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主干课简介

生态学专业主干课简介

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主干课简介

生态学专业主干课简介:

课程中文名称:高等数学

课程英文名称:Higher Mathematics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5学分;9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学分90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生态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目的是提高学生应用高等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数据资料的能力,为后续的课程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作必要的准备。内容有微积分、积分、实验数据的整理、概率与理论分布、统计推断、方差分析,实验数据的整理、概率与理论分布、统计推断、方差分析,正交实验、回归分析、协方差、实验设计等。

教材:同济大学数学系编著的《高等数学(上)》、《高等数学(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五版。

参考书目:杜荣骞编著《生物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成绩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2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学分27学时,实验实训27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生态学专业的基础实验训练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内容包括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基本仪器的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数据的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等。教材:赵近芳编著《大学物理(上)》、《大学物理(下)》,北邮出版社。参考书目:江苏师院物理系编《普通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杨述武编《普通物

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

成绩考核方式:实验操作考试、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Chemistr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4学分;7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学分78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生态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无机化学部分主要讲授四大化学平衡——酸碱、沉淀溶解、氧化还原、结合解离平衡,元素周期律、原子、

分子结构理论,以及气体、溶液、化学力学等。分析化学部分主要讲授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等内容。有机化学部分主要讲授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异构现象、基本结构、典型性质、各类(取代、加成、聚合、游离等)反应,现代有机化学理论问题(旋光性、构象、电子效应、分子轨道等)及一些典型具体的有机物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及有关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使用教材: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著:《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汪小兰编著:《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上、下);浙江农业大学主编:《有机化学》,农业出版社出版。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5学分;9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学分90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组成生物体的物质以及生物体所产生的物质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体内的化学变化,即新陈代谢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该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生命科学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使用教材:罗纪盛等编:《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1)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 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张楚富主编. 生物化学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周爱儒主编. 生物化学(第六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植物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Plant Biolog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5学分;9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学分90学时。

主要内容:植物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植物学科基础,它包括植物形态学、细胞

学、解剖学、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植物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有:植物体内外形状、结构、器官形成和发育的一般规律;植物无机营养、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及其调控;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等。使用教材: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参考书目:(1) 杨继主编,《植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陆时万等合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动物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Animal Biolog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6学分;10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学分108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许多分支学科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动物的个体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到分类、生态、地理分布及起源演化、经济意义及与人类的关系;低等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到高等的哺乳等。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个体发生和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动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学会和掌握动物分类的原则及方法,能比较熟练应用检索表进行动物检索及分类;进而了解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及动物进化的规律,并且了解动物学的发展简史及我国动物学的发展概况。

使用教材: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参考书目:赛道建主编,《普通动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Richard D.Jurd 贾尔德著蔡益鹏译,《动物生物学——现代生物学精要速览(中文版)》,科学出版社,2003年;许崇任,《动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遗传学

课程英文名称:Genetics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3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学分54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遗传学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分子的基础、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微生物遗传、数量遗传;细胞质遗传物质的变异、遗传与个体发育、异常与进化等内容。

使用教材:张飞雄.2004.《普通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刘祖洞. 1990.《遗传学》(第二版)(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寿元,乔守怡.2001.现代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亚馥,戴灼华.1999.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根发,周宜君.2006.遗传学:精要题解测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江绍慧,顾惠娟.1986.遗传学题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微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3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学分54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类群、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育种选种、生态等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学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其与人类关系以及在工、农、环保方面的应用。

使用教材:周德庆著:《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陈华癸编著:《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细胞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Cell Biolog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3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 3学分54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活动机制,细胞生物学发展史及研究方法,细胞各种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以及功能,细胞增殖及分化、生长、发育、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细胞起源与进化等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为从事细胞生物学及相关科学的研究打下基础。

使用教材:王金发编著《细胞生物学》,科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1). 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2). 汪堃仁. 细胞生物学(第二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3). 韩贻仁. 分子细胞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2001年03月.

4). 郑国锠. 细胞生物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04月.

5).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Garland Science, 2002.

6). Harvey Lodish et al. Molecular Cell Biology 4th.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99.

7). Gerald Karp.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Experiments 3rd. Wiley & Sons, 2002.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名称:普通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Ecology

课程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学分36学时。

课程基本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部分。基础生态学部分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生物层次来讲授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阐明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其规律。应用生态学部分主要阐述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采取行动或措施去维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对生态风险评估和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简介。

使用教材:《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5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旅游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T ourism Ecolog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3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学分54学分,实践1学分18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以生态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活动场所的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把生态保护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生态旅游的产生过程、基本特征、规划设计、市场营销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讲授。

使用教材:卢云亭等编:《旅游生态学》,旅游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林越英主编:《旅游环境保护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中文名称:动物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Animal Ecolog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3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学分36学分,实践1学分36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介绍了各种环境因素与动物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动物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上对近代生态学原理进行了探讨。动物生态学是人类理性认识自身的重要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它同时也为人类合理管理野生生物资源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它是生态学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使用教材:冯江、高玮、盛连喜主编:《动物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5。

参考书目:孙儒泳编:《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中文名称:生态工程学

课程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gineering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3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学分54学时。

主要内容:统介绍生态工程理论及相应技术方法,包括生态工程学原理及发展动态、生态工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及农业、工业、环境、景观、湿地、城市及园林建设中生态工程的理论应用和相应的技术配套体系,目前高新技术在生态工程学领域中的应用等。

使用教材:盛连喜等:《实用生态工程学》,高等教育出版,2005。

参考书目:杨京平:《生态工程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中文名称:湿地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Wetland Ecolog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3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学分36学时,实验实训1学分36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介绍湿地及湿地生态学的概念、湿地生态环境、湿地类型及分类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湿地生态系统的能流、湿地的生态演替、湿地评价与管理以及湿地生态修复和重建等。

使用教材:陆健健,何文珊,童春富等:《湿地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参考书目: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中文名称:环境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3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学分36学时,实验实训1学分36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介绍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学科任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较为系统地讲授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使用教材:盛连喜(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程胜高编:《环境生态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中文名称: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Plan and Design of Ecotourism Designing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3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学分54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概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

影响评价、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原理与方法、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的市场调查与营销规划、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等。

使用教材:洪剑明,冉东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参考书目:李瑞,王义民主编:《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生态学教学大纲

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概论 Conspectus Ecology 课程编号:D51001Q0教学学时:30 学分:1.5学分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开课层次:本科课程类别:公共必选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生态学概论》作为一门大学本科各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借助泛义生态学的知识体系,力求实现对大学本科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同时依托泛义生态学的知识链,形成一种系统观念、动态观念和实践观念的训练,引导学生养成宏观思维和全局观念。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首先对生态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包括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形成过程、生态学发展现状,以及学习生态学的目的与方法,以形成对生态学学习的兴趣;重点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主要是系统论的基本知识、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生态学基本原理,关键是构建自己从生态系统高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习环境污染的生态治理和生态系统的生态治理,了解目前环境污染和生物入侵的生态后果及科学防治的路径,进而强化自己的生态保护意识;了解生态经济形态构成、运行机制及运作效果优于传统经济基础上,初步掌握用生态学理论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路线,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理解生态文化内涵、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学会用生态文化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进而在言行上自觉融入生态文化,并努力成为生态文化的推荐人;生态社会部分主要介绍生态社会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与生态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生态文明内涵和前景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堂理论教学为20学时、室内实训教学为4学时、室外现场教学4学时,复习与考核2学时,共计3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表1。 表1 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学的角度讲,生态学概论是一门抽象而具体的课程,加上多数学生宏观感性认识较少,因此,教学中教学方式应以教师启发式讲述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教学方法应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主,因时制宜地结合现场教学。无论按何种教学方式或方法,都必须尽力联系生产实践展开教学内容。 五、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言 (一)基本内容 1、生态学的定义 2、生态学的形成过程 3、生态学发展现状 4、开设生态学概论的动因 5、生态学概论的内容设置 6、生态学概论的学习方法 (二)基本要求 1、了解生态学形成与发展 2、了解生态学概论课程定位 (三)教学重点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学专业介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学专业介绍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的一门学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兰州大学生态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在理论生态学方面针对国际上讨论的生态学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若干假说,受到了国际生态学界的关注;在竞争理论、进化稳定性对策、生态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干旱农业生态研究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并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关键问题,由赵松岭教授总结出的集水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已在国内外颇有影响。本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同时建有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生态学重点学科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学教学和科研体系。 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宏观生物学范畴。兰州大学生态学学科的研究领域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的基础上,经过长期选择,确立以理论生态学为基础,研究干旱农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和逆境生态学。 兰州大学生态学专业依托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理论生态学方面针对国际上讨论的生态学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若干假说,受到了国际生态学界的关注;在竞争理论、进化稳定性对策、生态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

国际先进水平;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进行了一系列草地生态恢复与保护技术研究和示范,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利用“211”、“985”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建有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现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实践、科技成果转化、地方科技人员培训、技术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实践基地。另外,经数十年的努力,兰州大学生态学专业在干旱、半干旱区集雨农业的理论研究和集雨、低成本节灌技术的研制开发方面成果丰硕,居国内领先地位。 培养目标 研究生应掌握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生物学、数学、地理学、环境学、社会生态学以及生态信息方面的知识,了解生态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生态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有一定创新性,并能在较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业务训练,使研究生能够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比较全面地了解生态学某一个研究方向的整体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特征,以及相关理论和应用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同时对生态学及其相关研究方向也具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为进一步深造或直接参与各种科研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

生态学专业分析报告

生态学专业分析报告 引语: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爆炸的历史时期。该世纪四五十年代,一门关于人类自身、人类生活的新学科——生命科学开始蓬勃发展,到七十年代已然成为一门当代的热门学科,无数科研工作者密切关注、积极参与。各种成果举世瞩目: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等。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人类数千年来的梦想正随着生命科学发展逐一实现,随着物理学世纪让位于生命科学世纪,世界还将会有更多的奇迹出现。可以预计,在发展和危机并存的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生态学是生命科学众多专业的一门,同微观的分子生物学相对应,是生命科学向两极发展中宏观综合方面的重要标志。生态学的概念和成果已经被更多方面所接受,甚至被称为"生态学的热潮″,已作为一门"生存的科学″而出现,受到高度的重视。 一、生态学简介 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9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二、专业介绍 【1】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学、地学基础、环境生态工程、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践、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注1:平时考核(%)=课程作业(%)+研讨交流(%)+期中考核(%); 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教材:《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阅读文献: 第一章:绪论 必读文献:《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必读文献:《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著. 《生态学》.(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译)北京: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00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必读文献:尚玉昌, 蔡晓明编. 《普通生态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参考文献 钟章成,曾波.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必读文献:《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群落生态学》李振基,陈圣宾编著.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必读文献 Integrative ecology : from molecules to ecosystems. Author Woodward, Guy. Call Number Q/1015783 Publisher Edition Publishing Date 2012. 参考文献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美) F. Stuart Chapin Ⅲ, Pamela A. Matson, Harold A. Mooney 李博, 赵斌, 彭容豪等译Author 蔡平, F. S. (Chapin, F. Stuart) 著Call Number P9/12 Publisher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六章:生态系统服务 必读文献

生态学专业主干课简介

生态学专业主干课简介 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主干课简介 生态学专业主干课简介: 课程中文名称:高等数学 课程英文名称:Higher Mathematics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5学分;9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学分90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生态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目的是提高学生应用高等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数据资料的能力,为后续的课程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作必要的准备。内容有微积分、积分、实验数据的整理、概率与理论分布、统计推断、方差分析,实验数据的整理、概率与理论分布、统计推断、方差分析,正交实验、回归分析、协方差、实验设计等。 教材:同济大学数学系编著的《高等数学(上)》、《高等数学(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五版。 参考书目:杜荣骞编著《生物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成绩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作业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2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学分27学时,实验实训27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生态学专业的基础实验训练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内容包括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基本仪器的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数据的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等。教材:赵近芳编著《大学物理(上)》、《大学物理(下)》,北邮出版社。参考书目:江苏师院物理系编《普通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杨述武编《普通物

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 成绩考核方式:实验操作考试、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Chemistr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4学分;7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学分78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生态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无机化学部分主要讲授四大化学平衡——酸碱、沉淀溶解、氧化还原、结合解离平衡,元素周期律、原子、 分子结构理论,以及气体、溶液、化学力学等。分析化学部分主要讲授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等内容。有机化学部分主要讲授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异构现象、基本结构、典型性质、各类(取代、加成、聚合、游离等)反应,现代有机化学理论问题(旋光性、构象、电子效应、分子轨道等)及一些典型具体的有机物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及有关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使用教材: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著:《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汪小兰编著:《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上、下);浙江农业大学主编:《有机化学》,农业出版社出版。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和考试。 课程中文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课程学分学时安排:5学分;9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学分90学时。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组成生物体的物质以及生物体所产生的物质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体内的化学变化,即新陈代谢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该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生命科学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态学 (英文)名称: Ecological 一、学科概况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 源的。概括地讲,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 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 进入17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做为一门 科学开始成长。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期,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 作与教科书。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 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 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植物社会学》;《实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 态学》;《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等。由于各地自然条 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 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 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 苏联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 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 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

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上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成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生态学越来越融合于环境科学之中。特别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显得突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1世纪的生态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未来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向解决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如果说21世纪前生态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主要是指出问题和提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到了21世纪生态学则是转变到对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索。当代生态学研究愈来愈注意与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相结合,并成为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当生态学介入生产和社会问题时,特别是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与政策、经济、法律以及美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甚至进入哲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科内涵 生态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两者协同进化的规律,学科的核心理论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间及其生物的集合体间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的关系并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各类生态系统,对人类而言,这些生态系统都具有服务功能。关于生态学基本理论常因生命层次的不同而异,从系统的层面上,通用的理论主要是相生相克理论、系统开放理论、等级系统理论、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理论等。目前,生态

生态学教学大纲

附件1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Ecology) 课程编码:1313020216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4 课内实验时数:16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念, 微生 [1] 第一章绪论 生态学的概念[3] 科体系 重点:生态学的产生、发展、作用及意义 难点:生态学的性质及学科体系 作业:1.课外查阅生态学有关的期刊,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热点问题? 思考题:1.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的的概念与类型[3];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3];生态因子的一般作用特征[3];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规律[3]; 重点:生态环境和生态因子的的概念;生态因子的一般作用特征;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难点: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光的生态作用 光照强度[2];光质[2];光照周期[3]; 重点:光照周期的定义;光照周期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难点:生物对光照强度、光质、光照周期的适应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温度的生态作用 温度的变化规律[2];温度的一般生态作用[3];温度与生物类型[1];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3];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3];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1]; 重点:有效积温法则;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 难点:有效积温法则;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 态作用 [3]; 难点:防火管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最小因子定律法则?2.耐受性定律?3.什么是光周期现象?植物和动物的光周期现象表现在哪几方面?4.有效积温的概念,有效积温法则的内容及应用意义?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种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种群的概念[3];种群的基本特征[3]; 重点:种群的概念;影响种群数量的变量;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的类型;哈迪——魏伯格定律 难点:年龄结构的意义;空间分布格局的检验方法

《生态学》教学大纲

《生态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生态学》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不同层次上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式,通过理论推介、案例剖析,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形成宏观的生态思维,提高对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把握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握生态学认识生命世界、认识生态环境的特殊视角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建立关爱生命、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正确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去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管理自然环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目标: 1.掌握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和学科整体框架; 2.了解生态学知识前沿,领会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学提出的任务; 3.逐步形成生态观,提高生态学专业素养。动态发展、适应进化、系统协调、多态稳定、时空尺度和层次等级的界定原则是生态观的中心内容。生态学的专业素养就是在生态观的指导下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把握生态学知识进入并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分析生态学基本信息和理论方法有效地影响社会决策,避免发展中的破坏问题,是专业素质的一种体现。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要重视基础,将生态学的基础内容,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框架教给学生,为学生打下生态学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后续的相关课程中有良好的生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生态学 Ecology 课程编号:09410029 学分:2 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教材:《普通生态学》,尚玉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生态学》是生物技术类专业选修课程之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生态学又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广阔应用的学科。本课程通过对生态学基础知识内在系统性和学科整体框架的把握;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生态学理论的初步能力,对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较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握生态学认识生命世界、认识生态环境的特殊视角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突出对系统观、动态观、时空尺度观等生态思维方式的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对外部环境的改造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自然界的生命的兴趣。 课程目标3:掌握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全球生命系统的变化以及人类在全球系统中的作用和责任;培养和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 课程目标4:掌握生态学各个组织层次的共同规律以及生态学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去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管理自然环境。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任务。生态学的历史、对象和范围。生态的分支学科。 (二)教学要求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主讲教师:林文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生态学》课程(ECOLOGY) (学时 60) 一、简要说明: 本课程对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地班和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是专业指定选修课,总学时为60学时(理论45学时,实验15学时),课程实习周,共3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彼此关系的学科,它的知识点多,涉及的交叉学科多(环境工程、水土维持、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转变大(从分子生态学到全世界生态学),时刻跨度长,具有综合性、宏观性、战略性、有效性等特点。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阻碍环境,环境问题的显现,诸如世界上显现的能源花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欠缺、环境退化、生态平稳失调等六大大体问题的解决,及外来物种和基因工程带来的生物平安问题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 这门课的任务是让学生把握生态学的大体概念和理论体系,具有必然的生态观念与环保意识,把握自然生态现象与进程的观看、分析方式和生态学的大体实验研究技术,能初步利用生态学大体理论与方式对生态学问题和现象进行试探,并能运能够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考虑人类面对的几个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教学的大体要求和方式 要求生物专业的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生态学的大体概念、大体原理、大体思想、大体事实、大体方式、大体技术;把握生态学中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生态学规律;能初步运用系统分析方式,从物质、能量运转的本质上来熟悉、解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育学生用生态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本课程采纳了课堂多媒体讲课,双语教学,学生利用参考教材、网上资料进行自学,实验室和野外实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发觉问题,并尽力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调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 一、引言 环境生态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涵盖了环境科学、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 1. 环境科学基础课程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需要学习环境科学基础课程,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生物学等内容。这些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来源、形成机制、传输途径等基本概念,为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2. 生态学课程 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需要学习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种多样性、生态过程与生态效应等。通过学习生态学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支持。 3.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保护与修

复等内容。通过学习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与问题,并学习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4. 环境工程课程 环境工程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学生需要学习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内容。通过学习环境工程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和方法,为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三、实践教学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学生需要参与实验课程、实习实训和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1.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参与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环境模拟实验等实验课程,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和环境模拟方法。 2. 实习实训 学生需要参与实习实训活动,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实习实训可以在环境保护部门、环境工程公司、科研机构等单位进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工作了解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实际需求。

《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

《普通生态学》课程标准 一、《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生态学方法;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上了解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人类面临的若干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热爱自然和环境保护意识;应用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分析思考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二、教材 林玉真主编《生态学》,2004 科学出版社 三主要参考书 1. 李博《生态学》 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200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尚玉昌编著《普通生态学》(第二版) 2002,北京大学出版社 4. Odum E.P. (孙儒泳等译)《生态学基础》,1981人民教育出版社 5.孙儒泳《基础生态学》 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 6 Manuel C. Molles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1999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四、教学安排 总学时:讲授48学时。讲授学时安排如下: 绪论 2学时 第1章生物与环境 10学时 第2章种群生态学 10学时 第3章群落生态学 8学时 第4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12学时 第5章应用生态学 6学时

五,教学组织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教学方式分为课堂授课和野外考察等形式。 1、课堂授课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授课方式进行组织。授课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课程各部分的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前沿领域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教科书中有关部分的背景知识,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提出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通过课堂授课,使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课程要点。 2、野外考察 生态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许多生态学原理和现象,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牢固掌握和理解的。通过各种生态环境的参观考察,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野外实习强调独立观察、独立记录和现场讨论。在充分观察、分析和交流的基础上达到巩固书本知识和提高实际观察能力的目的。课程完成后或在课程进行中间安排若干参观考察,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特别是野外作业,有初步的具体认识和了解。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方法选择以有利于提高生态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 多媒体课件演示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多媒件课件的优点和传统 教学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主要用于生态学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及现象,生态学学习要点、难点的讲解,图形图像资料和生态演替过程的演示等。制作的课件条理清晰、易于更新,利于自学,其教学效果和课堂信息量优于传统授课方式。 2. 专题讨论:对于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采 用专题讲解与同学相互讨论、师生相互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以同学们对该专题内容的讨论结果、作业完成情况予以判断。 3. 学院教学平台的交流:同学和老师可以在本院的教学平台就生态学热 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和交流。老师的作业布置和同学们的作业提交也将通过此平台进行,更加方便老师和同学之间以及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4、野外考察:主要带领同学到野外进行生态现象的观察,以加深生态学 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同时可以达到锻炼和培养同学实际观察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七、程教学内容纲要 绪论

生态学专业介绍

生态学专业介绍 生态学专业介绍 生态学专业介绍1 生态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生态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生态学专业扎实和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和坚实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具备独立申请、主持科研项目和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操作技术与先进的生态学实验技能。 生态学专业方向 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 生态学专业课程 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工程与设计,生态管理工程,土壤、植物营养与环境分析,田间实验设计和生物统计,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保护生物学,污染生态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城市生态学,项目投资与评估等。 生态学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 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是一门理论科学所以呢,主要由两种眼光决定是否学生态学因为理论,所以产业化不强,工作和money都有障碍因为理论科学,所以读研深造、搞科学很容易中国农大的生态学历史上很强但现在由于cas和pku等高校的强大资源他们的生态学更好些至于本科我建议还是以名校和爱好为主吧 中国海洋大学:生态学,目前来看,相当冷,除了考研究生,基本找不到合适的出路,生态学在海洋大学属于一个基本被人忽略的专业,由于每一届的人数都很少,所以学校有什么安排这个专业都是最后一个。总之就是在学校和社会都不被人重视的专业

南京农业大学:恕我才疏学浅,不敢妄自言语。对于当今在校的大学本科生,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可拘泥于书本、不可沉迷于网络、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具体到生态学这个领域,就我国而言,个人认为目前甚至一二十年内,应用方面不会达到欧美的地步,也就是说实用性不是太理想。但这并不是说这些理论没有用,其他好多学科也都是这种状况。若学生有志于学术研究,完全可以认认真真的把这门学问专研下去,一则我国该领域内空白较大,可大有作为,另国外这方面的工作开展的很好,到研究生阶段可以出国深造。如若对学术不感兴趣,也应当把专业学好,该学科的视野很开阔,思维很全面,同时在校要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毕业后应该还是能有一片用武之地。 中央民族大学:这个问题我也说不好,我是感觉大学四年什么都没学到,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己,惰性很大。学生态学的课余时间很多,应该充分利用,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从各方面充实自己。生态学的本科毕业生要想找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如果想要做研究的话还是很有前途的,那就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考研了。 中国农业大学:大多数生态学方向应用性较差,所以较适合待得住,潜心搞研究的人。光说生态学,那挺杂了,定义是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范围较广,学一些生态学基本思路还是不错的,但是其应用性确实不大。 南京农业大学:就我们学校而言,我觉得生态学的本科还是太宽泛,在社会上的应用不够专。但是生态学我认为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方向,比如海洋生态、水生态等。原来我也怀着保护环境的心来念生态学,最后发现可能还不如当时学个植病啊、园林这样的好些。一定要选个好点的学校。 生态学专业就业前景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态学着重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041210 课程名称:园林生态学 学时:48 学分:3.0 适用专业:园林本科开课学期:第4学期 开课部门: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观赏树木学,土壤学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冷平生——《园林生态学》第2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 主要参考书: 尚玉昌——《普通生态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Eugene P Odum——《Fundamentals of Ecology (Fifth Edition)》中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曹凑贵——《生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小川——《园林植物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刘常富,陈炜——《园林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林生态学是园林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新兴的园林学与生态学交叉学科,涉及面广,与气象学、土壤学和植物生理学等多个课程密切相关。通过园林生态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生态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园林植物与光、温、水、气等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了解植物种群、植物群落和城市生态系统等方面知识,为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园林规划设计与生产管护中的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园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以及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运用园林景观和生态学的基本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自然科学素养。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生态学、园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学习作为园林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生态学的特点、发展历程和重要作用。课程涉及到园林管理、园林规划设计、环境保护、资源开

生态系统生态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0

课程简介表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生态系统生态学 (英文):Ecosystem ecology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草业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干课,专业类学位课课程。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组分、结构与功能、发展与演替以及人为影响下变化与调控机制的生态学科。生态系统是人类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础,学习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生态系统的全面认识,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加强生态系统管理,改善和保护各类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特点第二节生态系统概念的拓展 第三节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新阶段第四节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原理及重要特征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与作用 第二节生态系结构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层级系统理论 第四节生态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建模及评述 第六节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第三章生态系统功能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 第四节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流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第六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分解作用 第七节生态系统的物种流动 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类型 第一节森林生态系统 第二节草原生态系统 第三节荒漠生态系统 第四节苔原生态系统 第五节湿地生态系统 第六节水域生态系统 第七节其它生态系统第五章全球变化 第一节全球变化概念及其模式 第二节全球变化的内涵 第三节全球变化的不同假说 第四节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作用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第四节关键种和冗余种 第五节铆钉假说和冗余假说 第六节生物多样性现状、受威胁及其形成原因 第七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趋势 第七章生态系统服务 第一节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基本原则 第二节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涵 第三节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 第四节生态系统服务估价的重要意义 第八章生态系统健康和管理 第一节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第二节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原则、评估要点和指标第三节生态系统健康的度量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管理 第九章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第一节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概述 第二节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分析、设计与效益评价第四节世界主要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完整版)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48 学分:3。0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二、课程简介 环境生态学属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该课程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生态系统生态学;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概念; 2。了解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3.理解环境生态学与其他关联学科的关系; 4.熟悉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 1.主要内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主要内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50 课程名称:生态学 英文名称:Ecology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27 学分:1.5 适用对象:非环境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40%,课程论文占60%)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大学本科非生态学专业学生为普及生态学知识,以满足其不断提高的生态环境意识需要而开设的。它对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在地球环境强烈变化的今天,公众对人类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共中央15大文件中已经将生态学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要求把生态学知识普及到每一个人。尽管目前生态这个名词已经在各种媒体上经常出现,但生态学的知识和思想还远远没有普及。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同时,因为生态学研究要涉及到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态学特有的宏观思维方式、处理复杂事物的方法甚至是“纯生态学的”理论和事实也在为生物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甚至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文学艺术提供理论、方法论和知识的支持。非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也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而获益。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我院园林、生物工程、工商、食品、市场、国贸和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1)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2)全球生命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变化,以及人类在全球系统中的作用和责任;(3)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对外部环境的改造;(4)种群的基 本特征、种群结构和动态、种间关系及物种进化对策等;(5)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6)生态学各个组织层次的共同规律以及生态学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学生发言与问题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研究和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