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终版.doc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终版.doc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终版.doc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基本规范,它分中学部分和小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功能与要求”、“面积与间数”、“环境要求”、“布置”、“建筑设备”和“实验室设备”等六个方面。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理科实验室的装备建设,它涵盖的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通用技术和小学科学。九年制学校可根据学校规模参照本标准小学和初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考虑;完全中学可参照本标准中学部分内容综合考虑。师范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的相关学科实验室建设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3325—2008 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GB 8772 电视教室座位布置范围和照度卫生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7226—1998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GB/T 21747—2008 教学实验室设备实验台(桌)的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T 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 28920-2012 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和保管

GB ×××××—××××学校安全与健康设计通用规范

GB ×××××—××××教学实验室设备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安全要求

JY/T 0386-2006 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JY/T 0406-2010 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3 分类

本标准把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要求”。“基本要求”是学校实验室装备建设应达到的最低要求,“规划要求”是为新建、改建、扩建学校和有较高实验室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较高要求。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室,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4要求

4.1 中学部分

4.1.1 功能与要求

功能与要求见表1。

表1 功能与要求

4.1.2 间数与面积

“间数与面积”的指标,以平行班4个~8个平行班、9个~12个平行班、13个~16个平行班,每班50人为参考设计的。学校规模每增加4个平行班时,理、化、生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套;学校规模小于4个平行班的,可参照表2中4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间数要求见表2,面积见表3。

表2 间数单位为间或块

表3 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4.1.3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见表4。

表4 环境要求

表4 环境要求(续)

4.1.4 布置

4.1.4.1同一学科的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宜布置在同一楼层;化学实验室宜设置在一楼;通用技术实验室宜设置在一楼,并布置在教学区的远端;危险药品室不宜设置在教学楼内。

4.1.4.2 最前端实验台的前沿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 500mm,边座的学生与书写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端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 200mm;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 000mm ;

4.1.4.3 两实验台长边之间的净距离: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 300mm

多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 500mm;

4.1.4.4 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700mm;双侧或多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

4.1.4.5 沿墙布置的实验台,如果另一侧没有纵向走道的,其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600mm。

4.1.4.6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布置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

4.1.5 建筑设备

4.1.

5.1 地面

各室与走廊的地面连接处不宜设台阶。地面应耐磨、防滑、易清洁,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地面应耐酸碱腐蚀。设计有水源的各室地面应设地漏。

4.1.

5.2门窗

应根据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900 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实验室的窗台适宜高度900mm~1 000mm,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4.1.

5.3电设备

实验室内有电源的应设总控制开关,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配电线路和设备功率容量应留有余地,以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采用通排风到桌的实验室和通用技术实践室,应单独设置三相动力电源,独立控制。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室内电气布线应符合GB 50303的要求。

4.1.

5.4 水设备

实验室内有水源的应设总控制阀。设计给水到桌的实验室,管线布置应符合GB 50015的要求,当给水水嘴的工作压力大于0.02MPa,急救冲洗水嘴的工作压力大于0.01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生物园地应设洒水拴及排水设施。设计在室内的生物园地,应对该区域的楼地面和墙面作防水处理。

4.1.

5.5 燃气设备

实验室内有燃气源的应有气源切断装置,切断装置应设计在容易接近的位置并标识清楚。应有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4.1.

5.6 通风设备

排风到桌的实验室及设计有通风装置的药品柜、危险药品柜和通风柜,应设置通风管道。

4.1.

5.7 信息设备

4.1.

5.7.1包括有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设备的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GB 50311的要求。

4.1.

5.7.2显示终端:实验室内设置显示终端时,应综合考虑实验室面积和学生实验台的布置,选择合适规格的显示设备及安装位置,应符合GB 8772的要求。

4.1.

5.8 讲台

讲台长度应大于书写板长度,两端与书写板竖直边缘下延长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0mm,宽度不应小于800mm,高度宜为200mm。

4.1.

5.9 书写板

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1 000mm~1 100mm。

4.1.6 实验室设备

4.1.6.1 演示台、实验台和准备台

4.1.6.1.1台面尺寸:演示台、准备台、实验台的尺寸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4.1的要求。

4.1.6.1.2台面材料:台面材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

5.4的要求,台面材料的理化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5.5.1的要求。通用技术准备台和用于技术制作的实验台,台面应采用实木制。

4.1.6.1.3铺设有管线到实验台的实验室,实验台与地面间应采取固定措施。

4.1.6.1.4 理、化、生实验台前沿可设高约50mm的围板,延伸到两侧的围板长应不大于200mm。

4.1.6.2 仪器柜、药品柜、陈列柜

4.1.6.2.1仪器柜、药品柜、陈列柜的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其中,柜中搁板位置应可调节,对于存放较重仪器的隔板宜做承重加强处理,搁板的垂直静负荷强度应符合GB/T 21747—2008 中

5.4的要求。

4.1.6.2.2药品柜应设计通风装置,搁板宜设计成阶梯式,搁板面材的理化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

5.5.1的要求。危险药品柜应符合GB ×××××—××××(教学实验室设备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安全要求的要求)。

4.1.6.2.3陈列柜应采用透明体,在公共区域的陈列柜应采用钢化玻璃。

4.1.6.2.4金属零部件应符合GB/T 3325—2008中4.3、4.4.1和4.4.2的要求。

4.1.6.3通风柜(化学)

通风柜用于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实验的操作。柜内宜设给排水装置,但电源插座、照明开关及煤气开关均不应设在通风柜内。柜内面材应耐酸、耐碱、耐热、阻燃。

4.1.6.4资料柜、储物柜

资料柜、储物柜的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4.1.6.5学生凳

实验室设计有学生凳的,凳子的座面高度宜可调节,调节范围宜为340mm~440mm。凳子应无棱角。

4.1.6.6 电源

4.1.6.6.1演示台、准备台和实验台应有220V交流电源插座。

4.1.6.6.2教学电源和学生电源应采用分立电源,电源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

4.1.6.6.3 演示台、准备台、实验台上应有二孔和三孔插座。插座应采用220V/10A,符合国标GB 2099.1的要求。插座的位置应远离水源、气源。

4.1.6.8水盆及水嘴

设计有水盆的演示台、准备台和实验台,水盆的外形尺寸要求应符合GB/T 21747—2008 中5.3.6的要求,实验室水盆排水口应装设耐腐蚀的挡污箅,排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管材。

4.1.6.9废液处理

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应配置废液收集器或废液处理装置。

4.1.6.10工具及辅助设备

应配置制作、修理仪器所用的工具及仪器小车、梯子等设备。准备室可根据学科需求宜配备电冰箱、恒温箱、空气净化器等设备。

4.1.6.11培养室设备

宜设置超净工作台、培养架、培养箱、高压灭菌锅、接种环等培养设备。应符合JY/T 0386和JY/T 0406的要求。

4.2 小学部分

4.2.1功能与要求

功能与要求见表5。

表5 功能与要求

4.2.2 间数与面积

“间数与面积”的指标,以2个~4个平行班、5个~6个平行班、7个~8个平行班,每班45人为参考设计的;学校规模每增加2个平行班时,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套;学校规模小于2个平

行班的,可参照表6中2~4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间数见表6,面积见表7。

表6 间数单位为间或块

表7 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4.2.3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见表8。

表8 环境要求

4.2.4 布置

4.2.4.1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宜布置在同一楼层。

4.2.4.2最前端实验台的前沿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 500mm,边座的学生与书写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o。最后端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 200mm;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 000mm。

4.2.4.3 两实验台长边之间的净距离: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 300mm;多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 500mm。

4.2.4.4 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700mm;双侧或多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

4.2.4.5 沿墙布置的实验台,如果另一侧没有纵向走道的,其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600mm。

4.2.4.6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布置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充分体现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

4.2.5 建筑设备

4.2.

5.1 地面

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地面应耐磨、防滑、易清洁;设计有水源的各室地面应设地漏。

4.2.

5.2 门窗

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0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科学教室的窗台适宜高度800mm~900mm,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4.2.

5.3 电设备

实验室内有电源的应设总控制开关,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用电负荷的设计应兼顾现代化教学设备及仪器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新建科学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设备位置;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室内电气布线系统应符合GB 50303的要求。

4.2.

5.4 水设备

实验室内有水源的应设总控制阀。生物园地应设洒水拴及排水设施。设计在室内的生物园地,应对该区域的楼地面和墙面作防水处理

4.2.

5.5 信息设备

4.2.

5.5.1 包括有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设备的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GB 50311的要求。

4.2.

5.5.2 显示终端:实验室内设置显示终端时,应综合考虑实验室面积和学生实验台的布置,选择合适规格的显示设备及安装位置,应符合GB 8772的要求。

4.2.

5.6讲台

讲台长度应大于书写板长度,两端与书写板竖直边缘下延长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0mm,宽度不应小于800mm,高度宜为200mm。

4.2.

5.7 书写板

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800mm~900mm。

4.2.6 实验室设备

4.2.6.1 演示台、实验台和准备台

4.2.6.1.1台面尺寸:演示台、准备台、实验台的尺寸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4.1的要求。

4.2.6.1.2台面材料:台面材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

5.4的要求,台面材料的理化性能应符合GB/T 21747—2008中5.5.1的要求。

4.2.6.1.3实验台前沿可设高约50mm的围板,延伸到两侧的围板长应不大于200 mm。

4.2.6.2仪器柜、陈列柜

4.2.6.2.1仪器柜、陈列柜的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其中,柜中搁板位置应可调节,对于存放较重仪器的隔板宜做承重加强处理,搁板的垂直静负荷强度应符合GB/T 21747—2008 中

5.4的要求。

4.2.6.2.2陈列柜上部应采用全玻璃结构,在公共区域的陈列柜应采用钢化玻璃。

4.2.6.2.3金属零部件应符合GB/T 3325—2008中4.3、4.4.1和4.4.2的要求。

4.2.6.3资料柜、储物柜

资料柜、储物柜的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4.2.6.4学生凳

凳子的座面高度宜可调节,调节范围宜为270mm~380mm。凳子应无棱角。

4.2.6.5 电源

4.2.6.

5.1 演示台、准备台应有220V交流电源插座。

4.2.6.

5.2 教学电源和学生电源应采用分立电源,电源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

4.2.6.

5.3 演示台、准备台、实验台宜设计有二孔和三孔插座。插座应采用220V/6A,符合国标GB 2099.1的要求。插座的设计位置应远离水源、气源。

4.2.6.7水盆及水嘴

设计有水盆的演示台、准备台,水盆的外形尺寸要求应符合GB/T 21747—2008 中5.3.6的要求。

4.2.6.8工具及辅助设备

应配置制作、修理仪器所用的工具及仪器小车、梯子等设备。

4.2.6.9辅助电器

根据学科需求配备电冰箱、恒温箱等。

参考文献

[1] 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2] 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3] GB 50099—2011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4] 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5] 建标[2002]102号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教学实验室设备

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安全要求

教学实验室设备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安全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教学实验室设备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安全警示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大学、中学实验室使用的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其他附有报警、防火及遥控等功能的储存柜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 GB/T 1732-19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0357.4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柜类稳定性

GB/T 10357.5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柜类强度和耐久性

GB 10409-2001 防盗保险柜

GB/T 11835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GB/T 13667.1-2003 钢制书架通用技术条件

GB 16807 防火膨胀密封件

GA/T 73 机械防盗锁

QB/T 3814-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

QB/T 382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破坏攻击净工作时间 net working time

指实际的破坏攻击时间,不包括试验准备时间及试验过程中可能延误的时间。

易燃品储存柜 flammable chemical cabinet

用于储存易燃品,在破坏攻击净工作时间15min以内,能够阻止使用普通手工工具进入,装有机

械、电子锁具的柜体。

毒害品储存柜toxic chemical cabinet

用于储存毒害品,在破坏攻击净工作时间15min以内,能够阻止使用普通手工工具进入,装有机械、电子锁具的柜体。

?产品分类

按用途分为用于储存易燃品的易燃品储存柜和用于储存毒害品的毒害品储存柜。

?要求

外观

5.1.1柜体及各部件

柜体及各部件表面应平整、光滑,倒棱、圆角、圆线应均匀一致,无毛刺、尖角、锐边。

5.1.2 金属件

5.1.2.1电镀表面应无锈蚀、露底。

5.1.2.2镀层表面不应有起泡、泛黄、花斑、烧焦、裂纹、划痕和磕碰伤等缺陷。

5.1.2.3焊接部位应牢固,应无脱焊、虚焊、焊穿,焊缝均匀,不应有毛刺、锐棱、飞溅、裂纹等缺陷。

5.1.3涂层

同色部件的色泽应相似,不应有皱皮、发粘或漏喷等现象,应无明显加工痕迹、划痕、雾光、气泡、针孔、缩孔、桔皮、流挂等缺陷。

5.1.4 工艺

5.1.4.1零部件的结合处应平整牢固,无明显缝隙。

5.1.4.2各种配件、连接件安装不应有少件、漏钉、透钉(预留孔、选择孔除外)。

5.1.4.3启闭部件安装后应使用灵活。

5.1.4.4柜底安装的滚轮旋转或滑动应灵活。

5.1.4.5使用者能接触到的部件的开口端或管件应有帽或其他形式的闭合设计。

结构

易燃品储存柜和毒害品储存柜通用要求

储存柜的柜体外壳(含底部、顶部、三个侧面和门)应采用双层结构。外面板应为钢板,钢板厚度应不小于1.5mm,内衬板宜采用聚丙烯(PP),内衬板厚度应不小于5mm,外面板与内衬板间距应不小于40mm,夹层内应填充岩棉;柜体门与柜体之间应安装防火膨胀密封件。

应配置机械锁和电子锁双锁。

柜底应装有四个滚轮,门侧两轮应装有手动调节装置,便于储存柜移动及定位。

柜内中部宜设计有一次成型的阶梯式的活动搁板,活动搁板宜采用聚丙烯(PP),活动搁板厚度应不小于4mm,搁板阶梯高度应不小于50mm;每层搁板靠柜体背板处应留有导风口;每层搁板外沿应有不小于3mm高的边沿。

储存柜应设置通风装置。

储存柜应设置温湿度监控装置。

易燃品储存柜

内部最下层应留有可以存放不少于120mm厚黄沙的储存空间。

用料

钢板

所有的钢板应采取防腐措施;钢板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345MPa。

岩棉

柜体填充的岩棉厚度应不小于40mm,密度应不小于100kg/m3;岩棉其他性能应符合GB/T 11835的要求。

防火膨胀密封件

柜体门与柜体之间安装的防火膨胀密封件应符合GB 16807的要求。

机械锁

存储柜上安装的磁锁、机械密码锁等机械锁应符合GA/T 73的要求。

电子锁(包括IC卡锁、电子密码锁等)

存储柜上安装的电子锁(包括IC卡锁、电子密码锁等)应符合GB 10409—2001中5.4的要求。

电源

应符合GB 10409-2001中5.5的要求。

附加装置

应符合GB 10409-2001中5.6的要求。

防盗性能

应符合GB 10409-2001中5.7的A1类防盗保险柜的要求。

通风装置

通风口最大风速应不小于0.5m/s。

柜体底部应设置进风口及可调风阀,可调风阀可调节进风口大小。

应配有微电脑定时时控开关,能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自动打开和关闭风机;应有警示灯指示风机是否正常工作。

易燃品储存柜的通风装置应符合GB 3836.1有关要求。

温湿度控制报警装置

温湿度监控装置应实时测量并显示柜内温度、湿度。

温湿度监控器应具有报警功能,即当柜内的温度、湿度超过用户设定的数值时报警提示;温湿度监控装置可设定温度范围为:0℃~99.9℃,可设定湿度范围为:0%RH~99.9%RH。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力学性能要求

理化性能

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除力学性能、理化性能试验外,试验均在温度为(20±4)℃,相对湿度为(65±5)%环境条件下进行。

试样制备

理化性能试验、钢板试验用试样可在储存柜上直接制取,也可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

外观要求试验

在自然光和近似自然光(如40W日光灯),视距为700mm~1000mm,由三人共同试验,以多数相同结论为评定值。

结构试验

厚度采用最大允许误差为±0.02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高度、间距采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测量。

用料要求试验

钢板试验

厚度采用最大允许误差为±0.02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抗拉强度试验按GB 10409-2001中6.2.1的规定进行。

岩棉试验

岩棉厚度试验采用最大允许误差为±0.02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其他性能试验按GB/T 11835的规定进行。

密封件试验

密封件试验按GB 16807的规定进行

机械锁试验

机械锁试验按GA/T 73的规定进行。

电子锁(包括 IC卡锁、电子密码锁等)试验

电子锁(包括 IC卡锁、电子密码锁等)试验按GB 10409-2001中6.4的规定进行。电源试验

电源试验按GB 10409-2001中6.5的规定进行。

附加装置试验

附加装置试验按GB 10409-2001中6.6的规定进行。

防盗性能试验

防盗性能要求试验按GB 10409-2001中6.7的规定进行。

通风装置试验

风速试验采用风速表在出风口处测量。

手动操作,观察调节阀是否旋转灵活、是否能控制风量大小。

感官检查各项功能,应符合5.9.3的要求。

按GB 3836.1的规定进行。

温湿度控制报警装置试验

感官检查各项功能。

力学性能试验

强度和耐久性试验

强度和耐久试验按GB/T 10357.5的规定进行。

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按GB/T 10357.4的规定进行。

理化性能试验

涂层硬度试验

涂层硬度试验按GB/T 6739的规定进行。

涂层冲击强度试验

涂层冲击强度试验按GB/T 1732-1993的规定进行。

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目录 编制说明6 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7 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设置分类表8 实验室环境要求9 一、科学实验室10 二、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12 三、机器人制作实验室--------------------------------------------- 14 四、语言实验室15 五、音乐室15 六、舞蹈室16 七、美术室17 八、综合电教室18 九、综合实践活动室19 十、生物园20 十一、小气象站20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小学教育装备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山东省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一、指导方针: 1 、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注重安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级各类小学。 三、本标准含8 个实验室(功能室)及一园一站的装备标准,它们分别是:科学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综合电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及生物园、小气象站。 四、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五、技术依据: 1 、按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个班的生源配置为45 人。为了广泛适应各地实验室建设的不同需求,本标准将实验室建设分为两类。其中“二类”要求是学校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一类”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提出的较高要求,其数据指标为教学要求的下限。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规范

中学实验室装备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功能与要求”、“面积与间数”、“建筑要求”、“环境要求”、“固定设施”、“布置”和“实验室设备”等7个方面。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的装备建设。其中,九年制学校和完全中学在本标准中没有单列。在实际执行中,九年制学校可根据学校规模参照本标准小学和初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考虑;完全中学可参照本标准的中学部分内容综合考虑。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00 室内照明测量方法 GB 5701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 8772 电视教学座位布置范围和照度卫生标准 GB/T 17226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 分类 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基本要求”是学校实验室装备建设应达到的最低要求,“规划建议”是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为有较高实验室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要求。 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室,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4 要求 4.1 中学部分 4.1.1功能与要求

功能与要求见表1。 表1 功能与要求 4.1.2面积与间数 “面积与间数”的指标,以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班额分别为12班~24班(4个~8个平行班)、24班~36班(8个~12个平行班)、36班~48班(12个~16个平行班),每班50人为参考设计的;学校规模大于48个班的,以本标准中48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学校规模每增加12个班(4个平行班)时,理、化、生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套。 4.1.2.1 面积见表2 表2 面积单位:㎡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

中小学实验室装备安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基本规范,它分中学部分和小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功能与要求”、“面积与间数”、“环境要求”、“布置”、“建筑设备”和“实验室设备”等六个方面。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理科实验室的装备建设,它涵盖的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通用技术和小学科学。九年制学校可根据学校规模参照本标准小学和初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考虑;完全中学可参照本标准中学部分内容综合考虑。师范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的相关学科实验室建设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3325—2008 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GB 8772 电视教室座位布置范围和照度卫生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7226—1998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GB/T 21747—2008 教学实验室设备实验台(桌)的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T 50033-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 28920-2012 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和保管 GB ×××××—××××学校安全与健康设计通用规范 GB ×××××—××××教学实验室设备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的安全要求 JY/T 0386-2006 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JY/T 0406-2010 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山东省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山东省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日期:2009-7-13 16:51:48]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字体:大中小] 目录 编制说明6 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7 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设置分类表8 实验室环境要求9 一、科学实验室10 二、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12 三、机器人制作实验室┈┈┈┈┄┄┄┄┄┄┄┄┄┄┄┄┄┄┄┄14 四、语言实验室15 五、音乐室15 六、舞蹈室16 七、美术室17 八、综合电教室18 九、综合实践活动室19 十、生物园20 十一、小气象站20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小学教育装备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山东省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一、指导方针: 1、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注重安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级各类小学。 三、本标准含8个实验室(功能室)及一园一站的装备标准,它们分别是:科学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综合电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及生物园、小气象站。 四、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五、技术依据: 1、按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个班的生源配置为45人。为了广泛适应各地实验室建设的不同需求,本标准将实验室建设分为两类。其中“二类”要求是学校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一类”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提出的较高要求,其数据指标为教学要求的下限。 2、学校实验室及各功能室的内部设施与布局等均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的要求,结合山东省实际作了部分调整。

学术规范与实验室安全 第六章答案

学术规范与实验室安全第六章答案 1.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包括哪些方面? 答:1.病原体从实验室泄露; 2.杀伤性生物武器的威胁; 3.基因技术的后果; 4.实验动物传播人畜共患病(自然医源性疾病); 5.与医学实验室关系密切。 2.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性分级包括那些内容? 第一级: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较轻且对于环境的危害为轻微的; 第二级: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为中等的,对于环境的危害为轻微的; 第三级: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为高度的,对于环境的危害为轻度的; 第四级:对于人及动物的危害为最高的,对于环境的危害为最高的。 3.分级防护设备的运行规范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1.一级屏障: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个体防护装备; 2.二级屏障:实验室的设计改造; 3.三级屏障: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4.离心机内感染性物质破裂时如何处置? 一.非封闭离心机内带有感染性物质离心管破裂具体如下(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例如30分钟)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例如30分钟)。 (2) 所有操作都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 (3) 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二.可封闭的离心桶内离心管发生爆炸:若怀疑封闭的离心桶内有管子破裂,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离心桶盖子查看。确有破裂时,松开离心桶盖子,但不要打开,放入黄色垃圾袋,直接高压灭菌。或者采用化学消毒法,将离心桶和内容物放在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60分钟以上)。离心杯在消毒以后应再用清水洗净后干燥。向实验室安全员报告,进行事故记录。 5.运输途中感染性物质泄漏如何处置? 1.先将污染区域隔离,无关人员撤离; 2.穿好防护装备; 3.用吸收材料覆盖泄露物质,从外围向中心倾倒适当量的消毒剂,使消毒剂与溢洒物质混合并作用30-60分钟; 4.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容器中密封; 5.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或消毒,并消毒手套和防护衣; 6.所有处理材料和防护服都放入废弃物容器中密封; 7.向主管部门报告泄漏情况。 8.出现严重情况时要向当地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报告。 6.各类污染物的消毒处置原则包括那些方面? 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减量化;无公害;分散于集中处理结合。

常见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1 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 2 阿贝折射仪:测透明半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折射率与平均色散 3 氨气分析仪:测样品中氨的含量 4 测汞仪:测固、体液体样品中汞含量 5 电导率仪:测电解质溶液电导率值 6 二氧化硫测定仪:大气环镜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自动监测 7 二氧化碳测定仪:大气环镜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自动监测 8 离子交换纯水器:使用离子交换法制纯水 9 粉层采样器:该采样器适用于煤矿及其它粉层作业环镜中进行粉层采样 10 光电浊度仪:测量浊度 11 光照度计:测定光照强度 12 火焰光度计:监床化验用病理研究 13 激光粉层仪:检测粉层浓度 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辐射的吸收程度、定量分析 15 紫外辐射照度计:紫外辐射照度测量 16 自动量程照度计:测定光照强度 17 自动旋光仪:测物质旋光度,分析物质的浓度、纯度、含糖量 18 酶标仪:定性定量 19 冷原子荧光测汞仪:专用测贡仪器,测痕量贡 20 离子计:测离子浓度 21 CO分析仪:测大气环镜中一氧化碳含量 22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固、液体中汞、砷、硒、锑、锗、锡含量测定析 23 手持糖量计:测体的含糖量 24 生化分析仪:测定样品的浓度,酶反映速率与酶的活性等数十种生化参数 25 洗板机:与酶标仪配套使用 26 微量可调移液器:移微量液体 27 显微镜:观察微小物质 28 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与测试各类微生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及多种监床药物 29 医用净化工作台:提供无尘无菌高洁净工作环镜 30 便携式红外线人析器:测定公共场所中的CO2浓度 31 电子微风仪:适用于工厂企业通风空调,镜污染览测动压平衡自动跟踪等速烟尘采样器的采样 32 放射性污染计量仪:测试放射性污染就是否超标 33 热敏电阻(测辐射热计):用于辐射探测 34 紫外光功力计:测试检测紫外光功率 35 热球式电风速仪:测定室内外或模型的气流速度时,就是一种测量低风速的基本仪器 36 红血蛋白仪:检测血红蛋白

化学实验室配置标准

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的功能: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药品室等配套设施。 (一)化学实验室装备

注:二个以上实验室的学校,至少有一个实验室必须有现代化设备,其余的逐步装备完善。(二)环境及设计要求 1、化学实验室应建在一楼,有利于供排水。 2、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3、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演示台和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200Lx,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实验台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可见眩光。 4、遮光:窗户安装遮光窗帘。 5、通风:采用自然通风。 6、噪声: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7、温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 8、供电指标:讲台设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学生实验电源,讲台设单相交流电(220V)和低压交、直流电;其中:低压交流设:2-24V 连续可调,额定电流6A;稳压直流1.5-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5A,设漏电过载保护。学生实验台设单相220V二、三孔插座和低压交流:2-16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2A;稳压直流1-16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

2A。 9、水源:供水水压不低于2×10Pa,污水排入污水管道。 10、安全:配备防火、防盗、沙箱或沙袋等安全设备,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嘴和急救箱。 11、环保:实验室建设应避免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word版本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编号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元)备注 1钢制黑板块1150.00150用于贴磁性图片2打孔器套411.0044 3打孔夹板个134.0034 4打孔器刮刀个114.0014 5手摇钻孔器台178.0078 6仪器车辆1300.00300 7离心沉淀器台173.0073 8酒精喷灯个243.0086 9电加热器个176.0076 10列管式烘干器台1270.00270 11注射器只50 5.00250 12塑料洗瓶个4 5.0020 13试剂瓶托盘个1219.00228 14实验用品提蓝个230.0060 15塑料水槽个508.00400JY 53 16碘升华凝华管个2515.00375可自制 17方座支架套2525.00625或称铁架台18万能夹个510.0050 19三脚架个257.00175 20泥三角个1 1.20 1.2 21试管架个257.00175 22漏斗架个112.0012 23滴定台个119.0019 24滴定夹个114.0014 25多用滴管架个2518.00450与多用滴管配套26教学电源台1150.00150可与物理共用27托盘天平台5046.002300 28托盘天平台175.0075 29温度计支50 1.5075 30温度计支1 2.50 2.5 31多用电表个185.0085

32密度计支1 4.004 33密度计支1 5.005 34水电解演示器台1120.00120 35水电解实验器台2577.001925可自制36原电池实验器个2513.00325可自制37贮气装置台251.00102 38分子间隔实验器件2560.001500 39溶液导电演示器台1110.00110 40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套25120.003000 41初中分子结构模型套320.0060 42金属矿物、金属及合 金标本 盒160.0060 43原油常见馏分标本盒125.0025 44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标本 盒122.0022 45走进化学实验室套175.0075 46身边的化学物质套175.0075 47物质的组成、性质和 变化规律 套175.0075 48化学与社会发展套175.0075 49元素周期表件138.0038 50量筒个50 3.00150 51量筒个50 4.00200 52量筒个2 5.0010 53量筒个215.0030 54量杯个18.008 55容量瓶个110.0010 56容量瓶个112.0012 57滴定管支125.0025 58滴定管支135.0035 59试管支2500.60150 60试管支250 1.00250 61试管支100 1.20120 62试管支50 1.0050

初中实验室和功能室配备标准

初中实验室和功能室相关标准

目录

初级中学实验室、功能室配备标准相关说明 1.教学仪器配备: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发的配备标准进行配备。一类标准:学生分组实验除二人配合实验外,其它实验按一人一组配备。二类标准:学生分组实验按二人一组配备。三类标准:学生分组实验按二人一组配备。 2.音乐、美术、体育器材配备: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学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配备。 3.本标准实验室间数分为“基本设置”和“标准设置”两个层次。“基本设置”是学校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建设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标准设置”是学校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建设应达到的规范要求。 4.标准中的实验室和功能教室的间数指标,初级中学是以学校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2—54班(4 —18个平行班),每班50人参考设计的。 学校规模小于12个班的可参照本标准中12个班的数据指标执行.学校规模大于54个班的,以本标准中54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学校每增加12个班时,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各增加一套。 5.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除要认真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同时还应符合其它相关的法规标准。

注:多功能大教室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小教室能容纳两个班的学生,面积为人均1㎡。 实验室、功能教室的配置 一、物理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的功能: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等配套设施。 (一)物理实验室设备

注:二个以上实验室的学校,至少有一个实验室必须有现代化设备,其余的逐步装备完善。 (二)环境及设计要求 1.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 2.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演示台和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200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实验台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可见眩光。 3.遮光:窗户安装遮光窗帘。 4.通风:采用自然通风。 5.噪声: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6.温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 7.供电指标:讲台设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学生实验电源,讲台设单相交流电(220V)和低压交、直流电;其中:低压交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一.目的: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要求,防火、用电、化学危险物品、微生物的安全要求,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工作程序: l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1吸烟 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1.2食物、饮料及其它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食物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1.3化妆品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或进行化妆,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1.4眼睛和面部的防护

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但允许面罩或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1.5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除要求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着装外,工作服应干净、整洁。所有人员在各一实验区内必须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长袖长身的工作服。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盛放被污染的实验服和工作服,应用合适的、有标识并能防渗的包装。清洗时应用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长的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去污效果。 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 1.6鞋 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软底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的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帆布鞋可吸收化学物品和有传染性的液体。 1.7头发和饰物 留长发的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佩戴帽子。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和避免人体脱屑落人工作区,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

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 小学部分

省教育厅印发 二○一○年三月 编制说明 一、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加快我省中小学理科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 二、本标准与规适用于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设置了两种配备标准(必备标准和高标准)。必备标准为我省中小学校必须达到的基本装备水平,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高标准配备方案,所有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提高装备的规格和档次。 三、本标准与规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使用四个部分,并将实验室装备分为必配和选配两个部分。必配部分是每所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各项装备;选配部分是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选择配备的各项装备,此类装备项目已注明“选配”或在有关栏已注明“()”。 四、技术依据 1、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建标[2002]102号)。 2、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 3、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教基[2006]16号)。 4、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教基二〔2009〕11号)。 五、本标准与规充分考虑了新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结 合我省实际作了部分调整。我厅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省教育事业改革 和发展的实际,适时对《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加以完善和补充。 六、参加编写人员 本标准由云主持、润执笔,福德、印、平、段建平、跃、江平、邓宁等同志参加编写,在此,对各州、市教育局和教学仪器站及相关人员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的感! 省普通小学实验室装备与管理规 一、实验室建设 (一)实验室设置要求

实验室仪器清单

. . . . . 1、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清单

2、选用及科研要求的仪器

3. 其它重要补充 1酸度计:测HP 值 2电导率仪:测电解质溶液电导率值 3旋光仪(自视自动):测物质旋光度,分析物质的浓度、纯度、含糖量 4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 5液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 6自动定位滴定仪: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 7智能崩解仪:在设定温度(人体温度下)进行药片崩解实验 8药物溶出度仪:在设定温度(人体温度下)进行药片崩解实验 9脆碎度检查仪:在设定转速下进行药片脆碎度检验 10熔点仪:测量结晶性化学制品、药品和部分结晶聚合物熔点 11澄明度检测仪:观察溶液澄清程度,有否颗粒物 12紫外辐射照度计:紫外辐射照度测量 1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辐射的吸收程度,定量分析14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辐射的吸收程度,定量分析 15微量进样器:液相、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 16阿贝折射仪:测透明半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折射率和平均色散 17原子吸收争光光度计:根据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18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和测试和类微生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及多种监床药物 19色差计:测量药品颜色

20红外分光光度计:定性定量分析 21手持糖量计:测定溶液中糖度、含糖量

22标准旋光管旋光仪: 测旋光度标准,检验旋光仪准确度 23超净水器:制超净水 24钠离子浓度计:测钠离子浓度 25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空气中的微粒 26永停滴定仪:根据电们变化指示滴定终点的滴定用仪器 27卡尔费休水份测定仪:测产品含水量 28薄层色谱仪:定性分析 29傅立液变换红外光谱仪:定性定量分析 30紫外强度计:测紫外线强度 31三用紫外线分析仪:药物生产和研究中,可用来检查荧光药品的质量 32生物显微镜:观察微小物质 33激光粒子数计:尘埃粒子计数 34多小长飞点扫描仪:凝胶电冰、薄层板等的精密定量 35风速仪:测风速 36数字式光度表:测量可见光辐照强度 37反渗透纯水机:超纯水系统的进水,也可作一般实验室用水 38环境参数测试仪:测试环镜参数 39医用净化工作台:提供无尘无菌高洁净工作环镜 40紫外线斑点检测仪:在药物生产研究中,可用来检查荧光药品质量 41浮游菌采样器:监控空气中细菌总数和检测空气中的和种细菌 42数字白度计:测试药品白度,以及荧光样品测量 43散射光浊渡仪:测量水质浊度 44实验淘(labtaobao.)-专业级科学仪器、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检测及测试设备一站式选型与价格查询信息平台。 45

标准实验室配置要求内容

标准的实验室配置哪些必不可少?你的实验室中有这些吗?我们都知道,实验室的建设,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是改建项目,它不单纯是选购合理的仪器设备,还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平面设计,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需要本着“安全、环保、实用、耐久、美观、经济”的规划设计理念。 对实验台有啥要求? 实验台在实验室中可谓是占地面积最大的部分了,实验台与实验台通道划分标准(通道间隔用L表示) L>500mm时,一边可站人操作;L>800mm时,一边可坐人操作;L>1200mm时,一边可坐人,一边可站人,中间不可过人; L>1500mm时,两边可坐人,中间可过人;L>1800mm时,两边可坐人,中间可过人可过仪器。 实验台面的分类: ①按实验台的功能作用可分为: 化学实验台面:防强酸、强碱、耐高温;耐98%的浓硫酸;表面材质为酚醛树脂板

物理实验台面:防静电、耐温、抗滑、稳定强;耐28%的硫酸,表面材质为防火板 生物实验台面:防水、防止细菌密度强;表面材质为不锈钢板。 ②按照台面材质可分为贴面板和实芯板。 天平台、仪器台不宜离墙太近,离墙400mm为宜。为了在工作发生危险时易于疏散,实验台间的过道应全部通向走廊。另:实验室建筑层高宜为3.7米-4.0米为宜,净高宜为2.7米-2.8米,有洁净度、压力梯度、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净高宜为2.5米-2.7米(不包括吊顶);实验室走廊净宽宜为2.5米-3.0米.普通实验室双门宽以1.1米-1.5米(不对称对开门)为宜,单门宽以0.8米-0.9米为宜。 不同实验室配置不同 化学基本实验室 主要是进行容量分析、离子测定、氧化还原等实验,一般设计的装备有:实验台与洗涤台;通风柜及管道修检井;带试剂架的实验台及辅助工作台,需考虑设在实验室内的研究空间或电脑台,药品柜、器皿柜、落地安置的仪器设备、急救器等。 仪器分析实验室

小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云南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范 小学部分

云南省教育厅印发 二○一○年三月 编制说明 一、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加快我省中小学理科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云南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范》。 二、本标准与规范适用于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设置了两种配备标准(必备 标准和高标准)。必备标准为我省中小学校必须达到的基本装备水平,条件好的学校应努力按高标准配备方案,所有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提高装备的规格和档次。 三、本标准与规范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使用四个部分,并将实验室装 备分为必配和选配两个部分。必配部分是每所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各项装备;选配部分是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选择配备的各项装备,此类装备项目已注明“选配”或在有关栏已注明“()”。 四、技术依据 1、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2、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 3、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16号)。 4、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教基二〔2009〕11号)。 五、本标准与规范充分考虑了新技术的发展和云南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结合我省实际作了部分调整。我厅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省教育事业改革 和发展的实际,适时对《云南省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与管理规范》加以完善和补充。 六、参加编写人员 本标准由杨云主持、李润执笔,杨福德、张印孙、杨平、段建平、陈跃、 陈江平、邓宁等同志参加编写,在此,对各州、市教育局和教学仪器站及相关!人员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

pcr实验室设备配置标准1[1]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设备配置标准 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区域设置: 1、试剂准备区 2、样本制备区 3、扩增检测区 4、产物分析区 各区带有独立缓冲区。 二、工作区域仪器设备配置标准: (一)试剂准备区: 1、2-8℃和-18℃冰箱 2、震荡混匀器 3、微量加样器一套、枪架 4、移动紫外灯 5、消耗品: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吸水纸、离心管(1.5ML、0.5ML)、加样器吸 头(带滤心) 6、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7、专用办公用品(记号笔、记录本等) 8、专用清洁用品(垃圾桶、拖布、抹布等) 9、空调 10、温湿度计 11、水银温度计2支(测冰箱内实际温度用) 12、枪头盒、离心管盒各2套 (二)样本制备区: 1、2-8℃和-18℃冰箱 2、高速台式离心机 3、高速冷冻离心机 4、水浴箱或加热模块 5、微量加样器一套、枪架 6、移动紫外灯 7、生物安全柜 8、消耗品: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吸水纸、离心管(1.5ML、0.5ML)、加样器吸 头(带滤心) 9、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10、专用办公用品(记号笔、记录本等) 11、专用清洁用品(垃圾桶、拖布、抹布等) 12、空调 13、温湿度计 14、水银温度计2支(测冰箱内实际温度用) 15、枪头盒、离心管盒各2套

(三)扩增检测区: 1、荧光定量核酸检测仪 2、移动紫外灯 3、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4、专用办公用品(记号笔、记录本等) 5、专用清洁用品(垃圾桶、拖布、抹布等) 6、空调 7、温湿度计 (四)产物分析区: 1、全自动杂交仪 2、高速离心机 3,移液器 各区需有排风系统(排风扇或层流系统)、各区需有独立水池、足够电源。 其中仪器和设备的报价:Hybridizer自动原位杂交仪26万 荧光显微镜

学术规范

浙江大学工学类研究生学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弘扬求是创新精神,营造严谨踏实的优良学风,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国家法律,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1号令》)、《浙江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浙江大学学位授予细则》、《浙江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暂行规定》等精神,结合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具有浙江大学工学类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和已经取得学位人员在校期间学术行为的约束与管理,并作为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依据。 第三条对研究生涉嫌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应当坚持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的方针;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研究生申诉权的保障原则。 第二章学术道德规范 第四条浙江大学工学类研究生在进行学术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学术道德规范: 1.坚持诚实守信,注重学术创新,倡导团队协作。 2.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不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3.不捏造、篡改自己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 4.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及实验操作规程。 5.合作成果中对本人完成的部分负责;不在未参加实际研究的成果中署名;做到不一稿多投。6.不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或社会效益。 7.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归属浙江大学。 8.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或学校有关保密的规定。 9.在报考、报奖时确保学术经历、学术成果、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10.遵守学术界公认的其他学术道德规范。 第五条浙江大学工学类研究生在进行学术活动时,不得有下列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 1.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2.捏造、篡改自己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或引用的资料。 3.填报、提供虚假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伪造、变造专家鉴定意见、证书或其他学术能力的材料。4.重复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5.在学位论文或公开发表的作品中,不加注明使用他人(包括指导教师、授课教师)的成果。 6. 未经学校允许,无偿使用浙江大学成果或将其变为非浙江大学的成果。 7.违反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或学校有关保密的规定,将应保密的学术事项对外泄漏。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配备标准目录(教学类别)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配备目录 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功能单 位 单价数量 必 配 金 额 执行 标准 代号 备注 分类与 代码 1 打孔器4件套 5 √J02011 2 方座支架镀鉻套15 √JY16 7 J02302 3 三脚架个50 √J02305 4 试管架个50 √J02306 5 旋转架套15 √J02325 6 百叶箱支架个 1 √J45009 7 百叶箱460mm×290mm× 537mm 个 1 √J45004 8 软尺1500mm 个15 √ 9 托盘天平500g,0.5g 台 5 √QB/T 2087 J00205 10 金属钩码50g×10 套15 √JY10 5 J00706 11 条形盒测力 计 2.5N 个20 √ JY01 27 J00701 12 斜面个15 √ 13 压簧套15 √ 14 拉簧套15 √ 15 沉浮块同体积不同质量、 同质量不同形状、 可改变质量等物 体 套15 √ 16 杠杆尺及支 架 个15 √ 17 滑轮组及支 架 套15 √ 18 轮轴及支架套15 √ 19 齿轮组及支 架 套15 √ 20 弹簧片套15 √

21 小车个20 √ 22 三球仪电动台 1 √J44412 23 太阳高度测 量器 个15 √J44021 24 风的形成实 验材料 套15 √ 25 组装风车材 料 套15 √ 26 组装水轮材 料 套15 √ 27 太阳能的应 用材料 套15 √ 28 音叉256Hz 只15 √JY22 7 J06204 29 组装土电话 材料 套15 √ 30 热传导实验 材料 木、金属、塑料、 玻璃、陶瓷、棉花、 石棉等材料 套15 √ 31 物体热涨冷 缩实验材料 金属球、塑料球、 实验架等 套15 √ 32 灯座及灯泡个25 √ 33 开关个25 √ 34 物体导电性 实验材料 套15 √ 35 条形磁铁学生用套15 √J11001 36 蹄形磁铁学生用套15 √J11002 37 磁针对15 √JY00 12 J11005 38 环形磁铁套15 √ 39 电磁铁组装 材料 套15 √ 40 电磁铁演示用套 2 √ 41 手摇发电机个 5 √J80247 42 激光笔个15 √ 43 小孔成像装置组装式套15 √ 44 平面镜及支 架 套15 √ 45 曲面镜及支凸面镜、凹面镜等套15 √

实验室管理规定-通用版

实验室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秩序良好的实验室环境,达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目的,特制订本实验室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进入实验室内所有人员。 3.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 实验室隶属于质技部,主要负责公司新产品研发实验、调试、验证和测试、批量性抽检项目验证、样机件测试等工作。 3.1实验室负责人 3.1.1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组织安排测试任务顺利进行; 3.1.2负责访客接待、外联活动安排; 3.1.3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的申请; 3.1.4负责组织实施实验室的改造,仪器设备安装、调试、保养维修和报废申请; 3.1.5负责管理实验室业务流程,指导分析人员及时、准确的完成各项分析工作; 3.1.6负责实验室质量控制,维护实验室质量体系,审核、监控测试数据和结果; 3.1.7指导和撰写实验和测试报告,实验室文档管理; 3.1.8负责实验测试方法的开发与改进; 3.1.9负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制度、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 3.1.10负责实验室安全检查与突发事件处理; 3.1.11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日常卫生,有权安排本实验室所有相关人员严格执行实验室日常卫生制度。 3.2仪器设备管理员 3.2.1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和台帐建档工作; 3.2.2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期间核查和周期检定; 3.2.3负责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使用和检验标识的管理; 3.2.4负责办理仪器设备的送修和返回; 3.2.5负责外出作业时所需仪器设备的调试与准备; 3.2.6负责对仪器设备供应商进行评价。 4.实验室管理办法

4.1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4.2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保证人身及仪器设备的安全。 4.3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关、使用和移动实验室中的任何设备。实验室设备租借按程序向实验室管理人员申请。 4.4对于有规定的预热时间的仪器设备,使用设备的人员必须提前24小时以上预约登记。 4.5非本公司外的个人或团体参观实验室需经总经理批准,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安排他人参观。 4.5严禁实验室人员私自接受或安排他人在实验室内开展实验工作、进行仪器检测和私自收费,或减免应收费用,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和处罚。 4.6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每次实验必须有详尽的记录,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等;使用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登记,原始实验记录、数据按规范和要求必须严格管理。 4.7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到文明、有序管理。必须认真执行有关实验室安全卫生的管理规定,做到文明整洁,仪器设备摆放整齐,杜绝事故的发生。 4.8实验室钥匙管理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钥匙管理的规定,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私自配制或转借他人。 4.9由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要追究使用人的责任。 5.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5.1实验室应制定相应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根据本实验室情况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及防火、防盗管理制度,实验室内部人员要严格执行;进入实验室的外 来人员都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的规章制度。 5.2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每月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对于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危险物品,应由具有业务能力的专人负责操作。 5.3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场或经过上机操作培训与考核。 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外单位来访人员如需进入实验 室,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同意后,才能进入实验室。 5.4不得在实验室饮食、娱乐,使用化妆品,实验室操作用的玻璃容器、器皿不能用来盛载食物和饮料,实验室的冰箱、冰柜不可存放食物。

中小学校实验室装备规范

中小学校实验室装备规范 (普通初级中学部分) 1、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精神,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推进学校实验室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特制订本规范。 2、本规范(普通初级中学部分)适用于普通初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的建设。 3、本规范的编制原则: ?、实验室的建设,要有利于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的建设,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有利于各种信息媒体传播设备的使用。 ?、实验室的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注重安全卫生,建设绿色实验室,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实验室的建设,要营造浓郁的学科氛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4、本规范分为“基本规范”和“规划建议”两个层次。“基本规范”是学校实验室建设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规划建议”是在基本规范基础上的较高要求。 5、实验室的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6、本规范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 ?、规范中实验室的“间数和面积”等相关数据,是以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2班(2个平行班)、18班(3个平行班)、24班(3 个平行班)、30班(5个平行班),每班50人为参考设计的。 ?、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民族学校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学校,经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调整本规范中的有关内容。 ?、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除要认真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同时还应符合其它相关的法规标准。 一、物理实验室规范要求 能够满足实验室开放的要求,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创设条件,方便学生熟悉并接触各种实验仪器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