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CAD实验指导书(第4版)

电子线路CAD实验指导书(第4版)
电子线路CAD实验指导书(第4版)

实验一单管放大电路原理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工程文件的建立,掌握用工程文件管理原理图文件。

2. 熟悉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步骤。

3. 掌握绘制电路图工具(Wiring Tools)的基本操作。

4. 学会原理图元件库的添加及元件的查找方法。

5. 学会对电路原理图文件进行管理,掌握原理图文件的打开、存盘、退出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 建立工程文件并取名为单管放大电路.PrjPCB。

2. 新建原理图文件,设置图纸样本:采用标准型标题栏的水平放置的A4号图纸,并起文件名为单管放大电路.SchDOC。

3. 利用绘制电路图工具(Wiring Tools)的基本操作,绘制原理图,练习一些常用快捷键的操作。

4. 通过编译检查原理图中的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改。

实验二皮尔斯电路原理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工程文件的建立,掌握用工程文件管理原理图文件。

2. 熟悉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步骤。

3. 掌握绘制电路图工具(Wiring Tools)的基本操作。

4. 学会原理图元件库的添加及元件的查找方法。

5. 学会对电路原理图文件进行管理,掌握原理图文件的打开、存盘、退出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 建立工程文件并取名为皮尔斯电路.PrjPCB。

2. 新建原理图文件,设置图纸样本:采用标准型标题栏的水平放置的A4号图纸,并起文件名为皮尔斯电路.SchDOC。

3. 利用绘制电路图工具(Wiring Tools)的基本操作,绘制原理图。

4. 通过编译检查原理图中的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改。

实验三电脑时控开关控制板原理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工程文件的建立,掌握用工程文件管理原理图文件。

2. 熟悉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步骤。

3. 掌握绘制电路图工具(Wiring Tools)的基本操作。

4. 学会原理图元件库的添加及元件的查找方法。

5. 学会对电路原理图文件进行管理,掌握原理图文件的打开、存盘、退出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 建立工程文件并取名为电脑时控开关控制板.PrjPCB。

2. 新建原理图文件,设置图纸样本:采用标准型标题栏的水平放置的A4号图纸,并起文件名为电脑时控开关控制板.SchDOC。

3. 利用绘制电路图工具(Wiring Tools)的基本操作,绘制原理图。

4. 通过编译检查原理图中的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改。

实验四单片机最小系统层次原理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层次式电路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2. 学会工程文件的建立。

3. 掌握总线与总线分支的放置方法。

4. 掌握由电路原理图文件(Sheet)建立方块电路符号(Symbol),和由方块电路符号(Symbol)建立电路原理图文件(Sheet)的基本步骤。

二、实验内容

1. 将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拆分成四个功能模块(CPU功能模块、MEMORY功能模块、CLK功能模块、RESET功能模块),如图4-1中虚线所示。

2. 将各个功能模块制作成带I/O端口的电路原理图。

3. 由这些原理图(Sheet)产生各自的方块电路符号。

4. 制作工程文件,把这些方块电路符号通过相关的电气连接而成为工程文件。

图4-1 单片机最小系统总图

实验五原理图元件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原理图符号库的基本结构及设计的基本步骤。

2. 学会原理图符号库的建立方法。

3. 掌握原理图符号库的维护及使用。

二、实验内容

1. 新建一个原理图元件库,元件库名称定为51CHIP.SCHLIB,将本实验中要建立的几个原理图零件都集成在该库中。

2. HD7279串行接口8位LED数码管及64键键盘智能控制芯片的设计

(1)HD7279芯片管脚名称、管脚号及其性能描述

(3)说明:

该器件模型宽100mil,高150mil,共28个管脚,管脚长度30mil,模型如图5.1所示。

图5.1 HD7279原理图元件模型

3. PCF8563实时时钟日历芯片的设计

(1)PCF8563芯片管脚名称、管脚号及其性能描述

(2

(3)说明:

该器件模型宽80mil,高50mil,共8个管脚,管脚长度20mil,具体模型如图5.2所示。

图5.2 PCF8563原理图元件模型

4. X5043/X5045

(1)X5043/X5045芯片管脚名称、管脚号及其性能描述

(2

(3)说明:

该器件模型宽80mil,高50mil,共8个管脚,管脚长度20mil,具体模型如图5.3所示。

图5.3 X5045原理图元件模型

实验六有源滤波器电路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路仿真的定义,掌握电路仿真的基本步骤。

2. 掌握常用仿真元件与激励源的参数设置方法。

3. 学会在电路仿真原理图中放置电路仿真节点。

4. 学会使用静态工作点分析、瞬态分析及交流小信号分析等仿真方法进行电路仿真。

二、实验内容

1. 如图所示为一有源滤波器电路。该电路中,运算放大器U1A为LM324N,周期脉冲电压源V1的幅值为1V,周期为1ms的方波;直流电压源V2、V3的幅值分别为+12V和-12V。

2. 建立工程项目和原理图文件,以有源滤波器为文件名。

3. 绘制仿真电路图。

4. 用瞬态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显示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

5. 用交流小信号分析方法研究系统的幅频特性。

6. 根据系统的幅频特性,说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波形的关系,说明该滤波器的类型。

7. 如果将周期脉冲电压源V1的波形改为正弦波,研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波形的相位关系。

实验七PCB元件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PCB元件的基本知识。

2. 掌握PCB元件库的建立及Protel PCB元件编辑器的基本操作。

3. 学会利用PCB元件的制作向导设计PCB元件。根据元件的外形,学会利用手工制作PCB元件。

二、实验内容

现有一只称为SOT-23的封装形式,外形如图7-1所示,具体结构及参数如图7-2所示,试制作该封装形式。

图7-1 SOT-23的外形

图7-2 SOT-23的结构及数据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简单原理图的制作过程。

2. 掌握单面电路板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设计如图所示的简单原理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封装形式,并生成网络表。

2. 规划单面电路板,装入该原理图的元件和网络表。

3. 使用Protel程序对该图的元件自动布局并进行手工调整布局。

4. 使用Protel程序对布局好的元件进行自动布线并进行手工调整布线。

三、实验原理简述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是Protel电子设计软件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工业产品和家用电器都使用了印刷电路板,所以作为一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印制电路板有单面、双面和多层之分,单面印制电路板只适用于较简单的电路,而双面印制电路板适用于较复杂的电路,多层板适用于复杂电路。要设计一块非常优秀的印制电路板,要考虑许多因数,如布局、布线、抗干扰、发热多的元件的布局、体积大的元件的布局、插座的布局、数模电路混合的板子的布局、电源线与地线的处理、高频电路板的布局等等。而在较短实验时间内,大家不可能考虑那么周全,但要求大家尽可能的多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些主要的设计规则和主要事项,还是必须要掌握的。

四、实验基本步骤

1、设计原理图并准备网络表。

2、在PCB界面下设定当前工作层为禁止布线层,并在此工作层面上规划矩形(100mm*80mm)电路板。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简单原理图的制作过程。

2. 掌握双面电路板的设计方法,比较单面板与双面设计的异同。

二、实验内容

1. 设计如图所示的简单原理图,并生成网络表。

2. 规划双面电路板,装入该原理图的元件和网络表。

3. 使用Protel程序对该图的元件自动布局并进行手工调整布局。

4. 使用Protel程序对布局好的元件进行自动布线并进行手工调整布线。

三、实验原理简述

根据给出的电路图,设计双面板一块。设计的注意事项与关键环节同上一实验类似。主要区别在于:跟单面板比较,对于稍复杂的电路,因单面板布线受限于一面之内,有些线可能布不通,或布线效果不理想,此时可考虑采用双面板设计;双面板使用两面布线(Top Layer和Bottom Layer),而单面板只使用一面布线(Bottom Layer);双面板中可能有过孔存在,而单面板中没有过孔存在;双面板的布通率通常要比单面板的布通率要高,走线更方便;但就机械加工成本来看,双面板的制作费用高于单面板。在实际工程中,到底是使用几层板,要看具体情况。

四、实验基本步骤

1. 设计原理图并准备网络表。

2. 在PCB界面下设定当前工作层为禁止布线层,并在此工作层面上规划矩形(80mm*60mm)电路板。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简单原理图的制作过程。

2. 掌握双面电路板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设计如图所示的简单原理图,并生成网络表。

2. 规划双面电路板。

3. 装入该原理图的元件和网络表。

4. 使用Protel程序对该图的元件自动布局并进行手工调整布局。

5. 使用Protel程序对布局好的元件进行自动布线并进行手工调整布线。

6. 输出打印所需印刷线路板的各层的电路图样。

7. 所有图纸设为A4大小。

三、实验基本步骤

1. 设计原理图并准备网络表(注意一定要输入元件的封装形式)。

2. 在PCB界面下设定当前工作层为禁止布线层,并在此工作层面上规划矩形(80mm*60mm)电路板。

实验十一双面印刷线路板设计3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简单原理图的制作过程。

2. 掌握双面电路板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设计如图所示的简单原理图,并生成网络表。

2. 规划双面电路板。

3. 装入该原理图的元件和网络表。

4. 使用Protel程序对该图的元件自动布局并进行手工调整布局。

5. 使用Protel程序对布局好的元件进行自动布线并进行手工调整布线。

6. 输出打印所需印刷线路板的各层的电路图样。

7. 所有图纸设为A4大小。

三、实验基本步骤

1. 设计原理图并准备网络表(注意一定要输入元件的封装形式)。

2. 在PCB界面下设定当前工作层为禁止布线层,并在此工作层面上规划矩形(80mm*60mm)电路板。

实验十二51单片机最小系统线路板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的制作过程。

2. 掌握较为复杂的双面电路板的设计方法。

3. 设计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双面印刷线路板。

二、实验内容

1. 设计如图所示的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并生成网络表。

2. 规划双面电路板。

3. 装入该原理图的元件和网络表。

4. 使用Protel对该原理图的元件自动布局并进行手工调整布局。

5. 使用Protel对布局好的元件进行自动布线并进行手工调整布线。

6. 进行电气规则检查和设计规则检查。

7. 对印刷线路板进行补泪滴。

7. 输出打印所需印刷线路板的各层的电路图样。

三、实验基本步骤

1. 原理图设计、编译并生成网络表(注意一定要输入并修改元件的封装形式)。

2. 印刷线路板规划设计:在PCB界面下设定当前工作层为禁止布线层,并在此工作层面上规划矩形(150mm*100mm)电路板。

3. 部分元件的原理图元件模型可调用实验五设计的51CHIP.LIB元件库。

4. 布线规则:所有正负电源线、模拟地数字地线布线采用0.5mm宽;信号线采用默认的0.254mm。

5. 提示:

(1)元件P89C51的Footprint采用SOT129-1,HD7279的Footprint采用DIP28W,X5045、PCF8563的Footprint采用DIP-8,MAX232N的Footprint采用N016,D Connector 9的Footprint 采用DSUB1.385-2H9,TLC542的Footprint采用DIP-20。

(2)接插件Footprint为:JP1-JP4、JP6-JP9:选择HDR1Xn,其中n为引脚数,如JP1的引脚数为3个,则Footprint可选择HDR1X3。JP5的Footprint为DSUB1.385-2H9。

(2)电阻排R1、R2、R19的Footprint为HDR1X9。

(3)电阻的Footprint可选择AXIAL0.4,电位器为VR5。

(4)无极性电容的Footprint可选择RAD-0.2,电解电容的Footprint可选择RB5-10.5。

15

实验十三凌阳单片机最小系统线路板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凌阳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的制作过程。

2. 掌握较为复杂的双面电路板的设计方法。

3. 设计凌阳单片机最小系统双面印刷线路板。

二、实验内容

1. 设计如图所示的凌阳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并生成网络表。

2. 规划双面电路板。

3. 装入该原理图的元件和网络表。

4. 使用Protel对该图的元件自动布局并进行手工调整布局。

5. 使用Protel对布局好的元件进行自动布线并进行手工调整布线。

6. 对印刷线路板进行补泪滴和覆铜设置。

7. 输出打印所需印刷线路板的各层的电路图样。

三、实验基本步骤

1. 设计原理图并准备网络表(注意一定要输入元件的封装形式)。

2. 印刷线路板规划设计:在PCB界面下设定当前工作层为禁止布线层,并在此工作层面上规划矩形(5000mil*4000mil)电路板。

3. 部分元件的原理图元件模型可自己设计元件库。

4. 布线规则:所有正负电源线、模拟地、数字地线布线采用0.5mm宽;信号线采用默认的0.254mm。

5. 提示:

(1)接插件Footprint可选择HDR1Xn,其中n为引脚数,如JP1的引脚数为3个,则Footprint可选择HDR1X3。

(2)电阻的Footprint可选择AXIAL0.4,电位器为VR5。

(3)无极性电容的Footprint可选择RAD-0.2,电解电容的Footprint可选择RB5-10.5。

(4)按键S1-S4的封装形式可选择HDR2X2。

(5)发光二极管D1-D2的封装形式可选择LED-1。

(6)Mic2扬声器X1的封装形式可选择PIN2。

(7)U1(SPCE061A)的封装形式可选择PLCC84。

17

《建筑cad》实验指导书

《建筑CAD》实验指导书 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AutoCAD 2006的功能和在设计中的应用技术,掌握其使用的基本命令、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具有将专业设计需求与软件功能有机结合的能力,要求学生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提高本专业设计应用与开发能力。 二、基本实验内容 实验一计算机绘图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安装AutoCAD 2006系统所需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环境,练习AutoCAD 软件的启动和退出。 2、熟悉AutoCAD 2006的基本术语与现有知识的关联和用户界面,练习 AutoCAD命令的输入方式,全面了解菜单结构和使用方法。熟悉菜单的使 用,如面向对象的快捷菜单、下拉菜单、工具条等。 3、理解和使用基本的图形样板,创建自己的样板文件。 4、熟悉在线帮助和实时助手的使用。 5、掌握在绝对坐标、相对坐标、极坐标下的坐标输入方法,直接距离输入 法。 6、练习直线(line)、圆(circle)命令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AutoCAD界面介绍、菜单条、主工具条、工具条的显隐、绘图区、状态栏、 命令行、视图操作、 AutoCAD坐标、系统、 AutoCAD命令执行方式、对象的选择和删除、状态行:各按钮的用法。 2、设置绘图环境,分别创建A0—A4图纸的样板文件。绘制下列图形。

实验二图层的设定 一、实验目的 1、创建和管理图层以及其它对象特性。 2、掌握设置对象的特性,如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及用对象特性管理器 修改对象的特性,以及对象特性在设计数据表达中的作用。 3、掌握AutoCAD 2006中精确绘图的技巧以及对象几何特征点捕捉的功能, 如栅格、正交、自动捕捉、目标捕捉等。 二、实验内容 1、绘制标题栏 2、图层样式管理器及层的设定 3、绘制第2章上机题。 实验三基本绘图和基本编辑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绘制直线、圆、弧、椭圆、矩形、正多边形、多段线、样条曲线、 圆环和点等命令的操作。 2、掌握基本的图形编辑功能,如取消、重复、删除、移动、旋转、复制、 镜像、阵列、剪切、延伸、圆角和倒角等。 3、熟悉一些高级编辑方法,学会利用夹点功能对对象进行快速的编辑。 4、熟悉各种选择集的构造与使用方法,了解循环选择方法、对象编组的构

AUTOCAD实验指导书

《AUTOCAD》实验指导书 1.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如下内容: · AutoCAD软件的启动方法和界面的定制; ·图层、单位和图幅的设置; ·命令和数据的输入方法; ·命令的重复终止和取消方法; ·样板文件的制作; ·图形文件的建立打开和存储; ·退出系统的操作方法; 1.2 实验内容与要求 1.练习用如下两种方法启动AutoCAD: ·双击桌面图标 ·单击状态栏“开始”按纽→“程 序”→→ 2.熟悉界面,说出个组成部分的名称,简述其功能。 3.熟练掌握打开和关闭工具栏的方法,并参照图1-1重新安排界面布局。 4.参照图1-2,重新定制AutoCAD绘图区背景颜色。操作步骤如下:“Tools (工具)”下拉菜单→“Options…(选项)”菜单项→“Options”窗口→“Display(显示)”选项卡→ 单击“Window Elements”区中的“Colors…”按钮,设置绘图区背景颜色。 5.参照图1-3,设置图层。

6.设置绘图单位:Decimal,0.00,mm。 7.设置绘图界限:左下角(0,0),右上角(450,320)。 8.参照图1-4,用LINE、ERASE、OOPS、UNDO、REDO等命令,绘制A3图框(420× 图1-1 AutoCAD工作界面 图1-2 定制绘图区背景颜色 297mm)和标题栏。要求: ·绘制不同线型之前,首先要在“Object Properties(对象特性)”工具栏中将相应线型的层切换为当前层; ·标题栏尺寸,如图1-5所示; ·只画图,不注尺寸。

9.将画好的图,用SAVEAS命令另存为EXE01.dwg文件,保存在自备的磁盘上;再存为A3.dwt样板文件,供以后画图时使用。 图1-3 图层特性管理器 10.用下列方法之一退出程序: ·命令行Command:exit; ·下拉菜单【File】→Exit; ·单击程序窗口右上角关闭按钮 ·键盘组合键:“ALT+F4。 1.3 实验指导 本书在每个绘图实验中都提供实验指导,介绍完成实验的一般思路、技巧和注意事项。但读者不拘泥于实验指导,可按自己的思路完成实验。 1.定制图1-1所示AutoCAD工作界面时,可以尝试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将鼠标移至任一已有工具栏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操作,在该菜单中带有“√”的菜单项为已显示的工具栏,否则为隐藏的工具栏;

CAD实验指导书

工程制图CAD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AutoCAD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AutoCAD系统界面; 2 、掌握AutoCAD环境设置; 3 、掌握在AUTOCAD工具栏、左键、中键和命令栏等的操作命令; 4 、熟悉坐标系,掌握坐标输入方法。 二、实验要求 掌握AutoCAD 的启动、AutoCAD基本操作、命令输入方法、状态栏、图形的显示控制。 三、实验内容 绘制下列图形 四、思考题 1.选择方法左键框选从左往右与从右往左有什么区别? 2.直线相对坐标,如何输入?

一、实验目的 学会AutoCAD的基本绘图直线、构造线、修剪。 二、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直线、构造线的绘制方法 2、熟练修剪修改工具。 三、实验内容 绘制下列图形 四、思考题 1、构造线→偏移如何用? 2、再结束命令后再次点击确定键的作用是什么?

一、实验目的 学会AutoCAD的基本绘图直线、构造线、修剪。 二、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直线、构造线的绘制方法 2、熟练修剪修改工具。 三、实验内容 绘制下列图形

实验四:圆、圆弧、多段线 一、实验目的 学会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圆、圆弧、多段线 二、实验要求: 1、学习圆(c)、半径-圆、直径-圆及相切圆的绘图方法 2、熟悉圆弧、多段线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

实验五:正多边形、矩形、图案填充 一、实验目的 学会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正多边形、矩形、图案填充命令操作及使用技巧。 二、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绘制给定长度和宽度的矩形的方法 2、掌握多边形和图案填充的绘制方法,分辨内接于圆和外切于圆的不同 三、实验内容

CADCAM综合实验指导书2017

CAD/CAM 及数控技术综合型 实验指导书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 2014.12

目录 1.实验目的 (1) 2.综合设计实验的指导思想 (1) 3.实验设备 (1) 4.实验进度安排 (1) 5.实验项目和实验流程 (2) 6.CAD 实验过程指导 (3) 7.CAM 实验过程指导 (9) 8.实际加工实验过程指导 (19) 8.1 数控车床 (19) 8.2 数控铣床 (19) 9.参考文献 (21)

1. 实验目的 通过该综合型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在掌握 CAD/CAM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及制造、计算机仿真、现代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等 课程的理论基础上,初步掌握 Solidworks 、Pro/E 、MasterCAM 、Cark 、Daphne 等软件的使用,掌握产品设计、产品分析、工艺设计、数控加工仿真、产品数据管理、实际数控加工、产品快速成形加工方法的产品整个开发过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综合与创新能。 该实验要求学生已经完成 CAD/CAM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及制造、计算机仿真、现代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等课程和数控技术课程设计的学习和实践环节。 2. 综合设计实验的指导思想 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将各个孤立的实验贯穿起来组织与安排实验,这样既丰富了课题内容,又克服由单纯验证性试验或测试性实验的孤立进行而造成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现象。通过课题内容的需求,将相关方面的基本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又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让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实验,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验题目、实验任务,独立完成确定实验方案、拟定实验程序,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观察实验现象,作好实验记录,进行数据处理,写出实验报告等。 综合设计型实验有一定难度,要圆满完成综合设计型实验,不仅需要一定的较宽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灵活多种的实验技能。为此,要求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需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自行处理实验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发智力,全面培养和发挥实验能力。所从事的设计型实验如果成功,则加强学生或实验技术人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努力进取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培养和造就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本领。 3. 实验设备 该设计性综合型实验涉及的设备包括以下软硬件: ? 数控车床 ? 数控铣床 ? 加工中心 ? CAD/CAM 软件系统:SolidWorks 、Pro/E 、MasterCAM 等软件。 4. 实验进度安排 该设计综合实验时间为 2 周,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时间 任务安排 第 1 周第 1 天 分组,下发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参考文献

CAD实训指导书

电子CAD实训指导书 电子CAD实训 自动化工程系

电子CAD 实训周 课程安排: 一、实训目的: 本课程实训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设计电子工作线路的 能力以及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子与电气线路图的识读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典型电子电路设计软件Protel DXP,初步具备独立绘制电子线路图、制作PCB板的能力,使之达到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水平。通过该实训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电路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技术,启发创新思想的效果。通过实训查找资料能独立设计一个电路。 二、实训内容与要求 1. 具有电子、电气线路图的识读能力 2. 掌握Protel DXP(电子CAD)软件的电路原理图的设

计与绘制。 3. 掌握印制电路板(PCB板)的设计。 三、实践步骤 1. 明确原理图的识别方法与绘制要求 2. 电子原理图设计步骤 1) 设计数据库文件的创建、打开与关闭 2) 新建原理图、图纸大小设置 3) 加载原理图元件库 4)放置、移动元件和元件的属性编辑 5)新建原理图元件符号 6)绘制导线、总线 7)放置网络标号 8)电路的ERC检查 9)网络表的生成 3.电子PCB设计步骤 1)印刷电路板基础认识 2)新建PCB文件、图纸大小设置、PCB板大小规划、板层设置 3)加载元件封装库 4)放置、移动元件和元件的属性编辑 5)新建元件库和元件封装符号 6)设计规则设置

7)加载网络表、元件布局 8)自动和手工布线、设计规则检查 9)设计文件输出 四、实践注意事项 1、分析电子原理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分析电路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输入到输出、化整为零、聚零为整的思路和方法。用整机原理指导具体电路分析、用具体电路分析诠释整机工作原理。 2、在绘制、识读电气控制原理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原理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及照明电路. 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画出,中线N和保护地线PE画在相线之下。直流电源则正端在上,负端在下画出.电源开关要水平画出。 (2)原理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分析原理时,应从触头的常态位置出发。 (3)原理图中,各电器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国标符号画出。 (4)原理图中,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而是按其在线路中所起作用分画在不同电路中,但它们的动作却是相互关联的,必须标以相同的文字符号。图

AUTO-CAD实验指导书

《Auto-CAD》 实验指导书 杨喆等编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 AutoCAD绘图思想与样板 (2) 文件的创建 实验二基本图元的绘制(一) (3) 实验三基本图元的绘制(二) (4) 实验四复杂图元绘制 (6) 实验五复杂图元绘制和图形编辑 (7) 实验六平面图形综合练习 (8) 实验七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10) 实验八、图块绘制与电子线路绘制 (11) 实验九三维图形绘制 (12)

课程编号:1241011课程类别:学科选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自动化 课程总学时:64 适用学期: 第7学期 实验学时:20 开设实验项目数:9 撰写人:杨喆审核人:刘天惠教学院长:范立南实验一:AutoCAD绘图思想与样板文件的创建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AUTOCAD2006绘图界面特色及其功能,体会、树立AUTOCAD的“交换式”绘图思想,并学会初步应用此思想绘制简单图形,同时掌握环境设置与创建样板文件的方法。 二、实验类型 验证型 三、实验原理及说明 1.通过绘制直线、圆体会“交互式”绘图思想; 2.学会使用坐标确定点的方法; 3.学会创建样板文件(.dwt); 4.能够应用样板文件绘制简单图形; 四、实验仪器 PC机和AutoCAD 2006软件。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理解AUTOCAD绘图界面的“三个窗口四个栏”,重点是工具栏窗口的开关、自定义、位置调整及文本窗口的缩放、命令行、位置等。 2.绘制直线,仔细体会“交换式”绘图思想。 3.通过不同的已知参数绘制圆,体会“命令选项”“交换式”的绘图秘诀。 4.创建样板文件。 ●单位类型和精度:公制、Decimal、精度均为0.000; ●图形界限:16K(260,180) 界限有效; ●AUTOCAD绘图界面的整理; 5.能够应用样板文件绘制图1所示的图形。 六、注意事项 正确启动、关闭AutoCAD。 七、预习与思考题 1、如何改变绘图窗口的背景颜色?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工程制图及CAD》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宿州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二零一六年

概述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AutoCAD2004的基本操作、绘图命令、平面图形的修改与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和工程图样的绘制方法,强化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和AutoCAD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共包括六项内容,即AutoCAD2004的基本操作、绘图命令、平面图形的修改与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块和工程图样绘制,其中工程图样绘制为综合型实验。针对不同学时可选择相应实验,对于少学时在实验六中可不作装配图。实验指导书附实验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可供实践环节考核之用。 实验所需AutoCAD2004软件在实验时提供。学生除完成所要求题目之外,还应对所实验之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本实验指导书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方法与步骤、实验过程及内容等。学生做完相关实验后应及时填写实验报告。 大家可以参考《精通AutoCAD 2004中文版》(徐建平黄亮乔小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配套使用。或者从图书馆借阅AutoCAD 2004之后的任意AutoCAD教程均可。 另外,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学生对课程的掌握不同,除安排上机实验之外应另外自行安排时间学习、解决相关知识及问题。

目录 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 (1) 实验二绘图命令 (3) 实验三平面图形的修改与编辑 (5) 实验四尺寸标注 (8) 实验五图块 (9) 实验六工程图样绘制 (10) 实验考核 (16)

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utoCAD基本概念 2、学习AutoCAD2004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一)图框设置与绘制 I、实验要求: 按要求设图限,建图层,画图框和标题栏,如图1-1所示。 (1)建图层、设线型、线宽及颜色。 (2)画图框、标题栏(120×21mm)。 (3)完成后,给图形文件起一个名并存盘。 注:对A3图幅,采用不留装订边格式时,其边框与图框线的距离为10 mm。 图1-1 图框 II、实验方法: (1)用“图形单位”对话框确定绘图单位(建议使用缺省值)。 (2)用“LIMITS”(图限)命令选A3图幅(长420 mm,宽297 mm)。 (3)打开正交、栅格及栅格捕捉。 (4)建图层、设线型、线宽及颜色。 粗实线白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0.7 mm 细实线绿色(或黑色)实线(CONTINUOUS)0.35 mm 细点画线红色点画线(CENTER)0.35 mm 虚线黄色虚线(HIDDENX2)0.35 mm 尺寸绿色实线(CONTINUOUS)0.35 mm (5)用绘图工具栏的直线命令图标按钮绘制边框,在粗实线层上画图框线,在细实线层上画图幅线。

AUTOCAD上机实验指导书

AUTOCAD制图实训上机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内容(全部要求上机完成) 实训一、AutoCAD图形文件基本操作 实训二、图形编辑 实训三、文本的标注与电气控制电路图的绘制 实训四、专业图形练习 实训五、综合实训 注:(1)依照学生对实训的准备情况和实训的效果,以及实训报告的填写情况,进行实训成绩的评定。 (2)每个实训都必须合格,才能算实训总成绩都合格。 二、实训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建立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认识基础上,要求学生了解AutoCAD软件,熟练掌握AutoCAD的基本命令,能够用该软件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与电气工程图,熟悉常见图形文件格式。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配合相应的实训来巩固讲课內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较果。 三、实训管理方面的要求: 1.注意安全,遵守学校规定的上机实训纪律,爱护计算机房设施。2.每个实训都必须达到合格成绩,实训总成绩才算合格。 3.上机按学号入座,上机完毕请整理自己的座位并关闭微机。

实训一:AutoCAD界面操作技巧、图形文件基本操作(6课时)1、实训目的: 掌握AutoCAD界面熟悉和基本操作。AutoCAD 的操作界面内容比较丰富。本实训要求学生了解AutoCAD 界面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用途,掌握如何设置绘图环境,能够绘制简单图形。 2、实训方法: 命令讲解+上机操作 3、实训仪器: 计算机、AutoCAD软件。 4、实训操作方法: 1)启动AutoCAD 2)熟悉AutoCAD的工作界面(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命令窗口) 3)绘图方法:键盘输入、菜单命令、工具条绘图。 4)图纸格式:A0(841*1189), A1 (549*841), A2(420*594), A3(297*420), A4 (210*297)。 5)坐标:绝对坐标、相对坐标。 6)基本绘图指令:直线、斜线、圆、圆弧、四边形、多边形的绘制。 7)熟悉“绘图”工具栏和“对象捕捉”工具栏中各个按钮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掌握对象捕捉和自动跟踪的操作。 8)文字设置。 9)图层颜色和线型设置。 5、实训内容: (1)在本机F盘中建立一目录,目录名:学号姓名(如:00000000张三)。以后练习文件均保存在此目录。 (2)熟悉AUTOCAD命令的菜单及工具栏操作。 (3)熟悉操作界面,绘制A3图纸。 要求如下:(1)图纸如图1所示。(2)标题栏如图2格式所示。(3)图层要求如图表 颜色设定可使用相近色,只需不同图层不同颜色就行。 (4)在A3图纸内绘制图形如图3所示。(5)将其保存在自己文件夹内,文件名:练习1

1-控制系统仿真与CAD课程实验指导书-060309

1-控制系统仿真与CAD课程实验指导书-060309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 实验指导书 张晓华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 2006年3月 “双闭环控制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数字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 2.掌握Simulink图形化建模方法; 3.验证“直流电动机转速/电流双闭环PID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二、实验内容 1.“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建模 2.电流环/调节器设计 3.电流环动态跟随性能仿真实验 4.转速环/调节器设计 5.转速环动态抗扰性能仿真实验 6.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给出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结论) 三、实验步骤 1、系统建模 A.控制对象的建模 建立线性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如下: 1

d U a) b) U c) 图2 额定励磁下直流电动机的动态结构图 a) 式(1)的结构图 b)式(2)的结构图 c)整个直流电动机的动态结构图 C .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动态数学模型 在分析系统时我们往往把它们当作一个环节来看待。这一环节的输入量是触发电路的控制电压U ct ,输出量是理想空载整流电压U d0。把它们之间的放大系数K s 看成常数,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可以看成是一个具有纯滞后的放大环节,其滞后作用是由晶闸管装置的失控时间引起的。 下面列出不同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 表1 各种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f=50Hz ) 用单位阶跃函数来表示滞后,则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01()d s ct s U K U t T =?- 按拉氏变换的位移定理,则传递函数为 0()() s T s d s ct U s K e U s -= (3) 由于式(3)中含有指数函数s T s e -,它使系统成为非最小相位系统,分析和设计都比较麻烦。为了简化,先将s T s e -按台劳级数展开,则式(3)变成

《电子线路CAD》实验指导书-光电

《电子线路CAD》实验指导书 赵双琦编写 目录

实验一Multisim10界面设置及原理图绘制(2学时)实验二Multisim10虚拟仪表使用(2学时) 实验三Multisim10模拟电路仿真分析(2学时) 实验四Multisim10数字电路仿真分析(2学时) 实验五Altium Designer原理图设计(2学时) 实验六Altium Designer层次原理图设计(2学时)实验七Altium Designer PCB步线练习(4学时)

实验一Multisim10界面设置及原理图绘制(2学时,验证型) 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10软件基本界面。 2.学习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操作。 3.学习Multisim10元件库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创建新的电路图设计工程 2.新建原理图设计文档,设置设计环境 3.元件库加载、放置元件、连接元件 4.处理多个电源系统 5.文字、图形注释 6.编辑对象属性 7.放置总线 8.层次电路的设计 实验步骤: 1、熟悉界面设置: 打开Multisim软件,创建新的电路图设计工程,新建原理图设计文档,用Options/Preferences、View及右键做下面的练习:显示/隐藏栅格、改变符号系统,改变背景颜色、元件颜色、连线颜色、纸张大小,显示/隐藏纸张边界,显示/隐藏/编辑标题栏,插入文本,显示/编辑文本描述框,显示/隐藏节点序号,元器件序号和参数值的显示和隐藏,设置自动连线功能,设置元件移动时的自动连线功能,元件箱取用方式设置,元件放置方式设置,改变显示字体和大小,等等。 2、熟悉原理图设计:在Multisim中作下述练习: 1)双击元件,查看并理解电源元件、虚拟元件、真实元件属性窗口,了解Label、Display、Value、Analysis Setup、Fault标签页的含义。 2)元器件操作:取用(包括从In User List取用)、查找、拷贝、删除、旋转、替换、插入。 3.绘制单管放大电路:

电子线路CAD实验指导书(DOC)

电子线路CAD实验指导书 电子信息工程系

目录 实验一Altium Desinger 认识实验 (1) 实验二两级阻容耦合三极管放大电路原理图设计 (6) 实验三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14) 实验四小信号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15) 实验五8031 单片机存储器扩展小系统电路原理图设计 (16) 实验六原理图元件库编辑 (18) 实验七PCB板尺寸定义与PCB参数设置 (20) 实验八闪光灯控制电路图设计和PCB图自动布局、自动布线 (21) 实验九制作元件封装 (24)

实验一Altium Designer 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Altium Designer 的启动、关闭和文件管理等基本操作 2. 熟悉Altium Designer的操作界面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 Altium Designer 的启动 按以下几种方法启动Altium Designer: ( 1 )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在调出的“开始”菜单组中单击“Altium Designer” 菜单项。 ( 2 )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在调出的“开始”菜单中将鼠标指针移到“程序( P )”菜单项,停留片刻在调出的“Altium Designer”菜单组中单击“Altium Designer”菜单项进行启动。 ( 3 )直接在桌面上双击Altium Designer 图标。 启动主应用程序之后,系统即可进入设计主窗口。Altium Designer启动后的操作界面如图1-1所示。 2. Altium Designer 的关闭 关闭Altium Designer 主程序的方法有: ( 1 )选择“ File ”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组中选择“ Exit ”菜单项。 ( 2 )单击主窗口标题栏上的“退出”按钮,或者直接双击“系统菜单”按钮。 ( 3 )按下 ALT + F4 组合键。 在退出Altium Designer程序时,如果修改了文档而没有保存,则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保存文件。若要保存文件,单击“ Yes ”按钮;若不想保存文件,单击“ No ”按钮;若想退出的操作,单击“ Cancel ”按钮。 3. 文件管理 (1)创建设计文件 ①单击Altium Designer主画面的File →New→Project→PCB Project 创建工程项目,后缀名PriPCB。在project视窗中如图

CAD实验指导书

AutoCAD实验指导书 一、意义和目的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我国正在逐步得到推广。CAD技术正在促进设计领域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推动着现代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使设计工作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当今最为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软件之一,自1982年问世以来,已经进行了20余次的升级,从而使其功能逐渐强大,且日趋完善。如今,AutoCAD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航天、造船、石油化工、土木工程、冶金、农业气象、纺织、轻工等各领域。 由于AutoCAD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体系结构开放等特点,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我国许多院校的相关专业将AutoCAD作为重点介绍的CAD应用软件之一。 AutoCAD实验课是使学员掌握CAD技术和计算机绘图技能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该实验课,学员可熟练地使用AutoCAD进行工程制图,并了解其二次开发的基本方法。 二、要求 (一)结合本课程的理论课,复习所学内容。 (二)在做每个实验之前需清楚该实验的目的、内容及步骤。 (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绘图,教师现场打分。 三、实验项目 本实验课共计18学时,分成9个实验项目。各实验项目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实验一基础知识(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UTOCAD的绘图环境。 2.熟悉AutoCAD的界面,熟悉菜单的使用,特别是“文件”菜单、“编辑”菜单的使用;熟悉标准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以及编辑工具栏上的常用按钮。 3.熟悉直线绘图命令。 4.熟悉坐标的分类和输入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三)注意事项 1.存盘时,注意记住自己的图形文件存放的路径,以便再次调用。 2.作图顺序、方法可自行调整。

控制系统CAD与数字仿真实验指导书(新版)

控制系统CAD及数字仿真实验指导书 自动化系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控制系统CAD及数字仿真实验 1.数据处理方法的MATLAB实现 (4) 2.控制系统建模的MATLAB实现 (5) 3.PID校正设计的MATLAB实现 (6) 4.微分方程的Simulink仿真............ . (7) 5.S函数的编写和Simulink仿真............ .... .... .... .9 6.图像处理系统的算法和界面设计................... .. .... .10

第一章前言 本实验课程是与学科基础选修课程《控制系统CAD及数字仿真》相配合的实践课程。作为联系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仿真技术类课程,其不仅可以使学生加强课程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为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有效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和仿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和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一、上机实验要求 1、要求学生熟悉MATLAB中的控制系统工具箱与SIMULINK软件包。 2、能根据有关控制算法,编写有关的MATLAB程序。 3、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到相关的实验结论。 二、上机实验的基本程序: 1、明确实验任务。 2、提出实验方案。 3、编制有关的MATLAB程序或利用SIMULINK工具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 4、进行实验操作,作好观测和记录,保存有关的实验数据。 5、整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撰写实验报告。 在进行上机实验时,上述程序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做好各个上机实验,就应做到:实验前做准备,实验中有条理,实验后勤分析。

《工程制图及AUTOCAD》实验指导书

工程制图及AUTOCAD 实验指导书 任课教师:缪玉桂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及简单图形绘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软件的界面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熟悉对图形文件进行管理的基本方法。 2、掌握绘图环境的设置、坐标系的使用。 3、了解如何创建样板文件,了解辅助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习题集75页图2; 2、习题集75页图3; 3、习题集76页图9。 三、实验步骤 1、 (1)画中心线 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0,0 指定下一点为:@24,0 重复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12,12 指定下一点为:@0,-24 重复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50,0 指定下一点为:@33,0 (2)画粗实线 以12,0为圆心,画直径为12和18的圆。 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53,9 依次指定下一点为:@27,0 @0,-18 @-27,0 最后输入C封闭图形即可。(注意三视图的相对位置和投影关系) (3)画虚线 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53,6 指定下一点为:@27,0 重复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53,-6 指定下一点为:@27,0

2、 (1)画中心线 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0,0 指定下一点为:@34,0 重复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17,17指定下一点为:@0,-45 重复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50,0指定下一点为:@28,0 (2)画粗实线 以17,0为圆心,画直径为14的圆。 以三点方式画圆弧,三点坐标分别为:3,0、17,14和31,0。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3,0 依次指定下一点为:@0,-25 @7,0 @0,4 @14,0 @0,-7 @7,0 @0,25即可。 重复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53,14依次指定下一点为:@22,0 @0,-39 @-22,0 最后输入C封闭图形即可。 (3)画虚线 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53,7 指定下一点为:@22,0 重复执行LINE命令,AUTOCAD提示:指定第一点:53,-7指定下一点为:@22,0 3、

Auto CAD实验指导书

航海学院轮机工程专业AutoCAD实验指导书 轮机教研室罗缨

AutoCAD实验指导书 一、意义和目的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迅速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我国正在逐步得到推广。CAD技术正在促进设计领域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推动着现代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使设计工作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AutoCAD 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体系结构开放等特点,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我国许多院校的相关专业将AutoCAD作为重点介绍的CAD应用软件之一。 AutoCAD实验课是使同学掌握CAD技术和计算机绘图技能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该实验课,同学应掌握通用图形软件AutoCAD的使用,并能熟练使用该软件进行二维工程制图. 二、要求 1、结合本课程的理论课,复习所学内容。 2、在做每个实验之前需清楚该实验的目的、内容及步骤。作出预习报告,在实验开始前交指导教师检查。 3、每个实验完成后需按要求作出实验报告。并在下次实验时交指导教师批阅。 三、实验项目 本实验课共计16学时,分成8个实验项目 各实验项目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实验一AutoCAD2004基础知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AUTOCAD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文件管理方法。 2、熟悉命令和系统变量的使用方法。 3、掌握坐标的输入方式。 4、熟悉基本作图命令直线(LINE)、矩形(RECTANG)和基本编辑命令分解(EXPLODE)、偏移(OFFSET)、修剪(TRIM)、删除(ERASE)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打开AUTOCAD2004,熟悉AUTOCAD的工作界面和文件的打开、关闭、保存、另存为、帮助、绘图窗口和文本窗口的切换等内容。

电气工程CAD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AutoCAD绘图界面认知及简单图形绘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AutoCAD绘图界面特色及其功能,体会、树立AutoCAD的“交换式”绘图思想,并学会初步应用此思想绘制简单图形,同时掌握环境设置与创建样板文件的方法。 二、实验类型 验证型 三、实验原理及说明 1、通过绘制直线、圆体会“交互式”绘图思想; 2、学会使用坐标确定点的方法; 3、学会创建样板文件(.dwt); 4、能够应用样板文件绘制简单图形; 图1.1 AutoCAD绘图界面 四、实验仪器 计算机和AutoCAD绘图软件。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绘制一个A3幅面(297×420)的图框并添加标题栏。

2、绘制如图1.1所示的图形。 图1.1 某住宅楼照明配电系统图 六、注意事项 正确启动、关闭AutoCAD 。 七、补充资料 表1.1 图纸的图框尺寸 25 a 10 c 10 e 210 × 297 297 × 420 420 × 594 594 × 841 841×1189 B × L A 4 A 3 A 2 A 1 A 0 幅面代号 20 5

图1.3 标题栏格式 AutoCAD快捷键大全 F1: 获取帮助 F2: 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 数字化仪控制 F5: 等轴测平面切换 F6: 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极轴模式控制 F11: 对象追踪式控制 Ctrl+B: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F9) dra:半径标注

ddi:直径标注 dal:对齐标注 dan:角度标注 Ctrl+C: 将选择的对象复制到剪切板上Ctrl+F: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f3) Ctrl+G: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F7) Ctrl+J: 重复执行上一步命令 Ctrl+K: 超级链接 Ctrl+N: 新建图形文件 Ctrl+M: 打开选项对话框 AA: 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 AL: 对齐(align) AR: 阵列(array) AP: 加载*lsp程系 A V: 打开视图对话框(dsviewer) SE: 打开对相自动捕捉对话框 ST: 打开字体设置对话框(style) SO: 绘制二围面( 2d solid) SP: 拼音的校核(spell) SC: 缩放比例(scale) SN: 栅格捕捉模式设置(snap) DT: 文本的设置(dtext) DI: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OI:插入外部对相 Ctrl+1: 打开特性对话框 Ctrl+2: 打开图象资源管理器 Ctrl+6: 打开图象数据原子 Ctrl+O: 打开图象文件 Ctrl+P: 打开打印对说框 Ctrl+S: 保存文件

CAD制图 实验指导书

《CAD制图》 上机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制定人:刘勇 贵州大学 2014 年8 月

前言 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工程图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的个性选修课,选用的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Auto CAD,该软件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广告、艺术、电子、数码等专业设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对该软件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机械工程图纸的设计及绘制,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企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管理结构和生产方式的了解,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初步的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 本课程主要介绍AutoCAD软件绘制工程图的基本功能、基本操作和相关技术,介绍二维图形编辑技巧、尺寸标注等知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这些知识,训练和培养二位绘图、复杂曲面、以及面向专业方向的基本应用技能、共设置16学时上机内容。 本指导书的特点:不拘于形式与方法,以达到实验目的为目标,鼓励学生灵活采用所学知识实现其目的。

实验要求 在《CAD制图》的课程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项: (1)遵守机房纪律,服从辅导教师指挥,爱护实验设备。 (2)预习实验指导书有关部分,认真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就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作出思考和分析。 (3)仔细观察上机时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主要情况,作出必要说明和分析。 (4)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情况及其分析。对需编程的实验,写出程序设计说明,给出源程序框图和清单。 (5)实验课程不迟到。如有事不能出席,所缺实验一般不补。

AutoCAD实验指导书(范例)

AUTOCAD 实验指导书 张三编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洛阳理工学院工程管理系 ****年

前言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AutoCAD的基本操作、绘图命令、修改命令、文字和表格命令、尺寸标注命令、图层和图块设置、三维图形基本操作、文件图形的输出八大类基本操作。在熟练应用AutoCAD上述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掌握建筑工程平面图绘制、立面图绘制、三维建筑模型创建、天正建筑TArch的操作四大项工程实训。 上机以AutoCAD2002~2008为软件操作平台。本实验指导书与《建筑CAD》第二版(孙海粟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配套使用。 学生除完成所要求题目之外,还应对所实验之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本实验指导书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方法与步骤、实验过程及内容等。学生做完相关实验后应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填写内容为各实验项目最后一项综合练习题的解题步骤,并注明各步骤的命令参数。 另外,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学生对课程的掌握不同,除安排上机实验之外应另外自行安排时间学习、解决相关知识及问题。

目录 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 (1) 实验二绘图命令 (5) 实验三修改命令 (10) 实验四文字和表格 (14) 实验五尺寸标注 (17) 实验六图层和图块 (19) 实验七三维图形 (22) 实验八图形输出 (24) 实验十一实验考核 (25)

实验一AutoCAD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 1.了解AutoCAD软件的操作界面 2.学习AutoCAD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一)AutoCAD软件的操作界面 I、实验要求: 1. 启动AutoCAD2006,熟悉软件界面。 2. 工具栏的设置操作 3.状态栏的设置操作 II、实验方法: 1.启动AutoCAD2006 1)采用桌面快捷方式启动。 2)采用“开始”菜单方式启动。 2. 鼠标指针形状观察 1)在“绘图窗口外”区域(工具栏和下拉菜单区)移动鼠标指针,观察鼠标指针的形状。 2)在“绘图窗口内”区域移动鼠标指针,观察绘图窗口内“待命”状态下鼠标指针形状。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

《AUTOCAD与地图制图》上机实验指导书 2013年9月

目录 实验一: AutoCAD的基本操作 (1) 实验二:圆和圆弧 (1) 实验三:偏移和阵列 (2) 实验四:图层 (3) 实验五:AutoCAD的文字和表格应用 (4) 实验六:图形尺寸标注练习 (6) 实验七:AutoCAD的图块应用 (7) 实验八:AutoCAD的工程图绘制 (8)

实验一: AutoCAD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utoCAD2008的界面设置方法; 2.掌握AutoCAD2008的基本绘图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AutoCAD 2006的界面 2.熟悉通过“文件”菜单,进行图形文件的新建、打开等基本操作。 3.熟悉基本绘图环境设置,如:绘图环境中工具栏打开或关闭,对象捕捉的设置。 4.设置单位和精度:通过“格式/单位”命令 5.设置图形界限:通过执行“格式/图形界限”命令,以不同图纸和比例,在命令窗口中按提示输入左下角坐标和右上角坐标。 6.改变栅格间距:通过执行“工具/草图设置”命令 7.在绘图区中绘制一个边长为200的正五角星,其内角为36度。

8.按照相关规范绘制如下图形: 其中:边界为0,0到4200,2970,正六边形边长为1000,其余数据自定,但要尽可能与上图相符。

实验二:圆和圆弧一、实验目的: 掌握通过修剪圆得到圆弧的方法 掌握在绘制圆的过程中切点的选取方法 二、实验内容: 绘制下图:

实验三:偏移和阵列 一、实验目的: 掌握阵列命令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二、掌握偏移命令的用法 实验内容: 1、利用矩形阵列或偏移命令绘制下图: 实验说明:可以在正交方式下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直线,利用偏移命令画出棋盘的轮廓。 2、利用环形阵列命令绘制图形: 实验说明:画出心形图案,以两段圆弧的交点作为中心点进行环形阵列

AutoCAD实验指导书

《AutoCAD 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坐标和直线命令 (3) 实验二:构造线与圆 (5) 实验三:圆和圆弧 (7) 实验四:矩形和正多边形 (9) 实验五:椭圆和点 (11) 实验六:图层 (13) 附加实验:绘制机器人底盘零件 (15) 实验七:坐标系的使用 (16) 实验八:AutoCAD辅助绘图功能 (18) 附加练习题 (20) 实验九:多段线 (22) 实验十、圆环、填充曲面、面域 (24) 实验十一:复制与镜像 (26) 实验十二:偏移和阵列 (28) 实验十三:修剪和倒角,圆角 (31) 实验十四:在图形中添加文字 (33) 实验十五:尺寸标注 (35) 实验十六:块与外部参照 (37) 实验十七:坐标变换 (38) 实验十八:三维实体图形绘制 (39)

实验十九:三维实体图形绘制 (40) 实验二十:三维图形绘制 (42) 实验二十一:三维实体图形绘制 (43) 实验二十一:三维实体图形绘制 (44) 实验二十二:三维实体图形绘制 (46)

实验一:坐标和直线命令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在AutoCAD中坐标的输入方法和直线命令的使用 实验内容: 1、用直线命令绘制三菱标志 A:(260,230)B:(230,190)C:(260,150)D:(290,190)E:(210,150)F:(180,110)G:(230,110)H:(290,110) I:(340,110)M:(310,150) 实验要点: 1、在绘图过程中,将用到直线命令,图案填充命令 2、在绘制另外两个菱形的时候可以把C点作为新直线的起点 3、在使用“图案填充”命令时,可以以“拾取点”方式进行填充, 要求被填充区域必须是封闭区域 2、附加实验内容:用直线命令绘制房子(注:房子的形式不要求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