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学教育

幼儿园国学教育
幼儿园国学教育

幼儿教育中诵读国学经典教育之我见

国学的范畴很广,既融入了诸子百家为主体的儒学思想,又以《四书五经》为划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6岁是幼儿的学习黄金期,幼儿在这段时间里学习国学知识,可为他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种子,打下一个自己是中国人的文化烙印。通过学习国学,能够培养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容的生活态度等。

幼儿园实施国学教育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一)初步了解并欣赏《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并背诵一些浅显易懂的唐诗、宋词。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

(三)结合幼儿园的礼仪课题编排脚本剧,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认知及表达能力。

有效实施幼儿园国学教育

1、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国学水平。

教师要向家长及幼儿推广国学,首先就要提升自己的国学知识。可通过查阅资料,组建国学评鉴小组等方式,努力提高自己对于国学的认知水平,了解、背诵或熟读国学经典作品,并且掌握教幼儿背诵的方法,使幼儿了解其中的正确含义,并学会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启发教育。

2、重视宣传效应,引起社会关注。

通过每天播放《弟子规》、《三字经》视听光盘及教室环境周围布置展板等形式,让幼儿及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国学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幼儿园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会、及《家长园地》宣传栏,向家长宣传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国学对幼儿人格、道德品质、情操、精神风貌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取得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孩子,父母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主题家长会、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与及时沟通,使家长掌握教会幼儿学习国学的方法,这样家长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到幼儿的国学教育中来。

中华文化最好的给养是国学经典,许多外国人都争相学习研究,英国的“孔子学堂”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央电视台曾推出一则《宝宝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妈妈以自身

实际行动,为成长中的一代新人,树立了榜样。“亲爱我孝何难”;“凡是人皆须爱”;“圣与贤可驯致”……中国的文化之根正潜移默化地注入到孩子的心中,愿经典文化宝藏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弘扬。自古以来我国重教育,《礼记.学记》中言“建国君民,教育为先”。而幼儿教育,恰恰是在人生最宝贵的记忆阶段、学习阶段、领悟阶段,实施人才教育的最关键阶段。为落实党中央“以德治国”的方针政策,一些有远见有名望的老前辈,一些学者,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在幼儿教育中推广诵读国学经典文化,为我国的幼教事业改革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原动力,也为我们探讨有关幼教内容挖潜及方法创新指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诵读国学经典有助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表达工具,也是一种人类与生具来的能力,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思维的再现。我国的幼儿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时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语言教育不仅对幼儿一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小朋友已由幼婴阶段只言片语式的表达,进入到初步具备简单的表达一般思维的语言能力。在还没有理论上的语言教育(指导)时,幼儿靠平时与父母及身边的人的交流过程而体会、逐步建立语言表达习惯,此时,由浅入深地实施经典诵读课程,可以辅助训练小朋友的口齿,培养幼儿良好的朗读习惯,较快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成长。

二、诵读国学经典有助于幼儿提前大量识字、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培养

通过“眼到、手到、口到”的诵读,人类与生俱来所具有的自然的观识(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提前大量连贯地识字,而无需逐笔逐划来一个个地认字。传统的教育大纲中,小学阶段只学两千至三千个左右的生字。在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经典诵读实践证明,经过坚持不懈的诵读,许多学龄前小朋友即可轻松地学会认识两千多个生字以上,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若能将国学经典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从小到大必须普及的课程,分幼、小、中、大、研、博几个级别,分别列入各个级别的教育纲要,如此,我们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延续,就具有一代接一代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纲领性的保障。

三、诵读国学经典文化对提高幼儿人文素质的意义。

1、最佳的记忆应留下对人生最具价值的概念和理念

在幼儿阶段,人的大脑处于迅速发育成长阶段,记忆力奇佳。根据现代医学对大脑

发育思维形成的认识和理论,幼儿所接触外界的任何事物、概念、表象等等,都会在幼儿的大脑形成最初的突触,如果有价值的突触越多、越牢固,就越有利于以后其他突触的发育成长并彼此建立联系、渐渐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因此,在大脑发育的最初阶段,利用记忆最佳的特点,应该让幼儿尽量接触和诵读经典文化,留下对人生颇具价值的概念、知识、理念和文化。

2、浓缩的词汇有助于提高抽象能力

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化,其文体通常都是非常的简练,言简意赅。一部《千字文》,仅仅一千个字,四字一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常识伦理,皆于其中。《中庸》把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归纳浓缩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受经历和阅历的限制,幼儿一般还是习惯使用简单的表象和词语来表征外部事物,他们还不善于使用复杂的词汇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即思维仍受限制,只能在实物和实际情景中应用已经形成或掌握的概念或词汇。在幼儿这个正处于接收外部事物表象,在大脑建立相应概念轮廓的宝贵阶段,从小通过大量诵读国学经典文化,掌握并习惯于简练的词汇,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

3、精练的语言习惯可促进幼儿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

人类的思维建立于语言词汇概念等等的集合基础之上,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明确的词汇概念,并建立彼此的有机联系,才会形成思维过程。我国博大精深的国学宝库,正是现成的经典教科书。在幼儿教育纲要中也提到,“科学教育对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从小养成的习惯影响一生

从现代人才培养的理论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意识会推动他的行为,而一个人的行为会养成他的习惯,而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其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其命运。因此,幼儿养性,从幼儿感知外部世界,形成自身最原始的观念知识、道德意识的积累开始,通过大量的诵读国学经典,自幼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期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逐步培养与周围的事物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的能力,这些都将对小朋友人生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5、传统经典文化对形成高尚人格的积极作用

幼儿需要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在人生历程中趋善避恶。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命题。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就有“善知识”的丰厚内容与理念。仅仅蒙学当中,一部《弟子规》就告诫了我们许多做人

做事的道理。一部《孝经》,就把“夫孝,德之本也”的天经地义,把“教之所由生也”的根本,放在了教书育人的首位。结合当前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略,这些不是正好现成的德行教材吗?通篇充满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大智慧的《论语》和《大学》,更是值得小朋友熟读熟背终身受益。

四、幼儿教育开展经典诵读的若干技巧

分组竞赛:可以按座位分组,第一排的先背诵,然后第二排的再背诵,依次轮到第三、第四排的,老师在最后进行总结夸奖或指出;还可以每次按不同的方式分组,比如按男女分组,按横排竖排分组,按奇偶报数分组,按抽签分组,让小朋友总感觉变幻无穷新鲜有趣,由此而对经典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个人展示:让背诵熟练的小朋友示范给其余的观看,毕竟模仿和趋同是人类最难得的天性;让注意力开始分散的小朋友单独背诵,以重新吸引其注意力;让较落后的小朋友站出来背诵,之后不论效果如何均予以热情赞赏。每次个人展示结束,一定要大家一起鼓掌,既培养幼儿的礼貌习惯,又会对展示者给予积极的鼓励。

积分竞赛:每一小段均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单独背诵,然后对其背诵能力和表现情况进行贴纸记分,能顺利通过的就记一朵花(贴纸或作记号),背不出不记,上课违规的就扣一朵,最后总结时,根据花朵(贴纸)的数量再进行夸奖甚至奖励实物。

文学接龙:一个人(或一个小组)背出一段之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小组)紧接着背出下面的一段;同样,一个人(或一个小组)背出上一句之后(譬如“人之初,性本善”),另一个人(或另一个小组)接着背出下面的一句(“性相近,习相远”);如果轮到谁接不上了,就罚他(他们)将整句或整段重新背一次,这种惩罚应是积极的。

形象教学:类似《弟子规》中的许多训诫,待小朋友背上几遍之后,就可以发挥老师的想象,配上一些生动活泼的表情动作,一边背诵,一边演示,让小朋友印象更加深刻。如:念到“父母呼”,老师可以用自己的两个手掌(或一个手掌也可)围在自己的嘴巴周围做成喇叭状。念到“长者立”时,老师站起来做立正样;紧接念到“幼勿坐”时,要求小朋友跟着也站起来;如此,诵读期间穿插的表情动作无需太多,只要生动活泼,即可起到不可思议的调动学习气氛的效果。

观摩揣义:对小朋友的背诵情况进行抽查测验时,老师可以示范如上面所做过的动作,让小朋友按老师的提示动作,背诵相应的一段。这要注意两点:一是相应的动作尽量简单生动,二是这些动作在此之前反复地边背诵边练习过。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展幼儿国学启蒙教育,让幼儿去感受

国学,享受国学,扎根国学。我们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通过启蒙教育影响孩子的同时,让一个孩子去影响一个家庭,让更多的人在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享受美好生活;从而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者、传播者。

幼儿国学包括什么

幼儿园国学包括什么 幼儿园开办国学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教呢?应该怎么去给孩子们去营造一种国学氛围呢?而作为我们园长怎么去把中国传统文化带进我们幼儿园呢?而现在幼儿国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视,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国学给大家整理了幼儿国学教育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国学常识普及。 对幼儿进行国学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孩子国学常识的普及,让孩子了解关于的国学的基本知识,这样孩子在接受起来就不会陌生,同样在国学常识的普及中,也可以培养起孩子对国学的兴趣。 二、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是幼儿国学教育中不可以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孩子进行这部分的教育的时候,要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诵读篇章,常见的国学经典诵读篇章有,《论语》、《三字经》《大学》、《中庸》以及各朝代的经典古诗等。 三、国学经典场景表演。 为了丰富幼儿的国学教育,幼儿园或者家庭给孩子举办一些关于国学的表演和比赛是很有必要的,一来可以激发孩子对国学的热爱度,二来可以让孩子在场景中深切的体会国学知识。 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国学对于国学幼儿园创建有着16年的经验,至德国学结合16年的国学幼教经验和20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全国首创幼儿园国学教育8大体系,从国学课程导入到园长管理智慧;从幼儿园家长工作到园所国学品牌创设: 1.幼儿园自动运营管理体系(园长运营智慧体系) 2.团队脱手管理打造系统(教师团队打造体系) 3.家长主动转介绍系统(家长工作体系) 4.多样化国学课程系统(国学课程体系) 5.环境创设系统(招生环境创设系统) 6.轻松免备课教学教研系统(教学教研体系) 7.大型活动标本策划系统(品牌活动策划)

浅谈国学与家庭教育

浅谈国学与家庭教育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家庭教育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老的家庭教育传统中,有着丰富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将国学中有关家庭教育的精华发扬光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西周时代就提出了胎教的主张。传说:“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易经》之《蒙卦》说:“蒙养以正,圣功也”。意思是说对愚昧无知的孩童要及时教育,使之不失其正,是圣人之功。《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要错失教育孩子的良机。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一个人小时候接受教育和影响所形成的习惯,就像先天形成的,与生俱来的一样稳固,终身都会起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形成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 西汉贾谊说:“心未滥而先喻教,则化易成矣。”“绝恶与萌芽,起教于微妙。”是说在孩子思想还未受到污染之时,就抓紧教育会很容易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颜之推(公元531—590,梁朝人),他认为幼年时期性情纯洁,未沾染恶习,比较容易接受教育,塑造的可能性比较大,家庭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要让孩子从出生起就“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他说:“当及婴孩,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司马光也说:“古有胎教,况于己生?子始生未有知,固举以礼,况于己有知?故慎在其始,此其理也”。是说早期教育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文中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孩子可以不只局限于类似百家姓、唐诗宋词等幼儿的内容,可以多看看一些国学经典。下面由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1.《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 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 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2.《史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3.《汉书》 《汉书》-班固《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代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从此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古迄今,无改斯道。”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4.《论衡》 《论衡》-王充《论衡》书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但它并不完全否定儒学),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尽管《论衡》书不可能摆脱当时时代的局限,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世界,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论的,但它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封建国家处于统一和强大、儒学与谶纬神学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的时期,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5.《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感谢您的阅读!

国学教育的意义与要求

国学教育的意义与要求 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自宋代以来,《四书》是中国人的基本 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不识字的劳动者,也 是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格言,一直到今天,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联合国大厦镌刻着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孩子们的素养。 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还有在生活中要 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 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 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 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2、人格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 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J 同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 验而感受快乐。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人讲涵詠,讲六艺之学,讲礼、乐、射、御、书、数,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讲人的品味,人的意境。人不是行尸走肉。人活着,要活得有尊严,有格调,有价值,有意义。要读书,要静坐,要修养自己。要养气,养心,养性、养情,养才。靠什么养?在古代是靠人文的“六艺”之学之教,靠四书五经。 3、智力教育 儿童背一点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等,背一点《论语》《孟子》《老子》,背一点古代诗词等,很有好处。适当背诵一点古代经典,对开发智力很有好处。十三岁以前语言记忆能力很强,多背一点,打一点童子功很有必要。这一年龄段只要背,以后再慢慢理解、反刍,终身受益无穷。有一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 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不仅对孩子们学人文有好处,而且对孩子们学科学有好处,对孩子们将来做人、立身行世都有好处。 我这有一份资料,说的是“国学经典诵读十大益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一一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 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 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一一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浅谈幼儿国学经典教育发展

浅谈幼儿国学经典教育发展 经典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历史传承。作为一个缺乏文化的中国人,我对国学关注不多。2003年读《小窗幽记》和《围炉夜话》才发现其中的智慧。后来看到《论语》后悔悟,如果小时看过《论语》,那么我的今生将全部改写。人生智慧已早早写入经典放在我们的书架上,只是我们不知珍惜。后来读《黄帝内经》、《史记》更是对传统文化到了了鼎礼膜拜的地步。 我开始关注幼儿国学教育,并终于给儿子找了一个学习国学的地方。古朴院落、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孩子对国学的喜爱,我们一度认为这里是学习国学很好的殿堂。很快我们就发现严竣的管理问题,主要是现任办学人的文化素质和办学思路局限了教学水平。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研究经典教学的长远规划,而只在设想如何利用圣贤的先人为自己的产业化运作增添炒作资本。为此我查阅了许多关于国学热以及国学教育方面的文章,发现一个令人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现在的国学已经被炒作成为一门文化产业。儿子曾经学习的地方正是如此。 为了延续儿子的国学教育,我上网四处寻找一些关于国学入门方面的知识以理清经典学习的脉落,这时我又发现了一个更让人惊异的事实,就是当今的中国社会很难找到介绍学习国学经典著作。现今人类关于国学方面的种种文章大多因底蕴不足或是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究其因缘是中国的国学教育大约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风雨飘摇。目前现在可以找到的比较好的国学入门书籍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国学入门》专

辑,可惜已经买不全了。这些都是上个世纪初的文坛名人如朱自清、章太炎等为被当时就几经中断的国学教育所作的推介文章,再往上还有一些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著作(如钱穆)也十分可读。而真正的经典只能是更早以前的作品了。 再回到幼儿国学教育上来,国学热好象就像开水上的热油,有的只是表面风光。现在“国学”两字已经成了幼儿园、小学等主流教育体系用来贴金的招牌,但真正对国学下的功夫并不够,因为还有五大领域和升学率等指标在考核。而社会培训机构创办国学学能成功的又是极少。一方面是办学机构招生困难,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对国学知识的渴求。那么一定是办学人的办学思路和方法存在问题。主流教育体系的排斥、培训机构文化底蕴不足、急功近利使幼儿国学教育发展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后来又看了一些关于当今国学热中一些推广文章,如王财贵、沈立等,结合我和儿子这一年来学习经典的体会。经典学习的方式不外乎在家自学、报班培训两种。自学是最简单也是最难实现的,因为我们家长很多都没有读过经典,自己读不懂经典,给孩子讲讲不清楚,再加上家长精力上难以坚持以及在教自己孩子的情绪难以控制。外出报班又存在金钱、时间、质量等方面的问题。选择报学学习的家长自然对国学教育苛求,希望老师都能像于丹那样把大家都讲明白,因此对教师不够宽容,都希望老师该把书上的道理把孩子讲清楚,而幼儿时期的经典教育的实质是背诵而不是理解,背诵没有家长伴随往往很难实现。

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即所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留下的智慧精髓,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国民对民族文化精髓认识的回归,让孩子“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国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已成为社会大众普遍的呼声。我园通过几年国学教育的实施,感觉到国学教育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无论是对其知识的增长与智能的培养,还是对其品德的陶铸与人格的塑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传承经典、传承美德 纵观当代的中小学生,好像除了语文这一门课程外,对其他的民族精髓、中国的传统文化接触得比较少,反而像英语这样的外来语言一直被学习,中华国学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这种教育的结果,导致了民族精神淡薄、诚信危机四伏以及当前孩子学习发展中的人格缺失。由此可见,倡导幼儿学国学实在刻不容缓。对于幼儿来说,学英语是一种技能培训,而学国学是一种人格教育和道德观的培养,这才是根本性教育。当前,从幼儿园到大学,孩子们竞赛式的学习,学到的只是知识,但是为人规范、基本道德礼仪的常识,在现代教育中却少有涉及,正好国学教育能通过传统文化填补现代教育的这一空白。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比较普遍。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让幼儿学习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能够教育幼儿孝亲尊长、友爱伙伴,使他们变得更加懂事明理。另外,幼儿园通过开展国学教育,还可以系统全面地培养幼儿很多的良好习惯。如,教幼儿诵读《弟子规》中的内容可以教育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等。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更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具有提升幼儿气质、陶冶幼儿性情、提高幼儿涵养的意义。 二、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健全幼儿的人格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心性和人格培养的黄金阶段,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热爱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种子,打下一个自己是中国人的文化烙印,这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的“流行文化”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幼儿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而且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因此,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对健全他们的人格,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幼儿国学经典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儿国学经典幼儿园礼 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幼儿国学经典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天性本善。而0-3岁的早期教养,往往会让孩子沾染很多不好的习气,从而形成各自的习性。到了3-6岁的幼儿期,本应如山泉般清澈、春风般柔软、朝露般明耀的孩子,却慢慢褪去了光彩,问题逐渐涌现,变得越来越难教。童风雅颂国学幼儿国学经典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基本礼仪 1、基本动作:站、走、坐、蹲、捡、如何敲门、门的开关、递接物品的方 法、咳嗽、打喷嚏、打哈欠…… 2、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 3、个人礼仪:揩眼屎、擤鼻涕、洗手、洗脸、照镜子、剪指甲、饭后漱口、擦嘴、刷牙、勤洗澡、衣服的叠放、洗手间的使用方法…… 4、基本交往:打招呼、谈话、自我介绍、介绍他人、如何接电话、如何打电话、对弱势人群应量力帮助…… 第二部分:家庭礼仪 1、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听从教导、体贴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打招呼、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对待成人的错误……) 2、行为习惯(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归原位、爱惜物品、不浪费、和他人和谐相处、要和家长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绪……) 3、客人来访(引进门、邀入座、敬茶、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礼物要致谢、接待小客人……) 4、拜访作客(先约定、准时到、不乱摸乱动、上门拜访或慰问病人要带礼物……) 第三部分:幼儿园礼仪 1、入园离园礼仪(主动和老师、幼儿、家长问好、道再见) 2、课间盥洗礼仪(照顾自己、谦让、物归原处……) 3、教学活动礼仪(学会倾听、积极动脑、发言举手……) 4、户外活动礼仪(排队、上下楼梯不推挤他人、不扒护栏、行进时有事需先出列、遵守游戏规则、在规定范围内活动、集合解散听口令、不趴堆、游戏时要谦让、玩过的玩具送回原处……) 5、进餐礼仪(餐前洗手、不挑食、不抢食、进餐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自己送碗筷、饭后擦嘴漱口……) 6、午睡礼仪(叠好的衣物有定处、午安礼、睡间礼、起床整理……) 第四部分:公共场所礼仪 1、行走(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过马路时走专用通道、不边走边 吃、不随地吐痰、不尾随围观、保持距离、不占盲道……) 2、等候(按顺序排队、不插队也不让他人插队、不席地而坐、不拥入街道之上妨碍交通……) 3、乘车(主动购票按顺序上车、先下后上、上车时不挤不推、要礼让老弱病残孕;行驶中不打闹大声喧哗、不向车外丢东西、吐痰、不脱鞋,不蹬座位、不在车上吃东西,下车提前准备、需他人让路要用借光、劳驾或请您让一下等文明用语……)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第一部分:概说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核心价值向传统文化回归,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而不能一味照搬西方文化理念。要把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精髓,以及一切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古为今用,当代核心价值应当大量地从中吸取养分,而不能将其妖魔化,甚至另起炉灶,事实证明那是行不通的。 为此,我们要结合德育大纲、中小学语文教学标准,结合“中国梦”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充分汲取传统教育中科学的方法,在我校系统、适量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使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在道德、文化的修养上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中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5.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书面语建设的过程。传统经典,字字珠玑,金声玉振。我们应当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来源 (一)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传统经典。 (二)优秀的古诗文 四、国学诵读经典的处理原则 在充分尊重原典的完整性的基础上,谨慎地弃除或改写经典中一些确实与

浅谈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国学经典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摘要】在国学经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使他们通过认真诵读和思考,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从中学到更多的为人处世的指导,使学生的道德品质获得提高。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诵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使他们在诵读中领悟更多知识,使国学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获得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诵读促进作用教育作用德育功能 国学经典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通过国学经典教学,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文化时体会和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他们受到道德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国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了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受到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讲诚信,懂得感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一、国学经典教学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主动性,需要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促进效率的不断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诵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积极互动。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同时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 二、加强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 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能够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积极诵读,能够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拓展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和发展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国学经典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功能。 1.通过朗读来体会国学的教育作用国学经典对学生具有德育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进行思考,使他们在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深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和人生观。在诵读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把自己融入到其中的情境中,提高分析和思维能力,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加强教师诵读国学经典的能力由于国学经典的诵读需要教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并深入探究其中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学校也要注重提高教师对国学的诵读能力,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让优秀教师介绍诵读经验,提高国学经典对教师的影响。 三、在朗诵国学经典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国学经典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通过朗诵国学经典,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使他们受到其中内容的影响,从而提高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促进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1.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可贵在国学经典中,告诉了我们,人要讲究诚信,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诚信都不具备,他做什么事都很难取得成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了解到诚信对人的重要性,并从平时做起,注重诚信待人。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感,教师需要在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真诚对待他人,并讲究诚信。让学生明白“言必行,行必果”的重要性,促使他们的品质素养获得不断提高和发展。 2.诵读国学经典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在国学经典中包含着很多感恩的故事。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重点让学生体会这些语句,从中获得感悟,懂得感恩。在重视传统道德文化的教

幼儿园国学教案

幼儿园国学教案 幼儿园国学教案,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幼教联盟为您整理。 大致有这几方面的内容:例如:教育活动——儿歌/故事(这个随便根据你上课的科目不同写)《****》(这个是你上课的名称) 一、活动目标二、活动准备三、活动过程。 下面以弟子规为例: 活动内容:《弟子规》 活动目标:认知:复习《弟子规》中学过内容,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情感: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育幼儿孝敬长辈。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一、故事引题教学备注 课件播放音乐,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听音乐跟读 二、复习学过的内容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男女小朋友分组诵读。 2.

3.幼儿完整地诵读。 结束部分: 三、诵读表演 请朗读的好的幼儿上台表演。 活动效果: 我们国学幼儿园又怎么把特色教育落实到教学中呢,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国学,将传统国学与现代学前教育相结合,总结出了幼儿园国学教育八大体系,其中课程体系包括: 国学经典诵读 “孝道、师道、感恩”教育活动 经典音乐熏陶 经典书画欣赏 传统手工活动 传统养生活动课程 国学幼儿园创建管理八大体系如下: 1.幼儿园自动运营管理体系(园长运营智慧体系) 2.团队脱手管理打造系统(教师团队打造体系) 3.家长主动转介绍系统(家长工作体系) 4.多样化国学课程系统(国学课程体系) 5.环境创设系统(招生环境创设系统) 6.轻松免备课教学教研系统(教学教研体系) 7.大型活动标本策划系统 (品牌活动策划) 8.联盟大家庭资源共享系统(全国联盟平台资源共享体系) 中国首家幼儿园国学系统服务平台——至德国学,半年到一年内帮您的幼儿园引进国学

浅谈惟志诚国学幼儿园教学方法

浅谈惟志诚国学幼儿园教学方法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华上下五千年,国学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国学文化的回归,惟志诚幼儿园也逐渐开设了国学课程。惟志诚幼儿园的儿童大部分年龄在3-6岁之间,这时候让儿童学习国学知识,能够从小在孩子心中埋下国学的种子,并打好基础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国学就是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思想,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涉猎广泛。包括,哲学、历史、地理、政治、书法、音乐等许多方面。时至今日,幼儿园国学热逐渐蔓延,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千差万别。接下来就惟志诚幼儿园开展国学教学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1、通过朗读,加深儿童对国学的了解 运用朗读的教学手法,是惟志诚幼儿园教授儿童学习国学知识的重要方法。这么做的目地就是让孩子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熟练记忆的程度,以利于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慢慢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中,老师选用的具体方法就是,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读,或者是播放录音带、视频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没有必要对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毕竟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对于提出问题的孩子,感兴趣的孩子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讲解,帮助孩子了解内容。培养孩子们对国学的兴趣。 2、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古代传统文化,幼儿园儿童年龄较小,所以老师如果一味的选择呆板的教学方法,对于孩子国学兴趣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惟志诚幼儿园选择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国学文化。 我国有许多国学经典都包含着生动的小故事。例如,《三字经》中“择邻处,断机杼”,“香九龄,能温席”等等。老师要学会运用生动的故事,把抽象的国学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的生活语言,提高教育效率,在国学讲解初期,惟志诚幼儿园的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让孩子在国学氛围的熏陶下快乐成长 3、将知识融入到游戏中 爱玩是孩子的本能体现,喜欢游戏更是孩子的天性,采用游戏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和家长可以将国学内容编成各种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学习快乐。例如,表演竞赛、成语接龙、合力闯关、故事会等游戏。将国学内容与游戏结合,有利于发挥孩子的特长,调动学习国学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学,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幼儿园的儿童则是祖国的希望。在幼儿园国学教育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儿童对国学的兴趣,孩子们从小学好国学对于孩子道德的发展、精神的发展等多方面都会有益。惟志诚的幼儿教师有责任在幼儿教育中推广国学,提高国学教育水平。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升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 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 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 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 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 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 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 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 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 理解;如创用诗文,提升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 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 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 等 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 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改创诗文。学生把对经典诗 文的喜爱倾注在各种教学之中,表达于他们精心设计的手抄报以及精 心撰写的读后感上。丰富的教学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校园内到 处可以听到朗朗的诵读声 五、教学总结

试论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与整合

试论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与整合 发表时间:2018-06-20T14:35:22.4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7期作者:薛春红[导读] 本文从幼儿兴趣、思维、需求和发展等角度出发,阐述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和丰富“国学课程”的教育方法。 陕西省吴堡县第四幼儿园718200 摘要:本文从幼儿兴趣、思维、需求和发展等角度出发,阐述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和丰富“国学课程”的教育方法。与幼儿教育核心理念相结合,与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实现塑造幼儿人格、启迪智慧,实现弘扬中华文化的培育目标。 关键词:国学教育经典教育渗透整合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传承中华文化当成一种使命。如何在幼儿园推进“国学课程”建设,是当前摆在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为了更好地体现幼儿园的国学课程特色,必须立足幼儿视野,才能使“国学课程”的内容更具适宜性和发展性。《纲 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国学经典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因此,我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合到幼儿的生活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中去,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 一、幼儿教育与国学相结合 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应该与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科学理性地开展读经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何与当下幼儿教育核心理念相结合,如何体现现代幼儿教育方法与国学经典教育内容的融合,成为当今急需思考和改善的问题。《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结合《纲要》的精神,根据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有效地将国学经典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从而初步建立富有特色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使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孩子的一种乐趣。现将教学心得与同行分享交流。国学经典教育走进我园,与晨间音乐、早操活动、晨会活动、环境创设、领域教学、民间游戏等各个方面相互渗透和整合,走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角落,规范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在国学经典作品中童蒙养正,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生活的基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开展幼儿国学经典活动时,我坚持古为今用,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童蒙养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班有一位孩子经常很晚才上学,家长生气地跟我说这几天早上起床他总是磨磨蹭蹭的,还闹着不洗手、不刷牙洗脸,于是我抓住契机,将《弟子规》纳入健康教育。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往往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很深的意义。我将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也达到强化复习与记忆国学的效果。国学故事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借助蕴含中国经典文化要义故事的叙述,让幼儿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文化。国学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蕴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躯干上的一个有机活体。《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还包括着天文、地理等。在日常教学中,我将《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渗透到科学领域中,让幼儿感受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智慧结晶。孔子说:“思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将音乐教育与国学经典教育融合为一体,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富有情趣。同时,我使用节奏游戏,变国学经典诵读为轻松的音乐教学。由于一些国学经典作品的句子很长,读起来拗口,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创编节奏,让幼儿在节奏中轻松学会诵读国学,感受音乐的美妙。在国际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新一代国学人才的培养上,我认为:如何建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华的优秀文化凝聚为幼儿持续发展的底蕴,真正做到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前景问题。 二、幼儿学习国学要结合幼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掌握幼儿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尽管幼儿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幼儿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著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幼儿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的。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幼儿对生活的感性认知。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加深其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使幼儿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故此,在幼儿园开展国学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幼儿视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使幼儿从小产生枯燥乏味的国学认知体验。 参考文献 [1]各地幼儿园踊跃开展国学经典教育,2006年。 [2]全国性普及国学经典教育,2010年。

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内容提要】: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如此看来,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把文明礼仪视为做人的一件大事,文明礼仪也是做人的入门证。礼仪教育从“小”抓起至关重要。可见,礼仪教育,对于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晨间接待教学活动巩固良好习惯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如此看来,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把文明礼仪视为做人的一件大事,文明礼仪也是做人的入门证。礼仪教育从“小”抓起至关重要。可见,礼仪教育,对于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我对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点感悟: (一)晨间接待是基础 早上入园时,有的孩子会主动热情地跟老师和小伙伴问好,有的孩子却过于冷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晨间接待中设置“小小接待员”这一角色,请“小小接待员”试着用礼貌用语接待同伴和家长,园门口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教室门口可以从一个孩子接待到两两自由结伴。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为孩子们提供了礼貌交往的机会,同时孩子们的主动打招呼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影响,时刻提醒他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二) 教学活动是关键 1、巧用儿歌渗透礼仪 儿歌《好娃娃》“爷爷年纪大,头发白花花,我帮爷爷倒杯茶,爷爷笑哈哈;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我给奶奶捶捶背,奶奶笑哈

哈;爸爸和妈妈,一齐把我夸,尊敬老人有礼貌啊,是个好娃娃”。激发了孩子们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并能与大家交流自己在家所做的关心、帮助老人的事情。 2、诵读经典感悟礼仪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材料。因此,利用餐前餐后等零散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在诵读过程中感悟礼仪。如《弟子规》中“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是教育孩子做事不能贪图小便宜。 3、活用绘本学习礼仪 绘本有以下几点优势:美学的陶冶、语文的涵养、创造力的启发、生活能力与态度的培养。透过绘本的优势,让孩子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零压力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及预测推理的能力以及听、说、读等语文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培养孩子各种生活上的能力与经验。如:绘本《魔幻青草地》通过滑稽幽默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不能随便丢垃圾,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善用区角再现礼仪 充实区角材料,注重材料的投放多元化。通过角色游戏等表演,再现真实的情境,引导幼儿礼貌待人待事。如:饭店里的点餐礼仪和进餐礼仪等等。孩子们在扮扮玩玩中了解了西餐的吃法等等。 (三)巩固孩子的良好习惯

一 幼儿园阶段经典诵读篇目

一幼儿园阶段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小学阶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孝经》 有计划地完成《颜氏家训·风操第六》、《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