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

史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
史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

史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

基于历史哲学的立场,历史是基于证据和视角的解释。历史不是封闭的、不容置辩的定论体系,而是开放的、可供讨论,并不断更新延展的领域。只要有新材料出现,只要从新视角审视,历史就会有与以往不同的解释。自然,这种解释应以“求真”“求通”为鹄的,即无限地逼近历史的本真,不然历史就会被诟病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其主观性是绝对的;历史不是一个个既定的结论,而是一个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正是历史常研常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本质所在。由此,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除却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这是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基础,更看重的并不只是认识历史的诸般结论,而是获得这种结论的史学思想方法。

史学思想方法是关于历史认识及研究的方法,基础的史学思想方法是中学历史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进而能判断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揭示史实形成和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唯物史观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并尝试初步解决一些历史及其相关问题,由此逐步形成历史学习中的证据意识、逻辑意识和兼容意识等,提升历史思维品质。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近十余年的历史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中,不断倡导史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研究与实践,大体梳理出中学历史教学中史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

一、史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思想方法,包含集证辨据和诠释评价两类。这两类史学思想方法可以视作是中学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

1. 集证辨据的思想方法

集证辨据的思想方法指向史料效度与信度的判断,即史料在证史运用中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用通俗的话来讲,这类思想方法力求解决的是“我们如何知道(过往)”的问题,即凭什么说过往(历史)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有哪些史料(证据)可以支撑结论?这些史料(证据)可信可靠吗?等等。集证辨据的思想方法相对偏重于事实的认定。

集证辨据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六项内容:

(1)区分表述与评价:能区分对史实的客观表述和主观认识。

(2)获取史料的途径:懂得文献检索和调查访问是获得实物、文本、口传等史料的基本途径;懂得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得的考古信息,其有效性

与可靠性取决于这些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和正确运用。

(3)史料的一般分类:懂得史料一般可分为实物、文本、口传三类,也可按载体分为文字、图片、音像等;文学艺术作品、哲学文本等也是史

料;不同的史料有不同的历史价值,学会汲取和整理其中的主要信息。

(4)史料性质的判断:懂得史料还可按性质分为“原始史料”与“非原始史料”、“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明了两者间的区别,正确汲取和整理其中的主要信息;懂得因对象和

问题不同,史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会发生变化。

(5)史料证史的路径:懂得史料可作为揭示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的证据;

能透过史料的表述、评述,知晓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6)史料的比对归纳:通过归纳和比较,发现史实间重大或主要特征的异同点;知晓证据链对于认识历史的作用。

2. 诠释评价的思想方法

诠释评价的思想方法指向历史认识的视野与视角,视野讲求宽广及综合,视角讲求独到及深邃。用通俗的话来讲,这类思想方法力求解决的是“我们如何认识(历史)”的问题,即如果凭借现有的史料(证据)、基于一定的视角认为历史是这样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这种“这样”产生的原因与条件是什么?其结果对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又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及影响?这种“这样”的性质是什么?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它?等等。诠释评价的思想方法相对偏重于事实成因、结果及作用、影响的解释和价值的判断。

诠释评价的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六项内容:

(1)运用辩证法范畴:运用时间与空间、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量变与质变、背景与条件、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主观与客观等概念

和范畴,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2)评人的主要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认识的视角,

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

(3)评事的主要视角: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

(4)评文明成果视角:从基本特征、主要贡献、创新意义、社会影响的视角,解释与评价优秀文明成果。

(5)质疑他人的结论:根据一定的史实、史料或视角,质疑或反驳有明显缺陷的历史叙述、解释或评价。

(6)反思的基本路径:通过查证史料的有效、可靠性,检验思维逻辑的合理性,反思认识与解决问题过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1

二、史学思想方法的实施路径

史学思想方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常态运用,离不开教师的示范、指导和点拨,相应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于史学思想方法就有一个理解、模仿和迁移的过程。原则上讲,对于史学思想方法的每一个具体目标,最初总是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理解其达成的路径、方法等,即所谓明了建模方式;其次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在相同或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模仿运用,取得实效;最终达到教师稍加点拨,学生能迁移运用,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

史学思想方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从具体的操作路径上讲,大体可分为分解目标、穷尽载体、呼应主旨、细化方式四个基本流程。

1. 分解目标

首先,基于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及教学基本要求,应结合具体的内容单元及课文,对史学思想方法目标的落实作进一步分解,以利于教学实施。这种分解,一般包含两种方式。

第一种叫“平行强化式”,即针对同一方法目标中的核心概念,按其外延、类别、从属关系等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子概念,通过基于子概念相应方法目标的多次训练,以强化对于这一目标的整体认识,进而能有机运用。

我们以初中教学中达成“懂得文学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正确汲取和整理其中的主要信息”这一目标为例作说明。文学艺术作品是个大概念,包含着诗歌、

1以上关于集证辨据、诠释评价史学思想方法的12项具体内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出版《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第4-5页)整理,略有增删调整。这些内容虽收入高中阶段的“教学基本要求”,但对初中历史教学同样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

绘画、雕塑、神话、戏剧、小说等多种形式。基于“平行强化”的原则,我们可以在《唐代的诗与画》教学中,借助唐代诗歌与绘画,初步认识并确立起包括诗画在内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证史路径,进而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单元教学中,借助《清明上河图》、宋词元曲等进一步强化这种方法论的认识,即诗歌、绘画、戏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抓住“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三个视角,可以提炼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证史路径。自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中,这两处均可以教师示范、学生理解为主。随后,在教学《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空前的民族危机》等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这一方法的运用路径,即由学生针对清末民初话剧的引入与兴起、抗日歌曲的创作及传唱,模仿从“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三条路径揭示话剧、歌曲等文学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汲取或整理相关历史信息。最后学生可在学习世界史的《史前人类社会与古代文明的形成》单元、《法国大革命》和《美国南北战争》课文时迁移这类方法,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由“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三方面出发,从神话、传说、岩画、雕塑和小说中汲取和整理主要的历史信息,甚至能修正、发展、提炼出新的路径,诸如“集体记忆”“作者认识”“社会反响”等,从而最终获得对于文学艺术作品证史价值及基本路径的认识,并能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结合具体内容,从这些视角来汲取和整理历史信息。

第二种叫“循序递进式”,即针对一个方法目标,将其分解成互为关联递进的几个层次(坡度),逐层推进,灵活运用,最终达成目标。

我们举一个高中教学的例子,以“根据一定的史实、史料或视角,质疑或反驳有明显缺陷的历史叙述、解释或评价”目标为例,这里的叙述、解释、评价即可被视作是三个递进的层次。因而在《天朝的危机》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示范或引导学生对“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虎门销烟后,英国随即发动了鸦片战争”这类历史叙述,从话语组织的逻辑视角进行质疑,进而运用史实、史料反驳之,以达成“质疑或反驳有明显缺陷的历史叙述”的目标;随后在教学《国共分裂与抗战开始》单元时,由教师指导、学生模仿这一方法的运用路径,对日本扶桑社2005年版历史教科书中“满洲国以五族共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再加上日本重工业的进驻,经济逐渐成长,大量吸引包括来自中国等地人口的移入”

的历史解释提出质疑或反驳,进一步拓展对于“话语组织”和“史实解释”的逻辑认识;最后可在《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的教学时,由教师点拨,学生迁移上述两种视角,针对中日钓鱼岛争端,对有人所说“如果我们中国人一个月不买日本货,日本企业就至少有一千多个人失业,但是我们中国就会有一万多个工人上岗;如果我们半年不买日本货,那么日本就会有一千多家企业倒闭;如果我们一年不买日本货,日本就将面临着崩溃和瓦解”的说法,运用史料及视角予以反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完全有可能梳理、推演出“数据信度”“推论基点”等新的判断(质疑或反驳)视角。

同理,为达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明成果的评价目标,也可将这种评价分解为理解、解释和评价三个循序渐进的梯度,即先引导学生理解前人是如何评价的,包括基于哪些视角,采用哪些史料证据,如何提炼观点,怎么架构逻辑等,其实是先由前人来“示范”,我们来窥破、梳理、建立这种“示范”背后的方法模型;进而尝试运用这种模型先作解释,即将人、事、文明成果置于其生活、发生、产生的时空坐标中,立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多视角地予以诠释;最后才进入到“评价”层级,即立足于“怎么样”,运用多个视角却又能鲜明地揭示“主流是什么”,清晰、全面、客观地作出评价。自然,评价者背后的价值导向也就昭然若揭了。

目标分解旨在树立以下观念:史学思想方法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反复不断、循序渐进的习得过程。同样,仅靠教师的示范,学生只是“听一听”、“看一看”,而不是“做一做”,其对于史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与运用是不太可能牢固的。

2. 穷尽载体

史学思想方法不是脱离具体历史内容载体的空洞说教。要达成方法目标,需要在目标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寻找,乃至穷尽——当然是相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穷尽”——达成目标的内容载体,进而对其作出梳理,从中找到最典型恰当、也最适宜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容载体开展教学。

以高中教学达成“懂得歌曲、戏剧、小说等的史料价值,汲取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子目标为例,其提及的歌曲、戏剧、小说当理解为枚举式,而非面面俱到。那么,依托《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单元教学达成这一目标,则教学《英国革

命》时,可以歌剧《清教徒》或小说《格利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为载体;教学《美国独立战争》时可以小说《Woods Runner》或歌曲《扬基小调》为载体;教学《法国大革命》时可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歌曲《马赛曲》或小说《九三年》为载体。大体列出这些可供达成目标的内容载体后,便可按(相对于教学内容的)典型性和(相对于学生接受能力)的适宜性作进一步梳理。经一般的分析权衡判断,《清教徒》《Woods Runner》的内容师生普遍不太熟悉,《格利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反映英国革命也不够直接,如果使用这些载体来达成目标,背景交代的“成本”太高,不够经济,相对而言,《扬基小调》《费加罗的婚礼》《马赛曲》《九三年》可以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用起来比较自然贴切些。当然,实际使用时也未必要用全,视学生接受能力使用一到二个载体就能建立模型,完成从理解到模仿乃至迁移从而达成目标任务的,也就没必要用三四个,甚至更多。

当依托于《早期资产阶级》单元的教学最终确立起歌曲、戏剧、小说等的证史路径、并能从中汲取和整理历史信息后,还应进一步挖掘这一内容单元之外可以达成该子目标的载体,以实现目标运用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说由西洋歌剧引申到包括昆曲、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以及新文化运动时期引入的话剧;由歌曲联系到中国传统的民歌民谣,以及近现代以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包括清朝的国歌,北伐及抗战时期鼓舞激励民众的歌曲,等等;至于小说则更多了,只要是依托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中提及的人物活动、重大事件、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题材作品,诸如《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阿Q正传》《地球上的红飘带》《双城记》《汤姆叔叔的小屋》《战争与和平》等,均可考虑作为迁移运用这一子目标解决问题的素材。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穷尽载体”的目的固然是为史学思想方法目标的达成求得迁移的实效,但因其立足于教学及评价,这种做法其实也会使教学的设问、作业的设计、命题的选材有了更为充分、充足的载体考量和储备,其现实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3. 呼应主旨

如上文所述,穷尽载体后对这些载体的运用可按典型性和适宜性作出梳理,但真正鉴定这种梳理成效的是载体运用与课程内容主旨的紧密程度。

课程内容主旨是指“预设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能统摄、贯通该课,而且能与其之前和以后的学习相通的核心概念”1。课程内容主旨可以指向一堂课,也可以针对课程内容的单元。

我们仍然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单元达成“懂得歌曲、戏剧、小说等的史料价值,汲取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子目标的教学为例。基于典型性和适宜性,我们已选择出《扬基小调》《费加罗的婚礼》《马赛曲》《九三年》四个载体。在实际的教学中,一般也没有必要四个载体全部用到,因而进一步的精选,便是基于内容主旨的把握与确定。如果《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确定的主旨偏重于强调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及民族性格、精神等,《扬基小调》便是很好的选择。盖在战前英军就曾唱《洋基小调》来嘲笑殖民地居民的勇气以及他们粗俗的衣着和举止;然而,在独立战争期间,北美大陆军却采用《扬基小调》作为他们自己的歌,以表明他们对自己朴素、家纺的衣着和毫不矫揉造作的举止感到自豪。透过这首歌曲,是颇能揭示其时代特征和社会风尚的,也就是说可以引导学生既达成这一史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又呼应了主旨的诉求。同样,如果《法国大革命》一课的主旨偏重于革命背景及原因的揭示,《费加罗的婚礼》便较为合适,既可从唱词中看到法国大革命前夜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又可从作者博马舍为何(能)写下这样的剧作及台词,反思创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捕捉及表现能力,还能从其首演的爆棚折射出民众对该剧嘲笑封建等级制度及腐朽贵族的首肯和欢呼,由此便可借助史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自然地达成该课的内容主旨。当然,如果《法国大革命》一课的主旨偏重于革命的过程,或是法兰西民族的革命精神,《费加罗的婚礼也许不该是首选,雨果的小说《九三年》,或是《马赛曲》应当更为契合,个中道理不必多言,想必大家都能明白。

当然,单元或课的内容主旨的确定,本身也可以相应的史学思想方法目标作为核心,目标与主旨的这种呼应,为载体的选定开辟了另一种前景。以《从史前时期到殷商社会》单元教学达成“懂得神话、传说等文学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懂得文献、实物有不同的史料价值”“知晓证据链对于认识历史的作用”三个目标为例,这一单元的主旨如确定为:揭示包括神话传说在内的传世典籍的史学意义,发掘考古遗迹遗物的证据价值,是认识远古历史的重要思想方法。释读殷

1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育人价值的理解与评价——立意、目标、逻辑、方法和策略[J]历史教学,2011.(7).

商甲骨和青铜实物上的文字记载,使地下与纸上的历史材料得以互证,是获取信史的关键。则这一单元的第一课《中华文明的摇篮》侧重运用姜寨遗址和包括盘古、女娲、伏羲、炎黄等在内的神话传说,揭示考古发掘与神话传说的互证对于认识中华民族远古历史的意义;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则依托《山海经》《礼记》《诗经》《史记》等典籍中的历史传说和二里头文化考古,揭示文献与考古的互证对于认识夏朝历史的价值;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则强调运用甲骨卜辞及青铜器上的铭文,会同殷墟考古及其他传世文献记载,体现商朝历史是为信史的关键。作为载体,关于神话传说、甲骨青铜、遗址遗迹等在内的远古史料,在教学中不是搜集、运用得越多越好,而是为呼应主旨,达成目标,越典型、越恰当越好。以此作为迁移,在《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等课的教学中,就应关注诸如《吉尔伽美什》《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先民史诗,与《汉穆拉比法典》、金字塔、岩画壁画等历史遗物遗迹,还有宗教典籍等文化遗存等,构成历史认识的证据链,有逻辑地解读远古时代的历史,从而体现出史学思想方法对于确定内容主旨的意义。

呼应主旨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规避史学思想方法运用的教条化,即确立思想方法目标服务于教学内容核心的意识,追求史学思想方法在常态教学中运用的自然流畅,同时也能为学生基于史学思想方法的建模、释模、用模奠定基础。

4. 细化方式

史学思想方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常态运用,不论是教师的示范,还是学生的模仿或迁移,均应考虑这种教学方式的进一步细化,即须具体周密地考虑选材、设问、活动等关键环节的起承转合和推进序列。

以教师的示范为例,教师在依据内容主旨确定实施载体后,须进一步考虑如何自然地引出或切入素材,如何围绕内容载体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怎样的话语引发学生聚焦于思想方法的思考等。在《秦末农民起义》一课的教学中,有教师欲达成“初步知晓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的史料价值及证史路径”的目标,进而呼应“秦朝仅是因暴政而亡的吗?”的主旨设定。他在讲授“秦的暴政”一目内容后,以“秦政残暴,史书上的记载便是如此;暴政亡秦,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普遍所持的观点,以至于我们可以在后世的不少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很容易找到这方面的文字”过渡,出示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材料二:相传秦始皇修长城时,强征天下民伕。孟姜女千里寻夫,得悉其夫已劳累而死,悲恸欲绝,痛哭不止,竟哭倒了长城,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据黄梅戏《孟姜女哭长城》整理教师之后的示范很有针对性,他首先提问:“同学们,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是信史吗?”见学生们摇头,教师接着追问:“那么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可以证明什么呢?”,学生们大多惘然,教师随即说道:“我们说,文学作品绝非信史,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史实,通常以间接的、夸张的、局部的、变化的等诸多艺术形式来表达,但是,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看成作者所处时代或作品流传时代,以及作者本人思想、实践的反映。”这句总领性的话语实际已点出了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在“作者认识”和“社会心态”上的证史价值。教师进一步解释:“杜牧不是秦朝人,但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极力形容阿房宫的壮丽和宫廷生活的奢侈荒淫,进而指出秦朝不惜民力,只知穷搜民财,终于亡国。这是杜牧对于秦暴政及暴政亡国的认识。然而问题是,杜牧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受到普遍认可,这至少可以证明,推至唐朝,文人已普遍接受秦因暴政而亡的观点。”见学生中有不少点头同意,教师立即拿孟姜女的民间传说作模仿性示范:“同样,一般是指在非官方的途径产生和流传,在流传中又经过传播者不断加工的民间故事,经非正式的历史记载代代相传而保存下来。它固然不能当作信史来看,但却可以反映一个或多个历史时期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关于孟姜女故事的世代流传,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秦因暴政而亡观点的——(停顿)”“普遍认同”——学生纷纷呼应。

我们不难从上述教师“示范”史学思想方法的例子中,窥见起承转合的过渡,关键环节的设问,以及表述智慧的重要性。至于教师在得到学生普遍呼应后又迅速以“但是,我们要追问的是:秦朝仅是因暴政而亡的吗?”转折,由此切入到“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解释秦朝灭亡”的史学思想方法目标的达成,则属另外一个话题,这里就不赘述

了。

教师对于史学思想方法的示范是这样,学生的模仿与迁移也是这样。相对于示范,对于学生的模仿与迁移,教师当有“模仿(迁移)什么”、“如何模仿(迁移)”的基本规划,除了考量“学生是否有模仿(迁移)的基础”外,本质上仍须对师生如何“分工”,包括如何确定载体(谁来确定)和如何设计问题(是教师设计还是引导学生发现),如何指导、点拨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等作出策略预估。

自然,相对于模仿,迁移的本质意义还不仅是在于历史材料、学习情境的差异,更在于对以往习得的史学思想方法模型作出修正、发展和完善。比如说,学生可以采用制作表格的方式,梳理对照同一历史内容(概念)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诸般表征,比如说秦汉与隋唐的政治制度,英法启蒙思想家的经典论述、英美法德日俄的政治现代化道路等,进而通过分析、归纳、综合而得出结论。基于史学思想方法,也可采用“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的概念范畴,对这些结论作出更有哲学意味的表述。这类思想方法固然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而获得,但当学生一旦发现,进而会使用“相同中有区别”“不同中见联系”的新模型——前提自然是教师从未提示过——展开论证时,就表明学生已具备了史学思想方法的迁移能力。同样,如果教师对于图像证史的示范仅是让学生懂得这样的思想方法:图像证史的基本路径是先排除其技术造伪的可能,再排除其内容造假的可能,然后才可作为某一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形象或活动、文明成果等的证据。学生在模仿运用这一原则思路的基础上一旦意识到“即便是从技术、内容等角度伪造的图像,也可证明伪造者的意图”“静态的图像材料最多只能反映历史的一瞬间,其证史的可靠性需要包括文献在内的更多相关材料佐证”,并能结合实际运用,就表明学生已具备了迁移能力。再如,学生在理解、模仿运用“透过史料的表述、评述,知晓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史学思想方法后,能意识到同一历史人物对同一事物(包括国家、制度、事件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态度,比如说林肯大选前后及南北战争中对于黑人奴隶制存废的不同表态、丘吉尔在二战中和二战后对苏联的态度等,进而揭示这些历史人物的处事原则、道德品质及价值取向,这实际上已是迁移了。又如,学生如果突破了一般意义上以文本、实物、口传史料,或是以历史的文字、图片、影像材料互证以架构证据链的模式,寻求以当事者的不同身份、立场架构史料的证

据链,比方说有学生在论证南京大屠杀时,就想到既运用中方受害者的证词,又用到日方加害者的自供,甚至是美德等第三方的书信日记,三者互证以提升论证的有效性1,则这些学生实际已具备了史学思想方法的迁移能力。

细化方式的目的在于将史学思想方法的培育,从教学的科学性,尤其是艺术性角度予以落实。史学思想方法不是教条化的,也不是片面强调学生“悟”得的,由于其指向的是思维的路径、程序和模式,需要学生的不断修习才能真正掌握并较为自如地运用,教师的说教难以达成这一效果,学生的领悟多半也是以持续的“习得”为基础的。

自然,史学思想方法的践行,路径不可能只有一条。教师完全能够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需进一步说明的几个问题

1. 方法与思想

可能有人会认为,我们这里谈的史学思想方法似乎过于偏重方法而缺失了思想,其实不是如此。应该说,如何方法的背后一定有思想观念支撑,比如说关于集证辨据思想方法的背后,实际便是对于历史认识“求真”观念的坚持与不懈追求,对持“史学等同文学”观点的人而言,这些思想方法大概是不会被接受的。同样,很容易在诠释评价的思想方法背后看到唯物史观的指导意义,诸如运用辩证法的概念范畴和评人、评事、评价文明成果的基本视角等,便是明证。

当然,基于史学思想方法,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对于历史的认识,比如说:●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断个人、团体、政党,或政策、制度,不仅

要看其声明或主观愿望,更重要的是看其行为及其客观后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有卓越的作用和影响。个人的价值取决

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

●历史是许多单个意志相互作用的结果,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和力的平行四边

形决定其演变和发展。

●自然环境造就人,人也改变自然环境,并在此过程中创新自己。

●野蛮民族的征服阻碍文明的发展,但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1参见於以传.《史料教学应充分关注证据价值及论证逻辑》[J]历史教学问题,2013.(4).

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文明。1

当然还有很多。这些思想观念,不该是凭空说教灌输给学生的,而应通过史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培养,作为归纳、提炼性的观点而获得,因而可将其置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作为教学中基于不同课程内容所力求达成的认识目标。所以说,思想与方法本是统一的。

2. 结论与过程

我们说,中学历史教学所看重的并不只是认识历史的诸般结论,而是获得这种结论的史学思想方法。应当承认,历史结论会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新视角的变化而改写,即便是史学名家,受制于掌握的史料和时代的局限,其结论观点也常有不断修正、完善的空间。这类例子堪称举不胜举,比如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中认定孙武、孙膑乃一人,随着考古材料的发掘,这个观点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推翻。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李鸿章及洋务运动的评价、国民政府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这些年来变化就不小,明眼人一看就知。

但这并不是说历史认识的结论就一概不重要。很大程度上,透过史料的表述、评述,透过历史认识的结论,可以知晓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因而利用结论一样可以展开史学思想方法的培育。比如说,我们可以由“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我们不是过分强调周公,他一人也做不出许多伟大事业来,但他是这许多事业中的代表人物,历史上这种代表人物越多,文明越昌盛”的评价中,看出作者杨向奎的价值取向,即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只要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我们也可以由蒋廷黻所说的“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揭示出作者观察历史现象的主要思想方法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解释历史;我们还可以从秦朝都城的宫殿用砖,其正面刻有的“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等字眼,推导出当时统治者追求统一富强的愿景。同理,我们可以从斯塔夫里阿诺斯“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

1摘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出版《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第5-6页)。

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的评述中,窥测到作者对于历史事件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认识。

这样的例子同样可以举很多。回到我们要阐述的话题,一句话,只讲历史认识的结论而不引导学生窥破获得结论的思想方法,那一定是有问题的。

3. 证据与兼容

史学思想方法究其本质的作用来说,只是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架设在基础的历史知识与历史教育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之间。如果说,作为中学阶段的历史教育最终要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的民族精神、国际视野、责任担当和人格品质等,那是毫无疑义的,但前提是必须经过史学思想方法训练而获得的证据意识、逻辑意识和学术兼容意识的桥梁。

寄希望于道德说教的教育是无趣的;满足于由狭义知识直通价值观的教育存在着这样的危险: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的更新会动摇价值观的根基。况且,这均不符合历史的本体认识及历史教育的本质。历史是讲证据、重逻辑、见理性的,因而历史教育最终所诉求的那些目标应该建立在言必有据、讲求逻辑、倡导学术宽容的品性之上,而这些品性,恰恰是集证辨据、诠释评价的史学思想方法的内核所在,也正是当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倡导史学思想方法的意义所在。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开展课题研究,尤其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都会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供大家参考。 1、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掌握材料,正确理解研究对象。 2、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全面掌握所需材料,以利研究工作。查阅的文件资料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选用。 3、调查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 4、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求出数量分析结果,用于支持研究。 5、历史研究法。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吸其精华,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于指导今天的研究。 6、比较法。对某类研究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社会背景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或特殊性。 7、实验法。在人工控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现 象的变化和结果,并分类记录下来。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条件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性。 8、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然后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个案可以是典型的,也可以是非典型的,但要达到一定数量,才有说服力。 历史研究法课程心得 杜宝宗 1、赵恒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的论述 在课堂上赵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谈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论文的选题,赵老师谈到,论文题目必须有自己的见解,看到题目自己最起码有自己独立成型的思维,确定题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对一个选题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衷,才会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去努力,另外,确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七节 历史研究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七节历史研究习题作业 一.概念解释 1.历史研究 是在对研究对象的历史予以研究的基础上,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其现在和预测其未来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科学中的历史研究:在教育研究工作中,历史研究处理的是关于教育的过去的事情,即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资料,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认识历史事实、揭示其发展规律。 2.二重证据法 源于近代学者王国维,他用地下出土的史料与古书上所记载的内容相互印证,得出了不少可贵的见解和结论。他把这种方法叫做“二重证据法”。 二.简答题 1.历史研究与教育科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 与教育科学其他的研究方法相区别,历史研究的研究主体(研究者)与被研究客体(历史事实)之间,并不是共时、共存的。研究者无法直接观察和调查“活生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更不能通过实验来控制某些现象的发展过程,只能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以现实为起点去认识、思考过去所发生的事件。 2.历史研究的意义 历史研究可以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有助于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历史研究有助于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并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

分析能力。 三.论述题 论述历史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古与今的关系、史与论的关系、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分析历史资料、寻求历史规律时要注意多学科理论的运用,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法律、文化等;要抓住主要事实材料,抓住反映事实各主要关节的材料和带有普遍意义的材料,就能把握对象的本质和必然性;不能将偶然事件运用于将古论今、预测将来;要重视研究对象发展的时间顺序;研究者要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过关篇-答案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北京人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裴文中是第一个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学者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但仍然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征。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体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被发现的历史意义 (1)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 直立人_遗址;(3)通过对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 年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代表: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还有装饰品,乐器埙。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7000 年地点: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sì,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黄河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粟的起源地,长江流域是栽培水稻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用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 5、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史学研究方法

史学研究方法 一 、史料的分类 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一)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1、种类: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 跟帖等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3、局限: 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例.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 ①是珍贵的史料 ②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 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A .①正确,②③错误 B .②正确,①⑧错误 C .①③正确,②错误 D .③正确,①②错误 2.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 可能是 A .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 .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 .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二)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 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按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1.含义:(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 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 (Turner )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初一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3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 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 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

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历史学的基础知识 一.历史是什么?关于“历史”,有四种解释: 1.自然界和人类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2.过去的事实;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通常说的“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区别下面两类历史: (1)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记载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2)历史撰述:是人们在诸多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会通并按照一定的体裁、体例写成的历史著作。历史撰述有规范性的特点。 书写的历史不同于客观存在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经过史学家的思考和编撰而呈现出来的。客观历史是书写的历史的基础,书写的历史是客观的历史的反映。 二.历史学是什么?研究和认识历史的科学 1.从宏观上分,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而自然史又包括天文、地理、海洋、生物;人类史又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民族、城市、社区、村镇、移民、工业、农业、个人传记。 2.从世界范围内分,可以分为地区史、国别史、国际关系史。 3.根据研究方法分,可以分为计量史学、口述史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等。 4.从时间分,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三.历史学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是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是民族精神传承的栽体;是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的宝库;是启迪人生的导向。 四.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 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历史学家“重现”历史的基础。主要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史实发生时所产生的,可直接作为研究历史时的根据。

1、历史资料的分类: (1)按是否为文字记载可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两大类。 ①文字资料:史书、档案文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口述史料。其他:包括如碑刻、墓志、家谱等等。 ②非文字史料: A.有图像类(如绘画、壁画、刺绣图案); B.有实物类(如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 C.风俗类:借由对于当今流传风俗文化的观察,作为讨论历史现象的依据, D.社会调查所得的资料。 E.由人物专访所得的史料即口述史料。被访者亲历、亲见、亲闻,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2)按其加工程度、内容性质、实用价值可分为第一手材料、第二手材料。 ①第一手资料即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其标志,一是具有原始性,二是具有真实性。 ②第二手材料不是当时当地耳闻目睹者的直接记载,而是间接得来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从史实到史料的运用者,如果超过一个人的加工处理,便成为的第二手材料。 (3)按史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三大类 ①文献史料──凡是用文字记载的,包括铭刻、文书、著述等都是文献史料。 ②实物史料──考古遗迹和遗物都属于实物史料。 ③口述史料──当事人叙述的往事回忆,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信息来源。 2.史料的判断价值 (1)文献/实物/口述 ①历史文献是对历史的客观记载,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历史的全貌。但受材料、视角、方法、素养等诸条件的限制,史家的论述也会存在错误。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3 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 专题23 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考点:史料价值、史学研究方法、历史认识论——史观 一、选择题 1.(2018年江苏卷T11)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 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2.(2017年全国卷ⅠT26) 表2 记述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 《旧唐书·太宗本纪》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新唐书·高祖本纪》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3.(2017年全国卷II T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4.(2017年全国卷II T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5.(2017年北京卷T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展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内容、实质和规律,为我们具体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正是这种有限的、无始无终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那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 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那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如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人类的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一样,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恩格斯说:“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一论述,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即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在量变阶段,社会面貌总的说是稳定的,表现出自身发展的连续性;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引起质变、飞跃,新质代替旧质,渐进性过程“中断”,表现出发展的非连续性。发展史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只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 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毛泽东说:“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 【知识要点]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人文初祖”-----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相传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3)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难点解析}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重点考点】 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知识要点] 一、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

历史研究法心得(1)

历史研究法课程心得 杜宝宗 1、赵恒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的论述 在课堂上赵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谈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论文的选题,赵老师谈到,论文题目必须有自己的见解,看到题目自己最起码有自己独立成型的思维,确定题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对一个选题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衷,才会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去努力,另外,确定选题要遵循专业方向,题目把握要具体化,对题目的意义要有清晰的了解认识,对题目的研究现状有足够的掌控,只有这样,论题才会做到合情合理。 其次,准备材料以及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在这方面赵老师也详细介绍了历史研究法的相关细节。第一是材料准备要充分,凡是有关材料要尽全力搜集到,不可遗漏。第二是对搜集到的材料要进行分类以便于写作时查阅、利用。第三是在读书、看文章的过程中要详细记下所看书的出版时间、版本、年代、作者。 最后,论文的写作。在谈到论文的写作时,赵老师结合其《印度核政策的历史分析》、《核不扩散机制历史与理论》两本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一、立论依据是论文主要讲的内容,论文的核心价值及被研究者的地位要描写清楚。二、在叙述研究现状时用词不能太绝对,要给自己留有余地,毕竟,研究现状总结是论文成功的关键。三、论文重点在什么地方就往哪个地方深入研究,前人未研究的或者前人研究的不够透彻的恰好是我们的机遇,但是,在写作时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具体细节要观点明确。四、注释方面,体例要前后一致,关于排列顺序,西方史学是按姓的首字母,中国史学方面,按照经史子集排练,另外,中国古代史一定要注意版本问题,凡是采用的书籍应是中华书局或者古籍出版社。 总之,听了赵老师的分析,原本对历史研究法一无所知的我,变得豁然开朗,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了清晰地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想赵老师的历史研究法定会为我带来很大的帮助,感谢赵老师在百忙之中分出时间指导我们学习。 2、陈安全老师谈历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在历史研究法学习过程中陈老师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方面阐述了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中、课后活动答案(2016版)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练习、课后活动答案 P3问题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植物的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相当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许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流油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化石。 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为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依据这些特殊的文字,人们可以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 P6课后活动1、。 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永的木棒。 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C是尖状器,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数木中的昆虫。 2. 可以从脑的容量,血管的粗细,血管分布的疏密等角度进行分析 P12问题与思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答:1、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 2、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一个是干栏式,一个是半地穴式。 3、种植的主要植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 4、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 5,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一样。 P12课后活动1、答案为1234 2、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面加一个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棒,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P15材料研读答:从材料可知,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P16问题思考答: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话,但无疑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史实作为依据。今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无据。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依据的。 P17问题思考答: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等。 P18课后活动1、答:远古传说并非完全虚构,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素材,与神话有本质的区别。古代传说口耳相传,时间越久越容易失真。古籍中记载的传说,要经过作者的文字修饰。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

史学研究方法类试题解题指导 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史学方法类试题逐渐进入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研究好此类试题对于备战高考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指阐释】 史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历史与历史学:⑴历史:广义历史,物质变动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⑵历史学:研究物质变动的学科,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⑶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正因为如此,当年胡适才说:“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这里的“历史”一词,严格说来,应该是狭义历史学的含义。也因此,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家们特别重视“史德”——“善恶必书”、“析理居正”,通俗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公正客观地分析论断。⑷历史学的功能:经世致用,“以史为鉴”,“读史明智”……都在强调着历史学的现实指导作用,对个人、对民族、对人类的启示和帮助。 2.史料的分类:⑴实物史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⑵文献(文字)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报刊,杂志,信件等。⑶口述史料: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⑷图片、影像史料:如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另一种分法:⑴第一手史料:实物史料,原始的图片、影像史料,真实的口述史料,部分文献史料。 ⑵第二手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部分图片、影像史料。 3.获取史料的途径:⑴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⑵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⑶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⑷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⑸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4.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⑴研究者的立场不同。⑵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⑶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⑷时代的局限性等。 5.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⑴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⑵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⑶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⑷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⑸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6.主要史学范式(史观)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 ⑴文明史范式: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⑵全球史范式:又称整体史观。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史学理论与方法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否则研究者只能是在黑暗中摸索最后误入歧途。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过去的人或事,而作为学习者和研究者的现代人又不是这个历史过程的参与者,我们无法亲眼目睹,亲身经历历史的发生和发展,只能借助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尽量客观公正的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对于历史学得学习和研究尤为重要。学习朱本源先生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不仅使我们系统的了解了历史学理论,各个史学流派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和对历史研究所做出的贡献,最为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指出了研究历史的宝贵的方法,对历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研究历史。 历史学得研究首先要清楚历史的本质是什么。对历史学的认识决定了研究者如何来研究历史。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文世界的历史,它的工作不仅仅是考订史实,更重要的是要解答史实背后的人文动机,也就是人类的精神生活。正如何兆武先生所言“历史学研究的,乃是从外在的史实考订深入到人类的内心深处,即人类的精神生活和人文动机”。但是,历史人物的人文面貌经过历史学家的重建就不可能是其本来精神面貌的原状了,而只能是历史学得再创造。历史意义也只能是读者通过历史学家的再创建所赋予的那种意义。历史即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历史的两重性在于它是客观规律和主观创造二者的合力。历史的两重性源于人的两重性。人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既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又受到社会规律的支配。但是人又是自由的,他以自由的主体进行创造和抉择。因此,历史学也具有科学和人文两重性。历史学得对象是组成群体的个体,是具体的人。历史学得结论也不应留在抽象的概念上,而要深入到具体的个性中。历史首先是人文史,它一方面固然要服从自然界的必然规律,但是同时它又是人文动机作用的结果。历史研究的要害是对人文精神的研究。对历史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对史料的研究,但是史料并不是史实,我们的历史并不是由所谓的客观事实直接给定的,而是通过我们的思想认识和我们的意识所折射出来的。历史学有更多的自由创作的成分,这是历史学得性质所决定的。 任何一个历史编纂学家的著作的精神实质,或是研究史学史,都必须要探讨历史的理论和方法论。美国史的研究是众多历史研究的一个方向,它具有历史研究的一般特点,但又具有自身特殊的特性。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历史,它的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在两三百年之间由一个殖民地发展为一个超级大国。中国近代遭受到西方的殖民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研究美国历史可以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而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也为美国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方法和指导。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我们研究美国史的很好的工具。下面我将从几个史学

史学理论研究方法总结 教师版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法总结 一.主要史学范式(史观)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史学史观、比较史观、生态史观、等,下面依次作一概述 1.文明史观: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通史顺序)。 例:请利用中国1949年到1956年的历史事实来分析“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 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1)观点: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古代中国、希腊、罗马;近代英国、美国和新中国在人类政治文明中的创新与贡献。 思考: (2)态度: A 要重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重视文明传承 B 文明的发展需要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 C 各文明要相互包容,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D 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中考察; 2.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又称为整体史观(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例:请分析16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是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并以此分析其对欧洲及世界发展的影响。 A 观点 B 态度 C 重要联系: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 ①开始形成:14-17世纪,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 ②初步形成: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中国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标志; ③完全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的狂潮为标志; ④制度化、体系化: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为标志; ⑤升华: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为标志。 3.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例:请从现代化范式的角度分析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的历史,以此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A 主要观点 原发型——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 B 两种途径 传导型(外源型)——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大多数国家都是这种类型。 C 多种模式 A 横向

梁启超的史学革命和史学研究方法

梁启超的史学革命和史学研究方法 葛喜生·鉴古野叟 梁启超先生不愧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革命的宣传家、发起人。他早在1901年9月就在《清议报》上发表《中国史叙论》,指出“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09年5月北京第1版,第161页)既道出了旧史学的局限,又道出了新史学要将研究的关注点放在全体国民,研究这一群体的经历以及原因结果。次年2月,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史学》,展开批判旧史学,他说“上自太史公、班孟坚,下至毕秋帆、赵瓯北,以史家名者不下数百。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吾推其病源,有四端焉。”(同上书,第176-177页)接着他分析了旧史学“四蔽”及由“四蔽”所生之“二病”。 蔽之一:“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故其为史也,不过叙某朝以何而得之,以何而治之,以何而失之而已,舍此则非所闻也。昔人谓《左传》为相斫书。岂惟《左传》,若二十四史,真可谓地球上空前绝后之一大相斫书也。虽以司马温公之贤,其作《通鉴》,亦不过以备君王之浏览。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同上书,第177页) 蔽之二:“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夫所贵乎史者,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今史家多于鲫鱼,而未闻有一人之眼光,能见及此者。”(同上书,第177-178页) 蔽之三:“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凡著书贵宗旨,作史者将为若干之陈死人作纪念碑耶?……故泰西之史,愈近世则记载愈详。中国不然,非鼎革之后,则一朝之史不能出现。……推病根所从起,实由认历史为朝廷所专有物,舍朝廷外无可记载故也。不然,则虽有忌讳于朝廷,而民间之事,其可纪者不亦多多乎?何并此而无也?……语曰: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夫陆沉我国民之罪,史家

历史研究及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2008-07-27方志远王春瑜葛金芳唐宋史研究点击: 443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 ——治史方法漫谈 ——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示要 方志远/王春瑜/葛金芳 江西社会科学20076 【主持人语】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几乎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有多悠久,历史学就有多古老,只是形式和内容古今异势而已。历史学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为人类一直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学也必然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更新自己。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过程中的每一项成果,都应该是历史学研究或关注的对象。因而,获取这些成果的部分科学理论和方法,也有可能为历史学所采用乃至被改造成为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采用和改造,以及被这些理论和方法所改造或收编,正是历史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必然过程。客观地说,这个过程也体现在每一个历史研究者的具体研究之中,无论他们自身是否意识到。本期笔谈的三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探索过程中的一家之言,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成为某些共识。 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

方志远 方志远(1950—),男,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及制度史、文学史、明清区域社会经济史。(江西 南昌330022) 历史研究不仅不应排斥而且必须接纳和改造所有积极而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为己用,这是历史学不断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史无定法”正是历史研究这种包容性和创新性的体现。但是,历史研究又有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即“史有定法”,中国历史研究更有自己的“家法”,它决定了历史学在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中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史有定论”和“史无定论”均指历史学家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所得出的认识和看法,而不是指历史本身。一方面,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另一方面,历史学家研究的“定论”却有被修正、被颠覆的可能。“史有定论”只是相对的,它代表着认识的阶段性成果,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史无定论”才是绝对的,它代表着认识的无限过程,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的导向和动力。 [关键词]史有定法/史无定法/史有定论/史无定论 [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4—518X(2007 )06—0007—06 必须承认胡适“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①对我的重要影响。虽然这句话曾经受到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恰恰代表当时的一些学者对空谈理论的不满。我上大学和读研究生的年代,恰恰又是“理论”遭受普遍质疑的时代。或许是这些原因,使得我比较少关注“理论”而更多注重“实践”,虽然也关注方法却极少谈论方法。其实,当前关于理论和方法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各种学术流派并存的局面也正在形成,本文不拟再置赘言,这里仅对历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两对方法论命题略加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