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修补方案

一、孔洞补强措施及施工方法如下:

(一)、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折,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二)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如柱的节点处,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洞口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三)处理方法:

1、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不低于原砼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浇灌捣实。

2、混凝土表面处理剔除浮动石子,检查凿除后砼表面是否密实,有无明显空隙,如有空隙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以便更好的加强新旧混凝土面粘结。

3、支模

根据补强面的深度而定,当补强面深度不超过5 cm,且形状成V开外大内小,或者只有主筋以外的表面有麻面现象时,就不需支模。当补强深度超过5 cm,且内外宽度相同,不支设模板时很难保证其密实度,必须支模,支模时应在顶部开设一个洞口,洞口宽度不小于5 cm,以便混凝土流淌顺畅,振动棒容易插入。

4、灌混凝土

查看补强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补强时用比该部位设计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混凝土振捣密实。

当深度小于5 cm时,采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笏胀剂进行补强;当深度大于5 cm时,采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内掺8%笏胀剂进行补强,当表面只有麻面、没有露筋现象(因拆模过早表面局部有麻面现象时),用1:2 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

因以上部位深度不大于5 cm,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笏胀剂进

行补强,局部因拆模过早表面有麻面,用1:2 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

5、养护

表面强度12小时后,对该部位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

二、麻面补强措施及施工方法如下:

(一)、麻面: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面,表面形成麻点。

(二)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 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振动棒振动到不冒气泡为准,并用木锤敲打模板外侧使气泡排出为止。

(三)处理方法: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就在麻面局部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蜂窝补强措施及施工方法如下:

(一)、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

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折。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大。

7、剪力墙、柱子、墙根部位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二)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柱子、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隔1~1.5h 沉实后再浇灌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三)处理方法:

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 或1:2:5 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的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四、露筋补强措施及施工方法如下:

(一)、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其产生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

筋。

(二)防治措施: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并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折;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捣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三)处理方法:

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 或1:2.5 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将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先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五、注意事项:

1、灌注时,边灌边用小锤敲击面层,听声音来判断灌注混凝土密实程度。

2、面积较大的蜂窝在灌注时,应分次分批灌注,不得一次性灌完,严防封口暴涨出浆。

蜂窝麻面整改方案

吸水井砼蜂窝麻面 整改方案 工程名称:松滋市新江口城区供水工程净水厂施工单位:长沙市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2014年11月10日

蜂窝麻面整改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松滋市新江口城区供水工程净水厂位于松滋市新江口镇和平桥村,场区面积约4.4万平方米,供水规模近期为5.0万t/d,远期达到10.0万t/d,净水厂工艺由净水处理和排泥回收两部分组成。 净水厂处理有混合、絮凝沉淀池、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吸水井 和加矾加氯系统组成。 排泥水回收处理由污水调节池、污水提升泵井、污泥浓缩池、污泥泵井和脱水机房组成。 二、质量原因分析 现场检查发现,10月26日浇筑的吸水井(南)池壁混凝土,于11月5日模板拆除后,发现吸水井剪力墙底板上1.5m左右位置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等现象。针对以上质量问题,我项目部特别重视,分析此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因葛洲坝商砼站配制C30混凝土塌落度小,混凝土粘稠性极强,造成混凝土入模下料及振捣困难。 2、工作仓面较高,振捣不方便,混凝土入模铺设高度不均匀,且出现了漏振现象,产生了局部蜂窝麻面质量问题。 三、整改组织措施 1、根据此次混凝土墙体质量原因分析,对施工班组进行教育,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技术指导,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落实责任制及奖罚制度,提高作业工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施工责任心,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积极与葛洲坝混凝土公司沟通,进行质量分析,提高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初凝终凝时间及混凝土浇筑时间。 3、对此次吸水井混凝土局部蜂窝麻面质量问题,与监理单位共同研究制定此补强方案,安排专业技术好的砼工、瓦工、木工、打凿工进行整改,确保

混凝土蜂窝麻面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修补方案 对基础筏板和剪力墙混凝土施工出现的蜂窝和露筋、孔洞质量问题,经项目部研究查证,并依据相关规范,现确定修补方案如下: 一、缺陷的修补措施 1、麻面问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出无数小凹坑麻点。 补救措施:如果混凝土表面作抹面或粉刷,可不作修补。否则,应在麻面部位喷水湿润后,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压,将麻面抹平。 2、蜂窝问题。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似的窟窿。 补救措施:对小蜂窝冲刷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加微膨胀剂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 mm细石混凝土(同标号)仔细填塞捣实;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清除困难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中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必要时可进行水泥灌浆处理。 3、孔洞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补救措施:将孔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模板,湿润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 4、露筋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钢筋裸露。 补救措施: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水泥砂浆,使露筋部分充满,再予抹平,并保证保护层厚度。对于较深露筋,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洗刷干净后,用同标号混凝土填塞并压实。 二、修补的具体步骤 1、混凝土应修凿到完全密实为止,我们采用目测检查和细铁丝探检,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辨别,使现有混凝土的砂眼、气孔、裂纹全部得以剔除干净,然后清理干净,用清水冲净浮尘及碎屑,外露的钢筋用钢丝刷将钢筋上的水泥浆清除干净,以利业主和监理人员进行复核检验。 2、混凝土修凿表面应凿毛,修凿部位的形状应尽可能规则。下口宜呈水平面,

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方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 (2) 3.1............................................... 蜂窝2 3.2............................................... 麻面3 3.3............................................... 孔洞3 3.4............................................... 露筋4 4.防治措施 (4) 4.1........................................... 蜂窝防治4 4.2........................................... 麻面防治5 4.3........................................... 孔洞防治5 4.4........................................... 露筋防治5 5.处理方法 (6) 5.1....................................... 蜂窝处理方法6 5.2....................................... 麻面处理方法6 5.3....................................... 孔洞处理方法6 5.4....................................... 露筋处理方法6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改)

中央商务区A-3-13-1地段住宅部分1至4#楼 修 补 方 案 关于剪力墙、柱拆模后 混凝土出现质量缺陷 编制单位:青岛新城发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6年8月11日

关于剪力墙、柱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 专项处理方案与原因分析 根据本工程可能出现的剪力墙、柱混凝土现场质量情况,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混凝土麻面 1、现场现象 部分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局部缺浆,表面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2、原因分析、整改处理方案(责任分析:泥工40%、木工60%) (1)、模板表面、下部、有残余垃圾,板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在每次浇捣混凝土前派专人清理楼面垃圾、并浇水湿润模板。 (2)、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在模板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振动棒要快插慢拔(特别注意慢拔,以致能达到引气的效果),插点要均匀,振动棒应避免碰钢筋、模板,随浇随振,严禁漏振现象。振动棒放在沟壁的中间,严禁振动棒触及模板,确保砼振捣密实,无气孔,对砼的振捣一定要责任到人。 (4)、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将麻面部位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后凉干(内湿外干),然后用混凝土界面剂批平。 3、后期预防措施 (1)、要求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

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填严,防止漏浆。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振捣必须落实到人,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2)、模板安装必须横平竖直,模板缝隙加双面胶带(防止漏浆),做到接缝严密,不漏浆。 二、柱角、柱边缺楞少角。 1、现场现象 部分柱、剪力墙在拆模后发现柱边缺楞少角、并有漏浆现象。 2、原因分析、整改处理方案(责任分析:泥工10%、木工90%)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柱边加固不到位,螺杆紧不到柱角,灌注砼时缝隙漏浆、或有多次振捣现象。砼的入模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砼连续浇筑,砼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1.5米,严防石子堆积影响质量,每层浇灌厚度不超过30-50cm,相邻两层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浇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模板是否发生变形,一旦发现及时调整加固,模板两侧各派一个人监视,应特别注意模板处的漏水,防止砼漏浆和起砂。 1)、要求木工在模板接缝处粘贴双面海绵胶带,以增加柱模与下部剪力墙间的空隙密实度,防止漏浆。 2)、要求木工班组在浇捣混凝土前充分加固,在柱角部位加强处理。(见下图)

蜂窝麻面处理的方案.doc

紫烟阁项目一期二标段 砼 蜂 窝 麻 面 处 理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江苏天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9月20日

一期二标段模板拆除后发现墙柱有烂根、顶板有蜂窝麻面、其他振捣不到位的局部有孔洞现象发生,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故编制此预防与修补方案。 一、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 蜂窝麻面形成的可能原因: (1)模板表面不光滑、不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湿润不够;模板缝隙过大,造成模板漏浆。 (2)混凝土坍落度过小,石子偏大。 (3)混凝土没分层下料浇筑;下料自由倾落高度过大,造成骨料分离。 (4)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质量差,造成漏振或过振。 经我方技术人员现场分析后,认为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塌落度过小及石子偏大及振捣不密实三者者互相作用共同造成的。 二、缺陷的修补措施 1、麻面问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出无数小凹坑麻点。 补救措施:因混凝土表面作抹面或粉刷,可不作修补。 2、蜂窝问题。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似的窟窿。 补救措施:对小蜂窝冲刷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 mm细石混凝土(比原混凝土等级高一个标号)仔细填塞捣实. 3、孔洞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补救措施:将孔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模板,湿润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 4、露筋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钢筋裸露。 补救措施: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使露筋部分充满,再予抹平,并保证保护层厚度。对于较深露筋,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混凝土等级高一个标号混凝土填塞并压实。 三、修补的具体步骤 1、混凝土应修凿到完全密实为止,采用目测检查和细铁丝探检,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辨别,使现有混凝土的砂眼、气孔、裂纹全部得以剔除干净,然后清理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修补方案一、孔洞补强措施及施工方法如下: (一)、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折,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二)防治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如柱的节点处,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洞口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三)处理方法: 1、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不低于原砼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浇灌捣实。 2、混凝土表面处理 剔除浮动石子,检查凿除后砼表面是否密实,有无明显空隙,如有空隙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以便更好的加强新旧混凝土面粘结。 3、支模 根据补强面的深度而定,当补强面深度不超过5㎝,且形状成V开外大内小,或者只有主筋以外的表面有麻面现象时,就不需支模。当补强深度超过5㎝,且内外宽度相同,不支设模板时很难保证其密实度,必须支模,支模时应在顶部开设一个洞口,洞口宽度不小于5㎝,以便混凝土流

淌顺畅,振动棒容易插入。 4、灌混凝土 查看补强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补强时用比该部位设计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混凝土振捣密实。 当深度小于5㎝时,采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当深度大于5㎝时,采用高一等级的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当表面只有麻面、没有露筋现象(因拆模过早表面局部有麻面现象时),用1:2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 因以上部位深度不大于5㎝,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局部因拆模过早表面有麻面,用1:2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 5、养护 表面强度12小时后,对该部位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 二、麻面补强措施及施工方法如下: (一)、麻面: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面,表面形成麻点。 (二)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

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蜂窝 蜂窝的现象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散,无强度状态。 其产生的原因是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筑10~20mm厚与柱材料相同的水泥砂浆,之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工程师品牌的A3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进行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 麻面的现象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是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

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 1. 编制依据《钢筋混凝土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现场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严重情况 2. 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形成的原因 ①模板接缝不严密,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②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③未按操作规程由低处向高处振捣,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④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 3. 处理措施由于十三层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因钢筋过密出现部分漏振和振捣不到位,导致部分暗柱与剪力墙蜂窝、麻面、露筋现象出现。采取以下的处理措施: ①麻面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1天)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 ②蜂窝混凝土中的小蜂窝,可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如果是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11~13%)浇筑,振捣密实,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 ③露筋将松动的石子剔除,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刷素水泥浆一道,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11~13%)浇筑,振捣密实,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 ④孔洞将松动的石子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刷素水泥浆一道,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11~13%)浇筑,振捣密实,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注意事项:刷素水泥浆前混凝土处理面处于湿润状态,但不应有水珠;素水泥浆刷完后30分钟左右浇筑混凝土,不应间隔时间过长,以免形成隔离层。 4. 防治措施 ①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②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 ③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④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方案(总 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成都蓝光圣菲·阳光里12、13栋工程 混凝土外观质量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2009年4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 蜂窝...............................................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麻面...............................................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 孔洞...............................................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 露筋...............................................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防治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 蜂窝防治...........................................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 麻面防治...........................................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 孔洞防治...........................................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 露筋防治...........................................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处理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 蜂窝处理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 麻面处理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 孔洞处理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 露筋处理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 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琅岐公交枢纽站项目工程 修 补 方 案 拆模后 混凝土出现质量缺陷 厦门市捷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09月 关于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 专项处理方案与原因分析 根据本工程可能出现的剪力墙、柱混凝土现场质量情况,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混凝土麻面、孔洞 1、现场现象

部分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局部缺浆,表面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2、原因分析、整改处理方案(责任分析:泥工40%、木工60%) 麻面修补方法: (1)、模板表面、下部、有残余垃圾,板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在每次浇捣混凝土前派专人清理楼面垃圾、并浇水湿润模板。 (2)、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在模板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振动棒要快插慢拔(特别注意慢拔,以致能达到引气的效果),插点要均匀,振动棒应避免碰钢筋、模板,随浇随振,严禁漏振现象。振动棒放在沟壁的中间,严禁振动棒触及模板,确保砼振捣密实,无气孔,对砼的振捣一定要责任到人。 (4)、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将麻面部位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后凉干(内湿外干),然后用混凝土界面剂批平。

孔洞修补方法: (1)先将孔洞凿去松散部分,使其形成规则形状; (2)用钢丝刷将破损处的尘土、碎屑清除; (3)用压缩空气机吹干净修补面; (4)用水冲洗修补面,使修补面周边混凝土充分湿润; (5)选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修补,振捣、压实、抹平的处理措施。 3、后期预防措施 (1)、要求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填严,防止漏浆。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振捣必须落实到人,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2)、模板安装必须横平竖直,模板缝隙加双面胶带(防止漏浆),做到接缝严密,不漏浆。 二、柱角、柱边缺楞少角。 1、现场现象 部分柱、剪力墙在拆模后发现柱边缺楞少角、并有漏浆现象及爆模。 2、原因分析、整改处理方案(责任分析:泥工10%、木工90%)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柱边加固不到位,螺杆紧不到柱角,灌注砼时缝隙漏浆、或有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修补方法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修补方法 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低于同等级的混凝土板。主要原因是随意改变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不充分均匀;振捣不均匀;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2、混凝土柱“软顶”现象,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过快,未分层排除水分,到顶层未排除水分并二次浇捣。 3、混凝土的蜂窝、孔洞。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确;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未搅拌均匀,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未分层浇筑,混凝土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 4、混凝土露筋,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的垫导块移位,或垫导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较小,钢筋偏位过密,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产生露筋;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浇筋方法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5、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筋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或湿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受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 (1)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 (2)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隔离剂。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造成蜂窝麻面、不严实。 (4)混凝土搅拌不均,和易性不好;混凝土入模时倾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5)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

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蜂窝孔洞处理方案精编版

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蜂窝孔洞处理方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蜂窝麻面露筋处理方案 一、巡查发现B地块3#楼十四层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的现象,经项目部研究,制定本方案,以确保房屋的质量合格。 二、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形成原因: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或下料配合不好,末及时振捣又下料,漏振造成蜂窝; 三、基底处理: 1、凿毛。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应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基面松动严重及破损的混凝土(包括堵缝所用的钢丝网片),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2、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四、处理方法: 首先将需要修补四周凿毛并用清水使周围原有混凝土充分湿润,然后在孔洞处支模板浇筑比其原有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并按比例在混凝土中参入微膨胀剂。最后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五、混凝土养护: 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湿润的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温度在15OC以上为宜,时间为七天。 六、施工控制: 1、为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2、灌浆层外观平整,层面与基底结合牢靠。 七、以后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方法: 1、模板及支撑必须有足够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所用模板表面必须洁净平整,均匀涂刷隔离剂,并且棱角分明,严禁使用变形模板,,模板安装必须横平竖直,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加固必须稳固可靠,不得有跑模现象。

混凝土浇筑蜂窝麻面处理方案

***************************工程 地 下 室 砼 墙 面 , 修 补 处 理 方 案 # *******项目部 年月日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外观,为了修补地下室混凝土墙柱出现的蜂窝、麻面、漏筋等缺陷,现确定修补方案如下: 一、编制依据 $ 1、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二、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 蜂窝: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其产生原因有: 1、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2、混凝土末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 3、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 麻面: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末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3、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末排出停在模式板表面形成麻点。 三、处理方法 1、蜂窝处理方法 对小蜂窝冲刷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

。 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 mm细石混凝土(同标号)仔细填塞捣实,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灌浆处理。 2、麻面处理方法 如果混凝土表面作抹面或粉刷,可不作修补。否则,应在麻面部位喷水湿润后,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压,将麻面抹平压光。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处理方案

关于主厂房、柱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轻微蜂窝、麻面、柱 根部烂根等现象专项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 日照铸福实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冶华天xx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勘探单位: xx 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xx 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为日照铸福实业有限公司铸管生产设施升级改造项目烧结工程—厂房,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平跨三层,高跨八层。基础为独立基础。房屋建筑抗震等级设防烈度为7 度。建筑重要性等级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结构柱 C35、xxC30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三、蜂窝、麻面、xx 面层处理: 一、表面处理 (1 )凿XX: 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蜂窝、麻面等表面层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后用钢丝刷清除表面的浮层物。 (2 )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四、处理方案 (1 )蜂窝处理方法 小蜂窝: 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的蜂窝:基底处理完毕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2 )麻面处理方法 麻面层清理后,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表面抹平压光。 (3 )xx处理方法 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五、施工及养护 .施工 (1)灌浆。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修补方案

马鞍山台商兴业大厦工程 砼 麻 面 、 蜂 窝 、 孔 洞 、 露 筋 修 补 方 案 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0日 砼麻面、蜂窝、孔洞、露筋修补方案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马鞍山宏普台商兴业大厦 工程地点:马鞍山市湖南东路与霍里山大道交叉口西南角

建设单位:马鞍山宏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马鞍山迈世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规模:本工程由J1 和J2 公寓楼及办公楼、地下室组成,地上19层,地下一层,共计约57000m2。其中J1公寓为一类综合楼,上部为公寓,下部为商业,总建筑面积为11308.04 m2;J2公寓楼为一类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0802.40 m;办公楼为一类综合楼,上部为办公,下部为商铺及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9753.21 m;地下 室总建筑面积:6791 m;总建筑高度均为98.8m。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2011 版)) 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三、缺陷的修补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外观,为了修补混凝土墙柱出现的轻微的露筋、蜂窝、孔洞等缺陷,现确定修补方案如下: 1、麻面问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出无数小凹坑麻点。补救措施:如果混凝土表面作抹面或粉刷,可不作修补。否则,应在麻面部位喷水湿润后,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压,将麻面抹平。 2、蜂窝问题: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似的窟窿。 补救措施:对小蜂窝冲刷干净后,用1 : 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 mmi田石混凝土(同标号)仔细填塞捣实;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清除困难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中的石子包裹起来,

蜂窝麻面露筋处理办法

梁、柱砼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的处理措施 1、拟修补梁、柱的砼蜂窝、麻面、胀模等缺陷部位,大小标记清晰。 2、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架子、锤子、铁锤、吊锤、墨斗准备好。 3、施工员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的交底。 4、施工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二、劳动力准备:施工人员根据缺陷存在的数量,由施工员合理安排。 三、缺陷处清理: 1、待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 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3、进行支模,要求模板支设牢固,并留设浇筑口和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圾能清理干净。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 4、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同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四、补救措施及方法: 针对现场现浇砼表面缺陷的处理补救措施如下: 1、麻面问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出无数小凹坑麻点。 补救措施:如果混凝土表面作抹面或粉刷,可不作修补。否则,应在麻面部位喷水湿润后,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压,将麻面抹平。 2、蜂窝问题。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似的窟窿。 补救措施:对小蜂窝冲刷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

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mm细石混凝土(同标号)仔细填塞捣实;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清除困难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中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必要时可进行水泥灌浆处理。 3、孔洞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补救措施:将孔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模板,湿润后采用与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修补,要求用¢12钢筋仔细捣实。 修补的混凝土上口应做成斜形簸箕口,簸箕口的上口模板应高出孔洞顶部150mm以上,使孔顶的新筑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压力,确保密实和紧顶。 4、露筋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钢筋裸露。 补救措施: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使露筋部分充满,再予抹平,并保证保护层厚度。对于较深露筋,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洗刷干净后,用同标号混凝土填塞并压实。 5裂缝及裂纹问题。楼板表面产生裂纹 1)当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并用水泥浆抹平。 2)对宽度和深度较大的裂缝附近的砼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mm,宽100~200mm的V 形凹槽,扫净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浆一度,然后用1:2水泥砂浆涂抹2~3层,总厚控制在10~20左右,并压实抹光。 6、对胀模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要求凿成后的混凝土表面观感达到斩假石的效果,无松动石子及混凝土颗粒。 7、4.45标高位置3轴交H--J轴挑梁残余砼的处理:待该处砼强度达到85%以上时,拆除模板,采用风镐将其该处及邻近板上的砼全部清除干净,对于钢筋及模板再次检查恢复,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和程序采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砼进行浇筑。 六、安全防护工作及操作要点 修凿混凝土时必须注意加强以下几项安全防护工作: 1、操作人员的眼、耳、鼻等器官要重点防护,可考虑采用防风镜、防风帽、口罩等防护措施,以防混凝土碎渣飞溅伤人。 2、部位较高的地方,修凿前必须搭设好牢固的操作平台,平台的四周应加设高度1米左右的栏杆防护,严禁设置挑头板敷衍了事。 3、同一操作点或相邻很近的操作点,不宜多人同时修凿,以防飞溅的混凝土渣相互伤人。 4、修凿完毕的部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业主现场代表等检查认可、验收合格后,方能允许进入下一阶段的混凝土修补工作。 5、立模板时,考虑到插入式振捣棒的振动范围,将以500mm高度为界限,超过500mm时分层立模板,待下层混凝土浇筑振实后再立上层模板,再浇捣上层混凝土,以确保振捣效果。模板支撑拟采用钢管做抱箍及斜撑,可靠地支护模板,确保模板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以利于混凝土能振捣密实,紧密地和混凝土连结成整件。 6、修补时,混凝土的振捣必须充分密实。对于较大的孔洞,可采用Φ30小振动棒仔细地进行机械插入振捣。对大多数深度较浅较小的孔洞,只能以人工振捣为主,采用小铁棒、新毛竹片认真仔细的插入振捣,并辅以木锤在模板外部适度敲击,既起辅助振捣作用,又可从声音沉闷程度来判别内部混凝土是否已密实,必使修补的混凝土质量一次合格,避免二次返工情况发生。 9、上述各项工作应组织技术经验较丰富、工作责任性强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成立专门修补小组进行,并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业主现场代表的认可和检查,确保100%达到修补要求,不得再发生一次较明显的质量缺陷,保证本次修补质量。 六、养护 1、对于较轻微的麻面现象,用毛刷刷干净,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后,修补前涂刷同砼标号水泥浆基层或用1:2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即可,施工完毕终凝后加强淋水养护。 2、混凝土修补浇筑后,表面充分浇水养护一周以上,使混凝土在潮湿的良好环境下充分养护和膨胀,确保新浇混凝土整件连结共同受力。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怎么修补-处理方法,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怎么修补-处理方法,修补方案 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低于同等级的混凝土板。主要原因是随意改变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不充分均匀;振捣不均匀;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2、混凝土柱“软顶”现象,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过快,未分层排除水分,到顶层未排除水分并二次浇捣。 3、混凝土的蜂窝、孔洞。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确;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未搅拌均匀,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未分层浇筑,混凝土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 4、混凝土露筋,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的垫导块移位,或垫导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较小,钢筋偏位过密,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产生露筋;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浇筋方法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5、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筋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或湿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受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xx 1、产生原因: (1)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 (2)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隔离剂。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造成蜂窝麻面、不严实。

(4)混凝土搅拌不均,和易性不好;混凝土入模时倾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 (5)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6)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蜂窝麻面等。 2、预防措施(事前控制): (1)混凝土浇捣前应检查模板缝隙严密性,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等进行下料。 (3)混凝土入模后,要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使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事后处理): (1)麻面主要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应加以修补,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路面修补料涂抹,普通的水泥砂浆粘接不牢固,会反复掉皮。 (2)如果蜂窝较小,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水泥路面修补料涂抹修补。 (3)如果蜂窝较大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水泥路面修补料涂抹捣实并加强养护。 (4)如果是孔洞,则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进行处理。 二、混凝土露筋 1、产生原因:

混凝土蜂窝麻面修补方案

关于1#楼地下一层剪力墙、柱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在尚层名筑1#楼地下一层砼浇筑过程中,由于:1、混凝土振捣不密实;2、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或下料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外观,为了修补混凝土墙柱出现的轻微的露筋、蜂窝、孔洞等缺陷,现确定修补方案如下: 一、缺陷的修补措施 1、麻面问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呈现出无数小凹坑麻点。 补救措施:如果混凝土表面作抹面或粉刷,可不作修补。否则,应在麻面部位喷水湿润后,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压,将麻面抹平。 2、蜂窝问题。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似的窟窿。 补救措施:对小蜂窝冲刷干净后,用 1 : 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 mm ffl石混 凝土(同标号)仔细填塞捣实;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清除困难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 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中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必要时可进行水泥灌浆处理。 3、孔洞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补救措施:将孔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模板,湿润后用比原标号咼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 4、露筋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钢筋裸露。 补救措施: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抹 1 : 2或1 : 2.5水泥砂浆,使露筋部分 充满,再予抹平,并保证保护层厚度。对于较深露筋,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洗刷干净后,用同标号混凝土填塞并压实。 二、修补的具体步骤 1、混凝土应修凿到完全密实为止,我们采用目测检查和细铁丝探检,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辨别,使现有混凝土的砂眼、气孔、裂纹全部得以剔除干净,然后清理干净,用清水冲净浮尘及碎屑,外露的钢筋用钢丝刷将钢筋上的水泥浆清除干净,以利业主和监理人员进行复核检验。 2、混凝土修凿表面应凿毛,修凿部位的形状应尽可能规则。下口宜呈水平面,并做到基本平整,两侧宜尽可能成垂直水平折线,上部可形成外侧稍高,内侧稍低的斜面状,斜面的倾斜角不得大于20

蜂窝麻面整改方案

蜂窝麻面整改方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吸水井砼蜂窝麻面 整改方案 工程名称:松滋市新江口城区供水工程净水厂 施工单位:长沙市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2014年11月10日 蜂窝麻面整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松滋市新江口城区供水工程净水厂位于松滋市新江口镇和平桥村,场区面积约4.4万平方米,供水规模近期为5.0万t/d,远期达到10.0万t/d,净水厂工艺由净水处理和排泥回收两部分组成。 净水厂处理有混合、絮凝沉淀池、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吸水井和 加矾加氯系统组成。 排泥水回收处理由污水调节池、污水提升泵井、污泥浓缩池、污泥泵井和脱水机房组成。 二、质量原因分析 现场检查发现,10月26日浇筑的吸水井(南)池壁混凝土,于11月5日模板拆除后,发现吸水井剪力墙底板上1.5m左右位置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等现象。针对以上质量问题,我项目部特别重视,分析此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因葛洲坝商砼站配制C30混凝土塌落度小,混凝土粘稠性极强,造成混凝土入模下料及振捣困难。 2、工作仓面较高,振捣不方便,混凝土入模铺设高度不均匀,且出现了漏振现象,产生了局部蜂窝麻面质量问题。 三、整改组织措施 1、根据此次混凝土墙体质量原因分析,对施工班组进行教育,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技术指导,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落实责任制及奖罚制度,提高作业工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施工责任心,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积极与葛洲坝混凝土公司沟通,进行质量分析,提高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初凝终凝时间及混凝土浇筑时间。 3、对此次吸水井混凝土局部蜂窝麻面质量问题,与监理单位共同研究制定此补强方案,安排专业技术好的砼工、瓦工、木工、打凿工进行整改,确保整改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1)组织木工将吸水井模板全部拆除,进行认真检查,发现蜂窝麻面质量问题先行记录,报监理、业主来现场查看,制订方案后开始此次事故进行整改施工。 2)对吸水井以上部位暂停施工,待该质量问题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 三、主要机具 机具有:一般的手工工具,包括钢凿子、铁棰、扁铲,有条件时可用电动凿石机具;还有铁锅、拌和铲、小盘称、油漆刷、抹刀及盛器等。 四、整改技术措施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贯彻强制性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对工程存在质量问整改措施如下: 1.存在质量问题:混凝土麻面 存在质量问题: 混凝土墙面局部麻面,在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呈现出无数像绿豆大小不等的小凹点。凹点直径不大于5mm。 整改措施: 麻面主要影响外观,如表面作粉刷,可不作处理。在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在修补时用清水刷洗表面,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