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编制

古代军队编制
古代军队编制

凡以五十人为队,其队内兵士,须结其心。每三人自相得意者,结为一小队;又舍三小队得意者,结为一中队;又合五中队为一大队;余欠五人:押官一人,队头一人,执旗副队头一人,左右傔旗二人;即充五十。至于行立前却,当队并须自相依附。如三人队失一人者,九人队失小队二人者,临阵日仰押官队头便斩不救人。阵散,计会队内少者,勘不救所由,斩。(见《通典》卷一四八)

现在的军队有明确的军衔制度,要想部队承受巨大伤亡不混乱,必须要有军衔制,或者类似的东西。

比如我A队长官,副长官都挂了。如果没有军衔制,战时很容易出现混乱,不知道谁来指挥。临时找来一人,大家会讲,我们都不认识你,凭什么听你的?这样就混乱了。

军衔制的好处就是,不管多伤亡多大,死了多少人,只要找个军衔高的就能以上级名义命令下级作战。这样就算兵和官互相不认识也不会混乱。

先不说连坐法情况下,长官有没有那么容易挂,秦的军功爵制你有研究过吗?封建社会应该有不少,相应的制度就应该有。《商君书·境内》指出:“其战也,五人束薄为伍,一人羽而轻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则复。”其意是对于士兵的赏罚原则。一伍之中,一人战死,其余四人即获罪。据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有二、三或四人战死,其它人的罪名一定会更重。将功折罪的惟一办法是杀敌。一人战死,须杀敌一人,二人战死,须杀敌二人。《尉缭子·束伍令》记载:“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与此材料可以互相印证。由此可见,《韩非子·定法》所载:“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斩二首者爵二级“是有条件的。

那种编制没用的,不能解决伤亡增大后兵不认识官,官不认识兵可能引起的混乱。

按照古代的编制法,小兵只认识自己的长官,其他的长官他都不认识,长官一挂就会混乱。只有类似军衔制的东西能使军官迅速掌控局面。这样一来小兵可以不认人,只认军衔。

这种东西似乎最先出现在希腊,罗马,识别方式就是头盔上的刷子。。。

以秦的军功爵制为例子,不同爵位的士兵在衣甲和头冠上都有些不同的地方的。

秦军就是有军衔制雏形了,秦军应该有一定的伤亡承受能力。

古代当官的不难认吧?

旗子上写了XX队XX局什么的。

如果不认字。旗子上色也不一样

如果是色盲。脑袋上插小旗的是队总,背上插小旗的是旗总,抗旗子的是百总,旗子带缨头的是把总,旗子带号带的是千总,有号带缨头带雉尾的是哨将。

在近现代军队洗脑式的军事训练、军事传统面前,你这些由什么千总、百总、把总就是渣。最早应该就是英国人,大部分时间士气都很渣,但怎么打都不崩溃。双方的军事组织看着一样实际就是2回事,别人的军官处于不利的时候能聚起散兵继续作战,那些把总,千总不带头逃跑就该烧高香了。

古代没有那样的把大军分为两队每队数万或者几百上千然后两队人相互撕杀没有这样的演习只有单对单的对练或者有练习怎样排阵这些东西

古代肯定是有军事演习的,孙悟空不是对它的花果山部队下达过这样的命令么:“孩儿们,操练起来”~

古代有“演习旗鼓”、“演习水军”、“排兵布阵”等军语,说的都是演习。当然,古代的军事演习不同于现代军事演习,多数只能相当于现代的单兵训练或分队训练,最多是部队级合练。多军种演习是没有的,多兵种演习到是可以肯定。戚继光的戚家军就经常组织步兵、骑兵、车兵和火枪兵、炮兵合练杀倭战术(详见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并经常组织“诸兵种合同”作战。

中国震惊世界的古代10大著名战役(我读24史书得出,不受演义影响)

1.赤壁之战

2.淝水之战

3.萨尔浒大战

4.官渡之战

5.巨鹿之战

6.马陵之战

7.昆阳之战

8.长平之战

9.牧野之战

10.长勺之战

表6 历次战争中士兵分散率的典型举例 (兵力为100,000人的集团军或军) 古代拿破仑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1973年十月战争

部署100,000人的部队所占据的面积(平方公里) 1.00 20.12 25.75 248 2,750 4,000

前沿阵地(公里) 6.67 8.05 8.58 14 48 57

阵地纵深(公里) 0.15 2.5 3 17 57 70

每平方公里的人数 100,000 4,970 3,883 403 36 25

每人占据的平方米 10 200 257.5 2,480 27,500 40,000

东晋军队编制

东晋军队编制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始于元帝司马睿,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那么关于东晋军队编制你知道吗?下面是有东晋军队编制,欢迎参阅。 东晋沿袭西晋军事制度,但已有变化。因为皇权衰微,中军往往有名无实,同驻京师的还有扬州都督所属军队。外军大多由世族的军队组成,统军将领称霸一方,其中荆州军甚至超越中央。东晋多次北伐,确有助巩固偏安之局,但如果方镇具有野心,往往借此篡位。 关于兵源方面,因为战乱军户大减,兵员改以募兵补充,或直接征兵。其中由北方流民招募组成的北府兵,屡次击败强敌,在东晋后期等级如同中军。 东晋皇朝疆域淝水之战前后东晋疆域变迁图东晋政区袭承西晋,也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西晋末年,大量流民南渡。东晋朝廷为了安抚侨民及侨姓世族,以原籍州郡县名寄治别处,而无实地,此即侨州郡县。等到安定后实施土断,使其州郡领有实地,户籍和赋役与一般州郡县相同。 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晋元帝时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带。成汉占据四川,于347年被桓温灭。桓温发动三次北伐,一度收复山东及河南地区,后

败于前燕而止。前秦屡次入侵东晋领土,此时东晋仅剩扬、荆、江、广、交、豫、徐、兖、益、宁七州,及兖、青、冀、司、幽、并、益等侨州,共十五州。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惨败。隔年谢玄北伐,成功收复黄河、秦岭以南地区。之后东晋内乱,桓玄篡位,谯蜀独立,疆域萎缩。刘裕崛起后攻灭谯蜀并发动两次北伐,收复四川、山东、河南及关中地区。然而刘裕因故返京,将领内乱,夏人入侵,关中得而复失。此时东晋领有扬、北徐、豫、江、北青、司、荆、北雍、东益、宁、交、广、北并、北冀、梁、徐、北兖等十七州,及幽、冀、东秦、青、并、兖、秦、雍等侨州,共二十五州。 东晋皇朝文化东晋偏安江南,在另一方面东晋在文学上却有一定成就,各类诗文歌赋都大盛于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有谢灵运、陶渊明、王羲之等人,也流行了骈文。 著名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也发生在东晋时代。 东晋虽非中国史上政权强盛的时期,却为文学、艺术极兴盛的时代。首都建康成为文化中心,吸引许多东南亚、南亚的佛教僧侣及商人前来。西元三三八年所铸造模仿罽宾的佛教模型,为今日所知最早的鎏金铜佛像。中国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王羲之活跃于此时期。东晋的陶器形式较西晋时期创新。南京富贵山曾挖掘出此时期的墓穴,根据史料记载,此处为东晋皇室墓葬的地点。 文学 东晋在文学上却有一定成就,各类诗词歌赋都大盛于东晋。著名

部队后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020

部队后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020 部队后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队后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0xx,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部队后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0xx 一年来,我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地做好部队的后勤保障任务,得到了领导及战士们的认可。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处处以身作则,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战士们的表率作用。 一、政治学习与思想教育方面 (一)全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统一领导下,我努力加强思想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年初以来,我把学习当作是干好本职工作的第一需要,当作是提高思想素质的第一需要,当作是履行职责和党员义务的第一需要,除了每次能认真学习支队政治部安排的理论学习内容之外,还自觉学习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政策理论及党对军队建设的一些重要论述。我深深知道,作为一名新时期士官,政策理论学习必须走在部队的前面,只有这样才谈得上同党中央、xx保持一致。 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在新形势下带兵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学习实践锻炼,不仅使自己的世界观得到改造,也提高了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新训伙食保障中认真研究部署,合理安排伙食,严格要求所属炊事员的业务学习,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及相关业务知识。

其次,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后勤工作者的我,我深知这次执勤工作对于我,难度大,任务重,同时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对此,我认真学习有关执勤常识及管理规定,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学习相关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xx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通过了总队军事政治理论和英语常识等考核。为圆满完成xx的安保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xxx的圆满结束。 (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部队建设日新月异,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举足轻重,感到自己的文化基础知识与部队目前的发展形势从长远上是看很不适应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应时代和部队发展要求,探索新时期基层管理教育和训练执勤、后勤保障的科学方法。 二、履行职责、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一)严格自律,加强养成。作为一名党员士官,自己管理好自己是很重要的,我深知:今天对自己的放任,只会给明天的工作、事业带来没有必要的麻烦和障碍。拿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和《士官管理规定》要求自己,工作上我以一名战士的标准,严格要求,不但在干好本职的同时,而且在生活工作的各方面给做好榜样,生活上坚决不搞特殊化。 (二)搞好了伙食管理,防止跑、冒、滴、漏伙食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战士的切身利益,影响着中队各项工作。在教导队各类集训多的情况下,严格落实伙食管理五项制度,结合新训工作实际,严格要求,调剂好伙食花样,不铺张,

军队财务管理含义

军队财务管理含义 篇一:有关提高军队财务控制效率 龙源期刊网 有关提高军队财务控制效率 吴匆 :《财经界·学术版》20XX年第08期 摘要:财务控制是部队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现今有部分部队在财务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部队相关建设方面存在超预算问题,在办事时会存在超标准花钱现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部队整体管理和发展。因此本文在对军队财务控制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进一步在合理科学制定财务控制目标及标准、采用合理科学的财务控制手段等方面努力提高军队财务控制效率也做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军队财务控制目标效率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在努力加强自身经济的竞争实力。我国的部队也在进行全面合理科学的改革。部队在财务管理方面越来越向着精细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因此在部队财务控制方面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揭示了当今军队财务控制效率也急需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其进行探讨分析其原因的同时还在财务控制目标及标准、财务控制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提

高财务控制效率的建议。 一、部队财务控制效率的含义 军队的财务控制管理是部队整个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也影响着整个部队发展运作和强大的重要因素。因此努力提高军队财务的控制效率是一个永远不过时话题。在分析影响财务控制效率因素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其定义,只有在深刻理解和掌握财务控制效率含义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入的分析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提出恰当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军队财务控制效率的含义包括军队财务控制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财务控制的目标以及其所达到目标的程度,它是衡量军队单位运用财务控制手段成效的一个标准。 二、影响当今部队财务控制效率的因素 部队财务控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部队的整个财务系统的管理,但是现今仍有部分部队单位的财务控制效率不高,因此,本文对其影响因素在控制目标和标准以及相关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一)军队财务控制目标及标准 部队财务控制目标制定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军队财务控制的方向明确与否,而且对军队的相关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部队财务控制的相关人员需要在理解掌握控制目标含义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目标。军队财务控制的目标是指军队财务控制主体通过开展财务控制活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层后勤管理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层后勤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军队基层的后勤管理,促进基层全面建设,增强部队战斗力,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基层后勤管理,是指连队、舰艇、飞行大队,以及具有分队性质并独立组织伙食的站、库、队、所等单位的后勤管理。其内容包括: (一)管理经费、粮秣和被装等后勤装备、器材、物资; (二)管理营房、营具及设施、设备; (三)组织伙食管理、业余生产和卫生管理; (四)组织车辆、陆(空)空船艇(以下简称船艇)等装备的技术和勤务管理; (五)选配后勤人员,建设基层后勤队伍;

(六)组织后勤战备、训练和后勤管理教育; (七)基层后勤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全军所有基层单位,是组织实施基层后勤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四条基层后勤管理应当坚持平战结合、利用保障,自己动手、勤俭节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按章办事、官兵同管的原则。 第五条总后勤部是全军基层后勤工作的主管机关。 各级后勤机关是本供应体系基层后勤工作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基层单位后勤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六条基层后勤工作在本级党支部(党委)和首长领导下进行。基层单位应当分工1名本级军官管理后勤工作,充分发挥经济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分析形势,统筹安排工作,研究加强和改进后勤建设的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基层单位分管后勤工作的军官对后勤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应当了解基层的后勤标准制度,熟悉后勤工作的组织程序,支持后勤人员的工作,掌握后勤工作情况,组织和督促部属完成各项后勤任务。 第八条司务长在本单位首长和分管后勤工作军官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基层后勤管理。司务长应当熟悉后勤标准制度,熟悉财经纪律,会记帐核算,会计划安排伙食,会组织业余生产,会请领和发放经费、被装,会管理营产、设施、设备和物资。 司务长任职前应当经专业培训或者集训,任职后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党员司务长不是党支部委员的,应当列席有关的党支部委员会议。 驻地集中的部队实行司务长定期集体办公制度,由后勤财务、军需部门组织,进行经费、粮秣审核和业务学习与交流。 第九条基层单位应当按照编制挑选优秀的士兵担任给养员和炊事班长,选配好炊事员、卫生员和汽车驾驶员等,并保持相对稳定。 各类后勤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浅谈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5413424.html, 浅谈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的方法 作者:邓云龙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5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工作的实质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可见军队的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军队的管理可以分为思想的整顿,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设备的完善。这些都做好了,可以净化军队的环境,还可以有效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这样大家可以劲往一处使,军队就可以所以走向正规化,保证它可以稳定的发展下去,随时接受人民的调遣。 关键词: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方法 中国有很长时间都在打仗其原因是军队的力量不够,才让别的国家有可乘之机。这些历史的教训让广大中国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军队够强,才不会被欺负。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短期内是不会打仗的,但是对于军队的建设还是不能松懈。军队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好的军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认同感,让中国人民更加有底气。在对军队进行建设的时候不能只要求武器的精良,还要保证军人思想的纯洁,不能够自私自利,否则大家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军队内部是不可能团结的。接下来文章就来讨论一下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具体方法。 1坚持“党务+任务”的靶向摆位 军队在训练军人的时候要始终明确一点,那就是党领导着一切。在训练的时候要把政治工作的准星对准战备训练的靶心,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时刻明白自己是为了人民服务,而不是简单的完成这样工作,军队和别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它要求军人都要有统一的信仰,那就是完全服从党的领导。否则军人只是去服从上级长官的领导,就会导致政治工作的断线,中国的军队那么多,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思想,那这样的军队是毫无凝聚力可言的,这样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所以所有的军队都要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2坚持“规划+计划”的统抓分管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偷懒的现象发生,大家一直有目标,就一直有努力的方向,这样前进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来。而且这个计划也要足够的详细,每一个时间段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这样事情一件件积累起来最后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3坚持“正心+正身”的育人标准

【完整版】军队财务毕业论文

军队财务毕业论文 姓名: 考号: 单位: 专业: 指导老师:

前言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职业标准。加强军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后勤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举措。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部队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居乐业等重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部队后勤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队财务工作作为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部队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基本职能是对部队建设和作战实施财务保障,对经费收支实行财务监督。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部队财务人员责任非常重大。他们的职业道德是指部队财务人员在从事部队财务活动中所遵循的财务职业行为规范。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部队经济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认真分析部队财务人员在个人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正确的改进方法和途径势在必行。 当前,部队的经济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胡主席提出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对部队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部队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既是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也是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和具体体现。

目录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1) 二、军队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现状 (2)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现实意义 (3) 四、影响军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原因 (5) 五、部队财务人员应该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7) 六、提高军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思考 (8) 参考文献 (11) 后记 (12)

明朝开国功臣封爵列表

明朝开国功臣封爵列表 01.徐达(1332~1385),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治军严整,功高不矜,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朱元璋誉之为“万里长城”。朱元璋:“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02.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号燕衡。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本位列第三次于徐达。李善长有罪进位第二。1370年改封其子常茂为郑国公。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03.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1364年封为宣国公本位列第一坐胡惟庸案被杀爵除。04.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李文忠读书聪颖、敏悟,

所学东西就好像以前学过一样。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 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谥号武靖。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05.冯胜(?~1395),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弟,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洪武28年,赐死爵除。明太祖共进行8次北伐,其中冯胜参与其中3次。06.邓愈(1337~1377) ,明朝开国名将。字伯颜,汉族,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攻河南之战中以南路军统帅大败元军,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明灭夏之战中筹运粮秣军马,以主帅之职与沐英平定吐蕃反抗势力。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年仅41岁。封卫国公,追封宁河王。邓愈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谥号武顺。28岁的邓愈被提升为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镇守襄阳等处。30岁任御史大夫。07.汤和(1326~1395),明朝开国元勋,字鼎臣,濠州钟离人。官封左都督,封信国公,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迫降方国珍,俘陈友定,迫夏国主明升出降,使伯颜帖木儿乞降,战功卓著,是为一代名将。谥号襄武。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

军乐队乐器种类以及人员编制

中国现代专业军乐队编制1、以31人组建小型乐队配置可参考如下: 2、以41人组建乐队配置乐器可参考如下:

3、以51人组建军乐队配置乐器可参考如下: 4、以65人组建军乐队配置乐器可参考如下:

5、国产军乐器品牌 华深牌,星海牌。 6、推荐曲目 (1)升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同于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唱祖国》(国旗班进场)。也可用《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作为国旗班退场的曲子。(2)礼宾:《欢迎进行曲》迎宾用,《运动员进行曲》《团结友谊进行曲》《五环旗下》三首运动会比较常用的,《解放军进行曲》《分列式进行曲》《检阅进行曲》三首军训阅兵式常用的,参加毕业典礼用《威风堂堂进行曲》。 (3)演出:比较杂,而且可能会常常更换。比较出名有《拉德斯基进行曲》《威廉退尔序曲》《双鹰旗下》之类的使用率比较高,《歌唱祖国》《威风堂堂进行曲》也比较常用。 (4)行进:行进“入门曲”基本是《勇往直前进行曲》。 7、军乐队里乐器分类及作用 军乐团里分管乐和打击乐。管乐包括小号,大号,长号,圆号,中音号,长笛,短笛,黑管,萨克斯。打击乐包括大鼓,小鼓,镲。当然别的乐器也可以往里添,这是最基本的配置。小号负责高音,大号长号的都是低音部分。打击乐负责节奏,绝大部分无固定音高,它们主要通过节奏和音色来装饰和表现音乐,渲染气氛。 8、军乐队队员的选拔条件 乐团的成员主要是指各种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器)的演奏者,其他如乐团的指挥、教练、配器等,虽属乐团成员,但这里不予论列。 管乐团各种乐器的演奏者一般应具有下列基本条件: 首先,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和能力。所谓音乐素质是指具有良好的音准感节奏感和较灵敏的听觉与动作反应,这可以通过模仿测试加以考察。如让其摹仿一段旋律和节奏即可测知其乐感程度及灵敏程度,反复若干次都不能准确摹仿者,应视为乐感很差的表现,考虑接收时,应采取慎重态度。如:我在招收新的团员是是用XXX XX| XXX XX | XX XXXX | X O‖或者清唱一首歌曲来测试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此外,对于了解一点乐器常识,熟悉吹奏乐队某种乐器或具有一定的乐队合奏经验者,如小学参加过鼓号队的同学,都可优先考虑,他们在音乐素质和能力方面大多有着一定的基础,对于巩固乐团的组织和提高乐团整体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除一般要求身体健康没有严重缺陷和慢性疾病外,还应具有其他必要的良好的生理条件。诸如:牙齿整齐、手指灵活,这是管乐队吹奏本身所需要的。 再次,为了表演和比赛的需要对乐团成员的身材也应该有一定的要求,诸如:团员身体不要太胖;团体整体身高基本一致;走路的基本姿势正确等

明朝行政机构及官职设置

明朝行政机构及官职设置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史志中有记载的,由考中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193人。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明朝中央最高级官职;三公为正一品,三孤为从一品,两者位尊权重,但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和赠官,兴化有两位礼部尚书(周如磐、宋继祚)加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陈俊加封太子少保,他们都是明代兴化品位最高的官员。 明朝初期,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销中书省,自秦设立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原中书省所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长官,其品位也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明朝兴化共出了12位尚书,除上述三人加封太保、少保外,其余九人为翁世资(户部)、郑纪(户部)、林俊(刑部)、康大和(工部)、林云同(刑部)郭应聘(兵部)、陈经邦(礼部)、曾楚

卿(礼部)、林兰友(兵部)。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监察机构,明朝部,院同治,院、部权并重,院长官都御史与尚书平级,为正二品,兴化官居都御史的有三人。 承宣布政使司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长官,明朝全国设有13个布政使司,而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的官职,任务完成之后,回朝复旨,职务也就自然取销。宣德之后(1426—1435),许多巡抚不再回朝,而成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兴化人当布政使的有27人,巡抚3人,其官职均为正二品。 正三品官员兴化有26人,其中六部侍郎(六部的副长官)13人,通政使司(中央情报机关)通政使1人,大理寺(中央司法机关)卿1人,副都御史(都察院副长官)1人,按察使司(地方最高监察机构)按察使9人。 从三品官员兴化有24人。其中:承宣布政使司参政(省副长官)19人,都转运使司(中央在地方的办事机构)转运使3人,大仆寺(兵部在地方设立的牧养军马机构)卿2人。 明朝全国设159府,府的长官称知府,其官正四品,兴化人官居知

第三章 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这一章,主要是把握我军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提高对我军政治工作的认识,增强开展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一章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科学论断的提出及其含义; 二、"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 三、"军队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 一、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科学论断的提出及其含义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和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军队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结论,是对我军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比喻和科学概括。 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思想,早在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中就已经提出。《决议》开宗明义指出: “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这就从根本上指出了政治工作对于完成红军任务的重要性。 1934年2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最早明确提出“生命线”这一论断。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在会议开幕词中说: “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军委主席朱德和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在这次大会的报告中,也充分肯定和阐述了这一论断,并强调这是党中央早已明确了的思想。从此,“生命线”的论断开始为全党全军所接受。1937年7

月,彭德怀在红军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关于红军改编的意义和今后工作报告大纲》中指出: “要保障与加强政治工作传统,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938年月1日,周恩来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中,科学地阐述了“革命的政治工作是民族革命的生命线”,“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1944年毛泽东在修改谭政为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准备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亲笔增写了一段: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并强调,“我们认为政治工作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我们党和军队不仅在总结实践经验中不断深化对“生命线”思想的认识,而且重视从法规上确立这一思想对军队建设的指导作用,1938年底,八路军总部颁发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把“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中的生命线”的论断载入其中。从此,我军历次颁布的《政治工作条例》都有了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原则规定。 建国以后,我军进入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新的历史阶段。政治工作一如既往地受到党的高度重视。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送党中央审改时,毛泽东亲笔加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的提法。1955年,毛泽东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这本书的一篇文章所加的按语中,把“生命线”的论断引伸到经济领域,指出: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1从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指导思想产生了“左”的失误。特别是林彪、“四人帮”鼓吹“突出政治”,严重破坏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工作重新走上正确轨道,恢复了“生命线”这一科学论断。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认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强调这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1987年《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编制和将领姓名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战场各战区序列表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 委员长:蒋中正 参谋总长:何应钦 1.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20集团军:商震 第1集团军:宋哲元 以上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除外。 2.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 第18集团军:朱德 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除外。 3.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作区:苏浙方面

兵力:第10集团军刘建绪 宁波防守司令,王皞南辖第一九四师:陈德法 温台防守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一二旅:李国均 第19集团军:罗卓英 新编第4军:叶挺(直属) 游击总司令:黄绍竑 以上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游击部队除外。4.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何应钦(兼) 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第12集团军:余汉谋 第8军团:夏威 虎门要塞司令:陈策 以上共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要塞守备部队除外。5.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津浦线。 兵力:第3集团军:于学忠 第11集团军:李品仙 第21集团军:廖磊 第22集团军:邓锡侯 第24集团军:顾祝同(兼)

第3军团:庞炳勋 第27集团军:杨森 第59军:张自忠 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其他特种部队除外。 6.第八战区: 司令长官:蒋中正(兼)朱绍良(副) 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 兵力: 第17集团军马鸿逵 第82军马步芳 骑5军马步青 挺进军司令马占山 以上共辖5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5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除外。 7.武汉卫戍总司令部: 总司令:陈诚 兵力:第2军李延年 第75军周品山 第60军卢汉 江防总司令刘兴 以上共辖14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江防守备部队除外。 8.西安行营:

对军队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军队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后勤管理的意义,并对当前我军在后勤管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提出了信息条件下解决军队后勤管理矛盾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军队;后勤管理工作;对策 在军队建设发展中后勤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军队后勤管理工作,解决后勤管理与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要求不相适应问题,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后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后勤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后勤管理是建立在对国际局势正确判断之上的 邓小平同志讲:“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很显然,这个判断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正确判断,就不能集中力量搞建设。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判断,“就犯不着花更多的钱用于国防开支,要腾出更多的钱来搞建设”。也正因为如此,军队怎么用好管好有限军费就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局势的科学判断,就不会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和军队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军队后勤管理也就不会被提到战略的高度。 (二)加强后勤管理是军队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必然要求 为了保证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军队要服从大局,尽可能地减少军费开支来加强国家建设。当然,军队在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同时,还必须积极谋求发展,努力提高战斗力。因为它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和国家顺利发展经济的重任,随时有可能执行局部作战任务和应付突发事件。这也是服从大局的要求。一方面军费不足,一方面还要发展,这就必须向后勤管理要效益。在“忍耐”的情况下,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管理特别是军费管理的好坏。 (三)加强后勤管理是保证军队质量建设的客观需要 由于军费有限,供不应求,争经费、争供应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在此情况下,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证军队质量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后勤管理在宏观上加强科学调控,确保经费的投向投量合理,真正用在加强战斗力上;在微观上落实跟踪问效,确保各项经费物资足额到位,充分发挥效益。因此,强化后勤管理,优先保证重点需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效益,这也是在“忍耐”中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必然选择。 (四)加强后勤管理是军队适应市场经济的必要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后勤管理的难度增大,这不仅是因为经济活动多样化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还因为受社会上腐朽思想的影响,个别思想不健康的人总想钻管理的空子,从中牟取私利。所以,加强后勤管理,不仅是军队适应市场经济、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而且是军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反腐倡廉,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当前我军在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军队后勤管理的主要错误思想 新时期军队后勤管理也是个战略问题,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但是,从军队后勤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同志对这个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对搞好后勤管理还缺少应有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在这方面,当前应着力纠正以下错误思想: “忍耐即等待”的思想。存有这种模糊认识的人,往往从狭隘的局部利益出发,消极对待“忍耐”,片面认为军费不增加,军队就不能有所发展,根本不去看,也不去想后勤管理在“忍耐”中的意义,因而放松后勤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军费效益的发挥。 本位主义思想。存有这种思想的人,只看到本单位的需要,看不到其他单位的需要,更看不到军队整体建设的需要,千方百计为本单位“争钱争物”。而某些领导和部门人员对这种现象,不仅看不到它对整个军队建设的危害,反而把这种损公肥私的做法当作鼓励,以致造成“爱哭的孩子多吃奶”的反常现象。这些都极不利于经费物资的合理使用,会损害全局的利益,直接影响后勤管理的效益。 无足轻重的思想。有些人往往看不起细小的后勤管理工作,片面认为这些工作费力大、不讨好、没啥意思。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战略的眼光,看不到这些细小管理工作在全局中的意义,只

军队人员配置数量的专业术语

每个军兵种的部队都是不同的,国外和国内也是不同的。另外,三三制”已经是以前的编制了,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所以现在我军的建制已经不是“三三制”了,但是有的朋友说的也不错,连级以下单位还是“三三制”的。下面我以我军陆军步兵师为例进行说明,简单的谈谈,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还请各位网友指正! 在解放军部队里边,一个连一般有三个排组成.而一个排一般有三个班组成,一个班一般有十个人左右.所以这样算来,一个排有30人左右.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三个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大约在120人左右。 在武警内卫部队中,尤其是在武装守卫重要建筑等守卫部队,每个中队的兵力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武装守卫桥梁的武警中队,要按照桥梁的长短来分配兵力,有的中队有三到四个排,但是有的中队只有两个排。所以人数也就不一样了。 一个营配有四个连左右,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一个师包括五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比如养殖场等,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再加上师部以及其他单位,所以这样算来一个师是一万人左右,而一个标准师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刚刚进行师改旅的时候,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每个军的兵力是不一样的,重点的快速反应部队,比如说三十八军曾辖三师二旅;而西部的一些军有的曾经只辖三个旅。现在我军在1985年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每个军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陆航团(陆军航空兵部队)等合成化兵种。所以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我军现在也在实行师变旅,这也是在裁军后为了适应新的军事变革,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白色起义的红军团,现驻辽东的原隶属于64军的191师,在裁军后就变成了191旅。但是有些兵种,比如说二炮就都是旅级建制。另外,现在的旅是副师级单位。 但是在不同的时期的师和旅的建制都是不一样的,在《军事史林》杂志中叶介绍过,我也简单的复述一下。 在抗日战争时期,不管是国民党军队还是共产党军队,一个师编有两到三个旅。比如我军八路军的战斗序列就有:115师下辖(343旅、344旅、独立团);120师下辖(358旅、359旅、教导团);129师下辖(385旅、386旅)。而国民党军队的编制序列也是一样,师比旅大一级。这在建国后我军的编制序列也是如此,那时候的编制还都是“三三制”。我军中八路军那个时候一个师相当于一个大军区,因为一个师以后就发展成了野战军,比如刘邓大军就是129师,八路军重的旅相当于一个大军区。新四军重的一个师相当于大兵团。 从解放战争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师和旅是一个级别的,到底是叫“师”还是叫“旅”要由部队所担负的性质来决定的,比如说七十年代,守备部队统一叫“旅”,野战部队统一叫“师”。

中国陆军集团军编制

中国陆军集团军编制 2009/04/25 23:30 全军共18个集团军: 北京军区:27(石家庄)、38(保定)、65(张家口)集团军 沈阳军区:16(长春)、39(辽阳)、40(锦州)集团军 济南军区:20(开封)、26(潍坊)、54(新乡)集团军 南京军区:1(湖州)、12(徐州)、31(厦门)集团军 广州军区:41(柳州)、42(惠州)集团军 成都军区:13(重庆)、14(昆明)集团军 兰州军区:21(宝鸡)、47(西安)集团军 陆军第1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3011部队,军部驻湖州。前身是八路军120师358旅,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晋西北军区主力部队,首任司令员张宗逊),解放了青海。1952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10月回国驻扎开封。1975年与20军互换,调驻湖州。所属部队在浙江和苏南地区。 陆军第12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3061部队,军部驻徐州。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太行军区地方部队,首任司令员王宏坤)。1952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4月回国驻扎金华。1961年调徐州,1967年调合肥,1978年返回徐州。所属部队在苏北地区和安徽。 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7100部队,军驻驻重庆。前身是八路军129师386旅,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太岳主力部队,首任司令员陈赓)。1950年驻开远,1968年调重庆。所属部队在重庆和四川。 中国陆军第14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7200部队,军部驻昆明。1948年2月由太岳军区地方部队编成,首任军长李成芳。1950年驻大理,1968年接13 军驻开远,1985年迁昆明。所属部队在均在云南。 中国陆军第16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65301部队,军部驻长春。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原115师部队,首任司令员杨得志,后为杨勇),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1950年驻遵义,1953年1月入朝作战,1958年4月回国后一直驻扎长春。所属部队均在吉林。 中国陆军第20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1320部队,军部驻开封。前身是新四军第1师、新四军第1纵队(首任司令员叶飞),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上海战役后担任上海警卫任务,1951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0月回国驻扎杭州。1975年与1军互换,调防开封。所属部队均在河南。 中国陆军第21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68210部队,军部驻宝鸡。前身是新四军第2、4师编成的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首任司令员罗炳辉,后为韦国清)和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于1947年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解放了浙东南。1952年3月入朝作战,1958年8月回国驻扎大同。1967年调宝鸡。所属部队在甘肃和宁夏。

部队后勤保障工作

部队后勤保障工作 我中队的后勤工作坚持认真贯彻落实支队《二00九年后勤工作安排》的通知,不断开拓创新,完善中队硬软件建设;不断地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后勤服务意识,以管理为主体,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实现后勤管理规范化、专业化,进一步提高后勤为“中心”的工作保障能力。 一、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自身和后勤人员整体素质。 把加强后勤人员的作风和后勤人员自身素质作为后勤工作的重点来抓,着眼于部队的长远建设,从提高整体的素质入手,向素质建设要效益,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的后勤队伍。 (一)围绕保障有力的目标,着眼灭火、抢险救援任务需要,把好后勤人员选配关,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先后选调人员参加司务长、炊事员、卫生员培训集训,保持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敢抓善管的后勤队伍,后勤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二)加强后勤人员的工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后勤人员为部队服务,为官兵服务的意识,教育后勤人员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并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去。 (三)牢固树立后勤就是服务的思想,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面向官兵、服务官兵 二、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经费管理始终坚持规范化、制度化,我中队力争经费管理达到了“三好五无”。 (一)首先,坚持抓装预算管理”这个龙头,正确把握资金的流向和报量,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其次要求在标准经费管理上多下功夫,强化预算管理的首位意识,强化预算的权威性。并积极与地方财政联系保证每年业务经费10的递增,最大限度的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 (二)把好经费的开支审批关,把一切开支控制在预算总量之内,大项经额坚持支部研究审批,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有效地避免不合理开支。 (三)认真做好达标建设中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积极的向总队、支队和地方财政部门争取经费,使中队的俱乐部、综合娱乐室、电子阅览室进一步的完善。 三、推进伙食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官兵吃饱吃好。 在伙食管理工作上中队始终认真贯彻我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原则和“双增双节”方针,严格落实伙食管理五项制度,全面实行分餐,科学调剂伙食,安排好执勤人员、伤病员的饮食,尊重少数民族官兵的生活习惯。使我中队的伙食管理形成规范化,不断提高中队官兵的生活质量。中队立足现有条件,大力发展“双增双节”活动,要求炊事人员做到“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严格财务监督管理,做到帐目清楚,按时公布,在财务开支方面,达到了“三好五无”的标准,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坚持经委会对采购物验收制度,

明朝军队装备表

明朝军队装备表 以下是明代正规军的装编表, 由金观涛的<<开放与变迁>>中, 节录於<<皇明经世文编>> "每一营(5000人)其用霹雳炮3600杆, 合用药9000斤, 重八钱铅子90万个...步枪 大连珠炮200 杆, 合用药675 斤.....无法知道类似今日何种武器, 可能是机枪, 或是连发多管火箭手把□400 杆..... 手枪 盏口将军160位... 盏口将军是明代对野战重型炮的称呼" 另外有1000人为骑兵 整理以後, 会发现明代的部队十分机械化-- 一个5000人的营有: 1000 骑兵 3600 步兵(全配火器) 400 炮兵(每人一把防身用手枪, 管160门野战重炮, 及"大连珠炮" 200门) 丰臣秀吉学习织田信长, 使用只占日正规军1/10的火枪队统一全国後, 以为这样就天下无敌, 立刻攻入朝鲜, 结果遇上了上述编制的明军时, 才发现日军的火器太小儿科了。同样的, 後金(清)最初面对的明军亦是如此; 但没有火器, 只有刀剑的後金怎麽入主中原建清朝? 别以为这个装编表是後人追记的, 这是1550年左右的曾铣所谈, 当时的皇帝为世宗,正被蒙古及倭寇所困扰, 五十年後丰臣秀吉进犯朝鲜, 七十年後努尔哈赤建後金。 一个军事上的问题是, 仅管有这些装备, 但由於怕如此强大的兵器外流, 火器都是作战时才发下, 平时训练不使用, 也不让士卒随身携带; 为此1450年的于谦曾建议, 让士兵平日就接触火器, 以免战时空有优良兵器亦不会用。但英宗因为于谦在蒙古掳走英宗时拥立景帝而怀恨在心, 正好藉此建议诛杀于谦。这段史实亦侧面应证了上面的编制很早就定型, 甚至可能为1400年成祖时留下的装编。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 武器库由宦官管理, 世宗俺答入侵时, 军人出战要发武器前, 还要花钱请宦官开库门, 临到敌军兵至京城门了, 军人作战还要向政府租用武器作战? 回到这样现代化的明军为何被满人打败的问题上, 很简单, 自从1490年代日军进犯朝鲜以後, 国家为了支应22万人的机械化部队作战八年, 已花了近2000万两银, 所有库存武器差不多已被消耗掉, 一时亦无钱制造, 後金叛变时, 急救章地制造一些武器, 水准如何不必多言, 会赢才有鬼。 至於政治层面上, 世宗时已有宦官索贿才给武器的情况, 严嵩虽为奸臣, 事後也把武库的管理权转至文官手中, 但文官要嘛一样索贿, 要嘛清官误国, 清廉过头, 要求武器完整出去, 完整入库, (怎麽可能做得到! ) 结果武官在宦官及文官的夹击下, 怎麽作战都只有惩罚, 那他会尽心作战吗? (这部份可参考<<万历十五年>>, 谈论戚继光的第六章) 社会的暮气亦影响了军队的战力, 骑兵无需火器就可出战, 因此当步兵及炮兵没有合适装备时, 骑兵就去和同样是骑兵的满洲八旗军作战; 结果军队胆小怕事, 竟杀马充步兵...., 历史上汉民族自始至终, 只有明军骑兵不缺马, 其它的朝代都没如此充裕的马供作战。 回顾这段战史可发现, 一旦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出了问题时, 再好的装备也要打大败战, 但在之前, 人们惑於精良的装备, 怎麽推论也不会推出这样的结果。如今我们谈论军事时, 是否也会犯上"最新型装备就是好" 的错误? 在下一直有一个想法, 是关於历史的演进问题。那就是, 如果有三件以上的世界大事严重地和一般人判断的发展相违背, 这个世界就要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一切根据过去而得的经验将无法解决这些新问题。1991年初及年底已各发生一件让太多人跌破眼镜的大事, 何时将发生第三件?

军事编制

南朝中军南朝外军南朝军队建制中国古代军事史 摘要:本文以南朝的中军和外军为切入口,通过对南朝中军和外军的建制、兵源、兵力等方面的研究,力图拓展南朝兵制史研究的内涵,丰富该时期军事史的内容通过对南朝各主要时期中军的来源、武装力量构成、主要势力集团等方面的论述,揭示南朝中军的地域性特征通过对南朝中军流动的概况、轨迹、特点及其原因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南朝政治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南朝外军的地域分布特点、外军的重心所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外军内部的相互制衡等问题的剖析,探索南朝外军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南朝政局变动的关系通过对南朝中外军格局变化与南朝政局的关系的分析,探析南朝皇权更替频繁的原因,解析南北对峙格局下南方政权的特点、政治兴衰及其终局,解读南朝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灭亡的经验、教训通过研究南朝中外军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外军的结合程度及其方式、中外军之间的力量对比及其变化等,探析南朝的政权模式及其国防结构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目标、写作思路等作了说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正文内容大致包含了中军研究、外军研究以及中外军互动与南朝政局研究三个层面,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南朝中外军的建制及其兵源”对南朝中外军的编制序列、军事统御机构、屯驻地点、兵源征集方式及其兵力等问题做了概括性的论述,特别是对南朝中军的屯驻地点首次做了系统论述,而这一点并不为学界所重视南朝中外军的编制序列大致相同,为军、幢、队、什、伍等单位南朝中军的军事统御机构主要有以领军将军、护军将军等中军统帅为首领的禁卫军系统和以五兵尚书、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等为首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南朝外军最主要的军事统御机构是都督府,另外尚有祭酒从事史、郡尉等南朝中军一般屯驻于建康城内及其附近地区,包括宫城、越城、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新亭、白下城、药园垒等城堡军垒,此外尚有部分中军因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临时驻扎于地方南朝外军主要屯驻在州治和军府所在地以及南朝沿边镇戍卫所等地南朝中外军的兵源征集方式有世兵、招募、征发以及部曲转化等南朝中外军的兵力总数相当庞大,外军数量要远远超过中军中外军的数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和平时期、内战时期、南北对峙形势紧张或战争时期等各不相同第二章“南朝中军的来源及其特点-以势力集团为中心的考察”以南朝各主要时期的主要势力集团为中心具体考察了南朝皇帝在位时期中军的兵源、武装力量构成、军事力量的地域性支撑及其转变、中军的大致组建过程及其特点等,并对皇帝身后的势力集团做了主次区分,以明确南朝各主要时期中军来源的殊途及其特点上的差异刘宋时期,宋武帝刘裕时期的中军主要是以京口集团、雍州集团、江东集团为其中坚,而又以京口集团为主宋文帝刘义隆时期的中军则是基于荆州集团、京口集团、雍州集团、青徐集团、江东势力之上的,元嘉初期政坛的主角是荆州集团和京口集团,尤以京口集团为主其后,京口集团逐渐衰落,而荆、雍集团实力却不断攀升,到元嘉中期时,荆州集团成为政权的主要支撑性军事力量元嘉后期,雍州集团的势力已超过荆州集团宋孝武帝刘骏时期的中军以雍州集团为其中坚,另外尚包括青徐集团和江东势力宋明帝刘或时期的中军则以青徐集团和江东势力为其中坚,而又以青徐集团为主此后的齐、梁、陈各帝中军的势力集团支持均有变化第三章“南朝中军的流动体系”在第二章对南朝中军的来源及其特点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发现南朝的中军在地域来源上具有强烈的差异,从而得出“南朝中军自始至终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流动的体系”这一结论,并冠以“南朝中军的流动体系”之名论文进而对南朝中军流动的概况、轨迹、原因及其特点等做了全面论述南朝各主要皇帝时期的中军大多来自于作为其皇权支撑性军事力量的势力集团,而势力集团呈现流动的状态,因此,南朝的中军也随之呈现流动的状态南朝中军的流动,并不是杂乱无章、肆意妄为的流动,而是有规律可循、具有内在联系的流动在中军的结构、中军的地域来源、中军的征集方式及其数量上,南朝的中军都形成了一个流动的体系由于整个南朝时期中军的中坚-势力集团呈现流动的状态,即由京口集团→荆州集团→雍州集团→青徐集团→豫州集团→雍州集团→荆楚集团→江南地方豪强移动,因此南朝的中军在地域来源上也呈现不断流动的状态中军的兵源先是主要集中于建康东面、长江下游的南徐州,复变为长江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