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血液酸碱度变化与血气分析

家兔血液酸碱度变化与血气分析
家兔血液酸碱度变化与血气分析

家兔血液酸碱度变化与血气分析

家兔血液酸碱度变化与血气分析【目的】观察影响呼吸运动及血气酸碱度变化的因素,了解动物酸中毒模型建立和纠正酸中毒方法。【原理】呼吸运动是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反映。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呼吸运动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其中较为重要的有…

家兔血液酸碱度变化与血气分析

【目的】

观察影响呼吸运动及血气酸碱度变化的因素,了解动物酸中毒模型建立和纠正酸中毒方法。

【原理】

呼吸运动是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反映。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呼吸运动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呼吸中枢、肺牵张反射以及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因此,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部位或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

代谢性酸中毒的特征是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本实验通过静脉注射NaH2PO4增加细胞外液H+浓度,消耗HCO3-并使血浆HCO3-浓度降低,复制家兔代谢性酸中毒模型。

代谢性酸中毒动物呼吸加深加快,是由血液内H+浓度增加,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及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所致。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加,CO2排出增多,血液H2CO3浓度随之下降,恢复[NaHCO3]/[H2CO3]的正常比值。这种代偿调节作用可在数分钟内发生,并很快达到高峰,但一般不容易获得完全代偿。

代谢性酸中毒,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血气分析时可测得反映代谢因素的指标AB、SB、BB降低,BE负值增大,同时由于呼吸代偿活动,可使PaCO2降低,AB<SB。

代谢性酸中毒动物血浆碳酸氢盐减少,碳酸氢钠可作为首选补碱药物,直接

由静脉输入,使细胞外液的[NaHCO3]/[H2CO3]比值恢复正常。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肺通气功能障碍引起的,其特征是体内CO2潴留、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用减少动物肺通气的方法可复制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时,呼吸系统往往不能发挥代偿调节作用,[NaHCO3]/[H2CO3]缓冲对不起作用,细胞外液的缓冲作用也很有限,不可能收到明显的调节效果。血气分析中可见反映呼吸因素的指标明显PaCO2、AB明显增大。

【预习要求】

1.仪器设备知识参见第二章第三节RM6240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或第四节PcLab和MedLab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实验理论实验动物知识参见第二章第一节生理科学实验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第四章第一节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第四节实验动物手术;统计学知识参见第5章第四节常用统计指标和方法;呼吸运动调节和酸碱平衡紊乱知识参见生理学教材有关呼吸运动调节和病理生理学教材有关酸碱平衡紊乱内容。检索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论文,检索方法参见第五章第五节。

3.预绘制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和统计表格。

【材料】

家兔;10g/L肝素,200g/L氨基甲酸乙酯或10g/L戊巴比妥钠,120g/L NaH2PO4,50g/L NaHCO3,生理盐水;呼吸换能器,血气酸碱分析仪一台,水检压计,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方法】

1.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

(1)家兔呼吸运动记录装置。

(2)将呼吸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柱上。呼吸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第1通道(亦可选择其它通道)。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参数设置:

①RM6240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呼吸”或“自定义实验项目”菜单中的“呼吸运动调节”。系统进入该实验信号记录状态。仪器参数: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30Hz,灵敏度10cmH2O(或12.5ml),采样频率800Hz,扫描速度1s/div。连续单激激方式,刺激强度5~10V,刺激波宽2ms,刺激频率30 Hz。

②PcLab和MedLab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常用生理学实验”或“文件”菜单“打开配置”中的“呼吸记录”项目。系统进入该实验信号记录状态。仪器参数:通道放大倍数1000、直流耦合(下限频率DC)、上限频率40Hz,采样间隔2~5ms;刺激波宽2ms可调;刺激强度:5~10V;主周期刺激方式,连续脉冲,脉冲数30,波间隔33.3ms。

2.手术准备(参见第四章第一节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第四节实验动物手术)

(1)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200g/L氨基甲酸乙酯按1g/kg体重,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固定。

(2)手术用粗剪刀剪去颈前部被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6~8cm,直至下颌角上1.5~2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左、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两侧鞘膜内的迷走神经,在迷走神经下穿线备用。分离出一侧鞘膜内的颈总动脉,结扎颈总动脉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以备抽血用。

(3)气管插管用止血钳分离气管,在气管下穿两根粗棉线备用。在甲状软骨下约1cm处,做“⊥”形切口,用棉签将气管切口及气管里的血液和分泌物擦净,气管插管由切口处向肺端插入,插时应动作轻巧,避免损伤气管粘膜引起出血,用一粗棉线将插管口结扎固定,另一棉线在切口的头端结扎止血。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手术野。

(4)用10g/L肝素按1ml/kg体重剂量经耳缘静脉行全身抗凝处理。

【模拟实验操作方法】

1.模拟实验窗口(图6-2-11)家兔颈部气管插管,一通气口用胶管连接呼吸换能器,家兔呼吸运动用仿真记录仪记录呼吸曲线。

2.仿真二道记录仪第一道记录家兔气道压力变化曲线,第二道记录实验项目标记。仿真记录仪面板设灵敏度、位移、纸速调节按钮,面板设数字显示框,分别显示记录仪第一道灵敏度、气道压力、呼吸频率、实验项目。

3.血气分析仪按一点定标、二点定标按钮,校正血气分析仪。

4.采血注射器鼠标器点击采血注射器将其拖动至家兔颈部,出现颈动脉图像,点击采血注射器拖动至该图像颈动脉处释放,点击采血注射器针芯采血,提

示出现,点击确定,点击血气分析仪下方的血样注射器,再点击血气分析仪测量按钮进行血气分析。

5.药品注射器:鼠标器点击药品注射器拖动至家兔耳部释放,向输入框输入药品剂量,点击确定,药品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入。呼吸运动因药物作用而发生变化。药品剂量可点击“帮助”菜单,根据提示计算药品剂量。

6.鼠标点击“返回”按钮,程序返回到模拟实验项目窗口。

6-2-11 血液酸碱度变化与血气分析模拟实验窗口

【观察项目】

1.记录正常呼吸曲线,并采血测定pH、PaCO2、[HCO3-]和BE5值。

2.按家兔体重耳缘静脉注入120g/L(12g/dl)NaH2PO4 5ml/kg ,观察并记录呼吸变化。输完后10分钟,由颈动脉取血测定pH、PaCO2、[HCO3-]和BE5值。

3.按补碱公式,计算注射50g/L的NaHCO3剂量,从耳缘静脉注射纠正。

4.由耳缘静脉注入碳酸氢钠后10分钟再从颈总动脉取血测定pH、PaCO2、[HCO3-]和BE5值。并观察呼吸变化。

【实验报告】

1.题目。

2.署名作者和合作者姓名及单位。

3.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4.材料和方法主要实验材料,仪器装置连接和仪器参数。

5.观察项目和观察指标。

6.结果列各种因素处理前后吸气、呼气气道压力,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的原始数据表格,用文字和数据逐一描述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曲线剪贴并标注。

来源:生物帮https://www.360docs.net/doc/f75992607.html,/list-12.html 基因技术,Southern Blotting,DNA甲基化,基因组学,DNA技术,基因克隆,DNA测序lb

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正常值

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正常值 项目 PH值正常参考值 7.35-7.45临床意义及影响测值的因素 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在病人高热或低体温时,测得的pH要进行校正,校正pH=0.0147×(37℃-病人体温)。单纯靠pH不能区别是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酸碱失衡,只能决定是否存在酸血症或碱血症,pH正常不能排除无酸碱失衡。 是指溶解于血浆中的CO 2所产生的张力。是血气指标,又是酸碱指标。动脉血pCO 2是衡量肺泡通气量适当与否的一个最好的指标。pCO 2<35mmHg时,为低碳酸血症,提示肺通气过度,存在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酸中毒;pCO 2>45mmHg时,为高碳酸血症,提示存在肺通气不足,结局是CO 2潴留,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影响因素:1.新生儿pCO 2可高达58mmHg,出现一过性酸血症,数小时即可恢复,但早产儿恢复较慢。2.妊娠期因有过度换气pCO 2可有下降出现呼吸性碱中毒。3.采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时,若有静脉血混入,可使pCO 2偏高。4.剧烈运动及精神紧张,时常伴有通气过度,可使pCO 2下降。抽血时肝素与血量比例不当(一般要求血量与肝素的比例大于10:1,适量为20:1)如果为5:1甚至1:1,由于肝素溶液CO

2含量少,可造成假性低pCO 2血症。 是指血浆中溶解的O 2所产生的张力。pO 2<55mmHg提示有呼吸衰竭,pO 2<30mmHg即有生命危险。影响因素:1.温度对检测的影响较大,正常温度为37±0.1℃范围内,温度每上升或下降一度,pO 2可上升或下降6%-7%,电极本身因温度上升可使电流加大3%故总的误差每一度可达10%。2.血液取样不当可以引起严重误差,尤其在pO 2高于正常时,所取毛细血管如稍混入一些静脉血,可使pO 2明显降低。 血标本中血红蛋白带氧的百分比(即在一定pO 2下,占全部Hb的百分比)。. 是指一定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容积的百分比主要功能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同时又是很重要的缓冲物质。 pCO 2二氧化35-45mmHg 碳分压 pO 2氧分83-108mmHg 压 SO

肺功能检测及血气分析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男5020ml 女3460ml)=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残气量(residual capacity RV)=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 IC)+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潮气量(tidal volume VT)+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残气量(residual capacity) 通气功能: (一)肺通气量 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E)=容积(VT)×每分钟呼吸频率(RR/min),<3L/min提示通气不足,可造成呼吸性酸中毒;>10L/min提示通气过度,可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2、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1)降低:无论阻塞性或限制型通气障碍均可使之降低。2)通气储备能力考核指标: 通气储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100%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认为胸部手术前判断肺功能状况,预计肺合并症发生风险的预测值及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的指标。正常值>95%,低于86%提示通气储备不足,气急阀60%-70%。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 expiratory flow MMEF) 肺功能不全分级

通气功能障碍分型 阻塞性肺气肿的判断 通气改善率=用药后测定值?用药前测定值 ×100% 用药前测定值 改善率>15%为阳性,15%-24%为轻度可逆,25%-40%中度可逆,≥40%为高度可逆,支气管哮喘的改善率至少可达12%以上,或绝对值增加200ml以上。 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动脉血气分析指南解读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指南 要点 存在四种主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这些平衡紊乱常常伴有代偿性改变这些改变很少可以完全代偿原发性平衡 紊乱 对于慢性疾病,代偿的幅度会更大,从而 更好地维持 pH 值 临床提示 在解读血气结果时,一定要参照临床表 现。 控制血液的 pH 值 血液的 pH 值略偏酸性(7.35 到 7.45 之间)。为保持正常的功能,人体将血液的 pH 值维持在 7.4 左右。通过以下三个机制,人体可以将血液酸碱平衡维持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之内: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系统 肾脏的调节作用 肺的调节作用 最重要的 pH 缓冲系统包括血红蛋白,碳酸(是 CO2溶解后形成的弱酸)和碳酸氢盐(其对应的弱碱)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作用效果好,因为其各组分的浓度可以独立调节。这一缓冲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组分,即 CO2和 HCO3-. 肺通过调节肺泡通气量对血液中的 CO2分压(pCO2) 进行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碳酸的排泄和碳酸氢盐的重吸收调节 HCO3-的浓度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 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测量 pH 值和 pCO2。 HCO3-的浓度可根据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算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pH 值取决于 HCO3 -的浓度与 pCO 2的比值,并非由两者之一单独决定。

log HCO3- pH =pK (6.1) + 0.03 x pCO2 以下是该公式的一个简化形式,它明确地表示了三个值之间的关系。如果您能够记住这个简化公式,它有助于您理解本单元后面所讲到的代偿性改变部分。 HCO3- pH~ pCO2 定义 酸血症 当血液的 pH 值 <7.35 时,称为酸血症。 碱血症 当血液的 pH 值 >7.45 时,称为碱血症。 酸中毒 这是一个使酸性物质在体内蓄积的过程 但并不一定导致 pH 值异常

最新动脉血气分析操作试题

血气分析操作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A型题](共30分) 1.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采集动脉血 B.以肝素抗凝 C.立即送检 D.不需与空气隔绝E.抽血后将针头刺入胶塞摇匀血液 2.I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PaCO2<50mmHg C.PaO2>70mmHg,PaCO2<55mmHg D.PaO2<60mmHg E.以上都不是 3.Ⅱ型呼衰是指: A.PaO2<60mmHg,PaCO2<40mmHg B.PaO2<55mmHg,PaCO2>30mmHg C.PaO2<50mmHg,PaCO2>20mmHg D.PaO2<60mmHg,PaCO2>50mmHg E.PaO2>60mmHg,PaCO2<15mmHg 4.关于I型呼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缺氧但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B.为肺泡换气不足所致 C.若伴通气功能障碍则缺氧更为严重 D.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 E.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动脉血气分析pH = 7.46,PCO2 = 32mmHg,BE = 3mmol/L,提示: A.正常范围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 6.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A.呼吸快而浅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肌肉震颤 E.呼吸深而快 7.股动脉位于: A.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B.股神经外侧C.股静脉内侧 D.股静脉外侧 E.股深动脉内侧 8.判断机体低氧血症最敏感的指标为: A.发绀 B.静脉血氧分压 C.动脉血氧分压 D.动脉血氧饱和度 E.弥散功能测定 9.呼吸衰竭时,其血气分析结果会出现哪些改变: A.PaO2<70mmHg、PaCO2>50mmHg B.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 C.PaO2<80mmHg、PaCO2>60mmHg D.PaO2<60mmHg、PaCO2>60mmHg E.PaO2<65mmHg、PaCO2>70mmHg 10.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重要的措施是: A.氧气疗法B.保持气道通畅C.增加通气量 D.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E.提高呼吸系统兴奋性 二、 [X型题]多选题(共30分)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指南 学习成果 完成本单元后,您应该可以: ?采用分步的和符合逻辑的方法解读动脉血气结果,并能够作出正确诊断 ?了解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及碱中毒的病因 ?了解如何计算肺泡-动脉(A-a) 血氧梯度,并能够对其作出解释。 关于作者 Andrea Benjamin 是BMJ Learning 的临床编辑。她之前是一名临床医生,在呼吸科和普通内科医学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她尤其对重症医学感兴趣。为什么我要撰写本单元 "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错误解读可能导致治疗决策失误。在本单元中,我归纳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有助于您正确判读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要点 ?存在四种主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这些平衡紊乱常常伴有代偿性改变 ?这些改变很少可以完全代偿原发性平衡紊乱 ?对于慢性疾病,代偿的幅度会更大,从而更好地维持pH 值 临床提示 ?在解读血气结果时,一定要参照临床表现。 控制血液的pH 值

血液的pH 值略偏酸性(7.35 到7.45 之间)。为保持正常的功能,人体将血液的pH 值维持在7.4 左右。通过以下三个机制,人体可以将血液酸碱平衡维持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之内: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系统 ?肾脏的调节作用 ?肺的调节作用 最重要的pH 缓冲系统包括血红蛋白,碳酸(是CO2溶解后形成的弱酸)和碳酸氢盐(其对应的弱碱)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作用效果好,因为其各组分的浓度可以独立调节。这一缓冲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组分,即CO2和HCO3-. ?肺通过调节肺泡通气量对血液中的CO2分压(pCO2) 进行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碳酸的排泄和碳酸氢盐的重吸收调节HCO3-的浓度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 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测量pH 值和pCO2。HCO3-的浓度可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算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pH 值取决于HCO3-的浓度与pCO2的比值,并非由两者之一单独决定。 log HCO3- pH = pK (6.1) + 0.03 x pCO2 以下是该公式的一个简化形式,它明确地表示了三个值之间的关系。如果您能够记住这个简化公式,它有助于您理解本单元后面所讲到的代偿性改变部分。 HCO3- pH ~ pCO2 定义

动脉血气分析操作试题

血气分析操作试题 一、[选择题][A 型题](共30分) 1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 采集动脉血 B ?以肝素抗凝 C ?立即送检 D.不需与空气隔绝 E .抽血后将针头刺入胶塞摇匀血液 2. I 型呼衰是指: A . PaO2> 60mmH ,PaCO 凸 50mmHg B. PaO2> 60mmH,g PaCO Z 50mmHg C. PaO2> 70mmH , PaCO Z 55mmHg D. PaO Z 60mmHg E. 以上都不是 3. n 型呼衰是指: A . PaO Z 60mmH,g PaCO Z 40mmHg C . PaO Z 50mmH,g PaCO >20mmHg E . PaO2>60mmH,g PaCO Z 15mmHg 4. 关于I 型呼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缺氧但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C .若伴通气功能障碍则缺氧更为严重 E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 动脉血气分析 pH = 7.46 , PCO2 = 32mmHgBE = 3mmol /L ,提示: A .正常范围 B.呼吸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代谢性酸中毒 6. 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A .呼吸快而浅 B ?呼吸慢而浅 C .尿液呈碱性 D.肌肉震颤 E .呼吸深而快 7. 股动脉位于: A .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 B ?股神经外侧 C ?股静脉内侧 D .股静脉外侧 E .股深动脉内侧 8. 判断机体低氧血症最敏感的指标为: A .发绀 B .静脉血氧分压 C .动脉血氧分压 D.动脉血氧饱和度 E .弥散功能测定 9 .呼吸衰竭时,其血气分析结果会出现哪些改变: A . PaO Z 70mmHgPaCO >50mmHg B . PaO Z 60mmHg 伴或不伴)PaCO > 50mmHg C.PaO Z 80mmHg PaCO >60mmHg D . PaO Z 60mmHg PaCO >60mmHg E . PaO Z 65mmHg PaCO > 70mmHg 10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重要的措施是: A .氧气疗法 B.保持气道通畅 C.增加通气量 D.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E .提高呼吸系统兴奋性 二、[X 型题]多选题(共30分) 1 .动脉采血时选取的动脉常有: A .桡动脉 B.肱动脉 C.股动脉 D .足背动脉 E.尺动脉 科室: 姓名: 得分: B. PaO Z 55mmH,g PaCO >3OmmHg D . PaO Z 60mmHg PaCO >5OmmHg B .为肺泡换气不足所致 D .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

血气分析的正常值及意义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何为血气分析 应用专门的设备,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pH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称为血液酸碱与气体分析简称“血气分析”。 二、测定项目 ?最初测定单项pH ?发展到今天同时测定50多项指标: ?血气的主要指标:paO2 、paCO2、CaO2、SaO2、TCO2、AaDpO2、Shunt、P50。 ?酸碱平衡的主要指标:pH、paCO2、HCO3、TCO2、ABE、SBE及电解质(K+、Na+、Cl-、AG) 三、标本采集与注意事项 ?采用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管血。 ?血样必须隔绝空气,即针头离开血管后马上刺入弹性好的橡皮中封闭,然后用双手搓血样针管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采用肝素抗凝剂(500~1000U/ml),用量只要抗凝剂湿润针筒内壁即可。如用干燥肝素化针筒最好,凡有凝块的血样不能做血气分析。 ?采血时尽量让病人安静,如采血不顺利或患儿过度哭闹均会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四、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pH或[H+]酸碱度 【正常参考值】 7.35 ~ 7.45 或(35~45mmol/L) 【异常结果分析】 >7.45为失代偿碱中毒 <7.35为失代偿酸中毒 临床意义:血pH在7.35 ~ 7.45 正常参考范围时,不等于病人酸碱内稳状态正常,可能是机体通过缓冲代偿功能及纠正机制的调节,在一定的时间与限度内维持血pH在正常范围。 2、PaCO2二氧化碳分压 PC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反映肺通气的指标,正常平均为5.33kPa(40mmHg)

【正常参考值】 4.65 ~ 6.0 kPa(35~45mmHg) 【异常结果分析】 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7.31kPa(55mmHg)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PCO2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为换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 毒。 临床意义: (1) pCO2>5.98kPa(45mmHg)原发性呼酸或继发性代偿性代碱,也称为 高碳酸血症。 (2) pCO2<4.65kPa(35mmHg)原发性呼碱或继发性代偿性代酸,也称为低 碳酸血症。 (3) CO2有较强的弥散能力,故动脉血pCO2基本上反映了肺泡pCO2的平 均值,是反映肺呼吸功能的客观指标。 3、实际碳酸氢盐(AB)和标准碳酸氢盐(SB) SB指体温37℃时,PaCO2为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正常为22~27mmol/L,平均24mmol/L。因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它相当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脏调节。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正常人SB和AB两者无差异,但AB受呼吸和代谢性双重因素的影响。 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血浆碳酸氢盐(HCO3-)影响的程度 呼吸性酸中毒时,受肾脏代偿调节作用影响,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AB<SB;相反,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减少AB=SB但低于正常参考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增加,AB=SB但高于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 22 ~ 27 mmol/L(SB或AB) 【异常结果分析】 AB升高既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代偿调节反映。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AB最大可代偿升至45mmol/LAB降低既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结果 临床意义:AB代表病人血浆中实际碳酸氢根浓度;SB代表病人在标准 状态下的碳酸氢根浓度,即表示排除了呼吸因素影响,AB与SB的数值

浅析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与肺功能监测 课堂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能够 1.根据血气分析判断呼吸衰竭类型 2.复述血气分析常用指标正常值 3.叙述肺功能检查项目 内容安排 1.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2.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肺功能检查 一、血气分析的概念血气指与气体交换和呼吸有关的血液中的O2和CO2,血气分析是检验人体酸碱平衡状态的试验。 二、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1.样品的采集要求 ①合理的采血部位 ②严密隔绝空气 ③病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的抗凝血 ④采血后立即送检 ⑤如病情许可,最好停止吸氧30分钟后再采取,否则应注明吸氧浓度。 2.血气分析采血部位采血部位动脉:如股动脉、桡动脉或肱动脉采血前嘱病人安静,切忌大声喧哗及呻吟,以免PCO2下降。 3.血气分析样品保存采血后应尽快测定,原则上样品应在采血后20分钟内进行测定。 如需要放置,则应置于碎冰块中或放置冰箱内,最好不超过2小时。三、血气分析指标 气体交换指标酸碱平衡指标。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酸碱度(PH):氢离子负对数动脉血PH为7.35~7.45 静脉血比动脉血低0.05

PH< 7.35说明失代尝性酸中毒 PH >7.45说明失代尝性碱中毒 2.氧分压PO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产生的压力动脉血PO2(PaO2) 正常值为 (80~110mmHg),其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反映机体氧合状态的重要指标反映全身组织供养情况 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浆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平均值40mmHg 它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 当PaCO2>45mmHg(6kPa)时,应考虑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的呼吸代偿 当PaCO2<35mmHg(4.67kPa)时,应考虑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的呼吸代偿 4.实际碳酸氢盐HCO3ˉ(AB)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 浆HCO3ˉ值。 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反映呼吸和代谢两方面情况 5.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 标准条件下[PCO240mmHg(5.33kPa)、血红蛋白完全饱和、温度37℃]测得的HCO3ˉ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6.剩余碱(base excess,BE) 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 正常范围为±3mmol/L,平均为0 BE>+3.0时说明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的肾代尝 BE<—3.0时说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肾代尝7.血氧饱和度(SO2):是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的氧量被全部血红蛋白能够结合的氧

动静脉采血试题和答案

十一月份试题1.烧伤患者运动治疗时,什么肌力适宜抗阻运动()。 A.0~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2.有关烧伤后运动治疗,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运动治疗的目的是维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挛缩,保持肌力B.运动治疗应在患者入院后尽早进行C.运动治疗应包括未烧伤的部位D.运动治疗以被动活动为主E.运动治疗可与理疗结合 3.有关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浅Ⅱ度烧伤如无感染1~2周痊愈 B.深Ⅱ度烧伤创面如发生感染,有时需植皮方能愈合 C.深Ⅱ度烧伤3~4周痊愈 D.Ⅲ度烧伤如无感染,可形成痂下愈合 E.I度烧伤3~5天痊愈 4.大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出院8周后觉所穿的弹力衣不适,建议:()。A.坚持穿弹力衣B.停止穿弹力衣C.仅仅在夜间穿D.缩短每日穿弹力衣时间E.检测压力,加以调整 5.烧伤患者的主要运动正确的是:()。 A.提高患者的自信心B.每次都要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C.若无禁忌,应尽早进行D.只做患侧,越多越好E.肌肉有挛缩不宜进行 6.烧伤患者早期的被动运动应()。 A.尽早进行B.只有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才开始C.只有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进行D.出现关节僵硬时才进行E.在任何情况都可以开始 7.静脉采血绑扎压脉带的位置为()cm。 A.2-3cm B.3-5cm C.6-8cm D.8-12cm 8.静脉采血应避免的穿刺的部位说法错误的是()。 A.避免在静脉输液、输血的同侧肢体进行采血 B.尽量避开局部红肿炎性反应区域 C.避免大面积烧伤、有疤痕及残疾的部位 D.一般情况下可从中心静脉导管采血 9.关于静脉采血时,采血的顺序正确的是()。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指南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指南 控制血液的pH值 血液的pH值略偏酸性(7.35到7.45之间)。为保持正常的功能,人体将血液的pH值维持 在7.4左右。通过以下三个机制,人体可以将血液酸碱平衡维持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之内: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系统 肾脏的调节作用 肺的调节作用 最重要的pH缓冲系统包括血红蛋白,碳酸(是CO2溶解后形成的弱酸)和碳酸氢盐(其对应的弱碱)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作用效果好,因为其各组分的浓度可以独立调节。这一缓冲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组分,即CO2和HCO3-. 肺通过调节肺泡通气量对血液中的CO2分压(pCO2)进行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碳酸的排泄和碳酸氢盐的重吸收调节HCO3-的浓度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 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测量pH值和pCO2。HCO3-的浓度可根据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算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pH值取决于HCO3 -的浓度与pCO的比值,并非由两者之一单独决定。 2 pK(6.1) - pH= logHCO3 + 0.03xpCO2 以下是该公式的一个简化形式,它明确地表示了三个值之间的关系。如果您能够记住这个简化公式,它有助于您理解本单元后面所讲到的代偿性改变部分。 pH~ -HCO3 定义

酸血症 当血液的pH值<7.35 时,称为酸血症。 碱血症 当血液的pH值>7.45 时,称为碱血症。 酸中毒 这是一个使酸性物质在体内蓄积的过程 但并不一定导致pH值异常 从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中可以看出,HCO3-浓度的降低或pCO2 的升高均可以诱发酸中毒: pH~ HCO3p CO2 - 当两种情况只发生一种时,可以导致酸血症 如果在酸中毒的同时发生碱中毒,那么最后的pH值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正常值碱中毒 这是一个使碱性物质在体内蓄积的过程 但并不一定导致pH值异常 从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中可以看出,HCO3-浓度的升高或pCO2 的降低均可以诱发碱中毒: pH~ HCO3-pCO2 当两种情况只发生一种时,可以导致碱血症 如果在碱中毒的同时发生酸中毒,那么最后的pH值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正常值碱剩余 发生酸中毒时,负性的碱剩余提示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碱剩余是指当pCO2恒定保持在5.3kPa 时将1 升血的pH值滴定到7.4 所需要的碱量或酸量。

动脉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 一、概述: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值、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进行测量,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作出评估的一种方法。对指导氧疗和机械通气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血流程 1、采血准备 环境准备选择温度适宜、光线良好的清洁环境进行操作 物品准备碘伏、75%酒精、无菌棉签、纱块、一次性专用动脉采血针、手套、锐器盒、冰袋或冰桶(如无法在采血后30分钟内完成检测,应在0℃-4℃低温保存) 患者准备①患者身份识别(床号、姓名、住院号、检验标签)。②患者评估(体温、氧疗方式、呼吸机参数、吸氧浓度、血压、血管条件),血压过低或血管条件差,动脉血无法自动充盈采血器,应将针栓推至0刻度,缓慢抽拉采血。③穿刺部位:创伤、手术、穿刺史。 ④解释操作程序,嘱患者平卧或静卧5min。⑤凝血功能评估(血小板计数、凝血分析结果、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凝血功能障碍者尽量避免股动脉穿刺。 2、采血操作 采血部位选择

评估要点①穿刺难易程度(血管直径、是否易于暴露、固定、穿刺)②可能导致周围组织损伤的危险程度③穿刺部位侧支循环情况桡动脉 》 血管特点:位于手腕部,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成功率高。周围无重要伴行血管及神经,不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不易误采静脉血。下方有韧带固定,容易压迫止血,局部血肿发生率较低。推荐桡动脉为首选动脉采血部位 适宜人群:桡动脉搏动明显,腕部血管行走无异常,且尺动脉侧支循环正常的人群。 穿刺点: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厘米)、距手臂外侧厘米处,动脉搏动最强处;或以桡骨茎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厘米,再向肘部方向移动厘米,动脉搏动最强处。 注意事项:大部分正常人手部有来自尺动脉的侧支循环,但部分患者可能缺乏侧支循环,需做艾伦实验进行判定。 肱动脉 血管特点:直径较桡动脉粗,周围无伴行静脉,不易误采静脉血。位于肌肉和结缔组织深部,搏动不明显,易与各肌腱、静脉混。周围有正中神经伴行,穿刺时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不推荐将肱动脉作为动脉采血的首选部位

动脉血气分析指南解读

动脉血气分析指南解读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指南 要点 存在四种主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这些平衡紊乱常常伴有代偿性改变 这些改变很少可以完全代偿原发性平衡紊乱 对于慢性疾病,代偿的幅度会更大,从而更好地维持 pH 值 临床提示 在解读血气结果时,一定要参照临床表现。控制血液的 pH 值 血液的 pH 值略偏酸性(到之间)。为保持正常的功能,人体将血液的 pH 值维持在左右。通过以下三个机制,人体可以将血液酸碱平衡维持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之内: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系统 肾脏的调节作用 肺的调节作用

最重要的 pH 缓冲系统包括血红蛋白,碳酸(是 CO2溶解后形成的弱酸)和碳酸氢盐(其对应的弱碱)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作用效果好,因为其各组分的 浓度可以独立调节。这一缓冲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组 分,即 CO2和 HCO3-. 肺通过调节肺泡通气量对血液中的 CO2分压 (pCO2) 进行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碳酸的排泄和碳酸氢盐的重吸收调节 HCO3-的浓度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 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测量 pH 值和 pCO2。 HCO3-的浓度可根据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算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pH 值取决于 HCO3-的浓度与 pCO2的比 值,并非由两者之一单独决定。 pH =pK + log HCO3- x pCO2 以下是该公式的一个简化形式,它明确地表示了三个值之间的关系。如果您能够记住这个简化公式,它有助于您理解本单元后面所讲到的代偿性改变部分。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 1、报告:我是xx,今天考试的项目是动脉血气分析,现在用物已备齐,请问可以开始了吗? 2、洗手,戴口罩。 3、带治疗本至床旁查对:1床,安妮,您好。根据你的病情需要,遵医嘱给您查动脉血气分 析。因为是抽动脉血可能有点疼,请您配合一下,好吗?用屏风遮挡病人。您这样躺舒服吗?抽血的部位在您的大腿内侧,请让我看一下您的皮肤。穿刺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改好被子。您需要上洗手间吗?不用,好的,请稍等一下,我回去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4、回治疗室:查对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检查用物(血气分析注射器、棉签、碘伏、污杯、 洗手桶) 5、汇报:1床,安妮,女,60岁,慢性呼吸衰竭,遵医嘱给予抽动脉血气分析,经解释病人 愿意配合,心理状态稳定,神志清楚,穿刺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硬结。卧位舒适,病室环境舒适,有屏风遮挡。 6、推治疗车至床旁,查对:1床,安妮,您好,现在给你抽动脉血了,请您不要紧张。打开 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备查,选择穿刺部位: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7、消毒穿刺点5cm,检查血气分析注射器有效期和有无漏气,撕开取出注射器及皮塞,消毒 左手食指及中指,取一根干棉签放在小手指备用,再次查对后取掉针帽,用左手食中指摸到股动脉,稍分开,绷紧皮肤,垂直90°进针,抽动脉血1ml后拔针。嘱按压10—15分钟。 8、将抽好的动脉血注射器立即刺入皮塞,搓动1分钟,安置病人查对:1床,安妮,现在动 脉血已经给你抽好了,请您按压10—15分钟,不要揉。如有不适或需要帮助,请按床头铃叫我们,我们也会经常过来巡视的。谢谢您的配合。 9、带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及治疗车回治疗室。再次查对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注明时间,立 即送检。处理用物。 10、洗手,摘口罩。 11、目的:1、通过血气分析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12、注意事项:1、采集的血气标本必须防止空气混入。 2、患者吸氧时应尽量避免采集末梢血,因吸氧时PaO2大于空气中的氧分压, 标本一旦接触空气,血中氧可迅速向空气中弥散,因而使测得的PaO2降低。 3、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或置于4°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 细胞代谢耗氧,使PaO2及PH下降,PaCO2升高。 4、取末梢动脉血时,不宜用力挤压穿刺部位,以防淋巴液渗入影响结果。 5、血气分析单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 械呼吸的各种参数等。 6、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注意自身防护。 PH值:7.35—7.45 氧分压:80—100mmHg 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Hg 部位: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股动脉走向和该线中点相交,股动脉内侧0.5cm为股静脉。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步骤: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诊断、病情、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局部情 况、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 2.准备用物:输液车、治疗盘、动脉采血器、复合碘、干棉签、擦手液、利 器盒、化验标签(注明体温、氧流量、血红蛋白、) 3.核对身份 4.动脉的选择,首选桡动脉,做艾伦试验:受检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 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尺动脉,这时受检者松开拳头,其手掌部由于血供被阻断变得苍白,然后继续压迫桡动脉.松开尺动脉恢复其血供,这时手掌应迅速(5s内)恢复红润,说明受检者的桡动脉、尺动脉间有完善的侧支循环,在桡动脉血供消失的条件下不影响手部血供,为艾伦试验阴性; 反之,如果在5s内不能恢复红润,则为该试验阳性。 5.护士站在穿刺侧,取站立位,视线保持在采血部位区域内。上肢伸直略外 展,腕部背曲30°。 6.一指定位——桡动脉:距掌纹线2-3cm,动脉搏动最强处,通过“一按一 提”,仔细感觉动脉的搏动。 7.检查动脉采血器的有效期,密封性等,拆开包装。 8.核对身份,消毒穿刺部位,直径大于5cm,操作者食指也要消毒2遍。将 动脉采血器推至底部,再拉至预设位置,除去针头护套。 9.采血者用左手食指,沿动脉走向,固定住桡动脉,并感受到他的搏动;右 手以执笔式的方法把持住注射器,手的小鱼际贴在患者的大鱼际处,便于

固定,针头斜面向上向心,沿食指边缘45-90°刺入皮肤。缓慢进针,边穿刺边注意回血。 10.见回血后,固定注射器,血液会自动涌入采血器,空气经孔石装置排出。 血液液面达到达到预设位置孔石会自动封闭。 11.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5分钟。将动脉采血器针头垂直插入蓝色橡皮塞 中。如血液未达到预设位置,则将采血器缓缓推动针栓将气泡融入孔石排气。丢弃针头和针塞,螺旋拧上安全针座帽。 12.青楼颠倒混匀5次,手搓5秒,包证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合。 13.再次核对身份,贴上标签。立即送检,>15分需冰浴。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指南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指南 控制血液的 pH 值 血液的 pH 值略偏酸性(7.35 到 7.45 之间)。为保持正常的功能,人体将血液的 pH 值维持在 7.4 左右。通过以下三个机制,人体可以将血液酸碱平衡维持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之内: ?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系统 ? 肾脏的调节作用 ? 肺的调节作用 最重要的 pH 缓冲系统包括血红蛋白,碳酸(是 CO 2 溶解后形成的弱酸)和碳酸氢盐(其对应的弱碱)缓冲系统。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作用效果好,因为其各 组分的浓度可以独立调节。 这一缓冲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组分,即 CO 2 和 HCO 3 -. ? 肺通过调节肺泡通气量对血液中的 CO 2 分压 (pCO 2) 进行调节 ? 肾脏通过调节碳酸的排泄和碳酸氢盐的重吸收调节 HCO 3 - 的浓度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 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测量 pH 值和 pCO 2。 HCO 3 - 的浓度可根据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算出。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pH 值取决于 HCO 3 - 的浓度与 pCO 2 的比值,并非由两者之一单独决定。 以下是该公式的一个简化形式,它明确地表示了三个值之间的关系。如果您能够记住这个简化公式,它有助于您理解本单元后面所讲到的代偿性改变部分。 pH ~ HCO 3 - pCO 2 定义 pH = pK (6.1) + log HCO 3 - 0.03 x pCO 2

酸血症 当血液的 pH 值 <7.35 时,称为酸血症。 碱血症 当血液的 pH 值 >7.45 时,称为碱血症。 酸中毒 ?这是一个使酸性物质在体内蓄积的过程 ?但并不一定导致 pH 值异常 ?从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中可以看出,HCO3-浓度的降低或 pCO2 的升高均可以诱发酸中毒: pH ~ HCO 3 - pCO 2 ?当两种情况只发生一种时,可以导致酸血症 ?如果在酸中毒的同时发生碱中毒,那么最后的 pH 值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碱中毒 ?这是一个使碱性物质在体内蓄积的过程 ?但并不一定导致 pH 值异常 ?从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中可以看出,HCO3-浓度的升高或 pCO2 的降低均可以诱发碱中毒: pH ~ HCO 3 - pCO 2 ?当两种情况只发生一种时,可以导致碱血症 ?如果在碱中毒的同时发生酸中毒,那么最后的 pH 值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碱剩余 发生酸中毒时,负性的碱剩余提示存在代谢性酸中毒。碱剩余是指当 pCO 2 恒定保持在 5.3 kPa 时将 1 升血的 pH 值滴定到 7.4 所需要的碱量或酸量。

血气分析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 pH或[H+]酸碱度 【正常参考值】 7.35 ~ 7.45 或(35~45mmol/L) 【异常结果分析】 >7.45为失代偿碱中毒 <7.35为失代偿酸中毒 二、PaCO2二氧化碳分压 PC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反映肺通气的指标,正常平均为5.33kPa(40mmHg) 【正常参考值】 4.65 ~ 6.0 kPa(35~45mmHg) 【异常结果分析】 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7.31kPa(55mmHg)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PCO2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为换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 三、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 SB指体温37℃时,PaCO2为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正常为22~27mmol/L,平均24mmol/L。因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它相当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脏调节。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

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血浆碳酸氢盐(HCO3-)影响的程度,呼吸性酸中毒时,受肾脏代偿调节作用影响,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AB<SB;相反,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减少AB=SB但低于正常参考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增加,AB=SB但高于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22 ~ 27 mmol/L(SB或AB) 【异常结果分析】 AB升高既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代偿调节反映。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AB最大可代偿升至45mmol/LAB降低既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结果 四、二氧化碳总量 TCO2是指血浆中所有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95%为HCO3一结合形式,少量为物理溶解的C02。它的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的影响,呼吸因素对TCO2也有影响。 【正常参考值】 24 ~ 32 mmol/L 五、缓冲碱 缓冲碱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阴离子)的总和;包括HCO3-,HPO4-,Hb和血浆蛋白。正常值45~55mmol/L,平均50mmol/L。 【正常参考值】 45 ~ 55 mmol/L 六、剩余碱与碱不足 BE是指血液在37℃PCO25.33kPa(40mmHg),Sa02100%条件下滴定至pH7.4所需的酸或碱量,反映缓冲碱的增加或

最新动脉血气分析解读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

动脉血气分析:解读指南 学习成果 完成本单元后,您应该可以: ?采用分步的和符合逻辑的方法解读动脉血气结果,并能够作出正确诊断 ?了解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及碱中毒的病因 ?了解如何计算肺泡-动脉 (A-a) 血氧梯度,并能够对其作出解释。 关于作者 Andrea Benjamin 是 BMJ Learning 的临床编辑。她之前是一名临床医生,在呼吸科和普通内科医学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她尤其对重症医学感兴趣。为什么我要撰写本单元 "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错误解读可能导致治疗决策失误。在本单元中,我归纳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有助于您正确判读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要点 ?存在四种主要的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这些平衡紊乱常常伴有代偿性改变 ?这些改变很少可以完全代偿原发性平衡紊乱 ?对于慢性疾病,代偿的幅度会更大,从而更好地维持 pH 值 临床提示 ?在解读血气结果时,一定要参照临床表现。 控制血液的 pH 值

血液的 pH 值略偏酸性(7.35 到 7.45 之间)。为保持正常的功能,人体将血液的 pH 值维持在 7.4 左右。通过以下三个机制,人体可以将血液酸碱平衡维持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之内: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系统 ?肾脏的调节作用 ?肺的调节作用 最重要的 pH 缓冲系统包括血红蛋白,碳酸(是 CO2溶解后形成的弱酸)和碳酸氢盐(其对应的弱碱)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作用效果好,因为其各组分的浓度可以独立调节。这一缓冲系统包括两个重要组分,即CO2和 HCO3-. ?肺通过调节肺泡通气量对血液中的 CO2分压 (pCO2) 进行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碳酸的排泄和碳酸氢盐的重吸收调节 HCO3-的浓度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 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测量 pH 值和 pCO2。 HCO3-的浓度可根据 Henderson-Hasselbalch 公式算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pH 值取决于 HCO3-的浓度与pCO2的比值,并非由两者之一单独决定。 log HCO3- pH =pK (6.1) + 0.03 x pCO2 以下是该公式的一个简化形式,它明确地表示了三个值之间的关系。如果您能够记住这个简化公式,它有助于您理解本单元后面所讲到的代偿性改变部分。 HCO3- pH ~ pCO2 定义

动脉血气分析试题

动脉血气分析试题 1.动脉采血的首选部位是() A.桡动脉 B.肱动脉 C.足背动脉 D.股动脉 2.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正常值是() A.70%--80% B.80%--100% C.60%--80% D.80%--90% 3.属于重度低氧血症的指标是() A .PaO2<80mmHg , SaO2<80% B .PaO2<80mmHg , SaO2<60% C .PaO2<60mmHg , SaO2<80% D .PaO2<30mmHg , SaO2<60% E .PaO2<50mmHg , SaO2<50% 4.女性,55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肿型患者,近年来轻微活动即感气急,咳嗽轻、咳痰少。血气分析:PaO250mmHg, PaCO270mmHg 该COPD患者病情发展已出现() A.I型呼吸衰竭 B.Ⅱ型呼吸衰竭 C.低氧血症 D.高碳酸血症 5.患者入院查动脉血气分析 pH 7.3 -PaCO2 56.6 mmHg -HCO3 26 mmol/l -BE 0.9 mmol/l -PaO2 89.5 mmHg -SaO2 95% 该患者诊断为()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6.诊断呼吸衰竭最重要的血气分析指标是() A.PaO2<60 B.PaCO2>50 C.PH<7.35 D.BE<-2.3 7.氧合指数:PaO2 / FiO2的正常值是() A.200--300 B. 300--400 C.400--500 D.500-600 8.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为() A.PaO2<60 B.PaCO2>50 C.PaO2<60 PaCO2>50 D.PaO2<50 PaCO2>60

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指南]

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指南] 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及操作方法 一(概念 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 二(临床应用价值 过去因为医疗条件落后,判断缺氧只能靠临床症状估计,而酸碱失衡也仅仅根据症状和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来判断。由于临床症状和CO2CP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靠性较差,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的可靠指标。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 1(低氧血症是常见并随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严重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毒等各种危重病,以及手术麻醉等。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法对低氧血症及其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估价。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即使有呼吸机可以纠正缺氧和低氧血症,如果没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的帮助,就无法合理应用呼吸机的许多指征。 2(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酸碱失衡是继低氧血症之后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及时诊断和纠正酸碱失衡对危重病的救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动脉血气分析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

三(各种指标及临床意义 1、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7.35为酸血症,>7.45 为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 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 、乘0.03即为 H2CO3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5、氧饱和度(SatO2),参考值3.5kPa(26.6mmHg)。 6、实际碳酸氢根(AB),参考值21.4,27.3mmol/L,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 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 7、剩余碱(BE)参考值—3,+3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为降低。 8、阴离子隙(AG),参考值8,16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CO2,BE(或AB)判断酸碱失衡,根据PaO2及PaCO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pH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PaCO2超出正常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提示有代谢酸失衡。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四(低氧血症的判断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