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_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_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_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

黄 旦

内容提要 关于传播者研究的历史,无论是国外还是中国,都缺乏清楚梳理。因

此,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做一点努力。本文把传播者界定为大众媒介组织,并认为

其研究的历史应从新闻学开始。新闻学对传播者的研究,大致囿于新闻专业主义的

范围并围绕这一中心,构筑了新闻自由、客观公正、社会责任等话语。自怀特开先

河的把关人研究,逐渐揭示了传播者所受到的种种外在压力;批判学派、政治经济

学等各种研究取向,更是展现了大众媒介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从而使

媒介组织的专业主义理念遭到挫伤。所以,传播者研究历史,是专业主义建构和消

解的过程。但是,专业主义并没有销声匿迹,建构和解构仍在不断继续。

在大众传播中,谁(who)是传播者?

“没有谁”,查利斯?赖特斩钉截铁地回答。理由很简单:大众传播是组织而不是个人的行为,大众传播的内容是众多参与者组织化努力的产物,是大众生产(mass2produced)大众散发(mass2distributed)。在如此复杂的操作过程中寻找什么人是传播者,就好比是找一辆汽车的个别制造者。于是赖特十分不屑地说,问谁是传播者,实际上是打算以一般的人类传播模式,即:一个传播者、一个讯息、某些传输媒介和一个接收者这些基本要素来考虑大众传播(Wright,C.R.,1986:61)。

我以为这只是赖特虚构的问题,但即便真的如此,也不必一口咬定就是混淆了大众传播和一般传播的区别。不说赖特自己提到的这些构成传播模式的基本要素(传播者、讯息、媒介、接收者),大众传播本就不可或缺,而且“谁”或“什么人”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隐喻,把赖特所谓的“组织”做了人格化处理。赖特之所以做惊人之语,无非是强调大众传播的组织特征,为自己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者做铺垫。以一己之需,故意使因果关系极端简单化,是学术研究的大忌。赖特恰落此俗套。

不过,突出大众传播者是组织而不是个体,虽无新意倒是十分重要。在传播关系或传播过程的语境中,大众传播者可以和大众媒介机构,甚至是大众媒介交换使用,道理也就在于此。正因如此,所谓的大众传播者,实际上就是处在传播过程或传播关系中的大众媒介机构/组织。

当以此来界定传播者时,马上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有关传播者的理论或研究究竟始于何时?

如所周知,最早从结构上对大众传播过程进行概括的,是拉斯维尔的“五W”(Lass well,H. D.1943)。可此后的研究,并不是“五W”的均衡展开。相反,从一开始学者们

的注意力几乎都给予了效果和内容,效果理论的发达和传播者———“Who ”的研究之薄弱(Halloran ,F. D.,1969;Weaver ,D.H.and G ray ,G.,1980),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于是有人断然认为,大众传播者研究的历史是从怀特在1950年发表的“把关人”个案调查开始的(Whitney ,D. C.,1982)。依此类推,“把关人”也就是第一个关于传播者的理论。

有趣的是,同样是这位Whitney ,在五年后与他人合著的一篇文章中马上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以为关于专业的(professional )大众传播者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1937年若斯坦(R osten L. C.)所做的华盛顿记者的调查(E ttema ,J.S.,Whitney ,D. C.,whith Wackman ,

D. B.,1987),一下子把历史往前推了13年。

Whitney 的变化也许自有其道理,可惜他自己并没就此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但他的游移不定至少说明,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非一目了然。

据施拉姆考察,在1937~1957年的20年中,美国的新闻学研究呈现三种主要趋势:一是以历史学和历史学方法为基础的关于报业历史以及那些著名编辑、出版者的研究和传记;二是基本属于政治学范围的有关报业和社会的研究,包括报业与政府的关系、自由与责任、公众意见和国家政策等等。最后一个趋势是,根据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把报业作为传播和传播过程来研究。前二者早已存在于新闻学研究历史中,惟有第三种,是这20年中所迅速发展起来的新领域(Schramm ,W.,1957)。如果说施拉姆更多的是关注横向的研究类型,那么,另两位美国学者则更着眼于纵向的有关史的延续和变化:早期是关于新闻和印刷业的历史,尽管这类研究数量不多,且是描述性的,但新闻组织和新闻工作者是他们直接注目的对象。20世纪20年代开始,政治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学者先是产生了对新闻从业者所生产的讯息的研究兴趣,继而则是这些讯息的效果。在诸种因素(如战争期间宣传的问题、大众社会、广告效果、媒介在选举中的作用,以及60年代政治和社会不稳定等)的作用下,关于效果的研究更加广泛和加强。由此,导致许多研究者开始更多地注视受众,注视新闻讯息对受众的效果,而不是新闻从业者和讯息的实际生产过程(Weaver ,D.H.and G ray ,G.,1980)。

报业历史和报业与社会,显然都属于传播机构或组织的研究范围。施拉姆和韦弗的勾勒,不仅说明大众传播者(大众媒介组织)的研究是早已有之,而且若以拉斯维尔的“五W ”来衡量,最早的研究重点无疑是传播者而不是受众或效果。因此从美国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整个历史看,其基本轨迹是由传播者的研究向受众、效果研究的倾斜,而不是反之。把怀特定位为大众传播者研究的第一人,显而易见是以施拉姆所谓的第三种新趋势———报业作为传播和传播过程为立足点,至于新闻学及其原有研究则一概排除在外。

施行此种“排除法”有其充足理由。首先可以标示大众传播学以及其传播者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和视野。其次,传播者、受众等,都是相对于它们所结成的传播关系、传播结构或传播过程而言,而此种视角和研究取向,的确是传播学,更确切地说,是拉斯维尔“五W ”模式产生以后的事。因此,尽管在新闻学中早就有关于报刊组织及从业者的研究,但他们并没有“传播者”的概念及其“传播者研究”的明确意识(在那公认为标志大众传播学形成的《大众传播学》一书中,施拉姆仍只是用“大众媒介”而不是“大众传播者”,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即便是在大众传播研究出现之后,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和使用仍有一个过程)。然而,假若因此设限,把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一刀两断,其危害性亦不能小视。它不仅割断了关于大众媒介研究的历史,产生一种惟有“把关人”研究出现后才有关于传媒组织研究的误导,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4新闻与传播研究

而且更严重的是,由于研究线索的人为中断,会使人无法清楚认识整个传播者思想的历史演变。具体点说,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关于大众媒介组织研究的差别和变化,尤其是后者所呈现的意义,包括所谓的新视角和新取向,在这样的分割断裂中同样也就难以辨别。虽然现在无法肯定Whitney关于传播者研究历史的变化是否由此而起,但变显然要比不变合理,尽管他对于时间上限的规定仍然过于机械死板。

现在之关键是,同样都是关注传播者,新闻学和传播学之间是否有何不同?换言之,从新闻学到传播学,在大众传播者研究的总体历史上,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施拉姆的眼光已经隐约触及到这一点。他把怀特的“把关人”理论,看成是传播者研究的横向之扩展,“展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有关传播者的研究类型”(Schramm,W.,1957)。可是施拉姆仍然没有说清楚,这种新扩展出来的“研究类型”对于整个传播者研究及其理论,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新闻学而言,在30年代前的那些研究和成果实在单一,韦弗认为其重点就是一个,即以著名报人、出版商为中心的报刊史的研究(Weaver,D.H.&G ray,G.R.,1980)。而在施拉姆眼里,则是报业历史、传记以及报业与社会研究并存。但我觉得,施拉姆把属于报业与社会关系的“责任”、“自由”等,称为是新闻学的古老话题(Schramm,W.,1957),是符合实际的。因为自便士报以来,美国报业的伦理道德,以及如何处理报刊和政府的关系,如何保障报刊的新闻自由,始终是新闻学术研究,甚至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若是把学术研究的标尺放宽一点,除了上述的以外,其时在新闻学中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有关新闻实务的介绍。自1870年到1920年,是美国高等学校相继建立新闻教育的时期,不仅此时从事新闻教育的教师几乎都来自于报刊,而且新闻实务的训练是其主要目的(Weaver, D.

H.&G ray,G.R.,1980;Mirando,J. A.,2001)。与此相应,新闻操作技巧的经验介绍,尤其是新闻实务的教科书也就继之而起[1]。甚至在19世纪80年代出版的教科书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诚实、公正、准确和真实,把事实和评论分开———这些后来所谓的客观性原则的基本要素(Mirando,J. A.2001)。

新闻学研究所呈现出来的这些特点,是和其产生的背景有关。与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是从宣传效果、市场和消费者调查起步不同,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则是与19世纪70年代后独立报刊的兴盛相伴而生。其时,报纸从原来的一人身兼数职(印刷工、广告代理人、编辑、记者),开始进入雇佣专职记者,“犹如新闻大致是19世纪30年代的产物,记者是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的社会创造”,新闻报道由此成为一个职业。随之,要报道新闻,以事实为先,报道要简短、精确、清楚等等,作为一种职业理想,在各报纸中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强调和灌输(Schuds on,M.,1978:65;77287)。假若按莫特对职业精神的概括(M otte, F.L.,1962),独立报刊实际上就是职业化报刊的基本样式。依照另一美国学者的意见,独立报刊,尤其是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Adolf Ochs)掌管《纽约时报》后所基本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源(Hallin,D C.,1996)。

通过对一些专业组织的历史考察,威伦斯基(Wilensky)提出,一个职业转变成一个专业,需经过五个阶段:第一,开始努力成为专职或全日制(full2time)的职业;第二,建立起训练学校;第三,形成专业协会;第四,赢得法律支持以能自主掌管自己的工作;第五,专业协会公布正式的道德准则(见Johnstone,J.W. C.,Slawski,E.J.&Bowman,W.W., 1976:98)。报刊何时完成这五个转变并成为专业主义,是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Hallin,D.

C.,1996),尽管至少在19世纪50年代就有美国的办报者声称,“我们的最大报纸都是严格

按照新闻业是一个专业的观念来运行”(M otte F.L.,1950,P405)。建立于1867年的密苏里报刊协会(Miss ouri Press Ass ociation )在其会议记录中也指出,在19世纪中期,协会的成员不仅视自己犹如医生、律师、神职人员那样的专业人员,而且在建立这个专业性协会后,通过不断强调大学新闻教育和职业伦理标准,以进一步促进专业化(Banning ,S. A.,98/99)。不过此地更令我们感兴趣的不是时间,而是威伦斯基的五个标准。假如按照这样的视野,我们不仅可以肯定:新闻教育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新闻学研究是和报刊职业化或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相伴而生[2],甚至新闻学思想以及研究实际上就是新闻实践的职业化或专业主义的反映。新闻学中关于媒介组织———大众传播者的思想和研究,大致就是围绕专业主义或上述的威氏标准而展开。比如“新闻自由”思想,就其理论基础,似乎发源于“理性主义”和“天赋人权”,但最终能落到实处的,则是对媒介的外部关系,即一个新闻职业组织和政府的关系做了基本界定,以获取职业自主性;生发于20世纪初的“真实、公正”等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后来蔓延并至今诉讼纷纭的“客观性”原则,无非是对大众传播者的行为做出规范,使之更像一个“专业”或能向“专业”的方向发展。后来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以及组织理论等对“客观性”的严厉批评,虽不无道理,可也未必批到了点子上,因为这是新闻业作为一个职业或专业所需要的。提出“客观性”包括要达到的目标,都与其职业特征有关,而与其它各种学科对于客观性的理解以及所遵循的习惯思路,均有较大的区别(Phillips ,E. B.,1997)。新闻学研究一开始,首先把目光锁定在一些著名报纸及报人,或者是一些记者式的经验介绍,恐怕在于大众化报纸所开创的那种“职业化”办报路子得到他们的青睐和认同,甚至有一种自豪感[3],余下的就是如何按照前辈的印迹行走或在此基础上做些修修补补。自从以专业主义为研究取向的新闻史代表作,Huds on 的《美国新闻业:从1690至1872》在1873年出版后,多数的新闻史研究者认为,真正的新闻业就是像本杰明?戴创办的《太阳报》那样的便士报,新闻业的历史就是如何发展成为便士报的故事。于是,他们解释并评价新闻史,其标准就是对现有的新闻专业化所做出的贡献,美国大众传播历史也就是媒介在它们的专业特点方面怎样演变进化的历史(Sloan ,W. D.,1991:6)。直到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责任论”,所遵循的思路仍然是“职业化”或“专业主义”,其主要目的就是在原来主要是调整政府和报刊关系的“新闻自由”的思想基础上,进行添加和补充,试图对报刊的另一个外部关系———与经济利益集团的关系做出调整或界定,以使报刊能真正成为负责任的公共传播者(黄旦,1999)。海林(Hallin ,1996)所谓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当委员会准备其报告时,专业主义得以最大强化”,也许指的就是此种倾向。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一位学者曾对传播者研究做过如是描述:

这些研究在总体上,局限于大众媒介操作的低层次上。夜班的编辑,社区报纸,检查官的删剪,记者们的自我想象,专业人员的工资等级,以及很多其它类似的具体的和工作层面的已都有涉及。但是高层次上的经济计划和政策制定仍然没有得到研究,更广更大的问题还空在那儿。作为在社会网络中占据一个敏感中心位置的大众传播者,以及面对来自一个社会系统各个方面的压力而剔除和选择信息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哈洛兰,1969)。

哈洛兰所描画的研究状况假若属实,那么恰好反映出传播者研究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倾向。所谓夜班的编辑、检查、记者的自我想象和工资等等,都是典型的与专业主义密切关联的内容。其实,哈氏所谓的高层次上那些更广更大的问题,虽不太多,倒也不能称为

5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6新闻与传播研究

“空白”。至少就施拉姆所总结的新闻学研究的古老话题———“自由”、“报业经济和报业责任”等等,显然不属低层次的问题。不过即便是这一类的研究,同样只是遵循专业主义或职业化的路子———重点是划清媒介组织和社会其他部门的界线。在他们看来,只要界线分明,就能各得其所,所有问题亦便迎刃而解。此种思路最典型的是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之中。报刊或者是专制主义的附庸,或者是自由主义下的独立媒介组织。有何种政治体制,就有何种媒介体制,就有何种媒介操作规范,互相之间一清二楚。所谓的“自由”,所谓的“责任”,就变成对各自不越界、不违规的要求,或是对越界和违规的抗议。有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该书是以一种假定的媒介和政府的关系来确定理论自身的名字(Nerone,J. C., 1995,27)。其实何止如此,整个的理论构想都是建立在这么一种假定的关系上。正是在该种假定的关系中,报刊成了一个自足的封闭的体系,专业主义的追求和发展也就变成新闻业“自然的历史”(Hallin,1996)。惟一要做的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中使之不断丰富,以及媒介如何保住自己的清白之身和防止外来力量,尤其是政府的侵入。

此种独立、自足的媒介组织观念,在美国大众传播学出现时仍被继续沿用并成为其基础。行政研究取向的出发点,就是认为媒介是一个自然的没有任何偏向的工具,可以被人们用于各种目的(Lazars feld,P. F.,1941;Blumer,J.G.,1978)。包括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都“显然隐含着以媒介自主机制的观念,忽略媒介与其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之间内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张锦华,1994,52)。

可是一个转折性的变化发生在1949年。正是在这一年,怀特发表了传播学研究中第一篇关于“把关人”的文章。虽然怀特抱有验证卢因“把关人”理论的意图,但其从调查对象、设计的问题乃至关切的重点,与原有的新闻学研究却是一脉相承。直白点说,也许他本来是想通过对新闻选择的调查,来确认新闻学和新闻专业主义中的那些金科玉律: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等等。正是因此,当他最后发现新闻选择是建立在高度的个人主观基础上时,不自觉地流露出失望和惊讶[4]。尽管“在这样一种情境中,特别是在一个无论是新闻从业者还是研究者,都视‘客观’是一个标准的特殊领域中”,怀特的“吃惊看起来是正常的”(Whitney,D. C.,1982)。但怀特恐怕根本就没有想到,就是从他的“吃惊”之开始,他们所一直信奉的且根深蒂固的新闻专业主义或职业化的观念,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某种不正常并遭到了怀疑。

与怀特仅着眼于一个孤立的个体“把关人”不同,随着而来的是把新闻从业者个体和组织、制度等结合起来观察。布里德揭示了新闻编辑部中所存在的新闻控制(Breed,W., 1955);吉伯发现编辑实际上是被“包裹在一件由机械零件(mechanical details)制就的紧身夹克中”(Shoemaker,P.J.,1991,P.11),个人的主观与媒介组织和其他压力相比是微不足道的(G ieber,W.,1964)。韦斯特里和麦克莱恩把信源的压力引进了新闻选择之中(Westley,B.H.,&Maclean,M.S.,1957),吉伯纳则明确提出,信源是施加于大众传播者身上的一种社会机构(institution)的压力(G erbner,G.,1969)。赖利夫妇率先把大众传播置于社会的大系统中进行考察(丹尼斯?麦奎尔,1987,47250),德弗勒却以为,媒介的选择本来就是在各种社会系统的制约中所进行的(DeFleur,M.L.,1966)。哈洛兰所谓的“空白”,即“作为在社会网络中占据一个敏感中心位置的大众传播者,以及面对来自一个社会系统各个方面的压力而剔除和选择信息的研究”,在此时得到了初步的展示。媒介组织(大众传播者)和社会,再也不是界限清楚,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而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复

杂缠绕。正是由此,新闻学中的“职业化”或“专业主义”的研究视野被打破,专业主义的理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把关人”研究的模式也就逐渐向新闻传播研究中的“自由”“社会控制”等古老主题偏移甚至合一(黄旦,1996)。

与研究视野的扩大相伴而行的是学科背景上的多样化。知识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以及打着文化研究旗号的各种研究取向纷纷粉墨登场,从而对“客观性”、媒介组织、媒介生产过程等等,都有着不同以往的揭示和分析(E ttema J.S.,Whitney ,D. C.with Wackman ,D.

B.,1987)。与美国的传播学者不同,大洋彼岸的研究者一开始就把大众媒介的角色及其操作,纳入到社会系统以及相互互动中加以认识(Lazars feld ,P. F.,1941;Blumer ,J.G.,1978)。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通常以考察企业的发展与广阔的政治经济形式的关系作为探讨传播过程生产方面的开始”(莫斯可,2000:73),“既有经济及政治制度会直接决定并影响媒介的运作及功能”(张锦华,1994:10)。文化研究揭示了大众媒介所扮演的意识形态生产者角色,并在现实建构和文化霸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罗钢、刘象愚,2000)。法兰克福学派则把目光集中于大众媒介的文化产业特性,以及在现有社会条件前提下以交换为目的的商业本质,并且已经导致社会的“单向度”。此种研究路数,与那种囿于“客观、中立”的新闻专业主义来研究媒介组织不仅大异其趣,而且新闻专业的理念和立场受到了批判,认为其本身即是意识形态,具有维护既有体系合法性及保护媒体的策略效果,同时更成为新闻从业者逃避责任与理想的借口(张锦华,1994:21)。

如果把从怀特“把关人”开始的有关大众媒介组织的认识和研究简略概括一下,其研究视角大致经过了从个体到组织到社会制度的过程;其研究重点由个体的新闻选择到组织、社会对新闻选择的影响,到媒介组织对社会观念、意识、文化的制造与复制;其基本思想,自专业主义到专业主义所受的种种压力以至对专业主义的批判;从信奉客观、公正到对媒介符号系统的意义以及生产这种意义的过程的探究。凡此种种,施拉姆所谓的这种新扩展出来的有关传播者的研究类型,也就完全彰示了其所具有的意义:从新闻专业主义立场始,最终带来的是对新闻专业主义思想及研究的解构。

然而,不能因此就以为新闻专业主义已被一笔勾销。海林曾说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现在我们不得不问,专业化时代是否可能被证明是短时间的、相当异常的阶段,是一个比一代人多一点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媒介、经济、政治、文化的各自角色好象已解决,但仅仅是昙花一现。然而,这不是说新闻专业主义模式也随之烟消云散,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中,尽管它也不再对自己的身份继续充满自信(Hallin ,D.

C.,1996)。

如果说社会学、文化学、组织学、批判学派等等的研究和揭示,使新闻专业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那么,它同样也激起人们对专业主义的顽强固守,并试图给予它一个正确和适当的位置。根据几年前的调查,这种深扎在文化之中的“专业主义”情结,仍然是新闻媒介组织的基本氛围,尽管其所具有的威力在不同的编辑部里各有差异(Weaver ,D.H.&Wilhoit ,G. C.,1996:1252176)。就学术研究看,不同学科、不同取向的研究,越来越有融合的趋势,也许大家都理性地意识到,新闻媒介组织———大众传播者研究,本来就是需要多层次、多面向的透视,仅仅偏居一隅都可能会导入“瞎子摸大象”的结局。这在后来有关媒介或媒介组织研究的框架设想中得以充分展示。无论是Hirsch 的三层次研究模式(职业角色、组织、组织间关系和社会制度)(Hirsch ,1977)还是Shoemaker 所概括归纳的关于“把

7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8新闻与传播研究

关人”研究的总体构想(个人、传播的日常惯例〔routine〕、组织、组织外的或其他社会部门、社会系统)(Shoemaker,P.J.,1991),在展现媒介组织和其所存在的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同时,都为专业主义的研究留下充足的空间和余地。在这个意义上说,在有关大众传播者的研究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解构还会不断继续下去。也许,正是在这种持续不断地建构和消解中,才使得有关大众传播者的研究具有自己的旺盛生命力。理解这一点,不仅对我们全面正确认识、分析西方的媒介组织关系密切,而且对如何研究我们的传播者也不无启示。

作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教授

注释

[1]从Schuds on,M.的《新闻采访的历史》一文中就可以看出,在20世纪初期,与新闻采访等有关

的教科书就已有不少(Schuds on,M.(1995).The P ower of New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80~81)。

[2]美国大学正式开设新闻学课程大致是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这恰好与其独立报刊的形成基本同

步。大学中新闻教育的展开,对新闻学研究产生具有重大影响(可参:Weaver,D.H.&G ray,R.

G.,1980)。

[3]美国最早的一些新闻史著作常出自资深报人之手,而且对自己供职过的报纸往往有溢美倾向,如

Frederic Huds on(1873)的“Journalism in the United S tates:From169021872”中关于《纽约先驱报》的叙述。

[4]可参“The‘G atekeeper’:A Case S tudy in the Selection News”之最后一段。

参考文献

Banning,S. A.(98/99).“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Journalism”.Journalism History,Winter98/99,V ol.24 Issue4,P1157~164.

Breed,W.(1955).“S ocial C ontrol in the News R oom”.In Schramm,W.(ed.)(1960).Mass C ommunica2 tions.Urbana:University of I llinois Press.P.178~194.

Blumler,J.G.(1978).“Purposes of Mass C ommunication Research:A T ransatlantic Perspective”.Mass Commu2 nication Review Yearbook.V ol.1,1980.P.33~44.

DeFleur,M.L.(1966).T eories of Mass C ommunication.New Y ork:David Mckay C om pany Inc..也可参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2洛基奇(1990)。《大众传播演讲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52页。

E ttema,J.S.,Whitney,D. C..with Wackman,D. B.(1987).“Professional Mass C ommunicators”.In Berg2

er,C.R.&Chaffee,S.H.(eds.).Handbook of C ommunication Science.Newbury Park,C A:Sage Publica2 tions.P.747~780.

G erbner,G.(1969).“Instiutional Pressures upon Mass C ommunicators”.Sociological Review Monograph.C ol.

13,205~248.

G ieber,W.(1964).“News is What Newspapermen Make I t”.In Lewis,A.&White,D.M.(Eds.)(1964).

People,S ociety and Mass C ommunication.The Free Press,P.160~172.

Hallin,D. C.(1996).“C ommercialism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he American News Media”.In Curran J.&G ure2 vitch,M.(eds.).Mass Media and S ociety.London:A member of the H odder Headline G roups.

Halloran,F. D.(1969).“The Mass C ommunicator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Sociological Review Mono2

graph .V ol.13.P.5~21.Hirsch ,P.M.(1977).“Occupational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M odels in Mass Media Research :T oward an Integrated Framew ork ”.In Hirsch ,P.,M iller ,P.V.&K line ,F.G.(Eds.).S trategies for C ommunica 2tion Research.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s.

黄旦(1996)。《“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国际新闻界》1996年4月,27~31。

黄旦(2000)。《负责人的公共传播者:事业化和商业化冲突中的新探索》。《新闻大学》2000年,秋季号,5~10。

引见Johnstone ,J.W. C.,S lawski ,E.J.&Bowman ,W.W.(1976).The News People.Urbana :University of I llinois Press.

Lass well ,H. D.(1943).“The S 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 ommunication in S ociety ”.In Schramm ,W.(ed.)

(1975).Mass C ommunications.Urbana :University of I llinois Press.P.117~130.

Lazars feld ,P.F .(1941).“Administrative and Critical C 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 Lazards feld ,P.F.(1972).Qualitative Analysis.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M irando,J. A.(2001).“Embracing Objectivity Early On :Journalism T extbooks of the 1800s ”.Journal of Mass Media E thics ,16(1),P.23232.

Narone ,J. C.(ed.)(1995).Last Rights.Chicag o :University of I llinois Press.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1987)。《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M otte ,F.L.(1950).American Journalism :A History of News Paper in United S tates through 260Y ears :169021950.New Y ork :The Macmillan C om pany.

M otte ,F.L.1962(.American Journalism :A History of News Paper in United S tates through 260Y ears :169021962.New Y ork :The Macmillan C om pany.

罗钢、刘象愚(主编)(2000)。《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莫斯可?文森特(2000)。《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

Phillips ,E. B.

(1977).“approaches to Objectivity :Journalism versus S 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In Hirsch ,P.,M iller ,P.V.&K line ,F.G.(Eds.).S trategies for C ommunication Research.Beverly Hill :Sage Publi 2

cations.

Schramm ,W.(1957).“T wenty Y ears of Journalism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 ol.21,P.91~107.Schuds on ,M.(1978).Discovering the News.New Y ork :Basic Books ,Inc.

Shoemaker ,P.J.(1991).G atekeeping.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S loan ,W. D.(1991).Pespectives on Mass C ommunication History.Hillsdale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 ociates ,Inc.,Publishers.

Weaver ,D.H.&G ray ,P.G.(1980).“Journalism and Mass C 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 tat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V ol.1,1980.

Weaver ,D.H.&Wilhoit ,G. C.(1996).The American Journalist in the 1990s.Mahwah ,N J :Lawrence Erl 2baum Ass ociates ,Publishers.

Westley ,B.H.and Maclean ,M.S 。(1957).“A C onceptual M odel for C ommurnication Research ”.Jorunalism Quarterly .34,1957.Whitney,D. C.(1982).“Mass C ommunication S tudies :S imilarity ,Diflerence ,and Level of Analysis ”.In E t 2

tem a ,J.S.and Whitney ,D. C.

(eds.).Indiveduals in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 :Creativity and C onstraint.Beverly Hill :Sage Publications.P.241~254.

Wright ,C.R.(1986).Mass C ommunication :A S ociological Perspective.New Y ork :Random H ouse ,Inc..张绵华(1994)。《传播批判理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9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JOURNA LISM&COMMUNICATION

VO LUME9.NUM BER2,2002

2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perse o f the Pro fessional Journalism: An Analysis o f the research history o f the communication in the west

Huang Dan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communicators requires to be s orted out carefully both in China and overseas.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mmunicator as a mass media organiza2 tion and considers that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communicators should start with the journalism.M ost journalistic studies of the communicator are limited with the scoop of the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and have created discourses such as freedom of the press,objectivity and justice and the s ocial responsibilities.The gatekeeper theory pioneered by White has revealed the pressure that the communicators received from outside and the approaches of the critical school and political economic studies have even m ore dem 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s media and s ocial politics,e2 conomics and culture s o that the ideas of professionalism of the media organization are hurt.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communicators is pro2 cesses of both construct and disperse.

10 Media Mythology:Communication E ffect and Titanic Tale Zeng Qingxia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from the angle of the symbology and mythology.It assert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in fact is a construction of myth through the comm on practice and with this,the media mythology and contents of communica2 tion became a faith of the audience.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卷含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80)。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孔德认为形而上学阶段所对应的是B A.虚构阶段 B.抽象阶段 C.非实证阶段 D.实证阶段 2.墨顿认为: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的行为是D A.创新 B.仪式主义 C.隐退主义 D.反叛 3.将戏剧引入社会学分析的是B A.伯克 B.戈夫曼 C.布卢默 D.米德 4.单位招人时会招一些能力好的人,以掩盖走后门进来的入,这种现象反映的是D A.误解表演 B.补救表演 C.神秘化表演 D.理想化表演 5.强调社会科学要研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的是B A.戈夫曼 B.舒茨 C.加芬克尔 D.达伦多夫 6.下列属于米尔斯观点的是A A.疯人现实主义 B.行动理论 C.价值合理 D.角色扮演 7.我们所买的东西确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的是A A.商品化社会 B.现代主义阶段 C.消费社会 D.风险社会 8.下列不属于后现代理论代表人物的是C A.哈贝马斯 B.布希亚 C.利奥塔 D.詹姆逊 9.“打字员与她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这种现象说明的是劳动阶级的C A.职业分层 B.异化 C.同化 D.革命性 10.与米切尔斯的“寡头政治铁律”一样的是米尔斯的B A.巨型理论 B.权力精英论 C.社会学的想象力 D.疯人现实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孔德的整体性方法论的内容有ABCD A.社会是一个整体 B.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C.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人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D.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E.社会秩序论 1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ABCD A.适应 B.目标获取 C.整合 D.模式维护 E.有机体 13.布劳认为,对权力的反抗有ABCDE

【北大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名解简答表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社会学系】

育明教育推荐参考书目(解析) 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一. 社会学理论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5年。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北大出版社,2006年。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人大出版社,2008年。 4、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9年,870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6、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 社会学方法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大出版社,1997年。 2、郭志刚:《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人大出版社,1989年,456页。 3、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453页。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 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大出版社,2005年,504页。 6、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人大出版社,1999年。 ◆三.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1、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4年。 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4年。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89页。 4、方文:《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242页。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人大出版社,2009年。 ◆一、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理论+教程)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重点精读○?只看2~13章。 ※概论性质的教材,反复阅读,背诵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至少占40分。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精读○(笔记与书结合) ※北大多位老师按照人物思想编著的教材,难度稍大,应认真阅读。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自己总结出理论点。 ?上卷:太散,不适合考试,不妨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下卷:对于后现代名家思想的把握,只需要精读该书即可。——重点掌握舒茨、加芬克尔、科尔曼、新功能、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 迪厄的思想。 ㊣题型:论述为主,至少占40分。 3、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 ..》○精读○ ※古典和现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2007年考“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20分;2009年“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 ㊣题型:至少占20分。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精读 ※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很有针对性。尤其注意每章后面的评价部分。?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掌握重要概念,有可能出简答。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复述名著的主要内容即可。(参考资料:提纲)?谢立中《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论文专著。后现代考题可能由谢老师出题,如2007年关于“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考察,2008年关于“福柯权力思想”的考察。 ?(人口+劳动+心理+家庭+城市) 1、佟新《人口社会学》○精读○; ※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题型:考试占10分。 2、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精读○; ※掌握重点章节核心内容。精简内容,以便记忆。㊣题型:考试占10分。

西方新闻传播史讲义

西方新闻传播史讲义贺新颖 目录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诞生与发展…………………………………… P02 第二章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P07 第二章 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 P13 第四章 19世纪(上):大众化报刊的勃兴…………………… P23 第五章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P32 第六章19世纪(下):黄色新闻的泛滥……………………………… P39 第七章 20世纪(上):电子媒介之广播篇………………………… P44第八章 20世纪(中): 电子媒介之电视篇……………………… P51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诞生与发展 Chapter On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第二节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 第三节文字传播时代 第四节印刷传播 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是怎么产生的? ★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新闻传播是怎么产生的? 一、新闻定义 西方 “It is not news when a dog bites a man, but absolutely news when you find a man bites a dog.” “ Oh!My god!” 中国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传播定义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 commonness or oneness of thought between a sender and a receiver ——Wilbur Schramm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n Communication 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 人类的思想、观念、情况等社会信息的交流。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 三、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一)生存的需要——报道消息、提供意见 第一个发现熊的人,侥幸未被熊吃掉,不论是为了警告趋避,或是为了纠合除凶,一定要去报告其他的人类。没有语言之前,便用手势报告——我们的文化,也就由此产生。 萨空了《科学的新闻学概论》 (二)生产的需要——相互交流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李永健《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总论 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传媒·新闻传播·大众传播 1.信息时代的新闻与传播 (1)信息与信息社会

①信息定义 英国学者丹尼斯·麦奎尔则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多层次的信息定义。他指出:从广义上讲,一切有意义传播的传播内容(讯息)都是信息。在较狭窄的(但仍然是粗疏的)意义上,信息通常指涉关于“现实世界”的可验证的和可信的事实性资料(数据),这包括与世界有关的事实的意见和报道。在更狭窄和更精确的意义上,信息可以等同于被传播的“资料(数据)”,这种“资料(数据)”在现实的某些领域中可以形成差别性,进而可以减少接受者的不确定性。 ②信息社会概要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1980年推出的《第三次浪潮》,其中指出,在第二次浪潮的社会即工业社会中,统一的大众传媒占统治地位;而在第三次浪潮的社会即高度电子化信息社会中,则有可能出现活泼多样的信息传媒,社会的基本结构新增了信息体系。 麦奎尔认为,信息社会的特征有:信息工作的主导地位;巨量的信息流动;关系的互动性;各种活动的整合和交融;社会网络的增长和互相连接;全球化趋势;后现代文化。 (2)新闻与新闻价值 ①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受到相当数量社会成员关注的事实的报道,或者反映世界最新变动的、受到相当数量社会成员关注的信息。每一条新闻通常含有五个要素,业界和学界通称为5个W和1个H,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和How(如何发生)。 ②新闻与信息的异同 a.新闻与信息都是对运动中的物质状态的显现与描述,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所显示的关于物质运动的信号。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二种冲突类型。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是说,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冲突就是这样。 同时,科塞也注意到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例如老同学关系、老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 (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三类社会冲突类型。它是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而划分的。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酌冲突。科塞分析了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酌一些重要特征。 在分析内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R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人程度相关。“在只是涉及其成员人格表面部分的群体中,或用帕森斯的术语来说,在其关系是专门性的和非情感性的群体中。其冲突的程度要比在其关系是扩展性的、情感性的,其成员用整个人格从事其活动的群体中的冲突程度低,也较少是最烈的。” 因为,前者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远低于后者。前者的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群体,那么情感性因素进入现实性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较小,所以冲突的程度便相对的低些。 此外,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因为那些积极的成员是与群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而叛徒即便不是在实际上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威胁到群体的生存。再加上叛徒离开群体后往往对原来群体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清算,这就更使得原来的群体把其视为危险的象征而激烈地反对。 再有,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人那里去。而异端分子虽然拥护群体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但是主张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手段。从而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圣才出品】

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 (1)大约10万年前,人类产生了语言,从此人类能够通过各种音节的组合,表达较 为复杂、抽象的意思。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标志。 (2)公元前3500多年,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一带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腓尼基文字。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3)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手抄传递的信息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而且手抄 的文字一定程度上又变成了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 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 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 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的过程 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商业报刊时期” 广播电视媒介的高速发展 新闻媒介的发展 网络传播——“信息社会”的未来 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现 代新闻传播的历 史轨 迹

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4)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二、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1.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从而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异同及融合趋势角度分析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创新之路

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创新之路 ——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异同及融合趋势角度分析 王圣盐 (广播电视新闻学2班 080101235) 摘要:人际传播与大众媒体的结合改变的不仅是电视节目的语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大众传媒的传播观念。并且这种创新正在被社会肯定。电视谈话节目是众多大众传播方式中最接近人际传播的节目形式,但在这一看似简单的传播过程中却包含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节目的进行依赖于主持人在现场与嘉宾的信息交流,这体现了个人话语的特色,也就是人际传播的特色;但另一方面作为节目本身,这一人际传播的过程是在大众传媒中进行的,内容必须符合其规律和要求。所以如何将两者完美的结合以来,寻求电视谈话节目的创新之路是我们关注的中心。 关键词:谈话节目;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创新 一、大众传播 概括地讲,大众传播就是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向相对众多的人传递信息的过程。具体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以下是不同学者对大众传播的认识: 杰诺维茨1968年提出,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 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份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西方认为,1450年德国J.谷

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将人类带进了大众传播的时代。此后的 400年中,印刷媒介是大众传播的唯一渠道。20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信息的大量化、多样化,大众传播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大众传播推动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演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有传者、信息、大众传播工具和受众4个要素。它与其他传播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于:在传者与大量的受传者之间插入了一种或多种联系两者的传播工具。因此,大众传播也被称为通过传播工具的传播。 二、人际传播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将此称为“人际传播”。 基于人际传播媒体形式的差异,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古来已有的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需经过传播媒体而面对面的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类语言、体态语的传递进行的信息交流。间接传播是指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收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这就大大拓展了人际传播的范围。 人际传播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个人独白或自言自语等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发出的语言,不会构成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语言。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出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即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影响。 人际传播是CI的传播的主要形式,表现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企业的外部公众之间的沟通。人际传播的具体形式很多,如与员工的交谈,与客户的交流或电话联络,企业举办的报告会、恳谈会、洽谈会、联欢会、演讲会、座谈会等等。应当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对象、内容、情境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人际传播形式。 三、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在谈话节目中的融合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登上我国电视银幕。诸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节目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谈话节目能够梅开一度最重要的一点是其传播理念的新颖和表达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考试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科目三《媒体通论》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考教育学士学位考试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媒体通论》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媒体通论》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各种知识记录与传播媒体(包括形体符号、语言、文字、书籍、期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之类型、生产、使用、传输方式,及其对人类之认知及文明的影响,促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特征、基本方法、基本历史以及部分基础理论;培养与提高学习者全面认识和分析各种媒体的能力。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本课程拟采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李永健、展江等人主编的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的《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2003)作为本课程的参考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王宇,《大众媒介导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5、Ray Eldon Hiebert等,潘邦顺等译,《大众传播媒介》,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6年版。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基本概念 何谓信息? 何谓信息社会? 何谓新闻? 何谓媒介

何谓大众传播媒介? 何谓大众传播? 何谓符号? 征候与符号的区别 二符号的构成 符号的种类 信息、媒体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媒介的重要性 传播媒体的种类形态: 第二章亲身传播:媒体的史前时代 观察和使用身体表意符号时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1、表达同一含义的姿势可能具有个人与地区性的差异。 2、同一姿势也可能具有多种含义。 3、体形符号含义与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身外符号系统 口头语言出现的意义 口头语言传播的优势: 全息传播,亲和感强 机动灵活,互动迅捷 口头语言传播的局限: 人类口腔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半径是很小的,只有与主体距离较近的人才可能接受到其信号,因此语言传播的信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流传,其次,口头语言不能以物化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样,信息的传播就只能在有限的范围进行。 第三章印刷传播:媒体的成型时代 中国的造纸术 西方的造纸术 1、中国的印刷术: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1〉雕版印刷 2〉活字印刷 2、古登堡的印刷机:西方印刷技术的出现与沿革 3、中国印刷术之应用滞后的原因

2008年1月浙江省自考试卷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280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7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孔德认为,社会是一种________的结构。 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四种功能子系统,英文可简写为________。 3.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行动来说,一个人的特定行动越是经常受到奖励,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霍曼斯把这一命题称为________命题。 4.科塞的冲突理论,重点在于探讨冲突对社会的________。 5.达伦多夫把社会冲突的起因首先归为权力________。 6.布希亚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________的时代”。 7.贝尔“有关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社会预测”的著作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的学者是( ) A.斯宾塞 B.孟德斯鸠 C.孔德 D.杜尔克姆 2.1896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业的社会学家,并创办了《社会学年鉴》的人是( ) A.孔德 B.韦伯 C.帕森斯 D.杜尔克姆 3.杜尔克姆提出社会学研究七个准则的著作是( ) A.《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B.《社会分工论》 C.《自杀论》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4.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____的整合与均衡。( ) A.个性系统 B.文化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行为 5.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库利 B.帕森斯

西方社会学理论各章复习指导与复习题

复习西方社会学理论指导及各章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复习要点: 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知识背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复习要求: 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知识背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 思考题: 1.试论西方社会学产生的知识背景。 2.试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传统 第二章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复习要点: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复习要求: 理解孔德、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评价孔德的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2.评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第三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复习要点: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复习要求: 掌握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阅读迪尔凯姆的一本主要著作,并进行评介。 第四章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 复习要点: 社会与社会学的本质形式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和货币哲学。复习要求: 掌握齐美尔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评价齐美尔的货币哲学理论。 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复习要点: 社会学方法论,社会行动、理性化过程、统治类型、科层制和宗教社会学。 复习要求: 掌握韦伯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评价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

2.试分析韦伯对理性化的论述。 3.结合东亚的发展评价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理论。 第六章功能主义理论 复习要点: 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复习要求: 了解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掌握帕森斯和默顿的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考题: 1.试分析功能主义理论的来源。 2试评述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3.分析默顿中层理论观的意义。 第七章社会交换理论 复习要点: 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社会交换论。 复习要求: 了解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掌握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社会交换论。 思考题: 1.试分析社会交换理论的渊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德国整理

第四节德国新闻传播史 一、早期现代报刊 1)1615年,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Frankfurter Jouranl,周报),被视为德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的报纸” 2)1650年书商里兹在莱比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新到新闻》,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1682年,奥·门克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家科学杂志《学术纪事》 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1、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除了教会的审查制度之外,从1524年起,德国各邦国政权陆续建立书报检查制度。 2、1815—1918年,霍亨索伦王王朝被迫缓慢地放宽新闻出版政策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 1)1919年在魏玛城通过宪法,规定:每个德国人在一般法律的范围内,都有权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以及其他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2)共和国时期新闻出版自由基本得到了保障,德国的新闻传播业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全面发展的机会。 4、1933-1945年,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政策 5、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制 1949年5月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限制公民订阅外国报刊的权利、禁止收听电台和其他广播、制定违禁文学作品的官方名单以及政府根据政治观点分配新闻纸限额、停止提供新闻来加以控制等等,都是宪法所不允许的。 三、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1、神圣罗马帝国后期,新闻传播业缓慢发展 1)1704年,一位姓福斯的出版商创办了他的的小报,1772年改为日报,即《福斯报》,出版到1934年 2)一位姓施本纳的出版商传播《施本纳报》,出版至1874年。 3)民营小报中,有德国姓科塔的出版家族于1798年创办的《总汇报》 2、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 1)1842-143年在科隆出版的《莱茵政治、工业和商业日报》,简称《莱茵报》(政治性报纸),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马克思参与了该报的创办并是该报后期实际上的主编,但出版不久便被当局查封。 2)1848年维也纳和柏林发生三月革命,革命带来了全德空前的新闻出版自由的环境。其中革命民主派的代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新莱茵报》(1848-1939) 3)曾经在哈瓦斯通讯社担任议员的德国人沃尔夫,1848年在柏林创办了《国民报》,并于1849年创建了沃尔夫通讯社。这是德国第一家通讯社,也是1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 3、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业,大众报纸兴起,报团出现 1)在首都柏林,大众化报刊悄然出现。齐总1904年创办的《柏林午报》在德国新闻史上被视为第一家真正的大众报纸。 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莫泽、舍尔、乌尔施泰因分别以《柏林午报》、《柏林地方新闻》、《柏林晨邮报》为核心报纸,形成大众化报刊的报团。其中乌氏报团最大,1916年,由于舍尔报团出现财政问题,全部转手于胡根堡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业,政党报刊与大众报刊并行发展 1)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的新闻业得到比较全面、自由的发展,其特点是各政党的党报极为兴盛,同时大众化报刊业十分发达。

对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的区别与联系的思考

对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的区别与联系的思考

对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的区别与联系的思考 摘要: 传播与沟通方式方法的进步,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迷离了我们的视线,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审视我们赖以进步的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大众传播是基于传媒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形式,而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大众传播与人际交流,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着人们的信息交流。 关键词: 大众传播人际沟通区别联系相互借鉴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人们就一直在从事着建构一个社会的工作,而建构一个社会,人们从来没有离开过传播与沟通,也没有离开过对传播与沟通方式方法的改进与突破。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人类,只能靠咿呀含糊的语言与简单的手势相互配合来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与思想,只能靠斫木为旗,画壁为图来传播文明,共同进步。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飞鸽传书、烽火狼烟、策马驿道一度成为传播与沟通的象征性画面。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电视机与电话、电报的问世,开辟了传播与沟通新的篇章。而人类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电脑与INTERNET的出现,更是开始了传播与沟通的一个神话时代,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从此演绎了新的传奇。 传播与沟通方式方法的进步,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迷离了我们的视线,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审视我们赖以进步的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 一、定义辨析 传播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具有的本能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传播与沟通,传播与沟通渗透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传播与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者与受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适当的渠道相互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预期达到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而大众传播是基于传媒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形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媒介对众多受众定时地、迅速地、不间断地生产、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活动。它的有效动作离不开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因特网等传播媒介。它是目前社会生活中人们最普遍应用的一种传播形式,也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人们

26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媒体通论》

《媒体通论》课程教学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媒体通论》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各种知识记录与传播媒体(包括形体符号、语言、文字、书籍、期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之类型、生产、使用、传输方式,及其对人类之认知及文明的影响,促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特征、基本方法、基本历史以及部分基础理论;培养与提高学习者全面认识和分析各种媒体的能力。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本课程拟采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李永健、展江等人主编的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的《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2003)作为本课程的参考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王宇,《大众媒介导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5、Ray Eldon Hiebert等,潘邦顺等译,《大众传播媒介》,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6年版。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基本概念 何谓信息? 何谓信息社会? 何谓新闻? 何谓媒介 何谓大众传播媒介? 何谓大众传播? 何谓符号? 征候与符号的区别 二符号的构成 符号的种类 信息、媒体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媒介的重要性 传播媒体的种类形态:

第二章亲身传播:媒体的史前时代 观察和使用身体表意符号时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1、表达同一含义的姿势可能具有个人与地区性的差异。 2、同一姿势也可能具有多种含义。 3、体形符号含义与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身外符号系统 口头语言出现的意义 口头语言传播的优势: 全息传播,亲和感强 机动灵活,互动迅捷 口头语言传播的局限: 人类口腔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半径是很小的,只有与主体距离较近的人才可能接受到其信号,因此语言传播的信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流传,其次,口头语言不能以物化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样,信息的传播就只能在有限的范围进行。 第三章印刷传播:媒体的成型时代 中国的造纸术 西方的造纸术 1、中国的印刷术: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1〉雕版印刷 2〉活字印刷 2、古登堡的印刷机:西方印刷技术的出现与沿革 3、中国印刷术之应用滞后的原因 印刷传播的意义 纸质印刷传媒(书籍及其他)的传播功能与优势 纸质印刷传媒(书籍及其他)的传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书籍 一、书是什么? 1、定义: 2、图书的物理结构: 3、图书分类: 4、图书的标准化标志: 5、书籍的社会功能 1、承载信息,传承文明(通古今,晓中外) 2、教育功能。 3、经济功能。 4、娱乐功能。 5、宣传功能。 6、社会养成功能。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关系联系着其他社会现象”,对国际关系进行这样界定的学者是(B) A.孔德 B.阿隆 C.霍曼斯 D.蒂里阿基安 2.米德指出,人类的心智包括两种能力:其一是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其二是_(B)_的能力。 A.学习象征符号 B.运用象征符号 C.解决象征符号 D.创造象征符号 3.人们对自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指导的群体称为(B) A.目标群体 B.参照群体 C.功能群体 D.利益群体 4.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A) A.符号 B.利益 C.情境 D.价值 5.提出“情境定义”概念及其理论的学者是(B) A.布卢默 B.托马斯 C.米尔斯 D.米德 6.认为西方社会是病态社会的是(D) A.柯林斯 B.达伦多夫 C.李普塞特 D.马尔库塞 7.《后现代状况》一书的作者是(A) A.利奥塔 B.詹姆逊 C.托夫勒 D.贝尔 8.人们通过对_(B)_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是布卢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A.角色 B.符号 C.身份 D.阶层 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的整合与均衡。 A.个性系统 B.文化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行为 10.杜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七个准则之一是,将_(B)_看做客观事物。 A.社会结构 B.社会现象 C.社会知识 D.社会常识

在互动的公理规则中提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的是 A.布劳 B.霍曼斯 C.卢曼 D.帕森斯 12.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杜尔克姆 帕森斯认为,现代社会两个最有影响的功能领域是经济与 A.教育 B.军事 C.政治 D.科技 消除系统破坏性倾向的过程,被卢曼称为 A.社会分化 B.社会整合 C.社会系统 D.越轨行为 15.布卢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A) A.实证的 B.可操作的 C.间接观察 D.非实证的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调节方式有仲裁、调停和 A.合作 B.竞争 C.和解 D.自我约束 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是 A.剧本期望 B.剧情 C.剧组 D.印象管理 认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取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达伦多夫 B.柯林斯 C.李普塞特 D.科塞 19.首次使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的是(C) A.科塞 B.柯林斯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0.互动仪式链是由(A)_提出来的。 A.柯林斯 B.登津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1.哈贝马斯认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属于(D) A.体制危机 B.合理性危机 C.同一性危机 D.合法性危机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重点 第一章现象学社会学 (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舒茨,奥地利维也纳) 1.舒茨指出,人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持续的意识过程(称为行动),具有时间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已经完成的所作所为(称为行事),具有空间性。 2.手头库存知识(名词解释)(stock of knowledge at hand):意义构造的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人们的手头库存知识。 3.主体间性的理解(名词解释) 只有发生行动的意义时才是真正的理解,要做到真正的理解,不仅要理解行动的表面意义,还要理解表面意义之外的附加意义,舒茨认为我们对他人行动意义的把握总是介于纯粹的客观意义和绝对的主观意义之间。 4.社会世界的构造(填空) (1)直接经验世界:面对面的互动的世界 (2)间接经验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论时间、空间上都是间接地,存在着一种“他们”关系。 5.生活世界(名词解释)是人的直接性的世界,是感觉、需求、幻想、希望、怀疑、断言、回忆过去和预料未来的现象世界。 6.生活世界的交往基础是主体间性理解(填空) 7.生活世界的本质是同感现实(填空) 8.处于生活世界的人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态度(填空) 自然态度是将生活世界视为独立的客观的存在,以缺乏反省的习以为常的方式对待的一种态度 9.库存知识在生活世界发挥作用的两种形式:(填空) 有两种:一为类型化,另一为关联性 ①类型化:普通人总是将生活中不断变化的场景标准化,变成例行的情况,然后使用类型化的库存知识来处理 ②关联性:指在一个情境中,什么问题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考虑的主题,我们会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三种关联:主题关联,解释关联,动机关联(填空) 10.科学知识的构造必须遵循四项基本假定:(填空,简答) 科学知识的构造是二阶构造 ◆、关联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relevance)科学家构造的知识要受到其价值观、人生观、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实际上是韦伯所谓“价值关联性”思想的一个新表述) ◆、适当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adequacy)在研究人的科学行为模式时,必须以普通人的行为为基准。(社会科学的规律是具有概率性的,而自然科学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 ◆、逻辑一贯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logical consistency)要具有最高程度的清晰性,必须符合形式逻辑的原理,可以保证科学构造的客观有效性 ◆、相容性假定(the postulate of compatibility)必须与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相容③、上面四项假定中,前两项假定阐述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得常识基础之间的关联,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书:16世纪末,在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了不定期的印刷品,报道某些重要事件,它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多为书本形式,被称为新闻书,也有单页的新闻传单。 2、廉价报纸:以工业革命为背景,各国先后出现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世界第一家廉价报纸是1833年纽约《太阳报》。 3、《泰晤士报》:创办于1785年1月1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创办人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为现名,尽量公正、详实地报道国会辩论、各国动态、商业行情等消息。 4、三社四边协定:早期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社与本国的殖民扩张一起经过十几的竞争,已经把世界新闻市场刮分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社的垄断范围,于1870年签订了“联环同盟”协议,由于美联社也参加了,但被限制在美国以内,协议规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了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又称“三社四边”协定。 5、白虹贯日:1918年8月,全国84家报社新闻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关西记者大会”,并形成决议: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集体辞职;要求言论自由等。报道这次大会情况的《大阪朝日新闻》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发行人兼编辑山口和专写这条新闻的记者大西利夫被判刑两个月;社长被迫辞职;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被迫退出报社。 6、古登堡:德国美因茨的工匠。1450年前后成功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他还支撑了木质的、靠螺旋在印板上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印出了《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等书。古登堡印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三座重要里程碑。它使得大量而迅速地复制信息成为可能 7、联合企业: 8、高级报纸:报纸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类,形成了“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之分,详细报导国内外政治、经济新闻,登载有说服力的社论,虽然发行量较少,但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9、黄色新闻:是指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官刺激的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旨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 10传播集团:新闻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英国新闻传播业总能平稳而渐进地发展? ⑴思想方面:英国是言论、出版、新闻自由的发源地,弥尔顿、洛克、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新闻业的自由主义发展道路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 ⑵媒介角色:主流媒介具“第四等级”的地位,坚守政治中立的超脱立场和新闻专业价值,媒介发展始终贯穿着新闻媒介与政治、市场的博弈 ⑶泰晤士报、BBC广播新闻等是严肃新闻的典范。、新闻业务规范的标杆 ⑷英国拥有以为公共利益服务为目标的广播电视业的标本,以BBC为主的公共广电体系 ⑸对媒介的良性监管,使之服务于公民表达自由、知情权和公民社会、公共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