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进阶练习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进阶练习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进阶练习

201X高考地理一轮提升训练7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地质构造

课时提升演练(七)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没有的地质构造为( ) A.背斜B.断层 C向斜D.褶皱 2.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正确的是( ) A.Q地可能贮藏丰富的油气资源 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 C.在P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 D.P地地下水丰富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图中由于岩层的挤压形成褶皱构造,褶皱基本形态分为背斜和向斜;图中没有岩层的断裂和明显位移。第2题,Q地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地下有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石灰岩受热可能形成大理岩;P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P地④岩层已被侵蚀掉。 3.下图中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该地形为( )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颗粒大的沉积岩形成年代早,颗粒小的沉积岩形成年代晚。结合图可知,图示地形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图示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可知,该地地形为山地。 (2014·合肥检测)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回答4~5题。 4.庐山是( ) A.背斜山B.向斜山 C.断块山D.死火山 5.长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 答案:4.C 5.A 解析:第4题,庐山是由于地壳断裂部分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属于地垒,地形上为断块山。第5题,黄梅—长江,地势降低。该区域降水丰富,黄梅至长江沉积物分布广,表明黄梅一带流水侵蚀明显,沉积物则是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例甲、乙代表的岩石可能为( )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第四章地壳运动及变化(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E单元地壳运动及变化 E1地壳物质循环 5.E1 6.E1 [2017·江苏卷]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5.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6.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E1[2017·天津卷] 读图3,回答第3题。 图3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 3.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3.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的判断。地表裸露的岩石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的搬运、沉积,最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该地区岩层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弯曲且并未丧失连续性,因此该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所以B正确。

高三地理命题点: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典例分析 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D [解析] 图示平顶海山为岩浆喷出活动形成的火山,随板块移动海拔下降,顶部主要受海浪等外力作用形成平顶形态,最后整个山体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命题突破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2.板块的运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背离 运动(张裂)

板块相对运动 (挤压 碰撞) 跟踪训练 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500万年)化石,F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1—2题。 1.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 A.都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B.都为西北一东南走向 C.西北一东南走向、东北一西南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西北一东南走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 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 C.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 D.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

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完成3—4题。 3.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 A.褶皱一沉积一断层 B.沉积一断层一褶皱 C.沉积一褶皱一断层 D.断层一褶皱一沉积 4.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 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斯喀基拉海槽位于挪威西南海域,是大陆架上的水下谷地。读斯喀基拉海槽位置示意图,完成5—7题。 5.斯喀基拉海槽最深处约为 A.349米 B.449米 C.549米 D.649米

浙江高中地理学考清单和知识点

必修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浙江考试标准] 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 宇宙间的主要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类型。

卫星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如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 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如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大彗星,其公 转周期约为76年 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 块 数量众多,大小不一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具体层次如下: 总星系 可见宇宙 ? ? ? ? ?河外星系 银河系 ?? ? ??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 ?? ?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的成员 ? ? ? ? ? ? ?太阳中心天体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矮行星 行星分布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卫星 彗星 流星体 其他行星际物质 (1)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公转轨道面的特点是共面性、近圆性。 (2)八大行星中,质量与体积最大的是木星;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最高的是水星、最低的是海王星。 考点二|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位置、外观(不发光、不透明、近似球形) 2.特殊性:存在生命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1)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为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油气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2)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 (3)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考点四| 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2020年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含解析)

重难点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 〖重难点解读〗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地理环境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从历年高考题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很高。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和作用力,尤其是从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重点。此外,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命题点,难度一般。命题形式上常采用地貌景观图、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作为命题素材,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过程。 〖典例探究〗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4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专题0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大瓦山位于我国四川省,横断山东侧,为世界第二大桌状山。桌状山常发育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完成1、2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抬升 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活动——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 C.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D.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 2.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 A.桌状山 B.丹霞地貌 C.雅丹地貌 D.喀斯特地貌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 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郭亮村绝壁岩层( ) A.具有层理构造 B.含有丰富的化石 C.由变质岩构成 D.由岩浆冷凝而成 4.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 A.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图甲为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景观,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图乙为鄱阳湖附近区域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甲所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干燥,岩石物理风化严重 B.河谷多大风天气,风力搬运作用强烈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含答案)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一、选择题 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图X4-1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1~3题。 图X4-1 1.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淀积最快 B.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淀积最快 C.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淀积 D.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淀积 2.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地貌与边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A B C D

图X4-2 图X4-3为山西南部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的地形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 A.断层 B.背斜 C.山岭 D.山谷 图X4-3 5.因两侧地层陷落,紫金山地层相对凸起,导致图示区域汾河改道,其流向( ) A.由向北流变成向东流 B.由向东流变成向南流 C.由向西流变成向北流 D.由向南流变成向西流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图X4-4示意太行山某峡谷横剖面。据此完成6~7题。 图X4-4 6.关于该峡谷各部分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的次序为( ) A.“V”形峡谷、“U”形宽谷、盘状宽谷 B.“U”形宽谷、“V”形峡谷、盘状宽谷 C.盘状宽谷、“V”形峡谷、“U”形宽谷 D.盘状宽谷、“U”形宽谷、“V”形峡谷 7.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 A.石柱地貌形成早于孤峰

《地壳运动和变化》练习题

地理强化训练七水的运动 (适合1、2、3、4、5、6、7、26) 一,单项选择题 国际能源网2009年1月报道:全球环境基金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开发能源新项目----地底热岩技术,正在东非大裂谷迈出21世纪新的一步,以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电力供应。东非大裂谷地热能开始发电于2009年开始运营。据此回答⑴~⑶题。 ⑴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南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非洲板块 ⑵从形成原因上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是() A.板块张裂作用 B.板块挤压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⑶东部非洲与中部非洲都地处低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形特征D.人为破坏 答案:⑴D ⑵A ⑶C 例2 (2011届太原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读图,完成⑴—⑵题。 答案:⑴B ⑵A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 A.褶皱 B.背斜C.向斜D.断层 4.图中甲和丁两处可能都有含煤层和煤层气,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甲、丁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5.若该地地表甲处为谷地,丁处为山岭,其成因是( ) A.地壳运动所致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 (2010·聊城模拟)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C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据此完成6~7题。 6.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 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C.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 (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图4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7~8题。 8.粉尘和黄土堆积海拔最高的区域在 A.昆仑山北坡 B.天山南坡C.帕米尔高原东侧 D.盆地东部 9.盆地东部所示地貌 A.能指示当地的盛行风风向 B.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D.是流水沉积地貌 大约七到八亿年前,如今的新疆南部地区 是一片汪洋大海。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 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读下图,回答3~ 4题。(和田河中上游流域图) 3.从岩石成因看,山玉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 D.玄武岩答案 B 4.子玉是由山玉“天琢”而成,与“天琢”有关 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 C.岩浆作 用D.冰川作用 解析内力作用是地表地貌的塑造师,外力作用是地表地貌的雕刻师。答案 A 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11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 000~10 000米的高空形成了火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运动类 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 动方向 冬=~挤压 匚―f _张裂 盆地广/\ 对地形 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我国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 系 ① 它们相伴发生 ② 在不冋时期和不冋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 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3)(2013天津文综)下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 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搬 运作用。( )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和3日10时43分,图示区域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 震级分别为里氏8.2级和里氏7.8级。据此回答2?3题。 2 .图中山脉的成因主要是 ( ) A. 地壳水平运动 B. 地壳垂直运动 C. 地震活动频繁 D. 大规模火山喷发 3 .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 ) ① 地壳厚度很薄 ②地壳张裂地带 ③地壳碰撞挤压 ④地壳运动活跃 A. ①③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力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 侵蚀 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地貌) 太半洋础瑚礁i 岛)分布示盘图 /!仝

流水侵蚀侵蚀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V型谷;使坡面破 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红 色沙漠” “石漠化”等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 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 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咯斯特地 貌,般地表崎岖,地表水勿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 (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 仙境) 冰川侵 蚀 形成冰斗、角峰、“ 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 洼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挪威峡湾) 海水 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 冰川堆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沉积,形 成冰磧地貌 颗粒大、密度大 的先沉积,颗粒 小、密度小的后 沉积(具有明显 的分选性) 在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 (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如黄河三角 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其邻近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水 堆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 (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 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 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回答第1 题。 3b

地壳运动与地形变化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4.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 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有关投影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中的一个镜头。(让学生根据本地的地貌,多举实例说明)在这第二节中,我们将要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的不断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3.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1)褶皱: 成因 水平岩层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叫褶皱 基本形态 背斜 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②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③地形表现:一般情况下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基本形态 向斜 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②岩层新老关系:一般是岩层较新,两面岩层较老 ③地形表现:一般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 成因

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岩层发生断裂错开 基本形态 地垒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称地垒 ②地形表现: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状山地,如我国的泰山、庐山 地堑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称地堑 ②地形表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等 二.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说 年代和创立者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证据 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大陆形状、气候、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基本论点 ①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②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③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高一地理地壳运动和变化测试题

2016年高一地理地壳运动和变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 结合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甲中A处的地形为 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2.若图中B地发现有溶洞景观,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中的 A.a B.b C.c D.d 读右图,回答3~4题。 3.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4.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B.富士山C.华山 D.泰 山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左图为右图中“R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R河河谷的形成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读图回答5~7题。 5.R河流的流向大体上为 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 6.R河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向斜B.背斜 C.谷地D.山岭 7.R河应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012年12月28日武汉地铁2号线开通,是国内首条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线路。读“武汉市地质剖面图”,回答8~9题。 8.图中地质构造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向斜B.乙是背斜 C.丙是断层D.丁是滑坡

9.图中最适合建设地铁轨道的地点是 A.甲 B.乙C.丙D.丁 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图示地区各地的叙述正确 的是 A.甲处山地为背斜构造 B.丙处峡谷景观明显 C.②地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③处岩石内部张力大 11.若在图中乙处修建一水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使河流下游径流量变幅减小 B.河口泥沙沉积增多 C.库区周围气温日较差变大D.下游湖泊面积不断萎缩 12、上图中甲、乙、丙、丁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甲—Ⅲ B.乙—Ⅳ C.丙—Ⅰ D.丁—Ⅱ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沟的分布示意。完成13-14题 13.图中M海沟的成因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 14.图中甲、乙两地 A.全年受副高控制,干旱少雨 B.夏半年的盛行风向相同 C.全年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 D.冬半年的盛行风向相同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15-16题。 15、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______和_______板块相撞而成的

高考地理重难点解析: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

高考地理重难点解析: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重难点解读】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地理环境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从历年高考题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很高。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和作用力,尤其是从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重点。此外,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命题点,难度一般。命题形式上常采用地貌景观图、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作为命题素材,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过程。 【典例探究】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 (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练习案

武安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地理 练习案 编制人:王 鹏 审核人:高二地理组 领导签字: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练习案 第 1 页 共 1 页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练习案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 该河谷( )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 图中( ) 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 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3. (2018·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图中 ( ) A.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 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4. (2018·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年降水量的差异 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 植被覆盖率不同 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 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和①所处板块位置类似地区的地表形态多为( ) A. 山地B. 平原 C. 裂谷D. 盆地 6. 关于②③两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②地位于非洲板块 B. 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块 C. ②③两地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 D. ②③两地靠近海沟、裂谷,地壳不稳 (2019·山东省菏泽高三一模)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回答7~8题。 7. 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 ) A. 褶皱—沉积—断层 B. 沉积—断层—褶皱 C. 沉积—褶皱—断层 D. 断层—褶皱—沉积 8. 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 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 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 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 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9·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 ~F 为沉积岩,G 为花岗岩,f 为断层。B 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 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 500万年)化石,F 层中有火山灰层T ,T 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回答9~10题。 9. 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 ~E 和断层f 的走向分别为( ) A. 都为东北—西南走向 B. 都为西北—东南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花岗岩G 侵入在火山喷发T 之后 B. 断层f 发生在花岗岩G 侵入之前 C. a 处岩石年龄最老,b 处岩石年龄最新 D. 花岗岩G 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 400万年 二、非选择题 11. (2017·北京高考)读图,回答下题。(16分) 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专题5板块运动

专题4的回顾: 思考:1.上海(北纬35°12′)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最小值出现日期是?正午太阳高度 2.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为:如果该地位于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那么最大值出现在;最小值出现在。之后逐日变大;逐日变小。如果该地位于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那么最大值出现在;最小值出现在。之后逐日变大; 逐日变小。如果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其它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先后。如果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最大值则出现在,最小值出现 在;如果位于南回归线上,最大值则出现在,最小值出现在。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1、识记全球六大板块 2、识记世界两大地震带 3、识记三大类岩石 4、识记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所属的岩石类型 5、理解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 6、理解地震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 7、理解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8、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主要特征 9、理解侵入岩与喷出岩的不同特点 10、理解流水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的分布和成因 11、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1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裂谷和海岭的成因 1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海沟岛弧链和高大褶皱山脉的成因 1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世界地震带与火山带的分布特点 15判读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地形特征 16、判断地貌类型,阐明主要特征和形成条件 17、评价某地地貌类型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发展旅游等的影响

专题5 板块运动 本专题相关要求: 1、识记全球六大板块 2、识记世界两大地震带 5、理解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 6、理解地震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 7、理解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1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裂谷和海岭的成因 1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海沟岛弧链和高大褶皱山脉的成因 1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世界地震带与火山带的分布特点 主要内容:板块、地震、火山、岩石、地形与地貌 板块是来自板块构造说的概念。 一、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大地构造水平运动理论的三步曲。P45-46 1.板块的划分: 世界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板块运动:方式:岩石圈可以在软流层上“滑动”(就像在传送带上一样)。 动力:地幔物质的对流。 重要观点: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边缘)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

2021年高考地理提分点强化训练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专练(解析版)

2021年高考地理提分点强化训练04 地壳运动与地形塑造 〖2021年高考地理提分点强化训练解读〗 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地理环境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从历年高考题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很高。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2021年高考地理提分点强化训练主要集中在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和作用力,尤其是从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地貌形态演变及其产生的影响是近年来命题的重点。此外,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命题点,难度一般。命题形式上常采用地貌景观图、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作为命题素材,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过程。〖典例探究〗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一节选)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地貌形成的相关知识,抓住“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3)(2013·天津文综)下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搬运作用。( )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和3日10时43分,图示区域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震级分别为里氏8.2级和里氏7.8级。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山脉的成因主要是( ) A .地壳水平运动 B .地壳垂直运动 C .地震活动频繁 D .大规模火山喷发 3.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 ①地壳厚度很薄 ②地壳张裂地带 ③地壳碰撞挤压 ④地壳运动活跃 A .①③ B .②③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 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回答第1题。

1.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2.(2014·天津文综)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 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 D.抗侵蚀能力 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2014·重庆文综)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3~5题。 3.上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 C.凹岸D.入海口 4.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上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 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 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 5.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八章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1 概念 大家已有了岩石的概念: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它们是不同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应地下形成,地表看不见。但现在大量突出地表,甚至形成高山,如五台山等由侵入岩或其变质岩组成;沉积岩,原始应水平沉积,地表大量倾斜、弯曲、断开。这些说明地壳上岩石发生运动,发生机械运动。 一、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地壳的机械运动。 引起运动的原因,将在本章最后一节讲述 运动的结果为岩石变形、变位 岩石变形——地壳中岩石变改了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 地质构造——岩石变形的产物包括褶皱、断裂两大类。 二、岩石变形的力学原理:(岩土力学中细讲,简单地说) 同样,岩石在受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力的作用下,亦会发生类似的变形。 由于弹性变形不被保留,对地质构造无意义。 岩石的变形状态与岩石性质有关(成份、结构)与岩石所处的环境有关。 地表常温、常压下:页岩、泥岩、粘土岩(细、软)———塑性变形。

粗砂岩、石灰岩————脆性大,断裂。 地下高温、高压下:各类岩石都具有一定塑性(柔性)均可发生塑性变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野外能够看到砾岩、灰岩、石英砂岩等通常认为脆性很大的岩层同样有褶皱弯曲现象。 §2.褶皱和断裂 我们讲了褶皱和断裂是由于岩石的运动改变了原有空间位置和形态。 一、岩层空间位置的测定 地质上以岩层的产状来描述其空间位置,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称产状三要素。 (一)产状三要素: 1.走向:走向线———岩层面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岩层层面上的任意一条水平线)。 注意:我们强调了两端所指的方向,因此走向的方位角有2个,相差1800 2. 倾向 最大倾斜线———岩层面上与走向线垂上的向下延伸的线。 倾向———最大倾斜线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以方位角表示。倾向只有一个方向,且与走向垂直。 走向= 倾向+ 90° 3.倾角:岩层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最大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0°—90°变化。 (二)产状的表示:走向/倾向<倾角125°/ NE <65° S29°/ NW <18° 倾向<倾角35°< 65°

广西兴安县兴安中学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2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微课)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内容[来源:学#科#网]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教学目的 通过对板块运动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球上宏观地形形成的原因。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板块运动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如果不理解板块运动,就很难理解高大的山脉、高原、海沟等宏观地形是怎么样形成的,对他们学习地理很不利。 设计思路与效果 第一:简单介绍什么是板块运动以及板块运动的三种基本类型。 第二:播放实验视频,带动学生一起做实验,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模拟板块运动的方式,然后再用动画演示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第三: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们掌握地形单元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来源:学 *科*网Z*X*X*K]教学重点:板块运动原理 教学难点:板块是如何运动的,不同板块运动的类型会产生怎样不同的地形类型。[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62236473.html,] 教学内容导入: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过程:[来源:学科网] 一板块运动的概念和运动方式。 二实验演示板块运动方式,并且动画演示,加深学习印象。三小结 探究活动 教学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62236473.html,] 本节微课时间6分半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主要向学生展示板块是怎样运动的以及板块运动的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形类型,这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

反[来源:学*科*网Z*X*X*K]思 在本节微课中,我用视频材料,带动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亲自去感受板块运动的方式,我认为这是我的最大亮点,实验演示完之后,在利用动画演示,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做出小结。 不足之处也有很多:由于制作时间仓促,所以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的欠缺,例如,视频插入的时间太紧张。还有就是在最后的探究活动的设置也太简单了点,应该加深难度,探究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