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

市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
市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

市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

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北京市2006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

一、本季度劳动力市场主要特点

表1.供求总体状况

(一)求人倍率达到历年最高,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

本季度进入全市劳动力市场招聘的单位有20776家,累计需求各类人员177122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131207人,需求人数比求职人数多45915人,求人倍率比上季度的增长了,达到了,这也是历年来求人倍率最高的一次。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增长趋势平稳

本季度劳动力供求总量与上季度相比分别增加了50764人和30748人、上升了%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18085人和减少了4497人、增长了%和减少了%。

(三)结构性就业矛盾依旧突出

本期的劳动力市场最大匹配率k为,表明有45%的岗位匹配不到合适的人选;最大求职成功率l为,表明有25%的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中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突出。

-------------------------------------------------------------------------

j求人倍率:反映劳动力市场总量矛盾。求人倍率表示100个求职者在135个岗位中进行选择。

k最大匹配率:反映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最大匹配率表示有45%的就业岗位匹配不到合适人选。

l最大求职成功率:表明每个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求职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本季度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总体状况

(一)按劳动力类别分组的状况

表2.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情况

注:1、由于新、旧报表统计口径的变化,表中带有“—”单元格的相关企业需求本期不做进一步比较、分析。

2、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及大中专业生未能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的人员。

3、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登记的失业人员中,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人员。

本季度,求职人数总量与上季度相比增加30748人、增长了%。其中:失业人员求职人数占供给总量的%,与上季度相比,增加了8099人、增长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15人、增长了%;就业转失业人员比上季度增加了1509人、增长了%;新成长失业人员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上季度减少了1191人、降低了%。本市农村人员求职总量比上季度增加了7864人、增长了%;外埠人员求职总量比上季度增加了12551人,增长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783人,增长了%。失业人员、外埠人员、本市农村人员依然构成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求职群体。

(二)按职业分组的劳动力供给状况

表3 .按职业分组的劳动力情况

本季度,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依然位居第一,比上季度增加了14755人,增长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802人,上升了%;商业和服务业人员较上季度上升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求职于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岗位和商业服务业岗位的人员占求职总量的%。

(三)按基本条件分组的劳动力供给状况

1.性别:

表4. 按性别分组的劳动力情况

本季度男性和女性求职者与上季度相比均有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减少,但降幅不大。男性求职者较去年同期减少%;女性求职者较去年同期减少%。

2.年龄:

表5. 按年龄分组的劳动力情况

本季度16-24岁年龄段的求职比重虽然位居第一,但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下降了%;35-44岁年龄段以及45岁以上的求职人员均较上季度有所增加,分别

上升了%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和%。只有25-34岁年龄段的求职人员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35岁以下的求职人员仍是劳动力市场供给的主体,占求职总量的%。

3.文化程度:

表6 .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劳动力情况

注:由于新、旧报表统计口径的变化,表中带有“—”单元格的相关企业需求本期不做进一步比较、分析

本季度,高中以下学历的求职人数仍是求职主体,占求职总量的%,高中学历的求职者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别上升了%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求职人数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均有所减少,分别下降了%和%。

三、本季度劳动力需求的总体状况

(一)按产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状况

表7. 按产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

本季度与上季度相比第一、二、三产业的需求均有所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略有减少,下降%;但第三产业仍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占需求总量的%。

(二)按单位(经济)类型分组的劳动力需求状况

表8. 按单位(经济)类型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

注:由于新、旧报表统计口径的变化,表中带有“—”单元格的相关企业需求本期不做进一步比较、分析。

本季度,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需求上升较大,与上季度相比分别上升%、%、%;外商投资企业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均有所减少,分别下降2%和%,港、澳、台投资企业需求涨幅较大,上升了%。

(三)按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状况

表9.按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

注:由于新、旧报表统计口径的变化,表中带有“—”符号的相关行业本期不做进一步比较、分析。

本季度,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与上季度相比均有不同幅度增加,分别增幅为%、%、%和%,这四个行业构成了市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

(四)按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状况

表10.按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

本季度,劳动力市场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占总需求人数的一半以上,与上季度相比增长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与上季度相比增长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二者仍是市场需求的主体,占总需求的%。

(五)按基本要求分组的劳动力需求状况

1、性别:

表11.按性别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

本季度,用人单位对男性求职者的需求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男性需求分别增加了%和%;对女性求职者的需求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和%。

2、年龄

表12. 按年龄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

本季度,用人单位对各个年龄段的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用人单位对45岁以下各年龄段人员需求比例差距不大;25-34岁年龄组求职人员因同时具备年龄与工作经验两大优势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而45岁以上年龄组需求只占总需求的%。

3、文化程度:

表13 .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

注:由于新、旧报表统计口径的变化,表中带有“—”符号的相关数据本期不做进一步比较、分析。

本季度,用人单位对各学历人员的需求与上季度相比总体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对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需求总体有不同幅度的下降;用人单位的需求仍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为主,占总需求量的%。

四、本季度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对比分析

(一)、劳动力供求双方总量对比分析

表14. 劳动力供求双方总量对比

?

本季度,全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较上季度相比分别上升%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和下降了%。

(二)、劳动力供求各因素的对比分析

1、职业类别

图1.按职业类别供求对比

表15. 按职业类别供求对比

本季度,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供求缺口仍旧较大,缺口为48451人;求人倍率达到,供求矛盾最为突出。

2.性别

表16. 按性别供求对比

本季度,供求比重和供求缺口数男性均高于女性。

3.年龄

表17.按年龄分组的供求对比

本季度,各年龄段供求比重相差不大,但25-34岁年龄段的供求缺口数最大为13718人,供求矛盾最突出,其次是35-44岁年龄段的供求缺口数为10979人。

4.文化程度

表18.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对比

本季度,从上表对比情况看高初中及下学历求职人员缺口最大为10642人,结合职业热点供求排行榜,我们发现本季度企业招聘对学历条件要求相对较低,招聘的主要岗位为餐饮服务、简单体力劳动、治安保卫等,达到了6万人左右。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排行榜

表19. 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二十个职业

本季度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职业排名与上季度相比有所变化,但推销人员、餐厅服务人员以及简单体力劳动人员缺口量仍居前三位。

表20 . 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缺口最大的二十个职业

本季度劳动力市场需求小于供给的职业排名: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人员、行政事务人员和机动车驾驶员居前三位。

五、劳动力市场部分热点职业薪酬分析

本季度,我们采集了“东、西、崇、宣、朝、海、丰、石、顺、通”十个区级职业介绍服务中心16个职业的最低期望薪酬和最低承诺薪酬。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部分单位以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基础确定职业最低薪酬,职业之间的最低薪酬差距未能体现该职业的社会价值。16个职业中有14个职业与政府最低工资标准为底线,占到了%。

二、与企业承诺的最低薪酬价位相比,求职者对16个职业的期望薪酬均高于相对应招聘职业企业承诺的最低薪酬。承诺薪酬整体偏低。

三、与企业承诺的中间薪酬价位相比,有司机、保洁、营业人员、秘书文员、电工5个职业的期望与承诺薪酬基本吻合;有保安、中高级管理、财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推销展销人员、简单体力工人和行政事务人员7个职业承诺薪酬高于期望薪酬。

四、供小于求的保安、餐饮服务、推销员和一般体力劳动者的承诺薪酬中间价位高于期望薪酬。

五、具有一定技能的厨师、汽车修理、计算机应用和机械加工人员4个职业的承诺薪酬中间价位均低于期望薪酬,薪酬价位较低。

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信息类 年级:电工09级3班 学号:0908040169 学生姓名:黄道雄 指导教师:欧声霞老师 2011 年5 月24 日

农业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 一、前言: 做此项调查的目的:熟悉了解农业劳动力的去向和现状 调查对象:工地上的务工人员、物流公司搬运工、保安 调查地点:贵阳 调查方法:问卷和问询 调查时间:2011年5月 调查小组成员:黄道雄、万鹏飞、赵刚 二、报告正文: 可能大家对农民工这个词现在都已经能够耳熟能详了,我们也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更能够熟知这个词的含义。我和赵刚是我们贵州本省的,万鹏飞是来自安徽的,虽然来的地方不同,但是我们家乡的劳动力确有很多共同之处,农民外出务工就是很明显的一点,所以我们上工地就能和农民工有更好的交流并且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去的是花溪二道三桥段桥梁施工处,问询了124名务工人员,他们有钢筋工、混凝土工、外围搭架工、打杂和监理等工作人员。看着一线上面的战士,我们就想到了我们回家行驶在平坦和宽阔的高速公路上,曾经也流着他们的汗水。首先在这里我们要向你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我们在工地上和他们做了很多深层次的交流。首先是为什么要出

来打工而不是在家务农呢?结果他们的回答大都同出一辙,那就是凭着在家的拿一亩三分地,虽然基本上能解决温饱,但是看着城镇里面的生活和很多老家儿子有工作了的门户,就感觉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超出了很多自己的,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就是现在农村的消费其实也是很大了,像种田,每年的肥料的费用就占去了很大部分,有时候遇到天公不作美,往往地里的庄稼要么不是干旱就是雨水太过于充足,更有一部分人说他们家的地本来就是,现在很多地方都被政府或者开发商征用,那所剩的地就更少了,那样几乎不出来打工就很难在家维持生计。这个还不算,最主要的原因是消费确实是个问题,家里面孩子读书就占去了很大一部分费用,如果就靠种田来养家,那很多孩子都上不了高中甚至是大学。所以不出来的话就根本不行。其实在他们说这些的时候就透露了一个信息,农业劳动力现在出现了很大的剩余现象。对现场上的数据分析:80%的是来自田地较少的农村家庭,而只有20%是来自田地较充足的家庭。这个数据就能说明劳动力在农村是非常过剩的,当然不排除是农闲的时候,因为我们调查的时候不是农忙的时节。但是我们对这个问题也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农忙的时候和这个数据相差甚微,所以农业劳动力剩余在现如今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我们对现场的来自贵州遵义的钢筋工张大叔就进行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谈话:我们问他老家是不是像他这样出来务工的人很多啊,因为在家根本就没有多少农活可以做?他说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可能都有误解,并不是说农业劳动力有剩余就能出来挣钱,其实不是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现状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现状 就业率增长很快 对劳动力研究而言,有两个问题我想探究。第一是中国经济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有几个拐点,对中国而言最典型的,是在经济结构上从二元转向一元(刘易斯拐点)。 完成这一转变,最关键的就是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成供求比较均衡。我们需要看到自己距离拐点还有多远。 第二个是我国城乡的真实就业增长情况。在劳动就业领域,一些认识几十年不变。例如说统计资料没用,变成虚无主义;说1990年代后期以来就业是零增长,但从来没有人认真总结劳动力市场到底发育了多少。1980年代就讲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人口的1/3,有1亿多,直到最近还在普遍重复这个数字。 首先来看就业率增长。很多人认为当前就业率是零增长或者就业赶不上经济增长,这是不正确的。就业率一直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非常快。改革开放经济增长多元化以后,我们出现了统计上的问题,很多个体经济没有注册,也有很多完全是自我雇佣;还有大量的农民工没有被统计成正式职工;下岗工人再就业都是以劳务派遣公司派遣的方式派到企业,这些人在统计中都没有体现,这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巨大余项占全部城镇就业的36%。 失业率在2000年的时候达到了最高峰,然后就开始下降。2002年以后每年失业率都在下降。2005年真实的失业率只有5.2%。我国的登记失业率看上去在上升,但从前不算下岗人员,当下岗与登记失

业并轨以后,登记失业率自然会呈现上升,而真实的失业率其实是在下降,百分之五点几不算是很高的失业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大、速度快,2006年是1.32亿。不仅城市的就业增长没有减慢,而且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总量在增加,在城镇就业中的比重也在提高。城乡就业的增长都非常快,和百分之十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致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底有多少 农村劳动力的配置格局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除了乡镇企业吸纳一些劳动力之外,其他都是在农业中或者处于剩余状态。那时我测算是1.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后来在乡镇企业之外,又生出了农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2006年各吸纳了2000多万劳动力。再加上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下的劳动力相当少。当然,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和进入乡镇企业、农村私营经济的是有重合的。这一部分重合,可以被测算出来。 我比较保守地估算到底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即按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说法,农村劳动人口就地或外出转移是2亿人,占到全部农村劳动力的41%。根据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按农产品成本资料测算,假设农业需要1.78亿的劳动力,这样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1.1亿,只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2%。实际上,根据最近李剑阁和韩俊一篇文章的数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后不干农活的占47.9%,即2.3亿。这样的话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还会少。 从年龄阶段来看,农业需要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现

2016年第二季度思想汇报

2016年第二季度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时光飞逝,学期即将开始,我的思想始终随着党的精神和十六大的指示在不断追求思想进步的道路上探索着。汇报如下: 一、学习: 进入2016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加速变化的崭新世界,作为一个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如何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担负起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责任,并且顺利适应目前的发展形势,我想不断学习是现代青年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社会越是发展,知识的作用就越是显著,离开了对知识的拥有,一个人就不可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所以在上学期,自己重新作为一名学生,开始了更高层次——大本的学习。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于理论上的坚定。自己利用假期学习了《新党章》、《新时代党的知识读本》及学校下发的《学习与交流》等材料。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了社会主义的信念,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人生航程,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思考: 我想作为一个要求入党的现代青年不应成为空谈者——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行动中却很少动真格,而应成为一个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者。学校的发展需要实践,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

实践,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目前教育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发展大方向已定,目标也非常明确,最重要的是落实,更新教育观念,使各项措施得到贯彻。 三、工作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凡事都要问几个为什么?他讲的是否有道理?哪些可行?哪些不行?独立思考,冷静判断,少些轻信盲从,少些左右摇摆。 2、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教育他一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工作中自己要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三个代表精神的启蒙,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取向。 3、在工作与生活中,自己有时不太注意汲取,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办事,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自己进步与提高的速度。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注意积累,勤于思考,将所学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努力钻研教材,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由于经验与能力所限,上学期自己在工作中并未起到教研组长教学研究的带头作用。在本学期中,自己应汲取经验,多动脑筋,做好教研组长的工作,与本组两位老师共同研究探讨实践,使本年纪学生无论在知识,还是在能力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5、提高工作效率。 请党组织在工作中给予我的帮助,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

人才招聘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人才招聘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 一、我国人才市场发育现状 面对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相对滞后。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三个方面衡量我国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发育度偏低,具体表现在: (一)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形成 其主要表征为,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的人才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不同地区人才价格,同一地区的不同所有制单位的人才价格,在较长时段内都处于非均衡状态,存在过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 1、全社会人才价格,人才供求信息的汇集与发布尚未成为公共产品,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价格信息传递的渠道不畅,不能及时反映及预测人才供需数量、结构的状况和趋势。 2、人才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机制还未形成。体制内的人才评价多数仍在沿用学历、职称标准,体制外的人才标准更重视经历、能力和绩效,致使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人才价格形成较大的反差。 3、薪酬制度不透明。用人单位的市场报价一般只限于工资水平,而津贴、奖金及福利则处于隐秘状态,从而扭曲了人才市场价格。 (二)人才供求机制不健全 1、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均未形成,存在着人才就业和流动的区域性壁垒,严重限制了全国市场容量的扩大,增加了交易费用。目前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机构掌握人才信息的主渠道,但各自为政,相互封闭,使人才信息局限于本地区内,妨碍了人才信息的全社会流通。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制度、职业资格认定、市场准入等行政壁垒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人才流动。 2、人才市场格局存在“场内”与“场外”的市场份额倒挂。目前,全国人才中介机构场内成交率约为15%左右,即使考虑人才多次求职的因素,场内成交率也不会高于30%。70%以上的场外成交多数是通过社会人际网络进行的,不仅交易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公开、公平原则。 (三)人才竞争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人才市场上,市场主体的信用与道德问题一直困扰着人才市场成熟与发展。人才在流动中由于缺乏道德与自律意识,引起各类人事争议及知识产权纠纷;用人单位与人才互不信任,缺乏承诺,将契约关系视同儿戏。 二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近年来,双向选择招聘用人机制的实施,为毕业生就业和企事业单位选聘人才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受这一招聘制度不尽完善和其他消极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重智轻德。有些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只注重考查其学业成绩、外语水平和研究成果,而不太注意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校的表现,不考查他们的敬业精神。 (二)是重关系轻素质。招聘人才应以素质为标准,谁的素质高就录用招聘谁。但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公然违背招聘的原则,只看社会背景,只看是哪位领导或者熟人介绍来的,对有关系和背景的往往来者不拒,优先录用。 (三)是重男轻女。有些单位认为女性体能和业务水平不如男性,且她们又要生儿育女,哺乳休产假,操持家务,使用女性职工劳动力成本较高。 (四)是重文凭轻水平。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选拔人才时,不切单位实际,只看学历,不注重考察能力,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博士生多多益善,研究生来者不拒,本科生考虑考虑,专科生、中专生不要不要。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 (一)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矛盾突出 1.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 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1月6日,中国的总人口达到13亿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2004末,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为76823万人,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83.3%,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2004年末,全国就业人数为752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为26476万人,占35.2%,乡村就业人数为48727万人,占64.8%。 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转移约1000万人;而在经济每年增长8%-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800-900万个;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调查失业率在7%-8%左右。因此,城镇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得不到工作岗位。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2.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 200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情况: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7.2%;高中教育水平的占13.4%;初中教育水平的占45.8%;小学教育水平的占27.4%;小学以下教育水平的占6.2%。表明中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1年同比世界平均水平为11年)。事实说明受教育程度与失业率密切相关,世界银行基于2003年国统计局城市家计调查的统计:受教育程度小学毕业的,失业率为15.2%,初中13.3%,高中9.7%,大学及以上为3.2%。 我国的技能型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在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更为短缺。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需要,“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也成为制约扩大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就业结构和状况 1.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2004年末,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别是35269万人、16920万人和23011万人,所占比例分别是46.9%,22.5%和30.6%。2004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的GDP比例分别是15.2%,52.9%和31.9%。就业结构与GDP的比例严重不相适应,第一产业只占GDP总量的15.2%,但就业人数却占了46.9%。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关于促进XX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建议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现在农村劳动力388518人,经济活动人口为373110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08人。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男性为197049人,占52.81%;女性为176061人,占47.19%。总体而言,男性劳动力仍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男女劳动力比例大致为118/100。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年龄在16-35周岁的劳动力140610人,占37.68%;36-45周岁的劳动力124249人,占33.3%;男性46—60岁、女性46—55岁劳动力共108251人,占29.02%。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7780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4.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8264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266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9%。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劳动者17115人占技能劳动者23.66%。 二、存在问题 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二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三、对策措施

(一)推行农村发展“双轨制”,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新市、葛兰等六个镇建成镇工业区,形成农民创业、就业基地,XX湖镇形成旅游产业,14个镇按小城市标准抓紧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建成特色小城镇。农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和农民增收,破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难题,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二)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就业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一是探索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向下延伸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建立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小型灵活人力资源市场为补充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城乡均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对劳动者的免费公共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对特定群体的专项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人力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以安徽为例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以安徽为例 发表时间:2010-08-11T09:51:40.187Z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朝林薛雪梅周加来[导读] 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李朝林薛雪梅周加来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摘要:受制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分割。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不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因此,要通过进一步消除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壁垒;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来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安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积极推进安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对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对安徽城乡经济和谐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发育程度不平衡 受我国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政策等的影响,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市场数量少,规模小,管理落后;相比之城市劳动力市场则要完善得多,各地市都有比较正规的、固定的劳动力市场,也有临时性的、政府组织的大型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组织相对较多;市场供求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且渠道多。 2.就业机会不平等 第一,城乡劳动者在各地域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的机会不同。我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其对劳动力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供给,使大量的劳动者无法在本土获得就业岗位。而城镇劳动力市场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要多,城市劳动者比较容易获得就业机会。第二,城乡劳动者在同一劳动力市场获得的就业机会不同。这里是指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首先,因主观原因使就业机会不同。从全省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看,对劳动力素质有要求的都在90%以上,其中,大多要求劳动者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2.6%;小学文化程度占20.5%;初中文化程度占71.3%;高中文化程度占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8%。他们中的大多数又缺乏熟练的劳动技能,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其次,因客观原因使就业机会不同。一方面在现有的城市管理制度下,全省各市基本都有对城市就业困难群体和下岗人员的帮扶政策和措施。这样,使来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者与他们的就业机会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和城镇为保证就业率而对进城务工或从事经营活动的农村劳动者所制定的种种限制政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 3. 就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 第一,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信息传播速度慢且渠道窄,一些偏远的农村根本无信息网络系统,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全省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信息传播面和信息传播速度都要优于农村市场。 第二,在就业服务组织方面,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就业服务组织严重缺乏。从全省外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看,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状态,缺乏集体组织,少有政府引导。此外在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就业指导和咨询、推荐岗位、协助劳资双方签订就业合同等方面提供服务的组织及劳动关系协调组织严重缺乏,即使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也缺乏专门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服务的机构,从而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1.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在我省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农民工资性收入由1995年占农民人均收入比重的11.62%提高到2008年的30.11%。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一是使在城市的农民工多处在低工资的部门。调查显示,2008年全省转移到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三个行业的劳动力占全省转移劳动力的67.6%,大都从事简单劳动;二是使他们与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三是使农村劳动力不能顺畅地向城市、向正规部门流动,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所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必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2.不利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第一,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约了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一方面,我省转移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低、工资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使大多数农民工无时间也无能力自己出钱去参加培训;再加上岗位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低,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培训,从而使他们自身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不能有效提高。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向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部门和正规部门流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影响了他们对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制约了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在农村的传播。第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不能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培训,职业技能不能迅速提高。在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政府举办的培训的服务对象是城镇劳动者而不是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农民工享受不到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虽然我省2007年颁布了《安徽省农民工技能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民工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助资金相对较少以及缺乏组织,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的作用是有限的。 3. 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要能够实现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依赖于一个统一、开发、竞争市场的形成。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市场运行机制不能有效运行,一方面使农村需要的技术人员不能获得,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其自身的价值,供需双方难以科学决策,导致市场劳动力的供求失衡。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人才招聘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

人才招聘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 一、我国人才市场发育现状 面对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相对滞后。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三个方面衡量我国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发育度偏低,具体表现在: (一)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形成 其主要表征为,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的人才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不同地区人才价格,同一地区的不同所有制单位的人才价格,在较长时段内都处于非均衡状态,存在过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 1、全社会人才价格,人才供求信息的汇集与发布尚未成为公共产品,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价格信息传递的渠道不畅,不能及时反映及预测人才供需数量、结构的状况和趋势。 2、人才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机制还未形成。体制内的人才评价多数仍在沿用学历、职称标准,体制外的人才标准更重视经历、能力和绩效,致使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人才价格形成较大的反差。 3、薪酬制度不透明。用人单位的市场报价一般只限于工资水平,而津贴、奖金及福利则处于隐秘状态,从而扭曲了人才市场价格。 (二)人才供求机制不健全 1、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均未形成,存在着人才就业和流动的区域性壁垒,严重限制了全国市场容量的扩大,增加了交易费用。目前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机构掌握人才信息的主渠道,但各自为政,相互封闭,使人才信息局限于本地区内,妨碍了人才信息的全社会流通。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制度、职业资格认定、市场准入等行政壁垒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人才流动。 2、人才市场格局存在“场内”与“场外”的市场份额倒挂。目前,全国人才中介机构场内成交率约为15%左右,即使考虑人才多次求职的因素,场内成交率也不会高于30%。70%以上的场外成交多数是通过社会人际网络进行的,不仅交易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公开、公平原则。 (三)人才竞争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人才市场上,市场主体的信用与道德问题一直困扰着人才市场成熟与发展。人才在流动中由于缺乏道德与自律意识,引起各类人事争议及知识产权纠纷;用人单位与人才互不信任,缺乏承诺,将契约关系视同儿戏。 二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近年来,双向选择招聘用人机制的实施,为毕业生就业和企事业单位选聘人才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受这一招聘制度不尽完善和其他消极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智轻德。有些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只注重考查其学业成绩、外语水平和研究成果,而不太注意毕业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校的表现,不考查他们的敬业精神。 (二)是重关系轻素质。招聘人才应以素质为标准,谁的素质高就录用招聘谁。但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公然违背招聘的原则,只看社会背景,只看是哪位领导或者熟人介绍来的,对有关系和背景的往往来者不拒,优先录用。 (三)是重男轻女。有些单位认为女性体能和业务水平不如男性,且她们又要生儿育女,哺乳休产假,操持家务,使用女性职工劳动力成本较高。 (四)是重文凭轻水平。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选拔人才时,不切单位实际,只看学历,不注重考察能力,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博士生多多益善,研究生来者不拒,本科生考虑考虑,专科生、中专生不要不要。 (五)是重相貌轻潜能。时下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注重求职者的身高、容貌、气质、身材等外在条件,以貌取人,对相貌挑剔,而不太注重求职者的潜在能力、心理素质等条件。 三人才市场发育程度偏低的原因

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理论演进的启示(一)

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理论演进的启示(一) 摘要: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演进揭示,现实的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在发展中国家大多存在严重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分割的原因来自劳动力供给方面、产业方面以及制度等多种因素。中国要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关键是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实践上可从多个方面同时推进。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体化 《珠三角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是广东省今后重大发展任务之一。要“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其中“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新古典学派在劳动经济学领域一直是公认的主流学派。该学派有许多代表人物,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第一,强调市场机制以及市场要素在决定工资水平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而将其他影响因素如法律、制度、文化等作为事先给定的因素;第二,对人类行为模式的假设为:经济人、理性选择、偏好独立;第三,对劳动力市场本质的假设:劳动力市场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存在大量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双方都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在市场自由进入和退出,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研究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量运用边际决策原则,即在经济人假设前提下,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是有利可图的。二是常常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假设条件少,能够推断出精美复杂的经济模型,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致命缺陷:一旦假设条件稍有偏差,模型和预测结果便可能被全部推翻。 根据上述对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派的简短回顾,可以看出,在其理论框架中,劳动力市场被当做是富有竞争性的、统一的整体,不存在地区、城乡等的隔离现象,这是分析个人和企业行为的前提和出发点。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MS)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与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派的假设截然不同,认为新古典学派的竞争性假设无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许多现实(如贫穷、歧视、与人力资本相悖的收入分配等),忽略了劳动力市场职业结构的性质和制度因素的作用。 该理论的特点是:劳动力市场不再被看做为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而是被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市场,各个市场有不同的特点,它们有不同的分配劳动和决定工资的方式;各个劳动力市场是相对封闭的,造成这种封闭的因素是集团因素的联合和制度因素的约束。该理论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第一,侧重从需求的角度研究劳动力市场均衡和工资的决定,而新古典学派侧重从供给的角度研究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强调制度、组织、习俗包括社会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影响。 最早全面阐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是多林格和皮奥里,他们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有高度组织的正式劳动力市场,有详细的雇佣决策原则,市场力量基本不发挥作用。其需求方生产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工资分配遵循的并非新古典的边际原则,劳动者收入高,升迁机会较多。而次级劳动力市场的雇佣与工资分配则根据边际决策原则决定,市场力量工资和就业决定中发挥主要作用。其需求方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小公司或行业,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缺乏培训与晋升的机会,一级市场与次级市场之间存在流动障碍。 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新古典学派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出发,认为人力资本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从劳动力需求角度出发,认为分割主要来

【研究】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国际劳动力市场与海外就业

【研究】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国际劳 动力市场与海外就业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一、经济景气波动与就业压力 90年代的中国劳动力就业遇到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带来大量职业下岗,这一过程又伴随着城市化加速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尤其是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世纪之交的 ___严重的就业“冲击波”(图一)在城市失业大量发生的情形下反而发生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并且产生向城市的持久移民倾向,这是一个与刘易斯著名的二元就业模型(Lewis,1954)相违背的问题。因为该模型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当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制造业部门之间流动时,由于传统部门不按照边际产品原则定价,因此保留着几乎可以“无限供给”的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而现代部门追逐利润最大化,因此两部门的边际产出并不相等。在刘易斯看来,经济发展就是现代部门通过资本积累而扩张,直到将传统部门“剩余劳动”蓄水池全部吸干。这就是说,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劳动剩余,而现代部门里不存在。 这一问题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Harris-Todaro Model,1970)中可以找到答案。他们指出,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

城市流入。这里,城市工资有政府法令规定而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时,预期工资就可能对农村移民有刺激力。 图二直观地描述上述几个模型的思想。横轴OO’表示一个经济中给定的劳动力总量。农村劳动力从原点O向右,农村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由曲线MPRL表达。城市就业从O’点向左计算,曲线MPUL代表城市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如果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两部门劳动边际产出相等,均衡工资就是Wc。在均衡工资条件下,总劳动力中的OL部分配置给农村,LO’配置给城市,全社会没有剩余劳动。但是,如果城市标准工资(Wu)定的高于均衡工资水平,即Wu>Wc,城市就业就会减少,城市出现公开或隐蔽的失业(LL);但此时城市期望工资(W),即标准工资与城市就业概率的乘积,仍然高于农村均衡工资,因此农村就业量还仍然按照XX’曲线向城市流动,形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价格提高,农村就业减少,而城市公开或隐蔽的失业进一步增加,从LL增加到LL。 以上模型假定农村劳动力可 ___向城市部门流动。但是如果存在着禁锢流动的制度性障碍,情形又会不同。在部门间劳动流动被隔绝的条件下,城乡之间可能持久保持工资水平的显著差异而没有发生相应的劳动力流动。“两元模型”无从分析这样的情形,因为“两元”之间的隔绝,使得每个部门都近乎孤立地决定其内部劳动力的供求和定价。这正是改革前中国的情况。正如我们将在后文中

劳动力市场复习资料-自学考试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购买活动的总和。 2、劳动就业:劳动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3、实际工资:实际工资是劳动者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包括房租、水电、交通、教育等各项支出)的数量。也即剔除了物价影响的名义工资就是实际工资。 简答题: 1、如何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转让和购买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 (1)、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劳动力市场有有形和无形之分。 (3)、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场所和空间。 (4)、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价格。 (5)、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受多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2、劳动力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具有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一般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市场性、竞争性、开放性、层次性、规范性。由于劳动力要素的特殊性,劳动力市场还有自身的特性,表现在: (1)、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关系是契约关系。 (2)、劳动力市场交易受大量非价格因素的影响。 (3)、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地位不对等。 (4)、劳动力市场交易主体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3、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如何体现? 社会性因素是指家庭背景、所属阶层、文化、歧视和风俗等。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工资水平的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构成,另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劳动力的供求与工资。 另外,歧视也是影响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一个重要非经济因素,种族、性别、原有国籍、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可能引起工资差别,甚至职业差别。 论述题: 1、试论述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一般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上的表现,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所组成。 (1)、供求机制。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的基本要素,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自身协调机制。完善的、原来意义上的供求机制,应该反映劳动力价格(工资)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供求关系影响工资。当劳动力供给超过社会需要时,工资会下降,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工资高低也反过来影响供求。 (2)、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它反映劳动力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供求双方互相选择,以及劳动力供应者之间、劳动力需求者之间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进行竞争的有机联系。 (3)、工资机制。 工资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的重要的自我制衡机制,它反映在工资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运动。市场经济中,工资是企业衡量人力投入、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工资还是劳动者个人提供劳动能力,按劳动贡献获取劳动报酬,从社会获得消费资料,借以谋生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利益驱动之下,工资水平影响着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也指示着劳动者的择业方向,激励其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劳动力市场是在价格机制与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己有序地运行。

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03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一、概况 2003年第四季度,全国92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92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37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4%;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 5986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1%。 此外,2003年四季度,辽宁省的白城、大庆;湖北省的恩施、荆门、十堰;湖南省的 衡阳、益阳、永州、岳阳;吉林省的吉林;黑龙江省的佳木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库尔勒、吐鲁番;贵州省的六盘水;四川省的攀枝花;河北省的秦皇岛;甘肃省的天水;陕 西省的铜川、咸阳、延安;河南省的许昌;云南省的保山、韶通;山东省的东营等25个城 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季度数据的试上报和发布工作,在本季度的全国汇总数据中暂未包以上城市的数据。 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这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所采集的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92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

聘各类人员约246.7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280.6万人,求人倍率约为0.88。(见表1)。 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略有下降,分别减少40.8万人和41.2万,求人倍率下降了0.02;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29.9万人和33.6万人,上升幅度分别在15%左右,岗位需求的上升幅度略低于求职人数,求人倍率下降了0.01。 下图1显示了2001年一季度以来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变化情况。 2003年第四季度全国92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农村劳动力结构及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结构 1、特点: (1)发展速度迅猛,相对数量巨大。根据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城镇以外的地区为农村,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就是农村人口。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4,占全球人口的1/6。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发展速度成倍增加,虽然20世纪年代有所缓解,但每年仍以1300万人的速度递增。到1978-2003年的20多年来,农村劳动力约增加近2亿人。 (2)素质参差不齐。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和劳动经验等素质的统一,也叫劳动质量。现阶段素质急待于提高:一是思想观念落后,处于“外出找钱无技,在家致富无门”的状况;二是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较少,智能型更少。 (3)农村劳动力过剩,出现自主流动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多于农村各项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一般来说包括完全无业的劳动力和工作不饱和、有剩余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两种情况。超过农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供给大于需求的那部分;二是超过社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即已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后备劳动力。 2、结构: 农业剩余劳动力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季节性剩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可供给量之间在不同季节里出现不均衡状态;(2)常年性剩余。在全年中的任何季节里,劳动力的可供给量都大于需求量;(3)潜在性剩余。主要对劳动时间的利用率过低,隐藏着多余劳动力。(4)结构性剩余。某一产业部门、某一技术类别的劳动力出现剩余,而其他类别和技术级别的劳动力相对不足。 我国目前主要是常年性剩余和结构性剩余。按照我国有5亿农村劳动力其中以70%的农业劳动力粗略估算,66%的利用率意味着我国目前存着近1.2亿的过剩农业劳动力。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质量不高。由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处于严格的城乡“二元”分割状态,导致了农村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不高,很多农民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非常有限,其中绝大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仅为初中及以下,这就必然造成当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城镇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这些农村劳动力专业素质与劳动技能的欠缺,不仅制约了他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城镇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就是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提高,但现实中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却无法与其相适应而产生的。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却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问题。

2020年第二季度思想汇报2500字

2020年第二季度思想汇报2500字 尊敬的党组织: 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事情一经动手做起,才会发觉 自己的无知与浅陋。”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一个人的价值体现贵 在于实践。也许一个人他能够很普通,但我相信一个人若能把他的每 一个思想努力的置于实践,那么他绝对不普通;也许一个人的一生能 够很平凡,但我相信一个人若能一步步实践一步步总结积累并从中学 习完善自己,那么这样走下来的人生绝对不平凡。 这学期自己总是在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处在三年级的我,总要 好好思考以后的方向,前三年中专生活总算过来了,后两年的大专还 很渺茫。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取向不同,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就不同。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那么他的生活 便会草长莺飞,繁花似锦,前途无量。转眼学校生活已经过去了四分 之三,很多时间都在用一种回味的心态看待这近三年来的所有过往, 从懵懂到现在略带成熟气质的我,已经不再虚度年华了,当前的第一 要务就是要使自己把剩下的学校生活过的充实、价值。只有自己满腹 才华,美丽的愿望才不会仅仅梦幻的泡沫,才不会一触即破。 剩下的学校时光已经不多,能有的锻炼机会都积极争取,提升自 身各方面涵养。首先,充分利用学习时间,端正学习态度,在学好专 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 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增强党性修养,在实践中持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 理论水平。用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前进。要在自己持续 进取的同时,坚持与同学共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前段时间整个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严重的旱情炙烤 着人们的眼睛,河水断流、水库干涸、农田龟裂,千万民众生产、生 活受到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所发生的旱情给予了高度的重视,4月3日下午,温总理亲自来到旱情最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亲临一线指导抗旱救灾。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紧急

劳动力市场学-名词解释

劳动力市场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劳动力需求分析 (1)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分析 (2)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2) 第五章劳动力流动 (2) 第六章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一体化 (3) 第七章政府对劳动市场的调控与规制 (3) 第八章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 (4) 第九章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4) 第十章公共就业服务 (4) 第十一章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5) 第一章绪论 1.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某一专业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双方自愿使用权转让与购买的一系列活动。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许许多多狭义的劳动力市场综合而成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2.劳动就业: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3.实际工资:劳动者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包括房租、水电、交通、教育等各项支出)的数量,即剔除了价格影响的名义工资就是实际工资。 4.劳动力: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人的劳动力。二是指有劳动能力、从事劳动活动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的劳动者的总合。 5.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它是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即根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第二章劳动力需求分析 6.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它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7.等成本线:是用来表示企业在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用一定的资金可能购买的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的最大数量界限,它实际上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相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可变要素的投入而言的,某种不变要素(如资本)和某种可变要素(如劳动力)的持续追加的搭配进行生产活动,一旦当可变要素的数量超过某一水平时,则持续增加的可变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也即边际产量会不断减少。 9.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发生变动,将会引起劳动力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