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论文

白带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论文
白带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论文

浅析白带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了解妇女健康状况,增强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健康水平,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白带分别制备成涂片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盐水悬液行显微镜检查。结果确定阴道清洁度,ph值,发现病原体。结论加强妇女健康教育,阴道炎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关键词】白带常规;诊断;线索细胞

白带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主要由阴道黏膜渗出液,宫颈腺体及子宫内膜分泌物混合而成,总称阴道分泌物。在正常状态下,由于阴道的组织解剖学特点及其生物化学过程,足以防御病原体的侵袭。阴道的ph值保持在4-4.5之间,这种酸性环境只有阴道杆菌能生存。因此,正常健康妇女的阴道本身有自净作用。正常阴道分泌物应该是:呈酸性,印道杆菌多,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多,而白细胞少,球菌更少见。但如果阴道内环境遭到破坏,则病原微生物可乘机而入,借种种因素,导致阴道炎的发生。

白带常规检查主要包括清洁度检查,寄生虫检查,线索细胞及细菌检查。

1 标本采集

通常由妇产科医师采集。用消毒棉拭子自阴道后穹窿部采取分泌物,侵入盛有生理盐水1-2ml的试管内;或用玻璃吸管插入后穹窿吸取分泌物,制成薄片,立即送检。也可用窥阴器扩张阴道后刮取子宫颈口的分泌物作涂片。

解读白带化验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73838727.html, 解读白带化验单 作者:翟妍 来源:《大众健康》2011年第12期 女性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各年龄段的妇女均可发病。阴道炎常常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异味、外阴红肿疼痛等;同时由于阴道炎症发生在妇女的隐私部位,故被称作“难言之隐”。 对于阴道炎症,最重要的化验检查是阴道分泌物的镜检,也就是白带化验。您知道白带化验单中pH值、清洁度、霉菌和滴虫都有什么含义吗?今天,我们就以一位典型患者为例,为您解读白带化验单。 典型病例: 一位32岁的已婚女性患者,因“阴道瘙痒伴分泌物增多2天”来妇科门诊就诊。医生对其进行了检查,见外阴、阴道略红肿,阴道内有豆渣样分泌物;医生取其少量的阴道分泌物送显微镜下检查,并为其开出了白带检查的化验申请单。 大约15分钟后,这位患者的白带检查报告结果回报,具体结果如图2。医生根据白带结 果最终诊断该患者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并立即给出治疗方案,患者经治疗很快获得痊愈。 什么情况下需要申请白带的化验检查?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白带。白带由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组成。白带中含有丰富的糖原,糖原在阴道乳酸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乳酸,使女性的阴道呈酸性(PH4~5),能抑制各类致病菌的生长。这种天然的生理效应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这些菌群形成一种正常的生态平衡。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激素发生变化,或外来因素如组织损伤、性交,破坏了阴道的生态平衡时,这些常住的菌群会变成致病菌,冲破阴道屏障而引起感染。 白带有效反应了阴道内微观环境的变化,真实反应出阴道PH值及阴道菌群情况。因此,当白带的颜色、质地、气味发生改变,或者出现阴道瘙痒、红肿、疼痛等情况时,就需要对白带进行化验检查。

体检化验单解读

体检化验单解读 通济康达医院 通济医院体检化验解读 血常规 血液常规对很多疾病都有诊断价值,如贫血、出血、发热、头晕、耳鸣、消瘦等表现都需要进行血液常规检测,包含20多项。 主要看红细胞(RBC)计数,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和血红蛋白(Hb)四项。 9/L(4000~10000/ml3) ~10)×10免疫防御功能 (WBC) 白细胞计数成人(4白细胞减少: (1)感染:①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②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型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③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④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2)物理化学因素:①长期接触铅、汞、苯、放射线及放疗的病人。②使用影响

骨髓造血的药物,如氯霉素、吲哚美辛(消炎痛)、甲硫氧嘧啶、甲苯磺丁脲(甲磺丁脲)、苯妥英钠、抗癌药等。 (3)继发于某些疾病:①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转移癌、骨髓纤维化、白血病前期、个别种类的白血病、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恶病质、营养不良、过敏性休克等。②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白细胞增多,见于急性细菌感染(大多数细菌感染)、手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肿瘤晚期、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烧伤、过敏等,此外某些药物中毒也可增高。 12/L(400万~55010万/ml3) (4.02、红细胞计数(RBC) 男~5.5)×12/L(350万~500万5.O) (3.5~×10/ ml3) 运输功能女红细胞减少 (1)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常见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或者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常见疾病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12 (2)红细胞破坏过多:由于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 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常见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些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3)失血过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常见疾病有:外伤、手术等所致的急性失血,页 9 共页 2 第 通济康达医院通济医院 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月经过多等。红细胞增多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Vaquez病);②心血管病: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房间隔缺 损等:③肺疾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纤维化等:④异常血红蛋白病;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另外,也见于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血液浓缩,多为暂时性增多。 血红蛋白测定(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增多减少的意义同红细胞。血小板计数(PLT) (100~300)×109/L(10万~30万/ul) 止血功能 血小板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身性红斑狼疮、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血小板增多:可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尿常规 一般的尿常规检查包括:尿糖,尿酸碱度(pH),蛋白,酮体(ketones,KET),胆红素(bilirubin,BIL),尿胆原(urobilinogen,UBG),亚硝酸盐(nitrite.NFT),维生素C,尿沉渣镜检等项目。 尿血红蛋白阳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尿,溶血,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血型不符输血,肾梗死,阵发性夜间性血红蛋白尿症,阵发性冷球蛋白尿症,药物或毒物中毒,毒蛇咬伤,毒蜘蛛螫伤,感染,溶血-尿毒症综合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意义 手术、化疗、放疗前后均需行血常规检查。其中的指标的异常会影响这些治疗措施的进行。但很多病人与家属拿到化验单看不懂,感到很困惑。现仅就血常规的一些化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作一简要说明,供参考: 1. 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0~16.0g/dl)【10】 女:110~150g/L(11.0~15.0g/dl【10】 临床意义: 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较少见。 减低:可反映贫血的程度。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手术后失血过多、化疗后等均可出现。 2. 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1012L(400~550万/mm【0.01】 女:(3.5~5.0)×1012L(350~500万/mm【0.01】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减低:手术后失血过多、化放疗疗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其他情况引起的贫血、血液稀释后等。 3.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mm【0.001】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 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现。 4.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 临床意义: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血常规各项检查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 (WBC) 4.0~11.0 ×109/L 临床意义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百 分率 (LYMPH%) 20~40 %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百 分率(MONO%) 3.0~8.0 %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注意事项 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 (NEUT%) 50~70 %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百分率(EO%) 1.0~5.0 % 临床意义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大叶性肺炎、伤寒、猩红热等疾病严重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 百分率 (BASO%) 0.0~2.0 %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 注意事项 淋巴细胞绝 对值(LYMPH) 1.0~3.5 ×109/L 临床意义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注意事项 单核细胞绝 对值(MONO) 0.0~0.8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中性细胞绝 对值(NEUT) 2.0~7.5 ×109/L 临床意义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注意事项 嗜酸性细胞 绝对值(EO) 0.0~0.7 ×109/L 临床意义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注意事项 嗜碱性细胞0.0~0.1 ×109/L

白带常规化验单有如下5个检测项目

白带常规化验单有如下5个检测项目: 1.pH值 青春期后由于卵巢性激素的刺激,使粘膜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动物淀粉,经阴道杆菌分解作用后变成乳酸,以致阴道内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内繁殖,这是阴道的自净作用。化验时常用pH值来表示酸碱度,正常时pH为4.5,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2.阴道清洁度 可分为4度: I度:显微镜下见到大量阴道上皮细胞和大量阴道杆菌。 Ⅱ度:镜下见有阴道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有部分阴道杆菌,可有少许杂菌或脓细胞。Ⅲ度:镜下见有少量阴道杆菌,有大量脓细胞与杂菌。 Ⅳ度:镜下来见到阴道杆菌,除少量上皮细胞外主要是脓细胞与杂菌。 I~Ⅱ度属正常,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 3.霉菌与滴虫 白带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其形态发现有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则不论其数量多寡均用“+”来表示。“+”这一符号只说明该妇女感染了滴虫或霉菌,并不说明其感染的严重程度。 4.胺试验 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5.线索细胞 线索细胞是指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有许多杆菌凝聚在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在悬滴涂片中见到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呈颗粒状或点画状致使模糊不清者即为线索细胞。它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1、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系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外阴瘙痒,白带明显增多。白带一般质地粘稠,色或白或黄,也可能稀薄,典型的霉菌性阴道炎的白带呈豆腐渣样或乳凝块状。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霉菌性阴道炎引起的阴痒一般比滴虫性阴道炎明显,瘙痒严重者坐卧不宁,寝食难安。还可有阴道灼痛感,排尿时尤其明显。炎症较重时还可能出现尿频、尿痛、性交痛。 2、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急性期时大量的白带有可能湿透内裤,患者因此常常需要使用卫生巾。白带为泡沫状,质稀,有特殊的臭味。常伴有外阴及阴道口瘙痒、烧灼感,性交痛,如合并尿道口感染,则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 3、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其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而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而引起的炎症。主症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水状,严重者有血样脓性白带,外阴瘙痒、灼热。 通过以上专家对阴道炎常见的类型有哪些?的介绍,相信你对也有所了解了,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阴道炎的疑问,请点击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或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会有我们的权威专家来为您详细介绍。

妇科化验单

妇科白带化验单 ● ph值:通常阴道内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内繁殖。ph值表示阴道的酸碱度,正常值为4.5,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如果5-6,意味着阴道炎症。 ● 阴道清洁度分为4级,不同级别代表着健康状况有所差异: I度:显微镜下见到大量阴道上皮细胞和大量阴道杆菌。 II度:镜下见有阴道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有部分阴道杆菌,可有少许杂菌或脓细胞。 III度:镜下见有少量阴道杆菌,有大量脓细胞与杂菌。 IV度:镜下未见到阴道杆菌,除少量上皮细胞外主要是脓细胞与杂菌。 I-II度属正常,III-IV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有炎症。 ●霉菌与滴虫:“+”号说明你可能感染了滴虫或霉菌。 在检查白带的时候,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其形态发现有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不论其数量多寡均用“+”来表示,但“+”这一符号只说明你感染了滴虫或霉菌,并不说明你感染的严重程度。 妇科性激素化验单 拿到性激素化验单,要按以下顺序解读: 1、FSH(卵泡刺激素) 2、LH(黄体生成素)与FSH的比例 3、T(睾酮) 4、PRL(泌乳素) 5、E2(雌二醇) 6、P(孕激素) 第一步:FSH 一般而言,最低点位于黄体期0.5IU/L;最高点位于排卵期<20IU/L。 临床意义:低于1IU/L提示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高于20I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预测卵巢储备能力,克罗米芬刺激试验:月经周期第5天,每天口服克罗米芬100mg,共5天,在月经周期第10天,测FSH。若FSH>20IU/L,则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LH 一般而言,最高点位于排卵期,可高于20IU/L。 临床意义:低于1IU/L,提示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若LH13-25IU/L,FSH正常,则提示PCOS,早、中卵泡期升高更有意义。测尿LH峰,可预测排卵。 垂体功能试验:GnRH兴奋试验,方法:GnRH100微克,一次性静脉注射,用药后30-90分钟,测LH、FSH。结果判断:LH升高3倍而FSH不变,垂体功能

血常规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 锁定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验是由机器检测完成的。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 【正常参考范围】 新生儿:(6.0~7.0)×1012/L 婴儿:(5.2~7.0)×1012/L 儿童:(4.2~5.2)×1012/L 成人男:(4.0~5.5)×1012/L 成人女:(3.5~5.0)×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①增多见于精神因素(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气压低,缺氧刺激;长期多次献血)。②减少见于妊娠、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2)病理性增多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病理性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2.血红蛋白(Hb) 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正常参考范围】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白带常规报告单模板

白带常规报告单模板 篇一:为你揭破白带化验单(白带常规化验单)之谜 为你揭破白带化验单之谜 女人偶尔会有点难言之隐,生病之后去医院看医生,同时,常常要做各种化验检查,等拿到化验报告,便急着想知道化验结果是否正常。无奈却被满纸的字母和符号搞得一头雾水,让您心急火燎,不知所措。有些时候医生因为比较繁忙,又语焉不详,让很多本身就因为病菌纠结的我们更加纠结啦。 今天我们完全开放地讨论一下,妇科检查到底查些什么?我们的化验单上告诉我们什么。 妇科检查可以按照检查方法分为三部分: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也就是白带常规)、还有就是宫颈刮片检查。 首先是常规检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妇科内诊。医生通过目测和触摸,检查外阴有无肿物、炎症、性病等皮肤改变,检查子宫的大小、质地和位置,卵巢的大小和形态,盆腔有无触痛和压痛等。 其次是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检查有无阴道畸形、阴道炎症,对白带进行显微镜下检查,确定有无阴道滴虫感染和真菌感染,判定阴道清洁度。 最后是宫颈检查。该检查主要确定有无宫颈炎症、宫

颈糜烂和赘生物等。为了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应进行宫颈刮片检查,即医生会用木制刮板从宫颈开口处收集脱落的细胞,然后送实验室观察细胞形态有无异常。这种方法儿乎能将90%的宫颈癌病变检查出来。如果宫颈刮片不正常,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做其它进一步检查。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白带化验单子。 化验报告单是检查所得出的客观数据记录。检验项目很多,这里只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概略地作一介绍。定性检验,是看送检的标本中有没有“待检物”(即想要查的东西)。一般来说,有待检物存在,报告为“阳性”,反之报告“阴性”。正常时不应有的待检物出现了,称为“阳性”即为不正常。 比如在白带化验单中(白带常规检查中)如果检测出乳酸杆菌(乳杆菌)阳性,就是正常,反之不正常;如果检测出霉菌阳性,就证明有霉菌性阴道炎的存在。 化验单或报告单,单子上的结果常常用(+)、(一)来表示这里的(+)、(一)通常用来表示结果的阳性、阴性。 这里有个例子: 为某女的白带化验单(白带常规检查单)的结果 阴道清洁度:2级 滴虫:未见 霉菌:阳性

体检报告解读女生五个检查

女性对于体检应了解这样一个常识,当你已经年满20岁应每年为自己制定一份体检计划,且检查时间最好应安排在你月经周期的合适时间里。今天,康康在线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女性体检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方面的知识 女性常见的五大健康体检 女性最常见的五大健康体检分为常规妇科检查、BV检查、白带常规检查、B超检查以及红外线乳透检查。每一项检查对于女性的健康都有着一定的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分别了解一下这五项检查具体包含了哪些意义。 检查方法一:常规妇科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外阴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检查、子宫及附件检查。特别是宫颈涂片病理检查,更是宫颈癌早期筛查推行最广也最有成效的方法,因为宫颈癌前病变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或者和慢性宫颈炎的症状相似,所以常与一般的宫颈糜烂难以区分,即使发现问题,也容易被当作一般的宫颈疾病对待,等到症状出现时,多半已转为癌症了。所以病理检查是十分必要而且相当重要的。 常规妇科检查需注意的事项 ①检查当日应穿着便于检查的衣服,长度适中的裙子是最好的选择。 ②检查时间应避开经期,且最好选择月经结束后3~~14天的这段时间接受检查。 ③检查的前一天晚上洗澡要选择淋浴,检查前24小时内不能洗阴道内部,因为这样会把不正常分泌物和一些可能透过切片检验到的潜在癌细胞洗掉,影响医生正确诊断。 ④检查的前一天晚上不要做爱,因为精液和安全套上的杀精剂都可能出现在第二天的化验样本中,干扰医生的判断力。 ⑤检查的前一天晚上不要使用任何阴道药物或者润滑剂,以免影响化验样本,覆盖异常细胞,影响检查结果。白带标本由妇科医师留取后立即送检,不要耽误。 检查方法二:白带常规检查 白带是阴道粘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组成,其形成与雌激素的作用有关。一般的白带常规化验单有如下几个检测项目: ①阴道清洁度:可分为4级 Ⅰ度:显微镜下见到大量阴道上皮细胞和大量阴道杆菌; Ⅱ度:镜下见有阴道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有部分阴道杆菌,可有少许杂菌或脓细胞; Ⅲ度:镜下见有少量阴道杆菌,有大量脓细胞与杂菌; Ⅳ度:镜下未见到阴道杆菌,除少量上皮细胞外主要是脓细胞与杂菌。 Ⅰ~Ⅱ度属正常,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 ②霉菌与滴虫:白带经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检查有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不论其数量多寡均用“+”来表示,“+”说明该妇女感染了滴虫或霉菌,并不说明其感染的严重程度。 检查方法三:BV检查 BV称“细菌性阴道病”,是指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导致的一种混合感染,其中以厌氧菌居多。如果出现下列症状,极有可能是BV阳性,需引起高度重视。 ①胺试验有鱼腥气味: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②阴道分泌物涂片可找到边缘不规则的线索细胞(变性的上皮细胞),其表面有特殊斑点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出血性疾病检查

白带常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白带常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为临床诊断、治疗阴道炎以及行人流术、上取宫内节育器等提供依据。方法:将白带分别制备成涂片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盐水悬液行显微镜检查。结果:确定阴道清洁度、PH值、发现病原体。结论:阴道炎症要及时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白带; 诊断; 线索细胞; 革兰氏染色 白带即阴道分泌物,指由女性生殖道不同部位的不同物质成分所组成的混合物,由液体和细胞组成。主要液体成分是阴道分泌的液体,加上部分子宫内膜、卵巢等分泌的液体;主要的细胞成分有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少量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及阴道内寄生的各种细菌。正常时白带呈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临近排卵期,白带量多,清澈透明稀薄,排卵期2~3天后,白带混浊、量少;月经前,量又增加;妊娠期,白带量较多。白带多沉积于后穹窿,呈酸性,阴道内PH保持在4~4.5之间。若乳酸杆菌及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较多,白细胞或脓细胞较少,球菌更少,PH 值上升至7.0左右,则阴道抵抗力降低,易受细菌感染,发生阴道炎。 白带常规检查对确定阴道清洁度、发现病原体以及诊断治疗均有意义。 1 PH值 青春期后由于卵巢性激素的刺激,使黏膜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动物淀粉,经阴道杆菌分解作用后变成乳酸,以致阴道内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内繁殖,这是阴道的自净作用。正常时白带的PH值为4.5,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PH值上升,可大于5~6。 2 阴道清洁度阴道清洁度一般分为Ⅰ~Ⅳ度见表1。 Ⅰ~Ⅱ度属正常,Ⅲ~Ⅳ度为异常,多为阴道炎症,可发现阴道真菌、滴虫等病原体。 3 真菌检查 在湿片高倍镜下可见卵园形孢子,革兰氏染色油镜下可见革兰阳性孢子或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接,成链状或分枝状。找到阴道真菌不论数量多少,均可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 4 滴虫检查 在湿片高倍镜下,阴道滴虫呈梨形,比白细胞大 2~3倍,顶端有鞭毛,在25~42℃下可活动。在寒冷天气标本要保温。存在阴道滴虫不论数量多少,均可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 5 胺试验 在白带中加几滴10%氢氧化钾溶液,可产生鱼腥样臭味,称为胺试验阳性。鱼腥味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6 线索细胞[2] 为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感染加德纳菌后的一种病态细胞,在悬滴涂片中见到阴道上皮细胞上盖满细菌,使细胞透明度减低、混浊、边缘呈锯齿状或点画状,细胞趋向溶解或已溶解,核模糊不清,细胞表面毛糙,有斑点或大量细小颗粒。它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7 乳酸杆菌与加德纳菌 阴道分泌物涂片,待干后革兰染色,用油镜(1000×)观察3~5个视野,计算乳酸杆菌和加德纳菌的数量变化。 乳酸杆菌:革兰阳性较大杆菌,短粗或细长,单个或呈链状排列。 加德纳菌[1]:革兰阴性或芏兰变异小球杆菌或杆菌。 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只有乳酸杆菌,每视野在6~30个或>30个,加德纳菌仅少许,为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属细菌性阴道病阴性。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混有多种菌群,不仅有加德纳菌,还有其他革兰氏阴性或阳性杆菌,而乳酸杆菌无或每视野<5个,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属细菌性阴道病阳性。

史上最全化验单解读教程 【精品资料】百度文库

史上最全化验单解读教程 前列腺 男性的膀胱颈部有一个腺体,医学上称为前列腺。它由30-50个腺泡组成,与直肠,会阴“一衣带水”,中间有尿道穿过,并且借助15-30条前列腺腺管与尿道相通。细菌不但可以从体内某一感染病灶经流而至前列腺,而且可以通过相邻器官使细菌蔓延至该处。 当前列腺罹患疾病后,由腺泡分泌的前列腺液的颜色、细胞计数以及酸碱度(PH)、生化成分等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当前列腺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常会让其检查前列腺液。 怎样看前列腺液化验单呢?正常的结果应当是: 外观:乳白色稀薄液体。 卵磷脂小体:极多、几乎满视野(是4个+,即(100%)。小于3+(75%)的是前列腺炎。 上皮细胞:少见。 红细胞:少于6个,显微镜高倍视野下(HP)。大于6个HP 的是前列腺炎。 白细胞:少于10个HP(10个HP等于一个+)。大于10个HP的是前列腺炎。 精子:少见。 PH值:6.3-6.5。大于6.5的是前列腺炎。

当前列腺发炎时,前列腺卵磷脂小体减少,红细胞数大于6/HP,白细胞增多,大于10/HP,并可找到大量细菌,以葡萄球菌最多见,其次为链球蓖、淋球菌等。抗酸性染色可找到抗酸杆菌。另外,炎症时前列腺液呈浅黄脓样或浅红色有粘丝。 有滴虫感染时,可检出滴虫;有结石时,可见到磷酸钙组成的结晶;前列腺癌可有血性液体,镜检见多量红细胞、癌细胞;前列腺结核可见结核杆菌。 如果在镜检中发现大量精子,则表示标本不符合化验要求,必需重新按规定取样送检。 妇科疾病威胁着妇女们的健康,让女性的身体和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得了妇科疾病就应该去医院做正规的妇科检查,那么如何看懂这些检查单子呢?化验单或报告单的结果常常用(+)、(-)来表示。这里的(+)、(-)并不是数学计算时的加、减的符号,而是用来表示结果的阳性、阴性、有的人不太了解(+)和(-),阳性和阴性的实际意思,弄不清它的含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教你几招。阴道分泌物检查 检查项目:白带清洁度、念珠菌和滴虫、线索细胞。 白带是阴道粘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组成。 ●正常情况下清洁度为Ⅰ~Ⅱ度,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

让你也读懂 白带化验单

白带化验单、白带检查单 很多姐妹因为白带异常去医院检查,却发现看不懂白带化验单(白带常规检查单),这里我们来为你揭开白带化验单,白带常规检查都有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分别代表什么。 白带的形成由卵巢发育后大量分泌的雌激素的影响而出现的。 白带由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腺体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组成。内含阴道上皮脱落细胞、白细胞、乳酸杆菌;医学上将这些通称为白带。” 白带中含有丰富的糖原,糖原在阴道乳酸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乳酸,在正常的情况下,使女性的阴道呈酸性(PH4~5),能抑制各类致病菌的生长,菌群之间形成一种正常的生态平衡。这种天然的生理效应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 正常的阴道分泌物是酸性,阴道杆菌多(大部分用加号表示,++++这个最健康,正常。有时候也用阳性来标识),脱落的鳞片状上皮细胞多,而白细胞少,球菌更少。 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激素发生变化,或外来因素如组织损伤、性交,破坏了阴道的生态平衡时,这些常住的菌群会变成致病菌,冲破阴道屏障而引起感染。则病原生物可乘机而入,所以白带常规检查包括清洁度检查、寄生虫检查、线索细胞和细菌检查。

如何采集样本 通常医师用消毒棉签在阴道后穹窿采集,放入生理盐水1---2毫升的试管中;或用玻璃吸管插入后穹窿吸取分泌物,制成薄片,立刻送检。也可用窥阴器扩张阴道后刮取子宫颈口的分泌物做涂片。 完善的白带常规化验单有如下6个检测项目: (1)pH值 (2)阴道清洁度 (3)霉菌 (4)滴虫 (5)胺试验 (6)线索细胞。 但也有些医院简化成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线索细胞等4项检查(此4项检查足以说明问题)。 1. pH值 阴道杆菌在阴道内分解乳酸,防止致病菌繁殖,所以阴道分泌物为弱酸性。化验时常用pH值来表示酸碱度,正常时ph小于等于4.5,一般在3.5-4.5之间。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就会大干5—6。 2、清洁度 可分为4级。 Ⅰ度:显微镜下见到大量阴道上皮细胞(4+)和大量阴道杆菌(4+)。

【实用】白带检查-临床检验手册

白带检查 1、pH值青春期后由于卵巢性激素的刺激,使粘膜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动物淀粉,经阴道杆菌分解作用后变成乳酸,以致阴道内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内繁殖,这是阴道的自净作用。化验时常用pH值来表示酸碱度,正常时pH为4.5,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2、阴道清洁度可分为4级: 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 其中:I~II为正常。III~Ⅳ为异常,可能为阴道炎,同时常可发现病原菌、真菌、阴道滴虫等,作清洁度检查时应同时作滴虫、真菌检查。 3、霉菌与滴虫白带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其形态发现有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不论其数量多寡均用“+”来表示,“+”这一符号只说明该妇女感染了滴虫或霉菌,并不说明其感染的严重程度。 4、胺试验: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清洁度阴道杆 菌 球菌上皮细 胞 脓细胞或白 细胞 Ⅰ++++ —++++ 0-5个/HP Ⅱ++ - ++ 5-15个/HP Ⅲ- ++ - 15-30个/HP Ⅳ- ++++ - >30个/HP 5、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指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有许多杆菌凝聚在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在悬滴涂片中见到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呈颗粒状或点画状致使模糊不清者即为线索细胞,它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

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临床意义 本检查主要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 黄色脓性:见于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细菌感染、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和阴道内有异物等。 红色血性:见于肿瘤、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老年性阴道炎、严重的慢性宫颈炎和宫内节育器产生的副作用等。 豆腐渣样:见于真菌性阴道炎。 黄色水样:见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癌、子宫癌和输卵管癌等。 大量、无色透明:见于卵巢颗粒细胞瘤或女性激素分泌功能异常。

尿检报告单参考值

尿检报告单参考值 篇一: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怎样看尿液常规报告单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马骏龙主任医师丛玉隆 尿液常规分析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检查。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目前有10项、11项或12项,并且报告的格式不统一,既有“+”(阳性)、“-”(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 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肾病类项目 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

能损害。 糖尿病类项目 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泌尿感染类项目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其他疾病类项目 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

绿色。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就称阴性结果。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怎样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单? 尿液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它不仅可反映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多种疾病的筛选也有重要意义。 1.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

常规检查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就是最基本得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与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得就是血液得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得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就是医生诊断病情得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中得许多项具体指标都就是一些常用得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就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得常用指标。 1、红细胞计数(RBC) 就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得红细胞数目。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①增多见于精神因素(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气压低,缺氧刺激;长期多次献血)。②减少见于妊娠、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2)病理性增多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病理性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得组织损伤及血细胞得破坏等;③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得缺乏等。 2、血红蛋白(Hb) 就是红细胞得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与运出二氧化碳得功能。 【临床意义】 其增减得临床意义基本上同红细胞计数,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得程度。 3、血细胞比容(HCT) 就是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而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得百分比。 【临床意义】 (1)增高多见于大面积烧伤、连续呕吐、腹泻、脱水等。 (2)降低见于失血后大量补液及贫血患者。 4、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得白细胞数目。正常得外周血液中常见得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 【临床意义】 (1)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2)病理性白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3)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5、白细胞分类计数(DC) 就是指对不同类型得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得主要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其增减得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嗜酸性粒细胞①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长期用肾上腺皮

白带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白带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白带常规检查作为妇科检查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临床上用来检查女性白带是否正常,明确是否患有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等。最近有些女性朋友在网上咨询,说她们的白带不是很正常,所以想去医院做白带常规检查,这样也好让自己安心,可是她们在做之前还想弄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白带常规检查项目都有哪些?下面由给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1、pH值.青春期后由于卵巢性激素的刺激,使粘膜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动物淀粉,经阴道杆菌分解作用后变成乳酸,以致阴道内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内繁殖,这是阴道的自净作用。化验时常用pH值来表示酸碱度,正常时pH为4.5,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 2、阴道清洁度,可分为4级: 3、霉菌与滴虫白带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其形态发现有无滴虫或霉菌,如存在滴虫或霉菌不论其数量多寡均用“+”来表示,“+”这一符号只说明该妇女感染了滴虫或霉菌,并不说明其感染的严重程度。

4、胺试验: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5、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指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有许多杆菌凝聚在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在悬滴涂片中见到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呈颗粒状或点画状致使模糊不清者即为线索细胞,它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白带常规检查项目的相关内容就是以上给您这些了,相信您也一定看明白了,如果你还有任何疑惑的问题,可以随时向我们进行在线咨询,并且由权威在线为您解答任何疑惑问题,会根据您的病情提供最专业治疗方案,并为您的隐私保密。相信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

白带分析报告单

白带分析报告单 白带为女性阴道分泌物,也就是专指从女性生殖器官各部位分泌出来的黏液与渗出物混合而成的排出液体。健康状况下,白带很少,白色带粘性,无异味,能使阴道长期处于湿润,帮助阴道健康。白带分析报告单。白带分析报告单,欢迎阅读。 白带分析报告单一:白带检查是对阴道分泌的白带进行常规的检查,包括阴道 PH 值,阴道清洁度,微生物检查,胺试验,线索细胞的检查。 白带检查正常值: 阴道 PH 值:正常阴道 PH 值在之间。 阴道清洁度Ⅰ~Ⅱ度属正常。 微生物检查阴性胺试验阴性。线 索细胞检查阴性。白带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阴道 PH 值:正常阴道 PH 值在之间,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阴道内繁殖,念珠菌性阴道炎 PH 值可以在此范围,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 pH 值上升,可大于 5 ~ 6 。 阴道清洁度:一般分为四度,一般Ⅰ、Ⅱ度为正常的,Ⅲ、Ⅳ度提示有阴道炎,即分泌物图片上可以看到多量白细胞或杂菌。

微生物检查: 一般会有真菌、滴虫、淋病奈涩菌等项,如果有,则在结果上表示是“+”。 胺试验:患细菌性阴道病的白带可发出鱼腥味,它是由存在于白带中的胺通过氢氧化钾碱化后挥发出来所致。 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临床医生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无色浆糊样白带,豆渣样白带,泡沫样的白带,脓性白带, 白带分析报告单二:检查及化验: 白带分析报告单:颜色白色,清洁度3,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线索细胞+,乳酸杆菌-,衣原体-,支原体-,霉菌孢子-,滴虫-,加特纳菌-,霉菌菌丝+,杂菌-,梅毒螺旋体-。请问专家以上检查结果有什么问题啊?严重吗?我现在怀孕5个月了,怎么治疗? 治疗情况:开了七副中药,让外用,还有奥硝挫栓一盒,红核妇洁洗液两盒,制霉素20片,当归补血口服液三盒。 病史: 无

常规检查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1.红细胞计数(RBC) 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①增多见于精神因素(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气压低,缺氧刺激;长期多次献血)。②减少见于妊娠、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2)病理性增多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病理性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2.血红蛋白(Hb) 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临床意义】 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同红细胞计数,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3.血细胞比容(HCT) 是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而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临床意义】 (1)增高多见于大面积烧伤、连续呕吐、腹泻、脱水等。 (2)降低见于失血后大量补液及贫血患者。 4.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临床意义】 (1)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2)病理性白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3)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5.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其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