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藏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藏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藏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全世界各国政府、特别是生产力发达的国家在新形势下发展本国经济所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也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贯穿到了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战略思路中,并就如何落实这一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西藏国民经济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当在发展思路上与全国相一致。就西藏畜牧业而言,它作为西藏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

一、西藏畜牧业的基本情况及意义

(一)自然环境

西藏高原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块极有特殊性的地区,它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南端,国防战略、经济及社会意义都非常重要。高原四周有高大的巨型山脉环绕(海拔均在5000米以上),气势高峻雄伟,气象复杂多变。由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昆仑山脉及帕米尔高原等,分别从南、东、北、西四面将西藏高原环抱,使高原呈现出一个闭塞的高原大陆盆地地貌,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地区占西藏全部土地面积的45.6%。海拔在4500~5000米的地区(藏北地区),是西藏的主要天然草原分布区。就全区的地势而言,其特点是:东南低西北高,东部为起伏较大的高

山峡谷地带,南部为雅鲁藏布江宽谷和开阔盆地组成的藏南河谷地带,西北为起伏平缓、地势较高的平坦开阔的藏北高原地带,即西藏的主要牧区。由于高原本身地势高亢,又有高山大峰环抱,拦截了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温润气流,使西藏具有极端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这样,由于高海拔低纬度的共同作用,使西藏总的气候呈现出高寒缺氧、复杂多变的特征,世人谓之此情况为“世界屋脊”及“地球第三极”。西藏草原由于气候、地形地势等条件的变化,形成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北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自然带。从而形成了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森林草原、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草地类型。就全区而言,草原大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草地占主导(海拔4500米以上),面积约占其总草地面积的75%以上。

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目前全区共有天然草地面积12.44亿亩,约占西藏土地面积的70%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6%,居五大牧区之首,但这辽阔的草原分布极不均匀。那曲地区面积最大,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34.3%,其次是阿里地区为25.9%,日喀则地区为16.2%,昌都地区为13.3%,而山南、拉萨、林芝三地(市)的草原总面积仅占10.3%。在广阔的草场资源中,可供利用的约8亿亩,约占全区草原面积的67%,其中丰盛草场0.8亿亩,中等草场5.8亿亩(1997年),荒漠草场1.9亿亩,已利用的约6.5亿亩,占草原总面积的56%左右,围网草场面积677万亩,草原灌溉面积322万亩,约有2亿亩草原面积尚待开发利用,按已经开发利用的草场面积计算,全区人均达300多

亩,为全国人均4.3亩的70多倍、世界人均11.4亩的26倍。

(二)生产进步状况

辽阔的草场是西藏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自然条件。目前全区已有人工种草面积近20万亩,适宜种植大多数品种的高产优质饲料作物。在这些区域内,牲畜数量较多,品种齐全,可引进和开发的品种也很多。牲畜改良技术已有了一定突破,具备了一定的饲养技术,经营方式也在酝酿着新的突破,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培育了新的生长点。改良黄牛已向全区推广,牦牛品种选育取得显著成绩,“澎波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和“拉萨白鸡”已形成两个有高原特色的新品种种群,绵羊毛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最优质的地毯毛,山羊绒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它畜产品如经过一定的加工和有效的广告营销宣传,有成为世界驰名产品的潜质。在各级畜牧兽医组织的服务指导下,科学的饲养技术正在为部分农牧民所认识和接受,并开始得到应用推广。家庭牧场、国营(或集体)饲养场、承包或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正在实践中逐渐得到推广。

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使西藏畜牧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1998年末,全区牲畜存栏总数为2252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2.91万吨,奶类产量19.56万吨,产羊毛9351吨,山羊绒606吨,牛皮153万张,羊皮403万张,牲畜出栏率为24.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58元,恩格尔系数约为0.5,尚处于温饱状态。

(三)发展畜牧业的意义

西藏的畜牧业不管是在西藏的第一产业中,还是在整个国民经济

体系中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若没有畜牧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就没有西藏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快速发展。下面将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西藏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意义。

1、经济意义。据统计,1998年,西藏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56.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42.37亿元,而作为农业有机组成部分的畜牧业产值高达19.04亿元,分别是前两项的33.5%和44.94%。可见,畜牧业有着与种植业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西藏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畜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比如,197

2、1982、198

3、1988、1989、1997等年份,西藏畜牧业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欠收,进而也使同期的整个国民经济出现停滞、负增长或发展速度大幅减缓,产生“同步共振现象”。畜牧业也为西藏工业提供重要原料。由于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西藏地区不能象内地那样发展钢铁、精密仪器、石油化工、现代电子等加工工业,也不具备发展以外来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只能走以当地原料为依托的加工工业。因此,西藏的工业要想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所提供的毛、绒、皮、乳、骨、角等原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畜牧业也为种植业提供运输工具、役畜和大量的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运输条件的改善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2、社会意义。首先,畜牧业担负着西藏各族群众特别是与牧业有着直接关系的近二百万农牧民的衣食重任。西藏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高寒缺氧,气候条件很恶劣,在这种环境下,要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就必须摄取含热量较高的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所以,在长

期的社会生产及消费实践过程中,以藏族为主体的西藏各民族形成了以肉奶为主、糌粑为辅或者以糌粑为主、肉奶为辅的食物结构。1996年农牧区人均消费各种肉类56.38公斤,消费奶类81.20公斤,人均拥有大小牲畜超过10头,这在全国各省区中是最高的。其次,从西藏实际来看,畜牧业不但是农牧民世代经营的产业,是农牧民宜于进入的领域,也是农牧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甚至是唯一的),特别是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广大牧民通过发展畜牧业,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促使牧草繁茂,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草量和载畜量,也是农牧民尽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和走向市场的基本方向。最后,畜牧业对发展牧区社会、加强牧民与外界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牧民用以交换的畜牧产品是牧区同其它地区及城市进行经济交流的物质载体,牧民用牛羊绒、酥油、牛羊肉等畜产品换取粮食和日用品的过程,也就是打破牧区与外界封闭、隔绝状态,使牧区经济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市场化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西藏社会不断朝着文明、进步方向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3、生态意义。牧区在全西藏土地面积的比例占到近70%,维持牧区的生态平衡及确保牧区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对西藏高原,乃至于对整个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就区内来说,草原是西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和物质条件,由于成沙的地质基础和寒冷干燥的气候,使西藏牧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任何过度的经济活动

都极为容易打破它的生态平衡。那些经过千百万年自然形成的天然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就极难达到新的平衡,甚至会很快出现沙漠化现象。而且土地沙化的趋势若不加控制,一旦变成流沙,再想改变回来,其自然恢复过程非常缓慢,即使采取人为措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至少要用50—100年的时间。因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发展西藏畜牧业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在注重经济效益时应首先考虑和关注生态效益,这样不仅可以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还可以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幸福创造一个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其次,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来看,西藏高原有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北临我国的新疆、青海,东接四川,东南与云南交界,南面和西面分别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五国接壤。另外,西藏境内还有众多的河流流向境外,如长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河、恒河、印度河等都是发源或流经这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可以想象,如果西藏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仅会有大量的泥沙流入河里,而且还会对大气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对其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

二、西藏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从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四十年中,我们在发展西藏草原畜牧业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使我们步入了一条掠夺式经营的路子,其结果是尽管取得了不小的产值和产量,但却将极其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推向了可怕的境地,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具体问

题表现如下。

(一)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草原是草原畜牧业最为基本的物质条件,是牧民生存的命根子,长期以来由于利用不当,退化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全区已有草毒泛生的轻度退化草原草场11800万亩,严重退化草原6750万亩(沙化1200万亩,鼠害5000万亩,虫害500万亩,开荒破坏50万亩),合计退化18550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1.32%。草场退化直接导致牧草质量和产量的下滑,现在绝大部分草场平均每亩产鲜草只有40公斤左右,即使是优等草场也不过100多公斤,平均每35亩草场才能养活一只羊,1996年每百亩草场(按已利用草场计算)产出的牛羊肉仅16.74公斤,牛羊奶25.59公斤,牛羊绒1.39公斤。西藏的天然草场面积是五大牧区中最大的,目前的载畜量却居第三位,经济效益处于最末位。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及全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重视。

造成草场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草原的利用不平衡。西藏的草原不仅海拔高,而且地处偏远,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由于大部分牧民群众至今仍然沿袭历史上的放牧习惯,致使交通便利、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草原载畜量过重,草场遭到过度啃食,草场退化严重。第二,人为破坏严重。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草原是一个封闭的能自我循环统一的系统,饲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因而不加节制地过度利用,造成草原退化,加之一些人为的滥垦、滥挖等破坏,这就更进一步恶化了西藏的草原生态系统,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可供牲畜食用的

草资源呈逐步减少的态势。1960年,平均每头(只)牲畜拥有60多亩草地,到了目前就减少到30亩左右,若考虑到退化草场,单位牲畜拥有的草地仅20亩左右,超载现象非常严重,有相当一部分牲畜在冷季(冬春季节)时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形成了严重的冷季春乏死亡问题(据估算,正常年份成畜死亡率为6%左右)。据有关资料介绍,由于草场退化的影响,使牲畜质量也普遍下降,耗牛的胭体重一般减少40—80市斤,绵羊减少5—10市斤。第三,对草原的投入不够。民主改革后的近40年来,草原载畜量由1960年的1051头(只)增加到1996年的2276万头(只)(有些年份甚至超过2300万),净增了116.56%。每年产值约近20亿元的草地,投入却不到3000万元,每亩不到3分钱,这种掠夺式的利用也是西藏草原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牲畜品种老化,畜群结构不合理

牲畜是人类用来将植物性产品转化为动物性产品的活的“转化工厂”。同一种牲畜,由于遗传性不同,对原料的利用和转化方式也很不相同,因而所产的畜产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如良种牛的产奶量可比原种牛提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良种羊的产毛量和产值比土种羊要高几倍至十几倍。畜种改良的程度如何,已经是世界上每个国家衡量其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西藏的牲畜品种绝大多数是在粗放的繁育放牧的形式下驯养、培育出的原始品种,这些品种也基本上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优点是对当地自然环境(高寒、缺氧、低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对恶劣条件的抗逆性,也正因为如此,就使得西藏当地的牲畜除个别品种外(牦牛等),绝大多数个体偏小,

也不具备定向的生产用途,生产性能不高,因此,经济效益也较差,极大的阻碍了西藏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受传统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使目前西藏的畜群结构也极不合理,既未反映出西藏草原畜牧业的特有规律,也未能很好地与市场的供需情况相结合。第一,畜群结构中小牲畜、特别是山羊的比例偏小,而近年来市场上山羊的价值(皮、绒等)在不断升值,并且,此类牲畜易于放牧和管理,抗病能力也较强,单位草原面积的产值率较高。第二,畜群结构中,基础母畜的比例明显偏小。据有关资料介绍,最近几年西藏基础母畜在畜群结构中所占比例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要低近20个百分点。目前,全区牛群中适龄母牛仅占30%,羊群中适龄母羊占40%左右,不仅制约着牲畜的周转速度,也浪费了大量饲草和人力物力,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失去了可靠保障。第三,畜群内部分工不明显。受多种条件的限制,西藏各种牲畜多属兼用型品种,经济效益较差。1994年平均每头牛产肉118斤,产奶94公斤,而同期澳大利亚平均每头牛产肉为400公斤,产奶量为4500公斤。

(三)自然灾害严重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相互影响,使西藏的草原草业的建设和发展,经常性地遇到各种破坏性因素。第一,频繁而严重的雪灾。在正常情况下,每三年左右有一次小型雪灾,每5—6年左右有一次中型雪灾,每8—10年就有一次大型(严重)的雪灾,且已形成规律,每当中、大型雪灾降临都会给草业及畜牧业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失。第二,鼠灾。西藏草原上的鼠类主要有高原鼠兔、喜马拉雅旱獭、

黑线仑鼠等,其中前两种是群居性的,洞口较多,对草原破坏比较严重。特别是鼠兔主要啃食优等牧草,食量较大,据测算,每42只成年鼠兔一日对牧草的消耗量相当于一只藏系绵羊每日的饲草量,在鼠害严重的草场内,可使草原产草量减少15—50%。更为严重的是鼠兔在春季啃食牧草的根和芽,破坏了牧草的生长组织。而喜马拉雅旱獭则主要是鼠疫的主要传播者,对人畜都有很大危害。第三,毒草也是西藏草原牧草业的一个天敌。主要有西藏紫云英、狼毒(狗牙花)两种。它们不仅与牧草争夺生存空间和营养,而且还对牲畜构成严重威胁。此外,还有虫灾等。

(四)生产方式落后

游牧、半游牧或定居游牧仍然是西藏畜牧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在西藏传统畜牧业中,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地理环境所决定,草原广阔,单位面积产草量少,人口密度低(牧区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人),使游牧成为一种必然的生产及生活方式,这种生产及生活方式是合理利用草场、趋利避害的有效途径,在过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纵观古今中外,游牧不是畜牧业唯一形式,更不是最理想的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和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

种游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诸多弊端就日益显露出来,如发展余地小、经济效益差潜力不足、受自然条件限制大、牧民生活条件简陋、社会公用事业发展困难等种种弊端已越来越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然而,仍有为数不少的牧民群众时至今日还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既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草资源,也不能科学地安

排不同季节牲畜的繁育及出栏的合理比例,更不能理性地去调整自己的生产组织形式,而总是采取一种顺其自然、因循守旧的心态,不仅疏远了与社会进步趋势的联系,而且也远离了市场、违背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畜牧业作为西藏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世界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这种落后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已与历史的进步不相合拍,也严重制约了西藏其它产业的进步发展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牧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生产观念落后

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全国五个自治区中12周岁以下的文盲率西藏为74.72%,宁夏为43.27%,新疆为31.56%,内蒙为31.11%,广西为25%,西藏居于首位。而牧区面积辽阔,牧民居住分散,乡镇化程度极低,文盲半文盲的比重就更高了,再加之地域的封闭性,从而造成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观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观念淡漠,“惜杀”现象普遍存在。在牧区存在着许多的“千岁羊、万岁牛”,甚至还有部分永不宰杀的“放生畜”,不少牧民群众以此为经营原则,宁肯饥肠辘辘、身无分文,也不愿宰杀和出售。加之一定程度存在鄙视屠夫的现象,就更加助长了“惜杀”现象。这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第二,受宗教影响大。宗教在西藏具有特殊的地位,全区大部分群众信教(农牧区的比例则更高一些)。牧区社会发育程度很低,牧民群众宗教意识更是根深蒂固,宗教感情比较强烈。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和支配,有为数不少的牧民群众甘愿将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宗教活动范畴。二

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仅昌都地区每年用于放生的各类牲畜就超过二十万头(只),群众自愿给寺庙的布施也在十万头(只)左右,甚至还出现了放生村和绝杀户。另外,也由于受宗教意识的影响,牧民群众的货币价值意识和竞争意识尚未充分培育,稍富即安,听天由命,崇信来世,其商品意识和效益意识直接影响了西藏牧业经济的发展。第三,人为的延长牲畜的出栏时间。长期以来牧民群众总是固守着传统的生产意识总认为只能等到牲畜完全成熟后才能出栏,殊不知按现实的市场行情来看,幼羔的价值往往超过成熟畜,老了反而不值钱。再者,养的时间越长,浪费的饲草、人力、物力就越多,单位草原面积的经济效益就越低。投入多而产出少,这是不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的。所有这些都是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严重障碍。

(六)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西藏牧区的社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远远跟不上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通运输条件极差。和平解放以来,国家共投入50多亿元巨资用于西藏的交通运输事业,但是由于历史和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致使今天西藏的交通仍然非常不理想。在广大牧区,情况就更为严峻。阿里和那曲是西藏草原和牧区最集中的地方,但这两个地区各县之间,大部分还靠简易公路相连,牧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非常困难。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已成了制约牧区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第二,邮电通信业服务的覆盖面非常有限。1998年兰西拉光缆全线开通,对西藏紧张的邮电通信有所缓解,但在广大牧区,这种落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

的改观。由于起点太低,欠帐太多,目前打电话、邮寄信函等在广大牧区的乡村尽管不是空白,但却是绝对的不方便,从内地发往西藏稍偏远地方的信函比发往国外的信函还要慢得多。1996年农牧民人均支出的交通邮电费用仅10.99元,远远低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242元的水平。第三,能源供应严重不足。西藏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资源,但由于分布不均及投入的不足,使许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现在,除拉萨外,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阿里等地区都普遍存在着用电困难的问题,在这些地区,城市用电尚难得到有效地保障,广大牧区群众的生活用电问题就可想而知了。第四,水利设施不能保证人畜及灌溉用水的需要。草场是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利用的同时保护好草场,灌溉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996年西藏实际利用的草场面积为43300千公顷,而灌溉草场面积仅为153公顷。仅从这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出,目前的草原水利灌溉设施是很不够的。第五,市场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牧区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建设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市场交易设施固然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若没有一定数量的交易场所和条件,就使牧民群众很难走出传统生产方式的小天地,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失去了起码的基础。第六,兽防设施不健全。兽防等牧业服务设施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但由于受市场设施的同步影响,兽防设施目前也很不健全。

西藏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西藏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摘要:西藏自治区是祖国西部的重要门户,现如今,一切从西藏实际出发,研究和制定 西藏经济发展战略,开发资源,振兴经济,对实现“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论述了 西藏自治区的发展现状,继而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最后提出了解 决西藏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以期望能够对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提供 一点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藏自治区在成立的近五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比起来,差距还相当大。在2013 年国内生产总值中,西藏自治区为807.67 亿元,为全国倒数第一。2014 年10 月,西藏地方财政测算收入仅为15.30 亿元,亦为最后一名。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西藏经济虽有所发 展,但是仍存在很大问题。西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仍不十分便利,很多资源仍需 从外地运输补给。以农牧业为主的西藏,其实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如今,西藏地区教育, 金融方面还远远落后,在这方面仍可大有作为。 二、西藏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西藏产业结构单一 西藏地区经济落后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层次的地下,即整体上尚处于传统农牧业阶段。西 藏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多以放牧为主。可藏区放牧仍处于传统放牧, 并未呈现出现代牧业的商品化、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的特征。 交通不发达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藏区产业结构单一。西藏地区公路密度小,路面通行能力 差。西藏地区共五个机场,分别分布在拉萨、昌都、林芝、阿里、日喀则,但航线较少,飞行 条件也比较差,民航方面也存在很多不便。所以藏区多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经济贸易减 少,使藏区产业结构单一。 (二)西藏地区人力资源不足 数据调查显示2012 年西藏全境公共图书馆仅77 个,而在2000 年数目仅为 1 个。可见西藏公共教育事业依然存在巨大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西藏地区教育事业,虽然有很大进 展,但培育的人才对于西藏经济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西藏教育和职工素质状况,直接影

西藏果树的种类、分布和栽培品种

西藏果树的种类、分布和栽培品种 一、果树的种类 据初步调查,西藏现有果树(包括栽培果树和野生果树),计22科37属180种。西藏野生果树种类丰富,且分布较广,其中有世界罕见、树龄逾千载的超高龄果树“活化石”,它们是稀有的果树种质材料和可供直接利用的宝贵种质资源。这些果树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南、林芝、昌都三个地区。 根据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西藏农牧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考察队及西藏园艺学会等单位多年多次考察积累的资料,西藏主要果树有: (一)苹果属(Malus L.) 苹果(M.pumila Mill.) 分布于藏南,藏东南各地,为引进栽培种。主产区有林芝和山南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多为1 700~3 500米。 丽江山荆子(M.rokii Rehd.) 又名喜马拉雅山荆子。分布于林芝..米林、波密等海拔1 500~4 180米地域。可作为苹果砧木,其嫁接苗适应性强,生长茂盛,已在林芝等地苹果栽培中广泛应用。 沧江海棠(M.ombrophila Hand,-Mazz.) 分布于温暖多湿地区或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生长结果良好,抗涝性强,为温暖,湿润区苹果良好砧木。 花叶海棠[M.transitoria(Batal)Schneid.] 主要产于昌都地区。该种有长果和小圆果两种类型。圆果类型分布较广,树体高大,适应性较强,长果类型分布于昌都地区中北部海拔3 000米左右的地带,抗寒抗旱性强,可作为苹果抗寒育种及矮化砧木育种材料。 楸子[M.prunifo lia(Willd)Borkh] 许多学者指出楸子起源于山定子和新疆苹果,也有的专家认为是山定子与栽培苹果品种杂交后,又与栽培苹果回交所产生的杂种。分布于林芝地区。为乔木,高10余米,适于作苹果砧木。其嫁接苗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是西藏优良砧木之一。 (二)梨属(Pytrus L.) 川梨(P.pashia Buch,-Ham.) 零星分布于横断山脉中段海拔1 500~3 680米山坡或河谷地段。主要品种有乌梨(又称藏梨)。 滇梨(P.pseudopashia Yu) 分布地段与川梨相同。 木梨(P.xerophila Yu) 主要分布于横断山中部海拔3 200米的怒江河谷地段。主要品种有醉梨等。 秋子梨(P.ussuriensis Maxim.)分布于横断山中部的八宿、芒康境内。 白梨(P.bretschneideri Rchd.)为引进种,分布于海拔1 700~3 200米的林芝、米林、加查、朗县等。 沙梨(P.pyrifolia(Burm.)Nakai) 分布于林芝、米林等县境内。 西洋梨(P.communis L.) 分布于林芝、米林县境内。

西藏阿里噶尔县基本情况

噶尔县基本情况简介 噶尔县是阿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物流中心,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南部,喜玛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噶尔河谷地带,北邻日土县,南接普兰县,东连革吉县,西隔阿依拉山和扎达县相望,西北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土地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 米以上,狮泉河城区海拔4273米。 噶尔藏语意为“账篷、兵营”。1841-1842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抗击克什米尔的森巴(道格拉族)军队入侵时,蒙古人甘登次旺率兵打败森巴军队后曾在此扎营,由此得名。1960年1月成立噶尔县,1988年迁至狮泉河镇。 全县辖4乡1镇、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城区居民590户7683人,农牧民1550户6565人,加上当地驻军、流动人口,总人口4万余人。全县共有党组织40个(党委6个、机关工委1个、党组5个、县直机关党支部9个、乡镇机关党支部5个、农牧区村党支部12个、城镇居委会党支部2个),党员1008名(农牧民党员595名、机关党员413名),村(居)干部69名,12个村和2个居委会均实行村两委班子“一肩挑”。 噶尔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金、水晶、锑、铅、锌、石灰石、硼砂、盐等矿产品,分布

面积广,矿质好,极具开发价值,是继革吉、改则之后的第三大矿藏资源县。 噶尔县境内共有大小湖泊12个,其中较大的有朗久湖、心噶湖。主要河流有3条(狮泉河、噶尔河、门士河),主要分布在噶尔县西南的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阿依拉山的高峻山体之间,均属印度洋水系。狮泉河又名森格藏布,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 噶尔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干燥寒冷,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年平均气温为0.2℃。最低气温 -34.6℃。每年除7、8两个月份外,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出现。年降水量53毫米,年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23米/秒,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噶尔县边境线长98公里,通外山口2个,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目前,有4寺(扎西岗寺、古入江寺、顿久寺、扎达布日寺)、1拉康(加木拉康)。近年来,噶尔县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反分裂,扎扎实实保稳定,确保了社会政治局势的持续稳定。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数据专题报告从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现状及发展趋势。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西藏农业和工业用水量现状 (1) 第二节西藏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3) 一、西藏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三、西藏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3) 四、西藏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西藏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西藏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西藏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7) 一、西藏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西藏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西藏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西藏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西藏发展农牧业的战略对策

西藏发展农牧业的战略对策 要使农业生产按预定目标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一、农牧林协调发展,提高总体效益 西藏农业的分布,主要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川谷地带和藏东三江流域,大部分农区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带。这一明显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决定了西藏农业必须与畜牧业、林业结合发展,走大农业的路子。农、牧、林结合,可以克服单一农业的脆弱性,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和农、畜副产品的利用率,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一)调整农业结构,发挥整体功能的作用 1.调整农业结构的原则 调整农业结构,必须根据西藏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指明的方向,以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综合发展能力,提高大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群众的收入为原则,进行合理调整。具体把握下面三点: (1)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这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西藏稳定、繁荣的需要。 (2)有利于农、牧、林协调发展,提高总体功能的效益。 (3)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提高农业商品生产能力,以利群众富裕起来。 根据上述原则和目前西藏农作物结构的实际情况,把目前的二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恢复为三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结构。以播种总面积为100,其中;禾谷类作物占70%,豆类作物占109,6,油菜和其他经济作物占10%,饲料和绿肥作物占5%,薯类和蔬菜占5%。这个比例作为自治区掌握的宏观调控比例,具体到各地,县则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2.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根据目前生产的实际,提出下列几点供调整结构时考虑: (1)现在占总播种面积4%左右的休闲地,要在加强耕作灭草、培肥地力的条件下,全部利用起来播种饲料作物或豆科绿肥作物,取消休闲。 (2)在自治区东部、南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玉米是高产、含热量高的作物,用途广泛,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发展玉米生产要采用先进技术,推广杂交制种和地膜覆盖技术,单产可显著提高。 (3)土豆是粮菜兼用的作物,群众喜欢种植和食用,也是一种高产、高淀粉含量的作物。过去扎囊县和南木林县的土豆闻名全自治区,种植面积较大,现在全自治区土豆种植面积明显缩小,品种退化严重。根据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土豆种植面积宜适当扩大,发展土豆加工产品。根据全国粮食统计标准计,土豆产量宜折算成粮食产量,以利于扩大面积。 (4)小麦与青稞种植面积的比例问题:随着群众生活多样性的变化,消费面粉的数量会增加,同时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面粉的数量也会增加,因此小麦种植面积应随着需求的增加而适当扩大

古老的传统产业-西藏的农牧业

古老的传统产业——高原农牧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资料>>正文 发布时间:2006-1-413:58:53 农牧业基本概况 20世纪50年代,的农牧业仍笼罩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三大领主占有着绝大部分的耕地、草场、森林、牲畜及农奴。广大农奴被束缚在领主庄园和部落里,使用极其落后的生产工具,进行着简单的农牧业再生产,农牧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牧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及精耕细作水平逐渐提高,给传统农牧业注入了现代化活力。目前,农牧业总产值仍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牧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 一、雪域春色--农业(种植业) 农业属于典型的高原农业。其农作物分高原和低地农作物两种,高原农作物主要有;青稞、荞麦、豌豆、马铃薯、油菜、圆根、萝卜、圆白菜等。低地农作物的种类多,农作物品种具有区域性特色,主要有:稻谷、鸡爪谷、玉米、辣椒、大蒜、韭菜、冬见、黄瓜、扁豆等,还种植多种水果及经济作物,如;香蕉、橘子、桃、梨、黑枣、杏、甘蔗等。种植业中的四大作物: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皆属喜冷凉作物,特别是青稞只适宜该地带种植。农作物的耕作制度一般随海拔不同而相应地发生种类更替变化。青稞在是普遍种植的作物,随海拔升高,种植面积不断加大,最后成为高寒地区的单一作物。种植制度上也随海拔的升高发生显著变化。 总体来说,的农区是综合条件较好的地区,一般地势平坦,海拔较低,水资源丰富,既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生产,也有利于种树种草,这就为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有利于目前的传统农业向立体、高效农业的转化。 二、高原主业--畜牧业 畜牧业独具特色,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与绿草相映,牛羊与流水齐鸣,千百年来藏民族纵横驰骋,经济生活的基础就仰仗畜牧业。在可以说没有纯农区,但一定有纯牧区。的畜牧业经济无论从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出口创汇的份额,还是从轻工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如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被世人视为“地球第三极”。阿里高原水草丰美,拥有4亿多亩广阔草场,牛羊成群,是主要的牧区之一。在丰富的畜产品中,当地盛产的山羊绒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被誉为“软黄金”。近5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阿里地区依靠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完成新牲畜良种选育站20处,新修标准羊圈1.5万间,修建牲畜药池60座,草原围栏3万亩,无水草场开发打井181眼,修建羔宫4万多处。目前,阿里地区白山羊数量已由5年前的90多万只增加到110多万只,一只山羊过去一年产绒最好的也只有148克,现在平均产线达222克。全地区年产羊绒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5万千克增加到目前的24.4万千克。1999年,全地区的山羊绒销售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占牧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阿里的日土县、饲养绒山羊历史悠久,这里有世界著名的白绒山羊,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育,品种不断得到优化。经农业部鉴定,日土县的山羊绒品质创下了羊绒纯度最高、绒细度最细、绒毛单位面积毛束密度最高等几个世界之最。 畜牧业在又分为农区畜牧业、草地畜牧业和城镇郊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含半农半牧区和林区的畜牧业,其不仅是种植业的延伸,也是农畜产品加工工业的支撑点。草地畜牧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是藏族人民世代经营的传统产业,有土地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近8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6%,其产品具有广泛的国

西藏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西藏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近年来,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金融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对西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60余年来,西藏金融服务网络不断扩大,银行业信贷总量明显增长,证券业、保险业稳步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其他兄弟省区相比,西藏金融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西藏;金融业;现状;问题 一、西藏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银行业稳步发展,货币信贷总量明显增长 自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办事处于1952年正式成立以来,经过60余年的发展,西藏全区服务网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600多家,其中西藏自治区中国民生银行拉萨分行被批准设立,林芝民生村镇银行也成功组建,西藏金融服务体系正日益完善(见表1)。此外,银行货币信贷总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3年,西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499.08亿元,比2012年增加448.51亿元,增长率在20%以上。其中,单位存款以定期化态势较快增长,个人存款以储蓄存款为主,呈稳步上升趋势;从存款部门看,财政性存款大幅下降,企业

存款增幅较快,机关团体存款新增额较大。西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76.69亿元,比2012年增加412.94亿元,增长62.21%。 表12013年西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机构类别 营业网点 机构个数(人)从业人数(人)资产总额(亿元)法人机构(个) 大型商业银行59769632295.060 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27760.270 股份制商业银行18814.690 城市商业银行1187164.621 城市信用社0000 主要农村金融机构0000 财务公司0000 信托公司0000 邮政储蓄75581220 外资银行0000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3001 其他0000 合计67778942656.72 数据来源:西藏银监局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2014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1.办学基本信息 (6) 1.1学校战略定位与办学特色 (7) 1.2系(部)建设 (8) 1.3专业建设与特色 (8) 1.4课程建设与质量 (11) 1.5在校学生规模与结构 (11) 1.6师资队伍建设 (13) 1.7办学条件保障 (16) 1.8 办学经费 (17) 1.9受援情况 (20) 2 招生与生源 (21) 2.1招生计划、新生实际录取数和报到率 (21) 2.2 生源地区分布 (22) 2.3 生源背景 (23) 3 人才培养质量 (24) 3.1 课堂教学 (24) 3.2 实训和实习 (26) 3.3 学生活动 (27) 3.4 学生服务 (28) 4.人才培养质量评估 (30) 4.1毕业生总体情况及就业率 (30) —2 —

4.2毕业生就业去向 (30) 4.3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 (31) 4.4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 (33) 4.5竞赛获奖 (33) 5 科研与社会服务 (35) 5.1 科研项目情况 (35) 5.2 为本地区行业企业提供服务情况 (35) 5.3 为本地提供咨询和共建研发中心 (36) 5.4 文化演出、社团、志愿服务等活动情况 (36) 6 小结 (40) —3 —

2012-2013学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确保学院安全稳定和加强内涵建设”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实现中国梦和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强化内涵建设,巩固示范成果,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学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办学基本信息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原西藏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西藏自治区综合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2006年9月正式挂牌,隶属西藏自治区教育厅。2008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10月,顺利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6月,通过了示范校建设项目国家级验收。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西、北)和一个综合实训中心,校园占地面积632亩,校舍建筑面积11.9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0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39万元,固定资产2.3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84个,校内实训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66个。 —4 —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分布及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分布及运行现状分析 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中心谢敏张祥 我国的边境地区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等九个省区。本文着重分析我国边境九个省、自治区的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开通及分布情况,以及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发挥的吸引和利用外资作用的情况。 一、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开通及分布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1992年,我国成立了首批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2011年,中国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了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实行现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这是我国第1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目前,1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总核准面积约96平方公里。我国各边境省区设计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情况如表12所示。 (1)新疆和云南是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最多的边境省区。截至2013年底,除甘肃和西藏,我国九个边境省区均已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其中新疆和云南除了1992年国家批复设立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之外,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获批了本省区的第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2)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和缅甸边境经济合作较好。截至2013年底,我国沿边开放城市设立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主要靠近与我国接壤的6个国家,其中哈萨克斯坦与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呈上升态势。 表1 我国各边境省区设计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情况

二、吸引和利用外资 辽宁是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最多的边境省区,新疆、云南和内蒙古吸引和利用外资稳步上升。近三年,边境省区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及其增长情况如图1、图2所示。辽宁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接近300亿美元,约为其他各边境省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总和的两倍。辽宁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的优势主要得益于其沿海的地理优势以及环渤海湾开发的机遇。除东北三省外,新疆、云南和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保持了较好的增长,特别是新疆和云南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速都接近或超过20%以上。

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人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推动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上,国家对西藏的巨大投人同实现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农牧民收人不断增加的新路子。 一、西藏农牧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逐步深人,特别是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以来,西藏农牧民的经济收人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03年,全区农牧民的人均收人达到1690元,比改革开放的1979年提高了10.63倍,农牧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牧区社会的稳定,为全区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仍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农牧区仍处于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相对贫困状况。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间题仍然突出;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至今仍有107万人的生活水平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宽,农牧民收人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很大,在西部12省区(市)里只排到第11位,而跟内地沿海地区相比差距更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明确提出:“推进农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人,尤其是农牧民现金收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牧区工作的中心任务”。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当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努力探索西藏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这是实现新时期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区广大干部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 二、影响农牧民增收的不利因素分析 (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睡,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以上,面积123.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耕地面积540万亩左右,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40万亩左右,全区牲畜存栏约2300多万头只(匹),全区有纯农业县36个,纯牧业县14个,半农半牧县24个。西藏农牧业是农牧民收人的主要来源,由于受高原气温低、空气稀薄、降雨量少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频繁,如雪灾、早灾、霜灾、火灾和风灾等的影响给农牧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制约了全区农牧生产的健康稳步发展和农牧民收人的稳步提高。 (二)农软业基拙较差,内部结构不合理 西藏农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内地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农牧业基础脆弱,抗相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经常出现了大灾大损,小灾小损,农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部分农作物和畜种结构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农牧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基础建设中对硬件和软科建设严重不足,“瓶颈”制约因素特别突出。 (三)农软民文化素质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 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认识和改造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它包括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术技能、身体健康状况等。西藏农牧民由于受旧社会和旧体制的影响大多数劳动者属文盲和半文盲,因此,受自身文化知识水平的影响,对先进科学技术认识不够,应用率低,使农牧业生产才良准从传统的小农意识解脱出来,农牧业经营始终处于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水平上,导致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下,农牧民增收缓慢。 (四)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力黄薄弱,科技服务能力不强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西藏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这些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对西藏农牧科技推广和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农牧业已进人新的发展阶段,过去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远不能满足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西藏贫困山区的农技推广体系还没有完全健全,加上农牧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在岗培训、在岗受教育)力度不够,跑出农门的事件经常发生,影响队伍的稳定。科技队伍的素质不高,

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西藏民族学院代敏华、卢俊、王成 摘要:本文分别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和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对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本文借助《西藏统计年鉴》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5—2009年),通过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的去除,建立了西藏产出GDP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的C-D生产函数,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西藏经济的增长总体上仍是资本和劳动力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增长质量不高,为此西藏要想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需要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努力。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本文通过《西藏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1—2009年),并借助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去除数据的多重共线性,建立了西藏GDP关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计量经济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为:消费在影响西藏GDP的这三个因素中对GDP的刺激作用最强,投资其次,净出口最弱。为此,要想保持西藏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西藏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并优化商品出口的结构,大力培养新的出口增长点,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经济增长;C-D生产函数;投入;产出;国民收入核算

目录 1.引言:问题的提出 (1) 2.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 (1) 2.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1) 2.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3) 2.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3) 2.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3) 2.3.2模型序列相关性的去除 (5) 2.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6) 3.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分析 (6) 3.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的描述 (6) 3.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8) 3.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9) 3.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9) 3.3.2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9) 3.3.3模型的主成分回归 (10) 3.3.4模型诊断 (11) 3.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12) 4.结论与启示 (12) 参考文献 (15) 附录:文中模型建立所用到R统计软件代码 (16)

西藏农牧学院2018年教师招聘简章

西藏农牧学院年教师招聘简章 西藏农牧学院简介 西藏农牧学院坐落在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市,占地面积亩,东临碧波浩淼的尼洋河,西倚苍翠葱郁的觉木山,校园依山傍水,满园苍翠,鸟语花香,幽静雅致,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集农、工、理、管学科于一体,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农业院校。学院创建于年,其前身是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年月与原西藏大学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年月教育部批准我院单独设置。 现有教职工余人(含援藏干部人),专任教师余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余人。设有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公共教案部、成人教育部和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等个教案科研单位。拥有个生态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生物学、作物学、林学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兽医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学科个,个本科专业,个专科专业,学科专业涉及农、牧、林、水、电、生态、经管、环境、食品、工程、化学等领域。设有个教案科研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野外定位研究站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个,以及教案实习农场、牧场、果园、园艺苗圃、水电站等教案实习基地。 教师招聘条件及待遇

一、应聘人员必须是非西藏生源应届毕业生。 二、博士(仅限招聘计划中所列专业): .国家事业单位正式编制; .提供万元安家费; .提供万元科研启动费; .进校后转聘为讲师,两年后可评聘副教授; .提供一套80M2租住房; .报销进藏单程路费。 三、硕士(仅限招聘计划中所列专业): .国家事业单位正式编制; .提供万元安家费; .提供科研启动费: 水电、土木工程类硕士万元; 环境、食品工程类硕士万元; .进校后转聘为助教,一年后可转聘为讲师; .提供租住房,两人一套(约80M2); .报销进藏单程路费。 应聘材料 一、填写《年西藏农牧学院人才招聘登记表》 二、书面申请书 三、本人简历:含个人详细信息、受教育经历及工作经 历(如有工作经历)。 四、相关证件:在学期间的学习成绩登记表、计算机等 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和相关获奖证书复印件。 五、科研成果:主要论文论著目录(请注明期刊名称、 年、卷、期、起止页码)等材料。

西藏农牧业概况

西藏农牧业概况 西藏农牧业概况 -- 西藏农牧业50年 原发表日期: 2006-07-07 文章来源: 西藏农牧信息网 ------------------------------------------------------------------------------------------------------- 农牧业基本概况 和平解放后农牧业的发展历程农牧业经济 发展政策农牧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农 牧业基本概况20世纪50年代,西藏的农牧业仍笼罩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三大领主占有着西藏绝大部分的耕地、草场、森林、牲畜及农奴。广大农奴被束缚在领主庄园和部落里,使用极其落后的生产工具,进行着简单的农牧业再生产,农牧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牧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及精耕细作水平逐渐提高,给西藏传统农牧业注入了现代化活力。目前,西藏农牧业总产值仍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牧业

人口约占西藏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一、雪域春色--西藏农业(种植业)西藏农业属于典型的高原农业。其农作物分高原和低地农作物两种,高原农作物主要有;青稞、荞麦、豌豆、马铃薯、油菜、圆根、萝卜、圆白菜等。低地农作物的种类多,农作物品种具有区域性特色,主要有:稻谷、鸡爪谷、玉米、辣椒、大蒜、韭菜、冬见、黄瓜、扁豆等,还种植多种水果及经济作物,如;香蕉、橘子、桃、梨、黑枣、杏、甘蔗等。种植业中的四大作物: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皆属喜冷凉作物,特别是青稞只适宜该地带种植。农作物的耕作制度一般随海拔不同而相应地发生种类更替变化。青稞在西藏是普遍种植的作物,随海拔升高,种植面积不断加大,最后成为高寒地区的单一作物。种植制度上也随海拔的升高发生显著变化。 总体来说,西藏的农区是西藏综合条件较好的地区,一般地势平坦,海拔较低,水资源丰富,既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生产,也有利于种树种草,这就为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有利于西藏目前的传统农业向立体、高效农业的转化。二、高原主业--畜牧业 西藏畜牧业独具特色,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蓝天与绿草相映,牛羊与流水齐鸣,千百年来藏民族纵横驰骋,经济生活的基础就

西藏农业龙头企业

摘要:西藏大力发展能人经济、建设商品基地、培育农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均沾机制,形成了发育水平不同、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开始起步。但进入新世纪,在西部大开发中,进一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西藏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要走以特色参与竞争求发展的路子,立足特色优势,培植特色产业,解决有优无势的问题,创一批名牌产品,拉长一批产业链条,形成几大产业群,由此带动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一向被视为弱质产业,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而且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西藏农业正处于从自然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给自足农业向市场农业、“封闭”农业向“开放”农业、不可持续农业向可持续农业转变,面临一场大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应运而生,并在一些地方进行了试点和探索,总结出了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为农业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模式,在西部大开发中,必将成为促进西藏经济从加快发展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一、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必要性 (一)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 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带动和促进生产基地和广大农户进行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集约化种植和养殖、多层次加工增值,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有利于将农业再生产相关联的上游开发和下游增值联结起来,将外部经济内部化,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形成一体化内部的利益补偿机制和积累机制,实现共同体内部利益互补,产业链条内部利益平均化,既增加农业产出量,又可以提高资源投入报酬率,从而将增加社会有效供给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目标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 (二)农业市场化的桥梁 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般会出现“龙头企业”,这可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一是龙头企业与农户捆在一起,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二是龙头企业的商品基地必不可少,能催化农民生产合作协会的建立,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仅疏通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而且拓宽了市场领域,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入大市场,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和统一大 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 (三)宏观调控农业发展的中介 开放经济WTO、西部开发、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业发展的调控手段要调整,宏观调控成为最重要的手段。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必然要确立“主导产业”,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社区组织在市场调研、生产规划中的重大作用,变农户分散决策为整体决策,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生产经营的预见性。同时,龙头企业依靠一体化的产业协同效应,可以能动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建立起高效的农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四)农业微观组织创新的方向 笔者认为,农业微观基础的组织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基础环节的完善是构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地制度,其基本模式的构造是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微观组织的创新目标是重构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农业是一个产业,但还没有产业化。没

2020-2021年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报告

西藏自治区及下辖市(地区)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 经济实力: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边疆治理和社会维稳的重要区域,区域政治地 位重要,能够持续获得国家特殊政策扶持。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末位,但得益于政策支持及资源优势,经济增长较快;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7.82亿元,同比增长8.1%,GDP增速仅次于贵州,与云南并列全国第2位,高于全国水平2.0个百分点。2019年,全区工业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旅游业继续 保持较快增长;受一、二产业投资双降影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首次出现 下降,全年全区同比下降2.1%。2020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1308.32亿元,同比增长6.3%,在疫情影响下,前三季度GDP增速较2019 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2019年,西藏自治区下辖各地市经济总量均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2018 年均有所放缓,除那曲市2019年GDP增速为7.9%之外,其他地市GDP增速均 在8.0%及以上。从GDP规模看,各地市经济规模差异较大,其中以拉萨市为中 心的藏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2019年拉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7.88 亿元,占西藏全区GDP合计的36.50%;日喀则市、昌都市、山南市、林芝市2019 年GDP规模依序次之,经济规模总体较小;位于藏西北区域的那曲市、阿里地 区因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经济规模最小,2019年GDP总量仍排名末两位。 财政实力:2019年,西藏自治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99亿元,同比 下降3.63%,下降主要系2018年一次性缴库因素影响所致;从规模来看,全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仍居于全国各省末位。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自国有土地使用 权出让收入,2019年全区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75.46亿元,规模亦较小。全区财 政平衡基本依赖于中央政府支持,2019年全区上级补助收入(含一般公共预算 补助和政府性基金补助)为1974.8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6.91%。2020 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 1.4%,但降 幅较上半年收窄4.5个百分点。 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集中于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中南区域,2019 年拉萨市以117.04亿元的规模继续大幅领先于其他地市;其余地市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规模均不足20亿元。2019年,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上年均有 所回落,其中拉萨市增速最高,为 6.3%;日喀则市和那曲市出现负增长,增速 分别为-10.75%和-2.03%;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均处于低水平,财 政自给能力弱。各地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总体较小,2019年拉萨市政府性基

201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 (2014年2月) 2013年是我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区经济呈现了整体平稳、稳中加快、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势头。 全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实现新突破,从2009年开始,一年一个新台阶,相继跨越400亿、500亿、600亿、700亿和800亿的台阶,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 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80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和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中均排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8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92.92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427.93亿元,增长8.7%。 一、农牧业生产连获丰收 全区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06亿元,比上半年增长4.0%。农作物播种面积248.57千公顷,增长1.9%,其中青稞123.85千公顷,增长4.7%。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6.15万吨,增长1.3%,连续4年保持了万吨以上的增产,其中青稞产量达65.66万吨,增长3.1%;蔬菜66.99万吨,增长2.1%;猪牛羊肉29.21万吨,增长0.9%;奶类32.52万吨,增长2.6%。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38亿元,增长7.5%;重工业32.45亿元,增长14.2%。主要支柱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55亿元,增长2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58亿元,增长11.4%;医药制造业5.80亿元,增长10.1%;饮料制造业5.46亿元,增长2.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57亿元,下降22.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0.76亿元,增长8.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2.53亿元,增长3.1%。主要工业产品中,发电量22.01亿千瓦时,增长10.8%;铬矿石产量13.29万吨,增长45.2%;水泥产量295.82万吨,增长3.2%;中成药(藏药)产量1685吨,增长25.2%;啤酒产量17.29万吨,减少1.3%。 三、投资规模连跨台阶、再创新高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10年连续跨越了400亿元、500亿元、700亿元、900亿元的台阶,2013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18.48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实现了近年来最快增速,并且增速首次在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排第一位,在全国也排到第一位。

西藏农业简介

25关树森先生在田间工作情景(涂仕华提供) 西藏农业简介 关树森 西藏自治区农科所 拉萨 西藏地势高峻, 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该区共有土地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耕地523万亩,占土地面积的0.31%,主要农区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牧草地9.69亿亩, 占56.7%;林地1.07亿亩,占6.27%。 一、西藏的自然条件 1、西藏主要农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温差大, 适宜很多农作物生长 大部分地区七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7 0C ,农区大于0 0C 的活动积温在2600~3100度之间。低海拔区种植水稻、棉花、花生、芝麻、鸡谷等喜温农作物,主栽青稞、小麦、油菜、玉米、豌豆, 其次为土豆、蚕豆、皮大麦, 蔬菜等。春季气温上升缓慢,秋季下降平缓,播种的期限幅度很大,有利于安排劳力、畜力和精细整地。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在-10至-16 0C 。西藏日温差较大,多在12-16 0C 之间,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产物的积累和高产。 2、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且雨热同步,水资源丰富 西藏光照充足,拉萨、日喀等地年日照时数为2939~3249小时, 总年辐射为7712~7761兆耳/平方米。农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数为2315~2417小时,占全年的71%~82%, 辐射量为6091~6629兆耳/平方米,占全年的78%~86%。6- 9月光、热、雨同步,年平均经流量达4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年水资源总量的16%,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首位, 为农作物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春小麦最高单产达985公斤/亩,油菜411公斤/亩。 3、耕地资源丰富,分布海拔垂直跨度大 西藏有宜农耕地680万亩, 人均耕地2.8亩,比全国多 1.3倍。分布在3500~4100 米之间的耕地占60.8%, 4100米以上的占22.2%, 2500~3500米之间的占 11.4%,2500米以下的占 5.6%。耕地土壤海拔垂直 跨度之大(610~4795米) 乃世界之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