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卢杰战役

费卢杰战役
费卢杰战役

费卢杰战役——现代城市攻坚战战术失败的典范!!

费卢杰之战渐渐的硝烟散去,美军宣称达到了预期目的。其实战前没有人怀疑美军可以攻占费卢杰,大家关注的是战争的进程和具体的代价。现在仔细清点战果,发现伊拉克反美武装打得不错!

第一,实力对比:在美军攻击费卢杰的“幻影愤怒”行动中,美军出动了其精锐部队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和第一骑兵师约15000人,还得到了2000多名伊拉克安全部队士兵的配合,而反美武装只有大约2000到3000人。

武器对比更是悬殊,美军有空军、陆军航空兵、坦克、装甲车、各种口径的火炮、反坦克导弹(攻击单个掩体),而反美武装的武器是AK47冲锋枪、40火箭筒、迫击炮,就是后两种东西据美军承认也是很少的。最要命的是,美军普遍配备防弹衣、急救附件等!

第二、实际战果:按照美方公布的资料,美军有38人死,275人伤,另有7架武装直升机被击伤,伊拉克伪军有8死。

关于反美武装的伤亡就有点乱了,最早说是600人,后来有说是1200人,最高峰时宣称有2000人,而即使是根据伊拉克临时政府宣布的最新数字400人,也是大有水分的。

透过这些公开的资料,我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

结论一:美国伤亡很大。

以前俄罗斯媒体报道说美军由于战场救护能力和战场控制能力强,死亡与受伤人员的比例是1:6,看来这个数字很精确,在费卢杰就是1:6和1:7之间。目前美军在伊拉克死亡超过1140人,伤亡总计应当近万人。

按照美国自己透漏的情况:美国方面仅仅是一所驻德美军医院,在这几天内就收到了400多名伤员。每天送往德国治疗的伤员都超过100人。而且大家也要注意到,一般的轻伤员是不需要送往遥远的德国治疗的,这是失去战斗力的重伤员的数目。据美国民间机构的调查,仅在10月份,在伊各地同伊的反抗者的冲突中美国军人就战死344人[这是美国民间机构调查赴伊美军家属得出的结果,相当可信],而11月这几天的激战远比10月份惨烈。综合这些来推断:美军在费卢杰的伤亡至少要比他公布的358名多一倍。其中死亡人数不会少于100名,死亡人数的偏少是由于霉菌现在极其完善的医疗系统的功劳。而真正的游击队员死亡最多不会超过700人,他们双方的实际伤亡比可能在1:1左右。以这样来看,美国人没什么好吹的。

结论二:美军扬胜讳败的优良传统未改。

请看几则美军在费卢杰的死亡事例:

一辆推土机因事故掉进河里,导致两名士兵溺水身亡;

3名士兵在市中心因楼房倒塌被砸死;

一名华裔士兵溺水身亡;……

这只是美军在伊拉克离奇死亡的几个例子,其他还有各种枪支走火,被蝎子蛰死,为躲避酷热而在冰箱里冻死等等。总之,感觉就是“不是敌人狡猾,是美军太倒霉了”!具体真

相,上帝也不会傻到信美国人真的那么“倒霉”。

即使是按照美军已经大大压缩了的官方战时宣传,不算伪军,霉菌也阵亡了38人,受伤320人,死伤超过350人,同时损失了7架武装直升机,战车损失没有公布,按照投入数量和霉菌的机械化程度来分析,就是按美军公布的伤亡人数来算,也的有30辆以上,同美军公布的击毙武装人员1200人来比的话,伤亡比也达到了接近1:3.考虑到抵抗战士在兵力,火力,情报各方面的绝对劣势,还能打出这个伤亡比,这只能说明费卢杰的抵抗

战士战斗非常英勇,非常顽强.而美军最精锐的上万部队表现实在不怎么样.实际上,这2000多名抵抗战士,已经给美军造成了不次于91年100小时地面战的伤亡(要知道当时美国方面在地面战中也只死伤了400人左右)他们做到了当年撒达姆45万机械化大军没有做到的事,而当年拥有几千辆坦克和大炮的撒达姆军队却死伤了5,6万人,被俘虏了7万余人。伤亡比接近1:300。如今的战斗如果能算的上美国的辉煌胜利,当年的海湾战争算的什么?

而且,美军的这个战报,水分是非常大的,大家应该知道,目前我们很难得到从各个抵抗组织角度处描写战争过程的新闻与材料.战报都是美国官方发布的战时宣传,如果对战史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种单方面的官方战时宣传水分是极大的,即使和己方战后修的战史比,也是成倍的夸大敌军损失,几倍的压缩自己损失.更不用

说和真实数字相比了.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举几个简单的例子,42年五一大扫荡,日军当时称打死我军9000余,俘虏5000余,自己仅阵亡141人,50年长津湖之战,美军称仅德洞山口的陆战7团2营F连就打死我军2000人,自己阵亡26人,受伤89人.68年顺化之战,美军称打死越军5000-6000人,自己阵亡143人。

这样相比之下,这次战斗美军称击毙武装人员1200人,自己阵亡了38人,受伤320人,算得上一场相当激烈的战斗了。不要忘了即使是上甘岭之战霉菌战报也只承认美七师死500伤1800,长津湖之战霉菌战报也只承认陆战1师死了618个兵,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翻翻美军那些朝战越战史中的战例,几乎大都是类似的伤亡比例,但到最后又一下子冒出个和前面完全对不上的巨大伤亡数,比如陆战1师在整个朝鲜战争中阵亡5000余,失踪近千.

而要知道陆战1师在朝鲜主要就只打了突破洛东江,仁川登陆攻克汉城,长津湖突围3仗,突破洛东江时陆战1师主力不在,仁川登陆攻克汉城时是胜仗不会有失踪,长津湖突围是霉菌公认的规模最大最惨烈之战,此战结束后陆战1师基本退出朝鲜战场,跑日本玩女人去了.要真象他官方战时宣传那样,长津湖突围只死了618个兵,那前两仗顶多死400个兵,那四千多陆战队员估计是死日本妓院里精尽人亡的.明显是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脸嘛.

就我估计,以美军战史后来承认的陆战1师在整个朝鲜战争中阵亡5000余而真正的当时却声称只是几十人伤亡的作风来推算,长津湖突围陆战1师至少阵亡2500人(美军一些将军和士兵私下承认的数字当然比这个还要多一倍以上),美军战役报告隐瞒了7成的死亡数字是一项传统,这是由于美军的整体损失是不好瞒的,于是他们只有在单独战斗战役里搞YY 了,还有日本人也是一样,就是他们战后修的战史上对八路军各战役的记述几乎都是死几十打死八路上千,死百十歼灭八路近万云云的。把这些和目前伊拉克的美国战报比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伊拉克战士已经很出色了。

所以说,不要把一些右粪大吹的啥“何以能在费卢杰取得1:30的战果........" "压倒性的胜利....."之类当宝贝疙瘩供着,这些人没什么好信的,500磅的炸弹都能讲成“威力极小”。也

不想想像伊拉克那种3,4层的小型住宅楼只要一颗仅仅5磅的炸弹就能粉碎。还他妈的”不会造成平民伤亡“。

大家更要注意到,这次美国方面行动的残酷是空前的,攻进城内几乎是向一切人开火。用坦克碾压伤员,用火炎喷射器焚烧,为了让游击队失去医疗保障,不惜把医院整个炸毁,为了消灭阻击手,把整栋整栋的民宅夷为平地,不但枪杀伤员,而且还杀害医生护士。只在12号就枪杀了17 个医生和护士。就按美联社记者的描述,也承认美军甚至大肆枪杀逃难的平民。在美军所谓的1200战果里,最保守的估计平民也要占50%。

结论三:伊拉克伪军厌战。

攻打费卢杰,有伊拉克伪军助战,拉姆斯菲尔德声称这具有重大意义,我看不过是找了一点炮灰而已,不过看来这些炮灰不好使。

伪军的伤亡远远小于美军,看来美军还是冲在第一线。不过这也说明美国人尊重“人权”,没有架着机枪逼伪军向前冲:)

伊拉克伪军真是很可怜,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谁真的是为“自由”、“民主”卖命?美军士兵当然也不会像个别中国激进青年一样真的相信这一点。

结论四:伊拉克反美武装打的不错。

击伤了7架直升机,在顽强抵抗后,主要力量还跳出了敌人的合围,不错,很好。

击伤直升机全靠40火箭筒,你说酷不酷?不过客观的说美国飞机也的确厉害,被40火箭筒削到了还能飞回来。

这次费卢杰之战,是侵伊美军自占领巴格达以来发动的最大单独战役,为了攻击费卢杰这个仅有十余平方公里,轻装备武装人员不过2000的小城镇,美军积极贯彻发扬“人海战术”--投入了美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也就是当年同志愿军血战于长津湖的那个陆战1师]的一个半团,陆军骑兵第一师第2旅的主力,加上步一师的两个营,美军直接攻城兵力超过一万二千人,再算上2000名直接混入美军编制序列的精锐伪军[这些伪军是以高薪雇来的原伊拉克陆军精锐部队,战斗力远高于今年5月间对仕叶派作战时使用的伪警备队],总兵力大约15000人.不算可能的加强,仅在他们编制内的重型火器,就已经达到了M1系列坦克130-140辆,M2,M3重型步战140-160辆,155榴弹炮70-90门左右.美军同时拥有超过200辆的轻型轮式步战和两栖装甲运兵车.并且得到了陆

航,海航的大量武装直升机,空军的F16,F15E和AC130炮艇机,海军的A/F18等空中火力支援从透露出的航母出动波次推断,美军每天得到的支援不会少于350架次[不算武装直升机].以单位兵力火力密度来看,是相当惊人的,实际上已经不亚于著名的顺化攻防战.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而另一方面呢,费卢杰抵抗战士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都是相当弱的.即使按美军的说法,武装人员也不过只有2000-3000人.装备主要是自动步枪和轻机枪,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土制火箭筒和60炮.从某些图片显示,抵抗战士还拥有少量的大口径高机和82无后坐力炮,这就算是游击队的"最重型武器",他们既没有伪装服,也没有钢盔,更没有防弹衣,就是从单兵武器上来比,现在美军全身重型防弹衣,一个班3挺轻机枪,每个排都有大口径机枪和狙击步和自动榴弹发射器,还有无人侦察机和夜视仪开道,也占了绝对的优势。

大家还不要忘了,这些投入战斗的美军,陆战一师,骑一师,都是美军最精锐的部队,而费

卢杰的抵抗战士,虽然有很少部分前军官和士兵,大部分只是一般的老少平民,在训练水平上肯定是有极大差距的.也别忘美军拥有的巨大信息和侦察优势,从太空中的侦察卫星直到单兵遥控的微型侦察机,战斗机器人无所不有,而抵抗战士连个夜视仪都没有,这所谓“制信息权”上简直是天差地别的。

总而言之,抵抗战士的整体火力不到美军的一个零头,单位火力投射量大约也就是美军参战部队的0.5%左右,加上训练水平,情报方面的差距,如果用著名的兰开斯特方程去推,那么得出的伤亡比会达到1:200以上,简直是没打头的.

结论五:美军行动是失败的,至少是没有达到作战目的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认为美国这次行动可以说是失败的。美国人在费卢杰的猛烈攻势使得其他地区空虚,其他地区美军遭到打击,交通线到处被截断,而在费卢杰的猛烈攻势按他自己的最多说法也只是歼灭了千余名“恐怖分子”,主要领导人尽数突围。本来以毁灭费卢杰作为一网打尽骨干的计划完全落空,抵抗运动仍然高涨。就按美国自己的说法也承认,游击队主要领导人尽数突围,目标没有达成。

关于费卢杰战斗的总结,胜利的一方不值得炫耀,失败的一方可以总结一下教训。作为胜利者美军,真是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大家可以找来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的录象和美军攻打费卢杰的录象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惊人的相似,就是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摧毁,按照这种战法,没有攻不下的城市。

对于反美武装,也有教训可以总结,早有网友指出,费卢杰不应有大战,就是说在美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应将主力跳到外线,避免和强大敌人正面冲突,而实际情况是,自己的力量消耗很大,而且造成了很多伊拉克平民的连带伤亡,军事上、政治上都失了分。

美国在中国的个别幼稚青年信徒们因为主子的胜利而欢欣鼓舞,叫嚣反美武装不过是历史沉渣,无法阻挡美国“自由”、“民主”的脚步,看来他们的智商有所长进,知道单靠“人体炸弹”、“恐怖袭击”是无法遏止美国的。而大家都青年早知道这点,只是一方面喜欢看美国去捅一个又一个马蜂窝,同时又为不畏牺牲的生灵而惋惜。

关于伊拉克的未来,我并不关注,我只知道反美武装只要多存在一天,中美就可以“友好”一天,请原谅我的自私。

看了1991年海湾战争,我军大吃一惊,看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我军据说信心满满,看了费卢杰之战,我军更应当有底了。

仅凭AK47、40火箭筒、迫击炮就可以击毙、击伤几百鬼子,击伤7架直升机,如果在有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云爆火箭筒,几百鬼子后面还可以在加一个零。

美国在中国周边搞战略合围,初看有点吓人,但是一看美国陆军的战斗力,我觉得还是把美军放的越近越好,诱敌深入吗!

入学复习题-专升本-综合知识部分

综合知识部分(每题1分,共50分) 单项选择题: 31、“中西合璧”中的“合”字的含义与下面哪句中的“合”字相同? B 。 A、合上眼,笑得合不上嘴 B、同心合力办事 C、处理得合情合理 D、一公里合二华里 32、“别来无恙”中“无恙”的含义是 A 。 A、无病 B、无消息 C、无不同 D、无忘却 33、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作者是 D 。 A、马思聪 B、赵元任 C、刘天华 D、华彦钧 34、“说不过去”中的“说”字的含义与下面哪句中的“说”字相同? B 。 A、我没有写字,只说了个笑话 B、他这个人很聪明,一说就明白 C、他爸也就说了他一句 D、他那一番话也不知道说谁呢 35、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 B 湖。 A、贝加尔 B、苏必利尔 C、洞庭 D、鄱阳 36、世界上出产大豆最多的国家是 B 。 A、加拿大 B、美国 C、澳大利亚 D、中国 37、地球与月亮的距离约 D 万公里。 A、8 B、18 C、28 D、38 38、清圣祖是 B 。 A、努尔哈赤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39、历史上的江户就是现代的 D 。 A、名古屋 B、横滨 C、京都 D、东京 40、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A 。 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41、在大跃进错误所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面前,中共中央在1961年提出了“ D 、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A、发展 B、促进 C、稳定 D、调整 4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D 。 A、涉嫌违纪的党员和党员干部 B、被群众举报的党员和党员干部 C、基层党员干部 D、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43、有人说象“人会死”、“鸟会飞”、“马会跑”……这样的认识不能称为真理。这种说法对吗? A 。 A、对 B、不对 44、函数y=f(x)与其反函数x=φ(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是 C 。 A、完全不同的 B、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C、完全相同的 D、可能相同可能不同 45、设f(x)在(a,b)内连续,且x0∈(a,b),则在点x0处 B 。

中国历史所有战争时间列表 (2)

近代时期战争年表(简)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 太平天国运动1852年(清咸丰二年)12月至1853年1月武汉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至1855年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6年(清咸丰六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4年7月天京之战 1883(清光绪九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马尾海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平壤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黄海海战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义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至1916军6月护国战争 1917年(民国六年)9月至1918年11月护法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至1927年7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6年(民国十五年)7月至1928年12月北伐战争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汀泗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30日贺胜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0月武昌战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1937年7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南昌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广州起义 1929年(民国十八年)12月百色起义 1930年(民国十九年)3月至11月中原大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至1933年春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日作战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3月淞沪抗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1945年8月东北抗联游击战争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月至5月四渡赤水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遵义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5月泸定桥之战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三国演义》是人们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之一,不单是中国人,连我们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好多人都能够说出里面的一些精彩章节,特别是里面各种人物之间斗智斗勇的描写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如果要问大家《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都有哪些,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今天,我斗胆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聪明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的智呈妖邪。诸葛亮可以说是作者在小说中极力宣扬的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的智慧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凡人的境界,到了今天,在华人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但是他所干的事却不是我们一般的人所能干成的,说大点根本就不是凡人所能干成的,他的智慧中总透着那么一丝邪性,像空城计、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哪一样不是在提着脑袋干的,我们一般的人不用说干成一两件了,甚至连敢想一两件都不敢想。因此,鲁迅先生说他的智已经近妖了,对于我们常人来说,他的智慧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聪明得有些邪性的人大有人在,平时做事还是收敛一些好,那些聪明人只能作为大都数人奋斗的目标而已,没事的时候,激励一下自己的上进心也就罢了,千万不要照着去学,如果按照他们的风格去行事,总想着自己的奇才可以舌战群儒,到头来只能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落得个自讨苦吃的下场,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最终成了众人的笑料。 曹操的智呈豺狼;在三国的名人中,曹操的奸诈狠毒那可是出了名的,狼性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因泄愤屠城、因疑心杀朋友一家、因一句话杀谋士杨修等等一系列的做法想想都让人后怕,然而他却从一个太监的养孙——一个小混混起家建立了三国中最强大的魏国。这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了,如果细想一下曹操所杀的人,他们要么是他的敌人,要么是他潜在的敌人,对付这两类人曹操从来都是不会手软的,他那样做无非是为了扫清自己前进路上的障碍罢了,像他梦中杀人不就是为了获得睡觉的安全嘛!但是对于为自己打天下或投奔自己的人,他的做法绝对不会是这样,例如对关羽的容忍就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我们从他的身上应该学习的就是对待敌人和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毫不留情。把对自己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威胁要尽可能地予以清除,从而使自己前进的道路尽量畅通。这也是东郭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教训,时刻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司马懿的智呈田鼠;司马懿的胆怯在三国名人中可以称得上一个之最了,人们至今还在传颂着“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故事。司马懿窝窝囊囊一辈子,他对曹家示弱,对满朝文武示弱,特别是对诸葛亮示弱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家送来的女人衣服都穿!但是谁能想到三国最终会统一在司马家的门下。到头来才发现司马懿才是三国中最高明的人。他像一只田鼠一样当别人耀武扬威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积蓄着力量。到了适当的时候再一举发威,置对手于死地······司马懿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对付强大的敌人,示弱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对手众多的纷乱环境中,不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先让众多的对手去争,去消耗各自的实力。等到最后,当他们弄得几派俱伤时自己好轻装上阵,毫不费力地一起收拾。这一点可是连最聪明的诸葛亮也没有弄明白呀。他一生和周瑜斗,和曹操斗,和孟获斗,和司马懿斗······到头来落得个心力憔悴,死不瞑目,其实想想都是自找的。出头的椽子先烂嘛! 刘备的智呈傻子。表面上看起来,刘备可以说是三国名人中最傻的一位了,他降低自己皇叔的身份三番五次去拜见还是村夫的诸葛亮,为了一个大将赵云想摔死自己的儿子等等一系列的举动真让人瞧不起他,特别是在白帝城托孤时竟然告诉诸葛亮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自己当皇帝的儿子取而代之,世上还有这样的人,这不是傻到家了吗?然而正是这位表面上看起来最傻的人物却得到了当时那么多各阶层精英的拥护,从社会最底层一个贩席的小商贩当上了一国之君。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仔细分析他的做法会发现内藏玄机,因为

百团大战战役情况

百团大战战役情况 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了解过百团大战战役情况吗?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百团大战战役情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百团大战战役情况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压缩八路军的作战空间,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

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1940年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巷战

我们没有任何撤退的余地——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巷战 马京振 摘要:近现代的战争愈发体现在城市争夺城市攻防上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城市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存在已经成为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后的未来战场城市攻防战也会是一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游击战也已经从丛林中转移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巷战也许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讨论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巷战,分析其特点、具体过程以及对现在战争的影响等,为未来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巷战、现代战争 巷战,一般也被人们称为“城市战”,这是因为巷战是在街巷之间逐街、逐屋进行的争夺战,发生的地点通常都是在城市或大型村庄内。其显著特点一是敌我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残酷性大,二是敌我彼此混杂、犬牙交错,危险性强。城市巷战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形成的,城市化的发展意味着今后如果发生战争,城市巷战将仍不可避免,并将成为一种重要作战样式。 本文将从二战中最著名的巷战之一是二战关键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巷战出发,总结其具体的特点、过程等,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分析如何在未来战争利用好巷战这一战争形式,为未来战争做好准备。 1.战争背景 1.1地理位置及战略意义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距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约60公里。伏尔加河与顿河成“儿”字形,左边是顿河,向西南注入亚速海,右边是伏尔加河,向东南注入里海。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的中转站,也是来自高加索的石油转运站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苏联南部地区有支撑苏联战争机器的高加索油田,联系中亚地区的伏尔加河以及大片农田,因此德国希望能够挺进这个区域,尽可能地削弱苏联的经济和战争潜力。而斯大林格勒正是通往这一区域的交通要冲。另外若攻陷以苏军统帅命名的城市势必会对苏军的士气造成严重打击。 1.2战前背景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被迫全面进攻,于1942年夏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企图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切断苏联红军的战略补给线。5月,德军在哈尔科夫战役中挫败苏联红军的进攻。1942年7月中旬,德军“B”集团军群前出到顿河大弯曲部,逼近斯大林格勒。而高加索油田,对苏联十分重要,苏联的石油供应有超过95%的是来自高加索油田,因此,攻占了这就等于切断了苏联的石油供应;况且,希特勒本对石油就很感兴趣。另外希特勒也是因为从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的高度,错误的将军事问题不合理的结合到实际指挥中,将“斯大林格勒”这个名字视为行动的出发点,进而想把它从欧洲的地图上抹去,到达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获胜,因此将攻占斯大林格勒视为1942年的重要目标。 1.3交战双方兵力对比 苏军:12个师,约16万人、2200门火炮和迫击炮、近400辆坦克、飞机454架。 德军:21万人,2700门火炮和迫击炮,600辆坦克和1000多架飞机。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的启示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的启示 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这标志着我军作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军未来登陆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探索我军渡海登陆作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山岛作战概况 一江山岛位于我国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大陈列岛的中间位置,西距大陆30余公里,北距头门山岛9公里,南至大陈岛1公里,该岛总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但却是国民党军的重要前哨阵地。国民党军构筑了以154个坚固工事为骨干的完整防御体系,易守难攻。距一江山岛不远的大陈岛有国民党海军舰船十余艘,吨位大,火力强。1954年,中央军委作出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定,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经过充分准备,浙东前线指挥部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

定在1955年1月18日发起登陆作战。1月18日拂晓登陆部队在头门山附近海域集结完毕,由四艘护卫舰、12艘鱼雷艇在登陆海域进行海上掩护,对一江山岛前沿和两翼火力点实施破坏性射击;以炮舰二艘、护卫艇八艘、武装渔轮四艘组成火力支援队,负责掩护登陆部队突击上陆;以各型舰艇、运输船组成四个步兵营和物资器材的运输任务。六艘渔轮改装的火箭炮船担负突击上陆前的火力压制任务。18日8时,我空军四个轰炸机大队、三个强击机大队分别对一江山和大陈实施猛烈突击。9时支援炮兵开始火力准备,配置在一江山附近岛屿上的50余门火炮准确覆盖了一江山岛上的目标区。12时15分,运输登陆部队第一梯队三个营的三个登陆输送大队开始向一江山岛航渡。13时16分,战役掩护队实施破坏射击。13-14时,火箭炮船和火力支援队向预定目标射击。至14时5分,按计划完成火力准备,并在第二梯队协同下,于17时30分粉碎了守军有组织的抵抗。至19时全歼守军。至此,一江山岛登陆战役胜利结束。 一江山岛作战特点 我军赢得了一江山岛作战的胜利,全歼了一江山岛敌守

《三国演义》战争的描写特点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摘要:本文从《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各具特色,将政治、外交与战争相交织,重视战略决策,在战争中写人物,在战争中穿插轻松、富有诗意的场面五个方面来论述《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关键词:三国演义战争描写各具特色矛盾交织重视战略 《三国演义》全书运用现实主义笔法,采用“七实三虚〞的方法,共写了四十余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再现了当时那纷争动荡的社会现实。在战争描写中作者善于抓住每场战争的特点,将战争写得各具特色,有声有色,绝少雷同。作者写这些战争或从大处着眼写全局,或从小处着手些片段;或以寡敌众弱胜强,或以强制弱众对寡;或旷日持久的对垒,或短兵相接的速决;既有上百万人参加的大战,也有千百人出场的小打;既有先胜后败转胜为败,也有先败后胜转危为安;既有刀枪相向沙场搏杀,也有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作者描写的这些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战争,充分展示了战争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三国演义》描写战争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等交织在一起,突出交战各方的各类矛盾冲突,为战争的结局埋下伏笔、做好铺垫;《三国演义》描写战争重视写统帅部的运筹帷幄,战略决策及战术的运用,多以计谋、兵法定胜负,为战争的结果设悬念、定格局;《三国演义》描写战争把着眼点放在最富有戏剧冲突的事件和最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情节上,不使复杂的情节掩盖人物的思想、性格,使人物性格、思想在复杂的情节中更加鲜明突出;《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多数并不表现的惨烈可怕,而如一首首英雄的史诗,常在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穿插一些轻松的场面,将战争写得张弛有度,富有诗情画意,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三国演义》人众亊繁,矛盾复杂,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全书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为主要线索,中间夹杂了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的战役,形成了一个战争体系,给人们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现谨从《三国演义》将大小四十余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写得多姿多彩、各不相同、千变万化;将政治斗争、外交斗争与战争交织在一起;重视统帅部的战略决策、战术的运用;在复杂的情节中反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思想;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轻松的场面,将战争写得张弛有度,极富节奏感;这五个方面来分析《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 一、各具特色写战争,战斗场面不雷同。

横跨造句大全

政策。 12、使用索带时,角位保护套可有规率分配横跨盒边的索带压 力及拉力,避免压破纸板,防止货件受损。 13、放纵的结果只能是收敛,挥洒的结果只能是服从。就连凯撒,也不能例外。当他以死亡完成最彻底的收敛和服从之后,他的 继承者、养子屋大维又来了一次大放纵、大挥洒,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当作了内湖。 14、剧中的文清将横跨青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段,对于 “半路出家”的她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15、四层高的零售街向空中延伸横跨在护城河上,然后逐渐下 降从胜利路下面穿过,在地块的南面和北面之问创建了一个连续的 步行环境。 16、大天鹅的繁殖区域横跨半个地球,从冰岛一直延伸到阿留 申群岛。 17、京沪铁路、京富高速公路贯穿东境,德石铁路、石德高速 公路横跨南部,县境恰位于两路交汇腋部。 18、我的家乡在兰州,这里风景优美,有美丽的五泉山和白塔山。黄河铁桥像一道彩虹横跨黄河两岸,景色迷人的四十里黄河风 情线为人们提供了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19、南京长江大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横跨在江面上。 20、这次事件的后果难以估量,波兰斯基现在面临着旷日持久,横跨两大洲的法律战,但是从公众意见来看,他的形象已经岌岌可危。 21、在三维微电路中,有一部分记忆胞或电晶体会横跨多晶矽 晶粒的边界,导致失去了功能。

22、风门包含横跨镗孔,用于安装风门轴的轴承。 23、横跨西伯利亚的铁路沿线的景色是一望无际的树林。 24、在一个路口处,一个铁架子横跨马路主路,高悬于空中。 25、如果在横跨多个段落的选取范围上叫用这个命令,则效果 会套用至选取范围内各段落的整个内容。 26、就算我不在你的视线里,也请偶尔转过身。说不定带着你 呼吸的空气,会漂洋过海,会横跨星空,会被季节轮换时带起的风,一直吹到我身边。 27、西印度群岛的多米尼加,彩虹横跨过生长在山侧花团锦簇 的树。 28、敌人就在背后,而前面横跨在深谷之上的桥已经腐朽不堪,摇摇晃晃。 29、月光在切肉刀和馅饼盘上闪闪发亮,并且投下一道横跨肮 脏地板的光影。 30、我将我的思念,化一道长虹,横跨天际,一头是我,另一 头是你,我们相连相依,从此,我种下一片亘古的相思在你心里。 31、一道色泽鲜艳的巨大彩虹,出现在雨后的天空中。它五彩 缤纷,就像横跨在峰林之中的一座拱桥。 32、从横跨整个欧洲,从斯大林格勒到伦敦,他所到之处生灵 涂炭。 33、前方出现了一个大水闸似的建筑,拦腰横跨在铁道上。 34、结构支座、連接点及樓梯,接驳地面的行人路与横跨英皇 道的行人天桥。 35、我的家乡有座弓样的小桥,静静地横跨在柔柔的碧波之上。碧波倒映着小桥的倩影,连同四周那满目的苍翠飘丝的细柳吐芬的

中国近代史两大阶段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一小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此间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小阶段,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时期。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 第三小阶段: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辛亥革命(1901-191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中西文化碰撞与新旧文化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的矛盾。 第四小阶段: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这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共和与民主,革命派又先后发动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反对张勋复辟,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其阶级时代的局限,这一系列运动多是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中国社会陷入黑暗的谷底。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也有人把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三个高潮”(第一次高潮时期是1851-1864年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高潮时期是1894-1900年,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由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1-1912年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八大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二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一小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长征中哪些重要战役战斗的小结

长征中哪些重要战役战斗的总结 参加长征的红军共有四路,分别是: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这是长征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一路;红25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红6军团(红二方面军)。 长征期间,四路红军共进行各种战役战斗600余次,其中师以上规模120多次。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这里,选取四路红军的几个典型战役战斗,从中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最惨烈的战役——湘江战役 称其惨烈,是因为经过这场战役,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战役发生在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作战地区是湖南道县和广西全州的湘江两岸。 此役,蒋介石调动了其嫡系部队及地方军阀部队近30万人,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由于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的错误决策,把战略转移变成大搬家,使红军丢掉了机动灵活的法宝,虽然突破了湘江,但也遭遇了红军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 湘江战役的惨重失利,促使更多的红军指战员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危害,为后来召开遵义会议奠定了重要基础。 绝境求生——血战独树镇 这是红25军在长征初期生死攸关的一场恶仗。战斗发生于1934年11月26日,地点在河南方城县独树镇一带。

这一仗,可以说把所有不利条件都凑齐了: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地形极为不利,天气极端恶劣,战前毫无准备,仓促迎战。 有利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从军长、政委到普通战士,广大指战员与敌人血拼肉搏,最终突破重围进入伏牛山区,继续踏上长征之路。 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 "得意之笔"这四个字,是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1960年访问中国时,毛泽东说给他听的。四渡赤水之战,是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后,他指挥的第一个战役行动,在毛泽东的军事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 四渡赤水发生在1935年初,作战区域主要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一带。在三个多月时间里,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按照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赤水河两岸穿梭往来,纵横驰骋于40万敌军丛中,在运动中创造战机。红军历经大小40余次战斗,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也从根本上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大渡桥横铁索寒"——强渡大渡河及飞夺泸定桥 1935年10月,在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毛泽东写下《七律·长征》这一壮丽诗篇。诗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其中后一句记述了中央红军长征中两场着名的战斗。 强渡大渡河,发生在1935年5月24日、25日间。25日上午,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率"十七勇士"在枪林弹雨中,以一条木船强行从安顺场渡河,在国民党军视为天险的大渡河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夹河北上夺占泸定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语录 [1000字]

《三国演义》十大经典语录 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奸雄的写照: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被陈宫责问,曹操非但面无愧色,反而颇为自得,大言不惭,多疑、自私,而又奸诈的性格暴露无遗。) 2、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荀彧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是一句“若不早图”泄露了天机,既然为勤王兴兵,何惧“人将先我”。) 3、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有眼力,看出了刘备的抱负和能力;但竟然纵敌,堪比鸿门宴上项羽放跑刘邦。问题是,项羽是妇人之仁,曹操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一定不是曹操一时疏忽,而是刘备太能装了。由此看来刘备的忍术,远超过他的高祖刘邦。) 4、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刘备英雄末路,感慨岁月蹉跎,壮志未酬。) 5、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刘备摔孩子,笼络人心。长板坡前,赵云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救出阿斗,刘备却把阿斗扔在地上,假装关心赵云。赵云和在场的将士感动得一塌糊涂,无不感到得遇明主,发誓誓死效忠。“济大事,必以人为本。”是刘备的观点,刘备能与曹操、孙权抗衡,凭的就是这一手。) 6、大丈夫只患名誉不立,何患无妻。(赵云拒婚,豪气冲天。虽然稍显不近人情,不过与吕布贪恋女色相比,那境界可是高多了。) 7、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不服,所以气死;司马懿服了,结果诸葛亮累死。人与人,是有差距的;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愧为曹操的子孙。不昏,能看透司马昭的野心;不畏,敢率领几十人去讨伐司马昭。虽然卤莽无谋,以卵击石,不过比汉献帝是强多了。魏国没有亡在曹髦手里,应当是上天对他的勇敢的奖励。) 9、此间乐,不思蜀也。(后主刘禅投降后的保命之计。虽然留下了“没有心肝”、“扶不起的阿斗”的恶名,但是的确让刘禅得以安享晚年,混了个善终。仔细想一下,亡国都亡了,投降也投了,千古骂名是一定的了,还真不如窝囊到底,保住性命重要。刘邦、刘备面对项羽、曹操的时候,也是这么装孙子的,刘禅不愧为他们的子孙。) 10、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投降后,被带到晋国,晋国皇帝司马炎让他坐下。并客气说:“朕设此座以待卿久已。”没想到,作为亡国之君,孙皓倒驴不倒架、肉烂嘴不烂,竟敢这么猖狂。孙皓以暴君闻名,性格刚烈,估计是投降以后后悔了,想找死。司马炎没有计较这厮的无礼,真是够宽宏大量的了。)

费卢杰战役

费卢杰战役——现代城市攻坚战战术失败的典范!! 费卢杰之战渐渐的硝烟散去,美军宣称达到了预期目的。其实战前没有人怀疑美军可以攻占费卢杰,大家关注的是战争的进程和具体的代价。现在仔细清点战果,发现伊拉克反美武装打得不错! 第一,实力对比:在美军攻击费卢杰的“幻影愤怒”行动中,美军出动了其精锐部队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和第一骑兵师约15000人,还得到了2000多名伊拉克安全部队士兵的配合,而反美武装只有大约2000到3000人。 武器对比更是悬殊,美军有空军、陆军航空兵、坦克、装甲车、各种口径的火炮、反坦克导弹(攻击单个掩体),而反美武装的武器是AK47冲锋枪、40火箭筒、迫击炮,就是后两种东西据美军承认也是很少的。最要命的是,美军普遍配备防弹衣、急救附件等! 第二、实际战果:按照美方公布的资料,美军有38人死,275人伤,另有7架武装直升机被击伤,伊拉克伪军有8死。 关于反美武装的伤亡就有点乱了,最早说是600人,后来有说是1200人,最高峰时宣称有2000人,而即使是根据伊拉克临时政府宣布的最新数字400人,也是大有水分的。 透过这些公开的资料,我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 结论一:美国伤亡很大。 以前俄罗斯媒体报道说美军由于战场救护能力和战场控制能力强,死亡与受伤人员的比例是1:6,看来这个数字很精确,在费卢杰就是1:6和1:7之间。目前美军在伊拉克死亡超过1140人,伤亡总计应当近万人。 按照美国自己透漏的情况:美国方面仅仅是一所驻德美军医院,在这几天内就收到了400多名伤员。每天送往德国治疗的伤员都超过100人。而且大家也要注意到,一般的轻伤员是不需要送往遥远的德国治疗的,这是失去战斗力的重伤员的数目。据美国民间机构的调查,仅在10月份,在伊各地同伊的反抗者的冲突中美国军人就战死344人[这是美国民间机构调查赴伊美军家属得出的结果,相当可信],而11月这几天的激战远比10月份惨烈。综合这些来推断:美军在费卢杰的伤亡至少要比他公布的358名多一倍。其中死亡人数不会少于100名,死亡人数的偏少是由于霉菌现在极其完善的医疗系统的功劳。而真正的游击队员死亡最多不会超过700人,他们双方的实际伤亡比可能在1:1左右。以这样来看,美国人没什么好吹的。 结论二:美军扬胜讳败的优良传统未改。 请看几则美军在费卢杰的死亡事例: 一辆推土机因事故掉进河里,导致两名士兵溺水身亡; 3名士兵在市中心因楼房倒塌被砸死; 一名华裔士兵溺水身亡;…… 这只是美军在伊拉克离奇死亡的几个例子,其他还有各种枪支走火,被蝎子蛰死,为躲避酷热而在冰箱里冻死等等。总之,感觉就是“不是敌人狡猾,是美军太倒霉了”!具体真

中共成立以来出现几次历史性转折的时间

中共成立以来出现几次历史性转折的时间、地点、主要涉及的人物、历史背景和对中共以后的影响和意义 八七会议(1927年):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遵义会议(1935年):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抵达贵州遵义时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在行军途中,中央先后决定由洛甫代替博古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口号,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放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和以前的“左”倾错误,及时地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解决了我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经济建设上要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要保障几亿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解决了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要健全党规党法和民主集中制。会议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但不等同于“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称这段时期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场决定性战役

尊敬的办公室领导,亲爱的国防生战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搭档刘广哲精心制作的ppt。今天问我俩要给大家演讲的内容和军事有关,和战争有关。伴随着人类的进步,战争的形式也得到了发展,从茹人饮血的奴隶制社会,到冷兵器时代的封建社会,到热兵器时代的近代战争,到如今高科技武器的现代战争!这些都见证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在漫长的年代里,埃及、印度、阿卡德、巴比伦、赫梯、亚述、希腊、波斯、马其顿、罗马等奴隶制国家,为了扩张领土、建立霸权、掠夺奴隶和财物,进行过无数次战争。以战争实践为基础,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战争准备、军队组织、作战方法、兵器使用、物资补给等方面逐渐有了认识,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战争艺术。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火药、火器的传入及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欧洲出现了军事上的复兴,军事学也得以发展。 如果项羽在垓下战胜了刘邦,中国汉族的称谓还存在吗?如果华盛顿在特伦顿一役失败,其后美国还能顺利立国吗?如果拿破仑赢得了滑铁卢战役,欧洲有可能成为一体吗?如果纳粹德国攻占了莫斯科,二战最终胜利的还会是盟军吗?成王败寇莫是如此,我们要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本书,美国作家戴维斯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场决定性战役》。 100场决定性战役记录了历史上最重要的军事冲突——从公元前1469年到1991年,每一场战役都提供了如下信息:战役名称及交战日期,指挥官,军队规模;冲突的历史根源,涉及国家及它们的目的;战争的长期影响。 下面由我和我的搭档,为大家介绍两场影响世界进程的战役!滑铁卢战役和诺曼底登陆战役。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滑铁卢战役: 地点:滑铁卢(今比利时境内) 参战方:法国,第七次反法同盟 主要指挥官:拿破仑(法),威灵顿(英国、荷兰)、布吕歇尔(普鲁士)参战方兵力:法军73,000人、67,000名英军、60,000名普军 伤亡情况:法军死伤俘共3.3万,盟军2.2万 结果:盟军胜利 意义:拿破仑的失败,结束了其非凡的事业,欧洲开始了长达40年的和平

三国演义之十大倒霉人物

三国演义之十大倒霉人物第一名吕伯奢 吕伯奢,司州成皋[今河南荥阳]人,三国中对他介绍很少就提到是曹操故人。我对这个人物的关注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吕伯奢是整个《三国演义》中唯一一个单姓双名的人物;二是他在这本书前期对刻画曹操人物性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国演义》中写到“孟德”献刀失败以后曹操逃到中牟县,后被陈宫释放并追随,当走到成皋曹操想起了这位故交并在吕伯奢家暂住一晚,半夜里曹操听到后院有人磨刀;随起疑心,认为吕伯奢要害他,便将吕伯奢一家八口屠杀,结果完全是一场误会,原来是吕伯奢的家人在杀猪招待曹操,事已至此走为上策。当曹操走到半路撞见吕伯奢打酒归来,随将吕伯奢一并杀死,并引出一段话,“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 吕伯奢灭门一案从《魏书》、《世语》、《孙盛杂记》及《三国演义》各自表述来看,各有理由怀疑其真实性,尤其是曹操因猜忌而杀人全家的说法,也非常不合情理。我们就从《三国演义》的表述来看吕伯奢及其家人确实死的是不明不白,为了照顾故人来访好酒好菜的招呼,结果却是引狼入室糊里糊涂的就丢了性命,可谓是倒霉之极! 三国演义之十大倒霉人物第二名王垕 却说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操催军速战,李丰等闭门不出。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人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王垕本是曹操军中一个监管粮草的小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曹操的“借头”便不会有这场战役的胜利。但事实只有曹操一人知道,临死之前还要遭受那么多人的唾弃,实属冤屈啊! 三国演义之十大倒霉人物第三名王朗 王朗字景兴。生于公元152年,卒于公元228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以通经典被任命为郎中,历任菑丘长,会稽太守,谏议大夫,魏郡太守,御史大夫,最后死在司徒(相当与宰相)任上。谥号“成侯”。有一子名王肃,乃三国曹魏的一代经学家。 “武乡侯骂死王朗”事情发生在诸葛亮首伐中原的途中,时王朗时年已七十六岁已是汉朝老臣,听说蜀国大举进犯,想显示一下威风主动请战,带着副将郭淮来应战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对策就用了区区三段话就把这位司徒大人吗死于马下!

漳州共青团“六大青春战役”活动方案

漳州共青团“六大青春战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类别主题具体项目 “青春领航”战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 精神 深化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 开展团干部“学理论?强党性?铸信仰”活动 深化青年学生理论武装工作 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活动 广泛开展“三观”、“三热爱”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三观”、“三热爱”主题活动 开展以福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 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日行一孝,常伴常亲”主题新媒体活动 信息报送与强化团系统信息报送 主流媒体信息报送 党委、政府简报信息报送 “青春活力”战役层级化组织建设活力工程强化对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领导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 健全完善带组织建设机制 召开共青团漳州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非层级化组织建设活力工程驻外团组织建设 “两新”组织团建(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团干部队伍建设活力工程健全完善带作风建设机制 健全完善带队伍建设机制 扎实做好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团的外围组织建设市青年联合会换届 市学生联合会换届 市少工委换届 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换届 “青春和谐”战役青春雷锋行动青少年学雷锋活动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希望工程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行动“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 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管理工作 关爱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女志 愿服务行动 完善“结对+接力”工作机制 创新“七彩课堂”内容 打造“示范基地”等活动阵地 “青春家园”战役“保护母亲河行动”保护母亲河-2013年度青少年植树行动“青春家园清洁”行动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 创建“美丽乡村”活动 “青春光盘”行动公益宣传进机关、校园、社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一、本章基本历史线索 基本历史线索——(1927.8——1937.7)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该时期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所以也称10年内战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其主要历史特点是:①这10年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经历的最艰难、最曲折的历史阶段,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了千难万险;②党开始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并逐步把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③党同民族资产阶级关系由破裂到重新组合,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又逐步形成了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④在同阶级敌人的艰苦曲折的斗争中,在同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中,党逐步提高了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水平,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并在多方面展开。党逐步达到政治上的成熟。 第八章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 第一,新建立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政权,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比以前更加厉害。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仍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变化,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榨也更加严重了。由此,也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没有变,依然是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国民党南京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实行“清党”、“分共”政策后,国民党立即陷入互争雄长的派系角逐中。1928年底,国民党各派系在一致反共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蒋介石为核心的暂时统一的南京国民政府。 当时,国民党各派势力主要的有三个:以蒋介石、胡汉民为代表的南京派(简称宁派);以汪清卫、唐生智为代表的武汉派(简称汉派);以谢持、张继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简称沪派)。宁汉两派各有一个国民党中央,各有一个国民政府,西山会议派则有一个国民党中央党部。三派之外还有一些各自为政的地方实力派,如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以冯玉祥为代表的西北军和以阎锡山为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