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案教案资料

审计学教案教案资料
审计学教案教案资料

审计学教案

第 1 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论

一、审计与鉴证概论

(一)产生与发展

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2)发展的历程

按审计对象不同可分为:会计账目审计阶段、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财务报表审计阶段

按审计模式不同可分为:账项导向审计、内控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

2.鉴证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除了证实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这一审计工作之外,审计工作逐步转型为社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审计的重心由传统的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向鉴证服务转变。

1993年5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召集举行了一个有关审计前途的研讨会,指出了审计未来发展的方向——认证服务。1994年,AICPA成立了认证服务特别委员会(ASEC),对认证服务具体的执行准则、有待开拓的认证服务展开了持续性的系统研究。与此同时,国际各大会计公司纷纷推出认证服务,在其所提供服务的分类清单中,第一项通常是“认证服务”,审计仅仅是认证服务下的一个项目。

国际会计公司已将认证服务作为其最核心的业务领域。目前,AICPA制定了相关标准的认证服务包括:电子商务认证、信息系统认证、绩效评价认证、风险评估认证、养老工作认证、其他认证服务。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鉴证业务的发展

二、审计的概念与种类

(一)什么是审计

关于审计定义的不同观点:

中国审计学会1995年定义:“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一号》中,给审计下了一个较为狭义

的定义:“独立人员对财务报表加以检查,搜集必要证据。其目的是对这些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化情况表示意见。”

上述各项定义所包括的共同含义是:

(1)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

(2)审核检查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3)审计对象必须明确;

(4)审计工作过程是收集和整理证据,以确定实际情况;

(5)审计工作必须有对照的标准和依据,才能从中引出审计结论;

(6)审计结果向各有关利害关系人报告。

(二)审计的种类

(1)财务报表审计:

A.审计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

B.审计的依据是有关法规和会计准则

C.审计的客体是会计报表和相关信息;

D.审计结束后要出具审计报告,就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和合法性表示审计意见;

E.审计报告外发布

(2)合规审计

A.以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同等为目的

B.由审计机关或其委托的审计组织或人员实施;

C.审计依据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约等;

D.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有限

(3)经营审计

A.以评价经营业绩、寻找改善途径并提出建议为目的;

B.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都可以成为审计主体;

C.没有固定的审计依据,建立评价标准是审计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D.审计报告往往仅限于委托人使用

(三)审计人员的分类

三、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

(一)什么是鉴证业务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二)对象

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鉴证对象信息应当恰当反映既定标准运用于鉴证对象的情况。如果没有按照既定标准恰当反映鉴证对象的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存在错报,而且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三)类别

1.按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所获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另一类是直接报告业务。

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

2.按其保证程度,可分为: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3.审计、审阅与其它业务

(四)、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

四、审计动因与社会角色

(一)动因

概括起来讲,审计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但对于审计的动因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理论界和职业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代理人学说、信息经济学说、保险论、冲突论等。

(二)社会角色

早期的审计人员曾被赋予警犬的功能,认为审计人员的价值在于履行差错防弊的职能。后来审计人员又被定位为“看门人”,职责是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意见。之后审计人员又被誉为“经济警察”,不仅要对会计报表的公允性负责,还要揭露重大的错误和舞弊。现在通行的观点是,审计人员是信息风险的降低者或分摊者。

五、审计的基本假设

审计基本假设是指对审计领域中存在的尚未确知或无法论证的事物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所做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或判断。莫兹和夏拉夫、汤姆·李、尚德尔、大卫·费林特都对审计假设进行过研究。

我国审计假设体系包括:

信息不对称假设;信息不确定假设;信息可验证假设;信息重要性假设;审计主体独立性假设;审计主体胜任性假设;审计主体理性假设;内部控制相关性假设;风险可控性假设;认同一贯性假设;证据力差别假设;标准适当性假设。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

一、注册会计师

业务范围:我国1993 年10 月出台的《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审计业务范围。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服务业务。

二、会计师事务所

(一)设立与审批

1.国外组织形式:独资制;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制;股份有限公司制

2.国内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制与合伙制

(二)设立登记

(三)业务的承接

三、注册会计师协会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责

审批和管理本会会员,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拟订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监督、检查实施情况;组织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对违反行业自律管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戒;组织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组织和推动会员培训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开

展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宣传;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支持会员依法执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国际交往活动;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机关委托或授权的其他有关工作。(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

1.会员种类

2.会员的权利与义务

(三)协会权力机构和常设办事机构

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常设办事机构是由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人并配务必要数量的专职人员组成。

(四)外国会计师职业组织

四、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

(一)管理体制概述

1.政府干预型:指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自仁节理的基础上,由政府进行较大范围和程度干预的一种管理模式。实行政府干预理管理体制的国家以德国、荷兰、日本最为典型。

2.行业自律型:指主要由民问职业团体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上,注册会计师由民问协会实行自律管理,政府不如干预,该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国也采用这种模式。

3.政府干预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指在注册会计师管理中,政府管理与行业自我管理并重的管理体制,以我国最为典型。

(二)外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

1.美国:外部管理与行业自我管理相结合

2.日本: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

第 2 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四章职业责任与法律责任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一、概述

(1)定义

CPA执业准则——是指CPA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职业规范。是用来规范CPA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

(2)作用

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提高CPA的审计工作质量;维护CPA的合法权益;促进审计经验的交流。

(3)基本体系

二、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一)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是鉴证业务准则概念框架,旨在规范CPA执行鉴证业务,明确鉴证业务的目标和要素,确定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适用的鉴证业务类型。(二)审计业务基本准则:

1.一般原则与责任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CPA的责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审计约定书;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等等

2. 风险评估与应对

计划审计工作;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重要性;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3.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存货监盘、函证、分析程序、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会计估计的审计、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关联方、持续经营、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期后事项、管理层声明。

4.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

利用其他CPA的工作;考虑内部审计工作;利用专家的工作

5.审计结论与报告

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比较数据;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

6.特殊领域审计

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验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银行间函证程序;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财务报表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

三、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一)两项准则:NO.5101业务质量控制准则(事务所层面);NO.1121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层面)

目的是保证审计质量

(二)职业道德规范方面: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措施;保持独立性

(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和保持

(四)人力资源政策(招聘——业绩评价——人员素质——专业胜任能力——职业发展——晋升——薪酬等)

(五)业务执行:指导、监督和复核层层落实;咨询文化处处体现;意见分歧需妥善解决;注重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六) 业务工作底稿:出具报告后60天内要归档;保密与安全性控制;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归属于事务所。

(七)监控:主任CPA、副主任CPA或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

四、CPA职业道德规范

案例:安然财务舞弊案例

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掌控美国20%的电力和天然气交易;经营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雇员2万多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财富》500强排名第7。但2001年10月16日宣布第三季度亏损为6.18亿美元。3000多个SPE (Special Purpose Entity)实体:这一特定目的而临时设立的从事某项交易或一系列交易的实体。美国会计准则没有对是否需要合并SPE的财务报表作出规定。

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台相关指导政策,但不合并SPE财务报表的条件比较宽松,安然一直不合并,蓄意进行表外融资(Off—balance Financing),提高信用等级。1997—2000年期间高估4.99亿美元的利润,低估数十亿美元的负债,公司以不符合重要性为由拒绝了安达信的审计调整建议,导致1997至2000年期间高估净利润0.92亿美元,其中仅1997数额就高达5100万美元,占当年调整前净利润的48.65%,但这并未影响安达信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1.安达信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审计缺乏独立性。

3.安达信在已觉察安然公司的会计问题的情况下,未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认为其会计政策过于激进

4.销毁数以千计的审计工作底稿,妨碍司法调查。

原因:

(1) 安达信不仅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鉴证服务,而且提供收入不菲的咨询服务;(5200万美元,其中咨询收入2700万美元)

(2) 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中为安达信的前雇员,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至少损害了安达信形式上的独立性;

(3) 政治献金(2000年度的国会选举中捐赠99万美元)。

(一)职业道德:是对CPA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等的总称。(二)行为规则的基本内容:

独立、客观、公正;一般标准和会计原则概念;对客户、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和惯例等(三)CPA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诚信;独立性;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

第四章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

一、职业责任

(一)关于职业责任的几个概念

1.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2.审计失败

3.企业经营失败

4.审计风险

(二)发现错误和舞弊的责任

1.错误与舞弊的概念:

2.发现错误与舞弊的责任

(三)揭露违反法规行为的责任

1.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含义

2.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责任

二、法律责任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和种类

1.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变化中的法律环境;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二)外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对委托人的责任

2.习惯法下对第三人的责任

3.成文法下对第三人的责任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1.《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

2.《公司法》的规定

3.《证券法》的规定

4.《刑法》的规定

5.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

三、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

1.可能导致法律责任的原因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够;对被审计单位情况了解不够;审计程序不当;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证据不充分;没有恰当的审计工作底稿;对客户舞弊的研究与重视不够;欺诈行为的存在

2.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应对措施

严格审计程序;加强行业监管;反击恶意诉讼;弥补社会公众期望差

3.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应对措施

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质量控制制度;谨慎选择合伙人;招收合格人员并予以适当的培训和督导;签订业务约定书;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提取风险基金

或购买责任保险;聘请律师

第 3 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影响因素: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审计能力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的制约因素;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国家法律;法庭判决;会计职业团体

(二)审计总目标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第一阶段: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审计目标

第二阶段: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要目标

第三阶段:查错防弊和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两目标并重

现阶段我国审计总目标: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目标和原则》的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意见:

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即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即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具体审计目标

具体目标的确定依据——管理层认定;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第二节审计范围

(一)审计范围的含义

审计范围是指针对特定审计对象所开展的审计实践活动在空间上所达到的广度。在原有

审计中,审计范围要依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来确定。总的来看,审计范围较狭窄,封闭。

(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

审计人员依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范围,一般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将综合性评价所认定的失去控制和控制薄弱的业务系统或业务环节,包括健全性评价认为审计检查监管成果不全或项目结论不明确的,以及符合性评价认为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系统和环节,列入审计范围。

2、将特定时间内未得到良好控制的业务系统和业务环节,列入审计范围。

3、固有风险较大的经济业务。

第三节财务报表循环

各循环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审计目标的实现过程

1.计划审计工作

2.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3.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4.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三)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检查纪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

(一)编制目的

提供充分适当的纪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提供证明注册会计师工作的证据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概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声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以

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等。此外,审计工作底稿通常还包括业务约定书、管理建议书、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与其他人士(如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专家等)的沟通文件及错报汇总表等。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归档期限;归档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归档后的变动;保存期限

(五)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

审计报告日后应纪录的事项:

1.遇到的例外情况

2.实施的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结论

3.对审计工作底稿做出变动及其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第三节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

1.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2.利用专家工作

3.考虑内部审计工作

第 4 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七章计划审计工作

第四章职业责任与法律责任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七章计划审计工作

第一节初步业务活动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已经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不一致理解

(二)客户的接受与保持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和经济环境的情况

?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商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相关条款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

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

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管理层编制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审计范围;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审计和内控的局限性和风险;管理层须提供的协助和工作条件;注册会计师接触信息的权力;

管理层对其声明的确认;注册会计师须保守商业秘密;审计收费安排;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签约双方法定代表的签字盖章

3.审计业务约定书范例见教材P141

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一)总体审计策略

1.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

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界定审计范围;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便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的工作方向

2. 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

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总体审计策略范例见教材P147

(三)具体审计计划

1.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

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具体审计计划的范例见教材P150

2.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

在具体审计计划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对总体审计策略进行调整

(四)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

计划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应视具体情况对总体策略和具体计划做出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五)监督、指导与复核

影响监督、指导和复核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因素: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审计领域;重大错报风险;执行审计工作的项目组成员的素质好转业胜任能力

(六)对计划审计工作的纪录

纪录的内容:对总体审计策略的纪录;对具体审计计划的纪录;对审计计划重大修改的纪录(七)首次接受委托的补充考虑

1.针对建立客户关系和承接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如果被审计单位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应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准则的要求,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

(八)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

第三节审计重要性

1.重要性的含义

2.重要性的确定

?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

?重要性的定量和定性考虑

?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及其影响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4.评价错报的影响

?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

?评价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的影响

?与重要性相关的纪录

第三节审计风险

1.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误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3.审计风险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的关系:反向关系

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正向关系

4.审计风险的应对

总体应对措施包括:

?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提供更多的督导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

第 5 次课程教学方案

一、教学的大纲:

第八章风险评估

第九章风险应对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种类、职能和作用;鉴证业务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同时,也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基本概况。

三、教学内容

第八章风险评估

第一节风险评估的含义

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运用分析程序

?观察和检查

?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

第二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即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包括: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

外部因素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第三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了解控制环境: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对胜任能力的重视;治理层的参与程度;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与职权和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了解风险评估过程:风险的来源;识别经营风险;评价风险评估过程的设计与执行?了解信息系统与沟通

?了解控制活动

?了解对控制的监督

第四节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的过程中识别风险;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重大财务报表错报的可能性(二)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

宏观方面:包括所在地经济稳定性、市场情况、监管环境、行业环境等。

企业方面:包括进入新的业务领域、采用新技术、发生收购等重大事项、复杂的合营或联营、复杂的融资形式等。

会计方面:重大会计调整、应用新的准则或制度、会计计量过程复杂、经济业务有重大不确定性等。

(三)重大错报风险的层次

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

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余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

(四)内部控制对财务报表可审计性的影响

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会计纪录的状况和可靠性存在重大问题,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管理层的诚信存在严重疑虑

2.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3.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仅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无法将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针对这些风险设计的控制,并确定其执行情况。

4.对风险评估的修正

对风险的评估水平应随着审计证据的获取而进行适当的修正,并相应修改原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

第五节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

?注册会计师应将注意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告知适当层次的管理层或治理层。

?确定注意到内控偏差是否属于重大缺陷需要运用专业判断。下列情况通常表明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审计人员发现了重大错报,而内控没有发现

?控制环境薄弱

?存在高层管理人员舞弊迹象

第六节审计工作纪录

第九章风险应对

第一节针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一、总体应对措施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重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注意不被管理层预先或事先了解

5.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

二、对源于控制环境的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考虑

1.在期末而不是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2.主要依赖实质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3.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获取更有力的审计证据

4.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三、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及其总体应对措施对总体方案的影响

1.实质性方案: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

2.综合性方案: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第二节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内涵和要求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针对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是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设计:

风险的重要性;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涉及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客户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注册会计师是否打算获取关于内控有效性的证据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方案的选择:选择实质性方案;选择综合性方案;两种方案下实质性程序都是必要的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

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范围的含义

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如:抽取的样本量、观察次数等。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范围的确定:重要性水平;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

第三节控制测试

一、控制测试的内涵和要求

控制测试的要求:

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时,需要实施控制测试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要实施控制测试

二、控制测试的性质

1.控制测试性质的含义:是指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

2.控制测试性质的选择

考虑特定控制的性质;考虑余认定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控制;考虑应用控制的自动化;

考虑控制测试的目的;考虑实施实质性程序的结果对控制测试结果的影响

三、控制测试的时间

1.控制测试的时间是与通过控制测试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时间相关

2.对期中审计证据的考虑:

获取控制在剩余期间变化的证据

确定针对剩余期间还需获取的补充审计证据

3.对以前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考虑

在以前审计中获取的证据是可以利用的,但要确定本期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需要测试控制的有效性。

四、控制测试的范围

确定控制测试范围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执行控制的频率;在所审期间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测试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在风险评估时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度;控制的预期偏差

第四节实质性程序

一、实质性程序的内涵和要求

?实质性程序的含义

是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分析程序。

?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总体要求

?将财务报表与其所依据的会计纪录相核对

?检查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做出的重大会计分录和其他会计调整

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三、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对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的考虑

若在期中实施了实质性程序,应针对剩余时间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对期中审计证据的考虑

若拟将期中测试得出的结论延伸至期末,应考虑针对剩余期间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否足够。

?对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考虑

一般而言,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对本期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只有本期情况没有重大变化时,以前的证据才能用作本期证据。

四、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第五节评价列报的适当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考虑财务报表是否正确反映财务信息及其分类,对重大事项的披露是否充分。

第五节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完成审计工作前对进一步审计程序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评价

?根据实施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评价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价是否

仍然适当

?是否已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是否需要重新考虑已实施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形成审计意见时对审计证据的综合评价

?从总体上评价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运用职业判断

第七节审计工作纪录

记录的事项包括:

?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关系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结果

第十章审计抽样和选择性测试方法

审计学课程标准.doc

审计学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042038 课程名称:审计学 课程类型:理论 +实践课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教学时数: 64 学时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财政与税收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定位于培养熟知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能够熟练应用审计方法,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获取 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出具适当的审计报告,具有强烈的诚信、客观和公正、团队合作等意识并具 有较高素养的会计师事务所助理审计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 本课程的前驱课程为会计学基础、财务岗位核算、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纳税认知、财务管理等课程;后继课程为岗前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为该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 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必修课。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体的审计学,是我国审计理论、实践和教学的客观要 求。因此,本课程围绕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主线,结合我国会计、审计的新内容,借鉴国际审计惯 例和经验,结合典型的审计案例,全面讲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会计审计专业人才奠定审计基础理论和知识。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审计学的具体业务流程即风险评估程序职业道德框架思路; (2)掌握审计学的计量方法即审计抽样技术;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得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审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审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关键能力目标 ( 1)自主学习能力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管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发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动因。 2. 审计的涵义. 3. 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仃:关系是申计产生的臬础 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

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不断演进的,也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 直接动因 (二)市讣的产牛.更址『市讣关系人理:仑 第一关系人 依提委报 约供托告 厶士 审资审结 查料查果 委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四)现代科学管理为申讣的发展提-供r方注和于設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修改后)

成人学字《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基本说明 《审计学原理》是成人学院会计学专业(专科)——财务会计核算方向的必修课程;会计与统计核算方向的选修课程。该课程是在专科《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中级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理论层面和分析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与审计组织和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国际、国内审计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以及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形成与发展的成功经验。 《审计学原理》课内学时为72学时;一学期开设,共安排5学分。 审计学原理的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 通过《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两个基本目的: 1.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审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解决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会计错弊的表现形式与查证技巧能力。 2.为下一步学习会计学本科《审计案例研究》等课程和今后更好地从事审计实务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该教材共有十章内容,以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作为该书的定位,在阐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同时,以民间审计为主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突

三、课程的教学媒体说明 《审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IP课件和文字辅导期刊。其中: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音像教材是以文字教材中的章和每个案例为模块,讲解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音像形式的教材;IP课件是以录象形式挂在网上进行辅导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为帮助同学们解决在复习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而文字辅导期刊则是重点讲解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以上各种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下: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1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审计学 总学时:64 授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会计专业 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 财务分析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审计》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3月 2、李晓惠主编,《审计实验室3——风险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 3、黄世忠主编,《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剖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 4、李若山著,《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 5、王泽霞著,《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一、课程教学目的 审计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能审会查能力的应用型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审计工作的资格条件和审计技术方法、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特点、审计思路、审计流程、审计风险和审计方案的选择,围绕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均衡问题展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

1、正确处理好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审计收益与审计成本、审计机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职业道德与技术经验相结合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念,成为合格的审计人才。 2、掌握审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准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们的审计职业素质。 3、能查会审的能力,查账技巧、审计分析能力、审计风险识别能力、审计工作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审计方案的设计能力。 4、拥有审计风险意识和审计风险的应对能力,应有审计整体观念、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观,警示学生们切莫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不良风气,一身正气作审计。 5、审计学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案例教学,将审计工作搬到课堂上、增加趣味性、有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审计资格考试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审计工具、审计技巧的训练和审计方案的设计等。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前言:审计工作的运行规律(讲课4学时)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个中心;六个贯穿;审计流程;五项认定和八个目标。 基本要求:在分章讲解之前,先将审计学的中心思想、审计思路及审计工作的运行规律,做些高度概括和总结,使学生们有个整体轮廓,为以

最新审计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审计学案例分析题及 答案

《审计学》案例分析题 一、审计重要性 (一)[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X2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X2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抵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4 000 *0.5% = 20万元 根据利润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 800 * 5% = 40万元 根据稳健性原则,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0万元。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应采取的对策。 问题(1)、(2)涉及违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问题,性质严重,尽管金额不大,但属于重大错报;问题(3),存货低估16万元,达到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80%,超过了存货的可容忍误差,属于存货项目的重大错报。 3.因所发现问题的性质重要或金额重大,因此,应当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4.在审计报告阶段,如果被审计单位调整了所有的重大错报或漏报,使会计报表反映公允,审计人员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性质严重,或其汇总数可能影响个别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但就会计报表整体而言是公允的,审计人员应当发表保留意见;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性质极其严重,或其汇总数可能影响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使会计报表整体不公允的,审计人员就应当发表否定意见。 (二)[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某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时,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的1%计算为140万,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误或漏报为140万元。并采用两种分配方案将这一重要性水平分给了各资产账户。某公司资产构成及重要性水平分配方案见表 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单位: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说明哪一种方案较为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乙方案较为合理。因为现金账户属于重要的资产账户,其重要性水平应当从严制定;而应收账款和存货项目出现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大,为节约审计

审计学教案

2014~2015学年上学期 教 案 课程名称:审计学 任课教师: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11计文12 课题:审计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审计的产生于发展阶段的划分,熟悉财务活动、财务关系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审计活动、审计关系的内容。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级审计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过程 1、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2、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 3.理解审计方法 4.了解审计监督体系 5.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在为审计客户提供内部审计服务时承担管理层职责,将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导致没有防范措施能够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在向审计客户提供内部审计服务时不得承担管理层职责。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11计文12 课题: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含义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级审计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过程 一、审计监督体系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注意: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区别。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注意:联系——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审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

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11计文12 课题: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业务范围、会计师事务所、协会等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理解注册会计师的考试 教学重点、难点:注册登记 授课方法: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级审计管理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教学过程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的申请人,应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两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应当准予注册,并报财政部备案。 不予注册的情形有:(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因受刑事处罚的;(3)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者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的;(4)自行停止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满1年的。

审计学原理教案.doc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2)公允性。被审计单的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而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

五、授课小结 该章节内容较为简单,涉及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接受容易.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审计学原理授课日期、课次2014.3.12 2 授课班级、地点101/102/103/ 授课时数 104 授课内容(章节)第二章授课形式面授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分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登记/组织形式/管理体制 掌握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独立审计的基本准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独立审计的基本准则 三、教学准备:(PPT、教具、图表、习题等) PPT习题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与职业规范 一、注册登记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的申请人,应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两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应当准予注册,并报财政部备案。申请注册者,如果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注册:(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法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之口止不满五年的;(3)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行政处罚、撤职以上处分,自处罚、处分决定之口起至申请注册之口止不满两年的;(4)受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五年的;(5)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不予注册情形的。

r 审计业务 二、注册会计 师业务范围 (1)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 计业务注册会计师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 (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报告 咨询服务业务

会计类审计学培训教案

《审计学》考试辅导串讲 一、《审计学》试题题型、题量 2010年《审计学》考试的题型以2009年《审计学》考题为例,讲明目前题型、题量的分布状况;2010年按照那个题型应试: 《审计学》题型、题量分值 二、2010年考试大纲和教材变化 2010年《审计学》考试大纲有所变动,教材变化幅度大. 《审计学》教材框架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审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三章) 第二部分:审计差不多理论与方法(第四章----第六章)

第三部分:财务报表审计实务(第七章----第十二章) 三、命题规律 1.以“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结合实务”为命题原则 2.考核审计准则 3.考核财务报表审计实务 4.注重风险导向审计 5.考核审计专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 四、复习思路 1.通读指定教材,突破重点和难点 2.结合财务报表审计实务,掌握审计准则 3.结合企业会计准则 4.强化应试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5.历年考题为应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审计概论 【学习重点】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掌握)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进展(熟悉)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掌握)

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熟悉)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含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同意托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治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治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审计的主体 (二)审计的授权者(或托付者)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精选)审计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分享

《审计学》案例分析题 一、审计重要性 (一)[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X2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X2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抵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应采取的对策。 (二)[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某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时,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按资产总额的1%计算为140万,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误或漏报为140万元。并采用两种分配方案将这一重要性水平分给了各资产账户。某公司资产构成及重要性水平分配方案见表 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单位: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说明哪一种方案较为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资料】审计人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05年12月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公司报表显示,2005年全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资产总额4000万元,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公司报表时发现: 1、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820元,被出纳占为己有 2、11月15日,公司收到业务咨询费3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不明。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应采取的对策 二、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小李通过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后,发现该公司存在下列五种状况: (1)库存现金未经认真盘点; (2)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前入库的A产品可能已计入存货项目,但可能未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 (3)由X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4)Y公司存放在A公司仓库的乙材料可能已计入A公司的存货项目; (5)本次审计为A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审计。 要求:请根据上列情况分别指出各自的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和应收集哪些审计证据。 三、调节法的应用 [资料]1.阿兰姆机械厂生产甲产品,材料一次投入,逐步消耗,每投入100千克A材料可以生产出甲产品100千克。 2.20X2年12月31日,该企业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在产品结存2 100千克,加工程度50%;产成品结存4 800千克。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账面记录与盘点数一致。 3.20X3年2月2日,审计人员委托对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当日,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在产品盘存2 000千克,加工程度50%;产成品盘存5000千克。

审计案例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审计案例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审计案例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基本说明 《审计案例研究》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限选课程,是在专科《企业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原理》以及本科《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案例研究》等课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审计理论层次和专业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审计案例研究》是以审计理论为基础和指导,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案例为主就审计领域中的新的、特殊的审计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审计实践的探索,对案例教学的探索,是对审计学理论的突破和扩展。充分体现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统一。 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审计理论研究与专业判断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审计案例研究》课程的特点是:

1、本课程对于“案例”的把握不是针对各种零散的特殊财务审计事项,而是从企业宏观层次,即决策管理当局财务管理和业务处理的法规与政策角度进行系统地阐述。 2、本课程在着力于“观念及方法创新”的同时,吸收了国内诸多注册会计师和审计界有关专家的意见,以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 该课程一学期开设,全年滚动播出,54学时,3学分。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 章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章审计业务承接和审计规划案例一般来说,财务报表 的审计可分为四个 阶段,即接受审计委 托阶段、计划审计工 作阶段、执行审计工 作阶段和报告审计 结果阶段。在这四个 通过这两个 案例的学 习,要求学 生对业务承 接过程及计 划审计过程 中的具体工

(整理)审计学教学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分析题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 [资料]大中华剧院的出纳员在剧院专设的售票室负责售票,收款工作,每日各场次所出售的戏票,电影票均事先连续编号。顾客一手交钱,出纳员一手交票。顾客买票后须将入场券交给收票员才能进入剧院,收票员将入场券撕成两半,正券交还给顾客,副券则投入加锁的票箱中。 [要求] 1.请问本例中在现金收入方面采取了哪些内部控制措施? 2.假设售票员与收票员串通窃取现金收入,他们将采取哪些行动? 3.对串通舞弊行为,采取何种措施可以揭发? 4.剧院经理可采取哪些手段使其现金内部控制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资产负债表的审查 [资料]海星公司20*2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表单位:元 所有者权益 金额 年初期末差异额差异率(%) 实收资本 8750000 7963000 -787000 —8.99 资本公积 953000 95300 ———— 盈余公积 4820000 5420000 600000 12.45 未分配利润 1350000 1687500 37500 25 合计 15873000 15165800 707200 4.46 经审计人员审查,发现以下情况: 1.该公司注册资本1 000万元。 2.该公司20*2年末税后利润600万元。 3.该公司盈余公积税后利润的10%提取。 4.该公司按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75%分给其他单位利润。 [要求]通过审阅该表,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审查的方面。 三、利润表的审查 (一)[资料] 1.晋华公司20*1年度编制的利润表 利润表 编制单位:晋华公司 20*1年12月单位:元 项目本月数本年累计数 一、产品销售收入 减: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二、产品销售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100 000 55 000 12 000 15 000 18 000 10 000 8 000 2 000 18 000 17 000 6 000 1 500 39 500 13 035 1 450 000 797 500 210 000 201 000 241 500 80 000 40 000 8 000 273 500 98 000 15 000 7 500 379 000 125 070

《审计学》教学大纲(1)

《审计学》 课程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编制单位:会计学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5年03月06日 经济管理系制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 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面向会计学院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以及财政金融专业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动因的不同观点 1、审计起源于会计 2、审计起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 3、审计起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与条件 1、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前提; 2、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3、审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三、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3、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及本质 二、审计的本质 1、独立性 2、 第三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1、经济监督 2 3 三、审计的作用 1、制约性作用 2 3、证明性作用 第二章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形式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 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管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 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发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动因。 2?审计的涵义. 3?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不断演进的,也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早期形 成的基本根据,也是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人理论 第一关系人 依提委报约供托告 厶+ 审资审结查料查果委托经管财产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 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四)现代科学管理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五)审计的动因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动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主要的学说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 要而产生的卜代理人学说(审计的出现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最大化的共同选择)、信息经济学说(审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市场更有效率)、保险论(审计就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活动,

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doc

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审计学的心得体会 在选课前,就听到同学说这门课很难学,犹豫了再三我还是选择了这门课程,因为这门课程是建立在会计的基础之上的,而自己刚刚把财务会计上完,至少还是有一点点基础的。审计学习的开始还是比较枯燥的。记得刚开学的时候上审计课,譬如审计概念、审计目标等概念,虽然也学了两年多的会计了,听起来还是犹如天马行空,不知所云。我觉得审计这门课不需要我运用多少的数学能力,要的是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自己实践经验的积累,要的是坚持不懈一直钻研的精神,要的是不怕苦不怕累的毅力。可是这些对于我来说,都觉得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我的目光没有聚焦在财务上面。我的想法很多都是片面和主观的,审计不是一个说明白就可以明白的东西,它所包含的深奥需要细细的品味和探寻,需要了解个中滋味对于我这个还没有出茅庐的孩子来说还需要很长的路。不过我相信只要肯坚持,不怕辛苦,我还是能够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一些东西的。 等具体接触到审计学后,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还非常的多。审计学里的知识的确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即使学完这门课后,我觉得平时也要多翻翻看看,以便能熟练掌握,以后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了解审计的基本工作流程。审计的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

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审计活动都是为审计目标服务的。 一、从审计中学到的以及审计知识的学习 学习审计,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从学习审计证据及内部控制以来,我觉得对于开展审计工作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分析了解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在联系并用于解决审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企业会计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工作,各个环节是独立的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审计工作中不能孤立的就事论事必须学会发散思维注重事物的内部联系。 (二)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去观察和解决审计中遇到的问题 ?会计学是一部讲辩证法的科学,因此我们在审计工作中必须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去观察和解决企业的会计问题。 ?我们在学会计学的时候学到这样一个原理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大家看这种说法无疑是一个辩证法的问题。我想了解了这一点按照辩证的方法去了解并解决审计中的问题就会轻松自如。 (三)学会在审计实务中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1)针对年终报表审计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就年报审计而言时间紧业务量大,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任务又要保证质量这无疑是一对矛盾。就我的理解而言,关键是如何在全面完成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还要力求达到一定深度抓好审计质量。 ?所谓审计质量无非就是抓住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规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 《审计学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审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后。 2、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因考虑到该课程为财会专业和审计专业共用,为避免与审计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重复,故本课程教学中重在讲授基本原理,对审计实务则基本不涉及。 3、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计划课内学时72,4学分。(注册视听生财会专业课内学时54,3学分) 4、教学媒体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电视录像。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除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方法性的指导外,还配备一定量的习题,以强化学生对审计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电视录像主要是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及运用,而不是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的讲授。 二、大纲本文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审计的概念

一、审计的涵义 审计的定义审计关系人审计的基本特征现代审计 二、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审计产生的原因不同组织形态审计的产生社会主义时期的审计 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审计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审计的重要发展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 一、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及其发展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二、审计目的 国家审计的目的民间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目的 第四节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一、审计的职能 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 二、审计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作用包括制约性和促进性作用。 三、审计任务 基本任务具体任务 第二章审计的分类与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最新审计学案例分析答案

审计学案例分析答案

第一章 四、案例分析题 1.(1)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开创了近代民间审计的历史先河,对世界民间审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影响。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股份公司随之诞生和发展,在股份公司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审计的发展纳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股份公司的发展孕育了现代民间审计的产生,英国“南海公司”破产案造就了世界第一位民间审计师,同时也揭开了民间审计发展的序幕。在民间审计发展的200多年历史中,人们研究和探讨民间审计理论及实务,均将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作为时间起点,并将此案例作为世界第一起正式民间审计案例。可见,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对世界民间审计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股份公司发展对民间审计的客观需要。 通过对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股份公司发展对民间审计在客观上的迫切需求,以及在股份公司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民间审计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的发生,说明建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股份公司,其经营具有委托性质。由于受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投资者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必须借助于其会计报告。 但是股东和债权人要得到公司真实,准确、客观的会计信息决非易事,这在客观上要求与公司无利益关系的熟悉会计语言的第三者就公司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证明,以便将客观、可信的会计信息提供给公司股东及债权人。这样一方面可控制经营者为所欲为,损害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使股东及债权人正确决策。否则,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关系难以维系,股份公司难以存在和发展。可见,注册会计师行业生来就是为稳定社会经济秩序而存在的。 2.(1)审计主体: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署) 审计对象:三峡库区移民资金 (2)职能:经济监督、经济评价作用:制约性、建设性 3. (1)审计监督作用 (2)参谋服务作用 (3)加强经济管理 第二章 四、案例分析题 1.事项(1)中注册会计师刘海与华兴公司存在重大的直接利益关系,影响独立性,应当回避,但刘海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承担此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委派其他具有胜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华兴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并注意消除刘海对此业务的影响。 事项(2)中注册会计师刘海给华兴公司代理记账和代编财务报表,此业务虽属于相关服务业务,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不相容业务,容易产生自我评价的威胁,影响独立性,应当回避,但刘海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承担此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委派其他具有胜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华兴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并注意消除刘海对此业务的影响。 事项(3)注册会计师刘海与华兴公司的一名独立董事存在个人或家庭关系,影响独立性,应当回避,但刘海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承担此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委派其他具有胜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华兴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并注意消除刘海对此业务的影响。 事项(4)中注册会计师刘海为华兴公司提供资产评估服务,此业务虽属于相关服务业务,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不相容业务,容易产生自我评价的威胁,影响独立性,应当回避,但刘海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承担此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委派其他具有胜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华兴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并注意消除刘海对此业务的影响。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

审计学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存在的动因;理解并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假设的各种理论及其不足之处;理解审计目标及其与企业管理当局五项认定的关系;理解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本质特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现状,对不同类型审计活动如何发展各自的职能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点】1.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动因。 2.审计的涵义. 3.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对象。 4.审计职能与作用。 5.审计假设、审计目标、五项认定。 6.审计的独立性。 7.审计种类。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节。 【案例引入】见教材。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 我国著名的会计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1. 2.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3.资源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 第一关系人 依提委报 约供托告 审资审结 查料查果 委托经管财产 第二关系人承担受托经济责任第三关系人按照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必须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三方面关系人,他们顺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其中,审计人是第一关系人,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是财产的受托经管者;第三关系人即为财产的所有者。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三)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四) (五)审计的动因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动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主要的学说包括: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代理人学说(审计的出现是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最大化的共同选择)、信息经济学说(审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市场更有效率)、保险论(审计就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活动,甚至认为审计是分担风险的一种服务)、冲突论(会计报表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外部独立专家发表意见)、多因决定论(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审计的出现)。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修改后)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案设计方案 一、课程基本说明 《审计学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专业(专科)一一财务会计核算方向的必修课程;会计与统计核算方向的选修课程。该课程是在专科《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中级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理论层面和分析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与审计组织和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国际、国内审计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以及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形成与发展的成功经验。 《审计学原理》课内学时为72学时;一学期开设,共安排5学分。审计学原理的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 通过《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两个基本目的: 1?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审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解决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会计错弊的表现形式与查证技巧能力。 2?为下一步学习会计学本科《审计案例研究》等课程和今后更好地从事审计实务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案要求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是由牛慧主编的、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审计学原理》。该教材共有十章内容,以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作为该书的定位,在阐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同时,以民间审计为主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突出了民间审计在中国审计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其各章的主要知识点和教案要求如下:

三、课程的教案媒体说明 《审计学原理》课程的教案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IP课件和文字辅导期刊。 其中: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案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音像教材是以文字教材中的章和每个案例为模块,讲解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音像形式的教材;IP课件是以录象形式挂在网上进行辅导的教案形式,主要是为帮助同学们解决在复习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而文字辅导期刊则是重点讲解各类试卷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以上各种教案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下:

审计学课程最新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本科教学大纲 学系:会计学系 课程名称:审计学

二○一○年 审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审计学(英文)Audit and Assurance Services 课程类别:必修课编号: 学时:54学时 主编者:李洪斌/张媛单位:会计学系职称:副教授/助教 主审者:单位:职称: 授课对象: 本科生专业:会计学年级:2008级 编写日期:2010 年8 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审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会计学专业,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审计的性质及需求、审计的法律环境以及审计的内部控制测试方法,同时应掌握审计报告的形式,审计的目标、计划、方案和分析性程序的制定,重要性和风险的判断,以及审计方法在各业务循环中的应用并能在熟练运用于实际业务操作中。此外,学生应通过在课外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及审计准则、法案,提高专业英语阅读及写作能力,具备日后从事审计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科,由此本课程主要是围绕审计决策的过程,全面系统的阐述审计的基本原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我国及国外的审计环境与法规,以及基本审计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第Ⅰ部分审计职业 第1章对审计及其他保证服务的需求(2学时) ?审计的发展与性质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对审计的经济需要 ?保证服务 ?审计的种类 ?审计师的种类 ?注册会计师 第2章注册会计师职业(1学时) ?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的结构 ?《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和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证券交易委员会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公认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说明书 ?国际审计准则 ?质量控制 第3章审计报告(3学时) ?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与遵守《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组合报告 ?带说明段或修正用语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偏离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 ?重要性 ?偏离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讨论 ?审计报告决策过程 ?电子商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选题参考-审计学教案资料

论文选题参考-审计学

《审计学》课程论文选题参考题库 1.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的探析 2.审计重要性在应收账款审计中应用的探析 3.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的探讨 4.××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5.电子审计证据在审计中应用的思考 6.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的探析 7.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改进的思考 8.××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 9.应收账款(或存货、固定资产等)的审计风险与防范 10.对沈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析 11.对完善沈阳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 12.沈阳民营企业销售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探析 13.对沈阳民营企业仓储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探析 14.对沈阳民营企业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探析 15.对企业应收账款审计的几点思考 16.对企业货币资金审计的思考 17.对企业存货审计的思考 18.对企业固定资产审计的思考 19.对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的探讨 20.对企业营业收入审计的探讨 21.对企业生产成本审计的思考 22.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探讨——以××企业为例 23.对企业利润债表审计的探讨——以××企业为例 24.上市公司舞弊审计研究 25.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6.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技术方法的启示 27.我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研究 28.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加强内控审计 29.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 30.试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31.论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32.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研究 33.加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

34.关于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35.XX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36.关于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思考 37.当前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 38.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调查与思考 39.内部审计如何适应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 40.内部效益审计程序研究 41.从会计信息失真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42.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的左膀右臂 43.关于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 44.试论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应用 45.浅谈基层审计机关探索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几种途径 46.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XX公司销售与收入的内部控制剖析 47.关于某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调查报告 48.银行商业汇票的内部控制——XX案例分析 49.我国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50.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探析 51.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52.银行授信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XX集团的授信设计 53.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54.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分析 55.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研究 56.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研究 57.高校内部控制弱化的原因及对策—基于XX高校的调查报告 58.关于证券公司反洗钱内部控制的思考 59.会计委派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60.xx公司清算审计程序设计及相关问题探讨 61.分析性复核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62.xx会计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探讨 63.论应收账款审计方法的改进——基于XX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 64.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策略探析 65.地方政府干预下的审计失败案例研究——对XX公司舞弊的分析 66.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关系的研究——XX公司舞弊案例分析 67.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基础及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68.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与最新发展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