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审美的功能.

论科学审美的功能.
论科学审美的功能.

论科学审美的功能

对科学来说,科学审美具有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大的功能。从外部讲,科学审美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索的强大动机和动力,也是联结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纽带或沟通二者的桥梁。从内部(科学理论本身)讲,科学审美是推动科学进展的必不可少的力量——科学发明的突破口和科学理论评价的试金石。

在近代科学的开端,哥白尼就把科学家对自然和科学的审美作为研究的激励:“在人类智慧所哺育的名目繁多的文化和技艺的领域中,我认为必须用最强烈的感情和极度的热忱来促进对最美好的、最值得了解的事物的研究。……难道还有什么东西比起当然包括一切美好事物的苍穹更加美丽吗?”在他看来,“天文学毫无疑义地是一切学术的顶峰和最值得让一个自由人去从事的研究。” 彭加勒对美更是情之所钟,他开门见山地申明:

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处;他研究它,是因为他喜欢它,他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了解;如果自然不值得了解,生命也就不值得活着。

他继而写道:“正因为简单是美的,正因为宏伟是美的,所以我们宁可寻求简单的事实,宏伟的事实;我们时而乐于追寻星球的宏伟路线;我们时而乐于用显微镜观察极其微小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宏伟;我们乐于在地质时代寻找过去的遗迹,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年代久远。”在彭加勒看来,科学美像自然美一样,也是科学家追求科学的缘由:“只有当科学向我们揭示出这种和谐时,科学才是美的,从而才值得去培育。” 他以数学为例对此做了说明:数学有三个目的,除了作为研究自然的工具和哲学的目的之外,它还有美学的目的。这就是,“数学行家能从中获得类似于绘画和音乐所给予的乐趣。他们赞美数和形的微妙的和谐;当新发现向他们打开意想不到的视野时,他们惊叹不已;他们感到美学的特征,尽管感官没有参与其中,他们难道不乐不可支吗?”因此,“为数学而培育数学是值得的,为不能应用于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而培育数学是值得的。”

对于大科学家来说,把科学审美作为科学探索的动机并非例外,而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例如,皮尔逊坦言:“正是审美判断的这种连续的愉悦,才是纯粹科学追求的主要乐趣之一。” 爱因斯坦认为:“渴望看到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希尔伯特则以诗一般的语言写道:“我们无比热爱的科学,已经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在我们面前它像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园。在这个花园的熟悉的小道上,你可以悠闲地观赏,尽情地享受,不需费多大力气,与彼此心领神会的伙伴同游尤其如此。但我们更喜欢寻找幽隐的小道,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令人愉悦的美景;当其中一条小道向我们显示这一美景时,我们会共同欣赏它,我们的欢乐也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事实确实表明,科学家在从事科学创造时经常感受到美感的快乐,而这种美感的快乐照例提高人们的

创作毅力,促进对真理的探索。科学审美因素在创造创作热情的气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对美感愉悦的寻求,比如说一直影响和刺激数学的发展。从一大堆自相夸耀的主题或模式中,数学家有意无意之中,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美感的问题。在真正的数学家的心目中,对美感的渴求比最泼辣的主妇们吵架的欲望还要强烈。

科学审美也是一种纽带或桥梁,可以使两种文化的裂痕得以弥补。科学审美赋予科学以某种文化品位和价值、人性因素和人情味。歌德早就表示:“无论在哪里,也许任何人都会同意,能够把科学和诗统一起来。他们忘记了科学起源于诗。他们没有看到看到,当事物变化时,二者能够再次作为朋友在较高的水准上相遇。”科学家像诗人一样,凭借相同的审美源泉作为他的经验的主要组分。在这种意义上,审美能够重新整合经验决定性的官能。简言之,审美维度可以是桥梁,把作为科学的客观的东西与作为人性的主观的东西统一起来,从而把两种文化的分裂和我们自己的人格分裂弥合起来。特别是在创造性的时刻,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界限消解了。美学变得至关重要。对爱因斯坦来说,就像当年的哥白尼和伽利略一样,美学就是数据。钱德勒(R. Chandler)以美的代表艺术和真的代表科学的关系说明这个问题:

有两类真理:照亮道路的真理和温暖人心的真理。第一类真理是科学,第二类真理是艺术。无论哪一个都不独立于另一个,无论哪一个都不比另一个更重要。没有艺术,科学就会像管子工手中的一把高档钳一样无用。没有科学,艺术就会变成杂乱无章的民间传说和容易激动的自吹自擂。艺术的真理使科学避免变成非人性的,科学的真理使艺术避免变成荒谬可笑的。

的确,人的努力能够在致力于发现美中围绕真统一起来。没有科学的美学没有用处,没有美学的科学没有价值。具有美学的科学能够拥有价值。

在科学中,在像玻尔那样的人和海森伯那样的人之间存在着两分法:玻尔假定他们的起点和证实的基础是感性知觉,而海森伯相信感性知觉是不必要的限制。也能在早先的赫兹和马赫之间发现这样的对照:赫兹在他的“纯粹自然科学”中倡导纯粹理智的过程,而马赫则相信“物理学中的每一个陈述必须陈述可观察量的关系”。纯粹科学和与观察相关的科学二者都受审美判断支配。纯粹关系的美学吸引我们的心智,就像音乐通过和声关系吸引我们的心智一样。直觉和审美判断在两种科学进路中都起作用。而且,认知模式和审美感在科学的过程的结构和风格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审美往往是以认知模式呈现出来,特别是集中在科学概念化和模型化中使用的形式和隐喻上。不管怎样,科学审美的功能主要还是体现在科学发明和科学评价两个方面。

科学审美在科学发明或科学发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科学理论的主要对象是表达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和谐,因此这引诱人们把满足审美判断的东西作为科学来接受,其结果也往往不会使科学家受骗。尤其是,在新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涌现的瞬间,无意识的审美鉴赏和审美选择甚至是决定性的。一句话,科学审美是科学发明或科学发现的突破口。进而言之,划时代的科学发明很可能导致科学革命,因此科学审美也与科学革命具有不解之缘。

瑞士动物学家和文化哲学家波特南(A. Poetnann)提醒人们,与受到高度称赞的合理性思想及其对科学的分析能力——这被概括为人的“理论功能”——并肩而立,也存在“审美功能作为它的补充配对物”。审美功能与感觉印象、与感知密切相关,它能更好地为人的行为提供基础。他说:“真正的思维、多产

的思维也需要直觉的东西即自发的创造性的东西起作用;审美功能、梦、醒着的梦以及一切感觉经验,都开辟了无可估量的可能性。” 菲舍尔也指出,当合理性遭遇它的限度,对开明的理性的求助不再帮助我们时,那么思维的对位型式即情感可以帮助我们。情感是通过我们的感觉释放的,情感帮助我们感知世界和辨认价值。这里所谓的情感,主要指的就是科学审美感。

科学家对此有深切的体验。他们在谈到自己的工作和他人的工作时,常常使用赞美绘画、音乐、诗歌的用语“美”、“雅致”、“经济”,或者发出赞赏的惊叹——这伴随着发现在艺术和科学中的关联,或实现未曾料到的、但却完全正确的东西。此前未明确表达和未察觉的实在,几乎像魔法似地被捕获了。例如,开普勒在十分庞杂的关于行星运动的观测数据中发现了新的数学形式,这种关系之美有效地引导他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三定律。在他的《宇宙的和谐》的结尾之处,他突然欢呼起来:“感谢我主上帝,我们的创造者,您让我在您的作品中看见了美。” 麦克斯韦在研究电动力学时独具慧眼,他洞察到电动力学方程只要附加一项,就变得比较对称,而且这一项极为微小,与旧方法相比,它不会产生可观察的影响。他当时沉浸在数学对称性或数学类比的感觉之中,即沉浸在数学美之中,可是他的先验做法在20年后得到实验证实,使他在数学物理学上成就卓著。

科学审美为什么会成为科学发明的突破口呢?作为19和20世纪之交数学领袖的彭加勒以数学为对象,对这个问题做了精辟的说明。他说,数学创造并不在于在各种要素中做任意的组合,这样的组合无限多,一个人一生也做不完。数学创造在于做“有用的、为数极少的组合”,而“有用的组合恰恰是最美的组合,是最能使特殊的审美感着迷的组合”。“发明就是辨别、选择”。在有意识的自我驱动了无意识的自我之后,无意识的自我或阈下的自我往往能把距离遥远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并被审美感捕获,从而在数学创造中起到突破作用:

在由阈下的自我盲目形成的大量组合中,几乎所有的都毫无兴趣、毫无用处;可是正因为如此,它们对审美感也没有什么影响。意识永远不会知道它们;只有某些组合是和谐的,从而也是有用的和美的。它们将能够触动我刚才所说的几何学家的这种特殊感情,这种感情一旦被唤起,便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它们,从而为它们提供变成有意识的机会。……因此,正是这种特殊的审美感,起着微妙的筛选作用,这充分地说明,缺乏这种审美感的人为什么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彭加勒的结论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从他自己发明自守函数的亲身体味中得出的——他对发明的心理过程的描述可谓绘影绘声,使人读起来若身历其境。许多科学家和学者的看法也与彭加勒的叙述和思想相通。美国数学家帕波特(S. A. Papert)把“数学的美、数学的快感、数学的直觉”都纳入数学。在他看来,“不求助于美学而仅仅在逻辑的术语中是不能理解数学活动的”,这应该成为数学创造理论的基本原理。数学研究不是沿着平坦的大道行进,很可能是在沼泽地徘徊,只有“引进美学的敏感性”,数学家才能摆脱固定的进路。科学史家米勒认为,科学发明恰如伟大的艺术作品、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的问世一样,也充满审美的要素。因为发明即是选择有用的组合,这样的选择靠的是审美和直觉。在创造的时刻,这些学科的界限往往就消失了。

肯定是受到彭加勒关于发明自守函数的心理过程的启发,古雪加探讨了科学创造活动的审美机制。在他看来,发明过程(科学发现)有四个阶段:准备、酝

酿(成熟)、领悟(启示)和完成。第一个和第四个阶段是有意识的活动,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是心理的无意识成分。处于意识控制之下的是健全的理性和累积的知识,它们既促进领悟,同时又妨碍领悟。促进在于使注意力集中到下述三个方面:所研究的问题,收集到的材料以及材料理解上的困难。妨碍则在于:根深蒂固的观念;既成的刻板的思维方式不知不觉地把人引向错误的方向;重蹈尽人皆知的道路,而本来的任务却是开辟新的途径。反省或发明就是打破陈见,习惯的思维方式是其大敌。一当思维的有意识成分减退或者完全消失,领悟便油然而生。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是不用语词的形象思维,不需要像语言那样的规范化的符号,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容易把相距很远的要素结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发明即是选择,进行无意识选择的正是科学的审美感。因此,研究者的心理的无意识成分和研究者思维的美学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创造乃是美的产物,任何创造性行为本质上都属于美。为了给发明即是无意识的审美的观点提供佐证,古雪加引用了一些大家的的言论。例如,莱布尼兹虽然称无意识的知觉为“渺小的知觉”,但是认为它的作用很大。正是这种知觉养成了习惯和审美力,它是我们心理活动的不易察觉的、但却是牢固的基础。康德甚至说过:“理性主要是在朦胧中起作用的;无意识是思想的助产士。” 无意识的审美为什么会在科学发明的关键时刻发挥突破性的作用呢?柏拉图的解释是:灵魂一见到美的东西就感到敬畏而战栗,因为它感到有某中东西在其中被唤起,那不是感官从外部曾经给予它的,而是早已一直安放在深沉的无意识的境域之中。彭罗斯坦率地承认,创造性的心智“突入”柏拉图的王国而瞥见在某个方面是美的数学形式,审美在许多数学工作中能够作为指导原则。他说:“严格的论据通常是最后的一步!在此之前,人们必须做许多猜测,对于这些猜测来说,审美的确信是极其重要的。”

柏拉图以及后来汲取其思想的科学家开普勒、泡利、彭罗斯的见解尽管有先验论之嫌,但是它毕竟揭示了创造心理的隐秘之处。马斯洛的颠峰体验说,也许是打开这个迷宫之门的现代钥匙,尽管它多少也带有柏拉图思想的某种痕迹。科学家在深沉的审美体验中,往往进入颠峰体验状态,此时人们能直接直面实在本身,洞察实在统一的真面目。在科学审美的颠峰体验中,自我与研究的对象融为一体,并在其中丧失,这显示出审美情感必定是科学创造性的最高点,因为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描述过他们在科学发明中最为难忘的同感(understanding),恰恰是主观的和客观的知识的结合。无论如何,外部的刺激必须建立扩大和纯化感知的内部共鸣。量子物理学家泡利揭示了原型(archetape)或天赋观念怎样从内部涌向科学家的心灵:

从最初无序的经验材料导向理念的桥梁,是某些早就存在于灵魂中的原始图像——开普勒的原型。这些原始图像不可能处于意识之中,或与某种特殊的、理性地阐明的观念有关。宁可说,它们是存在于人类灵魂的无意识领域的形式,是一些具有强烈情感内容的图像。这些形式或图像不是思想,而是仿佛被形象地看到的东西。在意识到新知识部分时时所感到的愉悦,正是出自这种早就存在的图像与外部对象的行为的协调一致。

简而言之,泡利信奉这样的观点:我们天生地和主观地认识的东西和我们客观地和外部地认识的东西必须结合起来产生同感。因此,科学必须同时向内部观看精神心灵和向外部观看宇宙,并在审美满足的并置中发现和谐。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理解爱因斯坦评论的重要性:“我是自然界的一个小碎屑”。普朗克

的可接受的和满意的科学的标准能够用一句话概括:“只有当我说服我自己时”。为真的东西是我借助我的经验、我的存在、我自己,在与它斗争、讯问它和思索它的答案的意义之后,使我满意的东西。我变成我研究的东西,当我和它结合时,就达到同感。但是,由于同感不可避免地是私人的,因此它也是易错的。

泡利信奉的同感以及我们在讨论审美的综合性时提到的协同知觉、联觉或交叉样式知觉、综识,都在科学审美的颠峰体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可以从下面的陈述一眼看出:科学理性态度使人处于主客体二分的认识关系中,审美态度则使人处于主客体物我交融的关系之中。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人的各种精神能力——感知觉、情感、想像、直觉和理智——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积极地活动起来,由此使人的审美感知成为一种特化了的知觉能力。它虽然不脱离感性领域,但同时融入了人的理智。这就使审美的感性有别于认识论意义上的感性。在审美状态中,主体处于感性和理性、知性和想像力相统一的精神整合状态。这种整合过程不是将混沌的表象上升到抽象的概念而获得某种知识,而是在审美评价中呈现出一个新世界的模式,从物我的同一化中展示出世界的可能和希望。

科学审美不仅是科学发明或科学发现的突破口,而且也是科学理论评价或科学理论辩护的试金石。实际上,这两个过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例如,在科学发明的整个过程中,对旧理论的审美评价和对新理论的审美鉴赏就参与其中。逻辑经验论肯定前者而否认后者,这是有偏见的。麦卡里斯特指出,逻辑实证论者承认审美因素会影响处于发现情境中的科学家的行为,因为他们认为任何种类的刺激都可能成为激励科学家提出假设的促动因素。但是,他们否认审美因素在辩护情境中也可以发挥作用,看起来这是因为他们无法把审美标准划归逻辑或经验标准。实际上,科学家在自己的工作中并不明确区分发现的情境和辩护的情境,科学家在提出假设和估价理论时同样诉诸审美因素。狄拉克强调,审美因素的影响既表现在作为启发性向导,也表现在作为理论评价的基础——“物理学定律应该具有数学美”。他针对广义相对论说过这样的话:“我相信,这一理论的基础比人们仅仅从实验证据支持中能够取得的要深厚。真正的基础来自于这个理论的伟大的美。……我认为,正是这一理论的本质上的美是人们相信这一理论的真正原因。”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认为,直觉和审美判断在决定接受或拒斥特定的理论模型时是决定性的因素。还是这位狄拉克,他在评论薛定谔没有发表波动力学的第一个版本即相对论性波动方程——因为它与经验资料有冲突,但是后来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时说:

我认为,这个故事的存在寓意着,一个方程具有美比使它符合实验更重要。……情况似乎是,如果人们正在出于获得一个方程中的美的观点而工作,如果人们实际上拥有健全的观点,那么人们便走在进步的可靠的路线上。如果在人们的结果和实验之间不存在完全的一致,那么人们不应该容许自己太泄气了,因为差异完全可能是由于未被恰当考虑的和随着理论进一步发展将得以清除的微小特征引起的。

科学家怎样用科学审美评价理论呢?前述的科学美标准都是科学家评价理论的工具。在这里,我们仅列举两位有代表性的科学家的做法。赫兹借助三个标准构成选择理论图像的法则。除了逻辑一致性和经验适当性(appropriateness)

或与现象符合(correspondance)之外,还有简单性和独特性(distinctness)。他说:“相同外部对象的两个可容许的和正确的图像还可以在适当性方面不同。在同一对象的两个图像中,描绘了对象的更多的基本关系的那一个是更适当的——我们可以说这个图像是更独特的。在同样独特性的两个图像中,更适当的图像是除了基本特征外,包含较少数目的多余的或空洞的关系那一个图像更简单。”这样一来,关于简单性和独特性的可理解的多样性导致在不同的、但却在经验上等价、大体具有相同适当性的理论中选择的不充分决定性(underdetermination),这反过来又引入了对科学审美判断的需要——赫兹的第三个标准就是选择理论图像的审美标准。爱因斯坦使用双标尺评价科学理论——外部的确认(external confirmation)和内部的完美(inner perfection)。其中,后者就是一个美学标准,即理论的前提(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自然性”和“逻辑简单性”。贾丁则引入审美的质(qualities)表示审美效能(aesthetic virtues),罗列了科学家的审美评价的三种类型。这就是:把审美效能直接归因于理论或假设,因为理论或假设具有某些审美效能;把审美效能归因于借助理论或假设观看的现象,因为理论或假设在它们说明的现象中显示出某些审美效能;把审美效能归因于现象的描述(摹写、阐明、图解、绘图等),因为理论或假设在它们说明的现象的描述中显示出审美效能。

既然经验标准是科学理论能否立足的最终根据和终极标准,那么为什么要用美学标准评价呢?我曾经在两篇论文中分析了价值评价——审美评价自然位居其中——之所以不可缺席的理由,此处仅仅针对审美评价略说一二。

运用审美评价的显而易见的理由是,科学家必须在多个同样满足经验标准的理论之间做出选择——从中挑选出美的理论。而且,这些不同的理论确实具有审美上的差异,并非仅仅是琐细的差别。不错,逻辑经验论正确地指出,在相同的等价类别的理论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完全琐细的且与理论的经验内容无关:记号的差异、语言的差异、公式化的差异、描述的差异等等。但是,他们的这样一个观点却是成问题的:所有非经验的差异与在不同的理论之间的选择无关。如果说上述差异是“风格”差异的话,那么它并没有穷竭在经验上等价的理论之间的差异。除了风格的差异外,也存在其他差异,像赫兹所谓的简单性和独特性,这是与在不同的(可是在经验上等价的)理论之间选择有关的,可以称这些非风格的差异为“审美的”差异。事实上,人们总是能够造出一种理论乃至许多理论去解释已知的事实,间或地甚至能预言一些新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对理论的审视标准只能是审美的。

审美评价的运用还有更深层次的理由。审美标准远非只是表明当前的理论拥有同等价值时才发挥作用,或者说只有科学家依据经验标准已经接受某些理论时才得到应用。倒不如说,美学的和经验的标准共同决定科学家的理论选择标准,科学史已经表明,审美考虑在做出这些决定时发挥作用。因而,审美因素应该被看作是充分表达了科学的特征,正如逻辑和经验是科学的特征一样。这并不意味,在科学家的经验的和审美的考虑之间不能做出有意义的区分,但是这种区分决不是在科学和超科学之间划界。更为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在同样符合经验的理论中,美的理论是在本体论上更加接近实在的理论,也是更基本的理论;而不美的理论总是不完善的、暂定的、过度性的,终究会被美的理论或迟或早地取代。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爱因斯坦理智地反对正统的量子力学的合法性,他认为这样的量子理论只能满足“店主和工程师的利益”,它仅仅正

确地预言了实验结果,而无助于向我们揭示“造物主”建造的宇宙建筑物的宏伟。在这位科学艺术家的眼中,正统的量子力学的宇宙建筑构架在理智上是“不幸的粗制滥造”。沙利文(J. W. N. Sullivan)对此有一个总括性的评论:

由于科学理论的首要宗旨是发现自然界中的和谐,所以我们能够一眼看出这些理论必定具有美学上的价值。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在于它的美学价值。因为给原本混乱的东西带来多少和谐,是衡量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手段之一。我们想要为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正确与否进行辩护,必须从美学价值方面着手。没有规律的事实是索然无味的,没有理论的规律充其量只具有实用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科学家的动机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是一种美学的冲动。……科学在艺术上不足的程度,恰好是在科学上不完善的程度。

最后,有必要厘清审美评价和经验评价的关系。按照麦卡里斯特的分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自主论(autonomism)认为,科学家的审美的和经验的评价在整体上是不同的,是彼此不可还原的,审美知觉特有的注意方式是超脱的,即对知觉对象抱一种超然的或无目的的态度,不把功利的东西归于对象。还原论(reductinaism)认为,科学家的审美评价和经验评价只不过是互为不同的方面。它们描述了可能的观点频谱的极端,而每一个可能的观点都安置了审美判断和经验判断之间的一定程度的可还原性。而且,从长时段上讲,二者则可能是一致的,当然是以比较复杂的方式相互关联。进而,他提出审美归纳的概念:审美归纳并不在于依据每一个科学理论显示出对它的意图的适合程度上把美的禀性赋予它;相反地,审美归纳将使科学家把未显示出适合它的意图、但却在经验上成功的理论视为美的,倘若这个理论分享刻上显著成功的理论的审美禀性的话。基于审美归纳,他细致地分析了这种关联:

科学中的审美规范关注两个因素:共同体采纳相信的理论在经验上的成功和这些理论的审美性质。一个理论的经验成功帮助确定该理论的审美性质在共同体的审美规范的权重;反过来,这个规范就用于评价后来的理论。一个牢固确立的审美规范会导致该共同体去建立和认可审美上正统的理论。有时或许由于采纳了新假定或者利用了新方法,一个具有崭新的审美性质的理论形成了。由于有已经确立的审美规范,这样一个理论最初很可能遭到抵制。只有当这个理论或者其他与之类似的理论,表现出足够的经验成功时,这个理论的审美性质的权重才会大大提高。这使得新理论能够既根据经验标准又根据审美标准得到接受。规范的修正使得后来的具有新审美性质的理论更容易被接受,使共同体能够进一步探索构成新型理论化方式的假定或者方法。

与经验判断相比,审美判断在时间上有滞后作用。伯恩斯坦(J. Bernstein)写道:“在科学中如同在艺术中一样,充分适当的审美判断通常只是在回顾中才能达到。一种完全新颖的艺术形式或者科学观念初看起来几乎肯定是丑陋的。无论是在科学中还是在艺术中,显而易见美丽的东西通常都是对熟悉的东西所作的扩展。只不过有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完全新颖的观念开始看上去是美丽的了。” 我觉得,科学理论的审美判断的滞后作用恐怕只可能在非发明者身上发生效应。对于发明者本人而言,审美感常常是即时的,包括对新的审美因素的鉴赏,彭加勒和爱因斯坦等诸多科学大家的切身体验就是明证。

在科学理论的评价或辩护中,经验标准和审美标准孰轻孰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狄拉克把审美标准看得至高无上。韦克斯勒坚持相反的观点:在艺术中,审美针对已经完成的绘画、十四行诗和奏鸣曲,这些在正常情况下是我们鉴赏、批判的主题。科学没有以这种方式显示出供审美批判的产物,几乎不存在任何可辨认的对科学进行审美批判和反应的词汇表。通常的科学产物——方程、物理模型或写成的论文——“成功”的标准是,它是否起作用,即是否预言、说明。科学审美判断只在达到那个产物的认知过程中起作用。狄拉克的观点似乎显得极端和绝对了一些,缺乏应有的灵活性。韦克斯勒的观点有明显的错误。其一,科学审美判断不仅仅在科学发明的过程中起作用,也在发明的结果即科学产物的评价或辩护中起作用。其二,科学产物本身也是审美批判的对象,也有审美批判的词汇表。例如,彭加勒依据简单性这一美学原则,批判洛伦兹的电子论引入过多的特设假设。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论文的开头就揭露,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对于导体和磁体相对运动的解释引起并非现象本身固有的不对称性。而且,他一直重视从美学的角度审视和批判现有的理论:“对于没有任何经验体系的不对称性与之对应的这样一种理论结构的不对称性,理论家是无法容忍的。” 前面已经多次涉及人们对科学产物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审美评价,这无疑是确证我们看法的又一有力证据。

在科学实践中,为了判断理论的经验适合性(adequacy)的程度,大多数科学家都满足于使用经验标准,例如内部的连贯性(consistency)和与现存资料的连贯性等等,这是合理的和正常的。但是,正如科学家意识到的,也存在一些案例,理论评价的经验标准没有揭示理论的经验适合性的真的程度。这些案例可以分为假否定(其中经验资料似乎怀疑为真的理论)和假肯定(其中经验资料似乎确证为假的理论)。由于迪昂-奎因不充分决定论题的存在,对高级理论的接受或拒斥就只能从非经验的角度、特别是用审美标准来评价。狄拉克说:

假定理论和观察之间出现了不一致,而这又被确认和证实了,此时人们应该认为该理论是错误的吗?我会说,对最后问题的回答的确是不。……任何一个鉴赏把自然运行的方式和普遍数学原理关联起来的基本和谐的人,都必定感到,具有爱因斯坦的理论的美和雅致的理论必然本质上是正确的。如果在应用该理论时竟然出现理论与观察的不一致,那么这种不一致必定是由某种与这一应用相关的、未曾适当考虑的次要特征引起的,而不是由理论的普遍原理失败引起的。

类似地,泰勒(A. M. Taylor)写道:“广义相对论理论大厦的雅致之美应该被认为是相信它为真的理由。”如果审美判断能够揭示理论的真或接近真,那么它会解决检测在理论的经验评价中得到的假否定的问题。关于假肯定问题,由于能够从假前提得到真结论,因此假理论的预言有可能与经验一致。因此,一些通过经验检验的理论有可能远离真理。如果再没有更具识别能力经验检验,这样的理论就只能通过诉诸非经验的标准来鉴别,审美标准就具有这种鉴别功能。在审美上令人不快的理论很可能远离真理,即使它们具有经验成功的历程的记载。韦克斯勒则给出了另类诠释:当科学家反思他们的工作、概念的发展和详细阐明他们的理论时,他们认为直觉和美学指导他们的“这是它必须如何存在”的感觉,即他们对正确性的感觉。实际上,如果我们相信科学与实在具有单一的和唯一的关系,并假定它与真理同义,那么在科学判断或认知

中,美学观念似乎是变幻莫测的或边缘的观念。人们仍旧能够认为科学的产物是美的(真等于美)。但是,如果人们把科学视为趋近实在的尝试,服从于实验,而并非必然服从于证实,那么便存在行动的自由:人们能够设想,可供选择的假设服从审美因素。

由此不难看到,经验标准和审美标准孰轻孰重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应该针对具体案例具体对待。在这里,没有现成的法则和程序可以套用,需要的是彭加勒所谓的“直觉”(intuition)和迪昂所谓的“卓识”(good sense)。迪昂在论述卓识是理论或假设取舍的审判员时说:当一个理论的某些推论遭到实验矛盾的打击时,我们获悉应该修正这个理论,但是实验并未告诉我们必须改变什么。它把找出整个体系的弱点的任务留给物理学家。没有绝对的原则指导这一探究,不同的物理学家可以以大异其趣的方式进行,没有权力相互指责对方不合逻辑。比如,当一个人通过使这些假设在其中应用的图式系统变复杂、通过乞求误差的各种原因、通过增强矫正而力图重建理论的推论和事实之间的和谐时,他可能不得不维护某些基本的假设。而另一个轻蔑这些复杂的人为程序的物理学家可能决定改变支持整个体系的基本假定中的某一个。第一个物理学家无权预先谴责第二个物理学家胆大妄为,后者也无权认为第二个物理学家谨小慎微是愚蠢可笑的。他们遵循的方法只能用实验辩护,如果他们二者都成功地满足了实验的要求,那么在逻辑上允许每一个人宣布他自己对他所完成的工作感到心满意足。此刻,

容许我们在两个物理学家之间做出裁决的可以是卓识。情况可能是,我们不赞成第二个人推翻一个庞大的、和谐地构造的原理的仓促草率,因为细节的修正、稍微的矫正也许足以使这些理论与事实一致。另一方面,情况也可能是,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个物理学家不惜任何成本,以不断的修补和诸多交错纠缠的抑制为代价,固执地维护在每一部分都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的虫蛀的支柱,是幼稚的和不合理的,因为此时拆毁这些支柱便会有可能建造一个简单的、雅致的和牢固的体系。

??

论设计美学中的审美范畴

论设计美学中的审美范畴 无论在设计美学抑或艺术美学中,审美范畴始终包含着两大内容,一是肯定性的审美价值,一是否定性的审美价值。 什么是审美价值?产品的美则是该产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而产品的适用性是一种功利价值。产品的审美价值是一种精神功能,审美具有超越直接功利性的特点,不以追求某种适用目的为动机,不能直接满足人的生理的、物质的、或功利的需要。所以说,审美的享受,不是对于对象的享受,而是一种自我的享受。 就像席勒所说“关照(反思)是人对他周围世界的第一种自由的关系。如果说欲望是直接抓住它得对象,那么关照就是把自己的对象推开一段距离,使其不受贪欲的影响,从而把它变成自己真正的和不会丧失的财富。在反思的时候,那种在单纯感觉状态中绝对支配着人的自然必然性脱离开了人,在感官中出现了瞬间的平静,永远变化的时间本身静止不动了,分散的意识之光集中在一起,使形式——对无限事物的描写——反应在短暂的背景上。只要人的内心点燃起烛光,身外就不在黑夜茫茫。” 美,是正面的,肯定性的审美价值。丑,则是负面的,否定性的审美价值。 美的肯定性,在于它的优美与崇高。优美与崇高,也是常见的两种相对的美。优美也称秀美,包括典雅、绮丽、柔媚、精巧、清秀、飘逸、淡雅、幽静……一类的美,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也最早被人们认识和把握。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这是一种优雅的美,柔性的美。 崇高也称壮美,包括雄伟、壮阔、豪放、劲健、热烈、浓郁、奇特……一类的美,这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李大钊说过:“美非一类,有秀丽之美有壮伟之美。前者即所谓美,后者即所谓高也。”优美与崇高是最常见的两种相对的美,普遍的存在于自然广义上的美,是一种直观的被人所直接感知的美,这就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美,如形容女子的“美若天仙”,对一件产品说“这种造型很美观,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等等。 优美与崇高,都是人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但审美特性有所不同,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在独享世界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严峻冲突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优美是一种单纯、常态的美。“美在于和谐”,这是人们对于美的最初认识,这里的美,就是优美,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而崇高的基本特征是严峻冲突,往往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鼓舞。 从量的方面来看,优美小,崇高大。 优美的事物一般形态轻巧,力量较小。如风景秀丽的小丘,清澈见底的小溪,嘤嘤鸣叫的燕雀等。崇高的事物则形体巨大,力量强大。这里的大和小,是指同类事物的比较。如参天大树固然大不过它赖以生存的小丘,但大树显现的是崇高美,小丘则是优美。也有事物虽形体不大,然而力量却很大,如小小的海燕能在疾风暴雨中穿越、欢叫、也属于崇高。 从形式方面来看,优美规则、柔和,崇高粗犷、奇特。 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和均衡、比例与均称、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如飘逸多姿的柳树,玲珑剔透的美玉,婀娜温和女性等。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简美。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圣母像》,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就是如此。中国舞蹈家刀美兰在舞蹈《水》中,塑造了一位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的优美形象。表现了傣族顾念在劳动后泼水、戏水、淋浴的情景。

论科学技术的文化计量

论科学技术的文化计量 摘要:文化的进步要求,必须对全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文化价值的衡量和计量,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也是科学计量学的重大课题。本文是就中国计量文化的博大精深、计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如何加强计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内容经行阐述。 关键词:科学技术文化计量措施 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挖掘计量文化内涵,加强计量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1 中国计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也包括了具有东方文化的特点计量文化,中国的古典文学、音乐和计量单位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产生了音乐。音乐中的音调等规定称为“音律”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尚书》中有记载,舜继承帝位之后,到各地巡视,他来到泰山下的岱庙,为了安抚百姓,协同四季之日月,统一了律法,又下令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把度量衡和音乐中的音律联系在了一起。可见音乐和度量衡关系的密切。基于中国的文化特点,许多典故被概括为成语,与长度单位有关的成语有:鼠目寸光,毫厘不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入木三分、一落千丈千里、迢迢一日千里等与其他计量单位有关的成语有五光十色、分秒必争、五彩缤纷一刻千金等。唐代的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唐诗中涉及计量单位的为数众多。李商隐的《无题》: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计量单位的妙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唐诗增色不少。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棵耸入云天,熠熠生辉的巨树。那么计量文化就是它充满智慧的一个枝杈。在学习计量知识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含案例)

科学技术的作用与评价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呢?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其次,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二、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具体事例: 一 科技给力为华蓥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间:2011-3-11 来源:广安在线 [评论] [字号:大中小] [打印] [关闭] 。

设计与审美

浅谈设计与审美摘要 视觉艺术家们普遍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是以人的直观感受为尺度, 标是人类对自身的自我意识,是人类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的确证, 以审美为中心它的终极目它的实质是

的一种精神生产。本文从设计史展开,向我们阐述了审美变化与设计的关系。从而展望未来设计,指出设计师应从良性上引导大众审美,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平衡生态,才能使设计起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改善人类生活的作用。 [ 关键词] 设计,审美,迎合,引导,未来设计 设计,这一大概念几乎囊括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体现了人们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到改善周围环境,从满足基本需要到精神层次的更高需求以及寻求更优化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设计由多种要素积淀而成,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材料资源,加工工艺,审美观念等等,而我们今天将焦点放在人的要素上,因为设计以人为本的目的和动力是设计史上的无论哪个阶段都无法否认的。只是各个阶段的以人为本是否存在真正的为大众的目的罢了。以人为本本身就是个广义概念,设计中的以人为本需要考虑人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而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大众审美问题主要属于人的社会特征领域即职业,职务,文化教育水平,阶层,民族,宗教信仰等。可以这么说,设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为设计对象所接受,也就是与大众的审美观念产生共鸣。那么设计与审美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呢?而我们的未来设计究竟是靠着迎合设计对象的审美还是引导设计对象的审美,才得以延续和发展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的范围很广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就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 . 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是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叩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设计与审美的关系: 第一,设计的本质是审美。也就是说审美决定了设计,用简明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审美主动,设计被动,当然这是拟人的说法让大家更清楚明白的理解。当时大众的审美观导致设计师做出了满足迎合大众口味的设计,在满足产品的实用性的基础上来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在认识活动、改造活动、评价活动、交际活动、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中都存在着审美因素,而艺术活动仿佛把散落在其他各种活动中的审美“碎屑”集中起来,熔铸成定值的审美“锭块”,任何其他社会意识——无论科学、道德,还是宗教——都不能以如此凝聚的形式表达对世界的审美关系。除了艺术之外,任何其他社会意识形式都不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特殊形式。或许,我们可以从设计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找到相应答案。 设计是伴随着劳动产生的,最初的设计几乎是伴随着祖先们用自制的石器敲击的那

设计美学论文

设计美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设计美学的运用 学生姓名:汪XX 学号:3130106XXX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301 指导老师:邱XX老师 2016年5 月22日 设计美学论文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艺术设计的全部过程,包括设计产品、设计过程、产品消费、部门设计、设计美学历史等等。设计美学研究的使命就是探索设计的本质,并利用审美规律创造新的美的形态,推动设计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设计美学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是具体的,但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也在不断地被改变。设计美学是一种应用美学,它是把美学原理应用到设计艺术之中而产生的一种美学,这种美学消解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是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即设计美学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设计美学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性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设计,设计美的体现是一种动态过程,而其达到的是一种静态效果。 设计美是社会性劳动成果的结晶。它不依附于艺术美,因为设计的价值体现是作为实用功能美而存在的。设计美是在不断创造中体现的,不千篇一律,也不一成不变。产品的材料、结构、形式、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互为一体的设计美构成要素。 材料美要素被称之为设计美的第一要素,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品种,对材料的加工工艺技术,其性质的变化规律等,在不同条件下发挥材料特质赋予材料以美的属性。除过材质本身,对于同一件设计品来说,它表现出来的色泽,纹理、软硬、轻重、粗糙、温润等性能状态都是由于材质而决定的。 结构美要素,“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总和,它是空间里的存在,它把产品的形态从空间上分解为点、线、面、色彩、机理等简单要素,经过这些简单要素的位移、重复、变形,进行组合,构建,产生一些感觉上不同的感受以产生美。

论科学技术不能创造价值财富(黄云雷)

论科学技术不能创造价值财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浪潮此起彼伏,科技成果推陈出新。科技的创新,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这些都要求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深入研究这一重要理论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对我国决策者在新时代中就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以及如何安排社会生产要素的配置,如何定位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界针对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财富存在着不小的争论。有的学者援引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大会上提到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时代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发展为理由,试图向广大人民宣传科学技术创造价值财富的学说。在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浪潮此起彼伏,科技成果推陈出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学说看似很有说服力。但是严谨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科学技术是排除在人类活劳动之外的一种特殊的物化劳动,它在生产过程中绝不能创造价值,而只是将其自身价值转移到它的产品上而已。 首先,按照马克思所提出和创立的“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理论判断,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作为可变资本的活劳动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由此,也就排除了科学技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可能性;再者,科学技术具有非独立性,一般要渗透到生产要素特别是生产资料要素之中,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生产资料作为“不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不变的资本,所以,科学技术就不是创造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任何源泉,至多不过是转移旧价值的手段而已。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从它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属于意识的范畴。既然属于意识范畴,它必然是依赖于物质的。在现实社会中,科学技术最常见的是依赖于人——转化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生产工具——转化为经过现代化改造的机器工具上。意识同时也能反作用于物质。意识通过指挥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反作用于物质。科学技术的威力通常由高级劳动者和先进的机器发挥出来,以更少的劳动耗费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正如科学家建立电磁感应理论并以此培养高素质的技工,促进相关技术的提高,逐渐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实现了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以电力为动力带动各种机器,极大地增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有的学者紧紧抓住这一点,以此为依据,说明科学技术创造了价值。显然这是不符合逻辑的。首先,科学技术是人类在总结经验,观察实践以及大胆猜测中得出的科学的意识。这种意识本身就包含价值,而这种价值的源泉只能来自人类劳动,确切说是科学工作者和高级技术工人的辛勤劳动。由于这种劳动更多是脑力劳动,具有一定隐蔽性,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从而得出了是科学技术创造价值的错误结论。在某种意义上看,科学技术更像是一种不变资本,它所能“创造”的价值,不会大于开发这种科学技术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价值。那么如何解释社会中某种科技创新迸发出的力量(或者说其“创造”的价值)看似远大于开发其成本这一现象呢?看似多出来的那部分价值从哪里来的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将目光放得更远,视角更准确。我们知道,一项科技的开发创新,往往是由具备较高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完成的,那么将这些人从孩童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这其中就耗费了大量的人类劳动,包括教师为他们提供教学服务,书商为他们提供各种教科书,实验室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等等。这样的人类劳动统计起来数目将是巨大的。然而这还不是全部。一项科技的开发于创新,往往是在其较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比别人看起来更容易成功,那

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作者:燕春培(学号:2011202048)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2011级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摘要:作为人类文明动力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通过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越采越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并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使人能够从“奴隶般的劳动分工”中解放出来,越来越远离一般动物界,实现人之为人的物质生活;同时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完善提供思想基础和知识文化背景。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正确科学技术人文价值基准。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人为本 随着知识经济的临近,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已被人们深刻认识。然而,纵观人类文明进化史,科学技术的价值功能绝非仅仅是经济的,也不仅仅是军事与政治的,它不断推动着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整个人类文明进步。 然而,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科学通过技术应用进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理论探讨的热点。乐观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超过其负面效应,对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不应怀疑;悲观主义则持相反意见,担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膨胀、克隆人种等等严重问题,已经使人类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在某些国家,一段时期以来,悲观主义的论调曾经占了统治地位,科学技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质疑。 新世纪到来之后,这一问题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双重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人类享受着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生活资料,日子越过越舒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战争威胁、道德危机等等也确实存在,令人不得安宁。科学技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究竟有多大积极意义?科学技术究竟有没有人文价值?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科学技术给人文价值带来的正面影响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正面影响是无可置疑的。马克思认为,人首先必须吃喝穿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首先,科学技术在物质层面的人文价值表现在: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的物质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的物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人类由以产生的动物界,从而凸显出“人”的存在与价值。[1]人类物质消费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就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不仅如此,科学技术在创造各种物质财富的同时,极大地减轻了人类的劳动强度,使人能不断地从“奴隶般地服从”劳动分工的悲惨状态下解放出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解放包括人从自然力和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两方面的含义。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经历了一个从“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到“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三个发展阶段。也就是说,人类对物质手段的运用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劳动谋生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物质手段的进步与人自身解放的高度一致性。 其次,科学技术不但用其创造的物质财富造福于人类,其本身还有巨大的精神价值,

艺术设计审美分析

艺术设计审美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30T15:15:09.670Z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6期作者:牛艳君 [导读] 这一层面的审美来自用户维度的评价,是产品的基础审美,是产品最先应该达到的。 牛艳君(新密市园林局;河南工业大学,河南新密 452370)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109-02 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有设计的造型活动,不只是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心里过程。无论是设计者的美学构思和创作,还是接受者的审美感受和鉴赏,都是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多种心里矛盾的统一体。对于艺术设计的审美创作和鉴赏者而言,就不仅需要具备上述四种审美心理因素,还缺少不了艺术设计的审美需要、动机和个性等心理要素。 关键词:感知;想象;情感;理解;个性;设计 一、工业产品:The Light Drop(水滴灯) 设计师:Rafael Morgan(巴西) 品质卓越的工业产品固然是好的,而具备一定艺术设计感的工业产品更是能使产品本身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趣味性的升华,因此各类工业产品在设计规划、实施生产和服务运营的过程中,亦是需要诉求艺术美感以达到由内至外的卓越。 总体来说,工业产品的审美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直观评价和直接感受的审美。是根据产品外观,或者用户交流体验产生的审美。这一层面的审美来自用户维度的评价,是产品的基础审美,是产品最先应该达到的。 2.深刻理性的审美。是在产品的设计和工程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产品的各功能细节和配置的平衡之美。这个审美来自设计师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水准的客观评价。 3.设计理念的审美。是产品的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最有力和最值得尊敬的产品诉求和真正价值的体现。一个具备卓越品质符合科学理性的产品,在是否尊重人性、体现社会责任、蕴藏文化内涵的方面,同样不可或缺。 下面就通过这三个层面对“水滴灯”进行审美分析。 1.外观审美。 按照风格的差异,可以简单地把灯具分为欧式灯、中式灯、美式灯、现代灯。根据资料介绍,这款“水滴灯”即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灯具。水龙头和水滴在日常生活中本是平平常常不惊不奇的,但设计师把这些普通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并且赋予其新的表意和功能,整个物件就变得不再普通,甚至是令人啧啧称奇的。 另一方面,根据产品的外观特征,造型可分为三类:模仿;变形;抽象。由此看来,此款“水滴灯”只是套用了水龙头的自然造型,对水滴进行了简单的变形再加以组合,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独特灯具。其外观造型虽并无过多奇异变化,却使人眼前一亮,散发着足够的彰显力和震撼感。 2.理性审美。 想必看到这款“水滴灯”的人们都能猜到,其照明开关配置应该是在水龙头上,事实也正是如此。就和水龙头能够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取水停水一样,这款“水滴灯”也是通过对其水龙头造型的开关进行旋转以实现开灯灭灯的命令。由此可见,其操作性非常符合人们的潜意识习惯,令人能够使用自如。 3.理念审美。 “水滴灯”的设计师Rafael Morgan在官网里针对这款灯具如是说:“The Light Drop is supposed to make people think about how we are dealing with our natural resources,in this particular case,the water,which is the main source of energy for every living organism in this fantastic world。Water is energy indeed。I really hope that people really get my message。” 其大意就是希望人们在使用这款灯的时候,能够由于他直白的外观表意产生一种环境资源缺失的危机感,从而使自己产生节约用水的行为。这何尝不是一种奇妙的潜在联系,由发自内心的设计所带来的神秘力量。 二、视觉艺术:Animals’Eyes(摄影) 摄影是光的艺术,用光线、线条、影像有机地组合,通过画面把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表达出来。镜头是摄影师交流的武器,是自己身体的一种延伸。 摄影师:Suren Manvelyan(亚美尼亚) 世界摄影史是摄影摆脱绘画,形成独立的艺术手段的斗争过程。摄影发展到今天,无论从摄影器材、参与人数、摄影技术、画面风格来说,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由于拍摄器材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支持,因此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人物、风景、纪实等摄影类别,当今又有一种另类的摄影风潮悄然兴起——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是近距离捕捉画面的技术,专门从事这项技术的人通常还会使用特殊的镜头,这些镜头擅于捕捉微小动物或物体的细节。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这些微小的细节常常被肉眼所忽视,但得益于微距摄影技术,我们可以欣赏到更多的细节画面。 Suren Manvelyan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他曾推出过一组惊人的人眼超近距离摄影《你美丽的眼睛》。Suren发布的《动物的眼睛》这组作品,由于其超近距离的拍摄角度令人感到逼迫和震撼。一方面,它们有力地说明了最自然即是最美丽,另一方面,Suren也是通过这些美得让人瞠目的眼睛告诫人们动物需要更加安全、自然地存在。 三、室内设计:anzas(舞蹈工作室)为例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生活、科学和艺术三方面的内容。一间尚未装修的毛坯房在室内设计师的手中就如同一张白纸,铺墨着色后,或体现着业主的风格,或透着设计师的风格。 室内艺术设计是艺术文化知识与室内设计之间的融会贯通,一般需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性设计原则:满足使用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及整个室内空间功能设计必须层次分明、统一协调、简单实用、朴素而又不过分奢华; 2.室内空间的整体性设计原则:做室内设计规划时,必须了解使用者的文化与社会背景,选择适合他们的社会身份的艺术设计风格。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 内容提要:本文说明科学美是确实存在的,科学是真与美的统一,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科学美的形态可分为科学事实美、科学理论美和科学实验美三方面,并一步论述了科学审美在科学创造中三种作用。 关键词:科学美形态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审美 一、科学美客观存在 正象在是否存在艺术美的问题上艺术家最有发言权一样,在是否存在科学美的 问题上科学家也最有发言权。很多著名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发现科学美的存在。毫无疑问,很早科学家们就懂得科学中蕴含奇妙的美。哥白尼在《天体运动论》中第一句话是"是哺育人的天赋才智的多种多样的科学和艺术中,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全副精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哥白尼选择这样一句话开始他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多么欣赏科学中蕴含的美。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玻恩说它"象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但他们对科学美的肯定则是不容怀疑的。 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它是在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的。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 二、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 科学的对象首先是自然世界。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奥秘,见出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规律。自然界在外观上纷繁复杂,似乎杂乱无章,但在实质上和谐统一,具有规律可寻。宇观世界如此,微观世界亦然。科学研究就是要力图把握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一种科学理论成果,如果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它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科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这种真与美的统一。科学史上,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等等被人们称为"科学的艺术品",决不是没有道理的。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科学(科学实验、理论、公式)之所以美,首先在于它能够把握客观实在,反映自然界的内在和谐。爱因斯坦曾指出: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与统一,是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三、科学美的形态 科学美的形态可分为科学事实美、科学理论美和科学实验美。

论科学技术与文化

论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科学技术和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不同的两个方面,他们既有本质上的区别, 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一,科学技术: 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经验和社会意识的结晶, 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第二,文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说:" 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 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 科学技术不完全是文化, 可以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介质, 当这种载体和介质与文化的功能相同时, 科学技术便具有了文化的特征, 反之则不然。文化也不完全是科学技术,但可以借科学技术的力度加大和扩展自身的功能, 发挥深远而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与文化共生共存, 文化或文化产品本身就

离不开科学探索和发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同层次科技发展导致不同的文化层次。日本学者森谷正规曾指出:" 每一个国家的技术和制成品, 都是该国文化的产物" 。 二、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科学技术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文化的结构, 丰富和更新了文化的内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一个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着的理性工具。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 推进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在文化的发展中的媒体文化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文化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图书等内容, 它以宣传或传播为主要特征。科学技术与媒体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科学技术是传媒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媒体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科技的传播与发展。 (一)科技水平决定新闻传播的发展 1844年, 莫尔斯发明电报。不久, 人们就用它来传播新闻。 20 世纪,美国和英国相继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传播新闻。随着无线电技术、电视技术以及后来的卫星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子新闻传播逐步成为当今世界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 (二)在当代利用科学技术传播手段上, 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莫过于卫星传播和网络传播 三、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设计美学》 教材版本: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 课后题: 第四章审美范畴论 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 二、在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 三、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质,而功能美却是对其合目的性的观照,这是否是矛盾的? 四、在设计中如何调动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的作用? 五、设计怎样体现出生态美? 课后题参考答案: 一、答:以节奏感为例,节奏感是人的形式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界运动的周期性,就存在许多节律现象。究竟是什么使节奏被人们普遍意识化和情感化的呢? 首先,发挥了中介作用的因素是因为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轻松化,它使人对节奏产生出愉悦感受,各种劳动状态的差别而产生的节奏越不同,就越容易使节奏由某一具体劳动的联系中脱离开来。 另一种引起分化的中介是史前时代的武术模仿和礼仪,通过巫术活动,节奏成为调整和组织集体行动的一种工具,与原来的劳动脱离开来可以被普遍地加以运用。 因此,节奏所具有的情感激发作用,最初只是劳动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只有当节奏脱离开具体的劳动,作为形式因素用于组织各种生活使之秩序化时,才使节奏变得不仅富于层次和韵律的变化,并且也使感受丰富起来。 此外,对称和比例、色彩感的形成也经历了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到文化积淀的过程。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在形式感的丰富化和精细化上,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 二、答:(1)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 (2)其次,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 (3)其三,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影响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暴漏出它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反映出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深刻矛盾。因此,我们怎样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科学技术;人文;社会 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学技术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积极影响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提升。随着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人们都感慨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便利。培根曾说:“在所有的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我发觉,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贡献和新发明更加伟大的了。” 科学技术对社会人文的消极影响 虽然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影响,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所以,在它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科学技术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1环境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极具增长,自然环境收到了严重的破坏。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核放射污染等现象俨然说明,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资源短缺: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要带动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源,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需要我们去合理的规划利用,否则资源就会枯竭,现在人类已经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局面,所以合理利用资源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论文 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然而,作为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所以,在科学技术的问题上,应该趋利避害,努力造福人类社会。 关键字: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双面性 正文: 科学就像一座山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时,它的面貌是不同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诸多领域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发展是通过渐进和飞跃两种形式而实现的,渐进过程是科学进化过程,是科学知识的量得积累阶段。技术是人类为了实现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进步和创新愈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愈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又是信息时代。当前社会风起云涌,瞬息万变,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科学技术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可否认,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1],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1 科技进步对社会的正面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科学技术取得了全面的、长足的进步,推动了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空前发展。 1.1科技技术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科技进步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科技进步优化人的心理品质,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导致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国际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正因为人口多,才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他人无法企及的业绩。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正是我国将人口负担转换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的根本途径[2]。

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 导言 美学即是研究有关审美活动规律的学科。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审美感受主体方面表现为审美经验,在客体方面表现为它的审美价值。荒漠与河流 设计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它在科技美学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地探讨设计领域的审美规律耐用、经济和美观审美功能不仅直接提供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某种精神愉悦和满足,而且成为传达产品功能目的和整体价值的一种表现手段,这就为商品的展示和信息传播提供了最直接的和最有力的途径。 避免两种倾向:一种另一种罗斯金的建筑评论 一个设计师素质的高低,有匠气灵性之别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和感悟能力的不同造成的。杰出的设计师都会形成自己的设计哲学观和美学观,都要取得对设计的某种规律性的把握。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造物和建筑的美学思想。《老子》“有无相生”、“虚实互补”的空间观念。“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为器物和空间的造型原理指明了方向。计成在《园治》中提出的天人合一观和系统观表现了“虽由人用,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思想。设计的文化取向与市场取向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产品系统与人的关系实用、认知和审美三种功能的复合体。以符号认知功能为先导、以实用功能为取向和依托、以审美功能为表现手段和精神追求的原理是共同的。 第一章形态构成论 设计的定义中设计形态学形态学在生物领域,林奈拉马克生物形态学有机结构形态的科学德国艺术批评家赫尔德《拉奥孔》第一种建筑艺术园艺艺术第三种服装艺术第四种男人从事的各种活计第五种则是语言。森培尔 第一节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各种自然物的存在和运动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和秩序 1.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与功能启示 孔子说:九曲洄流、潮回汐转都可以成为君子人格的象征。顾凯之 《周易》“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杜季阳《云林石谱》对于峰石的形象特征和气势,用瘦指峰石的苗条多姿,风骨磊磊;皱指石身起伏不平,能看到有节奏的明暗变化;漏指石身里边有空穴上下相通、脉络连贯;透指玲珑多空穴,前后能透过光线;清则指具有阴柔的秀丽之美;丑是富有奇特的滑稽感;顽是有坚实浑厚的阳刚之美;而拙是富有质朴、痴阔之感。对自然之石的观照丰富和发展了人对自然形态的感受力。 贡布里有机体呈现出来某些式样的可见图案必定是有其用处的。一种是动物形成的伪装图案,其目的是为了不被别的食肉动物发现;另一种则是动物形成的醒目图案,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峨眉山下枯叶蝴蝶求得保护和生存“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遗传中使用有利变异不断保持和积累起来。 统一尺度同地球引力场相联系的各种生物的形态美,都是与它自身的生物种属的特点相关联的。植物叶脉的韵律蜘蛛的织网方法燕子的营巢藻类 热带荷叶似的浮在水面上的花卉叫王莲直径可达1.5至2米,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坐在上面不会下沉。建筑师受到王莲叶子的启示,设计出具有薄膜结构的建筑造型。1851年水晶宫园艺师兼建筑师的帕克斯顿钢架和玻璃为预制构件,在现场进行装配。展厅体积庞大,结构轻巧,而内部宽敞明亮,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论审美的 意义

论审美的意义 摘要:人生有无意思的判断标准在于自我创造性价值的能否实现。主观自我对人生进行有无意思的价值判定,进而在积极意义上实现自我创造性价值追求。价值追求与实现为人生有意思的认定提供了条件,而人生有意思的认定又作为基础促成价值追求与实现。 关键词:人生价值;审美;追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试想人如果生活在一个没有美的环境中,那将会多么痛苦。也正是审美需求,促使人,哪怕是在原始时代,去追求美,创造艺术。审美需求是与人生的求知欲,功利欲相并列的。生活中,如果只拥有了知识,拥有了金钱,那么这种生活还是不完善的,生存本质地要求在真,善,知识与意志等样式之外表达自己,确证自己,故而,爱美,是人的生存对自己不仅作为一个与它物相对的生命,而且作为一个自为的存在的确证与表达。人的一生是追寻美的人生,而具审美的人生是诗意境界,达到人格的和谐完满。 一:何为审美 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源自人的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它包括对世界与对自身的一种理解,也包括对某种行为方式的认同。美学从广义上说,不仅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内涵的丰富多彩现象的思考,同时也包容在生存方式中,因为审美活动本身就实践,体现着美。审美活动更直接指明了审美现象中主体方面的状况,因为在审美中,主体是动态的,是实践的,同时也是生存性的。审美的目的就是需求的实现,审美的目的就是审美境界,审美活动一旦发生,由于其性质所致,它必然向审美境界发展,审美的活动是在对象之中的活动,是主、客合一的活动。另外,如果对审美经验具体分析,可看出审美是主体的自我超越,是对对象的投入,在理论上,这种超越与投入,就是审美活动与实践的本质的内涵。主体以一个个体,一个与对象相对而立的“我”出现,这种情况,与对象分为现象与实体、材料与实体、材料与形式,意义与基质的情况共生,它和对象合为一体,共同进入一种非功利的状态,当进入这种境界时,可以说人在“美”之中。这种具体的超越它使获得的意义更模糊,更丰富,它使获得的意义虽不明确,但更“痛切”。就获得的意义核心来说,抽象的超越获得的是“本质”,“本质”是对事物的陈述,它分离于事物。但在具体的超越中,人们面对事物直接的感性展示,并不在其“后”寻找“本质”,而是让事物就这样出现,也即“存在。”在审美经验中,事物在如其所展示的那样存在着,同时向主体展示“意味”。“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美总是存在于美的事物中,而美的事物之所以成为美的事物就在于它能给我们精神性的愉快,应合着我们的审美活动。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 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