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出血热试题

(完整版)出血热试题
(完整版)出血热试题

出血热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流行性出血热:

二、单项选择题:

1、肾出血热综合征最易侵犯的器官是()

A.肾

B.肝

C.心

D.肺

2、关于肾出血热综合征患者发热与病情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随发热好转,全身症状逐渐减轻

B.体温逐渐好转,全身症状反加重

C.发热期全身症状最重

D.发热与症状关系不大

3、流行性出血热“三痛”是指:()

A.头痛、眼眶痛、骨关节疼痛

B.腹痛、腰痛、骨关节痛

C.头痛、腰痛、眼眶痛

D.腹痛、骨关节痛、肌痛

4、下列哪项不能确诊流行性出血热:()

A.疑似病例+血清抗EHFIgM阳性

B.血清抗EHFIgG滴度为1:40及以上

C.恢复期抗EHFIgG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及以上

D.EHF病毒抗原阳性

5、流行性出血热可能的传播途径为:()

A.动物源性传播、虫媒传播、垂直传播

B.动物源性传播、虫媒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C.动物源性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D.动物源性传播、垂直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6、出血热疫苗接种部位是哪里?

A.上臂三角肌

B.臀大肌

C.其他部位

7、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哪个是正确的?()

A.1,15,180

B.1,30,180

C.1,45,180

8、出血热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

A.2-8℃

B.8-15℃

C.-20℃

三.简答题:

1、肾出血热综合征的典型临床分期是什么?

2、肾出血热综合征的三大主症是什么?

出血热试题(二)一、选择题

1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 A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应以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B病程早期可抗病毒治疗

C病程第7日后可用肝素抗凝治疗

D无尿者可用甘露醇静推以促进利尿

E发热期可用解热镇痛剂退热

2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具季节性和周期性

B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

C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D都具典型的五期经过

E皮疹多为出血性

3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是( )

A"三痛"和"三红"征

B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C特异性IgM抗体滴度升高

D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E鼠类接触史

4对确诊流行性出血热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

A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B临床上表现有"三痛"和"三红"

C尿中出现膜状物

D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损害

E血象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5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

A心肌损害

B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C继发严重感染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腔道大出血

6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 )

A头痛、全身痛和腰痛

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

C头痛、腹痛和腰痛

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E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

二、名词解释

1、流行性出血热:

三、简答题

1、肾出血热综合征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二.选择题答案:

1、A

2、B

3、C

4、B

5、A

2、典型肾出血热综合征的临床分期是:

典型临床分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3、肾出血热综合征的三大主症是:

(1)发热急起发热,伴畏寒,体温在1~2日内升至39~40℃。

(2)出血包括早期皮肤、黏膜的出血及以后的腔道、内脏出血。皮肤出血从点、条、索条状到斑片状不等,腔道、内脏出血者病情较严重。

(3)肾脏损害肾脏损害在2~3病日出现,尿常规可有蛋白、细胞,重者有各种细胞成分及管型、膜状物,甚至尿毒症表现。

答案(二)

1、选择题:B D C D B D

2、 1.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3、简答题:

4、肾出血热综合征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

传染源:主要有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传播途径:为多途径传播。

(1)接触传播:与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触,或被带毒动物咬伤,病毒经污染皮肤或黏膜伤口感染。

(2)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

出血热试题

出血热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流行性出血热: 二、单项选择题: 1、肾出血热综合征最易侵犯的器官是() A.肾 B.肝 C.心 D.肺 2、关于肾出血热综合征患者发热与病情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随发热好转,全身症状逐渐减轻 B.体温逐渐好转,全身症状反加重 C.发热期全身症状最重 D.发热与症状关系不大 3、流行性出血热“三痛”是指:() A.头痛、眼眶痛、骨关节疼痛 B.腹痛、腰痛、骨关节痛 C.头痛、腰痛、眼眶痛 D.腹痛、骨关节痛、肌痛 4、下列哪项不能确诊流行性出血热:() A.疑似病例+血清抗EHFIgM阳性 B.血清抗EHFIgG滴度为1:40及以上 C.恢复期抗EHFIgG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及以上 D.EHF病毒抗原阳性 5、流行性出血热可能的传播途径为:() A.动物源性传播、虫媒传播、垂直传播 B.动物源性传播、虫媒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C.动物源性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D.动物源性传播、垂直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6、出血热疫苗接种部位是哪里? A.上臂三角肌 B.臀大肌 C.其他部位 7、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哪个是正确的?()

A.1,15,180 B.1,30,180 C.1,45,180 8、出血热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 A.2-8℃ B.8-15℃ C.-20℃ 三.简答题: 1、肾出血热综合征的典型临床分期是什么? 2、肾出血热综合征的三大主症是什么?

出血热试题(二) 一、选择题 1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 下列哪项正确( ) A 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应以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B 病程早期可抗病毒治疗 C 病程第7日后可用肝素抗凝治疗 D 无尿者可用甘露醇静推以促进利尿 E 发热期可用解热镇痛剂退热 2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具季节性和周期性 B 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 C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D 都具典型的五期经过 E 皮疹多为出血性 3 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是( ) A "三痛"和"三红"征 B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C 特异性IgM抗体滴度升高 D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E 鼠类接触史 4 对确诊流行性出血热 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郭猛镇卫生院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测试题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4×15=60)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早期减少,可减少,并出现。 2、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和为本病传染源。 3、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是。 4、是埃博拉出血热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 5、埃博拉出血热的最长潜伏期是天。 6、一般病人发病的样本病毒分离率较高。 7、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8、和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二、是非题(5×8=40 ) 1、埃博拉病毒对热有高度抵抗力。() 2、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3、目前只发现4种埃博拉病毒。() 4、人群对埃博拉出血热普遍易感。() 5、没有症状的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也是有传染性的。() 6、目前尚没有疫苗用于防控埃博拉出血热。() 7、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不需要采取隔离医学观察和集中隔离观察。 ( )8、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为14天。()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测试题答案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4×15=60)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和出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早期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可减少,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2、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非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3、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果蝠。 4、接触传播是埃博拉出血热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 5、埃博拉出血热的最长潜伏期是 21 天。 6、一般病人发病一周内的样本病毒分离率较高。 7、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 2 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8、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二、是非题(5×8=40 ) 1、埃博拉病毒对热有高度抵抗力。(×) 2、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3、目前只发现4种埃博拉病毒。(×) 4、人群对埃博拉出血热普遍易感。(√) 5、没有症状的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也是有传染性的。(×) 6、目前尚没有疫苗用于防控埃博拉出血热。(√) 7、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不需要采取隔离医学观察和集中隔离观察。 ( √)8、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为14天。(×)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病史摘要:患者,男,27岁,农民。因发热、头痛、腰痛、口鼻出血5天入院。20天前参加秋收(当地鼠害比较严重),5天前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尤以肾区疼痛为甚。血压97/60mmHg,体温38.8℃。面色潮红,呈醉酒貌。睑结膜及咽部、颊粘膜充血、水肿并点状出血。全身皮肤散在淤点、淤斑,肾区叩痛。 实验室检查:WBC 20X109/L,N:0.85,核左移,RBC 600X1012/L,Hb:7g/dl。尿蛋白:3+,RBC:10/HP,可见各种管型。 入院后抢救无效,终因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尸检:全身皮肤及黏膜散在瘀点及瘀斑,睑结膜充血、出血,口鼻有血性分泌物。肺表面血管扩张充血并可见点状出血,右心房出血,肾脏体积增大,苍白、水肿,并可见点状出血。镜检:脑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充血,可见小灶状坏死。肺组织明显水肿,血管扩张充血,部分区域可见出血,肺泡腔内可见少量粉染液体。心肌细胞水肿并可见小灶性坏死,间质充血、水肿并出血。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间质极度水肿、充血并出血,部分肾小管变性坏死,管腔内可见各种管型,肾盂及肾盏可见大片出血。 分析: 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尸体解剖资料,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根据病理变化,解释患者出现的临床表现。 3、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流行性出血热:休克、肾功能衰竭、出血、发热。依据:病史;发热、头痛、腰痛、口 鼻出血、全身酸痛;面色潮红,呈醉酒貌;多处出血(包括右心房出血);低血压;实验室检查,尸检结果所见。 2、全身性小血管损害→多处出血、发红;出血→休克→循环衰竭;肾充血出血→肾区痛、 肾功能障碍;肺充血出血→呼吸衰竭;心脏弥漫性出血→心功能不全;病毒侵入血流→发热。 3、全身性小血管损害。血管心脏、肾、垂体及其他脏器受累。 总结: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表现是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 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因此,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埃博拉出血热全员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1)

埃博拉出血热全员培训考试(标准答案) 科室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是2-21天,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半数病人可有咽痛及咳嗽。(10分) 2、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10分) 3、埃博拉防控工作中强调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等五早。(5分) 4、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要求标准预防、接触防护、呼吸道防护,医护人员防护应采取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5分) 5、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穿戴顺序五步包括手卫生(七步洗手法)、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5分) 6、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脱卸六步包括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隔离衣、手卫生(七步洗手法)、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手卫生(七步洗手法)。(5分) 二、简答题 1.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依据?其中流行病学史包括哪些?(10分) 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资料: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 2.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 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3.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 (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 (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流行病学史:1、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2、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3、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4、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中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附答案

萧山区中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32分) 1、埃博拉病毒哪几种亚型可致病?()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E 莱斯顿型 2、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 Aγ射线 B紫外线 C 甲醛 D 次氯酸 3、下列哪些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 A急性起病,高热、畏寒 B极度乏力 C头痛、肌痛、咽痛 D结膜充血4、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 )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 )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 2小时之内 B 6小时 C 12小时 D 1 天 A 甲类 B乙类 C 丙类 D其他传染病 5、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天。 A 7 天 B 14天 C 21天 D 1个月 6、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包括() A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B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C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D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7、埃博拉出血热的留观病例定义是:具备上述流行病学

史中任何一项,且发热() A体温≥37.4℃B体温≥39℃C体温≥38.5℃ D体温≥38℃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 1、埃博拉出血热于年首次在发现,是一种传染病。 2、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和为本病传染源。 3、是本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及其感染。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 5、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和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6、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粘膜应用 。 7、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 三、简答题(20分)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附答案)

埃博拉出血热知识考核 (2014年) 科别: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是( D ) A 2-20天 B 1-21天 C 1-30天 D 2-21天 2、对人致病性最强的埃博拉病毒是( A )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3、现阶段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是( A ) A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加强个人防护 B 接种特异性疫苗 C 禁止疫区人员入境 D 以上都是 4、下面对埃博拉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埃博拉病毒对热无抵抗力,60度可迅速灭活 B室温存放1个月后,埃博拉病毒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C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D埃博拉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 5、关于埃博拉说法错误的是( C ) A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B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C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0天 D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6、下面哪项不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A ) A根治性治疗,消除体内感染病毒 B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 C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D控制继发感染

7、以下哪种情况为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 B ) A 无已知暴露史,体温≥℃ B无已知暴露史,体温≥℃ C有暴露史,体温≥℃ D有暴露史,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 E有暴露史,发热伴不明原因猝死 8、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病例后,以下哪项做法错误( B ) A 立即给予病人穿戴隔离防护用品 B 抽血检测 C单人单间隔离 D立即报告医务科及分管院长,报告三水区卫计局 E报告120急救指挥中心通知就近定点医院转运 9、目前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A ) A 接触传播 B 飞沫传播 C 血液传播 D口粪传播 10、隔离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确诊病例的方式为( C ) A 接触隔离 B 飞沫隔离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名单: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以及刚果国的赤道省。 2、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定义: (1)留观病例为具备流行病学史(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的)中任何一项,且发热,体温≥℃的患者。或无已知暴露史,且体温__≥℃_______者 (2)疑似病例为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传染病知识试题答案

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 一、单选题: 1、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C)天。 A、3 B、5 C、7 D、9 2、中国2012年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C) A.1/万以下 B.1/10万以下 C.1/100万以下 D.1/1000万以下 3、下列哪些途径会传播丙型肝炎(B) A.接吻 B.共用针头 C.喷嚏、咳嗽 D.共用餐具和水杯 4、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按甲乙丙类管理的传染病是: (B) A.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B.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C.甲类1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D.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5、某县CDC疫情管理员在浏览传染病报告卡时,发现外地报告本地手足口病1例重症患者,且报告卡片未审核,这个病例应该由何地疾控中心审核比较合适(B) A.本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B.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C.两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D.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市级CDC疫情管理员 6、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B)监测。 A主动B被动C哨点D突发公共卫生 7、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E)。 A最短潜伏期B5天C15天D30天E最长潜伏期 8、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D)。 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C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 D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E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 9、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E)。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0、鼠疫应采取的隔离类型是(A)。 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隔离 11、按时间划分,短期预警的时间安排一般为几个月?(B)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答案

洪林卫生院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答案 姓名:得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空2分): 1.埃博拉病毒哪几种亚型可致病?(ABCD )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E 莱斯顿型 2.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C )。 A ﹤50%℅ B ﹥90%℅ C 50℅~90%℅ 3.90%埃博拉出血热死亡患者在发病B 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 A 5天 B 12天 C 一个月D二个月 4.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ABCD ) Aγ射线B紫外线C 甲醛D 次氯酸 5.下列哪些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ABCD ) A急性起病,高热、畏寒B极度乏力C头痛、肌痛、咽痛D结膜充血 6.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季节(D )。 A春季B夏季C秋季D无明显季节性 7.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 A )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 D )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 2小时之内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A 甲类B乙类C 丙类D其他传染病 8.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C 天。 A 7 天 B 14天 C 21天 D 1个月 9.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A )。 A孤蝠科果蝠B 蚊子C虱子D 老鼠 10.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A )。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2、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

肾综合征出血热培训试卷及答案

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知识 考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肾综合征出血热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二)填空题(每题4分) 1.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基因L编码,M编码,S编码。2.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v主要有两种血清型即和,分别由鼠和鼠传播。 3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可分为 , , , , 。 4.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分为,,。 (三)选择题(每题4分) (1)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可通过下列途径但除外: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输血传播 D.母婴传播 E.虫媒传播 (2)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全身小血管损伤 B.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C.全身毛细血管病变 D 全身感染而致的循环衰竭 E.全身血容量降低 (3)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血常规改变的特点 A.wBc增高 B.血小板降低 C.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D.异形淋巴细胞出现 E.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患者男性,38岁,发热5d,尿量减少3d,于2001年2月入院,体查:T 38℃,球结合膜充血,水肿,可见出血斑,腋窝处皮肤可见条索状出血点,右臀部皮肤可见5×8cm瘀斑,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小板21×109/L,BuN 34.5mmol/L。(4)为明确诊断,下面哪项检查最重要: A.查异形淋巴细胞 B.肝功能检查C.骨髓穿刺检查 D 肾综合征出血热V特异IgM抗体检查 E.头颅cT (2)病人目前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败血症C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流行性出血热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四)问答题:(10分)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 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知识 考试卷 (一)名词解释 1.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病毒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css syndrome,ARDs):是由于肺间质水肿导致的严重低氧血症.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动脉氧分压明显降低,小于60mmHg。常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休克期和少尿期。 (二)填空题 1.RNA聚合酶膜蛋白核蛋白 2.Ⅰ型汉滩病毒;Ⅱ型汉城病毒,野,家 3.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4.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三)选择题 (1)C(2)A(3)D(4)D(5)D (四)问答题

埃博拉试题

李沧区疾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项中仅一项为最佳选项,2分/题,共80分)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 D )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肠道病毒 B、腺病毒 C、鼻咽病毒 D、埃博拉病毒 2、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 ) A、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3、埃博拉病毒在( A )大部分灭活。 A、60℃ 1小时 B、60℃ 2小时 C、70℃ 1小时 D、100℃ 1小时 4、埃博拉出血热的自然宿主为( A )。 A、蝙蝠 B、鸟类 C、鸡 D、麻雀 5、埃博拉出血热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是以( D )最为严重。 A、心脏 B、肺脏 C、肾脏 D、肝脏、淋巴组织 6、埃博拉病毒的( D )型对人类不致病。 A、扎伊尔型 B、苏丹型 C、塔伊森林型 D、莱斯顿型 7、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 B )。 A、注射疫苗 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 C、药物预防 D、杀灭非人灵长类动物 8、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 C )。 A、婴儿 B、儿童 C、成年人 D、老年人 9、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 B )、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A、高锰酸钾 B、次氯酸 C、漂白粉 D、漂精粉 10、病例的标本采集由( B )机构负责采集。 A、疾控机构 B、定点医院 C、卫生行政部门 D、检疫部门 11、留观病例是指体温大于( C )的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员。 A、38.6℃ B、38.5℃ C、37.3℃ D、39℃ 12、( B )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A、留观病例 B、疑似病例 C、密切接触者 D、来华留学生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测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下列哪些是对的 ( ) A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B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 C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呕吐、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D病死率高,目前在西非流行的扎伊尔型病死率为53%。 2、埃博拉出血热的一般检查正确是( ) A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随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核左移。血小板可减少。 B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C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D凝血功能:凝血酶原(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疑似病例的诊断:①有流行病学史( ) ②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符合流行病学史第2、3中任何一项,并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 ) ①A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B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C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②A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 B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 C不明原因猝死; 4、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下列哪些是对的() A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 B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C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

(完整版)流行性出血热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 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SPA组化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

疫试验等。特异性IgM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上,均有确诊价值。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治疗措施】 发热期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就地治疗。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液体。 (二)液体疗法本病由于血管损害所致血浆外渗、电解质丢失,加上病人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引起的摄入量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电解质平衡失调、血液渗透压开始下降,而引起内环境紊乱。此期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每日1000~2000ml静脉滴注。疗程3~4日。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激素具有抗炎和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并能稳定溶酶体膜、降低体温中枢对内源性致热原的敏感性等。早期应用,对降热、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均有一定效果。 用法: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葡萄糖液作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用地塞米松等。疗程3~4日。 (四)免疫药物治疗用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 1.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体液免疫反

埃博拉出血热测试题及答案

博拉出血热测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 D)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肠道病毒 B、腺病毒 C、鼻咽病毒 D、埃博拉病毒 2.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本病于1976年在( B )首次发现。 A、亚洲 B、非洲 C、南美 D、欧洲 病毒在( A )大部分灭活, 紫外线、γ 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和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 A、60℃ 1小时 B、60℃ 2小时 C、70℃ 1小时 D、100℃ 1小时 4.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 A、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5.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 A )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2 小时 B、24 小时 C、48 小时 D、3 日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 1.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 2.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

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3.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 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4.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 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21 天。 5.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 洗或%碘伏冲洗。 6.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为来源于疫区或 3周内有疫 区旅行史或有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 三、简答题(30 分)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答: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 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埃博拉试题及答案

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时间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埃博拉出血热就是由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肠道病毒 B、腺病毒 C、鼻咽病毒 D、埃博拉病毒 2、埃博拉的病死率高,本病于20世纪70年代在首次发现。 A、亚洲 B、非洲 C、南美 D、欧洲 3、EBV 病毒在大部分灭活, 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与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 A、60 ℃ 1小时 B、60 ℃ 2小时 C、70 ℃ 1小时 D、100 ℃ 1小时 4、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病后4-5天进入极期,患者可出现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泌尿系统 D、神志 5、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6、埃博拉出血热主要病理改变就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在很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但就是以最为严重。肝细胞点、灶样坏死就是本病最显著的特点,可见小包涵体与凋亡小体。 A、心脏 B、肺脏 C、肾脏 D、肝脏、淋巴组织 7、重症患者在发病数日可出现咯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第日为出血高峰,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出

血,并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发症而死亡。 A、7日 B、10日 C、12日 D、14日 8、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她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3日 9、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后,在病程第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数天后消退并脱屑,部分患者可较长期地留有皮肤的改变。非重症者,发病后两周内恢复。 A、3-5日 B、5-7日 C、7-9日 D、2周 10、埃博拉出血热血常规检查,早期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A、WBC B、PLT C、RBC D、全血细胞。 二、问答题(50分)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 阅卷人 埃博拉试题答案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流行性出血热在国际上被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死率约为3-12%。早在1930年,我国东北地区就有本病的记载,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但我国是受汉坦病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年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道病例数的90%以上。 除流行性出血热外,人感染汉坦病毒后还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疾病-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临床上以双侧肺弥漫性浸润、间质水肿、呼吸困难、衰竭及高病死率为主要表现。人肺综合征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主要流行于美洲大陆,至今还未发现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在我国流行。 出血热传播条件与传播途径 宿主动物与传染源:在我国进20年的出血热监测研究表明:在我国汉滩病毒的宿主和传染源是野栖的黑线姬鼠,汉城病毒的宿主和传染源是家栖为主的褐家鼠。其次,数量较多,带病毒率较高的还有以家栖为主的小家鼠、黄胸鼠和野栖的黄毛鼠、大仓鼠、黑线仓鼠等。此外,林区的大林姬鼠和实验用大白鼠也可成为EHF的传染源。在我国目前发现的自然感染汉坦病毒的73种脊椎动物中哺乳类61种、鸟类8种、爬行类2种、两栖类2种。由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的血与尿中携带汉坦病毒,虽然有个别病例接触后感染本病,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另外,受汉坦病毒感染后的实验动物,特别是大白鼠也是一传染源,可感染饲养人员和直接接触的科研人员。 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 (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有研究表明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等具有传播作用。 人群分布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普遍的易感性。由于接触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较多,男性约占2/3左右,16~60岁年龄组人群占发病数的90%。农民发病占90%。但在家鼠型疫区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另外,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上升明显,城市居民中的发病数升高。 出血热临床症状与诊断 潜伏期4-46日,一般7-14日,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重型患者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互相重叠。 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临床特征包括早期3种主要表现和病程的5期经过。前者为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征和肾损害。后者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鉴别。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不典型者可以越期或前三期重叠。患者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是与其他感染性疾病不同的特点,有助与诊断。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在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患者可达50-100×109/L。随后,淋巴细胞增多。发热后期和低血压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明显升高。血小板从第2病日开始减少,并可见异型血小板。②尿常规检查:病程第2天可出现蛋白尿,第4-6病日尿蛋白常为+++-++++。尿沉滓中可发现融合细胞,此细胞中可检测到汉坦病毒抗原。尿镜检尚可发现管型和红细胞③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香坊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可高达50%-9O%。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加蓬、南非、乌干达、刚果、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及时发现、诊断和严格隔离控制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加强个人防护与感染控制等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Ⅴero 和Hela等细胞敏感。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

较大,但同一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 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Υ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主要传染源。狐蝠科的果蝠有可能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接触自然疫源地或实验室的感染动物可以导致人的发病。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3.人群易感性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得分: 一、概念(20分) 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 答: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2、流行病学调查: 答: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3、医源性感染: 答: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疫区: 答: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5、消毒: 答: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20分)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 年8月28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 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 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5 种,丙类11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 传染病预防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__________ 、_______ 技能_____ 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 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埃博拉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 一、单选题 1、关于埃博拉病原体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 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 B. 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C. 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DNA病毒 D.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 多种形态 E. 病毒有脂质包膜 2、埃博拉病毒对人不致病的类型为: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E. 莱斯顿 型 3、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A.接触传播 B性传播 C气溶胶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蚊虫叮咬传播 4、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是: A.数小时-1天 B 1-3天 C 3-5天 D 2-21天 E 6-28天 5、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 A. 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 B. 多器官灶性坏死 C. 肝细胞点、灶样坏死 D. 小包含体 E. 凋亡小体。 6、关于埃博拉出血热血清学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最早可从发病后2天的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IgM抗体可维持数月 B. 发病后7-10天可检出Ig G抗体,Ig G抗体可维持数年 C. 多数患者抗体出现于起病后10-14天, D. 始终未能检出抗体可排除本病 E. 间隔1周及以上的两份血标本IgM抗体阳转或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具有诊 断意义 7、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 A. 注射疫苗 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 C. 药物预防 D.杀灭非人灵长类动物 E.杀灭果蝠 8、埃博拉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B、埃博拉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超级病毒 9、埃博拉病毒对热有()抵抗力。 A、微弱 B、低度 C、中度 D、高度 10、埃博拉病毒60℃需()小时灭活 A、1 B、2 C、3 D、4 埃博拉答案 1、C 2、E 3、A 4、D 5、C 6、D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㈡填空题 1. EHFV基因L编码______, M编码_______,S编码________。 2. 我国EHFV主要有两种血清型即I型汉滩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分别由___鼠和___鼠传播。 3. EHF病程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五期。 4. EHF少尿期的治疗原则为_________, ________, 导泻和放血疗法及_________。 ㈢选择题 1.A1型题 ⑴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蛋白中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是: A. 膜蛋白 B. 核衣壳蛋白 C. 多聚酶 D. 转录酶 E. 内切酶 ⑵ EHFV是一种: A. 单链DNA病毒 B. 双链DNA病毒 C. 负性单链RNA病毒 D. 正性单链RNA病毒 E. 双链RNA病毒 ⑶ EHF的传播可通过下列途径但除外: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输血传播 D. 母婴传播 E. 虫媒传播 ⑷ EHF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全身小血管损伤 B.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C. 全身毛细血管病变 D. 全身感染而致的循环衰竭 E. 全身血容量降低 ⑸下列哪项不是EHF血常规改变的特点 A. WBC增高 B. 血小板降低 C.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D. 异形淋巴细胞出现 E.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⑹ EHF多尿移行期的临床特点是: A. 尿量开始增加,临床症状好转 B. 尿量开始增加, 尿素氮下降 C. 尿量未增加, 但症状好转 D. 尿量未增加, 但尿素氮下降 E. 尿量开始增加,症状进一步加重,尿素氮继续升高

⑺ EHF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特征有: A. 血WBC增加,中性粒细胞也增加 B. 血小板降低 C. 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D. 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E. 以上均是 ⑻关于EHF的治疗,下列那项不正确: A. 发热早期可用Ribavirin抗病毒治疗 B. 低血压期首先应补充血容量 C. 少尿期的治疗主要是综合治疗 D. 多尿期时要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 E. 一旦发现EHF病人应尽快转上级医院治疗 ⑼ EHF病人透析治疗的反指征是: A. 少尿4天或无24小时以上 B. 明显的尿毒血症 C. 明显的高血钾 D. 高血容量综合症 E. 低血压难以纠正 ⑽ EHF的发病机理可能涉及到: A. 病毒直接作用 B. Ⅲ型变态反应 C. 早期还有I型变态反应参与 D. 各种细胞因子也起重要作用 E. 以上均是 2. A2型题 ⑴男性40岁,11月发病, 发热三天, 血压72/40mmHg, 血WBC 18×109,血小板56×109,尿蛋白(+++),该病人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 A.革兰氏阴性败血症 B. 急性肾小球肾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革兰氏阳性败血症 ⑵男性林业工人,一月起病,发热两天就诊,体查结合膜充血明显,球结膜水肿,胸壁皮肤可见条索状出血点。下列那项检查对病人的诊断帮助最小: A. 血常规 B. 尿常规 C. 出血热IgM型抗体检查 D. RT-PCR测EHFV RNA E. 胸部CT ⑶女性农民,发热4d,昨天尿量680mL,呈酒醉貌,注射部位可见片状淤斑,尿蛋白(++++),下列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