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地理解析版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请保留此标记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试卷总评】题型稳定,选择题难度较小,综合题难度适中,突出主干知识和生活有用地理的考查,试题设计比较规范。地理部分共出现图表9个,重点考查考生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能力。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

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风

力 D.光照

【答案】1B2A

【解析】1.从图中横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温带、地处草原带,所有R所在地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2.从图中可以看出,沿OF方向变化的自然带依次为高山荒漠、山地荒漠、温带荒漠,其差异主要在于海拔导致的热量的差异造成的。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3.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答案】D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褶皱后沉积层II出现了侵蚀作用,部分岩层被侵蚀掉,后出现了沉积岩层I,最后岩浆侵入沉积岩层II和沉积层I。

【考点定位】地壳物质循环理论和地质构造。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 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的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

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昼长约为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答案】4.C 5.A 6.C

【解析】4.从图中显示该区域出现了气旋活动,③位于低压槽处易形成暖锋过境,所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5.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很敏感的仪器,在远距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条件下进行探测地物而获取数据信息。6.历时两个月考察,4月21日返回,即可推知2月21日出发,2月21日和4月21日正好关于春风日(3月21日)对称,2月21日昼长和4月21日的夜长相等,为11小时,所以4月21日得长为13小时

【考点定位】等值线(等压线)判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中昼夜长度变化。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答案】7.B 8.B

【解析】7.图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围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人口的0——14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龄化问题突出,所以1982年人口老龄化比2009年低,选项为B。8.人口增长速度降低,选项A错误;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选择B正确;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选项C错误;无法看出25—59的劳动力资源数量,选项D错误。

【考点定位】人口金字塔图判读及分析。

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

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26.(24分)

(1)

(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

(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解析】(1)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注意其关键点即可;

(2)注意抓住“水”“沙”二字分析,“水”多的原因需要考虑水的来源,“沙”多主要考虑含沙量的大小,从影响含沙量增大的原因分析;

(3)本题的分析一般都考虑到水的减少,易漏掉地上河的形成条件极其影响;(4)(5)注意分析要点的全面性。

【考点定位】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河流的补给;河流的水文特征;地上河;河流工程建设以及影响;河流调水的意义。

27.(12分)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01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答案】27.(12分)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解析】(1)从图中即可读出江苏省城市化的速度比贵州快,且水平高的特点。(2)从江苏省和贵州省的位置、地形、交通、工农业、城市依托等方面分析。

附:丁坝找到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方案比选》(齐璞孙赞盈彭红)——一文中“莱茵河河道双岸整治景观图”,如下:

有些人可能觉得不像,但是我裁剪压缩一番后发现,这就是原图。

这命题的知识迁移太厉害,时空大挪移。

【考点定位】城市化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

图8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6分)

(2)针对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4分)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1)旅游资源的评价一般从其价值高低、集群性、地域组合三个方面分析。

(2)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从植被保护、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环境承载量内、水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分析。【考点定位】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环境保护。

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4分)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6分)

【答案】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析】(1)注意本题设问是洪水发生的气候条件,所以本题分析原因是主要抓住什么月份降水多即可。

(2)回答需抓住河流治理在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蓄洪水,做法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其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考点定位】洪灾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34.(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表3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调节表。读表回答问题。

年份

1990年2000年2010年

类型

重度盐渍土153425755

中度盐渍土133219293

轻度盐渍土952801694

合计123814451742(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

(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解析】(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考点定位】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3. D

4. C

5. A

6. C

7. B

8. B

第二部分

【必做部分】

26.(24分)

(1)

(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答对一点即可)

(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27.(12分)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

【选做部分】

32.【地理—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

33.【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34.【地理—环境保护】

(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地理试题(含详解)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张大爷是米庙村远近闻名的种地老行家,近年来他在自己地里搞起了作物的“一年四热”,收入成倍提高。冬季,张大爷在地里先种上菠菜,菠菜收获后采取地膜覆盖法栽上洋葱,洋葱生长期间,在地里套种上玉米,玉米收获前,又在地里套种上萝卜,实行菠菜一洋蒽一玉米一萝卜“一年四熟”的旱作模式,经济效益提高了3~5倍。据此完成1-3题。 1.米庙村最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张大谷能实现“一年四熟”的关键是 A.全球变暖 B.绿色生产 C改良技术 D.培育良种 3.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地农业的经济效益,还需要 A.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B.大力治理土地荒漠化 C.广泛搭建温室大棚 D.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蒙古高原亦即东亚内陆高原,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界为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范围包括蒙古国全境和中国内蒙北部。莱研究团队将蒙古高原某地按海拔划分为5个高程带,统计了该地不同高程带10月至次年3月的平均积雪深度月变化(图1)。据此完成4~6题。

高考试题——地理(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地理 解析:苑娜娜校对:刘彦利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 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 分布的主导因素,以及读图判断能力。难 度低。 【解题思路】由题图,该地地势西高东低, 山麓脚下是鱼塘,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带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坦地带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较陡地带为果园,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获取经济效益,二可以绿化,同时对保持水土具有积极意义。再往上,坡度更陡、土层较薄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所以,本题很直观地就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题眼】据图示的山地地形陡缓及布局情况判读。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地,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地理高考真题天津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第Ⅰ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4)及产生的影响。 5.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9.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潍坊市高一地理期末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 直接写在试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2.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但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3.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应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5.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至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至冬至 D.冬至到春分 6.当北京(116°E)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120°E)为 A、12时 B、12时16分 C、11时44分 D、11时56分 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9.此系统易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下图为沿某岛屿20 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该岛甲、乙两地都是: A .1月降水量最大 B .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C .7月气温最低 D .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11.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为: A .地处背风地带 B .海拔较高 C .受沿岸寒流影响 D .距海较远 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4.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后回答15~16题。 15. 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中国自然地理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中国自然地理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大陆度-表征大陆性气候强弱的用气温年较差计算的一种参数。 干燥度-年最大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 季风-广义指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化(方向变化120°)有明显转变的现象。 狭义指海陆热力学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的现象。 大陆性气候-指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 海洋性气候-临近海洋地区受海洋气团控制的气候。 水团-海洋中理化性质(温度,密度,盐度等)比较均一的大块水体。 地理区划-根据地理环境总体特征、结构、发生发展规律,地域差异和利用改造、保护进行不同目的不同尺度区块划分的过程。 二简述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 自然区划原则,是反映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自然区划的指导思想,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方法的基本准绳。 1 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和其本身综合特征的相似和差别,然后挑选出一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贯彻综合性原则,目的是要保证所划分的单位,是一个具有特点的自然综合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原则强调选取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主导标志来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根据,并且特别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按统一的指标来划分。 2 发生学原则。发生学原则应理解为区域单位成因的一致性和区域发展性质的共同性原则。由于地域分异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追溯发展历史以论证其发生、发展的异同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发生学原则,有利于深入研究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区划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再了解区域分异规律。 3 区域共轭性原则。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位。区划的这一属性,称为区域共轭性。这一原则决定了区划单位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着某一区划单位的分离部分。 区域单位的划分与合并,主要是根据区域发生上的共同性,景观特征的相似性和区域共同性来进行,因此,上述三个原则是进行自然区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概述中国土壤、植被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规律: 1.水平地带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的水平分布总的规律是:在东部湿润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温度和降水都是由高纬向低纬递增。土壤带基本随着纬度变化,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自北而南依次出现寒温带针叶林寒棕壤;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 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南亚热带和热带雨林、季雨林赤红壤与砖红壤。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与暖温带广大地区,自东而西,干燥度逐渐增加,土壤按东西近乎经度方向更替,表现出干湿带性分布规律。在温带,土壤的演替顺序是从暗棕壤经东北平原的黑土,向西出现黑钙土、栗钙土以至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暖温带土壤分布则由东部的棕壤向西北依次为褐土、黑垆土、灰钙土,而止于欧亚大陆干旱中心的棕漠土。 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带性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干湿带性分布中仍有纬度地带性差异,

-2018年亳州地理月考题

年亳州地理月考题(解读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分) .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黄岩岛. 钓鱼岛. 曾母暗沙. 海南岛 【答案】 【解读】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北至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南至南沙群岛海南省的曾母暗沙;东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是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西至新疆的帕M尔高原,故选. . 下列我国邻国中,濒临南海的是() . 菲律宾. 日本. 韩国. 朝鲜 【答案】 【解读】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长约千M,与个国家隔海相望,其中菲律宾濒临我国的南海,日本和韩国濒临黄海,朝鲜与我国陆地接壤,故选A。 . 东北地区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省三亚市郊区建起了现代农业研发中心南繁基地,秋天工作人员把收获的种子拿到海南种植,春天收获后运回来再种植。之所以在海南育种,主要是他们看中了海南岛的() . 农业科技水平高. 灌溉条件好 . 机械化水平高. 光热条件好 【答案】 【解读】由题目可知,秋天工作人员把收获的种子拿到海南种植,春天收获后运回来再种植。之所以在海南育种,主要是因为海南省地处热带,光热条件好,故选D。 . 小强学习了中国地理后,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其地理位置,你认为正确的是() .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南半球 .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答案】 【解读】试卷分析: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大部分位于.°.°之间,属于北温带,而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而陆地面积约为万平方千M,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选.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 . 家住黑龙江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时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南北纬度的差异. 东西经度的差异 . 地形地势的差异. 海陆位置的差异 【答案】 考点:我国的经度位置 .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寒冷漫长。造成两地气候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 .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答案】 【解读】试卷分析: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所以我国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

2016-2017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题试题汇编

2016-2017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题试题汇编

2016-2017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6年高考题】 (2016?天津卷)14. (20分)读图 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 望,省内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两 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 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 两岸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6分) 福建省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被尊为“海上保护神”。世界上有30多个临海国家和地区受“妈祖文化”影响,建有上万座妈祖庙。 当地政府应如何利用“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发展旅游业?(6分) 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

的影响较大。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 (3)对照下 表中“防灾避 险地”的选址 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目。(8分) 【答案】 (1)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 (2)开发与“妈祖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展主题文化旅游活动);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海内外联系,吸引海内外游客。 (3)①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

本);②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③临近居民区④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 【名师点睛】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为背景材料,考查福建、浙江和台湾三地的区域经济发展,重点考查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如何利用“妈祖文化”发展旅游业,受台风影响,“防灾避险地”的选址分析。 (2016?北京卷)36.(36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 峰,不禁感叹南北两 侧的景色:“山之南山 花烂漫,山之北白雪 皑皑,此山大别于他 山也!” (1)推断古人登山的12 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8分)

地理:2011山东高考真题基本能力(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基本能力测试试题与评析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0小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队形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神奇壮丽的大自然,生命的摇篮,孕育着万物茁壮成长。 1.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江上如画,景象万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风向因素决定小麦的成熟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起潮落与月球密切相关 C.“月下檐西,日出篱东”,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绕地球运动周期相同 D.“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南坡暖北坡寒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现象答案:B 解析:“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不是风向因素决定小麦的成熟。故A不正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一轮明月是指满月(望月),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我们知道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太阳的影响,在天体运动过程中,月亮、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很小,这就是小潮,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齐心合力,引潮力就大,这就是大潮,每年春分和秋分的季节,地球离太阳最近,加上月亮的力量,就形成特大潮,闻名于世的钱塘江大潮,就发生在秋分时节,每到涨潮时,钱塘江会掀起巨大波涛,如万马奔腾其惊险壮观,堪称天下一绝。故B正确。C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其实是地球由西向东自转,所以看起来太阳、月球和天上的星星就是从东方升起而西方落下。D是指北半球。 评析:本题以地球为题材,对诗歌的理解为选项,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还涉及到生物物理的考点。要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高考真题全国二卷文综地理深度解析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深度解析 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简彦武 第Ⅰ卷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答案】 1. B 2.C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 【解读】本题组以庄园农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因素分析评价能力、对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对城乡一体化等社会经济现象的了解情况,考查学生对地理新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解读图文材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第1题:关于庄园经济的概念的理解及该县现代茶园经济兴起的区位条件(即题设情景——“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即可得出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对发展庄园经济的极端重要性,从而确定B项正确。另外,交通、劳动力条件可以成为有利条件却不能成为前提条件,而高精尖技术则与庄园经济无必然联系。(由此可见紧扣题设条件,掌握题设情境对解题是多么重要)。第2题:结合该县“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的典型个案来理解题意。与传统的茶园局限于茶叶本身生产、加工、销售的经营特点相比,现代茶园内涵更为丰富,产品更多,效益更高的突出优势就很明显。故本题C项目正确。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高二世界地理月考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读下图,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到达天竺国北部那兰陀寺受学,游学天竺各地后回到长安。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 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 C.③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变化较小 D.④河流含沙量最大,有凌汛 下图为东南亚某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2.关于图中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②日本把此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③海峡内风浪小、雷雨少④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必经之地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对图中地区地理特点的描述,可信的是 A.①岛国不宜发展出口加工工业B.③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台风雨

C.④半岛南高北低,山河相间分布D.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单一4.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a河流是湄公河B.②半岛东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西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C.均位于印度洋板块D.均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5.下列海峡名称,正确的是 A.霍尔木兹海峡,麦哲伦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麦哲伦海峡,土耳其海峡 C.土耳其海峡,莫桑比克海峡,英吉利海峡,曼德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读图,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回答下列各题。 6.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7.飞机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下图为“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阶段质量评估(八年级)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海陆位置看,以下国家中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D ) A.蒙古 B.日本 C.英国 D.印度 2.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这说明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B ) A.大聚居,小杂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分布较乱,没有规律 D.每一个地方都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为次 下图是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相差8℃,读图回答3~6题。 3.图中黑粗线丙等温线的度数为( B )

A.0℃ B.-8℃ C.-16℃ D.8℃ 4.图中哈尔滨1月份的平均气温大致在( C ) A.-14℃左右 B.-8℃~-16℃ C.-16℃~-24℃ D.0℃~-24℃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下列哪一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B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冬季风影响 6.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C ) A.青藏高原 B.吐鲁番 C.漠河 D.黑河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1年1月30日,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标准。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8.为了有效解决北方旱灾问题,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C ) A.海水淡化 B.人工降雨 C.深采地下水 D.南水北调 9.以下属于材料中提到的特旱省份的是( C ) 读下列各城市降水季节分配图,回答10、11题。

山东高考地理试题评析

2019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变中求稳,注重创新 ——2019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出现了新的变化:选择题增加16分(四道题),非选择题增加6分。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结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做到了稳中有变,变中创新。试卷既注重对考生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体现了地理学科能力的要求;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试卷考查内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问题设计凸显层次且科学性强、难度适中。综观整套试题,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考查全面,突出主干 今年地理试题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仍然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影响气候基本因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 用”“热力环流的成因”“常见的天气系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流域的开发”“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地理意义”等。与往年相比,由于试卷结构的改变、分值的增加,使得考查点覆盖面更广、更全面。考试说明中涉及的必修四个部分及每部分的每个专题均有相当程度的覆盖,有助于全面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考查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主干内容,体现最基本的地理学科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

二、注重基础,回归原理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考生回归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强调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如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是造成某一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的、重要的人文现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基础内容,本组试题以散点图来呈现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户籍人口数”与“常住人口数”,考查考生对人口迁移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选择题8~10题组以高空等压面分布为载体,本着“由果究因再拓展”的设计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冷锋的成因及对应的天气现象”这些基本地理原理的理解、表述和应用。例如,综合题36题第(3)问为“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成内容,通过学习考生应该掌握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的基本答题方法和思路。“水资源短缺问题”是流域开发产生的基本问题之一,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应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展开,属于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本设问以“塞内加尔河中下游作为区域背景”,以“农业发展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基本解决措施”作为设问角度,很好地体现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牢固基础、把握基本原理既是学习的重要原则又是提高拓展的前提。 三、能力立意,重视思维

2019届全国卷高三地理诊断性测试题、模拟测试题、月考题(一)

2019届高三模拟测试题(一) 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2018年1月24日,湖北遭遇了第二轮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下图 为此次雨雪天气结束后湖北某高中的校园景观图,图中河流一侧积 雪较多,但对岸却不见积雪。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 A. 桥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B. 桥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C. 路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D. 路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2.据图推测图中道路的走向最可能为 A. 东北一西南 B. 东南一西北 C. 东一西 D. 南一北 3.图中桥梁两侧扶手用青石(又名石灰石)制作的主要原因是 A. 青石质地坚硬,能长时间保存 B. 青石内部结品完整,纹理美观 C. 青石更易雕琢,美观大方 D. 青石地壳中储量少,名贵高雅 城市内工业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根据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将其归纳为以下3种空间分布模式:交错分布模式、零散分布模式、集中分布模式。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关于三种空间分布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是模式I B. 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模式Ⅱ C. 地租水平最高的是模式Ⅱ D. 工业生产规模最大的是模式Ⅲ 5.最适合在模式I区域布局的工业企业类型是 A. 服装制造厂 B. 飞机制造厂 C. 炼铝厂 D. 物流仓储厂 6.模式Ⅲ布局的优势有 ①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②有利于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③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图示为 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回答下 列各题。 7.关于图示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部沿岸暖流增湿,东部沿岸 寒流减湿②山脉大致呈南北向, 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 部雨影区 ③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015高考山东卷地理真题清晰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 1、C 2、A 【解析】试题分析: 1、【小题1】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 2、【小题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A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提高,D错。 考点: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3、A 4、D 【解析】4、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 考点:“钟摆”交通现象的成因,城市人口流动方向及原因。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5、C 6、D 【解析】 5、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锋利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A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2019年江苏卷地理高考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1~2题。 表1 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 ①7:32 17:08 ②6:31 18:15 ③4:45 19:39 ④7:22 16:49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图1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3~4题。

3.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4.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图2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 6.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月最可能是 A.3月B.6月C.8月D.10月 8.此时,澳大利亚 A.①地天高云淡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D.④地北风酷热 图4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 10.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图5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中国地理考试试题

中国地理考试试题 命题人:李龙波 卷1客观题(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不属于我国行政区划原则的是() A.自然生态原则 B.经济原则 C.平等原则 D.民族原则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几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2~4题。2.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3.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5.下列对于我国相关平原和盆地的简介,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金山以南,天山以北,东到北塔山,西到萨吾

尔山、巴尔努克山 B.四川盆地位于北至巴山,南至大娄山,东至巫山,西至大雪山 C.华北平原北至燕山,南至大别山、伏牛山,西到太行山、东到海,由海河平原、淮河平原等构成 D.东北平原界于大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构成 6.新疆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水质好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含量高 C、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7.我国海域潮差分布差异很大,也致使潮汐能资源主要集中_______沿岸。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8. _______具有浓厚的域外色彩。 A.东北文化 B.岭南文化 C.燕赵文化 D.三秦文化 9.在下列关于中国气候的论断中,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 A.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 B.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秋温高于春温 C.秦巴山地、雷州半岛、海南岛秋雨较多 D.西南季风以突然爆发的形式于5月开始向北推进,7—8月最盛,最北达30oN以北 10.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

高考山东卷文综地理解析高清

2012年高考山东地理卷及答案、解析 高清word版 第Ⅰ卷(必做,共4分×8=32分)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示。读图回答1-2题。 1,R 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

3,图2为某地区域地质剖面图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 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

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 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最新【地理】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带详细解析)

中国地理 (10年上海卷文综) 13.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答案:A (10年上海卷地理) (六)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答案:B 1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16.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②窑洞③评剧④吊脚楼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10年海南卷地理) 22.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10分) 【答案】22.答案要点: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3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4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屋内温度。(3分) (10年北京卷文综第5题)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1月联考甲卷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1月联考甲卷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某月14日6:18,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30°N,106°E)起飞,大约以700km/h 的速度向拉萨(30°N,91°E)飞行,飞机在9800米高空平稳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侧风档玻璃突然破损脱落,导致座舱失压。随后,机组成功处置,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备降,确保了机上旅客的生命安全。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航班预计到达拉萨的时间大约是 A.14日8;30 B.14日7:30 C.14日6:30 D.14日9:00 2.飞机飞行途中最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强风 B.高温 C.气流冲击 D.缺氧 3.川航3U8633在返航途中遭遇该月常出现的积雨云(它是一种在充足的水汽条件下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推测该月为 A.1月 B.3月 C.5月 D.10月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近期对我国用水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2018年,全国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下表是“2018年部分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效率指标”。据此完成4,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