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用茶生产工艺流程图

代用茶生产工艺流程图

代用茶生产工艺流程图

代用茶,又称仿茶、伪茶,是一种采用非传统茶叶原料制作而成的茶饮料。它的制作工艺流程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选择、加工、炒制、杀青、揉捻、烘干和包装。

第一步:原料选择

代用茶的原料选择主要有花草、水果、谷物等,常见的有菊花、玫瑰花、桂花、薄荷等。这些原料具有不同的香气和口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第二步:加工

将选好的原料进行处理,包括杂质去除、清洗和晾干等。杂质去除是为了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食用安全性,清洗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污物,晾干是为了减少水分含量。

第三步:炒制

炒制是制作代用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首先,将原料放入专用的锅内,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炖煮。炖煮的时间和火力要根据不同的原料进行调整,以确保原料的味道和风味都能得到充分释放。

第四步:杀青

炒制完毕后,将原料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是将原料中的一部分水分去除,使其不再继续发酵。这一步的目的是保持原料的原始颜色和香味,使代用茶在口感上更接近于传统茶。

第五步:揉捻

揉捻是代用茶制作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揉捻,可以改变原料的形状和口感,使其更加接近茶叶。揉捻的方式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使用专用的机器进行。揉捻的时间和力度要根据原料的不同进行调整。

第六步:烘干

揉捻完成后,将原料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是为了去除原料中的水分,使其更加保鲜和耐储存。烘干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原料的不同进行调整,以确保原料不变质。

第七步:包装

最后,将制作好的代用茶进行包装。包装可以选择纸袋、罐装等形式,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外观。包装的方式和包装材料要符合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代用茶的制作就完成了。这种茶饮料将传统茶的制作工艺与非传统原料相结合,具有丰富多样的口感和香气,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需要注意的是,代用茶仅供食用,不能替代传统茶的药用功能。

代用茶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代用茶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叶类产品有苦丁茶、绞股兰、银杏茶、桑叶茶、薄荷茶、罗布麻茶、枸杞叶茶等;花类产品有菊花、茉莉花、桂花、玫瑰花、金银花、玳玳花等;果(实)类(含根茎)产品有大麦茶、枸杞、苦瓜片、胖大海、罗汉果等;混合类是指以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拼配加工而成的产品。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叶类: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花类:杭白菊:鲜花→拣剔→杀青→干燥。 贡菊:鲜花→拣剔→干燥。 其他花类:鲜花→拣剔→干燥。 果(实)类:鲜果(实、根茎)→拣剔→(切片)→干燥。 混合类:原料→拣剔→拼配→(打碎)→包装 分装加工:原料→拣剔→包装 (二)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 鲜叶、鲜花、果(实)、根茎等原料中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 鲜叶、鲜花、果(实)、根茎等原料的劣变或混入其他杂物。 3. 产品在加工、运输、储藏的过程中受到污染。 (三)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干燥、产品仓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生产场所应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远离

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 2.厂房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至少应为水泥地面),墙面无污垢。 3.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叶类生产必须具备杀青、揉捻、干燥、包装设备。 2.杭白菊生产必须具备杀青设备、干燥设备视生产工艺而定、包装设备。 3.贡菊及其他花类、果(实)、根茎类、混合类生产的设备视具体生产工艺而定,必须具备包装设备。 4.分装加工必须具备包装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 18862-2002《原产地域产品杭白菊》;GB/T 20358-2006《地理标志产品黄山贡菊》;GB/T 20353-2006《地理标志产品怀菊花》;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一)鲜叶、鲜花、果(实)、根茎等原料应无劣变、无异味,无其他植物叶、花和杂物。 (二)产品应具有正常的品质特征,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无其他夹杂物;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害、无异味,不影响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独立的审评场所;(二)审评用具(干评台;湿评台;样盘;

代用茶生产工艺流程图

代用茶生产工艺流程图 代用茶生产工艺流程图 代用茶,又称仿茶、伪茶,是一种采用非传统茶叶原料制作而成的茶饮料。它的制作工艺流程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选择、加工、炒制、杀青、揉捻、烘干和包装。 第一步:原料选择 代用茶的原料选择主要有花草、水果、谷物等,常见的有菊花、玫瑰花、桂花、薄荷等。这些原料具有不同的香气和口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第二步:加工 将选好的原料进行处理,包括杂质去除、清洗和晾干等。杂质去除是为了确保原料的纯净度和食用安全性,清洗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污物,晾干是为了减少水分含量。 第三步:炒制 炒制是制作代用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首先,将原料放入专用的锅内,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炖煮。炖煮的时间和火力要根据不同的原料进行调整,以确保原料的味道和风味都能得到充分释放。 第四步:杀青 炒制完毕后,将原料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是将原料中的一部分水分去除,使其不再继续发酵。这一步的目的是保持原料的原始颜色和香味,使代用茶在口感上更接近于传统茶。

第五步:揉捻 揉捻是代用茶制作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揉捻,可以改变原料的形状和口感,使其更加接近茶叶。揉捻的方式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使用专用的机器进行。揉捻的时间和力度要根据原料的不同进行调整。 第六步:烘干 揉捻完成后,将原料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是为了去除原料中的水分,使其更加保鲜和耐储存。烘干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原料的不同进行调整,以确保原料不变质。 第七步:包装 最后,将制作好的代用茶进行包装。包装可以选择纸袋、罐装等形式,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外观。包装的方式和包装材料要符合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代用茶的制作就完成了。这种茶饮料将传统茶的制作工艺与非传统原料相结合,具有丰富多样的口感和香气,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需要注意的是,代用茶仅供食用,不能替代传统茶的药用功能。

代用茶作业指导书

代用茶作业指导书

代用茶作业指导书 篇一:代用茶专业作业指导书 代用茶作业指导书 一、生产前准备工作 1、进入生产车间前,进入更衣间穿戴好工作衣帽鞋,再用肥皂把手洗净、烘干。 2、了解当班加工用代用茶质量指标,确定生产用设备。 3、检查生产用设备,开机空运行,为正常生产作好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4、按当班加工生产量开好茶青、包装物领料单,安排人员领料。 二、代用茶(余庆苦丁茶)生产工作程序作业指导 杀青—脱水—揉捻—理条做型—烘干 1、鲜叶摊放 ⑴、茶青摊放于清洁卫生,设施完好摊青槽,不允许直接摊放于地面。摊叶厚度为1cm~4cm。摊放时间为4h~6h ,嫩叶长摊,中短叶短摊,低档叶少摊。雨水叶、露水叶可用通风机通微风,加快水分蒸发。

⑵、摊放程度以摊放叶含水量降至66%~68%,芽叶稍软,色泽绿略暗、微显清香为适度。 2、杀青 总体要求:杀匀杀熟杀透 用手背感官滚动杀青机投叶口处温度略感灼手(杀青机通内空气温度为140℃~160℃)开始连续投叶,要求投叶量2-2.5KG,时间1-2分钟,杀青叶色泽无光泽的暗绿色(与鲜叶颜色相比),不生、不黄、无红梗红叶。具清香或者熟香;无青草色、水闷色。 3、脱水 叶色不泛黄,略有粘性,香气清爽,无闷气。脱水时间:12~15分钟。 4、揉捻 茶条卷紧,不松,完整;叶色不泛黄,香气清爽,无闷气。在簸箕上趁热揉捻,单手或双手握叶,朝一个方向滚动翻转,不能倒转,用力的轻重要均匀适度,历时一般4~5分钟,即可转入理条做形。 4、理条 条索紧直、匀整,色泽鲜艳,不断碎。 控制理条机槽锅温度70℃~80℃,速度为180r/min~190r/min,投叶量1kg~1.5kg/次,理条为时间2min~3min,理条程度4~5成干,叶条扁直,色泽润绿时下机摊凉。

代用茶执行标准2020

代用茶执行标准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这个标准适用于代用茶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标签的管理。 第2条代用茶是指采用非嫁接方法栽培的普通茶树的鲜叶经适当 处理后制成的代茶制品。 第3条代用茶的名称、产地和有关信息应在标签上清晰标注,不 得发布虚假信息。 第二章:质量和安全要求 第4条代用茶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5条代用茶的鲜叶应采用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优质茶树叶, 不得使用重金属、农药、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第6条代用茶的加工工艺应符合卫生要求,制造环节应严格遵守 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确保代用茶的卫生安全。

第7条代用茶的外观应整齐、无霉斑、无异物,色泽应鲜艳,并 能保持代茶原有的香气和风味。 第三章:营养成分要求 第8条代用茶应含有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茶叶的养分成分,且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第9条代用茶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应在适宜范围内,不得超出 国家标准的限定。 第10条代用茶的氨基酸含量应符合产品描述的要求,且不得低于 国家标准的限定。 第四章:加工要求 第11条代用茶的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人工 合成香精。 第12条代用茶的加工工艺应满足产品质量和营养要求,确保代用 茶的品质稳定性。 第13条代用茶的加工设备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 清洁,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第五章:标签管理 第14条代用茶的标签应包含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等信息,确保标签内容真实、准确。 第15条代用茶的标签应使用清晰、易懂的中文标示,不得使用虚假、夸大宣传的文案和图案。 第16条代用茶的标签设计应注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得误导消 费者或引起消费者混淆。 第六章:监督和检验 第17条代用茶的生产企业应建立并落实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定 期进行内部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第18条代用茶的销售企业应认真核查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有效检测 报告,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第19条监督部门应加大对代用茶质量和安全的监督力度,对不符 合标准要求的产品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章:附则

食品代用茶培训计划及内容

食品代用茶培训计划及内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加,茶叶市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无法或不愿意饮用传统的茶叶,这就催生了食品代用茶的市场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食品代用茶培训计划应运而生。 食品代用茶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专业的食品代用茶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准确了解食品代用茶的特点、制作方法和营养价值,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食品代用茶产品。 一、培训内容: 1. 食品代用茶概述:介绍食品代用茶的定义、分类以及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2. 食品代用茶的制作工艺:详细介绍食品代用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加工流程、加工设备的使用等。 3. 食品代用茶的营养价值:探讨食品代用茶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健康益处,如抗氧化、调节血糖和血脂、促进消化等。 4. 食品代用茶的品质评价:介绍食品代用茶的品质评价方法,包括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5. 食品代用茶的市场营销:分析食品代用茶的市场竞争状况,探讨

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营销策略、打造品牌形象等。 二、培训形式: 1. 理论授课:通过讲座、讲解等形式,传授食品代用茶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员亲自参与食品代用茶的制作过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参观相关企业或机构,了解实际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 4. 互动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三、培训目标: 1. 熟悉食品代用茶的相关知识:学员应具备全面了解食品代用茶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营养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食品代用茶的制作技术:学员应能够熟练掌握食品代用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加工流程、加工设备的使用等。 3. 熟悉食品代用茶的品质评价方法:学员应具备食品代用茶品质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工作,确保代用茶的质量和安全, 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代用茶生产企业申请代用茶生产许可及审查工作。 第三条代用茶生产许可分为初次申请和延续申请两种类型。 第四条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应当根据科学严谨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确 保审查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审查部门应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审查人 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二章申请材料及条件 第五条代用茶生产企业初次申请代用茶生产许可时,应提供以下材料:(一)申请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三)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四)产品标准; (五)企业生产设施图纸及平面布置图; (六)代用茶配方; (七)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 (八)质量控制体系;

(九)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第六条代用茶生产企业延续申请代用茶生产许可时,应提供以下材料:(一)申请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三)最近一年内产品质量和安全情况报告; (四)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 (五)质量控制体系; (六)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第七条代用茶生产企业申请初次或延续代用茶生产许可时,应符合以 下条件: (一)企业具有法定经营资格; (二)生产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生产环境卫生满足要求; (四)生产工艺流程符合技术要求; (五)代用茶质量控制体系健全; (六)代用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审查程序 第八条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一)申请材料审核;

(二)现场检查; (三)风险评估; (四)审查意见反馈; (五)审查决定。 第九条审查部门应当在收到代用茶生产许可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企业。 第十条申请材料审核包括对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要及时告知企业补正。 第十一条现场检查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包括对企业的生产设施、生产环境卫生、质量控制体系等进行检查,确保生产条件和要求满足相关标准。 第十二条风险评估应基于代用茶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包括原材料安全性、生产工艺控制、产品质量跟踪等方面的评估。 第十三条审查意见反馈应当在现场检查和风险评估完成后,向申请企业反馈审查意见,并告知企业补正不足的地方。 第十四条审查决定应当在收到申请企业的补正材料后作出,审查部门应当根据申请企业提供的材料、现场检查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综合评估企业是否符合代用茶生产许可条件,并依法作出审查决定。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代用茶生产企业申请代用茶生产许可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生产,由审查部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代用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

代用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项目名称:代用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基础。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工成本的上升,茶叶的生产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开展代用茶生产项目,通过研发代用茶,既能保持消费者对茶叶饮品的需求,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二、项目目标 1.研发代用茶,以取代部分传统茶叶饮品的生产; 2.保持代用茶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茶叶饮品的需求; 3.降低代用茶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推广代用茶,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企业收入。 三、项目内容 1.完善代用茶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2.针对不同茶叶品种,开展代用茶的研究,保证代用茶可以满足不同 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3.招募专业人员进行代用茶的品质评估,确保代用茶能够取代传统茶 叶饮品; 4.提供代用茶的生产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茶叶生产企业转型; 5.推广代用茶的营销计划,提高市场知名度,增加销量。

四、项目预算 1.研发费用:500,000人民币 2.人员工资:300,000人民币 3.设备采购:200,000人民币 4.生产场地租金:100,000人民币 5.推广费用:100,000人民币 6.其他费用:100,000人民币 总预算:1,200,000人民币 五、项目收益 1.代用茶的生产成本较低,可以明显提高企业利润; 2.满足消费者对茶叶饮品的需求,可以增加企业销量; 3.推广代用茶,可以拓宽市场渠道,增加企业收入; 4.提供代用茶的生产技术支持和培训,可以形成长期的商业合作关系。 六、项目风险 1.代用茶的品质和口感无法达到传统茶叶饮品的水平,影响市场反应; 2.竞争对手的出现,导致市场份额的减少; 3.消费者对代用茶的接受度较低,导致销量不佳。 七、项目可行性分析

中药代用茶生产车间设计

中药代用茶生产车间设计 中药提取是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成品 制剂的产量和质量。提取车间的设计除了应当满足现代药品生产的需要外,还应考虑中药所具有的特殊性。提取车间设计的优劣,对整个中药制药厂的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从植物药材的提取生产工艺及提取车间特点出发浅谈对中药提取车间设计的几点体会。作为中药制剂生产企业,不适合,仅仅可以作为参考。 1、正确的设计构思及规划 在提取车间设计前,首先应确定其在厂区总平面中的位置。在总体布局上,应将提取车间原料进口靠近前处理车间,浸膏和半成品出 口靠近制剂车间,出渣间门前应留有货流通道,中药提取车间的设计,要根据其投资的多少,来进行综合考虑。设计程序依次为:设计准备、厂区总平面设计、生产工艺的选择与方框流程图的确定、物料衡算、能量计算、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设计与选型、设备平面与立面布置设计、非工艺设计、设计说明书编制、概(预)算书编制等。 由于许多中药提取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而且缺乏提取实验研究报告以及物料、工艺参数,在设计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参照以上设计程序,根据中药提取生产的许多共同点及国产提取设备的特点,做能适应当前生产的较粗放设计。中药提取生产包括中药的提取,提取液的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向外散发水、酒精等溶媒蒸汽,影响周围环境,因此,在总图设计时将其尽可能布置在制剂车间的下风向。并且车间有大量的药材运进,又有大

量的药渣运出,故将其尽量靠近厂区物流出入口,最好专门设置药渣 的运出口。 2、提取车间的总体布置 提取车间布置要满足GMP规范要求,车间人流物流应满足总图对 人流物流的要求,还要满足消防、环保、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同时要尽量减轻劳动强度。车间布置应遵循一般工业厂房的布置原则,还要 处理好以下问题: (1)提取车间一般有醇提和醇沉,应考虑车间的防爆; (2)提取车间产热产湿岗位较多,应考虑车间排热排湿; (3)提取车间运输量较大,应考虑减轻劳动强度; (4)浓缩液的后处理工艺。 由于池爆和排热排湿的原因,提取车间宽度一般不宜设计得太宽,产热产湿设备和需要采取防爆措施的设备尽量靠外墙布置。提取车 间药材处理量较大,为了管理和运输方便,一般将原药材库、净药材库、药材的前处理与提取车间建在一个联体建筑内或建在一个建筑内。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和保障安全,原药材及净药材运输应电梯运输,提取 投料设投料层或真空吸料,出渣设出渣间。浓缩液应在30万级洁净环境下精制。洁净区设计应满足GMP规范要求。车间应设冷藏库,以储 存浓缩液,如果在洁净区内设冷藏库,冷藏库口应设洁净缓冲间。毒性药材提取应设专用设备,并在专用区域内提取,以防止交叉污染。提取车间设计应考虑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车间地面、墙面及顶棚应耐酸

虫茶生产技术规程

虫茶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虫茶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虫茶生产的程序,规定了生产过程卫生、设备及工具、原料的要求,以及寄食植物原料收集、原料发酵、产茶昆虫蚕食、收集筛分、去杂质、高温处理、干燥、包装、贮存等工艺各阶段的操作指示,规定了标志、标签、运输和保质期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虫茶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NY/T 5019 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虫茶 insect tea 由化香夜蛾、双直巢螟等产茶昆虫幼虫蚕食化香树、酸枣树、茶树、钩藤等寄食植物叶片、嫩茎并经体内消化转化、排出体外后形成特有品质特征的颗粒状物,经收集去杂、干燥等工序制作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煮制)方式供饮用的代用茶。 4 生产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5 设备及工具要求 加工设备应符合NY/T 5019的规定,与食品接触的设备与工具应符合GB 14881及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含茶制品包括以茶叶为原料加工的速溶茶类和以茶叶为原料配以各种可食用物质或食用香料等制成的调味茶类; 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含茶制品和代用茶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含茶制品、代用茶;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即含茶制品速溶茶类、其他类,代用茶;代用茶的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402; 含茶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含茶制品是指以茶叶为原料加工的速溶茶类含各类固态速溶茶和各类液态速溶茶以及抹茶粉等产品和以茶叶为原料配以可食用的枸杞、红枣、菊花、食用香料等制成的调味茶类如八宝茶、三泡台等;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速溶茶类:固态速溶茶含奶茶、果味茶等:原料→浸提→过滤→浓缩→加入添加物→喷雾干燥→包装; 液态速溶茶含调味、调香浓缩茶汁:原料→浸提→过滤→浓缩→加入添加物→包装; 抹茶粉:原料→磨碎→包装; 调味茶类:茶叶→拼配加入配料→包装; 二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2.劣变或混入其他杂物; 3.产品在加工、运输、储藏过程中的污染; 三关键控制环节; 原料验收、浸提或拼配、产品仓储;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生产场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如垃圾场、医院、化工企业,特别应注意厂房、仓库四周不应有其他的气味存在; 2.厂房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速溶茶类生产企业应铺设地砖,墙面无污垢速溶茶类生产企业应铺设墙砖;要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3.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不得堆放其他物品;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固态速溶茶生产必须具备浸提、过滤、浓缩、干燥、包装设备; 2.液态速溶茶浓缩茶汁生产必须具备浸提、过滤、浓缩、包装设备; 3.抹茶粉生产必须具备研磨、包装设备; 4.调味茶类生产必须具备包装设备,干燥设备视生产工艺而定; 四、产品相关标准 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一原料应无劣变、无异味、不着色,无其他夹杂物;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调味茶产品技术标准2022年

调味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调味茶的的术语和定义、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红茶或绿茶为基本原料,配以南瓜、菊苣、玉米须、苦瓜、桑叶、茯苓、枸杭山楂、葛根、白芷、槐米、芹菜籽、葡萄籽、荷叶、玉竹、香菇、莱菔子、决明子、莲子、菊花一种或几种制成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煮) 方式,供人们饮用的调味茶产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NY/T 747 绿色食品瓜类蔬菜 NY/T 963 苦瓜 香菇 N Y/T 1504莲子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南 瓜流通规范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 B/T18672 枸杞 GB 193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 GB/T 22303 芹菜籽 GB/T 23204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26530 地理标志产品崂山绿茶 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

附件6: 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 5.1适用范围 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以可食用植物(除茶树外)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代用茶产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 代用茶的申证单元为1个,其类别编号为1405.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代用茶”。同时,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产品类别名称,即叶类、花类、果实类、根茎类、混合类中的一类或几类.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代用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 叶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叶片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荷叶、桑叶、苦丁茶等。 花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花朵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菊花、重瓣红玫瑰、金银花等。 果实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果实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大麦茶、荞麦、枸杞、柠檬片。 根茎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甘草、人参(人工种植)、牛蒡根等。 混合类代用茶:用以上几种产品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荷叶玫瑰茶、枸杞菊花茶等。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5.2生产许可条件审查 5。2.1管理制度审查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规定,对企业建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情况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制度:5。2。1。1 人员要求管理制度 (1)制定生产、质量、技术、检验等各部门职责及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及其任职资格规定. (2)制定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

附件6: 代用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 5.1适用范围 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企业申请以可食用植物(除茶树外)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代用茶产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 代用茶的申证单元为1个,其类别编号为1405。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代用茶”. 同时,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产品类别名称,即叶类、花类、果实类、根茎类、混合类中的一类或几类.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代用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 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 叶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叶片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荷叶、桑叶、苦丁茶等。 花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花朵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菊花、重瓣红玫瑰、金银花等。 果实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果实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大麦茶、荞麦、枸杞、柠檬片。 根茎类代用茶:以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制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甘草、人参(人工种植)、牛蒡根等. 混合类代用茶:用以上几种产品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的代用茶产品,包括荷叶玫瑰茶、枸杞菊花茶等.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5.2生产许可条件审查 5.2。1管理制度审查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规定,对企业建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情况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制度: 5。2。1.1 人员要求管理制度 (1)制定生产、质量、技术、检验等各部门职责及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及其任职资格规定。 (2)制定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代用茶可行性研究报告

代用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代用茶是指由非茶树制作的饮料,通常是由其他植物的叶子或根部加工而成的。随着人们 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增加,茶饮料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茶叶的稀缺性 和价格上涨趋势,一些消费者开始寻找代用品来替代传统的茶饮料。因此,对代用茶的可 行性进行研究,对于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代用茶在市场上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制备工艺、营养价值以及潜在的市场 前景。通过对代用茶的生产与品牌推广,促进代用茶的市场化,满足消费者对饮品的需求,增加饮料市场的多样性。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调研:通过检索相关的学术文献和市场调查报告,了解代用茶的市场需求和潜在机会。 2. 实地调查:对代用茶的代用茶制作工艺和原料的选择进行实地调查,从生产的角度对代 用茶进行分析。 3. 问卷调查:通过向消费者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代用茶的看法和购买意向,分析代用茶 在市场上的潜在需求。 四、研究内容 1. 代用茶的制备工艺:研究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分析如何选择原料、提取和加工方法,以 及保留原料的营养成分。 2. 代用茶的营养价值:对代用茶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代用茶与传统茶叶的营养价值,探讨代用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代用茶市场调研:通过对代用茶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查,了解代用茶在 市场中的地位和潜在机会。 4. 代用茶品牌策划: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代用茶的品牌策划方案,包括产品定位、包 装设计、推广渠道等。 五、预期成果 1. 对代用茶的制备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代用茶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参数,使代用茶的 生产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

不合格产品管理办法 一、不合格品的识别 1、不合格品,是指对照产品要求、工艺文件、技术标准等进行检验和试验,被判定为一个或多个质量指标不符合(未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2、这里所指的产品包括:成品、半成品、采购品 二、采购产品不合格的控制 1、记录:应在《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上,记录不合格情况及其后的评审、处理情况。 2、不合格品的评审 A 评审时限:发现不合格品后,应在24小时内完成评审工作。 B 评审目的:通过评审决定对不合格采购品的处置方式,包括:——拒收:退货应为首选方式;——让步接收:仅限于辅料在标称的重量方面不达标。 C 评审程序与权限:技术质量主管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明确处置方式。 3、不合格品的处置及跟踪 A 拒收 ——由检验员向供销主管退交不合格品,说明理由; ——供销主管办理退货,将处理结果(如时间等)通报技术质量主管。 B 让步接收 ——由检验员在检验记录上注明让步情况,向供销主管移交让步产品;——供销主管办理入库。

三、不合格的半成品及成品 1、记录:应在《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上,记载不合格情况及其后的评审、处理情况。 2、不合格品评审 3、评审时限:应在24小时内完成评审工作。 4、评审目的:通过评审决定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处置包括:返工,报废。 5、评审程序与权限:技术质量主管组织车间主任评审不合格品,明确处置意见。 6、不合格品的处置及跟踪 A 技术质量主管向车间下达《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组织检验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进度及结果进行跟踪。 B 返工的控制 ——技术质量主管应对返工过程进行跟踪指导。 ——返工作业人员,应按要求进行返工,完成后提交重新检验; ——检验员对返工品进行检验,在《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上记载检验结果。 C 报废的控制 ——生产车间对判废的产品移放到指定的废品区; ——车间主任每天对废品进行清理、处置,技术质量主管予以监督、见证。 四、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