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操作指南

绩效审计操作指南
绩效审计操作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其他通用审计准则及专业审计准则、《青岛市审计监督条例》等,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绩效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①]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其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及其他公共资源所达到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的审计行为。

(一)经济性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投入达到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投入是否节约。

(二)效率性是指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

(三)效果性是指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一项活动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的关系。

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性主要侧重于投入方面,注意节约支出;而效率性主要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即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对经济活动的产出结果和预期目标的比较。经济性是前提,效率性是过程,效果性是目的,经济性、效率性都应和效果性相一致。

第三条必要时,审计机关可以在实施绩效审计时对公平性、环境性等事项进行检查和评价。据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审查、评价的重点应有所侧重。

公平性指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公平的要求。社会公平主要是指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贯彻社会保障措施,减少不平等和绝对贫困,维护社会公正。

环境性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指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形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否符合环保的要求,环保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有效等。

第四条绩效审计的基本程序包括审计计划立项、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后续跟踪检查等五个部分。

绩效审计过程中,及时召开审计业务会以及和被审计对象就相关事项进行沟通应贯穿绩效审计的全过程。

第五条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应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把握五个质量环节,只有在上一环节得到执行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工作。

(一)审计准备工作是否就绪;

(二)审计人员获取的信息是否全面、清晰、可信并得到证据支持;

(三)是否可以提交审计报告;

(四)是否可以公布审计信息;

(五)是否已总结经验教训。

第六条绩效审计人员应将职业谨慎贯穿绩效审计始终,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绩效审计的专业知识并能运用和实践;

(二)清楚、有效的书面和口头的沟通能力;

(三)其他绩效审计必需的能力。

第七条具备计算机审计条件的绩效审计项目应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在遵循《青岛市审计局计算机审计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在数据采集、证据收集、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提出审计建议等方面应积极探索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开展绩效审计(计算机技术在绩效审计中的使用见附件1)。

第八条本指南由总则、审计计划、审前准备、审计评价标准、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后续跟踪检查、附则八部分构成。

第九条本指南适用于青岛市审计机关开展的绩效审计。

第二章审计计划

第十条审计机关应制定绩效审计战略规划[②],确定绩效审计工作目标,制定本年度绩效审计计划。

第十一条绩效审计既可以选择某个单位也可以就某项专题跨单位进行审计。绩效审计项目选项应遵循重要性、实效性、可行性等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即选定的项目要在政府管理、资源运用或社会需求等方面较为重要。通常可以从政府、人大、群众对该项目的关注程度高低、项目在绩效方面的问题是否突出、问题是否亟待解决等角度,项目的建设是否对地方经济、环境产生长远的影响,确定项目是否重要。此外,财政投入的资金量、和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的相关程度亦是重要性的判断依据。

(二)实效性原则,即选项应有前瞻性和洞察力,选项前或者审前调查阶段要看到被审计对象具有可改进的空间,审计成果可利用程度高。

(三)可行性原则,主要从以下角度考虑项目是否可行:结合现有的审计资源,包括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角度;被审计对象、人员的配合程度;对绩效审计可能需要评价的领域,相关的评价指标及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审计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能否在审计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③]

第十二条绩效审计选项应重点关注如下方面:

(一)部门预算执行绩效情况;

(二)政府性专项资金(基金)绩效情况;

(三)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绩效情况;

(四)公共投资项目绩效情况;

(五)重点企业的绩效情况;

(六)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效果;

(七)公共资源配置使用情况;

(八)人大议案、人民政协提案、人民来信来访反映的重大管理或绩效问题。

第十三条为使绩效审计项目顺利实施并成果最大化,审计选项环节应在如下方面对其进行评估:

(一)总体的预期审计影响;

(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审计项目带来的审计成效;

(四)被审计对象对审计建议接受的可能性;

(五)审计外部环境的影响等;

(六)其他。

第十四条在对选定的审计项目初步评估后,初步确定绩效审计目标。

第十五条绩效审计项目按照开展方式分为独立型和结合型。

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是指以审查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绩效情况为主要目标,单独立项并单独出具审计报告的绩效审计项目。可选择那些被审计对象管理风险较高、存在绩效问题比较严重、真实性和合法性问题并不突出的项目。

结合型绩效审计项目是指审计目标兼顾真实、合法和效益,和传统财政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工程竣工决算等审计项目结合的绩效审计项目。除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外,其他审计项目原则上都应为结合型绩效审计,在时间和人员等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对被审计对象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其效益性。

第三章审前准备

第十六条审前准备是指审计机关按照《青岛市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审前调查,学习和收集相关资料,明确审计的目标、范围和重点,初步确定审计评价标准,设计审计方法,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

第十七条绩效审计应通过查阅被审计对象工作报告、媒体报道、近期接受检查情况、同行业的管理经验和做法等途径,就如下方面进行审前调查:

(一)隶属关系、机构和人员设置,业务范围、业务特点;

(二)管理方式及内部控制情况。被审计对象内部对于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是如何进行授权和分工的,主要业务活动的程序,如何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是否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建立了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资源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控制措施等;

(三)资源情况。包括有形资源(如存货等)、财务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的来源、性质、使用等情况;

(四)职责或绩效目标。包括财务目标(如预算)和非财务目标(如预期的产出和效果),还应关注各项目标是否相互冲突;

(五)外部环境。包括被审计对象所在行业的竞争性,宏观经济环境,政治敏感性,公众的关注程度;

(六)其他。

第十八条审计组根据初步确定的审计总体目标确定审计具体目标,确定审计范围,在审计范围内确定审计重点。审计重点具体内容应根据如下因素来确定:

(一)重要性。主要是指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的含义。性质方面的重要性主要是指该事项对于政府和公众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二)管理风险。即管理不善的可能性越大,越应该进行审计。

(三)审计作用(审计的潜在影响)。审计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进行估计。

(四)可操作性。审计人员可以借助预算、合同或协议、评估报告、计划、手册、媒体的报道、现场观察、访谈等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并对各因素进行通盘考虑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审计事项的优先次序。

第十九条审计人员应将审计目标层层分解,直至可以直接收集信息和证据为止,分解的具体目标必须覆盖了整个审计内容并且不互相交叉重复。

第二十条审计组应初步设定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根据被审计对象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进行指标设计。

第二十一条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组应对每个具体审计事项确定拟采用的审计方法。

第二十二条审计组应召开审前业务会就如下方面进行讨论,为编制绩效审计方案做准备:

(一)对审前调查内容进行总结;

(二)确定审计目标并分解为可收集证据的子目标,明确审计范围和重点;

(三)初步确定审计评价标准;

(四)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

(五)预测绩效审计可能发现的问题;

(六)其他事项。

第二十三条绩效审计方案包括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重要的和大型的绩效审计项目应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应当具有指导性。绩效审计实施方案应明确绩效审计的目标、范围、重点、评价标准、具体实施程序和方法,审计实施方案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十四条绩效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编制的依据;

(二)被审计对象的名称和基本情况;

(三)审计的目标。必须界定清楚,避免含糊或不确定的定义;

(四)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及审计评价标准指标确定;

(五)审计项目风险评估、重要性水平;

(六)实施审计的方法、具体步骤;

(七)预定的审计工作起讫日期;

(八)审计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

(九)编制人员和日期;

(十)其他有关内容。

第二十五条审计组拟定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应在审计通知书标题中明确指出绩效审计(调查)项目;结合型绩效审计项目中应在通知书中明确绩效审计的内容(独立型、结合型绩效审计通知书参考格式见附件2)。

第四章绩效审计评价

第二十六条绩效审计标准是用来评价被审计对象(事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内容的合理的、可实现的绩效标准。绩效审计标准代表了最佳或良好的实务。

第二十七条绩效审计可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等层面设立指标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第二十八条绩效审计人员应根据项目情况确定评价内容、设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具备如下特征:

(一)可靠性。指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不同的评价人使用同样标准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

(二)客观性。指评价标准本身应该是客观的、现实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或假设的,评价标准的确定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偏见或分歧的影响。

(三)相关性。指评价标准应该能够反映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评价结论和使用者的需求密切相关。

(四)代表性。指评价标准能够涵盖被审计对象或项目的整体特征、目的和宗旨,尤其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绩效的所有重要事项和方面。

(五)明确性。指评价标准应该具体明确。审计评价标准的表述必须明确,不能引起歧义,甚至模棱两可和抽象。

(六)可比性。指类似的被评价事项之间和不同的审计年度之间使用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

(七)可接受性。指评价标准应该是具体权威性,能够被审计对象及其他有关各方广为接受。

(八)可获得性。指评价标准是以可接受的成本获得。

(九)可持续性。指审计标准应经得起历史的、社会发展的检验。

第二十九条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来源分为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

(一)强制性的标准是指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国家、行业或地区性的正式标准。

(二)非强制性的标准是指专业机构研究和制定的专业标准和公认的或良好的实践标准(如行业或地区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其它国家的标准和经验;历史的评价指标;被审计对象自行制定的标准(如可行性报告、预算、目标、计划、定额、技术指标、产出能力等);有关利益关系方的评价标准。

运用被审计对象自行制定的标准作为审计评价标准时,审计人员应评价其合理性和完整

性。

第三十条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应和被审计对象进行充分沟通。

第三十一条根据审计结果和确定的绩效评价标准,对被审计事项的绩效情况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优先使用定量评价)。在分项评价基础上可按照好、较好、一般、差等4个等次进行总体评价。

第三十二条绩效审计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及时沟通的原则,对于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证据不足、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事项不作评价。

第三十三条绩效审计评价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关注绩效审计中的违法违规问题;

(二)考虑被审计对象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因素对所评价各项绩效指标的完成所产生的影响;

(三)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

(四)关注被审计对象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活动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第五章审计实施

第三十四条审计组依据审计实施方案,按照《青岛市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暂行办法》的要求,召开进点会、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底稿及审计日记。

第三十五条审计人员可以对专项资金(基金)、政府投资项目、外资项目、政府公益性项目、企业、政府部门等进行绩效审计,具体审计目标、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见具体指南。

第三十六条审计组在进点会时应将绩效审计的依据和目的告知被审计对象,取得被审计对象的支持和配合,以便更为顺畅的收集审计证据,开展审计工作。

第三十七条绩效审计证据分为实物证据、文件证据、询证证据、分析证据、专家鉴定证据、电子数据和影像资料证据等,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支持审计意见和结论的证明材料。

第三十八条审计人员可以从下列途经获取绩效审计证据:

(一)审计人员直接采集、编制和分析的资料。包括:调查记录;问卷分析的结果,和被审计对象和被审计事项有关的录音、照片、录像带、光盘等资料;审计人员通过观察取得的对相关的内部控制状况的估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计算和分析形成的证据资料等。

(二)从被审计对象取得的资料。包括:被审计对象提供的有关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形成的相关数据;被审计对象提供的和审计项目有关的计划、报告、决议、措施、办法、制度、规定、批复等文件,以及会议记录、工作总结、内部审计资料等;被审计对象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和生成的数据信息等。

(三)从第三方收集的资料。包括:和审计项目相关的法规、政策性文件、实施细则、可操作手册、上级的指令和授权;被媒体公开的被审计对象的预算表、财务收支数据,以及经营目标、经济效益数据等;来自公共文献、图书、调查研究报告和信息等。

从第三方收集的资料未经审计人员证实,一般不能直接用来支持审计结果和结论。

第三十九条在遇有审计力量不足、相关专业知识受到限制等情形时,审计组可以按照青岛市审计局《外聘外部人员参和审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聘用外部专家。在利用外部专家工作时,审计人员应确认其具有审计项目所要求的能力,告知绩效审计遵循的职业道德,并对其形成的审计结论负责。

第四十条在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审计目标和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各种审计技术和方法。既合理使用传统审计中的核对、盘点、查询、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又要运用绩

效审计中常用的文件查阅、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利用外部专家等方法,还要积极运用内控测评、抽样审计、计算机审计等技术和手段。在运用各种审计技术和方法收集审计证据时,要注意绩效审计证据同样要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可靠性和合法性的要求(典型绩效审计方法见附件3)。

第四十一条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审计实施情况修订绩效评价体系。审计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并经过被审计对象的认可。

第四十二条绩效审计发现问题分为金额类和非金额类两部分。

(一)金额类问题。主要有被审计对象损失浪费金额,违规改变资金用途、账外资产、虚报冒领、资金滞留闲置、高风险对外投资(担保)等造成潜在损失金额,国有或公共资产流失金额等问题。

(二)非金额类问题。主要有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有重大缺陷,总体可行性研究有重大缺陷,虚假、违规立项问题,严重履行职责不到位问题而造成损失或影响恶劣的,效率严重低下、投入产出未达预期要求,严重未达预期目标或效果问题而造成损失或影响恶劣的,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的其他问题。

第四十三条审计人员应对审计证明材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形成绩效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十四条审计人员应从被审计对象内部、外部、主观、客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比,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四十五条审计人员应当对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剔除和审计事项无关、无效、重复、冗余的证据,初步形成审计结果。审计结果包括评价标准、被审计对象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拟提出的审计建议。审计结果的表达要明确、完整、客观、逻辑清晰和有说服力,并在审计底稿中进行记录。

第四十六条审计组应将初步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对象进行沟通,以确保审计结论审计质量。

第四十七条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组应定期召开业务会议,特别是现场审计实施即将结束时必须召开业务会议,对如下方面进行讨论:

(一)审计实施的范围、内容、方法是否和审计目标相结合;

(二)审计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和恰当,来源是否真实、全面、客观,是否得到被审计对象的认可;

(三)外部专家提供信息的可用性;

(四)未达到审计方案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可采取的补救措施;

(五)被审对象对项目的配合情况和对审计结果的接受情况;

(六)审计人员对项目分工及职责运行的自我评价和分析;

(七)绩效审计建议的可行性;

(八)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第六章审计报告

第四十八条审计实施结束之后,按照《青岛市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暂行办法》的要求,撰写审计报告、召开业务会议、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第四十九条绩效审计报告分为独立型和结合型审计报告。独立型的绩效审计报告应单独出具审计报告,结合型的绩效审计原则上应出具一个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封面上的被审计对象和审计项目以所结合的审计项目为主,只是在审计报告中增加绩效审计的内容(独立型、结合型绩效审计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4)。

第五十条绩效审计报告的撰写应注意:

(一)应在初步审计结论基础上通过分析,形成完整全面的审计结果;

(二)在充分证据基础上形成能够引起关注的审计建议;

(三)撰写及时,确保审计建议的时效性;

(四)报告语言应当做到行文简练,突出重点,结构逻辑性强,通俗易懂,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并适当运用表格和分析图表、照片;

(五)审计报告的评价意见应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及时沟通的原则。

第五十一条绩效审计报告的撰写内容

(一)独立型的绩效审计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前言。简练写明审计依据、审计时间、审计目标、审计实施情况、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的责任等。审计实施情况如内容较多可单独作为一部分,审计范围所受限制及原因也应予以说明。

2、被审计对象(事项)基本情况,包括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财政财务收支状况、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目前的状况等。

3、审计评价结果及评价意见。针对审计目标,以审计发现的情况为基础,依据评价标准,先对审计事项进行总体评价,然后根据分目标的审计结果分别进行评价。在实施审计评价时应该保持谨慎态度,注意规避审计风险。

4、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处理处罚意见。在绩效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单位或个人违法违纪问题,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处罚。对审计发现的绩效问题要从绩效的角度给问题定性,一般按对绩效影响程度大小的顺序排列。在此部分,如有必要可增加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包括审计发现的事实、导致审计结果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5、审计建议。根据审计结论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审计建议,审计建议的内容应和报告中的其他内容相呼应。为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规避审计风险,审计建议一般采用“应当”式的语句,建议被审计对象“应该做什么”。对审计发现的虽不违法违规但不经济、低效率、无效果等绩效问题,应向被审计对象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其改善管理。对审计发现的属体制机制的问题,要从宏观的角度,采取恰当的方式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发挥绩效审计建设性作用。

(二)结合型的绩效审计报告应遵循传统审计报告的格式,把发现的绩效问题归类反映在审计报告中,并提出审计建议。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汇报的绩效审计报告在框架上应和对外报告基本一致,在内容上可适当详细一些,其他参照《青岛市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暂行办法》相关规定。

第五十二条绩效审计报告应广泛征求意见,以提高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提高审计报告的价值。

第五十三条绩效审计成果的形式可采取审计通用报告、独立型绩效审计报告、绩效审计分析或研究报告、审计信息专报、绩效审计建议函(见附件5)等方式。

第五十四条绩效审计结果应当按照《青岛市审计局公布审计结果暂行办法》等规定及时对外公告,扩大绩效审计的影响力,促进被审计对象整改提高。

第五十五条绩效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组应填写《绩效审计(调查)情况统计表》,并按照审计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做到审结卷成(《绩效审计(调查)情况统计表》见附件6)。

第七章后续跟踪检查

第五十六条后续跟踪检查是指审计组在完成了绩效审计结果报告之后,对审计项目的效果和质量进行的跟踪检查,促进审计建议落实。

第五十七条对审计效果进行后续跟踪检查主要是通过对审计决定和建议的落实、采纳

情况进行检查来实现。

第五十八条审计效果的后续跟踪检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

(一)随时了解被审计对象的活动。通过和被审计对象保持联系,及时了解被审计对象有关情况,取得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理解和采纳情况的反馈,以实现后续跟踪的目标。

(二)桌面复核。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不做广泛的现场检查,只进行一些简单的复核,必要时和被审计对象人员进行访谈。

(三)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后续跟踪审计。后续跟踪审计是针对被审计对象根据审计建议进行整改的情况进行的专门审计。后续跟踪审计项目要经过选项和论证,应纳入到年初制定的审计计划。后续跟踪审计一般适用于重大的绩效审计项目,或者实施审计建议时间长的项目。

第五十九条对绩效审计项目的如下方面进行后评估:

(一)审计后增收节支金额;

(二)审计后挽回(避免)损失金额;

(三)绩效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

(四)绩效审计的成效;

(五)本次审计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对本次审计的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形成系统的审计经验。

第八章附则

第六十条本操作指南就绩效审计的程序、方法、标准、审计内容、审计报告等提供指导,本指南尚未涉及的特殊情况审计人员应当运用其专业判断。

第六十一条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抽样、内部控制测评等,审计人员应参照审计署公布的各专业审计准则及《青岛市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暂行办法》执行。

第六十二条本指南由青岛市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六十三条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计算机技术在绩效审计中的使用

2、绩效审计通知书参考格式

3、典型绩效审计方法

4、绩效审计报告参考格式

5、绩效审计建议函

6、绩效审计(调查)情况统计表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方案设计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方案设计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或机构以及审计人员对由政府出资或管理的,以社会公众为受益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所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我国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审计为主导、部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作开展的“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 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客体亦即审计的对象。从外延上讲,是指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各地方和国家的政府机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商以及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其他部门或单位。从内涵上讲,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技术性工作效果和效率性审计;管理工作效果与效率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审计。 根据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特点及其审计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建立如下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1.资金筹集与运用方面的指标 资金到位率=×100% 该指标反映了公共工程资金筹集的效率,数值越大,表明效率越高。 资金利用率=×100% 该指标反映了政府公共工程实际运用资金的效率,数值

越大,表明效率越高。

资金有效率=×100% 基建结余资金占用率=×100% 一般说来,结余资金占用率越低,说明资金使用的效果越好。 以上四个指标可以完整地反映出一个项目从批复到实施以至最终的运行结果,客观地反映工程项目的资金运行效率。 2.工程工期方面的指标 项目计划工期率=×100% 该指标反映公共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如果比例大于100%,说明实际工期较计划工期拖长,工程工期管理缺乏效率;反之,则表明实际工期较计划工期缩短,工程工期管理有效率。 达到设计能力所需要的时间 该指标是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至实际产量达到项目设计规定生产能力为止的日历时间,集中反映基本建设过程活动形成综合生产能力的时间因素和管理质量。项目建成投产后达到设计能力的时间越短,该项目投资的效益就越大。 项目完工率=×100% 生产能力建成率=×100%

创新案例

北大方正是我国率先创新的典型。1976年,他们跳过第二代、第三代,直接研制激光照排系统,一到市场上就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占领了国内外中文照排的大部分市场,使我国印刷行业告别了铅与火而进入信息时代。北大方正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们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直接关怀,国家投入巨资,在北大建立了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市场观念强、水平高的科学家,一批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艰苦创业20载,终于使我国的印刷技术在汉字领域称雄世界。 韩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其科技和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引进--消化--创新”的演变过程。纵观韩国科技、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果敢引进、苦心钻研、大胆创新,是其显著特点;不甘落后、敢于冒险、争创一流,是其一贯的经营理念。这里仅就CDMA、钢铁和高速铁等有代表性的几个行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来了解韩国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 一、创新案例之一:CDMA CDMA技术是上世纪由美国高通公司最先研发出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在美国本身尚未对此进行产业化和商业化尝试、前途未卜、风险很大的情况下,韩国政府在详细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1993年做出了引进该项技术并努力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抉择,结果取得了巨大成功。 韩国政府和企业在消化、吸收乃至创新方面付出的不懈努力,是CDMA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政府在创新方面给予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持 政府作为决策者,在CDMA开发的全过程中起到主导性作用。它把CDMA列入“国策性”研发项目,明确提出了要创世界一流产业和一流产品的发展目标。为此,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发展CDMA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技术开发、标准化和服务运营商许可等一系列系统集成政策,集中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全力支持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活动,为CDMA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内外合作,官民协同,全力攻关 在高通公司开发的总计53项CDMA技术专利中,韩国仅引进7项,其余大部分靠自己完成。开发初期,韩国与美国高通公司开展合作研究,重点从事终端机及MTSO的设计和开发。同时,由官方研发机 构“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牵头,以招标方式吸收三星电子、LG通信和现代电子等企业组成联合攻关组,形成官民互动、风险共担的联合开发

老师给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习资料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习题(2) 一、名词解释 刚性宪法不成文宪法政治协商政治体制宪政宪法价值宪法监督宪法创制选区基层政权行政区划民族区域自治不结盟国家利益分税制 二、简答题 政府过程理论形成与发展? 西耶斯的制宪权基本理论? 宪政内涵是什么? 社会主义人民主权原则内容? 党关于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4次深化? 简述中国特色政治架构“一、二、三、四、五”? 简述党组与党委的主要区别? 当代中国的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简述党的组织与人大的关系的具体表现? 中央军事委员会职责? 行政区划类别有哪些? 国务院职权主要内容? 简述“营改增”及其意义? 不结盟内涵是什么?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与区别?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 试论述新时期如何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试比较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国家政党在执政方式上的主要区别? 为什么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会出现“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局面?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改革任务、重点、核心? 结合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有关精神,试论述如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刚性宪法:刚性宪法是指创制宪法的形式和程序不同于一般的法律,具有特殊严格的要求。它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宪法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不成文宪法:指中央政府权利义务并没有集合成一部单独的宪法法典,不成文宪法存在于习惯、法院判例、制定法或若干宪法性文献中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是人民政协三大主要职能之一。政治体制;为国家的政治、统治形态,即国家政治体系运作的形式。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 宪政;宪政是指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经取得的民主事实确认下来,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这种民主事实,以此保障公民权利。因此,宪政应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民主、法治和人权。 宪法价值;宪法价值(Constitutional values)这一范畴包括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一是宪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保护和促进哪些社会价值;二是宪法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因素;三是宪法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以上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共同构成宪法价值的完整内涵 宪法监督;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了监控、督促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舆论、公民等的监督;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审理违宪事件的制度。 宪法创制;它是指拥有制宪权的特设机构、国家机关、特定团体按照一定的程序 起草,审议,通过批准的一些列行为的总和 选区;选区是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基础划分的、进行直接选举以产生人民代表的区域,同时也是人民代表联系选民的基本单位 基层政权;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它是相对于中央政权、中层政权而言的,是指这一级政权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基层也就是说最低一层的位置 行政区划;就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不结盟;当时提出不结盟是因为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不允许与其他国家结盟,这是内因,外因是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政策引发当时国际社会的一致排斥。另外,我们并没有采取明显的结盟措施,但是隐晦的结盟有很多。 国家利益;从客体上看,一切能够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等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具有好处的事物,都是国家利益;任何国家利益也都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对国家有好处的事物 分税制;分税制指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为满足各级支出需要而按税种特点划分各自收入和管理权限,收支挂钩的分级管理财政体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就是通过对不同税种的立法权、司法权、执法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分配,以求实现事权同财权的统一。分税制的真正涵义在于中央与地方财政自收自支、自求平衡 二.政府过程理论形成与发展?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湖北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近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兴山县委积极应对农村党建出现的新情况,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凝心聚力为突破口,以培养跟党走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胆探索“两会两评”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 包、综合配套改革、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服务群众缺“配套”。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群众服务需求不配套。一是服务需求大。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愚人员,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种田缺劳力、发展缺技能、生活无人管、思想无人问,“年猪就杀不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二是服务人员少。合村撤组后,村管理面越来越大,干部职数越来越少。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由原来的8个村合并而成,村干部却只有7人。一个村干部平均要服务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精力不济。无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的少,坚持的少。三是服务内容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停留在盖章子、发票子上,停留在节日慰问、抢险救灾上。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停留在“结

对子”帮扶上。四是服务手段少。干部还能借助党的惠农政策,无职党员仅能凭借一张嘴、一双腿、一双手服务群众。 二、村民自治缺“实效”。一是自治内容未更新。现在真正体现村民自治的,就是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其他自治活动实际上很少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村集体成了“空壳”。除了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大多不存在,群众的关注度降低。群众需要自治的新内容,无人组织,比如产业结构调整、集体文化活动开展等。二是自治程序难到位。无论是召开村民会议,还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能议事的人都外出务工;即使有群众愿意参与自治,半天才走到村委会,屁股没坐热,就要急着往回赶,“一事一议”难“议”。村民自治过程中,党的领导未落实。三是自治主体不积极。现在的农民是“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普遍认为开展村民自治误工贴钱,还不如抓紧时间干自己的活,缺乏参与自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组织建设缺“活力”。一是书记无责任。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农村出现重“村务”轻“党务”、党建工作无人抓的现象。对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考核,往往以主任岗位考核代替书记岗位考核,以经济指标考核代替党建工作考核,以党委政府考核代替群众考核,从导向上弱化了党建工作。二是党员无能力。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兴山县6368名农村党员,55岁以上的占51%,35岁以下的仅占11%,且大多无一技之长。三是组织无财力。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兴山县92个村(居委会)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只有32个。财政转移支付村级办公活动经费只有5000元左右,订报、交水电费后所剩无几。“这年头没把米,连鸡都唤不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下降。四是评议无结果。民主评议党员走形式,你好我好大家好,“个别党员不像党员”,组织处理不硬,群众反映强烈。 四、农民思想缺“感恩”。一是农民思想多元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兴媒体的兴起,农民的思想出现信仰危机、公德缺失、价值观倒置、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只知索取,不讲回报。现在的农民是“有田有粮不理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

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现状分析及对策

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概念的界定 (一)公共工程的定义 公共工程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是指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为国家所拥有并为社会大众所共同享用的项目。它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水力、电力等基础设施。一般由政府财政性出资或政府组建的特定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筹集资金投资。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其他部门发展的有力保障。但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公共工程的建设已不仅仅只有政府出资这一种方式,有了外资和私人资本的介入。所以现有条件下的公共工程已不同于传统公共工程的概念。本文所述及的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工程项目。 (二)绩效审计的定义 审计最早出现于奴隶制社会鼎盛时期或期末时期,从审计起源至20世纪40年代是财务审计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了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的出现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1929年至1933年爆发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以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凯恩斯主义代替了原来占统治地位的以市场自由经济为中心内容的马歇尔古典经济学说。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日益显著,公共开支成倍增长公营企业大批涌现,公众对国家行为的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绩效审计应运而生。 绩效审计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在此之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如美国审计总署把绩效审计定义为:是客观地、系统地审查一系列的证据,其目的是为了评估政府单位项目、活动的业绩和功能,以便为改进公共稽核和有关单位的决策工作提供信息。瑞典审计长伦尼?勃格伦在《瑞典效益审计》里这样定义绩效审计:简单的说,这种审计是检查政府机关作为行政管理机构的工作结果,它的目的是要让上级机构了解他们正在干什么,为此需要的开支以及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其最终目的是要增强政府机构的财务观念,使他们利用手头的资金达到更好的效果,用较小的资金达到同样的效果。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绩效审计就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审计。它包括:(1)根据健全的管理原则与实施以及管理政策,审计管理活动的经济性;(2)对被审计的单位,审计其人力、财务和其它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审计信息系统、业绩测定、监控安排以及各项工作程序;(3)对被审计单位,根据其目标完成情况,审计其业绩效益,并根据原来预期的影响,审计其活动的真实影响。 我国目前对绩效审计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把效益审计认为就是绩效审计,其实效益审计只是开展绩效审计的一个部分。因为绩效应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效益”仅仅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也就是绩效审计中“效率性”和“效果性”中的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何滨(江苏省扬州市审计局) 2009年03月17日 <摘要>我国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本文通过回顾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并提出八点对策,以更好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服务。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制约因素模式 一、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 (一)绩效审计的定义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审计。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又称3E审计,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的合称。 (二)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绩效审计这个概念随着审计署的诞生被引进我国,前后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不仅要求一切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而且要求必须经济有效的用之于民,否则政府仍要负责,同时为了促进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公共支出成倍增加,公营部门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所以,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这二十多年以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经取得了以下成就:在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审计方面逐步注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在外资投资领域,明确提出其审计目标是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二、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我国的审计事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建设的,不可避免的带有传统观念的影响,绩效审计是近些年才被逐渐被人们提起的一个新兴的概念,这种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政府等非盈利性组织则没有效益可言,因而也就没必要进行绩效审计的传统观念深深制约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经济建设就无人来协调,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以高效、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的活动就体现了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典型案例分析(下)

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典型案例分析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典型案例分析((下) 2016年03月28日 马云是互联网时代创业致富的典型代表,他创建的阿里巴巴公司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也成为新型企业运营模式的经典案例。有人把阿里巴巴的成功归结为4个方面:反传统的思维理念、独特的管理模式、一招鲜的营销手段和创新的产品。马云的最大创业理念就是不按常规出牌,在他的所谓不用精英人才的管理模式下,激发出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创造出人们耳熟能详的产品。马云在营销上的成功体现为处处以普通消费者的体验为出发点来设计企业的营销规划,以为更多普通人创业创富搭建平台为目标。 小米与东方小金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成功代表,对于青年创业者具有现实启迪意义。小米充分重视客户体验的产品创新运营模式,东方小金的零库存、零门槛、高粘度、高回报的金融微商经营模式,特别适合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零风险体验就业和创业。 创新特点:小米与东方小金的共同创新秘诀是把客户的投诉与不满看作企业创新的来源。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思维模式为各行各业的企业运营网络创新带来了思路与灵感。 3.5 制度创新案例 2015年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发布的20家企业创新案例,包括国企、民企、外资等不同类型的企业,有总部经济、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的创新活动,有企业自身的业务创新案例,也有平台企业的服务创新案例。2015年经济半小时也报道了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创新案例。这两类案例具有制度创新的典型性。 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做法是自贸试验区以企业为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从实践上看,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在3个方面对企业创新发挥了支持作用:一是帮助企业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要素流动性和生产率,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在金融服务、专业化服务平台等创新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二是对市场主体产生创新激励,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这在研发服务、境外股权投资、保税维修等创新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三是引导市场主体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实现规模效益,这在总部资金管理、供应链管理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极具公信力的独立第四方国有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是广东省唯一经财政部备案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交易平台,也是全国唯一的离岸金融资产交易先行先试平台。公司采取会员服务制度,为各类金融资产提供从注册、登记、托管、交易到结算的全程式服务。 创新特点: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为其它地区开展制度创新提供了借鉴。央视新闻联播2015年7月对上海等全国4个自贸试验区进行了报道。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认为4个自贸试验区承担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责任,扮演着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角色。4个试验区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国家战略:广东自贸试验区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天津自贸试验区推

工程投资绩效审计方法分析

工程投资绩效审计方法分析 一、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概念和内容 (一)概念。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是指政府服务社会的项目,由经济,效率,效益等相关审计机构审计。所谓公共工程,旨在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以服 务社会为目的。在审计时也要切实保障公共的利益与效果。(二)内容。公共工程 的事前绩效审计是一项经济审计,其重点是确定建筑成本。它的作用主要是防 患于未然,对项目进行预估,及时避免一些不利因素,并且对其进行纠正。效 率审计主要是关于审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项动态审计,效率审计 将项目支出流程的控制放在第一位。最后一点,效果性审计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公共工程的特殊性,它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特性使其在审计时不能只从经济 和效率两个方面来审计,还要从效果方面审计。换句话说,在绩效审计中,重 点应放在其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上。 二、公共项目投资绩效审计方法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方法不仅是一种方法的运用,而且是多种审计方法 的综合应用。并且有些方法以及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操作,拥有了一套自己成 熟的体系。有些审计方法还不完善,正在进一步的努力完善以及不断修正发展中。以下讨论了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中常用的几种审计方法。(一)跟踪审计法。所谓跟踪审计,又称同步审计。审计跟踪的基本路线是项目的构建顺序。审计 人员关注整个流程的构建过程,包括工程投资绩效之前的工作审计,工作期间 的审计工作以及结束后的审计。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注意将工作重心从 资金转移到项目建设。多方面的审计,考虑到许多方面,使用跟踪审计方法来 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跟踪审计法律的作用也在增长,例如防止欺诈。(二) 制度基础审计法。制度基础审计法在提升效率方面很有作用,但由于参加单位 过多,内部边界不清,制度不健全等特点使得公共工程建设使用制度基础审计

中国政府与政治

中国政府与政治 1、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政治的根源在经济政治的核心是政权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2、政府 大政府与小政府一般意义的政府、国家机构的政府、非国家机构的政府 3、政府过程: 指政府的实际运作活动,包括政府各权力机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如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监督与反馈过程等。 4、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注重抽象的价值判断与逻辑推理,使用定性与演绎的方法,结论是“应然”;集中于政治理论和政治哲学。 经验研究:注重可见的事实和实证,使用定量分析和归纳,结论是“实然”;集中于政治行为和运行过程。 历史研究:研究1949年以来我国的历史,着重于期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期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某些联系和变化,一般是叙述性的,在叙述过程中加入一些原则性的评议。 5、研究领域 静态层面:政体、政党制度、领导制度、法律规范等 动态层面:决策权的控制、影响决策的因素、政策执行 6、研究内容 政府的结构,组织,制度,运作过程。影响政府以上活动和内容的政治因素。 二、宪政体制及国家权力结构 1、宪法的内涵 宪法规定国家根本任务的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公民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它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宪法包含的内容、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公民权利义务角度界定。 从宪法的法律形式和特点界定。从宪法的阶级属性和阶级本质界定。 2、宪法的性质 宪法的至上性和根本性宪法的原则性和全面性宪法的民主性 3、宪法的功能与作用 宪法功能:政治角度、法制角度、保障人权的角度、思想文化的角度。 宪法作用:对国家权力、政治制度、法制、社会经济、公民权利的作用。 4、宪法特点:原则性、稳定性、概括性、至上性。 5、我国宪法的演进:五四、七五、七八、八七宪法。 6、宪政体制 概念:指宪法以及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 内涵:宪法对于政体的规定一般具有原则性和纲要性,包括国家基本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的组织形式、原则以及权力的分配等等。特定的政治体制还需要其他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以往惯例等使其具体化。 7、中国宪政的基本规范 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宪法同时规定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生活的领导地位。

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审计研究 2007年1期 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一个文献综述3 刘秋明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日益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运用文献检索、档案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整体制度安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以及政府绩效审计的角色和地位等三个方面,对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当前政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 比较研究 制度安排 角色地位 在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发达的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许多学者都长期致力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推动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与综述,为我国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一、研究样本和方法3 本文采用按杂志检索的方法,分别以“perform2 ance audit”、“efficiency audit”、“effectiveness au2 dit”、“value for money audit”以及“comprehensive audit”为主题词和关键词,对国外会计、审计期刊历年发表的文章进行检索。按照统计结果,排名依次为:“Financial Accountability&Management”(1997-2005,132篇);“Internatio nal Journal of Auditing”(1987-2005,103篇);“Accounting,Au2 diting&Acco untability Journal”(1992-2005,39篇);“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1992-2005, 33篇);“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1990 -2005,4篇);“Th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1992-2005,1篇);“Abacus”(1992-2005,1篇);“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76-2005,1篇);“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1988-2005,1篇),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约占上述文献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Public Adminis2 t rative Review”、“Public Administ ration”、“Public Money&Management”及“Public Budgeting&Fi2 nance”等相关研究领域杂志上也发表了不少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 以上述检索到的文献为样本,本文采用文献档案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探求、总结其中的内在规律。 二、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通过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除了那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国外学者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领域。 (一)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 政府绩效审计在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法律等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中,既表现出作为同一种事物所具备的共性,又在各种不同环境下显现出个性。政府绩效审计具备的这种特征为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创造了条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政府绩效审计,人们可以求同存异,不断深化对绩效审计的理解和认识。 Jo hn Glynn于1985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货币价值审计———国际概览和比较》的论文,开创了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的先河。论文对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瑞典六个国家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内容侧重于各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法律依据、工作重点以及具体特色。他认为,加拿大政府绩效审计强调“受托责任”和“价值为本”两个控制主题,绩效审计服务于公共受托责任,对包括信息系统和报告实务在内的财务和管理控制进行检查,适时提出改进建议。澳大利 51 3刘秋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邮政编码:350002,电子信箱:l_qm@https://www.360docs.net/doc/f811297247.html,。

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研究综述与启示

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研究综述与启示 发表时间:2018-12-24T16:41:40.2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王影[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需求与我国当下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文献进行综述与总结。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会计系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需求与我国当下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文献进行综述与总结。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综述;启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我国政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一是如何保证政府工作部门工作的公平、公正、效率性,已到达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如何达到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政府对国家资源以及资金进行的良好的运用;三是政府以何种指标对自己的工作成果的效率性进行评价。 相比于已经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实践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理论相对落后,因此需要更多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指导我们的实践。本文将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与总结。 一、政府绩效审计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与早年也发生了变化,早期绩效审计被认为是审计的延伸,政府职能的转变,人们对政府绩效审计职能的认识也得到了拓展。 Edward M. Wheat (1991)提出了政府审计师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这一观点,提出并总结了绩效审计师的四个功能,绩效审计报告通常会围绕一个问题提出冲突的范围,并经常发现新的或潜在的问题;谢志华等人(2006)基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绩效手册》中对绩效审计职能的界定,结合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对政府资金管理、政策制定和政府决策等的作用,提出把政府绩效审计划分为两个层面;张立民(2009)提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目前不成熟,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在机制建设上,推进公众参与;在制度建设上,确立政府审计机关的主体地位;张荣(2015)提出国家政府绩效审计不仅可以增加政府对公共财政资源使用的透明度,确保政府绩效的经济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用,贯彻政府的惩治腐败政策,为国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手段;郭露雪(2017)针对现阶段我国的坏境问题、公平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提出政府绩效审计从经济治理层面、社会治理层面、政治治理层面、人文治理层面、环境治理层参与参加国家治理。 二、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1989年丹尼斯?普瑞斯波尔把“3E审计”拓展到“5E审计”,指出政府绩效审计还应审查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情况,还应审查政府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性,即在“3E审计”的基础上增加“环保性审计”和“公平性审计”。 Alan Meekings (1995)提出虽然使用绩效指标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成本效益已被公认为管理技术很多年;陆晓晖(2007)基于我国社会环境的特点以及财务信息质量问题,提出在构建财务目标体系时应遵循体现系统化、短期绩效指标与长期绩效指标相结合、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兼顾评价依据的互补性,以此为准则构建政府绩效审评价指标;温美琴(2007)对建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必要性进行概述,把现代市场经济的概念融入绩效管理,从公共资源耗费评价指标、政府管理绩效审计指标、项目绩效审计指标三个大的方面设计了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对政府绩效审计指标进行了细化,使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更加具体;赵爱玲等(2015)提出由于我国现有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难以对地方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以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作为重心,将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最早提出层次分析法,按照步骤引入构建地方政府债务绩效审计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三、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Rudy Chouvel(2017)针对欧盟对地方政府的财务审计根据四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但只有德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波兰和荷兰使用区域审计机构(RAI),有些州没有为地方政府设立外部审计机构;张定军(2013)通过国际比较分析论证了政府绩效审计对公众满意度的评价方法。首先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然后将公众满意度对引入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的相关作用,能够促进政府审计的工作绩效,同时提升国民的满意程度。最后,通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五个指标来全面评价公众满意程度,进一步总结了政府绩效评价、服务质量等,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群众对政府工作效率与效果有更深了解;王会金(2016)提出了政府审计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政府绩效审计与协同治理之间的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的特定关系,以现代化国家治理为研究背景,引入了协同理论与嵌入理论,并对两种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包括政府审计理论基础、研究态势以及构建的模式,同时也系统论证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方法及指标,深入挖掘获得政府审计治理整体大于部分的有机协同效应。 四、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的文献综述研究,发现国外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比国内开展的时间早,内容更加完备,绩效审计实践在西方美国、加拿大比国内进展的好。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年代末对西方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相继开始引进和研究,但实践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进展很慢。通过对文献研究发现,国外描述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证性研究相对理论研究较少,而且多数实证论文都是就事论事,缺少系统性和对实践普遍的指导意义,借鉴意义不大。理论性研究也多为描述性,比较系统,具体可以指导实践并运行的理论研究较少。尽管国外政府绩效研究有一定问题存在,论发展程度,确实要领先我国很多。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绩效审计研究的主体更倾向于公司而非政府,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在深度、广度上都不能具体指导实践,有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出现实践发展超前理论研究,这就说明我们需要加强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重视,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政府绩效审计方案,我国相比于国外,关于政府绩效审计实证类研究少很多,我们在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的研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Edward M. Wheat. The Activist Auditor: A New Player in State and Local Politics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9, 51(5): 385-392. [2]谢志华,孟丽荣,余应敏. 政府绩效审计职能之二维层面:解除受托责任与实现决策有用[J]. 审计研究,2006(3): 28-32. [3]张立民,赵彩霞. 论善治政府治理理念下政府审计职能的变革——基于政府绩效评价视角的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9(2): 177-183.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报告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报告2010》读后感 2010年地方政府创新涉及到许多省市,我根据《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选拔颁奖大会的获奖名单》,简单列举一下创新举措: 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参与式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政府“参与式预算改革”;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财政局“财政支农方式创新”;贵州省湄潭县纪委“村民集中诉求会议制度”;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大综管’信访维稳机制”;浙江省湖州市委组织部“干部考核机制创新”;广东省揭阳市总工会“民间社团建工会”;河北省青县县委县政府“农村合作养老制度建设”;重庆市黔江区委区政府“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创新”;浙江省松阳县政府“农村宅基地换养老”;四川省遂宁市政法委“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四川省总工会、成都市总工会“省际工会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机制”;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委县政府“寺庙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宁夏盐池县外援项目办公室“推动农村社区公众参与”;云南省昆明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机制改革”;江苏省淮安市信访局“阳光信访”;上海市浦东新区综治委办公室“预防和减少犯罪机制创新”;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委区政府“自然村中的‘农民议会’”等20个项目获得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提名奖。通过以上案例的研读,我总结了一下感想: 首先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创新。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政府的职能转变出现了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二是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三是从人治走向法治。该书的一个案例“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参与式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就较好地说明了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越来越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我们枣庄市来说,政府的服务职能也在不断加强。以前去政府办事需要跑好几个办事部门,各个部门距离很远,需要很多天才能办完一件事。近几年政府实行“大部制”改革,要求者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一处,这就给人们处理事务带来了便利,不用一个上午就能把事情办完。 其次,改革创新需要勇气。创新意味着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照抄,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套用,而创新势必会遇到争议和指责。所以,创新要解放思想,敢于冲破陈旧观念,发扬“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绝不走“回头路”。在创新过程中,党政干部更要鼓起勇气,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努力克服创新中遇到的“本领恐慌”问题。书中列举了浙江省湖州市委组织部“干部考核机制创新”的案例:一是突出了科学发展。传统的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一些地方把“发展才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才是硬道理”、“GDP增长才是硬道理”。湖州市在干部考核中,坚持发展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并重,淡化GDP考核,强化对民生改善的考核,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二是突出了因地制宜。注重把握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特点,适当体现差异性,增强了干部考核的针对性和可对比性。对不具备发展工业经济条件的地区,摆脱GDP考核约束,突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的考核,把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投向保护生态、发展旅游,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水平。三是突出了年度综合考核。改变以往“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状况,每个年度都对县(区)进行综合考核,形成了干部考核常态化的长效机制。而且,注重强化对领导干部在重要时刻、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表现情况的考核,形成了重视基层、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的氛围。四是突出了群众满意。按照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了考核评价主体,实现了“由多数人在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论文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政 府政务公开的趋势下,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和现存问题,提出改善客观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改革审计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期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 [论文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我国审计与国际审计的接轨,也体现我国审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 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70年代。不同国家对绩效审计的称谓不尽相同,在英国,是指“货币价值审计”;在加拿大,是指“综合审计”;在澳大利亚,是指“效率审计”;在瑞典,是指“效益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

1986 年第12届国际会议上,建议以“绩效审计”统一名称。 国家审计署副署长刘家义根据我国的 国情把政府绩效审计表述为:“绩效审计,是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準,对政府履行公共责任,配置、管理、利用经济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进行的审查、考量、分析和评价,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高效、持续地发展”。 二、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教育和引导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克服形式主义和浮 夸虚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提高政府执 行力和公信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充分听取群众对政府工

浅谈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难点及对策

浅谈公共资金绩效审计难点及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政府部门履行其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审计建议的专项审计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对政府财政支出的资金节约度进行监督,通过绩效审计揭露问题、促进管理、推动改革、规范秩序、提高效益。 一、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具有的特征 1.审查范围的广泛性。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含义比较广泛,它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而且包括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单位。由于政府部门的业务活动及对各种资源的运用,操作起来具有很广的辐射面,审计时需同时涉及诸多单位。因此,绩效审计的对象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还有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等;既包括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活动,也包括其他非经济范畴的管理活动。它除了通常的政府机构财政收支和公共工程审计之

外,还包括对政府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必要的审查。 2.审计标准的多样性。绩效审计往往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或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非盈利机构业务活动的绩效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衡量可运用价值指标,而社会效益难以从数量上概括,需运用定性标准。这就需要考虑分析各个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3.审计过程的延续性。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有些可以马上体现出来,有些业务活动的绩效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特别是公共工程项目,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可以数字描述的效益。因此,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只对当期业务活动的直接绩效进行审查,难以在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来全面评价其绩效。所以要进行追踪审计,即对业务活动的滞后性效益进行审查。 4.审计方法的多样性。审计内容的变化性决定了审计方法的灵活性。政府绩效审计不仅采用传统的、通用的财务审计的方法(如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等),而且更多的是采用分析法、论证法、评价法等。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审计对象、目标的不同制订不同的审计方案,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 5.审计结论的有效性。政府绩效审计已扩展到经济、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