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解译复习大纲

遥感图像解译复习大纲
遥感图像解译复习大纲

第一章遥感解译的一般问题

1、遥感图像解译的基础是遥感数据。图像解译的任务就是从图像上反映的各种各样的色、形信息推断观察目标电磁波特征的差异。

3、将图像信息在新的层次上还原为地物信息,这一环节的重要特征是图像处理人员在地物信息传递中的主导地位正被地学信息处理人员所取代,人们将会更多地用地学语言来描述被传递的地物信息。

4、遥感图像解译的任务分类:

按应用领域,遥感图像解译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分为两种:普通地学解译和专业解译。普通地学解译主要为了取得一定地球圈层范围内的综合性的信息,常见的是地理基础信息解译和景观解译。地理基础信息一般由地形信息、居民地、道路、水系、独立地物、植被、地貌和土质等构成。景观主要指多个地学要素有规律的地域结合。专业解译可以分为很多类,主要是为了解决各部门的任务,用于提取特定要素或概念的信息;主要包括地质、林业、农业、军事等。

根据应用范围划分,各种遥感目的对空间分辨率的要求不同,遥感图像解译的任务又可分为:巨型地物与现象、大型地物与现象、中型地物与现象、小型地物与现象等一些类型的解译。

6.遥感图像解译的组织方法可分为四种方式:

1)野外解译,直接在实地完成。该结果可以揭示所有指定地物,包括图像上的没有显示的地物

2)飞行器目视解译通常是由飞机上和直升机上识别地物的图像

3)室内解译是一种无需去野外,只需研究遥感图像性质,以便识别地物并取得地物特性的方法

4)综合解译,以上两种或者以上方法的结合。一般情况下,找出和识别地物的主要工作在室内条件下完完成。而在野外或飞行中,查明获识别那些在室内不可能揭示的地物和他们的属性。

7、按照遥感技术的发展过程,遥感信息的利用方式划分为:1.)瞬时信息的定性分析2.)空间信息的定位分析3.)瞬时信息的定量分析4.)时间信息的趋势分析5.)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

8、遥感器定标、大气订正和目标信息的定量反演是遥感信息定量化的三个主要研究方面。

9、伴随遥感信息利用方式的变化是解译产品和各种支撑技术的发展。

1.)观察与测量仪器的改变

2.)产品形式的改变

3.)生产工艺的改变

4.)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

5.)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6.)遥感应用模型的深化

11.混淆矩阵计算包括总体精度、Kappa 系数、混淆矩阵(可能性)、生产者(制造者)精度以及用户精度。

第二章遥感研究对象的特性

1、根据空间分布的平面形态,把地面对象分为三类:面状、线状、点状。线状地物中长度比宽度大三倍以上的物体有河流、道路、街道、长的桥梁等。面状地物有着大尺寸,包括林地、草地、居民点、飞机场等。

3、时间特征含义:一是自然变化过程,即其发生、发展和演化;二是节律,既事物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某种周期性重复的规律。

6.简单地物通常是复杂地物的一部分,它是复杂地物的个别要素,如建筑物、设施、树木、起落跑道等。复杂地物在此指以统一的用途或按照地域联合起来的简单地物的有次序的总和,如城市、林地、飞机场等。

7、遥感图像结构可按几何、电磁波谱特性、自然形成状态等原则分类。几何分类是基于物体点、线、面的组织及其在图像上的互相位置。电磁波谱特性分类是以组成结构的辐射特性(如树冠、灌木丛、草丛等)为基础。自然形成状态分类强调结构的自然起源特性,如果园、人工林、天然林等。

8、物体图像的色调对目标能否由周围背景中分辨出来起重要作用。此标志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物体的图像,由于光照、气候、季节等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色调。

9、根据阴影可较容易地判断物体的形状和高度。对反射辐射而言,阴影可分为本影和落影:本影是物体表面没有接受辐射的部分,它位于背向辐射源的一面;落影是物体投向其他物体的影子。

10、运动地物包括那些变化着自己性质的地物或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如几小时、几昼夜、几星期之内就消失的地物。固定地物当然也变化着自己的特性,但这种变化要在一个季节、几年或更长时间才发生。

第三章遥感数据的物理属性和成像性能

1、遥感数据是多源的,体现在:1)平台和载体的多层次 2)波段不同 3)小卫星群。

2、常见卫星传感器的特性,包括空间分辨率,波段设置,卫星种类等。

3、图像比例尺:图像上某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长度之比。

4几何分辨率:假定像元的宽度为a,则地物宽度在3a或至少2 2时,才能被分辨出来,这个大小图像。

5.空间分辨率:传感器瞬时视场内所观察到的地面大小

时间分辨率:对同一地区重复获取图像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探测特定波谱辐射能力的最小波长间隔,包括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各波长范围和间隔。

5、对于遥感图像而言,主要是数字图像,决定其图像量测性能及其上地物细部的再现能力的主要是几何分辨率。如果图像的几何分辨率满足不了图像量测性能及其上地物细部的再现能力,会使得像元中包含的类别不纯(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类别划分要求),引起辐射亮度改变,这在两种纯地物交界处是十分明显的,往往这些地方的像元亮度与第三种地物相近。如图像上植物与水交界处的像元亮度会出现土壤亮度的现象。

6、对于摄影系统而言,其辐射特性主要体现为像片的感光层黑度(密度)D 的总和。对于光学机械扫描系统获取的数字图像而言,其辐射特性主要体现为辐射分辨率。

8、地物的辐射功率与温度和发射率成正比,其中与温度的关系更密切。无论温度(自然状态下)和发射率都与物体的热特性有关。物体的热特性包括物体的热容量、热传导率和热惯量等。热传导率大的物体,其发射率一般较小。

9、侧视雷达图像上色调的高低,与可见光、近红外及热红外图像都不同。它与地物的以下一些特征有关:入射角;地面粗糙度;地物的电特性;极化面 ;侧视雷达图像的其他特征

10、对于多波段遥感数据我们至少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图像解译有重要作用的波段范围;2)波段数;3)探测特定波谱辐射能量的最小波长间隔;4)它们的组合形式

12、考虑地物的时间特性,我们可以根据探测周期的长短将时间分辨率划分为三种类型。(1)超短、短周期时间分辨率(2)中周期时间分辨率(3)长周期时间分辨率。

13、时间分辨率的作用:(1)时间分辨率在遥感动态应用方面有重要作用。(2)时间分辨率提供了时间差,可以提高遥感的成像率和解像率。(3)时间分辨率也是数据更新的重要参考因素。

15、遥感图像揭示地物细部的能力在数量上可通过分解力、图像清晰度、反差频率特性和图像解像力表示。遥感图像分解力:是在一毫米长的图像上能够将绝对反差的线条分开成像的数量。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图像分开和揭示相处很近的地物的可能性,也可以提供相对于标准条件的不同图像之间的比较。图像清晰度:表示传递地物形状的能力,它并且决定目视观测中有效的放大极限。图像清晰度的数量指标是:一个色调过渡到另一个色调的区间宽度Lx 以及边缘曲线的性质(斜度和曲率)。反差频率特性主要指:在所摄地物空间频率结构方面如何以遥感图像传递景物反差的。

20、从时间方面来考虑,就会有图像的最佳时期的选择问题。第一,地物或现象本身的光谱特性;第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它改变了地物反射辐射亮度从而产生不同的传感器效应,并且不同的太阳高度角有不同的阴影效应;第三,气象条件的影响;第四,对于人文现象的遥感时相的选择,需要考虑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时期。

波段方面来考虑:在电磁波谱的反射(或发射)谱段中,能否将目标从背景中探测出来,主要取决于目标与背景的光谱反射(或发射)率有否显著的差异。目标与背景反射(或发射)率差异最显著的波长区间,即为最佳的遥感波段。 第四章 遥感数据的信息性能

2、如果把简单地物到复杂地物的过程看成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则简单地物与复杂地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1)由例证出发2)由特征出发。如果某一概念与许多景物有关系,说明此概念得到了许多例证的支持,即概念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如果某一概念仅与少数特征有关系,说明此概念可以在众多景物出现,也就是说此概念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5、应用特征的数量可以说明概念的形成过程。当景物从匹配较多的特征过

渡到匹配较少的特征,对应的概念将从特殊到一般。当景物从匹配较少的特

征过渡到匹配较多的特征,对应的概念将从一般到特殊。

7、左图为简单几何体(1)与人工地物(2)的识别概率试验曲线,试写出

简单地物识别概率公式,并注明公式中每个变量的意义。并由此公式确定影

响解译结果质量的主要因素。 简单地物识别概率公式: L:简单人工地物的几何尺寸(直径、对角线、长度等)

A:遥感图像解像力;B :解译人员给出的简单人工地地物形状的识别系数。

上式有助于确定影响解译结果质量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图像上地物

的性质、遥感图像的成像质量,以及人们接受和判别图像信息的能力。

8、下图为简单地物形状的识别系数B 对理论识别曲线变化的影响,试分析

此图。0≤L ≤ A 的一段正是找出地物的区间。继续下去是识别区间。如果

B=0,对所有A 和L 值来讲,识别概率都等于1。在同等条件下,随着B 值的

增大,识别概率将减小。

9、按识别过程的性质,地面上所有的自然生成的地物,均可分为三类,试

依据下图将三类自然地物特性描述出来。第一类包括具有与人工地物识别曲

线相似的特征识别曲线的地物。这类地物的代表是稀疏林。第二类包括如阔

叶林这样一些地物,这些地物的识别曲线的特点是在图像解像力值小的范围

内(比例尺大于1:50000),能被识别的概率较大;随着图像解像力值增大,

识别概率P 快速下降;以后的识别概率的水平很低,并成为实际上的常数。

第三类如耕地这样一些地物,它们的识别曲线在图像解像力值小的范围内(比

例尺大于1:50000),位于较高的和固定的水平;而在以后逐渐降低的情况

下,存在着事实上位置的跳跃性变化。 ??????????? ??-=2

ex p L A B P

11、试根据公式分析提高遥感图像解译质量的途径。

m 和R ——图像比例尺分母和分解力;B ——地物形状的识别系数;L ——地

物的最大线性尺寸; ——色调反差(在光学图像上,是地物和背景的光学密度差;在数字图像上,是地物和背景的灰度差)。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给定图像比例尺的情况下,根据图像识别地物的概率可

能有三个途径加以提高: 1)提高图像的分解力(R );2)提高图像反差:3)建立良好的感受图像的条件(即减少地物形状识别系数值)。

13、实践中采用四种识别模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统计模式,决策式模式,决策—统计模式以及非决策模式。

14、图像的信息性能将遥感图像的成像能力、量测能力和信息容量等三个特性统一在一起。成像能力:遥感图像上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地物数据,是指能够取得这些地物的那些质量方面特性的数据。图像的量测能力:指传递地面几何参数的可能性。遥感图像的信息容量:指为了解决一定的任务所能获得的有关空间范围的情报数量。 第五章 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1、图像解译就是建立在研究地物性质、电磁波性质及影像特征三者的关系之上。

2、地物电磁波特征的差异在影像上的反映就是各种各样的“色、形”信息。整个遥感图像的影像要素或特征,概括起来分色和形两大类:色:色调、颜色、阴影、反差;形:形状、大小、空间分布、纹理等。

3、解译标志可区分如下:色调与色彩、形状、尺寸、阴影、细部(图案)、以及结构(纹理)等。

4、揭示标志指在目视观察时借以将物体彼此分开的被感知对象的典型特征。包括形状、尺寸、细部、光谱辐射特性、物体的阴影、位置、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5、由识别的观点来看,解译标志就是以遥感图像的形式传递的揭示标志。

揭示标志和解译标志都可分为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标志是地物本身和它们的遥感图像所固有的,间接标志并不直接与物体有关。

揭示标志和解译标志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的:永久性标志是形状、尺寸、结构(图案)、位置和物体之间的联系;临时性的标志是细部、色调(颜色)、阴影和物体作用的痕迹。

揭示和解译标志是启发式标志,它们是由有经验的解译人员在研究地物和地物的图像中提出并加以归纳的结果。

7、影响色调的因素(可见光和近红外):地物表面照度(太阳高度角、天气、坡向)、地物亮度系数(含水量、粗糙度)、反射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方向反射)。影响色彩的因素:地物的颜色、感光材料的类型、颜色的组合方式。形状影响因素:影像形状受地物本身形状、相对于传感器的位置、传感器姿态(垂直,斜视)、成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大小影像因素:像片比例尺(地面分辨率)、背景反差、相对于镜头的位置。

10、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经常利用临近区域的已知地物或现象的图像,根据地学规律,对遥感图像进行观察,通过比较和“延伸”,从而对地物或现象进行辨认。

11、位置是指地物所处环境在图像上的反映, 即图像特定位置上目标(地物)与背景(环境)的关系。它对图像解译有间接的指引作用。

13、可见光范围内的阴影可以分为本影和落影。热红外图像上的阴影区分为热影与冷影。对于雷达图像而言,其盲区可产生阴影。

15、格式塔学派试图对视觉系统共同的相互作用类型进行分类,并把它们称为知觉定律。他们的组合定律包括接近性、相似性、良好的连续性和封闭性。

16.对多光谱图像来说,遥感图像解译的重要依据是地物反映在各波段通道上的像元值,即地物的光谱信息

17、统计特征值主要有亮度均值、中值、标准差、信息量以及各波段之间的相关矩阵等。

18.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即便对分类结果进行光滑处理后仍然会出现较多的小斑块,即产生所谓的椒盐效应

19、移动窗口的分析方法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它容易把不同类别间离散的边界光滑化;二是移动窗口的大小事先难以确定;三是规则的窗口区(一般为矩形或正方形)只是理论上代表一块人为的区域,很难与实际的目标类别对应起来。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为多种解译标志的定量化表达提供了条件,除了表达传统意义上的光谱、纹理特征外,还使许多空间形态特征包括各种各样的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的定量化分析成为可能。

21、对于同一区域的多幅图像(包括可成立体的图像),就应进一步考虑其上地物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运动特性等。地物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经常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地物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现为图像上位置的不同,也就是物体的活动特性;相反,地物在某个固定位置上的性质改变可以揭示物体的时间特性。

22、随着侧视角的增大,图像比例尺变大,所以在图像上有近地点被压缩、远地点被拉长的感觉。

25、遥感图像中的独立变量:亮度、温度、色彩与色扇、绿度(植被指数)、反照度、湿度

26、按照亮度的变化,将色彩空间分成不同的扇形,其中半径大小反映了饱和度的变化,扇形弧度的变化是色调改变的标志。

27、通过将作为标准的地物按光谱属性的差异分别将它们标在扇形相应的位置上,可以得到地物解译的色彩标准,进而可进行解译工作。这种解译方式通常称为色扇分析。

28、灰度波谱与地物波谱有一定区别,地物波谱是地面上用波谱仪测得的地物的点资料。灰度波谱是在卫??????????? ???-=22ex p D RL m B P D

?

星高度上测得的“地物波谱”,与其相差一个大气的传输过程,是地物的面资料。

第六章遥感图像解译的信息单元

2、地理综合体成分也有同质与异质之分,前者从所有自然成分看是相似(相对统一)的,它们是单元等级系列中最低级的地理综合体;所有高级地理综合体,它们的异质程度随等级升高和单元规模扩大而增大。地理综合体从低级到高级单元,其内部相似性逐渐减少,而相互间差异性逐渐增大。

3、地理综合体理论对各种属性边界作必要的综合,综合的原则是:取重要属性,舍次要属性;取确定边界,舍模糊边界;取两侧属性差异大的边界,舍两侧差异小的边界。

5、作为遥感信息中基本的几何单元——像元,其大小与形状决定于遥感传感器的性能和卫星的高度与姿态。一般而言,像元的大小主要是指其代表的地面分辨率,以地面瞬时视场角度来度量。

6、像元所载的信息实际上是在波段记录信息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以(0,2n-1)为区间进行内插所得到的整数。

7、具有灰度的像元之间的变化才是构成遥感信息单元的基础。灰度在平面空间的变化,从视觉的角度,就是纹理。

8、空间相异:任何一个自然单元的空间分布范围都是有限的,它有闭合的界线,我们可以用单元面积、界线形状和性质等参数来描绘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研究对象,无论是类型复杂程度还是单元面积、形态等特征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9、根据地学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像元、灰度、纹理等为基础构造与地学变量相一致的遥感信息单元,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遥感信息单元是图像属性相对一致的空间单元,以像元、灰度、纹理等为基础,具有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2)遥感信息单元通过光谱响应及其时间效应与空间效应而具有明确的地学意义;(3)各级遥感信息单元与各种专题研究对象——地理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10、图像的模糊化效应保证:1、当空间尺度参数充分小时,每一信息单元是一个类别;2、而当尺度逐渐变大时,小的信息单元类逐渐融合而形成大的信息单元类;3、直到尺度充分大时,所有信息单元类融合形成为一个大类。

11、地物的光谱特性标志指对不同波长下的特定地面物体取得的自然辐射测定值。

12、导致光谱响应标志可变性的因素: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和大气的影响等。

13、获取参比数据就是收集遥感待测目标、区域或现象的某些量测值或观测值。参比数据也可包括各种不同地面物体特征的温度以及其它物理或化学特性的野外量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一个来源或数个来源取得。参比数据的收集通常必须符合统计采样设计的原则。根据光谱响应与参比数据,就可以建立地理单元与遥感信息单元之间的联系。

14、参比数据用途:1)帮助遥感数据的分析和解译;2)校准传感器;3)验证遥感数据所提取的信息。16、(判断)地面实况与参比数据的关系:所谓地面实况,不能从它的字眼上去理解,因为有许多参比数据并不是从地面收集的,而只能迫近于实际地面状况。例如,“地面”实况有关数据可以从空中取得,在分析小比例尺的高空或卫星图像时,就可利用较详细的航空图像作为参比数据。如果是研究水文要素,那么“地面”实况实际上就是指“水域”的实况。

18、混合像元分类常见方法为分解像元光谱和重建像元光谱。

19、混合像元端元组分选取:1.从光谱库提取端元的方法是经过实地勘察,将有关的组成成分校准出来或是从光谱库中选取。2.在缺乏野外光谱测量数据或者光谱库的情况下,光谱端元必须从图像本身获得。3. 在缺乏野外光谱测量数据或者光谱库的情况下,当纯净像元在图像上很难找到或者根本没有的时候,通常是通过一元或者多元回归技术从外部数据源来获得估计的端元。

22、地理单元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尺度性,主要包括:概念尺度性、量纲尺度性、内容(属性)尺度性。

第七章遥感图像解译方法

1、地理相关分析法,就是研究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组合特征。

4、遥感分层分类法就是根据信息树所描述的景物总体结构来进行逐级分类。

6、遥感图像解译中形象思维的作用,也就是用可视的方式将地学规律形成的内在原因与外在表现与遥感图像联系在一起。形象思维提供的以下功能:抽象、概括、综合、高维可视化、转化、概念形成。

9、遥感数据反演:一种是不考虑中间具体的物理过程,基于统计理论的地面参数的反演;另一种是面向过程,基于物体机理的地面参数的反演。

第八章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

1、几个典型的人机交互图像处理系统:Photoshop、ENVI系统、VirtuoZo系统。

3、遥感图像解译可采用最大最小原则,人承担的工作量应尽量少或最少,机器承担的工作量应最大,在最大限度利用机器的同时,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

4、信息融合的目的是突出有用的专题信息,消除或抑制无关的信息,以改善目标识别的图像环境。

7、与遥感图像解译有关的人机交互方式:屏幕目视解译、改进自动分类、分类中突出感兴趣的区域、多种数据结合和辅助解译、现象的时空特征目视解译、人机交互环境下多种解译方法的结合。

遥感影像解译手册

遥感影像解译手册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 2012.12

1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流程 (1) 1.1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的主要目标包括: (1) 1.2 工作流程 (1) 1.3 提交成果 (2) 2 遥感影像处理 (2) 2.1 遥感影像简介 (2) 2.2 遥感影像准备 (2) 2.3 原始影像导出 (4) 2.4 波段合成与分离 (6) 2.5 影像校色处理 (8) 2.6 地图投影 (10) 3 几何纠正 (20) 3.1 几何纠正简介 (20) 3.2 几何纠正基本步骤 (21) 3.3 质量检查 (25) 3.4图像拼接 (26) 4 遥感解译 (27) 4.1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的解译 (27) 4.2 具体操作 (29) 5 检查 (31)

1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流程 1.1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的主要目标包括: (1)利用前年Landsat TM数据监测全国土地利用/覆盖分布; (2)对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前年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结合近几年间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人类活动因子,分析生态环境重大变化区域的脆弱机制,为制定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提供依据。 1.2 工作流程 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的具体流程如图1。 图1

1.3 提交成果 主要有四部分: (1)影像,以县和整景为单位,两类; (2)解译数据,以省为单元的当年现状图层及动态图层; (3)生态报告; (4)地面核查数据,照片、数据库、报告。 2 遥感影像处理 2.1 遥感影像简介 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遥感,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从现代技术层面来看,“遥感”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影像,凡是只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都称为遥感影像,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 本次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利用前年Landsat TM影像进行解译获得数据。 2.2 遥感影像准备 首先建立几个文件夹: (1)原始影像:用于存储从总站分发的未经几何纠正的影像。 (2)待纠影像:用于存储由原始影像进行波段合成操作产生的未经几何纠正的影像。

6-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上次课主要内容 4.4简单自然地物可识别性分析 4.5复杂地物识别概率(重点理解) ①要素t 的价值②要素总和(t 1,t 2,…,t m )t 的价值 K -K E ∑ = ③复杂地物识别概率的计算理解p70~71例子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5.2 遥感图像特征与解译标志的关系 5.3 遥感图像的时空特性 5.4 遥感图像中的独立变量 5.5 地物统计特征的构造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地物特征 电磁波特性 影像特征 遥感图像记录过程 n 图像解译就是建立在研究地物性质、电磁波性质 及影像特征三者的关系之上 n 图像要素或特征,分“色”和“形”两大类:?色:色调、颜色、阴影、反差; ?形:形状、大小、空间分布、纹理等。“形”只有依靠“色”来解译才有意义。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n两个定义: ?解译标志定义:遥感图像光谱、辐射、空间和时间特征决定 图像的视觉效果、表现形式和计算特点,并导致物体在图像上 的差别。 l给出了区分遥感图像中物体或现象的可能性; l解译标志包括:色调与色彩、形状、尺寸、阴影、细部(图 案)、以及结构(纹理)等; l解译标志是以遥感图像的形式传递的揭示标志; ?揭示标志定义:在目视观察时借以将物体彼此分开的被感知 对象的典型特征。 l揭示标志包括:形状、尺寸、细部、光谱辐射特性、物体的阴 影、位置、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l揭示标志的等级决定于物体的性质、他们的相对位置及与周围 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n解译标志和揭示标志的关系: ?解译标志是以遥感图像的形式传递的揭示标志; ?虽然我们是通过遥感图像识别地物目标的,但是大多数情况 下,基于遥感图像识别地物并作出决定时,似乎并不是利用解 译标志,而是利用揭示标志。 例如,很多解译人员刚看到图像就差不多在脑海中形成地物的形象, 然后仅仅分析这个形象就能作出一定的决定。实际上,有经验的解译人 员,在研究图像的解译标志并估计到传递信息的传感系统的影响以后, 思想中就建立起地物的揭示标志,并在这些标志的基础上识别被感知物 体。解译人员在实地或图像上都没见过的地物或现象是例外。 n解译标志和揭示标志可以按两种方式进行划分:?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 ?永久标志和临时标志;

遥感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答案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名词解释 色调: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 纹理特征:也叫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 光机扫描成像: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间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目视解译标志: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标志是地物本身的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间接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目视解译过程:是解译者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一些简单工具(如放大镜等)识别所需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制图:通过对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或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各种遥感信息进行增强与几何纠正并加以识别、分类和制图的过程。 ·问答题 阐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具体工作步骤 答: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 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 ①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②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③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影像。 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 ①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 ②野外考察:填写各种地物的判度标志登记表,以作为建立地区性的判度标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影像判度的专题分类系统,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3.室内详细判读 ①统筹规划、分区判读②由表及里、循序渐进③去伪存真、静心解译。 4.野外验证与补判 ①野外验证包括:检验专题解译中图斑的内容是否正确;检验解译标志. ②疑难问题的补判:对室内判读中遗留的疑难问题的再次解译。 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一种是手工转绘成图;一种是在精确几何基础的地理地图上采用转绘仪进行转绘成图 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 答:可见光成像是对目标的反射率的分布进行记录。热红外成像原理: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微波成像原理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接收机的方向,被天线获取。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 答:方法:直接解译法/对比法/综合解译法/逻辑推理法/地学分析法

遥感解译方法及应用

遥感解译方法及应用 一、遥感的概念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遥感技术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遥感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因而使得遥感技术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因而,调查与管理资源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人类的生活环境正在不断地遭受到人为和自然的污染.例如:工业排污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造成人为的环境污染.而诸如洪水、泥石流、滑坡、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则形成灾害性环境,它们都对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时监测人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环境的发生,才能更有效地采取防护和治理措施,以减少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欲解决上述问题,完全依赖现场观察已感不足, 于是,由于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的相继问世便能获得大范围的地面遥感图像和实时动态信息,所以,这两种遥感方式则成为自然资源的调查与管理,环境的监测与灾害预报的一种新的探测手段. (一)遥感的概念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即借助于专门的探测仪器,把遥远的物

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接收纪录下来,再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人眼可以直接识别的图像,从而揭示出所探测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属于空间科学的范畴.是物理、计算数学、电子、光学、航空(天)、地学等密切结合的新兴学科,对工农业、国防、自然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等)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数据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3、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估. (二)遥感平台(分类) 指放置遥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可分为航空和航天平台.在不同高度进行多平台遥感,可获得不同比例尺、分辨率和地面覆盖面积的遥感图像. 1、航空平台:是指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高度为100m—30km,主要有飞机、直升机、飞艇、气球等. 2、航天平台:是指在大气层之外飞行的飞行器,高度为几百—几万公里;如人造地球卫星、探控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太空站等. (三)遥感的发展简况 1839年第一张黑白航片问世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1941年出版了《航空照片应用与判读》为各方面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进入20世纪50年代,苏美广泛应用,黑白、彩色航片进行军事、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课程 综合实习 实习报告 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0011 学号:20213025900 姓名:李祥指导老师:刘继琳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 掌握遥感影像的目视判读方法和流程,能够对快鸟影像、SPOT影像和航拍 影像进行目视解译; 2. 学会使用图纸制作遥感影像底图并清绘遥感影像; 3. 掌握实地调绘、核实和补测的基本方法; 4. 学会使用ERDAS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并制作专题图。 二、实习资料与设备 在进行内业清绘和外业调绘阶段,实习资料有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2002年的SPOT影像一张、20xx年的航空影像一张、转印纸三张。 在进行室内计算机成图阶段,实习资料有20xx年的航空影像一张、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以及ERDAS软件。 三、实习原理

一) 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1) 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如 海滩的砂砾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 2) 颜色(colou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日常生活中目 标地物的颜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真\\假彩色 3) 阴影(shadow):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 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解译是不同的 4) 形状(shape):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形状:顶视平面图解译时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5) 纹理(texture):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 的影像结构。如航空像片上农田呈现的条带状纹理。纹理可以作为区别地物属性的重要依据。二)

遥感图像解译过程

一.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在遥感图像的应用之前,常常需要对遥感图像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不同格式的遥感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多波段彩色合成处理、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处理、几何校正处理、拼接处理、裁切处理等,这些都称为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1.遥感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多波段合成 获得遥感数据之后,利用遥感数据之前,首先需要把各种格式的原始遥感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转换为各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应用,这就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输入输出并转换为所需要的格式。单波段的原始遥感数据合成为多波段的彩色遥感数据,因为人眼对彩色物体的分辨能力大大高于对黑白物体的分辨能力,彩色遥感图像的信息量更大;而且利用多波段的彩色遥感图像,还可以进行三个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的彩色合成,以提高对不同地物的识别能力。彩色遥感影像要求选择不少于3个波段的多光谱图像,各波段的配准误差不大于0.2m m。 2.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 由于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和大气、地形因子以及其它各种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使传感器所接收的地物光谱反射信息,不能全部真实地反映图同地物的特征,影响了图像的识别精度,因此必须进行辐射校正,改进图像质量。 辐射校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征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如光学镜头的 非均匀性引起的边缘减光现象的校正、光电变换系统的灵 敏度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等。 ●光照条件的差异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如太阳的高度角的 不同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地面的倾斜引起的辐射误差校 正等。 ●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等。 3.图像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是指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也就是定量地确定图像上像元坐标与地理坐标的对应关系,即把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之符合投影系统的过程。为了将所获取的数据投影到理性的空间平面上产生精确的换算模型,需要借助一组地面控制点来进行几何校正。控制点选择应均匀分布而且在影像图与地形图上都容易确定的同名地物点上。所选点位图像清晰,在地形图及图像上均能正确识别和定位。如农田林网的交叉点,小沟系上道路桥的两端位置,小河流、渠的交叉点,道路交叉点,水库坝上的拐角

遥感图像解译与野外验证实习-实习报告模版201408版

目录(要求写到二级目录) 第一部分实习目的和内容提要 (1) 第二部分实习的准备、计划及注意事项 (1) 第三部分实习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2) 第四部分实习的成果整理 (14) 第五部分实习体会

第一部分实习目的和内容提要 本实习是在课堂教学完成《遥感原理与方法》之后而在集中进行的遥感图像解译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实验的综合应用,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能够了解基本遥感方法的全过程,而且可为今后从事专门遥感工作或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遥感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应该具有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本实习中安排的主要实习内容是遥感图像土地利用现状综合解译(遥感解译标志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分类结果外业验证、地图拼接与整饰等)。实习安排2周的时间,在第六学期进行。

第二部分实习的准备、计划及注意事项 一、实习动员 由有关指导教师讲明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总体情况,提出实习任务和计划,宣布实习组织机构、分组名单、实习纪律,说明仪器工具借领办法和损耗赔偿规定以及计算机机位分配,指出实习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实习组织 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建立遥感实习队,由指导教师和学生班长任正、副队长,全队分若干小组,每组10~11 人,设正、副组长各1人,正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安排,副组长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加上各组分工情况(室内和外业具体分工) 三、每组配备的仪器和工具 计算机每组成员各1台,手持GPS 2台,遥感影像、地形图一套,皮尺1副,量角器1个,三角板1副,有关记录手簿、计算纸、胶带纸等。各组自备计算器以及铅笔等。 四、实习计划及要求(蓝色字体填到实习任务书的第四项,黑色字体填到第五项具体要求) 五、实习注意事项 1、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长要切实负责.合理安排,使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组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以确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2、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仪器操作相关规定,爱护仪器及实习工具,谨防损坏。 3、对计算机的处理数据与成果应及时备份,防范病毒,以免丢失。 4、每天外业前和收工时都应清点仪器工具,检查是否带齐或遗失。每天晚自修时间应检查当天外业观测数据并进行内业计算与统计。每一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收还仪器工具,整理成果资料。 5、严格遵守实习纪律。病假需有医生证明,事假应经教师批准。爱护花木和公共财产,注意饮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指导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指导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的实施步骤 1、组织培训 遥感图像解译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解译人员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程序与步骤,才能更好地完成解译任务。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例,首先须对学生进行有关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分类及分类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和图像解译、数字化与数据处理以及外业调绘要求和调查表的填写等培训,使其明确解译任务,并熟练地掌握土地利用类型解译和更新调查的每个步骤的要求,为组织落实实习的各项工作环节打好基础。 2、工作准备 ⑴数据准备 搜集与分析有关资料、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图像。不同的遥感图像可满足不同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的要求。从宏观角度出发,使用TM数据进行的耕地调查,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家级要求。而在主要农业区进行耕地调查时,最好使用SPOT遥感图像。对于重要的经济地区,有特殊要求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色小比例尺航空遥感图像和TM多光谱数据或者高分辨率全色波段图像和次低多光谱图像相融合的方式,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收集近期各种类型卫星遥感图像、详查原始像片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新增建设用地报批资料、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资料、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调查和潜力调查资料、“城中村”调查资料以及各类文字统计资料等。对遥感图像数据进行几何纠正与配准,制作正射图像图。 ⑵技术路线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图像-图像对比解译、矢量底图-图像对比解译、图像叠加分析法、多时相直接分类法等。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地特点进行选择,往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精确解译,达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3、初步解译与样区的野外考察 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到实习的区域进行野外考察,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 4、室内解译 初步解译与样区的野外考察,奠定了室内解译的基础。建立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后,就可

如何解译卫星遥感数据

如何解译卫星遥感数据 卫星遥感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为基本数据源,根据它的属性信息建立数据解译标志,可提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如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卫星遥感数据的其他相关信息,将其转化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可建立较为完善的遥感信息解译模型,实现计算机对遥感数据的自动处理并解译和提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大大提高遥感数据提取和判读技术,增加数据采集的客观性,避免人机交互式采集时人工判读的主观性和不同人判读时的不一致性,缩短数据采集周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人类通过遥感卫星传感器获取和积累了大量遥感数据信息,但目前还不能有效处理和充分利用这些数据,遥感信息解译模型的建立则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此外,遥感信息模型作为地理信息模型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也有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遥感信息解译标志和模型建立的条件 现在,各卫星遥感传感器所选接收电磁波谱的波段范围大体相同,其全色波段范围也是基本一致的,目前主要依靠接收地面反射电磁波获取卫星遥感数据,有利于建立合适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和模型。经过几十年的应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卫星遥感数据和经验,且数据的质量稳定可靠,有利于建立公用的遥感数据解译标志和模型。卫星遥感技术发展很快,如法国SPOT5卫星影像分辨率可达到2.5米,并可获得立体像对,进行立体观测,为高精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和遥感影像信息模型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卫星遥感传感器和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很快,一些传感器的立体观测,各类遥感数据分辨率的提高和遥感 数据增强处理技术的发展,为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和遥感影像信息模型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解译和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支持。遥感数据处理和解译软件的发展为遥感信息模型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 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也称判读要素,它能直接反映判别地物信息的影像特征,解译者利用这些标志在图像上识别地物或现象的性质、类型或状况,因此它对于遥感影像数据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意义重大。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可以提高我国遥感影像数据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精度、准确性和客观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和气候差异很大,可根据地貌、气候条件,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类型地貌样区,在简型地貌样区建立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解译标志,有利于用正确的方法确定采集范围。对于某些特殊地理信息要素,可建立专门解译标志。在建立遥感信息模型时,可把这些属性添加到逻辑运算内。对于建立解译标志所采用影像的季节应避免植被覆盖度高的夏季,避免使用积雪较多、云层遮盖或烟雾影响较大的数据。要根据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取的要求选择遥感影像波段组合顺序及与全色波段进行融合。在对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

遥感图像解译课程设计 —“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与专题图制作”设计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指导老师:

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专题图制作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本次实习目的是加深理解和巩固《遥感原理与应用》课上的的有关理论知识,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专题信息提取以及遥感综合应用技术;锻炼我们熟练运用envi,erdas等遥感软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次实习的意义在于通过使用遥感软件独立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科学素养,为今后参加科学研究工作以及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原理和方法: 从卫星上获取的遥感图像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最后进行地物分类,提取出专题信息,才能够制成各种专题地图。 使用遥感处理软件ERDAS对得到的图像进行TIFF到IMG的格式转换、波段叠加、几何纠正、影像镶嵌、基于HIS变换的图像融合、图像裁剪、图像分类、专题信息提取和最后的专题图制作等操作,具体原理如下: (1)格式转换与波段叠加 ERDAS默认的文件格式是*.img格式,因此先要将获得tif格式的遥感影像转换为img格式影像。 多波段影像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为了便于后续处理,要将多个单波段影像叠加合成多波段影像。 参考影像具有地理信息,要将参考影像头文件信息添加进去。 (2)TM影像几何纠正 遥感所获取的数据,均存在几何畸变。因此需要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 多项式校正法是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对各种类型传感器的纠正均适用。在实习过程中,采用了二次多项式法进行几何纠正,该法可以改正图像因平移、旋转、比例尺变化、仿射变化等线性变形与扭曲等二次非线性变形 (3)图像镶嵌 因研究范围的要求,需要在几何上将左右两幅图像连接在一起,并且保证拼接后的图像反差一致,色调相近,没有明显的接缝。 遥感影像在镶嵌之前,必须包含投影信息、地理坐标信息,还要有相同的波段数。当然,在挑选遥感数据时,要尽可能选择成像时间和成像条件相近的遥感图像,要求相邻影像的色调一致。 (4)图像融合 通过增强处理突出图像的有用信息,使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得以强调,便于提高遥感图像的可解译性。基于IHS变换的图像融合使融合的图像既有TM图像的光谱信息,又有SPOT影像高分辨率的特点。

遥感图像的判读

获取遥感图像的目的在于提取和分析人类感兴趣的地物信息。目视判读是遥感信息提取的基础方法,也是目前最为准确和最常用的方法。即使作为发展趋势的计算机自动提取,仍需要以目视判读为基础和以目视判读为标准。 进行遥感图象目视判读时必须充分运用地物目标时空分布的规律性,如气候、植被、土壤等景观要素的纬度地带性、经度相关性、高度垂直带性、物候季节性等。要密切注意各类地物目标之间的相关规律,有些规律现象表现得比较稳定明确,如水平地带性、垂直带性等,有些现象则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或过渡)性,例如地震(带)的分布,土壤分布等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各种解译标志,包括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相互补充,彼此验证。只要坚持以遥感成像机理与专业知识、规律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就能归纳出具有相对普遍性与稳定性的解译标志,并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这些解译标志进行正确的判读, 目视判读可分为航空图像判读和卫星图像判读。 一、航空像片目视判读 航空像片目视判读是凭借人眼观察或借助简单仪器对航片进行分析和量测,以获取所需要的地面各种信息的过程。 在航空像片上,不同地物有其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特征是判断地物的依据,我们称作判读标志。判读标志是地物自身性质、形态等特征在像片上的反映。因而根据判读标志可以直接从像片上辨认出地物的属性及其空间分布等特征。 一般地,把影像形状、大小、色调与阴影作为常用的航片判读标志。 1、形状 任何地物都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由于地物各部分反射光线的强弱不同,所以在像片上反映出相应的形状,依据影像的形状特征,就可以辨认出其相应的地物。 例如:居民地的房屋影像一般均表现为规则的方块形状,河流常呈弯曲的条带状,公路常呈笔直的线状且灰度浅亮,湖泊常呈不规则的封闭区间,等等。 2、大小 地物影像的(尺寸)大小,不仅能反映地物的一些数量特征,而且还能据此判断地物的性质。 例如单轨铁路和双轨铁路从形状上往往不易区分,但量算它们的宽度,则容易区分。 由于地形和像面倾斜影响,同一航片上,同样尺寸的地物,位于高处者影像尺寸大些;像面倾斜时,不同部位的地物大小也不一样。 3、色调 色调在黑白航片上指影像的黑白深浅程度。它是地物对入射光线反射率高低的客观记录,像片上的色调从白到黑逐渐变化,一般可划分为7级:白、灰白、浅灰、灰、深灰、浅黑、黑。 例如:居民地的色调和周围山地或植被的色调、铁路和公路的色调与形状、河流深浅的色调,等等。 4、阴影 地物的阴影可分为本身阴影和投落阴影两部分。本身阴影(简称本影)是地物本身未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阴暗部分的影像;投落阴影(简称落影)是在地物背光方向上地物投射到地面的阴影在像片上的构像。 在像片判读中,本影有助于获得地物的立体感;在利用落影长度判断地物高

遥感图像解译方法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图像解译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分为两种:一种是目视解译,它指专业人员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另一种是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它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颜色、形状、纹理与空间位置),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其中计算机解译通常又可分为基十像元的遥感目标识别和面向对象的遥感目标识别两种。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领先遥感卫星数据机构,而且是整合全球的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分发不同性能、技术应用上可以互补的多种卫星影像,包括光学、雷达卫星影像、历史遥感影像等各种卫星数据服务,各种专业应用目的的图像处理、解译、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卫星影像的各种解决方案等。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贯穿中国1960年至今的所有卫星影像数据,是中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最多的专业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机构,提供多尺度、多分辨率、全覆盖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服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优势: 1:北京揽宇方圆国内老牌卫星数据公司,经营时间久,行业口碑相传,1800个行业用户选择的实力见证。 2:北京揽宇方圆遥感数据购买专人数据查询一对一服务,数据查询网址是卫星公司网。 3:北京揽宇方圆拥有大型正版遥感处理软件,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有10年以上遥感处理工作经验,并有国家大型项目工作经验自主卫星数据处理软件著作权,最大限度保持遥感卫星影像处理的真实度。 4:北京揽宇方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认证的国际质量管理操作体系,无论是遥感卫星品质和遥感数据处理质量,都能得到保障。 5:影像数据官方渠道:所有的卫星数据都是卫星公司授权的原始数据,全球公众数据查询网址公开查询,影像数据质量一目了然,数据反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数据处理技术团队国标规范操作,提供的是行业优质的专业化服务。 6:签定正规合同:影像数据服务付款前,买卖双方须签订服务合同,提供合同相应的正规发票,发票国家税网可以详细查询,有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两种发票类型可供选择。以最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障您的权益。 7:对公帐号转款:合同约定的对公帐号,与合同主体名发票上面的帐号名称一致,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公司银行账户,所有交易记录均能查询,保障资金安全。 8:售后服务:完善的售后服务体制,全国热线,登陆官网客服服务同步。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也称判读要素,它能直接反映判别地物信息的影像特征,解译者利用这些标志在图像上识别地物或现象的性质、类型或状况,因此它对于遥感影像数据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意义重大。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可以提高我国遥感影像数据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精度、准确性和客观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和气候差异很大,可根据地貌、气候条件,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类型地貌样区,在简型地貌样区建立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解译标志,有利于用正确的方法确定采集范围。对于某些特殊地理信息要素,可建立专门解译标志。在建立遥感信息模型时,可把这些属性添加到逻辑运算内。对于建立解译标志所采用影像的季节应避免植被覆盖度高的夏季,避免使用积雪较多、云层遮盖或烟雾影响较大的数据。要根据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取的要求选择遥感影像波段组合顺序及与全色波段进行融合。在对数据进行增强处理时,要避免引起信息损失。 在影像上选择典型的标志建立区的要求是:范围适中以便反映该类地貌的典型特征,尽可能多的包含该类地貌中的各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且影像质量好。标志区的选取完成后,寻找标志区内包含的所有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然后选择各类典型图斑作采集标志,然后去实地进行野外校验,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直到与实地相符为止。同时拍摄该图斑地面实地照片,以便于影像和实际地面要素建立关联,表达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加深使用者对解译标志的理解。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有利于解译者对遥感信息作出正确判断和采集,这对于用人机交互方式从遥感影像上采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作业区范围很大、作业人员知识背景差异也很大且外业踏勘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作业人员迅速适应解译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解译采集要求。但是人机交互式解译毕竟无法对大量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快速处理,这就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遥感信息解译模型,以便于用计算机对遥感信息进行解译和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是遥感信息模型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较为准确的遥感信息解译标志,才能建立较为实用的遥感信息模型。

遥感图像解译

遥感图像解译 作业一 1、横量遥感图像解译质量的指标有哪几个?每个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1)解译的完整性 解译的完整性标志着所得出的结果与给定任务的符合程度 (2)解译可靠性 解译可靠性指出解译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 (3)解译的及时性 解译的及时性包括图像资料的及时使用 (4)解译结果的明显性 解译结果的明显性是指解译出来的成果。 2、地物的特征有哪些,他们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作用是什么? 地物特征:空间分布、波谱反射和辐射特征、时相变化 空间分布作用: (1)分析探测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选择具有适当的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 (2)特测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又是在遥感图像上识别目标的参考数据。波谱反射和辐射特征作用: 可根据遥感仪器所接收到的电磁波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不同的物体。 时相变化作用: 通过动态监测了解地物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范围,并按照地物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光谱特征的时间效应来确定识别目标。 作业二 1、分析主动、被动微波,近红外和热红外遥感的异同? 不同: 主动微波遥感: 用人工向目标物发射某一波长的微波讯号,用仪器接收目标物反射的回波,然后根据它们发射回来的微波特征识别物体; 被动微波遥感: 用仪器接收自然物体和人工物体自身所发射的微波;

近红外遥感: 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的侦测图像; 热红外遥感: 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 相同: 都具有一定的波长范围。 2、叙述5类地物的辐射特征(水体、植被、岩石、土壤和人工地物)? 水体辐射特征:辐射通量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M=εσT4),因此水体周围地物之间微小的温度差异影响着辐射通量的变化。 植被辐射特征:各类植物间的辐射差异是由植物株体从地面和太阳辐射获得并储藏热量多少而定的。 岩石辐射特征:岩矿物的辐射与其表面特征—粗糙度、色调有关。粗糙表面比平滑表面辐射强,暗色地物比浅色地物辐射强。 土壤辐射特征:土壤的辐射是由于土壤温度状况决定的,土壤温度与水分的蒸腾散失、风化和化学溶解、微生物活性及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有关,与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有关。 人工地物的辐射特征:当物体接受太阳、天空辐射或地下热流补给时温度上升,温度上升的速度与物体的热惯性有关,因此辐射特征取决于建筑材料的热特性。 3、提高遥感图像解译质量的途径有哪些? (1)提高图像的分解力 (2)提高图像反差 (3)建立良好的感受图像的条件(即减少地物形状识别系数值) 作业三 1.详细描述地物在遥感图像上的特征? (1)色调与色彩 (2)形状(轮廓):同一地物由于图像获取方式的不同,其形状可能不完全相同; (3)大小(尺寸):地物图像的大小不仅影响面积的计算,其与构象比例尺的关系,常常形成所谓的混合像元;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概述 (2)

0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航天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各种运行于太空中的遥感平台多尺度、多层次、多角度、多谱段地对地球进行着连续观测,各种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源源不断地向地面提供着丰富的数据源[1-2]。如何从海量遥感数据中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加以利用,一直是我们急需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是随着遥感技术的产生而诞生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必须经过处理和解译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所谓遥感影像解译就是对遥感图像上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最后提取出各种地物目标信息的过程。遥感影像解译包括目视解译、人机交互解译、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解译、影像智能解译(即自动解译)等[3]。遥感解译经历了从人工解译到半自动解译,正在向全智能化解译的方向发展。 1遥感图像解译的基本概念 1.1遥感图像解译的定义 遥感图像解译,是通过遥感图像所提供的各种目标特征信息进行分析、推理与判断,最终达到识别、量测目标或现象的目的。遥感图像的解译过程,可以说是遥感成像的逆过程。即从遥感对地面实况的模拟影像中提取遥感信息、反演地面原型的过程。遥感图像解译分为:图像识别、图像量测和图像分析。 1.2遥感影像解译方法 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分为: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应用多种技术的遥感图像半自动解译[4]。 ⑴在目视解译中,解译者的知识和经验起主要作用,难以实现对海量空间信息的定量化分析。长期以来,目视解译是地学专家获得区域地学信息的主要手段。陈述彭先生曾肯定了目视解译方法,认为目视解译不是遥感应用的初级阶段,或者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遥感应用中无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它将与地学分析方法长期共存、相辅相成[5-6]。 ⑵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随着遥感手段不断地更新,遥感数据大量增加,这对遥感信息的处理和解译提出了挑战,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这些数据是遥感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和富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在完全智能解译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情况下,许多学者提出采用人机交互式的解译方法来提高解译效率和解译精度。 ⑶应用多种技术的遥感图像半自动解译可分为: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的遥感解译、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解译系统、影像理解系统和遥感智能图解[4]三种。 1.3遥感影像解译要素 1.3.1解译要素—色调(颜色) 色调(颜色)指图像的相对明暗程度。解译者必须了解该解译图像中色调的支配因素,如热红外图像反映地物发射特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概述 Overview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李海峰 Li Haifeng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工程研究所,四川德阳618000)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Sichuan Deyang618000) 摘要:地理信息系(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被称为“3S”技术,随着测绘、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3S”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遥感技术在近几年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重点论述了遥感的一些基本定义、图像解译方法、解译要素以及遥感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图像解译;解译方法;解译要素 中图分类号:TP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792-(2009)9-0225-0225-02 Abstract: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re known as the"3S"tech-nolog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s such as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etc,"3S"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s rapidly and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ome of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remote sensing,interpretation methods and interpretation ele-ments of images,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and in our lives. Keywords:RS;Image Interpretation;Interpretation Methods;Interpretation Elements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概述 225

遥感影像判读考试重点

第一章: 1.遥感影像判读: 既是一门学科,又是图像处理的一个过程 作为一门学科,遥感影像判读的目的是为了从遥感图像上得到地物信息所进行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研究 作为一个过程,它完成地物信息的传递并起到揭示遥感图像内容的作用,其目的是取得地物各组成部分和存在于其他地物的内涵的信息 2.遥感影像判读的任务与实施: 任务根据应用范围: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地物与现象的判读 实施组织方法:野外判读、飞行器目视判读、室内判读、综合判读 3.遥感信息的利用方式: 瞬时信息的定性分析:确定相关目标是否存在 空间信息的定位:空间分布规律 瞬时信息的定量分析:定量反演目标参数 时间信息的趋势分析:地表物质能量迁移规律 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 4.遥感信息的技术支撑: 观察与测量仪器的改变、产品形式的改变、生产工艺的改变、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 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遥感应用模型的深化 5.遥感影像判读的质量要求: 判读结果的完整性(详细性):与给定任务的符合程度,用质量指标评价 判读的可靠性:与实际的符合程度,用质量和数量指标评价 判读的及时性:资料及时;指定限期完成 判读结果的明显性:便于理解和应用 用户精度:正确分类/所有分为该类制图精度 制图精度:正确分类/参考数据中的该类 对角线:正确分类 总体精度: 第二章: 1.遥感常用电磁波波段: 紫外线:0.01-0.38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可见光:0.38-0.76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红外线:0.76-1000μm,近红外 0.76-3.0μm; 中红外 3.0-6.0μm; 远红外6.0-15.0μm; 超 远红外15-1000μm (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 2.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概念: 3.从近紫外到中红外(0.3-6μm)波段区间能量最集中而且相对来说较稳定 4.被动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等稳定辐射 5.对流层:地表到平均高度12km处,航空遥感活动区,侧重研究电磁波在该层内的传输特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综合实习 实习报告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1级) 班级组号: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刘继琳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是一次综合性的实习,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遥感图像的室内判读、内业初步勾绘,然后外业实地勘察调绘、补绘并进行外业调绘成果图的清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计算机成图等一系列的步骤,让我们充分熟悉航空图像和航天图像的基本特征,了解不同类型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掌握土地利用、地表覆盖、植被、地貌等方面图像解译和应用的一些知识和技巧,为将来开展遥感图像引用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资料与设备 室内判读与外业调绘的资料包括2002年QuickBird影像一张、2002年SPOT-5影像一张、2007年航空影像一张、Google路线图两张、薄膜纸三张等。 内业数字化成图资料除上述影像外,还有本组成员自行下载打印的该区域百度地图,使用软件为ERDAS、Photoshop等。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 更新调查实习分室内判读、外业实地调绘和内业数字化成图三个步骤。 室内判读是利用2002年10月获取的0.6米分辨率的快鸟卫星遥感影像和2.5米分辨率的SPOT5(实际是2.5米全色与5米多光谱数据融合的)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根据室内判读方法,对图斑的形状、大小、色调、位置、纹理等特征进行对照分析,依照分类规则,按10种地物类别进行判读解译,勾绘图斑工作底图,然后再与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要素并将其绘制到工作底图上。对于无法从室内确定是否发生变化的图斑,或变化不明确的,要进行外业实地调查,以确保更新的准确性。 外业调绘则对变化要素进行实地调绘、核实和补测。通过以上的工作步骤,完成对华农幅2002版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复核更新。对内业判读的变化图斑,进行实地核实,确定其变化后的地类,用铅笔在工作图上标明图斑的地类。对于内业判读错误的图斑,在工作图上用红色笔标明。对遥感影像与实地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调绘。由于遥感影像获取时间为2002年10月,其反映的地物和目前现状不完全一致,因此还需对遥感影像与实地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调绘。对于遥感影像上未反映的变化图斑,应采用实地丈量的方法将变化图斑绘制在工作图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