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首件工程检查教程文件

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首件工程检查教程文件
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首件工程检查教程文件

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首件工程检查

附件4 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首件工程标准化管理检查评估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无砟轨道首件工程质量记录与资源配置检查评估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说明:符合相关要求时,在“检查意见”一栏填“√”;不符合要求填“X”,也可填写简练的文字。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首件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估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说明:符合相关要求时,在“检查意见”一栏填“√”;不符合要求填“X”,也可填写简练的文字。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首件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估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首件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估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说明:符合相关要求时,在“检查意见”一栏填“√”;不符合要求填“X”,也可填写简练的文字。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正线道岔首件工程质量记录与资源配置检查评估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说明:符合相关要求时,在“检查意见”一栏填“√”;不符合要求填“X”,也可填写简练的文字。

直向通过速度200Km/h正线道岔首件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估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暂行)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 暂行技术条件 二〇〇八年一月

目录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铺设技术要求 (3) 3.1一般规定 (3) 3.2施工准备 (4) 3.3吊装、运输与储存 (4) 3.4测量 (5) 3.5原位法铺设 (6) 3.6移位法铺设 (8) 3.7转换设备组装 (9) 3.8钢轨焊接和无缝道岔 (11) 4 检验与验收 (12) 4.1铺设要求与各部分尺寸允许偏差 (12) 4.2铺设验收条件 (12) 4.3验交 (12)

前言 本暂行技术条件依据“铁科技[2005]135号《客运专线道岔暂行技术条件》”,并在客运专线道岔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 本技术条件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的铺设、验收提出要求。中国设计制造的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客运专线正线无砟道岔的铺设、验收均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提出。 本技术条件的主要起草人:王树国、顾培雄、肖俊恒、方杭玮、范佳、王猛、张玉林、孙晓勇。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解释。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中国设计制造的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铁路客运专线正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和验收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验收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TB/T1632-2005 《钢轨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铁建设[2006]189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3 铺设技术要求 3.1 一般规定 3.1.1 道岔供应商应提供铺设图和相关资料,并进行铺设技术指导。 3.1.2 道岔供应商应提供弹性夹安装、辊轮调整等道岔组装和维修的专用工具。3.1.3 道岔铺设承担者应具有和所铺设道岔类型相匹配的施工机具,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1.4 道岔铺设可采用原位铺设法(简称原位法)或先整组预铺后平移就位铺设法(简称移位法)。 3.1.5 应遵循“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原则,采用专用机械设备按本技术条件及铺设图进行铺设和检验。 3.1.6 铺设前应核查托运单及装箱单所列的道岔零部件品种、规格及数量,并检查外观和质量保证文件。 3.1.7 铺设前路基填料、外形尺寸、压实度及工后沉降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3.1.8 应在完成道岔区路基或桥梁工程施工、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及测设道岔区精测网后进行道岔铺设。 3.1.9 应按测设的控制基桩确定道岔铺设位置。

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

第二章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 第一节概述 无砟轨道是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等取代散粒道碴道床而组成的轨道结构形式。由于无碴轨道具有轨道平顺性高、刚度均匀性好、轨道几何形位能持久保持、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等特点,在各国铁路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一些国家已把无碴轨道作为轨道的主要结构形式进行全面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是无砟轨道的主要优势和缺点。 一、无砟轨道的优势主要有: 1、轨道结构稳定、质量均衡、变形量小,利于高速行车; 2、变形积累慢,养护维修工作量小; 3、使用寿命长—设计使用寿命60年; 二、无砟轨道的缺点主要有: 1、轨道造价高:有砟180万/km,双块式350万,1型板式450万,2型 板式500万。 2、对基础要求高因而显著提高修建成本:有砟轨道可允许15cm工后沉 降,无砟轨道允许3cm,由此引起的以桥代路及路基加固投资巨大。 3、振动噪声大:减振降噪型无砟轨道目前尚不成功,减振无砟轨道选型 存在较大困难。 4、一旦损坏整治困难:尤其是连续式无砟轨道。 第二节无砟轨道结构 一、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结构型式 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的发展,数量上经历了由少到多、技术上经历了由浅到深、品种上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铺设范围上经历了由桥梁、隧道到路基、道岔的过程。无碴轨道已成为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 1.日本 日本是发展无碴轨道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就开始了无碴轨道的研究与试验并逐步推广应用,无碴轨道比例愈来愈大,成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主要形式。据统计,日本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60%以上,而90年代则达到80%以上。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3)29

TG/GW116-2013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 (试行) 2013年2月

前言 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制而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昌、武汉铁路局的大力支持。 本规则共分九章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 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 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肖俊恒、王邦胜、姚冬、刘丙强、江成、黎国清、姜子清、田新宇、段剑峰、万坚、张银花、王长进、邹定强、杨桉、吕关仁、吴仕凤、李传勇、肖卫军、马德东、蒋金洲、王树国、周清跃、李力、黎连修、田常海、高睿、宋贲。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张军政、侯文英、沈榕、杨忠吉、许有全、刘建基、田斌、郭良浩、寇东华、梁春方、张冠军、乔连军、张金龙、谭敦枝、胡永乐、杨厚昌。 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负责解释。

目录 第一章总则 (7) 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9) 第一节工作分类 (9) 第二节工作内容 (9) 第三节管理组织 (11) 第四节工作计划 (11) 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13) 第一节线路平面 (13) 第二节线路纵断面 (15) 第三节道床 (16) 第四节轨枕 (17) 第五节钢轨 (17) 第六节扣件 (21) 第七节道岔及调节器 (24) 第八节无缝线路 (28) 第九节标志标识 (31) 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 (33) 第一节一般要求 (33) 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 (33) 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 (34) 第四节钢轨检查 (36) 第五节量具检查 (39) 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41) 第一节一般要求 (41) 第二节钢轨修理 (41) 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 (46) 第四节轨枕修理作业 (49) 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作业 (49) 第六节大型养路机械起拨道、捣固、稳定作业 (51) 第七节无缝线路作业 (52) 第八节冻害整治作业 (55) 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57) 第一节线路设备维修周期 (57)

dA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施工技术总结

长枕埋入式高速无砟道岔施工技术总结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冉丹丹 一、工程概况 石武客运专线横店东越行站共有正线高速无砟道岔15组,其中1/18道岔11组,1/42道岔4组,道床类型为长枕埋入式。1/18道岔直向通过速度350km/h,侧向通过速度80km/h,1/42道岔直向通过速度350km/h,侧向通过速度160km/h。 二、客专无砟道岔特点 客运专线道岔由于列车高速运行的特点,其使用条件与普通道岔相比,有较大不同。 2.1客专无砟道岔使用特点 2.1.1较高的容许通过速度 目前国内使用的客运道岔分为两种,一种为时速200~250km/h,另一种为时速300~350km/h。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应与区间相同,不能限速。同时由于列车运行速度较高,在个别岔位,对道岔侧向的通过速度也较高,需要采用大号码道岔。 2.1.2较高的旅客乘坐舒适度 列车在高速运行条件下,旅客对舒适度比较敏感。因此高速铁路的舒适度要求要比普通铁路要高得多。对于道岔区,列车通过时只能有轻微的感觉、甚至没有感觉,平稳性、舒适性要达到较高的水平。 2.1.3高安全性 对于高速运行的列车,安全性至关重要。保证列车通过时的安全性是道岔上道使用的前提。 2.1.4高可靠性 高可靠性是列车高速运行的保证,也是保证客运专线高使用率的前提。 2.1.5较长的使用寿命与较少的维护工作量 客运专线由于行车速度高、密度大,只能在天窗点进行维护,因此要求道岔必须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尽量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 2.1.6道岔的轨下基础与区间相匹配 目前的客运专线分为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两种,道岔区的道床类型应与区间相匹配,避免频繁的设置过渡段。 2.2客运专线道岔铺设特点 关于客运专线道岔的铺设,有以下特点: (1)道岔的装卸、铺设需采用专门的机械设备,不能采用目前的常规方法铺设客专道岔。 (2)客专道岔对铺设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专业的铺设队伍。 (3)客专道岔需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铺设。 (4)客专道岔铺设验交后,即需满足列车以设计速度通过的要求。 三、主要技术标准 高速无砟道岔不同于普通线路道岔,各项铺设要求指标较高。铺设必须严格遵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铺设暂行技术条件》各项要求。无砟道岔铺设定位偏差及验收几何尺寸静态验收标准如下表。

无砟线路道岔精测作业指导

无砟线路道岔精测作业指导书 13.1作业技术要求 13.1.1全站仪设站:每一测站一般情况下对4对CPⅢ点进行 测量,困难条件下不得少于3对,必须达到设站精度(见表1),方可进行进行下一步测量,不满足需要重新进行设站。 表1 坐标项目N E Z 允许偏差0.7㎜0.7㎜0.7㎜ 13.1.2严格按照测量规程进行测量,每测站距离在距离全站仪80米至8米范围,每次转站前后要搭接不得少于5根轨枕。测量过程中,待安博格小车读数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测量,发现测量数据异常时,必须停止测量查找原因,返回重新进行测量。 13.2作业条件 13.2.1根据下达的精测任务,及时安排精测计划。对当月精测处所结合动态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明确精测原因与目的。做好精测前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 13.2.2必须在天窗时间内进行。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工地设 置现场防护员,施工地段两端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灯)及停车手信 号防护员,防护设好后方可上道作业。防护设置办法按《铁路工务安 全规则》“第2.2.5条~第2.2.19条”规定执行。

13.2.3进入工作门。精测作业负责人根据精测地点,于天窗开 始30分钟前到达工作门外,在得到驻站防护员的封锁命令后,精测 负责人及安全材料员在进入防护栅栏时严格按《高铁日作业登记簿》 对进入的人员、上道的工机具、材料进行确认核对。 13.3作业程序 13.3.1小车组装。进入工作门后,在道床板或路肩平整地段对 精测小车进行组装。组装时必须保证连接的螺栓紧固,连接处的垫片平整,未脱落、重叠,手推杆固定牢靠,精测小车轮对干净无杂质。 组装完成后,将精测小车抬上轨道,抬上道时要让双轮先接触钢轨, 再以不大于3-4千米/小时速度将精测小车推至精测地点。 13.3.2棱镜安装与全站仪架设、整平。到达精测地点后,2人负责安装棱镜,棱镜离全站仪设站不得超过120米,必须安装8个棱镜,全站仪前后各4个。1人架设全站仪并整平,全站仪设站高度 尽量保持与小车的棱镜在同一水平线上。全站仪整平时,必须控制倾斜角T、倾斜角L在0.0005度之内。 13.3.3精测小车校核。到达精测地点后及时对精测小车的超高传感器进行校核,正反校核时必须保证小车显现的数据连续三次的误差值在0.3mm之内,方达要求。 13.3.4线形选定。超高传感器校核完成后,及时对精测地点的设计线形及控制点进行选定,必须保证选定的线形、控制点与现场相

无砟道岔铺设技术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HYZQ-2标段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2011-06 无砟道岔铺设技术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1年6月23日发布 2011年6月23日实施

中铁十七局集团杭甬铁路客运专线HYZQ-2标段 无砟道岔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编制目的 规范路基上道岔区施工作业,明确作业流程、操作要点、检验标准、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要点,确保工程质量。 2. 编制依据 2.1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J1150-2011; 2.2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J1155-2011; 2.3 路基上18号道岔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图号:杭甬客专试图(轨)-12-01; 2.4 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总布置图,设计图号:客专线(07)009-I; 2.5 杭甬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相关设计文件及布板数据; 2.6 《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施工过程控制 3.1 施工准备 1、对道岔区施工需要的图纸进行会审,想设计院咨询相关问题。 2、组织人员技术人员学习关于岔区施工的相关图纸、设计规范

和验收标准。 3、组件高速道岔施工需要的专业队伍,并对作业队伍进行技术交底。 4、做好材料物资、测量试验准备。 3.2 主要技术标准 1、找平层:表面高程允许偏差±10mm,中线位置允许偏差10mm,表面平整度15mm/4m,找平层两侧宽出底座范围200mm向轨道外侧设置2%的横向排水坡,找平层横向切缝标准间距5m且不得大于5m和小于2m。 2、底座:底座采用C40自密实混凝土的特殊配合比进行搅拌,新拌混凝土坍落扩散度600mm~750mm,含气量≤5.0%。 3、道岔板:道岔板粗铺精度(高程、横向、纵向)±5mm,精调精度(高程、横向、纵向)±0.3mm、中部高程±0.5mm,转辙机处道岔板缝混凝土抹出1%的排水坡,排水方向朝向转辙机基础。 4、转辙机基础:顶面高程允许偏差±5mm。 3.3 工艺流程 3.3.1施工流程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流程:找平层施工,待混凝土强度到达5Mpa 以上,进行底座钢筋绑扎,通过绝缘电阻测试,然后道岔板粗铺精调,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组装道岔钢轨精调及焊接。 3.3.2施工工艺艺流程图3-1。

_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_试行_的主要内容及特点_吴细水

至2012年底,我国开通运营的新建高速铁路(包 括客运专线、城际铁路)营业里程9 356 km,其中有砟轨道铁路3282k m。现行的《既有线提速200~250 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不能完全适应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运营维护管理需求。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原基础部)先期组织北京铁路局编制了《京津城际铁路无砟轨道线桥设备维修规则》,以指导京津城际等高速铁路线路运营维护管理工作;为适应大量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线路维护管理工作,组织编写了《高速铁路工务管理指导意见》、《高速铁路工务修理案例》、《高速铁路工务知识读本》、《高速铁路工务技术》,并组织各铁路局对高速铁路运营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积累高速铁路线路维护管理经验,为编制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奠定基础。随着新建高速铁路开通数量不断增加,高速铁路维修工作量日渐突显。为此,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在总结高速铁路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充分吸收我国既有线提速线路维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铁运[2012]83号文发布,自2012年4月19日起施行),同时还组织编制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简称《规则》),以铁运[2013]29号文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1 《规则》编制原则和适用范围 1.1 编制原则 (1)体现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管理特点,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吴细水: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高铁线路处,处长,提高待遇高级工程师,北京,100844 姚 冬: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高铁线路处,调研员,高级工程师,北京,100844 王邦胜:北京铁路局北京高铁工务段,副段长,工程师,北京,100071 摘 要:介绍《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 规则(试行)》的编制原则和适用范围,简 述主要内容及特点,着重阐述其与《高速铁 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的不同 之处,以及与《既有线提速200~250 km/h 线桥设备维修规则》的主要区别。 关键词: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 则;内容及特点 截

无砟高速道岔吊装、存放作业指导书

目录 1、适应围 (1) 2、作业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4、施工要求 (2) 5、劳动组织 (5) 6、材料要求 (5) 7、设备机具配置 (6) 8、质量控制及检查 (6) 9、安全及环保要求 (6)

板式无砟高速道岔 吊装及存放作业指导书 1、适应围 适用于时速P60-18号板式无砟高速道岔组件吊装及存放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 2.1 业技术准备 在作业前组织认真阅读、审核道岔铺设结构图纸,掌握18号道岔组件的长度和重量,P60-18号道岔长度布置见图2-1。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图2-1 P60-18号道岔长度布置图 2.2 外业技术准备 提前备齐作业指导书上的施工工机具,并熟悉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满足施工要求。搜集与无砟道岔相关的线下工程资料,做好现场施工调查。 3、技术要求 ⑴时速350km板式无砟高速道岔不但施工精度要求高,而且对道岔自身各部分构件的制造精度要求极高。为此,必须加强现场道岔原

材料检验工作,严格规道岔钢轨、转辙器组件、可动心轨辙叉组件、电务转换设备、扣配件吊装和存放。 ⑵认真作好施工准备,做到设备及时到位。组织人员、材料、机具提前进场,尽快形成施工能力。 4、施工要求 4.1 道岔的吊装 ⑴道岔所有零部件吊装搬运过程中,严禁抛掷,以免损坏变形和破坏涂装面。作业人员应保证产品零部件表面的清洁,不得污染产品表面,卸车时的钢丝绳上与轨枕接触的地方套上橡胶皮(套),以免造成产品零部件表面污染,降低产品质量特性。 ⑵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组装件、可动心轨辙叉组装件、配轨的装卸: ①应采用专用机械装卸,起吊时应缓缓起落,防止工件摔碰;严禁任何产生塑性变形的装卸方式,如直接从车上推下卸货、单点起吊等。 ②吊装岔轨时宜采用(20t以上)汽车吊配合进行多吊点吊装作业,岔轨上标记好吊点,防止岔轨产生塑性变形,禁止任意或单点起吊及人工撬卸岔轨。吊装中听从统一指挥,缓起缓落,动作一致。 ③装卸时钢轨轨头应朝上,严禁装卸过程中钢轨翻转。 ④长度10m~25m的钢轨件,吊点间距允许最大值为4m,且钢轨头距离最近吊点间距不大于3m。 方式一:单根标准轨长25钢轨吊装时,吊点位置按照图4-1布置,吊点间距不大于4m,且钢轨头距离最近吊点间距不大于3m。

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

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 摘要:本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以设计文件要求、BWG公司和博格公司施工方案为基础而编制,同时也总结归纳了遂渝线无砟道岔施工经验、各类相关会议和文件交流,并征求了专家意见。希望本要点能推进全线无砟道岔施工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全线无砟道岔安全、优质完成。无砟道岔施工主要涉及路基验收及交接、线下工程稳定性评估、设标网成果提供、无砟道岔工厂内预组装、无砟道岔运输、无砟道岔现场组装施工六方面内容。其中无砟道岔工厂内预组装和无砟道岔运输不在本要点范围内,本要点仅就无砟道岔现场组装施工方面作出要求。 关键词:无砟轨道施工工艺要点 无砟道岔的施工,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由于高速无砟道岔施工在我国尚属首次,实施过程中,应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时进行施工技术总结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目录 1路基上无砟道岔结构概述 (1) 1.1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 (1) 1.2博格道岔板式无砟道岔 (3) 2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4) 3施工准备 (6) 4铺岔平面布置 (7) 5底座(过渡段)混凝土施工 (7) 6道岔铺装 (9) 无砟轨道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静态) (14) 7道岔焊接、锁定 (18) (1)接头焊接 (18) (2)应力放散与锁定 (19) (3)施工配合及轨道整理 (20) 附件1 客专18号道岔铺设验收基本项点 (21) 附件2 无砟道岔施工接口及相关技术要求 (24) 附件3 无砟道岔施工横道图 (28)

1 路基上无砟道岔结构概述 无砟道岔施工应遵循“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确保道岔铺设质量、满足客运专线建设总体工期要求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工况条件,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优先采用道岔在工厂预组装--分节段运输--现场铺装的施工方法。 京津城际无砟道岔分为长枕埋入式和博格道岔板式两种,除轨下基础结构不同外,其钢轨及扣配件均为德国BWG公司原装进口。道岔型号有VRC60-1100-1:18和VRC60-10000/4000/∞-1:号两种 1.1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 京津城际无砟道岔采用德国BWG原装进口道岔,道岔结构自上而下由道岔部件、岔枕、40cm厚的道床板混凝土及30cm厚的底座混凝土支承层组成,道床板和底座分别采用C40、C30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防止钢筋骨架产生的杂散电流影响中国制式轨道电路的传输,混凝土内钢筋交叉搭接处采用绝缘卡隔离的绝缘措施,同时在道床板混凝土内设置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其结构按RHEDA2000型设计,长岔枕(>3.3m)按分开式混凝土枕(长、短枕)由钢板联结,无需弹性铰接;道岔轨道采用无缝结构,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与区间线路一并焊接成跨区间无缝线路。 道岔前、后过渡段设计分别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有碴轨道进行联结。过渡段长度按岔前6.585米长、岔后26.085米长(18#单开道岔)、32.585米长(18#单渡线道岔)、45.585米长#单开道岔)分别设计。在CRTSⅡ型轨道板过渡区域采用Ⅱ型轨道板与底座板间钻孔植入剪力筋的方式连接。

铁路有碴道床轨道整理

铁路有碴道床轨道整理 【摘要】有碴轨道是铁路的传统结构,它具有弹性良好、价格低廉、更换与维修方便、吸噪特性好等优点。基于这一情况,许多专家认为,从经济角度和维修管理角看,我国铁路250km下都采用有 碴轨道。有碴轨道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等部分组成。钢轨直接承受由机车车辆传 来的巨大动力,并传向轨枕;轨枕承受钢轨传来的竖向垂直力、横向和纵向水平力后再将其分 布于道床,使道碴重新排列,保持钢轨正常的几何位置,并通过道床将作用力扩散传递于路基。 因此,有碴轨道铁路道床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 【关键词】铁路有碴道床施工工艺作业模式工艺流程轨道整理 由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洛湛铁路永洪段YH1标K9+000~K25+000快速铁路路基工程、轨道工程,道床采用有碴轨道道床。有碴轨道的道床应是密实、稳定、弹性良好而且均匀、有足够的纵横向阻力,保障无缝线路轨道的稳定性;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情况下,道床产生的不均匀下沉和残余变形积累极小,使轨道几何状态等工况的变化在规定的限值内。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构筑高质量的道床,而如何构筑高质量的道床,在我国铁路建设尚无实践经验。因此,根据在洛湛铁路轨道整理施工经验,我们来探讨一下铁路有碴道床轨道整理施工工艺的问题。 1.铺道碴前施工准备工作 1.1.预铺道碴前应按设计置好线路基桩。 1.2.线路基桩材质.标准.数量和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 1.3.线路基桩应在贯通测量后设置,测量误差应在限差内调整闭合,设置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并复测线路基桩和路面高程。中线桩、水准点应钉设齐全,缺损者应在铺碴前补齐。 1.4.铺碴前,路基、桥、隧应有检验合格资料,松软土、软土及过渡段应有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及评估报告,方可进行铺碴作业。 2摊铺底道床施工工艺 2.1.摊铺底层道碴技术要求 2.1.1.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无碴道床与有碴道床、以及新筑路基与既有路基连接地段的预铺道碴应加强碾压,长度不应少于30m。 2.1.2.双层道床底碴碾压后应满足设计厚度。 2.1. 3.桥梁及顶面高于路肩的涵洞两端各30m,预铺碴面应高于桥台挡碴墙或涵顶不小于50mm,并做好顺坡。 2.1.4.底碴进场前应对其品种、外观、级配等进行验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2897的规定。 2.1.5.底碴厚度允许偏差为+50mm,半宽允许偏差为0~+50mm。碴面应平整,其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0mm/3m,碴面中间不应凸起,道床边坡均为1:1.75。 2.1.6.摊铺底层道床断面尺寸 正线:I线、Ⅱ线分开摊铺,底层道砟摊铺厚度宜为150mm~250mm;单线宽度一般为4.5~5m,双线摊铺宽度宜为9~10m 。 道岔:摊铺厚度150 mm;摊铺宽度根据岔枕长度而定,摊铺后道床的顶宽应比岔枕的长度长,岔枕外的道床肩宽大于300mm。 2.1.7.底层道碴采用自卸车运碴、推土机、摊铺机推平碾压或采用其它的铺碴机配合碾压机进行铺设,一次性摊铺压实成型,底层道碴应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碾压。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范围 12、工程简介 13、规划目标 13、1质量目标 13、2安全目标 23、3环境保护目标 23、4文明施工目标 24、质量控制管理要点: 24、1 施工准备 24、2 两布一膜铺设 34、3 底座混凝土 34、4 轨道板粗铺 44、5 轨道板测量及精调 54、6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 65、质量保证措施 65、1质量保证体系 65、2制度保证措施 85、3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95、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15、5检查和质量信息反馈措施1 26、安全保证措施1 26、1安全生产保障体系1 26、2安全保证措施1 47、环境保护措施1 57、1组织保证措施1 67、2制度保证措施1 67、3综合措施1 67、4施工环境具体措施16无砟轨道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范围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HKJX-5标全长 68、630km,起止里程DK569+8 39、17~DK638+4 68、75。经综合考虑全标段施工进度、结合架梁工期,拟将DK587+575~DK590+637范围作为无砟轨道施工首件工程,即DK587+5 74、85~DK587+6 57、57段路基(长度 82、72m)、田垄特大桥(中心里程DK588+0 77、 46、长度8 39、78m)DK588+4 97、35~DK588+5 71、87段路基(长度 74、52m)、英山特大桥(中心里程DK589+5 76、 35、长度xx、96m)及2-6路基永久端刺(DK590+5 80、83~DK590+6 36、83段)范围。本段范围架梁时间较早,而且运梁通道将在xx年11月20日结束,最先具备铺板施工条件。本段范围设计全部为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按照工管技 【xx】 35号文要求,首件主要施工内容:两布一膜施工(L≤150m的路基:两布施工),底座板施工,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的粗铺、精调、灌浆、轨道板纵向张拉、轨道板板缝混凝土填充、首件工程钢轨铺设及精调等。 2、工程简介本段无砟轨道首件工程起讫里程DK587+575~DK590+637,全长 3、062正线公里。其中,首件工程起点为范家山大桥长沙台DK587+575,终点为英山特大桥长沙台摩擦板范围,全长 3、062km,位于南昌市新建县境内。共含桥梁2座,长2849m;路基2段,

(完整版)铁路无砟轨道试题及答案

向莆铁路无砟轨道技术、管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小计45分) 1、双块式轨枕堆放层不宜超过(D)层。 A、6 B、8 C、10 D、12 2、隧道基础沉降观测,是在隧底工程完成后3个月为观测期限,第一个月的观测周期及频次为(C)。 A、1次/2周 B、2次/周 C、1次/周 3、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应具有提供轨距、水平等信息的检定界面,其中轨距和水平的数据有效位数为(B)。 A、0.05mm B、0.01mm C、0.1mm D、0.05mm 4、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强度达到(A)后,方准拆除轨道排架或支撑架。 A、5Mpa B、8Mpa C、10Mpa 5、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轨距允许偏差值为(B),变化率不得大于(B)。 A、±0.5mm,0.5% B、±1mm,1% C、±1mm,2% D、±2mm,1% 6、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水平允许偏差值为(D)。A、2mm B、1.5mm C、0.5mm D、1mm 7、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轨向和高低允许偏差值(10m弦测)为(A)。 A、2mm B、1.5mm C、1mm D、0.5mm 8、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的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B)。 A、±2mm B、±5mm C、±6mm D、±8mm 9、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轨道中线允许偏差值为(B)。 A、1mm B、2mm C、3mm D、5mm 10、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铺设,线间距允许偏差值为(B)。A、 2 +mm B、 5 +mm C、 5 - mm D、 2 - mm 1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模板安装,中线允许偏差值为(B)。 A、1mm B、2mm C、3mm D、5mm 12、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模板安装,宽度允许偏差值为(C)。 A、±1mm B、±3mm C、±5mm D、±7mm 13、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外形尺寸,中线位置允许偏差值为(B)。 A、1mm B、2mm C、3mm D、5mm 14、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外形尺寸,伸缩缝位置允许偏差值为(C)。 A、±1mm B、±3mm C、±5mm D、±7mm 15、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床板外形尺寸,平整度(1m尺量)允许偏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

10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 10.1 高速道岔类型 在高速铁路中,道岔有其特殊的地位,几乎无一例外地通过单开道岔实现两股轨 道的连接。高速道岔在其功能上和结构上与常速道岔相比,虽无原则上的区别,但要求安全性和舒适性更高。 按分界点设置方案不同,高速道岔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用于中间站、区段站的车站正线 因为通过道岔侧股时,必然是进站停车或停站后出站,所以侧向过岔仅要求满足中速运行条件。属于这一类的有我国客运专线的18 号道岔,日本新干线的18 号道岔,法国高速新线的20 号道岔,德国高速新线的18.5号道岔,俄罗斯的18 号和22 号道岔,美国的28 号道岔,意大利的18.2 号道岔等。 国外铁路在这些线路上夜间停运,有足够的时间养路,虽然站间距离较长,在区间也不设渡线,即在正常运营时不采用反向行车。 第二类用于区间渡线和高速侧向过岔的部位 一是因为站间距离较长,电务和工务实行天窗维护,需要反向行车;二是因为高速客运专线与既有线大站间的联络线需要高速侧向过岔。属于这一类的有我国客运专线的42号、50号道岔,法国高速新线的tg0.0218即46号和tg0.0154 即65 号道岔,日本新干线的38 号道岔,德国高速新线的26.5 号和42 号道岔,英国的tg0.0145即69号道岔等。 国内外高速铁路中高速道岔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0.1.1

续表10.1.1

10.2 高速道岔结构特征 综观国内外高速道岔结构,其特征主要如下: 10.2.1 转辙器 (1)转辙器尖轨采用矮形特种断面钢轨制造的藏尖式、曲线形、弹性可弯式跟端尖轨。 (2)为防止车轮轮缘冲击和扎伤尖轨尖端,使尖轨尖端埋藏在基本轨轨头侧面刨切部分,以便使尖轨轨头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相密贴。 (3)为增大导曲线半径,道岔侧股设计为曲线形尖轨,曲线尖轨半径与导曲线半径相一致。 (4)曲线尖轨有切线形和割线形之分。尖轨与基本轨的平面连接方式有普遍采用切线形曲线尖轨的趋势。日本、法国和德国高速道岔均为切线形。一般在尖轨顶宽 2.5~5mm 处作斜切以减小其薄弱部分的长度。我国采用相离半切线形,俄罗斯采用割线形曲线尖轨。 (5)曲线尖轨尖端有冲击角和无冲击角之分。一般半切线形曲线尖轨尖端有冲击角,如我国的高速道岔,而切线形曲线尖轨尖端有的有冲击角,如法国的高速道岔, 有的则无冲击角,如日本的高速道岔,冲击角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逆岔侧向过岔速度。 (6)曲线尖轨的长度一般都较长,少则10 几米,长则40~50 多米,它分为尖轨跟端部分、尖轨可弯部分及尖轨板动部分的长度。为保证尖轨的转换可靠性及板动到位,常设置多根转辙杆,如法国的65号道岔,尖轨长57.5m,采用6 根转辙杆;日本的38号道岔,尖轨长42.1m,也采用6根转辙杆;德国的26.5 号道岔,尖轨长31.74m,采用4根转辙杆;我国的18号道岔,尖轨长21.45m,设置了3 根转辙杆。 (7)尖轨跟端经模压加工成与标准钢轨相同的断面,并用焊接方法使其与相邻的钢轨连接,同时用能纵向调节的弹性扣件牢固扣压,以提高转辙器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8)直股尖轨为直线形,尖轨尖端轨距不作任何加宽,有利于高速直向过岔。 10.2.2 辙叉及护轨 (1)有高锰钢整铸辙叉和可动心轨或可动翼轨之分。为消灭辙叉有害空间及减小翼轨冲击角,加大导曲线半径,一般可采用由特种断面钢轨制成的可动心轨式高锰钢曲线辙

铁路工程中有砟轨道施工铺轨技术

铁路工程中有砟轨道施工铺轨技术 在有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道床的稳定性决定了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是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质量。鉴于此,本文对铁路工程中有砟轨道施工铺轨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标签:铁路工程;有砟轨道;铺轨技术 一、影响铺架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1、材料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 材料供应是保证铺架工程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保证施工进度的基本保障。所以,要在做好材料供应计划的基础上,按照铺架方案和施工进度要求,将所要的材料运输存放到铺轨基地,而后按施工进度及时送达工地。不然将影响到铺架方案的实现。材料供应涉及到交通运输及运输条件,同时也是确定铺架方案的影响因素。所以在布设铺架基地时,应选择在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如采用火车运输的直发料,能从车站引出线进入铺轨基地;采用汽车运输的当地料或厂发料,距离国省较近或距离货运车站较近,这样可以降低运费。 2、控制性工程。 在铁路建设工程中,其中的控制性工程及其分布是确定铺架方案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铺架方案又是确定建设项目总工期的要素之一。如果控制性工程施工工期较长,在不能缩短工期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合理的铺架方案来减少铺架时间,以满足总工期的要求。 二、铁路工程中有砟轨道施工铺轨技术 1、道岔铺设过程中的施工工艺。 某工程全线共需要铺设347组道岔。道岔的铺设是采用人工完成,且一次铺设到位,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要求标准;若遇到交叉渡边或组合道岔时,需按照组装顺序分次和分段的插入,道岔铺设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在道岔铺设前先要对道岔的外形、钢轨的伤损程度和滑床板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查且整修,确保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道岔组装前先要对岔枕和铁垫板钢轨进行检尺,同时按照混凝土岔枕的编号顺序进行布枕,要求混凝土岔枕下的道床平整且密实。岔枕的排列与间距必须按照有关标准执行,道岔钢轨的铺设需从岔头开始,并且应先直股后曲股。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进行布枕,同时在道岔位置撒放夹板、道钉和轨撑等部件。道岔扣件的组装:若属于混凝土岔枕时就可按照岔道设计的标准化图纸进行配件组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对比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012届) 论文题目: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对比 姓名:卿景明 系(院):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铁道工程 指导老师:*** 2012 年 5 月20 日 中文摘要

随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既有线提速改造及重载铁路的快速发展,作为铁路重要基础设施的轨道结构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不断完善。高速铁路的技术核心是高速度,它对轨道结构就有了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传统的轨道结构已不适应目前铁路发展的需要,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必须相应改变。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主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而轨道交通现在基本都采用无砟轨道的技术进行施工,它相比于有砟轨道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有各方面的劣势。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铁路的建设模式正逐步从客货共线形式向客货分离形式转变,通过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技术、经济比较,无砟轨道已成为客运专线的发展趋势。由于国内铁路建设和运输条件与国外存在差异,没有一种成熟的结构形式能够完全用“拿来主义”坐在国内运用。因此我国铁路轨道技术的发展应当总结国外铁路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结构特点,充分分析国内的铁路结构和运用条件,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轨道结构形式,对比分析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各种技术,从而优化轨道结构。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有砟轨道 Abstract

With the high speed railway,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railway-speed-increasing transformation and overloaded railway of rapid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railway infrastructure of track structure need to constantly updated, technology improvement. High-speed rail technology core is high speed, it to track structure is the GaoPingShun sex and the high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The traditional rail structure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railway, structure form and design method must change accordingly. I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ransportation, especially on urban rail transit, and rail traffic now are the basic technology to track a frantic jumble no construction, it is compared to the frantic jumble of a certain track advantage but also hard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With China's level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railway construction mode gradually from the passenger and freight line forms to passenger separation form change, through to the special passenger line frantic jumble no tracks with a frantic jumble of technology, economy comparison orbit, frantic jumble no track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assenger special line. Because domestic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and foreign different, not a kind of mature structure form can completely with "copycat" sat in the domestic use. So China's railway trac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ould be summarized foreign railway tracks with a frantic jumble no frantic jumble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ck, the full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railway structure and applying condition, select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reasonable economy of track structure form,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frantic jumble no tracks with a frantic jumble of orbit technology, so as to optimize the rail structure. Keywords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方案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二O10年4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适用范围 (2) 三、工程概况 (2) 四、主要施工机具 (3) 五、总体施工方案 (3) 六、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 (4) 6.1、施工准备 (4) 6.2施工测量 (5) 6.3道岔板底座板钢筋加工 (10) 6.4道岔板铺设 (11) 6.5道岔板精调 (11) 6.6道岔板模板安装 (12) 6.7道岔板底座砼施工 (12) 6.8道岔板的中间验收 (13) 6.9安装道岔 (13) 七、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4) 7.1文明施工措施 (14) 7.2环境保护措施 (14) 八、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5) 8.1组织管理措施 (15) 8.2劳动保障措施 (15)

板式无砟道岔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国家、铁道部及有关部门发布的现行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2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3《客运专线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技术指南》 1.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1.5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技术指南及质量验收标准; 1.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 1.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1.8石武客专站场采用的通用图、标准图、定型图; 1.9京津、武广和沪宁线相关的施工经验; 1.10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二、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石武客专二标项目部站场道岔施工指导。 三、工程概况 石武客专二分部起于DK792+507.67,止于DK794+645.7,全线为直线段。整段线路有一座框架桥,四个涵洞,一个车站。站内为有砟混凝土宽枕,正线为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道岔区为板式无砟道岔,共有2组可动心轨无砟道岔,道岔区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