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烂果80%都与这些因素病害有关

葡萄烂果80%都与这些因素病害有关
葡萄烂果80%都与这些因素病害有关

葡萄烂果80%都与这些因素病害有关

引起葡萄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和酸腐病,熟悉这些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有助于降低葡萄烂果率。

主要病害的诊断及发病条件

灰霉病

灰霉病引起果实腐烂,主要发生在果实近成熟期和贮藏期。灰霉病除为害果实外,也可为害叶片和枝条。通常在早春花期开始侵入,果实近成熟期和贮藏期出现症状。

为害症状

幼芽和新梢受害,会出现褐色病斑,导致干枯。叶片被侵染后会形成大的病斑,一般位于叶片的边沿、比较薄的地方,病斑为不规则形状、红褐色。

花序感病,开花前为害,花序暗褐色,似开水烫伤状,病部组织软腐,表面长满灰霉,被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

果梗感病,变黑色,有时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气候干燥时,导致果穗萎蔫脱落;气候湿润时,产生霉层导致整个果穗腐烂。

成熟果实感病,变色、腐烂。如果气候干燥,被侵染的果粒干枯;如果气候湿润,果粒会破裂,并且在果实表面形成鼠灰色的霉层。

发生原因

葡萄株行距过密,偏施氮肥,通风不良。

保护地浇水过多,湿度大。

土壤偏碱性、土壤粘重都有利于田间病害的发生。

葡萄采后贮藏阶段灰霉病的发生,与葡萄品种、贮藏的温湿度条件及保鲜药剂的使用都有很大的相关性。

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是在葡萄近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各葡萄产区发生较普遍,高温多雨的地区,早春也可引起葡萄花穗腐烂,为害枝干、叶片等大多为潜伏侵染,无明显症状。

为害症状

果实着色后、近成熟期显现症状,果面产生针头大小淡褐色斑点或雪花状斑纹,渐扩大,变褐至黑褐色圆形病斑,密生轮纹状小黑点。

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盘中出现粉红或橙红色的黏状物,病斑表面涌出粉红色黏液。

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整个果面软腐易脱落,发病较轻的果粒多不脱落,整穗挂在枝干上逐渐干枯,最后变成僵果。

发生原因

炭疽病一般在高温多雨的年份易发病;上年病重的葡萄园发病重。

留果过多、施用氮肥过多、架式过低,蔓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都有利于发病。地势低洼、土壤黏性、积水或空气不流通发病重。

套袋栽培的葡萄病害轻;不同的品种发病的情况不同。

白腐病

白腐病和炭疽病都可引起果实腐烂,二者在烂果上均可出现小黑点,两者的差异表现为:白腐病烂果易脱落,穗轴也表现干枯,小黑点在果实内部,斑点黑色;炭疽病葡萄烂果是果实部位腐烂,不易脱落。

为害症状

叶片感病,先在叶尖、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形成淡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并扩大为同心轮纹大斑,其上散生灰白色小粒点,且以叶背和叶脉两边居多,后期病斑干枯易破裂。

果穗感病,在穗轴和果梗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逐渐扩大抑制果粒或下部果穗发育,使果粒皱缩。

枝蔓感病,多在有机械伤或接近地面的部位发病,枝蔓受害形成溃疡型病斑。

果粒感病,初期为浅褐色水浸状腐烂,后蔓延全果,果中有灰白色小粒点。严重时全穗腐烂,病果极易受震脱落,重病园地面落满一层。

发生原因

白腐病的分生孢子不能直接侵入果实,但可以通过皮孔或直接侵入穗轴和果梗。侵入果实需要通过伤口,最主要是冰雹造成的伤口、尘土飞扬造成的伤口、病虫害造成的伤口等。

高温高湿、多雨、雹害、的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所以发病盛期在7~8月份。肥水供应不足,管理粗放,修剪不适,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其他病虫害及机械损伤较多的果园,亦利于白腐病的发生。

酸腐病

酸腐病主要危害着色期至成熟期的果穗,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果实上有伤口。该病是真菌、细菌和醋蝇联合危害造成的,严格讲,应属于二次侵染病害。

为害症状

造成果粒腐烂,且有大量汁液从伤口流出,并带有醋酸味,流出的汁液会造成汁液接触部位的腐烂,整串果穗很快腐烂。

果实上有伤口,可以引诱醋蝇在伤口处产卵,醋蝇身体上有细菌存在,爬行、产卵的过程中传播细菌;伤口是真菌和细菌存活和繁殖的初始因素。

灰霉病、白粉病造成的伤口,炭疽病和白腐病病斑,以及鸟害等导致的果实伤口,是酸腐病大发生的重要诱因,有些品种成熟期易裂口也容易诱发酸腐病。

发生原因

果实有伤口,而后醋蝇在伤口处产卵并同时传播细菌,醋蝇卵孵化、幼虫取食同时造成腐烂,之后醋蝇指数增长,引起病害的流行。

品种的混合栽植,尤其是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混合种植,能增加酸腐病的发生。机械损伤(如冰雹、风、蜂、鸟等造成的伤口)或病害(如白粉病、裂果等)造成的伤口容易引来病菌和醋蝇,从而造成发病。

雨水、喷灌和浇灌等造成空气湿度过大、叶片过密、果穗周围和果穗内的高湿度会加重酸腐病的发生和为害。

预治经验分享

果园卫生

生长期:及时剪除病果穗及其它病组织,注意要将剪除的这些病组织集中处理或销毁;不能留在田间,防止病菌在田间传播。

收获期:收获时,应彻底清除病果,避免贮运期病害扩展蔓延;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果、落叶、枝条等,集中销毁。

加强栽培管理

套袋技术:套袋对防止白腐病和炭疽病效果显著,可在疏果后立即进行,6月底完成。套袋时要防止果梗受伤,动作要轻。套袋前,一般要进行果穗处理(在花后严格的病虫害控制基础上,套袋前进行果穗处理)。

推荐药剂:防灰霉病药(啶酰菌胺、腐霉利、抑霉唑)+防炭疽、白腐药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防霜霉病(吡唑·代森锌、代森锰锌、丙森锌)+保护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钙(糖醇钙)

避雨栽培:避雨栽培减少葡萄树被雨水淋湿的次数,可改变葡萄树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葡萄的生长,提高果实的品质,减少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的营养,增强植株抗病力。

药剂防治

灰霉病:防治适期是花期前后、封穗期、转色后。药剂可选用40%嘧霉胺悬浮剂800~1000倍,50%保倍福美双1500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等。采收前,喷洒60%特可多100倍液。

炭疽病:田间卫生的基础上,紧抓中前期的防治。防治炭疽病的关键期为花后至套袋前。药剂可选用50%保倍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或铜制剂等。

白腐病:在葡萄坐果后,当发现零星病穗出现时,应摘除病穗,并立即开始喷药。以后每隔半月喷药一次,直至采果前停止,共喷药约4~5次。药剂可选

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50%保倍福美双1500倍、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

酸腐病:在开始着色期及成熟期分别使用1次400倍80%水胆矾石膏可湿性粉剂即可;如已发现病果,要及时去除,并摘除沾有病果果汁的其他果粒,喷施80%水胆矾石膏400倍,间隔1周左右再喷1次,连喷两次,并在发现有醋蝇时喷杀虫剂如10%高效氯氰乳油3000倍液等,杀虫剂和杀菌剂也可混合一起喷,做到病虫兼治。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 葡萄烂果在葡萄园管理中,每年都会出现,给葡萄种植专业户造成不少损失。下面谈一下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 1、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葡萄的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等病菌,都喜欢潮湿的环境,一到多雨年份就大量发生,危害严重,造成烂果。 2、枝繁叶茂,通风透光差。葡萄架面枝叶过密,果穗留量大,通风透光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造成烂果。 3、营养失调,微肥不足。合理施用有机肥或无机复合肥,能增强对多种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并使刺吸性害虫的营养恶化,而氮肥过多,磷钾及微肥不足,土壤积水都会促使病虫害发生,造成烂果。 二、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性强的葡萄品种。 2、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病害防治:发病初期就进行喷药防治,药剂可用甲托,多菌灵等根据病情7——10天防治一次,共防治2——5次,如遇阴雨天气适当增加防治次数。 虫害防治:主要有蓟马、二星叶蝉、葡萄虎蛾等。蓟马、二星叶蝉可用吡虫啉2000——3000倍液防治;葡萄虎蛾可用氯氰菊酯2000倍液喷雾或阿维菌素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3、结合套袋防烂果。套袋可减轻病虫危害,减少裂果、烂果。套袋要在果穗整形后立即进行,套袋前要细喷一次杀虫杀菌剂,采收前1——2周摘袋,以促进着色。 4、结合夏剪防烂果。夏剪要做到及时疏除过密枝梢和徒长枝,对结果枝组要精细修剪,及时摘心,防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影响当年产量。修剪时要注意:结果母枝每个节位只留一个饱满芽,其余侧芽或副芽全部抹去;开花前5——7天,在结果枝最上端花序前,留4——5片叶摘心。另外,还要合理留取花量、防止过量负载。花期至果实膨大期及时疏花疏果,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烂果,提高果实品质。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是直接影响葡萄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而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我区葡萄生产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生规律也较复杂,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为避免葡萄生长后期出现烂果现象,人们常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 2011-01-07 11:52:24| 分类:葡萄*管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葡萄是一种色艳昧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葡萄适应性很强,我国广大地区均可种植。我国已报道的葡萄病害有40多种,其中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 灰霉病等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1.葡萄霜霉病 分布为害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 流域,此病广泛漪行(图4-1)。 图4-1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情况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随后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变黄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图4-2至图4-5)。新梢、叶柄及卷须受害产生水浸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幼果从果梗开始发病,受害幼果 呈灰色,果面布满白色霉层(图4-6)。 图4-2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

图4-3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 图4-4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 图4-5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末期症状 图4-6 葡萄霜霉病为害幼果症状 病原Plasmopara viticola称葡萄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图4-7)。菌丝管

状。孢子囊椭圆形,透明,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孢囊梗一般4~6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每个孢子囊产生4~85"-游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游动孢子为单细胞,呈肾形。 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后的卵孢子,降雨量达lOmm以上,土温15℃左右时即可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图4—8)。 图4-7 葡萄霜霉病病菌 1.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3.被害组织中卵孢子4.卵孢子萌发5. 游动孢子 图4-8葡萄霜霉病病害循环 1.病叶中的病原茵 2.卵孢子 3.萌发形成芽孢囊 4.释放游动孢子 5.雨水 6.幼嫩组织被侵染 7.形成子实体 8.形成孢子囊 9.游动孢子 10.灰霉果 11.果实腐烂 12.病叶脱落 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次在8月

葡萄夏季烂果咋回事

葡萄夏季烂果咋回事 近年来,葡萄烂果现象日趋严重,经调查,平均烂果率达20%以上,特殊年份高达50%,个别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给果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调查的烂果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一、烂果原因 1.病菌侵染。一般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特殊年份也有叶枯病和黑腐病。 2.营养不良。树势衰弱,偏重氮肥,缺少钾、钙、微量元素或挂果过多、负载量大,均会导致植株长势弱,降低抗病能力。 3.果园郁闭。夏剪不及时,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再加上雨水过多,土壤和空气湿度大,都会加速病害的传染和蔓延。 二、防治措施 1.彻底清除菌源。秋后枝蔓下架前清除病残体,并将清除的病残体集中烧毁。埋土防寒前和春天出土后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300倍液的五氯酚钠或50~100倍液索利巴尔铲除菌源,减少发病。生长

季节及时夏剪,摘除病叶、病果、病蔓,并集中销毁。 2.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松土,防止园内湿度过大。及时绑蔓、摘心,保持架内通风透光。增施钾、钙及微量元素肥料,如磷酸二氢钾、氨钙王、必多收、高产保等,提高叶片功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控制产量,合理负担。依照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产量,一般成龄果园亩产应控制在2500~3500公斤。 3.药剂防治。对上年发病严重的果园,在病害发生前,于地面撒石灰,亩施量约15公斤;pH值在7以上的土壤可进行地面撒药,药剂可选用福美双、硫黄粉各1份、石灰2份,三者混合均匀,撒在地面,每亩用量1~2公斤;架下喷福美双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炭疽福美、炭疽灵等均可控制来自土壤越冬的初侵染病原菌。生长季节喷1∶0.5~0.7∶200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保护叶片、枝蔓、果穗等,减少侵染机会。一旦发生白腐病、炭疽病、箱霉病等病害,要对症施药。

葡萄烂果

葡萄烂果、软粒怎么办 一、病害的可能 从病害的角度分析葡萄软粒或烂果,田间普遍见到的就是下面这5种病害,分别是霜霉病、白腐病、溃疡病、房枯病、酸腐病。 1、霜霉病危害表现特征 在叶片上:开始危害时为半透明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多角形病斑,环境潮湿时,叶背出现霜状物(不是毛状物)。发病叶片会早脱落。 在花蕾、前期幼果上:染病的话可见霜状霉层。 在中期幼果上:染病的幼果纵经2厘米以上后就不再呈现霜状物表现,果面不凹陷,果肉褐色,果梗不枯,但会掉粒,全穗会干瘪。 2、白腐病危害表现特征 是南方地区和冰雹地区的主要病害。 在果穗上:先在小果梗和穗轴上发生浅褪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发病,逐渐变褐腐烂。小穗轴或穗轴发病,发病部位逐渐溢缩干枯,病果受振动的话易脱落。 在叶片上:多在叶尖、叶缘或破损处发病,初期呈现水渍状褐色不规则斑点,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并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上面生灰白色小粒点,病斑发展末期常常干枯破裂。 3、溃疡病危害表现特征 一般在转色期开始出现症状。 在果穗上:首先表现在穗轴上,出现黑褐色病斑,向下发展引起果梗变干枯,然后导致果实腐烂脱落,有时果实不脱落,逐渐干缩。 在枝条上:出现灰白色梭形病斑,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横切病枝条维管束变褐。枝条症状在分支处和节间处的症状比较常见。 4、房枯病危害表现特征

在果穗上:穗轴、果柄受害,初期先产生圆形至椭圆形暗褐色至灰黑色病斑,稍凹陷。扩展后病斑绕穗轴或果柄一周,导致病部以下组织干枯,果实生长受阻,果粒开始变软,然后会导致果面出现皱纹。 在果粒上:果粒受害,多发生于果穗生长中后期。初期果蒂一端失水萎蔫,产生不规则淡褐色病斑,后逐渐形成暗褐色至紫褐色病斑,并扩展到全果,使果粒腐烂凹陷,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后期果粒干缩成僵果,残存于植株上不易脱落。 在叶片上:初期产生圆形小斑点,扩大后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后期病斑中部散生小黑点。 5、酸腐病(综合性病害)危害表现 果粒腐烂,醋蝇出现在烂果穗周围(醋蝇:粉红色的小蝇,长4毫米左右),有醋酸味,烂果内可见灰白色小蛆,烂果汁液流到好的果实、果梗、穗轴上造成腐烂,果实腐烂后干枯,干枯的果粒只有果皮和种子。 解决办法 认真记住不同病害的发生特征,结合自身园子的情况,尽量确定下来是由哪种病引起的,实在拿不定主意,那就多问些人(不过也不要过多信赖他人的说辞,因为葡萄园的环境太复杂,别人都没实地在你园子见过什么情况,就只是剪短的几句交谈,3个人肯定会3种以上不同的看法),所以自己一定不要偷懒,先把一些基础的掌握。 具体要用到什么药,我在这里就不列举了,每个园子的抗药性不一样,人家说某某种药有用在你园子却不一定有用。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园子情况来用药,咨询当地农药店、技术站、有经验的葡友等。 二、生理性病害的可能 除了一些病菌感染户引起,在生理上的某些病害也会引起葡萄出现类似软粒、烂果现象,如日灼、气灼、水罐子病。 1、日灼的表现特征 阳光直接照到果穗肩部、中部果粒。前期果实日灼果粒全干瘪,中、后期果实日灼果面褐色凹陷。阴雨天后转晴热这一天会加重日灼。 2、气灼的表现特征 大棚遇到33℃以上高温连续数天会产生,一般是不接受光的果粒会发生。

辣椒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辣椒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辣椒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蔬菜,很多地区都有种植,但是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烂果的现象。引起辣椒烂果的病害有较多,但是因为病原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会有所差异,想要防治辣椒烂果要先识别是哪种病因引起的,再对症下药,下面就与小农妹一起来学习辣椒烂果的四大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1、日灼病造成辣椒烂果 在高温天气,辣椒果实向阳部分受阳光直晒,使果皮退色变硬,产生灰白色革质状斑,病部表面变薄,果肉组织坏死发硬。在后期易被其他病菌浸染,出现黑霉并发生腐烂。应及时浇水,均衡供水,改善田间小气候。在对辣椒整枝打杈时适当留两片叶再摘心,这样可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减少病害发生。 2、脐腐病造成辣椒烂果 辣椒果实在脐部受害,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并迅速扩大,病部皱缩,后期表面凹陷。常因寄生其他病菌而变黑或腐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温干旱,*壤水分供应不足,辣(甜)椒植株供应钙元素不平衡,导致果实缺钙。另外,偏施氮肥,也会影响植株对钙的吸收,导致辣椒果实缺钙产生脐腐病。调查显示,当*壤中含钙量在0.2%以下时容易发生该病。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1%的氯化钙溶液。另外,如病部变黑或腐烂,可结合黑霉病或软腐病同时防治。

3、软腐病造成辣椒烂果 发病初期辣椒果实呈水渍状且有暗绿色斑,然后全果软腐,有恶臭味,内部的果肉腐烂,果皮会变白,干缩后果实一般会挂在枝条上,遇到外力后会脱落。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或50%DT杀菌剂或40%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可杀得或加瑞农等药剂,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4、疫病造成辣椒烂果 多数先从蒂部染病,呈水渍状灰绿色病斑,后迅速变褐软腐。遇到潮湿的天气时,表面会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病果干缩页不会脱落。其他部位如茎杈枝叶上,常有水渍状褐斑。要注意加强防治。可喷64%杀毒矾与55%瑞毒霉混合液(15公斤水中,两种药剂各加30克),或58%甲霜灵锰锌或69%安克锰锌或60%氟吗·锰锌等,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三种葡萄叶部病害检测系统

三种葡萄叶部病害检测系统

毕业设计 中文题目:三种葡萄叶片病害的识别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2013年05月 目录 1 引言 (4)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1.2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 1.3主要研究内容 (5) 2 系统硬件设计 (5) 2.2AT89S52最小系统 (6) 2.3液晶显示模块 (7) 2.4矩阵键盘模块 (9) 2.5电源选择 (10) 3 知识库及推理系统设计 (10) 3.1知识库建立 (10) 3.2数据库建立 (13) 3.3推理系统构成 (14) 4 葡萄叶部病害诊断软件系统设计 (15) 4.1葡萄叶部病害诊断系统流程图 (15) 4.2显示汉字或图形流程图: (16) 4.3系统子程序 (16) 4.3.1显示子程序 (16) 4.3.2按键子程序 (17) 4.3.3初始化子程序 (18) 4.3.4主函数 (18) 5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1:相关英文文献 (24) 附录2:英文文献中文译文 (28) 摘要

进入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实现生 产力质的飞跃,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这一管理和传播手段。而作为信息技术重要内容的智能化的农作物病害诊断系统已成为精确农业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工智能、知识库建立,数据库建立,推理系统设计。以及专家系统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现状,针对课题要求的葡萄叶部病害诊断系统提出了设计方案并予以实现。通过对经典专家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多知识库、多主体特性是专家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文研究的葡萄叶部诊断系统主要包括了知识库,数据库,推理系统设计三大模块。完成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编译,为了实现葡萄叶部病害的准确诊断,本文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与相关种植人员的讨论,建立了自己的推理系统,通过不断的调试,初步完成了葡萄叶部病害的诊断。 并且系统具有便携式、成本低的特点,对葡萄叶部病害诊断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思路,对其他农作物病害诊断,分析具有参考价值,为农作物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病害诊断知识库数据库推理系统 三种葡萄叶片病害的识别系统设计

葡萄烂果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葡萄烂果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种植过葡萄的种植户通常都会遇到葡萄烂果的现象,尤其到了葡萄种植的中后期,一旦烂果,就会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种,给农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由此亲农网为大家带来了葡萄烂果的原因分析及如何防治葡萄烂果的现象。 一、发病原因 1.病菌侵染。引发葡萄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白腐病、炭疽病,特殊年份还有黑腐病。白腐病、黑腐病不仅会导致烂果、烂穗,而且会侵染葡萄枝蔓形成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枝叶枯死、树势衰弱,影响当年和翌年果实产量和品质。 2. 不良天气。中原地区7—8月份雨水集中,而此期正是葡萄果实生长的中后期,此时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容易造成上述3种病害的大流行。 3.果园管理不当。中原地区的葡萄园大多采用篱臂架,虽然夏季管理方便,但整个架内外枝繁叶茂易导致通风透光不良,且果穗大多暴露在外或拥挤在枝蔓中,加之雨水多、空气闷热,架内易形成高温高湿的小气候,若再因暴风雨、冰雹、日烧、裂果或鸟虫造成机械伤,就会加重“烂果病”的流行,并引发继发性病害。

4.树势衰弱。以下因素都会造成树势衰弱,抗病力差:有机肥施用不足,偏施氮肥,忽视磷、钾、钙等养分;夏剪不合理,绑蔓、摘心、疏梢、顺穗等不及时,使果实生长期营养供应不良;无效枝叶过多,无效消耗过大;树体挂果过多,架下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等

二、防治措施 1.改篱臂架为小棚架,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小气候。应采用小棚架、单龙干或双龙干整枝,中短梢修剪。必须保证棚面光照充足,叶面积指数以不超过1.5~ 2.0为宜;在果实近成熟期要调整架下透光率,一般要求在30%左右。生长季节要及时夏剪、绑蔓、疏梢、摘心、舒展果穗,使果穗悬垂于架面“花荫下”,避免发生日灼或有雨水残积于果面,避免暴风雨、冰雹等对果实造成机械伤。 2.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采用隔年、隔行轮换开沟的方式施入腐熟有机粪肥,最好用鸡粪,配施适量磷、钾肥。此期温度较高,不仅有利于有机肥的分解,而且叶片光合能力较强,能有效利用养分。在葡萄生长后期还可结合用药喷施2%~3%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明显增强树势,减少“烂果”的发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叶片功能,增强树势和抗病能力。 雨后要注意排除园内积水,并及时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湿度过大,黏性土壤还应注意进行土壤改良,以增强根部土壤的透气性。注意提高结果部位,地面上40~50 厘米处尽量不留果穗,以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 3.清除菌源。在秋后枝蔓下架前清除园内病残体,并将其集中烧毁。在秋季埋土防寒前和春天出土后喷施索利巴尔50~100 倍液或波美3~5 度石硫合剂+五氯酚钠300倍液,以清除菌源。在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病蔓,并将其集中深埋。 4.加强架面管理。注意及时绑蔓、摘心,保持架内通风透光。按照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产量,一般成龄果园每667平方米产量应控制在2 500~3 500千克。 5. 药剂防治。对于染病葡萄园,可在树体发芽前,向树体或地面喷布波美2度石硫合剂+五氯酚钠200 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起到保护和预防作用。 对于重病果园,可在病害发生初期用福美双1份、硫黄粉1份、石灰2份混合均匀后撒在葡萄架下的地面上,每667 平方米用药1~2 千克。生长期发病的,可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整个生长季节每隔10~15 天喷1 次,但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对上年发病严重的果园,要在病害发生前在架下喷福美双500~600 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 倍液,以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病源;在生长季节喷施适当浓度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以减少病害侵染的机会。一旦发生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要对症施药,但要注意交替用药。果实着色后,为防止农药污染果穗,可用12%绿乳铜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病害。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 今天在qq上有一个刚刚种植葡萄的朋友,说他的葡萄有了霜霉病应该怎么办,我正好手里有这个病的一些资料,给了他,希望能帮到他。下午我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是不是写一篇葡萄常见病虫害的日志,来让新手朋友了解下,于是我整理了一些资料,谢了这篇文章。 葡萄毛毯病 毛毯病也叫毛毡病,发病初期叶背面发生灰白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密生白色绒毛,形似毛毯状。被害处因受刺激而深深凹陷,叶面凸起。发病严重时绒毛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叶片皱缩不平,焦枯脱落。毛毯病其实是葡萄潜叶壁虱寄生而引起的虫害。 (1)加强植物检疫,不得引入病苗。 (2)种苗消毒。先将插条放入30—40℃热水中浸5—7分钟,然后移至50℃热水中再浸5—7分钟,以杀死潜伏的壁虱。也可用杀螨剂浸条消毒。 (3)防寒前彻底清扫田间,将病叶集中烧毁。 (4)春季葡萄芽膨大时喷3—5°Be(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生严重的葡萄园,发芽后再喷1—2次0.3—0.5°Be石硫合剂。6月上旬可喷一次1.8%齐螨素4000—5000倍或扫螨净2000倍液。 (5)葡萄下架后埋土前,喷一次3—5°Be石硫合剂。

葡萄黑痘病 黑痘病主要为害幼叶、嫩梢、花序、幼果、卷须等。幼叶发病时因叶脉停止生长,造成叶片皱缩、畸形。大叶受害时,发生疏密不等的黄色圆斑,以后中央变为灰色,外围紫褐色,病斑干枯形成穿孔。嫩梢、叶柄、果柄被害时,先发生紫褐色长椭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病梢干枯。果粒受害后产生中央灰色、边缘紫红色的鸟眼状病斑,后停止生长,硬化或龟裂,味酸,失去食用价值。此病一般在春季发芽后10—15天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5—30℃。春夏多雨潮湿年份发病严重,应注意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经常清除病叶、病枝、僵穗,落叶后清扫田园;以减少越冬病源。 (3)发芽前喷3—5°Be(波美度)石硫合剂,并加入200—300倍五氯酚钠;以控制越冬病菌。开花前、落花后、果实玉米粒大小时各喷一次1:0.7:200—240倍波尔多液,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葡丰宝或瑞葡丰1500—2000倍液。 葡萄霜霉病 霜霉病是葡萄晚期病害,叶片发病后产生淡黄色多角形斑点,以后逐步扩大变黄褐色,干枯脱落。在病斑发展过程中,叶背面发生一层灰白色的霜霉状物。嫩梢受害时表面有稀疏的白霉。受害严重时嫩梢枯焦。幼果受害时果面附一层白霜并萎缩,以后变褐色,多残留在植株上。霜霉病一般在七八月份发生,18—24℃最适发病。多雨、潮湿多雾天气发病重。 (1)落叶后剪除病枝,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源。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病虫害是直接影响葡萄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而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我区葡萄生产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生规律也较复杂,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为避免葡萄生长后期出现烂果现象,人们常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葡萄农药残留量超标,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针。笔者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特点、防治等方面进行如下探讨。 1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主要原因 (1)病菌感染,一般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特殊年份也有黑腐病。 (2)营养不良,树势衰弱,偏施氮肥,缺少钾、钙、微量元素,或挂果过多、负载量大,致使植株长势弱,降低了抗病能力。 (3)气候潮湿,夏剪不及时,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雨水过多、土壤和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加速了病害的传染和蔓延。 2葡萄生长后期发生的常见病害 2.1葡萄白腐病 2.1.1病状此病主要为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后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粒软腐,振动时病粒容易脱落。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潮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 2.1.2病原常见的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Coniothyriumdiplodiella (Speg.)Sacc.),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灰白色至灰褐色,并有孔口。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着生在孢子器底部的丘状组织上;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或瓜子形、初无色,成熟时呈褐色,大小为8.9~1 3.2μm×6~8μm。 2.1.3发生特点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散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是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风雨、昆虫是该病传播的主要媒介。雨水不仅把带有分生孢子的土壤颗粒飞溅到果穗和接近地面的新梢上,也是孢子萌发侵染的主要条件。因此,6月上、中旬降雨次数的多少和降雨量的大小决定当年白腐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盛期。夏季高温多雨、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易造成病害流行。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发病严重。白腐病菌为弱寄生菌,主要由伤口侵入,如田间操作的机械伤、虫咬伤以及风害、雹害造成的伤口等,小果梗的密腺、叶片的水孔、气孔等也都是病菌侵入的门户。 2.2葡萄炭疽病 2.2.1病状此病主要危害果实,穗轴和果梗也能受害。葡萄在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故称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发生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d后,

葡萄烂果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葡萄烂果原因以及防治方 法

葡萄烂果始终是困扰农户的一大问题,葡萄常发生烂果到底是怎么回事?葡萄烂果的科学方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来分别介绍。 葡萄烂果的原因 1.病菌侵染。引发葡萄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白腐病、炭疽病,特殊年份还有黑腐病。白腐病、黑腐病不仅会导致烂果、烂穗,而且会侵染葡萄枝蔓形成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枝叶枯死、树势衰弱,影响当年和翌年果实产量和品质。 2.不良天气。中原地区7—8月份雨水集中,而此期正是葡萄果实生长的中后期,此时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容易造成上述3种病害的大流行。 3.果园管理不当。中原地区的葡萄园大多采用篱臂架,虽然夏季管理方便,但整个架内外枝繁叶茂易导致通风透光不良,且果穗大多暴露在外或拥挤在枝蔓中,加之雨水多、空气闷热,架内易形成高温高湿的小气候,若再因暴风雨、冰雹、日烧、裂果或鸟虫造成机械伤,就会加重“烂果病”的流行,并引发继发性病害。 4.树势衰弱。以下因素都会造成树势衰弱,抗病力差:有机肥施用不足,偏施氮肥,忽视磷、钾、钙等养分;夏剪不合理,绑蔓、摘心、疏梢、顺穗等不及时,使果实生长期营养供应不良;无效枝叶过多,无效消耗过大;树体挂果过多,架下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等。 葡萄烂果的防治措施 1.改篱臂架为小棚架,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小气候。应采用小棚架、单龙干或双龙干整枝,中短梢修剪。必须保证棚面光照充足,

叶面积指数以不超过1.5~2.0为宜;在果实近成熟期要调整架下透光率,一般要求在30%左右。生长季节要及时夏剪、绑蔓、疏梢、摘心、舒展果穗,使果穗悬垂于架面“花荫下”,避免发生日灼或有雨水残积于果面,避免暴风雨、冰雹等对果实造成机械伤。 2.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采用隔年、隔行轮换开沟的方式施入腐熟有机粪肥,最好用鸡粪,配施适量磷、钾肥。此期温度较高,不仅有利于有机肥的分解,而且叶片光合能力较强,能有效利用养分。在葡萄生长后期还可结合用药喷施2%~3%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明显增强树势,减少“烂果”的发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叶片功能,增强树势和抗病能力。 雨后要注意排除园内积水,并及时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湿度过大,黏性土壤还应注意进行土壤改良,以增强根部土壤的透气性。注意提高结果部位,地面上40~50厘米处尽量不留果穗,以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 3.清除菌源。在秋后枝蔓下架前清除园内病残体,并将其集中烧毁。在秋季埋土防寒前和春天出土后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五氯酚钠300倍液,以清除菌源。在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病蔓,并将其集中深埋。 4.加强架面管理。注意及时绑蔓、摘心,保持架内通风透光。按照植株的生长情况确定产量,一般成龄果园每667平方米产量应控制在2500~3500千克。 5.药剂防治。对于染病葡萄园,可在树体发芽前,向树体或地面

葡萄常见病害及防治(图文)

葡萄常见病害及防治 葡萄病害是世界葡萄生产中一个严重问题,虽然各国学者曾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但根本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至今生产上仍以化学防治为 主。但是化学防治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降低葡萄 及其加工产品的品质。常见病害的鉴别及防治 1 葡萄常见病害 葡萄病害种类较多,以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等为害较大。而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在生长后期往往造成严重危害。 1.1葡萄黑痘病 从葡萄萌芽至生长后期均 可发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 嫩部分,如幼果、叶片、新梢、 卷须等。始现期为3月下旬至4 月初,4月中旬到5月为新梢、 叶片发病高峰,6月为果实发病 高峰。叶片发病先出现针头大小 的黑褐色小点,周围有黄色晕 圈,后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中间灰白色,边缘紫褐色晕圈, 干燥时中央破裂穿孔。果实在黄 豆大小时最容易受害,病斑圆 形,中央凹陷,灰白色,外部深 褐色,似“鸟眼状”,染病较早的幼果易脱落,染病晚的果实仍能长大,但果味较酸。新梢、叶柄、卷须等症状与果实和叶片相似。春夏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 施氮肥对发病有利。 1.2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4月展叶现蕾期开始发生,每 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即6月~7月上旬和8月~九月上旬。叶片被害初 期呈半透明,淡黄色,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扩展成褐色多角形病斑。

发病严重时,引起叶片干枯早落。潮湿时叶片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霉层。 1.3葡萄炭疽病 炭疽病发生在果粒、穗轴、叶片和新梢等部位,主要为害果实,是葡萄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5月中旬(幼果期)初发病,6月中旬到7月下旬果实成熟期严重发生。幼果期感病果粒表现为黑褐色、蝇粪状病斑,但基本看不到发 展,等到成熟期发病;果实成熟期或成熟的果 树得病后,初期为褐色、圆形斑点,而后逐渐 变大并开始凹陷,在病斑表面逐渐生长出轮纹 状排列的小黑点,天气潮湿时,小粒点分泌出 粉红色粘胶状物。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半个或 整个果面,果粒软腐,或脱落或逐渐干缩形成 僵果。夏剪不及时、枝蔓郁密、雨水排水不良、 草荒重、地势低洼等都会有利于病害发生。 1.4葡萄白腐病 5月中旬初发,6月上旬至8月上旬严重发生,主要为害果实和穗轴,也为害枝蔓及叶片。一般先在穗轴或小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泽状的不整形病斑,病斑环绕穗轴1周时,导致下部分果穗干枯。果实发病多从果柄开始,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先在基部变为淡褐色,软腐,后全粒变褐腐烂。果

葡萄烂果80%都与这些因素病害有关

葡萄烂果80%都与这些因素病害有关 引起葡萄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和酸腐病,熟悉这些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有助于降低葡萄烂果率。 主要病害的诊断及发病条件 灰霉病 灰霉病引起果实腐烂,主要发生在果实近成熟期和贮藏期。灰霉病除为害果实外,也可为害叶片和枝条。通常在早春花期开始侵入,果实近成熟期和贮藏期出现症状。 为害症状

幼芽和新梢受害,会出现褐色病斑,导致干枯。叶片被侵染后会形成大的病斑,一般位于叶片的边沿、比较薄的地方,病斑为不规则形状、红褐色。

花序感病,开花前为害,花序暗褐色,似开水烫伤状,病部组织软腐,表面长满灰霉,被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 果梗感病,变黑色,有时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气候干燥时,导致果穗萎蔫脱落;气候湿润时,产生霉层导致整个果穗腐烂。 成熟果实感病,变色、腐烂。如果气候干燥,被侵染的果粒干枯;如果气候湿润,果粒会破裂,并且在果实表面形成鼠灰色的霉层。 发生原因 葡萄株行距过密,偏施氮肥,通风不良。 保护地浇水过多,湿度大。 土壤偏碱性、土壤粘重都有利于田间病害的发生。

葡萄采后贮藏阶段灰霉病的发生,与葡萄品种、贮藏的温湿度条件及保鲜药剂的使用都有很大的相关性。 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是在葡萄近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各葡萄产区发生较普遍,高温多雨的地区,早春也可引起葡萄花穗腐烂,为害枝干、叶片等大多为潜伏侵染,无明显症状。 为害症状

果实着色后、近成熟期显现症状,果面产生针头大小淡褐色斑点或雪花状斑纹,渐扩大,变褐至黑褐色圆形病斑,密生轮纹状小黑点。

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盘中出现粉红或橙红色的黏状物,病斑表面涌出粉红色黏液。 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整个果面软腐易脱落,发病较轻的果粒多不脱落,整穗挂在枝干上逐渐干枯,最后变成僵果。 发生原因 炭疽病一般在高温多雨的年份易发病;上年病重的葡萄园发病重。 留果过多、施用氮肥过多、架式过低,蔓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都有利于发病。地势低洼、土壤黏性、积水或空气不流通发病重。 套袋栽培的葡萄病害轻;不同的品种发病的情况不同。 白腐病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方法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方法 去年种植葡萄时,我地一些葡萄园发生了大面积的烂果现象。出现烂果后,许多种植户开始大量施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但防治效果并不太好,给葡萄种植户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那么,葡萄出现烂果到底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 一、原因: 1.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像葡萄的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等病菌,大多都喜欢潮湿环境,一到多雨年份就大量发生,危害严重,造成烂果。 2.枝繁叶茂,通风透气差。葡萄架面枝叶过密,果穗留量太多,通风透光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造成烂果。 3.营养失调,微肥不足。正确施用有机肥或无机复合肥,能增强果树对多种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并使刺吸性害虫的营养恶化。而氮肥过多、磷钾及微肥不足、土壤积水都会促使病虫害发生,造成烂果。 二、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如“康太”葡萄品种不仅能抗寒,而且对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也较强。还有巨峰系品种,抗黑痘病、炭疽病性能也较强。 2.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 (1)病害防治:病害在发病初期就应该开始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根据病情7~10天防治一次,共防治2~5次。如遇雨适当增加次数,雨后及时补喷。 (2)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蓟马、二星叶蝉、葡萄虎蛾等。蓟马、二星叶蝉可用吡虫啉2000~3000倍液防治;葡萄虎蛾可用氯氰菊酯2000倍液喷雾或阿维菌素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3.结合套袋防烂果。葡萄果实套袋可减轻病虫危害,减少裂果、烂果。套袋要在果穗整形后立即进行,套袋前要细喷一次杀菌杀虫剂,采收前1~2周除袋,以促进着色, 4.结合夏剪防烂果。夏剪要做到及时疏除过密枝梢和徒长枝,对结果枝组要精细修剪,及时摘心,防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影响当年产量。修剪时应注意:结果母枝每个节位只保留1个饱满芽,其余侧芽或副芽全部抹去;开花前5~7天,在结果枝最上端花序前,留4~5片叶摘心。另外,还要合理留取花量、防止葡萄树过量负载。花期至果实膨大期及时疏花疏果,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烂果,提高果实品质。 5.结合测土配方,科学施肥防烂果。一般在秋天多施农家肥。根据测土结果,到第二年春夏追加化肥,生物有机肥,使土壤变得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更适合根系生长发育。

葡萄主要病害

葡萄主要病害 葡萄霜霉病: 一、发病特点:典型症状叶片背面长出 白色霉层。 二、为害:主要为害叶片和幼果。 三、发病症状: 叶片:染病初叶片上有半透明油渍状病斑,后扩大为黄褐色病斑,限于叶脉。环境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一层白色霉状物。 果实:幼嫩果粒高度感病。果色变灰色,并生有白色霉层,后期皱缩脱落。 四、发病条件:低温,多雨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关键因素。此外,通风不畅也有利于发病。 葡萄白粉病: 一、病原菌:葡萄钩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称托氏葡萄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二、发病条件:高温干旱的夏季和温暖而潮湿、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 三、为害:主要为害葡萄的果粒、叶片、新梢及卷须等绿色幼嫩组织,以果实受损失最大;叶片老熟和果实着色后很少发病。

葡萄白粉病 四、症状: 葡萄展叶期叶片正面产生大小不等的不规 则形黄色或褪绿色小斑块,病斑正反面均可见 有一层白色粉状物,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 严重时全叶枯焦; 新梢和果梗及穗轴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可使穗轴、果梗变脆,枝梢生长受阻; 幼果先出现褐绿斑块,果面出现星芒状 花纹,其上覆盖一层白粉状物,病果停止生 长,有时变成畸形,果肉味酸。 葡萄白腐病(又名腐烂病): 一、病原菌:白腐病的病原物是一种半知菌侵害葡萄引起。病部长出的灰白色小粒点,即病菌 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初无色, 随成熟度的增长而逐渐变为淡褐 色,内含1~2个油球。 二、典型症状(识别要点): 1、病果表面密生白色小点。 2、在潮湿条件下,病组织有土腥味。 3、果实受害后,干而不落。 三、为害: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新梢、叶片。

葡萄病害(图文)

葡萄病害 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 (1) 症状: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 嫩梢、卷须、叶柄、花穗梗感病,病斑初为半透明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病斑呈黄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较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梢生长停止,扭曲,严重时枯死。 幼果感病,病斑近圆形、呈灰绿色,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后皱缩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一般不形成霉状物。穗轴感病,会引起部分果穗或整个果穗脱落。 (2)病原与发生规律:葡萄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单轴霉属Plasmopara uiticola(Berk.dt Curtis)Berl. Et de Toni.侵染所致。该菌为专性寄生菌,只危害葡萄。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在暖冬地区,附着在芽上和挂在树上的叶片内的菌丝体也能越冬。其卵孢子随腐烂叶片在土壤中能存活2年左右。翌年春天,气温达

11℃时,卵孢子在小水滴中萌发,产生芽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的绿色组织上,由气孔、水孔侵入,经7—12天的潜育期,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孢子囊通常在晚间生成,清晨有露水时进行侵染,没能侵染的孢子囊暴露在阳光下数小时即失去生活力。 空气高湿与土壤湿度大,利于霜霉病的发生。降雨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孢子囊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3--28℃,最适宜温度为15℃;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1℃,最适宜温度为10—15℃;游动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24℃。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侵染均需有雨水或露水时才能进行。 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感病程度不同,欧亚品种群的葡萄易感病,欧美杂交品种较抗病,美洲品种较少感病。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利于发病;氮肥施用过多,树势过旺,通风透光不良也利于发病。 (3) 防治方法 1.清除菌源秋季彻底清扫果园,剪除病梢,收集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加强果园管理及时夏剪,引缚枝蔓,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注意除草、排水、降低地面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对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18种葡萄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18种葡萄常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近十几年来,葡萄生产尤其是南方地区发展迅速,由于南方地区温暖多湿,稍有不慎,葡萄病害就会蔓延,严重影响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生产中,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葡萄病害的发生规律,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症用药,合理混配,交换使用的科学用药原则,并通过加强肥水、改善光照、增强树势等综合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下面介绍葡萄生产中18种常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葡萄灰霉病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花序和果实,有时也有新梢及叶片感病。 花序感病:开花前为害,花序暗褐色,似开水烫伤状,病部组织软腐,表面长满灰霉,被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 果梗感病:变黑色,有时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 新梢及叶片感病:产生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有时为轮纹状。 近成熟期果实感病:先产生淡褐色凹陷病斑,再果实腐烂,潮湿时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

成熟果实感病:果实变色、腐烂,潮湿时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有时出现黑色块状菌核。 防治方法: ①选择抗性品种,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菌残体,减少病源;及时排水,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 ②开花前10天到始花前1~2天是药剂防止的关键时期,可用以下药剂防治:啶酰菌胺;腐霉利;嘧菌环胺;嘧霉胺;或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喷雾。 葡萄霜霉病 危害特征: 葡萄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落叶或大面积枯斑。

叶片感病:初期在叶面产生水渍状、半透明、边缘不明显的小斑点;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后成褐色干枯病斑,病叶提早脱落。 新梢、叶柄及卷须感病:初期为水浸状、半透明、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病梢扭曲,严重时枯死。 幼果感病:从果梗开始发病,灰绿色圆形病斑,表面长满白色霉层,后皱缩脱落。 成熟果实感病:一般不产生霉状物。 防治方法:

经典收藏葡萄病虫害图谱大全(上)

经典收藏葡萄病虫害图谱大全(上) 一、葡萄炭疽病(晚腐病)1、病原及危害症状 病原:葡萄炭疽病病原有胶孢炭疽菌和尖胞炭疽菌。侵染部位:主要危害着色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发病症状:该病能造成果实大量腐烂,还能使苹果、梨等多种果树受害。葡萄炭疽病最初在病果表面出现圆形、稍凹陷、浅褐色病斑,病斑表面密生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点粒(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盘中可排除绯红色的粘状物(孢子块),后病果逐渐干枯,最后变成僵果。病果粒多不脱落,整穗僵葡萄仍挂在枝蔓上。在葡萄开始着色时,果粒变软,含糖量增高,酸度下降。叶片与新稍病斑很少见,叶片染病多在叶缘部位产生近圆形暗褐斑,在叶脉与叶柄上出现长圆形、深褐色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隐约可见绯红色分生孢子块,但不如在果粒上表现明显。 2、发生规律病菌在1年生枝蔓表层、病果、叶痕、穗梗及节部越冬。翌年5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到果穗上,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孢子的扩散和传播主要靠雨水,孢子萌发及侵入也需要较高的湿度。每次降雨后,田间即出现一批病果,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份进入盛期。夏季多雨病害发生重,如在葡萄成熟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常导致病害流行。管理粗放病害发生重。

3、防治技术(1)铲除越冬菌源。结合修剪清除病枝梢、病穗梗、僵果、卷须,扫清落地的病残体及落叶,集中烧毁。春季葡萄发芽前喷1次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铲除枝条上越冬的病菌。(2)药剂防治,可使用保护类杀菌剂如福美双、代森锰锌、炭疽福美等;内吸类药剂如咪鲜胺、多菌灵、溴菌清、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二、葡萄黑痘病(疮痂病) 1、病原及危害症状病原:葡萄痂圆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部位: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发病症状:幼果染病果面发生淡紫色小斑,近圆,渐扩大,直径3-7毫米。病斑边缘紫褐色,中央渐变灰白色,稍凹陷,上有黑点。幼叶染病,开始呈现疏密不等的褐色圆形小斑,直径1-4毫米,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浅褐色,以后病斑干枯穿孔。叶片染病,出现褐色圆斑,初病斑中央灰白色,后穿孔呈星状开裂,外围具紫褐色晕圈。葡萄嫩梢感病后,发生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条纹,以后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病斑凹陷,严重时新梢扭曲至干枯。 2、发生规律病菌在病蔓、病梢、病果、病叶等部位越冬。病菌生活力强,在病组织内可存活3-5年。翌年4-5月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寄主,引起初次侵染。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潜育期一般6-12天。多雨、

草莓病害大全高清讲解

草莓枯萎病 图片:草莓1.jpg

图片:草莓.jpg 简介 病原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fragariaeWinksetWillam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引起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

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小叶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很长的菌丝。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原菌,成为第2年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原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 发生因素 发病温限18~32℃,最适温度30~32℃。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肥料,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栽培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穴施用生石灰消毒。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有20%五氯硝基苯可湿

性粉剂600~700倍液,14%络氨铜200-300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每隔15天左右防治1次,共防5~6次。草莓根腐病!!! 图片:草莓根腐病1.jpg 简介 病原草莓疫霉Phytophthora fragariae Hickman ,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