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给水系统调试措施

除氧给水系统调试措施
除氧给水系统调试措施

除氧给水系统调试措施

编号:M-2011SZRD135Y-GZ-QJ-05

XX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合利用动力车间工程除氧给水系统调试方案

工作人员:XXX

编写人员:XXX

审核:XXX

批准:XXX

XX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二○一三年九月

摘要

本措施依据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及机组调试合同的要求,主要针对XX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合利用动力车间工程1×50MW汽轮发电机组、350t/h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机组调试工作提出具体方案。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给出了除氧给水系统调试需要具备的条件、调试程序、注意事项等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汽机;除氧给水系统;调试措施

目录

一、编制目的 (6)

二、编制依据 (6)

三、调试质量目标 (6)

四、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6)

五、调试范围 (6)

六、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7)

七、调试工作程序 (7)

八、调试步骤 (8)

九、组织分工 (8)

十、调整试运注意事项 (11)

附录1 (12)

附录2 (13)

附录3 (14)

一、前言

为了指导规范除氧给水系统及设备的调试工作,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制定本措施。

检查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认其动作可靠。检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系统的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二、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2009年版)》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年版)

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006年版)

2.4《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

2.5设计图纸

三、调试质量目标

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006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专业调试人员、专业组长应对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控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协调解决,保证启动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四、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除氧器规范:

型号:高效压力式旋膜除氧器(全补给水)

GCM450/80.0.0

工作压力:0.588MPa

额定出力:450t/h

水箱有效容积:80 m3

五、调试范围

除氧给水系统调试从除氧器单体调试结束后的动态交接验收开始,包括联锁保护试验、系统投运及动态调整等项目。

六、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系统调试工作正式开始以前,调试人员应按下表(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检查清单)所列内容对本系统调试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纪录。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检查清单

七、调试工作程序

根据《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检查清单》进行检查,确保系统具备试运条件。

图1 除氧器调试流程图

八、调试步骤

8.1阀门动作试验及开关时间测定

试验内容为确认电动阀就地及CRT开、关动作正常,状态显示正确,

并测试其开、关时间。

8.2联锁保护及报警试验

8.3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8.3.1系统有关管道、阀门全部安装完毕,管道支吊架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经调整确认合格。

8.3.2凝汽器及凝结水系统已冲洗合格。

8.3.3除氧器有关电动门及调整门经过检查,确认合格。

8.3.4除氧器保护、联锁试验调整完毕合格。

8.3.5现场道路畅通,照明充足。

8.3.6系统中的所有仪表、阀门安装完毕,校验合格。

8.4试运前的准备和检查

8.4.1检查除氧器及其有关系统处于正常状态,除氧器压力表、温度表、

水位计正常。

8.4.2确认除氧器有关电动门及调整门动作正常,有关联锁保护试验正常。

8.4.3 安装公司应对除氧器安全门经过整定。

8.4.4 当除氧器温度小于0℃时,应进行预暖。当除氧器温度大于20℃时,

可向除氧器上水。

8.4.5 机组初次投运前,应进行除氧器冲洗。

8.4.5.1 除氧器冲洗在凝汽器及凝结水系统已冲洗合格后进行。

8.4.5.2 除氧器水冲洗前必须确定喷雾装置已从除氧器上整体拆除。

8.4.5.3 凝汽器水位正常后,启动凝结水泵,手动控制除氧器上水调

整门,向除氧器上水。

8.4.5.4 缓慢开启除氧器放水门进行放水冲洗。

8.4.5.5 维持凝汽器水位、凝结水泵运行正常,一直冲洗至除氧器水

质合格后,关闭除氧器放水门,停止冲洗。

8.4.6 清洗合格后,回装喷雾装置,施工工作应注意保持清洁。

8.5除氧器的启动

8.5.1 除氧器上水至中心线上+1400mm;

8.5.2 启动一台电动给水泵,给水走再循环回除氧器,另一台给水泵开启

入口水门,进行水泵暖泵;

8.5.2打开除氧器放空气门,手动操作辅汽至除氧器压力调整门,缓慢提

升压力至0.05 MPa,维持定压运行;

8.5.3缓慢补水至正常零水位;

8.5.4给水含氧量≤7μg/L后,可以向锅炉上水。

8.6除氧器正常运行及维护

8.6.1正常运行控制指标:

除氧器压力0.5943 MPa

除氧器温度对应压力的饱和温度

除氧器水位中心线以上1400mm(水位零位)

除氧器含氧量≤7μg/L

8.6.2应经常检查除氧器系统无漏水,不振动,检查除氧器就地表计与远

传表计指示相符。

8.6.3应经常检查水位及压力调节装置、各阀门动作灵活。

8.6.4保证除氧器含氧量合格,及时调整除氧器排氧门开度。

8.6.5冬季应加强系统检查,防止设备、表计及管道结冻造成冻裂和表计

指示虚假的现象。

8.7除氧器的停止

8.7.1随着机组负荷的下降,压力降低,应密切注意除氧器运行情况。

8.7.2当高加疏水切除时,注意除氧器压力变化。

8.7.3当给水泵停止运行后,手动关闭辅汽来汽调整门,停止除氧器加热,

关闭辅汽至除氧器电动门。

8.7.4将除氧器水位控制切至手动,关闭除氧器上水调整门,关闭低加凝

结水出水门。

8.7.5 若除氧器停运一周以内,可稍开辅汽汽门和排气门,关闭其他进出

水、进出汽门,进行热态保护。

8.7.6若除氧器长期处于停用或检修时,则将水放掉。

九、组织分工

按照部颁新《启规》有关规定,各方职责如下:

9.1安装单位:

9.1.1负责分系统试运的组织工作;

9.1.2负责系统的隔离工作;

9.1.3负责试运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消缺工作;

9.1.4准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及材料;

9.1.5配合调试单位进行分系统的调试工作;

9.1.6负责该系统分部试运后的签证工作。

9.2生产单位:

9.2.1负责系统试运中的启停,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

9.2.2负责有关系统及设备的挂牌工作;

9.2.3准备运行的规程、工具、和记录报表等;

9.2.4负责试运中的巡检及正常维护工作。

9.3调试单位职责:

9.3.1负责试运措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并进行技术交底;

9.3.2准备有关测试用仪器、仪表及工具;

9.3.3负责分系统调试的指挥工作;

9.3.4负责试验数据的记录及整理工作;

9.3.5填写试运质量验评表;

9.3.6参加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

9.3.7编写调试报告;

9.3.8 除氧器系统的单体调试工作由安装单位负责,调试单位参加。试运行以后的分系统调试由调试单位负责,安装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参加配合。除氧器系统调试应在分部试运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由调试专业组负责实施,汽机专业牵头,电气、热控及其它有关专业配合。

十、调整试运注意事项

10.1参加调试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

保调试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

10.2如在调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情况,应立即停

止调试工作,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10.3如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

10.4调试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10.5防止除氧器压力升高或降低。

10.6防止除氧器水位升高或下降。

10.7防止除氧器振动。

10.8 除氧器开始上水时应缓慢开启上水门,驱赶管路空气,防止水冲击损坏

喷雾装置。

附录1

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

合利用动力车间工程除氧给水系统调试措施

一、试验指挥系统

以调试单位为主导,建设,安装,监理及设备生产单位参与建立试验指挥系统并明确职责分工。

二、试验总指挥

试验总指挥:

三、试验参与各单位责任人

调试队:

项目管理单位:

安装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四、各参与单位职责分工

试验总指挥:主导整个试验过程并对试验项目负责。

调试单位:试验执行者与组织者。

安装单位:试验准备工作和试验过程中安装方面的消缺工作。

建设单位:负责试验过程中的协调和部分准备工作。

监理公司:负责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和质量监督。

五、相关单位应明确各自职责,并组织参与人员对本措施进行学习。在试验过程中

应合理组织,确保本项试验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附录2

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合

利用动力车间工程除氧给水系统调试方案与应急预案

1)运行操作严格履行操作票制度及监护制度;

2)现场灭火器应由专人负责,试验参与人员均应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3)严禁无关人员在试验现场逗留,对可能的出现不安全情况,应立即向指挥部

报告,并及时停止试验,待原因查明后方可继续试验;

4)各相关单位均应熟悉本试验措施;

5)操作及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有不同意见时,应停止试验工作并向指挥部报

告,指挥部及时组织分析,并作出相应决定;

6)现场消缺工作应做好安全措施,安全措施由指挥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7)其他安全保障措施按电厂有关规程和电业安全规程执行。

附录3

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废渣综合

利用动力车间工程除氧给水系统调试方案交底记录

试验参与各方已于年月日从调试指挥部取得本试验措施,并已经组织本单位参与试验人员学习,对措施相关内容已经熟悉,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情况已做好应急预案;

试验各方于年月日由试验指挥部对本措施进行交流与学习,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想,进一步明确了各自职责;各相关单位和参与人员在主观上已经具备了保证试验安全、高效进行的条件。

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签字

试验总指挥:

试验参与各单位责任人签字

调试队:

项目管理单位:

安装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32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通用范本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在锅炉给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除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氧是锅炉给水系统的主要腐蚀性物质,给水系统中的氧应当迅速得到清除,否则它会腐蚀锅炉的给水系统和部件,腐蚀性物质氧化铁会进入锅炉内,沉积或附着在锅炉管壁和受热面上,形成难溶而传热不良的铁垢,腐蚀的铁垢会造成管道内壁出现点坑,阻力系数增大。管道腐蚀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管道爆炸事故。国家规定蒸发量大于等于2吨每小时的蒸汽锅炉和水温大于等于95℃的热水锅炉都必须除氧。多年来许多锅炉给水处理工作者一直都在探求既高效又经济的除氧方法。

除氧给水系统操作规程

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锅炉系统操作规程 中海石油华鹤煤化股份有限公司 3052尿素装置公用工程热电 站 除氧给水系统操作规程 编写::审核::审定:—批准: 二O一三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工艺说明和设备参数特性 1. 除氧给水系统的任务 2?给水除氧系统的工作范围 3. 除氧给水系统的各种物料

锅炉系统操作规程 4. 除氧给水系统的工艺过程 5. 主要设备的特性 第二章工艺指标和联锁保护 1. 工艺指标 2. 连锁报警 第三章除氧器的操作规程 1. 投运前的检查与准备 2. 单台除氧器的投运 3. 连续排污扩容器投运 4. 除氧器并列运行 5. 除氧器的运行和维护 6. 除氧器的停运 7. 除氧器的事故处理 第四章锅炉高压给水泵操作规程 1. 锅炉高压给水泵的保护实验 2. 给水泵的备用条件 3. 给水泵备用闭锁条件: 4. 给水泵的启动 5. 给水泵的备用 6. 给水泵的停用: 7. 停用给水泵隔离放水 8..给水泵运行中注意事项 9.给水泵的稀油站操作步骤 10给水泵故障处理

锅炉系统操作规程 附表一给水系统阀门一览表 附表二给水泵的启停操作票

第一章工艺说明和设备参数特性 1. 除氧给水系统的任务 1.1合理回收和补充各路化学补充水、冷渣器冷却水、疏水等至除氧器,对联排扩容蒸汽等余热进行回收,保持除氧器水位正常,不能大辐波动; 1.2对锅炉给水进行调节PH加药,除氧,升压等工艺过程,满足锅炉给水品质和给水压力、温度的工艺要求。 1.3保证除氧器、锅炉给水泵及高低压给水管线与其附件等设备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1.4保证除氧给水系统的运行中相关工艺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除氧器压力保持在0.15~0.2MPa; 水温控制在130~135C 水位控制在水箱中心线以上在750?1150mm之间,正常水位为 950mm 溶解氧含氧量w 7ug/1 锅炉给水PH值8.8~9.3 高压给水压力12~14MPa 1.5除氧器的运行中,值班经常检查汽水管路应无泄漏及振动现象,校对水位指示;定期作好检查和维护工作。 1.6定期作除氧器安全门动作试验;安全阀整定压力为0.8MP& 2. 给水除氧系统的工作范围 工作范围包括:三台高压除氧器、四台电动锅炉给水泵及润滑油站、加药装置、联排扩容器及以上设备相关的管线、阀门、仪表、电气等部件等。 3. 除氧给水系统的各种物料 3.1冷渣器的冷却水:0.6MPa, 60 C 3.2来自外网变换加热器的脱盐水:0.6MPa, 114 C 3.3 疏水:0.7MPa, 80 C 3.4联排回收蒸汽:0.172MPQ 130 C

给水除氧系统

给水除氧系统 给水除氧系统的启动条件 1.1 给水泵组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禁止启动给水泵 1.1.1主要表计(电流表、转速表、油压表、轴向位移表、出入口压力表等)缺少或损坏。 1.1.2给水泵出口逆止门关闭不严。 1.1.3保护试验不合格。 1.1.4勺管卡涩或调节不灵。 1.1.5油箱油位低至极限值或油质不合格,油温低于15℃时。 1.1.6密封水不能正常投用。 1.1.7电机绝缘不合格。 1.1.8辅助油泵故障及润滑油压低于0.12MPa。 1.1.9给水泵冷油器无冷却水。 1.1.10给水泵未暖泵或暖泵不良造成泵体上、下温差大于20℃。 1.1.11除氧器水位低I值2225mm。 1.2 高压加热器存在下列缺陷之一时禁止投入。 1.2.1水位计失灵,无法监视水位。 1.2.2高加钢管泄漏。 1.2.3#1、2抽汽逆止门卡涩或动作不正常。 1.2.4高加保护、高加危急疏水保护、抽汽逆止阀保护不能正常投入时。 给水除氧系统启动前的检查 2.1 除氧器上水加热投入运行。 2.1.1确认除氧器及系统检修已结束,现场清洁,设备完好,安全措施已拆除,有关的工作票已全部办结束。 2.1.2按“阀门检查卡”检查确认阀门开关位置正确。 2.1.3联系热工各仪表电动阀门、水位计及保护送电,指示正确。 2.1.4确认上水泵电机绝缘良好并送电。 2.1.5确认水位及压力高、低信号报警良好,电动门、调整门开关灵活无卡涩,开关动作方向正确。 2.1.6联系化学准备充足的除盐水,通知化学启动除盐水泵,将上水箱补至高水位,化验水质合格。 2.1.7向三抽母管供汽,供汽前应进行三抽母管暖管和疏水。 2.1.8启动上水泵,除氧器上水500mm,通知化学化验水质,如水质不合格应放水至合格。溢放水门置“自动”。 2.1.9水质合格上水至2225mm(低Ⅰ值),适当开启除氧器排氧门。 2.1.10缓慢开启再沸腾A、B侧进汽手动门,除氧器投入底部加热。注意,在本机向除氧器供汽前,控制除氧器压力≯0.15MPa。 2.1.11当水位升至正常水位2725mm时,停止除氧器上水。控制水温在100℃左右,如有特殊要求,经专责人同意情况下,可提高水温,但不得超 过150℃。 2.1.12汽轮机已启动,凝结水合格后回收,根据凝结水量决定开启凝结水至

锅炉给水管道清洗方案汇总

某发电厂#2机组给水管道清洗推荐方案 1前言 考虑到#2机组上次水冷壁清洗的成功情况,我方决定此次采用最新研发的催化柠檬酸清洗工艺。 1.1清洗效率高,能够有效去除常规清洗所不能去除杂质。 1.2腐蚀速率低,对螺纹管等清洁面的影响极小。 1.2清洗温度低,在60℃的清洗温度下,即能取的良好的清洗效果,避免的锅炉点火等诸多条件的制约,节省能耗。 1.3采用安全的药品,整个清洗过程不使用任何对环境有害物质,绿色清洗。 1.4对氧化铁的溶解效果极佳,能够有效减少化学清洗期间的氧化铁剥落。避免的清洗残渣在系统内的附着。 1.5废液现场易处理,不会对水体和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2.清洗范围及方式 2.1清洗范围 参加此次化学清洗的设备主要有除氧器,除氧器下降管A、B、C,给水泵A、B 进出口管路,电泵C进出口管路,高加本体及旁路,主给水管路,省煤器等。其中主要以给水管路的清洗为主 2.2 清洗方式 水冲洗→催化柠檬酸清洗→酸洗废液排放及处理→水冲洗→柠檬酸漂洗及钝化。 2.3 质量目标 化学清洗的目标是有效清除给水系统内的氧化铁和浮锈,清洗质量优良,为机组启动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改善锅炉启动阶段的水汽质量,使之较快达到正常运行的标准,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3 系统及设备的主要技术规范 3.1 给水系统水容积 3 3.2清洗用设备技术规范

汽泵前置泵:Q=1130t/h H=130m 电泵前置泵:Q=716 t/h H=86 m 化学清洗临时系统主要由两台专用清洗泵、清洗箱及临时连接管路组成。 清洗泵:不锈钢卧式离心泵,2台,流量400t/h,扬程125m ,功率250kW。 清洗箱:容积25m3,1只。 4 化学清洗方案实施说明 4.1给水系统化学清洗临时系统的连接及要求 临时清洗系统由一只清洗箱、二台专用清洗泵及临时连接管路组成,其功能主要是清洗药剂的配制和输送。系统的主要接口连接如下: A.清洗箱的出口总管和清洗泵入口相连,清洗箱底部要求高于清洗泵入口; B.省煤器出口下降管后,与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前,断开,接临时管至除氧器入口; C.清洗泵出口分三路:第一路为上药管,与省煤器下降管临时管相连(临时清洗系统隔离阀后);第二路为清洗箱的自循环管,用于清洗液的配置;第三路为配药箱管道; D.省煤器下降管临时管(临时清洗系统隔离阀前),与清洗箱回液临时管相连。 E.省煤器下降管临时管最低点,接临时管,加装二次隔离阀后,引至机组排水槽; F.清洗箱的除盐水接口与#2机凝结水输送泵出口管上的接口相连,用于补充配药用水; G.清洗箱底部排污阀加装阀门后引至机组排水槽,注意排污管布置高度不能高于清洗箱底部。 H.在凝结水或主给水管路,引一路临时管,至#3高加汽侧,用于汽侧水冲洗。 I.根据检查情况,在除氧器下降管中,给水泵A、B、C依次在给水泵进口和出口断开,安装给水泵旁路临时管,并加装相应阀门。 根据化学清洗导则要求,对直流炉的化学清洗,其清洗临时系统的焊接应先用氩弧焊打底再行焊接,以防酸洗剥离下来的焊渣进人系统。安装临时系统时,管道内应确认没有砂石和其他杂物。水平敷设的临时管道,朝排水方向的倾斜度不得小于 3/1000。临时系统内所有阀门压力等级必须高于清洗泵的的出口压力。 清洗泵电源要求稳定可靠,总容量不低于550kW。 给水系统化学清洗系统详见方案后“化学清洗系统示意图”。 4.2 给水系统化学清洗前的临时措施 4.2.1将省煤器进口电动阀前流量计拆除,用临时滤网代替。要求滤网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承受酸洗药剂的腐蚀,滤芯为法兰式,可拆卸。 4.2.2将本次清洗系统范围内的调节阀均临时改用手动截止阀代替。 4.2.3试情况投用除氧器和给水管路的温度测点,以便监视清洗期间的温度。 4.2.4在清洗泵出口管、除氧器下降管、省煤器临时管上安装取样管,用于配制药品及清洗过程中取样分析。除氧器下降管、省煤器临时管取样管为直径10mm的不锈钢管,将长度大于5m的管段加工成盘香状并置于冷却水桶中,引冷却水至冷却桶进行冷却。 4.2.6 同清洗系统直接相连的所有取样管、仪表管等关闭一次阀。 4.2.7 引一路除盐水至清洗泵冷却水箱,用于清洗泵冷却。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

编号:SM-ZD-17354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在锅炉给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除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氧是锅炉给水系统的主要腐蚀性物质,给水系统中的氧应当迅速得到清除,否则它会腐蚀锅炉的给水系统和部件,腐蚀性物质氧化铁会进入锅炉内,沉积或附着在锅炉管壁和受热面上,形成难溶而传热不良的铁垢,腐蚀的铁垢会造成管道内壁出现点坑,阻力系数增大。管道腐蚀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管道爆炸事故。国家规定蒸发量大于等于2吨每小时的蒸汽锅炉和水温大于等于95℃的热水锅炉都必须除氧。多年来许多锅炉给水处理工作者一直都在探求既高效又经济的除氧方法。 热力除氧 热力除氧一般有大气式热力除氧和喷射式热力除氧。其原理是将锅炉给水加热至沸点,使氧的溶解度减小,水中氧不断逸出,再将水面上产生的氧气连同水蒸汽道排除,这样能除掉水中各种气体(包括游离志CO2,N2)。除氧后的水不

除氧给水系统

除氧给水系统 高压给水管道零件明细表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数量材料重量 1 闸阀 Z41H-100 PN10 DN150 5 1760(kg) 2 对焊凸面法兰GD0502 PN10 DN150 10 20 339.5(kg) 3 止回阀H44H-100 PN10 DN100 3 300(kg) 4 电动闸阀Z941H-100 PN10 DN100 11 1474(kg) 5 对焊凸面法兰GD0502 PN10 DN100 22 20 347.38(kg) 6 闸阀 Z41H-100 PN10 DN50 3 234(kg) 7 对焊凸面法兰GD0502 PN10 DN50 6 20 40.2(kg) 8 单筋加强焊制异径三 通GD0448-84 PN<10 DN150X100X150 8 20 113.36(kg) 9 单筋加强焊制异径三 通GD0448-84 PN<10 DN100X80X150 4 20 20.64(kg) 10 单筋加强焊制异径三 通 GD0448-84 PN<10 DN100 3 20 17.88(kg) 11 锻制等径三通GD0448-84 PN<10 DN507 20 13.51(kg) 12 焊接堵头GD0614-15 PN<10 DN50 2 20 0/268(kg) 13 焊接堵头GD0614-15 PN<10 DN50 2 20 5.58(kg) 14 钢管模压大小头GD0308-28 PN<10 DN150X100 2 20 8.24(kg) 15 钢管模压大小头GD0308-28 PN<10 DN50X20 4 20 1.24(kg) 16 接管座GD0414-03 PN<10 DN20 4 20 1.26(kg)

水处理除氧方法大总结

水处理除氧方法大总结 操作控制相对容易,而且运行稳定,可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除氧方法。 为了保证热力除氧器具有可靠的效果,在设计和运行中应满足足下列条件 :a 、增加水与蒸汽的接触面积,水流分配要均匀。b 、保证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压力与水面上它的分压力之间有压力差。c、保证使水被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沸腾温度,一般采用104℃。 热力除氧技术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成熟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 首先经热力除氧以后的软水水温较高,容易达到锅炉给水泵的汽化温度,致使给水在输送过程中容易被汽化;而且当热负荷变动频繁,管理跟不上,除氧水温<104℃时,使除氧效果不好。其次,这种除氧方法要求设备高位布置,增加了基建投资,设计、安装、操作都不方便。为了达到给水泵中软化水汽化的目的,这种除氧方法一般要求除氧器高位配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震动,带来不便。第三,使得锅炉房自耗汽量增大,减少了有效外供汽。第四,对与小型快装锅炉和要求低温除氧的场合,热力除氧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纯热水锅炉房也不能采用。 对于采取热力除氧的锅炉,在装新锅炉时,将大气热力除气器装在地面,而将除氧后的高温软化水输送管道经过软水箱,使

其与软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后流至锅炉给水泵,经省煤器进入锅炉。这样改进首先可以减少锅炉房的振动和噪音,改善了锅炉房的工作环境,还降低了锅炉房的工程造价。其次,通过在软水箱中的热交换,软水箱中的水温提高了,热量没有浪费,同时也相当于除氧器进水温度,除氧器将进水加热到饱和温度的时间也缩短了,有利于达到预期的除氧效果。2 真空除氧这是一种中温除氧技术,一般在30℃~60℃温度下进行。可实现水面低温状态下除氧 (在60℃或常温 ),对热力锅炉和负荷波动大而热力除氧效果不佳的蒸汽锅炉,均可用真空除氧而获得满意除氧效果。相对于热力除氧技术来说,它的加热条件有所改善,锅炉房自耗汽量减少,但热力除氧的大部分缺点仍存在,并且真空除氧的高位布置,对运行管理喷射泵、加压泵等关键设备的要求比热力除氧更高。低位布置也需要一定的高度差,而且对喷射泵、加压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管理要求也很高。另外还增加了换热设备和循环水箱。 真空除氧能利用低品位余热,可用射流加热器加热软化水;又能分级及低位安装,除氧可靠,运行稳定,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3 化学除氧(1)钢屑除氧,水经过钢屑过滤器,钢屑被氧化,而水中的溶解氧被除去。有独立式和附设式两种。此法水温要求大于70%,以80~9 0℃温度效果最好。温度20~30℃除氧效果最差。使用钢屑要求压紧,越紧越好,水中含氧量越大,要求流速降低,因为钢屑除氧自应用以来改进和提高不大,除氧效果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介绍(通用版)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介绍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50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介绍(通用版) 在锅炉给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除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氧是锅炉给水系统的主要腐蚀性物质,给水系统中的氧应当迅速得到清除,否则它会腐蚀锅炉的给水系统和部件,腐蚀性物质氧化铁会进入锅炉内,沉积或附着在锅炉管壁和受热面上,形成难溶而传热不良的铁垢,腐蚀的铁垢会造成管道内壁出现点坑,阻力系数增大。管道腐蚀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管道爆炸事故。国家规定蒸发量大于等于2吨每小时的蒸汽锅炉和水温大于等于95℃的热水锅炉都必须除氧。多年来许多锅炉给水处理工作者一直都在探求既高效又经济的除氧方法。 热力除氧 热力除氧一般有大气式热力除氧和喷射式热力除氧。其原理是

将锅炉给水加热至沸点,使氧的溶解度减小,水中氧不断逸出,再将水面上产生的氧气连同水蒸汽道排除,这样能除掉水中各种气体(包括游离志CO2,N2)。除氧后的水不会增加含盐量,也不会增加其他气体溶解量,操作控制相对容易,而且运行稳定、可靠。热力除氧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除氧方法。 真空除氧 这是一种中温除氧技术。相对热力除氧技术来说,它的加热条件有所改善,锅炉房自耗汽量减少,但热力除氧的大部分缺点仍存在。真空除氧的高位布置,对运行管理喷射泵、加压泵等关键设备的要求比热力除氧更高。低位布置也需要一定的高度差,而且对喷射泵、加压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管理要求也很高,另外还增加了换热设备和循环水箱。 真空除氧能利用低品位余热,可用射流加热器加热软化水,又能分级及低位安装,除氧可靠,运行稳定,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我国大力开展节能工作以来,工业锅炉房用此法除氧日渐增多。 化学除氧

#2机除氧给水系统检修安全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99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2机除氧给水系统检修安全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2机除氧给水系统检修安全措施详 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检修主要内容 1、更换四米管道间低压母管联络门 2、更换除氧器水平衡门 3、处理除氧器水位计下法兰漏 4、高加水侧放水门更换 二、危险点分析 由于需要关闭低压母管分段门,高压冷母管分段门,所以在检修期间#1机没有备用给水泵。如图所示: 三、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隔离前运行人员应对#1给水泵进行详细的检查,例如:给水泵和电机的振动、给水泵回油温度变化率、稀油站稀油泵和电机的运行等,确认没有问题后通知值长开始隔离除氧给水系统。 2、值长应做好各专业联系,保持机组负荷等参数的稳定。机组负荷不得出现大起大落现象。 3、汽机运行人员密切监视给水系统参数,如有变化,及时向值长和车间值班人员汇报,并做好相应的事故预想。 4、运行人员尽量保持给水流量的稳定,防止给水流量突然增加影响给水泵的安全稳定运行。 5、运行人员应加强对#1给水泵的巡视检查,从2小时检查一次变为1小时检查一次,对设备的振动、电机温度、油温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联系处理,并汇报值长。

除氧系统与给水系统有关问答

除氧器系统 1、掌握除氧器工作原理,热力除氧和物理除氧的区别? 答:给水的除氧是防止锅炉腐蚀的主要方法,在容器中,溶解于水中的气体量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方面与水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成正比例(即压力越高,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另外一方面与水的温度有关(即水的温度越高,那么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就越小,当温度为相应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为零)。采用热力除氧,即用蒸汽来加热给水,提高水的温度,且使水面上蒸汽的分压力逐步增大,而溶解气体的分压力则渐渐降低,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就不断逸出,当水被加热至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水面上全部是水蒸汽,溶解气体的分压力为零,水不再具有溶解气体的能力,亦即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包括氧气均可被除去。 物理除氧,简单的说除氧的方式是氧参与反应的话生成别的化合物,是化学除氧,不参与反应,没有化合物生成的话是物理除氧。 2、掌握除氧器结构形式?除氧器的作用和位置? 答:结构形式:中压旋膜式;作用:除氧、加热给水;位置:离给泵入口14米。 3、为什么除氧器布置要有一定的高度?锅炉给水为什么要除氧? 答:为了提高给水泵的进口压力,防止因进口压力低于饱和温度下对应的压力下而汽化了,造成水泵的汽蚀。 如果锅炉给水中含有氧气,将会使给水管道、锅炉设备及汽轮机通流部分遭受腐蚀,缩短设备的寿命。防止腐蚀最有效的办法是除去水中的溶解氧和其它气体,这一过程称为给水的除氧。 4、除氧器的组成?与除氧头连接的汽、水管道有哪些?与除氧水箱连接的汽、 水管道有哪些?除氧器事故放水管和溢流管通向哪里? 答:除氧器的组成有除氧头与水箱;与除氧头连接的汽、水管道有:除盐水、凝结水、加热蒸汽、疏水泵、排氧管道、蒸预器疏水扩容器水管,安全阀;与除氧水箱连接的汽、水管道有给水再循环、底部加热气管、汽侧平衡管;除氧器事故放水管和溢流管通向疏水箱。 5、运行中的除氧器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水位。 答:除氧器的水位稳定是保证给水泵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在正常运行中,除氧

除氧给水系统资料

一.给水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给水系统大的组成部分主要有,除氧器、给水泵组、高加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作用主要是把凝结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后,经给水泵升压,通过高压加热器加热供给锅炉提高循环的热效率,同时提供高压旁路减温水、过热器减温水和再热器减温水。下面就分三部分介绍一下给水系统 二.除氧器部分 1.给水中带入气体的危害 当水与空气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溶解到水中,溶解于水中的气体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补水带入;二是处于真空状态下的热力设备及管道附件不严密进入。给水带入气体的主要有以下危害: (1)腐蚀热力设备及其管道,降低其其工作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给水中溶解气体危害最大的是氧气,他会对热力设备及管道材料产生腐蚀,所容二氧化碳会加快氧的腐蚀,而在高温条件下,及水的碱性较弱是氧腐蚀将加快。 (2)阻碍传热,影响传热效果,降低热力设备的热经济性,不凝结气体附着在传热面上,以氧化物沉积形成的盐垢,会增大传热热阻,使热力设备传热恶化。同时,氧化物沉积在汽轮机叶片上,会导致汽轮机出力下降和轴承推动力增加。 2.除氧器的作用及原理 公司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方式,设有三路汽源:本机冷再、四段抽汽和辅汽。在四抽管路上只设防止汽轮机进水的截止阀和逆止门,不设调节阀,为现滑压运行。而辅汽供汽管路上设压力调节阀,用于除氧器定压运行时的压力调节。它的作用主要是除去给水中的氧,其次也是给给水加热的过程。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亨利定律指出,当液体和气体处于同一平衡状态时,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液体内溶解的气体量与液面上该气体分压力成正比。当水温升高时,水的蒸发量增大,水面上水蒸汽的分压力升高,气体分压力相对下降,导致水中的气体不断析出,达到新的动平衡状态,除氧器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除氧的。 道尔顿定律指出:混合气体的全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之和。对于给水而言,水面上混合气体的全压力,等于气体的分压力与蒸汽的分压力之和。可见当增加水面上混合气体中水蒸汽的量时,就可降低氧气的分压力,为除氧创造条件。 水达到饱和温度时,水面上蒸汽的分压力接近于其混合气体的总压力,而不凝结气体的分压力接近于零,这样水中溶解的气体就会不断的排出水面,直至达到此温度和压力下的平衡状态。热力除氧过程是个传热和传质的过程,传热过程是把水加热到除氧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传质过程是将水中的气体分离析出。 气体的析出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除氧的初始阶段,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此时水中气体的含量较多,其分压力大于水面以上气体的分压力,气体会以气泡的形式克服水的粘滞力和表面张力析出,如此除去水中80%-90%的气体。另一种是气体以扩散形式从水中逸出。经过初级除氧的给水中仍含有少量气体,这部分气体的不平衡压差很小,气体离析的能力较弱,为达到深度除氧目的,可适当增加水的表面积,缩短气体析出路径,强化水中气体的析出。 3.除氧器运行满足的几个条件 第一:有足够量的蒸汽将水加热到除氧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第二:及时排走析出的气体,防止水面的气体分压力增加,影响析出; 第三:增大水与蒸汽接触的表面积,增加水与蒸汽接触的时间,蒸汽与水采用逆向流动,以维持足够大的传热面积和足够长的传热、传质时间。

水处理除氧方法大总结

水处理除氧,除氧,除氧,方法大总结 工业除氧的5中方法全解析, 1热力除氧 热力除氧一般有大气式热力除氧和喷射式热力除氧。其原理是将锅炉给水加热至沸点, 使氧的溶解度减小,水中氧不断逸出,再将水面上产生的氧气连同水蒸汽一道排除,还能除 掉水中各种气体(包括游离态C02 N2),如用铵钠离子交换法处理过的水,加热后3也能除去。除 氧后的水不会增加含盐量,也不会增加其他气体溶解量,操作控制相对容易,而 且运行稳定,可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除氧方法。为了保证热力除氧器具有可靠的效 果,在设计和运行中应满足足下列条件:a .增加水与蒸汽的接触面积,水流分配要均匀。b . 保证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压力与水面上它的分压力之间有压力差。 c.保证使水被加热到除氧器 工作压力下的沸腾温度,一般采用104 C。热力除氧技术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成熟技术,但 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经热力除氧以后的软水水温较高,容易达到锅炉给 水泵的汽化温度,致使给水在输送过程中容易被汽化;而且当热负荷变动频繁,管理跟不上, 除氧水温<104 C时,使除氧效果不好。其次,这种除氧方法要求设备高位布置,增加了基建投资,设计、安装、操作都不方便。为了达到给水泵中软化水汽化的目的,这种除氧方法一般要求除氧器高位配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震动,带来不便。第三,使得锅炉房自耗汽量增大,减少了有效外供汽。第四,对与小型快装锅炉和要求低温除氧的场合,热力除氧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纯热水锅炉房也不能采用。对于采取热力除氧的锅炉,在 装新锅炉时,将大气热力除气器装在地面,而将除氧后的高温软化水输送管道经过软水箱,使其与软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后流至锅炉给水泵,经省煤器进入锅炉。这样改进首先 可以减少锅炉房的振动和噪音,改善了锅炉房的工作环境,还降低了锅炉房的工程造价。其 次,通过在软水箱中的热交换,软水箱中的水温提高了,热量没有浪费,同时也相当于除氧 器进水温度,除氧器将进水加热到饱和温度的时间也缩短了,有利于达到预期的除氧效果。 2真空除氧 这是一种中温除氧技术,一般在30 C?60 C温度下进行。可实现水面低温状态下除氧(在60 C或常温),对热力锅炉和负荷波动大而热力除氧效果不佳的蒸汽锅炉,均可用真空除氧而获得满意除氧效果。相对于热力除氧技术来说,它的加热条件有所改善,锅炉房自耗汽量减少,但热力除氧的大部分缺点仍存在,并且真空除氧的高位布置,对运行管理喷 射泵、加压泵等关键设备的要求比热力除氧更高。低位布置也需要一定的高度差,而且对喷 射泵、加压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管理要求也很高。另外还增加了换热设备和循环水箱。真空除氧能利用低品位余热,可用射流加热器加热软化水;又能分级及低位安装,除氧可靠, 运行稳定,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3化学除氧

除氧、给水培训资料

给水除氧系统 第一篇给水系统 第一节离心泵基础知识 (一)水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水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Q、扬程H、转速n、功率P、效率η,比转速n s及汽蚀余量NPSH等。 1、流量 单位时间内水泵所输送出的液体数量称为水泵的流量。其数量是用体积表示的,称为体积流量,用Q表示,单位为m3/s;其数量用重量表示的,称为重量流量,用G表示,单位为kg/s。G=ρgQ 2、扬程 单位质量的液体通过水泵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称为水泵的扬程,即泵吸入及压出的单位液体能量之差,用H表示,单位为Pa,习惯上也常用液柱高度m 表示。 H=(p2-p1)/ ρg 3、转速 泵轴每分钟旋转的次数称为转速,用n表示,单位为r/min。 水泵的转速越高,它所输送的流量与扬程也就越大。增高转速可以减少叶轮级数,缩小叶轮直径,从而使水泵的尺寸大为缩小,重量大为减轻。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是高转速的给水泵,其转速已达7500r/min左右。 4、功率 水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率,即由原动机传给水泵泵轴上的功率,一般称

之为轴功率,用P表示,单位KW。 轴功率不可能全部被利用来提高液体的能量,其中一部分功率消耗在各种损失上,只有一部分功率被有效利用。被有效利用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即泵的输出功率,用Pe表示。原动机的输出功率称为原动机功率,用Pg表示,由于考虑水泵运行时可能出现的超负荷情况,通常原动机功率选择的要比轴功率大些,即Pg>P>Pe。 Pe= q m gh/1000 5、效率 如前所述,水泵有各种损失,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轴功率不可能全部转变为有效功率。我国把有效功率Pe与轴功率P之比称为水泵的效率,用η表示。 可见,水泵的效率越高,在轴功率中被有效利用的功率就越多,损失的功率就越小,水泵的经济性就越高。水泵的效率视其大小、型式、结构的不同而异,离心式水泵的效率在0.62~0.92的范围内,轴流式水泵的效率在0.74~0.89之间。 6、比转数 在设计制造水泵时为了将各种流量和扬程的水泵进行比较,可以把一个水泵的尺寸按几何相似原理成比例的缩小为一个扬程为1米,功率为1马力(流量为75L/s)的模型泵,该模型泵的转数就是这泵的比转数,用n s表示。 n s 比转数和泵的入口直径和出口宽度有关,随着泵的入口直径和出口宽度增加,比转数增加。因此可以用比转数对泵进行分类: n s=30~300为离心泵;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参考文本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锅炉给水除氧技术的应用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锅炉给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除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 环节。氧是锅炉给水系统的主要腐蚀性物质,给水系统中 的氧应当迅速得到清除,否则它会腐蚀锅炉的给水系统和 部件,腐蚀性物质氧化铁会进入锅炉内,沉积或附着在锅 炉管壁和受热面上,形成难溶而传热不良的铁垢,腐蚀的 铁垢会造成管道内壁出现点坑,阻力系数增大。管道腐蚀 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管道爆炸事故。国家规定蒸发量大于 等于2吨每小时的蒸汽锅炉和水温大于等于95℃的热水锅 炉都必须除氧。多年来许多锅炉给水处理工作者一直都在 探求既高效又经济的除氧方法。 热力除氧 热力除氧一般有大气式热力除氧和喷射式热力除氧。

其原理是将锅炉给水加热至沸点,使氧的溶解度减小,水中氧不断逸出,再将水面上产生的氧气连同水蒸汽道排除,这样能除掉水中各种气体(包括游离志CO2,N2)。除氧后的水不会增加含盐量,也不会增加其他气体溶解量,操作控制相对容易,而且运行稳定、可靠。热力除氧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除氧方法。 真空除氧 这是一种中温除氧技术。相对热力除氧技术来说,它的加热条件有所改善,锅炉房自耗汽量减少,但热力除氧的大部分缺点仍存在。真空除氧的高位布置,对运行管理喷射泵、加压泵等关键设备的要求比热力除氧更高。低位布置也需要一定的高度差,而且对喷射泵、加压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管理要求也很高,另外还增加了换热设备和循环水箱。 真空除氧能利用低品位余热,可用射流加热器加热软

2020年(建筑给排水工程)除氧给水系统操作规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除氧给水系统操作规程

中海石油华鹤煤化股份有限公司3052尿素装置公用工程热电站除氧给水系统操作规程 编写: 审核: 审定: 批准: 二○一三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工艺说明和设备参数特性 1.除氧给水系统的任务

2.给水除氧系统的工作范围 3.除氧给水系统的各种物料 4.除氧给水系统的工艺过程 5.主要设备的特性 第二章工艺指标和联锁保护 1.工艺指标 2.连锁报警 第三章除氧器的操作规程 1.投运前的检查与准备 2.单台除氧器的投运 3.连续排污扩容器投运 4.除氧器并列运行 5.除氧器的运行和维护 6.除氧器的停运 7.除氧器的事故处理 第四章锅炉高压给水泵操作规程 1.锅炉高压给水泵的保护实验 2.给水泵的备用条件 3.给水泵备用闭锁条件: 4.给水泵的启动 5.给水泵的备用 6.给水泵的停用:

7.停用给水泵隔离放水 8..给水泵运行中注意事项 9.给水泵的稀油站操作步骤10给水泵故障处理 附表一给水系统阀门一览表附表二给水泵的启停操作票

第一章工艺说明和设备参数特性 1.除氧给水系统的任务 1.1合理回收和补充各路化学补充水、冷渣器冷却水、疏水等至除氧器,对联排扩容蒸汽等余热进行回收,保持除氧器水位正常,不能大辐波动; 1.2对锅炉给水进行调节PH,加药,除氧,升压等工艺过程,满足锅炉给水品质和给水压力、温度的工艺要求。 1.3保证除氧器、锅炉给水泵及高低压给水管线与其附件等设备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1.4保证除氧给水系统的运行中相关工艺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除氧器压力保持在0.15~0.2MPa; ◆水温控制在130~135℃

除氧给水

青工培训材料 一、基本操作常识 1、阀门开关常识,正常情况下,阀门顺时针为关,逆时针为开(反向阀门很少)。阀门全开后要将 阀门手轮回半圈,以防阀门卡死。对于低压阀门和小阀门,不可使用过大扳手,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损毁阀门。另外是用扳手时要将扳手卡死,防止打滑。 2、水泵,风机等设备启停时,人要站在设备的轴线位置,不要站在设备两边,以防设备零件甩出伤 人。 3、作有可能接触到高温的工作时,不要穿短袖服装,要做好防护措施。 二、除氧给水系统 1、除氧器规范: 一期:除氧器型号:xmc-150T/h。工作压力:0.02~0.025MPa。工作温度:102~105℃。额定出力150T/h。含氧量≤15ug/l。 二期:除氧器型号:HMC-270。工作压力:0.5MPa。工作温度:158.2℃。额定出力270T/h。含氧量≤15ug/l。 2、给水泵规范: 一期:给水泵型号:DG110-80×10。流量:110T/h。扬程:800m。额定电流:28A。正常运行时给水压力不低于8MPa。 一期:给水泵型号:100SB-P(T)。流量:298T/h。扬程:1530m。额定电流:104.8A。正常运行时给水压力不低于12MPa。 3、除氧器系统的组成 4、给水泵系统的组成 5、给水除氧系统图以及现场各阀门位置 6、除氧器的启、停、隔离、并列 一、下列条件下禁止投入除氧器 1、压力表、温度表失灵不准确; 2、除氧器压力或水位调节失灵; 3、水位计不准; 4、除氧器安全阀失灵或动作不准确 二、除氧器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所有的安装及检修工作均已结束,现场清理干净,准备好投运的工具, 2、除氧器的水压试验合格, 3、各测量表计齐全,完好,联系仪表人员投入仪表电源,热工报警信号及保护试验良好, 4、除氧器压力、水位调节阀就地和远控动作正常, 5、除氧器各阀门在正确位置: 检查系统下列阀门除下降母管隔绝门和在开启状态、除氧器排大气门稍开外,其余阀门均应处于关闭位置: 除氧器下水门、放水门、危急放水门、除盐水进水门(含调节阀及其进出水门、旁路门)、凝结水进水门、疏水泵来水门、除氧器汽平衡门、进汽调节阀及其进出汽门、旁路门、再沸腾门、给水再循环门、高加疏水门等。 三、除氧器的启动与并列 1、稍开除氧器排大气门,用除盐水或凝水向除氧水箱补水至1/2水位计处。并校对水位计, 2、开启再沸腾门加热水温。升温速度不超过每分钟2-3℃, 3、开启进汽调节门进出口门,开启进汽至除氧塔的进汽门调整除氧器内部压力至0.5MPa,水温158.2℃,并注意维持除氧器水位, 4、适当开启放水门,对除氧器进行连续冲洗、排放,保持除氧水箱在一定水位下进行水循环冲洗,然后联系化学化验水质合格后,关闭放水门,调整除氧器水位至2/3水位计处。(初次投运的除氧器应冲洗至水中含铁量小于30PPb) 5、缓慢开出汽平衡门,检查#3、#4、除氧器压力应一致。 6、缓慢开出除氧器水平衡门,注意其他一只水箱水位应无大幅波动。 7、开启给水再循环母管至除氧器进水门。 8、开启凝水母管、疏水母管至除氧器进水门。(热网回水根据需要) 9、开启高加疏水母管至除氧器进水门。 10、开启除氧器出水门,调整除氧器压力、温度、水位至正常。 、除氧器的解列与停用 1、先将停用除氧器的凝水、给水再循环、高加疏水、疏水泵来水等调至运行除氧器后,检查无误,关闭停用除氧器的上述各阀门。

给水除氧气

LAA 给水除氧器工作原理和运行

目录 一、系统功能 (2) 二、工艺特性和相关联的系统 (2) 三、工作原理 (3) 四、系统启动准备和系统启动 (5) 五、工艺限制,规范和安全措施 (10) 六、可能产生的故障及其消除方法 (12) 七、联锁和保护清单 (14) 八、给水除氧器的水化学工况标准 (18) 九、附图:除氧器工作原理图 (20)

一、系统功能 1、给水除氧器系统用来对汽机凝结水进行除气,以保持给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符合设计标准。 2、正常运行工况时除氧器中的水容积应保证: --当电负荷从100%-0%变化时,充注蒸汽发生器; --30分钟内导出反应堆装置剩余释热; --一个给水泵切除,POM(降功率和功率限制装置)动作后,改变除氧器的流量平衡; --在所有设计工况下给水泵稳定(无间断)工作。 二、工艺特性和相关联的系统 箱体总容积:400 м3 箱体水容积:250 м3 额定产量:6000t/h 额定的工作压力:0.824(0.84) МПа 设计相对压力:0.883(0.9) МПа 设计温度:179℃ 额定产量时除氧器水的加热度:最小10℃; 最大40℃。 除氧器产量变化范围:额定值的100-20 % 除氧器出口水中氧气含量不大于:10mkg/kg 除氧器入口水中氧气含量不大于:300mkg/kg 安全组-C: 安全等级-3H: 抗震等级-Ⅱ:

给水除氧器系统与下列系统有联系: --主凝结水系统(LCA); --厂用蒸汽系统(LBG); --汽机轴封系统(LBW); --辅助给水系统(LAH); --高压加热器系统(LAD); --补给水系统(LCU); --汽水分离和中间再热系统(LCS); --低压加热器系统(LCC); --蒸汽发生器连续排污系统(LCQ); --二回路水化学工况调节系统(LDN); --二回路水化学自动监测系统(QUA); --供电系统(正常电源,正常运行可靠电源); --监测和控制系统。 三、除氧器工作原理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图见附图 主凝结水1送至除气柱3的低压水分配装置,除气柱由4个射流喷头2组成,经过喷头凝结水被分散成细的流束和水滴,然后流向上部带孔托盘4。进入托盘4的还有定期补水,辅助给水泵的再循环和蒸汽发生器排污等液流。 经过上部带孔托盘后水流进入下部带孔托盘5,并从此流向除气

除氧、给水系统通水冲洗方案

1、编制目的: 本次机组停运后检修人员对给水系统开展了以下工作:给泵系统阀门解体检修;高加进出口联成阀解体检修;除氧器内部检查。为检验本次检修成果,对除氧给水系统进行通水试运,特编制本方案。 2、编制依据: 2.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2.2电厂企业标准:《4×135MW机组运行规程》 2.3《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3、试运范围 试运范围:除氧器、给泵组、给水管道及阀门、#1、2高组加水侧。系统流程:上水箱→补水管→除氧器→给泵组→#1高加水侧→#2高加水侧→锅炉给水平台放水门。 4、试运应达到的标准: 4.1 给泵电流、温度、振动、压力正常,勺管操作灵活无卡涩、无晃动,达到负荷调整要求。 4.2 给水管道、阀门、焊缝、各热工测点达到承压要求,无泄漏。 4.3 试运系统冲洗干净,水质合格。 4.4高加进出口联成阀开关到位。 4.5给泵组工作、润滑油系统工作正常,且冷油器效果达到要求。 5、试运技术措施及操作: 5.1试运应具备的条件: 5.1.1影响除氧给水系统通水冲洗试运的工作结束,工作票终结。 5.1.2 试运现场整洁,照明充足。 5.1.3 上水泵、补水泵恢复备用,具备启动条件。 5.1.4上水箱水位正常,水质合格。 5.1.5 工业水、循环水、凝结水系统投运正常。 5.1.6 给泵组具备启动条件。 5.1.7 除氧给水系统所有热工测点投入正常。 5.1.8 保护按规定投入。 5.2试运操作: 5.2.1按除氧器及给水系统通水冲洗检查阀门检查卡将系统操作至通水前状态。 5.2.2除氧器进水冲洗,冲洗干净后关闭底部放水门、甲乙给泵前置泵手动门前放水门,并进水至正常水位。 5.2.3启动给泵,缓慢调整给水压力将高加联成阀开出。(切换给泵运行) 5.2.4对试运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冲洗,及时通知化学化验水质直至冲洗合格。 5.3停运操作: 5.3.1除氧器停止补水。 5.3.2给泵勺管调至“0”位,关闭出口电动门,停运给泵组。 5.3.3除氧给水系统放尽余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