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的复习误区

申论的复习误区
申论的复习误区

申论的复习误区

同学们在复习申论的路上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困惑:申论为什么越复习成绩越低?难道我没有申论的天赋?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学习申论,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我看了那么多素材,为什么分没有提高?不都说努力就能成功吗,为什么我努力的复习过申论了,却取得了这样的分数?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的语文水平不行、政务知识积累不够!

遥想那些奋笔疾书的夜晚和努力奋战的周末,回忆那些认真积累的名人名言和报刊片段,反观眼前的申论成绩,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戳中了我们无处诉说的痛点。

我想告诉小伙伴,你是进入了申论学习的误区。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申论坑:

1. 闷头做真题

他们买来申论真题,牺牲所有休息的时间,牺牲掉与闺蜜死党玩耍的时间,挑灯夜读,将真题逐套搞定,与答案一点点校对。发现自己语言与某公某图某笔答案相比惨不忍睹,于是将答案华丽的辞藻全盘背诵。

在考试的时候,首先回忆自己背诵过的字句和相似的话题,用尽心思写下华丽的总结句子,结果申论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2.迷信《XX宝典》

我记得在去年在准备公考前,咨询一个考过公考的姐姐:“申论复习买什么资料比较好啊?”姐姐说:“买《XX宝典》和《申论范文XX》啊!非常好,把里面从头到尾都看完!”

结果我在第一次国考前,将这两本书从头到尾全部啃完,甚至将里面的方法都做好笔记。在看一半的时候有一种感觉:为什么这么深奥,一点没看懂呢,也不知道怎么用,一定是我没看完书的原因!结果在全看完之后,又有了一种感觉:他妈的为什么还是不明白,这本书在讲什么?我在考试的时候怎么用?我认为我自己相当努力啊,这两本书从头到尾看了两遍。

在国考成绩出来之后,只有46分!!!我真的是要崩溃了。

3.以申论教材为信条

教材毒我同学就中过。记得在2017年联考前夕,我与我小伙伴交流申论复习经验,当时我把我的复习方法都告诉他,他听过之后心生疑虑:“你这野路子行吗?我都把某公教材从头到尾看完了,你这水平我看不咋地!”说实话,我特别佩服他,他这么有毅力,中公教材很厚的,认真看一遍至少要一个月。我觉得他一定能获得好成绩!

结果成绩出来后,我打了82分,我同学只打了58分,都没有进面试分数线。

4.盲目背诵素材

有的小伙伴手中的素材很多,真是可以与图书馆相比。譬如《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瞭望》、《半月谈》、《人民日报》等。这些努力的小伙伴看过了很多素材,记住了很多表达,考试时将背过的表达都写了上来,结果成绩缺很低!

5.看重大作文忽略小题

很多同学认为申论小题不是重点,大作文才是每次成败的关键。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认为小题字数少分数少,字数很容易就能写满,没有压力;另一方面在写大作文的时候,遇到了字数上的难题,同时语言干瘪。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对比,让同学产生了错觉,认为每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正是大作文。但我想说,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大家不妨看看申论考试的阅卷流程:考生的每一道题都会经过两个老师独立地进行评阅(又称“背对背请阅”),他们都无法知道对方所给的分数。如果他们二人所给的分数分差在允许的误差区间内,那就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考生该题的最终分数;如果分差超过了误差区间,系统会自动将此份试卷交给第三人———组长进行三评,并以组长给出的分数为准。

因此,大作为作为没有标准采分点的题型,“背对背请阅”的二人就会倾向于打平均分,所以申论大作文想要达到一类文难度是比较大的!而小题有准确采分点,相对更容易拉开差距!

6.小题靠预感总结概括

有的同学在做小题时,追求的使语言的通畅和华丽、文章结构的完整、总分论点的归纳概括……但唯独缺少了对于材料内容的挖掘。这样的答案的确很“漂亮”,但是对于客观题,考官是有采分点的,这样的答案得分会比较好。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看了很多教材、真题、素材的同学身上。

7.小题仅仅罗列材料要点

这个问题与“坑6”恰好相反。有的同学明白所有要点要从材料中挖掘,所以把全部精力都用来找要点,在书写答案的时候简单粗暴——直接把要点按照序号排列。

但很多题目明确要求“归纳概括”、“有条理”、“有层次”等等,很明显是要求同学们合理归纳概括的。所以,仅仅罗列材料要点就会丢掉罗积分。

这里我再列出几个申论坑,但由于篇幅原因不再一一展开。

8.行测比申论提分容易

有人认为行测是重点,申论考的是基础,申论没有提高空间。这是大错特错得!!!行测再认真复习,75绝对是个瓶颈,而且大家成绩都差不多,申论才会拉开巨大分差。申论完全是客观化的,有采分点,有复习技巧。申论相对于行测更容易提分,而且提分相当快。否则我不会在短短两个月内从46提高到82分。

9.临阵换根好笔,说练字,但迟迟未动

大家都知道字重要,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同学忽略了练习字。与其说忽略,不如说是放弃,因为他们认为练字不如练题。但我想说,练字至少能让申论提高5分以上。

10.考试作答我要留1个半小时写作文!

有的同学第一次参加申论考试的时候,留下1个小时写大作文,但是犹犹豫豫没有写完。再次参加考试的时候,前面题目草草做完,留下一个半小时写作文。但这么做的代价是彻底放弃了小题,这样做得不偿失!

11.作文通篇抄材料,通篇用心写!

有的同学大作文没有一个小时绝对写不完,他们把大作文每一个字看的都非常重,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例子都用心琢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写大作文一步一个砍,写到最后精疲力竭,甚至可能写不完。

还有的同学通篇从材料中摘抄,总分论点和例子都来自于原文,语言也没有做转换。

这两种方法很明显都是不对的,第一类同学不了解考官批卷子的特点,开头第一段和分论点才是重点,别的相对次要。第二类同学更是犯了大忌,一旦发现大片的原文,会直接打入4类文的。

12.看题直接作答,忽略提示语

这类同学着急阅读材料、做题,但是他们确忽略了题目中特别重要的提示语,例如“对象明确”、“有条理”、“有层次”、“以……、……为对象”……这样的提示语看似平淡,但确实考官的要求。忽略的结果就是偏题、跑题、没有逻辑,最终导致严重的失分。

小伙伴们要认真查找自己是否掉到了坑里,要及时更正复习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加倍努力!

申论的核心和本质

为了引导同学们有效避免申论的复习误区,我将阐述申论的核心内容与本质要求,具体从“题目”、“材料”、“层次”、“练习方法”、“字迹”、“作文与小题的关系”六个部分展开说明。

1.题目的秘密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的体会题目的内涵,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

例子1:“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分)(2014国考地市级申论)

要求:(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3)不超过400字

题目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多层次格式题”。同学们往往纠结具体写哪些格式,这是考试时候一个很头层的问题,但题干已经告诉我们,只是大家没有察觉到。题干的关键要素非常多,具体包括:

A.材料范围:给定资料2;

B.起草文章主体:心理援助专家团;

C.文体:倡议书;

D.“以专家团的名义”说明要求书写落款;

E.“内容具体”要求抄写材料具体措施和内容;

F.“指向明确”提示我们要书写抬头对象;

G.“语言生动、有感染力”要求抄写材料时,保留有感性内容;

H.400字表面看起来很多,但其实减掉100字的格式,只有300字。由此可知,题干已经给出文章格式的要求,完全不用日常的积累,具体如下所示:关于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倡议书

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

……

心理援助专家团

**年**月**日

以上的要求同学们看出几条?

例子2:阅读给定资料4,谈谈你从中国高铁、中兴通讯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能分别获得哪些启示?(20分)(2015国考省部级申论)

要求:(1)紧扣材料,重点突出;(2)观点明确,表述有理;(3)不超过500字。

题目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启示题”,属于一种“多层次题”。题目要求时500字,但会发现写不满500字,这并不是考官给我们的格子过多,而是咱们没有品味出题目的深层次含义。题干的关键要素非常多,具体包括:

A.材料范围:给定资料2;

B.“分别获得”,要求答案必须按照3个主体分别论述启示;

C.“获得的启示”,说明所有的主体和对策需要进行启示性改编,不能包含过于细致的对策;

D.“观点明确”要求必须写出明确的观点段落;

E.“表述有理”,说明除了找对策层次,还要找积极意义层次,从而使启示更加有理论支撑,所以答案要书写对策和积极意义两个层次,500字绝对不多!

通过这两个例题,是不是发现题目的秘密非常多!我建议在考试的时候至少花费5分钟时间阅读题目,将所有细枝末节的问题弄懂,磨刀不误砍柴工。否则,题目都没搞懂,又何谈正确。

2.材料的指引

如果题目告诉“写什么”,那材料则告诉“怎么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在第二部门列出“迷信《XX宝典》”、“盲目背诵素材”、“小题靠预感总结概括”等申论误区,凸显出的问题就是脱离材料谈申论!而根本原因就是对于材料的阅读技巧不熟练。因此,我们要熟练应用各种阅读技巧,具体包括“总分关系”、“逻辑词”、“并列关系”、“事例”、“总结法”等各种方法。只有透过阅读技巧看到材料的逻辑本质,才能够找出最有效的要点,紧密结合题干材料要求,写出正确答案。

下面我就简要介绍几种阅读技巧。

一是准确寻找总分关系。先看例子,寻找此段对策的核心句子。

例子1:2008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建立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系统;面源点源治防联动,建立陆域污染源控制和综合治理系统;全面实施节水治污战略,建立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与整治系统等五大主要建设任务,体现了渤海环境保护任务的综合性、战略性与长期性,并强调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全面推进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以用,确保引进项目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的企业和产品,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这段总分关系比较隐蔽。如果不能很好的找出总分关系,则在着对策的时候会无从下手,感觉整个段落都是对策,在字数较少时就不能够有效抄写采分点。国务院的《……对策》往往不写,因为政策不是具体对策,政策的内容才是具体的对策。“规划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才是核心对策,简化后变为“加强保护与防治”,其后是“保护与防治的二级对策”,五大建设任务是完全并列的关系,均不抄写。“并强调……”与“保护与防治”形成对应,其总结句是“可持续利用”,前面是具体的方法。所以这段的核心是“加强保护与防治”、“可持续利用”。

可见总分关系对于理解文章结构的作用很大,所以是重要的阅读技巧。

二是善于发现逻辑连接词。在言语理解中,我们常谈到“四大关系”,即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在申论中,这四大关系对于理解文章结构和摘抄要点也十分重要。下面我举一个例子:

题目: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3)不超过400字。资料4

T市晚报刊发了一批“市民来信”,集中反映了城市市民出行中遇到的问题。

市民甲:8月下旬的一天早上,我送朋友去赵家口长途汽车站,发现这里是一个Y字形路段,行驶的车辆由两条机动车道汇聚到一条机动车道上。引人注目的是,在两条分支机动车道中的一条上缓缓行驶着大量公交车,一辆接一辆,车队一直排到Y形车道汇流口。刘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我从刘公铺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这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

这道题是“对策提出题”,属于“多层次题”中的一类。我们需要找到“问题层次”、“原因层次”、“对策层次”。上面这一段文字主要是“问题层次”。很多小伙伴

找问题的时候发现问题非常多,远远超过了字数的承载能力,问题就是出现在了不能准确区分“问题层次”与“危害层次”,而根本问题是不能识别“逻辑连接词”。

例如:刘公铺桥西这一站点设置在两条机动车道之间,我和朋友便是在这一站下的车。这里下车的乘客很多,从公交站牌看,至少有15条不同路线的公交车要在这一站停靠。这就使得上下车的乘客特别多,疏散时间增加,公交车停靠的时间也就相应增加,而之后需要进站的公交车排队进站的时间也被延长。我看到排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一直都保持在5辆以上,使得路面拥挤不堪。

这两句话暗含因果关系,通过“这就使得”这个逻辑连接词串联,所以前面一句话是问题,可以凝练成“站点设置不合理,多辆公交车停靠”。后面一句话都是这个问题的消息危害,统统不是问题层次。同事在危害之中还隐含着并列层次,通过“而之后”这个词连接,如果是并列关系,那么就是地位相等的,如果抄写就都要抄写,试问哪里有这么多格子。

又例如:我从刘公铺桥西站下来后沿着公交站绕了一圈,发现并没有能够穿过马路的人行横道。乘客如果想要安全地走到5米开外对面的公交站,需要返身走几百米去绕行赵家口天桥。这对于在上班时间急着换乘车辆的人来说太费时间,所以我看到绝大部分下车的乘客都径直走到站点与绿化带之间的空隙处,在大量的机动车流之间惊险地穿过马路。这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与登上天桥再下来相比显得方便快捷许多。

这四句话更然是因果关系,通过指代词“这对于”以及因果关系词“所以”连接。指代词指代前面的问题,也就是“人行横道、过街天桥设置不合理”,前两句话又暗含着并列关系。指代词“这”之后是问题所造成的危害,因果连接词“所以”更明显是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准确识别逻辑连接词对于梳理文章层次和结构、排除干扰素材很有帮助。

3.层次的关系

众所周知,申论无论是看还是写都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宏观维度,但是同学们对于怎么细分、层次如何在阅读题干和材料中应用、如何写答案等问题却没有深入的理解。

我通过大量的练题,认为的给材料划分为6个层次,分别是“含义层次”、“原因层次”、“问题层次”、“危害层次”、“积极意义层次”、“对策层次”。“是什么”层次等同于“含义层次”;“为什么”层次包括“原因层次”、“问题层次”、“危害层次”、“积极意义层次”;“怎么办”层次等同于“对策层次”。

那么如何应用这六个层次呢?首先,要清楚的指导题干问的是哪几个层次的内容。其次,要将材料的大部分内容分清层次,就像是将各种蔬菜分类撞到篮子中。最后,按照层次的分类进行概括和归纳。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的体会层次的关系,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

例子: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据某网站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时下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专家认为,

跟风现象折射了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如果说跟风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那么,不难想见,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当前人们的一种“预先失败”的窘况。文章中引用了英国学者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的相关阐述,试图把现代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这道题目是解释词语题,需要找出所有问题、原因、危害层次,并且将各层次的内容准确的写到答案之中。而这篇材料恰恰在区分3个层次的时候很有难度。我带同学们认真的分析一下。

先看第二段前两句:“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如果说跟风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那么,不难想见,这种“依赖”恰好凸显了当前人们的一种“预先失败”的窘况。”“预先失败”是题干的问题。“凸显”这个逻辑连接词很关键,它的作用是“等同于”,“依赖”等同于“预先失败”,所以“对各类专家的依赖”也是问题层次。第一句“来自于”是因果关系,所以“跟风”是“对各类专家的依赖”的危害。第二段剩下的部分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不再讨论。

再看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折射了”也是等同的关系,所以“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社会群体心理“亚健康”的表征”都是危害。第一段第一句是社会现象,不是重点。

上面这个例子来自于《2014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二题,对于研究清楚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帮助,大家可以做一下。

上面展示的仅仅是问题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启示层次之间的难点还有很多,例如对策与效果的区别、原因与问题的区别、主要对策与对策的区别等。但究其根本都是准确把握层次,从而夯实阅读材料的基础。

4.练习方法

在谈申论联系方法之前,我们先探讨下申论与行测的区别与联系。二者的相同点在于言语理解与申论对于阅读方法和技巧要求都很高,而二者的不同则在于言语理解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出较为简单的文章结构,申论要求在较长的时间内看出更为复杂的结构层次。申论文章难度更大、层次更多。

所以,行测言语重在训练快速反应对应结构,申论重在训练精细化阅读能力。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完全领悟,精细化阅读正是需要这样的反复阅读练习。

谈到这里,我们便得出了申论的练习方法——求精不求多。如果复习国考,我建议同学们买好11年至18年地市级及省部级共16套真题,每套题目至少做3遍以上。如果复习联考,则购买本省及国考地市级真题,也要做3遍以上。

5.字迹的重要性

字迹对申论成绩的影响相对比较大,往往和分数呈正相关趋势。

第一,字迹清晰是王道。很多考生对申论考试有误区,认为申论高分必须配有一手“好字"。但是实际考场上,我们的卷面需要做到的应当是清晰,而非优美。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字迹清楚,便于阅卷人判分。

第二,考场不是书法比赛。“好字”是个目标,但是也存在误区。好字在申论中强调的是清晰可辨识,再这一基础上,所谓的好字才能谓之锦上添花。很多同学习惯于书写连笔字,即便写的一手“好字”,也不能带来高分。

第三,要在清晰与时间之间寻求平衡。申论时间非常紧,要是想写的清晰自然要一笔一划,但是时间并不允许,所以我们要寻找到平衡。同时,还要在不重要的地方适当放宽字迹要求,例如大作文的最后两个分论点的书写上,这里考官往往不会看太仔细,所以我们要加快书写时间。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给大家三点建议:

一.平时训练一定要使用申论格子纸,养成申论考场上的书写习惯;

二.如果学习周期足够长,每天坚持半小时练字,必定大有裨益。练字时更加建议正楷,而非行楷;

三.在清晰辨识的基础上,注意书写速度。申论答题书写量大,一味求“美"而忽略书写速度则易出现不能按时完成答题的状况。所以需要大家在平时练字的过程中,除了注意框架结构,也要注意书写速度,以期更符合考场实际要求。

申论小题做题技巧

在第三部分已经将层次、总分关系等本质逐一阐述,在这部分我将讲解制定合理答案的方法。

申论为主管题目,因此答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市场上培训机构的答案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一旦答案指导错误,我们练习就会事倍功半。

基于以上问题,我建议同学们采用下面的方法制定正确答案。第一步:首先自己充分阅读材料,反复书写答案,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第二步:找到至少三家机构的答案,详细分析。具体分析:哪里是文章原词原句有出处;哪里是答案编造的词;哪里是答案有,自己却没有的部分(是原词原句,不包含答案自己yy的词);哪里是答案虽出自原文,但自己认为没必要的部分。要分析以上四个方面。第三步:通过以上分析,在原文画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的字词,得出自己答案缺失或多余的部分,从而得出完整的要点。第四步:要点全了之后,再根据自己和答案的理解,来梳理逻辑思路。

为了正好的帮助大家理解小题做题方法,我举一个例子。

例题:“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资料3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的“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

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第一步——形成自己答案:

这句话意思是通过水能形象具体理解柔的含义。一儒之柔的含义:1.是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中国的弹性、固有的柔顺性,不是软弱无力、废弃一切作为,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2.中国人等待忍耐的品格。3.塑造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侵略性。二水的特性:1.柔是水突出特性。2.以水喻道有古老传统,弱者道之用是水的柔弱,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3.水不定形正是道的品格。因此,水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意义是双关的,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向,让人们由此及彼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第二步——参考答案:

为了清楚的给同学们展示清楚,我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

点评:1、尾句都江堰完全是例子,不用写。2、黄色部分是儒之柔的作用,这块我认为可以根据字的多少斟酌考虑。3、点找的不算太全,但还可以,逻辑我认为不好。

点评:点漏太多,字数明显不够。逻辑不好。儒之柔的作用和前面那个答案一样道理。

点评:这个答案很垃圾,没有尊重材料原词原句,都是自己编造的词,15分也就5分顶天了。但逻辑我比较认同。

申论文章写作常见误区解读

申论文章写作常见误区解读 在公考培训行业有“得申论者得天下”的讲法,而在申论考试中,则是得文章写作得申论。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在文章写作的学习方面总是不得其法,无从下笔。甚至备考的过程中练习了很多篇文章,考场上依然写不出好文章。这是因为很多同学对于申论文章写作存在很多误区,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提高同学的写作分数有所帮助,助大家早日脱离苦海。 一、高分文章是没有有模板和套路可言的。好的文章不管哪个阅卷老师来阅都可以得到高分,而千篇一律的模板文章往往容易得低分。如果说高分文章有套路的花,那也是议论文的套路,也就是说论据证明论点。所以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写的文字对论证论点有用吗?其次,议论文最能体现一个考上的文化底蕴和思维表达能力,作为阅卷老师来讲,他们很愿意看到有非凡的见解和独立的思考能力的考生,也就是说大作文的写作应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二、文章写作避免假大空,打官腔,要接地气。语言表达流畅规范具有美感对于申论的高分文章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很多考生在大作文写作中常常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甚至误以为堆砌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就是语言规范,比如文章一开头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等等,这是典型的低分写法。引用国家领导人的也并不一定能够得高分,因为他们的话有时候不能够直接用做论据,高分文章一般引用非政治人物的名言。更重要的是,有时候即使没有华丽的词藻的文章同样可以得高分,因为对于议论文来说,语言色彩占的分值比重并不大,更重要的是,你的论点,以及论据是否能够充分论证论点,结构是否完整等。 三、审题很重要,题目大于材料。就现在的文章写作题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与题目有关。因此,应当紧扣题目中的话题,再紧扣与该话题紧密相关的材料。题目是根本,材料是语境。比如: 2011年国考(副省级)的文章写作是有史以来平均得分最低的文章,40分的文章平均得分只有9.7分。题目中的话题是“黄河精神”,但通篇材料6900字,却没有提到“黄河精神”四个字,都是在谈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但文章要围绕“弘扬黄河精神”来写。 四、不要忽视特殊细节。比如,联系社会现实,文中就要有具体案例和具体数据;联系自身实际(自身经历或自身感受),就要联系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社会实践来写作;关于“说开去”,2008年国考也曾考过一道这样的文章写作题,要求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是命题作文,要求更直接。“说开去”就意味着全篇文章不能仅仅只写怒江水电开发,更应当放眼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合理开发没有错,但人类更应当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唯有如此,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以上是申论的文章写作的备考练习中同学们所容易忽视的共性问题,还有更多细节上的易错点会在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申论写作 - QZZN论坛 - 公务员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申论写作 - QZZN论坛 - 公务员论坛公务员考试论坛隐藏 快速浏览 公务员考试学习交流区 公考杂谈/2010国考专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写作面试地方各省市公考论坛国企|事业单位招警考试乡村工作版公务员考试资料分享区 行测资料下载区申论资料下载区面试资料下载区专业考试企事业考试资料下载区其他公考资料 Q友中心 公告/建议/表彰/举报公务员生活工作/职场/求职 QZZN的故事 QZZN原创茶馆 首页2010国考行测申论面试福建山东浙江广东江苏安徽四川上海河南辽宁江西湖南天津重庆湖北北京更多.. 登录注册 游客帖子: 今日: 我的主题我的回复我的收藏好友近况登录IP: 121.194.119.133 好友搜索帮助 QZZN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wind 地方各省市公考论坛 福建公务员考试论坛 四川公务员考试论坛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 安徽公务员考试论坛 QZZN论坛 » 申论写作 »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新帖 主题 :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 作者:memexiong 楼主 09-8-27 17:16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 眼看2009年各地方公务员考试的硝烟还未能散去,那看起来似乎有些遥远的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在很多积极狂热的公考份子带领下,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怎样才能更好的计划复习,从而一举攻克下这千人抢万人争的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呢?” 相信这个疑问绝对是大多数奋考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他们心目中最热切关注的问题吧。 那么在这里我将用自己成功考取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丰富经验,来指导下将要踏上这个2010年国考舞台的考生们,要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复习,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很多考生都会在复习时觉得,申论很烦琐,行测很难做,考试教材及方法就更难选择。因此针对考生们普便遇到的这些问题,我在下面精心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奋战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三招致胜复习策略。 在正文还没开始之前,我首先要补充说明一下:我自己一向是很崇尚亦娱乐亦学习的教育模式,因为轻松的文字语言比较容易使读者接受,也只有充分调动起读者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更好的吸收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因此我在下面讲述到的一些复习方法中,也都是采用了这种很白话,很幽默的文字来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希望考生可以在很轻松的读完这篇文章时,自然而然的就充分吸收了文章中所讲述的复习方法。 复习第一招:对待申论要像对待上司——领导心思你只能猜 既然是把“申论当上司”,那么首先你就要摆正自己在他面前的位置。你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不是你的朋友,你不用也不能在他面前做不必要的倾诉、抒情、发表过于偏激的言论,否则你会吃大亏。你们之间的每一点点交流都是有一个大体不变的框架的、而且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向性的。 其次,要知道他想听到的是什么,你们之间正在进行的这个必须是个有效的沟通。你不必做他思想的克隆人,事实上你也做不到,但你至少应该知道他在向你提问的时候,希望你做出大体怎样的回答。你的态度必须是积极的,你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往后退;你的看法和建议必须是有建设性的、切实可行的,否则他凭什么提拔你呢,对吧?等着他关注的人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长队呢。 最后,要懂得包装自己。想让上司重视自己不是那么容易的,肚子里有货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要能把他们唱出来、唱的好听。这一方面一直是我的弱项,不过好在申论相较真实的上司来讲毕竟情绪啊、个性等等这些主观因素都已经很少了,所以困难并不是特别大!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误区盘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误区盘点 综合写作作文申论中占据百分之四十分值的一道题,基本上占据了申论作答的半壁江山。得申论者的天下,可以说得综合写作者也可以的天下。但是综合写作对于高考之后已经不再写作的考生来讲是一块心病。于是申论考试,抄材料拼凑作文者有之,对作文生搬硬套胡乱写者有之,当然无论是哪一类考生,最后的得分都必然不会高,这其中有考生对申论写作的几个误区引起的。 那么,我们就谈一谈申论综合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写好论点。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申论综合写作中论点的确立就是整篇申论文章的眼睛。透过申论文章的论点就可以看到作者对整个申论的把握理解程度。通常情况下,阅卷人在批阅申论综合写作时,首先看的也就是文章的论点。看一看申论文章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论点?看一看申论文章的论点是否是正确的?如果这两点全部采到,那么这篇文章通常将不会拿到一个较低的分数。因此,在申论文章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在明显的位置提出正确的论点,同时要把论点突出出来,以博取高分。 如何提出一个正确的论点呢?这需要考生对整个申论做系统的把握和理解。在真实的考场中,出于对时间的有效利用,很多考生会看题作答,也即审读题干后,看一看题干中要求的作答范围,只阅读每一道题相关的材料范围,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偏差。虽然每一道题的作答范围都审读的极其到位,看似没有任何偏差,但是,在作答完前面的小题之后,到了综合写作就会出现的极大的偏差。主要是考生对申论材料特定事实的把握不准确,这时候即便是写出来的论点大方向是对的,但对于命题人想要考察的大方向下的小细节却把握不到位。此时这样的一篇作文最多是有主题,但是不清晰,于是就很悲剧的进入了三类卷的行列,想拿高分难度登天! 如何将申论文章的论点放在突出的位置呢?所谓的突出位置,最突出的也就是申论文章的标题了,把标题作为申论文章的论点可以让阅卷人一眼看到,明晰文章的大致内容,这时候会给考生的作文增分不少。当然很多人会担心标题和文章不对号,怕写错。那么这时候,在申论文章的第一段明确的提出论点不失为一个突出论点的好方法。也提醒广大考生,把握正确论点,突出论点是写好申论文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申论大作文怎么备考

申论大作文怎么备考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_申论模拟考卷6

2019年多省联考申论模考(第六期)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应试者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试者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2018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医美行业增速超40%,总量超1000万例,增速是全球6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美第二大国。预计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将突破万亿元。整形美容业也成为居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 虽然增速迅猛,但医美行业在“野蛮增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一直备受诟病,成为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行业的迅速扩容,医美行业的未来必然渗透到全民生活的多个方面,因而其发展方向也受到了多方关注。 材料2: 一年一度的人民网两会特别节目“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刚刚结束了20个专场,最值得关注的是,在2018年里人民网作为央级媒体代表,首次大胆接触医美话题,特别开设了“美丽与健康”为主题的板块,就网友们提出的尖锐话题,分别邀请了行业内的著名专家、协会领导、民营机构总裁等代表,首次向公众开讲医美话题。 刘琳琳:我们的一种感受是很难规范。首先,现在市场滋生了一些黑诊所、黑会所,有“幽灵医生”的出现。而这个市场对于广大的求美者来说,很多对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的概念分不清楚,一是需要我们大量的宣传和科普,二需要卫生行政监主管部门、监督部门以及

突破申论考试误区

突破申论考试误区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有50多万考生参加,申论平均分为28分。2008年,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超过80万,申论平均分依然不到30分。2009年考生人数激增但是分数依然没有起色,众多统计数据使得许多考生“谈申论色变”,同时也引起了多方关注和思考。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众多考生在申论考试中成绩不佳,是分析能力欠佳,或者写作能力不行,还是理论材料准备的不够充分?经过对历年申论真题的仔细揣摩和与考生的交流发现,这些都不是造成申论低及格率的根本原因。考生对申论考试的认识存在误区是一种普遍现象,总结起来,是考生对申论考试的解题方法、思维方式和写作规律认知模糊或知之甚少,绝大多数考生不懂得申论之“道”。 这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申论成绩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 很多考生在考试之前都会认为申论考察的

是写作水平,申论成绩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的,但是考完时候会发觉申论其实是有章可循的,和我们平时的写作不一样。 写作水平是长期积累的,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认知逻辑下,很多考生便认为申论考试的准备与否无关紧要。对于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的人来说,准备也是白准备;对于写作和表达能力都较强的人来说,则无需进行刻意的准备。实际上,这正是误解申论考试的两个极端。 按照这种逻辑,很多人轻视申论考试的准备,只注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复习,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行测”的试题。而事实上,这种关于“申论就是纯粹写作考试”的认知致使人们偏离了正确的申论备考方向,从而距离公务员的梦想越来越远。 其实申论在本质上是一种材料阅读与分析基础上的集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分析问题成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或对策于一体的案例分析题。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日趋完善和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日趋激烈,申论考试也由开放式向封闭式

申论一个月备考计划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申论一个月备考 华图教育王鑫 轰轰烈烈的国考已经结束了,大家进一步开始准备省考考试。就陕西省省考而言,同学们现在好似头疼到难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时间的把握不足。在以往的课堂上,我不止一次告诉同学们今年考试可能会在4月份,但是更多的同学还是不知道这个消息,不管如何,现在需要同学们在最后一个月内把所有能做事情全部做好,做最后的冲刺。 现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如何在最后一个月进行申论的备考! 一、字 第一点就强调字。字体很重要,往往考上的同学都是写一手工整的小楷书。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在阅卷的过程当中一直都是按要点给分,一眼看过去,有什么信息点,给多少分,时间有限,工作强度大,不能因为个别字体写的不好而放慢速度。所以,字体一定是重中之重,需要在形式上不脱后腿。不过也有同学说,如何将字体写的符合我们的评卷老师?自己的一点意见是在写字的时候居中贴底线,而且写字不要歪歪扭扭,对大家提高分数有一定帮助。 二、语 语,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同学的语言。语言的表述一直是同学们在考试前最难受的一个难题。那么语言如何提升?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个理论进行提升,那我这里更多的是给大家一点建议,对大家在一个月内的提升有一定帮助。首先,语言要有官样性,如何进行官样性的提升?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半月谈和南方周末的文章进行一定的提升。其次,语言要有时代性,何为时代性?简单直接的说就是要将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和时事政治联系在一起。这里主要是希望同学们在考试前读一些十八大的报告文章,主要是语言的提升。最后,语言要有精简性,就是在答小题中不能逾越格子,字数要有一定的控制。 三、意 何为意?主要是写的文章意境要比较高。申论文章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这里跟大家谈谈如何进行意境的提升。省考中的文章一般都是以策论文为主,那么同学们就需要写好对策。意境的提升就需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申论从61分到84分的复习经验

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是我最后一次公务员考试了,政审已经通过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去上班了,进的是别人说没有关系绝对进不去的单位,我只想说,只要你有足够实力,灰色潜规则是奈何不了你的。我并不擅长这种考试,但是这次的申论81.5分的得分让我占足了便宜,笔试成绩就高出了第二名一大截,最后面试没有一点风险地就成功了。 这次考试完了我发现申论绝对是有窍门的,而且是大窍门!作为回馈我以我最详尽的表达来介绍一点经验,希望对还在为公考奋斗的坛友有一点作用。 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完我的文章,我只能说,我把我知道的诀窍都抖出来了^_^。 一些牛人可能要笑我了,申论80分以上吹什么。我在这里不是炫耀,因为我在这次考试前的15天的一次地方考试中,我的申论才68分,而之前的申论也从来没上过60分,这短短15天里我觉得我的方法是可以让大家参考的。 【讲述】 引子 我真正说来复习公务员断断续续也有半年时间了,我以为申论无非就是多练猛写,每天写一篇,坚持了大概有一个月,终于坚持得恶心了。但是从最开始半天挤不出来一句话到后来确实有话可说了,写作速度也上去了。每次模考或者正式考试也好,行文总是行云流水,考完感觉甚佳。但是每次考出的结果非常失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甚至一度以为我天生申论就写不好了。 偶遇 在最后一次考试的前一个月左右,我遇到了一位老师,他是我们学校里面中文系的老师,以前参加过职员考试申论的阅卷,我说起我公考申论的惨痛往事,他就向我索要了一些写过的文章,说可以帮我想想办法。我拿了自以为写得不错的一些申论文章给他看,看完他叹叹气对我说,你写的文章是不错,但这不是申论,申论有两点比文章本身内容还重要,那就是“结构和条理”。结构和条理,这两点的指导对于我来说就跟没说一样。他跟我细说了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两点的重要,不但要有结构,而且要结构精美,不但要有条理,而且条理要很容易看出来。这开始让我的申论写作有一点头绪了。 实践的提点

如何提高申论水平

如何提高申论水平 申论的写作内容:近年来多会考时事方面的题目,所以时事政治、国家大事、重大新闻一定要关注,并且要了解深些。关键是在考试时候拿到题目后要能将自己知道和了解的东西运用申论的写作方法含义深重的将其表达出来。 如何提高申论水平 一、要站在政府角度 公务员是什么,很简单的说,就是为政府行使为人民服务权力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政府,那么在我们的写作中自然也要具有政府色彩。要使文章站在政府角度首先就要改变平时很多口语化、个人色彩的语言方式,不可以过多的带着个人喜好或情感色彩在里面,而是要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特点,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发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正确的共产党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站在政府的角度,用政府语言说话,这样的方式才能做到出彩。 二、要综合全面的思考问题 申论考试很注重的一点就是解决问题。虽然很多东西来源于材料,但是很多东西是材料能够间接体现出来的。所以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只有全面把握,才能达到材料中所体现的深度。一个好的作家能写出好东西,原因就是他的东西写到别人的心坎里头去了,申论写作也是一样的。写的深,就是水平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所以不能把认识停留在表面。像最近有一个关于“天价理发店”的社会新闻,是向两个理发的女中学生索价一万二。通过新闻媒体的曝光和社会舆论的谴责,这个“天价

理发店”关门了,但是我们必须要深思,何以这家“天际理发店”用这样的方式经营了四年之久。首先分析原因,如经营者利益熏心,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不强,还有执法者的执法力度不严厉等等方面,认识到原因之后再寻找对策。而从这样一个事例,我们要能看到社会还存在其他的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对待一个问题要做到全面的思考认识。这样才能更好更深层次的把握住,才能使文章出彩。 三、提高申论文章的主旨 申论文章很讲究一个高度,在解决问题时候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如当下的热点:和谐社会。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是和谐社会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政府的很多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都体现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民主法治,我们就能很自然地联系到法治社会;关于现在社会的法律还存 在缺陷以及公平正义等问题,可以包括人民权益的公平,也包括了市场经济的公平;还有现阶段很热门的公平和效益之间的 关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都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时下我们常说的生态文明,环境保 护等问题。08年国考的就是生态文明,我们能拔高到建立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高度;07甘肃的垄断行业,说明 市场呼吁公平和自由,我们能拔高到建立公平正义、充满诚信的和谐社会的高度。08年北京的行业自律说明市场上的自律 性不够,我们能拔高到建立一个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高度。这样的拔高是合理的、正确的和自然的,而不是目空一切的高谈阔论。 所谓的拔高,是主旨含义的升华,我们需要在表面的事情

申论考试答题误区和答题技巧

申论考试答题误区和答题技巧申论考试答题误区和答题技能考试策略误区:认为申论答题“写作”最重要,所以将绝大部份时间和关重视点都花在了最后1题逐一大作文身上,备考时根本不对小题进行系统温习。更有甚者,是先写完最后1题大作文,有时间剩余才匆匆忙忙去答前面的小题。结果,则是致使大作文照旧等次不高、得分不多,前面的小题更是由于时间分配较少、答题仓促,失分较多。这就是绝大部份同学申论总分不高的缘由。 真实情况: 1、阅卷考官阅卷任务重,而考生多、试卷多,如果我们仍像写大学毕业论文那样写申论,就算我们写出来了,阅卷考官也没那末多时间去细看。而阅卷考官不够时间细看,那就没法找出踩分要点来评我们高分。所以,如果我们转而用“讲话的方式来答申论” ,便可能到达“与阅卷考官面对面交换” 这样的效果。 由于面对面的交换、讲话,是最能让对方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快速清楚的明白我们所要表述的重点内容。 2、同时纵观省考、联考、国考,申论试题中,前面各小题的分值占了总分数的6成,少的也最少占了5成以上。例如:多省联考中的江西卷,前面小题共4道总分占了60分,而后面的大作文分数只占了 40分,小题的分数足足比大作文高了20分。 又如:国考申论卷,前面4道小题也是占了60分的高分值,后面的大作文仅占40分。广东省考的小题也占了最少50分。 综上,可见前面小题的重要性。 同时,由于小题的客观性相比大作文要强,从而决定了小题的采分点会更容易在给定材料中找到,所以小题分数提高的可能性

要远高于大作文题。要远高于大作文题。 每道小题,如果我们要提高3分,只需要我们找多3到5个采分点就能够了,那两道小题就可以提高6分。 而如果申论能比对高6分,那我们就可以和对拉开很大的距离。 但是,要想在大作文上提高6分,那就不是简单的找多35个采分点所能到达的了。比如说,你的大作文1般能拿到7成份即28分,那末你想在短时间内提高6分以到达32分即8成份,那是相当困难的。大作文要想提高6分,需要比在小题提高6分所付出多的时间和努力要多几倍乃至10几倍还多。所以,在答题战略上,必须做出正确的调剂,小题是我们迅速提高分数的最有效的突破口。 而“用讲话的方式答申论” ,就是用最简洁、清楚而又有逻辑、有条理的语言文字,将题干的问题,向阅卷考宫说明白、写清楚,力求让阅卷考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扫描和定位到他需要的关键词语、短句等答案点。 为何要用这样的方式答申论呢?由于阅卷考官不是我们大学里的毕业论文导师,阅卷考官他不喜欢看论文,他更希望考生“用说话的方式”,来简明、清晰的说出他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扫描到的答案点和踩分点。 最为主要的1点就是:满足考官的心理期待,你的申论答卷就可以脱颖而出。 首先,阅卷考官是1个正常的人。1个正常的人,他一定有情感,有开心的时候,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更加重要的是,1个正常人,在1个集中的时间重复做1件事情(进行阅卷),他的内心肯定有疲惫感。所以,阅卷考官在做批阅申论试卷这个工作时,他的心

教你一小时学会写申论(绝对经典啊)

教你一小时学会写申论(绝对经典啊) 申论,作为一种考试专用的特殊文体,军转在复习备考之前都接触不多,文字基础强的和基础弱的,差距其实不大。“大笔杆子”在申论考试中“败走麦城”,“新笔杆子”在申论考试中“胜利突围”,每年都屡见不鲜。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对申论,首先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绝不能感觉自己基础扎实就轻视放松,越是陌生的对手,越是要心存敬畏;也不能因为自己基础薄弱就妄自菲薄轻言放弃,越是没有基础反而越不受习惯思维的约束。其次,要切实摸清弄透基本框架套路。申论,其实就是新时期取仕考试的“新八股”。随着大家复习的深入,对申论应该多多少少都知道了点门道。前面两道小作文,一般来讲都是按点给分,答案基本都是从材料中得出。最后的一道大作文,别管他是政论文、议论文还是什么文,你都要尽量用申论的框架和套路来写,以一变应万变,有模式无定式。答题时要注意细节,一定要看清限制条件和作答要求,两道小题要弄准是让你罗列现象、总结归纳、剖析原因、提出建议还是制定对策,做答时尽量使卷面清晰美观,各层各段的字数要合理分配。再次,要在多写多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个详细解释。以去年我在情怀网申论练习时上传的一篇习作为例,具体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省略,直接发答案: 第一题:材料深刻反映了当前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1]由于金融危机“寒流”对我国经济实体的影响,农民工用工数量急剧减少;农民工就业技能相对较低,从业素质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地方政府在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方面还不够到位,从而导致农民工就业遭遇“严冬”。[2]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在外无工可做,返乡后无事可干,家庭收入锐减,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3]随着政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各方正在齐心协力破解这一难题。[4](200字) 注解:[1]用一句话概括引领,开门见山说明是个什么问题或者需要回答什么问题。 [2]根据作答要求归纳并分条罗列材料反映的现象或者原因或者对策,一般至少要写三条。 [3]用一句话概括问题存在的现象或者原因或者危害。 [4]用一句话总结目前现状或者展望前景。 特别提示:[1]—[4]各层所占的字数比例,大致按照1:3:1:1来进行分配。

申论高分、申论技巧申论78分之路(回想起来都心酸,经验奉献给大家)

申论78分之路(回想起来都心酸,经验奉献给大家)2009年大四下学期参加2010年度国考,开始就走上公考这条心酸路,主要是申论,行测还可以。2010年度申论42(纯粹裸考)、2011年度工作后经过两三个月努力复习,申论39(无语),2012年度再奋力复习半年,申论38(吐血,崩溃),期间也参加了两年省考,申论也是60分左右,始终没有进面的机会。经过之前这么多次的失败,可以说是对申论充满了畏惧,特别是国考申论越复习越低分,简直跳楼的想法都有了,无论我怎样努力和折腾,申论还是老样子,心里根本没底,感觉申论答案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天上神圣。反正和行测相比,感觉申论就是脑力活,就像遇到数学难题一样,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准备,如何去着手,就算给一年时间,好像结果比裸考的结果是一样一样的。如果能用苦力去换取申论高分,我当时宁愿去农村干半年农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已经把自己搞的心灰意冷。所以就特别希望得到什么灵丹妙药来对付申论(呵呵)。因此,今年省考前几个月特别留意申论高手的心得体会,特别希望有神仙来点化下。考前几个月把论坛、百度甚至google(hk)里面关于“申论技巧”“申论高分”等字眼的信息和资料全部看过一遍,也加入不少备考群,看看有没有高手指点,简直病急乱投医。期间有幸向一些高手学习和探讨,特别是得到一位高高手“引路人”的指点(引路人QQ:1810123549,qq群:386506440。强烈推荐。此人申论方法很有效,他先从基础方面的教起,讲授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对策的方法,大作文的结构和思路行文等,最后是练习,批改。强调申论的源于材料而又高于材料的思想,非常管用。后来引路人的辅导效果在我们几个人的省考

2011~2015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试卷及详解(专科类)【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真题精选 2015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试卷及详解(专科类)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纸! 一、给定资料 1.A县这座曾经一顿饭工夫就可以横穿的小县城,现在环线有了、广场大了、楼多了、街宽了、灯亮了,处处显露着向大城市看齐的雄心。短短几年间,A县城区面积由不足l0平方公里扩至近20平方公里,人口由不足10万增至20万。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不少人从外面回来,迷失在楼群车流之中,找不到回家的路。 一位种了几十年水稻的新市民说,进城不只是换个地方,更是换个活法。村头闲聊变成广场漫步,坐便取代蹲坑,大超市冲击小卖部,城镇化的时代洪流一改农村长期封闭、单调的生活状态,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变化,乡亲们也有各种“吐槽”:规划落后、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学校人满为患、公厕难找、停车不便……从中我们体会到“城市病”

正在向一些中小城市和新兴城镇蔓延。 如果说种种“城市病”反映城市功能不全、百姓生活不便,那么城市发展的误区则挤压着人的发展空间。城市建设铺摊子、摊大饼等做法还较有市场,不少基层干部面对大片“有奠基无下文”的项目用地也是忧心忡忡。相比城市资源的空置,群众权益的“悬空”更让人忧心。 专家指出,我们的城市化必须从“速度型”转向“质量型”,由“物的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中的“人”,既泛指全中国13亿人口,又重点指的是8亿具有农民身份的国民,尤其是长期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2.6亿农民工群体。谈及城镇化只论及农民的城镇化,实际上是不全面的。因为人的城镇化要求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这种一体化本质上是“城里人”和“乡下人”互化的过程,“乡下人”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加快了城市的繁荣,“城里人”也理应带着资金技术到“乡下”经营农业活动,给农业农村输血补钙。只不过“城里人”是自建国以来凭借城市户籍享受了“剪刀差”等带来的比“乡下人”更多更久的公共产品等社会福利的既得利益群体。例如,“乡下人”曾向“城里人”免费提供了几十年的“商品粮”、“商品棉”、“统筹提留款”等农副产品和资金供给。为了支持城市发展,农民和农村几乎被“掏空”或“半掏空”,由此产生农民、农村生存与发展的严重贫血缺钙现象。所以,城镇化与8亿农民的利益格局调整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农民市民化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中最艰巨最关键的任务。 2.位于华东地区的福山镇,2010年确立为该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程的试点镇。福山镇在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引导人口集聚。在实现人口集聚过程中特别注重通过加强各项民生建设达到“育人”“留人”“化人”的目的,在改变“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最终实现促进社会融合、打造城市生活共同体的目标。福山始终把农民工群体作为福山重要

新整理申论写作要点

申论写作要点 申论写作技巧一、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3.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4.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5.对策是什么。 二、阅读的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类。三遍四步法,用30-40分钟。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者关键句, 1.首尾句原则 2.关联词原则

3。常见词原则: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测,分析,强调,指出,认为。 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 一般标注关键词即可,但最终要的是把握材料的整体性,材料之间的关联性,材料在整个申论材料重的地位,以及从哪个角度分析对自己最有利。特别要注意的是典型现象,事例和图表。 第三步:分门别类,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 横向原则:并列关系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四种现象等等。对立关系如积极消极方面,成绩和问题等等。 纵向原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多层次原则突破单纯的横向,纵向关系来分类,从材料的复杂性出发多角度分析,这也是以后命题的趋势。 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

首先要注意给自己设定的身份。 主旨突出,应用万能模式。八股模式。P21 三遍四步法实施的好,你的考试就成功了一半。 三、提出对策的基本套路 第一步:利用矛盾的特殊性。找出问题根源--先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消极负面影响,根据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 因果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辨证思维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多项求异分析)。 1.内外因分析,要注意内外因互相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和转化。 2.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 3.多角度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现实,内在,

申论备考方案与备考计划

申论备考方案与备考计划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申论备考方案与备考计划》的内容,具体内容:申论考试的复习准备可以分为基础复习、重点复习、模块提升和冲刺巩固四个阶段,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申论备考方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申论备考方案申论理念之能力提升很多... 申论考试的复习准备可以分为基础复习、重点复习、模块提升和冲刺巩固四个阶段,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申论备考方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申论备考方案 申论理念之能力提升 很多考生对申论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申论不用复习也可以拿到高分。其实,申论不仅需要复习,而且复习还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短期的突击式复习也有作用,但毕竟作用有限,想要在申论上取得高分,必须依仗能力的提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明确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并且明确规定了各级职位的能力要求。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能力的提升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从实际考试来看,申论越来越倾向于考生实际工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把握能力的考查,只有真正具备各项能力的考生,才有可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只有经过了认真准备和复习,才有可能金榜题名。 申论理念之科学训练 考生的第二个错误认识,就是不重视对申论题目的练习。公务员考试有句话叫:"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公考。"相比行测来说,对于大部

分考生而言申论的提升空间往往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申论已经成为通过笔试的充要条件,而"练"则是实现这一条件的必要条件。在短短150分钟的作答时间内,考生需要阅读6500多字的材料,寻找要点,书写2000余字的答案;需要大脑高速运转,思维与文字结合的天衣无缝,这是要有一定强度的训练才能做到的,"眼高手低"是申论的大忌。 申论理念之反模式化 考生第三个错误认识,就是认为申论背背所谓的"万能模板"和"万能对策",考试时照着模板套用即可。这样生搬硬套的结果必然是申论考试的失败。 近几年,在申论阅卷上,对于套路化的答案打击越来越严厉——一旦出现套路化的文章,作文直接划归为四类文的最低档,基本没有翻身的机会。申论是一系列思维方式、能力水平、作答方法的集合,任何单一的组成要素都容易陷入套路化,只有放在复习、作答的全过程中,放在阅读材料、提炼要点、加工要点的所有环节中去审视,才能避免陷入套路化的"枷锁"之中。 申论备考计划 基础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要达到的效果是掌握申论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理论热点。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能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复习初期,考生需要全面了解申论,明晓申论考试考什么、怎么考,熟知申论考试的命题规律、材料特点、题型种类、作答要求,建立对申论的基本认识,然后掌握科学的备考方法,做好复习计划。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卷阅卷标准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卷阅卷标准 一、阅卷标准 1、阅卷形式为电子阅卷 行测答题卡经过电子扫描后由评分软件实行自动化评分;申论答题卡经 过电子扫描后,答题区图片信息通过图像切割技术被分解成几道题块,再分发到其他阅卷点,由阅卷员在计算机上实行评阅。 注意:答题卡经过扫描后考生个人信息与答题信息就会即时分离,阅 卷者是看不见任何相关考生信息的。提醒各位考生因为国考是电子阅卷,所有的信息都需要扫描后查看,所以考生字迹不要写的很轻,以 免扫描不清晰。 2、阅卷评分标准(申论科目) 小题目评分标准:概括题、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评分标准一般侧重 两个方面:一是要点是否齐全,这是评分标准的主要依据。二是对语 言表述和卷面的整洁、句子的通畅、标点的使用、字迹的清晰、错别 字和字数的要求。 作文评分标准:一般按照基本评分标准,并结合相关样卷,采用整体 观照,分等分级赋分方式实行试卷评阅,具体阅卷步骤为:总体阅读 →确定等类→根据等类的基准分分级赋分。 二、答题规则及答题技巧 国考行测申论答题卡每人只有一份,考试中出现破损、污迹等情况均 不能替换,所以考生一定要小心答题。行测试卷全部是客观选择题, 考生在答题卡上直接选择答案即可;申论试卷全部是主观题,考生需要 在答题卡上作答的字数一般会在2000~2500字之间,整体上有一定的 难度。以下是一些具体答题规则与技巧,供考生学习参考: 1、行测科目

(1)使用正规的2B铅笔填涂,铅笔提前削成扁平状,方便填涂节约时间,选项尽量涂的饱满清楚。 (2)填涂答题卡一定要对准题号,按题号答题,注意在做题时有些题目 暂时没答,在涂答题卡的时候要记得错开,不要涂错了题号。 (3)做完一个模块后集中填涂,不要做一题涂一题或全部答完以后再集 中填涂,做一题涂一题比较浪费时间,全部答完再涂有可能会时间来 不及,也很容易涂错。 2、申论科目 (1)在规定的答题区域作答。如果考生没有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答 案无效。常见的此类错误有:答在了其余题号下面、答案超出规定字数、没有在答题卡中框出的红线内答题等,出现这些情况,不合格的 答案均不计分。 (2)卷面清洁,书写工整。卷面清洁,书写工整是申论答题的基本规则,卷面整体看起来清爽干净,阅卷者很容易产生眼前一亮的愉悦感,自 然对你的答卷青睐有加,因而先不管作答情况如何,有一个良好的卷 面第一印象也是很重要的。 (3)分要点答题,尽量细分。上文中也提到申论阅卷是按点赋分,所以 考生在答题时忌一段论,可适当加些序号,如①②③,方便阅卷者找 要点。 (4)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表述要规范,少用口语、网络词等。申论 答题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再加上是按点赋分,考生不得不再下笔仔细 斟酌,精量简化语言,直击要害。问答类的小题目要善于从材料中找 要点,整合成答案,大作文写作要先确定好主题,在草稿纸上列好提 纲后下笔,不要想到哪写到哪。在语言表达上也要避免用口语与网络语。

华图《申论万能宝典》精华总结及申论范文

注意写作的几个误区 1.申论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用材料说话。必须把材料消化到九成熟。 2.申论考试不是个性化的考试,而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老师每天阅卷无数,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选 拔的人才是讲求中庸之道的人。所以思想偏激,错位的文章会低分。 3.现代申论有沉稳厚重的风格,在申不在论,重点是对案例和材料提出的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的推论材 料与材料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把问题阐述清楚,并提出解决办法,千万要避免重议轻申。 4.主要考察概括内容,合理推论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5.写作要力避学术化的倾向。 申论的本色: 顶天立地=国家政策最前沿+脚踏实地的解决实际问题。用全面发展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1.高: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武装自己,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把社会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 2.大:必须通过系统的方案和配套的措施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某一条具体的措施,要善于升华材料, 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在确定文章主题是要善于归纳和提炼宏观的主题思想,比如《应对突发公共时间的关键在于科学发展》等题目容易得高分。 3.全:用平和中庸的风格来写文章,思维要周全,利用辩证法的原理:比如,原因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评价 事件要看到问题的表象和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既要克服弊端,又要发扬成绩等等。 4.实:防止大而空,充实,即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要具体可行,立足材料,模块化运作;真实就是要结合和联系实 际。 5.精:语言精炼,防止罗索,表达规范,不能随意更改政府政策的正规表达方式,总之,要模仿半月谈和政府文件 报告的写法。 评分的标准 一二部分按条给分,减去错别字。议论部分观点正确,鲜明,逻辑严禁,分析细致,对策合理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考试的准备 1.申论考试实际上是一次模拟的日常准备工作。 2.半月谈开篇文章半月评论大都是很好的申论范文,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模仿价值。 3.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规范的语言表达上,要像学习英语一样,通过熟读,甚至背诵半月评论等申论写作范文来培养 语感。 4.真题一定要精做,把答案认真的写出来,模拟题的最大功能就是熟悉热点问题。 应试技巧: 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 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3.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4.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5.对策是什么。 阅读的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类。三遍四步法,用30-40分钟。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者关键句, ●首尾句原则 ●关联词原则 ●常见词原则: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 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测,分析,强调,指出,认为。 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 一般标注关键词即可,但最终要的是把握材料的整体性,材料之间的关联性,材料在整个申论材料重的地位,以及从哪个角度分析对自己最有利。特别要注意的是典型现象,事例和图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