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方质量能力审核报告A1

供方质量能力审核报告A1
供方质量能力审核报告A1

供方质量能力审核报告

版序号:B/0 表单编号:RC-S12-02 一、供应商简况

供应商名称邮编

法人代表电话

地址传真

企业性质建厂时间

固定资产年产总值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员工总数技术人员总数

资产总值交通状况

供应我公司的产品是否有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供应商简介:

标准分15分实际得分

二、产品开发

1.技术人员构成及产品开发情况

技术人员总数标准分20分实际得分

文化程度博士生人

资格

情况

高级工程师人研究生人工程师人大学生人技术员人

工作经历从事设计工作10年以上人从事设计工作5~10年人从事设计工作5年以下人

质量体系认证情况

ISO/TS16949 版本有效期VDA6.1 版本有效期QS9000 版本有效期ISO9001 版本有效期□未取得上述标准认证

体系开发情况

二方审核情况

(质量管理评审)

标准分20分实际得分三、生产、检测设备(如有必要需提供照片)

1.主要生产设备、设备数量与加工能力标准分10分实际得分

2.主要检验设备、主要检验辅具:(理化室)标准分10分实际得分主要检验设备与设备数量明细

四、主要外购、外协件

零部件名称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

五、基本产品及主要用户

基本产品主要用户配套量占生产能力% 备注:有给国内外主机厂配套,标准分5分,无为0分

六、实物质量抽查

要点:

检验项目、合格项次、合格率,其中性能指标合格率、不合格项目名称及数值、末测项目等。

送样名称样本目数抽样数检测项次合格项次合格率备注

标准得分20分实际得分

七、调查结论

综合结论意见

供应商简况得分产品开发得分

生产、检测设备得分基本产品及主要用户得分

实物质量抽查得分总分

评审小组组长:___________

调查人员

负责部门领导

姓名部门职称签名

采购物流部意见

技术部意见

质量管理部意见

合格供方评定控制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10142 合格供方评定控制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合格供方评定控制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目的 对供方进行评定,选择确定合格的供方,保证供方具有满足本公司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向本公司提供产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生产服务)的评价和选择。 3、工作职责 3.1物控部是合格供方评定的责任部门,负责进货产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及提供生产服务的供方的评定和选择。 3.2业务部、品管部、生产部、研发部参加对

供方的评定和选择。 3.3总经理负责审批《合格供方名单》。 3.4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该程序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按本公司实际需要,对供方的评价和选择应根据进货产品的重要性分类,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供方进行评定。 4.2供方的评价和选择准则 4.2.1本公司规定,只有满足下列条款的全部规定要求时,方可成为公司的合格供方: (a)具有较可靠的技术工艺水平、生产装备能力、检测手段和质量改进能力; (b)具有稳定提供合格产品和优良服务的能力;

公司管理评审报告

XXXX 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审批: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一日编制

2001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NO:CH-PS-1-2002 1.目的: 对本厂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论进行复审,评价本厂质量方针、目标对公司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并依据本厂当时内外环境,全面系统地评价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 2.性质: 首次管理评审。 3.范围: 《质量手册》所覆盖的所有条款及各职能人员。 4.依据: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质量手册》 及有关程序文件。 B 本厂内外环境。包括:生产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预防 和纠正措施的状况、水泥市场需求情况,用户对本厂产品质 量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 C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 内部质量审核结果。 5.评审组: 组长: 组员: 6.评审频次:一次/年。 7.评审时间:2002年11月28日 8.评审地点:本厂会议室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2001年度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NO:CH-PS-2-2001 一.会议时间: 2002年11月28日上午8:30 ~ 17:00 二.会议地点: 本厂会议室(三楼) 三.会议主持人、记录人: 主持人:记录人: 四.参加人员: 五 六.本年度的管理评审按计划准时进行,望各评审员做好准备。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2002年11月20日

公司管理评审报告(doc 12页)

XXXX 管理评审报告编制:审批:

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一日编制 2001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NO:CH-PS-1-2002 1.目的: 对本厂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论进行复审,评价本厂质量方针、目标对公司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并依据本厂当时内外环境,全面系统地评价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 2.性质: 首次管理评审。 3.范围: 《质量手册》所覆盖的所有条款及各职能人员。 4.依据: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质量手册》 及有关程序文件。 B 本厂内外环境。包括:生产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预防 和纠正措施的状况、水泥市场需求情况,用户对本厂产品质 量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 C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 内部质量审核结果。 5.评审组: 组长: 组员: 6.评审频次:一次/年。 7.评审时间:2002年11月28日

8.评审地点:本厂会议室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2001年度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NO:CH-PS-2-2001 一.会议时间: 2002年11月28日上午8:30 ~ 17:00 二.会议地点: 本厂会议室(三楼) 三.会议主持人、记录人: 主持人:记录人: 四.参加人员: 五.议程安排: 六.本年度的管理评审按计划准时进行,望各评审员做好准备。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合格供方评定控制规定(新版)

合格供方评定控制规定(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29

合格供方评定控制规定(新版) 1、目的 对供方进行评定,选择确定合格的供方,保证供方具有满足本公司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向本公司提供产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生产服务)的评价和选择。 3、工作职责 3.1物控部是合格供方评定的责任部门,负责进货产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及提供生产服务的供方的评定和选择。 3.2业务部、品管部、生产部、研发部参加对供方的评定和选择。 3.3总经理负责审批《合格供方名单》。

3.4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该程序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按本公司实际需要,对供方的评价和选择应根据进货产品的重要性分类,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供方进行评定。 4.2供方的评价和选择准则 4.2.1本公司规定,只有满足下列条款的全部规定要求时,方可成为公司的合格供方: (a)具有较可靠的技术工艺水平、生产装备能力、检测手段和质量改进能力; (b)具有稳定提供合格产品和优良服务的能力; (c)具有良好的商品质量和商业信誉,无被政府机构及新闻媒体曝光的不良记录。 (d)提供外包过程的外包供方,除应满足上述a—c款规之外,还应符合《委外加工管理办法》要求。 4.2.2对供方评价方式:本公司制订《采购分类表》,并依据采购产品的重要性,对不同的供货单位和外协单位采取不同的评价方

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要点(范本)

供方质量保证能力及产品实物质量检查办法 一、技术文件管理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文件的有效性。 1、企业应建立技术文件的管理制度,技术文件的管理符合管理制度的要求。 2、图纸管理 ①、图纸的来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②、图纸的转换、更改、批准是否符合要求。 ③、图纸的更改依据是否充分。 ④、现场使用的图纸是否为有效版本。 ⑤、文件资料是否完整、齐全(包括设计文件的图样目录、零部件明细表、总装图、部件图、零件图、标准、技术要求等和工艺文件的工艺过程卡、工序卡、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 ⑥、设计变更、材料代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覆盖了产品生产全过程。 3、工艺文件 ①、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试验规程、试验标准、检验标准等工艺文件是否齐全,产品要求是否得到全部覆盖,是否可以指导生产。 ②、文件的转换、更改、批准是否符合要求。 ③、引用文件、标准是否齐全、有效。 ④、现场使用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 二、生产设备管理 企业必须建立工装设备管理制度,对所验产品的生产工装设备建立定期维护、验证制度,并按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验证。 1、企业必须建立工装设备管理制度。 2、对所验产品的生产设备、工装(包括模具)必须规定定期(量)维护和验证的要求。 3、设备、工装的性能、精度是否满足产品生产及质量的要求。 4、按产品形成工艺流程,对场地和工装、设备进行核对并记录,确认设备状态符合标识要求。 三、检测试验设备 企业必须建立检测试验设备和检测量具及样板的管理规范,强化对监视测量设备的有效性管理。 1、企业必须建立检测试验设备和检测量具管理制度。 2、对检测试验设备和检测量具,必须制定定期检定制度,并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采购部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 (采购部2007~2008年度) 如果说2006年度是公司的一个过渡的年,那么2007年度就是公司的一个发展年,回顾在这过去的一年当中,在公司领导的总体发展策略的引导下,公司的业务量逐步提升,各项工作也逐渐趋于规范、完善。在公司整体环境的推动下,采购部的工作按照领导的要求有序开展,为公司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下是对采购部2007年的工作做了一个小结,希望通过这些小结可以为2008年度的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供应商管理 1.1供应商分类 1)公司现有的连续合作供应商有40多家,主要供应商有机柜、空开、电缆、接 触器、熔断器、包装材料、分流器、防雷器、PCB供应商,占供应商总数的30%;辅助供应商有生产工具、生产辅料、电子器件、接线端子等供应商,占供应商总数的70%。供应商的主次比例接近28法则(即主要的占20%,次要的80%),这种比例有利于采购工作的开展。

2)主要供应商的情况:机柜、包装材料、电缆、PCB供应商每种物料的供方有2~ 3家;空开、接触器、熔断器、分流器、防雷器为独家供应,占主要物料类别的56%。按照供应商管理的行业原则,要求主要的物料供应,必须保证2~3家供应商,避免独家供应的局面。根据现在公司的实际情况,现在主要物料的独家供货的情况普遍存在,违反了行业的原则,对采购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企业发展的现阶段,这样的情况虽然不符合行业的原则,存在也属于正常。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后续的采购工作应该做一定的改善,争取按照行业的原则去做好预备供方的工作,以免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的时候,使我司的正常运作受到影响,使公司处于被动的状态。

工厂管理评审报告

2004年公司管理评审报告 时间:2005年9月29日下午2:00-4:30 地点:一楼会议室 会议主持人:李维明(JM LEE、生产事业部总经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 参加会议成员:JM Lee(MFG)、胡璇(MFG)、BH Lim(MFG)、娄洪波(ME)、傅强(建设)、陈龙潭(建设)、龙海波(ADM)、李绍龙(QA)、CS Ong(QA)、叶丽亚(QA)、唐宇(QA)、史文璨(MIS)、田海生(总务)、林雄(总务)、唐安辉(资财)、安晓燕(资财)、张怡(法务)、SH Chan(CQE)、佘宇航(HR) 评价工厂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持续的有效性。 一、内审组长对工厂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内、外审结论进行了总结汇报,指出了公司需改进的方面。特别是今年客户多 次来访提出的宝贵意见,为工厂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求各部门把本部门的ISO管理工作做好,切实要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把贯标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二、内部审核为公司ISO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保证。每次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各部门都进行了认真的整改,制定了相 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不符合项得到纠正。 三、各部门领导或代表在评审会上分别汇报了自工厂推行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标准以来部门管理工作的推进情况和取得的

成绩,对存在的问题也已制定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改进。评审组对工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适宜性、有效性,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及顾客的满意度,资源的需求和提供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和综合评价后达成了共识。 公司管理者代表李维明(JM LEE)对会议评审内容作了结论性发言,特别要求各级领导在今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细化管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切实做到工作有计划、实施有记录,确保工厂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四、会议决议: 1、各部门、领导和全体员工在今年工厂生产经营计划的基础上仍持续努力、精诚团结。在2004年中以新产品开发为龙头,市场 为导向,把产品做强、做大。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扩大市场份额。 2、工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基本上能适宜工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现状。但对其中的无纸办 公现代化目标95%在实际统计数据考核上不好测量,因用纸量的多少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建议该项2004年不列入环境管理方案,只作为公司各部门追求的目标, 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3、产品实物质量水平经审核能满足顾客要求,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2004年上半年Q1目标是4000DPPM,实际达到7547DPPM,Q2 目标是2800DPPM,实际达到8741DPPM,因此要求各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4、为了更好地为顾客服务,行销事业部专门在网上设立了全球客户服务中心系统,设立了常见问题解答、保修服务指南、产品 兼容性系列表、保修服务申请、在线帮助、个性化服务、方便了与顾客交流和沟通。顾客抱怨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处理回复,

如何评估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

如何评估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 课程介绍: 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供应商的质量水平跟企业产品质量水平息息相关,须引起重视。那如何评估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呢? 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直达成功。 解决方案: 供应商不是在选择完了就可以放任自流了,还需要随时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估。 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不良品控制; 第二方面,质量体系运行; 第三方面,研发品质管理。 评估供应商不良品控制能力,供应商不合格品管理和过程能力管理中的工艺过程稳定性。这里我们再讲一下过程能力管理中的过程不良控制和二级供应商管理。 过程不良控制包括生产工程检验点不良控制和抽检检验点不良控制。

二级供应商管理。 一是采购原料品质管理,包括不良率管理及品质问题改善管理; 二是外协品质管理,包括外协不良率和外协生产过程控制。 评估供应商质量体系运行能力。现在我们再着重讲解余下的内容,标准化管理、设备仪器管理、检验和实验管理。 其中标准化管理有两个方面。 一是作业标准化,包括生产作业和检验作业标准化; 二是文件标准化,包括二级、三级和四级文件标准化。 设备仪器管理。 一是设备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二是设备再议,包括老旧设备评估和特殊管理。 检验和实验管理。 一是明确技术标准,包括试验标准和常规检验标准; 二是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包括返修流程和退换、报废流程。

评估供应商研发品质管理能力。 一是研发流程管理; 二是客户需求转化; 三是失效模式评估。 最后,我们把这几块内容串起来,就形成一个“评估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的完整流程。 或许文字的话大家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看下面的思维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