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国别史系列:英国史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国别史系列:英国史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国别史系列:英国史

国别史专题复习:英国史

一、发展线索:

多极化趋势

中的一个强国

二、考点梳理: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

(1)原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结果1689年颁布_____ ____,意义:确立了_____ ______的资产阶级统治(320周年)(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政治上:推翻了,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经济上:为发展_____ 扫清了道路;

国际上:推动了_________ 的发展进程,是世界_________ 的开端。

2、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1)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___ ________。

(2)主要标志: _____ ____改进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__ _________时代”。

(3)英国工程师____ _____发明了火车机车。

(4)工业革命的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______ _____水平。

18世纪后期起,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5)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不落帝国”(18世纪后半期)

美洲: 1775年爆发,1783年英国承认独立。

非洲:成为罪恶的“”的主要经营者。进行血腥的资本积累。

亚洲:(1)印度:①领导了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②一战后, _ _______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中国: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先后发动两次_ ___ _ ___。

4、参加一战(1914-1918)

(1)两大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_ 、法国、俄国_)。

(2)结果:协约国取胜,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_____ 这一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方矛盾,所以不能维持长久的和平。

5、参加二战(1939-1945)

绥靖政策

1938年《》的签订,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主要国家:美、_ ___、苏、中等26个国家。

(2)的建立是打败法西斯的最重要的保障。

诺曼底登陆

(1)作战双方:美、_ ___等反法西斯盟军——德国

(2)标志:开辟了欧洲,加快了德国灭亡的进程。

雅尔塔会议

参加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

6、加入欧盟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 ___,大大加快了欧盟 _ 的进程。

7、多极化趋势

_ ___是世界政治格局的趋势中的一大强国。

8、科技文化成就

(1)15、16世纪,文艺复兴传播到英国。_ ___的作品充分反映了_ ___者的生活理想,他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2)英国科学家_ ___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3)英国生物学家_ ___在其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_ ___观点。

三、课堂巩固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B、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C、农民土地被大量圈占

D、查理一世的专横有增无减

2、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这种政治制度源于英国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件?()

A、《宅地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商法典》

3、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消除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C、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4、关于“三角贸易”航程表述正确的是

A、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非洲美洲欧洲非洲

C、美洲欧洲非洲美洲

D、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5、如今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等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列强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列强是指()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日俄联军

D、八国联军

二、材料题

6.下面是英国历史发展图片展“人物专题”的组成部分,请你仿照图二下面的文字,为其他人物配一段简短的介绍,彰显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另外,请你谈谈在学习这些人物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10分)

图一:莎士比亚

图二:克伦威尔领导了国资产阶级革命,并率领议会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

图三:瓦特

图四:丘吉尔

7、伴随着英国成长的历史,我们看到:17世纪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令她引领潮流;18世纪经济的突飞猛进让她独占鳌头;18世纪后半期殖民的历史令她无比辉煌;而20世纪初战争的创伤让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

请你结合这段话回答问题:

(1)材料中涉及到了英国历史上哪四件重大事件?

(2)标志着“17世纪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的事件是什么?

8、读(1870-1913)世界工业生产比重图。回答问题:

(1)从1870年到1913年,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1分)

(3)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组成了什么军事集团?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既得利益,组成了什么军事集团?两个军事侵略集团争霸,导致什么严重后果?(3分)

历史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书目: 经学: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春秋公羊传注疏孟子正义经学历史(皮锡瑞)经子解题(吕思勉)春秋繁露谷梁传新学伪经考白虎通五经异义礼记 史学: 正史(按顺序):后汉书(今文,好懂)史记汉书明史(要分辨秽史)三国志 断代: 先秦:先秦史(吕思勉)先秦史(翦伯赞)先秦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战国史(杨宽)以及刘起于关于尚书的研究还有先秦思想史十讲(忘了谁写的) 秦汉: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钱穆)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秦帝国的崩溃(李开元)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传汉高帝传光武帝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传诸葛亮大传 二十等爵制(西岛定生)察举制度史稿(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阎步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严耕望)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若)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北魏政治史(张金龙)魏晋南北哦朝史讲演录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严耕望) 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宋辽西夏:宋代经济史(漆侠)王安石传(梁启超)邓广明的一些书祖宗之法(邓小南) 元明清: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南明史(司徒林)(顾城)南明痛史 民国:民国史(李新)民国十年(唐德刚)袁世凯传(唐德刚)我只读了这些,或许还有一些忘记了,可以问我。我只注重秦汉和魏晋时期的史事。中华民国史(张宪文)子部:荀子集释论语集释 集部:杜工部集 理学: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朱子大传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矿业建设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4、“一五计划”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2、内容:(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六、《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的是。 七、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背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 (2)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 3、内容: (1)★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先 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 (1)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 规律。 (2)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2)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 年经济困难。 6、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核心为调整。调整的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的 比例。 7、1966年国民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革”动乱海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197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复苏。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 调整国民经济。 2、1975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 全面整顿的思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十、★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高中历史《国别史专题四:美国》复习资料整理

高中国别史专题四:美国
美国的诞生(独立战争 1775-1783) 1、原因 a: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美利坚民族形成、启蒙思想传播、英国压制 2、导火索:1773/12 波士顿倾茶事件 3、六件大事 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 第二届大陆会议 《独立宣言》发表(1776) 萨拉托加大捷(1777) 北美英军投降(1781)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4、推翻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为发展奠定基础 双重性质 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 1、1787 年宪法 A、应用了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学说 B、确立了联邦共和政体 内容: 1、中央与地方 2、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 特点:三权分立,制约权利、平衡利益 评价: 1、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民主制度 4、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 也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利 C、局限:允许奴隶制的存在,实行种族歧视 2、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7 年华盛顿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性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联合专政 美国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第一层 联邦与州之间的分权,其实质是联邦与州共享主权 第二层 中央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华盛顿 ①1773 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华盛顿参加反英,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② 1775 年,莱克星顿打响第一枪。华盛顿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为大陆军总司令。整顿大陆军,训练正 规军,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b5E2RGbCAP ③ 1776 年,围攻波士顿,取得首次胜利。7 月 4 日,通过〈独立宣言〉 ,宣告美国成立。 ④ 指挥大陆军袭击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英军,取得胜利,鼓舞了各地的爱国者 ⑤ 1781 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拒绝接受王位。

英国史中文参考书目

英国史中文参考书目(2009) 推荐书目: (推荐书目非必读书目,同学可根据自己的背景和兴趣选择。推荐目的,是试图通过这些书籍,使阅读者循着基本史事-宏观叙事-学术介绍-学术研究-专题研究的路线,逐步深入到英国史的世界中去。) 《周末读完英国史》,丹尼尔著,侯艳、劳佳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牛津英国通史》, (英)摩根(Morgan, K.O.)主编;英文版,外研社,2007。 《斑斓阅读》(very short introduction,中英对照)相关书目:盎格鲁-撒克逊简史;中世纪英国;18世纪英国;19世纪英国;20世纪英国)外研社,2007-2009. 《牛津英国通史》, (英)摩根(Morgan, K.O.)主编;王觉非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英国通史》,钱乘旦, 许洁明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英国封建社会研究》,马克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钱乘旦, 陈晓律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英国政治制度史》,程汉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英国早期历史中的三次危机》,亚历山大著,林达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诺曼征服时期的国王与领主》,弗莱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英国封建王权论稿: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孟广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以下书目供同学选择阅读及做学术史参考,且并不意味着本人已经阅读甚至见过所有的它们。各专题按出版时间降序排列) 一、史料: 《贝奥武甫》,译林出版社,1999. 《英吉利教会史》,(英)比德,商务印书馆,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寿纪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亨莱的田庄管理》,Cunningham,商务印书馆,1995. 《帕斯顿信札:一个望族的兴衰》,奈特编;田亮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辜燮高,商务印书馆,1997. 《一八一五~一八七○年的英国》,张芝联,商务印书馆,1987. 《一八七○~一九一四年的英国》,刘克华,商务印书馆,1987. 二、通史: 1、综合: 《英国历史地图》(第3版),马丁吉尔伯特著,王玉菡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英國史》(上下),屈勒味林著;钱端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英语民族史》(全四册),(英)丘吉尔,南方出版社,2007。 《吴于廑文选》,吴于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强国兴衰史丛书》,刘成,三秦出版社,2005. 《英国史》,阎照祥著,人民出版社,2003. 《英国通史》,钱乘旦, 许洁明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本专题的线索:本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手段和途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要素是:市场、资本与劳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的两大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贪婪性与扩张性。 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客观条件:文明的分散 2、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根源) 3、动力:欧洲人对“香料”和“黄金”等商品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社会根源) 4、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商业危机) (二)可能性(条件): 1、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2、地理知识的提高; 3、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答:四条路: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 3、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4、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四★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答: 1、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3、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世界各地文明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荷兰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 2、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地理优势:新航路开辟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经济方面:对外贸易发达,造船业发达,商船总吨位居世界首位;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知识总结(人民版)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本专题主题: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二战后,除美国外,各国的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的破坏。 (2)美国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2、过程: (1)1943年,美国和英国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英国最后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反映的实质是: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 (2)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它包括:《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3)★建立的标志: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3、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4、影响:①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时间、地点、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字,1948年1月1日实施。 2、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了解即可) 3、宗旨:削减、消除、取消、促进。(由八个字再扩大) 4、★“作用: 积极——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消极——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三、★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1)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四、★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标志和影响? 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影响: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背景: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二、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三、★欧盟的成立。 1、原因:(1)西欧各国力量削弱,国际地位下降。美苏冷战的威胁。 (2)欧洲政治家的推动。 (3)西欧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文化联系的增强,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4)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5)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地域相连,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过程: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015届高考※※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

2015届高考※※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一:英国 (一)经济概况 ①14——15世纪: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兴起。 ②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海外贸易、海外掠夺、圈地运动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④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先后被美、德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衰落。一战使英国成为债务国,英镑地位发生动摇。 ⑦二战后靠美国援助恢复了经济,经过稳定发展时期后陷入“滞胀”阶段。 经济发展特点 ①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②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 ③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④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 ⑤从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二)英国的政治概况 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代表——莫尔、莎士比亚、培根 ②16世纪宗教改革,成立英国国教,后又出现清教徒运动。 ③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⑤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1949年加入北约,1986年加入欧共体 (三)英国殖民地统治兴衰 1、开始建立海上霸权的标志: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2、1607年,在北美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8世纪中期在北美拥有13块殖民地; 3、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4、工业革命后积极对外扩张,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割占香港、据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入侵埃及;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将其殖民地扩大到最大范围; (四)英国的对外政策 1、一贯奉行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霸权政策; 2、在欧洲奉行“势力均衡”政策和“光荣孤立”政策 3、对外结盟:反法联盟、三国协约、英日同盟、反法西斯同盟、北大西洋公约、欧洲联盟; 4、奉行反苏反共政策、干涉苏俄、对苏冷战; 5、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政策。 (五)英国的对外关系 ①16-20世纪坚持殖民扩张政策 ②对欧陆推行大陆势均政策<不结盟政策> ③17世纪加入殖民扩张行列 ④18世纪中期成为殖民帝国 ⑤18世纪末干涉法国革命(参加反法同盟) ⑥20世纪初争夺世界霸权,成为协约国核心

英国史专题复习

英国史复习总体线索 一、14—16世纪 1、经济:①14——15世纪: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兴起。②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从西班牙、葡萄牙等获得了原始资本。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和掠夺;通过圈地运动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都铎王朝的内外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引起“价格革命”、英国崛起的条件之一政策条件对内“圈地运动”和对外政策“重商主义”、对外殖民掠夺的时间?) 2、政治:资产阶级产生并不断壮大;与西班牙争霸:1588年打败无敌舰队(英国崛起三次战争) 3、文化:文艺复兴: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用戏剧深刻而生动地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二、17—18世纪中期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政治:1640~1688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新贵族崛起。 (3)经过:见书本P118 意义:被称作"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4)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①法律基础:1689《权利法案》、1701《王位继承法》 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 @内阁的出现 (1)“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由国王指定的贵族担任枢密大臣。 (2)“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几位重要的枢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词便逐渐指称。 (3)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完善(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统而不治”=虚君) (1)汉诺威王朝时期,以外国人的身份入主英国,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2)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3)18世纪中叶,形成并得到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3、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1)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海上殖民活动。(2)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4、科学文化: ①发生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了解洛克的主要政治主张及其影响(15年高考考过)。 ②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发表标志着牛顿与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书本P必修三120-121) 三、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70年代: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1、经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必修二P93-98)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前提: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3)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资源 (4)开始、完成的标志: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1765) 、机器制造业出现(工业文明成果一览表P95) (5)影响:提高了生产力;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了城市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步履蹒跚 1949——1982 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步履蹒跚:1949——1982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李新冲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1949——1982年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成果可以大致分总体性研究、史学家及其作品研究、国别及地区史学史研究和史学流派研究。在资料建设、学术积淀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着受时代因素的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层次较低和缺乏与港台及海外学术界的交流互动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大陆西方史学史成就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K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3(2011)01-090-03 1949年至1982年,西方史学史的学科建设开始起步。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报刊文章上,但无专著问世。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界这一时期对西方史学史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力求展现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概括研究成果的特色,肯定研究的业绩,并分析研究中还存在的某些不足。 一、史家及其史学实践概况 从研究历程来看,1949——1982年中国大陆学者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段:一是1949年至“文革”前。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虽然一方面深受政治的影响,但也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通过意识形态宣传,学术界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潮。一些研究世界史的学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评判西方史家及其作品,1949年后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由此发端。二是“文革”时期。“文革”时期中国大陆学术界遭遇空前浩劫,西方史学史的学科建设步履被迫中断。三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结束以后,随着政治上“拨乱反正”,学术界逐步恢复常态,西方史学史研究也重新起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的西方史学史的研究成果倍出,呈现蓬勃朝气。随着1983年中国大陆第一部西方史学史研究著作的出现,西方史学史研究迈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从研究对象的范畴来看,1949——1982年中国大陆学者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成果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总体性研究;二是西方史学家及其作品研究;三是国别、地区史学史研究;四是史学流派研究。也有部分作品兼及史家及学派的研究。以下对这四类成果分别介绍。 首先,总体性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耿淡如《什么是史学史》(《学术月刊》1961年10期),王庭科《试论研究外国史学史的意义》(《文史哲》1962年3期)等。耿淡如在文章中一方面着力界定史学史的定义及外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热切呼吁学术界建设西方史学史学科,他在文章中指出“这门科学急不容缓地需要建设起来!我们应不畏艰险,不辞劳苦,在这个领域内做些垦荒者的工作,我之所以提出本问题,不是妄图解答而是希望大家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垦荒,斩除芦荡,干涸沼泽,而后播种谷物,于是一片金色的草原将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1]急切之情溢于言表。这话多次被引用,也不断鼓舞着后辈学者投身西方史学史的研究。 其次,对西方史学家及其作品研究的主要成果。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主要有:齐思和《批判鲁滨逊的反动多元史观》(光明日报1958年10月13日),克凡《塔乌班什拉格教授和波兰的纸草学研究》(《历史研究》1959年2期),吴于廑《巴拉克劳的史学观点与对欧洲的末世感》(《武汉大学人 收稿日期:2010-11-4 作者简介:李新冲(1985—)男,江苏灌南人,扬州大学,硕士。 研究方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新课标高中历史国别史专题复习经典:英法美国别史专题复习线索

英国史专题复习 一、—世纪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从西班牙、葡萄牙等获得了原始资本。 、与西班牙争霸:年打败无敌舰队 二、—世纪中期——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确立:《权利法案》;内阁制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海上殖民活动。()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殖民压迫: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英国于年承认美国独立。 、科学文化:牛顿与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三、世纪中后期——世纪年代: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经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 、政治:年英国议会改革 、对外侵略与争霸:()侵略: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早期的资本输出。()争霸:与拿破仑的战争;——年克里米亚战争 、思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主张自由主义,从此,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 、科学文化:略 四、世纪年代——二战:国际地位开始下降,“世界工厂”地位丧失、经济地位动摇、殖民体系动摇 、世纪年代出现了凯恩斯主义,核心主张是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对中国:参加瓜分中国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五、二战后,国际地位降低,追随美国 、经济: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世纪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融入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浪潮。 、政治:地位衰落,追随美国,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进入世纪年代以来,所在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力量。 、中英关系发展:世纪中期,侵华的急先锋,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率先打开中国大门。世纪末,随着美德等国强有力竞争,英国在华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侵华主力参与瓜分中国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战后在华地位进一步下降。新中国建立后,与美国一起遏制中国。年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 英国史分类线索 一、经济 (一)经济发展的历程 、世纪~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通过圈地运动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海外贸易和掠夺、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英国史 论文

英国大宪章人权思想的产生,是英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果。在中世纪,英国王权过大,不仅广大的人民没有人权,就是上层统治阶级的权利也受到严重损害。即使尊贵如贵族似的人物,也不过是国王的奴仆而已,贵族本人甚至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务事情,例如妇女的婚姻大事等。贵族家庭中妇女的婚嫁,要由国王来决定,这就损害了英国贵族的利益。英国贵族争取权利的斗争,于是从反对国王干涉贵族家庭的内部事务开始。因此,英国贵族成为反对王权、争取人权的斗士。 诺曼底公爵威廉在征服英国后,为了收买人心,争取英国教会、贵族和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于1066年签署了给予臣民一定权利的“王冠宪章”。征服者威廉在“王冠宪章”中宣布,保证要“用正义统治人民、把国王的一切供给人民”,他还保证要制定正义的法律,并且保卫它;他特别强调将禁止各种掠夺、暴力和不公正的审判。 这时发生了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十字军东征运动。1099年十字军领导人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后,组织了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起草了《耶路撒冷审判书》。这份重要文件规定了在耶路撒冷,各国国王都要服从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的决议。许多英国贵族参加了十字军东征,参与组织了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当这些贵族返回英国后,他们就把限制国王权力的这种精神带回了英国。此后在英国贵族反对王权的斗争中,就有了一个法律依据。这样,十字军东征在世界人权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英国贵族的斗争下,1100年国王亨利一世被迫颁布了一个宪章,史称“亨利宪章”。这个宪章保证教会的自由,保证贵族的继承权。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亨利一世表示限制他在控制贵族家庭妇女婚姻问题上的权力。 上述英国人权实践的发展,为大宪章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英国大宪章 - 历史意义 虽然第一次发布的大宪章只维持了数星期,但是约翰死后的多次重新发布,使它成为了永久的法律;大宪章亦成为了日后英国宪法的基石。之后亨利三世及他的

高中历史专题中国近代化

高中历史专题中国近代化 高中历史专题中国近代化(从现代化的视角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内容) 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资本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840——1949年)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1、表现: (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 近代工业。(2)政治上: 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3)思想文 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了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2、原因:外部西方侵略的刺激和内部先进人士的抗争、探索。3、水平:近代化的领域主要在经济方面,是物质层面的近代化。,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 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 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

元到多元的转变。4、主角:地主阶级洋务派5、结局:没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1、表现: (1)经济现代化: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2)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从清政府来看,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3)思想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 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 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 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1/5页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 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 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4)文化领域现代化: 教育:新式学堂兴办、科举制废除。文学革命等。2、水平:由物质层面上升到政治制度和

2020北京新高考全国模拟卷历史

2020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适应性测试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 右图为春秋早?期的一件青铜鼎。鼎内铭文为:“伯克父甘娄通(乃) 执干 戈,用伐我仇敌,迺受吉金,用自作宝鼎,用享于其皇考,用赐 眉寿黄罚(长寿),其万年了了孙孙永宝用享。”此文物有助于研究当 时的 ① 宗法分封 ②天文历法 ③青钢铸造 ④文字书写 A.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一万户气公元前211年,巾于 “戚阳人多, 先王之宫廷小”,又疏散了部分咸阳居民,“徙二力-家丽邑(今陕西骊山附近),五万家云 阳(今陕西淳化西北)”。这两次移民得以实 施的冇利条件包括 A. ①② B.①③ C. (D? D. ?@ 3,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 官时,少入 宫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饮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 知。”白居易的这首《盐商妇》反映的现象包括 历史第1页(共8页) ①建立中央集权 ②春并六国 ③北击匈奴 ④焚书坑儒 B, ④ ①盐铁收益主要归州县 ②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 ③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 ④政府己经放弃重农抑尚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D?

瑞典“中国宫”(1753年建成) 4,北宋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扇,必画数 百木,然后出货,即口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这可以佐证,北宋时期 5.以下两幅图片用于硏究性学习,与之最契含的主题是 6.“中国有中国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是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皇天震怒,命 我天工肃将天威,创建义旗……特诏四方英俊,速拜上帝……兴笈久沦之境上,顶起上 A,借鉴西方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C,借用西方宗教宣传反清思想 满足农民愿望实现土地均分 D. 历史第2页(共8页) A.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 B.画家的商业意识浓厚 C.文人画开始一统天下 D.绘画普遍受理学影响 A.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 B.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C.西欧历史上的“中国热” 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帝之纲常……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 卜为中国解下悬之苦。”以上材料意在 ①都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宪法的上述条文都旨在防止总统专权 ③总统须对议会负责 ④各部部氏均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瞧④ D. 圆明园海晏堂(1786年雕版图) 1875年法国宪法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总统 有权任 命内阁;总统签署法案须经政府部长会签;部长对立法部 门负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舉;任命国务员(内阁总理和部长) 及外交大 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 布命令须国务员副 署 阅读上表中两部宪法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两国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晚晴宽松肥大】改良旗袍【民国合身适体,短袍窄袖】 2、中山装流行的原因: 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反映民主共和思想 B.适应了中华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需要 C.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优点(中西合璧),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变化特点: A、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B、从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过渡 4、原因: A、外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B、内因: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 二、现代——新中国服饰的变化: 1、50年代——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主的苏式服装 【原因:中苏关系友好,苏联援助中国建设(服饰受政治因素影响)】 2、60中期-70年代末:军装、“干部装”,蓝绿黑白成为服装主要颜色 【原因:A.“文革”中极“左”思想、个人崇拜的影响;B.经济不发达,物资较匮乏(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3、改革开放后:保暖时尚、个性 【原因:A. 改革开放推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资丰;B. 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受港台、欧美文化影响】 三、社会习俗改变 1、近代婚姻风俗变化:A、传统婚姻观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形式繁琐B、清末民 初: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删繁就简、效仿西式婚礼C、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时尚) 2、丧礼的演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丧 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但是农村中更多的仍是实行传统丧礼,行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四、餐饮的改变 1、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影响最大,统称为四大菜系。 2、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国,中西餐并行于世,西餐厅最初由外国人经营,顾客以在华外国人和归国华侨为主。之后西餐逐渐在华人中流行,各通商口岸出现华人经营的西餐馆,但中西餐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3、西餐影响国人的传统食俗。西餐中的食材进入百姓饭桌。西式糕点与饮料受国人欢迎,一批专业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了国人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住宅的变迁 1、鸦片战争前:普通民居都以四合院为主。 2、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开始大量涌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命名为“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中国民居开始融入西式建筑的特点,在天津、上海、厦门等沿海城市,出现了既保留原住宅特色,又体现西式建筑风貌的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新中国经济

尧子:同志们,每天坚持进步一丢丢 专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 1.经济恢复:1949——1952底 措施:(1)土地改革:1950-1952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调动了…,解放了…,促进了…,巩固了… (2)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及帝国在华企业 ——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巩固了人民政权 (3)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1953——1956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一五计划:1953-1957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①重工业基础差②借鉴苏联的经验; ③应对严峻国际形式的需要 评价: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3)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法: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评价: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②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命题:1.就经济建设发展阶段角度命题;2.就概念内涵角度考察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例1:“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表现了财政经济情况的开始好转,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要争取这三个条件,需要相当的时间,大约需要三年时间。”该文件发表的时间是 A.1952年底 B.1950年 C.1953年 D.1956年 例2: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例3:1953年毛泽东点明总路线的要旨在于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在当时解决的所有制问题是为了() A.尽快恢复国民经济 B.配合国家实现工业化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二、探索与失误时期(1956—1976) 1、中国八大:1956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根据主要矛盾,正确制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 ——建设时期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3、大跃进、人民公社:1958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 1

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暨英国史国际研讨会综述

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暨英国史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于文杰黄海斌任有权 2010年6月28日至7月1日,由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主办、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承办、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2 010年年会暨英国史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国内外六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多家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一百六十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是近年来该研究会与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或论文摘要一百二十多篇。会议采用大会主题报告、分会场讨论、学术评点和大会总结等形式,与会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大会主题报告:关注国际学术前沿问题 大会主题报告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主题报告。他们的研究紧扣国际学术前沿问题,开拓了与会学者的视野。 法国大革命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北京大学高毅教授在报告中认为,以暴力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大革命在“反革命”思想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受到排斥,持“反革命”思想的观点相信社会的变革完全可以选择温和的改良而避开激进的革命。高毅认为这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历史学必须对革命暴力,特别是法国革命暴力的历史正当性做出新的论证。他认为法国革命暴力存在三大特征,即平民性、恐怖性和高效性,并认为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法国革命的暴力实际上自始至

终是一种平民性的暴力。此外,他指出法国革命是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同时存在并且缠结在一起的,极端的暴力与这种二合一的沉重压力有关,并由此论证了法国革命暴力的历史正当性。 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为我们深入研究世界历史铺平了道路。武汉大学向荣教授对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进行了再思考,他介绍了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的著名学者布伦纳关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观点,指出我们现在需要重新认识这一问题。例如,在时间上过去认为过渡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是现在很多人发现过渡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数个世纪。另外过渡的主体和动力都需要我们重新研究。南京大学沈汉教授对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作了探讨,他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看成是封建主义或者资本主义。他在详细分析了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后,提出了“后封建主义”的概念,并认为这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的很好的修正。 过去对西方历史的研究长期关注上层社会状况,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研究相对较少。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在题为英国农民的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暨英国史国际研讨会综述土地权利和社会发展的报告中,则从下层人民的视角来分析中古英国农民的土地权利问题。他认为,欧洲特定含义下的封建制度的核心是一种领主)附庸关系,在这种封建制度下,附庸拥有自己的土地权利,采邑可以继承和转移,农民的土地占有是非常安全的。武汉大学的陈勇教授也十分关注下层人民的权利,在医疗救济中贫民的权利博弈——十八九世纪英国历史的相关考察的报告中,他认为英国十八九世纪的医疗救济既与济贫法史密切相关,又是近年西方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