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何滨(江苏省扬州市审计局)

2009年03月17日

<摘要>我国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本文通过回顾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并提出八点对策,以更好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服务。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制约因素模式

一、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

(一)绩效审计的定义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审计。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又称3E审计,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的合称。

(二)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绩效审计这个概念随着审计署的诞生被引进我国,前后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不仅要求一切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而且要求必须经济有效的用之于民,否则政府仍要负责,同时为了促进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公共支出成倍增加,公营部门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所以,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这二十多年以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经取得了以下成就:在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审计方面逐步注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在外资投资领域,明确提出其审计目标是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二、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我国的审计事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建设的,不可避免的带有传统观念的影响,绩效审计是近些年才被逐渐被人们提起的一个新兴的概念,这种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政府等非盈利性组织则没有效益可言,因而也就没必要进行绩效审计的传统观念深深制约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经济建设就无人来协调,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以高效、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的活动就体现了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二)审计法规不够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对人民托付的资金进行完整、有效的经营和管理,而现有法律法规的欠缺,相关制度的滞后,使得这种受托责任关系难以得到保障,人民的财富被肆意侵吞,贪污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政府绩效审计没有落到实处,导致政府机构整体效率低下,造成政府无法合理管控。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竞争,使得政府没有动力去行使职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备,缺乏有利的监督机制和审计监督制度。同时,目前我国会计制度也不太完善,会计资料失真现象较为普遍,造成绩效审计赖以评价的基础可靠性不够。审计人员仅仅为确认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就需要付出大量的额外劳动,客观上增加了绩效审计的难度。

(三)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审计评价是绩效审计的重点,但是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评价财务报表的表述内容的标准是公认的会计准则。而绩效审计评价,却缺乏统一的标准。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所以甚至是同一项目,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中国审计学会秘书长刘英来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绩效审计是个性化非常强的工作,不同的项目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不可以套用统一的模式。但在我国就存在着绩效评价标准模糊的问题。

(四)审计体制方面的制约

从世界范围看,主要存在立法型、司法型、独立型和行政型四种审计模式。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审计组织的取向是行政型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非独立或半独立的审计模式。行政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审计机关对政府负责。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持管理全国的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审计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使被审计的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与审计主体同属于一个领导,具有同一隶属关系和共同利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制约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五)技术上的制约

西方发达国家已基本处于信息社会,政府运行日趋透明化。中国虽处于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但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区处于工业文明的时代,或处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时代,只有东部极少部分地区和少数城市才基本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科技经济、科技结构对上层建筑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肯定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科技、社会结构对上层建筑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基础条件不一样,各被审计单位运行的可评估性和工作记录的完整性、透明性、真实性就不一样,而这正是能否开展全面绩效评估的基础环境。同时中国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绩效审计既要审查所审事项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又要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因此,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审计人员不但具有财务收支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还要具有较宽的知识结构、较准的判断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既负责任又善于沟通和协调。但目前的审计人员是以财务人员为主,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

三、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

随着社会公共服务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新领域的出现和新技术的采用,中国国家审计署在扩展绩效审计重点,进行跨部门绩效审计,促进业绩报告的完善,支持政府信息化建设,扩大绩效审计影响方面,进行有益的改革和探索。2002 年我国首次在深圳实行政府绩效审计,并取得一定成效。2003 年又对一些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进行绩效审计,公开绩效审计工作报告,并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由此可见,我国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试点工作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英国是世界上实施绩效审计比较出色的国家之一,对比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模式,参照中国国情,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使绩效审计工作真正发挥应有作用,笔者认为既要在短期内有所作为,又要有长期打算,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关于绩效审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切实转变观念。通过绩效审计的广泛实践来大力推动审计理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我国审计理论的宝库,提高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同时,科学规范的审计理论又能指导我国的绩效审计实践,提高我国的审计实践水平。探索中国模式的绩效审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几代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面对我国急需开展绩效审计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以认真的工作状态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制度。

(二)要提高对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视程度。充分、相关、可靠的信息对于审计人员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是非常必要的,现代审计对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没有信息的支持,审计无法有效的开展,由此,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审计的一项重要的资产,需要加以妥善保护,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已经是刻不容缓。

(三)引进多样科学的灵活的审计方法。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在审计方式上应扩大公共经济责任的承担范围,逐步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短期效益服从于长期效益的审计模式。在审计方法上,应融入控制结构的战略性分析、组织行为学、国民价值增值分析等多学科的知识,全方位引用先进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审计方法。

(四)引进外部机构评价审计质量的机制。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为了确保高质量的审计工作而采取的控制措施,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障审计工作效果,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绩效审计中,应当十分注意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可以扩大审计面,加深审计深度,提高审计水平。参考英国审计署的工作,我认为在中国审计质量控制环节可以采取如质量环节控制与聘请外部机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的就是可以加强监督防止舞弊事件的出现,增加评价的权威性与有效性。

(五)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绩效评价标准是我们每一个审计人员,在进行绩效审计前,首先和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政府作为政治权力的主体,对社会实行必要的政治管理,关系到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核心制度安排。政府掌握的政治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所以对政府绩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有通行

的可比较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这样我们审计人员所做的审计报告才能进行更好的信息分析,做出对政府绩效的合理准确的评价,更好的服务社会。

(六)转变审计观念,拓宽审计思路。随着人们对公共财政的认识,公众对政府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他们更关心的是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是审查资金的来龙去脉、违规违纪金额,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其审计评价往往可以用数字来量化,或者用逻辑关系来判断,并没有从效益的层面上,来衡量资金是否应该投入,投入的效果如何,是否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而绩效审计除了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以外,主要是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政府预算管理和公共财政体系的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审计观念,拓宽审计思路,把行政事业审计工作从任务型、程序型向目标型、效率型转变。在审计的手段和方法上要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摆脱传统审计的束缚,跨出财政财务收支的框架,从完善机制、体制入手,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为宏观经济和政府预算管理服务的功能,满足成果使用者对审计的要求。

(七)完善有关于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实行绩效审计有个很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无完备的相关法律可以依循。2006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已经对审计监督制度,审计人员的职能划分,业务水平,包括审计机关的职能与权限以及审计程序等涉及审计事务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相应的法律方面明文的规定。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针对弹性较大的、容易使公平性受到损害的项目或领域再做一些补充规定。同时应体现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原则,反映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不断强化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

(八)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参与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道德自律。优化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与财务收支审计相比,绩效审计需要较高要求,如需掌握管理学、电子计算机、工程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而现有审计人员大都缺乏这方面知识,可以借用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力量,以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同时审计机关应组织进行绩效审计的培训,使我国的审计人员不断地更新审计、财务会计、组织管理、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掌握现代计算机审计技术$树立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另外加强审计从业人员的道德自律也是刻不容缓的,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

主要参考文献:

《绩效审计—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辽东学院王?S智

《我国绩效审计实施中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山东财政学院会计学院张艳

《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与战略思考》广西大学商学院吴娜张瑞岗

《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吴国萍

《中外审计制度比较研究》东南大学高玲

《中西方政府绩效审计环境比较》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院陈全民

《行政事业绩效审计初探》浙江省嘉兴市审计局孟翔明

《英国绩效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罗美赋

《我国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白宪生张蕙等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山东大学王开秀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何滨(江苏省扬州市审计局) 2009年03月17日 <摘要>我国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本文通过回顾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并提出八点对策,以更好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服务。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制约因素模式 一、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 (一)绩效审计的定义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审计。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又称3E审计,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的合称。 (二)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绩效审计这个概念随着审计署的诞生被引进我国,前后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不仅要求一切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而且要求必须经济有效的用之于民,否则政府仍要负责,同时为了促进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公共支出成倍增加,公营部门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所以,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这二十多年以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经取得了以下成就:在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审计方面逐步注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在外资投资领域,明确提出其审计目标是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二、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我国的审计事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建设的,不可避免的带有传统观念的影响,绩效审计是近些年才被逐渐被人们提起的一个新兴的概念,这种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政府等非盈利性组织则没有效益可言,因而也就没必要进行绩效审计的传统观念深深制约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经济建设就无人来协调,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以高效、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的活动就体现了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浅析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及其控制与防范

姓名:邹伟 学号:1436021005 浅析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及其控制与防范 0前言 0.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政府相关职能发展至某历史阶段而形成的相对产物,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政府的职能也必定发生相关的变化,在审计工作中剧增的公共开支也必须考虑到想适应的审计政策和审计方法与其相适应。 审计风险问题是政府绩效审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绩效审计的特殊性质包括他的保密性和涉及范围广泛性,导致这类问题审计的标准难以定义或者比较模糊,政府绩效审计的可靠性一致性的保证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十分的艰难。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其所包含的风险非常巨大,因此给国家审计人员和国家造成的损失也是重大的。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却远远落后于国际潮流,在我国长期的单一制的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一直相对落后,这也反过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成长。在新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政府的审计报告,政府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要想在这个信息公开的时代得到公众的认可,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审计人员及时的转变态度,用一种更为积极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挑战,政府绩效审计的改革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通过浅析政府绩效审计的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由此制定相应的控制与防范措施,希望能够有利于我国政府绩效的研究,加强审计的责任感。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历史并不算很长,其中有关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内容也不算很全面。尽管世界范围内有不少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文献,但是至今

为止绩效审计延伸的领域不管是实践操作范围还是学术研究方面都还比较有限,对于绩效审计风险的研究也未开展深入细致的探讨,从而导致了我国“绩效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对缺乏。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对事物的认知都要从一个广泛认知,再到具体深入研究,再到总体概况的研究,如今,对于绩效审计风险的研究,虽然还只是一个广泛认知的状态,但是,全世界的学者们对于其还是有许多文献成果的。 刘骏(2011)在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主的分析中表明,其原因主要为:①审计相关制度的相对匮乏,没有可供遵循绩效准则,风险责任对象难以确定;②缺乏绩效审计指标体系;③在当前允许条件下,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④审计证据缺乏力度;⑤审计人员的素质具有局限性;⑥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的内容更加广大,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随着增大;⑦审计对象效益的滞后性。根据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包括:①优化审计部门设置及其人员结构安排,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②加强审计法规制度的建设,对于政府绩效审计措施的具体化;③运用合理的审计办法,建立沟通渠道,加强合理沟通;④完善指标体系,同时成立专家研究机制。 郝兰玉(2014)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中对对绩效审计中的第三方即政府绩效审计的信息质量及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她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第三方信息进行研究。同时加上利益相关性原则,对第三方信息进行了科学分类和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国外对第三放信息质量的研究,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在适合我国总体原则和具体措施。 0.2.2 国外研究现状 绩效审计的概念的历史并不是很长,美国是最早引入绩效审计概念的国家。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制定了“黄皮书”的审计准则,对绩效审计的实施和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样,绩效审计的概念才较为广泛的认知,才在规范化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美国在绩效审计方面的表示,对于绩效审计的介绍主要为:绩效审计时政府为了客观的,系统的检查一系列经济活动,为了对政府单位,项目活动的成绩进行独立的评价,以便对后期经济活动和相关的决策单位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效率和项目审计。 与美国不同,英国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的起步研究起步较晚。从1980

绩效审计

引言 2008年7月,审计署终于提出了实现绩效审计(效益审计)的日程表,发布《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提出,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在强调继续“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审计署逐步将绩效审计评价写入审计报告。先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进行绩效评价,然后是农业、金融、财政等专业审计领域引入绩效审计评价。 回首我国首次提出“绩效审计”的概念是在1991年全国审计会议上,而深圳是我国最先开始深圳是我国最先开始试点绩效审计的城市,全国首例绩效审计案例是由深圳审计局发起。早在2003年时,审计署就开始探索绩效审计路径。时任审计长李金华指出,虽然“审计风暴”给审计部门带来了很大荣誉,但是从国家审计理论演进角度来说,中国还是要探索自己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为何绩效审计被采纳并付诸实践呢?因为绩效审计和传统财务收支审计侧重点不一样,绩效审计的范围更宽,审计内容更多,审计人员素质成了难题,传统的审计只要求审计人员懂法规、懂财经,进行“查账本”;而绩效审计,是审计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情况、对国家财经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制度效率、政府管理效能、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用等情况,涉及金融、投资、环保等各方面。这就有利于建立高效廉洁政府,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更能维护人民的利益。

一、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 绩效审计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3E”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以相对较低的费用取得有一定质量保证的资源;效率性是指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 (二)绩效审计的范围 我国绩效审计的范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大类: 1.财政性资金支出。主要包括:(1)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2)国家投资建设项目。(3)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4)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 2.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 (三)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 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有两个,分别是鉴证和评价。绩效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手段同样具有一定的监督的职能,但是监督职能并不是绩效审计的主要职能,这是因为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止弊端,而是为了分清责任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鉴证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的鉴别和证明,证明结果的真实性;评价是对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数量和质量做出的合理性鉴定与评判。 (四)绩效审计的作用 绩效审计的作用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作用也是建立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真实的经济运行过程和单位的真实的情况的基础上的。 二、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绩效审计的现状 (1)从时间上看起步较晚 我国首次提出绩效审计这一概念是在1991年的全国审计会议上,而直到2003年,我国审计署才开始探究绩效审计的路径,所以我国的绩效审计从起步上就落后了西方发达国家一大截。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论文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政 府政务公开的趋势下,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和现存问题,提出改善客观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改革审计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期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 [论文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我国审计与国际审计的接轨,也体现我国审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 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70年代。不同国家对绩效审计的称谓不尽相同,在英国,是指“货币价值审计”;在加拿大,是指“综合审计”;在澳大利亚,是指“效率审计”;在瑞典,是指“效益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

1986 年第12届国际会议上,建议以“绩效审计”统一名称。 国家审计署副署长刘家义根据我国的 国情把政府绩效审计表述为:“绩效审计,是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準,对政府履行公共责任,配置、管理、利用经济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进行的审查、考量、分析和评价,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高效、持续地发展”。 二、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教育和引导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克服形式主义和浮 夸虚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提高政府执 行力和公信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充分听取群众对政府工

医院绩效审计浅析

医院绩效审计浅析 [摘要] 如何真实反映和客观评价医院各种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和各类业务经济活动的效益优劣,从而根据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论证,找出效益高的运行机制、管理经验和效益低的问题及原因,合理引导和促进各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为制定计划、宏观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审计目标、审计方式方法、审计评价标准选用和审计内容等方面对医院绩效审计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医院绩效审计方法浅析 一、确定审计目的和审计目标 1、通过绩效审计对医院综合效益情况进行绩效审计,揭示影响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 2、在检查各项支出的合规性的同时,重点审查分析有关支出的科学、合理性,设备物资的管理情况,组织结构、人力及设备等资源与其业务相配比情况;重点检查医院财务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医疗设备采购使用及维护管理、药品采购、药品管理、卫生材料及高值耗材管理等有关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通过审计医院的整体绩效,利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纵向和横向比较医院不同时期、不同医院之间的差别,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绩效的意见和建议。 二、采用科学的审计方式、方法 1、审计方式对医院各项支出进行就地审计,对有关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对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重要审计结论进行专家咨询,召开专题审计论证会。 2、审计评价方法 (1)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医院财务收支和管理绩效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综合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绩效情况; (2)采用指标对比方法对当年与前三个年度医院绩效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的情况;( (3)采用符合性测试的方法对医院管理情况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医院管理程序执行及财务管理的状况。

浅谈政府审计现状及问题对策

浅谈政府审计现状及问题对策 摘要:本文对政府审计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建议,以期对发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所启示。 关键词:政府审计现状对策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现状及重要作用 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公共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审计。政府审计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巩固其政治统治和完善政治体制的重要机制。我国的政府审计在经济活动和行政权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审计职能已不能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因此处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传统政府审计制度面临着各种特殊的严峻考验。政府审计的监督作用,是国家审计机关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政府审计监督对于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均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1)制约作用:揭露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经营行为;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2)促进作用: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内控制度建设和完善;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 二、我国政府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成立伊始就已经意识到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把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内容,在1985年发布的《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和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及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中都先后提到要进行绩效审计。但从我国目前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情况看,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审计与绩效审计轻重不一 由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产生的时间比较早,理论上已比较成熟,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去指导审计实践,并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审计人员执行财务收支审计驾轻就熟;而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这就使得我国审计机关在分配审计资源时,偏重于财务收支审计。这种重财务收支审计、轻绩效审计的做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因为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公允、合法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前后期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发表审计意见。它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只能提供很粗的衡量尺度,不能提供其他情况,例如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垄断的产生等,这些情况却能使该单位在无效管理中盈利,而且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也无法从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中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获得了最大利润;另外,对于一些政府部门的特殊项目,例如对下岗人员提供帮助的项目、救助失学儿童的项目等,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则无法判断所提供帮助的质量和效果。然而绩效审计却可以对这些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供独立的评价。因此,重财务收支审计,轻绩效审计,使政府审计无法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严重制约了政府审计的发展。 2.我国政府审计的进展和“独立性”受制约 由于在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仍然采取行政型的隶属模式,审计报告向政府做报告后再向人大报告。这样的体制使审计往往受到各级政府“一把手”对审计的认识程度的影响,还有些问题会被政府隐瞒不报。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受同级政府的制约较大,即使在审计业务上规定了某些独立性,也往往因干部任免等受制于同级人民政府

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研究综述与启示

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研究综述与启示 发表时间:2018-12-24T16:41:40.2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王影[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需求与我国当下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文献进行综述与总结。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会计系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需求与我国当下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文献进行综述与总结。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综述;启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我国政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一是如何保证政府工作部门工作的公平、公正、效率性,已到达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如何达到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政府对国家资源以及资金进行的良好的运用;三是政府以何种指标对自己的工作成果的效率性进行评价。 相比于已经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实践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理论相对落后,因此需要更多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指导我们的实践。本文将从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与总结。 一、政府绩效审计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与早年也发生了变化,早期绩效审计被认为是审计的延伸,政府职能的转变,人们对政府绩效审计职能的认识也得到了拓展。 Edward M. Wheat (1991)提出了政府审计师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这一观点,提出并总结了绩效审计师的四个功能,绩效审计报告通常会围绕一个问题提出冲突的范围,并经常发现新的或潜在的问题;谢志华等人(2006)基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绩效手册》中对绩效审计职能的界定,结合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对政府资金管理、政策制定和政府决策等的作用,提出把政府绩效审计划分为两个层面;张立民(2009)提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目前不成熟,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在机制建设上,推进公众参与;在制度建设上,确立政府审计机关的主体地位;张荣(2015)提出国家政府绩效审计不仅可以增加政府对公共财政资源使用的透明度,确保政府绩效的经济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用,贯彻政府的惩治腐败政策,为国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手段;郭露雪(2017)针对现阶段我国的坏境问题、公平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提出政府绩效审计从经济治理层面、社会治理层面、政治治理层面、人文治理层面、环境治理层参与参加国家治理。 二、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1989年丹尼斯?普瑞斯波尔把“3E审计”拓展到“5E审计”,指出政府绩效审计还应审查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情况,还应审查政府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性,即在“3E审计”的基础上增加“环保性审计”和“公平性审计”。 Alan Meekings (1995)提出虽然使用绩效指标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成本效益已被公认为管理技术很多年;陆晓晖(2007)基于我国社会环境的特点以及财务信息质量问题,提出在构建财务目标体系时应遵循体现系统化、短期绩效指标与长期绩效指标相结合、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兼顾评价依据的互补性,以此为准则构建政府绩效审评价指标;温美琴(2007)对建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必要性进行概述,把现代市场经济的概念融入绩效管理,从公共资源耗费评价指标、政府管理绩效审计指标、项目绩效审计指标三个大的方面设计了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对政府绩效审计指标进行了细化,使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更加具体;赵爱玲等(2015)提出由于我国现有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难以对地方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以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作为重心,将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最早提出层次分析法,按照步骤引入构建地方政府债务绩效审计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三、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Rudy Chouvel(2017)针对欧盟对地方政府的财务审计根据四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但只有德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波兰和荷兰使用区域审计机构(RAI),有些州没有为地方政府设立外部审计机构;张定军(2013)通过国际比较分析论证了政府绩效审计对公众满意度的评价方法。首先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然后将公众满意度对引入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的相关作用,能够促进政府审计的工作绩效,同时提升国民的满意程度。最后,通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五个指标来全面评价公众满意程度,进一步总结了政府绩效评价、服务质量等,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群众对政府工作效率与效果有更深了解;王会金(2016)提出了政府审计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政府绩效审计与协同治理之间的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的特定关系,以现代化国家治理为研究背景,引入了协同理论与嵌入理论,并对两种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包括政府审计理论基础、研究态势以及构建的模式,同时也系统论证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方法及指标,深入挖掘获得政府审计治理整体大于部分的有机协同效应。 四、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的文献综述研究,发现国外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比国内开展的时间早,内容更加完备,绩效审计实践在西方美国、加拿大比国内进展的好。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年代末对西方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相继开始引进和研究,但实践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进展很慢。通过对文献研究发现,国外描述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证性研究相对理论研究较少,而且多数实证论文都是就事论事,缺少系统性和对实践普遍的指导意义,借鉴意义不大。理论性研究也多为描述性,比较系统,具体可以指导实践并运行的理论研究较少。尽管国外政府绩效研究有一定问题存在,论发展程度,确实要领先我国很多。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绩效审计研究的主体更倾向于公司而非政府,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在深度、广度上都不能具体指导实践,有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出现实践发展超前理论研究,这就说明我们需要加强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重视,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政府绩效审计方案,我国相比于国外,关于政府绩效审计实证类研究少很多,我们在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的研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Edward M. Wheat. The Activist Auditor: A New Player in State and Local Politics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9, 51(5): 385-392. [2]谢志华,孟丽荣,余应敏. 政府绩效审计职能之二维层面:解除受托责任与实现决策有用[J]. 审计研究,2006(3): 28-32. [3]张立民,赵彩霞. 论善治政府治理理念下政府审计职能的变革——基于政府绩效评价视角的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9(2): 177-183.

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困难及对策

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中国特色绩效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缺乏系统理论指导;面向社会宣传不够、缺乏一定审计环境;法律法规依据不够、缺乏具体指导细则;专业审计力量不够、缺乏相关从审经验;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缺乏统一衡量标准;相关制度完善不够、缺乏审计结果运用等六个方面剖析了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上述困难的对策。可资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困难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切实把握审计工作发展规律,通过预防、揭露、抵御三方面,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要求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但不容置疑的是,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之路并非平坦。本文拟对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主要困难进行剖析,并探求解困途径和对策。 一、主要困难 (一)、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缺乏系统理论指导 对于绩效审计,国外研究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方面未能取得广泛一致,我们自然不能照搬照套。国内学者和研究人员对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但都十分零散,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主流观点,无以深刻影响我国绩效审计理论、观念和实践的格局。因此,在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指导前提下,要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实践活动是比较困难的。 (二)、面向社会宣传不够,缺乏一定审计环境

由于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相对缺乏,有的地方绩效审计实践近乎空白,审计机关也没有将绩效审计纳入审计宣传的范围等诸因素的影响,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知之甚少,广大民众也对缺乏了解,社会关注度极低。致使中国特色绩效审计远在绝大多数人的视线之外。因此,开展绩效审计缺乏一定的审计环境。 (三)、法律法规依据不够,缺乏具体指导细则 修订后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效益”二字,很宏观很笼统,不足以支撑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开展。除此之外,目前尚无其它法律法规规定。同时,指导绩效审计的具体实施细则也未出台。因而,有的地方试行绩效审计,只能在不规范、低水平的状态下进行。绩效审计的法律依据不充实,成为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专业审计力量不够,缺乏相关从审经验 绩效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目标的全面性、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及审计评价标准艰难性等多因素的组合,要求从审人员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尽管我国审计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这类专业审计人员仍十分缺乏。加之绩效审计实践活动很少,绝大部分审计人员无绩效审计从审经历和从审经验,这势必影响广大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信心。 (五)、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缺乏统一衡量标准 各项资金的绩效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此绩效审计的

绩效审计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立“务实、高效、公正、廉洁”政府的需要,是光明而宽阔的审计领域,准确理解和推行政府绩效审计,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绩效和政府绩效的概念 (一)绩效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的意思。从字面上看,绩效就是业绩与效率;从管理学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绩效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从社会学角度看,绩效是社会成员按社会分工所承担的职责。绩效分个人绩效、部门绩效、组织绩效三个层次;有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个特征。实践中,对绩效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管理的重点和思路,有关绩效的理解有结果绩效观、行为绩效观、战略绩效观和能力绩效观;结果绩效观认为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行为绩效观认为绩效是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战略绩效观认为,对绩效的评价,要关注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两个方面。 (二)政府绩效是评判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依据之一,是政府扣除成本后的透支或盈余,其原则是公共、公正、公平, 政府绩效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的概念,还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

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就框架而言,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考察经济绩效利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信贷规模、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社会绩效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包括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等;政治绩效经常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由国情决定,一般通过党和国家意志来体现,是政府绩效的中枢和核心,依法行政是政治绩效对政府的要求,且要求各部门、单位能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好、执行好;地方政府绩效是对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等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是部门绩效的汇总,讲发展,就是要完成财政预算收入,争取项目资金。 二、绩效指标的设定原则 (一) 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指标本身的提取和指标目标值的设置。在一定的发展国策下,它源自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设计应有层次性,其设计要与发展导向相一致,使发展目标可同时满足社会,组织、个人;更要符合实际,从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角度看,有人曾提出了一个盈利性指标的设计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将指标相关于决策的九个作用(包括评估、检查、识别、最大化、最优化、改善、定量、监督、评价)与决策过程相联系,以确定指标内容,当然,这里理论的成分是多了些;总之,政府绩效指标的设计,要有利于全面考核、系统评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时所占有和

绩效审计参考书籍

绩效审计参考书籍 1. 袁军等译.政府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2 2.北京:鲍国明.国外绩效审计方法与案例[M].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3.审计署外事司.国外绩效审计简介[M].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4.邢俊芳等.最新国外效益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5.陈华等.最新国外绩效审计(上、下) [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6.蔡春.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7. 罗美富等.英国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8.曾寿喜等.效益审计基础[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9.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10.陈志刚.深圳绩效审计案例选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11.董大胜.政府效益审计案例选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12.中国审计学会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4-2005)[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13.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6-2007)[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14.谢力群.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模式实例[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15.韩明升.结合型绩效审计实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16.祁敦芳,叶鹏飞,叶忠明,王冠英.政府绩效审计[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17. 课题组编译.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 18.赵耿毅.绩效审计指南[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 19.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研究报告》《审计研究简报》《国外审计动态》2003-2010 推荐人:陈希晖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探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探析 王勤(江苏省溧阳市审计局)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已经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是我国政府财务管理的重点、难点,绩效审计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整个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更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文章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内涵以及现阶段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完善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绩效审计标准体系,以增强绩效审计的有效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内涵 (一)绩效审计的内容 绩效审计是指通过对公共资源使用情况分析,以此来揭露影响公共资源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绩效审计主要关注对被审单位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二)绩效审计实施的背景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具备绩效审计的条件,一方面,例如事业单位实行的国库收付制度的建立以及政府采购制的推行,都为开展绩效审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初步具备绩效审计的经验与方法,如制定了一些绩效审计项目,都为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绩效审计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利用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是否按照法定预算用途合理进行的,以及支出的费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包括设备物资是否有效投入使用以及人力资源是否合理配置。 第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效率。行政管理效率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内设置的机构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岗位职责是否落实。还包括事业单位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以及事业单位内的设备管理是否完善。 第三,事业单位行政活动的效率。行政活动效率主要是指单位内部预算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否按照预算执行的,以及被审计的单位其行政管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包括行政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以及单位内部资源的利用是否行执有效。 第四,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服务效率主要是指单位的绩效审计是否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以及接受公共服务的团体和个人是否得到了公平的待遇,以及弱势

最新整理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通过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微观审计和深入分析,揭露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损失、浪费、流失等重大问题,对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财政资金损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开展绩效审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审计机关开始逐渐重视绩效审计,国家审计署在《- 五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并把绩效审计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充分说明了绩效审计已成为我国审计的重要内容。 (一)开展绩效审计是树立和落实xxx的需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xxx 的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不断保护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绩效审计是专职的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一定方式对被审计单位在组织经济活动中对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监督活动。通过绩效审计,评价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强化公共部门的经济责任和防止损失浪费;评价公共支出和资源的利用情况,找出影响公共支出效益的原因,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和控制系统,提高效益;揭露损失浪费、管理不善等现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开展绩效审计有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持。《审计法》第2条已明确规定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是审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和开展绩效审计,是全面履行法律赋予审计机关职责的需要。受托责任理论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国家政府部门不仅负有保证人民公有财产安全完整和合法使用社会资源的责任,而且还负有考核政府有效节约利用社会资源的责任即效益责任,履行得如何的责任,因此必须开展绩效审计。 (三)开展绩效审计有广泛急迫的社会需求。随着政府对经济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家的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希望获得政府在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信息,要求政府加强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绩效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绩效审计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可以从独立的第三者的角度向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或其代表以及其它利害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 (四)开展绩效审计有较好的经验基础和条件。国家审计机关建立以来,它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对效益的考评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为开展绩效审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国际上绩效审计的发展和绩效审计准则的发布为我们开展绩效审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各级审计机关采取多种措施储备和培养人才,使审计队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结构有了可喜的改善与提高。近几年来,政府财政部门加强了预算管理,开始科学合理的编制部门预算,为绩效审计的比较和评价提供了标准,这些都为开展绩效审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五)政府机构规模、费用和复杂性的增加要求开展绩效审计。政府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

吉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初探 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继红 职称副教授 二○一四年四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摘要 自从绩效审计随着中国审计署应运而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的内容也逐渐由“3E”发展为“5E",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保性和公平性。尽管我国的绩效审计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在绩效审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先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特点,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中出现的机关职能定位不明确、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深入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国内外绩效审计的实践启示,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改进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比如完善我国相关领域法律法规、重视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等,以期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发展。 【关键词】政府审计绩效审计研究

Abstract Since the performance audit as the audit since China emerged, despite our initial performance audit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our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in the performance audit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this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merging problem,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revelation of performance audit practice, which made the improvement of our performance audit of govern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development. Keywords: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Strategies

浅谈审计组织管理方式的完善

浅谈审计组织管理方式的完善 摘要: 审计监督制度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我国根据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与审计环境相适应的原则建立审计组织体系。将审计工作做好,是当前审计人员所要面对的大问题。本文尝试着讨论了审计组织管理方式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 绩效审计发展机制方案效率转化问责 引言: 审计监督制度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我国根据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与审计环境相适应的原则建立审计组织体系。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者分工协作、相互联系,共同承担整个社会的审计任务,构成一个社会的审计监督网络。不断的完善审计组织管理方式,是让审计促进和保障社会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 正文: 加强审计行为的规范力度 审计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 一是针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行为,审计机关虽然审前有公示和警示,审后有回访,但审计人员执行审计规范和审计纪律的真实状况,审计机关难以一一知晓,全凭个人自觉,如有舞弊,其本人自然不会主动去说,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逆向监督也难有实效。一些隐

性的舞弊行为有时还有被审计单位的配合,有其很强的隐蔽性。实践证明,靠自律解决不了腐败问题。二是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时,与派出的机关处于相对隔绝状态。查哪些,不查哪些,查的深度如何,大都由审计人员自由掌握。对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可调控的余地也很大。这就为审计人员不负责任、徇私舞弊提供了机会与可能,而审计机关内部规范和制约机制的不完善,审计权力寻租就在所难免。无监督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无制约的审计行为,也同样会产生审计腐败。三是片面追求收缴违纪款项。处理处罚违纪违法行为,收缴违纪款项,无疑是考核审计质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能够反映一个审计事项的深度和力度,但绝不能成为主要目标。诚然,当前的审计经费供给与审计业务经费需求之间确实存在较大矛盾,靠收缴来解决审计机关的业务经费和人员待遇问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但有些地方政府给审计机关下达收缴指标,审计机关给业务人员分解收缴任务。审计人员在审计处理、处罚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不依法处理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以取得款项的收缴,或者以办案经费名义收取经费,更会损害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其危害甚大。 防范非规范审计行为的途径 一是建立审计系统独立的监督组织体系,专事审计人员和审计业务的内部控制。二是注重对于审计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不断调整和优选监督制约手段,升级制度版本,完善内控体系。三是消除内生性的独立性缺乏症。建立实时的审计人员回避档案,把影响和

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审计研究 2007年1期 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一个文献综述3 刘秋明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日益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运用文献检索、档案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整体制度安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以及政府绩效审计的角色和地位等三个方面,对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当前政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 比较研究 制度安排 角色地位 在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发达的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许多学者都长期致力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推动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与综述,为我国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一、研究样本和方法3 本文采用按杂志检索的方法,分别以“perform2 ance audit”、“efficiency audit”、“effectiveness au2 dit”、“value for money audit”以及“comprehensive audit”为主题词和关键词,对国外会计、审计期刊历年发表的文章进行检索。按照统计结果,排名依次为:“Financial Accountability&Management”(1997-2005,132篇);“Internatio nal Journal of Auditing”(1987-2005,103篇);“Accounting,Au2 diting&Acco untability Journal”(1992-2005,39篇);“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1992-2005, 33篇);“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1990 -2005,4篇);“The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1992-2005,1篇);“Abacus”(1992-2005,1篇);“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76-2005,1篇);“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1988-2005,1篇),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约占上述文献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Public Adminis2 t rative Review”、“Public Administ ration”、“Public Money&Management”及“Public Budgeting&Fi2 nance”等相关研究领域杂志上也发表了不少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 以上述检索到的文献为样本,本文采用文献档案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探求、总结其中的内在规律。 二、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通过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除了那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国外学者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领域。 (一)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 政府绩效审计在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法律等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中,既表现出作为同一种事物所具备的共性,又在各种不同环境下显现出个性。政府绩效审计具备的这种特征为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创造了条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政府绩效审计,人们可以求同存异,不断深化对绩效审计的理解和认识。 Jo hn Glynn于1985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货币价值审计———国际概览和比较》的论文,开创了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的先河。论文对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瑞典六个国家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内容侧重于各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法律依据、工作重点以及具体特色。他认为,加拿大政府绩效审计强调“受托责任”和“价值为本”两个控制主题,绩效审计服务于公共受托责任,对包括信息系统和报告实务在内的财务和管理控制进行检查,适时提出改进建议。澳大利 51 3刘秋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邮政编码:350002,电子信箱:l_qm@https://www.360docs.net/doc/1c1637611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