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政党制度

中西方政党制度
中西方政党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西方政党制度

篇一: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比较

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比较

政党制度属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内容之一。政党制度涉及的是政党如何实现自身运转,关系行使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活动规则,是政党在对国家政权支配时形成的一种权力和地位划分的模式。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发展、选举制度、生产关系、政治力量、国家政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面仅就中西政党制度在四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作一分析。

一、前提不同

西方政党制度体现的是竞争,是以获得国家政权而展开的,是由西方社会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形成的。中国政党制度体现的是合作。这种合作的前提,是由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发展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论指导和行为表现确定的。

西方政党有执政党和在野党(反对党)之别,形成一个竞争的格局。“竞争”是西方政党政治活动的起点和生命,也是

其活力所在。在西方社会中,到底谁能掌权,最终由选民的选票决定。所以,争取选民支持是西方政党的主要特点,最大限度获得更多的选票是政党开展竞选的中心任务和主要目标。

在西方社会中,政党代表不同群体、集团、阶层、派别

的利益,因此,政党之间的竞争,本质层面是利益的竞争。政

党为获取更多的利益,经常不择手段。在一些西方国家里,利益集团影响、控制、操纵选举的现象经常发生。如在美国,

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利益集团从属于强有力的政党,但随着政府行为的逐步扩大,大大小小

的利益集团开始关注政治过程。从19世纪后半期始,在华盛顿以及各个州府,都成了利益集团游说的重要场所。有时,利益集团的影响甚至超过政党。在西方,政党政治造就了利益

集团政治,利益集团政治的发展也影响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

西方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

作用,主要是:

(1)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战

后日本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与

其构成有关。自民党的构成主要是大资本家、上层官僚、地方势力的上层人士等,他们在日本经济、政治中发挥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这决定了自民党对日本社会的巨大影响。

(2)不同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成熟程度。在特定

的社会政治结构中,政治力量和政治势力决定着社会的政治

格局、政党制度存在的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产业工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与之相关联的工会力量日益增长,英国工党由工会、社会主义团体和选区党组织构成,成了英国左派力量的重要代表之一。

(3)不同的国家政体。国家政体不仅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而且也深刻影响国家政治的发展。不同的政体,往往决定了该国政党活动方式和程序。如议会制的政体中,执政与否关键是看获得议会席位的多少,政党的活动方式在于争夺更多席位。而总统制的国家政体则不同,关键是看哪个政党能够赢得总统的职位。同样,传统的贵族共和政体与现代的民主共和政体,给以政党的活动空间、方式大相径庭。英国和日本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政党的活动特点就明显不同于法国。

(4)不同的选举制度。如美国的“选举人团制”,投票时采取的是“胜者获全票”,得票最多的选举人可获得本州全部的选票。因此,一个州推出的选举人,一

般都是同一政党的选票。这种选举制,对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大党十分有利。而意大利的比例代表选举制,却使小党得到扩散和生存,也使任何政党在议会中难以形成绝对多数。

(5)不同的历史文化。美国和法国的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法国历史上,文化是多元的,存在很多流

派和思潮,生存着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政党。而美国政治文化相对单一,人们对政党的认同完全不同于法国人。在英国、日本的历史上,“君主”在国家中始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民众心里有较强的认同性,显然“君主立宪制”是由两国的文化决定的。

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政治演进

的逻辑结果。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封建主义,使中国成为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的总任务。中国革命不是19世纪“欧洲式的革命”,而是为摆脱民族压迫、阶级剥削,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众自身解放的革命。在20世纪的上半叶,特别是“二战”结束之际,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处在最佳的历史机遇。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任何政治力量都必须做出选择。在中国向何处去的“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绝大多数政治力量也逐

渐认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中共的同盟者、合作者、拥护者。这说明中共代表着中国近代历史前进的方向,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艰苦卓绝的伟大实践中确立

了在全国人民中的核心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在长期政治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郑重选择了中共的领导,从而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在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格局。除以上历史原因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关系理论决定的。中共是在马克

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性质的政党。《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作。”马恩认为,在领导反对封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革命和反对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

社会主义革命的整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过程中,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积极争取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中坚的进步力量,实现合作与联盟,才能壮大革命的力量。列宁认为共产党要积极争取与真正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民

主党派建立多方面合作的政治关系。他认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或是某一个政党就能够实现的。所以,列宁主张共产党要与其他进步政党进行合作。当然,他认为共产党在合作中,必须坚持自己的领导地位,以此维护无产阶级和人民群

众的利益。

中共依据马列主义关于政党关系和制度的基本设想,结合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实践,积极探索新型的政党关系。党的“七大”即表明了中共与各民主、进步的政党共同组织联合政府、建立新型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的愿望,表明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由统一战线性质的

政治策略层面,上升到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性质层面。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党合作被写进《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中共“八大”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为方针予以确定,而且认为应该体现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

中国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区别

一、西方多党制的弊端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独大,多党协商。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协商制。与西方国家的区别在于:在西方国家,合法政党之间地位是平等的,都可以平等的参加选举(总统、议会、地方长官),比如美国现在的局面就是两大政党竞选(轮流)执政。 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必须搞清楚为什么我们不能搞西方多党制。西方多党制,是资产阶级在政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虽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政党制度,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并不适合所有国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我们如果盲目照抄照搬,必然带来无穷后患。 比如,有人认为,实行多党轮流执政,有利于民主,能更好地反映民意。这个说法是牵强的。其实,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代表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工具,他们所关心的是各自所代表集团的利益,而不是广大人民的利益。从美国来看,共和党的背后,主要有军工、石油、制造等“传统商业”的支持;民主党的背后,则主要有金融、电信、传媒等“新兴商业”的支持。所以美国学者伦德·伯格说:“美国实际上只有一个单独的党,即财主党。”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通过选举交替上台,轮流执政,表面看非常热闹、非常民主,实质上无论谁在台上,实行的政策大同小异,都不会改变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近年来,西方民众选举热情淡漠,投票率连年下降,就是因为人们逐渐看到了这种“民主游戏”的实质。西方国家虽然实行多党制,但对可能危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政党特别是共产党,是严格限制的。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共产党管制法》,后又通过了《麦卡锡法》和《蒙特法》,对共产党的发展作出了严格限制的规定。 比如,有人认为,实行了多党制就能保证政治和社会稳定。这种说法也似是而非。从根本上讲,多党制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它们之间经常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各个政党以夺得或控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斗争,目的就是搞垮对方,自己上台执政。因此在权力争夺中,往往不择手段,其结果必然是政治动荡、内耗丛生。多党竞争必然要争夺选民,争夺选民首先要“切割”选民,将选民的利益分歧公开化、对立化,从而形成竞争党派各自的政治基础,其结果必然是人为地扩大和深化社会分歧。政党频繁选举、政府频繁更迭,带来的是政局不稳定、经济发展受影响,这种民主只能是一种“泡沫民主”,对国家和人民是极其有害的。 还比如,有人提出,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更有利于防止腐败。实际情况也不是这样。事实上,多党竞选本身就常常被金钱、财团、媒体等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为“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这些年来,西方国家竞选费用不断攀升,数目之巨令人咋舌。据统计,2000年美国大选所花费的金钱高达30亿美元,2004年美国大选的费用接近40亿美元,2008年更是高达53亿美元。试想,没有大资本集团的资金支持,各党派怎能参与多党竞选的权力角逐呢?所以,竞选的优胜者为回报那些重量级的政治捐款人,当选后就得为他们的利益服务。西方有些媒体把这种现象称为用金钱“购买权力”,是一种“集团贿选制度”,“民主”往往被卖给了出价高的人,广大人民的民主实际上被排斥在金钱势力之外。由此可见,西方政党政治的真正奥秘是金钱政治,金钱主宰着选举的过程和结果。 在西方国家被证明是弊端丛生的多党制,通过各种方式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更是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国家陷入

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之比较研究

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之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政治制度的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具体地、历史地分析比较这两种政治制度,有助于我们在比较研究鉴别的基础上更好的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从而显示出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有着西方政党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和完善这一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制,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主要是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和运行方式,包括政党的地位、政党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的关系等。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当今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国家政党制度一般采用多党制或两党制。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有根本区别。对中西政党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借鉴西方政党制度,对我国的现代国家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认识这些区别对我们立足中国国情,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多党合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差异 ( 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政党制度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上,由一定时期的阶级关系、阶级力量对比和阶级斗争形势等因素综合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它是一个国家国情的客观实际的产物。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形成的, 是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资产阶级政党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代表其他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只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陪衬和利用对象。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一些西方国家形成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其他政党为辅的多党制 。如法国、意大利, 一般采用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为主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联合内阁的形式共同执政; 英国和美国, 形成了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垄断政权的格局, 建立了所谓的两党制。究竟选择多党制还是两党制 是由西方国家自身的社会条件而定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体现,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充分保障了资产阶级尤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我国在辛亥革命后, 曾试图实行西方式的多党竞选和议会内阁制,结果是军阀割据,民不聊生。1927年后建立的国民党一党制,于1949年随国民党政权垮台而告失败。实践表明,西方式多党制和国民党的一党制均不符合中国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注定是要失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体制正式形成。我国民主党派主要产生于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各民主党派曾试图走西方式道路,但在国民党残酷迫害民主人士的严峻形势面前,各民主党派经过反复的探索与思考,逐渐抛弃了中间路线,抛弃了对国民党不切实际的幻想,走向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因此,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中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产物,是中国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是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1] ( P205) (二)、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在于三点。政党制度不同,政体制度不同以及选举制不同。而中西方经济最大的相同点在于都同为间接民主,西方的代议制与中方的代表制从本质上看都大同小异。 首先政党制度的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以英美为代表的两党制,另一种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多党制。而中方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则为一党专政,即为一党制。政党制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经济基础不同、代表利益不同和原则不同。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适应这种私有制而产生的。我国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生产资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尽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从而导致了代表利益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而多党制、两党制则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因此,西方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的政党体制则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因此,我国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西方是以主权在民为基本原则,而我国则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原则。 其次政体制度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国家多为共和制。中国政体的运作方式、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西方有三权分立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应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大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西方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 最后选举制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出代表来组成代议机关和担任国家特定公职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这种组织推荐候选人的作法,存在一定的有利之处,它能够集中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广大选民的智能。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理论上简单地将选举权等同于投票权,将被选举权等同于当选权,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本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权利形态被忽略,从而使选举活动失去其本来面目,让人感到,似乎选举本身是与选民或代表无关的事情,选民或代表除了被动地给他人投票之外,再无别的作为。西方的选举制度,从候选人的提名和酝酿、正式候选人的确定等等,有关法律都离不开了组织、管理的色彩;对选举制度的核心问题——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运作和保障,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在选举实践中,很多人甚至干脆将选举活动当成了人事安排活动。选举制度的人事制度化,也使选举往往只有举而没有选,当选者有职而无责,民主也因而失去其本来意义,并使国家面临政治民主虚化的风险。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选举在政治生活中都是举足轻重的。

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以显示出中国的优越性

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实行西方的政党制度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国的具体国情。离开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生搬硬套某国的政治发展经验或政党模式而建立起来的政党制度注定是没有活力或没有前途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长期以来,这一制度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凝聚力量的显著功能,能够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评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坚强领导,保证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总体部署;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积极献计出力。这样的制度设计,实现了目标方向一致性和组织形式多样性的统一、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统一、富有

效率与充满活力的统一。这一制度,能够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统一意志,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共十六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许多重大意见建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团结合作的鲜明特色,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资源整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我国政治制度具有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长期执政;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依法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l8万多人,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35万多人,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中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万人。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在工作中享有充分的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奋斗目标下,中国共产党与各

为什么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政党制度

为什么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政党制度 为什么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政党制度 中国有句古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非常形象地说明,做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近年来,一些人无视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否定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认为只有西方多党制才是民主的,提出中国应该实行西方的政党制度。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政党制度?这是因为,它既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而是根据中国实际作出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这个特色,首先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前提。60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多党合作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各民主党派在同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中不断取得历史性的进步,才能同心协力地把共同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可以说,坚持共产党领导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其他政党制度的根本特点。 这个特色,还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不是搞一党制。中国共产党同其他党派的关系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促进共产党领导的改善和参政党作用的加强。这种新型政党关系,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其他政党制度的鲜明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绝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搞一党制。实际上,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就是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阶层各党派团结抗日,探索建立的“三三制”政权,就包含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雏形。1949年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时,我们党就明确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后来又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新中国如“大厦将建,独木难支”,不能光靠一个党派,需要多党派齐心努力,共建大厦。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又多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党的十二大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协作的基本方针。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以后历次宪法修正案都予以重申。 2.我国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

143 2007年? 12月?下期 学 术 ? 理 论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现代企业教育 Allen通过对125名获得本科学位青年员工的调查发现,职业自我效能与职业动机呈显著相关(r=0.58),接受过职业辅导后职业自我效能增加的青年员工比没有接受过职业辅导的个体有更大的职业动机。 职业情境。这个方面包括的内容很多,研究者大多认为职业情境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对于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职业动机具有很大影响。Noe和Bachhuber发现当管理者给予员工更多的积极支持、提供赞赏的行为反馈并帮助其制定职业目标时有助于员工提高职业动机的水平。那些较多的与下属进行交流,善于激发员工兴趣的管理者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职业动机,上级领导的领导方式也会影响管理者的职业动机水平 [6]。 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情况、职位和薪水等因素对职业动机的影响也有研究涉及,但是成果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结论。四、职业动机研究的评价及展望 职业动机的理论框架将个体特征与情境特征及职业决策和行为整合起来进行研究,有别于已往只针对工作或岗位本身的动机研究。这种整合观点能够在更广泛的工作范围和更精确的职业情境中发现和总结职业动机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近年来,随着职业承诺研究的日趋广泛,很多研究者直接将职业动机看成是职业承诺的动机理论,并经常互换或代替。Carson和Bedeian还根据London的理论编制了《职业承诺问卷》。但是应该注意到,二者之间并非完全等同。职业承诺重在测量个人是否愿意留在某个组织,而职业动机则重在测量青年是否能够将 情境与自身特征结合起来发展职业生涯,理论结构更具整合性。 当然,职业动机的实证研究大部分表明其三维度之间的相关过高,这也成为其理论结构始终无法摆脱的困惑之一。符合职业动机整合理论结构的测量工具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职业动机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已经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主题和相关研究在中国尚未成为一个系统的研究体系,在组织体系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性职业系统转变的过程中,职业动机将会逐渐显示出独特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6] London M.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or Employees' CareerMotivation: A Guide to Human Resource Strategies in Changing BusinessCondition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988, Vol.11,NO.1, 23-32 [2] London M. Toward a Theory of Career Motivation. 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 1983, Vol.8, No.4, 620-630 [3]King A. Crescendo Model of Career Motivation and Commitment:Identity, Insight, and Resil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alue-BasedManagement , 1999, 12:29-49 [4]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李晔. 职业承诺的理论与测量. 心理学动态, 2000, 8(4):45 [5] Day R, Allen T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motivation andself-efficacy with Protégé career succes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 64: 72-91 □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有根本区别。认识这些区别对我们立足中国国情,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层面 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政党制度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上,由一定时期的阶级关系、阶级力量对比和阶级斗争形势等因素综合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国情的客观实际的产物。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是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政党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代表其他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只是资产阶级政党的陪衬和利用对象。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些西方国家形成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其他政党为辅的“多党制”。究竟选择“多党制”还是“两党制”是由西方国家自身的社会条件而定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体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充分保障了资产阶级尤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种产生于资本主义土壤中的政党制度,与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土壤中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有着根本的不同。正如周恩来指出的:“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不论名称叫什么,仍然是政党,”但不能用英美政党的标准来衡量,它们是从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因此,它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特点。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中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产物,是中国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二、经济层面 1.依靠的经济基础不同 西方的多党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特征在国家政治上的表现。其目的是通过代表各自垄断财团利益的政党的互相竞争、互相制约来调节资产阶级的内部关系,进行利益的再分配,以共同维护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统治和剥削。而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之上的,不存在私有集团之间的利害冲突。 2.代表的利益不同 在西方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虽然采取的政党制度各有特点,但资产阶级政党都是由本国垄断财团操纵的,其实质维护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则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一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她向来都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除了全体人民的利益之外,自身决无私利可图。而民主党派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治代表和这部分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他们“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面,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可见,两种不同的政党制度,代表的利益是迥然不同的。 三、政治层面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 邱 峰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有根本性区别,认清这些区别对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及提高我党执政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历史经济政治层面进行比较,从而显示出中国政党制度有着西方政党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关键词:中西方政党制度 比较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差异性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65299396.html,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田晓玉 来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 摘要: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 政党制度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即都是“土生土长的”而不是“移植嫁接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相比较,其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价值目标不同、结构特点不同、代表性不同、整合功能不同、政治稳定性不同、政治效能不同、民主实效性不同。这种差异性充分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差异性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5.009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8)05-0050-05 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主要是指政党之间通过竞争性选举获取执政地位,从而掌握政权的一种制度模式,是一种旧型的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即它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而不是“移植嫁接的”,都是植根于本国文化的沃土之中的。但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相比较,其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差异性充分彰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加强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差异性”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对进一步增强政党制度自信,推动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相比较,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从政党产生的维度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价值目标不同 政党的产生是决定一个国家政党制度特点的重要前提条件。纵观世界,政党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内生型政党,二是外生型政党。西方国家的政党主要属于内生型政党,即政党是在近代国家建立后在议会内部产生的,所以,西方的政党也称“议会型政党”。在西方国家,以议会为核心的国家宪政体制确立之后,由于利益分化和政治斗争的加剧,议会内部自然而然地划分出不同的党派。随着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推进以及民主的发展和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增

第三章 西方国家政党制度

第三章西方国家政党制度 第一节西方国家政党制度概述 一、政党的定义和特征 1、定义:关于政党的含义,有关学者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比如说美国《西方政治学》书认为,“在任何系统中,力图谋求权力的集团可称之为‘政党’”;《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 综合这些定义,我们认为,政党是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了执掌和参与国家政权,以维护其利益而建立的、有政纲的政治组织。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党和政权是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西方学者总是回避政党的阶级属性,实质上是竭力掩盖自己的阶级性质。 很显然,资产阶级政党是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代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然而,资产阶级政党为什么要回避政党的阶级性呢?归根到底是这些政党实际代表的只是少数资产阶级或集团。 2、特征 (1)政党都具有阶级性。政党一般都是由所代表阶级中最积极、活跃的分子组成的,而且政党的阶级性还十分复杂,有的代表一个阶级,有的代表一个阶层,有的还代表几个阶级或阶层。 (2)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就是阶级的奋斗目标和行动路线,不论政治纲领制定的长远的,还是成文不成文的,都反映自己的政治主张。 (3)都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前面我们说到了政党是政治组织,但它却和其他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团体有区别,那么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就是政党和其他社会政治组织区别的最重要特征。 (4)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5)都具有组织纪律性。西方政党的组织记录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主要是用来控制党员在竞选中投本党候选人的票的。 二、资产阶级政党及政党制度的产生 政党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但它并不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阶级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时才产生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也有过早期的派别之争,比如雅典城邦国家中的贵族派和民主派

中外政党制度比较

研究生课程论文中外政党制度比较 课程名称政府体制比较 任课教师马秀玲副教授 班级2010级土地资源管理姓名瑜措珍嘎 时间2011年6月29日

中外政党制度比较 瑜措珍嘎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兰州 730000) 摘要:西方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西方国家政党之间以竞争和相互倾轧为主。中国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西方国家执政党与在野党轮流执政。我国是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我国政党制度具有利益整合,资源兼容、凝聚民意、稳定政局、民主监督、互利双赢的优势。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 关键词:多党合作政党制度特点优势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中关于政党本质属性、结构类型及其活动规范的总称,主要是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和运行方式,包括政党的地位、政党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的关系等。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的不同,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今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国家政党制度一般采用多党制或两党制。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有根本区别,但不论哪种政党制度,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应该是每个执政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政党制度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办法。有成功的经验供借鉴,也有失败的教训供吸取。 在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政党制度千差万别,不同的国家政党制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试图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放到世界政党制度的大环境中去研究,从中外政党制度的比较中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客观的分析。 一、国外政党制度 西方的政治文化源于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其核心精神是法治。中世纪宗教神权的专横、腐败和对人性的扼杀导致了宗教改革,继而推动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杰出的思想家们揭露教会黑暗和教皇专权,抨击世俗专制,使法治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近代从伏尔泰,到卢梭、康德,形成了系统的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从博丹、洛克到孟德斯鸠、杰佛逊逐步确立起三权分立思想。他们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政治上要求“民主立宪”,宣布废除封建特权,明确提出“法律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摆

浅谈从中西政党制度的比较中看我国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政党制度,应根据该国的国情做出合理的选择。西方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通过比较中西方的政党制度,揭示两者的差异性,明确我国的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政党制度的选择具有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优越性,能够确保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方向,通过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 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中关于政党本质属性、结构类型及其活动规范的总称,它包括各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各政党和整个政治体系的关系等。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 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党制度都是多党制或两党制。两党制国家也有多党长期合法存在、各政党法律地位平等、多党平行竞争,从这点看,两党制与多党制同类。因此笔者将多党制、两党制作为同一类型的政党制度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对比,分析中西政党制度的一些主要差异。 (一)竞争与非竞争的差异。实行多党制的国家,通常情况下,由不确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结成党派联盟,争取议会多数席位,组成联合内阁,从而取得执政地位。两党制是指一些西方国家长期以来都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大党居超强地位,通过往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或在总统选举中取胜的方式,结果总是两党在若干年内相互轮流执政。两党之外,也有其他众多政党合法存在,但都是些小党,其力量和作用长期无法与两大政党抗衡,议会、政府总是被两大党轮流控制。意大利政治学家萨尔托里把政党制度分为“竞争性”和“无竞争性”两人类,·党制列入无竞争性,两党制和多党制列入竞争性。Il我国的政党制度虽无竞争性,但并非萨氏分类中的无竞争性的、不民主的一党制,而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其主要特征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一些西方学者将中国简单地视为无竞争性的一党制国家,否定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民主实质,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 (二)利益表达功能的差异。利益表达li:l~l益整合是各种政党制度普遍具有的功能。尽管在现代西方两党制、多党制的政党制度下,通过政党竞争可以把方方面面的民意充分释放出来。即使在意识形态淡化、政党问差异日益缩小的今天,某个政党或政党联盟仍不可能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邓小平所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多党制或两党制国家,有些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亟待解决的大事,当政者也首先从政党利益考虑而使问题难以解决。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代表和整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特殊利益,执政党与参政党亲密合作,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将各阶层、各领域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源源不断地输入决策中心,体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中。

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比较

中西政党制度的差异性比较 政党制度属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内容之一。政党制度涉及的是政党如何实现自身运转,关系行使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活动规则,是政党在对国家政权支配时形成的一种权力和地位划分的模式。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发展、选举制度、生产关系、政治力量、国家政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面仅就中西政党制度在四个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作一分析。 一、前提不同 西方政党制度体现的是竞争,是以获得国家政权而展开的,是由西方社会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形成的。中国政党制度体现的是合作。这种合作的前提,是由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发展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论指导和行为表现确定的。 西方政党有执政党和在野党(反对党)之别,形成一个竞争的格局。“竞争”是西方政党政治活动的起点和生命,也是其活力所在。在西方社会中,到底谁能掌权,最终由选民的选票决定。所以,争取选民支持是西方政党的主要特点,最大限度获得更多的选票是政党开展竞选的中心任务和主要目标。 在西方社会中,政党代表不同群体、集团、阶层、派别的利益,因此,政党之间的竞争,本质层面是利益的竞争。政党为获取更多的利益,经常不择手段。在一些西方国家里,利益集团影响、控制、操纵选举的现象经常发生。如在美国,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利益集团从属于强有力的政党,但随着政府行为的逐步扩大,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开始关注政治过程。从19世纪后半期始,在华盛顿以及各个州府,都成了利益集团游说的重要场所。有时,利益集团的影响甚至超过政党。在西方,政党政治造就了利益集团政治,利益集团政治的发展也影响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 西方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是: (1)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战后日本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与其构成有关。自民党的构成主要是大资本家、上层官僚、地方势力的上层人士等,他们在日本经济、政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决定了自民党对日本社会的巨大影响。 (2)不同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成熟程度。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结构中,政治力量和政治势力决定着社会的政治格局、政党制度存在的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产业工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与之相关联的工会力量日益增长,英国工党由工会、社会主义团体和选区党组织构成,成了英国左派力量的重要代表之一。 (3)不同的国家政体。国家政体不仅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而且也深刻影响国家政治的发展。不同的政体,往往决定了该国政党活动方式和程序。如议会制的政体中,执政与否关键是看获得议会席位的多少,政党的活动

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

中西方政党制度的比较讲课提纲 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政党制度也成为了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形成了相互差异,各具特色的政党制度。(弄清楚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含义。) 共同点:争取和影响群众;集中阶级意志;行使国家权力 不同点(本课题的着重点) 一、关于政党的产生和政党制度的形成的不同 在我们现代学者看来,近代政党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那么实际上了,近代政党的出现也和社会化大生产、公民的政治权利意识加强分不开,同时也是社会对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模式和新的政治参与机制的需求。但是中西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是不一样的。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取得革命成功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和议会民主后。新兴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化了的旧贵族、封建保守势力等集团为了分享和垄断国家权力,维护集团利益而逐步创设的规范各个集团关系以及各个集团与国家政权体系之间的制度。资本主义政党和政党制度产生的前提是资本主义国家。其模式是先有国家和宪法,后有政党和政党制度。(举例) 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则是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中,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政党,并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形成的雏形,革命胜利建立政权时候确定下来。(举例) 二、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不同 西方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来自于宪法和竞争选举。中国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来源是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论证、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的追求) 三、经济基础、政党性质以及党际关系的不同 西方政党制度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其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前提下为谋取本集团的利益而展开的竞争,以及轮流执政、联合执政甚至是独揽政权的状态。(相互攻击,竞争)中国的政党制度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我国形成了共产党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为参政党的领导与合作的模式。(十六字方针)

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

当然,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不等于没有立场。我们研究西方政党制度基本特征,目的是通过揭示其历史性进步和某些合理性,为完善和发展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这是我们的落脚点。离开这一点,研究这一问题就失去了意义。 一、在党民关系方面,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致力于发展民主 民主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民主制度通常以政党制度为特征”。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把国家完全世俗化,揭掉了笼罩在国家头上的神圣光环,将国家事务由少数等级特权者的垄断变为广大民众的参与,实现了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与此相联系,西方政党制度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合乎逻辑的产物,成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要素。同时,它的确立又对扩大民主范围、保证民主政治的有序运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举其要者:第一,西方政党制度的首要功能就在于组织选举,它具有强化公共权力合法性的作用。通过选举,人们把决策的权力授予了被选出的人,委托他们来代行权力,这样他们之间就形成了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这种完善的授权方式,使选举在西方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看作是民主最主要的体现。正因为如此,西方政党往往都把选举作为控制政权的基本点,在选举中投入极大的精力。而且,制度化的选举也为政党动员、组织和指导民众参与政治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政党制度为政党在表达和凝聚民意,并使之成为“公意”和立法,以及监督其实施等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上的规范和保证。政党制度的这一功能同代议制的

议会制度相互关联而起作用。西方政党并不只是选举党,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议会选举,一旦选举完毕,政党就开始在议会中发挥作用,主要内容是参与立法。政党会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民众的要求,确定准备作为议案提交议会的课题。这就需要对千差万别、甚至相互矛盾的民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进行筛选、协调,形成共同的利益和要求,聚集成一种“公意”,以传达到立法机构,使之按照一定的程序加以采纳和立法。政党的这类活动主要是在议会中进行的,可见,政党在议会中的活动是人们政治民主的延伸和继续。第三;动态地看,西方政党制度致力于发展民主的价值取向,还表现在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如果说初期的西方政党制度还广泛存在着非法反对原则、预防制以及政党分赃制等种种不公平、不民主的规定和举措的话,那么随着合法反对原则、追惩制以及文官制的形成和发展,民主的范围和程度都在逐渐扩大。这既是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也是西方政党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新兴中间阶层的日益壮大,西方政党制度又进一步显现出一些新特点及发展态势:一是体制内各政党都淡化党的性质,努力扩大包容性;二是政党竞争与政策主张趋同;三是各政党都在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改革。这种趋势是西方政党制度面临利益集团和多元政治格局的挑战所作出的一种积极回应。它表明有影响力的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保证不失去原有基本群众的条件下,将尽可能广泛地顾及不同利益集团,特别是中间阶层的利益。 民主政治体现为主权在民,由于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这个“民”

中西政党制度比较

周淑真:从中西比较看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 来源:网络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政党掌握政权或者是参与国家政权,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事务及其体制的运行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国家政权通过政党来行使,是绝大多数国家普遍的政治现象。政党与政党之间、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政党与社会之间,按照一定的关系结构,构成不同模式的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而国家民族差异和各国历史发展的不同,决定了政党制度的多样性,中西方政党制度在历史发展、制度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把中国政党制度置于世界的背景之中,以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中西方政党制度,通过两种政党制度之间的对话,从新的视角认识中国政党制度,凸显其特色和优势,这对于我们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政党制度的不同模式的分析;二是政党制度的形成方式的分析;三是政党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完善。 第一个问题,政党制度的不同模式。 世界各国政党现象错综复杂,政党制度千差万别,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同另一个国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类政党制度,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制度模式和运作方式。 首先我们看看英美两党制的不同模式。我们知道在当代世界比较成功的两党制就是英国的两党制和美国的两党制,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两党制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同样一种政党制度有多种模式。英美两国都是两党制,然而,在英国为议会制的两党制,而在美国则是总统制的两党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议会制国家,两党的轮替是由议会下院选举所得的席位决定的。上院也就是贵族院的议员是由贵族世袭或者国王任命的,与选举关系不大。而势均力敌的保守党与工党,谁在议会下院的选举中得到第一个多数的席位,或者是绝对多数即半数以上的议席就组成一党的内阁,成为执政党,党的领袖就是内阁的首相,内阁成员全都是下院的议员。而在议会中获得次多数席位的另一个政党则为法定的反对党。反对党组成影子内阁,影子内阁与真实的内阁的各个部会是一一对应的,面对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