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

项目得分

仰卧

1头在中线位,双手对称于身体两侧,转动头部012 3 2把手放在中线位,双手合拢012 3 3抬头45度012 3 4屈曲右侧髋、膝关节012 3 5屈曲左侧髋、膝关节012 3 6伸出右手越过中线012 3 7伸出左手越过中线012 3 8从右侧翻身到俯卧位012 3 9从左侧翻身到俯卧位012 3

俯卧

10抬头向上012 3 11直臂支撑,抬头,抬起胸部012 3 12右前臂支撑,左前臂伸直向前012 3 13左前臂支撑,右前臂伸直向前012 3 14从右侧翻身到仰卧位012 3 15从左侧翻身到仰卧位012 3 16用上肢向右水平转动90度012 3 17用上肢向左水平转动90度012 3

坐位

18抓住双手,从仰卧位到坐位,头与身体呈直线012 3 19向右侧翻身到坐位012 3 20向左侧翻身到坐位012 3 21检查者支撑背部,保持头直立3秒钟012 3 22检查者支撑背部,保持头直立在中线位10秒钟012 3 23双臂撑地坐,保持5秒钟012 3 24双臂游离坐,保持3秒钟012 3 25前倾,拾起玩具后恢复坐位,不用手支撑012 3 26触到在右后方45度的玩具后恢复坐位012 3 27触到在左后方45度的玩具后恢复坐位012 3 28右侧坐,双臂游离,保持5秒钟012 3 29左侧坐,双臂游离,保持5秒钟012 3 30从坐位慢慢回到俯卧位012 3 31从坐向右侧转到四点跪位012 3 32从坐向左侧转到四点跪位012 3 33不用双臂协助,向左、右水平转动90度012 3 34坐在小凳上,不需任何帮助,保持久10秒钟0123

35从站位到坐在小凳上012 3 36从地上坐到小凳上012 3 37从地上坐到高凳上012 3 38俯卧位,向前爬行2米012 3 39手膝负重,保持四点跪位10秒钟012 3 40从四点跪位到坐位,不用手协助012 3 41从俯卧位到四点跪位,手膝负重012 3 42四点跪位,右臂前伸,手比肩高012 3 43四点跪位,左臂前伸,手比肩高012 3 44爬行或拖行2米012 3 45交替爬行2米012 3 46用手和膝、脚爬行上4级台阶012 3 47用手和膝、脚后退爬行下4级台阶012 3 48用手臂协助从坐位到直跪,双手放开,保持10秒钟012 3 49用手协助从直跪到右膝半跪,双手放开,保持10秒钟012 3 50用手协助从直跪到左膝半跪,双手放开,保持10秒钟012 3 51双膝行走10步,双手游离012 3

站立

52从地上扶着高凳站起012 3 53站立,双手游离3秒钟012 3 54一手扶着高凳,抬起右脚3秒钟012 3 55一手扶着高凳,抬起左脚3秒钟012 3 56站立,双手游离20秒钟012 3 57站立,双手游离,抬起右脚10秒钟012 3 58站立,双手游离,抬起左脚10秒钟012 3 59从坐在小凳上到站起,不用手协助012 3 60从直跪通过右膝半跪到站立,不用手协助012 3 61从直跪通过左膝半跪到站立,不用手协助012 3 62从站立位慢慢坐回到地上,不用手协助012 3 63从站立位蹲下,不用手协助012 3 64从地下拾起物品后恢复站立012 3

走、跪、跳

65双手扶着高凳,向右侧行走5步012 3 66双手扶着高凳,向左侧行走5步012 3 67双手扶持,前行10步012 3 68单手扶行,前行10步012 3 69不用扶持,前行10步012 3 70前行10步,停下,转身180度,走回012 3 71退行10步0123

72 双手携带物品,前行10 步0 1 2 3

73 在20 厘米宽的平衡线中连续行走10 步0 1 2 3

74 在2 厘米宽直线连续行走10 步0 1 2 3

75 右脚先行,跨过平膝高的障碍0 1 2 3

76 左脚先行,跨过平膝高的障碍0 1 2 3

77 前行跑 5 米,停下,跑回0 1 2 3

78 右脚踢球0 1 2 3

79 左脚踢球0 1 2 3

80 双脚同时向前跳 5 厘米高0 1 2 3

81 双脚同时向前跳30 厘米高0 1 2 3

82 在直径60 厘米的圆圈内,右脚跳10 次0 1 2 3

83 在直径60 厘米的圆圈内,左脚跳10 次0 1 2 3

84 单手扶持,上 4 级台阶,一步一级0 1 2 3

85 单手扶持,下 4 级台阶,一步一级0 1 2 3

86 不用扶持,上 4 级台阶,一步一级0 1 2 3

87 不用扶持,下 4 级台阶,一步一级0 1 2 3

88 双脚同时从15 厘米高的台阶跳下0 1 2 3

本测试采用4级计分评定:

0 分:完全不能做

1分:开始做(完成不到10%)

2分:部分完成(完成10%—99%)

3分:全部完成

计分方法如下:

A :卧位和翻身项目部分/51×100= %

B:坐位项目部分/51×100= %

C:爬和跪项目部分/51×100= %

D:站立项目部分/51×100= %

E:走、跑、跳项目部分/51×100= %

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 m,GMFCS) 介绍和使用说明: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是以自发运动为依据,尤其注重于坐(躯干控制)和行走。当我们定义五级分类系统时,主要标准就是各个等级之间运动功能的区分要具有临床意义。各级运动功能水平之间的区别是根据以下3个方面来判断的:功能受到的限制;是否需要辅助技术,包括移动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拐杖和手杖)和轮椅等;活动质量降低程度。Ⅰ级包括了神经运动损伤的孩子,他们的功能受限较脑瘫引起的典型功能受限要少,在传统意义上这些孩子会被诊断为“轻度脑功能障碍”或者“轻微脑瘫”。Ⅰ级和Ⅱ级之间的区别不象其他级别间那么明显,尤其是对2岁以下的孩子。 焦点在于判断哪个级别能够最好地描述孩子目前的活动能力及其运动功能受到的限制。重点要放在孩子在家里、学校及社区设施中的日常表现,因此重要的是对日常的表现(不是最好能力)进行分类,不包括对预后的判断。必须要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对孩子当前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级,而不是评判活动的质量或者进步的潜力。 对于5个级别的描述是概括性的,并不打算描述某个孩子所有方面的运动功能。例如,一个偏瘫的孩子虽然不能够手膝爬行,但如果其他方面都符合级别Ⅰ的描述,就可以被归类到Ⅰ级。这个量表是顺序量表,并不说明各个等级之间的差距是相同的,也不说明脑瘫患儿是平均分布在这5个等级中的。我们还提供了区别每相邻两级之间的概括性说明,以帮助判断孩子目前的粗大运动功能最接近于哪个级别。 各个级别的标题都代表了6~12岁之间的孩子应该能达到的最高活动水平。我们认识到对运动功能的分级是需要依据年龄的,尤其在婴儿期和患儿早期。因此,在各个级别中都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别进行了描述。对每个年龄段功能水平及局限性的描述可以作为指南,但不够全面,不能作为标准。小于2岁的孩子如果是早产,就要使用他们的纠正年龄进行判断。我们努力使观察重点放在孩子的运动功能上而不是他们的局限上。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某个孩子能够完成某个特定级别中的功能,他的粗大运动功能就应该归到这一级或者上一级中去。相反,如果其完成某个特定级别中的功能,那么他的粗大运动功能就要被归到低一级中去。 小于2岁 Ⅰ级:可以坐位转换,还能坐在地板上用双手玩东西。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18个月~2岁的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项)报告单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项)报告单 姓名:性别:年龄: 出生体重:KG 孕周:周检查日期: 家长姓名:住址:电话:病历号:项目(区) 结果(原始分) 参考值(原始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 A 仰卧位和俯卧位 B 坐位 C 爬与跪 D 站与立 E 行走与跑跳 注:本测试主要测定的是儿童的粗大运动,测试的是完成动作的多少而不是完成动作的质量。 操作者: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项)是为儿童脑瘫设计的,主要用于测量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状况随时间或由于干预而出现的运动功能改变。同时可以掌握患儿运动障碍的程度,对患儿的身体功能及能力进行量化,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为判断疗效评估提供客观的指标。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项)适用于运动功能相当于正常5岁儿童运动能力以内的儿童。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项)分为5个能区: A区卧位与翻身(17项) B区坐位(20项) C区爬和跪(14项) D区站立(13项) E区走跑跳(24项) 每项评定指标的评分0-3分,评定结果包括各个能区的原始分,百分比及总百分比。 具体标准:0分:动作还没有出现的迹象。 1分:动作开始出现—只完成整个动作的10%以下。 2分:部分动作完成—可以完成整个动作的10%-90%。 3分:整个动作可以全部完成。 当无法完成分数时,按照较低的等级给分。 评定结果:原始分:5个能区的原始分。 各能区百分比: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 总百分比:5个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 除以5。 目标区分值:选定目标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 100%之和再除以选定能区数。 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项)测评量表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史惟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史惟分类与分型?损伤部位:四肢瘫双瘫偏瘫(三瘫单瘫)?损伤类型: 痉挛手足徐动共济失调混合?损伤程度: 轻中重?行走能力: 能行走不能行走?功能技能: ?

分型的难点 ?年龄对分型的影响 ?类型简繁的利弊 ?分型对康复治疗理念的影响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

?Palisano 等人1997年建立,国际上被广泛使用?根据年龄变化规律(4个年龄组0-2 2-4 4-6 6-12)?评价内容:粗大运动功能中的坐和行走能力(5个级别)?主要目的:反映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技能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Palisano R,Rosenbaum P,Walter S,et al.Development and reliability of a system to classify gross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Dev Med Child Neurol,1997,39(4):214-223GMFCS 五个级别的最高能力

GMFCS 信度?原著者最初信度报告(1997):0-2岁: kappa 0.55 2-12岁: kappa 0.75?录像信度报告(2003):kappa 0.84 (主要差异在3-4级)?原著者家长信度报告(2004):ICC 0.94 (专业人员与家长)?对象:77例婴幼儿脑瘫(男41 女36) 平均19.4个月(SD1.6)单侧瘫27 双侧瘫42 运动障碍型8例全部随访至2-4岁年龄组?方法: GMFCS 的前后一致性分析?结果:42%对象有1-2级的改变,GMFCS 在小于2岁组有着较低的精确性,需要在2岁以后重新确定GMFCS JAN WILLEM GORTER ,MARJOLIJN KETELAAR ,PETER ROSENBAUM ,ET AL ,Use of the GMFCS in infants with CP: the need for reclassification at age 2 years or older Developmental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2008, 51: 46–52GMFCS 在婴幼儿中的应用:需要在2岁重新分级

脑瘫儿童个案

小儿脑瘫个案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小儿外科尤晓莉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脑部在发育成熟前,由于各种原因使脑组织受到损伤所留下来的后遗症。脑瘫除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外,还经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视觉、听觉、言语、摄食等障碍。运动障碍是影响脑瘫儿童生活自理的最主要问题。本研究着重对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密切结合,以增强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 ◆个案资料 小兰在母亲31岁时出生,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1.6kg。在围生期早产是先天致残的主要原因。残疾类型为小儿脑瘫。2岁开始说话,因残疾程度严重,学前曾在社区基层康复站接受康复训练,5岁始能扶杆走路。小兰7岁时进入小学,入学时体重17.2kg,能够独立进食,但进食时饭粒洒地,不会做家务劳动。坐姿向前冲,不能站立和行走,上下楼梯需要人抱。能集中注意力超过15分钟。形象思维明显滞后,短时记忆能力略低于正常水平。性格娇气、怕吃苦。有一定的心理和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专业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判断,认为小兰有康复的潜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脑瘫病人康复训练。希望通过训练,使小兰尽可能地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的最佳状态,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适应家庭、生活、工作的需要,甚至能走上社会。 ★制定训练计划 训练措施:活动治疗、物理治疗、按摩、心理疏导等。训练时间:每周安排5节康复课,在每日的学习生活中,还随机安排半小时,保证康复训练时间。康复场所: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辅助措施:医生建议小兰脚部作矫形支架。 ★实施容和方法 训练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康复教师在对小兰进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时刻用语言鼓励,激发小兰接受训练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保持训练的持久性,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教师针对小兰疲软性运动障碍以及下肢的康复期望值限制,提出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 (1)基本活动能力训练 主要采用活动和物理疗法(兼用按摩辅助)进行训练。利用感觉统合室的康复器具:踩脚印、直立双杠、平衡器等以及专用站立、握力器等对小兰进行粗大动作功能康复训练。同时注意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创设小兰力所能及的作业容对其进行精细动作功能的康复训练。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小于2岁? I级:孩子可以坐位转移,还能坐在地板上双手玩东西。孩子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18个月到2岁的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I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来维持平衡。孩子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用双手和膝盖爬行,他们有可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III级:孩子需要在下背部有支撑的情况下维持坐姿。还能还能够翻身及用腹部贴着地面爬行。 IV级:孩子可以控制头部,但坐在地板上的时候躯干需要支撑。他们可以从俯卧翻成仰卧,也可能从仰卧翻成俯卧。 V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孩子对自主运动的控制能力。孩子在俯卧位和坐位时不能维持头部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只能在大人的帮助下翻身。 2-4岁? 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双手玩东西。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下完成地板上坐位和站立位的姿势转换。孩子把行走作为首选的移动方式,并不需要任何移动器械的帮助。? I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双手拿物体的时候可能控制不了平衡。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如地坐位转移,可以拉着物体站在稳定的地方。可以用手和膝交替爬行,可以扶着家具慢慢移动,他们首选的移动方式是使用助步器行走。? III级:孩子可以用“W”状的姿势独自维持坐姿(坐在屈曲内旋的臀部和膝之间),并可能需要在大人帮助下维持其他坐姿。腹爬或者手膝并用爬行是他们首选的自身移动的方式(但是常常不会双腿协调交替运动)。他们能拉着物体爬起来站在稳定的地方并作短距离的移动。如果有助步器或者大人帮助掌握方向和转弯,他们可能可以在房间里短距离行走。? Ⅳ级:这一级的孩子能坐在椅子上,但他们需要依靠特制的椅子来控制躯干,从而解放双手。他们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或者在有稳定的平面供他们用手推或拉的时侯坐进椅子或离开椅子。顶多能在大入的监督下用助步器走一段很短的距离,但他们很难转身也很难在不平的平面上维持身体平衡。这些孩子在公众场所不能独自行走。能够在动力轮椅的帮助下自己活动。? V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这些孩子对随意运动的控制以及维持身体和头部抗重力姿势的能力。他们各方面的运动功能都受到限制。特殊器械和辅助技术并不能完全补偿孩子在坐和站能力上的功能限制。这些第五级的孩子没有办法独立行动,需要转运。部分孩子能使用进一步改造后的电动轮椅进行活动。 4—6岁? I级:孩子可以在没有双手帮助的情况下坐上、离开或者坐在椅子上,可以在没有任何物体的支撑的情况下从地板上或者从椅子上站起来,他们可以在室内外走动,还能爬楼梯,正在发展跑和跳的能力。?

GMFCS分级

GMFCS分级 从障碍轻重、治疗等不同角度对脑性瘫痪进行分度有助于综合判断及其预后,并指导制订康复目标。 1.障碍程度 按障碍程度的分度,是美国脑性瘫痪学会( AACP)的一种分类方法,他们根据患儿障碍的程度分以下四个等级: ①第一等级:几乎没有行动限制的脑性瘫痪患儿。 ②第二等级:具有中等程度限制的脑性瘫痪患儿。 ③第三等级:具有重等程度限制的脑性瘫痪患儿。 ④第四等级:有用性的运动及动作几乎完全不可能完成。 2.治疗角度 从治疗角度又分为以下几级: ①不需要特殊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 ②只需要利用支具或少量的必要性治疗(如机能训练)的脑性瘫痪患儿。 ③需要利用必要的器具和支具,同时需要脑性瘫痪治疗专业小组进行必要的治疗。 ④存在着高度的运动障碍和机能障碍,需要长期的在具备综合医疗教育设施的儿童康复机构收容治疗。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 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是Palisan。1997年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随年龄变化规律设计提

出的分级系统,将脑性瘫痪患儿分为4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又根据患儿运动功能的表现分为5个级别,I级最低,V级最高。5个级别最高能力描述见如下: 脑瘫儿童GMFCS能力描述 脑性瘫痪各年龄组详细分级标准 小于2岁的脑性瘫痪患儿 I级:孩子可以坐位转换,还能坐在地板上用双手玩东西。孩子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18个月到2岁的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孩子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用双手和膝盖爬行。他们有可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Ⅲ级:孩子需要在下背部有支撑的情况下维持坐姿,还能够翻身及用腹部贴着地面爬行。 Ⅳ级:孩子可以控制头部,但坐在地板上的时候躯干需要支撑。他们可以从俯卧翻成仰卧,也可能从仰卧翻成俯卧。 V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孩子对自主运动的控制能力。孩子在俯卧位和坐位时不能维持头部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只能在大人的帮助下翻身。 2~4岁的脑性瘫痪患儿 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玩东西。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地板上坐位和站立位的姿势转换,把行走作为首选移动方式,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翻译)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和GMFM-66) Version 1.0翻译 儿童姓名:编号: 出生日期:(年/月/日) 实足年龄:(年/月) 评估者: 关于研究组: Dianne Russel, CanChild Centre for Childhood Disability Research, McMaster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Applied Health Sciences, McMaster University, 1400 Main St. W., Rm. 408, Hamilton, L8S 1C7 Tel: North America – 1 905 525-9140 Ext: 27850

Tel: All other countries – 001 905 525-9140 Ext: 27850 E-mail: canchild@mcmaster.ca Fax:1 905 522-6095 Website: www.fhs.mcmaster.ca/canchild 项目A:卧位&翻身计分NT 1、仰卧,头位于中线:旋转头部时肢体对称0□1□2□3□ 1 * 2、仰卧:双手位于中线,手指交叉0□1□2□3□ 2 3、仰卧:头抬起45°0□1□2□3□ 3 4、仰卧:屈曲右髋和右膝到达全范围0□1□2□3□ 4 5、仰卧:屈曲左髋和左膝到达全范围0□1□2□3□ 5 * 6、仰卧:右上肢和手拿玩具穿过中线0□1□2□3□ 6 * 7、仰卧:左上肢和手拿玩具穿过中线0□1□2□3□7 8、仰卧:自右侧翻身至俯卧0□1□2□3□8 9、仰卧:自左侧翻身至俯卧0□1□2□3□9 * 10、俯卧:抬头至竖直0□1□2□3□10 11、前臂俯卧:头部竖直,肘部伸直,胸部抬起0□1□2□3□11 12、前臂俯卧:右前臂支撑,对侧上肢向前方完全伸直0□1□2□3□12 13、前臂俯卧:左前臂支撑,对侧上肢向前方完全伸直0□1□2□3□13 14、俯卧:自右侧翻身至仰卧0□1□2□3□14 15、俯卧:自左侧翻身至仰卧0□1□2□3□15 16、俯卧:使用肢体自由向右翻身90°0□1□2□3□16 17、俯卧:使用肢体自由向左翻身90°0□1□2□3□17 A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翻译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 F M-88和GMFM-66) Version 1.0翻译 儿童姓名: 编号: 评估日期: (年/月/日) 出生日期: (年/月/日)实足年龄: (年/月) 评估者: 关于研究组: Dianne Russel, CanChild Centre for Childhood Disability Research, McMaster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Applied Health Sciences, McMaster University, 1400 Main St. W., Rm. 408, Hamilton, L8S 1C7 Tel: North America – 1 905 525-9140 Ext: 27850 Tel: All other countries – 001 905 525-9140 Ext: 27850 E-mail: Fax:1 905 522-6095 Website: d

项目A:卧位&翻身计分NT 1、仰卧,头位于中线:旋转头部时肢体对称0□ 1□ 2□ 3□ 1 * 2、仰卧:双手位于中线,手指交叉0□ 1□ 2□ 3□ 2 3、仰卧:头抬起45°0□ 1□ 2□ 3□ 3 4、仰卧:屈曲右髋和右膝到达全范围0□ 1□ 2□ 3□ 4 5、仰卧:屈曲左髋和左膝到达全范围0□ 1□ 2□ 3□ 5 * 6、仰卧:右上肢和手拿玩具穿过中线0□ 1□ 2□ 3□ 6 * 7、仰卧:左上肢和手拿玩具穿过中线0□ 1□ 2□ 3□7 8、仰卧:自右侧翻身至俯卧0□ 1□ 2□ 3□8 9、仰卧:自左侧翻身至俯卧0□ 1□ 2□ 3□9 * 10、俯卧:抬头至竖直0□ 1□ 2□ 3□10 11、前臂俯卧:头部竖直,肘部伸直,胸部抬起0□ 1□ 2□ 3□11 12、前臂俯卧:右前臂支撑,对侧上肢向前方完全伸直0□ 1□ 2□ 3□12 13、前臂俯卧:左前臂支撑,对侧上肢向前方完全伸直0□ 1□ 2□ 3□13 14、俯卧:自右侧翻身至仰卧0□ 1□ 2□ 3□14 15、俯卧:自左侧翻身至仰卧0□ 1□ 2□ 3□15 16、俯卧:使用肢体自由向右翻身90°0□ 1□ 2□ 3□16 17、俯卧:使用肢体自由向左翻身90°0□ 1□ 2□ 3□17 A部分总分 项目B:坐位计分NT 19、仰卧:翻身至右侧坐起0□ 1□ 2□ 3□ 20、仰卧:翻身至左侧坐起0□ 1□ 2□ 3□ *21、坐在垫子上,治疗师支撑儿童胸部:头部直立保持3秒0□ 1□ 2□ 3□ *22、坐在垫子上,治疗师支撑儿童胸部:头部直立保持10秒0□ 1□ 2□ 3□ *23、坐在垫子上,上肢支撑:保持5秒0□ 1□ 2□ 3□ *24、坐在垫子上:上肢无支撑,保持3秒0□ 1□ 2□ 3□ *25、坐在垫子上玩前方的小玩具: 0□ 1□ 2□ 3□身体屈向前方,触碰玩具后,返回上肢支撑状态

脑瘫分级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小于2岁 Ⅰ级:孩子可以坐位转换,还能坐在地板上用双手玩东西。孩子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18个月到2岁的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身体的平衡。孩子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用双手和膝盖爬行。他们有可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Ⅲ级:孩子需要在下背部有支撑的情况下维持坐姿,还能够翻身级用腹部贴着地面爬行。 Ⅳ级:孩子可以控制头部,单坐在地板上的时候躯干需要支撑。他们可以从俯卧位翻身成仰卧位,也可能从仰卧位翻身成俯卧位。 Ⅴ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孩子对自主运动的控制能力。孩子在俯卧位和坐位时不能维持头部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只能在大人的帮助下翻身。 2-4岁 Ⅰ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双手玩东西。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下完成地板上坐位和站立位的姿势转换,孩子把行走坐位首选移动方式,并不需要任何助步器械的帮助。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当双手拿物体的时候可能控制不了平衡。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如地坐位转换。可以拉着物体站在稳定的地方。可以用手和膝交替爬行,可以扶着家具慢慢移动。他们首选的移动方式是使用助步器行走。 Ⅲ级:孩子可以用“W”状的姿势维持坐姿(坐在屈曲内旋的臀部和膝之间),并可能需要在大人帮助下维持其他坐姿。腹爬或者手膝并用爬行是他们首选的自身移动的方式(但是常常不会双腿协调交替运动)。他们能拉着物体爬起来站在稳定的地方并做短距离的移动。如果有助步器或者大人帮助掌握方向和转弯,他们可能可以在房间里短距离行走。 Ⅳ级:这一级的孩子能坐在椅子上,但他们需要依靠特制的椅子来控制躯干,从而解放双手。他们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或者在有稳定的平面供他们用手推或拉的时候坐在椅子或离开椅子。顶多能在大人的监督下用助步器走一段很短的距离,但他们很难转身,也很难在不平的平面上维持身体平衡。这些孩子在公众场索不能独自行走。能在动力轮椅的帮助下自己活动。 Ⅴ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这些孩子对随意运动的控制以及维持身体和头部抗重力姿势的能力。他们各方面的运动功能都受到限制。特殊器械和辅助技术并不能完全补偿孩子在坐和站能力上的功能限制。这些第五级的孩子没有办法独立行动,需要转运。部分孩子能使用进一步改造后的电动轮椅进行活动。 4-6岁

小儿脑瘫评定量表

总量表: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FMGM 3、言语功能: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 4~18岁)、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 试(ITPA 3~10岁)、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 6~16岁)、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4~6.5岁)、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1~6.5岁)、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4、心理发育 (1)发育量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 4周~3岁)、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 2~30月)、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0~6岁)、0~6岁小儿神经心里发育检查表(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 2~18岁)、图片词汇测验(PPVT 4~18岁)、绘人测验(GDPT 4.5~12岁) (3)适应行为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月~14岁)、Vineland 适应行为量表(V ABS 0~30岁) (4)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7~15岁儿童和16岁以上儿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14岁以上)、儿童人格问卷(PIC 3~16岁) (5)行为量表:奥芬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 4~6岁和6~16岁)、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3~17岁)、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5、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3~12岁) 0~3岁: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一)量表基本知识 GMFM是Russell等人于1989年设计的测量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改变的测量工具,属于标准对照发展性量表,能有效反映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改变,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工具。GMFM量表主要用于评估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儿童在5岁以内能完成所有项目,虽然是针对脑瘫儿童设计的,但也可使用于Down syndrome 儿童,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者用来测定其它类型的运动障碍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来那个表的不同版本: GMFM最初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医师判断筛选85个项目,在经过信效度研究后,增加了3个项目,形成了GMFM-88项版本,2000年Russell等人使用Rasch分析法对GMFM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最后确立了GMFM-66项。国内任永平等将GMFM修订成80项,增加了原始反射和平衡反应等项目,同时删除了部分评估项目,但是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特性检验,反射和反应项目的增加与原版量表以功能测试为主的目的相违,在国内未得到广泛使用。 GMFM-88结构: GMFM-88包括88个项目,分5个能区:A区(卧位与翻身);B区(坐位):C区(爬行与跪);D区(站立位);E区(行走于跑跳)。每项均采用4级评分法,其中A区总分为51分(17项);B区为60分(20项);C区总分为42分(14项);D总分为39分(13项);E 区总分为72分(24项)。 GMFM-88评分标准与结果: GMFM的每一个都为4级评分,具体标准:0分:动作还没有出现的迹象;1分:动作开始出现—只完成整个动作的10%以下;2分:部分完成动作—可以完成整个动作的10%-90%;3分:整个动作可以全部完成。当无法确定分数时,按照较低的等级给分。GMFM-88提供五种评分结果: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body 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 b ody 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史惟廖元贵杨红徐秀娟王素娟 ·临床研究· [ 摘要]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 FM) 与Peabody 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2GM) 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GM FM 和PDMS2GM 两种方法对29 例脑瘫儿童进行3 次评估, 用t 检验分析GM FM 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2GM 月相对百分比之间的差异。结果GM FM 的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2GM 的月相对百分比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GM F M 的评估结果比PDMS2GM 更有利于疗效判断。 [ 关键词] 脑瘫;粗大运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 F M) ; Peabody 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2GM) Appl i cations of G 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 and Pea b od y Developmental Measure Scale2G ross Motor in the evalu ation of chil d ren with cerebral p alsy S HI W e i , L IA O Y u a n2g u i , Y A N G Hon g , et al . Chil d ren ’s Hos p i t a l A f f il i a ted To Fu d a n U ni v ersi t y , S hanghai 200032 , Chi n a AbstractOb jective To co mpare t he advantages of t wo gross motor measure scales , Peabody Develop mental Measure Scale2G ross Motor ( PDMS2GM) and Gross Motor Functio n Measure Scale ( GM FM) , in t he evaluatio n of children wit h cerebral palsy ( CP) . Methods The gross motor f unctio ns of 29 CP children , 0 - 3 years old , were evaluated t hree times using PDMS2GM and GM FM res pectively. The imp rovement percentile each mo nt h of PDMS2GM and GM FM were co m pared by t test . R 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 ween t he imp rovement percentile each mo nt h of PDMS2GM and GM FM . Conclusion The GM FM was more sensitive t han PDMS2GM in t he evaluatio n of CP children es pecially in t he evaluatio n of t r eat m ent effect . K e y w ords cerebral palsy ; gross motor ; Gross Motor Functio n Measure Scale ( GM F M) ; Peabody Develop m ental Measure Scale2 Gross Motor ( PDMS2GM) 中图分类号: R742 .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771 (2004) 0720423202 [ 本文著录格式] 史惟,廖元贵,杨红,等.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body 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 ,10 (7) :423 —424 . 粗大运动发育水平评估是脑瘫患儿康复评估中最主要的项目,它不仅可以对患儿粗大运动发育状况进行量化,为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为判断疗效提供客观依据。由于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发育缓慢,所以要求评估方法更加细致与敏感。本文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ro ss Moto r Functio n Measure Scale , GM FM) 与Peabo dy 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eabo dy Develop mental Measure Scale2Gro s s Moto r , P DM S2GM)对29 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发育变化进行评估,探讨它们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 . 1 对象2003 年1 —1 2 月在我院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29 例,其中男性2 3 例,女性6 例; 首次评估时平均月龄12 —3 4 个月,平均( 1919 ±711) 个月; 早产16 例; 痉挛型四肢瘫1 5 例,痉挛型双瘫8例,痉挛型偏瘫3 例,手足徐动型3 例。 1 . 2 评估方法由2 名康复医师各自进行,并且在评估前不了解另一项的评估结果。环境设定为安静、独立、采光较好的房间,室温控制在20 ℃- 30 ℃,患儿衣服为1 - 2 层,在不违反各自评估要求的情况下,前后评估都尽量安排相同家属在场,鼓励患儿发挥出最佳水平。 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作者简介:史惟( 19652) ,男,上海市人, 主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 儿童运动发育与治疗。 GM FM 量表: GM FM 评估分5 个能区, 包括88项,分为卧位与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与跑跳5 个能区。卧位与翻身能区总分为51 分,坐位能区总分为60 分,爬与跪能区总分为42 分,站立位能区总分为39 分,行走与跑跳能区总分为72 分。GFM F 评分结果包括以下几项: ①原始分: 5 个能区的原始分; ②总百分比: 5 个能区原始分占各自总分百分比之和再除以5 ; ③月百分比: ( 本次总百分比- 前次总百分比) / 间隔月数; ④月相对百分比: 本次月百分比/ 前次总百分比×100 % 。 PDM S2GM 量表:由于PDM S2GM 对纠正胎龄12个月以内婴儿评估项目与12 个月以后不同, 本组29例在第1 次评估时全部选用纠正胎龄12 个月以后的患儿。对12 个月以后的患儿PDM S2GM 评估分3 个能区进行,包括固定、移动、操作能区,固定能区总分为60 分,移动能区总分为178 分,操作能区总分为48 分。PDM S2GM 评分结果包括原始分、总百分比、月百分比和月相对百分比,计算方法与GM FM 相同。另外还有粗大运动发育商( GMQ) 。 对每例患儿进行3 次评估,每次评估时均同时采用GM FM ( Rusell , 1993 ) 量表和PDM S2GM 量表(Folio &Fewell , 2000 ), 每2 次评估之间的间隔时间110 —510 个月,第1 次与第2 次平均间隔( 217 ±112) 个月,第2 次与第3 次平均间隔(217 ±111) 个月。 113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115 fo r Window s进行统计学分析。各项数据用t 检验来分析评估前后的。

粗大运动发育

第四章粗大运动发育 第一节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一、反射发育 反射(reflex)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 (一)原始反射 1.觅食反射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低下、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3)存在时期:0~4个月。 2.握持反射 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尺侧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 (3)存在时期:0~4个月。 3.拥抱反射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1)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有5种引出的方法。 ①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 ②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cm后下落; 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5°; 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 ⑤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 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

脑瘫儿童康复评估量表

神经系统评定表 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项目次 1 2 3 4 项目 次 1 2 3 4 日 期 日 期 浅反射上腹壁 左 原始 反射 及病 理反 射 侧弯反射 左右右中腹壁 左 握持反射 左右右下腹壁 左 掌颌反射 左右右提睾 反射 左 髌阵挛 左右右跖反射 左 踝阵挛 左右右 深反射肱二 头肌 左 感觉 痛觉 左右右肱三 头肌 左 温度觉 左右右膝腱 反射 左 触觉 左右右跟腱 反射 左 位置觉 左右右 原始反射及病理反射 内收 反射肌 左 共济 运动 指鼻试验 左右右Hoffmann 左 跟膝胫试验 左右右Babinski 左 Romb-Rg征 左右右Chaddcd 左 其它 立直反应颈右 躯 干A TNR 左平衡反应坐 右立STNR 降落伞反应Moro 吸吮反射

注:表中浅反射、原始反射、病理反射、及其它栏中用“—”表示阴性,用“+”表示阳性。深反射记录方法:消失“—”、减弱“+”、正常“++”、亢进“+++”、阵挛“++++”、持续阵挛“+++++”。 感觉及共济运动正常或能用“N”表示,异常或不能用“AN”表示。 检查者签名: 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 左侧 部位运动肌群右侧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肩胛骨外展前锯肌上举斜方肌上部下掣斜方肌下部 内收 斜方肌中部 菱形肌 肩 屈曲三角肌前部伸展 背阔肌 大圆肌外展三角肌中部水平外展三角肌后部水平内收胸大肌外旋外旋肌群内旋内旋肌群 肘屈曲 肱二头肌 肱桡肌伸展肱三头肌 前臂旋前旋前肌群旋后旋后肌群 腕掌屈 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背伸 桡侧腕长、 短伸肌 尺侧腕伸肌 四指MP屈曲蚓状肌PIP屈曲指浅屈肌DIP屈曲指深屈肌MP伸展指总伸肌内收骨间掌侧肌外展骨间背侧肌外展小指展肌对掌小指对掌肌 拇指MP屈曲拇短屈肌

精细运动能力(FMFM)评定表

上海养志康复医院(隶属于上海阳光康复中心) 精细运动能力尺度测定表(FMFM ) 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区 床号 门诊/住院号 评定者 项 目 评 分 项 目 评 分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A 区 视觉追踪 A01. 视觉追踪摇铃 D07. 用勺敲击杯子 A02. 听觉追踪摇铃 D08. 拧开瓶盖倒出小丸 A03. 视觉追踪网球—右侧至左侧 D09. 逐页翻书 A04. 视觉追踪网球—左侧至右侧 D10. 剪开纸 A05. 视觉垂直追踪网球 D11. 把纸剪成两半 B 区 上肢关节活动能力 D12. 解开纽扣 B01. 仰卧位伸手臂拿摇铃 D13. 在两条线之间涂色 B02. 仰卧位伸手拿悬吊正上方的玩具 E 区 手眼协调 B03. 坐位伸手拿摇铃 E01. 手指触摸小丸 B04. 坐位伸手抓纸 E02. 手指戳洞 B05. 坐位双手合握玩小方木 E03. 将7块方木放入杯中 B06. 坐位打开书 E04. 将小丸(4粒)放入杯中 B07. 坐位倒出瓶中小丸 E05. 放入小木桩(3粒) BO8. 坐位手碰自己部位(鼻-耳-头顶) E06. 四块方木搭高楼 B09. 跟着画两条垂直线(3cm ) E07. 放不同几何形状板 C 区 抓握能力 E08. 7块方木搭高楼 C01. 抓握桌前方木 E09. 4块方木搭火车(8块) CO2. 双手同时各握一块方木 E10. 穿珠子(6粒方珠) C03. 抓小丸(2粒) E11. 模仿画垂线(5cm ) C04. 儿童模仿撕纸 E12. 模仿画横线(5cm ) C05. 抓握方木(儿童前方10cm ) E13. 快速放小丸(10粒) C06. 放开方木 E14. 穿线(6个带孔的细长纸板) C07. 单手握两块方木 E15. 临摹十字 C08. 抓小丸 E16. 描线 C09. 抓笔画画 E17. 搭楼梯(6块方木) C10. 前三指抓方木 E18. 临摹长短均等的十字 D 区 操作能力 E19. 搭金字塔(12块) D01. 移动插在板上的三个小木桩 E20. 两点连线 D02. 方木左右手递交 E21. 临摹画正方形 D03. 敲击杯子 E22. 剪圆形 D04. 连接方木(2) E23. 対折纸 D05. 拍手 E24. 剪正方形 D06. 伸手向第三块方木 总分 评估所需物品:1摇铃;2 网球;3 可悬吊玩具;4 20cmX30cm 的纸若干;5 书;6四个小丸;7 有盖瓶子; 8 笔;9 木钉板;10 剪刀;11 十二块块方木;12 六个珠子和线;13 形状板;14 棒子 15 勺子;16 大口杯

GMFCS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 小于2岁 Ⅰ级:孩子可以坐位转换,还能坐在地板上用双手玩东西。孩子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18个月到2岁的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孩子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用双手和膝盖爬行。他们有可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Ⅲ级:孩子需要在下背部有支撑的情况下维持坐姿。还能够翻身及用腹部贴着地面爬行。 Ⅳ级:孩子可以控制头部,但坐在地板上的时候躯干需要支撑。他们可以从俯卧翻成仰卧,也可能从仰卧翻成俯卧。 Ⅴ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孩子对自主运动的控制能力。孩子在俯卧位和坐位时不能维持头部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只能在大人的帮助下翻身。 2-4岁 Ⅰ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双手玩东西。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下完成地板上坐位和站立位的姿势转换,孩子把行走作为首选移动方式,并不需要任何助步器械的帮助。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当双手拿物体的时候可能控制不了平衡。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如地坐位转换。可以拉着物体站在稳定的地方。可以用手和膝交替爬行,可以扶着家具慢慢移动,他们首选的移动方式是使用助步器行走。 Ⅲ级:孩子可以用“W”状的姿势独自维持坐姿(坐在屈曲内旋的臀部和膝之间),并可能需要在大人帮助下维持其他坐姿。腹爬或者手膝并用爬行是他们首选的自身移动的方式(但是常常不会双腿协调交替运动)。他们能拉着物体爬起来站在稳定的地方并作短距离的移动。如果有助步器或者大人帮助掌握方向和转弯,他们可能可以在房间里短距离行走。 Ⅳ级:这一级的孩子能坐在椅子上,但他们需要依靠特制的椅子来控制躯干,从而解放双手。他们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或者在有稳定的平面供他们用手推或拉的时侯坐进椅子或离开椅子。顶多能在大人的监督下用助步器走一段很短的距离,但他们很难转身也很难在不平的平面上维持身体平衡。这些孩子在公众场所不能独自行走。能在动力轮椅的帮助下自己活动。 Ⅴ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这些孩子对随意运动的控制以及维持身体和头部抗重力姿势的能力。他们各方面的运动功能都受到限制。特殊器械和辅助技术并不能完全补偿孩子在坐和站能力上的功能限制。这些第五级的孩子没有办法独立行动,需要转运。部分孩子能使用进一步改造后的电动轮椅进行活动。

GMFM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评分表

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6 & GMFM-88)评分表 儿童姓名病案号诊断 评估日期年月日 出生日期年月日 实际年龄年月日 GMFCS分级1□2□3□4□5□ 评估者姓名测试条件(如房间、衣着、时间、同在的人) 卧位和翻身 1.仰卧,头位于中线位:转头时肢体对称0□ 1□ 2□ 3□*2.仰卧:将双手移动到中线位,手指相 对0□ 1□ 2□ 3□3.仰卧:举头45o0□ 1□ 2□ 3□4.仰卧:全范围屈曲右髋和膝0□ 1□ 2□ 3□5.仰卧:全范围屈曲左髋和膝0□ 1□ 2□ 3□*6.仰卧:右臂伸出,手朝向玩具伸过中 线0□ 1□ 2□ 3□*7.仰卧:左臂伸出,手朝向玩具伸过中 线0□ 1□ 2□ 3□8.仰卧:向右侧翻身至俯卧0□ 1□ 2□ 3□9.仰卧:向左侧翻身至俯卧0□ 1□ 2□ 3□*10.俯卧:抬头至头立直位0□ 1□ 2□ 3□11.俯卧,前臂支撑:举头至直立位,肘伸 展,胸部抬起0□ 1□ 2□ 3□12.俯卧,前臂支撑:右前臂支撑,左臂向 前完全伸展0□ 1□ 2□ 3□13.俯卧,前臂支撑:左前臂支撑,右臂向 前完全伸展0□ 1□ 2□ 3□14.俯卧:向右侧翻身至仰卧0□ 1□ 2□ 3□ 15.俯卧:向左侧翻身至仰卧0□ 1□ 2□ 3□16.俯卧:用四肢向右轴心转90o0□ 1□ 2□ 3□ 17.俯卧:用四肢向左轴心转90 o0□ 1□ 2□ 3□ 维度A合计 坐位 *18.仰卧,检查者抓着儿童双手:自己有 头控制地拉至坐位0□ 1□ 2□ 3□19.仰卧:翻至右侧,达到坐位0□ 1□ 2□ 3□20.仰卧:翻至左侧,达到坐位0□ 1□ 2□ 3□*21.坐在垫上,由治疗师在胸部支持:头 直立,维持3秒0□ 1□ 2□ 3□*22.坐在垫上,由治疗师在胸部支持:头 位于中线位,维持10秒0□ 1□ 2□ 3□*23.坐在垫上,(双)手臂支撑:维持5秒0□ 1□ 2□ 3□*24.坐在垫上:手臂自由,维持3秒0□ 1□ 2□ 3□*25.坐在垫上,小玩具放在前方:身体前 倾,触碰玩具,不用手臂支撑,重新直立0□ 1□ 2□ 3□*26.坐在垫上:触碰放在儿童右后方45 度的玩具,重新回到最初位置0□ 1□ 2□ 3□*27.坐在垫上:触碰放在儿童左后方45 度的玩具,重新回到最初位置0□ 1□ 2□ 3□28.右侧坐位:手臂自由活动,维持5秒0□ 1□ 2□ 3□29.左侧坐位:手臂自由活动,维持5秒0□ 1□ 2□ 3□*30.坐在垫上:有控制地低到俯卧位0□ 1□ 2□ 3□*31.坐在垫上,双脚位于前方:向右侧变 成四点支撑位0□ 1□ 2□ 3□*32.坐在垫上,双脚位于前方:向左侧变 成四点支撑位0□ 1□ 2□ 3□33.坐在垫上:不用手臂辅助,轴心转动90o0□ 1□ 2□ 3□*34.坐在凳上:双手臂和双脚自由活动, 维持10秒0□ 1□ 2□ 3□*35.站:坐到小凳上0□ 1□ 2□ 3□*36.地上:坐到小凳上0□ 1□ 2□ 3□*37.地上:坐到大凳上0□ 1□ 2□ 3□ 维度B合计 爬行和跪 38.俯卧位:向前匍匐(creep)爬1.8米(6 英尺)0□ 1□ 2□ 3□*39.4点位:维持手膝负重10秒0□ 1□ 2□ 3□*40.4点位:变成坐位,手臂自由0□ 1□ 2□ 3□*41.俯卧位:变成4点位,手膝负重0□ 1□ 2□ 3□*42.4点位:向前伸右臂,手高于肩水平0□ 1□ 2□ 3□*43.4点位:向前伸左臂,手高于肩水平0□ 1□ 2□ 3□*44.4点位:手膝爬或猛地拉拽前移 1.8m(6ft)0□ 1□ 2□ 3□*45.4点位:交替向前爬1.8m(6ft)0□ 1□ 2□ 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