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色素限量标准值

合成色素限量标准值
合成色素限量标准值

合成色素限量标准值,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其优点不少,如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1982年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只能使用5种合成色素,并定出了最大使用量,如合成色素的纯色素含量不得低于85~99%,1公斤合成色素中砷的含量应在1毫克以下,铅在10毫克以下,铜在20毫克以下,每100克色素中,苯酚不应超过5毫克,苯胺不应超过4毫克,各种氯化物不应超过0.5%等,这些规定是为了限制色素中的杂质,以减少对人体的毒害。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和靛蓝。它们分别用于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红绿丝、罐头,以及糕点表面上彩等。这些合成色素的确把食品表面装扮的格外惹人喜爱,但是,它们禁止用于下列食品:肉类及其加工品(包括内脏加工品)、鱼类及其加工品、水果及其制品(包括果汁、果脯、果酱、果子冻和酿造果酒)、调味品、婴幼儿食品、饼干等。

合成色素在新出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使用规定:2011年6月开始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27种食品添加剂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其中包括合成色素。月饼生产首当其冲,今年的月饼不如往年鲜艳,且影响到了月饼的保质期。

目前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月饼的保存期限,月饼具体能保存多久,主要依靠的还是月饼生产厂家制作时反复试验后确定。一般而言,月饼保质期大多是2个月,一些潮式月饼则更短,一些两层包装的月饼由于在外包装里增加了抗氧化剂,其保存期限还可适当延长。

合成色素限量标准值表:

●苋菜红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楂制品,渍制小菜,最大使用两0.05g/kg;用于红绿丝、染色樱桃(系装饰用),最大用量0.10g/kg

●胭脂红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青梅、山楂制品,渍制小菜,最大使用两0.05g/kg;用于红绿丝、染色樱桃(系装饰用),最大用量0.10g/kg,豆奶饮料、冰淇淋最大用量为0.025g/kg(残留量0.01g/kg);虾(味)片0.05g/kg,糖果包衣0.10g/kg。

●诱惑红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糖果包衣,最大使用量0.085g/kg,用于冰淇淋、炸鸡调料最大使用量为0.07g/kg

●日落黄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西瓜酱罐头、青梅、乳酸菌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虾(味)片最大使用量0.10g/kg;用于糖果包衣、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20g/kg;用于冰淇淋最大使用量为0.09g/kg。

●柠檬黄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西瓜酱罐头、青梅、虾(味)片、渍制小菜最大使用量0.10g/kg;用于糖果包衣、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20g/kg;用于冰淇淋最大使用量为0.02g/kg;植物饮料、乳酸菌饮料最大使用量为0.05g/kg。

●亮蓝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染色樱桃罐头(系装饰用,不宜食用)

0.10g/kg,用于青梅、虾(味)片最大使用量0.025g/kg;于冰淇淋最大使用量为0.022g/kg;用于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10g/kg。

●靛蓝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用于腌制小菜,最大使用量为0.01mg/kg;用于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染色樱桃罐头(系装饰用,不宜食用)最大使用量0.10g/kg,用于青梅、虾(味)片最大使用量0.025g/kg;用于红绿丝最大使用量0.20g/kg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精)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 核心提示:天然食品及食品原料多数本身具有特有的色泽和香味,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也认识了各种食品应有的色泽,食品的色泽已经成为食品 天然食品及食品原料多数本身具有特有的色泽和香味,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习惯中也认识了各种食品应有的色泽,食品的色泽已经成为食品的一个重要感官指标。然而,食品在保存及加工过程中,其色泽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使食品尽可能恢复原来的颜色,除采取一定护色措施外,往往还得添加一定量的食用色素,进行着色。 食用色素就来源可分成两大类: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的优缺点: 1、优点: ⑴其色素是从一些动物、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 ⑵安全性高; 2、缺点: ⑴稳定性差(对光、热、酸、碱等条件敏感 ; ⑵着色能力差; ⑶难以调出任意的色泽; ⑷资源短缺,不能满足食品工业的需求;

⑸价格昂贵。 合成色素优缺点: 1、优点: ⑴资源十分丰富(来自于煤焦油及其副产品 ; ⑵稳定性好、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能调出任意颜色; ⑶价格低廉; ⑷应用广泛; 2、缺点: ⑴毒性较大(因为属合成所以毒性大,有的甚至致癌 ; ⑵食用剂量加以限制。 对合成色素在测定时采用的几大步骤如下: 样品前处理→提纯→分离→鉴别(何种色素→定量(此色素含量是否超标 ⑴前处理方法有:前处理不外乎是将样品打浆或者将着色部分用刀刮下,定容、吸附、解吸等方法处理; ⑵提纯的方法 (1 羊毛染色法:此法应用较广泛,主要是简单,材料容易弄到,操作也方便。缺点为:要在热的酸性条件下吸附色素,用氨溶液解吸色素时,往往色素起变化。当溶液中含量低时(色素含量低 ,用羊毛染色法吸附色素不完全,回收率低;

各种人工合成色素的不同出峰时间

各种人工合成色素的不同出峰时间,分别选用其最佳检测波长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并有效克服254 nm 处的梯度洗脱时造成的基线漂移,提高定量准确性。其他方法还有纸色谱法、示波极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等。 样品前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如下:①对于基质简单的样品,如果冻、碳酸型和酒精型饮料,可将样品直接用水溶解,调到合适pH值后,定容过膜测定。 ②对于基质较为复杂的样品,如果汁等,可采用聚酰胺吸附法,将加热的样品溶液加柠檬酸钠调pH=6,加入聚酰胺粉搅拌,过滤,水洗可除去水溶性杂质,甲醇、甲酸可洗去天然色素。水洗,至中性,用氨水———乙醇解吸色素,溶液蒸除氨后定容。该方法对酸性合成色素含有单偶氮结构的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诱惑红等和三苯甲烷族的亮蓝、靛族的靛蓝有较强吸附能力。③对于含脂肪和蛋白质较高的样品,可以用氨水形成色素容易释出的碱性环境,然后再用硫酸——钨酸钠沉淀蛋白质。也可以先用乙醚去除油脂后,再用超声提取。 (2) 食品甜味剂 食品甜味剂常见甜味剂,如糖精钠、天冬糖、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等,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有离子色谱法的报道。甜蜜素的测定多采用气相色谱法,顾建华等改进了GB/T 5009.97-2003,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黄酒中的甜蜜素,色谱柱CP Sile 5CB(30m×0.25mm×0.25μm),检测器FID,检测室温度200℃,进样口温度200℃,载气(高纯氮)流速 1.0 mL/min,氢气流速30 mL/min,空气流速300 mL/min,尾吹29 mL/min,进样量1.0μL,分流比1/10(初始)、1/20(0min)、 1/100(0.75 min),柱箱温度100℃保持4 min,以50℃/min 升至150℃,保持5 min,结果准确。 样品前处理方法:①气相色谱法测定甜蜜素,利用了亚硝酸钠分解食品中的甜蜜素,产生的环己醇在酸性条件下酯化成易挥发的环己醇亚硝酸酯进行气相色谱法测定,将样品置于冰水浴中,加入亚硝酸钠和硫酸溶液,摇匀,于冰水浴中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加入正己烷和氯化钠,振荡,静止分层,得到正己烷提取液。②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大多数甜味剂都溶于水,对于一些基质简单的食品,如碳酸型饮料、酒精类(事先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只需用水萃取或水稀释到一定体积过膜即可。对于基质较为复杂的样品,如果奶型饮料、酱油,可加水超声

各国食品中允许使用的色素

1、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 合成色素(5种):赤藓红、坚牢绿FCF(143)、亮蓝FCF(133)和日落黄FCF(110)、胭脂红4R(胭脂红A)(124)。 天然及其他色素:叶绿素(140)、甜菜红(162)、叶绿素和叶绿酸,铜络合物(叶绿素铜络盐141(i)叶绿素铜络合物,钠和钾盐141(ii))、胭脂树提取物,以红木素计160b(i)、、胭脂虫红(120)、焦糖色I-普通法(150a)、焦糖色III-氨法(150c)、焦糖色IV-亚硫酸氨法(150d)、核黄素(核黄素,合成101(i)、核黄素5’—磷酸钠101(ii);核黄素(Bacillussubtilis)101(iii))、氧化铁(氧化铁黑172(i);氧化铁红172(ii);;氧化铁黄172(iii))、β-胡萝卜素。 2、美国 需要产品证书的着色剂(9种):FD&C蓝色1号(亮蓝)、FD&C蓝色2号[靛蓝(二磺酸)]、FD&C绿色3号(坚牢绿)、橙色B、橘红2号、FD&C红色3号(赤藓红)、FD&C红色40号(诱惑红)、FD&C黄色5号(柠檬黄)、FD&C红色6号(日落黄)。 免除产品证书的着色剂:胭脂树红提取物、虾青素、脱水甜菜(甜菜粉)、群青色、斑蝥簧、焦糖色、β-阿朴-8,-胡萝卜醛、β-胡萝卜素、胭脂红;胭脂虫提取物、叶绿素铜钠、烘烤的部分脱脂煮棉子粉、葡萄糖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着色剂提取物、葡萄糖提取物(脱糖葡萄花青素)、红球藻属海藻粉、合成氧化铁、水果汁、蔬菜汁、藻类干粉、胡萝卜油、玉米胚芽油、红辣椒粉、红辣椒油树脂、Phaffia酵母、核黄素、藏红花、二氧化钛、姜黄、姜黄油树脂。 3、欧盟 有机合成色素(15种):柠檬黄(E102)、喹啉黄(E104)、日落黄FCF(E110)、橙黄S、偶氮玉红(E122)、苋菜红(E123)、胭脂红,胭脂红A(E124)、赤藓红(E127)、诱惑红(E129)、专利蓝V(E131)、靛蓝,靛蓝二磺酸钠(E132)、亮蓝(E133)、绿色S(E142)、亮黑BN,黑色PN(E151)、拉脱玉红(E180)。 天然及其他色素:姜黄素(E100)、核黄素(E101i)、核黄素—5’—磷酸酯(E101ii)、胭脂虫红,胭脂红酸,胭脂红(E120)、叶绿素和叶绿酸、叶绿素(E140i)、叶绿酸(E140ii)、叶绿素铜和叶绿酸铜络合物(叶绿素铜络合物(E141i)、叶绿酸铜络合物(E141ii))、普通焦糖(E150a)、苛性亚硫酸盐焦糖(E150b)、氨法焦糖(E150c)、亚硫酸铵焦糖(E150d)、木炭(E153)、棕色FK(E154)、棕色HT(E155)、胡萝卜素(混合胡萝卜素(E160ai)、β—胡萝卜素(E160aii))、胭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E160b)、辣椒提取物,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E160c)、番茄红素(E160d)、β—阿朴—8’—胡萝卜素醛(E160e)、β—阿朴—8’—胡萝卜酸乙酯(E160f)、叶黄素(E161b)、斑蝥黄质(E161g)、甜菜红(E162)、花色苷(E163)、碳酸钙(E170)、二氧化钛(E171)、氧化铁和氢氧化铁(E172)、铝(E173)、银(E174)、金(E175)。 4、日本 A、指定食品添加剂中的色素。 a.焦油色素(12种):亮蓝FCF及亮监铝色淀(蓝色1号)、靛蓝及靛蓝铝色淀(蓝色2号)、坚牢绿FCF及坚牢绿铝色淀(绿色3号)、胭脂红(红色102号)、荧光桃红(红色104号)、孟加拉玫瑰红(红色105号)、酸性红(红色106号)、苋菜红及苋菜红铝色淀(红色2号)、赤藓红及赤藓红铝色淀(红色3号)、诱惑红及诱惑铝色淀(红色40号)、柠檬黄及柠檬黄铝色淀(黄色4号)、日落黄及日落黄铝色淀(黄色5号)。 b.天然色素及其他:β-胡萝卜素、核黄素、核黄素5'-磷酸钠、四丁酸核黄素、叶绿素铜钠、叶绿素铁钠、二氧化钛。 B、现有的食品添加剂种的色素:紫草红色素、胭脂树橙提取物、竹叶色素、甜菜红、骨炭黑、可可色素、角豆色(素)、红花红(色素)、红花黄(色素)、叶绿素、叶绿酸、胭

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检测方法的改进

摘要:食用色素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有效的改善食品色泽,针对近年来市场上滥用人工合成色素的现象,本文对目前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及在前处理、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等方面的改进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人工合成色素检测进展 1.前言 食用色素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有效的改善食品色泽,从而增加人们的食欲,因此,食用色素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其来源和性质不同,食用色素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种,天然色素是直接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如红曲、叶绿素、姜黄素、胡萝卜素、苋菜和糖色等[1]。天然色素使用起来比较安全,一般来说对人体无害,其来源比较丰富、色调色彩自然,且对环境无污染,但是天然色素的稳定性差是其最大缺点。合成色素经有机反应合成制得,因此稳定性较好,能够弥补天然色素稳定性差的缺陷。除此之外,合成色素还具有成本低廉、着色力强等优点,故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合成色素往往是以化工有毒物质如苯、甲苯、萘、蒽等为原料,经硝化、酰化、磺化、偶氮化、还原、重氮化等有机反应合成制得,如合成苋菜红、胭脂红及柠檬黄等等[2]。因中间体和有害物质的存在,人工合成色素具有一定的毒性,易诱发中毒、泻泄甚至癌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不能多用或尽量不用。食品中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及其使用范围在我国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其使用范围限于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和青梅等食品,禁止用于鱼类、乳类、水果、肉类及其制品(红肠肠衣除外)[3]。然而,为了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为食品增色,仍有许多不法分子滥用合成色素,如肉禽制品制作过程中为了追求色泽添加人工合成色素等,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危害。 目前,对于食品中禁用、限用合成色素的检测研究,化学方法主要有:聚酰胺吸附法、碱液直接提取法、碱性醇液直接提取法、饱和硼砂沸水浴提取法、海砂研磨法等[4];仪器法有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为主。 2 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检测方法的改进 2.1 建立同时检测多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方法 国家标准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梯度洗脱来分离不同种类的合成色素[4]。但此法容易引起基线漂移,从而造成数据误差,且国标及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多是针对人工合成色素中的一种或几种;许多研究者对这一缺点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可以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方法。 胡汉高[5]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测定熟肉制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5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将熟肉制品经石油醚脱脂、用体积比为7:2:1的乙醇-氨-水超声波振荡提取,聚酰胺粉过滤;采用eclipsexdb-c18色谱柱,以0.02mol/l乙酸铵和甲醇梯度洗脱。此法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潘旭[6]等人通过优化提取剂的组成和液相色谱的分离条件,建立了虾制品中柠檬黄、日落黄、偶氮玉红、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红色2g和诱惑红等8种合成色素的同时检测方法。具体方法是:在常用合成色素提取剂甲醇中加入尿素溶液,对提取剂的组成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流动相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甲醇和乙腈的不同比例,并在流动相中加入无极电解质以改善离子化组分的分离效果,从而缩短了分析时间,8种合成色素在17min 内实现了成功分离。 2.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 刘瑜[7]等人对果汁饮料中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果汁饮料是较为复杂的基质,前处理方法的选择对检测准确性影响较大,此研究考察了吸附解吸装

食品中的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危害

食品中的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危害 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王延哲 学号:2008220018

食品中的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危害 【摘要】:商店里,五彩缤纷、色泽鲜艳的各式汽水、果子露和桔子水等饮料琳琅满目,奶油蛋糕上的红花、绿叶色的标花图案,惹人喜爱。摊位上,各种朝鲜菜的漂亮、色泽令人食欲大增,往往会招揽更多的顾客,尤其是少年儿童。这些漂亮鲜艳的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是食物的本色吗?不是!这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入了食用人工合成色素。 【关键词】:人工合成色素食品添加剂危害 人工合成色素是以煤焦油为原料制成的,由于它成本低廉、色泽鲜艳,故为大家广泛使用。许多人工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外,在生存过程中还可能混进砷、铅或其他有毒的中间产物。色素中的奶牛黄、碱性瑰黄、玫瑰红一B、橙黄一SS、辣椒油色素等都是可能致癌物质。在大多数使用色素不当,食用过多。就会对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1.人工色素的普遍危害性 1.1色素使食品更诱人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褪色或变色,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人们常常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人工色素,以改善感官性状。 自从1856年英国人帕金合成出第一种人工色素苯胺紫之后,人工色素也登台上场,扮演着改善食品色泽的角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合成色素的危害,并且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相比较,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许多国家在食品加工行业普遍使用合成色素。1.2某些合成色素致癌前苏联在1968至1970年曾对苋菜红这种食用色素进行了长期动物试验,结果发现致癌率高达22%。美、英等国的科研人员在做过相关的研究后也发现,不仅是苋菜红,许多其它的合成色素也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可能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有些色素在人体内可能转换成致癌物质。 危害包括一般毒性、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与致癌作用。特别是偶氮化合物类合成色素的致癌作用更明显。偶氮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可形成丙种芳香胺化合物,芳香胺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动后与靶细胞作用而可能引起癌肿。此外,许多食用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谢物有毒外,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混入砷和铅。 2人工色素对小儿的危害性 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有些色素在人体内叮能转换成致癌物质。研究结果表明。小儿经常服用人工添加剂的食品容易引起下面一些危害。2.1引发儿童行为过激最新科学调查研究证明:小儿多动症、少儿行为过激与长期过多进食含合成色素食品有关。有关专家研究指出,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内器官功能比较脆弱,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对化学物质敏感,若过

食用色素

食 一、食用色素法规标准比较 食用色素分类 食用色素分为两类:焦油类合成色素、天然色素。 一、焦油类合成色素 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为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焦油合成色素多以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卤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化合而成。自从1856年英国的Perkins第一个合成苯胺紫以来,许多色素相继被合成。 合成色素一般较天然色素具有性质稳定、色彩鲜艳、牢固度大、性能稳定、易于着色并可任意调色、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食品行业的青睐。世界各国使用合成色素最多时,品种多达100余种,随着人类对合成色素的毒性和危害的深入了解,许多国家加强了对合成色素的使用管理,已将一部分从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名单中删去或严格限量使用。现在各国允许作为合成色素品种越来越少。 目前,世界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都是水溶性色素。其实,合成色素也有许多是油溶性色素,但油溶性色素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因容易蓄积而不易排出体外,其毒性都比较大,各国都不再允许使用这类色素。而为了避免色素混色,需要增强水溶性色素在油脂中的分散性,提高色素对光、热、盐的钝性,还生产了将色素制成它的铝色淀产品而广泛使用。 二、天然色素 1、植物色素 植物色素来源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如甜菜红、葡萄和辣椒。 植物色素大多为花青素类、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物活性物质,是植物药和保健食品中的功能性有效成分。绝大多数植物色素安全性高。 植物色素的着色色调比较自然,既可增加色调,又与天然色泽相近,是一种自然的美。但植物色素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就一种植物色素而言,应用时的专用

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

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 摘要:现在是讲究环保的时代,和谐社会,合成染料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无知污染环境,而且合成染料的原料石油也日渐减少,所以合成染料不符合现在的需求了。天然染料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关键词:合成天然发展 一染料的历史 染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采用天然物质作染料。古人从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出染料来进行布料的印染和作画。但是因为天然染料的来源少而且技术有限,所以天然染料的色彩单一,应用也不广泛,价格昂贵,只能是贵族们使用。 公元前3000年中国已有染织物的技术。约公元前25世纪印度用茜草和蓝草染色。与此同时,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已掌握媒染技术,用植物染料染成黄、红、绿等色。在远古时期,就有价值昂贵的著名泰尔紫,可能由克里特人首先制出,后来腓尼基人掌握了其制作技术,从海螺中提取的泰尔紫,牢度较好。从公元前20世纪开始中国曾利用多种矿物和植物,染出黄、红、蓝、绿、紫、黑色。黄色使用石黄、荩草、地黄、黄栌;红色使用赭石、朱砂、茜草;蓝色使用石青、靛草;绿色作用空青、荩草;紫色使用紫草;黑色使用皂斗等。1972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西汉纺织品,色彩仍很清晰,利用近代分析技术,确证朱红色为硫化汞,银灰色为硫化铅,粉白色为绢云母,蓝色为靛蓝。由此可见当时的染料应用技术水平(见彩图唐代用多种彩色颜料绘制的墓室壁画、西汉印花敷彩纱(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533~544年,中国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卷五中,详细记载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提炼方法如“□红花法”、“造靛法”等,所制成的染料可较长期使用。中国染料和染成的织物通过丝绸之路运往欧洲。 自炼焦工业发展后,从副产品煤焦油中分离出苯、萘、蒽等芳烃化合物,为合成染料提供了原料,染料生产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1856年,英国化学家帕金(W.H.Perkin,1838-1907)在制取奎宁的试验中意外地发现一种紫色染料——苯胺紫。1857年苯胺紫投入生产,这标志着合成染料工业的开端。 二.合成染料的发展 19世纪西欧有机化学的研究工作得到发展,以及从煤焦油分离和制取有机芳香族化合物,开创了合成染料时期。 初期1856年,英国化学家W.H.珀金用重铬酸钾氧化苯胺硫酸盐,得到一种黑色沉淀物,发现它能把丝染成紫红色。次年设厂生产,取名为苯胺紫或冒肤,供染色使用。从此,化学合成的染料碱性品红、碱性品绿、碱性品紫等碱性染料相继出现,这些都是由苯胺及其衍生物为原料进行生产的,所以,合成染料被称为苯胺染料。 德国化学家J.P.格里斯在1858年发现了苯胺的重氮化反应;1861年Ch.曼恩发现芳香胺重氮盐能与芳香胺或芳香酚偶合,从此得到第一个偶氮染料苯胺黄;1868年,德国化学家C.格雷贝和C.李卜曼将蒽醌溴化和碱熔制得茜红,稍后将茜素磺化制得染毛的染料,1870年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投入生产,从此开发了蒽醌染料,并进一步制取蓝色和绿色染毛用的酸性蒽醌染料品种。德国化学家A.拜耳进行了长期关于合成靛蓝的研究工作,在1870年,他将从天然靛蓝氧化得到

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4, 3, 35-4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86333320.html,/journal/hjf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86333320.html,/10.12677/hjfns.2014.33007 Recent Advances in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s Yonghong Zhu, Bo Zhao, Yanlei Wu Center for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of Food, Chongqing Academy of Metrology and Quality Inspection, National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Center for Process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Condiments, Chongq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ood Safety, Chongqing Email: zyhcq@https://www.360docs.net/doc/f86333320.html, Received: May 30th, 2014; revised: Jun. 28th, 2014; accepted: Jul. 5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f8633332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Detecting the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s w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seen routine works in many labs undertaking food detection. The utilization of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could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detection cost. Some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in developing the rapid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s now.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apid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synthetic co-lorants in foods. Keywords Foods, Synthetic Colorants, Rapid Detection, Coloring Foods 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朱永红,赵博,吴彦蕾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中心,国家农副加工产品及调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市食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Email: zyhcq@https://www.360docs.net/doc/f86333320.html, 收稿日期:2014年5月30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28日;录用日期:2014年7月5日

食物中的合成色素范文

食物中的合成色素 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其优点不少,如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1982年公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其中规定了只能使用5种合成色素,并定出了最大使用量,如合成色素的纯色素含量不得低于85~99%,1公斤合成色素中砷的含量应在1毫克以下,铅在10毫克以下,铜在20毫克以下,每100克色素中,苯酚不应超过5毫克,苯胺不应超过4毫克,各种氯化物不应超过0.5%等,这些规定是为了限制色素中的杂质,以减少对人体的毒害。 1、色素分类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 按溶解性又可分为油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 2.合成色素特点 人工色素的特点:色泽鲜艳、色调多、性能稳定、着色力强、坚牢度大、调色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现在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促使食用色素生产商更加严格规范化,但用量和使用范围还是受到严格限制。 3.我国允许的色素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列入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二氧化钛(白色素)等等。截止1998年底,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觅菜红、觅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兰;亮兰铝色淀、靛兰、靛兰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B-胡萝B卜素、二氧化钛、诱惑红;酸性红等,共21种。国内使用的较多的合成色素有9种,包括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红、诱惑红等。

染料与食用色素的比较

染料与食用色素的比较 摘要:染料与食用色素在我国有很久的历史,他们起先是从动植物和矿物中提取出来的,由于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天然的染料与食用色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迫切需要发展合成工业。本文主要从染料与食用色素的发展简介、概念、种类与分类、来源、特点与应用、着色机理、安全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染料与食用色素的异同。 关键词:染料食用色素相同点不同点 染料与食用色素,表面意思我们都可以知道两者都是给物质着色的东西,但是两者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共同点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它们的同异。 1. 发展简介 染料:我国是世界上最造影用染料的国家。公元前2600年,中国就有燃料应用的记载。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中国染料的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1856年,英国青年Perkin发现了第一个合成染料“苯胺紫”,1858~1861年Verguin和Lanth发现了品红与甲基紫,从而奠定了合成染料的基础。合成染料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中西欧是世界染料的主要生产地,总产量占世界染料的40%,主要生产过是德国、英国、瑞士、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我国染料生产能力也居世界前列,目前染料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精细化工行业。 食用色素:早在公元10世纪以前,古人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最早使用色素的是大不列颠的阿利克撒人,当时他们用茜草植物色素做成玫瑰紫色糖果。以后,美洲的托尔铁克人与阿芒特克族人相继从雌性胭脂虫中提取胭脂虫红,用于食品着色。我们的祖先也曾用天然色素美化他们的生活。他们用红曲米酿红酒、酱肉、制红肠,西南一带食用黄饭花,江南一带用乌饭树叶捣汁染糯米饭食用,还用寥蓝的叶子发酵制成靛蓝用来漂染衣物。只是古人使用的都是天然色素,也是直到Perkins合成出第一种人工合成色素—苯胺紫。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加强身体健康的意识,不再仅限于对商品生产日期和成分的关注,对于色素也开始有了警觉。 2. 概念 染料:能够通过介质(水和溶剂)上染染着物,并与之以某种方式结合,从而使染着物获得鲜明、均匀、坚牢色泽的有色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各种纺织纤维的染色,也可以用于皮革、纸张、高分子材料、油墨或食物的上色;食用色素:是色素的一种,即能被人适量食用的可使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颜色的食品添加剂。 相同点:都是给物质上色的有机物质;不同点:适用的对象不同,染料可以用于各种纺织纤维、皮革、纸张、高分子材料、油墨或食物等上色,而食用色素使用对象仅限于食物。 3.种类与分类 染料:合成染料目前有3000多个品种,我国的燃料品种有80多种。染料分类比较多,按用途可分为蛋白纤维用染料、纤维纤维素染料、合成纤维用染料、;若按性能结构分,可分为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阴离子染料、偶氮染料、酸性染料和其他一些水溶性染料。食用色素:食用色素分类简单,可分为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色素。我国允许使用的色素共有69种,其中化学合成色素及其铝色淀21种,天然色素48种。 相同点:从分类上看,染料和食用色素都分天然和人工合成;不同点:从上文可看出,能使用的合成染料明显比食用色素种类多的多。 4.来源 染料:人类最早使用的染色物质来自于自然界得植物和矿物。我们祖先是从蓼蓝植物的茎和叶中提取蓝靛,再在碱液中用发酵法使之还原成可溶于碱液的靛白,再由空气氧化成靛

食用色素常识

食用色素(food pigments) 食用色素:把食品中能够吸收或反射可见光进而使食品呈现各种颜色的物质统称为食用色素(food pigments)。食品加工中色泽的控制通常采用护色(color preservation)和染色(dye)。必须遵照食品卫生法规和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使用标准,严防滥用着色剂。 1、色素的分类 ①按来源,分天然色素(nature pigments)和人工合成色素(synthetic dyes)。天然食用色素是指天然食物中的色素物质,由于其对光、热、酸、碱等敏感,所以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很容易褪色和变色,影响了其感官性能。因此在食品中有时添加合成色素。 又可分为植物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动物色素(如血红素、卵黄和虾壳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微生物色素(如红曲色素)。 ②溶解性:脂溶性和水溶性;合成色素大都是水溶性色素,而天然色素多数都是脂溶性的; ③结构:吡咯类色素(叶绿素、红血素等)、多烯类(类胡箩卜素)、酚类(花青素、儿茶素、花黄素等)、醌酮类(红曲色素、姜黄素、虫胶色素等)、其他。 是否含有-N=N-发色团结构,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 2、色素的特点 ①合成色素的特点: 色泽鲜艳、色调多、性能稳定、着色力强、坚牢度大、调色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用量和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②天然色素的特点:在色素含量和稳定性等方面不如合成色素,因多来自水果、蔬菜和动植物,因而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能更好地模仿天然物的颜色,色调较自然、成本较高、保质期短。 天然色素直接来自动植物,除藤黄外,其余对人体无毒害。但国家对每一种天然食用色素也都规定了最大使用量,以策安全。目前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姜黄、红花黄色素、辣椒红色素、虫胶色素、红曲米、酱色、甜菜红、叶绿素铜钠盐和β—胡萝卜素。 天然色素安全上优于合成色素并可使用于所有食品种类。因此认为,为了给食品添加色素,最好选用天然色素,即使成本提高,消费者还是乐意接受的。

实验讲义-分光光度法测量溶液中色素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量溶液中色素含量 一、引言(实验背景) 在物质检测分析领域,对样品测试时往往直接采用化学方法,或先采用化学方法预处理后再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测试分析,这样都要采用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纯物理方法在整个测量过程没有化学反应,更多依赖于物理手段和数学处理来解决问题,符合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需求,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欢迎。随着测试方法的转变,人才需求也随之发生转变。以往利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物质检测分析,需要大批量化学、生物相关专业人才。而随着物理测试方法的广泛采用,光学、光电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为了顺应社会需求,适应形势变化,光学、光电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制造分光光度计的技术,还要创新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训练积累知识和经验,以便达到社会人才需求标准,为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作贡献。 二、实验目的与内容 食品中常添加色素使外观好看而吸引消费者,特别是食品饮料中常常使用人工色素配制成各种颜色。而毒理学证明化学合成色素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甚至可致癌。各国相继制订了法规,对食品中合成色素的使用做了限量规定。本实验目的就是要采用光学方法测出溶液中常用的色素含量。 溶液中常使用三种色素显示黄色、橙色或红色: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本实验要求: (1)实验前一周进行预习查资料,设计出使用分光光度计同时测出溶液中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的含量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包括:1)实验所需条件,包括仪器设备、材料试剂、工具器材等;2)配制哪些溶液?测量哪些数据?并设计好记录数据的表格以及主要实验步骤(注:分光光度计输出的数据量较大,每个样品的测量结果以文件形式保存,请先拟好文件名,填入表格,以免搞错);3)由实验数据计算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的含量的方法,并说明所需使用的软件或拟编写的程序。实验设计方案至少提前一天(需要特殊材料的方案须提前一周)交给任课老师审阅,通过审阅后方可进行实验。 (2) 实验时,按照所设计实验方案,配制所需溶液,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出相应的光谱数

食用色素主要分类

食用色素主要分类 主要分类 着色剂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 按结构,人工合成着色剂又可分类偶氮类、氧蒽类和二苯甲烷类等;天然着色剂又可分为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和多酚类等。按着色剂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着色剂和水溶性着色剂。 食用天然色素 天然着色剂食用天然着色剂主要是指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多为植物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动物色素及无机色素。绝大部分来自植物组织,特别是水果和蔬菜。安全性高,有的还兼具营养作用(如β-胡萝卜素)。按来源可分为植物色素(如叶绿素等)、动物色素(如紫胶红等)、微生物色素(如红曲色素等)。此外,它还可包括某些无机色素。按结构尚可分为叶啉类(如叶绿素)、异戊二烯类(如β-胡萝卜素)、多酚类(如花色素苷)、酮类(如姜黄素)、醌类(如紫胶红)和甜菜红、焦糖色等。 天然着色剂色彩易受金属离子、水质、pH值、氧化、光照、温度的影响,一般较难分散,染着性、着色剂间的相溶性较差,且价格较高。 截止1998年底,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共有48种、包括天然β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辣椒橙、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红米红、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梁红、玉米黄、萝卜红;可可壳色、

红曲米、红曲红、落葵红、黑加伦红、桅子黄、桅子兰,沙棘黄、玫瑰茄红、橡子壳棕,NP红、多惠柯棕,桑椹红、天然芥菜红、金樱子棕;姜黄素、花生农红、葡萄皮红;兰锭果红;藻兰、植物炭黑,密蒙黄,紫草红;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橘黄、姻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胭脂虫红、氧化铁(黑)等。常用的天然着色剂有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红、胭脂虫红、高粱红、叶绿素铜钠、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可色素、焦糖色素等等。 天然色素的特点:在色素含量和稳定性等方面不如合成色素。因多来自水果、蔬菜和动植物,因而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能更好地模仿天然物的颜色,色调较自然;成本较高;保质期短。 食用人工色素 合成着色剂合成着色剂的原料主要是化工产品。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有机色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按溶解性又可分为油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油溶性色素毒性较大,各国基本不再用于食品着色。此外还有一类色淀,它是由水溶性色素沉积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上制成的特殊着色剂,可含有不同的纯色素(10~40%)和水分,并且不溶于大多数溶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列入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二氧化钛(白色素)等等。与天然色素相比,合成色素颜色更加鲜艳,不易褪色,且价格较低。 截止1998年底,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觅菜红、觅

食品中常用色素的简单介绍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食品中常用色素的简单介绍 学生专业班级 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 学生姓名(学号)刘雨辰(20085010) 指导教师耿欣 完成时间 2011.6.30 2011 年 6 月 30 日

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食品中常用色素的简单介绍 [中文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单纯追求食品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更关注食品在色香味给我们带来的感官刺激,因此食品添加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几种色素,借此可以更好的了解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关键词]:添加剂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 [English Abstract]: A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people no longer just simply the pursuit of food gives us a feeling of satisfaction,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color, the smell of food brought to us by sensory stimulation, so food additiv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food processing in several colors,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pigments and synthetic pigments. [Key words]: Additive Natural pigment Synthetic pigment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食品的色香味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因为色、香、味能使人在感官上享受到真正的愉快,而且还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食品的消化吸收。于是我们会在食品中加入天然的或人工的食品添加剂。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于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许多天然食品具有本身的色泽,这些色泽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但是,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人们常常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以改善感官性质。

人工合成色素的危害

前言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各种食品的出现极大丰富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作为食客,很需要忙里偷闲,先搞清楚吃到肚子里的到底是什么,有健康饮食的意识很重要。我们有多少人,开动以前先看一看配料表的,如果看见里面少说也有三五种可加也可不加的人工合成添加剂,尽管它安全,还是拒之门外为上,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的今天,一定能找到有良心的厂商生产的更健康更有营养的食品,更建议儿童要远离含有多种添加剂的食品。 食用色素是什么?人工合成的色素有哪些? 食用色素分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天然色素来自天然物,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天然色素主要有胭脂虫红、紫胶红、藻蓝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花青素等。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人工合成色素主要有合成苋菜红及其铝色淀、胭脂红及其铝色淀、诱惑红及其铝色淀、新红及其铝色淀、赤藓红、酸性红(偶氮玉红)、柠檬黄及其铝色淀、日落黄及其铝色淀、喹啉黄、靛蓝及其铝色淀和亮蓝及其铝色淀等。 人工合成色素的危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合成色素的危害,并且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相比较,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性质稳定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许多国家在食品加工行业普遍使用合成色素。但是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1、某些合成色素致癌 前苏联在1968至1970年曾对苋菜红这种食用色素进行了长期动物试验,结果发现致癌率高达22%。美、英等国的科研人员在做过相关的研究后也发现不仅是苋菜红,许多其它的合成色素也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可能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有些色素在人体内可能转换成致癌物质。危害包括一般毒性、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与致癌作用。特别是偶氮化合物类合成色素的致癌作用更明显。偶氮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可形成丙种芳香胺化合物,芳香胺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动后与靶细胞作用而可能引起癌肿。此外,许多食用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谢物有毒外,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混入砷和铅。 2、人工色素对小儿的危害性 2.1引发儿童行为过激 最新科学调查研究证明:小儿多动症、少儿行为过激与长期过多进食含合成色素食品有关。有关专家研究指出,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内器官功能比较脆弱,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对化学物质敏感,若过多过久地进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冲动传导,刺激大脑神经而出现躁动、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思想叛逆、行为过激等症状。 2.2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应英国食品标准局请求,进行食用人工色素对儿童发育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包括酒石黄和落日黄在内的7种人工色素可能会使儿童智商下降5分。 2.3干扰体内正常代谢

食用色素法规标准比较

食用色素法规标准比较 食用色素分为两类:焦油类合成色素、天然色素。 一、焦油类合成色素 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焦油合成色素多以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磺化、硝化、卤化、偶氮化等一系列有机反应化合而成。自从1856年英国的Perkins第一个合成苯胺紫以来,许多色素相继被合成。 合成色素一般较天然色素具有性质稳定、色彩鲜艳、牢固度大、性能稳定、易于着色并可任意调色、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食品行业的青睐。世界各国使用合成色素最多时,品种多达100余种,随着人类对合成色素的毒性和危害的深入了解,许多国家加强了对合成色素的使用管理,已将一部分从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名单中删去或严格限量使用。现在各国允许作为合成色素品种越来越少。 目前,世界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都是水溶性色素。其实,合成色素也有许多是油溶性色素,但油溶性色素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因容易蓄积而不易排出体外,其毒性都比较大,各国都不再允许使用这类色素。而为了避免色素混色,需要增强水溶性色素在油脂中的分散性,提高色素对光、热、盐的钝性,还生产了将色素制成它的铝色淀产品而广泛使用。 二、天然色素 1、植物色素 植物色素来源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如甜菜红、葡萄和辣椒。植物色素大多为花青素类、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物活性物质,是植物药和保健食品中的功能性有效成分。绝大多数植物色素安全性高。植物色素的着色色调比较自然,既可增加色调,又与天然色泽相近,是一种自然的美。但植物色素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就一种植物色素而言,应用时的专用性较强,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植物色素染着力较差,染着不易均匀,不具有合成色素的鲜丽明亮。植物色素在植物体中含量较少,分离纯化较为困难,其中有的共存物存在时还可能产生异味,因此生产成本较合成色素高。同时,大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06.07.02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新红5ng,柠檬黄4ng,苋菜红6ng,胭脂红8ng,日落黄7ng,赤鲜红18ng,亮蓝26ng,当进样量相当0.025g时,检出浓度分别为 0.2mg/Kg,0.16mg/Kg,0.24mg/Kg,0.32mg/Kg,0.28mg/Kg,0.72mg/Kg,0.72mg/Kg, 1.04mg/Kg.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2 原理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酰胺吸附法或掖-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 3 试剂 3.1 正己烷。 3.2 盐酸。 3.3 乙酸。 3.4 甲醇:经0.5um滤膜过滤。 3.5聚酰胺粉(尼龙6:过200目筛。 3.6 乙酸铵溶液(0.02mol/L);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至1000mL,溶解,经0.45um滤膜过滤。 3.7 氨水:量取氨水2Ml.加水100Ml.混匀。 3.8 氨水-乙酸铵溶液(0.02,mol/L):称取氨水0.5mL,加乙酸铵溶液(0.02mol/L)至1000mL,混匀。 3.9 甲醇-甲酸(6+4)溶液:量取甲醇60mL,混匀。 3.10 柠檬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加水至100mL,溶解混匀。 3.11 无水乙醇-氨水-水(7+2+1)溶液:量取无水乙醇70mL,氨水20mL,水10mL,混匀。 3.12 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5%):量取三正辛胺5mL,加正丁醇至100mL,混匀。 3.13 饱和硫酸钠溶液。 3.14 硫酸钠溶液(2g/L)。 3.15 pH6的水:水加柠檬酸溶液pH值到6。 3.16 合成着色剂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新红,赤鲜红,亮蓝,靛蓝各0.100g,置100mL容量瓶中,加Ph6水到刻度,配成水溶液(1.00mg/mL)。 3.17 合成着色剂的标准使用液:临用时上述溶液(或将3.16)加水稀释20倍,经0.45um滤膜过滤,配成每毫克相当于50.0um的合成着色剂。 4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254nm波长。 5 分析步骤 5.1 式样处理 5.1.1 橘子汁、果味水、果子露汽水等:称取20.0g-40.0g,放入100mL烧杯中,含二氧化碳式样加热除去二氧化碳。 5.1.2 配制酒类:称取20.0g-40.0g,放100mL烧杯中,加小碎瓷片数片,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