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细胞 教材

人体解剖学——细胞 教材
人体解剖学——细胞 教材

第100课人体解剖学——细胞

本章知识点

●细胞的定义

●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功能

●细胞的生长条件

章节重点

●熟记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定义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切有机体(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1.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3.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4.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病毒必须寄居在活体内)

5.除病毒以外,其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6.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细胞为所有生物的基本元素。人体每一部分都由细胞组成,它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被称作“人体大厦的一块砖”。

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结构

人类细胞的种类很多,其大小、形态及功能也各异,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都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其余部分构成。

1.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胞的皮肤,正如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皮肤一样,是包裹在细胞表面的半透明膜,包围着整个细胞质,也称质膜。细胞膜是一切细胞必不可少的基本结构,它由脂肪和蛋白质组成。

作用:

(1)具有渗透性

它有能力让一些物质进入细胞,将另外的一些物质拒之门外。其功能就像过滤网,可溶解的物质可经由细胞膜进入或离开细胞。

营养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满足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可以通过细胞膜排出,从而完成新陈代谢。

(2)细胞膜具有一定的自我修补能力

当细胞膜轻度破损时,自身可以很快修复以保持细胞的完整性;若破损严重,则会导致细胞死亡。

2.细胞质

细胞质又称细胞浆,是包裹在细胞膜内的半透明胶状物质。它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

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和内含物组成。

作用:

含有细胞成长、繁殖以及自我修复所需的营养,如水分、无机盐、蛋白质、糖类等,是细胞新陈代谢及物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3.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中心部分的浓密物质,是细胞膜内最大的结构,也是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它决定了细胞的性质,并与细胞的繁殖有关,可被认为是细胞的控制室。

细胞核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包括核膜、核仁、核质和染色质。

(1)核膜

核膜是包在细胞核外的半透明膜,它保持了细胞核的完整性,有选择渗透作用。

(2)核质

构成核的原生质称为核质,是核内无色透明的胶体物质。

(3)核仁

核仁是一团致密区,它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4)染色质

染色质是核内物质的纤维,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由分散而聚集形成染色体。

细胞的功能

1.繁殖再生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生成新的细胞。通过细胞的不断繁殖,人体因而得以生长、发育和修复创伤。

2.新陈代谢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并不断自我更新。经由新陈代谢,人体细胞得以获得营养并且获得细胞从事活动所需要的精力。

细胞的生长条件

人体的生长以细胞的生长为基础。细胞必须不断摄取营养,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才能使自身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多。

细胞生长有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适宜的温度:

二是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氧气和水等;

三是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等。

如果上述条件不能满足,细胞的生长会受到影响,甚至遭到破坏。

章节测试题

测试题

1.简述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2.简述细胞的生长条件?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范畴。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理解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基础。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意思是不了解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即无从谈起器官的疾病;不掌握人体正常形态,即无从涉及病理学内容。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内是一门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专业基础课,是医学生接触医学最早的先修课和启蒙课。 一、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遵循的学习观点 学习人体解剖学在必须遵循下列观点,并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期达到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目标。 (一)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在古代, 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加强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或众多局部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器官或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器官或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之间或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例如,肌肉的附着可使骨面形成突起,肌肉经常活动可促进心、肺等器官的发育,局部的损伤不仅可影响邻近的局部,而且可影响到整体。 (三)进化发展的观点 人类是由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的,是种系发生的结果,而人体的个体发生反映了种系发生的过程。现代人类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常出现变异或畸形。变异是指出现率较低,但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不大的个体差异;畸形则指出现率极低,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严重的形态结构异常。变异和畸形有些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返祖(如多乳、有尾、毛人等)或进化(如手部出现额外肌)的表现,有些则是胚胎发育不全(如缺肾、无肢等)、发育停滞(如兔唇、隐睾、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发育过度(如多指、多趾等)、异常分裂或融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一. 绪论 (一)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二) 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三)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五)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人体解剖学在体育运动中研究内容和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作用和基本术语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教学步骤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人体解剖学(简称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生 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解剖学和其他学科一样,由 于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革新,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和加 深,并逐渐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分支学科。 分类:按研究手段不同,解剖学可分为巨视解剖学、微观解剖学 巨视解剖学:主要用肉眼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微观解剖学:主要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形态结构,如细胞学、胚胎学和组织学等。 系统解剖学:是将人体按功能系统阐述其器官形态结构的解剖学。一般所说的解剖学就是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是按身体部位,由浅及深,对各部位的形态结构进行叙述的解剖学。 此外,由于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人解剖学又分若干门

类:如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机能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等。★运动解剖学:主要是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提高人体运动 效率的解剖学。 ★二.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具有实 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二,为学生学习体育教育专业提供人体解剖学知识。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三,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的后续课程有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以及运动生物力学 等。 1、运动生理学:与运动解剖学关系十分密切。前者研究 结构,后者研究功能,结构和功能是人体的两个不同侧面。要阐明生理机制,必须了解结构特点。例如,心脏在运动解剖学中讲它的结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内部的结构,它的结构特点有收集全身的静脉血口,有输出到全身各部位的动脉血出口。而生理讲心脏对人体的作用,它是如何维持人体的生命。 2、体育保健学:为人体测定、运动创伤、按摩、运动性 疾病等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如人体测定:身高、坐高、臂长、腿长、胸围、血压、心率等位置测定,不误、准确的测量出数据。如运动创伤:为创伤产生原因,诊断、处理。又例如肩周炎。 3、运动生物力学:它是分析各关节的运动,确定各部分 肌肉在身体姿态的保持和运动中的作用。例如“哑铃弯举”。 第四,为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和训练提供解剖学的依据。 1.为分析技术动作:技术动作多种多样,在运动训练中如何使运动员对动作掌握得又快又正确,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学生)个人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完成

基础医学知识之人体解剖学——血管

基础医学知识之人体解剖学——血管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上肢的主要动脉 >>腹部的主要动脉 >>下肢的主要动脉 >>上肢的主要浅静脉 >>下肢的主要浅静脉 >>肝门静脉属支 一、肺循环 (一)肺循环的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干(短而粗) ◆左肺动脉(2支) ◆右肺动脉(3支) 动脉韧带:肺A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A弓下缘之间有一结缔组织索称动脉韧带。是胎儿期动脉导管闭索后的遗迹。 (二)肺循环的静脉(A血) 左肺上下静脉

右肺上下静脉 二、体循环的血管 (一)主动脉 ◆升主动脉:主动脉窦发出左右冠状动脉。 ◆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髂总A动脉。 (二)头颈部的动脉(颈总动脉,左右各一) 1.起点:右侧—头臂干:左侧—主动脉弓 2.走行:胸锁关节后方入颈,颈动脉鞘 颈A分叉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化学感受器)

4.颈内动脉:直升到颅底穿颈V管入颅腔无分支,供应脑和眼。 5.锁骨下动脉 >>起点:左侧——主动脉弓;右侧——头臂干 >>走行:胸锁关节后方至颈根,穿斜角肌间隙续腋A >>分支:椎动脉:向上穿6个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供应脑和脊髓 胸廓内动脉:胸骨外侧缘1.5cm处下降——腹壁上动脉 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 【例题】下列哪一条动脉不是颈外动脉的分支 A.甲状腺下动脉 B.甲状腺上动脉 C.面动脉 D.舌动脉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甲状腺下动脉为锁骨下动脉上的甲状颈干发出,不属于颈外动脉的分支。 (三)上肢的动脉 1.腋动脉:起点锁骨下动脉。分支4个 2.肱动脉:起点腋动脉。分支尺动脉、桡动脉(搏动点处为测血压处) 3.尺动脉和桡动脉:桡动脉在桡骨茎突前内侧与桡侧腕屈肌腱外侧表浅可触及搏动为

正常人体解剖学 骨学部分

正常人体解剖学 大体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解剖学分类组织学 胚胎学系统解剖学 其他 解剖学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外,双脚并拢,足尖向前。 运动系统组成:骨骼,骨骼肌,骨连接。 第一节骨学: 骨数量:成人骨206,颅骨29,椎骨26;下肢骨62,上肢骨多2个. 长骨:两头一端 短骨 形态扁骨:颅骨,肋骨等 不规则骨 骨的分颅骨29(包括听小骨3*2) 躯干骨51(椎骨26) 部位上肢骨64 下肢骨62 骨密质 骨松质成骨细胞(生长,改建,修复) 内: 破骨细胞(骨内外均有) 外:胶原纤维 骨质红骨髓(不同时期造血细胞,造血功能) 骨膜 骨构造 骨髓黄骨髓(6岁左右,长骨红骨髓被脂肪

细胞替代,可以变回红骨髓)其他:血管,神经,淋巴管。 骨化学成分与物理特性:无机质韧性,有机质坚固。(磷酸钙,碳酸钙;胶原蛋白:骨胶原纤维,粘多糖蛋白),比例:有机:无机=3:7。 第二节躯干骨和颅骨 中轴骨=躯干骨+颅骨 一,躯干骨 (一)椎骨 一般形态: 七个凸起:上下关节突(2*2),左右横突(2),棘突(1). 腰椎:椎体最大,棘突宽大呈板状,棘突间间隙大(腰椎穿刺)。 颈椎特征结构:椎体小,椎孔大:有横突孔,棘突分叉。 寰椎(第一颈椎):无棘突,无椎体。 枢椎(二):有齿凸。 隆椎(七):棘突特长

骶骨:5个骶椎融合。骶管裂孔(裂孔:管道开口不完整):会阴神经经 过,痔疮手术麻醉处。 尾骨:3~4个尾椎退化。 第三节附肢骨 一,上肢骨锁骨:呈~形状,2/3前凸,1/3后凸。 (一)上肢带骨肩峰 肩胛骨喙突 关节盂 肩胛岗 岗上下窝’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外科颈(下部有腋神经经过),桡神经沟,鹰嘴窝,冠突窝,桡窝 内上髁,外上髁。髁:突出点!

版《人体解剖学》作业

大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人体解剖学》课程作业一 (本科,局部解剖学) 1.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专升本/高起本) 3。选用教材:张本斯,杨新文,王勇,李光忠、人体解剖学[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1、 第十九章至第二十章上肢、下肢 一、填空题 1、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得侧,上行至锁骨下窝处穿锁胸筋膜汇 入静脉。 2、与下列血管伴行或关系密切得神经:旋肱后动脉伴神经,肱深血管伴神经。 3、手掌面皮肤由神经与神经及其分支分布。掌浅弓由得掌浅支与得终支相吻合形成。 4、腹股沟浅淋巴结按位置分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下群沿纵向排列。 5、通过肌腔隙得结构为与。 6、坐骨神经起于骶丛,出梨状肌下孔,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进入股后区,下降至腘窝上角处,分为神经与神经二终支。 二、名词解释 1、腋鞘: 2、肌腱袖: 3、肘后三角: 4、髂胫束: 5、股管: 6、股环: 三、简答题 1.简述四边孔得境界、内容. 2.简述肱骨肌管得位置、构成、内容及临床解剖。 3、简述前臂前骨筋膜鞘得构成及内容.

4、简述穿经梨状肌上、下孔得结构及其位置关系,坐骨小孔得境界、内容。 5、简述股鞘得构成及内容. 6、简述小腿前、后骨筋膜鞘得构成、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述腋腔得构成、主要内容、腋动脉得分段及其分支. 2、试述肘窝得境界、内容. 3、试述腕管得构成、内容及临床解剖。 4、试述股三角得位置、境界、内容。 5、试述收肌管得为位置、境界、内容。 6、试述腘窝得境界、内容、临床解剖。 大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人体解剖学》课程作业二 (本科,局部解剖学) 1.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专升本/高起本) 3.选用教材:张本斯,杨新文,王勇,李光忠、人体解剖学[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1、 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头部、颈部、胸部 一、填空题 1.头部借、下颌角、、与枕外隆凸得连线与颈部分界。 2、面肌由神经支配,咀嚼肌由神经支配,面部感觉由神经管理。 3。固有颈部可分为、与颈外侧区三部分.舌骨上区分 为三角与三角;舌骨下区分为肌三角 与三角。 4。剑突与肋弓得交角称,左侧者常作为得进针部位. 5、肺得营养性动脉为动脉,功能性动脉为动脉。 6、主动脉弓得三大分支从右向左依次就是、

视频教程《人体解剖学》 35集全

视频教程《人体解剖学》35集全37:4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1 播客:太阳儿 38:59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2 播客:太阳儿 35:08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3 播客:太阳儿 37:21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4 播客:太阳儿 34:37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5 播客:太阳儿 39:0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6 播客:太阳儿 39:57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7 播客:太阳儿

38:39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9 播客:太阳儿 38:11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0 播客:太阳儿 39:3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1 播客:太阳儿 39:0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2

播客:太阳儿 37:5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3 播客:太阳儿 39:15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4 播客:太阳儿 40:1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5 播客:太阳儿 36:3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6 播客:太阳儿 39:4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7 播客:太阳儿 39:46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8 播客:太阳儿 38:25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9 播客:太阳儿

49:5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0 播客:太阳儿 47:49 人体解剖学21 播客:太阳儿 37:1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2 播客:太阳儿 49:4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3

人体解剖学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分野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在医学领域,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人体解剖学也是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必修科目。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由于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在研究方法、着重点和目的性等方面产生了差异,因而逐渐形成了若干独具特色的分野:如按照组成人体的各系统,逐一研究和叙述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和系统解剖学;按照人体的分部及医疗手术学的需要,研究和论述各体部内诸结构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的局部解剖学;适应绘画和雕塑等专业要求的艺术解剖学;研究人体器官和结构在体育运动和训练中其形态构造和功能关系的运动解剖学;专门阐述临床各种手术层次结构基础的应用(手术)解剖学等。此外,由于研究手段不同,又有了以肉眼观察和解剖操作为主的大体(巨视)解剖学和以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即微视和超微解剖学。还有专门以个体发生和发育过程和规律的人体胚胎学或人体发生学。 鉴于神经科学在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和在下个世纪可能成为生物科学和带头学科的趋势,以及参考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本教研室对原担负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大体解剖学和神经解剖学两门课程,即将原中枢神经系统单独设课,以适应世界神经科学的发展潮流,促进教学内容的迅速更新。其余人体形态结构知识大部分内容,划归本门课程即大体解剖学讲授。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概要介绍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结构知识,采用以讲课为主,辅以必要的印证性实习,但对组成人体支架的骨骼系统,在此阶段则要求掌握所需的全部内容。第二阶段按组成人体的各个体部,逐一进行解剖观察。基本方式是在教师提示后,学员根据教材独立进行解剖操作,获得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学员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以及一定的解剖操作技巧。在此阶段中穿插必要的理论性讲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员将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系列化、理论化。另外请有关临床科室教师,讲授一些结构内容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以开拓学员的眼界和思路,增添学习的兴趣。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解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在我国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已明确提出了“解剖”的认识方法,以及一直沿用至今的脏器的名称。在西欧古希腊时代(公元前500-300年),著名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都进行过动物实地解剖,并有论著。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作当推盖伦(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对血液运行、神经分布及诸多脏器已有较详细而具体的记叙,但由于当时西欧正处于宗教统治的黑暗时期,禁止解剖人体,该书主要资料均来自动物解剖观察所得,故错误之处甚多。宗教统治在一千多年中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文化的进步,也严重束缚了医学和解剖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资本主义萌芽,教会黑暗统治的桎梏开始被摧毁,“是一个产生学问上、精神上和性格上的巨人时代”(恩格斯语)。在此时期,人民的聪明智慧在科学和艺术的创作中得到较充分的体现,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堪称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不仅以不朽的绘画流传后世,而且所绘的解剖学图谱,其精确细致即使今日也令人叹为观止。该时,解剖学也涌现出一位巨匠——维扎里(Andress Vesalius, 1514-1564),他从学生时代,就冒着宗教迫害的危险,执著地从事人体解剖实验,终于完成了《人体构造》的巨著,全书共七册,不仅较系统完善地记叙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构造,还勇敢地摆脱了盖伦权威的束缚,纠正了盖伦许多错误的论点,从而使他成为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与维扎里同时,一批解剖学者和医生,发现了一些人体的结构,如欧斯达丘司(Eustachius)、

人体解剖学教学浅析

人体解剖学教学浅析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极为重要,如何搞好剖学,如何教出自己的水平?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解剖学知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本学科教学特点及教学功能,不断努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人体解剖学;教育教学;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尝试新型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而随着学校扩招,中等学校的学生生源素质下降,对医学知识学习的理解性和主动性下降[1-3]。而解剖学新名词多、新概念多,记忆内容量大,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较强的学习动力,主要学生有学习兴趣,无论课程是如何地艰难,都有可能将其学习好,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引导[4]。笔者在给学生上《人体解剖学》的第一堂课时,首先启发学生对于人体解剖学的兴趣,然后用一些通俗易懂、简单浅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让他妈产生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应该要让学生树立起一种”我要学”的思想,而不是”要我学”,例如在将全身浅静脉的部位走行内容给学生讲授完毕之后,就可以将其与青霉素注射到临床浅表静脉内以此治疗阑尾炎的实例结合,不仅能够学以致用,又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这样就有机地结合了趣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明白了学好《人体解剖学》是如此的重要[5]。 2理论结合实践 实验课教学是解剖学教学最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课上,学生可以通过逼真的模型、挂图、解剖标本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实验教学内容,理论课程已讲过,重精不重多。但往往学习地点的变换,学生来到实验室后会表现出聊天等未进入学习状态的迹象。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学习解剖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们从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把系统解剖学作为医学生的入门知识,减少课时,安排在第一学期授课,而局部解剖学则作为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授课,并增加课时,使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增加学生自己动手解剖的时间,提高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解剖学教研室的全体人员都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醫学人才而作到全身心的投入[6]。 针对解剖学内容繁杂,零散,易忘记,在实验课中自己也注重整理、加工,

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

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点 一、人体器官组成及系统划分 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 细胞间质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是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结构。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器官是由几种组织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系列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执行某种生理活动。 二、人体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三、人体切面术语 1、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通过身体中轴,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矢状面。 2、横切面——与人体或器官长轴呈直角的切面。其中,与地面平行的横断面又称为水平面。 3、冠状面(额状面)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四、轴 1、垂直轴 与身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 2、矢状轴 位于矢状面内,呈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垂直相交。 3、冠状轴 位于冠状面内,呈左右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 第一章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对人体起运动、支持、保护等作用。 骨————杠杆作用 关节———枢纽作用 骨骼肌——动力作用 骨骼——全身的骨与骨连结共同组成,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 撑作用。 第一节骨学 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骨206块。其中有200块属于运动系统。 躯干骨 按其在身体的位置,颅骨 可分为上肢骨

下肢骨 长骨 按骨的形态, 短骨 可分为扁骨 不规则骨 1、长骨 长骨呈长管状,有一体和两端。体又叫骨干,内有空腔称骨髓两端膨大称骺,往往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 骨干与骺接连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期,长骨的骨干与干骺端之间夹有一层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软骨细胞构成的骺软骨或骺板,它使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原骺板处仅遗留下一条线形的痕迹称(骨)骺线。骨表面的小孔称滋养孔,有血管及神经通过。2、短骨 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多成群分布在承受重量且运动较复杂的部位(如足踝、手腕等处)。一般呈立方形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几块骨构成多个骨连结。 3、扁骨 呈板状,多分布与头胸等处常构成骨性腔的壁,有保护腔内脏器的作用。 4、不规则骨 多分布于身体的中轴,外形不规则。有些不规则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含气骨内的空腔称为窦。 二、骨的构造 每一块骨都由骨质、骨膜、骨髓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在骨的关节面上有透明软骨构成的关节软骨覆盖,而且部分骨都有节,所以较早期的教材也把关节软骨归入骨的基本构造。 1、骨质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致密坚硬,由骨板层构成;骨松质由许多片状和杆状的骨小梁交织成网,呈海绵状,构造疏松,骨松质的腔隙内充满了小血管和红骨髓。 颅盖骨分内、外板,外板较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较薄而松脆;两板之间的骨松质称板障。 2、骨膜 骨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含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对骨的生长、发育、营养和骨折的愈合有重要作用。 3、骨髓 骨髓为柔软而富有血液的组织。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为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是脂肪组织.成年人只有各种骨的骨松质内含有红骨髓,并保持终身。 三、骨的理化性质 骨中含有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在成人约占1/3,使骨具有弹性;无机质为无机盐类主要为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等,在成人骨约2/3使骨质坚硬。 小儿的骨无机质含量较少,有机质相对较多,因此弹性较大而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而易发生变形老年人的骨则相反,有机质较少而无机质相对较多,故易发生骨折。 骨的生长,当胎儿在母体子宫时,坚韧的软骨便开始形成,这种

人体解剖学

ㄧ、是非題 (○) 1、人體部位通分為頭部、頸部、軀幹、上肢及下肢五大部位。 (Χ) 2、人體解剖方位靠近肢體中線 (mid-line)者為外側。 (○) 3、人體解剖方位靠近軀幹或靠近某「部位結構」之起源處為近端。 (○) 4、旋轉動作是以縱軸為軸心,左右移動軀體或頭部的動作。 (○) 5、骨骼肌經由肌腱附著於骨骼之上,因為其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出橫紋之結構,所以也稱為橫紋肌。 (Χ) 6、當肌肉被伸展時,它可被延展到原有長度之二倍。 (Χ) 7、人體膝部的髕骨是屬於短骨類型的一種,主要作用是增進槓桿作用。 (Χ) 8、二塊骨骼的相接處稱為關節,其中肩關節是屬於雙軸關節。 (Χ) 9、人體上之中的手部是由5根掌骨及15根指骨所構成的。 (Χ)10、人體肩部的肩帶是由肩胛骨及肱骨所組成的。 (○)11、棘上肌在肩關節運動時,具有維持肱骨頭使其處在肩窩正常位置的功能。 (○)12、闊背肌是一塊扁平巨大之肌肉,為全身最大的肌肉。 (○)13、橈尺關節為一車軸關節,此關節可做旋內及旋外的動作。 (○)14、當我們與人比賽腕力時,負責肘關節的彎曲為肱二頭肌、肱肌與肱橈肌。 (○)15、運動傷害中有名的「棒球肘」,其受傷的部位通常就是發生在旋內圓肌的起點上,也就是肱骨內上髁的位置。(○)16、人體胸腔中第11~12根肋骨因以軟骨與胸骨相連,所以又稱為浮肋。 (Χ)17、所有脊椎骨又稱為短骨,包括椎孔、椎體、棘突與橫突。 (○)18、脊椎骨的椎體由頸椎往下逐漸變大,是因為力學演變的結果。 (Χ)19、豎棘肌群中以棘肌群最大,在脊柱旁比較不易辨認。 (○)20、髖骨在幼兒時期由髂骨、坐骨及恥骨3塊骨骼所組成,成長後3塊合而為一,形成髖骨。 (Χ)21、腹橫肌是一條很長的肌肉,為防止其肌纖維拉傷,在長期演變後,於腹直肌上衍生出三處肌腱。 (○)22、人體右邊之腹外斜肌收縮時,會使軀幹向左邊旋轉。 (Χ)23、人體踝部則由8根跗骨:距骨、跟骨、舟狀骨、骰骨及3根楔狀骨所組成。 (○)24、肌肉從起點到終點,中間經過二個關節部位,如:小腿後方的腓腸肌,是否造成傷害較大,醫界仍在繼續探討中。(○)25、關於下列兩塊肌肉位置敘述:半膜肌在深層;半腱肌在表層 (○)26、髂肌與腰大肌因運動相關性高,故被共稱為髂腰肌。 (○)27、髖關節外展運動中,主要是由臀肌來負責。 (○)28、股直肌是在股四頭肌群中最容易受傷的一塊肌肉。 (○)29、膝部的膝關節是人體身上最大的關節,因為它要負擔人體小腿以上的全部重量。 (○)30、膝關節的滑動-急停,為特有動作,人體因慣性運動關係,而產生逆向停止的動作。 (○)31、足部的跗骨與蹠骨由韌帶將其繫縛成弓形之構造,稱為足弓,可支撐全身體重,並使整個身體有一彈性的基底。(○)32、踝關節之周圍除了關節囊外,另有韌帶相接以增強它的穩定性。 (○)33、控制踝關節動作之肌肉中,小腿的後方肌肉群-控制蹠屈。 (○)34、顱骨包括:額骨、頂骨、枕骨、顳骨、蝶骨、篩骨等共8塊。 (○)35、骨縫是位於腦顱骨之間的關節,屬於不動關節,包括冠狀縫、矢狀縫、鱗狀縫及人字縫。

人体解剖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我任教的学科是对口高一医护专业解剖课,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心血管系统。说课流程如下:教材资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设计感悟。 一、说教材资源 1教材分析: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邢贵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是对口医护专业基础课程,心血管系统在第八章第一节。 课程内容:1心脏的心腔2输送血液的血管3血液循环 章节作用:掌握本节内容,能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形态学基础。 2.教材目标: 知识目标:血液循环路径;心脏各腔结构;输送血液的血管 能力目标:识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态度;医者仁心 3.重点难点 重点:血液循环路径;输送血液的血管;心脏各腔结构 难点:血液循环的路径 二、说教材策略 1学情分析: 所授班级:对口一年级医护专业 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爱动手操作,不喜欢理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法学法: 激发引导、直观演示小组协作归纳总结效果评价 三、说教学过程 教师教的过程:1回顾旧知,导入新课(5′):激发; 2讲解新课,小组探究(22′):引导 3强化重点,突破难点(8′):突破 4课堂小结,知识反馈(7′):提高 5拓展知识,布置作业(3′):拓展 学生学的过程:1课前任务:收集有关“心”资料,引导本节知识 2课堂活动1:温习知识:听写;批阅;登记 3 课堂活动2:探究新知识:小组交流、讨论 4课堂活动3:归纳总结新知识;课堂练习 5 课外任务:督促组员完成作业,各组长互相检查 四、说板书设计 五、说设计感悟 1、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引入,提高兴趣,主动思考 2、授学生以渔: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归纳 3、高效性标准:要怎么学、学到什么、学的怎样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108课时讲解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教学大纲 基础部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制 2014年9月15日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1002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专科护理、专科助产、专科检验、专科医学影像 总学时:108,其中理论学时:72,实践学时:36 总学分:3.0 开课学期:1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的一门课程,包括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正常组织结构,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等。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获得有关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解剖学课程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并具有结合生活实际、临床疾病进行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医学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掌握医学生职业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知识目标: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 3)能力目标:具有规范、熟练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具有应用基本知识分析、解释生活现象和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第一章绪论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2)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 3)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掌握解剖学标准姿势;掌握人体的轴和面;掌握方位术语。 教学重点:人体器官的构成与系统的划分;人体的轴和面;方位术语。 教学难点: 方位术语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2、第二章基本组织 授课学时:10学时; 教学内容:1)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3)肌组织 4)神经组织 基本要求:掌握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分布;结缔组织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骨单位的概念;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分类;三种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神经组织的组成、突触的概念。熟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腺上皮和腺、内分泌和外分泌的概念;血浆、血清的概念;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心肌纤维的闰盘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的概念、分类。 教学重点:被覆上皮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血液的组成;突触的概念。 教学难点: 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突触的概念。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模型;挂图;多媒体。 3、第三章运动系统

国外解剖教材介绍

Gray's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 通常简短地写成《格雷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是一部英语人体解剖学教科 书,解剖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是亨利·格 雷,原先发表书名是《格雷氏解剖学:描述 与外科》(Gray's Anatomy: Descriptive and Surgical), 于1858年出版于英国,并于次 年在美国发行。格雷在研究传染疾病的解剖学意义时,受到其甥侄感染而患上天花,并且在1860年二版发行后不久逝世。之后此书籍的编写工作是由其他人持续进行,第三十九版于2004年发行,且仍有新版发行的计划。到2007年12月为止,《格雷氏解剖学》的最新一版为第三十九版,在英国出版于2004年11月25日;美国则在11月24日。其中包含有CD-ROM格式。在英国的出版商是Churchill Livingstone;美国为C.V. Mosby。除了部份用语差异之外,两者内容几乎完全相同。 我的话:属于局部解剖。这本书是大二假期的时候我们老师推荐的,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医学教材,在解剖学里属于高级教材(难度很高)。这本书的第40版已经在2008年9月的时候在英国出版。现在网上风靡的是第39版,随便搜一下就可以下载到电子版。本人没有读过。关于这本书还有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是学生教材,难度应该稍微低 一点。

Author(s): Kyung W Chung PhD Harold M Chung MD Publication Date: Oct 12, 2007 Availability: IN STOCK Format:Book Edition: Sixth ISBN/ISSN: 9780781771740 Quantity Price: $43.50 我的话:这本书比较简明,属于初级教程,国外用在第一年的医学课程教授。也属于局部解剖,解剖图片不是全彩的,双色,但是包含了很多胚胎学,影像学的图片。这本书简明扼要,但最大的特点是每章后面和全书后面有一些美国执业医师考试形式的案例分析题,非常恶心。我们学院的案例分析题目都是从这本书上来的。这些题目最恶心的是,它前面讲了大半通,然后问一个跟题目基本关系都没有的问题,有时候直接看问题都能选出来,所以我觉得非常恶心。这本书本人也没有读,但是那些案例分析题做过,个人觉得这本书属于入门级别 的。

《人体解剖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

目录 《人体解剖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2 《医学机能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3 《分子生物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4

《肌学-躯干肌》实验教学视频简介 实验题目:肌学—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腹肌、膈。 本次实验教学的视频及课件主要是对躯干肌的介绍。首先与学生共同回顾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由教师在尸体标本上对躯干肌各块肌肉进行辨认和讲解。 本次实验课教学的课件结构和内容如下: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背肌(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肩胛提肌、竖脊肌)的位置、起止 点、作用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2.掌握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胸固有肌(肋间内肌、肋间 外肌)的位置、起止点、作用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3.掌握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起止点、作 用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4.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四壁的构成及浅环、深环位置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5.掌握腹股沟三角的形成与位置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二、 实验环境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尸体标本陈列室 三、 相关理论知识 背肌、胸肌、腹肌的理论知识 四、 实验内容 1. 在多媒体上回顾躯干肌相关理论知识。 2. 教师在尸体标本对躯干各肌进行指认并讲解。顺序依次为:胸大肌、胸 小肌、前锯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 3. 讲解结束后学生自己对各肌肉在尸体标本进行辨认。 五、 实验中需注意的问题 1. 学生要对所学理论内容熟悉。 2. 辨认标本要认真仔细,爱护标本。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系统 【练习题】 ◇A1型题 1.眼球纤维膜 A.是眼球壁的最内层 B.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C.全层均透明 D.前1/6部分为角膜 E.后5/6为睫状体 2.对角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富有血管 B.富有感觉神经末梢 C.无色透明 D.占纤维膜的前1/6 E.微向前凸 3.角膜 A.色白半透明 B.无屈光能力 C.表面盖有一层球结膜 D.富有感觉神经未梢 E.富有淋巴管 4.巩膜 A.占纤维膜的后5/6 B.透明 C.棕黑色 D.前方与晶状体相连 E.具有屈光作用 5.对巩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密坚韧 B.占纤维膜的后5/6 C.与角膜交界处的深部有巩膜静脉窦 D.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功能 E.是脉络膜的一部分 6.关于眼球的描述,哪项错误 A.位于眶内,借筋膜连于眶壁 B.其后部经眼神经与脑相连 C.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构成 D.略呈球形 E.具有屈光成像和感受光刺激的功能

7.眼球血管膜 A.位于眼球最外层 B.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C.富有神经、血管和色素细胞 D.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E.呈棕黑色 8.虹膜 A.为血管膜的最前部,位于角膜的后方B.虹膜内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骨骼肌C.中央有一圆形的瞳孔 D.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E.呈圆盘形 9.沟通眼球前房和后房的是 A.虹膜角膜角 B.巩膜静脉窦 C.瞳孔 D.泪点 E.前房角 10.睫状体 A.位于虹膜的外后方 B.是血管膜最肥厚的部分 C.是吸收房水的部位 D.睫状肌的舒缩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E.睫状肌属平滑肌 11.脉络膜 A.位于血管膜的前部 B.外面与巩膜疏松相连 C.薄而柔软 D.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 E.有营养眼球内组织的作用 12.具有感受强光和辨色能力的是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双极细胞 D.节细胞 E.视细胞 13.看近物时,使晶状体变厚的主要原因是A.睫状小带紧张 B.睫状肌收缩 C.晶状体具有弹性

基础医学知识之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基础医学知识之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标准姿势 >>重要骨骼 >>八大关节 >>重要肌肉 一、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指并拢,双足并立,掌心及足尖朝前。 【例题】正确的解剖学姿势是(多选) A.两眼平视 B.身体直立 C.手掌向内侧 D.下肢并拢,足尖向前外侧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指并拢,双足并立,掌心及足尖朝前。 二、骨学 1.按部位分类:

2.按形态分类: 长骨:一体两端,主要见于四肢。 短骨:短柱状或立方形。 扁骨:呈板状,构成腔壁。 不规则骨:含气骨,骨内有含气的腔洞。

【例题】属于长骨的是(多选) A.跖骨 B.肱骨 C.肋骨 D.胫骨 『正确答案』BD 三、关节学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关节囊:包在关节的周围,两端附着于与关节面周缘相邻的骨面。 >>关节腔:由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含少量滑液,呈密闭的负压状态。 1.肩关节 ◆组成: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 ◆特点:头大、盂小、囊薄松。 关节囊下壁薄弱。 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 ◆运动: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2.骨盆 ◆组成: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 ◆骨盆的连接:骶髂关节、耻骨联合。 ◆分部: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和耻骨联合的上缘连接而成,是大小骨盆

的分界线。 比较项目男性骨盆女性骨盆骨盆外形窄而长宽而短骨盆上口心形近似圆形耻骨下角70~7590~100骨盆腔漏斗形圆桶形骶骨长而曲度大短而垂直骨盆下口较窄小较宽大 3.髋关节 >>组成:髋骨的髋臼和股骨头。 >>特点: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关节囊的后下壁薄弱。 股骨头被全包,股骨颈内侧2/3在囊内,外侧1/3在囊外。 >>运动: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 4.膝关节 >>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 >>特点:关节囊内有交叉韧带。 关节囊内有关节半月板: 外侧(近似O形) 内侧(近似C形) 髌韧带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习题

第三章运动系统【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骺 2. 骨髓 3. 椎间孔 4. 椎管 5. 胸骨角 6. 肋弓 7. 关节腔 8. 椎 间盘9. 黄韧带10 . 腹直肌鞘11. 腹股沟管12. 斜角肌间隙13. 乳突 二、填空题 1. 运动系统包括(),()和()三部分。 2. 成人全身骨共有()块。按其所在部位分为(), ()和 ( )。 3. 根据骨的外形,可将骨分为 ( ), (),()和()四类。 4. 骨的构造主要由 (),(),(),血管和神经组成。 5.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的()三部分。 6. 骨髓位于()的()间隙内。可分为有 ()功能的() 和失去 ()功能的()两种。 7. 躯干骨包 括24 块( ),1 块 ( ),1 块 ( ),1 块 ( ),和 12 对 ( ) 。 8. 脊柱是借 7 块 ( ),12 块 (),5 块(),1 块(),1 块()和 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 9. 胸廓是 同 12 个 ( ),12 对 ( ),1 个 ()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 10. 每块椎骨由位于前方的()和后方的 ()结合而成,它们共同围成( ) 。 11. 从侧方观察,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其中 ()曲和()曲凸向前,而() 曲和()曲凸向后。 12. 脊柱有很大的运动性,可做 ( ), (),(),()和()运动。 13. 脊柱有(),()和()功能。 14. 胸骨自上而下分为(),()和 ()三部分。 15. 胸骨柄与体之间向前微凸的角称 (),两侧接(),该角作为()的标 志。 16. 关节面覆盖有(),它和关节囊的()共同围成关节腔。 17. 连结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叫 ( ),其中央部分称 (),周围部分称 ()。 18. 不成对的脑颅骨包括(), (),()和()四块。 19. 成对的面颅骨有(),(),(), ( ), ()和()六对。 20. 上肢带骨是()和()。自由上肢骨包括 (),(),(),( ) , ()和()。 21. 下肢带骨即()。自由下肢骨包括(), (),(),(),( ) , ()和()。 22. 骨盆由 2 块(),1 块 ( )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 成。 23. 肩关节由)和肩胛骨的()构成。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案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案 课题呼吸系统——肺课时 1 总课时 1 授课时间20 检查签名 目的及要求熟悉肺的位置 掌握肺的形态与结构 重点肺的位置,形态与结构 难点肺的形态与结构 课型新授课教法讲授,演示教具PPT投影仪,模型或标本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学法指导一、向来听课的老师们问好,直接引入要讲的题目——肺 二、从肺对于人的重要性引入到肺的位置 三、重点讲解肺的形态与结构,这是本节重点部分,肺的形态可以通过歌诀来快速记忆, 而肺的结构可以通过一尖一底两面三缘来快速记忆。通过PPT,模型或标本的帮助,让听 课者更能直观的感受到肺的形态与结构。 四、分享一些关于肺的小知识。 五、感谢大家来听课。 详案: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试讲的内容是:肺的结构。众所周知人体有八 大系统,无论哪一个都是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 呼吸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器官——肺。(PPT1) 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我们的心脏如果出了问题,可以做支架可以搭 桥,我们的一个肾出了问题,还有另一个肾,可是肺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没辙了, 所以癌症转移一旦转移到肺上,医生通常都会劝家属采取安宁疗法,让病人在 最后的时间里度过一段安稳舒心的时光。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肺在器官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的肺打出 生起其实是很干净的,新生儿的肺是鲜嫩的粉红色,随着渐渐长大,吸入的粉 尘和有害物质渐渐增多,肺会慢慢变成深红色,暗红色,老年人的肺通常是蓝 黑色,而吸烟的人的肺更是惨不忍睹。 (PPT2)那么大家对于肺的位置是否了解呢?许多人只知道肺在胸部,

其实确切的说,应该说是在胸腔,左右各一,左二右三,肺叶表面存在着名为胸膜的组织。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一薄层浆膜,可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脏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而不能分离,并伸入肺叶间裂内。壁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是一个封闭的潜在性浆膜囊腔隙,即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 (PPT3-4)肺的形态,我们可以通过“一尖一底两面三缘”来记住,一尖是肺尖,经胸廓上口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cm,一底是肺底,与膈顶相贴,两面是肋面(外侧面)以及内侧面,外侧面与肋和肋间肌相邻,又称肋面,内侧面又称纵膈面,内含有肺门和肺根,肺门位于肺的内侧面中央凹陷处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以及淋巴管,神经等进出。肺底是出入肺门的诸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而成的束状结构。而三缘则是前缘,也称心切迹,下缘和后缘,后缘钝圆,前缘和下缘锐利。左肺前缘有心切迹。 肺的形态(板书) 左肺狭长右粗短三缘两面一底尖 前下两缘都锐利只有后缘较钝圆 外面邻接肋和肌内面肺门较凹陷 锁骨内上二三厘颈根深部有肺尖 通过这个口诀我们就能很容易的记住肺的形态。 (PPT5)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些小知识,胎儿和未曾呼吸过的新生儿肺不含空气,比重较大(1.045~1.056),可沉于水底。出生前的婴儿由于在母体内,肺没有打开,而出生后,出母体后多会哭一声,这时候肺泡就打开了,空气进入肺中了。需要行尸体解剖,把肺取出,放置到盛有清水的容器中,如果是出生前死亡,那么肺会沉到容器下面。而出生后死亡的肺,由于肺泡打开,含气较多,会浮在水面,法医常用这种方法来判定新生儿是出生前死亡还是出生后死亡。 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 教后记 预习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