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

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

源码反码补码移码

进制间转换

二进制1101,从最低位(最右)算起,位上的数字乘以本位的权重,权重就是2的第几位的位数减一次方。比如第2位就是2的(2-1次)方,就是2;第8位就是2的(8-1)次方是128。把所有的值加起来。

2(1-1)代表2的0次方,就是1

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2(1-1)+0*2(2-1)+1*2(3-1)+1*2(4-1)=1+0+4+8=13

十进制

十六进制

内存储器+CPU(运算器+控制器)=主机

外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存储器

输入设备运算器输出设备

控制器

控制器程序计数器PC 指令七寸器IR 指令译码器时序部件

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java解释器

总线的带宽单位时间内总线上课传输的数据量单位MB/s

总线的位宽总线能同时传输的数据位数有32位64位

总线的工作频率适中频率,是协调总线上各种操作的时钟频率

CPU 主频工作频率HZ

字长数据总线一次能同时处理数据的位数

缓存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

核心数量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机引擎(内核)

CMOS 是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的芯片

由主办的电池供电,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

CISC复杂RISC精简

并行处理机阵列式计算机由多台处理机组成,每台处理机执行相同的程序是操作并行的SIMD计算机。

多处理机由若干台独立的计算机组成,每台计算机能够独立执行自己的程序,是MIMD计算机。

流水线T=流水线周期K=指令几个阶段

1.流水线周期为执行时间最长的一段

2.流水线计算公式:Nt+(K-1)t

3.流水线计算公式:优先考虑单条指令所需时间+(N-1)×(流水线周期)

4.流水线的吞吐率在单位时间内流水线所完成的任务数量或输出的结果数量公式:TP=N/Tk(时间)

流水线的效率

流水线的设备利用率,在时空图上,流水线的效率定义为N个任务占用的时空区与K个流水段总的时空区之

比。

Cache功能:提高CPU数据输入输出的速率,突破所谓的“冯诺依曼”瓶颈,CPU与存储系统间数据传送带宽的限制。在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体系中,cache是访问速度最快的层次,使用cache改善系统性能的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以H代表cache的访问命中率,

T1表示cache的周期时间,

T2表示主存储器周期,

T3使用cache+主存储器系统的平均周期

T3=h×t1+(1-h)×t2

主存

存储单元

字节

总片数=总容量/每片的容量

串联系统

系统的可靠性R=R1×R2×…×Rn

系统的失效率λ=λ1×λ2 ×…×λn

并联系统

R=1-(1-R1)×(1-R2)×…×(1-Rn)

校验码

码距一个编码系统的码距就是整个编码系统中任意两个码字的最小距离

奇偶校验码仅可检错可检测1位错

循环冗余仅可检错可检测多位错

海明码可检错、可纠错,纠1位或多位错

第二章操作系统知识

作用: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改善人机界面,面相用户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死锁:一个程序等待不可能发生的事,则进程就死锁。

每个进程数最大的资源少一个

1.

如果还有一个资源剩余就不会发生死锁

2.

树形目录结构:

绝对路径:跟开头的路径

相对路径:当前环境的路径

第三章程序设计语言

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灵活,直接执行,速度快)汇编语言一种用助记符表示的仍然面相机器的语言

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

汇编语言程序用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

汇编程序输入:是用汇编语言书写的源程序输出:是用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

解释器又称解释程序是直接解释源程序或者生成某个中间的表示形式,要参与程序的执行,不生成独立的目标程序。

编译程序:将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在计算上运行时目标程序不参与程序的运行。

Fortran语言科学计算执行效率高

Pascal语言为教学而开发的表达能力抢delph

C语言指针操作能力强高效

Lisp语言函数式程序语言符号处理人工智能

C++语言面向对象高效

Java语言面向对象中间代码跨平台

C#语言面向对象中间代码net

Prolog语言逻辑推理简洁性表达能力数据库和专家系统

第四章系统配置和方法

浏览器/服务器系统

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第五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的集合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构造方法

数据逻辑结构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队列与栈队列先进先出栈先进后出

数组

一维数组a[n] a[i]地址:a+i*len

二维数组a[m][n]

第六章多媒体基础知识

声音带宽:人耳20HZ-20KHZ 说话300-3400hz

采样:采样频率精度采样频率应为声音最高频率2倍。

第七章网络基础知识

7 应用层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

6 表示层数据的格式与表达,加密,压缩

5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4 传输层端到端的连接

3 网络层分苏传输和路由选择

2 数据链路层传送以帧为单位的信息

1 物理层二进制传输

路由器分割广播域

集线器所连接的设备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冲突域

交换机分割冲突域一个端口一个冲突域

第八章数据库技术

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模式的子集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存储模式和物理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内部表示,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两级映式:外模式/模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保证了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建立和维护其他功能

特征数据结构化且统一管理,有高效的数据独立性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

候选码/候选键如果在一个关系中,存在一个属性(或属性组)都能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组的元组,并不包含多余属性,这个属性(属性组)成为该关系的候选码或候选键。

主码/主键其值能唯一地标识元组的一个或多个属性,成为主码或关键字。

外码/外键关系中都是某个属性(属性组)不也是该关系的主码或只是主码的一部分,但确实另一个关系的主码时,该属性或(属性组)成为这个关系的外码。

第九章安全性知识

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硬件的保护。

机密性:防止信息暴露给未授权的人或系统质量的状态,之确保具有权限和特权的人才可以访问信息的特定集合。

完整性:之信息完整而为被腐蚀的质量和状态。

可用性:使需要访问信息的用户可以在不受干涉和阻碍的情况下对信息进行访问并按所需格式授权他。

第十章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

概念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分发信息的相互关联的组件的集合,其作用在于支持组织的决策与控制。

技术观前半部分说明了信息系统的技术构成,称作技术观

社会观后半部分说明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称作社会观

信息系统可以由人工或计算机来完成,由七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主机(CPU和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磁盘光盘)输出输入

2.计算机软件系统

3.数据及其存储介质

4.通信系统

5.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

6.规章制度

信息用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都是围绕信息用户的需求。

信息管理者:明确需求、协调资源、分配资源。

CIO 首席信息主管

信息系统的结构

层次结构横向战略计划战术管理作业处理

纵向按具体的职能划分子系统

功能结构信息技术的角度在开发信息系统时必须考虑这些具体功能的实现

信息用户的角度整个组织在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功能

软件结构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组织或联系

硬件结构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或信息系统的空间结构,是指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集中式信息资源集中,便于管理,缺点是主机价格昂贵,维护困难,运行效率低,系统易瘫痪

分布集中式数据部分集中,便于管理,工作站间相互独立,业务各自处理,必要时又是一个整体,相互传递信息,共享数据,缺点是价格较高,系统维护困难

分布式根据需求和存储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利用发挥用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扩展方便健壮性好。

资源分散,标准,规范不易统一,系统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管理协调有难度,

不利于安全保密措施的统一实施。

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

★面向作业处理用来支持业务处理实现处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

办公自动化OAS

事务处理系统TPS

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DAMS

★面向管理控制辅助企业管理实现管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

知识工作支持系统KWS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面向决策计划决策支持系统DSS

战略信息系统SIS

管理专家系统MES

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

1.促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由于高层领导可以查询几层信息减少中/低层的管理人员

2.组织结构更加灵活和有效不用地域部门、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可借助有关信息的分析与判断直接对生产问题做出决定

3.虚拟办公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人员办公地点可以不固定。

4.增加企业流程重组的成功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运作方式和管理过程的变革。

(系统规划)系统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确定待开发软件系统的总目标,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资源进行分配。

该阶段产生的文档有可行性分析报告和项目计划书。

(系统分析)为了解决该问题,系统应该做些什么?

确定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数据以及界面等要求,从而不确定系统的逻辑类型。

产生的文档有系统规格说明书。

(系统设计)解决问题,系统应该怎么去做?

系统分析阶段根据现行信息系统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各自的特点,认真调差和分析用户需求。

逻辑模型流程图数据字典基本加工说明等

系统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设计工作是应该自顶向下地进行。

概要设计:(总体设计)系统模块结构设计计算机无力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处理过程设计以确定没个模块内部的详细执行过程流程图问题分析图IPO图和过程设计语言等代码界面数据库输入输出

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构图、模块说明、其他详细设计组成

系统实施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系统调试人员培训系统切换

系统运行和维护系统运行系统的日常操作维护

系统运行管理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基础数据管理运行制度管理运行结果分析

系统维护维护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花费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活动

维护问题程序的可理解性差没有配套的文档没有开发人员接待设计时没有考虑将来的修改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特点: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结构化模块化自定想下进行开发

充分预科可能发生的变化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献化

2.原型方法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第十一章信息系统开发的管理知识

信息系统项目

项目是在既定的资源和需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一定的资源约束一定的目标一次性任务) (时间资源经费资源人力资源)

项目基本特征

明确的目标独特的性质(唯一、独特)有限的生命周期特定的委托人

实施的一次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项目的确定性结果的不可逆转性

信息系统项目独有的特点

项目的目标不精确、任务边界模糊、质量要求主要由项目团队定义

开发过程中客户需求不断被激发,不断地被进一步明确,客户需求随着项目进展而变化导致项目的进度,费用等计划会不断更改。

信息系统项目是智力密集,劳动密集型项目,受人力资源影响最大,项目团队的结构,责任心和稳定性对项目的质量和是否成功有决定性影响

PMBOK 项目管理9个知识领域项目范围管理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综合

项目三角形指项目管理中范围时间成本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还要考虑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

质量不是三角形的要素是时间、费用和范围协调的结果

范围时间 1.为了缩短项目时间,就需要增加项目成本或减少项目范围

质量 2.为了节约项目成本,可以减少项目范围或延长项目时间

3.项目的控制过程就是保证项目各方面的因素从整体上能够相互协调

成本

信息系统开发的管理工具

Microsoft project

P3/p3e

p3 项目进度控制软件

p3e的企业项目管理结构(eps)可以随意层次化组织基于EPS层次化的任一点进行项目的财务分析

Clear Quest 使用简单功能强大适用于所有的开发过程

第十二章信息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

理解用户需求

确定系统逻辑模型系统设计的依据

形成系统分析报告

系统验收的依据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工具:

数据流图:DFD 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

数据字典:对数据流图的重要补充和说明,是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的数据流图中各个基本要素(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的内容和特征所做的完整定义和说明。

实体联系图:E-R图,用于描述数据流图中数据存储及其之间的关系。

1.数据是否守恒,即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是否匹配

2.数据使用存储是否恰当

3.父图和子图是否平衡

4.任何一个数据流至少有一段是处理框

(数据流不能从外部实体直接到数据存储,也不能从数据存储直接到外部实体,也不能在外部实体之间或数据存储之间流动。)

语句类型:

祈使语句:说明要做什么

获取收发数据

条件语句:说明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做什么事

如果条件1

则执行A

否则执行B

循环语句:说明在满足某种条件下,继续执行某项处理能力

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内容

UML 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实用的建模语言,是一种建模语言,不是一种方法。

一种可视化语言一组图形符号一种图形化语言建立模块

一种构造语言可用于UML描述的模型映射成编程语言

一种文档语言UML适于建立体系结构及其所有的细节文档

类接口协作

事物是对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的抽象

1.结构事物UML模型中的静态部分描述概念或物理元素7种

用例活动类组件结点

2.行为事物动态部分描述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行为2类交互

状态机

3.分组事物组织部分是一些有模型分解成的“盒子”(包)

4.注释事物解释部分描述,说明和标注模型的任务元素。

关系

依赖:是两个事物间的语义关系,其中一个事物(独立事物)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个事物的语义关联:是一种结构关系,描述了一组链,链是对象之间的连接。

聚合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关联,描述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泛化:是种特殊关系/一般关系,特殊元素的对象可替代一般元素的对象

实现:是类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其中的一个类元制定了由另一个类元保证,执行的契约。

第十三章信息系统设计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系统设计的内容总体布局设计

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资源配置设计

模块化结构设计划分的功能模块

模块的功能和职责

代码设计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数据库设计模块间的信息传递

详细设计输入/输出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处理过程设计

标准化设计

其他设计描述设计结果

拟定实施方案

系统流程图是表达系统执行过程的描述工具

着重于表达:数据在系统中传输时所通过的存储介质和工作站,与物理技术密切联系。

缺点:不能反映系统结构,模块功能,无法评审是否符合要求。

绘制图的主要依据:

信息处理的步骤和内容

每一步骤所涉及的物理过程

各步骤之间的物理和逻辑关系

IPO图:是一种反映模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图形化表格,描述了模块的输入输出关系,处理内容,模块的内部数据和模块的调用关系。

HIPO图:分层次自顶想下分解系统,将每个模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关系表示出来就得到了HIPO图。

软件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

分解协调原则

信息隐蔽和抽象的原则

主要原则自顶向下原则

一致性原则

面向用户原则

聚合衡量模块内部各元素结合的紧密度

模块独立性的度量

耦合肚量不同模块间互相依赖的程度

聚合

偶然模块完成动作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或者仅仅是一种非常松散的。

逻辑模块内部的个风格组成在逻辑上具有想死的处理动作,但功能用途上彼此无关。

时间模块内部在所包含的处理动作必须在同一时间内执行

过程模块内部所要完成的动作虽然没有关系,但必须按特定的次序执行

通信各个模块内部所完成的动作都使用了同一个数据或产生同一输出数据

顺序模块内部各个部分前一部分处理动作的最后输出是后一部分处理动作的输入

功能内部各个部分属于一个整体,并执行同一功能,且各部分对实现该功能都必不可少

耦合

数据耦合两个模块彼此之间通过数据参数交换信息

控制耦合两个模块彼此之间传递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

公共耦合两个模块之间通过一个公共的数据区域传递信息

内容耦合一个模块需要设计到另一个模块的内部信息

功能模块设计原则

系统分解有层次

适宜的系统深度和完整度比例

模块大小适中50-100行最多不超过500行

适度控制模块的扇入扇出扇出3-4一般不超过7 扇入越大越好

较小的数据冗余

数据库设计

核心问题: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要求结合选用的DMBS,建立一个数据模式。用户需求分析对现实世界的调查和分析

概念结构分析从现实世界向信息世界的转换,建立概念模型

逻辑结构分析从信息世界向数据世界的转换,建立数据模型

物理结构分析为数据模型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

用户接口界面设计

原则统一简明易学灵活没关宽容严禁

内容截面形式基本的交互控制形式图形和符号各种操作方式信息反馈的策略Help策略

界面类型菜单填表对话窗口图形

处理过程设计

程序流程图程序标准图

是指通过输入输出数据和处理过程的详细分析,将计算机的主要运行步骤和内容用框图表示出来。

程序流程图是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依据,因此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程序设计质量。

第十四章信息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

内容:硬件配置软件编制人员培训数据准备

进度的安排进度计划是实施的基本保证

关键因素人员的组织程序编码是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

任务的分解

开发环境的构建硬件软件网络

可读性好: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详细设计程序中包含说明性材料良好的程序书写格式良好的编程风格总要求:程序简单清晰

结构化程序设计:限制使用GOTO语句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的设计,编码和调试

主程序员制的组织形式

系统测试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好的测试方案能够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

成功的测试将发现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

模块测试一个模块编程人员自己进行

测试的类型联合测试联调测试模块间借口

验收测试功能与性能是否实现和满足系统说明

个人复查

人工测试代码复审走查

会审

软件测试

黑盒测试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管理信息系统》(MIS)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决策——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3、决策过程(理解)——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4、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够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5、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即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数量及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MRP管理思想借助于计算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6、制造资源计划(MR PⅡ)——MR PⅡ把企业做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实现统一管理。因而,MR PⅡ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7、企业资源计划(ERP)——在制造资源计划(MR P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面向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它把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集成到信息系统中,把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和企业外部的所有资源整合到了一起。是一种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所有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 8、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9、数据文件——在信息系统中,数据组织一般采用文件组织和数据库组织。把数据按某种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存放在外部设备上,就构成数据文件。 10、WEB数据库——Web数据库系统是指以HTML为代表的Web页面(即网页)与位于底层的数据库的集成。Internet用户可以通过Web页面来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11、企业流程重组——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巨大改善。其本质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1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上的一些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所做的文字性的详细说明。数据字典是用文字来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 13、MIS物理系统的实施——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订购、机房的准备的设备的安装高度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14、决策支持系统(DSS)——DSS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英文缩写是(C)。 A.SA B.OOD C.OOP D.OOA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D)D.瀑布模型 3.结构化开发方法系统分析阶段的正式文档是(B)B.系统分析报告 4.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D)。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5.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C)C.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6.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不包括(C)。C.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8.管理是一项有序化的、经常性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决策)。 8.执行层或称作业层的管理属于(C)。C.基层管理 9.战略级管理属于(B)。B、高层管理 10.C/S 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 11.人们通常用下面的英文缩写表示会计信息系统 C. AIS 12.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B.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13.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 C. 可行性报告 14.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B)。B.非结构化决策 18.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B)。B.战略计划子系统 19.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是(B)。 B.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系统评价 1. 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A. 总体规划阶段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B)划分的。B.管理职能 14.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可分为多个子系统,其结构为(C)。C.层次结构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A)。A.管理职能结构 16.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C. 系统是什么 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1.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A.数据流图 2.下列耦合方式中耦合度最低、性能最好的是(B)。B.数据耦合 3.总体规划的目的包括D.保证信息共享、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使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4.系统总体规划的最终目的是(A)。A.勾画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蓝图 5.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 B)。B.强 6.系统测试的正确步骤是(B)。B.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总体测试 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 C )。C.耦合 8.总体规划阶段的最终结果是(C )。C.可行性报告 9.下列比较适合较大系统的切换方式是( C )。C.分段切换 10.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以便说明C.系统怎 么干 11.系统测试的对象是(D)。D.整个系统 12.系统测试的正确定义是(A)。A.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3.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工作应重点在哪个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阶段 14.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C )。C.系统设计说明书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题型:单选、判断、简答、计算和论述。(数据库设计、画图、关系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基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通信技术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系统性的新兴学科。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源 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特征:(1)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2)是可以通讯的。(3)信息形成知识。 知识就是反映各种事物的信息进入人脑,对神经细胞产生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数据(Data)也称资料,是指那些未经加工的事实或是着重对一种特定现象的描述。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区别: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信息是那些经过某种方式加工或以更具意义的形式提供的数据。 2、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 3、信息系统的发展: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特点:计算机化目的:提高效率(2)管理信息系统(MIS)特点:高度集中、定量化。 (3)决策支持系统(DSS)面向决策的信息系统IDSS、GDSS.智能信息系统网络化、智能化 (4)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网络化 4、决策问题的类型: (1)结构化决策--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和通用模型、自动化(2)非结构化决策--复杂、无固定规律和通用模型、临时性 (3)半结构化决策--介于1.2之间

5、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 情报活动阶段---确定问题;设计阶段----找出解决方案;选择阶段----选 出解决方案;实施阶段---实施方案 6、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问题: -MIS的挑战的内容:企业应该做的事;客户的价值要素;信息技术的作 用;提高企业文化,培养员工;政府如何促进其应用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 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 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 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是一个管理系 统,一个社会系统。 特点: 是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 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 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 层次内容 战略管理确定企业的目标、政策和总方针、企业的组织 层次、决定企业的任务 管理控制(战术管理)包括资源的获得与组织、人员的招聘与训练、 资金的监控等 运行控制有效地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在预算限制内活 动 业务处理涉及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信息系统的分类:(略) ?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详细版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

第一章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1)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2)信息技术是现阶段对企业组织进行改革的有效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组织重新设计、企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企业职权的重新划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 “扁平化”管理的实质是“信息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组织内部信息交流的成本,从而使纵向(金字塔)的官僚体制开始崩溃”,“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距离缩小和最终向合一回复”。 2.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1)所谓人造系统,是指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系列的要素做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例如计算机系统,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等。实际上,大多数系统属于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而且许多系统有人参加,是人—机系统。 (2)信息系统看起来是一个人造系统,但是它的建立运行和发展往往不以设计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有其内在规律,特别是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了解自然系统的运行规律及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建立和发展信息系统的关键。 第二章 1.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2)(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 (3)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简述应用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这里,环境是有关组织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 一、生产过程的特征: 由于不同的生产特征决定着企业开发应用管理系统时应当贯彻的管理思想,因而必须在系统进行总体规划之前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保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二、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根据组织规模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目标是系统分析人员的重要任务。组织规模即组织的大小。 三、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管理的规范化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学科性与合理性的要求。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 四、组织的系统性: 一个系统性的组织,管理过程是系统化的,可以被准确地描述和量化,能够产生与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这样的系统的管理和决策能够在各管理环节的支持下准确进行。 五、信息处理与人: 在信息处理中,计算机的长处: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能够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 人在信息处理中的特点: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3.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 在信息处理中,要充分考虑人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这个特点。在系统设计中,努力保持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和谐,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优秀的信息系统。人际和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性化界面;人与机器的合理分工;提高中端用户的计算能力。

《医院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重点(附答案)

题型 一、选择题(10道* 2分=20分) 二、名词解释(8道*2=16分) 1.常见的医院信息系统术语定义、各子系统中英文简称。 ①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影像系统等。 ②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HMIS)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③临床信息系统(CIS):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将临床检数据、为医疗、护理、护理、医学研究过错程会诊(咨询)服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检验室设备联机与分析、医学影像储与通信、专家智能诊断和远程医疗(咨询)等。 ④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专为医院实验室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和规化管理。 ⑤医学影像系统(PACS/RIS):以高可靠性计算机设备为基础,通过高速网络联接各种影像设备,依靠先进的存储技术,采用数字化图片来取代传统胶片的方法存储、保管、传送和显示医学影像及其相关信息,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突出的特点,是实现医学影像通信管理的重要手段。 ⑥影像资料部管理系统(RIS)是在PACS影像网络通信的基础上,按照影像诊断与管理要求,对患者进行登记、拍片、诊断、报告等的管理,,以及医院影像的分类、统计、查询、汇总、分析的一系列影像资料的管理等。 ⑦电子健康档案(EHR):由计算机创建并保存的个人从生到死的健康信息和诊疗信息。电子健康档案中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基本卫生服务记录等容。健康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体检记录和疾病调查记录,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8EMR(电子病历)系统:以结构化和智能化的病历、医嘱、处方等数据录入为特征的信息系统 2.药品系统的构成,药品处方可以分为哪几类型?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新系统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数据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1 )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电子业务系统(服务于组织的内部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的政 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电子商务系统(商贸活动) (2)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3 )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4 )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行业:铁路、林业、电力、港口、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职能: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统计、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信息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 )功能结构(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

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 2 )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最终使用者], 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四大部件。) ( 3 )职能结构(纵向视角:战略计划层[任务:为企业战略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管理控制层[任务:为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用于衡量企业效益,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企业资源分配方案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执行控制层[任务:确保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横向视角(职能):生产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综合视角[职能和管理层次]。) (4 )软硬件结构(硬件:机器的实体部分;软件结构:计算机的灵魂和思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 5 )网络计算结构(四种网络计算模式:中央主机集中分时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C/S 、浏览器/ 服务器模式B/S ) B/S 模式工作原理:在B/S 模式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 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 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 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 服务器,Web 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 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 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C/S 模式结构、工作原理、特点:CS 模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第一层是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CS 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程序和中间件三个部分组成。首先,交互性强是CS 固有的一个优点。在CS 中,客户端有一套完整应用程序,在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其次,CS 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由于CS 配备的是点对点的结构模式,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可以得到可靠的保证。而B/S 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 这一类运用于Internet 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 来保证。由于结构上比BS少一层,对于相同的任务,CS完成的速度总比BS快,使得CS更利于处理 CS 在逻辑 大量数据由于客户端实现与服务器的直接相连,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响应速度快。同时由于开发是针 对性的,因此,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化要求。但缺少通用性,业务的变更,需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重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选择)(20分) 10X2 (判断)(30分) 15x2 (简答)(24分) 4X6 (应用)(12分) 1X12 (论述)(14分) 1X14 第一章 1信息:是人们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正确反映。(判断) 2数据:指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判断)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信息就是加工了的数据 4信息分类:按照管理的层次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按照应用领域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按照加工顺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按照反映形式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选择)(了解) 5信息的性质和特征 1)事实性; 2)时效性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到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3)不完全性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是不可能全部得到的,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 断,只有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4)等级性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战略级、战术级和作业级 5)变换性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载体来载荷。这一特性在多媒体时代尤为重要。 6)价值性信息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简答) 还有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存储性,不具有保值性,但有增值性,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价值不一样 6信息量大小衡量:数学方法(利用概率)单位:比特(BIT)(判断) 7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区别(判断) 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知识管理则是对思维的管理。(思维管理更重要) 8系统: 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了解)(选择) 9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选择) 10系统类型业务处理系统(TPS)过程控制系统(PC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决策支持系统(DSS)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了解)(选择) 11为什么我们需要信息系统:经济全球化 信息经济的增长 企业的转型 数字化公司越来越多 12信息与管理系统的管理关系: 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1)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2)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3)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 2 一、 单选题 1.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 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 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 这 样的 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 A. 计算机系统 B. 批处理系统 C. 实时处理系统 3. 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 )模型。 A.层次 B.网状 C. 一维表 D.二维表 4. 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 . 最关键的环节是(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 和B 5. 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 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 . 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 )和人员 培训工作。 A. 系统说明书 B. 系统实施方案 C. 系统使用说明书 D. 系统测试报告 7. 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 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 )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 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 属于( )。 )。 A.直接转换 B ?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 层次码是一种( )。 A.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二、填空题 1.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 )系统。 2. 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 )、( )和( )。 D. 分布处理系统 A. 直接经济效益 B .间接经济效益 C. 系统收益 D. 投资回收效益 9. 在系统转换中, 中间没有过渡阶段, 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 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整理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2 一、单选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 A.自然系统 B.人工系统 C.信息处理系统 D.抽象系统 2.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A.计算机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实时处理系统 D.分布处理系统 3.关系模型是把数据的逻辑结构归结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模型。 A.层次 B.网状 C.一维表 D.二维表 4.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现 D.A和B 5.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 D.数据-功能格栅图 6.系统调试完成后,在实施系统转换.投入试运行之前,必须做好编写()和人员培训工作。 A.系统说明书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A. 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及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系统。 2.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和()。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4.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分三个阶段:即()、()和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第一章 1、现代企业管理变革: (1)战略化趋势:战略的制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企业依赖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是其重要的战略选择。 (2)信息化趋势:组织管理重心从物资管理、资本管理向信息管理转移信息成为与物质、能源并列的三大资源。企业要有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收集能力,更要有信息分析、传递和利用的能力。 (3)人心化趋势:以”人”为”本”! (4)柔性化趋势:“刚性管理”到“弹性管理” 2、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就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就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3、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能够明确描述、编码、记录且易于传递和共享的技术。(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员工的内心模式或信念,包括且也、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通常无法直接辨认,保存于个人身上、过程、关系等形式中,难以通过文字、程序或图形具体向外传达,此类知识的传递较为困难。(靠实践中摸索和体验获得,可意会不可言传) 4、信息的三个维度;时间、内容、形式。(简答:课本P6) 5、系统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 (1)、集合性:多要素组成的整体,以整体最优为原则,1+1>2 (2)、目的性:为完成某特定预期目标,决定系统要素组成和结构 (3)、相关性:各元素相互联系和作用,联系决定运行机制。 (4)、环境适应性: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否则淘汰 系统的分类: (1)、自然系统:自然而非人力形成系统-天体、血液循环等。 (2)、人造系统:人为建造系统-生产系统/运输系统/管理系统 (3)、复合系统:自然和人造相结合系统-农业、水利。 6、信息系统(IS)是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其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IS的发展过程)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EDPS (2)、管理信息系统 MIS (3)、决策支持系统 DSS (4)、企业集成化系统 7、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安东尼金字塔模型:战略层-战略层MIS;战术层-战术层MIS;作业层-作业层MIS)

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知识点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与管理 1、什么是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观念性)的;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对其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5、信息的特征: a.事实性。b.时效性。c.不完全性。d.层次性。 e.可变换性。f.价值性。 6、系统的概念 通常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 (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 7、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作为一个抽象模型从宏观上看一般有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8、信息系统 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特征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信息系统的类型(按处理的对象): 1.作业信息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产量统计、成本计划) 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监测) 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印刷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 10、决策 决策: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3个阶段:情报、设计、选择。 11、决策的四个阶段 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12、决策问题的类型 1.结构化决策: 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2.非结构化决策: 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3.半结构化决策: 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管理信息来源于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产物。管理信息是对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人员、业务、资金、组织实体、变动关系等事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管理者进行各种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们彼此联系的纽带。随着决策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管理信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选填空题)。 2、信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正与物质、能量共同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要素。 3、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现代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制定决策。管理决策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基本信息收集:发现和明确决策问题,寻找机遇认知后果和风险。 (2)、方案制定:拟定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明确各种方案对决策者的价值。 (3)、通过评价和比较选定方案,得到决策结果。 信息的本质属性-----增值性 4、如果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差额倾向于加剧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称为正反馈信息,它会使系统波动增大并趋向于不稳定状态;反之。削弱则是负反馈信息,波动减小并趋向于稳定。 5、管理信息的特点 (1)、原始数据来源广泛。既有分布在企业内部各生产、作业环节和职能部门的原始数据,也有来自有业务往来的单位、供应商、用户、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的信息等。 (2)、信息量增长迅速。管理活动中要接触处理的信息量巨大。 (3)、信息具有共享性。管理信息一经收集,就可以多次使用,供更多的组织和用户共享,而不会影响内容本身。它能够提高信息利用的总价值。 (4)、信息的处理方法多样。管理信息以多种方式存在,不同载体承载信息的方法和特点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5)、信息具有可变形。也可以说具有可伪性。在复制与共享的过程中信息内容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总结。

第一章商务信息系统基础 一.名词解释( 15′) 1.信息系统 由人员、硬件、软件、通信网络、数据资源和规章制度组成的,在组织 中用于存储、收集、转换以及传播信息。 基本作用:支持业务流程和企业运营、支持员工和管理者的决策制定、 支持为获得竞争优势而制定的战略 类型:运营支持系统(事物处理,过程控制、企业协作)、管理支持系统 (管理信息,决策支持、主管信息)、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专家系统、 知识管理、职能企业、战略信息) P26模型:依靠人力资源(终端用户和信息系统专家)、硬件资源(机器 和媒介)、软件资源(程序和步骤)、数据资源(数据库和知识库)和网 络资源(通信媒介和网络支持)来执行输入(数据资源)、处理(把数据 加工成信息)、输出(信息产品)、存储(数据资源)和控制(系统性能)等活动,把数据资源转化为信息产品。 2.系统 一组相关的元素,在有组织的转换过程中,通过接收输入好生成输出一 起实现共同的目标。 基本功能:输入、处理、输出 3.反馈、控制 4.电子化业务 5.内联网 二.填空题( 15′) 1.20c80年代至90年代,信息系统出现的新的作用是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_ __。 三.应用题( 20′) 1.在过去的40年中,企业的信息系统有哪些主要变化?你认为在未来的10 年里会有什么主要变化? 2.如今的公司如何运用互联网、内联网和外联网支持企业活动?

第二章 信息技术的应用: (1)构建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建立一个通过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战略发展企业价值的公司。 (2)重组业务流程。指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已达到成本、质量、速度和服务的改善。 信息技术是主要组成部分,能支持工作流程设计、作业需求和组织结构的创新性改变。 (3)成为敏捷企业。通过提供宽广的产品范围和快速的产品更新在市场中获利,还能提供个性化及任意批量的产品订单。 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与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公司合作将产品高校推入市场。 (4)创建虚拟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将人、组织、资产和创意联系起来的一个组织,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企业沟通、协作和所需信息流提供支持。 (5)建立知识创新型公司,主要利用到两种类型的知识。一种为显性知识即数据、文档和通过笔录或电脑存储的信息等。另一种为隐性知 识,即员工自身掌握的技术经验等。 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知识管理系统中,以支持业务知识的创新以及这些知识与新产品、服务及业务流程的整合。 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争战略:锁定客户和供应商,形成转换成本,提高进入壁垒,以及发挥对信息技术投资的杠杆作用。 知识管理技术包含:企业智能、信息的创建、共享和管理和文档管理。 公司应该如何借助IT变得更加敏捷? (1)客户敏捷:在挖掘创新机会时,具备发挥客户作用的能力。利用IT建立和强化客户虚拟社区的技术。 (2)合伙敏捷:在探索、利用创新机会时,具备调节资产和知识等的协作能力。IT技术使公司间的协作更加便利 (3)运营敏捷:在挖掘创新机会时,具备快速、准确和低成本等功能。IT帮助实现业务流程模块化和集成化的技术。 ③简述虚拟公司战略的优势 (1)与所有联盟伙伴共向基础设施和分担风险;将互补的核心竞争力连接起来;通过共享,缩短将实现变成收益的时间;真假设施和市场覆盖面;获得进入新市场的能力,共享市场,共享客户忠诚;从销售产品转变为推销解决方案。 (重要,客户为中心,大题)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价值关键是:保持客户忠诚度、预测客户未来需求、回应客户关注的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doc

全国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新系统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数据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1)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电子业务系统(服务于组织的内部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电子商务系统(商贸活动) (2)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 (3)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4)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行业:铁路、林业、电力、港口、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职能: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统计、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信息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功能结构(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2)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最终使用者],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四大部件。) (3)职能结构(纵向视角:战略计划层[任务:为企业战略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管理控制层[任务:为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用于衡量企业效益,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企业资源分配方案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执行控制层[任务:确保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横向视角(职能):生产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综合视角[职能和管理层次]。) (4)软硬件结构(硬件:机器的实体部分;软件结构:计算机的灵魂和思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信息和信息化 信息化:源于60年代的日本。 内涵:一是指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观念深入人心:而高一层次则指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开发、利用、处理、管理、 服务等方式的完善和现代化。从外延的角度来说,他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信息环境。 信息高速公路:1993年美国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通常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数据:是用于记录、描述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的区别与联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述形式;数据符号单独表示时没有任何含义,只有把它们放入特定的场合进行解释和加工,才能 使其具有意义并升华为信息。 信息的性质:普遍性 可转化性 客观性 可分享性 时效性 可传播性 相对性 不确定性 层次性 难度量性 动态性 有价值性 管理信息的层次:按照管理的层次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二、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系统: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 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信息系统的两大类型: 作业信息系统:处理组织的业务、控制生产过程和支持办公事务,并更新 有关的数据库。(业务处理、过程控制、办公自动 化) 管理信息系统: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 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

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 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和决策。 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阶段 (二)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 (三)决策支持系统(DSS)阶段 三、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 决策: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 动。 决策过程: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非结构化决策,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半结构化决策,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可适 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 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 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 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 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概念图,我们可以得出: MIS是一个人机系统; 一体化或集成系统; 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 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决策; 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在某些时候,某些组织,只用了管理信 息系统的一部分即子系统的概念。 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提供信息为组织的管理服务,是一个人机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结合,是一个综合系统,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从广义概念上阐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两 类:基于管理职能的结构,基于管理层次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是两种分类的综合,基于 管理任务与智能的分类。 基于管理任务的分类 基于管理智能的 分类

[信管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各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教材结构 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1、信息化基础知识 2、电子政务 3、企业信息化 4、商业智能 第二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2、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4、ITIL与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 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1、信息系统集成简述 2、信息系统建设 3、软件工程 4、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5、软件架构 6、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7、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四章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1、什么是项目 2、项目的组织方式 3、项目生命周期 4、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5、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6、项目管理高级话题 第五章立项管理 1、立项管理内容 2、建设方的立项管理 3、承建方的立项管理 4、签订合同 第六章项目整体管理 1、项目整体管理的主要活动和流程 2、项目启动 3、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

4、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5、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 6、监督和控制项目 7、整体变更控制 8、项目收尾 第七章项目范围管理 1、产品范围与项目范围 2、编制范围管理计划 3、范围定义 4、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5、范围确认 6、范围控制 第八章项目进度管理 1、项目进度管理概述 2、活动定义 3、活动排序 4、活动资源估算 5、活动历时估算 6、制定进度计划 7、项目进度控制 第九章项目成本管理 1、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2、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3、项目成本估算 4、项目成本预算 5、项目成本控制 第十章项目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基础 2、制定项目质量计划 3、项目质量保证 4、项目质量控制 第十一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2、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编制 3、项目团队组织建设 4、项目团队管理

2019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

2019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必考知识点大全 1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可以是消息、信号、数据、情报或知识;信息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可处理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 的特点。其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管理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 ?信息网络------------应用基础 ?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 ?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信息化法规---------保障 1.2.1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政府运作模式。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政务公开,实现资源共享、群众监督、高效办事。其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1.2.2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 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 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原则: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建设目标:具有标准的、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信息库;具有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 障;具有培训制度;具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主要任务:建设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开发重点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央地方政府 门户网站,促进公共服务;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加强公务员信 息化培训;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1.3.1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和方法 ●内涵:不断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 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 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指导思想:政府推动,统筹规划,企业行为,政策支持,分步实施 ●基本原则:效益原则、“一把手”原则、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人为本。 1.3.2企业资源规划(ERP)的结构和功能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无生产能力控制;闭环MRP增加了生产力与 采购 ●制造资源计划: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增加物流与资金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