成分、水溶性成分的分离、提纯;稳定性差的活性物资的分离等也不再是难题了。天然药物化学本身也已不再是原先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而是逐步发展成生物活性测定指导下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及半合成修饰和全合成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 目前我国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依其目的不同可分为3个方面:①以阐明药用生物有效成分,获得具有新结构的化合物或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为目的,进行提取分离条件、结构鉴定、一般活性研究;②以解决自然资源有限的活性化合物或其前体的来源为目的,进行半合成及生物转化研究;③以获得高效低毒的创新药为目的,以天然活性化合物为先导物,合成一系列结构类似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由此可见,天然药物研究已经从最初对天然来源活性化合物被动全盘地接受到积极主动地改进,研究在不断深入。 单体:即化合物。指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 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称为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等。 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分离部分。 有毒成分:能导致疾病的化学成分。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二者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 另外,一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也不能起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是,它们受采收、加工、炮制或制剂过程中一些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次生产物,或它们口服后经人体胃肠道内的消化液或细菌等的作用后产生的代谢产物,以及它们以原型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或被直接注射进入血液后在血液中

药物化学教案 - 第一章 绪论 学时

第一章绪论 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药物、化学药物、杂质的概念; 2.熟悉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任务、药物质量评定及药品质量标准、杂质的来源及危害、药物的名称。 能力要求: 明确学习药物化学的目的和任务,树立药品质量第一观念和药品安全 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教学内容: 一、药物化学的内容和任务 1.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缓解和诊断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2. 化学药物:是指将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而来的有效成分(单质或化合物)以及经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制得的药物。 3. 药物化学:是应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化学药物的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组成、制备方法、理化性质、构效关系、生物效应、体内代谢以及寻找新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4. 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是: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①为有效、合理的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②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的方法和工艺。 ③探索寻找新药的途径与方法。 ④为创建和开发新药提供便捷的途径和新颖的方法,根据构效关系,创制疗 效好、毒性小、副作用少的新药是当今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 二、药物化学的发展概况 三、药物的质量 药物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质量问题不能忽视。 (一)药物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药物安全、有效,需要一个统一的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即国家级药品标准。《中国药典》有53、63、77、85、90、95、2000、2005、2010年版。共9版。 药品标准:是国家控制药物质量的标准,是药品在生产、检验、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必须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不符合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或要求的药物不能生产、供应和使用。药品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种,只有符合药品标准要求的药物才能作为合格的药品供药用,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二)药物的纯度与杂质来源 评价一个药物的质量,主要有两个方面: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药物的纯度。杂质:是指药物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引入的药物以外的其他化学物质。 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

药物化学期末考试A卷总论

2008~2009学年下学期期考试卷(A卷) 课程名称:药物化学适用课程号:BZ0214004-01 适用专业年级: 姓名:年级专业学号 一、选择题(50分) A型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异戊巴比妥属于那一类巴比妥药物 A超长效类(大于8小时)B长效类(6-8小时)C中效类(4-6小时) D 短效类(2-3小时) E 超短效类(1/4小时) 2、临床用的硫酸阿托品是 A莨菪醇和消旋莨菪酸构成的酯 B消旋莨菪醇和消旋莨菪酸构成的酯 C消旋莨菪醇和莨菪酸构成的酯 D左旋莨菪碱 E右旋莨菪碱 3、下列哪项不是盐酸麻黄碱的作用 A心跳加快 B支气管扩张 C抗炎作用 D血压升高 E中枢兴奋 4、根据临床应用,心血管系统药物可分为哪几类 A降血脂药、强心药、镇痛药、抗心律失常药 B抗心律失常药、降血脂药、强心药、利尿药 C降血脂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强心药 D降血脂药、抗溃疡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组胺药 E抗心律失常药、降血脂药、强心药、维生素 5、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是由于它能对抗细菌生长所必须的叶酸部分,这个部分是 A苯甲酸 B苯甲醛 C邻苯基苯甲酸 D对硝基苯甲酸 E对氨基苯甲酸 6、已知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主要是通过()起作用 A降低心肌收缩力 B减慢传导 C降低心肌需氧量 D降低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力 E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7、不属于H1受体吉抗剂的结构类型是 A乙二胺类 B氨基醚类 C噻唑类 D丙胺类 E哌嗪类 8、下列药物中,用于抗病毒治疗的是 A诺氟沙星B对氨基水杨酸C乙胺丁醇D克霉唑E三氮唑核苷 9、治疗和预防流脑的首选药是 A磺胺嘧啶 B磺胺甲恶唑 C甲氧苄定 D异烟碱 E诺氟沙星 10、环磷酰胺作为烷化剂的结构特征是 A N,N -(β-氯乙基) B氧氮磷六环 C胺 D环上的磷氧代 E N,N-(β-氯乙基)胺

天然药物化学复习资料全

天然药物化学 总论 定义: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研究容:各类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将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容。 生理活性成分:即经过不同程度药效试验或生物活性试验,包括体外(in vitro)及体(in vivo)试验,证明对机体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 有效成分:即药材中代表其功效的化学成分。如左旋麻黄素(l-ephedrine)具有平喘、解痉作用,甘草酸(glycyrrhizin)具有抗炎、抗过敏、治疗胃溃疡的作用,分别被认为是麻黄及甘草中的代表性有效成分。 一次代产物也称为初级代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是对植物机体生命活 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上述物质产生过程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此过程称为一次代,也称为初级代。 二次代产物,也称为次生代产物:特定条件下,一次代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过程,这一过程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亦不起重要作用,此过程称为二次代,也称为次生代;生成的萜类、生物碱等化合物。 溶剂提取法:依据“相似者相溶”,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将化学成分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来。 萜类、甾体:氯仿、乙醚等提取; 苷类化合物、氨基酸:水、含水醇提取; 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不同pH下的溶剂提取 理想溶剂 (1)有效成分溶解性大,无效成分溶解性小; (2)与植物成分不起化学反应; (3)安全、成本低。 溶剂分类: (1) 水; (2) 亲水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 (3) 亲脂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氯仿、乙醚、 饱和烷烃等。 提取方法 (1)冷提法:如: 浸渍法:药材+溶剂 渗漉法:将药材适当处理后,加入渗漉桶中。 (2)热提法:如: 煎煮法:以水为溶剂; 回流提取法:以有机溶剂为溶媒; 超临界流体: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状态时,成为单一相态,人们将此相态称为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 SF)。如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乙烷、氨等。其中,以二氧化碳最为常用,其超临界温度为31.4℃。

药物化学考试辅导总论

《药物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或名词解释: 1、盐酸普鲁卡因结构中不稳定结构有酯键和芳伯氨基,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34 猩红色沉淀 利多卡因 HCl NaOH (-)(普鲁卡因结构中含有芳伯胺基,?) β-萘酚试液猩红色沉淀 安定(-) 2、Aspirin结构中含有酯键,因而遇水易水解,产物为水杨酸和醋酸(乙酸)。 10、Aspirin中的酸性杂质是水杨酸,鉴别方法为加FeCl3发生显色反应。 44、对氨基水杨酸的化学结构是?显两性,通常利用其酸性成盐使用。 45、根据对氨基水杨酸的结构特点以及应用缺陷,可对其进行成盐、成酯、成酰胺等类型的结构修饰。 ②区分对氨基水杨酸与乙酰水杨酸 3、硝基化合物在体内发生还原代谢反应时往往生成伯胺代谢物。 4、含杂环的药物进行氧化代谢时,其环上的变化表现为羟基化。 5、异烟肼由于含有酰肼结构,在酸或碱下易水解生成异烟酸和肼,故变质后毒性较大。 46、异烟肼的化学结构? 7、酰胺类局麻药是用酰胺键代替苯甲酸酯类局麻药酯键而得到的一系列局麻药。 30、氨基酮类局麻药是以电子等排体-CH2-取代苯甲酸酯类酯基中-O-而得到的酮类化合物。 8、骨骼肌松弛药之所以能作为全麻药的辅助药是由于这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都含有季铵盐结构,能减少全麻药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简述苯甲酸酯类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9、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强弱和快慢与药物本身的解离常数和脂溶性有关,而作用时间的长短则与5,5-位双取代基的代谢有关。苯巴比妥分子中有酰胺结构,其钠盐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时不稳定,易被水解生成苯基丁酰脲失去活性,注射用苯巴比妥钠为粉针剂。 9、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性质有哪些? ①苯巴比妥H2O—吡啶CuSO4—吡啶紫堇色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供药物制剂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前言 药物化学就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药物作用的化学机制、体内代谢、构效关系及寻找新药的学科,就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悉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临床应用,为有效、合理地使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新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大纲结合药物制剂学专业特点,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七版《药物化学》(尤启东主编)为教材(课程代码:),并参考了郑虎主编的《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徐文方主编的《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郭宗儒主编的《药物化学总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与彭司勋主编的《药物化学进展》(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等资料而定。此大纲供四年制药物制剂学专业学员使用。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与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1.熟悉常用药物的结构,中英文通用名 及化学名。2.掌握典型药物的理化性质,特别就是影响药效、毒性、质量控制及分析与剂型选择有关的理化性质。3.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体内代谢、毒副反应及临床应用,熟悉药物的结构特征与药效之间的关系。4.熟悉化学药物的制备及结构修饰的原理与方法,杂质与制备关系及如何控制杂质,保证药物质量的方法。5.熟悉各类药物发展及结构类型,了解其最新进展。6.了解新药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近代新药发展方向。 根据最新修订的教学计划,本课程教学学时为40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节内容理论课学时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药物定义 药物----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2、药物的命名 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药物的命名包括: (1)通用名(汉语拼音、国际非专有名, INN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INN 的作用 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申请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被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 不能取得专利及行政保护,任何该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以使用的名称。 文献、教材、资料中及药品的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份的名称。 复方制剂只能用它作为复方组分的使用名称。 (2)化学名称(中文及英文)确定母核, 并编号(位次);其余为取代基或官能团;按规定的顺序注出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位次:小的基团、原子在前, 大的在后。 逐次比较、双键为连两个相同原子、参看书p10次序规则表 英文化学名—国际通用的名称 化学名—药物最准确的命名 (3)商品名----生产厂家利用商品名来保护自己的品牌 举例 ? 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 N-(4-羟基苯基)乙酰胺 ? ? ? 3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发现和设计新药 合成化学药物 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稳定性 (化学) 药物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体内代谢 (生命科学) 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与靶点的作用 药物化学的任务 有效利用现有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临床药物化学 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法和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 不断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创制更多新药。—新药设计 第 二 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镇静催眠药 1 苯二氮艹 卓类: 母核: 一个苯环和一个七元亚胺内酰胺环骈合 N N O H 123 45 6 7 89 地西泮(Diazepam)

药物化学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 Intrduction 一、基本要求 1.熟悉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掌握药物的命名,通用名,商品名以及化学名的命名规则及要求。 3.了解药物化学的近代发展。 二、基本概念 1.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特殊化学品,并规定由适应症、用法和用量。 2.药物化学: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原理、体内代谢、构效关系、药物作用的化学机理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3.化学名:英文化学名是国际通用的名称,只有用化学命名法命名药物才是最准确的命名,不可能有任何的误解与混杂。英文化学命名的原则现在多以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tracts Service,CAS)为准。 4.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INN):是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研究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申请,由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并推荐使用。该名称不能取得任何知识产权的保护,任何该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使用,也是文献、教材及资料中以及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分的名称。在复方制剂中只能用它作为复方组分的名称。目前,INN名称已被世界各国采用。 5.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hinese Approved Drug Names,CADN):依据INN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政部门组织编写了《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制定了药品的通用名。通用名是中国药品命名的依据,是中文的INN。CADN 主要有以下的一些规则:中文名使用的词干与英文INN对应,音译为主,长音节可简缩,且顺口;简单有机化合物可用其化学名称。 6.商品名:一般针对药物的上市产品而言,通常是由药品的制造企业所选定的名称,并在国家商标或专利局注册,受到行政和法律保护的名称。 三、重点、难点和要点 1.化学名、通用名与商品名之间主要的区别:

第一章 药物化学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世界制药业的发展现状 一、世界制药工业的现状和特点 (一)世界制药工业的现状 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缓解和诊断作用或用以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化学物质。 是一种关系到人类健康的特殊商品。 制药工业:以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为基础、以药物的生产和销售为核心的制造业。 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 是永远的朝阳工业。 世界医药产品销售额(2000):3680亿美元 化学合成药物2810亿美元 生物工程药物200亿美元 中药140亿美元 近期前景:2001 ~2010年全世界医药产品销售额将以8%的速度递增 2010年将增长到6800亿美元 市场特点:发展不平衡 少数国家、少数跨国制药公司控制世界医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占世界人口20% 的经济发达国家享有世界医药产品消费总额的80%。 医药市场的支撑点:近年开发成功的、可获得巨额利润的新药。 (二)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新药:未在本国上市的药物。 包括:新化学实体、新剂型、新组方、新用途。 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ies,NCEs):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 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步骤:作用靶点的确认、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临床前药效与药理学 研究、临床研究、生产注册和商业化等六个个阶段。 疾病的确定(医学)——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病理学与药理学) ——化合物筛选(药物化学与药理学)——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与优化(药物化学,专利申请)——药物候选物的确定(综合评 价,董事会)——临床前研究(药理学)——临床研究(药理 学,医学)——生产工艺的研究(制药工艺学)——市场(生

产与营销) 先导化合物:由称原型物,是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它具有确定的药理活性,但因其存在的某些缺欠,无法直接药用,但却作为线索 物质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了前提。 涉及的学科: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计算机化学、药理学、毒理学和临床医学。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特点: (1)高投入:经费与时间 经费:3~5亿美元/新药 时间:10~15年左右(研究-上市) 美国制药公司2000年研究开发费用为264亿美元,占销售额的20%。 计算机软件业:<10%;汽车工业:<5%。 原因:高要求(活性高、毒性低) (2)高风险:研究难度大成功几率小 平均每筛选1.5万个化合物,才能找到1个可供上市的新药(NCE)。 每年批准上市的新药平均为35个。 年销售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重磅炸弹”仅为4%(1.5个)。 每35万个化合物中有1个能赚大钱的新药。 (3)高利润:高投入导致高产出高风险带来高回报 制药行业的利润率非常高,世界大制药企业的利润率平均达22%。 研究开发型的制药企业的利润率高达40%。 一般行业的企业利润率在10%以下。 (4)专利保护严密: 由于新药研究的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的特点,决定了在这一领域 中必须实行严密的专利保护。 对创新药物、药物生产工艺、新剂型、新配方等创新内容给予一定时 期的专利保护,以保证新药的研发者得到合理的回报,调动其进行新 药研究的积极性。 创新药物的保护期自专利申请之日起,15年左右,个别的药物可适当 延长。 (5)品种更新迅速: 创新药物研究并不是平稳地发展,而是具有明显的群集现象,即一个 重要技术突破(发现新的作用靶点或发现新结构类型的药物)及其市 场成功性示范作用(如重磅炸弹),迅速促进了技术扩散和模仿,而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节 总论0501

天然药物化学第一节总论 一、A1 1、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为 A、丙酮 B、正丁醇 C、乙醚 D、苯 E、石油醚 2、渗漉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 B、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 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 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 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优点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耗时较长 3、水蒸气蒸馏法的适用范围 A、适用于酸性成分提取 B、适用于碱性成分提取 C、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D、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 E、适用于水溶性成分提取 4、溶剂萃取法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是 A、各组分的结构类型不同 B、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 C、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D、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大 E、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小 5、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 A、水 B、甲醇 C、二氧化碳 D、三氧化二铝 E、二氧化硅 6、挥发油首选的提取方法是 A、升华法 B、萃取法 C、结晶法 D、水蒸气蒸馏法 E、沉淀法 7、下列溶剂极性最弱的是 A、乙酸乙酯

B、乙醇 C、水 D、甲醇 E、丙酮 8、下列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 A、乙醚 B、氯仿 C、苯 D、石油醚 E、甲醇 9、系统溶剂分离法采取的溶剂,其极性顺序是 A、从大到小 B、从小到大 C、先从大到小,后从小到大 D、先从小到大,后从大到小 E、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 10、从植物药材浓缩水提取液中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可选用 A、醇/丙酮 B、酸/碱法 C、水/醇法 D、醇/水法 E、醇/醚法 11、提取黄酮、蒽醌、有机酸等酸性成分,可采用 A、水/醇法 B、升华法 C、醇/水法 D、醇/醚(丙酮)法 E、碱提酸沉法 12、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大分子宜采用哪种方法进行分离 A、酸碱沉淀法 B、水/醇法 C、醇/水法 D、醇/醚(丙酮)法 E、盐析法 13、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是 A、溶剂萃取法 B、升华法 C、溶剂沉淀法 D、酸碱沉淀法 E、盐析法

药物化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完美版)

第一章绪论 1.1面哪个药物的作用与受体无关 A. 氯沙坦 B. 奥美拉唑 C. 降钙素 D. 普仑司特 E. 氯贝胆碱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物的功能 A. 预防脑血栓 B. 避孕 C. 缓解胃痛 D. 去除脸上皱纹 E. 碱化尿液,避免乙酰磺胺在尿中结晶。 1-3、肾上腺素(如下图)的a碳上,四个连接部分按立体化学顺序的次序为 A. 羟基>苯基>甲氨甲基>氢 B. 苯基>羟基>甲氨甲基>氢 C. 甲氨甲基>羟基>氢>苯基 D. 羟基>甲氨甲基>苯基>氢 E. 苯基>甲氨甲基>羟基>氢 1.4 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 A. 化学药物 B. 无机药物 C. 合成有机药物 D. 天然药物 E. 药物 1-5、硝苯地平的作用靶点为 A. 受体 B. 酶 C. 离子通道 D. 核酸 E. 细胞壁 [1-11-1-15] A. 商品名 B. 通用名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1-11、药品说明书上采用的名称 B 1-12、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名称A 1-13、根据名称,药师可知其作用类型的名称 B 1-14、医生处方采用的名称 A 1-15、根据名称就可以写出化学结构式的名称。 D 1-16、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发现与发明新药 B. 合成化学药物 C. 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 D. 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 (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17、已发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包括A. 受体 C. 酶 D. 离子通道E. 核酸 1-18、下列哪些药物以酶为作用靶点A. 卡托普利 B. 溴新斯的明 E. 青霉素 1-19、药物之所以可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是由于 A. 药物可以补充体内的必需物质的不足C. 药物对受体、酶、离子通 道等有激动作用 D. 药物对受体、酶、离子通道等有抑制作用1-20、下列哪些是天然药物B. 植物药 C. 抗生素 E. 生化药物 1-21、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药物的命名包括A. 通用名C. 化学名(中文和英文)E.商品名 1-22、下列药物是受体拮抗剂的为 B. 心得安 C. 氟哌啶醇 D. 雷洛昔芬1-23、全世界科学家用于肿瘤药物治疗研究可以说是开发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项目,下列药物为抗肿瘤药物的是A. 紫杉醇 D. 氮芥1-24、下列哪些技术已被用于药物化学的研究A. 计算机技术B. PCR技术D.基因芯片 E. 固相合成 1-25、下列药物作用于肾上腺素的β受体 A. 阿替洛尔C. 沙丁胺醇D. 普萘洛尔 五、问答题 1-26、为什么说“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

药物化学基础总论

药物化学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与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无关的是(C ) A、为合理、有效的应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B、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的方法和工艺 C、正确分析药物中所有的杂质含量 D、为创造和开发新药提供新颖的工艺 2、盐酸普鲁卡因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试液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碱性β-萘酚偶合后生成猩红色偶氮染料,是因为结构中的( B ) A、苯环 B、伯胺基 C、酯基 D、芳香第一胺基 3、下列选项中与麻醉乙醚性质不符的是( C ) A、无色澄明液体 B、易被氧化 C、不溶于水 D、遮光、低温保存 4、以下对苯妥英钠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为治疗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 B、本品水溶液呈碱性反应 C、露置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析出白色沉淀 D、性质稳定,并不易水解开环 5、巴比妥类药物的药效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 ) A、体内的解离度 B、电子密度分布 C、水中溶解度 D、分子量 6、苯巴比妥钠注射剂制成粉针剂应用,这是因为( D ) A、苯巴比妥钠不溶于水 B、运输方便 C、对热敏感 D、水

溶液不稳定,放置时易发生水解反应 7、奋乃静在空气中或日光下放置渐变红色,分子中不稳定的结构部分为( D ) A、羟基 B、哌嗪环 C、侧链部分 D、吩噻嗪环 8、阿司匹林与碳酸钠溶液共热,放冷后用稀硫酸酸化,析出的白色沉淀是( C ) A、乙酰水杨酸 B、醋酸 C、水杨酸 D、水杨酸钠 9、区别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可用( D ) A、氢氧化钠试液 B、盐酸 C、加热后加盐酸试液 D、三氯化铁试液 10、具有解热和镇痛作用,但无抗炎作用药物的是( A ) A、对乙酰氨基酚 B、贝诺酯 C、布洛芬 D、吡罗昔康 11、阿司匹林部分水解后不宜供药用,是因其水解产物可导致( B ) A、完全吸收 B、刺激性和毒性增加 C、疗效降低 D、排泄减慢 12、下列哪个药物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B ) A、安乃近 B、对乙酰氨基酚 C、布洛芬 D、阿司匹林 13、下列哪个药物可溶于水( A ) A、安乃近 B、吲哚美辛 C、布洛芬 D、羟布宗 14、以下哪一项与阿司匹林的性质不符( C ) A、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遇湿会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 C、极易溶解于水 D、具有抗炎作用 15、盐酸吗啡注射液放置过久,颜色变深,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 )

药物化学作业总论

1、凡具有治疗、预防、缓解和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化合物,称为() A. 化学药物 B. 无机药物 C. 合成有机药物 D. 天然药物 E. 药物 2、异戊巴比妥可与吡啶和硫酸酮溶液作用,生成() A. 绿色络合物 B. 紫色络合物 C. 白色胶状沉淀 D. 氨气 E. 红色溶液 3、异戊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A. 弱酸性 B. 溶于乙醚、乙醇 C. 水解后仍有活性 D. 钠盐溶液易水解 E.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试液,可生成银盐沉淀 4、盐酸吗啡加热的重排产物主要是() A. 双吗啡 B. 可待因 C. 苯吗喃 D. 阿扑吗啡 E. N-氧化吗啡 5、结构中没有含氮杂环的镇痛药是() A. 盐酸吗啡 B. 枸橼酸芬太尼 C. 二氢埃托啡 D. 盐酸美沙酮 E. 喷他佐辛 6、盐酸氯丙嗪不具备的性质是() A. 溶于水、乙醇或氯仿 B. 含有易氧化的吩嗪嗪母环 C. 与硝酸共热后显红色 D. 与三氧化铁试液作用,显兰紫色 E. 在强烈日光照射下,发生光化毒反应 7、盐酸氯丙嗪在体内代谢中一般不进行的反应类型为() A. N-氧化 B. 硫原子氧化 C. 苯环羟基化 D. 脱氯原子 E. 侧链去N-甲基 8、不属于苯并二氮卓的药物是() A. 地西泮 B. 氯氮卓 C. 唑吡坦 D. 三唑仑 E. 美沙唑仑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药物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发现与发明新药 B. 合成化学药物 C. 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 D. 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E. 剂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2、已发现的药物的作用靶点包括() A. 受体 B. 细胞核 C. 酶 D. 离子通道 E. 核酸 3、下列哪些药物以酶为作用靶点() A. 卡托普利 B. 溴新斯的明 C. 降钙素 D. 吗啡 E. 青霉素 4、药物之所以可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是由于() A. 药物可以补充体内的必需物质的不足 B. 药物可以产生新的生理作用 C. 药物对受体、酶、离子通道等有激动作用 D. 药物对受体、酶、离子通道等有抑制作用 E. 药物没有毒副作用 5、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药物的命名包括() A. 通用名 B. 俗名 C. 化学名(中文和英文) D. 常用名 E. 商品名 三、问答题 1、药物的化学命名能否把英文化学名直译过来?为什么? 2、为什么巴比妥C5位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镇静催眠作用?

药物化学绪论

药物化学 一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在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学习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型、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鉴别方法,合成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方法。 二 .药物化学在过去对人类健康有那些贡献 1.抗生素  1900年在美国出生的一名男子的期望寿命只有47岁,但是今天出生在这个国家的一名男子的寿命大约是75岁。这个难以置信的进步可以主要归功于药物化学家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当数抗菌素的开发。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细菌感染常导致死亡。后来,化学家开始合成许多用于布料的染料,包括某些带有称做氨磺酰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德国科学家Gerhard Domagk 对多种新得到的化合物进行试验,观察其中是否有可以杀死细菌的化合物。1932年,他找到了一种叫做prontosil的红棕色染料,有效的治愈了受细菌致命感染的老鼠。于是他用此药对一位同患细菌性血中毒已处于无望状态的孩子进行了试验,使她得以康复。(磺胺类药物的发现)。 2.麻醉剂 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开创了今天的抗生素领域,但是这还不是药物化学对人类健康的第一个贡献。用于表皮创伤的消毒剂,如碘或苯酚比它还要早些,此外还有麻醉剂。酒精是最早的麻醉剂之一;过去曾用过让患者在疼痛的手术之前先使之酒醉的方法。后来发现乙醚更加有效,从而使无痛外科手术和牙科手术成为可能。自那以后有发明了许多更好的麻醉剂,包括像普鲁卡因这样的局麻醉剂在内。 3.其他 目前,用来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用化合物已基本齐全,虽然对于许多重要的疾病还不是完全有效,除去抗菌素、麻醉剂外,我们现在还有抗病毒剂和抗真菌剂、抗寄生虫病等的药物。我们已经有了处理中风和心绞痛的药物和用来处理溃疡病的药物。我们也已经有了止痛药和抗抑郁药,以及处理各种激素缺乏症的化合物。还有抗组胺剂、控制运动疾病的药物和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抗癌药和抗爱滋病的药也已经有了,但是这些病还未能完全控制,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三 .《药物化学》学习方法 药物化学中涉及到的药物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临床用途各异,因此同学们普遍感觉到学习起来很困难,有些畏惧情绪。客观的讲这门课程确实比较难

天然药物化学 总论+分离提取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于水互溶的溶剂是: A.乙醇 B. 乙酸乙酯 C.正丁醇 D.三氯甲烷 2.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 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 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 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 3.不能以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剂的提取方法是: A.回流法 B 煎煮法 C 渗漉法 D 蒸馏法 4.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 A回流提取法 B 煎煮法 C 渗漉法 D 蒸馏法 5.连续回流提取法所用的仪器名称为: A.水蒸气蒸馏 B 薄膜蒸发器 C 液滴逆流分配器 D 索氏提取器 6.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 A.密度不同 B 分配系数不同 C 分离系数不同 D 介电常数不同 7.从天然药物水煎液中萃取有效成分不能使用的溶剂是: A甲醇 B 乙醚 C 三氯甲烷 D 正丁醇 8从天然药物的水提取液中萃取强亲脂性成分,宜选用 A乙醇 B 正丁醇 C 乙酸乙酯 D 苯 9 有效成分为内酯的化合物,欲纯化分离其杂质,可选用下列哪种方法:、 A乙醇沉淀法 B 盐析法 C 酸碱沉淀法D 透析法 10 在浓缩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可以除去下述成分,除了 A淀粉 B 树胶 C 黏液质 D 皂苷 11 分馏法分离适用于 A内酯类成分 B 极性小的成分 C 升华法成分 D 挥发性成分 12 结晶法成败的关键步骤是: A控制好温度 B 除净杂质 C 制成过饱和溶液 D 选择合适溶剂 13 欲从大分子水溶性成分中除去小分子无机盐最好采用 A沉淀法 B 盐析法 C 透析法 D 两相溶剂萃取法 14 硅胶薄板活化最适宜温度和时间: A 100℃/60min B 100~150℃/60min C 100~110℃/30min D 110~120℃/30min 15 不常用的吸附剂为 A氧化铝 B 硅藻土 C 硅胶 D 聚酰胺 16 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 A氧化铝色谱 B 凝胶滤过色谱 C 聚酰胺色谱 D 硅胶色谱 17 可以作为分配色谱载体的是 A硅藻土 B 聚酰胺 C 活性炭 D 含水9%的氧化铝 18 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 A离子交换色谱 B 凝胶滤过色谱 C 聚酰胺色谱D 硅胶色谱 19 凝胶色谱适合分离 A.极性大的成分 B 极性小的成分 C 离子性成分 D 分子量不同的成分 20 聚酰胺柱色谱洗脱力最弱的是 A水 B 乙醇 C 丙酮 D 甲醇 21 聚酰胺吸附力最强的化合物是: A苯酚 B 邻二甲基苯酚 C 间二甲基苯酚 D 对二甲基苯酚

药物化学试题3

药物化学试题 ?自考英语专业完全解析 ?自考会计专业完全解析 ?各地自考专业调整信息?专题:辉煌自考30年 ?"我的自考之路"征文 ?自考报名费收费标准 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药物化学试题 课程代码:03023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2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6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抗精神病药 2.拟肾上腺素药 3.烷化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非甾体抗炎药物可分为以下五类:(1)________(2)________吲哚乙酸类;芳基烷酸类;苯并噻嗪类。 2.沙丁胺醇属于________类拟肾上腺素药,其主要用途是________。 3.吗啡与中性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显________色。 4.非诺贝特属于________类药物,其主要用途为________。 5.环丙沙星的临床用途是________。 6.利福平的临床用途是________。 7.氯霉素分子中有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氯霉素的临床用途为________。 8.苯丙酸诺龙主要可用于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氯丙嗪的化学名是() A.5-乙基-6-苯基-2,4,6-嘧啶三酮 B.2-氯-N,N-二甲基-10H-吩噻嗪-10-哌嗪丙胺 C.2-氯-N,N-二甲基-10H-吩噻嗪-10-丙胺 D.7-氯-5-甲基-1-甲酰胺 2.从苯巴比妥的结构,可认为它是() A.中性的 B.弱酸性的 C.强碱性的 D.两性的 3.在阿司匹林合成中产生的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副产物是() A.苯酚 B.吲哚 C.乙酰水杨酸酐 D.水杨酸苯酯 4.下列属于氨基酮类的合成镇痛药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