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 系统、TN 系统、IT 系统。其中TN 系统又分为TN-C 、TN-S 、TN-C-S 系统。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TT 系统TN-C

供电系统→ TN 系统→ TN-S

IT 系统TN-C-S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TT 、TN 和IT 系统,分述如下。

(1 )TT 方式供电系统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第一个符号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 系统难以推广。

3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PE 线和工作零线N 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③TT 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2 )TN 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TT 系统的 5.3 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TT 系统优点多。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TN-C 和

TN-S 等两种。

(3 )TN-C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 表示

(4 )TN-S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 和专用保护线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TN-S 供电系统,TN-S 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PE 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PE 上,安全可靠。

2 )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3 )专用保护线PE 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

4 )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得有重复接地,而PE 线有重复接地,但是不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TN-S 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5 )TN-S 方式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在建筑工程工工前的“三通一平”(电通、水通、路通和地平——必须采用TN-S 方式供电系统。

(5 )TN-C-S 方式供电系统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TN-C 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 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PE 线,TN-C-S 系统的特点如下。

1 )工作零线N 与专用保护线PE 相联通,如图1-5ND 这段线路不平衡电流比较大时,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受到零线电位的影响。D 点至后面PE 线上没有电流,即该段导线上没有电压降,因此,TN-C-S 系统可以降低电动机外壳对地的电压,然而又不能完全消除这个电压,这个电压的大小取决于ND 线的负载不平衡的情况及ND 这段线路的长度。负载越不平衡,ND 线又很长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偏移就越大。所以要求负载不平衡电流不能太大,而且在PE 线上应作重复接地。

2 )PE 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

3 )对PE 线除了在总箱处必须和N 线相接以外,其他各分箱处均不得把N 线和PE 线相联,PE 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用大顾兼作PE 线。

通过上述分析,TN-C-S 供电系统是在TN-C 系统上临时变通的作法。当三相电力变压器工作接地情况良好、三相负载比较平衡时,TN-C-S 系统在施工用电实践中效果还是可行的。但是,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建筑施工工地有专用的电力变压器时,必须采用TN-S 方式供电系统。

(6 )IT 方式供电系统I 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每二个字母T 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T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这种供电方式在工地上很少见。

(二)供电线路符号小结

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规定的供电方式符号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对地关系。如T 表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I 表示所有带电部分绝缘。

2 )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如T 表示设备外壳接地,它与系统中的其他任何接地点无直接关系;N 表示负载采用接零保护。

3 )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如 C 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如 TN-C ; S 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所以 PE 线称为专用保护线,如 TN-S 。

弱电基础知识之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比较

弱电基础知识之二线三线四线制接线比较 1. 仪表的二线制与四线制 二线制仪表即电源与信号共用两根线一般 四线制仪表电源与信号线分开信号为4~20mA或0~10mA,电源220AC(为多). 2.在热电阻中有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两线制没有线路电阻补偿,配线简单,但要带进引线电阻的附加误差。因此不适用制造A级精度的热电阻,且在使用时引线及导线都不宜过长。 三线制有线路电阻补偿,可以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测量精度高于2线制。作为过程检测元件,其应用最广。 四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PLC。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但成本较高,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3.西门子的二线制和四线制 二线制是PLC模块提供电源和采集电流信号 四线制仅仅采集电流信号

传感器的结构: 两线制: 传感器电阻变化值与连接导线电阻值共同构成传感器的输出值,由于导线电阻带来的附加误差使实际测量值偏高,用于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并且导线的长度不宜过长。 三线制: 要求引出的三根导线截面积和长度均相同,测量铂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铂电阻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电阻,将导线一根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分别接到铂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邻的桥臂上,当桥路平衡时,导线电阻的变化对测量结果没有任何影响,这样就消除了导线线路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但是必须为全等臂电桥,否则不可能完全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采用三线制会大大减小导线电阻带来的附加误差,工业上一般都采用三线制接法。 四线制: 当测量电阻数值很小时,测试线的电阻可能引入明显误差,四线测量用两条附加测试线提供恒定电流,另两条测试线测量未知电阻的电压降,在电压表输入阻抗足够高的条件下,电流几乎不流过电压表,这样就可以精确测量未知电阻上的压降,计算得出电阻值 在桥式电路中,为了减小热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对支路电流的影响并限制流过热电阻的电流,组成电桥的两个支路的上电阻通常取热电阻阻值的几十倍,其值达到10-50K(和桥路供电电压有关),下电阻一般和热电阻某温度下阻值相同。测量时取两者的电位差。虽然如此,热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对支路电流的影响还是会造成输出的非线性,通常需要做一定补偿。 如果直接测量阻值,应该采用恒流源给热电阻供电,热电阻阻值变化时支路电流保持恒定,热电阻压降为线性较好的温度函数。 放大前应该做滤波处理或者在放大电路中加积分元件。

三相四线制概念

1.什么是三相五线制? 在三相四线制制供电系统中,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结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如下图1所示。 图1 三相五线制接线示意图 该接线的特点是: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由于该种接线能用于单相负载、没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和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三相负载不完全平衡的运行情况下,工作零线N 是有电流通过且是带电的,而保护零线PE不带电,因而该供电方式的接地系统完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 2.三相五线制与三相四线制的比较 (1)基本供电系统简介 常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380V)三相三线制和(380/220V)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系统、TN 系统、IT系统。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系统。 TT式供电系统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 TN方式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TN-C方式供电系统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表示,即常用的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TN-S式供电系统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TN-S供电系统,即常用的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IT方式供电系统,其中I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T 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IT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连续生产装置、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2)三相四线制(TN-C)与三相五线制(TN-S)系统的比较

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下载

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适用于低电压用户。 三相说白了就是常说的三根火线,但是他们互相之间有个120度的角度差。 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三根火线上的电压,电流之和都等于零。 三相四线制配电,是由一般的供电变压器低压侧引出,变压器低压侧为星(Y)型接线,它一共有4根出线,每相的通过三个相同的负载后都要通过中性线(零线)回到变压器。 零线不带电。电路要畅通总得有电压高的和电压低的。这样才能从电压高的流向电压低的。零线0电压 没有零线可以 1,零线是单相电,电流回路线,电压通常是220伏,电流经过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器就作功了,没有作功的电就经过零线回电厂了。两根或三根火线也能组成回路,其电压就是380伏。 2,家庭用电是单相电,供电部门送来的是一根火线,一根零线,家里墙上插座的火线零线就是这么接过来的,另外还有个孔是接地线,以防电器漏电,也叫安全线 电压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平时说的电压隐含了以大地为零电势面的前提。零线是三相供电制的相平衡(电势连)线,理论上对大地电压应是 0V,实际上相平衡不能时刻保证,所以零线会有微弱的电压。 为什么火线有电压而零线没有? 简单一点说,在两相电中不是电从火线流向零线的,而是在相互交替变化着来回的流,一秒钟变化50次,也就是我们说的频率是50赫兹,发电厂出来的电,其中一相输出的同时,进行接地连接,那么这一相就是零线了。而另一相则为火线,大地本身导电,两根线又是同相所以不存在电压差,因此也不会有电压。 远距离高压输电用三相三线制,三根都是火线,没有零线。到变压成我们用的380V或是220V工频电源时,在变电处将零线接地所以地线和零线在变压器处同点位,除非它的接地处发生故障,我们不应该感觉出零线带电。但由于大地的电阻比零线的大,所以当某处漏电时,就会发生零线带电的状况,还由于零线通过的电流比地线漏电流大的多,导致零线上的电压降低,使用户端零线电位与地不一致,也会造成零线带电。 现在我国是三相四线制,火线就是其中一个相线。零线就是中线,地线是保护线。

三相三线、四线、五线配电线路区别

三相三线制电路:多是指10KV电压及以上高压线路。 三相三线制,不引出中性线的星型接法和三角形接法。电力系统高 压架空线路一般采用三相三线制,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 (U,V,W)三相。通常在野外看到的输电线路,一回即有三根线(即 三相),三根线可能水平排列,也可能是三角形排列的;对每一相 可能是单独的一根线(一般为钢芯铝绞线),也有可能是分裂线 (电压等级很高的架空线路中,为了减小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采 用分裂导线,多根线组成一相线,一般2-4分裂,在特高压交直流 工程中可能用到6-8分裂),没有中性线,故称三相三线制。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定子绕组的末端联结在一起,从三个绕组的 始端引出三根火线向外供电、没有中线的三相制叫三相三线制。 大部分供电局为了解决回路带来的问题很多时候B相无电流和电压,充当回路作用。 三相四线制电路:多是指660/380/220低压线路。 三相四线制,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 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另一条是中性线N(如果该回路 电源侧的中性点接地,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如果不接地,则从严 格意义上来说,中性线不能称为零线)。在进入用户的单相输电线 路中,有两条线,一条我们称为火线,另一条我们称为零线,零线 正常情况下要通过电流以构成单相线路中电流的回路。而三相系统中,三相平衡时,中性线(零线)是无电流的,故称三相四线制; 在380V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380V线间电压中获得220V相间电压而 设N线,有的场合也可以用来进行零序电流检测,以便进行三相供 电平衡的监控。 不论N线(中性线)还是PE线(保护接地线),在用户侧都要采用 重复接地,以提高可靠性。但是,重复接地只是重复接地,它只能 在接地点或靠近接地的位置接到一起,但绝不表明可以在任意位置 特别是户内可以接到一起。这一点一定要切记! 三相五线制电路:三相五线指的是三根相线和一根零线加一根接地 线的配电方式。从安全上考虑目前施工现场基本上都要求采用三相 五线制的配电方式。 三相五线制,是指A、B、C、N和PE线,其中,PE线是保护地线, 也叫安全线,是专门用于接到诸如设备外壳等保证用电安全之用的。PE线在供电变压器侧和N线接到一起,但进入用户侧后绝不能当作 零线使用,否则,发生混乱后就与三相四线制无异了。由于这种混 乱容易让人丧失警惕,可能在实际中更加容易发生触电事故。零线 与PE线的根本区别在于:零线构成回路,PE线仅起保护作用。现 在民用住宅供电已经规定要使用三相五线制,如果你的不是,可以

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比较

1. 仪表的二线制与四线制 二线制仪表即电源与信号共用两根线一般 四线制仪表电源与信号线分开信号为4~20mA或0~10mA,电源220AC(为多). 2.在热电阻中有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两线制没有线路电阻补偿,配线简单,但要带进引线电阻的附加误差。因此不适用制造A 级精度的热电阻,且在使用时引线及导线都不宜过长。 三线制有线路电阻补偿,可以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测量精度高于2线制。作为过程检测元件,其应用最广。 四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PLC。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但成本较高,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3.西门子的二线制和四线制 二线制是PLC模块提供电源和采集电流信号 四线制仅仅采集电流信号

传感器的结构: 两线制: 传感器电阻变化值与连接导线电阻值共同构成传感器的输出值,由于导线电阻带来的附加误差使实际测量值偏高,用于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并且导线的长度不宜过长。 三线制: 要求引出的三根导线截面积和长度均相同,测量铂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铂电阻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电阻,将导线一根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分别接到铂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邻的桥臂上,当桥路平衡时,导线电阻的变化对测量结果没有任何影响,这样就消除了导线线路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但是必须为全等臂电桥,否则不可能完全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采用三线制会大大减小导线电阻带来的附加误差,工业上一般都采用三线制接法。 四线制: 当测量电阻数值很小时,测试线的电阻可能引入明显误差,四线测量用两条附加测试线提供恒定电流,另两条测试线测量未知电阻的电压降,在电压表输入阻抗足够高的条件下,电流几乎不流过电压表,这样就可以精确测量未知电阻上的压降,计算得出电阻值 在桥式电路中,为了减小热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对支路电流的影响并限制流过热电阻的电流,组成电桥的两个支路的上电阻通常取热电阻阻值的几十倍,其值达到 10-50K(和桥路供电电压有关),下电阻一般和热电阻某温度下阻值相同。测量时取两者的电位差。虽然如此,热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对支路电流的影响还是会造成输出的非线性,通常需要做一定补偿。 如果直接测量阻值,应该采用恒流源给热电阻供电,热电阻阻值变化时支路电流保持恒定,热电阻压降为线性较好的温度函数。 放大前应该做滤波处理或者在放大电路中加积分元件。 ?怎样判断pt100的好坏,用万用表能测量么? 根据分度表参照当时温度看阻值是否相符 ?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将一个基准电压加在pt100回路上,测量pt100上的电压信号(mv),阻值变化是电压信号自然也变化,再经过运放放大后进入A/D芯片进行A/D转换,经过程序再 将电压信号换算成电阻值,采用查表方式(将电阻值和相对应的温度值做成表格放到芯片rom 中)的到温度值。 ?一般短距离选用二线制接法,中距离选用三线制接法,要求精度高、近距离选用四线制接法。

低压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有何区别

低压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有何区别 三相四线制就是动力负载和照明负载共用-根零线。三相五线是动力照明分开。 三相四线制:相线A、B、C,保护零线PEN,PEN线上有工作电流通过,PEN在进入用电建筑物处要做重复接地;三相五线制:相线A、B、C,零线N,保护接地线PE,N线有工作电流通过,PE线平时无电流(仅在出现对地漏电或短路时有故障电流); 前者属于TN-C接地系统,后者属于TN-S接地系统。如今我国民用建筑的配电方式采用后者。 三相四线制分两种情况: TN-S:L1L2L3+PE(保护线)+N(中性线) TN-C:L1L2L3+PEN(二者合一) 三相五线制有一种情况: TN-C-S:L1L2L3+前半部PEN,后半部PE+N 具体如下: 低压系统接地制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的不同组合分类,可分为TN、TT、IT三种形式,其文字代号的意义如下: 1、第一个字母表示配电系统的对地关系: 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 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有一点经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 T: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做电气连接,与配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导电部分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做电气连接(在交流配电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相连接。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如果没有中性点(如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为三角形接线)或未引出中性点,可将变压器二次侧的一相接地,但该接地线不能用作PEN线。保护线应在每个变电所附近接地。配电系统引入建筑物时,保护线在其入口处接地。为了在故障时,保护线的电位尽量接近地电位,应尽可能将保护线与附近的有效接地极相连,如有必要,可增加接地点,并使其均匀分布。 根据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否合并的情况,TN系统又分为TN-C、TN-S及TN-C-S。 1、在TN-C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并为PEN线,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可采用一般过电流保护电器切断电源,以保证安全。但对于单相负荷或三相不平衡负荷以及有谐波电流负荷的线路,正常PEN线有电流,其所产生的压降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上,这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不利。另外,PEN线上的微弱电流在爆炸危险环境也能引起爆炸,因此,我国《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设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在1、10区爆炸危险环境中不能采用TN-C系统。同时由于PEN线在同一建筑物内往往相互有电气连接,当PEN线断线或相线直接与大地短路时,都将呈现相当高的对地故障电压,这时可能扩大事故范围。 2、在TN-S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分开,具有TN-C系统的优点,但价格较贵。由于正常情况下PE线不通过负荷电流,与PE线相连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带电位,所以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供电,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在民用建筑中,家用电器大都有单独接地极的插头,采用TN-S供电,既方便又安全。但TN-S系统仍不能解决相线对大地适中引起电压升高和对地故障电压的蔓延问题。 3、在TN-C-S系统中,PEN线自A点起分为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以后,N线应对地绝缘。为了防止分开后的PE线与N线混淆,应按国标GB7947-87的规定,给PE线和PEN线涂以黄绿相间的色标,给N线涂以浅蓝色色标。PEN自分开后,PE线与N线不能再合并,否则将丧失分开后形成的TN-S系统的特点。 TN-C-S是广泛采用的配电系统,在工矿企业中,对电位敏感的电气设备往往设置在线路未端,而线路前端大多数为固定设备,因此,到了线咱未端改为TN-S系统十分不利。在民用建筑中,电源线咱采用TN-C系统,进入建筑物内改为TN-S系统。这种系统,线路结构简单又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水平。在电源侧的PEN线上难免有一定的电压降,但对工矿企业的固定设备及作为民用建筑的电源线都没有影响,PEN分开后即有专用的保护线,可以确保TN-S所具有的特点。

电气供电系统的分类

电气供电系统的分类 一、建筑工程供电系统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三相五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其中TN 系统又分为 TN-C 、TN-S 、 TN-C-S 系统。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TT 系统 TN-C 供电系统→ TN 系统→ TN-S IT 系统 TN-C-S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 1 )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第一个符号 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 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 系统难以推广。 3 )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 1-2 所示。 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 PE 线和工作零线 N 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N)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PE)没有电流;③ TT 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 ( 2 ) TN 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 TT 系统的 5.3 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 TT 系统优点多。 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 TN-C 和 TN-S 等两种。

三相五线制和三相四线制比较

1.什么是三相五线制? 在三相四线制制供电系统中,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结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如下图1 所示. 图1 三相五线制接线示意图 该接线的特点是: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 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由于该种接线能用于单相负载、没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和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三相负载不完全平衡的运行情况下,工作零线 N是有电流通过且是带电的,而保护零线 PE 不带电,因而该供电方式的接地系统完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 2.三相五线制与三相四线制的比较 (1)基本供电系统简介常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380V)三相三线制和(380/220V)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 系统、TN系统、IT 系统.其中TN 系统又分为TN-C、TN-S 系统. TT 式供电系统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第一个符号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 表示负载设备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 TN 方式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TN-C 方式供电系统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 表示,即常用的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TN-S 式供电系统是把工作零线N 和专用保护线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TN-S 供电系统,即常用的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IT 方式供电系统,其中I 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连续生产装置、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2)三相四线制(TN-C)与三相五线制(TN-S)系统的比较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中,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和低压电网的零线过长且阻抗过大时,零线将有零序电流通过,过长的低压电网,由于环境恶化、导线老化、受潮等因素,导线的漏电电流通过零线形成闭合回路,致使零线也带一定的电位,这对安全运行十分不利. 在零线断线的特殊情况下,断线以后的单相设备和所有保护接零的设备产生危险的电压,这是不允许的. 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用电设备上所连接的工作零线 N 和保护零线 PE 是分别敷设的,工作零线上的电位不能传递到用电设备的外壳上,这样就能有效隔离了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所造成的危险电压,使用电设备外壳上电位始终处在"地"电位,从而消除了设备产生危险电压的隐患. 发电机中,三组感应线圈的公共端作为供电系统的参考零点,引出线称为中线(在单相供电中称为零线);另

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比较

1.仪表的二线制与四线制 二线制仪表即电源与信号共用两根线一般 四线制仪表电源与信号线分开信号为4~20mA或0~10mA,电源220AC(为多).2.在热电阻中有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两线制没有线路电阻补偿,配线简单,但要带进引线电阻的附加误差。因此不适用制造A 级精度的热电阻,且在使用时引线及导线都不宜过长。 三线制有线路电阻补偿,可以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测量精度高于2线制。作为过程检测元件,其应用最广。 四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PLC。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但成本较高,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3.西门子的二线制和四线制 二线制是PLC模块提供电源和采集电流信号 四线制仅仅采集电流信号

传感器的结构: 两线制: 传感器电阻变化值与连接导线电阻值共同构成传感器的输出值,由于导线电阻带来的附加误差使实际测量值偏高,用于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并且导线的长度不宜过长。 三线制: 要求引出的三根导线截面积和长度均相同,测量铂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铂电阻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电阻,将导线一根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分别接到铂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邻的桥臂上,当桥路平衡时,导线电阻的变化对测量结果没有任何影响,这样就消除了导线线路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但是必须为全等臂电桥,否则不可能完全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采用三线制会大大减小导线电阻带来的附加误差,工业上一般都采用三线制接法。 四线制: 当测量电阻数值很小时,测试线的电阻可能引入明显误差,四线测量用两条附加测试线提供恒定电流,另两条测试线测量未知电阻的电压降,在电压表输入阻抗足够高的条件下,电流几乎不流过电压表,这样就可以精确测量未知电阻上的压降,计算得出电阻值 在桥式电路中,为了减小热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对支路电流的影响并限制流过热电阻的电流,组成电桥的两个支路的上电阻通常取热电阻阻值的几十倍,其值达到10-50K(和桥路供电电压有关),下电阻一般和热电阻某温度下阻值相同。测量时取两者的电位差。虽然如此,热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对支路电流的影响还是会造成输出的非线性,通常需要做一定补偿。 如果直接测量阻值,应该采用恒流源给热电阻供电,热电阻阻值变化时支路电流保持恒定,热电阻压降为线性较好的温度函数。 放大前应该做滤波处理或者在放大电路中加积分元件。 ?怎样判断pt100的好坏,用万用表能测量么? 根据分度表参照当时温度看阻值是否相符 ?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将一个基准电压加在pt100回路上,测量pt100上的电压信号(mv),阻值变化是电压信号自然也变化,再经过运放放大后进入A/D芯片进行A/D转换,经过程序再 将电压信号换算成电阻值,采用查表方式(将电阻值和相对应的温度值做成表格放到芯片rom 中)的到温度值。 ?一般短距离选用二线制接法,中距离选用三线制接法,要求精度高、近距离选用四线制接法。

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

三相三线制 三相三线制(three-phase three-wire system )不引出中性线的星型接法和三角形接法。电力系统高压架空线路一般采用三相三线制,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 三相,我们 在野外看到的输电线路,一回即有三根线(即三相),三根线可能水平排列,也可能是三角 形排列的;对每一相可能是单独的一根线(一般为钢芯铝绞线),也有可能是分裂线(电压 等级很高的架空线路中,为了减小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采用分裂导线,多根线组成一相线, 一般2-4 分裂,在特高压交直流工程中可能用到6-8 分裂),没有中性线,故称三相三线制。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定子绕组的末端联结在一起,从三个绕组的始端引出三根火线 向外供电、没有中线的三相制叫三相三线制。 电晕:曲率半径小的导体电极对空气放电,便产生了电晕。 (电晕产生热效应和臭氧、氮的氧化物,使线圈内局部温度升高,导致胶粘剂变 质、碳化,股线绝缘和云母变白,进而使股线松散、短路,绝缘老化。) 三相四线制 概述 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 三相四线制 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 三相,另一条是中性线N(如果该回路电源侧的中性点接地,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如果不接地,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性线不能称为零线)。在进入 用户的单相输电线路中,有两条线,一条我们称为火线,另一条我们称为零线,零线正常情 况下要通过电流以构成单相线路中电流的回路。而三相系统中,三相平衡时,中性线(零线)是无电流的,故称三相四线制;在380V 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380V 线间电压中获得220V 相间电压而设N 线,有的场合也可以用来进行零序电流检测,以便进行三相供电平衡的监控。

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 一、概述 在三相四线制制供电系统中,把零干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 (该接线的是: 工 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由于该种接线能用于单相负载,没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和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三相负载不完全平衡的运行情况下,工作零线N是有电流通过且是带电的,而保护零线PE不带电,因而该供电方式的接地系统完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 二、三相五线制供电的原理 众所周知,在三相四线制供电中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和低压电网的零线过长且阻抗过大时,零线将有零序电流通过,过长的低压电网,由于环境恶化,导线老化、受潮等因素,导线的漏电电流通过零线形成闭合回路,致使零线也带一定的电位,这对安全运行十分不利。在零干线断线的特殊情况下,断线以后的单相设备和所有保护接零的设备产生危险的电压,这是不允许的。如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用电设备上所连接的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是分别敷设的,工作零线上的电位不能传递到用电设备的外壳上,这样就能有效隔离了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所造成的危险电压,使用电设备外壳上电位始终处

在“地”电位,从而消除了设备产生危险电压的隐患。 三、对三相五线制敷设的要求 (1) 在用绝缘导线布线时,保护零线应用黄绿双色线,工作零线一般用黑色线。沿墙垂直布线时,保护零线设在最下端,水平布线时,保护零线在靠墙端。 (2) 在电力变压器处,工作零线从变压器中性瓷套管上引出,保护零线从接地体的引出线引出。 (3) 重复接地按要求一律接在保护零线上,禁止在工作零线上重复接地。 (4) 采用低压电缆供电时应选用五芯低压电力电缆。 (5) 在终端用电处(如闸板、插座、墙上配电盘等)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一定分别与零干线相连接。 (6) 对老企业的改造应逐步实行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分开的办法。例如在车间入户时零干线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以后工作零线单独敷设,保护零线由此重复接地体引出;使用四极漏电保护断路器的,在断路器前是三相四线制,在断路器后改为三相五线制; 在架空线路供电又实行动力电和照明电分开架设的(两棚线),可以用随照明线横担架设的零线为工作零线,随动力线横担架设的零线做保护零线。 四、三相五线制供电的应用范围 凡是采用保护接零的低压供电系统,均是三相五线制供电的应用

详解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重要作用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零线的重要作用 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大多数采用三相四线制方式供电,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两种不同的电压——线电压(380V)和相电压(220V),可以适应用户不同的需要。 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果三相负载是完全对称的(阻抗的性质和大小完全相同,即阻抗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零线可有可无,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完全对称,连接成星形后,即使没有零线,三相绕组也能得到三相对称的电压,电动机能照常工作。但是对于宅楼、学校、机关和商场等以单相负荷为主的用户来说,零线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尽管这些地方在设计、安装供电线路时都尽可能使三相负荷接近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零线中断了,三相负荷中性点电位就要发生位移了。中性点电位位移的直接后果就是三相电压不平衡了,有的相电压可能大大超过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380V),轻则烧毁电器,重则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而有的相电压大大低于电器的额定电压(在极端情况下会接近0V),轻则使电器无法工作,重则也会烧毁电器(因为电压过低,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设备中的电动机无法起动,时间长了也会烧毁)。由于三相负荷是随机变化的,所以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也是随机变化的。 对于没有零线时中性点电位发生位移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甚至一些电工无法理解,而理论计算又涉及到较深的电工基础知识(如电动势和阻抗的复数表示法以及复数的四则运算等),特别是当负载不是纯电阻时,计算相当繁琐,学生也难以弄懂,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去计算。下面仅举个特例来帮助同学们理解没有零线时各相负载两端电压的变化。 现在我们假定某住宅楼为三层,三相电源分别送入一楼、二楼和三楼住户。

三相四线主要应用和联接方法

三相四线 主要应用 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不分裂,另一条是中性线N,故称三相四线制。 不论N线还是PE线,在用户侧都要采用重复接地,以提高可靠性。但是,重复接地只是重复接地,它只能在接地点或靠近接地的位置接到一起,但绝不表明可以在任意位置特别是户内可以接到一起。 应用中最好使用标准/规范的导线颜色:A线用黄色,B线用绿色,C线用红色,N线用褐色,PE线用黄绿色。 联接方法 三相交流电机的电枢有三组线圈,其联接有星形接法及三角形接法两种,一般采用星形接法。 星形联接方法 三相交流发电机向外供电时,把三组线圈的末端X、Y、Z联在一起,从联接点引出一条线,这条线叫零线,也叫中性线。再从线圈绕组另一端A、B、C各引出一条线,这三条线叫相线或火线,这种联接方法叫星形联接法。 发电机的这种向外输电方法构成三相四线制。若不引出中线,用三条线向外供电则称三相三线制。 因为三相四线制供电能同时供出220V、380v两种不同的电压,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星形接法用Y表示,也叫Y接法。 采用星形接法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如何? 星形接法时,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的关系是:U线≈1.732U相

三相交流电如何产生旋转磁场?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每相定子绕组中,流过正弦交流电流时,每相定子绕组都产生脉动磁场。由于三相绕组在铁心中摆放的空间位置互差120°电角度空间相位,绕组中分别流过三相交流电流,而各相电流在时间上又互差120°,使它们同时产生的三个脉动磁场在空间所合成的总磁场,成为一个旋转磁场。 三相五线制是指A、B、C、N和PE线,其中,PE线是保护地线,也叫安全线,是专门用于接到诸如设备外壳等保证用电安全之用的。PE线在供电变压器侧和N线接到一起,但进入用户侧后均不能当作零线使用,否则,发生混乱后就与三相四线制无异了。但是,由于这种混乱容易让人丧失警惕,可能在实际中更加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现在民用住宅供电已经规定要使用三相五线制,如果你的不是,可以要求整改。为了安全,要斩钉截铁地要求!

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仪表区别

浅谈仪表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转) 我们讨论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是指各种输出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的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区别,而并非只指变送器的接线形式。否则热电偶配毫伏计测量温度可称为是两线制的鼻祖了! 几线制的称谓,是在两线制变送器诞生后才有的。这是电子放大器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放大的本质就是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这就离不开供电。因此最先出现的是四线制的变送器;即两根线负责电源的供应,另外两根线负责输出被转换放大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DDZ-Ⅱ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出现,供电为220V.AC,输出信号为0--10mA.DC的四线制变送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有些工厂还可见到它的身影。 七十年代我国开始生产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并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标准。即仪表传输信号采用4-20mA.DC,联络信号采用1-5V.DC,即采用电流传输、电压接收的信号系统。采用4-20mA.DC信号,现场仪表就可实现两线制。但限于条件,当时两线制仅在压力、差压变送器上采用,温度变送器等仍采用四线制。现在国内两线制变送器的产品范围也大大扩展了,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多。同时从国外进来的变送器也是两线制的居多。 因为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V≤Emin-ImaxRLmax 变送器的输出端电压V等于规定的最低电源电压减去电流在负载电阻和传输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 I≤Imin 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I必须小于或等于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3. P<Imin(Emin-IminRLmax) 变送器的最小消耗功率P不能超过上式,通常<90mW。 式中:Emin=最低电源电压,对多数仪表而言Emin=24(1-5%)=22.8V,5%为24V电源允许的负向变化量; Imax="20mA"; Imin="4mA"; RLmax="250"Ω+传输导线电阻。 如果变送器在设计上满足了上述的三个条件,就可实现两线制传输。所谓两线制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这两根电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两线制变送器由于信号起点电流为4mA.DC,为变送器提供了静态工作电流,同时仪表电气零点为4mA.DC,不与

低压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有何区别

三相四线制就是动力负载和照明负载共用-根零线。三相五线是动力照明分开。 三相四线制: 相线 A、B、C,保护零线PEN,PEN线上有工作电流通过,PEN在进入用电建筑物处要做重复接地;三相五线制: 相线 A、B、C,零线N,保护接地线PE,N线有工作电流通过,PE线平时无电流(仅在出现对地漏电或短路时有故障电流); 前者属于TN-C接地系统,后者属于TN-S接地系统。如今我国民用建筑的配电方式采用后者。 三相四线制分两种情况: TN-S: L1L2L3+PE(保护线)+N(中性线) TN-C: L1L2L3+PEN(二者合一) 三相五线制有一种情况: TN-C-S: L1L2L3+前半部PEN,后半部PE+N 具体如下: 低压系统接地制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的不同组合分类,可分为TN、TT、IT三种形式,其文字代号的意义如下:

1、第一个字母表示配电系统的对地关系: T: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 I: 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有一点经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 T: 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做电气连接,与配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 外露导电部分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做电气连接(在交流配电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相连接。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如果没有中性点(如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为三角形接线)或未引出中性点,可将变压器二次侧的一相接地,但该接地线不能用作PEN线。保护线应在每个变电所附近接地。配电系统引入建筑物时,保护线在其入口处接地。为了在故障时,保护线的电位尽量接近地电位,应尽可能将保护线与附近的有效接地极相连,如有必要,可增加接地点,并使其均匀分布。 根据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否合并的情况,TN系统又分为TN- C、TN-S及TN-C-S。 1、在TN-C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并为PEN线,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可采用一般过电流保护电器切断电源,以保证安全。但对于单相负荷或三相不平衡负荷以及有谐波电流负荷的线路,正常PEN线有电流,其所产生的压降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上,这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不利。另外,PEN线上的微弱电流在爆炸危险环境也能引起爆炸,因此,我国《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设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

热电阻接入电路两线制和三线制接线法的分析

1.10 热电阻接入电路两线制和三线制接线法的分析 热电阻接入电路两线制三线制接线法 1.分析两线制由于引线电阻的误差 图1-12中,r为引线的电阻,R t为Pt电阻,其中由欧姆定律可得: 当R r=R t时(电桥平衡),V0=-I22r 。 从V0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引线电阻的影响十分明显,两线制接线法的误差很大。 2.分析三线制如何消除引线电阻的误差 三线制接线法由图1-13所示,由欧姆定律可得: 当R r=R t时,电桥平衡,I1=I2,V0=0。 可见三线制接线法可很好的消除引线电阻,提高热电阻的精度。 工业用热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在工业生产中广泛用来测量(-100~500)℃范围的温度,其主要特点是测温准确度高,便于自动测量。由于热电偶在低温范围中产生的热电势小,因而对测量仪表要求严格,而采用热电阻温度计测量低温是很适宜的。 热电阻温度计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普通工业型、铠装型及特殊型等。 常用的普通工业型热电阻主要有: 1.铂热电阻:广泛用来测量(-200~850)℃范围内的温度。在少数情况下,低温可测至1K,高温可测至1000℃。其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复现性好,但价格昂贵。铂热电阻与温度是近似线性关系。其分度号主要有Pt10和Pt100。 2.铜热电阻:广泛用来测量(-50~150)℃范围内的温度。其优点是高纯铜丝容易获得,价格便宜,互换性好,但易于氧化。铜热电阻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其分度号主要有Cu50和Cu100。 铠装热电阻是在铠装热电偶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由热电阻、绝缘材料和金属套管三者组合加工而成,其特点是外形尺寸可以做得很小(最小直径可达20毫米),因而反应速度快,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振耐冲击,具有良好的挠性,且不易受有害介质的侵蚀。 使用热电阻前必须检查它的好环,简易的检查方法是将热电阻从保护管中抽出,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若万用表读数为“0"或者万用表读数小于R0值,则该热电阻已短路,必须找出短路处进行修复;若万用表读数为“∞",则该热电阻已断路,不能使用;若万用表读数比R0的阻值偏高一些,说明该热电阻是正常的。 热电阻的阻值不正确时,应从下部端点交叉处增减电阻丝,而不应从其它处调整。完全调好后应将电阻丝排列整齐,不能碰接,仍按原样包扎好。 经修复的热电阻,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热电阻安装时,其插入深度不小于热电阻保护管外径的8倍~10倍,尽可能使热电阻受热部分增长。热电阻尽可能垂直安装,以防在高温下弯曲变形。热电阻在使用中为了减小辐射热和热传导所产生的误差,应尽量使保护套管表面和被测介质温度接近,减小热电阻保护套管的黑色系数。 当用与热电阻相配的二次仪表测量温度时,热电阻安置在被测温度的现场,而二次仪表则放置在操作室内。如果用不平衡电桥来测量,那么连接热电阻的导线都分布在桥路的一个臂上。由于热电阻与仪表之间一般都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因此两根连接导线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将同热电阻阻值的变化一起加在不平衡电桥的一个臂上,使测量产生较大的误差。为减小这一误差,一般在测温热电阻与仪表连接时,采用三线制接法(图1),即从热电阻引出三根导线,将连接热电阻的两根导线正好分别处于相邻的两个桥臂内(图2)。当环境温度变化而使导线电阻值改变时,其产生的作用正好互相抵消,使桥路输出的不平衡电压不会因之而改变。另一导线电阻R1的变动,仅对供桥电压有极微小的影响,但在准确度范围内。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区别

浅谈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 我们讨论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是指各种输出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的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区别,而并非只指变送器的接线形式。否则热电偶配毫伏计测量温度可称为是两线制的鼻祖了! 几线制的称谓,是在两线制变送器诞生后才有的。这是电子放大器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放大的本质就是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这就离不开供电。因此最先出现的是四线制的变送器;即两根线负责电源的供应,另外两根线负责输出被转换放大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但目前,很多变送器采用二线制。 因为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V≤Emin-ImaxRLmax 变送器的输出端电压V等于规定的最低电源电压减去电流在负载电阻和传输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 I≤Imin 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I必须小于或等于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3. P<Imin(Emin-IminRLmax) 变送器的最小消耗功率P不能超过上式,通常<90mW。 式中:Emin=最低电源电压,对多数仪表而言Emin=24(1-5%)=22.8V,5%为24V 电源允许的负向变化量; Imax=20mA; Imin=4mA; RLmax=250Ω+传输导线电阻。 如果变送器在设计上满足了上述的三个条件,就可实现两线制传输。所谓两线制

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这两根电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两线制变送器由于信号起点电流为4mA.DC,为变送器提供了静态工作电流,同时仪表电气零点为 4mA.DC,不与机械零点重合,这种“活零点”有利于识别断电和断线等故障。而且两线制还便于使用安全栅,利于安全防爆。 两线制变送器如图一所示,其供电为24V.DC,输出信号为4-20mA.DC,负载电阻为250Ω,24V电源的负线电位最低,它就是信号公共线,对于智能变送器还可在4-20mA.DC信号上加载HART协议的FSK键控信号。 图一两线制变送器接线示意图 由于4-20mA.DC(1-5V.DC)信号制的普及和应用,在控制系统应用中为了便于连接,就要求信号制的统一,为此要求一些非电动单元组合的仪表,如在线分析、机械量、电量等仪表,能采用输出为4-20mA.DC信号制,但是由于其转换电路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