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解读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解读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解读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解读

为规范剖宫产手术,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指南,并结合中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是指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二次及以上剖宫产术后再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穿透宫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或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体重大于3500g者)、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多胎)妊娠:第一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者,评估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并尽快行急诊剖宫产术娩出胎儿,重点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术。

9、孕妇存在严重的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脂肪肝、重型ICP等情况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体重>4250g者。

11、母亲要求的剖宫产(CDMR):ACOG将其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的剖宫产术:1)孕妇个人要求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如有其它特殊原因须讨论,并记录。2)告知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利弊和风险,并记录。3)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二、剖宫产手术的时机:

1、除以上的情况,择期剖宫产不建议在妊娠39周前实施。

2、急诊剖宫产术:指威胁到母儿生命的紧急状态下的剖宫产手术。

1)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分娩

2)需要产妇与家属的配合

3)新生儿科和麻醉科医护人员的配合与沟通

三、剖宫产手术的术前准备

(一)术前谈话(重要性)

……产科医生需充分告知孕妇及家属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结局,对CDMR更应解释清楚。

1、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和必要性

2、手术前、术中和术后母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签署知情同意书,夫妻双方及主管医师签名

(二)术前准备

1、术前应具备必要化验检查项目

2、酌情备皮

3、留置导尿管

4、备血

5、抗菌药物使用

四、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重要步骤

1、腹壁切口的选择:腹壁横切口/腹壁纵切口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征求孕妇意见,告知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的优缺点,由孕妇自主选择

腹壁Pfannenstiel切口:是最常见的切口(84%):于耻骨联合上2指处,即阴毛线水平或稍下方横行切开皮肤(低位横向切口/低位纵向切口/经典切口)

1)传统:切开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是标准剖宫产手术操作的一部分

2)优点:抗生素使用之前,其初衷是通过打开反折腹膜并缝合以减少宫内感染播散进入腹腔

3)安全:使手术者能有较大的区域进入子宫下段而使膀胱损伤的风险最小

建议: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省略下推膀胱并不增加围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如:膀胱损伤,反而缩短了切皮至分娩的时间;但专家建议在极度早产和临产后的急诊剖宫产中应下推膀胱。

2、子宫切口的选择:

子宫下段中上1/3横切口,长约10cm,钝性分离打开子宫;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者应避开胎盘附着部位;瘢痕子宫应取原切口上2cm,延长切口选择锐性(组织剪)分离

3、胎盘娩出方式:

1)建议控制性持续牵拉胎盘(减少出血量和子宫内膜炎风险)

2)不建议胎儿娩出后立即取出胎盘(除非存在较明显的活动性出血或5分钟后仍无剥离迹象)

五、闭合

1、子宫闭合目标:使出血量少,使子宫肌层最厚

1)应考虑的因素:近期:失血

手术时间

感染

远期:月经过多

粘连形成

瘢痕缺陷(憩室)

异位瘢痕妊娠

胎盘植入/前置胎盘

子宫破裂

2)影响临床结果的几个方面:

A、层次数:单层闭合未提供显著的近期效益;单层闭合与较大的膀胱粘连风险有关(在一项对127例接受再次剖宫产妇女的研究中,与双层闭合相比,单层闭合发生膀胱粘连的风险增加了7倍);双层闭合可改变瘢痕质量:可显著增加子宫肌层厚度,可减少瘢痕缺陷,使较少的妇女拥有子宫“窗口”

B、锁边缝合或非锁边缝合:与双层闭合相比,单层锁边缝合增加了子宫破裂的风险

非锁边缝合可在兼顾安全性的情况下,缩短手术时间

单纯缝合可以减少子宫壁憩室的厚度和瘢痕弱化率

C、蜕膜的包含或排除:闭合时包含蜕膜使78%的患者子宫愈合不良

单层闭合:不包含蜕膜使得瘢痕质量良好

双层闭合:另行闭合蜕膜使得瘢痕缺陷较少

D、连续缝合或间断缝合:连续缝合节省手术时间,且可减少失血量

临床数据提示,选择连续缝合技术闭合子宫

E、缝合材料的选择:使用羊肠线,可产生较高的子宫破裂发生率,使得子宫肌层较薄

首先合成可吸收缝合材料

建议选择具有抑菌涂层的可吸收缝合材料

结论:

2、腹膜闭合

剖宫产术中是否闭合脏层和壁层腹膜是个高度争议的问题,循证医学的结果并不一致;传统观点认为闭合腹膜可以恢复解剖关系,重建解剖屏障,减少感染风险,减少出血以及减少粘连形成。

RCOG(2002年)建议在手术中脏层和壁层腹膜均不应被闭合,认为基于现有证据可以减少近期手术并发症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感染、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是由于证据不足,很多产科医生并未接纳这一建议,仍然选择闭合腹膜。

闭合腹膜的材料和方法:

应用0号带有抑菌涂层的可吸收线,连续非锁边缝合是闭合腹膜的主要方法;

3、筋膜闭合

连续非锁边缝合速度比连续锁边缝合和间断缝合快,与连续锁边缝合比较,缝合组织少,张力小;

连续非锁边缝合较好的张力分布,使闭合能拥有较小的张力,缝合张力过大会降低胶原含量,并进而降低伤口的抗张程度。所以闭合筋膜的缝合目标是对合,不宜过紧,以免引起组织绞窄。

4、皮肤缝合

1)一般缝合原则:用可吸收线缝合脂肪,防止出现死腔;用不可吸收缝合或可吸收缝线对皮肤进行缝合

2)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皮肤切口选择——顺皮纹

切口张力——减张缝合

缝合材料——异物反应

组织损伤程度——无创伤操作

患者的全身状况

局部的血运状况

体质

六、剖宫产术后管理

1、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心率、呼吸、血压)

术后两小时每30分钟观察一次

此后每小时观察1次直到病情稳定

2、进食进水时机:根据麻醉方法酌情选择进食及进水时机

3、尿管拔除时机:剖宫产术后次日酌情拔除尿管

4、术后疼痛管理:术后给予含有阿片类镇痛药物的镇痛泵可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

5、术后使用缩宫素

6、常规复查血常规,酌情复查尿常规

7、出院标准: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

2)血、尿常规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

4)子宫复旧良好,恶露正常

应用“共识”,宣传“共识”,完善“共识”

降低剖宫产率,保护医生,母儿安全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剖宫产率的上升可导致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WHO在全球剖宫产率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等,在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临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 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

2016年最新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急诊剖宫(2016年版) 一、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版) 1.胎儿因素:急性胎儿窘迫 2.产程因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活跃期停滞和胎 头下降停滞 (四)标准住院日为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00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急诊血常规+血型、生化全套; 2.急诊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近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6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22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2017)

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2017)曲元刘志强刘野(共同执笔人) 李师阳李爱媛杨承祥沈晓凤陈新忠赵晶胡明品姚尚龙(负责人)徐世元徐铭军(共同执笔人) 黄绍强黄蔚屠伟峰 近年来,产科临床麻醉和研究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的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和仔细评价相关证据,在2008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观点、新理念,如:择期剖宫产麻醉前禁食水的要求、高危产科麻醉及并发症的处理原则、产科困难气道的处理原则、产科围术期血液保护等,撰写了2017版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 一、妊娠期生理改变 1.心血管系统 (1)孕妇总循环血容量增多,妊娠33周(32~34周)达高峰。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循环系统的负荷,对有心脏疾病的产妇,易诱发心力衰竭、肺充血、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2)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可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可增加20%左右,第二产程时孕妇屛气动作可使腹内压显著升高,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心排血量在产后最初阶段达峰值。心排血量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量增加约500ml/min,甚至达到700~800ml/min,是导致产科出血短时汹涌的主要原因。 (3)妊娠24周以后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下腔静脉,5%~10%的

孕妇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当从仰卧位改成侧卧位时,心排血量可增加20%左右,症状即解除。 (4)妊娠期高动力性循环使心音加强,正常妊娠中可出现心脏收缩期杂音、心肌轻度肥厚、后期心电图检查电轴左偏,ST段以及T 波非特异性改变等体征,但均属正常现象。 (5)剖宫产时,娩胎后腹腔压力骤降,回心血量骤减,导致血压明显降低;子宫收缩后大量的血液又被挤入有效循环,使心脏负荷加重。 2. 呼吸系统 (1)在妊娠期间,孕妇功能残气量减少20%~30%,使孕妇氧的储备能力明显减少。同时,由于孕妇本身代谢增加,孕妇氧耗比非妊娠妇女增高约20%。储氧能力的减少和氧耗的增加使孕妇更容易发生缺氧,因此麻醉时应保障孕妇充足的氧供。 (2)分娩疼痛可致孕产妇每分钟通气量增加达20L/min,PaCO2下降10~15mmHg,血pH可达到以上,存在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现象。 (3)妊娠期间,孕妇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处于充血状态,容易出血和水肿。因此,气道可能比评估的更加困难,全麻气管插管操作容易引起黏膜出血,推荐选用比非妊娠妇女常规使用气管导管直径更细的型号(如~),尽量避免经鼻吸痰。 3.血液系统

最新剖宫产专家共识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年10月第49卷第10期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剖宫产率的上升可导致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WHO在全球剖宫产率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等,在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临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者。

剖宫产指征指南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 败者。 3.瘢痕子宫:2 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 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500g 者)及足先露。 5.前臵胎盘及前臵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 臵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 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 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 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 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4)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分娩的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12.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阴道成形术后 等。 13.外阴疾病:如外阴或阴道发生严重静脉曲张者。 14.生殖道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淋病、尖锐湿疣等。 15.妊娠合并肿瘤:如妊娠合并子宫颈癌、巨大的子宫颈肌 瘤、子宫下段肌瘤等。 二、剖宫产手术的时机 剖宫产手术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是影响母儿预后的重要因素。1.择期剖宫产术:是指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孕妇及胎儿状态良好,有计划、有准备的前提下,先于分娩发动的择期手术。因妊娠39 周前的剖宫产手术,新生儿发生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除双胎或多胎妊娠及前臵胎盘等外,择期剖宫产手术不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导读: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 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 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剖宫产率的上升可导致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WHO在全球剖宫产率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等,在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临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500g 者)及足先露。 5.前臵胎盘及前臵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臵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deliveryonmaternal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 (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4)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分娩的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12.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阴道成形术后等。 13.外阴疾病:如外阴或阴道发生严重静脉曲张者。 14.生殖道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淋病、尖锐湿疣等。 15.妊娠合并肿瘤:如妊娠合并子宫颈癌、巨大的子宫颈肌瘤、子宫下段肌瘤等。 二、剖宫产手术的时机

2016年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急诊剖宫(2016 年版) 一、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 、1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与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版) 1. 胎儿因素:急性胎儿窘迫 2、产程因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活跃期停滞与胎头下降停 滞 (四)标准住院日为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 、 1001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 、孕妇患有其她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急诊血常规+ 血型、生化全套; 2 、急诊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近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她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 2 、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 、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 、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仏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w 6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二代头孢类,术后48 小时内停止使用

2016年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计划生育学组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年8月第51卷第8期第568-572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 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1种异位妊娠,是1个限时定义,仅限于早孕期(≤12周);孕12周以后的中孕期CSP则诊断为“宫内中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胎盘植入”,如并发有胎盘前置,则诊断为“宫内中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胎盘植入,胎盘前置状态”,到了中晚孕期则为胎盘植入及前置胎盘,即形成所谓的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pr evia)。由于CSP可以造成清宫手术中及术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破裂、周围器官损伤,甚至切除子宫等,严重威胁妇女的生殖健康甚至生命,已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CSP的发生率为1∶2 216~1∶1 800,占有剖宫产史妇女的1.15%,占有前次剖宫产史妇女异位妊娠的6.1%[1-2]。目前,CSP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CSP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外均无统一的标准和指南以及较好的循证医学证据,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鉴于C SP发生率逐渐升高及其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以及近几年对CSP诊治经验的积累及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有必要结合2012年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制定的“CSP诊治共识”[3],改进并形成我国关于CSP诊治的新的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特别说明的是,本共识仅针对的是孕12周内的早孕期CSP。

1临床表现CSP早孕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或仅有类似先兆流产的表现,如阴道少量流血、轻微下腹痛等[4]。 2诊断CSP的诊断方法首选超声检查,特别是经阴道和经腹超声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定位妊娠囊,更有利于明确妊娠囊和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及膀胱的关系。典型的超声表现[5]为: (1)宫腔内、子宫颈管内空虚,未见妊娠囊; (2)妊娠囊着床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相当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部位),部分妊娠囊内可见胎芽或胎心搏动; (3)子宫前壁肌层连续性中断,妊娠囊和膀胱之间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消失;(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显示妊娠囊周边高速低阻血流信号。当超声检查无法明确妊娠囊和子宫及其周围器官的关系时,可进行MRI检查。MRI检查矢状面及横断面的T1、T2加权连续扫描均能清晰地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内的妊娠囊和子宫及其周围器官的关系。但因为费用较昂贵,所以,MRI检查不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血清β-hCG对于CSP的诊断并无特异性,有胎心的CSP 血清β-hCG 水平可以高过100 000 U/L。对于异常升高的β-hCG也要警惕是否合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β-hCG在治疗后的随诊中评价治疗效果时非常重要。 3分型 根据超声检查显示的着床于子宫前壁瘢痕处的妊娠囊的生长方向以及子宫前壁妊娠囊和膀胱间子宫肌层的厚度进行分型[6]。此分型方法有利于临床的实际操作。 Ⅰ型: (1)妊娠囊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少数甚或达宫底部宫腔;

剖宫产术缝合技术及材料选择专家共识(完整版)

剖宫产术缝合技术及材料选择专家共识(完整版) 剖宫产术是产科常见而重要的手术,是处理难产和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14年制定《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对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及手术步骤等提出了建议。缝合是剖宫产术的关键环节,手术并发症与切口缝合密切相关。目前,对于剖宫产切口的缝合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规范。在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相关缝合技术与材料选择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本共识。 剖宫产术的缝合根据手术步骤分为子宫切口缝合,壁层腹膜、腹壁肌肉及筋膜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的缝合。 1 子宫切口的缝合 子宫切口缝合的目标是:恢复解剖结构、止血、降低切口感染风险。现有证据表明子宫切口双层缝合优于单层缝合,连续单纯缝合优于锁边缝合。 1.1子宫切口的缝合方法子宫切口的缝合分为子宫肌层及脏层腹膜的缝合。子宫切口缝合推荐使用连续单纯双层缝合。方法:子宫切口第一层缝合从术者对侧开始,Allis钳夹好切口顶部,对齐子宫切口上下缘,多使用1-0 可吸收线,从一侧子宫切口顶端外0.5~1.0 cm 开始全层连续单纯缝合子宫肌层全层,尽量不穿透内膜,注意对合,

针间距约1.5cm,针与切缘间距约0.5 cm。缝合至切口顶端,最后一针扣锁缝合或单独缝合打结,注意超过切口顶端0.5~1.0cm。见图1。 子宫切口第二层缝合从术者侧向对侧将子宫体部浆肌层(含子宫肌层外1/3~1/2及反折腹膜)使用1-0可吸收线做连续缝合,进针应在第一层针距间,缝到对侧后与第一层保留的缝线打结(也可以单独打结)。缝合完毕后常规检查切口是否有出血,如有出血需缝合止血。见图2。 1.2 子宫切口的缝合材料目前国内大多使用1-0合成可吸收缝合线,其抗张强度大,柔韧性好,操作方便,对组织损伤小,反应小。在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子宫切口愈合等方面明显优于铬制肠线、丝线等。在同等条件下推荐使用含抗菌剂的可吸收缝线,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并减少线结反应和切口疼痛。2016年WHO《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全球指南》和2017年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关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指南》均推荐各类手术中使用含抗菌剂(如三氯生)的缝线,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 为了减少职业暴露机会,对有体液传播疾病风险的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推荐使用防刺伤针。美国CDC及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分别于1997年及2007年发布健康与安全公告,强调防刺伤针在减少手术人员经皮穿刺损伤方面的有效性,并同时推荐有条件的临床医生术中使用防刺伤针。

2016年最新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2016年最新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急诊剖宫(2016年版) 一、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版) 1.胎儿因素:急性胎儿窘迫 2.产程因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活跃期停滞和胎 头下降停滞 (四)标准住院日为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00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急诊血常规+血型、生化全套; 2.急诊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近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6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二代头孢类,术后48小时内停止使用。

剖宫产手术指南解读

剖宫产手术指南解读 降低剖宫产率是广大妇产医生为之努力的一个梦想。近年来我国妇产界在这一领域也不断研究探索。剖宫产手术指南是指导产科临床工作的指南针,为我们的医疗行为指引方向。在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大会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张为远教授解读剖宫产指南,进一步规范剖宫产手术的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目的是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儿和医生安全,为此中国妇产科网对张为远教授讲座内容进行了整理,全文如下。 众所周知,阴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在病理状态下,如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危及到母儿的安全时就必须行剖宫产术。但是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剖宫产率已经达到55%左右,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达到79%,这些剖宫产手术中很多不乏是不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 为了规范剖宫产手术及剖宫产指征,我国妇产专家们参考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和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制定的剖宫产指南,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剖宫产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的指征 指胎儿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如果经阴道分娩可能会对母儿造成一定的伤害。具体包括: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二次及以上剖宫产术后再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穿透宫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或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体重大于3500g者)、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多胎)妊娠:第一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者,评估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行急诊剖宫产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并尽快行急诊剖宫产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术。 9、孕妇存在严重的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脂肪肝、血小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全文)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全文)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剖宫产率的上升可导致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WHO在全球剖宫产率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等,在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临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剖宫产手术专家共识2014课稿

剖宫产手术专家共识(2014)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年10月第49卷第10期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剖宫产率的上升可导致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WHO在全球剖宫产率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等,在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临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剖宫产专家共识

剖宫产专家共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 年10月第49卷第10期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剖宫产率的上升可导致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WHO在全球剖宫产率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等,在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临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 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

最新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2014)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 (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 (4)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分娩的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12.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阴道成形术后等。 13.外阴疾病:如外阴或阴道发生严重静脉曲张者。 14.生殖道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淋病、尖锐湿疣等。 15.妊娠合并肿瘤:如妊娠合并子宫颈癌、巨大的子宫颈肌瘤、子宫下段肌瘤等。

剖宫产专家共识

剖宫产专家共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单位: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 年10月第49卷第10期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剖宫产率的上升可导致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WHO在全球剖宫产率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等,在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临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 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解读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解读 为规范剖宫产手术,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指南,并结合中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是指不能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二次及以上剖宫产术后再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穿透宫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或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体重大于3500g者)、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多胎)妊娠:第一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者,评估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并尽快行急诊剖宫产术娩出胎儿,重点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术。 9、孕妇存在严重的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脂肪肝、重型ICP等情况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体重>4250g者。 11、母亲要求的剖宫产(CDMR):ACOG将其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的剖宫产术:1)孕妇个人要求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如有其它特殊原因须讨论,并记录。2)告知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利弊和风险,并记录。3)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二、剖宫产手术的时机: 1、除以上的情况,择期剖宫产不建议在妊娠39周前实施。 2、急诊剖宫产术:指威胁到母儿生命的紧急状态下的剖宫产手术。 1)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分娩 2)需要产妇与家属的配合 3)新生儿科和麻醉科医护人员的配合与沟通 三、剖宫产手术的术前准备 (一)术前谈话(重要性) ……产科医生需充分告知孕妇及家属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结局,对CDMR更应解释清楚。 1、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和必要性 2、手术前、术中和术后母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签署知情同意书,夫妻双方及主管医师签名 (二)术前准备 1、术前应具备必要化验检查项目 2、酌情备皮 3、留置导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