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论文

郁达夫论文
郁达夫论文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郁达夫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审美特质

作者陈冰

系(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10级

学号 100101012

指导教师郑鹏

日期 2014年5月10日

作者诚信承诺书

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作者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院长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论郁达夫作品的创作风格及其审美特质

陈冰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摘要: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众体兼备的作家之一,在小说、散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贡献。他的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盎然,情景契合无间的以悲为美的审美特质。本文主要从郁达夫的小说、散文入手,着重分析郁达夫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形成原因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意义。

关键词:创作风格;诗意情怀;感伤美;内在律

一说起郁达夫,读者很快会想到渗透在他作品中的孤独、痛苦,颓废与绝望的气息,体会到唯美浪漫里一种内心无法排遣的清苦和哀伤。不管是小说《沉沦》、《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晚上》还是散文《零余者》、《一个人在途上》,像这样深入骨髓的悲哀萦绕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其作品中真挚的倾诉,清新的文笔,感伤的基调,隽永的风格总是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总的来说,郁达夫作品表现出来的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文学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点:忧郁感伤的情调;诗意化的语言;具有比兴功能的自然景色描绘;遵循内在律的情绪流动。前两种侧重于反映作家的个性气质与审美追求,后两种则是通过一定的句群修辞形式间接地表达感情。这些特点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郁达夫独有的抒情体样式,在五四新生白话尝试实验初期,郁达夫成功的完成了从古典诗歌文体向白话小说文体的过渡,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一、忧郁感伤的情调

郁达夫认为“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1],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劣高下的主要标准。他所有作品中都渗透着人生的苦乐忧喜。郁达夫始终认为艺术就是感伤,没有感伤就没有美,他曾说“这孤独之感,依我说来,便是艺术的酵素,或者竟可以说是艺术的本身。”[2]并且在他的散文《雨》里也有以悲为美的倾向,他说“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在外国文学中郁达夫推崇具有悲凉情绪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感伤的抒情笔调也深深喜爱,还沉醉于有着颓废与感伤情调的英国诗人道森,偏爱王尔德的颓废和唯美主义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斯特恩的《感伤的旅程》。在中国古典诗歌里,他又钟情于哀婉凄清的李清照和情感真挚、心像凄迷的李商隐的诗篇;喜爱清代“山谷诗孙”薄命多才的黄仲则。写景时也常着眼于自然山水的颓废荒凉,吟咏衰草夕阳,欣赏落叶残花,喜欢独自一人徘徊于荒山僻壤,诵古诗洒清泪,他之所以喜爱自然风景的衰败荒凉,是为能更好的抒发忧郁的情绪。他认为悲哀之词易工,于是他有意识地描写人的悲哀和不幸,对于作品中的人物,不但不给其涂一点亮色,而且把一些暗处衬托得更加悲哀。非常明显的就是“零余者”形象的塑造。他想要通过病态的人物来揭露生活的丑恶, 从畸形的心灵中寻求情感价值, 在性格变异中探索人性的尊严。作品的情调偏于低沉,泛滥着颓糜的情感和失意心情的诉述, 显现出特有的感伤美、病态美。

而他为何这般地容易伤感,这不仅仅是因为受到外国颓废主义和唯美主义的世纪末情绪和中国古典士大夫文人审美情趣、文艺传统的影响,而且与他自己的身世经历以及五四时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也密不可分。从郁达夫的自传《悲剧的出生》得知,他出生在风雨如磐的黑暗时代,三岁丧父,母亲瘦弱的肩膀支撑全家,又因不善经营致使家庭陷入困顿之中。对于作者本身来说“悲剧的出生”造成了他的创伤性体验的同时,无疑他的整个性格和精神特质也受到了重要的影响。“儿时的记忆……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紧逼着我。”[3]那种从物质供给到精神生活层面上的匮乏, 使得“很悲凉很寂寞”的心情笼罩在郁达夫孤独的童年里。郁达夫年少时期待着与亲人朋友同聚并寻找新生活的梦也成为他青春期的深刻印记,“我梦见有一只揩擦得很洁净的船,船上面张着了一面很大很饱满的白帆, 我和祖母母亲翠花阿千等都在船上,吃着东西,唱着戏,顺流下去,到了一处不相识的地方。”[4]可不幸的是,这简单美好的梦想因为“小英雄阿千”在大水中被淹死的事实而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少年时代的梦和对青春的向往就这样幻灭了。处于青春期的郁达夫在书塾和学堂的初期求学,也经历了性格的叛逆与时代的动荡,尤其是后者,开始在郁达夫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种子,“到了我十三岁的那一年冬天,所谓种族,所谓革命,所谓国家等等的概念,到这时候,才隐约地在我脑里生了一点儿根。”

[5]此外,初恋爱情的受挫更加深化了郁达夫年少的孤独和悲哀,家道的中落造就了郁达夫忧愁抑郁的心性,更重要的是,发生在郁达夫身上的创伤体验却又同时被抛置于一个新旧更迭的时代,使得他对时代的动荡、国家的衰落和民生的疾苦体验保有高度的敏感的同时,尤其对人心和人性的隐幽体悟得特别深刻。

20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风云变幻、激烈动荡的时代。身处其中的郁达夫必然会受到时代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做出自己的选择,就构成了郁达夫个体生命的独特性。郁达夫在文学史上与众不同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面对时代的风云突变,他个人的选择始终与有现代意识的新时代青年站在一起。他用“自叙传”小说的形式,表现着自己的思想和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选择。郁达夫通过小说里的疾病叙事,不仅反映出个人的病态,更重要的是描写出了五四时代的青年在环境的压迫下的病态。写出了五四青年共同的困境,即“当青春期的叛逆、自我意识的初现、对爱情和两性的懵懂一并在十七八岁的花季雨季爆发的时候,他们急需一种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教育,然而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给予的不充足的关导致了他们的青春期激情的无处发泄,因此各种现代心理疾病开始在他们身上显现出来。[6]郁达夫小说中疾病描写的目的就是要把青年人所共有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以暴风雨般的文字震荡着国人的心灵,大声疾呼出时代青年对时代的反抗。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中,青年所患的“时代病”,究其根源是由于个性意识与当时社会上的“专制弊风”发生了冲突,它会发生在每一个具有个性解放思想、拥有现代意识、渴望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青年身上。这种追求的不得就造成了郁达夫作品主人公常有的悲哀、失望、忧郁和感伤。

二、诗意化的语言

少年时代的郁达夫在富春江旁过着傍水人家的诗意生活,自然而然地拥有一种与生俱来“水一样春愁”般的诗意情怀。他从小精读古文典籍,在书塾与学堂里受到古典诗学的影响至深,成年后诗文兼擅,是公认的才子作家,无论诗还是小说都以情见长。中国古体诗有言情的传统,而小说主情,则很大程度上是郁达夫独创,而这种独创又得益于他古体诗的写作。“古体诗言情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作为白话抒情体小说的开风气者,郁达夫对小说的语言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抒情的诗体话语有继承关系。无论是诗歌写作还是白话小说写作,情感都融会在独特的语言表达中,而将古体诗的抒情语言运用到小说中,则是郁达夫独特的文体实验,郁达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文体变革的背景下用新的小说文体来接续自己的古典情怀,而这种过渡的途径就是寻求一种新的小说话语方式——用白话文的方式来表达诗意情怀”[7]。

在他的不少作品中,读者很容易发现流露在小说或散文里的柔情蜜意,或者是把平白的口语写的诗意盎然,或者直接引用一两句旧诗,增添几分高雅的情趣。刘海粟曾说“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他和古代写景抒情之作不相蹈袭, 而又得其神髓,写到

山水,尤其他故乡富阳一带风光,不愧是一位大画师。他把诗人的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巉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再把风俗人情穿插其间,浓淡疏密,无往不美,灵动浑成,功力惊人。”[8]在他的散文中,我们看见,一些清新的文句中,常会穿插进一两首文句优美的、抒情咏怀的旧体诗,这些旧体诗的出现,往往是作者对景、对物的有感而发,从而使景物美中更美, 使文章通篇生辉。

如在《龙门山路》一文中写道:“小和山下蛟龙庙, 聚族安居二百家, 好是阳春三月暮,沿途开遍紫藤花。”诗与文相结合,充分地展现了蛟龙庙旁,白龙潭边,有居民小舍二百余家,村中溪水潺潺,村外断桥错落,众山相连,瀑布声淙淙霍霍;远处山峦上下,映山红、紫藤花万紫千红,争丽斗艳。面对如此美景,怎不令人心驰神往。又如《杭州小历纪程》里,作者在游览途中情不自禁的吟出两句打油诗“落日半江红欲紫,几点星火点西兴”。这优美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晚秋的傍晚,钱塘江面那美丽的画面:落日余辉由红渐渐变紫,天色亦由明渐渐变暗,此时,西兴的点点灯火已映照着江面,前后景色密切相关,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作者运用了虚实相生、以少胜多的写作技巧,不仅描绘了江面的美丽,写出了它的多姿,而且还可以让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看出画外之画,象外之象。郁达夫的散文也常常采用句式的长短变化、整齐和对应、均衡和错落等手段,产生一种和谐流畅,如诗如乐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例如《浙东景物记略·仙霞记险》里有这么一段:“五步一转弯,三步一上岭,一面是流泉涡旋的深坑万丈,一面又是鸟飞不到的绝壁千寻。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条岭,辟一个天地,上上下下,去去回回,我们在仙霞山中,龙溪岸上,自北去南,因为要绕过仙霞关去,汽车足足走了一个钟头的路。”还有《故都的秋》:“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姿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像这样的文句中,长句与短句相间,长句语意绵细、舒缓,短句明快、简洁,错落有致,一停一顿,一舒缓一急促,产生了平静舒缓而又起伏跌宕的节奏,读起来,韵味十足,情趣盎然,清新流丽,给读者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感。再如他的小说《沉沦》充满了着诗的意象,像斜阳、稻香、碧空、香气、眼波、露滴、青烟、琼浆、清泪、鸟鸣、流水、和风、曲径、渔灯、影子、少女等等, 构成了一幅幅清新宜人的风景油画,十分和谐地营造出一组组抒情浪漫的环境氛围。“加上充满抒情意蕴的译诗及含有古典情怀的旧体诗的穿插, 形成了诗的意境,小说浪漫、清新、纯真、感伤的诗化性越发明显了。这种

自然的取材,真实的描写,坦率的表达与充满诗情画意的渲染,促成了《沉沦》这篇诗化小说的成功。”[9]

三、天真纯洁的自然之美

浙江富阳县,也就是郁达夫的故乡,位于美丽的富春江水之滨,沿江一带,风景秀丽如画。年少的郁达夫,父亲早逝,母亲不得不外出奔忙。陪伴他的只是一个大他十几岁的仆人翠花,他不喜欢和同龄孩子在一起游戏,从小习惯于一种寂寞而孤独的生活。这样孤寂的孩子对于大自然却有着特别的偏爱,将与人交流少去的精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因而比常人更能体会山间流水与明月清风的美意,丰沛充盈的感情很容易倾泻在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的描绘中。他曾说:“对于大自然的迷恋,似乎是我从小的一种天性。”[10]对大自然的亲近,表现出郁达夫的另外一种审美倾向,那就是追求清新的自然之美和纯粹圣洁的人性之美。他的这种清新自然的审美倾向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继承了中国古代一些山水田园诗人的创作传统,对那种隐逸自然,逍遥山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非常迷恋,从大自然中领悟到美和人生的真谛。另一方面,郁达夫又接受了五四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浪漫主义思想,与郭沫若诗歌的“泛神论”有些相似,向往卢梭的“回归自然”的思想,他觉得卢梭“爱好自然,诅咒现代社会的堕落,主张自由,主张平等,想归返到原始时代的自然状态去的这一种精神”是“对现代虚伪的社会,下这一棒痛击”[11]郁达夫在《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中说:“自然的环境与人的性格和他的作品最有关系。”他还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12]

用景物的描写来比附和激发主体情感也是郁达夫白话小说写作的文体方式之一。郁达夫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不仅有比兴的功能,生发作品的意义,还能够调节叙事节奏,使小说情节能更为平稳,过渡更为自然。“例如小说《沉沦》中主人公在自杀前就穿插了三次海上景色的描写,主人公的自杀因为写景、自我倾诉和一些心理活动而不断被延宕,从而自杀的行为性大大降低,而小说的情意性却大大增强。第一次景物的呈现是主人公在妓馆时,受到侍女冷落,他愤愤不平,向窗外望去,是一片‘茫茫薄雾’的凄楚景象。第二次景物描写是在他走出妓馆时,寒月疏星,远岸的渔灯, ‘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在这模糊的死亡意象招引下,主人公在悲苦中走向大海,第三次景物呈现是死亡的暗示:‘海面就现出一条淡青的路来’,西方青苍的天底有一颗明星摇动。这三段文字也是托物起兴,

用景的描写来暗示死亡,作者用景物呈现的方式一点点地将死亡意念引出,写出了主人公蹈海赴死的诗意之美。”[13]如“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罢。”这里的景色描写与情感抒发完美的契合无间。在主人公自杀前对世间无限失望之后,却对大自然表达了一种满怀赤子之心的深深的皈依感,这种对大自然无任何功利的热爱,反衬了当时社会的悲凉与无情,美景蕴含的无限深情使哀情更哀,使读者落泪。

诗人兼小说家的郁达夫,身体里流淌着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人情相和谐的鲜活血液。他眼中的大自然,纯洁、澄澈并被赋予了人性的光辉,就像一片乐土,一池圣水,洗涤内心的污浊,净化心灵的港湾,启迪最诚挚的真情。如在《采石矶》里:“天上没有半点浮云,浓蓝的天色受了阳光的蒸染,蒙上了一层淡紫的晴霞,千里的长江,映着几点青螺,同逐梦似的流奔东去。长江腰际,春螺中一个最大的采石矶前,太阳楼开了八面高窗,倒影在江心牛渚中间,山水、楼阁和楼阁中的人物,都似醉似痴的在那里点缀阳春的烟景。”汉学家安娜·多勒扎娃曾说郁达夫的景色描写“明显地来自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的素养。”[14]由此细细品读就不难发现,郁达夫作品中景色描写很大程度上是对古典诗词中比兴手法的化用。郁达夫是一个主情主义者,他的作品许多都是自己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关心什么技巧,也没有刻意安排,加上他对自然的偏爱和特有的才情,写出的文字无意的就有了比兴之美,往往情景兼到,细腻真挚。

四、遵循情绪“内在律”的独特韵味

“内在律”是相对于“外在律”而言的。所谓“外在律”即中国古代诗人创造并遵从的一整套精致的形式体系——讲究平仄、对偶、押韵、句法等规则的以声调为核心的格律体系。五四以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中国作家现代情绪的自由抒发。我们知道文学史上郭沫若发现并创造了适应现代人思想情感表现的新诗艺术法规——“内在律”,他认为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15]。笔者认为这个概念拿来形容郁达夫大部分作品的抒情特色也及其合适。我们知道郁达夫以感伤的抒情为中轴的自叙传小说,比较轻视情节的营构,而重视情绪的倾诉。其创作文本的较明显的如《沉沦》、《南迁》、《青烟》、《还乡记》等,几乎都没有完整的情节结构。也就是说他的小说不以情节为中心,而是随着自家情绪的流动任意而谈,或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

小说《沉沦》中,作者紧紧地把握住主人公感情的奔流,以其情感的喷射与回荡作为小说进展的内在动力。从写孤独的“他”感怀咏叹开始,进而写“他”作为弱国学子的羞愤,再写其蛰伏之中的爱的空虚和性的苦闷;接着写进一步孤寂后的忧郁和逃遁,自怨与自忏,偶入酒楼时在窘迫之中的潦倒和挣扎;最后是主人公赴海自尽前的自我伤悼。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在层层推进中达到了顶峰。小说写道:他在海边上走了一回,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细中间,映着了银色的月光,好像是山鬼的眼波,在那里开闭的样子。不知是什么道理,他忽然想跳入海里去死了。他摸摸身边看,乘电车的钱也没有了。想想白天的事情看,他又不得不痛骂自己。“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及,悔也无及。我就在这里死了吧。我所求的爱情,大约是求不到了。没有爱情的生涯,岂不同死灰一样么?唉,这干燥的生涯,这干燥的生涯。世上的人又都在那里仇视我,欺侮我,连我自家的亲弟兄,自家的手足,都在那里挤我到这世界外去。我将何以为生,我又何必生存在这多苦的世界里呢!”

从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品的情感就是主人公直抒胸臆的自白。“浓烈的情感喷射,赋予作品一种内在的诗歌般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使得读者不得不为这个弱国子民的悲剧而伤悼、动情。只要情绪能得到自由酣畅的抒发,郁达夫并不太在意如何剪裁和布局。郁达夫是极富才情的诗人,他在用作诗写散文的笔法写小说,不讲求结构,语言也少锤炼。这种不拘形式的写法,读起来倍感随意和畅快。”[16]这种以情绪抒发为主线的叙述方式在散文里更为显见。以记行体散文为例,此类散文大多抒发羁旅途中的“零余者”们伤感,失望,彷徨的心境,同时又精心的描绘了旅行途中所见所闻的世俗人情与风光景色。读《归航》“二十的早晨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赤色的太阳光线已经将神户市的一大半房屋烧热了。神户市的附近,须磨是风光明媚的海滨村……妇人呀妇人,但愿你健在,但愿你荣华,我今天是不能来看你了。再会——不不……永别了……须磨的西边是明石,紫式部的同画卷似的文章,蓝苍的海浪,洁白的沙滨,参差雅淡的别庄,别庄内的美人,美人的梦”像这样的写一段景,就抒一段情;抒一段情,又写一段景,极富节奏和韵律的将情感推向高潮。“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油画一般绚丽的风物描写有如江河上的沙洲、小岛,暂时挡住波涛的奔流,吸引读者进行一番风景、人世的漫游观光。然而这风景、人世原是让感情的江河泡透了的,观览不久就诱发起更加澎湃的激情,情感的潮水愈发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去。[17]《还乡记》与《还乡后记》诉说了作者返回祖国途中的所见所感。一个久居异国的怀乡者,回来后看到日夜思念的祖国仍然是民不聊生、满目疮痍,可以想象他的心情之凄凉,希望之破灭。在这里,郁达夫仍采用了见景生情,情中见景的

笔法,一段风物,一段感慨。感情的流泻更加讲究内在的节奏和韵律,伸张有节,张弛有度,时悲时喜,波浪起伏。在第四节写自己在车上刚吃了一个醉饱之后“站在台上,一手捏住铁栏,一手用了半枝火柴在剔牙齿。凉风一阵阵的吹来,野景一幅幅的过去,我真觉得太幸福了。”这样欢愉的情绪没持续多久,到第五节忽然看到“万绿丛中一幅美满的家庭团叙图”联想到自家的悲哀,情绪瞬间跌到谷底“你们是何等幸福啊!然而我呢!啊啊我啊?我是一个有妻不能爱,有子不能抚的无能为力者,在人生战斗场上的惨败者,现在是在逃亡途中的行路病者,啊!”第六节又回转过来,想跳下车却“力气没有用足”看到窗外青翠,灵秀的山野,溪流,陷入沉默,独自伤感。随着情感的抑扬亢坠和往复回环,我们不自禁的受到了感染,享受到一种独特的情韵美。

郁达夫的《忏余独白》中说:“写《沉沦》的时候,在感情上是一点儿也没有勉强的影子映着的;我只觉得不得不写,又觉得只能照那么地写,什么技巧不技巧,词句不词句,都一概不管,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时候,不得不叫一声一样。”郁达夫的作品, 正如郭沫若在《论郁达夫》中所评论的:“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真挚,似乎还有一个极其虚弱的声音在向你求救,那是灵魂的无奈在低吟浅唱。在他优美而极富才情的文字背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美。有人批评他用语有时未免繁琐和重复,其实这是他内心袒露所必需的一种表达。与那些刻意追求谋篇布局的人相比,他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郁达夫的这种遵循感情的内在律的书写方式,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青年作家,例如张资平、倪贻德、沈从文等等。

综上所述,郁达夫本人及其作品的出现,契合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同时又超越传统,有自我的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其以悲为美的美学追求、感伤的“零余者”时代典型的塑造、流利清新的诗意化文笔方面,更体现在他将生命感受与大自然融合一起,对自我的写真,让笔端自然地追随情感的流动而游走的创作手法等方面。郁达夫和他的时代已经走远,但是他的作品依然留存,他的影响还在继续。那些唯美浪漫的散文,细腻真挚的小说,款款深情的旧体诗,还有他那种追求本真,大胆暴露的文风,已经给后来者,并将继续为后来者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228.

[2]郁达夫.郁达夫作品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175-179.

[3][4][5]郁达夫.伤感行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2-52.

[6]安培君.郁达夫小说中疾病叙事的当代意义[J].名作欣赏,2013,(14):62.

[7][9]俞超.“以诗为文”——郁达夫小说语言的文体实验[D].社会科学论坛,2009,7(下)105-115.

[8]刘海粟,郁达夫传序[A].郁云.郁达夫传[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10]郁达夫.忏余独白.郁达夫小说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832.

[11][12]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六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13][16]孟庆莲.从《沉沦》看郁达夫的抒情艺术之美[N].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14]安娜·多勒扎洛娃, 黄川、黄向晖译.郁达夫研究[M].乌鲁木齐: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5.87.

[15]郭沫若.诗论三札,郭沫若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15卷),337. [17]张梦阳.郁达夫散文创作漫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2009,412-422.

On Yu Dafu's Writing Style and Its Aesthetic Qualities

Chen Bi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0)

Abstract:Yu dafu is one of the body and the few writers China modern history of literature,who has a unique contribution in novels, prose, poetry,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old. His works show a scene full of a quality suggestive of poetry or painting, in harmony with sadness as aesthetic beauty.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Yu dafu's novel, pros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Yu dafu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style and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unique.

Key words: Style of writing;Poetic feeling;sentimental beauty ;The inherent law

静的文艺作品(郁达夫)

静的文艺作品 郁达夫 自己大约因为从小的教养和成人以后的习惯的关系,所嗜读的,多是些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现在侘傺无聊,明知道时势已经改变,非活动不足以图存,这一种嗜好应该克服扬弃了,但一到书室,拿起来读的,总仍旧是二十年前曾经麻醉过我的,那些毫无实用的书。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这一类书时的开口乳,是一位为法国翰林院所褒奖过的Emile Souvestre著的《Un philosphesousles Toits》的英译本《An Attic Philosopher in Paris》。这一位屋顶间的哲人,生活简单,头脑冷静,对人世的过年过节,庆贺欢歌,都只是平心静气地在旁观赏;有时候发两句议论,有时候引一节古典,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兴与人同,狂非我分,乐道安贫,猫猫虎虎,一辈子就过去了。 嗣后就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个偏嗜这一种清净的遁世文学的毒根,而和我周旋得最久,到现在也还是须臾不离的,是美国的那位肺病哲学家Henry David Thoreau的六七册著作。 他的森林生活的记录《Walden:My Life in the Woods》原已经是世界有名的了,但其他的散著,若《孔告儿特河上的旅游》,若《坎拿大的一美国人》,若《麻省的早春,夏,冬》,若《田野间的漫步》,若《Cape Cod》诸作品,总没有一册不是经我读过在三四回以上的。 其他若Georae Gissing的《亨利莱克洛夫脱的手记》,若Alexander Smith的《梦乡随笔》,或名《村落文章》,若Hazlitt的轻快的散文,若Amie的《反省日记》,若Silvis Pellico 的《狱窗回忆》,若Sennacourt的《Obermalnn》,一系下来,像这一种遁世文学,我真不知收集了多少册,读过了多少次,现在渐入老境,俞觉孤独,和这些少日的好友,更是分不开来了,所以我想特别提出来和大家说说,好教后来的读者,不致再踏我的覆辙。 总之,西洋的物质文明,比我们中国进步得快,所以自从十八世纪以后,像卢骚(卢梭),像卡拉儿,像费趣脱、尼采诸先觉,为欲救精神的失坠,物欲的蔽人,无不在振臂狂呼,痛说西洋各国的皮相文明的可鄙。因之头脑清晰一点,活动力欠缺一点的各作家,也厌弃了现实生活,都偏向到了清静无为的心灵王国去。而我们中国人哩,本来是就有这一种倾向潜伏在大家心里的,和这些在西洋以为新奇,而在中国实在还不见得彻底的文学一接触,自然是很容易受它们麻醉的了,更何况西洋物质文明的输入,都不过是最坏最浅薄的一面的现在呢! 因此,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这些静的遁世的文艺,从文艺本身上说,原不是无价值

郁达夫《沉沦》赏析教案

沉沦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惊人”的选材,大胆的描写。 2.难点:性苦闷的描写折射出的时代病。 二、背景材料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幼时曾在嘉兴、杭州读中学。1913年留学日本,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科。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动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先后主编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和《洪水》等,并在北 京大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任教。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抗战爆发后他投身救亡活动,1938年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委兼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主编《星州日报》。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一位作家。1921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他的作品大多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传”的写法,表现出反对封建道德和抒发爱国思想的主题。散文成就较高,文笔优美,感情 真挚,格调清丽。游记散文笔墨清婉,常将写景状物与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结合起来。现存十二卷本《郁达夫文集》行世。 三、内容分析 1.主题。 作品大胆描写了一个留日学生寻求爱情和友谊而不得,身处异域感受到民族歧视,因 此产生孤独、忧郁、苦闷和变态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主人公的自卑、屈辱及希望祖国早日富 强的迫切愿望。 2.人物形象 《沉沦》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一方面,他有个性解放、民族复兴和 社会进步的要求与愿望;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之中又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诸多弱点,染有一定程度的“时代病”,这使他终于由精神上的沉沦而走向生命的毁灭。 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现实对于富于正义感及合理愿望的主人公的“压迫”是其“忧郁症”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忧郁症”无疑包含着对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 第二,主人公个体的情感苦闷和不幸遭遇与对祖国贫弱的哀伤紧密交织,表现了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三,作品展现了主人公孤芳自赏、耽于忧郁、空有愤激、短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对“五四”时期以及之后对知识分子都有一定的警策作用。

郁达夫研究综述汇总

2004-2013年郁达夫研究述评 摘要 2004—2013年关于郁达夫的研究成果显然是不及20世纪80年代丰硕的,但就总体而言还是沿着上阶段的方向在进展,没有出现严重断代现象,研究成果也尚属丰富。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看,在保持传统研究习惯的前提下,因研究队伍的不短壮大,一些以往的蒙尘领域得到开掘、理论方法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更新。本文搜集了近十年关于郁达夫研究的论文,根据研究内容以及方法的异同,粗略地进行整理分类。 关键词小说散文旧体诗比较文学心理学社会学 一、小说 一直以来对于郁达夫小说方面的研究是取得成果最丰富,也是研究视域最宽广的,可以说近十年的研究依然保持了这一特色。下面主要从比较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对郁达夫小说研究成果进行简单分类。 1、比较文学 郁达夫出生在浙江富阳“一个县城里的书香世家,在洪杨之后不曾发迹过的一家破落乡绅的家里”,①应该说郁达夫在未留学日本之先已接受了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留日之后又受到西方思想的熏陶,正如郁达夫在其自传里所说:“伊孛生的问题剧,艾伦凯的恋爱与结婚,自然主义派文人的丑恶暴露论,富于刺激性的社会主义两性观,凡这些问题,一时竟如潮水似的杀到了东京,而我这一个灵魂洁白,生性孤傲,感情脆弱,主意不坚的异乡游子,便成了这洪潮上的泡沫,两重三重的受到了推挤,涡旋,淹没,与消沉。”②在其文章中也曾多次提起屠格涅夫、佐藤春夫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因此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考察郁达夫的小说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 正如郭沫若所说:“中国文艺是深受日本洗礼的。”易国定的《郁达夫的“自我小说”与日本“私小说”之比较》(《东北亚论坛》,2004年5月,第13卷第3期)中认为:“郁达夫由于独特的性格、气质和遭际,对于日本“私小说”的接受尤为深刻。”该论文在借鉴日本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郁达夫的“自我小说”与日本“私小说”之影响关系的探讨以及对两种文

谈谈郁达夫早期小说艺术风格——自我暴露(精)

谈谈郁达夫早期小说艺术风格——自我暴露 [关键词]郁达夫艺术风格自我暴露 郁达夫早期小说常常以自己的遭迹、经历作为小说的素材,充实的勾勒了自己纯真的生活。正如他所主张的那样:“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作家的个性,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头保留的。郁达夫早年作品如《银灰色的死》。 郁达夫对于生活,尤其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心理活动都毫无保留地予以大胆的自我暴露,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保留了弱国子民在异国他乡遭受的种族歧视及忧闷和孤独 郁达夫早期作品,主要写了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所受的歧视和侮辱,并对主人公的无限忧郁予以彻底的暴露。《沉沦》就描写了一个患“忧郁症”的留日中国学生。对其忧郁性格和变态心理惊醒细致的刻画。抒写了“弱国子民”在异邦所受到屈辱冷遇,以及渴望纯真的友谊和爱情而终不可得的失望与苦闷,同时也表达了盼望祖国早日富强起来的热切心愿。这是一个染有当时“时代病”的青年典型,他酷爱自由,多愁善感,关于生活在无限的幻想之中,他热爱生活却又不被人理解,才华横溢却又无所作为,希望麻醉自己而有良心永不死亡,他是一个苦闷的失去任何大小依托的人。 二、暴露的生活的贫困和失业的悲哀,愤怒的诅咒罪恶的社会制度 “一踏上上海的岸,生计的问题就逼近到我的眼前来。缚在我周围的命运的铁锁圈,就一天一天扎紧起来了。”(郁达夫《茑萝行》)。郁达夫1922年回国,他开始体验到贫困和失业的痛苦。在《血泪》中,主人公“我”是个东洋留学生,遇到了一个卖文赚钱的差事,然而却遇到了问题,当外套的二角钱和六七个铜板,若买了纸币,就不得不饿肚写小说,若吃了饭,又没有买纸笔的钱。可见主人公生活的极端贫困和凄惨。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最大问题,郁达夫就是将吃饭问题的艰辛,社会制度的罪恶,失业的悲痛,饥寒交迫的滋味,一一如实地暴露在读者的面前。钱杏邨在《<达夫代表作>后序》中写道:“从他的创作里头,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社会经济,是不容青年存在的。” 三、以惊人的坦率来暴露爱情的苦闷和个性解放的要求 郁达夫在其《日记九种》中写道:“名誉、金钱、女人都同时地三角联盟来向我进攻!悲哀啊!真是说不出来的悲哀!” 五四时期是一个要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时代。然而,封建军阀的和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使这种思想失去了现实的土壤,变成一种无望的痛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郁达夫以自己的大胆和直率,对爱情的追求,性苦闷以及妓院生活等,做了惊人的自我暴露和毫不掩饰的刻画。 郁达夫小说关于爱情的追求性苦闷的暴露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的。钱杏邨先生把这个社会其归结为人生理问题。(《<达夫代表作>后序》)是有些简单化的。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失去了一切人间温暖时才进入妓院大门的,而他们都不是把女性作为泄欲工具,而是把它们当做一个“人”,在欣赏,关心和爱怜的。这些妓女形象如海棠,碧桃,翠云等,全无一点淫污之感,他是借碧桃,此宣泄

《沉沦》:郁达夫的忧郁

编号: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第四届“探骊杯”大学生学术论文大赛参赛论文 题目:《沉沦》:郁达夫的忧郁 专业:汉语言文学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4) 一、创作之袒露自我 (5) 二、形象之忧郁 (5) 三、环境之忧郁 (7) 四、表达之忧郁 (8) 参考文献: (9)

《沉沦》:郁达夫的忧郁 摘要:郁达夫的一生是忧郁的,他这种忧郁的情结铭刻在他笔下的主人公身上, 铭刻在一字一句间。《沉沦》这篇轰动文坛不朽之作更是将郁达夫忧郁情绪表现到了极致!无论是创作态度、人物形象还是表达方式都无不透露着忧郁的情调。 关键词:《沉沦》忧郁情调创作袒露人物环境表达方式 From the sink of Yu Dafu's melancholy Author:Yao Rui Tutor:Professor Li 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Abstract: Yu Dafu's life is blue, His melancholy complex imprinted on his hero in his fiction and print every single word or phrase.Sink this sensational literary masterpiece is the Yu Dafu’s depression to the extreme performance! Whether the creative attitude or figures or expression can reveal the melancholy. Key words: “sink”:melancholy mood:The creation of bare:Figure environment expression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20—1933);中期(1933—1938);晚期(1938—1945)。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

赏析--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赏析——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文章的首句“对于一个已经化为异物的故人,追忆起来,总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处;随后再慢慢的想想,则觉得当时所感到的一切坏处,也会变作很可寻味的一些纪念,在回忆里开花。”以人生阅历来说,我是不能与郁达夫先生相较的,我却也能在自己已走过的日子中品出个中滋味。 以我这种狂妄的年纪是很容易说狠话的,也易感情用事,相互争吵过的同学,老师也是一定有几个的。现在想来,已没了当初的愤与怨,只有嘴角的笑意能代表我此时的想法。因此,我是没有真正讨厌过一个人的。现在在我脑中留下的,只是那时的几个画面,让我回味。 先生虽未在北平久住,但对它的感情确是最深的。他说他当时的北平是典丽堂皇,悠闲清妙的。初读时,以为这两个词是不应同用的,在思维中已形成了两词是对立的观念,多读几遍,便觉得十分合适。 “典丽堂皇”显而易见是向着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建筑而言。帝已老去,而城依然。也许是王者之气浸染着这些建筑,现在在游览这些地方时,在富丽堂皇的外表下,还能感受到浓重的肃穆气息。 北平的四合院是十分“悠闲清妙”的,喝喝酒,吃吃茶,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有一丝寒意。记得先生在《江南的冬景》中有写道: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

肉,刨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如雪,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1 文题为《北平的四季》,但又何止是四季,简直就让我们把北平都了解了个大概。北平的人事品物,北平物质的供应,北平房屋的防寒装置等等,从细微处描写景物,文字平易,却有言简意远,朴拙幽深的意境2。让我这个从未在北平呆过的人也能把北平游览一遍。 北平的春,“来也无信,去也无踪”;北平的夏,让你“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一般;北平的秋,有一种“悲哉秋之为气3”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4”的哀感,因此先生才说:北平的秋,是真正的秋;北平的冬,应是先生最喜爱的,是“室内饮食奄息的时期”。 北平的四季美景如斯,先生却在提醒我们,这是“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一切美景都是为了唤起人们的爱国之情5。其实先生也与鲁迅先生一样,是“用笔杆战斗的人”。 注释: 1.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2.选自《大学语文》第155页。 3.原为“悲哉,秋之为气也”选自战国宋玉《九辩》。 4.选自西汉李陵《答苏武书》。 5.选自《大学语文》第156页,有改动。 关键词:北平四季郁达夫赏析先生 09206203304 董佳

从抗战政论杂文看郁达夫及其人格精神

从抗战政论杂文看郁达夫及其人格精神 郁达夫的一生虽然是复杂的,但其人生的轨迹,思想历程贯穿在其五十年的年轮中。却是鲜明的。他是用一支永不生锈的笔来组合起其生命元素的,自他懂事起仿佛就和书和笔和写作联系在了一起,而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郁达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即使在经历了其殉难之后至今的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人们对于郁达夫的认识,已从偏执的、狭隘的窨中走出来,开始全面剖析郁达夫作为一个人的全部经历和思想及作为独特的郁达夫所带给人们的种种有益启示时,依然不能非常融洽地把文学家和爱国者这种双重身份融合在郁达夫身上。查阅有关资料,在国内出版的郁达夫著作中,小说散文诗词成为出版热点,而政论、杂文等著作大概只有胡风编的《郁达夫海外文集》了。而有关专门研究其政府、杂文的论文或论著也几乎没有,可查找互的也只有新加坡的方修为《郁达夫抗战论文集》所作的序以及刘尊棋为《郁达夫海外文集》所作的序和胡风在《郁达夫海外文集》一书编后承受笔《盖棺论定的晚年》中有所论及。 其实,我们以现代人的目光回头再来检索郁达夫的一言一行,不难发现,郁达夫在从抗战爆发直到其生命终结的八年间是一个相当突出的时期,如果在无意中割断了这一段历

史,也便会在无意中割裂了郁达夫的人格精神的完整性。是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一年这短短三年间所作的时评、政府、杂文为我们提供了有力地论证郁达夫人格精神力量的依据,其出色的精神演绎,让每一个有意于了解郁达夫的人感受到,郁达夫不仅是一个正直的文人,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战士。 一、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的战略家 笔者有时会呆想,郁达夫何不能冠以“战略家”的称号呢?夏衍就曾说:如果郁达夫从政,肯定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而笔者又从他的政府杂文中看到了他的战略眼光。 郁风说:“他不但注视国内战场的每一变化,而且熟知欧洲军事地理和政治历史,凭他所掌握的资料和正义的洞察力,抓住每一对我有利因素,……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常能作出正确的判断。”(1)刘尊棋也说:“对于敌情的分析,他独具慧眼地揭露日本在每一个转折点中的弱点,击中敌人要害!”(2) 笔者以为,如果说鲁迅是拿着匕首投枪在前线冲锋陷阵的勇士,那么抗战时期的郁达夫则是以高高瞻远瞩的眼光审时度势的战略家。尤其是在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这三年间,郁达夫在新加坡前后一共负责主编过十一种报纸副刊和杂志,最多时同时编八种,最少时也有三种,而且都是亲自动手。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此次南来的目的是:“当国内烽烟

郁达夫《沉沦》观后感

读《沉沦》后有感 郁达夫的《沉沦》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 郁达夫《〈沉沦〉自序》),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 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就写到“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使整篇小说透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奠定了一种悲的基调。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主人公“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留日中国学生的代表。透过他的经历和思想感情使我们生动的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留日华人的心理状态和对祖国的失望的情感。他是一个支那人,自始至终都有这样的自卑阴影笼罩在他身上。正是这样长期的压抑造成他性格的忧郁,心理的变态。一方面,他希望他的同学来对他讲一些闲话,但同时,他又认为他们是仇敌,这样一种充满矛盾、挣扎的心理。日本人对支那的仇视、欺侮终使他发出感慨:“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在隐忍过去了。”强烈的表达了希望祖国富强起来的感情和对祖国现状的不满和失望。 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虚幻的,聊以自慰。每被别人欺侮时,总把自家家兄拿出来作比,且把兄长待他刻薄的事细细回想,把自家的好处列举出来,仿佛内心就能获得一种安慰,舒畅起来。“他觉得悲苦的中间,也有无穷的甘味。”这不禁让人想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而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祖国积弱的现状,使他遭受歧视,同时它自身的自卑和忧郁也导致了心理的残疾。而他也需要在不相容、仇恨中来减轻自卑,从中缓解苦闷。 而小说中作者对于性的描写也显得大胆而开放。在日本女生面前的羞赧,在被窝里的邪念,看到“伊扶”的裸体,到最后去妓院,是一种沉沦。“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他早年在中国接受传统文化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对性带有罪恶感,然而同时,性欲是天性。他在二者之间挣扎。作者在此处抨击了封建的礼制对人性的扼杀,向封建发出挑战。 而他对于自然有着近乎变态的迷恋,与世隔绝,与他人决不相容。更加导致他的敏感,也就愈加加深了他的仇恨。对身处异乡的他,个人的苦闷感和寂寞感代表了当时一群留日知识分子的心理,然而这之中又夹杂了他们想要冲破苦闷、摆脱寂寞的抗争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然而这些青年又有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 总的来说,通过主人公在留日的经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近乎心灵独白式的写法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活生生完全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我们看到人物内心的冷寂、灰暗、忧郁。沉沦表现了一种对社会的黑暗的控诉。然而“沉沦”并非只是沉沦,更多的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觉醒和挣扎。

郁达夫故都的赏析2球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2 (2009-11-15 08:56:47) 转载 分类:文学历史资料 标签: kk文化 文化 作者进而又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在比较和议论中进一步感叹出:“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见,作者把自己对秋之情无疑又渲染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作者用心中之秋写笔下之秋。从五个方面刻画故都的秋的景象,景象无不留有作者心的痕迹:北国院内赏秋景、北国槐下知秋物、北国蝉底听秋声、北国雨后感秋意、北国秋清话秋果。至于传统的文章里明秋情的内容,是联想的展开,不在景物描写之内容。作者围绕着故都之秋,文不离题,一唱三叹,或聚或散,或叙或议,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字里行间,由首至尾无不融情于景,情景交汇,情感的波澜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层层递进,层层迭起,通篇洋溢着一股恋秋的主旋律。 《故都的秋》主要写作方法是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绘景色用描写的方法,如“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等;写游踪用记叙的方法,如“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这是记游踪,它是游记的一个必备因素和特点;开发深味用议论笔调,如“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将抒情渗透在叙事、写景、议论之中,如“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不用浓墨重彩,一篇《故都的秋》满写着赞美、眷念的韵味的和幽远、落寞的情怀。故都的秋早已都被作者涂抹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究竟在哪里呢?在秋院的破壁腰,在秋槐的落蕊旁,在秋蝉的残鸣中,在秋雨滑落下,在秋果的成熟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时。在现实的人生里,作家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境、秋味儿,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但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情感体验而受到扭曲,以致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在物

郁达夫《沉沦》论文

摘要:《沉沦》中郁达夫强烈的自卑心理一览无遗,无论是面对爱情,人群,甚至生命。同样,从作品中也展现出郁达夫的救赎意念。 关键字:自卑沉沦救赎生命 引言:可能出生于同一方水土,对郁达夫有特殊的亲近之感。又因自小周围人就常常谈起郁达夫,于是耳濡目染,也就知道了一些东西。借着思念,想写点什么,为郁达夫也为自己。 郁达夫的小说在艺术殿堂里占据了重要地位,《沉沦》更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艺术造诣早已得到学者评论家的肯定。从郁达夫的小说中,我们不难寻找到作者自己的影子,也能从各个人物身上窥探出作者自卑与救赎的强烈意念。从《沉沦》主人公的身上,也可见一般。 《沉沦》主人公是一个留学日本的穷学生,因为身处异国,常常被同学及身边的人嘲笑,本就内向的性格变得孤僻沉闷,甚至还患上了忧郁症。内心极度压抑的他,渴望异性的爱情,希冀从中得到解脱。可天不从愿,他小小的爱情需求在当时竟变得异常困难,这让他逐渐尚失生活的追求,只是如和尚撞钟,过一天是一天。但青春的萌动及内心的燥热让他难以忍受,于是他窥视旅馆女儿洗澡,偷听别人幽会,入肆寻妓。但这些并没有使他得到心灵的解放,也没有得到精神的慰藉,当然也不可能寻觅到他要的平凡爱情。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他的忧郁症比先前更严重了,在内心深处更泛起一股强烈的自责以及忏悔。这样一来,他的精神压力更加沉重,当他意识到自己无力支撑时,他放弃了生命,投海自尽。 郁达夫在写这篇小说时,显然倾注了自己大量的情感,在其中我们能够轻易找寻到作者的影子,因此学术界把这部小说归入“自叙传小说”的行列。郁达夫自己也不止一次地强调,“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有自传的色彩”。[2]确实,这样的定位是恰当的。在小说的的第三部分中,我们阅读到一段小说主人公的家世自白。了解或只是听说过郁达夫的人,都能够体味出这段家世独白的深意。这分明就是郁达夫在自道家世。 郁达夫的故乡,就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富阳。他的家就在江边,可以日夜相对“一川如画”的富春江,在他小小书房里,贴着一位私塾老师写的四个大字。郁达夫的家庭本是一个中产之家,但父亲的病故,家庭生活变得困苦不堪。全家六人,靠母亲勤俭持家度日,当时郁达夫眼看着家庭清苦以及母亲的劳苦工作,而束手无策。性格开始变得抑郁,情感也相当脆弱。虽然家庭贫苦,母亲却坚持让孩子上学,郁达夫在六岁即开始念私塾,在富阳念完小学后,先后辗转于杭州,嘉兴等地,之后又因不满于学校的各种制度,辍学在家。在此期间,他一直研读各类书籍,这为他之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大哥前往日本考察,把郁达夫也带到了日本,希冀他能有个更好的前途。没过多久,大哥因公事先回国了,只剩下他一个人留在日本。郁达夫从小就敏感内向,情感非常脆弱,在无亲无故的环境中,孤独之感油然而生,随之而来的还有自卑。当时的中国正满目疮痍,国力衰弱,承受着各国的侵略,而日本也是其中之一。留学日本的学生,常常被冠之以“支那人”的称号,同学的嘲笑,路人的轻视接踵而来。面对这样的情境,内心孤独的郁达夫急需一个突破口,于是阅读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这段时间的阅读,使郁达夫滋生出对文艺的浓厚兴趣,最终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筑就了《沉沦》的问世。

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湖北大学广播电视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姓名何志美学号 1342001259984 专业年级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文少雄职称老师 2015年 5月 27日

浅谈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何志美 内容摘要:郁达夫小说以其坦率的自我暴露、感伤的浪漫抒情格调、结构的散文化和流丽、清新的文笔 著称,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主观抒情小说的先河。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古典文学教育造就了他的诗人气质;二是留日经历让他开始冲破道德的禁区探询人性的真实;三是郁达夫生活的时代造就了他作品忧郁感伤的基调。本文就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影响来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艺术风格;影响 郁达夫他以惊世骇俗的“自我暴露”的小说而闻名遐迩,人们对他的作品也是众说纷纭,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几十年来遭受冷落,也是这种风格,使他的作品对于读者有一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现在就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一下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郁达夫小说的主要艺术风格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他以代表作《沉沦》而闻名于世,也引起了诸多争议。褒之者认为他真正的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自我写真的小说新体式,称其作为较成功的“私小说”。贬之者攻击他为色情、下流。说郁达夫是“颓废文人”。无论争议结果如何,郁达夫作品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抒情色彩、坦率大胆的自我暴露、“感伤主义”的格调、病态的人物描写、“零余者”典型形象的选择、“自叙传”的形式构成了郁达夫小说区别于他人的独特魅力。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都不是单一的,尤其像郁达夫这样复杂的作家更是如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讨郁达夫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一)坦率的自我暴露 郁达夫小说的作品,有着卢梭的风范。他的作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态度,甚至内心深处一刹那的猥亵念头,全彻底地暴露在读者面前。这种赤裸裸的自我暴露式的内心描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罕见的。郁达夫早期小说《沉沦》、《血泪》、《茑萝行》等常常以自己的遭迹、经历作为小说的素材,充实的勾勒了自己纯真的生活。正如他所主张的那样:“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作家的个性,是无论如何,总须在他的作品里头保留的。郁达夫对于生活,尤其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心理活动都毫无保留地予以大胆的自我暴露,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保留了弱国子民在异国他乡遭受的种族歧视及忧闷和孤独。郁达夫早期作品《沉沦》就描写了一个患“忧郁症”的留日中国学生。对其忧郁性格和变态心理惊醒细致的刻画。抒写了“弱国子民”在异邦所受到屈辱冷遇,以及渴望纯真的友谊和爱情而终不可得的失望与苦闷,同时也表达了盼望祖国早日富强起来的热切心愿。这是一个染有当时“时代病”的青年典型,他酷爱自由,多愁善感,关于生活在无限的幻想之中,他热爱生活却又不被人理解,才华横溢却又无所作为,希望麻醉自己而有良心永不死亡,他是一个苦闷的失去任何大小依托的人。 暴露的生活的贫困和失业的悲哀,愤怒的诅咒罪恶的社会制度。郁达夫1922年回国,他开始体验到贫困和失业的痛苦。在《血泪》中,主人公“我”是个东洋留学生,遇到了一个卖文赚钱的差事,然而却遇到了问题,当外套的二角钱和六七个铜板,若买了纸币,就不得不饿肚写小说,若吃了饭,又没有买纸笔的钱。可见主人公生活的极端贫困和凄惨。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最大问题。“一踏上上海的岸,生计的问题就逼近到我的眼前来。缚在我周围的命运的铁锁圈,就一天一天扎紧起来了。”(郁达夫《茑萝行》)。郁达夫就是将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创造社 代表性作家,代表性作品 通过郁达夫了解创造社,通过《沉沦》来了解郁达夫;精读作品-作家——社团 多产,游记、旧体诗,小说 两种方式:当时影响;经典作品 《沉沦》从当时影响看,与狂人日记对比,沉沦出来后,对整个青年一代,都有影响,故事(买沉沦的故事) 经典地位:自叙传的文学,自我抒发,自我分析的感伤色彩的代表作,首推沉沦,从影响从内含价值看,沉沦都是那个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品,司马长风,鲁迅、郁达夫,鲁迅……流派色彩;而郁达夫则是创造社。 一个作品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分两个方面:思想内容,风格艺术特点;五四的总体的思潮:个性解放,反封建,当然,沉沦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与五四思潮一致,体现了个性,写的是个人,反对封建主义,那么这个个人是谁呢?那么大家看看这个主人公是谁?小说一个是第三人称,一个是第一人称,沉沦必然的属于第一人称,是不是所有的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都是一样,沉沦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言小说中的余,通俗小说中以我叙述也不少,那么我们先看看小说,他分几节,他的性格特点…… 鲁迅《苦闷的象征》——写我的苦闷:生的苦闷,青春期的我,性的苦闷。生和性的苦闷,结合就是一个人青春苦闷。 对我的生活的自我暴露,这种暴露有他的某种自然状态,如自慰等,然后又极端的自责。没钱,最大安慰的是浪漫派诗歌,纵酒、嫖娼,特殊的表达的方式,精神的狂飙突进向上,社会的现实压着人向下,现在看来做作,实际上在当时时一种自然。 各种苦闷,对一个意志力不强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压力。这个人不是一个英雄,“我”是一个个人化私人的东西,理解五四,并不是了解每一像战士一样的人物,这种我,如果写成日语,就成“私”,我个人的私人的小说写成,而私小说又恰恰是那个时期,佐藤春夫,谷启润一郎,而郁达夫又是中国那时期的人的中国私小说。 《沉沦》还有一个文本,那就是《沉沦》集,沉沦既是一部小说,《沉沦》在《沉沦》集中最有代表性,《沉沦》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代表,郁达夫又在创造社中最有代表性。 读文学要由点——线——面,五四的面,又上下运动,从古代到现当代。 不仅要讲单个作品的意义,小说集的意义,作家、流派、时期、文学发展的长河的东西。方法论:由作品-作家-流派-时代-整个史,看他如何承前启后,讲沉沦,是要讲一部活的文学史。 总结八节的内容,小说没有故事,思想,情绪,漫游的行踪,小说的时间(让学生去弄)八节,八个人,穿起来。简洁。十个字概括。文字不是越多越好。历史的本领,俗称史笔,有力量。无名的,符号的。整个小说,都是“我”,“我”的小说。形象和主题产生的方法。 艺术上讲,私小说,个人的小说,个人发展到青春期,必然会有苦闷,如何慰藉,一个自然,一个是哭,泪的文学。郁达夫的感伤,是自然,找爱情,找了文字,文学,找了应该浪漫主义的诗人,我们找浪漫主义,总要找积极浪漫主义,如鲁迅的拜伦,反抗,恶魔的;还有消极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就是华兹华斯,他们都有浪漫,浪漫主义就是反抗,狂人的反抗,狂

郁达夫简介及作品分析

郁达夫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关于其死亡的推测最早出于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测郁达夫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建国后此一推论基本被延续下来,在1985年郁达夫的纪念会上,日本学者玲木正夫提出郁达夫系由日本宪兵掐死在森林里的观点,但是其对“凶手”却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证据不足。此外还流传着其他的看法,如郁达夫系由印尼游击队杀害(郁达夫曾当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故现在在学术界郁达夫只能谨慎地称为是失踪,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其为日本宪兵杀害。 作品《沉沦》主要内容: 主人公出生在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由于不满当时的中学教育一连退学几次最终同他兄长一起来到了日本,在日本留学,而他的兄长随后就回去了。 在日本,他的忧郁症也从此厉害起来了,到最后甚至连中国留学生也没有人搭理他,孤冷得几乎到将死的地步,幸而他住的旅馆里,还有一个主人的女儿可以牵引他的心。 而他无意见看到她洗澡更令他心神不灵,只能搬到一个更偏远的园子里。然而在园子里又无意听见一对男女偷情。在彷徨失措中,来到酒馆妓院,毁掉了自己纯洁的情操。他一直认为所有的人都在歧视,欺辱他。事情过后又自悔自伤,感到前途迷惘,绝望中投海自杀 精彩段落:1.前面一片汪洋的大海,横在午后的太阳光里,在那里微笑。超海而南有一条青山,隐隐的浮在透明的空气里,西边是一脉长堤,直驰到海湾的心里去。堤外有一处灯台,同巨人似的,立在那里。几艘空船和几只舢板,轻轻的在系着的地方浮荡。海中近岸的地方,有许多浮标,饱受了斜阳,红红的浮在那里。远处风来,带着几句单调的话声,既听不清楚是什么话,也不知道是从那里来的。 2.“可怜你这清影,跟了我二十一年,如今这大海就是你的葬身地了,我的身子,虽然被人家欺辱,我可不该累你也瘦弱到这步田地的。影子呀影子,你饶了我罢!”“那一颗摇摇不定的明星的底下,就是我的故国。也就是我的生地。我在那一颗星的底下,也曾送过十八个秋冬,我的乡土啊,我如今再也不能见你的面了。” 对《沉沦》的评论:

关于郁达夫研究的回顾

关于郁达夫研究的回顾 从1921年郁达夫出版处女作--短篇小说集《沉沦》(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短篇小说)到他1945年在印尼被害为止,他一生共创作了小说约50篇以及大量的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总计500多万字。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他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风风雨雨,走过了坎坷曲折的历程。我们在对郁达夫浪漫主义文学与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之前,不妨先把它梳理一下,以求对郁达夫的文学及其学术研究有总体上的了解。 第一,20至40年代,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首先是对《沉沦》的争议。1921年10月,《沉沦》一出版,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是受到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也招来了非议,“所受的讥评嘲骂,也不知有几十百次”。于是有“五四”文学运动的主将之一周作人出来为《沉沦》说话,他认为《溶液》“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并无道德的性质”,《沉沦》的价值“在于非意识的展览自己,艺术地写出升华的色情,这也就是趋势与普遍的所在”,并明确指出《沉沦》“是一件艺术的作品”。由于击作人当时在文坛的地位,影响和分析的有理有据,终于澄清了封建卫道士们所强加于《沉沦》的“诲淫”、“不道德”的罪名。 1932年10月,郁达夫的《茑萝集》问世,又马上引来一批评论文章。对之持肯定态度的,有萍霞的《读〈茑萝集〉》、胡梦华的《读〈茑萝集〉的读后感--覆郁达夫的一封信》,他们都中肯地指出郁达夫小说积极入世的思想倾向和浪漫率真的特点。但是,持批评意见也不少,如徐志摩、殷公武等人就认为郁达夫是“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脓糜烂的创作来吸引过路人的同情”。 从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是郁达夫创作的又一个旺盛期。他先后创作了《春风沉醉的晚上》、《秋柳》、《寒宵》等小说。随着作品的大量问世,郁达夫成了当时文坛的热点,几乎每年都有数篇有份量的专题评论出现。如仅1931至1933年,就先后出版了素雅(李赞华)编的《郁达夫评传》、贺玉波编的《郁达夫论》、邹啸(赵景深)编的《郁达夫论》三本郁达夫研究专集。一个作家能够受到同时代人的如此关注,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对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总体上持肯定意见的,有郑伯奇的《〈寒灰集〉批评》、黎锦明的《达夫的三时期:〈沉沦〉--〈寒灰集〉--〈过去〉》、钱杏村的《〈达夫代表作〉后序》、贺玉波的《论郁达夫的转变》、秀子(寇冰华)的《郁达夫的作品和思想》等等,他们既肯定郁达夫的“伟大”和他的作品的“无上的价值”,又指出他的“感伤极重”和“情感颓废”。他们的观点对后来的郁达夫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为郁达夫研究者广为引用。不过,随着30年代初左翼文艺运动高潮的到来,郁达夫也遭到了社会各界的严厉批评,特别是华汉(阳翰笙)的《中国文艺运动》、苏雪林的《郁达夫论》,几乎否定了郁达夫

浅谈郁达夫的成长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

浅谈郁达夫的成长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班别:AS10011 学号:AS1001140 姓名:邹土娇内容摘要:郁达夫的创作独树一帜,其小说或是散文,都充满着这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本文重点探讨郁达夫个人的成长经历对其小说中主人公的忧郁性格的联系,以及对其小说特点形成的原因。分别从他的童年和成年后的经历进行论述。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忧郁成因童年经验留学日本 每个作家的经历对其文学创作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没有哪位作家的作品是凭空想象的,完全不依赖以生活实际。尤其是小说,一部成功感人的小说必定是由生活真实上升到艺术真实,我们相信小说中的主人公必定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真实人物为原型,小说中的事件也是以生活中的某事为原型而进行创作,因此小说才会令读者感动并产生共鸣,那么更何况一直主张小说都带有作家自叙传的郁达夫。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独树一帜,给予了读者苦闷、伤感、不幸、悲哀、绝望及颓废的另类视角,因为小说中涉及两性关系的小说比例相当高,甚至不少有对性苦闷、性压迫、性变态的心理描写,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多愁善感、愤世嫉俗而又意志薄弱、精神委顿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反复地叙说自己的不幸,经济上受压迫,政治上不得志,生活上遭冷遇,失望、苦闷、惆怅、贫困、病痛、死亡,几乎充斥了所有作品。其实郁达夫的这类小说,都是在描写着自己的真实生活,叙说着他自己的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现在从他的童年、成年的经历简单的分析一下。 郁达夫有一个极不幸的童年,他本人也将自己的出生阐释为“悲剧的诞生”,他一出生便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才长不到一岁,就因营养不良患上肠胃病。在他出生后第三年的春夏之交,父亲郁企就因劳累过度而病逝,抛下了妻子儿女。过早的失去父亲,使童年的郁达夫变得沉默孤苦。另外,郁达夫的童年也是孤独的。用他自己的话讲“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由于父亲早丧,从此他的母亲在他的生活中不仅充当了母亲形象,也充当了父亲形象。两兄长都比郁达夫大好几岁,都到离家很远的书塾念书,家中还有一个几十年吃斋念佛不问尘世的老祖母,从他的家庭情况,我们就足可以想象得到郁达夫的童年是何其的孤独。 郁达夫的童年可以说是童年的缺失。童年缺失,其实就是童年经验的缺失。所谓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童年缺失对作家的创作的影响有如下几点:(一)作家的体验生成与他的童年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童年经验对作家的个性铸造有重要意义;(三)痛苦的童年经验常使作家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博大的同情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四)童年的痛苦体验对作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作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作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此结构的过滤和析光。正是童年的缺失,形成了郁达夫后天孤寂、自卑、懦弱、敏感、多愁伤感的忧郁性格。郁达夫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也多是敏感懦弱、自尊且自卑、忧郁且旷达、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也正类似郁达夫本人的性格特点。 郁达夫“悲剧的诞生”后,成年后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又一出悲剧的上演。如果说童年缺失是一首哀乐的前奏,那么成年后的经历及际遇便是乐曲的高潮。郁达夫所在的社会是腐败的,时代是黑暗的。郁达夫十八岁后,东渡日本留学,其中的经历和给予更是郁达夫一生中最漫长的挫折和苦痛。在日本留学时,作为中国弱国子民,使身处异国他乡的郁达夫受尽了白眼和歧视,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使他在与日本人的交往中极度自闭,也使得他变得更加的敏感、苦闷、多愁善感甚至产生了厌世情绪。在郁达夫自传中他曾回忆到,因受日本国民的轻视与虐待,以致寻求去妓馆发泄,很显然他将受尽轻视与白眼这种弱国子民的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