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功效

刺五加功效
刺五加功效

拉丁名称:Radix Acanthopanacis Senticosl 五加皮

英文名称:Manyprickle Acathopanax Root

中文学名:刺五加、五加参

第二学名:Acanthopanax Extract

别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

俗名Ciwujia

科属:五加科五加属

使用部位:根和根状茎

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B1。

五加皮医书记载

刺五加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虾夷五加,而在前苏联又称为西伯利亚人参。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

《名医别录》认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

刺五加于《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记载,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

五加皮植物形态

正式学名为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Ruper.et Maxim.) Maxim. 为最早公开使用之名称。保留学名为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er.et Maxim.) Harms. 为最早之植物名,目前仍广泛被中国科学家使用。第一学名为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Extract。

落叶灌木,高1~6m。茎密生细长倒刺。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稀4或3,边缘具尖锐重锯齿或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单一或2~4个聚生,花多而密;花萼具5齿;花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或卵形,干后具5棱,有宿存花柱。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主产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北京、山西、河南等地。五加皮炮制

春、秋季采挖,去泥土,晒干。

[]化学成分

从刺五加根茎中分离得到七种配醣体(刺五加甘Elentheroside),A、B、C、D、E、F、G七种。Eleutheroside于根部含0.6-0.9 %,于茎部含0.6-1.5 %,此外还含有多糖和异黄酮。

糖类的还原基中,酒精、乙醇、氢气基等所结合成的化合物,即总称为配醣体,它对于人体之健康维持有帮助。

经过研究分析主要成份含:多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A、B1、B2及多量的胡萝卜素;另含有芝麻脂素、甾醇、香豆精、黄酮、木栓酮、非芳香性不饱和有机酸、及多种微量矿物质等。

刺五加苷A为胡萝卜素,人参中也含这类成分。在人体内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防治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症。

刺五加苷B为紫丁香素(Syringin ),是刺五加的主要强壮成分,有促性腺、抗辐射、

抗疲劳等作用,具有与人参皂苷相似的生理活性。成分为:

1.刺五加含超氧化歧化酶SOD (Superoxide dimutase)复合物,SOD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可以增强人体免疫以及抵抗自由基攻击的效果,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止老化及促进健康。

2.刺五加亦含有丰富的维他命以及矿物质。经过研究分析,刺五加中含有维生素A、B1、B2及C等维生素,以及锰、铜、镁、钴、镍、锌、铁、钠、钾、钙等矿物质成分。

3.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半乳糖、胡萝卜素。并且在配糖体的还原基中(酒精、乙醇、羟基等有机化合物结合成的化合物),还具有刺激性激素的作用,以及镇静和调整心肌能力的作用。

4.另含有芝麻脂素、木栓酮、皂苷、真皮素、刺五加苷、非芳香性不饱和有机酸等物质。芝麻脂素(Sesamin)具有止咳、袪痰效果,也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刺五加C为乙基半乳糖PM。刺五加甘D及E为紫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 的双醣PM。

其主要活性成分被认为是刺五加甙B和刺五加甙E。

五加皮药材性状

根茎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表面灰褐色,有皱纹;上端有不定芽发育的细枝。根圆柱形,多分枝,常扭曲,长3.5~12cm,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皮薄,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脾、肾、心经。

五加皮药理作用

功能: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久服"轻身耐劳"。

刺五加含有值得注意的成分---刺五加甙,其能刺激精神和身体活力。众多关于刺五加的科学出版物已证明了其抗疲劳作用,增强持久力和能力,增加机敏和学习能力。众多用法都已在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刺五加是病后康复,承受过多压力或紧张,工作过量,慢性病导致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那些需要达到生理和心理性能高峰的人中非常受欢迎的自我药疗药物。目前同样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报道指出其具有支援免疫系统,恢复非正常低血压,改善循环系统,使紊乱的糖脂代谢正常化,肝部,睾丸,骨密度和其它重要器官的合成代谢的功效。

1. 预防压力所至疾病

刺五加含有刺五加甙,其对肾上腺具有良好的作用,这个微小的腺体位于肾上部并分泌抵抗疲劳的荷尔蒙。服用刺五加被认为可推进机体解决从热暴露到工作过度的生理压力。并且增强抵御疾病能力。以及人体的全面精力水平。

2. 抵抗疲劳和恢复精力

刺五加甙显示出可提高敏锐度和物理耐力,却没有含咖啡因产品具有的效力减退。研究显示刺五加甙可改善运动肌肉对氧的使用。这意味着人体可维持更久的有氧运动并更快从运动疲劳中恢复。苏联的初步研究显示其在该用途上可能是十分有效的。

3. 刺激机体免疫力

刺五加提取物显示可刺激细胞免疫力。研究发现其可刺激T-细胞产生,特别是助手细胞。因此刺五加被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德国科学家曾发现该草药可能对治疗AIDS的早期阶段有很大帮助。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上升数量的助手细胞和细胞毒素T细胞的协作作用

来减缓病毒的扩散。

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对于脾肾脏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

五加皮剂量

每天可服用2-3克干燥,粉末状的根和根状茎。以刺五加甙B和E为标准的浓缩固体提取物每天服用300-400mg也比较合适,也可服用酒精提取物,8-10ml分2-3次服用。历史上,一般持续服用刺五加甙六至八个星期,然后停止一至二星期再恢复服用。

五加皮刺五加浸膏

中药名称:刺五加浸膏

拼音名:Ciwujia Jingao

英文名:EXTRACTUM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性状:黑褐色的稠膏状物;具刺五加特殊香气,味略苦涩。

鉴别:取本品0.5g,加乙醇20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 ,加3%碳酸钠溶液1ml 与新制的重氮对硝基苯胺试液1~2滴,即显红色;另取滤液1ml ,加5%亚硝酸钠溶液3~5滴与10%硝酸铝溶液3~5滴,稍放置,加氢氧化钠试液2ml,即显红棕色。

处方:刺五加(粗粉)1000g75%乙醇适量

制法:取刺五加粗粉,加7 倍量的75%乙醇,加热连续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50g,即得。

检查:方法有两种。一、干燥失重:取本品0.5g,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0%(附录ⅨG)。二、铁盐:取本品0.5g,置坩埚中,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ml 使湿润,用小火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1ml 与水15ml,搅拌使溶解,移置50ml钠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35ml,依法检查,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1.5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深(0.003%)。

浸出物:取本品约2.5g,精密称定,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甲醇50ml作溶剂,浸出物不得少于60.0%。

功能与主治;同刺五加。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0.3~0.45g,一日3 次。

贮藏:密封。

安全性

关于服用刺五加的副作用报道极少。无论如何,副作用通常在较高剂量(每天三次,每次4.56ml)时出现,其中包括失眠,过敏,忧郁和焦虑。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志愿者报道在使用刺五加后会出现心包疼痛,头痛,心悸和血压上升。极少数使用者会出现短暂的轻微腹泻。

在动物身上进行的毒理实验已证实刺五加提取物事实上是无毒的。刺五加33%乙醇提取物的LD50(50%致死剂量)为14.5ml/kg或20.0ml/kg。而且在以日常剂量5.0ml/kg服用刺五加33%乙醇提取物的小鼠身上没有发现任何长期毒性。人体研究已证实刺五加提取物(33%乙醇)是非常容易承受而且其副作用非常罕见。

五加叶

五加叶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无梗五加的嫩茎叶。无梗五加叶为灌木,高至4米,枝上有锥形硬刺或无刺。花暗紫色,几无柄。果黑色,阔椭圆形,长1-1.4厘米。花期8月。分布东北等地。采收春季初发的嫩茎叶,入沸水锅焯过,清水浸泡,炒食或做汤,也可晒干菜。

刺五加叶含多种刺木骨甙,每百克可食部含胡罗卜素5.4毫克,维生素B2 0.52毫克,维生素C 121毫克等。无梗五加叶含强心甙0.228%,挥发油0.1%,还有皂甙等。

功效:[日华子本草]载:“治皮肤风,可作蔬菜食。”生草药性备要]载:“熬跌打,消肿

痛”。

刺五加提取物

名称:刺五加提取物

规格:刺五加甙B+E:0.8%,1.0%,1.2%,1.5%HPLC

功能:

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流变特性和改善微循环。

2、改善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的血液流变特性。

3、对神经功能兴奋和抑制双向调节;镇静、抑制自发活动、催眠、抗惊厥。

4、临床上具有抗疲劳,促进男性生殖系统健康作用。

5、治疗抑郁症、脑血栓、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6、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东北刺五加果

东北刺五加果能增加睡眠,对心悸、健忘、乏力等症状,刺五加的作用与人参相似。刺五加有扶正固本、养血安神、滋补强壮之功能,主要药效成分含水量多种糖甙、丁香甙、香豆精甙、多糖及果酸,是治疗体虚、咳嗽、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的良药。古代曾有“宁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之说,对刺五加给予极高的评价。

[]神经衰弱喝点刺五加

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体倦乏力的情况,有些人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专家陈建国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几片薄片泡水代茶饮,也可以泡酒喝,对于神经衰弱严重的病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五味子15克,合欢皮15克,菌灵芝30克(先熬),酸枣仁15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刺五加30克,磁石40克,水煎服。

服用一段时间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疗失眠、降血压、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但该药有毒,易引起心肾功能损害。另外,阴虚火旺者忌用。

刺五加的食用价值

缓解疲劳的刺五加五味茶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制作:将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当茶饮,随冲随饮,每日l剂。

功效:补肾强志,养心安神。适用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较好的抗衰老、抗疲劳及强壮作用。能增强体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用。此茶配以具有养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较好的益智强心,养心安神功效。

其他食谱:

(1)凉拌五加叶:嫩五加叶250克,配以精盐、味精、蒜、麻油等制成。含有丰富的胡罗卜素、维生素C,有增强身体防病能力的作用,强身健体。

(2)五加叶鸡汤:嫩五加叶150克,鸡蛋2只。配以精盐、味精、葱、素油制成。适用于体虚、肿痛、咽痛、目赤,风疹等病症。

(3)刺五加炒鸡蛋:刺五加250克,鸡蛋2-3个,刺五加茎叶简至用手可掐断,水清洗后配以精盐、、蒜、植物油。配以鸡蛋可以降低刺五加的味道,适合初次使用者清凉可口的凉拌刺五加

原料:刺五加嫩茎500克,适量精盐、味精、生抽、醋、花椒油、辣椒油、蒜蓉。

制作:将刺五加嫩茎在沸水中焯半分钟立即捞出,将水沥干备用;

将刺五加嫩茎切成小段(若茎较短则不用切),放入精盐、味精、生抽、醋、花椒油、辣椒油、蒜蓉,调拌均匀即可上盘食用。

功效:清热祛火,增强食欲。

刺五加新用途

刺五加片为现代研制的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由刺五加一味药制成,有补中益气、健脾补肾,安神醒脑功效。传统应用于失眠梦多、体倦乏力、食欲欠佳、腰膝酸软等病症。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还有许多新功用。

1、黄褐斑: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3-6个疗程可显效,该品能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得到足够的气血运行和正常营养,从而达到润五脏、悦颜色之目的。

2、辅助治疗心律失常: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为1疗程。刺五加可“补中、益精,强意志”,调养心脾,对于心气虚乏所致该病有良效。

3、低血压:每日口服刺五加片3次,每次3片,治疗90天后观察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服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对照组。

4、足跟痛: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直到痊愈止。刺五加能“益气补肾、坚筋骨,强腰膝”,可治“两脚疼痹风弱”。

刺五加

别名:刺拐棒、老虎镣子、刺木棒、坎拐棒子

拉丁植物名: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Maxi-m.]

动植物形态

五加科落叶灌木,高达2m。茎通常密生细长倒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5-12cm,有细刺或无刺;小叶5,稀4或3,小叶柄长0.5-2cm,被褐色毛;叶片椭圆状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13cm,宽2-6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楔形,上面暗绿以,下面淡绿以,沿脉上密生淡褐色毛,边缘具重锯齿或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单个或2-4聚一成稀疏的圆锥花序,总花梗长达8cm;花梗1-2cm;萼筒绿色,与子房合生,萼齿5;花瓣5,卵形,黄色带紫;雄蕊5;子房5室。花柱细柱状。核果浆果状,紫黑色,近球形,花柱宿存。种子4-6,扁平,新月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根、根茎或茎叶。

功效分类:补肾强腰药;益气安神药;活血通络药

功效:补肾强腰;益气安神;活血通络

性味归经:味微苦、辛、性温;归脾、肾、心经

主治:肾虚体弱;腰膝酸软;小儿行迟;脾虚乏力;气虚浮肿;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健忘;胸痹疼痛;风寒湿痹;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采收和储藏:人工栽培的分蘖株要生长3-4年后采收,实生苗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采收。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采收根、根茎及茎,去掉泥土,切成30-40cm长,晒干后捆成小捆,或切成5cm长小段,晒干后装袋保存。药用叶可在8月采摘,干燥后保存。有的地区夏、秋两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后,放干燥处贮存。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饮片性状:为不规则形的薄片。切面黄白色,显纤维性,周边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刺五加对家兔脑电图有轻度激活作用,可减弱水合氯醛、巴比妥钠和氯丙唪的抑制作用[1]。但另有报道,给小鼠1次腹腔注射刺五加水提取物40mg/kg、160mg/kg、320mg/kg,或每日腹腔注射80mg/kg、160mg/kg,连续4-5d,均可出现镇静作用,减少环已巴比妥睡眠潜伏期,延长其睡眠时间;连续给花镇静作用更强[2]。刺五加花果挥发油乳剂、醇提取物或水提取物5ml-kg(1g生药/ml)腹腔注身均可明显延长上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3]。腹腔注射刺五加醇浸膏、水溶液10g/kg能明显抑制苯甲酸钠咖啡因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增加。腹腔注射50%醇浸膏的水溶多糖0.5ml/只,能显著延长印防已毒素引起的小鼠惊劂的潜伏期[4]。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机量尚不清楚,但其抑制作用是抑制了某些药物代谢酶[2],其兴奋作用不同于苯丙胺类化合物,不影响正常睡眠过程,但与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及剂量大小有关[1]。用刺五加喂养老年大鼠2个月后,能使纹状体,中脑和延脑中MAO-B(单胺氧化酶B)活性明显下降,但使下丘脑MAO-A活性上升22%。提示刺五加可能是通过改变某些脑区MAO及其同工酶活性,影响单胺类介质水平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5]。

2、对非特异性刺激的作用(1)抗疲劳作用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及刺五加总甙对多种疲劳动物模型均有抗疲劳作用,总甙的作用较根的提取物为强,也较人参提取物及人参总甙强[6]。小鼠制动后观察虚脱出现时间结果表明,刺五加粗甙有明显抗劳作用,刺五加甙E效果最好[7]。给小鼠灌胃刺五加浸膏劳作用[4]。给大鼠腹腔注射刺五加总甙15mg/kg,游泳后休息1h可消除全部氧俩,而对照组大胆鼠氧耗量仍高于正常值62%。给刺五加总甙大鼠游泳2h后,可部分预防肌肉内ATP、糖原和磷酸盐的减少以及乳酸、丙酮酸的增加[8]。每日服刺五加茎皮水提取物500mg/kg,共21d,或以其水提取物中得到的丁香树脂酚-二-O-β-D-葡萄糖甙50mg/kg,连服18d,均能显著延长大鼠负荷游泳时间[9]。从小鼠爬绳试验测得刺五加总甙有兴奋作用,抗疲劳作用[1,5,7]。强近小鼠剧烈摆动(振荡)4h,以产生疲劳状态,于摆动前灌胃刺五加水提取物250mg/kg500mg/kg、1000mg/kg,均能明显防止因摆动引起小鼠身体和抓握紧张性以及肛温的下降。摆动后给或,加速小鼠上述变化的恢复,但对探查运动、自发运动和运动胁调的减少没有作用。水提取物对疲劳的预防作用比促进恢复作用更强。给小鼠灌胃丁香甙100mg/lg可明显防止小鼠因摆动引起的抓握紧张性和探查运动的减少;50mg/kg、100mg/kg能加速上述活动的恢复;100mg/ht能加速自主活动的恢复。丁香甙对疲劳的预防作用和促进恢复作用基本相同。给小鼠灌胃丁香树脂酚-二-O-葡萄糖甙25mg/kg、50mg/kg、100mg/kg,能防止小鼠摆动后探查活动和自主活动的减少,25mg/kg、100mg/kg剂量量能加速上述活动的恢复,其促进恢复作用比预防作用强[10],将小鼠强近悬吊30-60min,悬吊后立即给小鼠灌胃刺五加提取物500mg/kg、丁香甙100mg/kg、丁香树脂酚-二-O-葡萄糖甙500mg/kg,每日悬吊给药1次,连续9d,造成慢性应激引起小鼠疲劳状态,结果,水提取物和丁香甙对上述应激小鼠性行为减少及肛温降结果,水提取物和丁香甙对上述应激小鼠性行为减少及肛温降低有保护作用;丁香树脂酚-二-O-β-D-葡萄糖甙对上述小鼠性行为减少,肛温降低及记忆恢复障碍和肾上腺增大均有保护作用,但对肾上腺、下

丘脑部位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增加,肾上腺和血清中皮质酮含量无明显改变[11]。

中药化学成分

根含刺五加甙(eleutheroside)A、B、B1、C、D、E,刺五加甙A即是胡萝卜甙(daucosterol),刺五加甙B即是丁香甙(syringin)[1,2];根还含芥子醛葡萄糖甙(sinapaldehyde glu-coside),松柏醛葡萄糖甙(coniferaldehyde glucoside),松柏甙(coniferin)[3]鹅掌楸甙(liriodemdrin),苦杏仁甙(amygdlin)[4],3β-[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β-D-吡喃半乳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6α-羟基-β-D-galact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ronopyranosyl]-16-hydroxy-13β,28-epoxyoleanane],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α-L-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6-α-羟基-13β,28-环氧齐墩果烷{3β-[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4)[O-α-L-rhamn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x)-O-β-D-glucoronopyranosyl]-16α-hydroxy-13β,28-epoxyoleanane}[5],芝麻素(seasamin)[4],松柏醛(coniferylaldehyde),香草醛(vanillin),异秦皮定(isofraxidin),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羟基苯甲酸(hydroxybenzo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6],1,5-二-O-咖啡酰奎宁酸(1,5-di-O-caffeoylquinic acid)[3],油酸甲酯(methyloleate),油酸已酯(ethyloleate),10,13-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0,13-oc-tadecadienoic acid ethyl ester),9-11-十八碳二烯酸(9,11-oc-tadecadienoic acid),十六碳三烯酸(hexadecatrieno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7],硬脂酸(stear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c acid)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4]。

根另含具免疫促进作用的碱溶性刺五加多糖AS-Ⅱ、AS-Ⅲ[8]及水溶性刺五加多糖PES-A、PES-B[9]。

茎皮含异秦皮定-7-O-β-D-葡萄糖甙(isofraxidin-7-O-β-D-glucoside)即刺五加甙B1,丁香甙,右旋-丁香脂酚-二-O-β-D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d-di-O-β-D-glucoside),右旋-丁香树脂酚-O-β-D-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O-β-D-glucoside),右旋-松脂酚-二-O-β-D-葡萄糖甙(pinoresinol-di-O-β-D-glucoside),右旋-松脂酚-O-β-D-葡萄糖甙(medioresinol-di-O-β-D-glucoside),右旋-杜仲松脂酚-二-O-β-D-葡萄糖甙(medioresinol-di-O-β-D-glucoside),异秦皮定、绿原酸及2,6-二甲氧基苯醌(2,6-dimethoxybenzoquinone)[10]。

叶含三萜皂甙:刺五加甙I、K、L、M[11],刺五加叶甙(ciwu-jianoside)A1、A2、A3、B、C1、C2、C3、C4、D1、D2、D3、E,常春藤皮甙B(hederasaponinB)齐墩果酸-3-α-吡喃鼠李糖基(1→2)-O-α-吡喃阿拉伯糖甙[3-O-α-rhamnopyranosyl(1→2)-arabin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及30-去甲-12,20(29)-齐墩果二烯-28-酸-3-O-α-吡喃阿拉伯糖甙[3-O-α-arabinopyranosyl-30-norolean-12,20(29)-dien-28-oic acid](12,13)。叶还含金丝桃甙(hyperin)[14]。

树皮含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 benzoic acid)[15]。

出处:《中华本草》

刺五加事件

国家公布了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黑龙江完达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导致部分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记者昨从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悉,我省尚没有接到这两个批次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但“刺五加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报告已累计接到150例。

[]食疗价值

五加科木本植物刺五加的根及根茎。又称五加。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陕西

等地。夏、秋采收,剥取皮部,晒干。切段用。

[性能]味甘、辛,性温。能补气益肾,安神益智,祛风湿,强筋骨。

[参考]含多种刺五加甙、多糖、芝麻素、有机酸、锌、铁、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减轻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各种有害刺激因素对机体的损富,并有抗疲劳作用;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作用,其兴奋作用较人参强,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效率;能兴奋性腺,提高性机能;对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有保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抗炎、抗利尿作用;有降低血糖,调节血压和祛痰、镇咳作用;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

[用途]用于气虚,体倦乏力,短气自汗;肾阳虚,阳痿早泄,尿频,腰膝酸软;肝肾不足,失眠健忘,智力减退;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用法]一日5~10g。浸酒,煎汤,研末,泡茶等。

[附方]

1,五加羊藿酒:刺五加、淫羊藿各等分。用4~5倍药量的白酒浸渍。每次饮1~2杯。

本方以刺五加补气益肾,淫羊藿温肾壮阳。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软,体倦乏力。亦可用于久患风湿,肢节酸痛。

2,刺五加粉:刺五加、杜仲各等分。共研为细末。每次3~5g,用酒或温水送服。

源于《卫生家宝》(原方称散)。本方用二者补肝肾,强筋骨;杜仲尤善壮腰止痛。用于肾虚腰痛,下肢痿软无力。

3,刺五加饮:刺五加100g,远志60g。共研为细末。每次3~5g,用温水送服。

源于《瑞竹堂经验方》(原方为丸)。本方用刺五加补气、安神益智,以远志安神。用于气虚乏力,少食,失眠健忘。

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1907269.html, 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周蕾王梦楠朱霄程慧敏王语馨杜帆郭冷秋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08期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刺五加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研究文献,阐 述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刺五加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具有改善睡眠、增强学习记忆、抗抑郁、抗帕金森病等作用和临床应用,但关于刺五加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以期为刺五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刺五加;中枢神经系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5.5;R284;R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 10.3969/j.issn.1674-070X.2018.08.028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about the effect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last decade and reveals that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for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re saponins and flavonoids. For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canthopanax senticosushas sever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enhancing learning and memory, anti-depression, and anti-Parkinson.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on various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remains elusive. This paper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Keywords〕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cus(Rupr.Et Maxim.)Harms是伞形目五加科植物,为东北道地药材,其根茎、树皮、果实均可药用。刺五加内含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他多种化学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作用。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刺五加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研究文献,阐述刺五加在神经系统方面发挥作用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为深入研究刺五加临床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为刺五加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1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活性的化学成分 1.1 皂苷类化合物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刺五加栽培的适宜条件、繁育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采收的具体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抚顺地区刺五加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 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适宜地块 野生刺五加多分布在林下或林缘腐殖土中。人工繁育、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土层厚的荒山坡地、林边空地、溪流两侧为主,也可选 择房前屋后的园田地或耕地。 4繁殖方式 4.1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4.1.1种子的采收与处理 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漂洗出 成熟饱满的种子。播种用刺五加种子千粒重为10.4-11.4 克,种子用多菌灵或百毒清 300 倍液消毒后用 3 倍量的湿沙混拌均匀在 10-20 度左右温度下沙藏 3 个月,每隔 7-10 天翻动一次,约有 50%左右的种子裂口时移至 3 度以下低温储藏 2 个月左右。 4.1.2播种 4.1.2.1选地整地 育苗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质壤土,地势要平坦、高燥。深翻25—30 厘米,施足底肥。南北向或东西向作床,床宽100—120 厘米,床高 15—20 厘米,床长视其地块情况,有利于灌水排水即可。床土细碎,床面平整。 4.1.2.2播种 于 4 月中旬播种。播前浇透底水。采用横床开沟条播,按行距10— 15 厘米开沟,沟深4—5 厘米,将沟底压平,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种子间距

刺五加、五味子的功效

刺五加的功效: 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对于脾肾脏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 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脾、肾、心经。 功能:近代医学研究证明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久服"轻身耐劳"。 刺五加含有值得注意的成分---刺五加甙,其能刺激精神和身体活力。众多关于刺五加的科学出版物已证明了其抗疲劳作用,增强持久力和能力,增加机敏和学习能力。众多用法都已在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刺五加是病后康复,承受过多压力或紧张,工作过量,慢性病导致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那些需要达到生理和心理性能高峰的人中非常受欢迎的自我药疗药物。目前同样有相当可观数量的报道指出其具有支援免疫系统,恢复非正常低血压,改善循环系统,使紊乱的糖脂代谢正常化,肝部,睾丸,骨密度和其它重要器官的合成代谢的功效。 刺五加的作用: 1、预防压力所至疾病 刺五加含有刺五加甙,其对肾上腺具有良好的作用,这个微小的腺体位于肾上部并分泌抵抗疲劳的荷尔蒙。服用刺五加被认为可推进机体解决从热暴露到工作过度的生理压力。并且增强抵御疾病能力。以及人体的全面精力水平。 2、抵抗疲劳和恢复精力 刺五加甙显示出可提高敏锐度和物理耐力,却没有含咖啡因产品具有的效力减退。研究显示刺五加甙可改善运动肌肉对氧的使用。这意味着人体可维持更久的有氧运动并更快从运动疲劳中恢复。苏联的初步研究显示其在该用途上可能是十分有效的。 3、刺激机体免疫力 刺五加提取物显示可刺激细胞免疫力。研究发现其可刺激T-细胞产生,特别是助手细胞。因此刺五加被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德国科学家曾发现该草药可能对治疗AIDS的早期阶段有很大帮助。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上升数量的助手细胞和细胞毒素T细胞的协作作用来减缓病毒的扩散。 神经衰弱喝点刺五加编辑本段回目录 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体倦乏力的情况,有些人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专家陈建国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刺五加栽培的适宜条件、繁育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采收的具体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xx 地区刺五加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适宜地块 野生刺五加多分布在林下或林缘腐殖土中。人工繁育、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土层厚的荒山坡地、林边空地、溪流两侧为主,也可选择房前屋后的园田地或耕地。 4 繁殖方式 4.1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4.1.1 种子的采收与处理 8 月下旬至9 月中旬,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漂洗出成熟饱满的种子。播种用刺五加种子千粒重为10.4-11.4 克,种子用多菌灵或百毒清300 倍液消毒后用3 倍量的湿沙混拌均匀在10-20 度左右温度下沙藏3 个月,每隔7-10天翻动一次,约有50%左右的种子裂口时移至3 度以下低温储藏2 个月左右。 4.1.2 播种 4.1.2.1 选地整地 育苗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质壤土,地势要平坦、高燥。深翻25—30 厘米,施足底肥。南北向或东西向作床,床宽100—120 厘米,床高15—20 厘米,床长视其地块情况,有利于灌水排水即可。床土细碎,床面平整。 4.1.2.2 播种 于 4 月中旬播种。播前浇透底水。采用横床开沟条播,按行距10—15 厘米开沟,沟深4—5 厘米,将沟底压平,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种子间距离2厘米左右;也可按株行距8厘米X8厘米穴播,每穴播种子2—3粒。播后覆土2—3 厘米,稍压。床面用落叶或稻草覆盖3-5 厘米保湿。 4.1.2.3 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撤掉覆盖物,适量浇水保持床面湿润,5-7 天浇一次水,立秋后不再浇水。 除草主要靠人工用手拔草。除早、除小、除了,整个苗期床面要保持无杂草。作业道及床帮上草铲除后要清理出田外,保持床间清洁。除草时可用小铁钩将行间土壤钩松,注意不要伤及小苗根部。 追肥。为培养壮苗,生长前期适当追施一些含氮量高的肥料,生长后期适当追施一些含磷钾多的肥料。 4.1.2.4 出圃 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皆可出圃栽植。 4.2 无性繁殖

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

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 朱爱国 黄泥河林业局

刺五加育苗及栽培技术 摘要:刺五加为重要中药材,其嫩茎叶又是味道鲜美的山野菜。本文从种子采集、调剂、实生苗育苗、栽培、管理、采收等放苗介绍了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 关键词:刺五加、栽培技术 1种子育苗 1.1种子的采集、调制及层积 刺五加果实8月下旬开始成熟,在9月上旬分别采集长梗五加、短梗五加的成熟球果。采收的球果应立即放容器中揉搓,用清水清洗,漂净果肉、果皮、瘪种及杂质,将沉于容器底部的种子涝起,沥干水分,置于背阴处的苇席上阴干,不得暴晒或用火坑烘干。 于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播种前17周)用清水浸种4d,每天换水,再用50×10的赤毒素液浸泡1d后捞出,混3倍细河沙拌均。先进行2个月后将种子取出,置温棚中处理3-5d,当有30%的种子裂嘴吐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1.2播种育苗 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刺五加播种地要施足基肥,结合翻地每公顷施用腐熟厩肥75㎡。要求床地细,床面平。在做好苗床上按行距20㎝开宽5㎝的沟,沟深3㎝,播种后覆地镇压。有条件应覆盖草帘,并适量浇水,以保持床面

湿润。播种量视种子质量而定,一般刺五加种子成熟度只有50%左右,播种时应根据种子的优良成熟度确定。一般要求每平方米出苗150-200株,即每沟有40粒优良种子即可。刺五加虽然耐寒,但幼苗出土时易遭晚霜冻害,出苗后应防晚霜冻。 1.3田间管理 在刺五加幼苗出齐、长出3片真叶时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间苗,每平方米留苗100-150株。应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刺五加抗性较强,播种的幼苗很少发生病虫害。 3栽培 于春季发芽前(5月份),按50㎝X100㎝的株行距,直接于造林地中。栽植后的每穴刺五加可发出多个萌芽,可任其生长。在秋季进行修剪,每株保留5个左右的萌条为宜。 刺五加虽较耐庇荫,但幼苗时需要充足的阳光。要及时对林地进行抚育,割除影响剌五加生长的杂草、藤、灌。 3收获 刺五加幼苗定植后,萌条长至50㎝时可视市场的需要及行情,进行摘叶加工绿色出菜或茶叶,秋季落叶后可将剪除的茎干销售。 市场根皮价格好时,视株丛小,采取侧面刨开法,将大丛的2/3的根、小丛的1/2的根刨出,取根后,要回真周转的腐殖土,埋严踏实,让保留的部分根系继续生长萌发。

刺五加的副作用

刺五加的副作用 *导读:刺五加是治疗失眠的中药,不少人食用时会担心刺五加的副作用,其实关于刺五加的副作用的报道极少,到底刺五加有没有副作用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刺五加的副作用 刺五加全身是宝。古有宁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之说。它是一种很好的固本强壮的药物,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高血压、低血压、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心血管疾病,而且具有抗癌等作用。阴虚火旺者慎服。 关于服用刺五加的副作用报道极少。无论如何,副作用通常在较高剂量(每天三次,每次4.56ml)时出现,其中包括失眠,过敏,忧郁和焦虑。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志愿者报道在使用刺五加后会出现心包疼痛,头痛,心悸和血压上升。极少数使用者会出现短暂的轻微腹泻。

刺五加总甙给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4.75g/kg.刺五加总黄酮的半数致死量为89.8mg/kg。刺五加毒性很小,实验动物连续服刺五加提取物数月无毒性反应,终生服药亦能耐受。连续服药六个月除能延长平均寿命外,未发现胚胎毒性或致畸作用。 临床应用本品,人长期服用刺五加毒性甚小,且不影响入睡和正常睡眠。临床上曾有使用细柱五加根皮炖猪肚治疗关节痛,因用药过量(为正常用量的5.4~13.5倍)中毒,引起中毒性视神经乳头炎及多发性神经炎的报告。 刺五加的作用特点与人参基本相同,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作用,有中枢兴奋、抗应激、促进肝的再生能力、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促进性腺及降低血压等作用,长期服用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刺五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制剂剂型改变引起的。

大多数中药由于剂型的改变(尤其改成注射剂后)产生许多不良反应,这是由于中药成分较复杂,许多未知或已知但无法去除的成分单一或共同作用于血液的某种成分引起不良反应。而口服药的吸收还要经过肝脏解毒代谢等过程,故比较安全。 但中药注射液并不是不能用,它的特点是较口服药起效快,上市的中药注射液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相对安全的,一般注射液只短期用药(3~5天,最多2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是较低的。话说回来,用药不能过量,刺五加片在风热外感时应停服,否则有咽干等不适感觉。 提醒大家任何药疗食材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以免给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 刺五加也有南北之分哦,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倒卵叶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倒卵叶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倒卵叶五加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倒卵叶五加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具体情况。 【别名】 老虎刺、蛇不过、倒刨牛、母猪刺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倒卵叶五加的根或茎。 【原形态】 直立灌木。小枝无毛,节上有刺1-2个;刺细长下弯,基部不膨大。叶有5小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细长,长2.5-5cm,有时枝上部的近于无柄,无毛,无刺;小时片倒卵形,长2.5-5cm,宽1.5-2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下

面黄绿色或灰白色,边缘近全缘或先端有数个锯齿,侧脉约4对,网脉上面下陷;无小叶柄或几无小叶柄。伞形花序1-2个或几个顶生在长枝上或短枝上,直径3-4cm,有花多数;总花梗、花梗均无毛;萼无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先端尖,开花时反曲;雄蕊5;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椭圆状卵球形,有5棱,花柱宿存。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m的灌丛和山坡路边。 【化学成份】 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丁香甙(syringin),黄酮甙,多糖类等。 【性味】 味甘;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补肾宁心;舒筋活络。主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阳痿;失眠多梦;健忘;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摘录】 《中华本草》

以上为各位介绍的就是倒卵叶五加的功效和作用,如果要食用倒卵叶五加的话,最好咨询一下中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刺五加

刺五加 中文学名:乌蔹莓五加(见彩图) 简介: 拉丁名称:Radix Acanthopanacis Senticosl 英文名称:Manyprickle Acathopanax Root 中文学名:刺五加、五加参 第二学名:Acanthopanax Extract 别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俗名 Ciwujia 科属:五加科五加属 使用部位:根和根状茎 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B1。 医书记载 刺五加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虾夷五加,而在前苏联又称为西伯利亚人参。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 《名医别录》认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 刺五加于《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记载,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 植物形态 正式学名为 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Ruper.et Maxim.) Maxim. 为最早公开使用之名称。保留学名为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er.et Maxim.) Harms. 为最早之植物名,目前仍广泛被中国科学家使用。第一学名为 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Extract。 落叶灌木,高1~6m。茎密生细长倒刺。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稀4或3,边缘具尖锐重锯齿或锯齿。伞形花序顶生,单一或2~4个聚生,花多而密;花萼具5齿;花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或卵形,干后具5棱,有宿存花柱。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主产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北京、山西、河南等地。 炮制 春、秋季采挖,去泥土,晒干。《本草述钩元》:五加皮,剥去骨,阴干酒洗,或用姜汁制。 化学成分 从刺五加根茎中分离得到七种配醣体(刺五加甘Elentheroside),A、B、C、D、E、F、G七种。Eleutheroside于根部含 0.6-0.9 %,于茎部含 0.6-1.5 %,此外还含有多糖和异

中医中药治疗瘢痕

中医中药治疗瘢痕 中医药对瘢痕治疗研究历史悠久,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中医认为,瘢痕多因先天因素或金刀所伤,水火烫伤,余毒未净,受外邪侵入肌肤引起,在治疗上应重视局部与整体密切联系的整体观点。主要治疗方法有内治法,如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生脉散加味、消积排通汤和通脉灵片剂口服等;外治法,这是治疗瘢痕的主要方法,如采用黑布药膏贴法、鸦胆子软膏、瘢痕止痒软化膏外用等;内外治结合法,如内服消积排通汤,外用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表明,中药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促进肉芽组织上皮化、瘢痕组织内血液和营养供应等方面均有影响,对瘢痕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开发出积雪草苷软膏、丹芎瘢痕涂膜及瘢痕止痒软膏等中药制剂用于临床。 治疗疤痕疙瘩的良方 外用: 1用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 尽量避免洗澡,如因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将三七粉直接涂在创面上,数日结茄。 治疗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 2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

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抑制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 3因瘢痕多见于局部,故外治法更为常用。 刘氏采用复方艾叶煎浸洗及丁艾油外涂方法,对减轻瘢痕增生,止痒止痛具有较好疗效。 (复方艾叶煎由艾叶15g,老松皮30g,威灵仙15g,红花10g,煎汤3000ml。丁艾油:艾叶30g,丁香50g,红花20g,冰片6g,前两味水煎至1000ml 后蒸馏提取挥发油300ml;红花用70%乙醇100ml浸泡、渗滤;冰片溶于醇液;三者按1∶1∶1混合而成)。 4、丹参除瘢痕:唐代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一贴奇秒的“灭瘢方”,仅由丹参、羊脂二味药物组成。 中医认为瘢痕的产生,主要是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毒气残留所致。丹参能宣通运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瘢痕疙瘩属结缔组织增生,为烧烫伤、手术及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严重的还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采用丹参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样可取得较好效果。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叫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此法简单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刺五加泡水喝的功效

刺五加泡水喝的功效_刺五加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神经衰弱喝点刺五加 秋天里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体倦乏力的情况,有些人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而且记忆力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专家陈建国指出,中老年人在秋天不妨服用些刺五加,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好处。 刺五加的服用方法有很多,可以取几片薄片泡水代茶饮,也可以泡酒喝,对于神经衰弱严重的病人可以尝试以下的服用方法,夜交藤30克,五味子15克,合欢皮15克,菌灵芝30克(先熬),酸枣仁15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刺五加30克,磁石40克,水煎服。 服用一段时间刺五加,可以起到治疗失眠、降血压、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但该药有毒,易引起心肾功能损害。另外,阴虚火旺者忌用。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刺五加的食用价值缓解疲劳的刺五加五味茶 原料:刺五加15g,五味子6g。 制作:将刺五加、五味子同置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闷15分钟即可。当茶饮,随冲随饮,每日l剂。 功效:补肾强志,养心安神。适用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较好的抗衰老、抗疲劳及强壮作用。能增强体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用。此茶配以具有养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较好的益智强心,养心安神功效。 其他食谱: (1)凉拌五加叶:嫩五加叶250克,配以精盐、味精、蒜、麻油等制成。含有丰富的胡罗卜素、维生素C,有增强身体防病能力的作用,强身健体。 (2)五加叶鸡汤:嫩五加叶150克,鸡蛋2只。配以精盐、味精、葱、素油制成。适用于体虚、肿痛、咽痛、目赤,风疹等病症。 (3)刺五加炒鸡蛋:刺五加250克,鸡蛋2-3个,刺五加茎叶简至用手可掐断,水清洗后配以精盐、、蒜、植物油。配以鸡蛋可以降低刺五加的味道,适合初次使用者清凉可口的凉拌刺五加 原料:刺五加嫩茎500克,适量精盐、味精、生抽、醋、花椒油、辣椒油、蒜蓉。 制作:将刺五加嫩茎在沸水中焯半分钟立即捞出,将水沥干备用; 将刺五加嫩茎切成小段(若茎较短则不用切),放入精盐、味精、生抽、醋、花椒油、辣椒油、蒜蓉,调拌均匀即可上盘食用。 功效:清热祛火,增强食欲。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概述: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对于脾肾脏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 古籍关于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的描述,刺五加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刺五加功效与作用 刺五加的功效: 刺五加又名五加参,别名:五加皮、刺拐棒、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B1。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刺五加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 刺五加 性味:味辛;苦;微甘;性温 归经:归肝经;肾经。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数点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为末敷。 1、刺五加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本品功能祛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可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腰膝酸痛等症,对肝肾不足有风湿者最为适用,可单用浸酒服,也可与羌活、秦艽、威灵仙等配伍应用。 2、刺五加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小儿行迟等症本品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可用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儿行迟等症,在临床应用上常与牛膝、木瓜、续断等药同用。 3、刺五加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又能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药同用。 刺五加的作用: 刺五加茶含多种甙,其中部分甙与人参皂甙有相似的生理活性,具有抗疲劳作用,是饮之有益的保健饮料。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刺五加含有多种五加甙、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刺五加甙的抗疲劳作用比人参还强)、抗癌,和调节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对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剌激的抵抗能力等药理作用。在神

刺五加栽培技术

刺五加栽培技术 文章导读:刺五加是药食两用的珍贵植物,其根、茎、皮均可入药,是我省名贵的中药材品种,其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功效。本文介绍了刺五加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坏人主要用途,从种子采收处理到育苗、栽植、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刺五加的栽培技术。 本文介绍了刺五加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坏人主要用途,从种子采收处理到育苗、栽植、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刺五加的栽培技术。 1 概述 刺五加(学名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为五加科刺五加属植物,落叶灌木,通常高1~2m。刺五加比较耐阴,常生长于针阔叶混交林或者阔叶林下,也常生于林缘、山坡灌丛及溪流附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 刺五加是药食两用的珍贵植物,其根、茎、皮均可入药,是我省名贵的中药材品种,其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功效。刺五加嫩叶可以

加工成刺五加茶,其嫩茎可以食用,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2 育苗 2.1 繁殖方法 2.1.1 种子繁殖 刺五加的果实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成熟,其果实采收后不能直接播种,需要经过一个冬季完成生理成熟过程后,种子才能发芽。 (1)种子采收处理。在9月中、下旬,当果实由黄褐色变为黑色且变软时采收。采收后首先进行筛选,除去杂质和秕种子,将果实放入冷水中浸泡1~2d,然后搓去果皮和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取沉底的饱满种子晾干。 处理时,把种子和湿砂按1:3的比例混拌均匀,放在室内堆藏一段时间,在背风向阳处挖深40cm、宽40cm、长度视种子量的多少而定的沟槽,沟槽底部铺上5cm厚的湿砂,然后将种砂混和物放到沟槽内,厚约30cm,上面再覆5cm厚的湿砂,最后覆上20cm厚的土壤,堆成丘状,覆土时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段草把,以利于通风。待到春天解冻后将种子取出,放在向阳处晾晒,每天翻动几次,当有30%以上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2)播种育苗。播种育苗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苗圃地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坡度不超过15°,农家的菜园地亦可。播种前做床,做成宽1.2m、长10m、高0.2m的苗床,床土要深翻耙细,结合整地,每667㎡施入优质农家肥2000kg,然后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床面稍干后,将处理好

常见药物成分及作用

(1)主要用于抗感染的药物: 单味药:黄连、黄柏、黄苓、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连翘等;复方:银翘解毒丸、黄连解毒汤等。(2 )抗寄生虫病药: 驱肠虫药:槟榔、苦楝皮、使君子、南瓜子、石榴皮、鹤草芽; 抗阿米巴药:白头翁、鸦胆子等; 抗疟药:常山、甜茶、青篙等;抗滴虫药:苦参、蛇床子等。 (3)抗肿瘤药: 主要有莪[e]术、薏苡仁、山豆根、斑蝥、野百合、冬凌草等。 (4)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有全身麻醉作用:洋金花; 有镇痛作用:延胡索、祖师麻、徐长卿; 有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夜交藤; 有抗惊厥作用:天麻、牛黄等单味药和复方柴胡桂枝汤; 有解热作用:柴胡、黄苓、葛根等及安宫牛黄九;有中枢兴奋作用:马钱子、五味子等。 (5)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有局部麻醉作用:草乌、蟾酥、细辛等; 主要显示骨骼肌松弛作用:八角枫、锡生藤、轮环藤等。 (6)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强心药:黄花夹竹桃(包括成分黄夹甙)、铃兰(包括铃兰毒甙)、附子(包括去甲乌药碱)与福寿草等单味药以及生脉散、人参四逆汤等复方; 抗冠心病心绞痛药:丹参(包括丹参素)、川芎(包括川芎嗪)、赤芍、红花、桑寄生、益母草以及复方冠心2号方、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抗心律不齐药:苦参、常山、灵芝、槲寄生等; 降血压药:杜仲、野菊花、臭梧桐、夏枯草、猪毛菜、罗布麻等, 升高血压抗休克药:枳实(包括其成分对羟弗林、N-甲基酪胺)、青皮等单味药及参附汤、生脉液、参 麦注射液等。 (7 )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有桔梗、艾叶、芸香草、矮地茶、满山红、金龙胆草等单味药及复方小青龙汤、复方灵芝等。 (8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有山渣、麦芽、枳实、陈皮、佛手、乌药、鸡内金、吴茱萸等单味药及复方甘楞散、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还有重点作用于肝胆系统的茵陈蒿汤、茵陈胆道汤、胆道排石汤、复方大柴胡汤及清胰汤等。 (9 )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 有木通、茯苓、猪苓、泽泻、玉米须等单味药及五苓散、排石汤等复方。 (10)具有子宫兴奋作用及抗生育作用的药物: 有当归、红花、牛膝、蒲黄、益母草等单味药及具有抗孕激素活性的莪术复方。 此外,还有能终止妊娠的姜黄及抗生育药棉子提取物棉酚等。 (11)主要具有调整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药物: 有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海藻、昆布、黄药子及对实验性甲状腺肿有一定作用的甲瘤丸;有显示降血糖作用的地黄、知母、山萸肉、地骨皮等单味药及玉泉丸、玉女煎、八味丸等复方。

浅谈刺五加

浅谈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的相关进程 陈舒影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辽宁.沈阳,110167) 摘要:本文章对刺五加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以及现代临床应用通过查阅文献 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和研究,为刺五加作为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丰富了食品化学研究内容,对充分利用我国的天然植物资源,并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刺五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进展 中药刺五加为五加科(Araliaceae)五加属(Acanthopanax)灌木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根茎和茎,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俄罗斯远东针叶林带,中国东北、河北及山西,日本和朝鲜的北方地区均有分布[1]。在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这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该药性温,味辛、微苦,无毒,入脾肾经,具补中,益精,坚精骨,强意志等功效。主要应用于脾肺气虚证、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健忘等症状。刺五加含有多种糖苷,为主要有效成分,还含有多糖、异秦皮定、绿原酸、芝麻素、硬脂酸、β-谷甾醇、白桦脂酸、苦杏仁苷等。因其明显的药理作用,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自1950年代以来,从草本考证、资源分布、引种繁殖、生药鉴定、化学成分、生化药理、制剂生产及临床等各方面进行了有计划的研究工作,对刺五加的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做了深入研究[2]。近年来,更是对其做了多方位的研究,并进一步推进了刺五加在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多方位多层次应用。 1、相关简介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茎或茎。中文学名:刺五加、五加参,别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生于山坡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主要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润透,切厚片,晒干,生用。本品根茎为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有分支。下部与根相接,表面灰棕色。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扭曲,有分支,直径0.3-1.5cm。表面有纵皱纹,弯曲处常有密集的横皱,皮孔明显。质地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辛,稍苦。药性干、微苦,温。归脾、肺、心、肾经。具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成分主要含有刺五加苷A、B、C、D、E等。其所含苷类成分有类似人参根中皂苷的生理活性。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 2、化学研究 刺五加根茎含有多种苷类及糖类,如三萜类皂苷、木脂素苷、鹅掌揪苷、异秦皮啶、芝麻脂素和多糖。其叶和花中含有黄酮,果实含有水溶性多糖,全株均含有挥发油[3]。刺五加的根和根茎主要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实验证明这也是刺五加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实验及研究,证实了刺五加含有的多种成分,并对其药理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探索。 2.1苷类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刺五加的别名: 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味辛,苦,微甘,性温。归经:归肝经,肾经。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数点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刺五加的功效: 1.可强身:刺五加可以提升最大耗氧量,增强运动的持续时间。 2.可补气:刺五加可提高人体的氧气吸收量(抗氧能力是维他命E的5倍) 3.能安神:人体在氧气吸收不足时,容易昏沉、打哈欠、产生卷怠感,刺五加为有氧物质,可以调节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二者趋于平衡,有益智和安神作用。 4.利生血:刺五加有扩张血管,改善大脑血量,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同时刺五加还可以抗疲劳、抗辐射、补虚弱、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并具有活血作用。 刺五加的作用 1.刺激机体免疫力; 刺五加提取物显示可刺激细胞免疫力。因此刺五加被用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 刺五加中含有维生素A、B1、B2及C等维生素,以及10多种矿物质成份。以及丰富的葡萄糖、半乳糖、胡萝卜素。 2.预防压力所至疾病; 刺五加含有刺五加甙,其对肾上腺具有良好的作用,服用刺五加被认为可推进机体解决

从热暴露到工作过度的生理压力。并且增强抵御疾病能力。以及人体的全面精力水平。 3.抵抗疲劳和恢复精力; 刺五加甙显示出可提高敏锐度和物理耐力,研究显示刺五加甙可改善运动肌肉对氧的使用。这意味着人体可维持更久的有氧运动并更快从运动疲劳中恢复。苏联的初步研究显示其在该用途上可能是十分有效的。 十大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影响,单独1次给药显示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连续给药则显示出强壮作用。刺五加不仅改善兴奋过程,而且也加强抑制过程,使抑制趋于集中,使分化更完全,增加大脑皮层的内抑制过程。它的兴奋作用原理不同于苯丙胺类的化合物,不仅毒性低,而且不扰乱正常的睡眠,刺五加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与用药时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剂量大小颇有关系。 兴奋作用: 在兔的脑电图上显示出刺五加提取物能削弱水合氯醛、巴比妥及氯丙嗪的抑制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人参样明显的兴奋作用。 抑制作用: 刺五加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能延长己烯醛麻醉时间,降低己烯醛麻醉后的兴奋性。 抗惊厥作用: 在部分实验中,在动物死之前的数分钟注射饱和氯化钠固定,会提高伸肌挛缩的程度;如在动物固定前1小时先给刺五加,则中毒鼠的痉挛状态明显减少。 2、抗疲劳作用: 3、抗癌作用: 4、适应原样的作用: 刺五加能调节病理过程,使其趋于正常化能使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引起的红细胞、白细胞的增多和减少恢复正常。 5、抗衰老作用: 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7、抗菌消炎作用:

刺五加种植方法

刺五加种植方法 刺五加 刺五加又称五加参、刺拐棒和老虎镣子系五加科灌木植物。黑龙江省东南部每年春季都有上山采集刺五加嫩叶食用的习惯。把本属的植物作为山菜用东京市场每年有2~3亿日以上的。刺五加具有特有的香气和苦味嫩茎叶也有药效利用价值极高它既是我国贵重药材植物又可作为一种强壮食品。 1刺五加的特征特性 刺五加株高l~3m少数可达5m;分枝较多幼枝灰色常密生细刺老枝灰褐色刺较少;掌状复叶互生具5小叶少有3枚或4枚纸质有短柄上有毛也有的无毛;幼叶下面沿叶脉有浅褐色毛叶椭圆形、倒卵形至刺五加的植株矩圆形长7~13cm;伞形花序单个或2~4个聚生花杂性或雌雄异株雄花 淡紫色雌花淡黄色;花瓣5卵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总花梗长5~7cm无毛花梗长1~2cm花萼无毛无齿或有齿不明显;果为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熟时紫黑色干果有5棱种子4~5粒长约8mm扁平;花期为6~7月份果熟期为8~9月份。刺五加在我国东北及河北、山西、朝 鲜、前苏联、都有分布。 2栽培技术 2.1种苗繁育 2.1.1种子繁殖 (1)种子采收。一般在9月下旬种子全部成熟时收获。果实集中采收后在水中浸泡24h搓掉果皮反复用清水洗净种子捞出晒干备用。 (2)种子处理。①室内埋藏:刺五加种子播种前必须经过200d种胚生理后熟种子才能发芽。将晒干的种子用40℃水浸泡2d捞出种子后再用5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种消毒12h捞出冲洗干 净将种子与2倍湿沙拌匀(沙子含水率40%即用手攒成团又不出水)装入木箱中在室内温度20℃ 左右下保存100d每隔一周翻动1次。而后移至2℃左右的窖中贮藏翌年4月上旬取出种子在15℃室温中催芽20d发现种子有60%露白即可播种。②露天埋藏:在向阳背风处选择排水好的地点挖一深40cm、宽40cm、长因种沙多少而定的沟槽到沟底铺5cm厚湿沙上面放30cm沙 到沟面再放5cm厚湿沙盖土30cm使之呈丘状从沟底向上竖一草把以利种子呼吸、发育。露天埋藏的种子在次年大地解冻后取出在向阳处摊晒每天翻动几次待种子有30%裂口时就可播种。 (3)播种。播种前要整好地采取垄播或床播均可。由于种子处理方法较复杂时间长不易掌握也可以在春季直接播种采用这种方法种子在地里需经过一个夏季的生理后熟过程待翌年春出苗垄播用种量每公顷22.5kg床播60kg。 播种方法以垄上双行条播为好。垄基40cm垄肩30cm垄上按行距10cm开2cm深小沟将混有湿沙的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再覆盖过筛细土将沟填平用石碾子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刺五加泡酒配方比例方法 刺五加籽泡酒怎么泡功效作用

刺五加泡酒配方比例方法刺五加籽泡酒怎么泡功效作用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 刺五加,又名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主要功效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一、刺五加泡酒用什么样的白酒好? 据媒体接连报道,市场上70%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成,成本原因,中低端白酒几乎都是酒精勾兑,很多打着纯粮酿造的酒却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而食用酒精酒与纯粮酒区别在于,纯粮酒是自然发酵酿造,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而食用酒精酒因为添加剂原因本身对人体就没有好处,还会破坏药材的功效。因此,刺五加泡酒一定要选用无添加的纯粮酒,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款谷养康纯粮酒,真正无添加纯粮酒,适合刺五加泡酒。 二、刺五加泡药酒不宜选择塑料桶装酒 市场很多PET塑料桶装酒,价格便宜,这种PET塑料装水很安全,但白酒具有很强腐蚀性,尤其是高度白酒,会把塑料成分腐蚀到酒里。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要选择玻璃瓶或陶瓷瓶装酒,不能选择塑料桶装酒。 三、刺五加泡酒要用多少度白酒合适 稍高度数的白酒更易于杀死刺五加的细菌和病菌。刺五加中水分的渗出也会稀释酒精度,而且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酒的度数会下降,酒精度过低,长时间存储容易变质。因此刺五加泡酒60度的优质纯粮酒最佳。 四、刺五加泡酒用什么容器比较好? 刺五加泡酒要用土陶坛或者玻璃器皿,陶坛最优,古时候熬制中药、储存白酒都用土陶,土陶可加速酒的陈化老熟,让酒的品质更好,所以陶坛比玻璃更适合装酒。禁用塑料和金属器皿泡药酒,塑料金属装酒会逸出有害物质。而玻璃、陶瓷就不会产生上述情况,这也是我给大家推荐谷养康纯粮酒的另外一个原因,谷养康纯粮酒采用土陶罐制作而成,瓶口较大,如果泡量不大可直接把刺五加加入陶坛里,免去购买泡酒坛,如果泡量较大,可去集贸市场购买较大泡酒器皿。 常见的刺五加泡酒配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咨询医生) 刺五加泡酒 配方:刺五加子100克纯粮白酒3000毫升 制法:装瓶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可

刺五加很神奇的中药

刺五加很神奇的中药 主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对于脾脏虚弱,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 1.古代研究刺五加有镇静作用,可用治失眠;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可治白血球减少症;还可辅治癌症。而在老年病方面,可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心绞痛及高脂血症、脑血栓;对高血压、低血压均有疗效。刺五加还可增强体力,改善脑力。 一般药理方面:刺五加与人参比较,能使机体处于增强非特异性防御能力状态。可增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能力,如寒冷、灼热、过重或失重、过度运动或强迫性不动、放射,改善血象及其指标,以延长大鼠生命。另外,刺五加也有免疫调解、对抗疲劳、提高耐缺氧能力、对抗衰老、减轻抗癌药物毒性,并有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改善恢复的效应,且也能降血糖、血脂,并能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刺五加注射液可促进侧支循环,改善缺血的心、脑、肾组织的微循。 长期服用刺五加可以身轻健,抗御疲劳,刺五加一般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消除疲劳的功效。由于刺五加具有对血液循环提升与促进的作用,即加速氧气运送至各处细胞,缓解因缺氧造成醣类行无氧代谢产

生乳酸等物质造成的疲倦感与昏睡。 汉代《神农本草经》已将它列为上品药。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近代研究现代研究证实,刺五加含有多种五加甙、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疲劳(刺五加甙的抗疲劳作用比人参还强)、抗癌,和调节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对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剌激的抵抗能力等药理作用。在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动脉硬化、更年期综合征、血脂异常、糖尿病、风湿病、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肿瘤等疾患的治疗中,都有一定疗效。 以大白鼠的研究发现,各种肝毒性物质,如四氯化碳及普拿疼过量,会使血清内肝功能指数SGOT 及SGPT 急性上升,但在服用刺五加的热水抽出物后,肝细胞迅速获得修复,SGOT 及SGPT 指数下降,肝组织病理切片的研究亦发现,肝中心静脉周围的肝组织病变亦获得明显改善。 然而,更进一层的研究却惊人地发现,投予较高剂量的刺五加反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