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近现代部分(全)

中国经济史近现代部分(全)
中国经济史近现代部分(全)

第一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第一节集权官僚制小农经济

一、集权官僚制

掌控土地所有制的大一统专制

1、集权官僚的土地权利关系

皇帝名义的土地国家所有权

官僚地主(大量)自耕农(少量)土地占有权

佃农土地使用权

2、土地兼并的实质:官僚地主依据政治、经济的权势扩充土地所有权

主要矛盾:官僚地主土地占有权扩张,对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威胁。

王安石变法:强化行政集权的改革,保证税收,富国强兵

唐以后,特别是宋元明清土地上的主要问题则是均税收以增加财政收入,而非均土田以安定民生。

3、土地使用权的表现

二、小农经济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小农经济

农民因对小块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对生产工具的所有权,而有了自己的相对独立的生产和经营,并有了以父权为核心的家庭,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方式,即小农经济。

2、特点:

“小”:以家为生产单位经济(父亲、诸子析产、与个体体力劳动相匹配的小块土地)自耕农:土地占有权

佃农:土地使用权

富农:多出其体力的土地占有权,自身参加劳动或雇工

“农”:从生产方式和技术经营管理而论,它是手工农业生产

3、进步性:“民”的身份相对人身自由,经济权利的增加,从而农民有了更高的生产积极

性和主动性。

4、局限性:家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保守性是农民保小块土地的占有权)

维持小农经济的简单再生产,没有扩大化

三、小农意识(“民”文化)

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意识、政治观念和社会观念。

1.勤俭持家

2.安分守己(对社会地位的认可)

3.自私自利(明确意识到个体生产者的利益,既得利益的保守,缺乏责任意识)

4.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农民的反抗意识,但有限度,不要求制度变革)

5.平均主义和等级制(对总体社会环境的要求,均田土地所形成的个体小生产)

小农经济中的农民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不包括对权利的捍卫和争取。

四、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

以各种方式压制大商人资本,但容许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存在。

汉昭帝始元六年盐铁会议

抑商表现:官商为主(官府、官员个人出资)民商为辅

以官商控制工商业,以政策限制民商(借商、苛捐杂税、限制市场、压抑社会地位)

第二节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近代经济矛盾的构成势力

传统官僚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派(识时务者)转化的官僚资产阶级[官僚资本]

外国垄断资本的渗透和控制[外国资本]

私人资本家[民族资本]

在传统经济中生存的农民和个体工商业者[小农经济及其他个体经济的小手工业、小商业]正在形成中的工人阶级[产业工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根据地中的少量公有制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

主要矛盾:官僚资本与工人、农民、个体工商业者的矛盾

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官僚资本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1、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情况

十八世纪以来至十九世纪初,英国一直逆差,中国出超二三百万两。

在中英贸易中,英国从中国输出的货物主要是茶叶、生丝、土布。英国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毛织品、金属(铅料、铜及打簧货),以及从印度运来的棉花。

公行:清政府虽然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起开海贸易,但也是有限制。外国商人来华,只能与政府指定的商人进行。这种由政府指定的专门经营对外贸易的行商最初称“洋商行”,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广州行商联合组成行会团体,即“公行”,公行里的洋行通称“十三行”1757年,乾隆皇帝谕令,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多口通商变成了一口通商。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废除“公行”制度。

2、鸦片走私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危害:(1)扭转了中国贸易的逆差,造成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2)造成银贵钱贱的恶果。

(3)加重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纳税负担,导致百姓的贫困,社会矛盾加重。

(4)工商业的萧条

(5)清政府财政收入锐减,造成财政危机

(6)鸦片对中国人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摧残

(7)鸦片走私必然贿赂公行,导致政治进一步腐败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为保护鸦片贸易乃至扩大商品输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经济的危害: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是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来攫取经济侵略特权,他们在华经济活动是以条约特权为保证,享受特权利益,这就是西方学者所谓的“条约制度”。

五口通商时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是“条约制度”初步形成时期

(1)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缔约国双方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给予对方享受所给予第三国同样的优惠或豁免的待遇。但如果缔约国一方给予对方享

有第三国的特惠,而另一方则不给予,这就是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西

方各国单方面享有,而中国则不能享有。最惠国待遇具体到关税,后

又扩大到通商、政事交往等方面。最惠国待遇还包括航运、领事裁判

权、外国公使和领事权益、某一地区的铁路、道路、电线、矿产的特

权等方面。

(2)协定关税权。近代中国的协定关税在中国并非自愿的情况下制定的,对中国来说只有履行协定的义务,却不能享受相应的权利。不经外国

资本主义国家的同意,中国不得自行更改税率。值百抽五是当时进出

口货物征收税率的基本原则。西方侵略者还把这一特权延伸到中国内

地税。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无论洋货进入内地或洋商从

内地购买土货,只需按值百抽二两五钱纳一次子口税,即可免纳一切

内地税。这一制度起到了保护洋商洋货的作用,压制华商的作用。

(3)通商口岸、内河和边境通商权。1894年,共开放了38个通商口岸。

这些口岸都是在中国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开放的,西方侵略者在这

些口岸取得了种种特权,主要有:①居留和租建权②自由出入和设立

领事权③设厂权④免税权。通过通商口岸,西方侵略者又进一步扩大

了在中国沿海及内河的通航贸易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航行权

扩大到内地与内河。此外西方侵略者还将通商贸易权扩大到陆路边境。

(4)海关行政管理权。中国从唐代开始,就设置了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员—市舶使,宋代发展成专门机构—市舶司。1684年清朝开海贸易,

设置江、浙、闽、粤四海关。至此,市舶司被海关取代。中国的海关

权是独立的。1858年签订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规定,“邀

请英人帮办税务”并且“各口划一办理”。1859年,英人李泰国被任

命为海关总税务司,1863年起由赫德继任,独占海关五十年。海关的

触角不仅深入到内地常关,并且参与了赔款的偿还与管理。甲午战后,

海关税务司的管理权力延伸到了中国的邮政。中国海关在外人的控制

下,实际成为“外国债权之代表”,成为西方侵略者行使“条约权利”

的“最重要机构”。

(5)鸦片贸易权。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侵略者达到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使中国的白银外流更趋严重。

3.买办形成

买办在外国洋(货)行中形成,为之从事进出口商品的代理,鸦片走私、苦力贸易、走私逃税、金融活动、把持国际汇兑业务。

买办:1840年以后,从事为洋人生活服务,代理经营等活动的人们的专用语。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扩大,买办的范围在扩大,就形成了特殊的社会阶层。

买办获利:抽取佣金受特权庇护,按洋人待遇免纳税赋

买办的属性:依附性—“狐假虎威”

买办的来源:(1)旧有广州公行的“散出之人”

(2)中国传统从事中介交易的人,在通商口岸与外商交易的坐商、茶商、盐商

(3)外商企业中的雇员、学徒、杂役,经外商选拔或老买办推荐升任买办。

(4)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开办的学校里培养出的新买办。

(5)一些官僚权贵子弟在高额收入诱惑下,跻身买办行列。

买办的职能:从事洋行的经融业务收购土产推销洋货

买办制度:(1)在洋行中设“买办帐房”

(2)买办代表外国商人与中国内地商人交易成为惯例

(3)洋商行和买办之间既是雇佣关系又是代理取佣关系

(4)买办交纳保证金

买办的收入:(1)薪俸佣金

(2)买办自立行号,为洋行购销服务所得利润

(3)利用替洋行保管金库洋行周转利息收入

买办的消费及其投资:挥霍浪费、交付洋行的保证金及附股、传统的剥削形态(土地、高利贷、口岸城市房产)、捐买官衔、投资新式工业

5、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侵略的特点

西方资本主义的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并有少量的资本输出。

19世纪时中国进口商品有鸦片、棉布、棉纱,这表明中国成为外国廉价工业品的倾销地。

19世纪时中国出口商品有丝、茶叶、棉花等农产原料及手工业制品,中国日益成为外国资本的原料掠夺地。

资本输出集中于金融、航运、和近代工业几个方面:

金融业:洋行垄断英国(怡和、宝顺)美国(旗昌)20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银行垄断。

外国银行:①经营国际汇兑业务,插足中国的侨汇业务和通商口岸之间的埠际汇兑

②在中国发行纸币

③通过贷款控制中国钱庄

④经手清政府的借款活动。(西征借款、台防借款、中法战争借款、实

业借款)

航运业:远洋航运(绝对垄断)

中国沿海和内河航运方面,其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英资的怡和轮船公司、太古轮船公司最具实力

工业投资:早期外资的工业投资主要集中于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方面。80年代后,外国资本还开始向制药、食品、火柴等轻工业和自来水、电灯等公共事业扩展。

二、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与洋务运动

1、太平天国兴起的经济角度(鸦片战争开始对传统经济的瓦解)

(1)外国劫掠

(2)银贵钱贱,税赋加重

(3)财政搜刮加重(捐税之类)

(4)商路变动(广州一口到以上海为中心的五口)

(5)传统的土地兼并,水利失修,吏治腐败

2、《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均主义”的表现

农民参加起义时将其对土地和社会的基本要求制度化

“太平”:小农意识的平均主义基督教的平产观

(1)夺取天下后,要求对土地的平均分配

(2)政权将所有剩余产品收归国库,统一调剂

(3)进一步要求,人与人之间关系平等,生活方式上的等同划一

总之,就在不提高科学技术,依然保持个体手工劳动的条件下,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方位的平均主义。

冲击官僚传统经济

保护小农经济

清政府财政税收和政策的变化:捐殊借外债加紧财政搜刮(加征田赋、厘金、整顿盐税、通货膨胀)

3、厘金:创设于1853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饷而设的一种对货物征收的通过税。它

始于1853年扬州,到1855年全国实行,按运销商品的货值征收值百抽一。在之

后的半个世纪里成为清代财政支柱,为逐步形成督府权重地方割据局面提供了经

济条件。1931年1月1日,国民党通令全国裁撤厘金。

4、钱庄票号的兴衰

钱庄出现于明朝中叶,主要经营银两和铜钱的兑换业务,清代又逐步增加了放款和存款的业务,到清中叶钱庄形成规模。钱庄的真正发展是鸦片战争以后,因为外商在中国推销商品,钱庄为外商提供贷款和结算。在扩大业务的过程中,钱庄的经营手段也发生变化,逐步在钱庄、外国洋行和外国银行之间建立起近代汇划制度。18世纪60、70年代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外国银行通过贷款控制钱庄业。民国初年,特别是一战前,钱庄再度繁荣,开始形成私人资本工商业企业的业务。

票号生产于乾隆、嘉庆之际,又称票庄、汇庄,是适应埠际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经营商。据说第一家票号是山西平遥商人雷履泰创办的日升昌号。主要以经营商人埠际间的汇兑业务为主,存款与放款为辅。特点是多为山西商人经营。经营方式为分号往来制(资本比钱庄雄厚)。利润分配按身股制,主要按职务、劳绩享有股份。50年代,票号全面承办汇兑、借贷业务。各地解往京城的“京饷”和拨解邻省的“协饷”从1862年起改由票号汇兑。70年代承办洋务资金汇兑,以商人汇兑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大量的战争赔款由票号承办,票号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中国新式银行纷纷成立,票号的存放款和官款汇兑业务均被夺走,而票号的国内汇兑业务也受到外国银行的排挤,在这种情况下,票号业务逐渐萎缩,纷纷倒闭。

5、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工矿交通企业为核心

官僚资本主义——师夷长技以治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三节甲午战后的晚清经济

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的表现:

直接投资:(1)通过不平等条约和势力范围的划分,取得了在中国的铁路修筑权(2)采矿权

(3)设厂权

间接投资:(1)外国金融资本大放政治性贷款

(2)赔款借款(俄法借款、两次英德借款)以海关关税,后来还加上厘金和盐税为担保

(3)铁路借债

(4)军事财政借债

总之,通过控制清政府,外国金融资本垄断了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国已沦为外国资本的工业品倾销地和原料掠夺地。同时外国资本还直接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生产巨额剩余价值。

二、清末政府的经济措施

核心:练兵筹饷

1.振兴工商

2.放松对商人资本的限制

3.有关机构的设置(商务局、商务部)

4.制定新的经济法规(中国近代第一次经济立法热)

第二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经济

第一节民国初年中央政府的经济措施

一、近代经济立法

1912—1915年辛亥革命以后,在国民党及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主导下,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私人资本投资和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北洋军阀政府对此并未反对,放松了对私人自由资本的管制。

1、保护工商业者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提倡和鼓励设立公司,扶植保护工商业。吸引侨资,确立保息、专利、示范与奖励制度

3、鼓励开垦荒地,奖励农副产业

4、提倡国货,减免土货税收,鼓励出口

5、改革币值,发展新式银行业

二、北洋军阀财政

措施:以债抵债债务财政

第二节金融资本集团的扩张民族(私人)资本的发展

一、

1.中央政府开办的银行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的前身是大清银行。中国银行于1912年1月28日在上海宣告成立。1913年4月15日,北京政府宣布其为中央银行,形式为官商合办,额定资本6000万元。享有代理国库发行钞票及铸造货币的特权。主要业务为购买政府公债。

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经理轮船、铁路、邮政、电讯“四政”的收支,同时承担发行钞票、分理国家金库、国内外汇兑业务,并垄断了相当一部分的公债业务。

2.地方政府开办的银行

甲午战争后,各省纷纷成立官钱局、银钱局,大多以官督商办的形式组建。20世纪初,相当一部分改组成省银行,在经营形式上也改为官办或官商合办。一般业务为经理政府和商人的存放款和资金汇兑。特殊业务为代理金库。实质为军阀垫付军政开支,主要表现为乱发钞票兑换券、地方债券。

3.私营银行

北四行:指以北方京津地区为基地的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1921年,盐业、金城、中南成立联合营业事务所,次年,大陆银行加入,遂成为“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其投机性强,以投资政府公债为主。

南三行:指以上海为基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和浙江实业银行。“南三行”在业务上往来密切,互相支持,互兼董监,虽无联营和集团的组织形式,但收到了实际上联营互助的效益。

二、民族私人资本的黄金时期

辛亥革命后至19世纪20年代头一二年,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状态。表现:辛亥革命后的设厂数为革命前的两杯半。棉纺织、火柴、机器制造等行业在大战前间因进口锐减获得快速发展。

原因:(1)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生产,许多物资依赖进口,外国洋行纷纷向中国采购,促成了中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畅销。

(2)由于世界金融货币体系的变革,发生了金贵银贱的现象。中国虽无本位货币,但主要通货为银币,出口按银元计价,利润大增,也带动了出口的发展。

(3)抵制外货运动的持续不断,外货受到沉重打击,国货得以不断畅销。

私人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的缺陷:

1.地理分布不平衡,不合理

2.没有形成独立发展的工业体系

3.行业结构片面,资本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没有重工业,轻工业内部支离破碎,未成体系。

4.成本高市场占有率狭小

5.呈现浓厚的投机性。商业多于工业,工业也多集中于轻工业。

第三章国民党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第一节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措施及其官僚资本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第三次立法高潮

1928年至1933年期间,国民党政府制定颁布了200多项经济法规:

1.颁布了《中华民国民法》,把商法总则编入民法(1929年5月——1930年12月),另外还颁布了单行的经济法规,如公司法,矿业法;

2.以特别法的形式颁布了各种经济条例,直接制约企业;

3.1929年颁布了新的《商会法》以及首部《工商业公会法》,把民间工商团体纳入监管;

4.1929年颁布了《工厂法》,1930年公布了《矿业法》,1932年颁行了《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等,加强对私人工商业的利用以巩固税源;

5.关于农村的经济法令,针对土地问题,1930年6月30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土地法》,之前提出了“二五减租”,即减少农民田租25%,这些仍旧保持了旧有土地权利关系,对地租率的限制也未得到实施。

二.国民党政府的财政政策

1.统一财权

1928年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财政会议,公布了“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其要点为中央税以间接税为主,而以直接税为辅,地方税则以间接税为主,而以杂项税捐为辅。这时期的国地财政是三级制,即将地方财政分为省,县两级,以省级为主,县市为辅。

2.整理税务

争取关税自主:1928年6月15日,国民政府对外宣言,郑重宣布关税自主,以平等及相互尊重之旨重新订约,到1928年底,国民政府先后同德,意,丹等十一国签订了关税自主新约;

整理盐税:国民政府最初成立财政部盐务处,最后改组为盐务总局。南京政府先后六次对盐务进行整理,规定将各省税务附加税一律划归中央统一接收办理,并拟定分期整理计划,同时公布《盐法》,废除旧的“引岸制”,建立盐的自由贸易,实行就场征税,统一全国税率,整理了盐税。但盐税税率比以前提高,盐税附加税也比以前增多。经过盐务整顿,盐税收入有很大提高,盐税收入已成为国民政府第二大税源。

裁厘改统: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为了统一财权,政府将军阀时代各省的卷烟税定位国税,改归部办,始称统税,实际就是货物税,采取就厂或就场征收的办法,一税以后通行全国,不再重收任何对货征收的货捐。统税税率较高,增长较快,成为国民政府的重要税源。

名词解释:统税: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为了统一财权,政府将军阀时代各省的卷烟税定位国税,改归部办,始称统税,实际就是货物税,采取就厂或就场征收的办法,一税以后通行全国,不再重收任何对货征收的货捐。统税税率较高,增长较快,成为国民政府的重要税源。

3.整理旧债,再借新债(整理债务)

大举内债(国库券,公债);承担旧外债

三.国民党官僚资本金融垄断体制的建立

1.以四行二局为核心的金融垄断体制

“四行二局”是国民党政府1928年——1935年间垄断全国金融与经济而建立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以及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的官僚资本金融体系之简称;

控制商办私有银行:1935年的白银风潮,中,中,交,三行趁机控制小四行(四明+商业+储蓄+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货银行);

制定公布了《票据法》,《银行法》,《储蓄银行法》,控制上海钱庄业;

各省地方官僚资本的银行也成为军阀割据的财政支柱。

2.币制改革,发行法币

废两改元:国民政府于1933年3月10日起先在上海施行废两改元,后宣布从1933年4月6日起,全国所有公私款项的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同时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鼓制新币。这是我国币制的重大改革,中国币制在走向统一,走向现代化方面跨进一大步。

停止银本位,实行法币制度:政府为了保存全国准备金,巩固币制与改善金融,于1935年11月3日公布《法币政策实施办法》,决定实施法币制度。其要点为:一.自该年11月4日起,禁止现金之行使与窖藏,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所发行钞票为法币,俱有无限法偿资格,四大银行强行收兑白银,从民间掠走3亿元白银;二.设立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办理法币准备金的保管及其发行收回事宜;三.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以使法币对外汇价稳定。自实施法币制度以后,全国纷乱的货币遂趋于统一,标志着国民党官僚资本金融垄断的完成。

四、国家垄断资本的措施

1.1928年8月,国民政府工商业部长孔祥熙在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提出兴办国家工业的方案,把钢铁、机器、水电、纺织、化工、制盐、造纸等工业列入国民政府投资兴办的范围。

2.成立领导国营经济的机构:1928年成立“建设委员会”,直属中央政府,负有提出计划建设方案的及指导实施之责;1930年原工商、农矿两部合并为实业部,成为实业行政事务的领导机关;1933年又成立直属中央政府的“全国经济委员会”,是统筹全国经济的总机关;1932年,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又将其改名为“资源委员会”,改隶军事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36年3月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建设一批国营重工业及工矿企业。

3. 由资源委员会主导,成立一批国营工矿企业,1936年资源委员会相继成立锑业管理处和

钨业管理处两个管理机构,该会共办了20多个实业体。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是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五、不改变土地权利关系的农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在1929年初到北平主编《村治月刊》,鼓吹乡建运动。以乡村学校作为实施乡建工作的中心,以乡学代替区公所,以村学代替乡公所,实施政教合一,进行全民教育,达到行政机关教育化、社会学校化,乡学、村学既是乡村自治机关又是乡村教育机关。进行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与农业技术的改进。进行乡村自卫组织的建设。

晏阳初30年代初在河北定县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名义开办“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后改为“河北县政建设研究院”,在定县推行他的乡建主张,晏阳初也以平教会干事长兼任研究院院长。研究院设四部,其中实验部主任兼任县长,研究院在全县组织服务团,推广教育。

第二节国民党官僚资本的膨胀与崩溃

一.战时统制体制的建立

建立:1.1938年,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订了《抗战建国纲领》,提出“经济建设要以军事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2.1941年,中国国民党于3月的第五届第八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作出了《积极动员人力物力财力确立战时经济体系案》的决议,还制定了《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确立对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全盘控制”的战时经济体系;

3.随着战事的发展,政府对经济行政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一些新的经济机构。

上述调整,基本确立了集中统一战时经济体制。

特点:统制体制的主要特点是政治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即以行政的办法指挥管理经济活动,是一种经济体制。

经济机构:一.设立经济部,集中领导经济;二.设立四行联合办事总处,加强金融管理;

三.进一步扩大资源委员会与工矿调整委员会;四.设立贸易委员会,统一对外贸易事权;五.成立战时生产局,并扩大交通部。

二、工业内迁与国家资本产业垄断的完成

国有资本的内容:1.核心: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成为后方国家资本工业的主要投资者,总计资源委员会到后方兴办工厂及动力事业共100多个单位;

2.中央政府系统地国家资本还有各机关部分投办的大量企业;

3.地方政府建立的综合性资本集团。

三、战后官僚资本的膨胀与崩溃

接收:1.通过接收敌伪的金融机构及其金融财产,进一步扩大了“四行二局”等国家资本;

2.通过接收敌伪工矿企业,国家工矿业的资本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在重工业中,国家资本进一步加强了控制,在轻工业中建立了一批国家资本集团;

3.在国营工业壮大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建立了全国性与地方性的工业垄断组织;

4.与此同时,官僚资本也在膨胀。资本官僚通过利用手中的职权对经济活动进行操纵控制,从中大发其财,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膨胀:

资本官僚通过利用手中的职权对经济活动进行操纵控制,从中大发其财,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抗战时期及其结束后,官僚资本发展极快,有日趋膨胀的趋势。其中以孔氏家族和宋氏家族经营的企业最具有代表性。

孔祥熙及其家人投资经营的企业颇多,涉及金融,工业,商业等方面。主要经营对外贸易,推销美国工业制品。它依仗政治权势,大肆进行囤积倒卖活动。

宋氏家族控制的官僚资本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宋子文利用职务之便投资,控制了许多企业。

四联总处:即四行联合办事总处,是战时金融和财政政策的决策机构,行政统制经济的权力机构。抗战军兴,政府指令中,中,交,农四行组织联合办事总处,作为战时金融机构的中枢,是金融业得以互相合作。1939年9月,政府公布了“战时健全中央金融机构颁发纲要”,着手改进四联总处的组织,统一事权,集中处理。同时,特派中国农行理事长蒋介石担任四联总处主席,财政部授权该总处主席得便宜措施一切,并得代行四行的一切最高职权。1948年10月,该组织被取消。该组织的设立加强了金融系统组织,强化金融机构,

稳定了金融市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商各业的发展。

美援为财政基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948年币制改革:为了挽救崩溃的财政和陷入绝境的金融,南京政府实行的经济改革措施。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公布了《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同时公布了《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方法》,《整理财政及加强管制经济办法》等法令,主要内容有:1.废除法币,改用金圆券;2.限期收兑人民所有的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

3.稳定物价,实施限价政策,规定各地物价,工资一律冻结于8月19日水平。这些措施表明国民政府为了支撑危局,不得不依靠强权在更大程度上欺骗和掠夺人民。但最后币制改革以失败告终,因此也没有达到国民政府挽救危局的预期愿望。

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

胜利的过程:

1.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出现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新型经济。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力量深入农村,在根据地建设过程中,旧中国的土地占有关系被改变,新民主主义经济应中国民主革命的要求出现了;

2.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把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生活的基本政策;

3.中共中央于1947年7月至9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10月10日公布实施;

4.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5.1949年底,人民政府没收国家垄断资本工和官僚资本,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经济在中国取得了胜利。从此,中国进入了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多种成分并存,并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下的新的经济时期。

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出现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新型经济。自第一次国内战争中应中国民主革命的要求出现,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最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也在中国取得了胜利,由此中国也进入了社会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下的新的经济时期。

减租减息:减租减息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农村社会各阶层人民一致抗日和解决农民生活而提出的基本经济政策。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包括减租减息政策。这一政策包括双从含义:一方面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另一方面也规定农民要交租交息。具体方法:地租实行“二五”减租,利息实行“分半减息”或“一分减息”。减租减息在敌后各根据地施行后取得了较好成效。这一政策的实行减轻了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削弱了地主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和抗战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从而对抗日斗争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第一章金融制度的建立 1、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2、清算制度的建立 3、股票市场的形成 4、南海泡沫事件 金融:资金融通 金融革命: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银行制度、结算制度、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一、硬币缺乏——对信用工具的需求 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均衡——产生信贷业务 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近代银行制度的结算制度 发展原因: 1、金银复本位制 2、货币量增长推动了贸易的发展磨损和贮藏的损失人口的增加新兴工业发展与 东方贸易逆差 3、17世纪20年代欧洲采银业萧条 4、货币短缺 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大宗借贷业务经常发生在民间金融家和政府之间 近代政府面临突发性货币匮乏,因货币缺乏,私人借贷普遍存在。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出现早期“商业银行家”(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商业银行发展困难,破产的很多,社会上对放债人存有敌意,银行家经营无力,直到利率革命出现,缓解危机。) 利率革命是近代金融制度建立的关键一步 汇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 支票:信用工具意大利首先采用转让支票的国家 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贸易结算中心 18世纪伦敦挑战阿姆斯特丹 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瑞典国家银行——中央银行 Be lombard street to a china orange. 英国金融界比喻“悬殊极大,十拿九稳” “华尔街2号”伦敦证券交易所 17中叶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 南海泡沫——近代首次金融危机 近代金融制度建立伊始,不完善,不稳定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1、密西西比泡沫 2、郁金香狂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第二章工业革命的准备 一、市场制度的创新 农村:圈地运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 二、竞争有序化 限制过度竞争,建立规则竞争 三、政府行为的界定 政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限制经济活力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机构与特点 高考历史(经济史模块)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②汉代:出现二牛牵引的耦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③唐代:出现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耕作技术 ①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耕耙耱技术。 ②播种工具:西汉耧车。 ③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朝以后江南地区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2)水利工程与灌溉 ①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②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经营方式: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 (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土地所有制形式: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第二部分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1.官营手工业 ①概况: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②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规模大;产品仅供皇族、官府使用;长期占主导地位。 2.民间手工业 ①发展过程

②分类 二、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 2.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1重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 )。 A、英国 B、日本 C、沙俄 D、法国 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D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D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日本 5、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B )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 B )。 A、《南京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8、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10、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1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C )后达到高潮。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国际舆论的谴责 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D、清政府的妥协 1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 )。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14、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15、“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B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16、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B )。 A、帝国主义的强大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低下 17、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C )。 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18、1895年,响亮喊出“救亡”口号是(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19、( C )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20、“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提出者是( A )。 A、孙中山 B、周恩来 C、鲁迅 D、梁启超 2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D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22、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C )。

高考中国近代经济史总结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表现: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先后输入东南沿海,取代了中国的土纱土布,,使得耕织分离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得丝、茶商品化。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瓦解,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2.洋务运动 背景: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内容:①“自强”,19世纪6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求富”,7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为军事工业解决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重要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海防方面:从70年代开始,初步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教育方面:创办新式学堂(代表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派遣留学生 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作用: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瓦解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引进西方的技术,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 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原因:受到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吸引以及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诱导 诞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代表: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了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①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成果: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分布上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2.短暂春天——空前迅速发展,但是时间短暂 时间:1912——1919年 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抵制洋货,提倡国货)。④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部条件)。

中国经济史综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它是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一个完整记录。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中国经济史。鉴于中国经济史对于学习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本核心期刊,本文将对该期刊的2011年4月期文献进行综述,使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趋势,以此为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期刊;综述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于1986年,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编辑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匿名审稿,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制。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西部开发”、“理论探讨”、“专题评论”、“学人与学术”、“论著评介”、“青年论坛”、“读史札记”等。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研究进展 1.对经济史类著作的评介 李肖[1]运用列举法对《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做出了评价,赞扬了它填补空白、利用新资料和研究方法、多视角评书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在资料引用方面的不足。王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难点 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2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3行商制度:中国政府不直接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使用行商制度,其业务主要是垄断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 4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5废两改元:1932年7月,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废除银两制度,实行银远制度 6四行二局:是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 7.经济统制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法 8.南三行: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是实力雄厚的银行资本集团 9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 10平准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 11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 12 法币政策:亦称“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施的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经币制度的币制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有:统一货币发行权,规定法币准备金,实行白银国有,确定法币对外币的汇率,推行新辅币。 13经营地主:是旧中国农村经济中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形式,即一些较多土地的地主,用部分土地雇工经营。它与旧式富农的区别是本人不参加劳动,由管家代为经营,其封建性比旧式富农更严重。是由封建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经济过渡的一种形式。

中国经济史课后题答案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土地所有制结构】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中国经济史名词解释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为世袭。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它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将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因此二者共同强调的当然是血缘关系了,没有血缘关系也就不会对其分封。 (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四)。主要封国:主要王族:燕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宋 (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年) 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井田制是西周时的土地制度。国家在修筑水渠和道路时把土地划分为许多“井”字形方块,故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亦即属于周王,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把土地分赐给各级贵族,让他们世代享用。他们只有享用权而无所有权,所以不准转让和买卖。为了充分发挥地力,并规定了定期“换土易居”的分配制度。西周的井田制根据剥削对象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区划,一种是“十夫有沟”,即国中平民的份地。其收入要上缴国家十分之一,作为贡税,以充军赋。另一种是“九夫为井”,即国家将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为九区,中一区为公田,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全部缴给领主。男子成年受田,老死还田。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它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在西周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 世卿世禄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商鞅变法[1]的时候 1、“使黔首自实田”:秦统一后,为了统一征收全国田税,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黔首”是指官吏以外的居民,即让这些百姓向封建国家呈报他们占有的土地数量,政府根据土地数额向他们征收赋税。它标志着从春秋战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来源,是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 2、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朝丞相李斯主张把除秦国史书以外的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除中央政府主管的以外,一律收缴烧毁;以后敢谈这些书的处死,是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次年,秦始皇下令把460多个骂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扼杀了春秋以来“百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80分)。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3.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C.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 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B.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属于交通运输工程 C.三国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水力冶铁 D.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便利了南水北调 5.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从经济角度看,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作用是 A.统一了度量衡 B.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C.确立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D.统一了货币 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8.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主要原因是①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B.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 C.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

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外国列强进行帝国主义的,逼迫国人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从前言到第五章,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现今经济的反思。 有几条主线可以整理得出。总的时间线: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931-1945日军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 关于土地: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乌托邦,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我们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机械决定论的教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无法解释中国何以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上下五千年,作为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人口、GDP总量、科技文化一直居世界前列,是天朝大国。为何近代就没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对象"呢?作者给出了一种解释:中国的文化、继而政治制度是封闭式的中央集权,且到后来越来越走向封闭,越来越集中,扼杀了经济活力。而欧洲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欧洲,各个小国存在竞争关系,形成多元化的政治制度,有比较有竞争,从而使最优最有效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1.经济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1.历史归纳法。 2、计量分析 3.抽象演绎法 4.系统分析法 5.区域与比较经济史研究 6、社会学方法。 2.气候变化(P9) 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夏商及以前时期,黄河流域有象、犀牛、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平均比现在高2°C。 2.第一个寒冷期:公元前1100——公元8世纪,西周时期,“江、汉俱冻”,现在江汉不冻。“驱虎豹犀象而远之”。气候寒冷,热带动物退出中原。 3.第二个温暖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春秋时期。 4.第二个寒冷期:战国、汉初。 5.第三个温暖期: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 6.第三个寒冷期:魏晋南北朝至盛唐。 7. 第四个温暖期:宋元时期。 8. 第四个寒冷期:元后期至清末。 总趋势逐步变冷。农牧业靠天吃饭,气候对经济影响大。 3 、气候变迁的影响 随着气候的变化,天然植被地区逐渐缩减,栽培植物替代了天然植被。最早是黄河流域,魏晋以后延展至长江流域,唐宋以后扩大到珠江、闽江流域。明清时期扩大到东南沿角岛屿、西南山地丘陵、东北、内蒙、新疆等地。 3.生态环境的变迁(p11) 1 、自然环境的变化 森林带分布及其变化 荒漠带分布及其变化 2 、生态环境的破坏 (1)人类活动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4. 黄河流域经历的三次破坏:(p11) 第一次,秦汉时期实行“实关中”政策; 第二次,唐宋时期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实行戍边政策; 第三次,明清时期的政策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如明初的“开中法”,清朝解除不准耕垦的禁令等 (2)人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从放、北方迁往南方,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 5.我国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p16) (最多时达到2000万人)阶段一,从夏商到秦末的1900多年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台阶。

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

高三专题复 习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考点分析 本单元高考考点主要包括: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手工业高度发达的史实,以市场和城市的演变发展为代表的商业发展概况,“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等. 中国古代的经济,是长期以来高考重点关注的内容.从考查内容来看,农业和商业是本专题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和商业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较为密切.从考查角度看,需要注意三个结合:①经济史与政治史的结合,以古代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以及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②中外经济的结合,以古代经济为切入点,考查与同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异同,认清古代中国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后来逐渐落后于欧美世界的发展轨迹.③古代经济与当代经济的结合,以古代经济为切入点,考查其为当代经济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 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三、重点 知识: 〔一〕精 耕细作的 古代农业 1.耕作方 式 〔1〕原 始社会和 商周时期 是简单协 作,集体 劳作. 〔2〕春 秋以后, 个体农耕 成为主要 耕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3〕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灌溉农业得到发发展.

2.生产工具的演进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简单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3〕春秋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战国中期,牛耕开始出现.至此中国古代采用铁农具和牛耕的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方式形成. 〔4〕汉代发明了新式播种工具耧车.唐代,长江下游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 〔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所有制. 〔3〕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地主通过土地兼并使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 4.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4〕从土地所有制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基本形态 〔1〕官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皇家和官府、贵族使用的精美物品,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长期占主导地位. 〔2〕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使用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发展艰难. 〔1〕治金业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成熟;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技术;南北朝时期,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与中外经济关系

第一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与中外经济关系 一、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传统农业十分发达 1、明清粮食总产量的增加方法: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增加劳动投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2、中国封建社会,控制国家经济需要通过贡赋等途径取得农产品,牢牢地控制传统农业较先进的地区来达到维持自己统治、控制全面经济目的。 (二)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活跃 商品生产、交易、各类市场、经济作物、社会分工、商人资本活跃,城市发展,郑和下西洋,对外界的经济需要十分有限。 二、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自然经济性质的特征 1、具有自给性和封闭性 2、离散性(经济主体分离并独立) 3、显著的稳定性 4、典型的同构性(经济组织结构上具有同一性) 三、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类型: 1、地主土地所有制:纯粹租佃制(最主要的形式) 2、国家土地所有制:最主要地位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它的特点: (1)小规模,占有土地的数量受到自然经营能力的制约。 (2)形式不稳定(土地的流转)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稳定的条件: (1)自耕农经济本身状态 (2)国家赋税轻重 (3)社会安定程度 (4)自然灾害频率 四、封建经济关系: (一)租佃制度: 1、地主和国家广泛采取租佃制而没有向直接经营土地方向发展的基本原因: (1)由于个体小农经济本身所表现出多方面的优越性 (2)由于大土地所有制一直没有也不可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经营的最佳方法。 2、租佃制(相对于大土地所有制而言)的优点: (1)租佃制经营使土地所有者能够脱离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2)租佃制经营扩大了土地所有者剥削对象。 (3)对土地需求十分旺盛,地租最大化,生产投资趋于最小,经营土地风险承担也较小。 (4)租佃制经营使土地所有者对租佃农民不负任何其他非契约关系的责任,即无经济辅助的责任,也无政治保护的责任。 3、租佃制的盛行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使中国地主阶层日益向非生产化、非农业化、非经济化发展。

中国经济史论文

研究生结课论文 题目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淮安为例 年级 2014级研究生 专业西方经济学 姓名江雯倩 学号 201421010017

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淮安为例 摘要:在中国古代直至清末,漕运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于当时社会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淮安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水陆交通的中心枢纽,漕运的发展都使当地的经济、人文、环境等得到极大的发展,但也正是这种对漕运的依赖关系,使得淮安这个“运河之都”在漕运没落之后也逐步走向衰落,曾经繁荣的经济景象一去不复返。因此本文将以明清时期漕运由辉煌走向衰落作为时间点,对漕运与淮 安的经济关系展开讨论。 关键字:明清漕运兴衰经济发展淮安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河犹如国家的血液,源源不断的为国家提供能量,而京杭大运河作为贯通南北的主干线,在我国的漕运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清时期,由于朝廷政府对于运河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京杭大运河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淮安北带黄河,南络长江,中贯黄河,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淮安在漕运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成为了商品经济的重镇,与北京、扬州齐名,知名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可谓“成也漕运,败也漕运”,漕运为淮安带来了经济的腾飞,然而淮安对漕运的过度依赖也成为其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明清时期漕运的变迁 关于漕运,在初期漕运并没有与当朝政府挂钩,仅仅是作为运输方式,将不同地区的粮食和特产等通过天然水道运往全国各地。漕粮之运起于西汉,盛于唐宋,延至明清,辛亥革命后统征货币,废除漕粮。《逸周书·文传》有云:“是故土多,发政以漕四方,四方流之。”从中可以看出漕运在早期只是与陆运相对应的水路运输,与运河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春秋时期运河的兴修使漕运发生了质的变化,楚汉之争后更是将漕粮与供应京城乡连在了一起,此后在各朝各代漕运均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发展,其中以明清两代发展的比较充分。 (一)明代漕运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明代经历了由海运改为漕运的过程。在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主要以海运为主,而到明成祖时,由于都城改迁至北京,这就要依托京杭大运河来进行贸易往来,故而将海运改为漕运,并将漕运作为运输粮食的唯一途径。明朝对运河进行疏浚改道,明代

中国近代经济史——几点学习心得

中国近代经济史——几点学习心得 有几条主线可以试者自己整理整理。 总的时间线: --------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 --------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 ---------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 生]====1931-1945日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 ) 关于土地: -----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 -----《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乌托邦 ----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 ----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另外,还有:关于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关于国民党经济政策的三个阶段(1927-37,开始阶段,呈上升,重点词汇是统一,促进。37-45抗日,一方面继续推进国家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战时经济;1945-49,美国、掠夺接收、破灭),都是可以拎出来理一理的。 简单就这么点内容,其实重要的应该自已来整理,以此也可以强化记忆。这一科很有意思的,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枯燥。部分内容可以结合毛泽东思想考虑。 还有零碎的一点,书上有很多零碎的内容,如什么烟草、大米什么的主要产区在哪啦,等等之类的,按理说经济作物主产区应该掌握的,考试时也往往会考到,不过这东西实在太难记了,考也分值不大,个人认为除非有兴趣,还是别在那上面花太多时间。

中国经济史学百年历程与走向

一二十世纪即将过去,新世纪即将来临,在这个时候,对基本上与二十世纪同行的中国经济史学进行回顾和展望,即使不是绝对必要,也是十分应时的。二十世纪以前中国不是没有经济史学,相反,自司马迁作《史记•平准书》、班固作《汉书•食货志》,历代关于经济史的记述可以说是延绵不断,源远流长的。但它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封建的正统史观,所记述的主要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的经济主张,对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经济生活,它所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此种反映的自觉性,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不是现代意义的经济史学,可称为传统经济史学。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是在西方近代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传入中国以后才形成的;而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出现相对晩后。20世纪初,梁启超大倡“史学革命”,社会经济进入史家的视野。梁氏本人也尝试用西方的经济理论来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上某些经济思想和经济现象,可以视作中国经济史学的滥觞。以后又陆续出现用新的理论、新的体裁编写的财政史、田赋史、田制史、盐务史、商业史等方面的论著和经济资料的汇编。可见,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是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才出现的。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史学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个高潮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至三十年代中期。它的出现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不但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而且它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也引导人们去关注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的历史。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中国农村性质的大论战和作为其延伸的中国社会史的大论战,则直接促成了我国经济史研究第一次高潮的出现。当时中国经济史研究非常活跃。以郭沫若、李达、吕振羽为代表的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首先运用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剖析当代社会经济性质及其演变,论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历史的普适性,这些研究不但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础,而且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经济史也有开创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于193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以经济史命名的学术刊物——《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后改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在这个刊物的背后活跃着一个学术群体——由吴晗、汤象龙、梁方仲等学者組成的“史学研究会”。他们有比较进步的史观,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证研究,不少人成为后来经济史研究的台柱。1934年12月陶希圣创办了《食货》半月刊,是我国第一份关于社会经济史的专业性期刊,它联系了不少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次高潮中,包括社会经济形态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本身成为研究对象,人们用近代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出版了一批专著和论文,其研究的广度和深都是过去的“食货”式的记述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它标志着独立的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科的正式形成。1937年7月爆发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经济史学蓬勃发展的势头受到了压抑。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困难的条件下,史学工作者和经济史研究者仍然继续中国经济史研究,并把它推向深入,取得不少成果。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经济史研究获得了重要发展。第二个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经济史学以至整个中国史学影响最为深远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它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史研究的发展。由于马克思主义重视经济基础的作用,经济史研究第一次被纳入史学的主流之中(在解放前,中国经济史虽然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在以历史语言研究所为代表的史学主流中并不占什么地位)。在政府的倡导下,中国近代经济史开始了从系统收集整理资料着手的学科基本建设。1953年,由中央政府组织成立的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决定,由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严中平牵头,编辑出版一套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书;至1966年前,已出版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和工业、农业、手工业、外贸、铁路、外债、公债等专题资料。1960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同志“很有必要写出一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指示,组织以许涤新、吴承明为首的中央

中国经济史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新经济史学 历史的制度分析又称历史经济学或者新经济史学,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分)新经济史学的两大结论是:制度是内生的,历史是制度变迁的载体;制度自我复制与自我演化。(1分)新经济史学实质上是运用西方经济理论,去透视人类社会发展史,找出有规律的东西,进而提炼出一个对经济变迁理解分析的基本框架,为提高经济实绩的政策制定服务。(2分) 2、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组成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形态。(1分)国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是领导成份;合作社经济是半公有制经济,是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私人经济是私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的农业经济和独立的小工商业者的经济,以及中小资本主义经济。(1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时期。(1分)新民主主义经济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产生,只能在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产生,革命政权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的前提和保证,而新民主主义经济又为工农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1分) 3、渐进式改革 渐进式改革是指与前苏联等国家的一步到位改革相对应的一种改革模式。(1分)渐进式改革的实质是在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的市场化。(1分)它的特征是:双轨过渡;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强制中的诱致性;从局部到整体;改革、稳定、发展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1分)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性。(1分) 4、诺思悖论 诺思悖论揭示了: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1分)国家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国家权力是保护个人权利最有效的工具,国家权力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此来看,没有国家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是对个人权利的限制和侵害,会造成所有权残缺,导致无效产权安排和经济衰落。此即诺思悖论。(3分) 5、五四指示 1946年5月,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国内形势进一步恶化和农民迫切要求土地,我们党才提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又叫《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分) “五四指示”内容有:(1)没收汉奸、豪绅、恶霸之土地;(2)中小地主与农民纠纷,取仲裁(调解)方式解决;(3)一般地主及富农应以土地清偿所欠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