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4岩石学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岩石学

1.自然界中的岩石可以分为那几大类?其形成机制有何不同?

2.试述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造成岩浆成分变化的岩浆作用有哪些?

3.侵入岩的野外产状可以分为哪几类?

4.试述岩浆岩矿物组成与岩石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

5.试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6.什么叫沉积岩的结构成熟度与成分成熟度?

7.试述砂岩、泥质岩、石灰岩和硅质岩的主要特征.

8.请说明变质作用的机制。

9.请说明糜棱岩类的岩石分类方案。

10.从中压绿片岩相到中压麻粒相,随着温度的升高,基性变质岩中的典型矿物共生组合如

何变化?

11.请解释岩石构造的内涵,并简要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类岩石的主要构造特征。04年(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交织结构

2枕状构造

3凝灰结构

4嵌晶结构(连生结构)

5鸟眼构造

6长石砂岩

7片状构造

8P-T-t轨迹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的特征对比

2,混合水白云石化模式.

3.榴辉岩的主要特征与类别.

三、论述题(共46分)

1辉长岩类的—般特征及主要岩石种属.(16分)

2自生颗粒结构类型及其结构组分特征.(15分)

3以P/T比类型划分的4个变质相系的主要特征及典型相系列(15分)

(B)

1鬣刺结构

2流纹结构

3凝灰结构

4同生作用

5蒸发岩

6花岗变晶结构

7片麻状构造

8PTt轨迹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堆晶结构的特征.

2蒸发泵白云岩化模式.

3榴辉岩的主要特征及类型(10分)

三、论述题(共46分)

1玄武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与矿产

2.长石砂岩的主要特征及岩石成因类型;

3.同A。

05年

一.名词解释:

1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

2长石砂岩

3重力流

4递变层理

5相标志

6榴辉岩

7云英岩

8角岩

9片麻岩

10混合岩

11辉绿结构

12斑状结构

13包含结构

14岩浆

16安山岩

二.简述题。

1.显微镜下,如何区别碳酸盐岩中的亮晶胶结物与重结晶的泥晶基质?区别他们有何意

义?

2.试比较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在剖面结构上有何不同?

3.简述编制作用的类型及特征。

4.斜长角闪岩可得源岩。

5.试述鲍文反应原理与鲍文反应序列。

6.举例说明火成岩形成深度与岩石结构的相互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论述砂岩与颗粒灰岩在成分、结构和成因上的异同。

2.麻粒岩相泥质变质岩多具片麻状构造而少见片状构造?

3.试论述造成火山岩多样性的原因。

4.试论述超基性岩石类型及成矿专属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试题名称:岩石学试题代码:411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小题5分)

1

2

3

4

5

6

7 相标志

8 同化混染作用

9 混合岩化

10 玄武岩

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岩浆岩的分类及其各类岩石的主要特征。

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其代表性岩石。

3湖泊相的主要砂体类型。

4长石砂岩的主要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5二氧化硅饱和度分类及其对应的岩石和矿物组合。

三、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3小题中任选两题回答)

1试述碳酸盐岩结构组分的主要类型、特征及成因意义。

2试述岩浆作用过程及其结果。

3举例说明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结果。

2006年(B)

一.名词解释

1.辉绿结构

2.动力变质作用

3.胶结物

4.金伯利岩

5.沉积分异作用

6.变质相

7.成岩作用

8.枕状构造

9.片麻状构造

10.原生岩浆

二.简述

1.岩浆岩的主要结构和构造类型及影响因素。

2.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3.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在剖面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4.胶结物和杂基概念及成因意义。

5.岩浆岩中最主要的7种造岩矿物及其在不同岩浆岩中含量及组合特征。

三.问答题

1.试述砂岩和颗粒灰岩在成分、结构及成因上的异同。

2.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

3.举例说明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其结构、构造与矿物组合特征。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小题5分)

斑状变晶结构

2接触变质作用

3粒序层理

4科马提岩

5沉积分异作用

6变质相系

7 相模式

8 柱状节理

9 片状构造

10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岩浆岩主要的结构和构造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简述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特征。

3简述相标志的主要类型及其环境意义。

4胶结物和杂基的概念及其成因意义。

5岩浆岩中最主要的7种造岩矿物及其在不同岩浆岩中的含量与组合特征。

三、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3小题中任选两题回答)

1试述砂岩和碳酸盐岩结构组分的异同点,并据此分析其成因差异。

2试述岩浆形成的主要条件及其可能的构造背景。

3简述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与矿物组合特征。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小题5分)

1.辉长结构

2.P-T-t轨迹

3. 粒序层理

4.脉岩

5.表生成岩作用

6.变晶结构

7.相序递变规律8.气孔和杏仁构造9.榴辉岩10.安山岩

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简述花岗岩的主要特征及其有关矿产。

2. 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确定标志。

3. 风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及其在沉积岩形成中的贡献。

4. 碳酸盐岩亮晶胶结物与泥晶基质的概念及其成因意义。

5. 请简要对比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区别、玢岩和斑岩的区别。

三、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3小题中任选两题回答)

1. 试述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结构组分的异同点,并据此分析两者在成因上的差异。

2. 请用相图说明地球内部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的3个基本条件,并阐述形成的岩浆通过哪些作用发生演化。

3. 变质反应的主要类型,并以实例说明其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试题名称:岩石学试题代码:411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小题5分)

1辉绿结构2片麻岩3相标志4岩浆岩的相5沉积分异作用

6变质相7成岩作用 8色率9矿物共生组合10原生岩浆和次生岩浆

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根据岩浆岩SiO2饱和程度将岩浆岩划分为3种类型,请简述这3种类型岩石的特征及

其对应的矿物组合。

2. 为什么麻粒岩相泥质岩多具片麻状构造而少见片状构造?

3. 绘图说明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在剖面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4. 胶结物和杂基的概念及其成因意义。

5. 试述钙碱性基性侵入岩类主要特征。

三、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3小题中任选两题回答)

1. 试述砂岩和颗粒灰岩在成分、结构和成因上的异同点。

2. 试述影响岩浆岩结构、构造的因素是什么。

3. 论述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小题5分)

1科马提岩2岩浆分异作用3里特曼指数4安山结构5羽状交错层理

6沉积后作用7相模式8变质作用9变晶结构10片麻状构造

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简述7种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在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侵入岩类中的含量与组合特征。

2. 请简述岩浆岩的基性岩类中钙碱性岩石的化学和矿物成分特征及其深成侵入岩、喷出岩和浅成岩的主要岩石名称、结构构造特征。

3. 试述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作用中的稳定性。

4. 障壁—泻湖沉积体系包括哪些沉积单元?并简述其特征?

5. 恢复变质岩原岩有哪些标志?

三、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3小题中任选两题回答)

1. 岩浆混合作用的含义和判别标志。

2. 威尔逊的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中包括哪些相带?各相带有何特征?

3. 论述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变质作用的因素。

2010

1科马提岩

2里特曼指数

3安山结构

4变质结晶作用

1. 简述7种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在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侵入岩类中的含量与组合特征。

2. 请简述岩浆岩的基性岩类中钙碱性岩石的化学和矿物成分特征及其深成侵入岩、喷出岩和浅成岩的主要岩石名称、结构构造特征。

3三角洲相与河流相在结构上的差别,并画图

1.试述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结构组分的异同点,并据此分析两者在成因上的差异。

2.请用相图说明地球内部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的3个基本条件,并阐述形成的岩浆通过哪些作用发生演化。

2011

一。名词解释

1.玄武岩

2.柱状节理

3.蛇绿岩套

4.粗面岩

5.杂基

6.叠纹构造

7.长石砂岩

8.斜长角闪岩

9.变质相系列10.P-T-t轨迹

二。简述题

1.根据岩浆岩SiO2饱和程度将岩浆岩划分为3种类型,请简述这3种类型岩石的特征及其对应的矿物组合。

2.岩浆岩结构和构造的定义,并分别写出6种岩浆岩结构和构造。

3.如何判定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并试述它们的成因意义。

4.岩石学分类命名原则(给出几种矿物的百分含量,给命名。如:石英50%,长石5%,岩屑20%,粘土基质25%)

5.变质岩石中矿物不平衡识别的标志。

三。论述题

1. 请用相图说明地球内部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的3个基本条件,举例论述在板块构造不同位置,形成岩浆岩的条件及形成岩浆岩的类型。

2.给出一个岩性柱状图,分析沉积相。

3.试述变质反应的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2011/6/16

一。名词解释

1.玄武岩

2.柱状节理

3.蛇绿岩套

4.粗面岩

5.杂基

6.叠纹构造

7.长石砂岩

8.斜长角闪岩

9.变质相系列10.P-T-t轨迹

二。简述题

1.根据岩浆岩SiO2饱和程度将岩浆岩划分为3种类型,请简述这3种类型岩石的矿物组合及其共生关系。

2.岩浆岩结构和构造的定义,并分别写出6种岩浆岩结构和构造。

3.如何判定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并试述它们的成因意义。

4.岩石学分类命名原则(给出几种矿物的百分含量,给命名。如:石英%50,长石%5,岩屑%20,粘土基质%25)

5.变质岩石中矿物不平衡识别的标志。

三。论述题

1. 请用相图说明地球内部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的3个基本条件,举例论述在板块构造不同位置,形成岩浆岩的条件及形成岩浆岩的类型。

2.给出一个岩性柱状图,分析沉积相。

3.试述变质反应的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2012

一、1、流纹岩2、正长岩3、岩浆岩的结构4、岩浆岩的色率5、粒序层理6、浊流

7、相序递变规律8、矿物共生组合9、斑状变晶结构10、糜棱岩

二、1、何为岩浆岩的相?请列出侵入岩和岩浆岩各有哪些相?

2、请根据岩浆岩形成的基本条件简述俯冲带形成岛弧岩浆作用的原理(原因?)

3、障壁海岸沉积体系由哪些沉积相单元组成?各沉积相单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简述碳酸盐岩泥晶基质与碎屑岩杂基的概念及其异同点

5、基性变质岩在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下的矿物共生组合特征

三、1、请全面应用你学过的知识,综合论述为什么现今的大陆地壳的成分总体为花岗质而大洋地壳为玄武质?

(论述题2、3题因为有图不便回忆,遗憾无法提供给大家,但以上题目保证准确还原~~祝2013年奋斗的人加油,实现梦想!!!)

二、简述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岩浆岩主要的结构和构造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3.河流相与三角洲相在剖面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4.胶结物和杂基的概念及其成因意义。

5.岩浆岩中最主要的7种造岩矿物及其在不同岩浆岩中的含量与组合特征。

三、问答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3小题中任选两题回答)

1.试述砂岩和颗粒灰岩在成分、结构和成因上的异同点。

2.试述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

3.举例说明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其结构构造与矿物组合特征。

2013

名词解释:(5*10=50)

1.枕状构造

2.安山结构

3.英安岩

4.粒序层理

5.洋岛玄武岩

6.浊流

7.P-T-t

8.麻粒岩

9.糜棱结构10.粒序递变层理

简述题(10*5=50)

1.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定义和异同吧。。。好像是

2.是什么岩浆混合作用吧。。好像问了定义和判别标志(大概是这样)

3.障壁海岸沉积体系构成单元,还有简述这些单元的特征(貌似是一道老题了)

4.对比碳酸岩泥晶基质和碎屑岩杂基

5.是问为什么麻粒岩少见片状构造

问答题(25*2=50)3道题选做两道

1.问蛇绿岩套定义啊。。。研究意义啊。。。还有构成岩石单元和特征啊之类的。(大概就问了这么几方面。。因为没选做这道所以记不太住了)

2.这道题是一道读图题~!给了你一个岩性柱状图。。问了三问

(1)划分出沉积相和沉积亚相

(2)划出沉基准面变化趋势

(3)原话记不住了,意思就是写一下这个地区沉积环境变化的趋势过程之类的

这道题目测很难~!!积

3.问P/T比类型主要特征、变质相系啊之类的

就是那个高P/T 中P/T之类的那个

2014

一 1 堆晶结构2 科马提岩 3 挥发份 4 辉绿结构 5 示底构造 6 沉积后作用 7 杂基8 变质相 9 矽卡岩10 P-T-t轨迹

二简述题

1 请对比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特征及某产状有何异同。

2 何为sio2饱和度,划分为几种类型和对应的矿物组合特征是什么。

3 如何辨别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成因意义。

4 障壁-泻湖沉积体系包括哪些沉积单元?并简述其特征。

5 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确定标志。

三问答题(3选2)

1 花岗岩按照成因被划分为I-S-M-A四种类型,请介绍它们的特征,并请结合你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际谈谈你是否同意上述的划分方法。

2 威尔逊的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中包括哪些相带?各自有何特征。 3试述变质反应的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

高级岩浆岩石学复习题 答案

一、岩浆岩的成因 1.岩浆岩成因包括哪两个基本过程?什么是原生岩浆和演(进)化岩浆?什么是部分熔融?固体地幔与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原生岩浆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岩浆岩成因包括岩浆的起源与演化。 岩浆的起源: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地壳或上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原生岩浆的作用过程。 岩浆的演化:就是原生岩浆通过各种作用派生为多种多样进化岩浆及岩浆岩的过程。 其中主要发生了分异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 原生岩浆:是由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成分未发生变异的岩浆 进化岩浆:经分异作用产生的派生岩浆又可成为进化岩浆 导致固体地幔/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基本原因 (1)地温异常:由于软流圈上隆、地幔柱上升、或板块俯冲引起地温异常,超过源岩的固相线温度(即起始熔融温度)。 (2)挥发份的加入:由于挥发份的加入使源岩的固相线温度降低。三种体系。 (3)压力改变:由于地幔对流、拆沉、去根作用或大断裂诱发的减压熔融;在某些情况下,增压也可以引起部分熔融,增压熔融。 2.控制原生岩浆类型与成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源岩及源区的性质和组成; (2)起源温度与熔融程度; (3)起源压力与深度; (4)挥发份的类型及含量 3.岩浆的三大源区指的是什么?这些不同源区分别能产生哪些岩浆? (1)地幔岩浆:各类玄武岩浆(碱性玄武岩浆、拉斑玄武岩浆),金伯利岩浆、碳酸岩浆。 (2)陆壳岩浆:花岗岩类岩浆 (3)俯冲洋壳:埃达克岩浆、钙碱性或岛弧拉斑质岩石组合(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 4.解释相图中以下名词:固相线温度与固相线矿物,液相线温度与液相线矿物,熔融

矿物岩石学试题1答案

矿物岩石学试题答案 一,1-5.ACCDA 6-10.AACDD 二,11.风化作用;就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12. 辉绿结构; 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由它形单个辉石颗粒填充于较自形板状斜长石晶体所构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 13. 矿物: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物体。大多数为结晶的单质 14. 岩浆岩;指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15. 内碎屑;是盆内弱固结的碳酸岩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作用剥蚀破碎并经过再沉积的碎屑。 三.16. 该机理由许靖华等(1969)提出,海水是由于萨勃哈上面的蒸发泵作用,从泻湖侧向被抽吸入潮上沉积物内,从而提高孔隙水的Mg/Ca比值,因而引起白云石化作用。 17. 鲕粒一般认为是无机沉淀作用生成的,热带海水的搅动环境中,上升的冷的海水升温并逸出CO2,使之对CaCO4经常处于过饱和,搅动环境使核心不断升起,而形成围绕核心碳酸钙沉淀,形成包壳的鲕粒。 18. 白云岩化作用的渗透回流机制,由德菲斯(1965)提出,海水为毛细管作用抽吸入潮上沉积物及湖泊中,以及和涨潮带来的海水一起为蒸发作用所浓缩,产生具有Mg/Ca比值的孔隙水,然后这些浓盐水通过地下沉积物向海倒流或下渗,造成钙质沉积物的白云石化。 19. 片岩主要由片状或柱状矿物和粒状矿物组成,其中片状或柱状矿物至少〉30%,粒状矿物中常以石英为主,长石含量<25%。岩石表现为显晶质的均粒鳞片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具片状构造。片麻岩主要由粒状矿物和片状或柱状矿物组成,其中粒状矿物大于50%或更多,且长石多于石英。是指具有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条带状或条痕状构造并含长石较多的岩石。 四,20岩石呈浅灰色、浅肉红色、灰白色,主要矿物:石英(20-50%)、钾长石和斜长石,其中钾长石占斜长石总量的三分之二。次要矿物:黑云母、角闪石。有时有少量的辉石。副矿物:磁铁矿、榍石、锆石、磷灰石、电气石、萤石。中粗粒、细粒结构,有时为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也见斑杂构造、似片麻状构造。根据暗色矿物的不同可分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角闪石花岗岩、辉石花岗岩、白岗岩等。如果钾长石与斜长石含量近于相等,称为二长花岗岩;斜长石多于钾长石,且含角闪石为主,称为花岗闪长岩;如果由酸性或中酸性斜长石组成,称为斜长花岗岩;如果具文象结构,称为文象花岗岩;如果具全晶质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和石英,称为花岗斑岩。如果斑晶为石英,称为石英斑岩。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重点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术语解释: 1.对称型:P18一个结晶多面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总合,称为该结晶多面体的对称型。 2.单形:P26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合。 3.类质同象:P69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的质点所代替,而能保持原有晶格,只是晶格常数稍有改 变的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4.同质多象:P67相同的化学组分,在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中,能形成结构不同的几种晶体,这种 现象称为同质多象现象。成分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几种晶体,称为该成分的同质多象变体。 5.配位数:P66在晶体结构中某质点周围与该质点直接联系的质点数,称为该质点的配位数。在离 子晶体中,与某离子联系的异号离子或分子数,即该离子的配位数。 6.二八面体:P172在硅氧骨干每个六方网孔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空隙,如三个空隙有两个被占据, 称为二八面体结构。 7.三八面体:P172在硅氧骨干每个六方网孔范围内有三个八面体空隙,如三个空隙全被占据,称为 三八面体结构。 8.层理:P70通过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垂直于沉积物表面的方向)的变化而显示的一种 层状构造。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 9.细层:P70层理的最小单位,厚度很小,几毫米到几厘米,甚至小于1毫米,成分常常很均一。 10.岩浆矿物: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又称原生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 石石英等。也包括部分岩浆作用晚期析出的富含挥发分的矿物,如电气石,萤石等。 他生矿物:多半是由于岩浆同化了围岩和捕虏体使其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次生矿物:在岩浆岩形成后,由于受到分化作用或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作用,原生矿物发生变化所形成的新矿物,橄榄石---蛇纹石、伊丁石,辉石、角闪石-----绿泥石,钾长石-----高岭石。岩浆: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矿物: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用化学式表达。所谓自然产出是指地球中的矿物都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 11.岩浆分异作用:P51分异作用是指原来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下,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 产生不同成分的岩浆的全部作用。岩浆分异作用是其中的的一种,这种作用是岩浆结晶之前,仍处在均匀液态的情况下发生的分异作用。它可以发生在地壳深处(即深处分异),也可以发生在岩浆侵入和喷发的过程中(即就地分异)。这种分异是通过熔离、扩散、气运的作用来完成的。12.结构成熟度:又称物理成熟度(physical maturity),是指碎屑沉积物在其风化,搬运和沉积 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特征的程度。砂岩中分选性、磨圆度及粘土(杂基)含量都影响其结构成熟度,他一般随再搬运次数和搬运激励的增加而增加。砂岩的结构成熟度通常与成分成熟度协调一致。终极结构状态是指无基质,分选,磨圆都极好的的一种状态,应该是碎屑为等大球体,而且还应为颗粒支撑类型的化学胶结物填隙。即结构成熟度的高低应反映在碎屑的分选性的磨圆度上,以及粘土(或杂基)的含量上。 13.矿物成熟度:稳定矿物和不稳定矿物的比例可以反映沉积环境,稳定矿物含量称为矿物的成熟度。 矿物成熟度高,说明外力作用的时间长,反映经过长时期的搬运、缓慢的堆积环境和长期处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反之,矿物成熟度低,说明外力作用的时间短,反映快速搬运、快速堆积的环境和长期处在干旱寒冷的环境。

岩石学试题库

岩石学试题库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岩石学试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岛状硅酸盐矿物的是() A石榴石 B辉石 C橄榄石 D石英 2、常见暗色矿物有() A橄榄石 B辉石 C普通角闪石 D黑云母 3、下列哪类岩石的斜长石含量最多() A.超基性岩 B.基性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 4、火山碎屑岩常见的结构() A.集块结构 B.火山角砾结构 C.凝灰结构 D.煌斑结构 5、碎屑物质被搬运后的沉积分异取决于() A.碎屑物自身的密度、体积和形态 B. 流体的流速和动能大小 C. 流体的化学性质 D.碎屑物的化学性质 6、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到细而逐渐变化的结构称为()。 A交错层理 B单斜层理 C递变层理 D粒序层理 7、岩石中成分、颜色或粒度不同的矿物分别集中,形成平行相间的条带,称为()A片状构造 B斑状构造 C眼球状构造 D条带状构造 8、变质岩主要分布在()。 A大陆前寒武纪的基底 B造山带 C大陆裂谷 D大洋中脊 9、以下物质属于岩石的是() A.大理石 B. 石油 C. 混凝土 D. 汞 10、下面属于斜方晶系的有() A.十字石 B.石膏 C.正长石 D.钠长石 11、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花岗岩是中性侵入岩 B.玄武岩是基性喷出岩 C.辉长岩是中性喷出岩 D.橄榄岩是超基性侵入岩 12、火成岩中常见的暗色造岩矿物有() A.辉石 B.角闪石 C.黑云母 D.橄榄石 13、以下的反应形式为化学风化的有() A.水化和水解 B. 去硅和硅化 C. 酸的作用 D.阳离子交换 . 14、接触热变质作用是指在火成侵入体侵入到围岩时由于岩浆的高温对围岩烘烤的影响而使岩石发生的()作用。 A变形 B破碎 C重结晶和变质结晶 D熔融 15、交错层理的特征是纹层向不同方向倾斜呈交错状,指示的沉积环境意义是()A静水 B微弱水流 C水介质波状运动 D水流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不断变化 16、岩石中含大量片、柱状矿物且均呈平行排列是以下哪种构造的特点()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条带状构造

矿物岩石学思考题答案

矿物岩石学思考题答案

矿物岩石学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晶体?晶体和非晶体有何区别? 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或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区别:在内部结构上:晶体具有格子状构造,质点的排列既有短程有序性,又具有长程有序性;非晶质体则不具有格子状构造,质点的排列只具有短程有序性,不具有长程有序性。 在外形上: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多面体形状,非晶质体多为无定形体。在物性上:非晶质体不具有确定的熔点,晶体具有固定熔点。 在分布上:由于晶体比非晶体稳定,所以晶体的分布更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绝大多数是晶体。 2、什么是空间格子,包括哪些要素? 在晶体结构中找出相当点,再将相当点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空间格子。相当点在三维空间作格子状排列,我们称为空间格子。要素:结点、行列、结点间距 3、什么是面网,面网密度与面网间距之间的关系。 结点在平面上的分布即构成面网。面网密度与面网间距成正比. 4、什么是面角,如何理解面角恒等定律? 面角:相邻晶面法线的夹角。 由于晶体的对称性及规则性,所有相对应晶面的面网及面网夹角是固定不变的相等的角。 5、形成晶体有哪些方式?

6、

7、晶体的对称操作和对称要素有哪些?对称面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对称要素:①对称中心;②对称面;③对称轴;④倒转。条件:①该平面能把晶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②这两部分间互成镜像关系。11、什么是晶体对称定律?试解释为什么不存在五次轴和高次轴? 晶体对称定律:受格子构造规律的制约,晶体中可能存在的对称轴并不是任意的,只能是1、2、3、4、6,与轴次相对应的对称轴也只能是L1、L2、L3、L4 、L6,不可能存在五次轴及高于六次的对称轴。这一规律称为晶体对称定律。等于五次及高于六次的对称轴的平面结构不能构成面网,且不能毫无间隙地铺满整个空间。 12、总结对称轴、对称面在晶体上可能出现的位置。 对称轴: 对称面:垂直并平分晶面的平面;垂直并平分晶棱的平面;包含两个以上相对晶棱的平面。 13、单形和聚形的概念。 单形:是由等大同形的一种晶面组成的晶体。 聚形: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面所组成。 14、双晶的定义、双晶要素。 双晶:是同种晶体的规则连生,相邻的两个单晶体间互成镜像关系,或其中一个单晶体旋转1800以后与另一个重合或平行。 双晶要素: (1) 双晶面:为一假想的平面,可使构成双晶的两个单体中的一个通过它的反映变换后与另一个单体重合或平行; (2) 双晶

0811004_应用矿物岩石学

应用矿物岩石学 Application of Mineral and Petrology 课程编号:0811004 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学分:36/2开课学期: 1 课程性质:学位课 适用学科:地质学 大纲撰写人:庞军刚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本课程是地质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位课,通过对应用矿物岩石学的知识、方法及实验和上机训练的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矿物、岩石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和技术,并将岩矿知识应用于油气勘探,掌握岩矿知识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等方面的主要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授课、习题讨论、实验、作业、辅导答疑和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 3.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为主的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结合油田地质实际,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4.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油田实际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 1.绪论 ①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②介绍课程由来、任务、特点和主要内容 ③课程的教学方法 2.矿物岩石的基本知识 ①矿物学的基本知识 ②岩石及岩石学的分类 ③岩浆岩的基本知识 ④变质岩的基本知识 ⑤沉积岩石学的基本知识 3.矿物岩石在碎屑岩物源分析中应用 ①研究意义 ②古流向分析方法

③物源分析方法 ④应用实例剖析(鄂尔多斯延长组、黄骅坳陷沙河街组) 4.矿物岩石在成岩作用中的应用 ①压实作用 ②胶结作用 ③溶解作用与交代作用 ④粘土沉积物的成岩作用 ⑤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定量分析 5.矿物岩石主要研究方法 ①确定矿物种类、形态、成分的方法 ②确定古地温、成岩阶段的方法 ③成岩阶段划分 ④研究成果资料展示 6.矿物岩石在地球化学中应用 ①元素地球化学 ②稳定同位素 ③实例剖析 7.生储盖层的岩矿分析 ①常见储集层的岩矿特征 ②盖层的岩矿特征 ③生油层的岩矿特征 ④实例剖析(鄂尔多斯延长组、黄骅坳陷沙河街组) 课程学时分配 三、课程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课程教材:

矿物岩石学试题2014

矿物岩石学试题2014 一名词解释: 1、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岩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3、沉积岩;是地表及地表不太身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4、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它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及层的厚度(形状等沿垂向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5、变质岩;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7. 片状构造:指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和粒状矿物都呈平行排列。 8、杂基:是指沉积岩中粒度小于0.00319mm的机械沉积物。 9、侵入岩:指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岩石为侵入岩。 10、辉绿结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由它形单个辉石颗粒填充于 较自形板状斜长石晶体所构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 11、脉岩:是指充填构造裂隙呈脉状产出的火成岩类。 12、砂岩:是指粒度为2-0.0625毫米的砂占全部碎屑颗粒的50,以上的碎屑 岩。 13、内碎屑:是盆内弱固结的碳酸岩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作用剥蚀破碎并经过再沉积的碎屑。

14、矿物: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物 体。大多数为结晶的单质或化合物。 15、胶结作用:是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矿物质(称为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 粘结成坚硬岩石的过程。 16同生作用:系指沉积物沉积下来后,与沉积介质还保持着联系,沉积物表部 与底层水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作用和反应。 17砂岩:是指粒度为2-0.063mm的陆源碎屑含量在50%以上的沉积岩。 18页岩:指具有纹理及页理的泥质岩。 19沉积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是一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具有一定岩性特 征和生物特征的沉积物(沉积岩)。 20硅质岩:是指化学(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以及某些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富含二氧化硅(一般大于70,)的岩石。 21、风化作用:就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 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22、重结晶作用:矿物成分借溶解(局部溶解及固体扩散等作用而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 23、内碎屑是盆内弱固结的碳酸岩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作用剥蚀破 碎并经过再沉积的碎屑。 24、鲕粒直径小于2MM的球状,椭球状的颗粒,由一圈或多圈规则的同心纹(围绕一个核心组成。 25、水平层理产于细碎屑岩和微晶灰岩之中,细层平直并与层面平行,细the re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si, ruthless. Tough," requirement,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a nail, and the corrective mea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rve endings, do not let the rectification is not

矿物岩石学试题及答案2

矿物岩石学上网试题及答案B(红字体为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 对称型:全部对称要素的组合。 2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着某一固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3 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粒度大小、形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呈现的形貌特征。 4 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正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副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5 重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态条件下,原岩中的细小颗粒重新结晶长成较大晶体同种矿物的过程,叫重结晶作用。 二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 晶体又被称为结晶质,指具有空间格子构造的固体。或者说,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与非晶的区别:晶体具有空间格子构造,非晶不具备。 2为什么变质岩中的斜长石很少出现环带结构? 斜长石的环带构造一般是岩浆岩在结晶过程中,斜长石结晶时岩浆不断存在成分的变化,或者说晶体周围有持续的岩浆补给,使得斜长石出现由中心到边缘成分成不同的变化的环带。 变质岩的变质过程一般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所以,斜长石变质没有外来组分的参与,一般不能形成还带结构。 3用以下几组数据确定侵入火成岩的名称: (1)暗色矿物 40%(单斜辉石 25%、紫苏辉石 10%、黑云母 5%),斜长石 60%。 苏长辉长岩 (2)暗色矿物 98%(橄榄石 65%、透辉石 20%、顽火辉石 13%),尖晶石 2%。 二辉橄榄岩 4、简述岩浆岩的块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成因? 块状构造岩石一般为全晶质结构,矿物结晶粒度、颜色、成分无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反映的是岩浆在相对稳定、缓慢降温条件下结晶的特点。

矿物岩石学(期末)

第一、二、三、四章 1、影响晶体生长的主要外部因素: 1)温度 2)杂质 3)涡流 4)粘度 5)结晶速率 2、对称的概念: 物体的相同部分能够有规律的彼此重合的现象 3、有效半径的概念: 晶体结构中呈格子状排列的原子或离子各自都占据着一个确定的电磁场范围的半径4、透明度的类型: 1)透明,隔着矿物可见另一侧物体的清晰轮廓(水晶、冰洲石) 2)半透明,隔着矿物仅能见另一侧物体的模糊阴影(辰砂、闪锌矿) 3)不透明,隔着矿物完全不可见另一侧物体的任何影响(黄铁矿、磁铁矿) 5、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1)内生作用:深成岩浆作用、伟晶—气化作用、热液作用、火山作用 (2)外生作用:是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中,主要是在太阳能的影响下,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而导致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的总称。 ①风化作用:指露出地表的先期形成的矿物和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受太阳、水、大气及生物的长期作用,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 ②沉积作用:指上述的各种风化产物经水流、空气等介质搬运,并在地表适当环境之中发生堆积并形成外生矿物及沉积岩的作用。 (3)变质作用:是地壳中先期已经形成矿物岩石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内部营力的影响下致使新矿物新岩石形成的各种作用的总称。 第五章岩浆岩总论 1、岩浆:是地壳深部和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粘稠状的,并富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 2、岩浆的基本特征:

1)岩浆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含挥发组分的硅酸盐熔体 2)岩浆的温度很高(700-1300) 3)岩浆的粘度很大 3、岩浆作用: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的岩浆熔融体运移、喷出直至冷凝形成岩石的极其复杂的变化过程。 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和火山作用。 4、岩浆岩:地下深处的岩浆经由岩浆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5、岩浆岩基本分类:岩浆岩按其形成产出的部位,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岩浆侵入到地壳上部冷凝而成的岩石: 可分为: 深成侵入岩:形成深度超过3Km。 浅成侵入岩:形成深度约为0.5-3Km。 喷出岩:地下深处的岩浆由火山口喷出地表后冷凝和堆积形成的岩石。 分为: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 6、岩浆岩中SiO2含量与其他氧化物含量变化关系 7、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岩浆岩矿物成分基本特点:最主要的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

矿物岩石学考研试题复习资料

矿物岩石学考研试题复习资料 《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1、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2、科塞尔理论:在理想的情况下,晶体的生长将是长完了一个行列再长相邻的另一个行列,长满了一层面网再长另一层新的面网,晶体(最外层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的,这就是科塞尔理论。 3、布拉维法则: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面网密度的小的晶面将逐渐缩小以至消失,面网密度大的晶面则相对增大成为实际晶面,因此,实际晶体往往倍面网密度大的晶面所包围,称之为布拉维法则。 二、填空 1、空间格子的要素包括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 2、格子构造决定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因而晶体具有一些共同性质:自限性均一性和异向性、对称性、一定的熔点、最小内能和稳定性。 3、晶体的形成过程就是由一种相态转变成晶质固相的过程,其形成方式主要有由气相转变为晶体、由液相转变为晶体、由固相转变为晶体。 第二章晶体的几何特征及表征 一、名词解释 1、单形:由同形等大的晶面组成的晶体。 2、双晶:是指同种晶体的规则连生,相邻的两个单晶体间互成镜像关系,或其中一个单晶体旋转1800后与另一个重合或平行。 二、填空 1、晶体的对称要素有L1 、 L2 、L3、L4、Li4、L6、Li6、P、C。某晶体存在以下对称要素:C、6L 2、4L 3、9P、3L4,该晶体的对称型为3L44L36L29PC,属于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2、双晶的形成方式主要有生长双晶、转变双晶、机械双晶。 三、问答题 1、三个晶族、七个晶系的划分原则是什么?答:依据晶体的对称型可将晶体分为32个晶类,进而根据高次对称轴的有无和高次轴的数量,将32个晶类划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三个晶族。再根据晶族中各晶类的对称要素特点,把三个晶族划分为7个晶系。低级晶族的对称特点是没有高次对称轴,这里包括三斜、单斜和斜方三个晶系。中级晶族的对称特点是有一个高次对称轴,按高次轴的轴次划分为三方、四方和六方三个晶系。高级晶族以具多个高次对称轴为其对称特点,晶系名称是等轴晶系。三斜晶系只有一个L1或C;单斜晶系有一个L2或P;斜方晶系L2或P多于一个. 三方晶系有一个L3 ;四方晶系有一个L4或 Li4 ;六方晶系有一个L6或 Li6 ;等轴晶系有4 L3. 2、根据双晶个体间的连生方式不同,可将双晶的类型分为哪几种?其定义是什么?并相应举例说明。答:根据双晶个体间的连生方式不同,可将双晶分为以下类型:

普通岩石学试题B卷

课程号:0104084 《岩石学(含晶体光学)一》期末考试试卷(B)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小题3分) 1. 边缘和贝克线: 2. 光性方位: 3. 糙面: 4. 辉长结构: 5. 色率: 6. 块状构造: 7. 岩浆岩的相: 8. 原生岩浆和次生岩浆: 二、选择题(每个空格1分,合计15分,每个空格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空格处) 1. 以下的矿物中,是负高突起;是正高突起;是正极高突起;具有明显的闪突起。 A.锆石; B. 辉石; C. 方解石, D. 萤石 2. 脉岩是产状特殊的一种岩石,请指出下列那一种岩石为脉岩。 A. 正长岩, B. 细晶岩, C. 苦橄岩, D. 安山岩 3.岩浆的粘度与氧化物含量、挥发分和温度有关,其中挥发分含量越高,岩浆的粘度。A.越大; B. 越小; C.不变化 4.下面的侵入岩产状中,属于整合的产状、属于不整合的产状。 A.岩床; B. 岩脉; 5.在岩浆岩中,将矿物划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其中主要矿物是划分的依据,次要矿物是划分的依据。 A.岩石大类; B. 种属; C. 岩石种类 6.二轴晶矿物的不同切面表现的多色性不同,其中在切面,多色性最明显;在切面无多色性,其余方向切面, 多色性介于最强与无之间。 A.//光轴; B. ^光轴; C, 斜交光轴 7.在单偏光下观察薄片中矿物的边缘、贝克线、糙面和突起等现象,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矿物的。 A.折射率; B. 切面方向; C. 晶族 8.下列各项中,是火山岩的相,是侵入岩的相。 A.火山通道相; B. 深成相; C. 岩基 三、填空题(共31分,每空1分,请把正确答案直接填入空格处) 1.当二轴正晶的光率体中Nm=Np时,它与的光率体相同;当Nm=Ng时它与的光率体相同;当Ng=Nm=Np时,它与的光率体相同。

矿物岩石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岩浆岩: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 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2. 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火成岩岩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的总和。 可分为火山岩产状和侵入岩产状。熔透式(面式)喷发形成的产状 3.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 及不结晶的玻璃质称为基质。其间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可与连续不等粒结构相区别。 4.条带状构造:在变质岩中,指各种矿物成分分布不均匀,以石英、长石、方 解石等粒状矿物为主的浅色条带和以黑云母、角闪石、磁铁矿等为主的暗色条带,各以一定的宽度成互层状出现,形成颜色不同的条带状构造。 5.变质岩的结构:1、变余结构,2.、变晶结构,3、交代结构,4、变形结构。 6.花岗结构:是深成酸性岩的一种结构,常见于中酸性和酸性深成岩中,以花 岗岩中最为典型,故称花岗结构。 7.岩浆的结晶作用:当岩浆冷凝到一定程度时,达到了其中某一矿物的饱和点, 矿物就会从岩浆中结晶出来,这种元素聚合成矿物的过程称为岩浆结晶作用。 8. 气水热液变质作用:是由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和热液,与固态岩石发生 交代作用,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9.暗色矿物: 10. 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石 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 11. 变质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改造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 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 12. 变晶结构:已生成岩石在固态下重新结晶,形成变质岩的作用 13.片状构造: 14. 侵入岩:指液态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 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15. 辉绿结构:指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自形晶较好的斜长石之间形 成三角空隙,其中填充单个的他形辉石颗粒。 16. 脉岩:是常呈脉状或岩墙状产出的火成岩 17. 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 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 18. 岩石:由一种或通常由两种以上矿物所组成的固结或不固结的集合体 19.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 20.结构: 21.重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态条件下,原岩中的细小颗粒重新结晶长成 较大晶体同种矿物的过程,叫重结晶作用 22. 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含量(体积分数)通常称为色率 23. 光性均质体:介质的折射率不因光波在介质中的振动方向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其折射率值只有一个,此类介质属于光性均质体 24. 光率体:又称光性指示体,是播时,光波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值之间关系

《岩石学》试题库

岩石学试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岛状硅酸盐矿物的是() A石榴石B辉石C橄榄石D石英 2、常见暗色矿物有() A橄榄石B辉石C普通角闪石D黑云母 3、下列哪类岩石的斜长石含量最多() A.超基性岩 B.基性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 4、火山碎屑岩常见的结构() A.集块结构 B.火山角砾结构 C.凝灰结构 D.煌斑结构 5、碎屑物质被搬运后的沉积分异取决于() A.碎屑物自身的密度、体积和形态 B. 流体的流速和动能大小 C. 流体的化学性质 D.碎屑物的化学性质 6、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到细而逐渐变化的结构称为()。 A交错层理B单斜层理C递变层理D粒序层理 7、岩石中成分、颜色或粒度不同的矿物分别集中,形成平行相间的条带,称为() A片状构造B斑状构造C眼球状构造D条带状构造 8、变质岩主要分布在()。 A大陆前寒武纪的基底B造山带C大陆裂谷D大洋中脊 9、以下物质属于岩石的是() A.大理石 B. 石油 C. 混凝土 D. 汞 10、下面属于斜方晶系的有() A.十字石 B.石膏 C.正长石 D.钠长石 11、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花岗岩是中性侵入岩 B.玄武岩是基性喷出岩 C.辉长岩是中性喷出岩 D.橄榄岩是超基性侵入岩 12、火成岩中常见的暗色造岩矿物有() A.辉石 B.角闪石 C.黑云母 D.橄榄石 13、以下的反应形式为化学风化的有() A.水化和水解 B. 去硅和硅化 C. 酸的作用 D.阳离子交换. 14、接触热变质作用是指在火成侵入体侵入到围岩时由于岩浆的高温对围岩烘烤的影响而使岩石发生的()作用。 A变形B破碎C重结晶和变质结晶D熔融 15、交错层理的特征是纹层向不同方向倾斜呈交错状,指示的沉积环境意义是() A静水B微弱水流C水介质波状运动D水流介质的流动方向在不断变化 16、岩石中含大量片、柱状矿物且均呈平行排列是以下哪种构造的特点() A板状构造B千枚状构造C片状构造D条带状构造

岩石学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分) 1、岩石 2、岩浆 3、沉积岩 4、层理 5、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二、填空(共20分) 1、组成沉积岩的沉积物有母岩的、、 。 2、岩石的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1),(2),(3)。 3、按造岩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分类中作用分为、 、。 4、粒屑的颗粒类型包括:。 5、侵入岩的产状包括:。 6、磨园度可分为三级:。 7、基性岩类的代表性侵入岩是; 。 8、火山碎屑物按内部组分结构可分为。 9、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包括:;; ;。 10、变质作用的方式包括:,

。 三、判断对错(共20分,将错的部分打×) 1、陆源碎屑岩的分类及粒度为:砾岩:碎屑直径>2mm;粉砂岩:碎屑直径0.0063-0.004mm;砂岩:碎屑直径2-0.0063mm;泥质岩:碎屑直径<0.004mm。 2、内源沉积岩按成分可分为八类:1、铝质岩类;2、铁质类岩, 3、镁质岩类, 4、磷质岩类, 5、蒸发岩类, 6、可燃有机岩类, 7、石英岩类, 8、碳酸盐岩类。 3、岩浆岩的结构按矿物颗粒的大小分为:粒状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变晶结构,似斑状结构。 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包括:超基性岩类,火山岩类,基性岩 4、按SiO 2 类,碳酸岩类。 5、注入混合岩包括:角砾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混合片麻岩,条带状混合岩,肠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 6、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为副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为正变质岩。 7、变质带是一个等物理序列,而变质相则是等化学序列 8、主要区域变质岩的基本名称包括:板岩、千枚岩、角岩、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麻粒岩、榴辉岩、大理岩和石英岩。 四、简述题(共50分) 1、白云岩化作用的渗透回流机制。 2、比较粒屑结构与砂屑结构的异同? 3、简述尤尔斯特龙图解 4、简述片岩与片麻岩的区别 5、在手标本和镜下如何区分斜长石与石英? 一、名词解释(共10分)

矿物岩石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1现代对于晶体的概念是: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凡内部只有格子构造的固体物质称为结晶质(简称晶质),物质结晶即构成晶体。凡内部不具有格子构造的固态物质则称为非晶质,如玻璃、松香、琥珀等都是非晶质。 2用不表示质点性质的几何点来表示相当点在空间的位置,就能得到一种既简明又能反映晶体结构普遍规律的几何图形—空间格子。 空间格子就是表示晶体内部质点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 二、空间格子要素 (一)结点 组成空间格子的点。它们代表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结点只有几何意义,不代表任何类型质点的质点。 (二)行列 质点在一条直线上的排列称为行列。在空间格子中任意两个结点都可以决定一个行列,因此行列是无限多的。同一行列中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称为结点间距。在相互平行的行列中结点间距相等,而不平行的行列中结点间距一般不相等。 (三)面网 结点在一个平面上的排列构成面网。 空间格子中任意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质点就可以决定一个面网,因此,面网也是无限多的。面网中单位面积内的结点数目称为面网密度。两个相邻面网间的垂直距离称为面网间距。相互平行的面网,其面网密度和面网间距相等;相互不平行的面网间的而网密度和面网间距一般也不相等。 (四)平行六面体 结点在三维空间形成的最小重复单位(引出: a, b, c; α,β,γ,称为轴长与轴角,也称晶胞参数) 平行六面体对应的实际晶体中相应的范围叫晶胞。 第三节晶体的基本性质 一、自限性 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环境适宜,并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晶体就能够自发地形成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形态,这种性质称为自限性。 二、均一性 同一晶体的各个部分性质相同,称为均一性。由于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在晶体的各个不同部位,质点的分布特征是相同的,因此相应各部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应是相同的。 三、异向性 同一晶体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例如:蓝晶石的不同方向上硬度不同。 四、对称性 同一晶体中,晶体形态相同的几个部分(或物理性质相同的几个部分)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五、一定的熔点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不具有固定的熔点。如在冰的加工过程中,当温度达到0℃时,冰开始融化,此后温度停止升高,直到冰全部融化为水之后,温度才继续升高。而玻璃在加热过程中的表现则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玻璃先软化,再逐渐变为粘稠的熔体,最后变为液体,在此过程中,温度的上升是连续的,不出现温度的停顿,因而其加热曲线为一光滑的曲线。 六、最小热力学能和稳定性

矿物岩石学问题及答案

第一节 1.晶体的概念: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的重复排列的 固体)。 2.晶体的基本性质:自限性,均一性和异向性,对称性,固定的熔点,最小内能和稳定性。 自限性: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环境适宜且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能自发地形成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形态。 均一性:同一晶体的各个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异向性:晶体的性质随方向不同有所差异。 对称性:格子构造中结点的周期性重复排列,导致晶体中相同的晶面、晶棱和角顶重复出现。 固定的熔点:同一个晶体的各个部分质点排列相同,破坏其不同部分所需温度是一样的,所以有固定的熔点。 最小内能和稳定性: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晶体与同种物质的气体、液体和非晶质相比,其内能最小,晶体也处于最稳定状态。 1.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各列举出若干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答: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如石盐,水晶;非晶体是不具有格子构造的固态物质。 如玻璃、松香、琥珀、蛋白石。 2.什么是空间格子,包括哪些要素? 答:空间格子:表示晶体内部质点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 3.空间格子的分类方法。 答:分类依据: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和大小。立方格子,四方格子,六方格子,三方格子,斜方格子,单斜格子,三斜格子。 分类依据:结点的分布情况。原始格子,底心格子,体心格子,面心格子 4.晶体的基本性质有哪些?请详细解释之。 答:同上2 5.非晶体为什么能够自发地转变为晶体? 答:P19最下面

第二节及余下内容 1.对称的概念及晶体对称的特点:物体可分为若干彼此相同的部分。这些相同部分之间可通过某些操作发生有规律的重复。特点:1.所有的晶体都是对称的。 2.晶体的对称受格子构造严格控制,因此晶体的对称是有限的。 3.晶体的对称不仅表现在外形上,还表现在物理化学性质和微观结构方面。 2.晶体的对称操作和对称要素有哪些? 答:对称操作:使对称图形中相同部分重复的操作。反伸,旋转,反映。对称要素:在晶体对称的研究中,使晶体上相等部分有规律的重复所凭借的几何图形。包括: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旋转反伸轴。 3.什么是晶体对称定律?如何解释? 答:晶体对称定律:受格子构造规律的制约,晶体中可能存在的对称轴的轴次并不是任意的,只能是1、2、3、4、6,与轴次相对应的对称轴也只能是L1、L2、L3 、L4、L6。 解释: 4.晶体对称分类的原则是什么(晶族,晶系,晶类)? 答:晶体中对称要素的组合受对称规律的控制,存在的对称型是有限的。经推导,总共只有32种。 对称型的分类:3个晶族,划分依据:高次轴的个数。7个晶系,划分依据:对称特点 32个晶类,划分依据:是否属于同一对称型 5.晶体可分为哪三个晶族?哪七个晶系? 答:低级晶族(无高次轴3)中级晶族(只有一个高次轴3)高级晶族(有数个高次轴1);三斜晶系,单斜晶系,斜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六方晶系,等轴晶系。 6.单形和聚形的概念。 答:单形:由等大同形的一种晶面组成。 聚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形聚合而成。 7.什么是开形/闭形? 答:开形和闭形:开形:单形晶面不能围成一个封闭空间,为开形,如平行双面、各种柱类单形。闭形:单形晶面可以围成封闭空间者为闭形,如四方双锥、立方体、八面体等。 8.认识47种几何单形。自己看吧

岩浆岩石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I岩浆: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熔体)。 2. 次火山岩:是与火山岩同源的、呈侵入产状的岩石。它与火山岩有“四同”:同时间但一般较晚;同空间但 分布范围较大;同外貌但结晶程度较好;同成分但变化范围及碱度较大。侵入深度一般<3.0km,又可分为:近 地表相0?0.5km ;超浅成亚相0.5?1.5km ;浅成亚相1.5?3.0km。 3. 辉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几乎相等,均呈半自形-它形粒状。这种结构是辉石和斜长石含量近于共结比时,同时从岩浆中析出的结果,是基性深成相的典型结构。 4. 安山岩:是与闪长岩化学成分相当的喷出岩,致密块状,有时具气孔构造。具斑状结构或隐晶质结构,斑晶为斜长石(中性斜长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基质常见交织结构或玻晶交织结构。 5. 原生岩浆: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生岩浆。 二、填空题(每题2.5分,共15分) 1. 火山岩常见岩相有溢流相,爆发相,侵出相,火山颈相,次火山相,火山沉积相六种。 2. 按SiO2含量,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四类。按里特曼指数(S )又分为钙碱性(g <3.3),碱性(b =3.3?9)和过碱性(b >9)三个系列。 3. 岩浆岩色率是指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根据岩浆岩中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将矿物分为硅铝矿物,铁镁矿物两类。 4. 根据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在岩浆岩分类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三类。 5. 斑岩和玢岩仅用于浅成岩中斑状结构的岩石。斑晶以斜长石和暗色矿物为主,称玢岩;斑晶以石英、碱 性长石和似长石为主,称斑岩。 6. 蛇绿岩套并不是一种岩石名称,而是一种特殊的岩石组合,该组合由上往下由镁铁质火山杂岩,镁铁质 席状岩墙杂岩,辉长岩质杂岩和超镁铁质杂岩组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2.简述原生岩浆种类的不同观点,主要的原生岩浆种类有那些?它们的起源条件是什么?根据目前研究,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并把直接来自地幔或地壳底层的岩浆叫原始岩浆。岩浆岩种类虽然繁多,但原始岩浆的种类却极其有

矿物岩石学试题

矿物岩石学试题 一、1、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岩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 富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3、沉积岩是地表及地表不太身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4、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它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 及层的厚度(形状等沿垂向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5、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二、填空(共20分) 1、组成沉积岩的沉积物有母岩的风化产物、生物物质、火山物质及宇宙物 质。 2、岩石的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2)沉积岩,(3)变质岩 3、按造岩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分类中作用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 矿物。 4、粒屑的颗粒类型包括:内碎屑、鲕粒、骨粒、团粒、团块。 5、侵入岩的产状包括:岩床、岩盆、岩盖、岩脉、岩株、岩基。 6、磨园度可分为四级: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 7、基性岩类的代表性侵入岩是辉长岩、浅成岩类是辉绿岩;喷出岩是玄武岩。

8、火山碎屑物按内部组分结构可分为岩屑、晶屑与玻屑三种。 9、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包括:1、温度;2、压力;3、具化学活动性流体;4、时间。 10、变质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质分异 作用,变形作用和碎裂作用 四、简述题(共50分) 1、白云岩化作用的渗透回流机制。由德菲斯(1965)提出,海水为毛细管作用抽 吸入潮上沉积物及湖泊中,以及和涨潮带来的海水一起为蒸发作用所浓缩,产生具有Mg/Ca比值的孔隙水,然后这些浓盐水通过地下沉积物向海倒流或下渗,造成钙质沉积物的白云石化。 2、比较粒屑结构与砂屑结构的异同 粒屑结构是内源沉积物经波浪(潮汐和水流等机械作用的破碎、搬运和再沉积 而成的,和碎屑结构一样由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颗粒主要有内碎屑、骨屑、鲕粒、团粒和团块等,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和微晶方解石组成。而碎屑结构的颗粒主要为陆源的石英(长石和岩屑等,胶结物可以是钙质,或硅质(铁质等组成。 3、简述尤尔斯特龙图解 1 该图解表现了起始流速与颗粒大小的关系。由图中可以看出如下几点: 1)颗粒开始搬运(侵蚀)所需的起动流速要大于继续搬运所需的流速; 2)0.05-2毫米的颗粒所需的起动流速最小,而且与沉积临界流速间差值亦不大; 3)大于2毫米颗粒的起动流速与沉积临界流速的差值也很小,且两者随粒度增 大而增加,表明砾石不易搬运很易沉积。 4)小于0.05毫米颗粒的起动流速与沉积临界流速间差值很大,所以粉砂以下的 颗粒一旦被搬运就不易沉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