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作业(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作业(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作业(含答案解析)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作业

一、选择题

1.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企品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面粉加工业

[答案]C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的是( )。

A.珍妮机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D.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答案]B

3.“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追溯历史,1825年,名为“旅行者号”的火车机车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A.史蒂芬孙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卡尔,本茨

[答案]A

4.现代工厂与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 )

A.机械化生产

B.雇佣劳动

C.有规章制度

D.有劳动分工

[答案]A

5.下列现象与英国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A.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B.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

C.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使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D

拓展提高

6.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主要表明( )。

A.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B.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C.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

D.蒸汽和机器是工业革命的起因

[答案]A

7.在下列发明中,解放手的最早的发明是( )

A.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

B.第一艘汽船的发明

C.珍妮机的发明

D.火车机车的发明

[讲评]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新式纺纱机,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仍在使用人力,但它具备动力、传动、工具三个部分的装置已经是台机器了。“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解放手的最早发明。

[答案]C

8.工业革命使英国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是( )

A.由手工工场工人到无产阶级

B.由手工工场到近代大工厂制

C.由手工作坊到资本家

D.由分散的手工工场到集中的手工场

[讲评] 由机器生产代替了原来的手工生产,传统的于场被大工厂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答案]B

9.由“凡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算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 .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由此可见改进来蒸汽机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大工厂的出现和发展

B.促进大城市的出现

C.提高工业人口的数量

D.促进农业的发展

[解析]由“凡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可知改进蒸汽机促进了大工厂的出现和发展,选项A是其作用之一;由“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 ,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可知选项B“促进大城市的出现”也是它的作用之一;由“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可知它提高了工业人口的数量,选项C也不是正确答案。选项D说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材料中看不出来,反而能看出农业人口比工业人口少了很多。[答案]D

【方法小结】本题考查的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时,一定要注意选项中的观点应该能从材料中找到明确的说法.不能似是而非或凭借材料外的历史知识来进行判断。

10.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的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B.凯伊发明飞梭

C.瓦特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火车的出现

[答案]C

11.工业革命既品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说它是一场社会关系上的革命,其准确的含义是( )。

A.开始确立了无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

C.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D.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答案]D

(讲评):此处要求选择的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

12.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到什么时代? ( )

A.水力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汽车时代

[答案] B

13. (2019 .四川攀枝花)詹姆士。布恩是位生活在18世纪40- 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 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 B

14.(2019 .浙江嘉兴)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答案]D(讲评:题目需要的是“引发了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选项D中“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2019 .四川成都)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英国( )。

A.光荣革命的进行

B.圈地运动的扩大

C.殖民扩张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 D

16.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表明( )

A.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C.工业革命使劳动者获得解放

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

[讲评]本题的B、C、D项都是不符合实情的,工业革命并没有消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也没有使劳动者获得解放。机器大工业这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社会牛产力的迅速提高,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所以选A。

[答案]A

17.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段话( )。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

C.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D.谴责了英、法两国对外进行殖民战争

(讲评)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英国这时候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恩格斯说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A、C、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8.14- 16 世纪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在欧洲出现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14-16世纪,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2)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欧美先进国家在政治领域爆发了什么革命?这一时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欧美国家有哪几个?

(3)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欧美先进国家又在生产领域率先完成了什么革命?人类历史由此进人了什么时代?

[讲评]回答此题,定要注意时间脉络,其中把第(1)题判断准确是最重要的。

[答案](1)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2)资产阶级革命;英、美、法。(3)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9.查找资料,说说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讲评)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大致是因为英国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基础,其殖民扩张也扩张了海外市场;同时,圈地运动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涌人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0.想一想,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中国会发

生工业革命吗?为什么?

[讲评]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县花一现,二是传到欧洲,被欧洲人充分利用,但绝对不可能像英国那样引发由机器代替自然力的工业革命。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

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练习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达“宁愿全国化为焦土亦不屈服 之决心,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李宗仁的抗战志向与决心在哪次 战役中得到体现( C ) A.血染卢沟桥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上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指挥“我们击退寇兵”的将领是( C ) A.杨虎城 B.杨靖宇 C.李宗仁 D.彭德怀 3. 为了阻止日军打通南北战场,国民政府与日军进行了( B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长沙会战 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C ) 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徐州会战④武汉会战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5.台儿庄战役起到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是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会战方案决定“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 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 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该会 战是( D ) A. 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7. 叶挺将军曾评价某战役为:“……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 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该战役发生在( D ) A. 卢沟桥 B. 广州 C. 南京 D. 万家岭 1 / 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部编)上册课时训练: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阻击日军主要是为保卫() A.临沂B.南京C.徐州D.兖州2.1938年3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是() 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 C.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D.是淞沪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A.朱德B.李宗仁C.佟麟阁D.赵登禹4.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此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材料描述的是() A.保卫大武汉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5.中国军队取得万家岭大捷的背景是1938年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这次战役的战果是中国军队() A.击毙日军10000余人 B.击毙日军300余人 C.击毙日军30000余人 D.击毙日军3000余人 6.【2019·玉林市陆川县月考】“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英勇抵抗,消耗敌人。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以上文

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 A.武汉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7.1938年底,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占领中国D.正面战场抗日进入高潮 8.蒋介石曾称赞道:“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蒋介石所称赞的是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取得的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一次会战,此会战是() A.徐州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年6月,会战开始,日军先后投入40多万兵力。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中国军队从持久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有序撤出战场,保存了有生力量。 材料二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下旬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中旬的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 (1)材料一中的“会战”指的是哪一次会战?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此历史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会战”指的是哪一次会战?此次会战有何重要意义?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些会战。 1.C 2.A 3.B 4.C 5.D 6.A7.B 8.B 9.(1)武汉会战。 (2)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要点岳麓版

第19、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是何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1)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2)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重大成果)是什么? 答:(1)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2)电力的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 3、实际可用的发电机是何时由哪国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实际可用的电动机是何时、哪国、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力的是哪一种机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什么? 实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他们的的发明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1)1866年;德国;西门子。(2)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3)发电机(4)电动机(5)电磁感应现象。(6)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 4、电磁感应现象是哪国科学家谁何时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答:(1)英国;法拉第;1831年(2)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5、在电能的利用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它是哪国人?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他的重要发明有哪些?如何评价它? 答:(1)爱迪生;(2)美国(3)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发明(4)电灯泡、留声机、电影摄像机、碱性电池等共2000多项发明(5)发明大王 6、“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谁的名言?电灯泡是他何时发明的? 答:(1)爱迪生;(2)1879年 7、20世纪三大能源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人类跨入电气时代是由于哪种新能源的出现?使石油成为新能源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答:(1)电力、石油和煤炭(2)电力和石油(3)电力(4)内燃机的发明 8、在电能的利用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哪些?电力的开发、电器的发明和应用有什么重要影响? 答:美国和德国;使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知道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旅行者号”机车的史实,理解蒸汽机的改进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了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威力”何在?让我们掀开这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17世纪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那么工业革命的进行还需要什么条件? 史料1如图。 教师: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 教师归纳: 史料2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教师: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海外市场的扩大。 教师: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4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首先改进技术的是哪一生产部门?其中提高织布速度的发明是什么? 学生: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教师:织布速度的提高使得纱线供不应求,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改进纺纱技术,在此情况下出现的新发明是什么? 学生: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教师: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教师: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 思考:想一想当时我们国家的社会状况,假如珍妮机在当时的中国发明,情况会怎样?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有两种可能:即可能是昙花一现,也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充分利用,但绝对不可能像当时英国人发明珍妮机那样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促使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和使用机器,带来了一场生产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水分。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这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教师:以前人们在进行生产时采用的主要动力是水力、风力、人力等,这些动力都存在明显缺陷,如风力,它不稳定,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有、有时没有。这种状况终于在200多年前被一个叫瓦特的人改变了,原因是他改良了蒸汽机。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教师:投影出示瓦特与他改进的蒸汽机的图片,请学生讲述瓦特与改进蒸汽机的故事。 (学生可自由发挥,重在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毅力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中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师: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有何价值? 学生: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发展。 教师: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学生: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教师:瓦特改进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在交通工具的革新上有哪些成就?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一目。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右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材料展示: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为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2.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2.教师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提示:日本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线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

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台儿庄战役》 4.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5.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6.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 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提示:万家岭大捷。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武汉会战》 4.教师提问:武汉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何影响? 提示:整个战场对中国不利,武汉陷入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离武汉,武汉会战结束。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5.教师讲述: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之下,日军占领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目标导学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情况。 2.教师提问: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分组讨论。 提示:①中国军队指挥官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②中国军人的顽强奋战,不怕牺牲;③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 3.教师讲述: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失去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4.教师提问:根据上述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抗战的评价。(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2 中华书局版

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在使学生掌握史实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有重点有选择的教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也普遍突出,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富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初步具备接受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属于科技革命史,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教学中我选择插入了视频和动态图,增加课堂的饱满度,让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 3重点难点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生尚未进入状态,为引出课题,猜谜语(电灯、电话),进而引出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自主学习、史料分析,落实重点;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本课的内容包括四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方便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活动3【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说明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赛课导学案_6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方面。 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得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材分析 本课为教材第七单元第20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和铁路”;这三个子目内在关系将工业革命的背景、经过及影响串联在一起。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但这时期机器动力主要是使用人力、风力、畜力、水力,这使

得机器的工作效力受到限制,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随之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因此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们从手工操作时代过渡到“蒸汽时代”。 课堂时间有限,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基础情况,教学内容可能难以面面俱到,而是更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上,需要将历史的整体性展现给学生,前后知识的串联,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九年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从能力上来说,要能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科知识、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虽处在学业压力较重的学段,但是经过两年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的默契培养,学生依然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对历史课堂期待无限,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教师在充分展示学科魅力的同时,依旧要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见微知著培养其分析性思维、实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练习-新人教版

第20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练习 (课堂)(2015·江苏苏州)17. 下列关于右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课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为伦敦电力供应公司1894年发行的货物表,上面登有家电的信息

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德等国的大钢铁厂雇佣工人一般多达数千人乃至万余人。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1)从材料一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点即可)(2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政治方面的影响。(1分) 知识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③交通工具: 和,被誉为“”。 选择题 ()1.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2.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 ()3.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瓦特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D.卡尔·本茨 ()4.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在交通工具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交通工具中属于美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是 A.火车 B.轮船 C.飞机 D.汽车 ()5.今年上半年,利比亚动乱升级和中东局势紧张,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源于哪项科技发明。 A.计算机B.内燃机 C.发电机D.蒸汽机 ()6.“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这句话中的“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爱迪生

20、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主备人:陈贤珍第二备课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 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材料展示: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他对改良蒸汽机这样评价:“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3.教师提问:想一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提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方向发展。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4.交通工具的革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火车、轮船传入中国以及中国近代在交通方面的变化;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并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是以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三、课程导入 淞沪铁路通车场面 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机械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你知道有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吗?它们有什么优点?与我国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有什么不同?这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变化? 四、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时间:15分钟) 1你所知道的古代主要采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弊端? 219世纪以来,传入我国的近代交通工具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近代中国,更快捷的传递信息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新生事物? 4在没有影片或光碟出现之前,如何更加客观地记录一件事或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5对于没有亲眼看到的情况,当时的人们是如何了解的? 6分析近代大众传媒的出现对中国近代产生了什么影响 五、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 在没有影片或光碟出现之前,如何更加客观地记录一件事或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第二十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十九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 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八步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温故知新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2、巴黎公社失败的标志:五月流血周。 3、《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巴黎公社的失败。 第二步:明确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 1、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时间、标志、进入时代、代表国家、重大发明、影响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3、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步:自主学习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概况: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 (2)突出国家:美国、德国; (3)核心: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4)重要发明: 美国:爱迪生—碳丝灯泡;莱特兄弟—飞机; 德国:西门子—第一台发电机;卡特—汽车; (5)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影响: (1)生产力社会的巨大飞跃(最直接影响) (2)垄断组织出现(重要影响) (3)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3、发明创造

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三历史教学案 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了解工业革命的含义、开始的标志;蒸汽机的改良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交通工具的 革新;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原因: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结构图表 1、理解工业革命的含义: 2、英国具备的条件:政治上建立起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市场优势:殖民扩张使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 迅速增长。 3、 首先发生在英国的 行业。 4、开始的标志:1765年, 发明“ ”。 1、标志性成就: 2、工厂动力的变化:由 变为 3、 蒸汽机广泛使用的重大意义:①是 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 展。②使 制度最终确立。 1、火车的发明者: 2、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1825年, 3、铁路时代开始的意义:为社会提供更为 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 。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 ”。英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 工业革命的启示: 讨论:工业革命对中国有没有影响?请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 )1、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 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A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 .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 .火车、轮船的出现 D .内燃机的发明 ( )2 .18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人类由此步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网络时代 一、纺织技术的 革新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 的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第20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最新教案设计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提高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相关的地图、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右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台儿庄战役》 2.教师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提示:日本企图把从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3.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5.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 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回答: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2.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4.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 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第20 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1.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材料中“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 A.万家岭战役胜利B.台儿庄战役胜利 C.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D.豫湘桂战役胜利 2.“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以上文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 A.徐州会战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下列哪些城市失守后() A.武汉、广州B.北平、南京 C.北平、天津D.上海、南京 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该阶段() A.武汉保卫战B.第三次长沙会战 C.第二次长沙会战D.豫湘桂战役 5.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该战役()A.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B.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C.有效地破袭了日军的交通线 D.使日军基层军官损失殆尽 6.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格“看”战役】 (1)表格中战役的名称是什么?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电讯“显”战役】 寇酋松浦中将率一〇六师团全部……犯我……万家岭……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2)该电讯中赞扬的战役发生于哪次会战之中?该战役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析”战役】 1941年12月—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