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背景

行为主义背景
行为主义背景

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

20世纪初,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力来提高生产效率。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意识,认为心理学应该探索行为规律,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些主张符合垄断资本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2.哲学背景:

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3.心理学背景:

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心理学中已经形成的贬低和限制意识作用的倾向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进化论思想影响下动物心理学的发展形成了一条限制甚或彻底消除对动物行为给以主观解释的路线;机能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只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而否定其认识作用、贬低意识作用的倾向。摩尔根提出吝啬律,即只要能用更低级的心灵作用来解释的活动,就绝对不用较高级的心灵作用来解释它。华生遵循摩尔根的吝啬律,主张在动物心理学的研究上,要彻底消除一切主观的解释。而且进一步提出,在人类心理学研究上,也要如此。

在前述各方面背景的基础上,华生创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说的。

行为主义的发展状况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Behaviorist Theory 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又称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学习过程。学习是由于强化练习而形成的行为潜力的相对永久性的变化。行为主义者认为,当一个人学习时,他获得了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即增加了他的行为储备,而且所增加的行为内容还将保留在个体中。

行为主义学习定义中的“行为潜力”概念是指学习不是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东西,人看不到学习本身,而只能看到学习的效果或学习的成绩,即所谓的“作业”,

学习是通过作业变化推论出来的。因此,行为潜力就是作业改进所代表的有机体内的变化。在行为主义看来,学习是中间变量,是在外界环境作用下,由所看到的作业的改进(反应)作出的推论。这一过程可表示为:

刺激(自变量)学习(中间变量)反应(因变量)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和动物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即受奖赏和征罚的制约。条件反射是学习的基本机制。条件反射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I·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其建立的方法是无条件刺激在无关刺激之后呈现给动物,两者又有一段重合的时间,这样就能引起动物的无条件反射。重复多次以后,无关刺激之后呈现给动物,两者又有一段重合的时间,这样就能引起动物的无条件反射。重复多次以后,无关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在脑中形成暂神经联系,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非条件反射变成了条反射。这以后条件刺激就能引起条件反射了。操作性条件反射是B·F·斯金纳提出来的。某一刺激出现后,动物只要完成一定的操作便能得到强化。这样多次重复以后,该特定刺激便能引起动物的操作动作。这里,动物的听任行为是为了获得强化而发生的。换句话说,一种行为经过练习而没有强化,就不一定有学习的效果。一个行为被强化,就会使行为的潜力得到相对永久性的变化。强化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与强化相结合的刺激能够引起行为和维持行为的进行。此后这个刺激再出现时,与之有关的行为发生概率就会增加。

行为主义只注意人们能观察到的环境刺激和有机体的反应。在这里,有机体是环境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其自身并不引起反应。反应的产生完全依赖于环境的刺激。根据这个理论,如果能够把一种特定的环境分解成许多组成成分,并且知道一个人过运在这种环境中的强化经验,就能够预测一个人会在这种环境中出现什么样的行为。行为主义研究和分析影响个体行为的各种环境因素,为的就是对行为的发生进行预测。

行为主义用学习规律来解释人的心理发展过程,认为心理的发展是新条件反射不断建立的过程,是环境刺激所控制的反应的积累。他们把心理发展看作是边疆的量的变化,认为发展是一个相加的过程,不承认发展中的质的变化。在他们看来,心理的各种水平没有质的区别,没有阶段性,它们都是通过相同的学习规律获得新的行为内容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的发展。社会学习论者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是学习得来的,这种学习主要就是模仿一定的模型人物,一般是模仿自己的父母或史长。所以,他们把这种社会学习过程叫做认为作用。认同作用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表现为一个人力求具备模型人物的某些特征。例如,儿童先知道他和父亲是同姓,有相倾的面貌和性格。当这种相倾的信念达到与父亲有共同的情况体验时,儿童就实现了对模型人物的认同作用。这种社会学习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因为儿童对父母的认同作用经常受到父母的肯定,而达到强化的效果。行为若不受父母的承认,实际上就是一种负强化。儿童的语言发展、对人的态度、道德观念等,都是通过社会学习得来的。社会学习理论不像传统行为主义那样极端,他们并不认为所有的行为都呆还原为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社会学习理论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所以其研究对人的心理发展更具针对性,对儿童的教育敢更具有实际意

义。但他们忽视了遗传因素的作用,没有对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予以重视,这一点遭到其他心理学派的批评。

总的来说,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客观基础之上,是从事物的可见因果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心理学理论。但这理论只注意事物的外部关系,只看到发展中量的变化,而心理发展的内部规律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却被忽视了。

下面分别叙述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新和赤主义(以斯金纳为代表)和社会学习理论(以班图拉和米切尔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

J·B·华生把人看作是“有机的机器”,人这种机器由头、臂、腰、腿、趾、神经系统、筋、肉和腺体等部分组成。他会从事一定的动作,履行一定的职责。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人和动物这种“有机机器”的活动——行为。华生把行为分解为单元,用刺激和反应来加以说明。刺激—反应(S—R)就是华生的行为公式。华生运用这一公式来解释心理的发展。

1、记忆。记忆不是一种遗传的反应形式,而是属于一种习得的反映形式。华生将记忆定义为:某种习惯——外表的言语习惯、潜伏的言语习惯——经过一段停止练习时期以后,虽可能多少受些损失。但实际并未消失,而是保存在机体里。当再遇到从前的那个刺激,人们就会重复从前曾为这个刺激所引起的动作。

2、思维。华生认为思维是一种语言习惯。思维是胸部和喉头发音器官的运动,性质上是和打网球一样的肌肉运动,只不过思维在身体内部进行,属于“内部习惯”的反应。思维和语言没有本质的区别。思维是发音器官的隐蔽活动,语言是发音器官的有声活动。当有声活动的语言降低到无声的水平时,就是思维。换句话说,人在自言自语时也在思维。从有声的外部语言到无声的内部语言需经过一个过程:儿童思维的时候,先是发出声音自言自语;待他稍长大后,懂得经常大声说话是社会习惯所不允许的,于是,逐渐过渡到低声自语,最后发展到无声的思维。成人完全用内部语言进行思维,只是用发音语言和手势来表达思维的结果。

思维时的肌肉运动是很复杂的。喉头和胸部运动只是一部分。此外还有面部的、舌头的肌肉运动,这些肌肉运动本严明喉头运动一同起作用的,但在喉头去掉之后,它们还能独自发生作用。这些变化也就使得人的内隐的言语在其肌肉组成上是无限变化的。其结果是任何个别动作都可以代替词的作用,而所有这些反应,只要在发生时是没有出声的,都应该属于思维的范畴。华生认为,人类除了语言形式的思维之外,还有非语言形式的思维。他指出,聋哑人说明时就是用肢体运动代替词的,他们的言语和思维都是以同样的肌体反应进行的。甚至政党人也并非总是用词来进行思维的。当一个人在思维的时候,不仅会发出潜伏的语言行动,而且还会发出潜伏的肌体和腺体活动。当后两种活动占优势时,就发生了没有语言形式的思维。

3、情绪。华生把情绪定义为一种类型反应。其中包括整个身体的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而所谓类型反应,指的是这些反应的各个细节表现为一定的

恒常性、规律性并依同样次序出现。这些反应皆由一定刺激所引起,但它的这种作用却依赖于有机体的一般状态和刺激作用的一般情境。

华生观察了出生30天之内婴儿的生长过程,对他们进行实验,并对其中一部分追踪到12周岁。他认为婴儿有三种基本的情绪反应:恐惧、愤怒、喜爱。这属于“人类原始基本情绪”。简单的原始的情绪,可以分化出更复杂的情绪反应,其机制是条件反射。成人的一切复杂情绪都由这三种简单情绪发展而来,其他一切情绪都是这三种原始情绪怕形成的条件反射或习惯。

4、个性。个性乃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换句话说,个性只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人在社会中所形成的习惯系统很多,如公开讲演系统、沉思系统、恐惧系统、怜爱系统等。但在这些习惯系统中,必然有一些是占优势的、显眼的,因而对个性的分类和对个体个性的判断,也就以这种占优势的习惯系统为根据。根据已经形成的习惯系统,在以后的顺应活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正面的和反面的),从这一点出发,华生对个性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现有的和潜在的)资产和债务(现有的和潜在的)。所谓资产,是指已形成的习惯总体,各种社会化了的情绪,以及它们的可塑性和保持力,即个人资产中使人得以适应当前的和改变了的环境的那一部分。所谓债务,是指在当前环境中不发生作用和阻碍其对已改变的环境进行适应的潜在的因素。

华生强调童年期个性变化的重要性。在人的一生中,幼年和少年是各种习惯系统的形成时期,也是个性变化最快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新的习惯系统不断形成,旧的习惯系统年复一年地消除。如果婴儿期和少年期的习惯系统被带到成年时期,它便会妨碍个性的发展。到13岁以后,习惯系统基本确定下来,除非发生新的强烈刺激,个性一般不再发生大的变动。

此外,华生反对遗传的本能,但这一主张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他起初并不否认遗传的本能,只是以行为主义精神用反射的概念来加以解释,不仅承认简单的反射可以遗传,而且承认为些反射之间的组合也可以遗传。但在他的后勤著作中,却完全否认行为的遗传,反对在心理学中继续使用本能的概念。如在1914年的《行为:比较心理学概论》中,承认有许多本能,这些本能是遗传的简单反应模式,经过后天学习更加完善化了。在1919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只有在初生儿身上才能找到纯粹不学而会的行为。后来这种原始行为便被习惯所补充,在较大年龄儿童身上已看不出真正的本能了。到了1924年的《行为主义》中,华生完全否认本能的存在,认为心理学中的本能概念是非科学的、没有意义的,必须铲除。他认为,素质、气质、天资、才能、性格等都是习得来的,不是遗传的结果。一切复杂的行为都是由简单的反应发展而来的。

二、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

B·F·斯金纳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行为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上。

1、两类条件反射。斯金纳把条件反射分成两类:一类是巴甫洛夫的经黄型(S 型)。这类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相关联的。另一类是强化和反应直接相关

联的,斯金纳称之为R型,斯金纳认为纯粹的S型条件反射是比较少见而且是不重要的,因为它只增加新的控制刺激而不能增加新的反应或行为,同时,它不操作环境,不直接改变或极少改变客观事物。况且,这类条件反射,主要同情绪反应相联系。他重视R型条件反射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塑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

2、生存列联和强化列联。强化和强化的依随(列联)是斯金纳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但他并不认为人类所有行为都是由当前环境所决定的。斯金纳在《行为主义概述》一书中指出,遗传和环境都对行为发生深刻的影响,选择过程形成遗传的行为倾向是通过生存列联来实现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行为都是遗传的。因为行动着的有机体是自然选择的产物。操作性条件作用也像消化或妊娠一样,是遗传禀赋的一部分。问题不在人类是否有遗传禀赋,而在于如何去分析它。当然,人们认识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已经好几个世纪了,但只是在近来才对生存列联和强化列联有了研究。他认为,物种在生存列联下获得行为(本能),而个体在强化列联下获得行为(习惯)。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关键是环境对变异的决定作用,环境置于变异产生之后,而不是在变异发生之前;强调的不是环境“引起”变异,而是环境的选择“依随”着变异。斯金纳所说的“生存列联”就是指自然选择在物种变异进化中的作用。

环境的选择作用,也体现在个体后天形成的“强化列联”之中。例如,在操作性反应中,有机体发出一个新异反应时,所得到的强化是对有机体具有“生存价值”的事件。在这里,行为的变异是产生强化列联(依随)的基础。纱化列联对于个体行为的选择,也是始于随机的变异而终于环境的选择,两者在时序上同型。在斯金纳看来,强化是心得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3、强化程式。斯金纳认为,强化的时间安排对学习有重要意义。除连续强化(每发出一次特定的反应就给予一次强化)外,更重要的是间歇强化。这种方式的强化有四种:(1)固定时间的间歇强化,如每隔5分钟予以强化;(2)可变时间的间歇强化,如每隔5、10、15分钟等等予以强化;(3)固定比例的间歇强化,如每做30次之后予以强化;(4)可变比例的间歇强化,如每做15次、20次等予以强化。

斯金纳通过实验认为,反应的积极性(速度)相对不变地与强化的时间间隔成反比。这也说明间歇性强化比连续性强化有大得多的抗消退作用。由此,斯金纳得出一条教育孩子的原则:孩子无理哭闹时,一次也不要迁就他,否则他就得到间歇性强化,有较强的抗消退能力,无理哭闹就可能发展成为恶习。如果坚决不强化,它就较快地消退了。

4、刺激控制和泛化现象。强化列联的三步曲是:刺激情境—反应—强化。反应虽然是偶然的,但是刺激情境仍有一定作用。例如,鸽子在红灯亮时啄键有强化物,在绿灯亮时啄键没有强化物。久而久之,鸽子就会在红灯亮时才啄键,在绿灯亮时则休息。这样红灯就成了“辨别性刺激”。虽然红色灯光并未直接“激发”鸽子啄键反应,但它代表一种特定的“刺激情境,” 即将会有强化物的情

境。红色灯光对鸽子的反应产生的控制作用,也可以说是“刺激辨别”控制了有机体的反应。

“刺激辨别”是特定的刺激发挥了控制作用,而“刺激泛化”则是相近的刺激“控制”了同一反应。斯金纳认为,相近的一批刺激具有共同要素,这就是引起泛化的原因。因此通常说的“抽象”过程,实际上就是刺激泛化。

5、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如鸽子啄键可以得到食物;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刺激物,如鸽子用啄键来去掉电击伤害。斯金纳认为,积极强化或消极强化对有机体或有益或无害;而惩罚对有机体或无益或有害。操作反应的消退实际上是积极强化物的撤除,而消极强化物(可厌刺激)的呈现,就是惩罚。处罚和强化在实施过程上是相逆的,那么,两者的效果是否相反呢?换句话说,征罚是消除强化所造成的行为的最有效手段吗?如果是的话,惩罚就是消除恶习的最有力措施了。但斯金纳对此有异议。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结论:操作性反应的“消退”才是最有效的“治本”良策。对儿童的不合理要求,惩罚是“治标”的临时措施。只在极短时期内可以降低操作性反应出现的频率,过后,反应频率又会回升。过分的惩罚还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后遗症大,是不可取的。

斯金纳从系统发生上对有机体的简单反应和复杂行为进行的广泛实验研究,对于提示学习的某些规律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他抹杀了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不承认人的学习行为的特殊性,这是不科学的。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社会学习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的产物,以A·班图拉为代表。社会学习理论是用行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联结着的不断交互作用来解释心理机能的。由这些相互依赖的因素所产生的相对影响,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行为是各不相同的。有时候,环境因素对行为产生强大的强制作用;而在另一些时候,人的历素就成为环境事态发展的重要调节者。班图拉认为,那些替代的、符号的和自我调节的过程担负着一种重要的角色。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在替代的基础上所发生的直接经验那里学来的。他把这种观察学习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显示了一个人在给他的大量范例中选择什么来进行观察,以及在这些示范原型中把哪些东西抽取出来。在各种决定注意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相关联的影响。它们限定着一个人的行为类型,因而也是学得最牢固的。不同原型显示的行为的功能价值也具有重要作用。示范形式的奖赏功能会使各种年龄的人的注意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如电视的示范形式就是最好不过的证明。其他像示范行为本身的性质、观察者信息加工的能力和以往形成的知觉定势都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水平和速度。

2、保持过程。观察学习主要是把示范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合保持在记忆中,这些记忆代码在以后就能指导操作。除了符合编码之外,演习也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记忆支柱。有些通过观察而习得的行为,由于社会的禁令而不能用外现的手段

轻易地形成,因此,人们就把这种行为看在眼里,这种心理演习在示范行为中就更有意义了。

3、运动再现过程。要把观察学习的东西付诸行动,在行为水平上还会存在障碍。观念在第一次转化为行为时很少是正确无误的。所以,仅仅通过观察,无法使技能完善。在大多数的日常学习中,人们一般是通过示范呈现一个非常近倾的新行为,然后,收集对此演习和操作的信息反馈,经过自我矫正,使这一近倾的行为加以规范。

4、动机过程。班图拉把反应的获得和操作区分开来,人们通过观察而获得新知识,但并不能保证自身能操作与原形的行为相同的行为,操作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如果一个原型反复显示所期望的行为,指导人们去再现这一行为,当他们失败时给予指点,当他们成功时给予奖励,那么,这个原型能最终在大多数人身上引起匹配反应。

社会学习理论承认心理变化是以认知过程为中介的,因而在期待性学习中,各种心理学方法都强调改变对个人的功效期待。功效期待是指一个人对某个行为必然导致某种结果的信念。功效期待决定着人们将花费多少精力以及他们在遇到障碍时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功效期待越强,行为就越积极。个人的功效期待建立在以下几个信息源之上:(1)操作成就。它们给功效期待提供最可靠的源泉。成功的结果提高这种期待,多次失败便降低这种期待。(2)替代性经验。看到别人使劲并坚持他们的努力,就能在观察者身上产生一种期待,使自己相信别人能做到,自己至少也能有所进步。(3)口头说服。通过他人的说服建议,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对付那些过去曾使他们难以对付的事。(4)情绪触发。使胆小的人相信他们的情绪触动是由一种非情绪源引起的,他们的行为就会大胆得多。这种方法对过义的恐惧有效,但严重的恐高症患者,仍会再次体验到莫名其妙的内心恐惧。(5)情境条件也影响着功效期待。比如在公开演说时,人们门识到的自我功效的水强度将随他的题目、表现形式以及出席的听众类型而不同。

行为在各方面都受其后果的调节,如果不去探究反应结果的调节作用,就不能充分地理解人的行为。在讨论决定行为的后继因素中,班图拉详细分析了建立在外部的、替代的以及自我生成的结果基础上的三类调节系统。

首先,外部强化。外部强化对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问题,因为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1)强化与效果的相对性。诱因的促动潜能是相互决定的,而不是由其孤立的价值所决定。(2)由厌足而产生的厌倦。当我们用积极的诱因使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操作同样的活动时,他们最终会对之厌倦。(3)同样的诱因由于传达的信息不同,对行为具有不同的效果。(4)当外部的奖赏能促进掌握一种活动时,就能培养内在兴趣,一个人的进取心就能很好地得到维持。但如果只对他们从事的活动进行奖励而不管操作的质量,他们的兴趣就降低了。这样的假定已得到实验的证实。(5)在人的心理功能中,往往不是受单一诱因所支配,而是受多重诱因所影响。诱因的不同组合和不同水平能调节人的行为的不同方面。(6)行为一直受到强化的人往往期待即时的结果,一旦他们的努力失败了,他们就很容易泄气。相反,那些受到不规则强化的人倒反而不顾多次的挫折和仅仅偶尔的成功而坚持到底。(7)从社会角度来看,奖赏和权利是与职位而不是

与特定的操作联系。(8)人们还可以在个体或集体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变化。个体定向的强化很适于养成独立的、自我追求的人,如果养成一种共同责任感和关心别人的品质,那就以群体向的强化更合适;两者相结合的诱因系统,可以减少极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消极后果。在这种社会强化的安排下,行为结果是由人们的贡献大小和群体的全部成就共同决定的。

其次,替代性强化。从观察别人行为中得到奖赏、惩罚或忽视而产生的替代性强化至关重要。人们可以从替代性强化中认识到强化影响的更为复杂的情况:(1)强化的关系特性不仅可以影响行为,而且影响着个人满意的水平。(2)强化与预期有关。人们在预期结果的情况下,无奖赏在期待惩罚背景上,可能起着积极强化的作用,在期待奖赏的背景上,可能起着惩罚的作用。(3)在很多情况下,原型的行为不是由别人批评而是由自己批评时,也能对观察者产生抑制作用。(4)直接经验到的后果和观察到的后果在交通上并不是绝对的。

再次,自我生成。如果人的行为仅仅由观察到的或亲身经验到的外部强化来决定,那么,人们就会像风标一样不断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向,以顺从施于其身的影响。人具有自我强化的能力,他们能为自己确定某些行为标准,并且能以自我奖赏和自我惩罚的方式来对自己的行动作出反应。自我强化理论大大增加了强化原理应用于人的心理功能的解释能力。

社会学习理论本质上是行为主义的,他们在某些方面发展了传统行为主义观点;但在有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以认知和行为共同起作用的观点看待社会学习。

现代主义文化产生的背景、特征及表现

现代主义文化产生的背景、特征及表现 现代主义在19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国家一大批不同于传统的形形式式的文学艺术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可以说是西方继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后出现的第六个思潮。现代主义文化并不是西方现当代文化的全部,但从本质上看,它显著地表现了现当代社会的时代病和特有的社会心理,所以特别引人注目,值得研究。 一、背景 (一)社会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9)摧毁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物质基础,也摧毁了其赖以建立的精神支柱,是西方文明传统的一场浩劫。它迫使西方知识分子对整个西方现代文化和传统进行一场深刻的反思。 (二)思想因素 强调非理性额定现代哲学为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突出无意识的精神分析学为现代主义文化探索人类深层心理提供了学理基础。其次,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图景,深化人们对物质、时空、因果关系的看法。 (三)文化因素 从文化上分析,现代主义是西方传统文化解体的产物。 二、特征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 首先,现代主义与其他思想一样,是以哲学思想为其根源在艺术上的表现。现代主义是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或者说是其哲学的艺术表达。就艺术思想而言,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种种现实矛盾和异化现象,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但这种不满和否定是对社会和人类前途的危机意识和悲观绝望情绪的反映。 其次,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渊源是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并深受柏格森的美学思想及弗洛伊特、莱格心理学的影响。在艺术上强调自我,强调主观,强调直觉和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因此,现代主义往往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 最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是其哲学思想和美学简介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抛弃了传统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许多全新的艺术手法以表达其“全

什么是建构主义

一、建构主义理论前的教学回顾建构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教学的普遍认识是:学生的学习是把来自于教师和社会实践当中的分散信息资源和相对孤立的各种技能集合起来的过程;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将已有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直接传送给学生;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普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从教师课堂讲授中得来。教育评价也是通过知识考试来进行,这在应试教育阶段是很普遍的通常是以讲课为传授知识的方法,以笔试和其他考试方法作为传统的评估方法。这传统教育中,教学与学习的重点都是围绕知识这个核心,教师依据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围绕知识进行学习,评价也是以知识为核心。从理论上看,知识是客观存在的,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记忆,在思维中复现这些知识也是无可厚非的。行为主义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行为上的改变以及脑力状态的变化。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的改变或调整,它是个人对一定环境下产生的某种事件(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而筛选出的提高与充实的结果。认知理论环境下的教学中,重点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思考的作用,也就说对知识成因的分析。谁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应该是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知识的取得应该是在学习者自身的过程体验和与他人的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一种新知识的学习不应是教师全面的讲授,而是要在学习者中进行体验和互动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谁知主义理论把理解、知识和能力表现当作成功学习的标志。把学习者的兴趣、学习中的价值观和态度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这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会成为学习的动力,这些非直接的学习因素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尊重某种知识,愿意努力去获取它,尔后运用这种知识的关健。认知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任务不只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给学生创造机会,激发他们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去学,积极去学。他们主张,除了一些必须靠记忆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以个,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要求学生能主动地建构其含义;学生以前对某一问题或概念的理解和思想对后来学习的生成会有巨大影响;教师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或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产生变化;与他人合作的学习对学习的动力、支持、模仿和指导都有重要作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支持这种认知的教育理论,认为人对外界的感知能力是天生的,所以人能够从被动的观望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二、建构主义理论含义建构主义是关于学习者如何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理论基础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理论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来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此后,心理学家对人的认知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有机整体和认知的观点分析知识的开发,强调了人可以通过多渠道建构认识,例如:读、听、探索、体验。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在整体关联中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在应用知识的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的交往建构认识。萨佛里和杜非等学者也从认知和社会的观点归纳结构主义的特征:当人们与他人交流理解并且探求一致的程序时,产生某种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一、基本原理 1、知识是个体主动的建构,不是被动接受或吸收; 2、认知的功能在于用来组织经验的世界,不是用来发现本体的现实; 3、知识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 二、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表征,知识只有在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情况下才被认为是正确的,客观知识就是真理。大多数建构主义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无最终答案。相反,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假设,所以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如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鸟的起源等问题。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人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基于个人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学习者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尽管有些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按照这种观点,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课本知识仅仅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虽然有些科学知识包含真理,但并非绝对正确,只是对现实的一种较为正确的解释罢了。因此,在对课程知识的教学上,建构主义认为,就个体所获得的知识而言,(1)并非预先确定的,更不可能绝对正确;(2)只能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3)需要在具体情境的复杂变化中不断加以深化。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过程 学习过程并非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或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主要涉及到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从头脑中提取与新知识一致的旧有经验作为同化新知识的固着点,而且也要关注到与当前知识不一致的已有经验,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并设法通过调整来解决这些冲突,有时需要改变原有的错误观念。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会由于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不仅是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要分析其合理性、有效性,从而 形成学习者本人对事物的观点和思想;另一方面,学习不仅是新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分析 李小林 (一)理论模式的特征分析 持建构主义观点的教育家基于建构的理论,提出了若干教学的理论模式: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或抛锚教学和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是一种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活动。“随机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绝非是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因为在各次学习的情境方面会有互不重合的方面,而这将会使学习者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这种教学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及具体情境中,涵盖充分的实例(变式),实例同时涉及到其它概念。情境教学或抛锚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首先是指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Cunningham,1991)。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authentic task),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强调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学科间的交叉。其次,指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展示专家解决问题的类似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习者的探索。由于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出学习的效果(Merill,1991),情境教学采用“一体化”测验(Test integrated),或者进行与学习过程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价(context-driven evaluation)(Jonassen,1992)。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是借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来形象地说明教学的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习者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Slavin,1994)。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与维果斯基对社会性交往的重视以及“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是一致的,学习者在与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员的交往中将潜在的发展区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更大的发展的可能。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式中大都包含这样的特征:学习者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决策如何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建构扮演着主人和合作参与者的角色,发展社会交往与协作和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的能力,发展创造、批判思维和协作技能。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学科专家”转变成一位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征非常适于应用到远程教学。例如,在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中,可以按建构主义的模式设计成四种协作学习的形式:竞争、协同、伙伴以及角色扮演。竞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通过Internet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协同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伙伴是指某个学习者通过Internet选择对同一内容感兴趣的学习者,结成伙伴关系,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不仅是学业上的问题,也包括生活上的压力及心理障碍等问题)时,双方互相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帮助和关心,直至问题解决。角色扮演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话语。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趋附于某种流行,但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G.Hein,1991)。[1] Jonassen(2000)认为,过去的十年见证了人类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当代学习的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是建立在跟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不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上。人类已经进入学习理论的新世纪。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理论基础分享着如此多的假设和共同基础,也从来没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不同理论在理念和方法上是如此地一致。[2]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教学设计的革命已经兴起。 一、建构主义的十念 (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 建构主义的渊源主要有哲学和心理学两大渊源,在流派上表现出六大类型。 1.哲学渊源。主要包括18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G.Vico的“新科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LKant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和20世纪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学家J.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3]Vico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当今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V.Glasersfeld称Vico是“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Kant创建了以主体能动性为中心的批判哲学,其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出了主体性问题,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Kant被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Dewey认为,经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心思想是主体有目的地选择对象的基础上的主观“创造”,特别强调经验的能动性和发展性,认为经验是由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是对现有事物的一种改造,学习是基于行动的、在不确定性情境中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显然,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已经蕴涵着丰富的建构主义思想。 2.心理学渊源。主要包括J.Piaget的结构与建构观、L.Vygotsky的心理发展理论和J.Bruner 的认知学习理论。Piaget从主客观相互作用,即从活动一动作的角度研究了认识的发生问题,突出强调了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认为知识是一种结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Vygotsky主,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必须以文化历史的观点,在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作用的相互联系之中来进行。人的心理发展有两条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一是人的心理机能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二是人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至部, 化为人的部心理过程的结构。Bruner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习者依靠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其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注知识的结构、学习者的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动作、图像和符号)、探索与发现未知知识、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Bruner的认知学习理论革命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雏形。 3.流派。建构主义是一种流派纷呈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目前主要有6种类型: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社会文化认知、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控制系统论。

边沁的功利主义(全稿)

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 边沁的功利主义 讲述人:吴金府 讲述所参考的主要书目: [1] 边沁,(沈叔平译).《政府片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边沁,(时殷弘译). 《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周敏凯.《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思想比较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 舒远招. 《系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杰里米·边沁》.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5] 阎照祥. 《英国政治思想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背景知识简述:十九世纪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潮 十九世纪的欧洲,盛行着各种社会思潮,其中主要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浪漫主义、实证主义、社会主义等。这些思潮在各个国家之间,甚至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形式。而对边沁的思想和学说发生了重要影响的思潮主要就是自由主义思潮。所以,在此有必要对自由主义思潮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自由主义本源于十九世纪初西班牙一个政党的名称,1810年西班牙议会中,主张英国式宪政主义的政党被称作自由主义的政党。1812年,这个称呼被西班牙的自由派政党所采纳政党所采纳。1822年,英国文学家拜伦、雪莱等人创办了一份以《自由主义》命名的杂志,但影响甚微。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自由主义"才开始在英国被广泛使用,而后在欧洲、北美广泛流行使用,成为一种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的代名词。然而,自由主义这一概念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诸多混乱。在几个世纪当中,其含义一直在变化,用法一直相当宽泛,没有明确的界定。 但大致说来,我们还是可以从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论述中总结出自由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 ①自决原则:个人的生活只有在他们是自我决定的即自由选择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 ②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国家应保障每个人与他人的同等自由相容的最大的个人自由 ③多元主义:由于个人确实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有可能作出不同的选择,简言之,存在善的观念的多样性。 ④中立性:从前三项原则可以推出,国家应当保持中立并且反对完美主义。 ⑤善的原则:应当公平分配资源,以使所有人都有追求其自身善的观念的公平机会。 ⑥正当对善的优先性:正义或正当原则约束个人对其自身善的观念的追求。 总之,十九世纪欧洲自由主义最典型的发展是在英国,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功利主义。而功利主义是英国近代自由主义的重要翼翅,边沁就是功利主义的公认创始人。 (本人讲述的主要思路及框架:一个核心、两个维度、三个基点、五个部分。) 一、边沁生平及重要著作(略述)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边沁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保守党律师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律师,他母亲是安多弗地方一个商人的女

建构主义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福建厦门的初中数学老师王老师在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学中,原先采用了传统的“回顾旧知——讲解新课——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的教学流程。 “在接下来在乙班的第二节课中颠覆原来的教学模式,打破陈规,尝试一下埋在内心深处却尚未实施的教学改革冲动。在这种强烈的改变欲望的推动下,我提笔即兴简列课堂教学的简要流程:一、合作复习,讨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情况;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例题、习题;三、挑选探究案例,展示特色案例;四、小组编题,每个小组编一道题,汇总后作为当天全班的作业。” 课后,王老师对在第二节进行了一次15分钟的课堂小测,小测结果显示乙班学生完成时间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小测的3个题目,且准确率相当高,而甲班15分钟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全部完成,且出现了许多计算及解题方法上的失误。另外两堂课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也明显存在差异。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说说第二次课堂教学中为什么学生的主动性与兴趣较高,准确率也较第一次更好? (2)王老师依据的是什么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这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王老师在采取第二种教学模式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在第二次课堂教学中,王老师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让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下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学生的学习从第一次的被动接受知识到第二次主动探索知识,所以学生的主动性与兴趣较高,准确率也较第一次更好。 (2)王老师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它的基本观点是: ①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 ③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 ④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 ⑤强调学习的情景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景的创设; ⑥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3)采取第二种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①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及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让学生在其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以引导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②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从存在主义感悟人的存在与人生

从存在主义感悟生存和人生 知足,出自《老子》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们常说“知足常乐”,意指对自我的生活、事业、学习等方面现实状况的满足,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一般来说,这种想法对于缓解消除人们处在社会环境遇到的各种紧张、焦虑、怨尤等情绪很有益处。 老子提出“知足”,中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代变革的历史时期。当时周室衰微,分封制开始崩溃,天下诸侯纷纷扩张争霸,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具有社会批判意识、忧患意识的一部分士阶层——隐士群体,认为“天下无道”,无力改变“天下大乱”的现实,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倡导人们控制贪欲和欲望,顺应自然,知足无为。 当今人们重提知足,也有其社会原因。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市场经济里,每个人作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工作分工越加细化,个人所在组织、行业的内外部竞争持续存在,传统生活的稳定性、和谐性被打破,易产生很深的孤独感、漂泊感、虚无感乃至荒谬感,急需寻找到精神家园,知足就是人们对现实种种困境的自我顺应和融入,这是一种人们面对现实的内心情感、情绪的自我安慰和暗示,属于非理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根据认识运动的过程辩证来看,对世界认识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按理性思维如感性直观、逻辑判断等方式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按非理性思维如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的跳跃、飞跃,而是理性思维的循序渐进过程和非理性的跳跃上升过程的有机统一。为寻求精神慰藉,非理性思维对人们认识世界、

适应世界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知足而乐就是非理性思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典型示例。 但是,知足并不能够真正符合人内在的本性。人存在于世,有着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概括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不断发展的需要层次,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这理论可以借鉴,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自我实现是核心,自我实现可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完成天职或称之为天数、命运或禀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就是能够展现、发挥个体的独一无二和禀性,能自由选择人生道路。可是现代工业生产单调重复的标准化流程、作业,与自我在物质、精神这两个方面的自由选择存在现实冲突,无法自由实现物质、精神的需要,人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在没有满足感、成功感,这就导致人们感觉不到自我存在,于是“知足而乐”的生活习惯、态度这一非理性就成为应对精神危机的锦囊妙计,其实人们遇到的这一问题就是人的生存哲学问题。 存在问题和生存哲学,人们一直就在讨论这一哲学基本问题。赫拉克利特的“存在又不存在”,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柏拉图的理念存在论、亚里士多德“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物自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等,传统存在论是以“主体”和“客体”的截然二分为前提的,20世纪存在主义流派的海德格尔提出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别。认为传统形而上学试图追问的是

用功利主义分析道德困境

Ethical Dilemma (Utilitarianism) I. Case study: An American manager pays a visit to a factory in a very poor country, the local manager shows him around. The American manager finds a young girl is working in the factory and asks her name and age, and then he tells the local manager to fire her since hiring underage worker is a violation to the company’s rules. Without the job, the little girl has to become a prostitute to support her and her little brother. One year later, the little girl dies of AIDS, and her little brother has to beg in the street. One year later, the little boy also dies of hunger. Now there is an ethic dilemma, we should judge whether the American Manager does in this case is right or wrong? If he knows the consequence the action brings, will he fire the little girl? II. Presentation: Today, in my presentation, there are totally 3 parts. First, it is the theory of Utilitarianism. Second, I’ll analyze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nd in the end, a conclusion will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Utilitarianism. 今天,在我的课堂呈现中,总共有三部分。第一,是功利主义的理论。第二,我会就这个理论分析案例。最后,在功利主义的基础上我会做一个总结。 Now let’s move to the first part. Utilitarianism is a theory that was proposed by John Stuart Mill, a philosopher from Britain. His theor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nsequences of an action, rather than its process. There is a principle that defines the theory, which is called 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means when we judge if an action is right or wrong, we should evaluate the happiness it brings. 现在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功利主义的理论是由John Stuart Mill提出的,他是一个英国的哲学家。他的理论主要集中于一个动作的结果而非过程。有一个原则能够定义该理论,就是最大快乐原则。这个原则意思是当我们判断一个动作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应该评估这个动作所带来的快乐。 Next, I will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I hereby divide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ase into 2 parts, one is the pleasure and the other is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 例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在师生定位方面,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必修二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教材分析:内容史实比较多,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按照以往旧教材的教学是不可能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那么本课在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教育理论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探究学习知识,既完成了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首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伦理学理论),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主要哲学家有约翰·史都华·密尔(John Stuart Mill)、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等。 功利主义内涵: 功利主义外延: 功利主义思想: 功利主义的发展: 功利主义由来:功利主义思想雏形 西元前5世纪的亚里斯提卜(Aristippus)、前4世纪的伊比鸠鲁、中国古代的墨子及其追随者的伦理学中都存在着如何促使最大快乐的思维,他们是古人中的功利主义先驱。 亚里斯提卜提出感觉主义的主张,认为感觉是真与善的标准,因为在认识方面,只能由感觉给人以真理,在道德领域,真实的东西或目的(比如至善),也是有感觉提供的。亚里斯提卜把认识论中的感觉论和伦理学中的快乐主义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享乐主义学说。他把苏格拉底的至善解释为快乐,声称感官快乐和个人享受是人生所追求的目的,伦理学也就是求得最大快乐的知识。他指出寻求肉体感官快乐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天职。公开主张为求得肉体的快乐可以不择手段,知识和智慧为人提供了达到快乐的方法和手段。亚里斯提卜的快乐至善论,为后来的伊壁鸠鲁学派所继承并加以改造。 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传说中该学派居于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据说在庭院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3世纪以后,伊壁鸠鲁的学说成了基督教的劲敌。在中世纪,伊壁鸠鲁成了不信上帝、不信天命、不信灵魂不死的同义语。 哲学观点:伊壁鸠鲁的哲学正象他那时代所有的哲学(只有怀疑主义是部分的例外)一样,主要的是想要获得恬静。他认为快乐就是善,并且他以鲜明的一贯性坚持这种观点一直到底。他说:“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他在《生命的目的》一书中所说的话:“如果抽掉了嗜好的快乐,抽掉了爱情的快乐以及听觉与视觉的快乐,我就不知道我还怎么能够想象善”。“德行”除非是指“追求快乐时的审慎权衡”,否则它便是一个空洞的名字。例如,正义就在于你的行为不致于害怕引起别人的愤恨。伊壁鸠鲁虽然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但却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 学说介绍:伊壁鸠鲁不同意他的某些快乐主义的前人们之区别开积极的与消极的快乐,或动态的与静态的快乐。动态的快乐就在于获得了一种所愿望的目的,而在这以前的愿望是伴随着痛苦的。静态的快乐就在于一种平衡状态,它是那样一种事物状态存在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状态存在时,我们就会愿望的。我们可以说当对饥饿的满足在进行的时候,它就是一种动态的快乐;但是当饥饿已经完全满足之后而出现的那种寂静状态就是一种静态的快乐。 社会快乐:依伊壁鸠鲁看来,最可靠的社会快乐就是友谊。 伊壁鸠鲁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快乐:第一种是自然的和必须的如食欲。第二种是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须的如性欲。第三种则既不是自然的又不是必须的,如虚荣心。伊壁鸠鲁在比较了各种快乐的得失后,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 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和尚同。经验主义的思想方法使兼爱原则在墨子那里成为交相利的实际行动。但是墨子却在交相利中剔除了己利, 并把利己当成天下大害之根源。这样, 他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困境: 如果承认己利的合法性, 就与爱人利人的博爱原则相违背; 如果否定己利, 交相利又难以成立。实际上他选择了后者。他的博爱原则也伤害到了社会的公原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主讲人:王思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用乔纳生的话说,是向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及其特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内部的认知结构,认为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中虽然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自从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心理学家将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以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维果斯基在心理发展上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特别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另外,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有极重要的意义。所有这些都对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有很大的影响。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人们的个人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各自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维特罗克(M.C.Wittrock)提出的学生学习的生成过程(generative process)模式较好地说明了这种建构过程。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学习者以长时记忆的内容和已有的经验相结合,需要借助于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事件和信息加工策略。古宁汉(D.J.Cunningham)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 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在这一基本观点上,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更多的强调在具体情境中形成非正式的经验背景的作用,即非结构性的经验

功利主义典型案例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哲学家有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杰瑞米·边沁等。 功利主义亦称“功利论”、“功用主义”,通常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在中国,战国思想家墨子以功利言善,是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宋代思想家叶适和陈亮主张功利之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惟言功利和空谈性命的义理之学。 主要概念: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密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发展历程: 早在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理论之前,就有功利主义思想雏型的出现。从思想源流上,来源于古希腊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传统。快乐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斯提卜所创立的昔勒尼学派。 另外,前4世纪的伊比鸠鲁、中国古代的墨子及其追随者的伦理

学中也都存在着如何促使最大快乐的思维,他们是古人中的功利主义先驱。近代英国哲学家与伦理学家如坎伯兰、法兰西斯·哈奇森与休姆都有功利主义的倾向。据边沁指出,他在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意大利法学家贝卡里亚以及休谟等的著作中都发现了功利原则。 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系统是在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期,由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和密尔提出。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 19世纪末期的功利主义代表人物亨利·西奇威克认为功利主义来自对“常识”的道德系统的反省。他论证多数的常识道德被要求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上。他也认为功利主义能解决常识学说的模糊和前后矛盾而产生的困难和困惑之处。在20世纪功利主义虽然经过摩尔的批判,但英美哲学家与英国自然科学家兼伦理学家图尔明、牛津大学的诺埃尔·史密斯、厄姆森以及澳大利亚的斯马特等人仍为功利主义辩护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就是所谓的学习。早期的行为主义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化生)。 2、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 3、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 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必要的大量的强化系列。这就是斯金纳设计教学机器、提倡程序教学的主要出发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之为“程序教学之父”。 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原则是: 1)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小步子原则 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3)及时强化原则 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4)自定步调原则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读后感 此书的作者是近代功利主义者,约翰·密尔。 我之所以对功利主义感兴趣,可能一开始不是源于其理论本身,而是当我了解到理论的影响的时候,我惊讶于我们现在社会的很多经济、社会政策包括社会福利等都受其影响,我惊讶于一个离我们那么遥远时代的理论可以有如此的前瞻性的生命力,我非常的好奇和感动,于是我读了一些关于功利主义理论研究的书,其中包括密尔的《功利主义》。我主要是想通过一些例子或者话题来展开我的理解。 1、如果一个中年男人路过一座偏僻的小桥时,他听见桥下有人喊救命,可他不会游泳,而周围又没有任何人,现在打电话叫警察也来不及,所以他明知不会游泳还是跳下去了。这样的精神该如何看待? 在边沁的《道德与立法的原理》中强调当每个人都真正得到自己的最大利益时,社会也就达到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为“最大幸福原理”依赖于每个人的最大幸福之加总。于是,功利主义道德基本上就在于苦乐的计算。 我们平常人都会两种观点,一种就是这个人太有奉献精神了,是高尚的人,这种精神是一种美德。另一种就是此人真是太傻了。密尔认为这也不是一种高尚或者是美德。功利主义并不反对自我牺牲,但是反对把自我牺牲本身看作善事。“一种牺牲如果没有增进或不会增进幸福的总量,那么就是浪费。它唯一赞成的自我牺牲,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或利于他人幸福的某些手段而做出的牺牲”,我觉得这是一种情境功利主义的观点,“自我牺牲”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才会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否则盲目无用的牺牲只能是资源的浪费。或许此人跳入水中因溺水死亡,但是他本人觉得自己的行为使他自己得到了幸福,那这是功利主义式行为的幸福吗?不是的,在功利主义看来,行为的幸福不是行为者本人的幸福,而是所以相关人员的幸福,在一个公正无私的仁慈的旁观者看来,此人因溺水死亡不仅没有救出落水的人,而且还使自己丧失了生命。这不仅会使其家人朋友等其他人伤心,还浪费了抢救等社会设施和资源,这种行为是不利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的。 2、甲有一个乐趣是看搞笑无厘头电影,还有一个乐趣是品味博物馆里一件件美妙绝伦的艺术品,如果一定要分出哪个乐趣更高尚,该选哪个? 这个例子,如果从自由主义来看,喜好是每个人的自由,不能妄加评断。所以仅是从功利主义思想去讨论。密尔没有违背边沁的假设,依然坚持“效用是道德的唯一标准”。他的区分低级乐趣和高级乐趣的方法是:“就两种快乐来说,如果所有或几乎所有对这两种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