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复习小结(中科大)

生物信息学复习小结(中科大)
生物信息学复习小结(中科大)

第二章:序列的采集和存储

2. 序列数据的存储

核酸序列数据库

国际三大核酸序列数据库:

GenBank, EBML, DDBJ

dbEST: Expressed Sequences Tags数据库

UniGene等

RefSeq: The Reference Sequence Database

蛋白质序列数据库

UniProt

Swiss-prot&TrEMBL, PIR

基因组数据库: Ensembl

第三章序列比对I

序列间比对的对应关系:匹配、替代、缺失、插入

双序列比对算法:

Dot matrix(点阵法)

动态规划算法

Needleman-Wunsch算法

Sij = max of Si-1,j-1 + σ(xi , yj )

Si-1,j -d ( 从左到右)

Si,j-1 -d ( 从上到下)

Smith-Waterman 算法

Sij = max of 0

Si-1,j-1 + σ(xi , yj )

Si-1,j -d ( 从左到右)

Si,j-1 -d ( 从上到下)

FASTA和BLAST算法

PSI-BLAST(位点特异性迭代BLAST):

1. 使用普通的blast算法进行搜索;

2. 将搜索得到的序列,包括输入的序列放在一起,构建位点特异性的矩阵(Position Specific Matrix);

3. 利用上面得到的矩阵谱(profile) ,再次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

4. 重复2 ,3 步,直到不再有新的序列出现;

PHI-BLAST : 模式发现迭代BLAST

第三章序列比对Ⅱ

打分矩阵及其含义

1,计分方法

2,PAM系列矩阵

3,BLOSUM 系列矩阵

多序列比对:方法改进

1.渐进方法:代表:ClustalW/X, T-Coffee

(1)ClustalW/X:计算过程

1. 将所有序列两两比对,计算距离矩阵;

2. 构建邻接进化树(neighbor-joining tree)/指导树(guide tree) ;

3. 将距离最近的两条序列用动态规划的算法进行比对;

4. “渐进”的加上其他的序列。

(2) T- Coffee

采用Clustal程序计算两两序列之间的全局最优比对结果;

采用LALIGN 程序计算两两序列之间的局部最优比对的结果;

设计加权系统,综合考虑以上两类结果的因素,构建指导库;

最后,采用渐进式比对算法,得到最终的结果。

2. 迭代方法:代表: PRRP, DIALIGN

3. 部分有向图算法:(POA)

4. 全局多序列比对的隐马尔科夫模型profile HMM

5. 整合算法:MUSCLE

性能比较

ProbCons:目前综合性能最好;

T-Coffee:序列相似性高时最准确;

DIALIGN: 序列相似性低时最准确;

POA:性能接近T-Coffee和DIALIGN,速度最快;

ClustalW/X: 最经典、被广泛接受的工具;

MUSCLE: 目前最流行的多序列比对工具;

第四章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分析

Ortholog ( 直系同源物):两个基因通过物种形成的事件而产生,或源于不同物种的最近的共同祖先的两个基因,或者两个物种中的同一基因,一般具有相同的功能。

Paralog (旁系同源物):两个基因在同一物种中,通过至少一次基因复制事件产生。常常具有不同功能。

相似性(Similarity)序列比对过程中用来描述检测序列和目标序列之间相似DNA碱基或氨基酸残基序列所占比例;

同源性(Homology)两个基因或蛋白质序列具有共同祖先的结论;

RSCU 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CAI :密码子适应指数(该值越小表示偏性越强)

P –distance:两条蛋白质序列之间的氨基酸差异数为nd,序列的氨基酸数目均为n,则P 距

离:

泊松距离:d=-ln(1-p)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建树方法:

A. 最大简约法

B. 距离法

C. 最大似然性法

D. 贝叶斯(Bayesian)推断

系统发育树:三种类型分支图进化树时间度量树

系统发育树重建的基本方法:

1. 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P) 适用序列有很高相似性时

2. 距离法(distance) 适用序列有较高相似性时

3. 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 可用于任何相关序列集合

系统发育分析软件:PHYLIPMEGAPAUP

第五章:生物序列的数据库信息检索

序列家族分类及功能数据库:

蛋白质序列分类数据库-Pfam

蛋白质序列功能位点数据库PROSITE

Gene Ontology (GO)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数据库DIP

转录调控区数据库TRRD

33 ,检索系统

NCBI:Entrez

EBI :SRS

ExPASy

E - Value

Expect value:在一个特定大小的数据库中碰巧搜索到打分值约为Score 的不同序列

的个数。 E 值随Score 增加,呈指数减少

第六章:序列模式识别

常用的检验指标:. 敏感性特异性选择性

PSSM2种

Gibbs Sampler算法:

1. 从每条序列上随机的抽取一段序列,序列长度固定

2. 构建PSSM/权重矩阵

3. 随机挑选一条序列

4. 用构建好的PSSM 对该序列上所有可能的motif进行打分( 窗口滑动,每次1个氨基酸或者碱基

5. 根据似然性的计算,得到似然值最大的模体,即新的motif

6. .更新PSSM 矩阵

7. 反复迭代计算,直到似然性结果与PSSM不再发生变化

贝叶斯公式:

马尔可夫及隐马尔可夫模型

利用TMpred分析蛋白质的跨膜区

生物统计与概率分析基础

泊松分布与二项分布的近似:

超几何分布

右尾(至少有)

第七章基因组分析

基因预测:a. 序列相似性比较:与数据库中已知的序列(如EST ,cDNA,蛋白质序列)一致或相似 预测新基因

b. 从头开始( ab initio ) 的预测:依据基因的组成特征和信号特征预测基因结构。

基因预测常见方法:

序列相似性比较方法

CpG岛识别法

长ORF识别法

密码子偏好预测法

隐马尔可夫模型方法

基因预测常用软件:GenScan,GenomeScan,FGENESH,AAT,GRAIL

比较基因组学:基于基因组图谱和测序技术基础上,对已知的基因和基因组结构进行比较以了解基因的功能、表达机制和物种进化的学科。

多态性:

(1)单核苷酸的多态性

(2)短的串联重复序列

(3)基因拷贝数多态性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功能预测

(1) 一级序列的比较:相似的序列具有相似的功能

(2) 保守的功能结构域:保守的功能

(3) 三级结构的比较:相似的结构具有相似的功能

第八章:RNA生物信息学

1. RNA结构与功能关系

2. miRNA及其靶基因预测

miRNA靶基因预测方法

miRNA靶基因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

miRanda

TargetScan

机器学习方法

miRNA数据资源TarBase数据库miRBase(microRNA靶基因数据库)miRGen数据库microRNA 靶基因数据库-miRNAMap

3. RNA二级结构预测

RNA二级结构的预测方法

序列比对分析

从头预测分析

从打分函数的不同上划分:

1. 最大碱基配对数算法

2. 最小自由能算法

…(不能预测假结)

从求解方法上划分:

1. 点阵法

2. 动态规划法

第九章:蛋白质结构分析及预测

维系蛋白质结构的作用力(略)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Chou-Fasman: Empirical

1. 规则一:对于给定一个>6aa的片段,Pα均值> 1.03 ,并且Pα的均值> Pβ的均值,则判定为α-Helix

2. 规则二:对于给定一个>6aa的片段,Pβ的均值> 1.05 ,并且Pβ的均值> P

α的均值,则判定为β-sheet

Bit pattern method

GOR:基于信息论和贝叶斯统计学

蛋白质二级结构数据库:DSSP,HSSP

蛋白质结构的数据库:wwPDB (PDB, PDBe(MSD), PDBj, BMRB); MMDB,

PDB概要数据库:PDBsum;

蛋白质结构分类数据库:SCOP, CATH,DALI/FSSP

蛋白质结构比对:

Distance- matrix- based Methods :DALI,CE ,FATCAT

蛋白质结构信息检索及可视化

①知某蛋白质序列在结构数据库中检索序列相似的蛋白。

②已知某蛋白质3D结构在数据库中检索结构相似的蛋白

蛋白质结构可视化软件:PyMOL

蛋白质三级结构的预测途径:同源建模,从头预测,折叠识别

生物信息研究中常用蛋白质数据库的总结复习进程

生物信息研究中常用蛋白质数据库的总结

生物信息研究中常用蛋白质数据库简述 内蒙古工业大学理学院呼和浩特孙利霞 2010.1.5 摘要:在后基因组时代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当中,离不开各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尤其在蛋白质从序列到功能的研究当中,目前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基于各种层次和结构的蛋白质数据库。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的蛋白质数据库不论是所包含数据量还是功能都日新月异,新的数据库层出不穷。一个新手面对如此浩瀚的数据量往往无从下手。本文粗浅地为目前蛋白质数据库的使用勾画出一个轮廓,作为自己蛋白质研究入门的一个引导。 关键词:蛋白质;数据库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的知识往往赶不上快速膨胀的信息量,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创建了形形色色的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是指:在蛋白质研究领域根据实际需要,对蛋白质序列、蛋白质结构以及文献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注释,构建出具有特殊生物学意义和专门用途的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和蛋白质结构数据库,蛋白质序列数据库来自序列测定,结构数据库来自X-衍射和核磁共振结构测定(详见图1)。这些数据库是分子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数据资源。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事蛋白质研究的学者使用的蛋白质数据库储存介质还是国外实验室发布的激光光盘[1]。信息的传播储存甚为不便。随着蛋白质研究的发展飞快,同时伴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发展,蛋白质数据库的储存传播方式也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后,我们所用的各种蛋白质数据库都发展成为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基于“服务器—客户机”的访问查询方式。伴随着计算机及物理测试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容量和功能成数量级膨胀。但是面对如此浩瀚的数据,新手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在需要时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合适数据库。 本文从目前蛋白质数据库建立的的逻辑层次出发,系统地简绍了常用蛋白质数据的概况,它们的查询方法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同时尽量不涉及数

生物信息学复习笔记

生物信息学 填空,选择,计算,简答,名词解释 几代测序的代表平台,优缺点 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 Sanger法核心原理是:由于ddNTP的2’和3’都不含羟基,其在DNA的合成过程中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以用来中断DNA合成反应,在4个DNA合成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带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dNTP(分为:ddATP,ddCTP,ddGTP 和ddTTP),通过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根据电泳带的位置确定待测分子的DNA 序列 第一代测序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测序读长可达1000bp,准确性高达99.999%,但其测序成本高,通量低等方面的缺点,严重影响了其真正大规模的应用 以Roche公司的454技术、illumina公司的Solexa,Hiseq技术和ABI公司的Solid 技术为标记的第二代测序技术诞生了 (1)DNA待测文库构建 利用超声波把待测的DNA样本打断成小片段,目前除了组装之外和一些其他的特殊要求之外,主要是打断成200-500bp长的序列片段,并在这些小片段的两端添加上不同的接头,构建出单链DNA文库。 (2)Flowcell

Flowcell是用于吸附流动DNA片段的槽道,当文库建好后,这些文库中的DNA在通过flowcell的时候会随机附着在flowcell表面的channel上。每个Flowcell有8个channel,每个channel的表面都附有很多接头,这些接头能和建库过程中加在DNA片段两端的接头相互配对(这就是为什么flowcell 能吸附建库后的DNA的原因),并能支持DNA在其表面进行桥式PCR的扩增。 (3)桥式PCR扩增与变性 桥式PCR以Flowcell表面所固定的接头为模板,进行桥形扩增,如图4.a 所示。经过不断的扩增和变性循环,最终每个DNA片段都将在各自的位置上集中成束,每一个束都含有单个DNA模板的很多分拷贝,进行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实现将碱基的信号强度放大,以达到测序所需的信号要求。 (4)测序 测序方法采用边合成边测序的方法。向反应体系中同时添加DNA聚合酶、接头引物和带有碱基特异荧光标记的4中dNTP(如同Sanger测序法)。 这些dNTP的3’-OH被化学方法所保护,因而每次只能添加一个dNTP。在dNTP被添加到合成链上后,所有未使用的游离dNTP和DNA聚合酶会被洗脱掉。接着,再加入激发荧光所需的缓冲液,用激光激发荧光信号,并有光学设备完成荧光信号的记录,最后利用计算机分析将光学信号转化为测序碱基。这样荧光信号记录完成后,再加入化学试剂淬灭荧光信号并去除dNTP 3’-OH保护基团,以便能进行下一轮的测序反应。Illumina的这种测序技术每次只添加一个dNTP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地解决同聚物长度的准确测量问题,它的主要测序错误来源是碱基的替换,目前它的测序错误率在1%-1.5%之间,测序周期以人类基因组重测序为例,30x测序深度大约为1周。 第二代测序技术大大降低了测序成本的同时,还大幅提高了测序速度,并且保持了高准确性 以PacBio公司的SMRT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被称之为第三代测序技术。

1998-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41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41细胞生物学》全套考研资 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中科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中科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中科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中科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全套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内部信息汇总 “备考篇”主要汇总了考中科大生物专业必备的一些信息,主要包括:历年复试分数线,本专业报考难度及竞争情况分析,根据历年真题的考察范围而归纳的考试大纲,学长对于政治、英语等公共课及本专业课的复习策略等。掌握初试必备的信息,才可安心复习。 二、中科大《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后期真题及答案均免费更新,请在备注处留下邮箱,更新后会第一时间将电子档发给大家。 2016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1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9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8年中科大《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三、2017版精品复习笔记(高分版)

数据挖掘与分析心得体会

正如柏拉图所说:需要是发明之母。随着信息时代的步伐不断迈进,大量数据日积月累。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工具来满足从数据中发现知识的需求!而数据挖掘便应运而生了。正如书中所说:数据挖掘已经并且将继续在我们从数据时代大步跨入信息时代的历程中做出贡献。 1、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应当更正确的命名为:“从数据中挖掘知识”,不过后者显得过长了些。而“挖掘”一词确是生动形象的!人们把数据挖掘视为“数据中的知识发现(KDD)”的同义词,而另一些人只是把数据挖掘视为知识发现过程的一个基本步骤! 由此而产生数据挖掘的定义:从大量数据中挖掘有趣模式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源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Web、其他信息存储库或动态地流入系统的数据。作为知识发现过程,它通常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变换、模式发现、模式评估和知识表示六个步骤。 数据挖掘处理数据之多,挖掘模式之有趣,使用技术之大量,应用范围之广泛都将会是前所未有的;而数据挖掘任务之重也一直并存。这些问题将继续激励数据挖掘的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2、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资料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数据分析有极广泛的应用范围。典型的数据分析可能包含以下三个步: 1、探索性数据分析:当数据刚取得时,可能杂乱无章,看不出规律,通过作图、造表、用各种形式的方程拟合,计算某些特征量等手段探索规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么方向和用何种方式去寻找和揭示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 2、模型选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类或几类可能的模型,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从中挑选一定的模型。 3、推断分析:通常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定模型或估计的可靠程度和精确程度作出推断。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没在一大批看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以找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在实用中,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数据分析是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

生物信息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讲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兴起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体现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 生物信息学通过对生物学实验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检索与分析,达到揭示数据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从而解读生命活动规律的目的。 生物信息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开发平台与工具,是今后进行几乎所有生命科学研究的推手。 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的区别及联系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历史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提出,1990年启动。根据该计划,在2015年要把人体约4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揭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也就是说,要揭开组成人体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HGP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百度百科)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不断发展,海量的生物学数据必须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换句话说,人类基因组计划为生物信息学提供了兴盛的契机。上文所说的基因、碱基对、遗传密码子等术语都是生物信息学需要着重研究的地方。 :

】 第二讲回顾细胞结构 细胞是所有生命形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组成 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绕在细胞表面的双层膜结构 细胞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液体流质,夹杂物存储的营养、分泌物、天然色素和细胞器 细胞器细胞内完成特定功能的结构: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细胞核最大的细胞器 DNA的结构 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G) 。 核苷酸 核苷酸是构成DNA分子的重要模块。每个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称作脱氧核糖的戊 糖(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构成。每种核苷酸都有一个碱基对,也就 是A、T、C、G 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基因就是核苷酸序列。 大部分的基因大约是1000-4000个核苷酸那么长。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微观和宏观上影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产生。 基因在染色体上。

生物信息学通论

https://www.360docs.net/doc/f82562576.html,/bioinplant/
《生物信息学札记》
樊龙江
第一章 生物信息学通论
我们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基因组时代。科学的进步已使人类可以窥探生 命的秘密,甚至包括人类自身。人类基因组在世纪之交被人类自己破译了。这部由 30 亿个字符组成的人类遗传密码本已活生生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于此同时,来自其它生 物的基因组信息源源不断从自动测序仪中涌出,堆集如山,浩如烟海。这些海量的生 物信息是用特殊的“遗传语言”——DNA 的四个碱基字符(A、T、G 和 C)和蛋白质的 20 个氨基酸字符(A、R、N、D、C、Q、E、G、H、I、L、K、M、F、P、S、T、W、Y 和 V)— —写成。 《科学》 Science)在 2001 年 2 月 16 日人类基因组专刊上配发了一篇题为“生 ( 物信息学:努力在数据的海洋里畅游”(Roos DS.Bioinformatics—Trying to swin in a sea of data.Science,2001,291:1260-1261)的文章。文章写道: “我们身处急 速上涨的数据海洋中…,我们如何避免生物信息的没顶之灾呢?”一叶轻舟也许可以 救命!生物信息学便是我们找到的这样一条“轻舟” ,而且我们已在这条轻舟上安装了 诸如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电子设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造就一艘永不沉没 的航空母艇……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年青的学科,学科虽然年青,但它充满挑战、机遇 且引人入胜。
第一节
一、迅速膨胀的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与生物信息学
近 20 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生物信息的剧烈膨胀,且迅速形成 了巨量的生物信息库。这里所指的生物信息包括多种数据类型,如分子序列(核酸和蛋 白质),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数据、蛋白质疏水性数据等等。由实验获得的大量 核酸序列和三维结构数据被存在数据库中,这些数据库就是所谓的初级数据库 (primary databases);那些由原始数据分析而来的诸如二级结构、疏水位点和功能区 (domain)数据,则组成了所谓的二级数据库(secondary databases)。那些由核酸数据 库序列翻译而来的蛋白质序列数据组成的蛋白质数据库,也应被视为二级数据库。 生物信息的增长是惊人的。 近年来, 核酸库的数据每 10 个月左右就要翻一翻, 2000 年底, 数据库数据则达到了创记录的 100 亿个记录, 大量生物(甚至包括我们人类自身) 的整个基因组序列被测定完成或正在进行中,遍布世界各地研究实验室的高通量大型 测序仪在日夜不停地运转,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数据被源源不断地输入相应的生物信 息库中。同时,由这些原始数据分析加工而来的蛋白质结构等数据信息也被世界各地 的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领域专家输入二级数据库中。图 1.1 显示出了各种 生物信息的同步增长状况。 迅速膨胀的生物信息给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何有效管理、准确解读、 充分使用这些信息?
1

生物信息学现状与展望

研究生课程考试卷 学号、姓名: j20112001 苗天锦 年级、专业:201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培养层次:硕士 课程名称:生物信息学 授课学时学分: 32学时 2学分 考试成绩: 授课或主讲教师签字:

生物信息学现状与展望 摘要: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本文对生物信息学的产生背景及其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前景。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在国内、外基本上都处在起步阶段。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背景;发展前景 一、生物信息学概述 1.生物信息学发展历史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信息数据资源的增长呈现爆炸之势,同时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使得对大规模数据的贮存、处理和传输成为可能,为了快捷方便地对已知生物学信息进行科学的组织、有效的管理和进一步分析利用,一门由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特别是由分子生物学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应运而生,并大大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开展, 被誉为“解读生命天书的慧眼”【1】。 研究生物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很早就已经开始,1866年孟德尔从实验上提出了假设:基因是以生物成分存在。1944年Chargaff发现了著名的Chargaff规律,即DNA中鸟嘌呤的量与胞嘧定的量总是相等,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量相等。与此同时,Wilkins与Franklin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DNA纤维的结构。1953年James Watson 和FrancisCrick在Nature杂志上推测出DNA 的三维结构(双螺旋)。Kornberg于1956年从大肠杆菌(E.coli)中分离出DNA 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能使4种dNTP连接成DNA。Meselson与Stahl (1958)用实验方法证明了DNA复制是一种半保留复制。Crick于1954年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DNA是合成RNA的模板,RNA又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称之为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这一中心法则对以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Nirenberg和Matthai(1963)的努力研究,编码20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得到了破译。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重组DNA的克隆(clone)奠定了基因工程的技术基础【2】。自1990年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人与模式生物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进展极为迅速。迄今已完成了约40多种生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人基因组约3x109碱基对的测序工作也接近完成。至2000年6月26日,被誉为生命“阿波罗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完成了工作草图,预示着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指日可待。生物信息学已成为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 2.生物信息学研究方向 2.1 序列比对

计算机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心得 计算机112班ZZM 11月18日到22日是认知实习周,我们计算机专业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组织了许多专业知识讲座,以及实地参观学习。在此之前,一提到实习,总感觉有一种神秘感,不知道我们这个专业实习能干什么?实习之后,我懂得了不少经验和道理。 讲座内容涉及职场礼仪、计算机专业技术、科技研发、创业等,实地参观无锡(国家)软件园、常州北大众志公司、常州同惠电子厂等。丰富多彩的讲座以及身临科研开发的第一线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使我们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明确了方向,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下面简单的说下实习的具体感受。 第一天由无锡NIIT学校副校长郑老师做了关于职场上礼仪的讲座。郑老师从4大方面若干小点阐述了职场对礼仪的要求。首先是为什么要学习职场礼仪。古人云:“礼”者,敬人也。一是严于律己,二是尊敬他人,并且强调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尊敬别人。关于基本礼仪要求:首先强调的是个人卫生,个人的整体形象。如果一个人邋邋遢遢,个人生活一团糟,相信不会有哪个HR会看上你,并且相信你会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其次,礼貌待人,一个人很有礼貌的去做事,可以给人的感觉是这个人很有素养,举止得体,这样会加重别人信任你的砝码。接着是关于友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竞争者,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两者间的关系,友善的处理好关系有助于工作的开展,而不是盲目的排挤打压。要学会用真诚去感化别人,真诚待人。接着是尊重他人的情感,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别人的心情。最好能够尝试理解他人。还有就是善待来访,善用敬语。一些基本的礼节问题讨论结束后,郑老师开始向我们介绍在公司里,作为一名员工应当具有的礼节行为。一名员工最基本的礼节行为就是要守时,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赶到,应当立即打电话告知对方。时间是最宝贵的,误时的结果会让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会认为你不是一个严谨的人。其次就是远离流言蜚语,嘴巴一定要管好,不能四处散播不良言论,必须要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当然还有些细节问题,例如衣着得体,讲究个人卫生;不带病上班;控制饮酒;不带不速之客;杜绝轻浮举止等,郑老师也一一作了详细解答。郑老师切身说法,列举自己生活里的例子给大家做分析,说心得。同学们听后感慨颇多。 第二天我们计算机专业进行了第二次学术报告讲座,课题为机器学习。平时学习的范围比较狭隘,很少接触到类似于这种高端的技术范畴。学院万建武老师首先从机器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发展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通俗意义上讲就是让机器有自我学习的能力。目前国类研究人员还是很多的,很多高等学府都相应的开设了课程,例如北大、清华、交大等,一些重要的知名大企业技术核心也涉及到了,如阿里巴巴、百度,中国移动等,其中阿里巴巴的淘宝网站应用最为广泛。它机器会根据用户的购买喜好,以及用户的购买力进行自学习,然后在淘宝的产品库中智能的推荐该用户能够喜欢以及能够支付的产品,通过高效的算法使得自身的商品最大化的推销出去。接着,老师介绍了他本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希望给与我们一些指导。视频追踪、机器排错。视频追踪类似于相机里的聚焦并锁定人物头像,视频追踪技术用来分析人物的动作形态,并且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要将人物的整个信息记录下来。然后老师提出了进行这项研究所需具备的条件,要喜欢接受挑战,有好的外语阅读能力,好的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优化、实变、泛函),对照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老师举了一些眼下热门的技术使用,网络安全、门禁的入侵检测、生物信息学等。当然这项高端的技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问题,(1)泛化问题,机器进过学习后得出的结论,今后10年是否准确?(2)运行的速度,比如训练时间VS测试时间。(3)可理解性的问题,是否能让其他人更好的理解规则和模型,市场上的技术封装“黑盒子”能否满足需要?(4)数据利用能力(5)代价敏感,应用到的模识别,以及降维算法。很好的例子就是人脸识别。此次讲座让我不仅接触到了前沿的科技,热的研究方向,而且也让我深刻感受到稳扎基础,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性!

生物信息学考试试卷修订稿

生物信息学考试试卷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生物信息学 广义:生命科学中的信息科学。生物体系和过程中信息的存贮、传递和表达;细胞、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药理过程的中各种生物信息。 狭义:生物分子信息的获取、存贮、分析和利用。 2、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准备用15年时间,投入30亿美元,完成人类全部24条染色体的3×109脱氧核苷酸对(bp)的序列测定,主要任务包括作图(遗传图谱、物理图谱的建立及转录图谱的绘制)、测序和基因识别。其中还包括模式生物(如大肠杆菌、酵母、线虫、小鼠等)基因组的作图和测序,以及信息系统的建立。作图和测序是基本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解读和破译生物体生老病死以及和疾病相关的遗传信息。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序列 4、基因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5、中心法则 是指遗传信息从传递给,再从RNA传递给,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6 、DNA序列比较 序列比较的根本任务是:(1)发现序列之间的相似性;(2)辨别序列之间的差异 目的: 相似序列相似的结构,相似的功能 判别序列之间的同源性 推测序列之间的进化关系 7、一级数据库 数据库中的数据直接来源于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只经过简单的归类整理和注释 8、基因识别 基因识别,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使用生物学实验或计算机等手段识别DNA序列上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片段。基因识别的对象主要是蛋白质编码基因,也包括其他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因子,如RNA基因和调控因子。 9、系统发生学 系统发生学(phylogenetics)——研究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10、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微阵列(microarray),是由大量cDNA或寡核苷酸探针密集排列所形成的探针阵列,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杂交检测信息。

生物信息学札记(第4版)

生物信息学札记(第4版) 樊龙江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IBM生物计算实验室 2017年9月 本材料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生物信息学》,樊龙江主编,2017 部分内容可通过下列网址获得: https://www.360docs.net/doc/f82562576.html,/bioinplant/

札记前言 第一版 这份材料是我学习和讲授《生物信息学》课程时的备课笔记,材料大多是根据当时收集的一些外文资料翻译编辑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要求我给他们提供一些中文的讲义或材料,这促使我把我的这份笔记整理并放到网上,供大家参考。要提醒使用者的是,这份材料仅是根据我对生物信息学的一些浮浅的认识整理而成,其中的错误和偏颇只能请读者自鉴了。 2001年6月 第二版 自1999年开始接触生物信息学以来,一晃已近六年,而本札记也近四岁了。2001和2002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的郝柏林院士在浙江大学首次开设生物信息学研究生课程,我作为他的助教系统地学习了生物信息学;同时,借着我国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机遇,在他的带领下从2001年开始从事水稻基因组分析,从此自己便完全投入到这一崭新、引人入胜的领域中来。 不断有来信向我索要本札记的电子版文件,同时在不少网站上看到推荐该札记的内容。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发展很快,现在再回头审看该札记,有些部分已惨不忍读,这促使我下决心更新它。但因时间和学识问题,还是有不少部分自己不甚满意,就只有待日后再努力了。欢迎告诉我札记中的BUG,我的信箱fanlj@https://www.360docs.net/doc/f82562576.html,或bioinplant@https://www.360docs.net/doc/f82562576.html,。 2005年3月30日 第三版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产生的序列数据大量出现(如小RNA和大规模群体SNP数据),本次更新根据这一进展增加了两章内容,分别是第七章有关小RNA的分析和第八章遗传多态性及正向选择检测。两章内容由我的博士生王煜为主编写,李泽峰和刘云参与了文献整理。另外还更新了第四章有关水稻基因组分析一节。 2010年1月 第四版 2014年浙江大学开展本科生教材建设工作,我当时作为系主任要带头,就承诺编写我主讲的《生物信息学》教材。编写教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几番挣扎和多方努力,总算完成了编写,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思。该教材内容比较完整,也跟踪了生物信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我就权且把该教材内容作为札记的第四版,也算给该札记一个完美的结尾。 2017年9月

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细胞骨架【圣才出品】

第8章细胞骨架 8.1名校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 1.微管蛋白的异二聚体上具有哪种核苷酸的结合位点?()[厦门大学2011研] A.GDP B.ADP C.GTP D.ATP 【答案】C 【解析】在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中,α-微管蛋白上有一个GTP结合位点,结合在该位点上的GTP通常不会被水解,被称为不可交换位点;β-微管蛋白上也有一个GTP结合位点,该GTP在微管蛋白二聚体参与组装成微管后即被水解成GDP,因此β-微管蛋白上的GTP结合位点是可交换位点。 2.下列物质中,能抑制微丝解聚的是()。[南开大学2008年研;厦门大学2011研] A.秋水仙素 B.紫杉醇 C.鬼笔环肽 D.细胞松弛素B 【答案】C

【解析】A项,秋水仙素能抑制微管的组装,而不影响其解聚。B项,紫衫醇能抑制微管的解聚,而不影响其组装。D项,细胞松弛素B能抑制微丝的组装,而不影响其解聚。 3.(多选)中间纤维包括()。[厦门大学2011研] A.核纤层蛋白 B.角质蛋白 C.神经丝蛋白 D.结蛋白 【答案】ACD 【解析】中间纤维即中间丝,其主要类型和组成成分包括:①Ⅰ型和Ⅱ型角蛋白:以异源二聚体形式参与中间丝的组装,分布于上皮细胞内。②Ⅲ型中间丝:波形蛋白、结蛋白、胶质丝酸性蛋白和外周蛋白。③Ⅳ型中间丝:神经丝蛋白和α-介连蛋白。④Ⅴ型中间丝:核纤层蛋白。⑤Ⅵ型中间丝:巢蛋白、联丝蛋白和desmuslin。 4.在只有肌动蛋白而无肌球蛋白的情况下,下列哪种形式的细胞运动可以发生?()[中山大学2007研] A.骨骼肌收缩 B.胞质分裂 C.卵细胞受精前的顶体反应 D.胞质环流 E.上述细胞运动都不能发生 【答案】E 【解析】肌动蛋白是微丝的组成单元,而肌球蛋白是微丝的马达蛋白。ABCD四项所述

国内外生物信息学发展状况

国内外生物信息学发展状况 1.国外生物信息发展状况 国外非常重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生物科技公司和制药工业内部的生物 信息学部门的数量也与日俱增。美国早在1988年在国会的支持 下就成立了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其目的是进行计 算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构建和散布分子生物学数据库;欧 洲于1993年3月就着手建立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BI), 日本也于1995年4月组建了信息生物学中心(CIB)。目前, 绝大部分的核酸和蛋白质数据库由美国、欧洲和日本的3家数 据库系统产生,他们共同组成了 DDBJ/EMBL/Gen Bank国际核 酸序列数据库,每天交换数据,同步更新。以西欧各国为主的 欧洲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EuropeanMolecular Biology Network, EMB Net)是目前国际最大的分子生物信息研究、开 发和服务机构,通过计算机网络使英、德法、瑞士等国生物信 息资源实现共享。在共享网络资源的同时,他们又分别建有自 己的生物信息学机构、二级或更高级的具有各自特色的专业数 据库以及自己的分析技术,服务于本国生物(医学)研究和开 发,有些服务也开放于全世界。 从专业出版业来看,1970年,出现了《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这本期刊;到1985年4月, 就有了第一种生物信息学专业期刊《Computer Application

in the Biosciences》。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专业期刊已经很多了。 2 国内生物信息学发展状况 我国生物信息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较快,相继成立了北京大学生物信息学中心、华大基因组信息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信息中心,部分高校已经或准备开设生物信息学专业。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设立了生物信息学项目,并列入生命科学部优先资助的研究项目。国家 863计划特别设立了生物信息技术主题,从国家需求的层面上推动我国生物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3]。 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及诸多原因,我国的生物信息学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外。在PubMed收录的以关键词“Bioinformatics”检索到的历年发表的文章数,可以看出大量的研究文献出现在21世纪以后。其中我国共有138篇占全部5548篇的2.5%,而美国则发表2160篇占全部的39%之多(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2月15日)。我国学者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发表的有高影响力的论文只有不到美国学者发表数量的6%,差距相当大[4]。在生物信息学领域,一些著名院士和教授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显露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有的在国际上还占有一席之地。如北京大学的罗静初和顾孝诚教授在生物信息学网站建设方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陈润生研究员在EST

分子与合成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1.(生命的起源)三界的分类:古细菌、细菌、真核生物 2.小分子:氨基酸、糖类、核苷酸 77% 3.大分子:核酸、蛋白质、脂质 23% 4.古细菌更类似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菌是真正的细菌 5.合成生物学的定义: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没有发现的生物功能和生物系统。构造生物零件装置和能量,药物以及科技系统中应用工程原则和数学模型。 组装各领域专业知识的研究领域为了理解,构建,修饰生物系统。 合成生物学的目标:①操纵基因元件,将基础生物分子整合到基因线路上,来创造新性状,表达复杂的生物功能。②从稳定、标准、已经改良好的基因模块来构建生物体系。 合成生物学的目的:改造系统、系统化构建 .合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抽象性、模块性、标准化、设计和模型 6.根据进化树,古细菌和真核生物都来自细菌。 7.生物膜的作用:隔离、储存能量、物质传递、信号传导、阻断毒性 8.内共生学说:古细菌的真核细胞吞噬异样细菌,成为它的线粒体。 吞噬自养细菌,成为它的叶绿体。 9.基因的概念:基因是生物有机体遗传的分子单元 基因在染色体上 是有机体中可以编码多肽和RNA的DNA序列 10.DNA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信息在DNA链的核苷酸序列中 遗传信息指导合成蛋白质 基因两条链碱基配对以氢键链接 一条链模板、半保留复制5-3、3端游离羟基、糖在外,碱基在内 11.染色体结构与基因表达: 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小体 核小体是组蛋白八聚体2H2A 2H2B 2H3 2H4 H1与核小体间DNA链接 染色质改造:连接DNA长度可变,结合DNA结构可变 12.三个重要的DNA序列:端粒、复制起始区、着丝点 13.核小体的N端修饰(共价修饰):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转录阻遏。 磷酸化使生物学过程发生 14.转录抑制与异染色质有关 15.第三章总结:间期染色质解旋很难看见 基因表达loop结构处 常染色质结构疏松表达活跃,能编码蛋白质。 异染色质粘稠不编码。如端粒、中心粒、着丝粒 有丝分裂染色体是压缩的,有序的,染色体在细胞核中的存放时空间有序的 16.分子机器:调节DNA的蛋白质 DNA:连接酶、解旋酶(95℃)、拓扑异构酶 钳蛋白、结合蛋白

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圣才出品】

第11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1.1名校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 1.蛋白酶在高尔基体内水解的底物不包括()。[南开大学2011研] A.含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质 B.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原 C.含多个重复序列的多肽 D.被泛素化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很多多肽激素和神经多肽转运到高尔基体的TGN或者TGN形成的分泌小泡时,可以经过特异的水解最终形成有活性的多肽,主要包括:①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原;②含有多个氨基酸序列的前体,经过加工后形成有活性的多肽;③一个蛋白质分子的前体中含有不同的信号序列,最后加工成不同的产物。 2.内吞泡的形成需要()。[中山大学2007研] A.细胞质膜中有受体,并且细胞外基质中存在与膜受体特异结合的配体 B.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 C.网格蛋白(clathrin) D.发动蛋白(dynamin) E.上述条件都存在 【答案】E

二、填空题 1.将核输入信号与核输出信号序列重组到同一个基因中,其表达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将会定位到______。[中山大学2017研] 【答案】细胞质 2.在细胞分泌活动中形成的组成型分泌泡的包被是______蛋白,调节型分泌泡的包被是网格蛋白。[中山大学2017研] 【答案】接合素 3.某些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可以作为分选标记影响蛋白质的定位,C端具有序列的蛋白质通常驻留在内质网腔,而带有______序列的蛋白质则会被输送到______。[南京师范大学2008研] 【答案】RGD;细胞外 【解析】含有RGD序列的蛋白多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如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其能与膜上整联蛋白结合,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的黏着。 4.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中科院-中科大2006研] 【答案】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停泊蛋白) 5.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郑州大学2006研] 【答案】自分泌;内分泌;旁分泌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生物信息学期末考试重点

1、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研究生物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解 释等各方面的学科,也是随着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和计 算机科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通过综合利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 术而揭示大量而复杂的生物数据所赋有的生物学奥秘。 2、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 距今六十多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 式。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 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表达序列标签从一个随机选择的cDNA 克隆进行5’端和3’端单一次测序获得的短 的cDNA 部分序列,代表一个完整基因的一小部分,在数据库中其长度一般从20 到7000bp 不等,平均长度为360 ±120bp。EST 来源于一定环境下一个组织总 mRNA 所构建的cDNA 文库,因此EST也能说明该组织中各基因的表达水平。 4、开放阅读框是基因序列中的一段无终止序列打断的碱基序列,可编码相应的蛋白。 ORF识别包括检测六个阅读框架并决定哪一个包含以启动子和终止子为界限的 DNA序列而其内部不包含启动子或终止子,符合这些条件的序列有可能对应一个 真正的单一的基因产物。ORF的识别是证明一个新的DNA序列为特定的蛋白质编 码基因的部分或全部的先决条件。 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每种蛋白质中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数目和组成进行排列,并进 一步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前者我们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也叫初级结构或基 本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理解蛋白质结构、作用机制以及与其同源蛋白质生理 功能的必要基础。 6、基因识别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使用生物学实验或计算机等手段识别 DNA序列上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片段。基因识别的对象主要是蛋白质编码基因, 也包括其他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因子,如RNA基因和调控因子。基因识别是基 因组研究的基础。

与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相关的特征关键词表

附录:与核苷酸和蛋白质序列相关的特征关键词表 表1 与核苷酸序列相关的特征关键词表 关键词说明 allele相关的个体或菌株含有相同基因的稳定的其它形式,该形式区别于这一位置的现有的序列(和或许其它序列) attenuator存在调节转录的终止的DNA区域,它控制了一些细菌操纵子的表达;(2)位于启动子和第一个结构基因之间,引起转录的部分终止的序列区段 C_region免疫球蛋白轻和重链的恒定区,和T-细胞受体α,β,和γ链;根据特定的链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外显子 CAAT_signal CAAT盒;位于可能参与RNA聚合酶结合的真核生物转录单位的起始点的75bp上游的保守序列的一部分;共有序列=GG(C或T)CAATCT CDS编码序列;对应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的序列(位置包括终止密码子);特征包括氨基酸概念上的翻译 Conflict在这一位点或区域,单独确定的“相同”序列有所不同 D-loop置换环;线粒体DNA内的一个区域,其中RNA的短的序列与DNA的一条链配对,代替了这一区域的原始配对DNA链;也用于说明在RecA蛋白质催化的反应中, 侵入的单链替代双链DNA的一条链的区域 D-segment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多变区,和T-细胞受体的β链 Enhancer顺式-作用序列,它增强了(一些)真核生物启动子的作用,并能在任一方向和与启动子相关的任何位置处 (上游或下游)起作用 Exon编码剪接mRNA部分的基因组区域;可以含有5'UTR,所有CDS,和3'UTR GC_signal GC盒;位于真核生物转录单位起始点上游的保守的富含GC区域,可以以多重拷贝或任一方向存在;共有序列=GGGCGG gene鉴定为基因的生物学意义的区域,并已经指定名称 iDNA间插DNA;通过几种重组中的任何一种能被消除的DNA intron被转录的DNA区段,但通过同时剪接位于其两侧的序列(外显子)即可从转录本内部将其除去

中科大物理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别 070121★数学物理001 硕,博3 623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中国科大出版社数学分析: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4 802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李炯生中国科大出版社《空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吴光磊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二次型与内积;解析几何:向量代数,平面与直线,常见曲面 070201理论物理004 硕、博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04 硕、博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004 硕、博 234 硕、博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 4 83 5 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学》徐克尊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学》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原子物理学》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结构和光谱、分子结构和光谱、量子力学概论 070204等离子体物理004 硕、博 4 808 电动力学A 《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包括低速和高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狭义相对论 4 872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等离子体物理导论》F. F. Chen科学出版社1980《等离子体物理原理》马腾才胡希伟陈银华中国科大出版社1988 单粒子理论、等离子体平衡、等离子体波动、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070205凝聚态物理002 博 203 硕 3 62 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