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单位:高陵县城关小学

姓名:程希娟

【摘要】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性。计算的正确性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学习能力要求。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大部分教师都会把这种错误归结于学生“粗心大意”、“基础知识不扎实”等,其实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学生计算的错误进行分类总结,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的对策,在数学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对于学生避免或减少计算错误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对策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同时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中出错,却是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批改作业或检测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却做不对。比如,在平时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我想了解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我便让学生将这道题再做一遍,学生却又做正确了。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学困生中出现,好多中等偏上的学生作业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主要是知识、心理和不良习惯造成的。

一、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在小学阶段,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学生概念不理解、算理不清楚;口算不熟练、笔算不准确,计算时必会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主要表现在:(1)、概念不理解,算理不清楚。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相关概念和算理,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计算法则是由“个位对齐”、“从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又如,计算2400÷60=24÷6=4,商算成了4,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时,对“被除数和除数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

(2)、口算不熟练,笔算不准确。在小学阶段的计算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都可以看成是若干基本的口算的合成。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出错,就会导致整道题计算结果出错。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计算错误,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常说学生“粗心”、“马虎”,其实“粗心”、“马虎”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情感、思维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同学们感知比较浅显,小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觉上的、孤立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特征和联系。

所以在抄写数字、符号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就下笔,抄写的数字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比如:将“38”写成“30”、把“+”写成“×”、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移到下一行就写错了,还有些同学把数学遗漏掉了,本来上一行有4个数,经过计算还应该有3个数,但是有的学生移到下一行就剩2个数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遗忘的情况。比如:学习乘法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忘记加上进位“几”的情形,还有出现把进位的数加两遍的情况;计算除法的时候,前一位的余数常常忘记移下来,还有不够商时忘记补“0”的情况。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不细心造成的。比如:在草稿纸上计算时,结果是正确的,但是抄到作业本上就错了。

(三)、习惯方面的原因。

有的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从来不认真审题,不观察题目中数字的特征,盲目的进行计算。做完后也不愿意检验,书写潦草,小数点写成顿号,“0”和“6”不分,口算、演算时马马虎虎。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计算结果出错的原因。

二、提高计算准确率的对策

(一)、弄清算理,以理驭法。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依据,是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要让学生明白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性质和规律,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此提高四则混合运算计算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强化运算能力

强化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算定律、性质和规律等, 每一种算法都有一定的方法,是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

1、强化运算顺序。学生的思维定势和不认真审题容易产生运算顺序的错误。要求学生遇到繁琐的题目是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地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先确定运算顺序,并用铅笔在题中标出来,再动笔计算,尽量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2、强化特殊数值的记忆。计算中的常用数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这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例如,在进行乘法简便运算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对一些“特殊积”进行记忆,比如:125×8=1000和25×4=100等,我还告诉学生,如果题目中有25,就要想办法给它找个4;如果题目中有125,就要想方设法的给它找个8等。在进行“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时,我让学生对一些“特殊数”进行记忆,如1/2=0.5=50%;1/4=0.25=25%;1/8=0.125=12.5%;1/20=0.05=5%等,以此提高计算的速度。

3、强化运算技巧。简便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计算能力。强化计算技巧,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观察数字、运算符号的特征和算式的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打破思维定式

练习是巩固新的认知结构的有效方法。小学数学中各类计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题目,应组织对比练习,提高学生比较、鉴别的水平。例如,设计a×(b+c)和a×(b×c)进行对

比练习,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主要看括号里面的符号,如果是加号,就用乘法分配律,如果是乘号,就用乘法结合律。让学生排除负迁移的干扰, 克服定式的消极效应,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也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重要保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耐心演算、细心检查的计算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性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在学生理解算理、法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1、审题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一些文字性的题目,首先,我会请多名学生读题,其他学生认真听;其次,让学生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第三,让学生先对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加以分析,找出问题和条件的关系;第四,根据学生的分析,我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书写习惯。在平时教学中,我会注重自己的板书,严格要求自己,书写一定要规范,尤其是数字,格式符合要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时,特别给学生强调不能连等、等号要对齐等。在学生做作业时,要求书写整齐清晰,格式符合要求,计算正确合理。要求做到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计算正确、迅速,方法合理、灵活。

3、检查的习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自觉地去检查的,要让学生认识到检查的重要性,使检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要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一般来说,对于纯粹的计算题,我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两遍以上,确保计算的正确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过程是一个很漫长、很艰巨的过程,让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和家长携起手来,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共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精品】小学数学计算题专题八-小学计算综合(四)(含答案)

小学计算综合(四)一、口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0.025 × 999 × 2.8 × 40 ÷ 2.8 7-(2-2.3) 4.85×3 -3.6+6.15×3

0.025 × 999 × 2.8 × 40 ÷ 2.8 三、解方程或比例。

12-4x=2.4 1.2:7.8=0.4:x 【参考答案】: 一、【答案】: 10000 72 9.95 4 1.4 1213 25 78 275 23 274 9.24 20 1 211 36 0.008 7 21 76 36 0.8 301 0.1 5.77 2.9 13 89.91 54, 17,213,19,710,83,0.66,49,100,1 12 23 1013 二、

【解析】: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4/5=0.8原式得 0.25×0.8+0.025=0.2+0.025=0.225 【答案】:0.225 【易错提示】: 没有找到运算的关键点,直接相乘导致的计算错误。 【解析】: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1÷7=711,71×4=74 。所以原式得9.6-711+7 4然 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得9.6-(711-7 4 )=9.6-1=8.6。 【答案】:8.6 【易错提示】:直接运算导致的运算失误。 【解析】: 首先可以观察小括号内分数的分母7和5都是35的因数,可以直接进行约分,避免先通分在计算的繁琐,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得到 75×35+54×35+43=25+28+43=53+4 3 =53+0.75=53.75。 【答案】:53.75 【易错提示】: 运算顺序的掌握以及乘法分配律的正确运用。 【解析】: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22是11的2倍,34是17的2倍,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以得到22×115×(34×17 4 )=10×8=80. 【答案】:80 【易错提示】: 忽视运用乘法交换律直接相乘。 【解析】: 运用加法交换律原式得19+11-(2013+20 7 )=30-1=29 【答案】:29

小学数学简便算法方法

小学数学简便算法方法 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 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 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都要求学生在计算中要算得又正确又简捷,这就涉及到简便计算问题。要想算得又正确又简捷,除了加强基本功训练之外,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并能作一些系统归类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或直接得出结果,这种简便、迅速的运算叫做简算。 这就需要在进行简便计算之前,要求对所学的性质、定律、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些知识能使计算过程简化,同时使用凑整、拆项、转化、拆数等技巧以达到速算的目的。根据归纳,常见以下几类题型: (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评注】凑整,特别是“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公式:A+B =B+A,例如:6+18+4=6+4+18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C=A+(B+C),例如: (6+18)+2=6+(18+2) 【例1】:+++=+++=7+4=11 练一练:(1) +5 8 + 1 4 + (2)38 9 ++1 1 9 +1 7 8 【例2】:(1)+=(90+10)+(9+1)+(+) =111 (2)9+97+998+6=(9+1)+(97+3)+ (998+2)=10+100+1000=1110 练一练: 【例3】“先借后还” 计算:+++1999 【分析】因为小数计算起来容易出错。刚好 1999接近整千数2000,其余各加数 看做与它接近的容易计算的整数。再把多加 的那部分减去。 解:+++1999 =2+20+200+ = = 【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 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 刚好与“2”相差,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 成“2”来进行计算。但是,一定要记住刚才 “多加的”要“减掉”。“多减的”要“加 上”! 练一练:(1)298+76 (2)298-188 (3)125+125+125+125+120+125+125 +125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分类汇总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明确四点: A、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 没有括号时,先算()再算(),只有同一级运算时, 从左往右()。 B、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 不容易出错。 C、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 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D、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 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 83×3÷8 3 ×3 ? 25×7×4 34÷4÷÷3 2 ×

102×÷ 1773+174-773 195 - 137-9 5 , — 二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 a+b+c=a+ (b + c ), a+b-c=a +(b-c), a-b+c=a–(b-c) a-b-c= a-( b +c); -- B、当×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 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 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a×b×c=a×(b×c), a×b÷c=a×(b÷c), a÷b÷c=a÷(b×c) , a÷b×c=a÷(b÷c), 700÷14÷5 ÷÷÷÷4 ××4 三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题汇总 简便计算注意以下四点: 1、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时,先算 (乘除),再算(加减),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有时根据计算的特征,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3、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相同。我们可 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4、分数乘除法计算题中,如果出现了带分数,一定要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计算。 简便计算常见类型: 类型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例题: 12.06+5.07+2.94 = 30.34+9.76-10.34 =

83×3÷8 3 ×3= 25×7×4 = 34÷4÷1.7 = 1.25÷3 2 ×0.8 = 102×7.3÷5.1 = 1773+174-77 3 = 195 - 13 7 -95= , 类型二 A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 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a+b+c=a+ (b + c ), a+b-c=a +(b-c), a-b+c=a –(b-c), a-b-c= a-( b +c); 933-15.7-4.3= 41.06-19.72-20.28= 752-383+83 = 874+295-9 5= 113 2+75 2+35 3= B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探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探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发表时间:2019-11-04T16:47:26.4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作者:刘晓平[导读] 简便计算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也可以使学生学到的定理、法则、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是计算题中最能锻炼学生开拓思路、增强思维能力、增加数学兴趣的一种题型。 山东青岛平度市南村镇南村小学266700 摘要:简便计算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也可以使学生学到的定理、法则、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是计算题中最能锻炼学生开拓思路、增强思维能力、增加数学兴趣的一种题型。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重要性 简便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又爱又恨,众多类型的简便计算题让学生们无所适从。一旦没有掌握好运算定律,在类似的题型中审题不仔细时,选择错误的运算定律,将一错全错,这是让学生们尤其烦恼的事。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简便计算的定律,学会判断相似题型的“陷阱”,掌握遇到什么题就用什么定律的习惯思维,这需要大量的题型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一旦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简便计算便能让学生在数学题海里轻车熟路、融会贯通。如何让学生准确运用简便计算,牢牢掌握简便计算中的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以及加法结合律?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数学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学习,计算是数学的重要部分,需要学生的细心、耐心以及态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题能力,知道如何判断题型的不同特征,选择相应的简便算法;其次是运用定律解决计算问题。 一、在复习题中发现相关定律 本单元主要是以复习题为主,因此,笔者将以往的题型拿出来,让学生按笔者的要求去整理。如,用A来标注乘法分配律,用B来标注乘法结合律,通过归类、总结,引导学生去观察不同题型的特点,从而选择正确的计算定律。以下是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发现并总结出简便计算的过程(方法):1.观察——特点(凑整);2.选择简便算法(相关定律);3.简便计算(认真)。 二、及时进行题型练习 笔者在学生在对复习题型进行总结之后,出示了8道基本的类型题,让学生说一说算式的特点及选择的简便算法。笔者发现,在表述过程中,学生对算式的特征比之前有了一定的思维,更了解,选择的定律准确率也更高一些,对运算的性质也清楚了很多。在这个环节,笔者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样比较经典的题,我们只需根据算式的类型从而选取运算定律或性质就可以解答,可是还存在很多不能使用这些定律或性质的题型,那么又该如何进行简便计算呢?笔者用以下四题进行引导: 1.等差数列:23+24+25+……+37 2.大小不同但彼此又比较相近的数相加:54+47+51+52 +48+50 3.9998+3+99+998+3+9 4.12×45÷72÷12÷45×72 三、灵活运用是简便计算的真理 1.让学生在运算定律的过程中体验简便计算。简便计算建立于“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运算定律”是很抽象的模型概念,但它存在了我们实际的生活中,在小学接触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性质和定律都能体现出相应的实际情景。然而,在运算定律本身的探究和发现中,同样有着很大的教学意义。运算定律的发现和构建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渗透数学和体验数学。因此,学生对于“运算定律”的学习不但是学习技能,更是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 2.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运算技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促使数学发展。学生接触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能使他们理解数学的价值,从而积极地去做数学学习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运算定律来体会学习简便计算的快捷性,再次激发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理解和应用。碰到复杂的数学计算题时,学生会首先想到如何运用简便计算来进行运算,化繁为简,一步一步进行运算,得出得数。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数学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将不会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简便计算的价值所在,从而对简便计算更加感兴趣。 3.养成良好的简便计算习惯。意识是一种积累,不是一天或几天可以教会的。尤其是小学生,让他们从具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简便计算作为一种数学技能,要让它成为学生的思维意识并不那么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这种思维。无论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还是应用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简便的思维,引导学生“是否有比这个更简便的方法”,如此形成一种习惯,慢慢地,学生自然就会在每一次的运算中进行思考,自发地选择简便计算,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数学思维。小学数学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思维意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试想,如果一个运算定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它在学生的头脑中必然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比死记硬背定律公式强多了。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意识,题目中也许也不用再以“要用简便方法计算”来要求学生。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细心观察、选择算法、仔细计算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而简便计算不仅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算法多样化不断地优化,将一种更简便、更快捷、更科学的计算思维运用于各种数学习题中,还能使学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受益。 参考文献 [1]杨国贤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6期。 [2]崔艳丽注重自主感悟,提高简算意识[J].广西教育,2012年,29期。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引言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错误原因, 很多人仅仅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事实上, “粗心”只是暂时的, 有它的偶然性, 很多学生计算时犯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咎于“粗心”。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有其固有的特点, 计算中产生的错误有其特有的复杂性,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一)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分配性和转移性发展不成熟, 注意的广度小[1]。同时,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范围的局限性, 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分配在多个活动对象上, 因此, 在计算上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 思想不重视 计算题往往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 趣味性不强, 许多学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计算题很简单, 在思想上就降低了重视程度, 总认为快点把结果算出来就可以了;当遇到数据较多或较大时, 往往表现出没有耐心, 很快地将题目一扫而过, 对于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根本就不思考, 一律从前往后算, 这样必然会导致错误的产生。 (三) 基础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简单的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掌握不熟练, 对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形式不熟悉。例如125×8, 15×4, 看着眼熟, 但就是不知道用哪种简便计算形式, 得数是多少就是算不出来, 这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四) 算理不理解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小数点以及小数点后各数位

小学数学计算题80以内×1位第81~100篇及答案

1、77×4= 2、78×6= 3、79×6= 4、72×6= 5、67×9= 6、68×9= 7、69×6= 8、76×6= 9、79×3=10、66×4=11、80×9=12、80×6=13、69×6=14、77×4=15、71×7=16、75×7=17、68×8=18、74×6=19、78×8=20、72×4=21、66×3=22、70×4=23、72×9=24、79×4=25、69×9=26、76×6=27、71×8=28、76×3=29、73×8=30、67×9=31、73×5=32、72×7=33、70×5=34、78×3=35、77×5=36、77×3=37、76×4=38、77×8=39、77×5=40、71×5=41、74×3=42、76×3=43、69×7=44、79×6=45、68×9=46、66×4=47、76×5=48、66×4=49、75×7=50、69×6=51、74×6=52、75×7=53、74×3=54、67×9=55、66×3=56、69×5=57、70×5=58、75×9=59、73×7=60、76×5=

1、67×9= 2、66×4= 3、76×5= 4、72×7= 5、76×4= 6、67×6= 7、79×6= 8、74×9= 9、73×9=10、77×9=11、73×8=12、66×7=13、73×7=14、69×9=15、72×8=16、76×7=17、67×7=18、78×6=19、69×7=20、69×5=21、74×6=22、67×6=23、73×8=24、76×4=25、74×7=26、68×6=27、74×8=28、76×8=29、75×4=30、80×8=31、79×8=32、71×5=33、77×6=34、68×4=35、73×3=36、71×4=37、78×7=38、70×6=39、76×5=40、77×8=41、80×6=42、72×7=43、71×8=44、71×5=45、71×3=46、76×4=47、71×7=48、68×3=49、74×5=50、77×6=51、73×7=52、66×9=53、79×8=54、69×4=55、73×8=56、66×5=57、68×4=58、69×5=59、76×5=60、66×3=

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错误原因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出错原因分析 通川区一小 郝莉莉 刘旭东 1、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 。 学生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 、 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 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如图1) 、 写或算错符号(如图2,3)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 例如图1中,前面第一步运算顺序及计算都没问题,第二部就将259错写成25,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图(1) 图(2) 图(3)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定律、概念、公式和法则是运算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算理不明、运算法则、顺序、定律运用不正确等知识性错误信息在头脑形成,是主要原因,如图(4)(5)(6)(7),运用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乘法的简算时,学生知道直接凑整和分解凑整进行简算,但由于对乘法意义的模糊,不知道什么时候算式之间用加号 ,什么时候用乘号,之所以想到加号,是与乘法分配律相混淆。如图(8)(9)就是对乘法分配律的数据及结构两大特征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的错误。 图(4) 图(5) 图(6)

图(7)图(8)图(9) 3、经验负迁移 经验迁移有着正面的好处,有时也有负面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主要依赖感性经验的传递,加之思维定势影响较大,在计算方面,往往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至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计算25×4÷25×4这道题时,25×4=100这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信息,学生一味想简算,却忽略了运算顺序,又如图(10 )这道题出现在乘法分配律单元考试卷中,定势思维的与乘法方面的巧算联系起来,像处理347×98,把它化成347×(100-2)那样,直接选A选项,却忽略了这里的运算时加法。 图(10) 4、不良学习习惯 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了学生计算的正确性。部分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最主要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不能认真审题,例如图(11)没有仔细的分析图文的联系,把微波炉的单价错写成电饭煲的单价;图(12)还没把算式看完就忙着计算,造成计算错误;其次是没有认真书写的习惯,字迹潦草,自己写的数自己不认识,或者抄错写错数;再就是没有检查、检验的习惯,计算后不知道回过头去检查、验算。 图(11)图(12)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练习题技巧归纳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练习题 雨田山水 一、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13×8)×125 20×(17×5)14×20×5 276×38+276×62 102×26 25×(40×32)(5×7)×80 8×14×125×6 16×25×5×4 25×13×4 3×12×5 23×4×5 40×7×3×5 25×6×4×5 3475-1999 2843-598 。 (8×6)×125 4×8×25×125 259+468+741+532 36×25 (15+25)×2 3700-2185-815 12×25 28×25 125×(8+4) 25×(8+40)125×24 25×24 16×25×19 32×125 44×250 125×56 20×12×5×3 724-298 25×16 75×25×2×4 345+497 ) 16×(37+12)48×19+52×19 64×125 25×48 (25+7)×4 32+144+68+56 847-2974×7×25×3 60×(15+500)248+198 435+1999

8×(125+9)46×18+54×18 (400+16)×5 170×4+80×4 103×56 13×68+13×32 (2+4)×15 5×(20+6) 8×23+8×27 9×6+4×9 ` 6×29+6×71 5×116+5×84 (125+12)×8 29×317+317×71 99×14 75×99+75 102×36 49×80+80 230-216-184 48×125 (25×30)×4 18×8×125×2 125×(8×6) 25×44 4×20×75×5 67×9+33×9 4×(25×30)4×(25+150+75)12×15+12×35 32×25 ~ 13×5+41×5+26×5 5×(18+20)52×98 9×99+99 36×5+36×5 38×99+38 5×(18×20)31×128-28×31 (25+250)×4 (125×125)×8 46×101 二、用简便方法求差: ①(添括号)② 4250-294+94 ③4995-(995-480) (去括号)④458-(147+158) ] ⑤1272-995 (多减的要加上)⑥ 572-308 (少减的要减去)

小学数学计算题50以内加法第91-100篇及答案

1、19+13= 2、27+16= 3、19+19= 4、21+20= 5、16+20= 6、24+15= 7、25+21= 8、20+21= 9、22+19=10、29+16=11、17+13=12、24+16=13、26+17=14、16+14=15、20+21=16、24+17=17、22+21=18、17+21=19、22+14=20、24+14=21、18+13=22、27+18=23、28+14=24、28+19=25、26+18=26、17+18=27、26+16=28、27+21=29、28+19=30、29+17=31、16+20=32、25+13=33、28+17=34、29+14=35、25+18=36、27+19=37、26+14=38、24+16=39、24+16=40、25+14=41、28+21=42、16+18=43、20+20=44、23+21=45、26+15=46、19+21=47、24+16=48、29+13=49、29+16=50、28+14=51、28+16=52、18+14=53、18+13=54、24+21=55、23+20=56、26+21=57、22+18=58、22+16=59、27+20=60、16+13=

1、22+13= 2、21+18= 3、26+19= 4、16+20= 5、24+16= 6、20+18= 7、29+19= 8、29+15= 9、16+16=10、22+18=11、22+21=12、19+17=13、20+13=14、16+16=15、28+18=16、20+21=17、28+14=18、18+21=19、16+18=20、26+14=21、24+21=22、26+19=23、22+14=24、29+15=25、19+17=26、21+20=27、27+20=28、25+20=29、29+20=30、20+13=31、20+14=32、20+21=33、26+17=34、28+13=35、21+18=36、25+13=37、29+19=38、27+14=39、17+16=40、17+14=41、16+13=42、29+15=43、25+16=44、21+17=45、25+20=46、24+13=47、28+19=48、17+13=49、20+19=50、16+21=51、26+20=52、29+13=53、17+17=54、18+21=55、28+17=56、22+16=57、27+20=58、28+21=59、29+21=60、23+13=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打印精编版)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7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

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的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设计意图 每节毕业总复习课的设计,我们是否可以先去追寻如下几个问题:这节课复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用什么思想与学习方式统整这些内容?学生对该模块有何困惑,在应用中会出现哪些典型错误,如何利用学生的错例来完善认知与培养反思能力?这是我在备课时反复慎思的。 我们知道合理的简便计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而且能使学生把学到的定律和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那么总复习阶段,如何对简便计算”模块再做一次知识统整与求链呢?我们不可否认简便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凑整”从而达到简算”而凑整”的策略有许多,主要是根据数的特点进行分拆”与分解”而分拆”与分解”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定律,是性质等等。我企图通过让学生对简便计算试题的分类活动,让学生逐步体悟到这种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视野看待简便计算”同时通过分类活动,疏通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修复知识、查漏补缺之效。 要提高毕业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能离不开对学生的读懂”读懂的内 容包括知识层面与思维方式以及情感上。于是我设计了几道前测题,调研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收集了学生中出现比较多的典型错例,通过让学生圈一圈错误、思一思错因、讲一讲对策等多种反思形式,让学生自己走入内心看待问题的根源,分析和研究错误的心理成因,寻找到合理而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在练习环节,根据典型错例,设计了相应的跟进式练习”力图做到赢在失败”上。 最后再引领学生通过乘法竖式算理以及几何领域(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和圆环面积的计算等)运用运算律化简公式的赏析,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

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300道 人教版(含解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300道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循环小数8.1818……的循环节是() A. 18 B. 181 C. 818 2.下列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 43.5÷5.06 B. 100.6÷9.7 C. 3.65×4.5 3.爸爸给小明新买了12个羽毛球,花费了19.4元,那么1个大约()元。 A. 1.6 B. 1.65 C. 1.62 4.商是循环小数的算式是()。 A. 7.8÷1.6 B. 15÷12 C. 8÷6 D. 5.4÷0.18 5.6.33636…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 A. B. C. 二、判断题 6.两个数相除,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7.判断对错. 0.757575是循环小数. 8.26.653653是循环小数。 9.1.1414141是纯循环小数。 10.8÷0.012=8000÷12。 三、填空题 11.一个数的4倍是3.6,求这个数,列式为________ 12.计算: (1)704÷0.8=________ (2)490÷0.7=________ 13.用简便方法计算 2.38÷2.5÷0.4 =2.38÷________ =________ 14.直接写得数 0.75÷15=________ 3.2+1.68=________ 7.5-(2.5+3.8)=________ ×5.6=________ 8.1- =________ × =________ 0.375×4=________ ÷ =________ 15.填上适当的数. 0.78÷0.13=________÷13=________

8.4÷0.12=84÷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 6.25÷2.5=________÷25=________ 0.45÷0.5=45÷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 四、计算题 16.直接写出得数。 1.4×1= 6.2-2= 0.68×1000= 25÷0.1= 63÷9= 65÷1000= 7.2÷0.8= 44.3+55.7= 17.直接写出得数。 8.1+0.9= 0.2×0.4= 9.1÷0.7= 1.2×0.99×8= 3.57-0.7= 4.5÷0.45= 3.8×0.1= 3.8×8.2+3.8×1.8= 五、解答题 18.牛奶每瓶2.3元,妈妈给了明明36元去买牛奶。明明可以买多少瓶牛奶? 六、综合题 19.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水1.8千克,请计算: (1)一年(按365 天计算)浪费多少千克水? (2)把这些水分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15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小数部分“18”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循环节就是18.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叫循环小数.其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循环节.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43.5÷5.06≈8.60 100.6÷9.7≈10.37 3.65× 4.5≈16.43 因为16.43>10.37>8.60, 所以得数最大的是选项C. 故选:C. 【分析】先根据小数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求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可求解. 3.【答案】C 【解析】【解答】19.4÷12≈1.62(元)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题型和解题思路

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或直接得出结果,这种简便、迅速的运算叫做简算。 这就需要在进行简便计算之前,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性质、定律、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些知识能使计算过程简化,同时使用凑整、拆项、转化、拆数等技巧以达到速算的目的。根据我的归纳,常见以下几类题型: (一)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如:5.7+3.1+0.9+1.3,等。 (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如:2.50.12584等,如果遇到除法同样适用,或将除法变为乘法来计算。如:8.3678.36.7等。(三)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遇到除以一个数,先化为乘以一个数的倒数,再分配。如:2.5(100+0.4),还应注意,有些题目是运用分配律的逆运算来简算:即提取公因数。如:0.9367+330.93。 (四)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减法的性质用字母公式表示:A-B-C=A-(B+C),同时注意逆进行。 如:7691-(691+250)。 (五)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除法的性质用字母公式表示如下:ABC=A(BC),同时注意逆进行, 如:736254。 (六)接近整百的数的运算。这种题型需要拆数、转化等技巧配合。 如;302+76=300+76+2,298-188=300-188-2,等。 (七)认真观察某项为0或1的运算。 如:7.93+2.07(4.5-4.5)等。 总的说来,简便运算的思路是:(1)运用运算的性质、定律等。(2)可能打乱常规的计算顺序。(3)拆数或转化时,数的大小不能改变。(4)正确处理好每一步的衔接。(5)速算也是计算,是将硬算化为巧算。(6)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及能力,并能培养严谨细致、灵活巧妙的工作习惯。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归纳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都要求学生在计算中要算得又正确又简捷,这就涉及到简便计算问题。要想算得又正确又简捷,除了加强基本功训练之外,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并能作一些系统归类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成和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或直接得出结果,这种简便、迅速的运算叫做简算。 这就需要在进行简便计算之前,要求对所学的性质、定律、规律等有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些知识能使计算过程简化,同时使用凑整、拆项、转化、拆数等技巧以达到速算的目的。根据归纳,常见以下几类题型: (一)“凑整巧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善于观察题目,同时要有凑整意识。 【评注】凑整,特别是“凑十”、“凑百”、“凑千”等,是加减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公式:A+B =B+A ,例如:6+18+4=6+4+18 2、加法结合律 定义: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B )+C=A+(B+C),例如:(6+18)+2=6+(18+2) 【例1】:+++=+++=7+4=11 练一练:(1) +58 +1 4 + (2)389 ++119 +178 【例2】:(1)+=(90+10)+(9+1)+(+)=111 (2)9+97+998+6=(9+1)+(97+3)+(998+2)=10+100+1000=1110 练一练: 【例3】“先借后还” 计算:+++1999 【分析】因为小数计算起来容易出错。刚好1999接近整千数2000,其余各加数 看做与它接近的容易计算的整数。再把多加的那部分减去。 解:+++1999 =2+20+200+ = = 【评注】所谓的凑整,就是两个或三个数结合相加,刚好凑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题,“”刚好与“2”相差,因此我们就可以先把它读成“2”来进行计算。但是,一定要记住刚才“多加的”要“减掉”。“多减的”要“加上”! 练一练:(1)298+76 (2)298-188 (3)125+125+125+125+120+125+125+125 (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1、乘法交换律 定义: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公式:A ×B=B ×A 例如:125×12×8=125×8×12 2、乘法结合律 定义:先乘前两个因数,或者先乘后两个因数,积不变。 公式:A ×B ×C=A ×(B ×C),例如:30×25×4=30×(25×4) 【例】××=(×)×=1×= 练一练:25×32×125 (三)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同时注意逆进行。

小学奥数50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50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50道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

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3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3篇 二、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三、多种方式组合,锻炼学生思维 四、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数学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计算 教学中多重视对一个正确结果的追求,而忽视了具体计算过程的重 要性。致使学生也将目光放在计算出正确答案上,而不在乎是怎么 算的。这样会使学生在算法的运用上以及计算方法的提炼上很难提 高,有时还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 所以教师要重视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在对算理有一定的良好理解 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算法。例如在进行200÷5这样的例题 教学时,很多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40,算法就是先将200看成20, 除5之后再在结果上加上一个0。这种算法固然结果是正确的,但 是从算理上来看未必正确,应该让学生明白把200看成20的算法在 算理上是不可取的,因为将200看做20,未必就真成了20。而是将200看成是20个10,用每个20除5,得到4个十,4个十就是40。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结合,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对就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高。另外,通过 对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在以后更 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对计算方法进行适时的优化。从而最终提高教学 的有效性。 五、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其将课堂 中的数学有效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需要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