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 第一章 第三章 习题

医用化学 第一章 第三章 习题
医用化学 第一章 第三章 习题

1、将红细胞放在15g/L NaCl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

A:溶血

B:皱缩

C:保持原形不变

D:膨胀

2、将红细胞放在50g/L葡萄糖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

A:溶血

B:皱缩

C:保持原形不变

D:膨胀

3、0.1mol·L-1的NaCl、CaCl2、AlCl3、葡萄糖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A:NaCl

B:CaCl2

C:葡萄糖

D:AlCl3

4、物质的量浓度的SI单位是:

A:mol/m3

B:kg/m3

C:mol/kg

D:mOsm/L

5、质量浓度的SI单位是:

A:mol/m3

B:kg/m3

C:mol/kg

D:mOsm/

6、50ml0.2mol/LAlCl3和50ml0.1mol/LCaCl2溶液相混合后,Cl-的浓度是( )

A.0.5mol/L

B.0.4mol/L

C.0.3mol/L

D.0.2mol/L

7、渗透浓度的单位符号是:

A:mol/m3

B:kg/m3

C:mol/kg

D:mOsm/L

8、生理盐水的规格为500m L中含4.5gNaCl,则它的质量浓度是:

A:0.9 g/L

B:9g/L

C:4.5g/L

D:0.45/L

9、H2PO4ˉ的共轭酸是:

A:H3PO4

B:HPO42ˉ

C:PO43ˉ

D:H2O

10、在HAc溶液中加入NaAc晶体,HAc溶液会发生的变化是:

A:HAc的电离度减小

B:HAc的电离度增大

C:HAc的电离度不变

D:pH减小

11、已知下列弱酸的pka:HAc=4.75,H2PO4ˉ=7.21,HCO3ˉ=10.25, NH4+=9.25 ,配制pH=5的溶液应选择的缓冲对是:

A:HAc-NaAc

B:NaH2PO4-Na2HPO4

C:NaHCO3--Na2CO3

D:NH3-NH4Cl

12、按酸碱质子理论,在水溶液中Na2CO3应属于:

A:酸

B:碱

C:两性物质

D:非酸非碱物质

13、下列物质不能构成缓冲对的是:

A:HAc-NaAc

B:NH3-NH4Cl

C:HCO3--CO32-

D:H2CO3-CO32-

14、共轭酸碱对中K a与K b的关系是:

A:K a K b= K W

B:K a /K b= K W

C:Ka Kb= 1

D:K a / K b= 1

15、下列因素中,对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没有决定影响的是:

A: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B:缓冲溶液的缓冲比

C:缓冲溶液的本性

D:温度

16、已知弱酸HAc的pKa=4.75,则它的缓冲范围应在:

A:2.75~3.75

B:2.75~4.75

C:3.75~5.75

D:4.75~5.75

17、以下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最强的是:

A:0.1 mol.l-1NH3.H2O—0.9 mol.l-1 NH4Cl

B:0.2 mol.l-1NH3.H2O—0.8 mol.l-1 NH4Cl

C:0.4 mol.l-1NH3.H2O—0.6 mol.l-1 NH4Cl

D:0.5 mol.l-1NH3.H2O—0.5mol.l-1 NH4Cl

18、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

A.C(NaCl)=0.2mol/L

B.C(C6H12O6)=0.2mol/L

C.C(CaCl2)=0.2mol/L

D.C(1/2NaCl)=0.2mol/L

E. C(NaHCO3)=0.2mol/L

19、在NH3.H2O=NH4++OH—平衡体系中,能使电离度减小的是:

A:加盐酸

B:加氯化钠

C:升高温度

D:加氯化铵

20、等渗溶液应是()

A.同一温度下,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两溶液

C.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两溶液

D.同一温度下,渗透浓度相等的两种溶液

21、250C时,0.1 mol.l-1HCl溶液中的K W的值是:

A:大于1×10-14

B:等于1×10-14

C:小于1×10-14

D:不适用于酸溶液

22、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的抗酸成分是()

A. H2PO4-

B. HCO3-

C. H2CO3

D. Hn-1P-

2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都属于酸的是()

A.HS-、CO

3-、NH

3

B.H

2

S、HAc、H

2

CO

3

C.H

2S 、CO

3

-、NH

3

D.HS-、HCO

3

-、NH

3

24、下列溶液中PH值最大的是()

A.0.1mol/L HCl

B. 0.1mol/LHAc

C. 0.1mol/LNaOH

D. 0.1mol/L 氨水

E.0.2mol/L HCl

25、0.1mol/L的HAc溶液和0.01mol/L的NaAc溶液等体积混合,己知HAc的pKa=4.75 ,则混合液的pH值是( )

A. 4.75

B. 5.75

C. 3.75

D. 7

E. 1

医用化学基础

《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总时数:X学时理论:Y学时实验:Z学时 1、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以基础医学中的细胞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课程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疾病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XX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通过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 ①掌握 ②。。。 (2)基本技能方面 ①熟练使用 。。。。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理论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以及结合录像、图片、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自学等形式给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同时任课教师应适当地讲述一些学科前沿进展和动态发展,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能了解学习该学科的前沿动态。 实验教学教师应适当讲授,结合示教等手段介绍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规则,以学生动手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时数分配

6、考核方式 生理学为考试课,实行百分制,其中理论课考试多采用闭卷考试(选题有一定的范围及难度,从题库选题),考核成绩结合课堂随即考试(开卷或闭卷)及写论文等形式,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生理学前言动态了解的程度,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实验课通过平时课堂纪律、实验报告书写、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成绩的构成为:实验预习A%、实验操作B%、实验纪律C%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7、参考教材 序号.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序号.[国别]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译者(若为中文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二、理论课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 1.掌握。。。 2.熟悉。。。(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3.了解。。。 [教学内容]: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二、化学的发展史 三、化学和医药学 四、化学课程的任务 五、学习化学的方法 [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1. 自学/课堂讲授 2. 自学与讲授结合 。。。。。。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 1.。。。

医用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习 题 解 答 第一章 溶 液 1. 温度、压力如何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2. 何谓亨利定律?何谓气体吸收系数? 3. 亨利定律适应的范围是什么? 4. 20℃,10.00mL 饱和NaCl 溶液的质量为12.003g ,将其蒸干后,得到NaCl 3.173g 。求: (1)质量摩尔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Cl 的相对分子量为:58.5 NaCl 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05424.05.58173 .3=== (1) NaCl 的溶解度:)100/gNaCl (93.35100173.3003.12173 .3水g =?- (2) 质量摩尔浓度:).(143.61000 /)173.3003.12(5.58/173.31-=-== kg mol W n m B B (3) 物质的量浓度:).(424.51000 /105.58/173.31-== L mol V n c B B 5. 将8.4g NaHCO 3溶于水配成1000mL 溶液,计算该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HCO 3相对分子量为:84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1.084 4.8=== Na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1.01000 /10001.01-=== L mol V n c B B 6. 欲配制10.5mol ·L -1 H 2SO 4 500mL ,需质量分数为0.98的H 2SO 4(密度为1.84)多少毫升? 解: H 2SO 4的相对分子量为:98 所需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mol V c n B B 25.51000/5005.10=?=?= 设所需的0.98的H 2SO 4V (ml ),则H 2SO 4溶液的质量为V ×1.84(g ),所以含有的纯H 2SO 4为V ×1.84×0.98(g )。

医用化学第二版答案

医用化学第二版答案 【篇一:医用化学习题答案】 lass=txt>(1) 3-甲基-5-炔-1-庚烯(2)(e)-4-溴-3-庚烯(3) 1-异丙基-2,4-环己二烯(4)顺-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 (5)顺-1-苯基-1-丙烯;或(z)-1-苯基-1-丙烯(6)2,6-二甲基 萘 2、(1) cl cl cl cl clclcl (2) 2+24 oh o ( 3) hbr br (4) 1 br + br2 + br 4、 先加入agno3溶液,环己基乙炔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炔银沉淀;再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环己基乙烯使其褪色;与br2/febr3加热 反应,其中2-环己基丙烷不反应;与kmno4反应,甲苯使溶液褪色。5、 为 2 cooh kmnocooh no2 +

6、(1) 3)2 23 (2) h33)3 no2 3 (3) 3 第八章 pp106 2、(1)37c2h5 br h c3h7 r (2) 37 c2h5 h brc3h7 s 4 3 h oh ch3 r (3) ch3 hclh br c2h5 (4) cooh hohho hcooh 第九章 pp114 3 ho

h ch3 s 5 【篇二:[护理学专科]医用化学习题册答案】 ss=txt>专业:层次: 无机部分 第一章溶液 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 相等( - ) 4.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 + ) 5.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 + ) 6.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 + ) 二、选择题 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 a.葡萄糖b.naclc.cacl2d.无法比较 3.使红细胞发生血栓的溶液是() a.葡萄糖 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 a.葡萄糖 b.nacl c.cacl2d.蔗糖 三、填充题 为___________ kpa,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会产生________现象。 2.产生渗透现象的必需条件是(12渗透方向为。 产生________现象。 四.计算题 中由葡萄糖所引起的渗透压。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 1.当温度升高,总分子数增加,使反应速率加快() 2.对同一反应,不管用哪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都 完全一样() 3.对于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等于一() 4.内能的绝对值无法精确测定()

《医用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略; 2. 略; 3. 液NH 3既是酸又是碱;因在此反应中液NH 3既是质子的接受体又是质子的给予体;NH 3中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高,接受质子的能力强。 4. 略。 5. (1)双键,烯烃,sp 3,sp 2;(2)羟基,酚;(3)羟基,醇;(4)叁键,炔,sp 。 第二章 1.(1)2, 2-二甲基丁烷 (2)2, 3, 5-三甲基庚烷 (3)2,4-二甲基-5-异丙基壬烷 (4)3,4-二甲基-5-乙基辛烷(5)2- 乙基-1 -丁烯 (6)3, 5 -二甲基- 3- 庚烯 (7)4 –-乙基 - 2 – 己炔 (8)3,3-二甲基-1-戊炔 (9)4-甲基-1-庚烯-5-炔 2. (9种) 3. (6种) (CH 3CH 2)2C (1)Br CH 2Br CH 3CH 2CH (2) Cl CH 3(3)CH CHCH 2CH 3CH 2CH 3 6. (4)CH 2BrCH 2CH 3(5)CH 3C O CH 3 CH 3 CH (6)CH 2Cl CH 3CH 2CH (7)OH CH 2OH (8)CHO CH 3CH 2CH (9)OH CH 3 8.CH 3 CH CH CH 3 CH 3 CH 2 CH CH 2 9.(B ) CH 3CH 2CH 2CH 2CH 3(A )CH 3CH 2CH 2CH CH 2 (C )CH 3CH 2CH 2COOH (D )CH 3CH 2CH 2CHO (E )HCHO CH CH 3 CH 2 Cl 2CH CH 2CH 2 Cl 10. CH 2CH CH C CH CH 2 2243 2CH 2CH CH CH 2 CH 2 CH CH CH 2CH 2Cl ? CH CH 2 CH 2 Cl + 第三章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2015级《医用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1. 最稳定原子的最外层含有 A 4个电子B6个电子 C 8个电子 D 18个电子 2. K 和K+在下列各项中相同的是 A 电荷数 B 电子数 C 质子数 D 性质 3.下列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Li B Be C N D C 4. n个电子层可能有的最多电子数为 A n B 2n C n2 D 2n2 5. 摩尔是 A 物质的质量单位 B 微粒个数单位 C 6.02×1023个微粒集体 D “物质的量”的单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B 水的摩尔质量是18 C 1mol H2的质量是2 g D 1mol O的质量是32g 7. 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 A 体积 B 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密度 8 .1g下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最大的是 A N2 B NH3 C Cl2 D CO2 9 .Na的摩尔质量是 A 23 B 23 g C 23 mol D 23 g/mol 10. 500ml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为 A 9 g/L B 0.9 g/L C 4.5 g/L D 45 g/L 11.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A 2.2 g CO2 B 3.6 g HO2 C 3.2 g O2 D 49 g H2SO4 12.与溶液渗透压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 溶质的性质B溶质的颗粒总数 C 溶剂的性质D溶质颗粒的大小 13.溶液在稀释前后,下列哪一项保持不变 A 溶质的体积 B 溶质的量C溶液的浓度D溶剂的量 14. 5.3g Na2 CO3可配制0.1mol/L的溶液()毫升 A 100 B 500 C 1000 D 2000 15.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氨水 B 醋酸 C 硫酸 D 水 16. 医学中用乙醇作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好的浓度是 A 95% B 75% C 60% D 50% 17. 同一系列的所有化合物 A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B 仅有两种元素 C 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 具有相同的通式和相似的结构

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医用化学》课程考试卷(A 卷) 专业: 年级: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内容2页,空白纸0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答 卷 (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字母填入表格内) 1.某粒子用R Z A 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为A-n B.所含中子数为A-Z C.所含电子数为Z+n D.质量数为Z+A D.中子数为A-n 2.下列不属于同位素的是() A. C 612与C 613 B. H 11与H 12 C. O 816和O 818 D. Na 1123和K 1939 3.一般情况下,稳定的原子最外层含有的电子数为() A.1个 B.4个 C. 6个 D. 8个 4.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8,它是() A.锂 B.铍 C.氦 D.钙 E.氧 5.短同期金属元素甲至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 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D.非金属性:丙>丁>戊 6.下列有关摩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 B.摩尔是物质数量的单位 C.摩尔是物质重量的单位 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 E.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 7.下列物质各1mol,质量最大的是() A. H 2O B. CO 2 C.O 2 D.NH 3 E.N 2 8.下列各物质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H 2O B. H 2SO 4 C. NaOH D. Na 2SO 4 E. H 2 9. 大量输液时,必须使用()溶液 A. 等渗溶液 B. 高渗溶液 C. 低渗溶液 D. 缓冲溶液 E. 生理盐水 10. 静脉注射0.9g/L 的NaCl 溶液时,红细胞会()

医用化学基础知识

《医用化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称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物质,称分散介质。 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半透膜具有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其他物质分子通过的特性,当用半透膜将溶剂与溶液隔开时,溶剂分子可向膜两侧自由渗透,而溶质分子通不过半透膜。这时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目多的溶剂将有较多的溶剂分子进入溶液,而溶液中只有较少数目的溶剂分子进入溶剂一侧。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造成溶剂分子进入溶液。 等渗以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280~320mmol·L-1为标准,低于280 mmol·L-1为低渗溶液;高于320 mmol·L-1的为高渗溶液。 医学常识:外科消毒用的乙醇浓度是75%?因为含有甲醇,工业酒精为什么不能做饮用酒?血糖通常指血液中的是葡萄糖?机体溶胀能力下降是老年人产生很多皱纹及血管硬化的原因之一;生物标本防腐剂“福尔马林”的成分为40%甲醛水溶液;溶液的渗透压是溶液的性质,不是半透膜存在时才存在;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9g·L-1NaCl,50g·L-1葡萄糖,9g·L-1乳酸钠,12.5g·L-1NaHCO3等等。 3.临床上大量输液的基本原则是应用等渗溶液。溶血是指红细胞(红血球)因各种原因造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溶出的现象。引起溶血的原因之一是渗透压的问题。 解释: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用等渗溶液? 答:血液具有一定的渗透浓度,但在血液中注入大量的低渗溶液时,稀释了血液,使其渗透浓度大大下降,这时血液中的水分子将会通过细胞膜向红细胞内渗透,而使血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反之,若向血液中注入大量的高渗溶液时,将使血液渗透浓度大大升高,这时红细胞内液的水分子又将会通过细胞膜向血液中渗透。上述两种情况,严重时都可危及生命,所以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应该用等渗溶液。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1.一些基本概念:基元反应(元反应):一步可以完成的化学反应。 催化剂:那些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组成、质量和化学性质基本保持不变的物质。 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则在指定温度下活化分子数越少,反应就越慢。 有效碰撞理论认为,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碰撞次数增多,从而有效碰撞数增多。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而不是反应物与产物浓度相等。 3.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有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可逆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平衡常数数值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随浓度、压力变化。 ◆催化剂不会使化学平衡移动,也不能增加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 1. 一些基本概念: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叫酸。如:NH4+, HAc,H2PO4-,HCl等;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叫碱,如:NH3, ,H2PO4-,Cl-等。既能给出质子,又能结合质子的物质叫两性物质,如HPO43-,H2O,HCO3-。 H2O的共轭碱是OH- ,共轭酸H3O-;HCO3-的共轭碱是CO32-,共轭酸是H2CO3。 会计算一元弱酸(弱碱)溶液的[H+]、[OH-]和pH值。如已知NH3?H2O的K b,计算0.10 mol·L-1氨水的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2015级农医一班《医用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出题人:岳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1. 最稳定原子的最外层含有 A 4个电子 B 6个电子 C 8个电子 D 18个电子 2. K 和K+在下列各项中相同的是 A 电荷数 B 电子数 C 质子数 D 性质 3.下列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Li B Be C N D C 4. 对渗透压没有影响的为 A 温度 B 浓度 C 无法确定 D 溶质的性质和大小 5. 摩尔是 A 物质的质量单位 B 微粒个数单位 C 6.02×1023个微粒集体 D “物质的量”的单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B 水的摩尔质量是18 C 1mol H2的质量是2 g D 1mol O的质量是32g 7. 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 A 体积 B 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密度 8 .1g下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最大的是

A N2 B NH3 C Cl2 D CO2 9 .Na的摩尔质量是 A 23 B 23 g C 23 mol D 23 g/mol 10. 500ml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为 A 9 g/L B 0.9 g/L C 4.5 g/L D 45 g /L 11.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A 2.2 g CO2 B 3.6 g HO2 C 3.2 g O2 D 49 g H2SO4 12.与溶液渗透压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 溶质的性质B溶质的颗粒总数 C 溶剂的性质 D溶质颗粒的大小 13.溶液在稀释前后,下列哪一项保持不变 A 溶质的体积 B 溶质的量 C溶液的浓度 D溶剂的量 14. 5.3g Na2 CO3可配制0.1mol/L的溶液()毫升 A 100 B 500 C 1000 D 2000 15.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氨水 B 醋酸 C 硫酸 D 水 16. 医学中用乙醇作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好的浓度是 A 95% B 75% C 60% D 50% 17. 同一系列的所有化合物

《医用化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医用化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 HCl B. HClO C. KClO3 D. KClO4 ( 正确答案 ) 2. 在一定温度下,分别将下列各组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有渗透现象产生的一组是() A.0.1mol/LNaCl 和 0.1mol/LNaBr B.0.15mol/LNaCl 和 0.1mol/LCaCl2 C.0.1mol/LNaCl 和 0.2mol/L 葡萄糖 D.0.5mol/LNaCl 和 0.5mol/L 蔗糖 ( 正确答案 ) 3. 相同温度下,下列属于等渗溶液的一组是() A.0.1mol/LNaCl 和 0.1mol/LNa2CO3 B.0.1mol/LNa2SO4 和 0.15mol/LKCl ( 正确答案 ) C.0.1mol/LNaCl 和 0.15mol/L 葡萄糖 D.0.15mol/LNa2SO4 和 0.3mol/LNaCl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氨水

C. 醋酸铵 ( 正确答案 ) D. 酒精 5.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aCl2 B.NH3.H2O ( 正确答案 ) C.H2SO4 D.NaCl 6.1L1mol/L 的 HCl 和 1L1mol/L 的 CH3COOH 溶液相比较() A.CH3COOH 中的 [H+] 大 B.HCl 中的 [H+] 大 ( 正确答案 ) C. 两种溶液的 [H+] 相同 D.CH3COOH 和 Zn 反应快 7.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CO3 === 2H+ + CO32- B.NaHCO3 === Na+ + H+ + CO32- C.NaHSO4 === Na+ + H+SO4- D.CH3COONH4 === NH4+ + CH3COO- ( 正确答案 ) 8. 在一定温度下, HCN H+ + CN- 达到平衡,要使平衡向左移动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加入固体 NaCN ( 正确答案 ) B .增加压强

医用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习 题 解 答 第一章 溶 液 1. 温度、压力如何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2. 何谓亨利定律?何谓气体吸收系数? 3. 亨利定律适应的范围是什么? 4. 20℃,饱和NaCl 溶液的质量为12.003g ,将其蒸干后,得到NaCl 3.173g 。 求: (1)质量摩尔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Cl 的相对分子量为: NaCl 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05424.05.58173.3=== (1) NaCl 的溶解度:)100/gNaCl (93.35100173 .3003.12173 .3水g =?- (2) 质量摩尔浓度:).(143.61000 /)173.3003.12(5.58/173.31-=-== kg mol W n m B B (3) 物质的量浓度:).(424.51000 /105.58/173.31-== L mol V n c B B 5. 将8.4g NaHCO 3溶于水配成1000mL 溶液,计算该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HCO 3相对分子量为:84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1.084 4.8=== Na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1.01000 /10001.01-=== L mol V n c B B 6. 欲配制·L -1 H 2SO 4 500mL ,需质量分数为的H 2SO 4(密度为)多少毫升? 解: H 2SO 4的相对分子量为:98 所需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mol V c n B B 25.51000/5005.10=?=?= 设所需的的H 2SO 4V (ml ),则H 2SO 4溶液的质量为V ×(g ),所以含有的纯H 2SO 4为V ××

医用化学教案-第四章溶液-4学时

第6课学时 2 一、新课导入: [复习巩固] 1、已知某1 L H2SO4溶液中含有250 mL浓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 2、已知每100克H2SO4溶液中含有37克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 [设问] 那么,要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必须从哪方面着手呢? [结论]必须设法找出溶液的体积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教师]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做如下练习。 3.将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物质溶解于水,得到体积为V的溶液,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溶液的浓度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一)体积分数 溶质B的体积VB与溶液的体积V之比称为物质B的体积分数,用φB表示。 (二)质量分数 溶质B的质量mB除以溶液的质量m称为物质B的质量分数,用ωB表示。

(三)质量浓度 溶质B的质量mB除以溶液的体积V称为物质B的质量浓度,用符号rB表示。 (四)物质的量浓度 1.1mol物质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讨论]为什么1mol任何物质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一个碳原子的质量跟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之比是12:16,因1mol碳原子与1mol氧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相等,都约为,所以1摩尔碳原子质量跟1摩尔氧原子质量之比也应该是12:16。1mol碳原子质量是12g,那么1mol 氧原子质量就是16g,同理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因此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离子是通过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电子质量微小,可忽略不计,所以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离子的式量。根据以上分析得出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 (2)单位:g/mol或kg/mol。 (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 课堂练习例题3、4 3.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B物质的量nB除以溶液的体积V称为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简称为B 的浓度,用符号cB表示。 课堂练习5、6 二、溶液的配置、稀释和混合 (一)溶液的配置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讲解]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体积要发生变化,但溶质的量(质量或物质的量)均不变。为此,在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我们常用下面的式子来进行有关计算: [板书] c(浓)·V(浓)=c(稀)·V(稀) 例5、配制250mL 1mol·L-1的HCl溶液,需要12mol·L-1 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解:设配制250 mL(V1)·1 mol·L-1(c1)HCl溶液,需要12 mol·L-1(c2)HCl 溶液的体积为V2 c1·V1=c2·V2 V2= =0.021 L=21 mL 答:配制250mL1mol·L-1的HCl溶液,需要12mol·L-1 HCl溶液21mL。 [小结] 表示溶液组成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可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解有关溶液稀释的问题,遵循的原则是: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二)溶液的稀释和混合

医用化学基础知识

《医用化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称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物质,称分散介质。 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半透膜具有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其他物质分子通过的特性,当用半透膜将溶剂与溶液隔开时,溶剂分子可向膜两侧自由渗透,而溶质分子通不过半透膜。这时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目多的溶剂将有较多的溶剂分子进入溶液,而溶液中只有较少数目的溶剂分子进入溶剂一侧。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造成溶剂分子进入溶液。 等渗以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280~320mmol 〃L -1为标准,低于280 mmol 〃L -1为低渗溶液;高于320 mmol 〃L -1的为高渗溶液。 医学常识:外科消毒用的乙醇浓度是75%?因为含有甲醇,工业酒精为什么不能做饮用酒?血糖通常指血液中的是葡萄糖?机体溶胀能力下降是老年人产生很多皱纹及血管硬化的原因之一;生物标本防腐剂“福尔马林”的成分为40%甲醛水溶液;溶液的渗透压是溶液的性质,不是半透膜存在时才存在;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9g 〃L -1NaCl ,50g 〃L -1葡萄糖,9g 〃L -1乳酸钠,12.5g 〃L -1 NaHCO 3等等。 3.临床上大量输液的基本原则是应用等渗溶液。溶血是指红细胞(红血球)因各种原因造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溶出的现象。引起溶血的原因之一是渗透压的问题。 解释: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用等渗溶液? 答:血液具有一定的渗透浓度,但在血液中注入大量的低渗溶液时,稀释了血液,使其渗透浓度大大下降,这时血液中的水分子将会通过细胞膜向红细胞内渗透,而使血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反之,若向血液中注入大量的高渗溶液时,将使血液渗透浓度大大升高,这时红细胞内液的水分子又将会通过细胞膜向血液中渗透。上述两种情况,严重时都可危及生命,所以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应该用等渗溶液。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1.一些基本概念:基元反应(元反应):一步可以完成的化学反应。 催化剂:那些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组成、质量和化学性质基本保持不变的物质。 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则在指定温度下活化分子数越少,反应就越慢。 有效碰撞理论认为,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碰撞次数增多,从而有效碰撞数增多。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而不是反应物与产物浓度相等。 3.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有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 可逆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平衡常数数值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随浓度、压力变化。 ◆ 催化剂不会使化学平衡移动,也不能增加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1. 一些基本概念: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叫酸。如:NH 4+, HAc ,H 2PO 4-,HCl 等;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叫碱,如:NH 3, ,H 2PO 4-,Cl -等。既能给出质子,又能结合质子的物质叫两性物质,如HPO 43-,H 2O ,HCO 3-。 H 2O 的共轭碱是OH - ,共轭酸H 3O -; HCO 3-的共轭碱是CO 32- ,共轭酸是H 2CO 3。 会计算一元弱酸(弱碱)溶液的[H +]、[OH -]和pH 值。如已知NH 3?H 2O 的K b ,计算0.10 mol·L -1氨水的

医用化学基础第六章试题

一、选择题 1.醇、酚都是烃的( ) A.同位素B.同分异构体C.含氧衍生物 D.同系物E.同素异形体 2.临床上作外用消毒剂的酒精浓度为( ) A.0.25 B.0.25 ~ 0.50 C.0.70 ~ 0.75 D.0.90 ~ 0.95 E.0.98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物质是( ) A.苯酚B.乙醇C.甘油 D.乙醚E.乙酸 4.“来苏尔”常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其主要成分是( ) A.甘油B.甲酚C.肥皂 D.苯酚E.酒精 5.临床上把加入少量苯甲醇的注射剂称为无痛水,是因为苯甲醇具有( ) A.防腐作用B.消毒作用c.氧化作用 D.还原作用E.麻醉作用 6.下面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A.甲苯B.苯酚C.甘油 D.苄醇E.苯胺 7.检查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丙酮常用的试剂是( ) A.托伦试剂B.斐林试剂 C.三氯化铁溶液D.品红亚硫酸试剂 E.亚硝酰铁氰化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8.可用托伦试剂进行鉴别的是( ) A.甲醛与乙醛B.乙醛与丙酮C.丙酮与丁酮 D.乙醛与苯甲醛E.丙酮和乙醇 9.既能与士伦试剂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物质是( ) A.乙酸B.乙醇C.甲酸 D.丙酮E.苯甲酸 10.酯的水解产物是( ) A.羧酸和醛B.羧酸和醇C.羧酸和酮 D.羧酸和醚E.两种羧酸 11.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 食品称为绿色食品,海洋提取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 A.食醋B.面粉C.海带 D.菜油E.大米 12.下列物质中不具有碱性的是( ) A.氨气B.甲胺c.二甲胺

医用化学重点汇总

化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 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自然科学 无机化学: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 有机化学: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含量 物理化学:运用物理学原理和实验方法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 基础化学部分主要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有关化学的基本计算等 * 有机化学部分主要讨论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有关知识及应用,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官能团、分类、命名、同分异构现象、合成、性质、反应、鉴别、应用等 第二章,溶液 一,溶液的组成标度 * 溶液的组成标度是指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溶液的性质常常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有关 因此,溶液的组成标度是溶液的一个重要特征 1,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体积,称为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 2,质量浓度 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称为物质B的质量浓度。 3,质量摩尔浓度 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称为物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4,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B的质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称为物质B的质量分数。 5,体积分数 溶液中溶质B的体积除以(同温同压下)溶剂的体积,称为物质B的体积分数。 二,溶液的渗透压 1,渗透: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液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2,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有半透膜存在;2.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相等,即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质粒子的数目不相等。 3,渗透的结果:缩小膜两侧的浓度差。 4,渗透的方向:由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较多的一方移向水分子数较少的一方。即由低渗渗溶液指向高渗溶液。 5,为维持只允许溶剂分子透过的半透膜所隔开的溶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等于溶液的渗透压。渗透压的符号为单位为Pa或kPa。 6,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只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微粒数)成正比,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 校正因子i值是一“分子”电解质解离出的粒子个数。 7,渗透浓度:我们把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

医用化学基础复习资料.doc

《医用化学基础》复习资料 周纪 2014年11月30日 第三章溶液 1.物质的量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___________ ,用符号 ______ 表示。 2.阿伏伽徳罗常数用符号______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1摩尔任何物质都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摩尔质量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用符号______ 表示。 5.90 g H20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6. 2. 5 mol Fe原子的质量是多少? 7. 4.9 gH2S0{分子里含多少个H2SO4分子?

8.某KOII溶液1000ml中含0. 5mol的KOH,试问该K0II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9.100ml正常人的血清中含lO.Omg C『,计算正常人血清屮含C屮的物质的量浓 度. 10?临床上纠正酸屮毒使用的乳酸钠(MGHQ)注射液,规格为每支20ml注射液中伤乳酸2. 24 g,求该注射液中乳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11.我国药典规定,生理盐水的规格是500ml生理盐水屮含有4.5 g NaCl,计 算牛理盐水的质量浓度?。

12.临床上纠正酸中毒使用的乳酸钠(NaGHQ)注射液,规格为每支20ml注射液屮含乳酸钠2. 24 g,求该注射液屮乳酸钠的质量浓度. 13.9 g/L牛理盐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4 ?临床上纠正酸屮毒使用的乳酸钠(NaGHQJ注射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问该注射液的质量浓度是多少? 15?配制0. 2mol/L汕01【溶液100ml,需取2mol/L NaOH溶液多少ml?

医用化学基础第二章试题

一、选择题 1.物质的量是表示( ) A.物质数量的量B.物质质量的量C.物质粒子数目的量 D.物质单位的量E.物质能量的量 2.0.5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是( )个 A.3.01×1023B.6.02×1023C.0.5 D.1 E.2 3.1 mol氢气与1mol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 ) A.分子数B.原子数C.质量 D.摩尔质量E.粒子数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氮气含6.02×1023个原子 B.1mol氮气含6.02×1023个分子 C.1mol氮气的质量是28g D.氮气的摩尔质量是28g/mol E.1mol氮气含14×6.02×1023个电子 5.下列各物质质量相同,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 A.H20 B.H2SO4.C.NaOH D.K2S04E.HCl 6.下列物质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17g NH3B.9g H2O C.73gHCI D.147g H2S O 4E.5g H2 7.将4g NaOH溶解在lL水中,取出10mL,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mol/L B.0.1imol/L C.0.01mol/L D.10mol/L E.0.5mol/L 8.12.5g葡萄糖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 A.25g/L B.5g/L C.50g/L D.0.025g/L E.0.5g/L 9.0.149mo]/L的NaHCO3溶液,其质量浓度为( ) A.12.1g/L B.12.2g/L C.12.3g/L D.12.5g/L E.1.25g/L 10.9g/L的生理盐水,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A.0.154 B.0.0154 C.0.280 D.1.54 E.0.9 11.配制0.10mol/L乳酸钠(NaC3H5O3)溶液250mL,需用112g/L乳酸钠溶液的体积为( ) A.50mL B.40mL C.25mL

医用化学基础第四章试题

一、选择题 1.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 D.过渡元素E.无法确定 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4 B.15 C.16 D.17 E.11 3.某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ⅥA,它的最高正化合价可能是( ) A.+1 B.+2 C.+6 D.+7 E.0 4.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处于周期表中的( ) A.I A B.ⅣA C.V A D.ⅦA E.0 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出原子的( ) 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 A.①④⑤B.②④⑤C.③④⑤ D.①②③E.①③⑤ 6.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E.质子数和中子数 7.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Li Na K B.Ba2+Ca2+Mg2+C.Cl—Ca2+K+ D.N 0 F E.Be C Al 8.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已发现所有元素,不可能再发现新的元素 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 C.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E.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9.不能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单质存在的非金属是( ) A.氮B.氧C.碳 D.氟E.氢 10.能与冷浓硫酸作用产生钝化现象的金属是( ) A.铁和锌B.铁和铝C.铝和铜 D.锌和铝E.钠和银

医用化学课后习题答案1至8章

习 题 解 答 第一章 溶 液 1. 温度、压力如何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2. 何谓亨利定律?何谓气体吸收系数? 3. 亨利定律适应的范围是什么? 4. 20℃,10.00mL 饱和NaCl 溶液的质量为12.003g ,将其蒸干后,得到NaCl 3.173g 。求: (1)质量摩尔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Cl 的相对分子量为:58.5 NaCl 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05424.05.58173 .3=== (1) NaCl 的溶解度:)100/gNaCl (93.35100173.3003.12173 .3水g =?- (2) 质量摩尔浓度:).(143.61000 /)173.3003.12(5.58/173.31-=-== kg mol W n m B B (3) 物质的量浓度:).(424.51000 /105.58/173.31-== L mol V n c B B 5. 将8.4g NaHCO 3溶于水配成1000mL 溶液,计算该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HCO 3相对分子量为:84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1.084 4.8=== Na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1.01000 /10001.01-=== L mol V n c B B 6. 欲配制10.5mol ·L -1 H 2SO 4 500mL ,需质量分数为0.98的H 2SO 4(密度为1.84)多少毫升? 解: H 2SO 4的相对分子量为:98 所需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mol V c n B B 25.51000/5005.10=?=?= 设所需的0.98的H 2SO 4V (ml ),则H 2SO 4溶液的质量为V ×1.84(g ),所以含有的纯H 2SO 4为V ×1.84×0.98(g )。 25.598 98.084.1=??==V M m n B V =285.3ml

医用基础化学

化学、物理、数学的学习关键是课本上的例子,例题全弄明白基本上挂不了科,要想考高分呢~就要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记牢,而且会将其运用,本书特整理课本资料,总结习题,助大一新生更上一层楼。 大学里的考试与高中不同,高中是理论简单但是题是深化的,这里理论可能大家学习起来很吃力,不过题是很简单,理论多琢磨一下题就会做,要想考高分还是大学里的基础最关键。 后另附试题,仅供参考。 本书以详细的课本重点基础知识为基本出发点,另附课外答案,拟制的模拟习题,帮助同学们提高,一切以书为本。 由于字数众多,字符繁杂总会有考虑不当之处,还请指出,我们会尽力改正。 基础化学 考试章节: 第二章溶液 第三章酸碱解离平衡和缓冲溶液(第四节比较重要) 第四章难容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五章胶体分散系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十章共价键和分子间力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第十二章滴定分析 第十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 SI制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开尔文(k)、坎德拉(cd)、摩尔、安 第二章溶液 第一节: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数量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单位摩尔,符号:mol。

2、0.012kg12C的原子数目是阿伏伽德罗常数,L=6.02×1023mol-1 3、摩尔质量:B的质量除以B的物质的量即: M B=m B/n B 3、物质的量浓度:物质B的物质的量n 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即: c B=n B/V 4、摩尔分数又称为物质的量分数:定义为B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即: x B=n B/(n A+n B)——B的摩尔分数(若溶液只有A与B) 5、质量摩尔浓度:B的物质的量n B除以溶剂的质量m A(Kg),即: b B=n B/m A 6、质量分数:B的质量m B除以溶液的质量m,即: ωB=m B/m 7、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与B的浓度c B之间的关系: ρB=c B/c B·M B 第二节: 1、溶液的性质分为两类,一是决定于溶质的本性,二是与溶质无关,主要取决于溶质微粒数的多少。二者统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2、由液相变为气相为蒸发,气相变为液相为凝结。 3、蒸汽所具有的压强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1)蒸汽压的大小与液体本性有关,与温度有关。(详细见课本P12表) 2)稀溶液蒸汽压比纯溶液蒸汽压低原因:纯溶液表面部分被溶质分子占据单位之间内溶剂分子蒸发量少其蒸汽压必然低于稀溶液蒸汽压,这种现象称为:蒸汽压下降。 3)部分公式: A、p=p o x A(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蒸汽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推导一下:x A+x B=1 p=p o(1-x B)p o-p=pox B Δp=p o x B 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与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B、若稀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 B远远小于溶剂的物质的量n A x B=n B/(n A+n B)≈n B/n A=n B/(m A/M A) Δp=p o?n B/(m A/M A)=p o M A?n B/m A 式中m A与M A分别为溶剂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设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 B (b B=n B/m A)则: Δp=p o M A b B=Kb B 一定温度下p o?M A为定值用K表示 4、溶液沸点升高是由于蒸汽压下降引起的。 ΔT b=K'Kb B=K b?b B 5、凝固点是固、液两相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纯水的凝固点(273.15K)又称冰点。 ΔT f=K f?b B=K f?(m B/M B)/m A M B=K f?m B/(ΔT f?m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