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与无机材料区别(2)

有机与无机材料区别(2)
有机与无机材料区别(2)

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材料统称为有机材料。比如木材、塑料、橡胶、油漆等等,简单的说,有机材料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燃烧。而无机材料则不能,比如钢筋、水泥、黏土砖等等。

有机材料的突出特点是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

无机材料的优势在于阻燃性能优异。

而不同品种之间各个性能指标差别也很大。有机材料中PU发泡材料的导热系数(0.025~0.028)最低,保温性能和防水性优异,但价格相对较高;XPS板导热系数(0.028~0.03)仅次于PU发泡材料,强度高、耐潮湿,价格相对便宜。无机材料中,岩棉板导热系数(0.041~0.045)较高、吸湿性强、易脱落,但防火性能优异;珍珠岩等浆料的特点也是导热系数高、防火性好,但存在吸水性强的缺点。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有机物的特点: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催化剂等手段。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无机物即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石灰等。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物来研究。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盐四大类

无机材料

各种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和大小的变化,称为形变。 作用于材料某一平面上的外力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外力,一个垂直于作用面,一个平行于作用面,由此可以定义两种应力—正应力和剪应力。应变是用来描述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移的。 剪应变:物体内部一体积元上的两个面元之间的夹角的变化。 弹性模量E反映的是原子间距的微小变化所需外力的大小,它也是原子间结合强度的一个标志。 塑性变形是指一种在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的变形,材料经受此种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叫延展性(或塑性)。 滑移和孪晶:晶体中塑形变形两种形式 晶体受力时,其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的平动,就称为滑移; 而其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的转动,就称为孪晶。 位错是一种线缺陷,在原子排列有缺陷的地方一般势能较高 柏氏矢量是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 超塑性:一些晶粒尺寸非常细小的无机材料在较高温度下受到一个缓慢增大的荷载作用时,其永久形变能力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提高,远大于常规变形极限。 相变超塑性:由于材料发生结构相变而导致永久性的各向异性尺寸变化。 微颗粒超塑性:是靠特定的组织在恒定应变速率下获得超塑性。(主要是晶界滑移) 蠕变:材料在高温和恒定应力作用下,即使应力低于弹性极限,也会发生缓慢的塑性变形,这种现象就称为蠕变 理想弹性:受到外力后,平衡形变是瞬时达到的与时间无关。 理想粘弹性:受到外力后,形变是随时间线性发展的。 滞弹性:弹性应变的产生与消除需要有限的时间,无机固体和金属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弹性。 弛豫:如果施加恒定应变,其应力随时间而减小。蠕变:如果施加恒定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增加。 弛豫时间与滞弹性的关系:材料的粘度越大,弹性模量越小,弛豫时间越长,滞弹性越大。未弛豫模量------测量时间小于松弛时间,随时间的形变还没有机会发生时的弹性模量; 弛豫模量------测量的时间大于松弛时间,随时间的形变已发生的弹性模量。 脆性断裂:在外力作用下,所受到的局部应力为平均应力的数倍时,此过分集中的拉应力如果超过材料的临界拉应力值时,将会产生裂纹或缺陷的扩展,导致脆性断裂 韧性断裂韧性断裂的过程是“微孔形核—微孔长大—微孔聚合”三部曲。 格林菲斯微裂纹理论:实际材料中总存在许多细小的裂纹或缺陷,在外力的作用下,这些裂纹和缺陷附件就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裂纹就开始扩展而导致断裂。所以断裂并不是晶体两部分沿整个原子面被拉断,而是裂纹沿着某一存在有缺陷的原子面发生扩展的结果。 控制强度的三个参数 弹性模量E:取决于材料的组分、晶体的结构、气孔。 断裂能 f :不仅取决于组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微观缺陷、显微结构的影响,是一种织构敏感参数,起着断裂过程的阻力作用。 裂纹半长度c:材料中最危险的缺陷,其作用在于导致材料内部的局部应力集中,是断裂的动力因素。本征裂纹包括大孔洞、大晶粒、夹杂物等,形成于材料制备过程中。与原料的纯度、颗粒尺寸、粒度的分布、颗粒形貌等有关。 气孔的影响气孔的存在降低了无机材料的实际承载面积,并引发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强度显著下降。实验发现多孔材料的强度随气孔率的增加呈近似指数规律下降。 晶界相:陶瓷材料在烧结的时候要加入助烧剂,以形成一定量的低熔点相来促进致密化,烧结后这些低熔点相便在晶界和角隅处留下来形成晶界相。晶界相富含杂质或多为非晶态,其断裂表面能低,强度低,质脆,故对强度不利。 防止裂纹扩展的措施:1、作用应力不超过临界应力。2、在材料中设置吸收能量的机构。 晶格热振动:晶体点阵中的质点(原子、离子)总是围着衡位置作微小振动 格波-一个质点的振动会使邻近质点随之振动,因相邻质点间的振动存在着一定的位相差,使晶格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在整个材料内传播。 热容: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热

无机多孔材料功能化组装附应用(吉林大学)

第一节多孔材料的概述 1.1.1多孔材料的分类 多孔材料的重要特征是孔的种类和属性,具体包括孔道与窗口的大小尺寸和形状、孔道维数、孔道走向、孔壁组成等性质,可以按照不同标准来划分多孔材料的类型。如按孔道结构可以划分为一维(1-dimensional)孔道结构、二维(2-dimensional)孔道结构、三维(3-dimensional)孔道结构等;按孔道走向可以划分为直形(straight)孔道,弯形(curved)孔道等;按孔壁组成可分为非金属无机材料,金属无机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等。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协会(IUPAC)以孔径尺寸为标准将多孔材料定义为三类(图 1.1):微孔材料(Microporous Materials,孔径小于2 nm)、介孔材料(Mesoporous Materials,孔径在2-50 nm之间),大孔材料(Macroporous Materials,孔径大于50 nm)。此外,多级孔材料(微孔-介孔、微孔-大孔、介孔-大孔)成为多孔材料研究的又一热点领域,是新一代材料的代表。 1.1.2微孔材料 为了便于介绍,我们按照结构和组成的特点分类介绍,分别为沸石分子筛,类分子筛空旷骨架材料,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 a) 沸石分子筛 天然沸石最早在1756年由瑞典矿物学家Cronstedt发现,它是一类天然硅铝酸盐矿物,并且在灼烧时会产生气泡膨胀的类似沸腾的现象,因此将其定义为沸石。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对天然沸石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可逆性脱水和吸水、离子交换、气体吸附等,由此人们认识到这种材料的重要性。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Barrer R.M.为首的沸石化学家成功模仿天然沸石的生成环境(火山沉积物与碱性湖水共存生成沸石),在水热条件下加热碱和硅酸盐的水溶液,合成出来首批低硅铝比的沸石分子筛。此后,大批科研工作者采用高温水热合成技术对新型沸石分子筛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地挖掘。随着工业化的日渐成熟和不断发展,沸石分子筛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尤其在石油加工和石化工业中地位显著。虽然许多种天然沸石被勘探出来,但是为了满足工业上大规模的需求,人工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显得尤其重要。

无机复合材料

无机复合材料复习重点 1、同晶型现象 化学式相似的物质形成结构类型相同的晶体的现象 2、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的制备过程 CMCs的制备包括两个步骤:将一种增强相置入未致密化的基体内;基体致密化 3、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的优点 MMCs的主要优点在于:使用温度高、导热和导电性能好、抗拉强度高、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高、不易燃烧(有机复合材料易燃烧)等。 4、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哪三个方面 ①纤维或增强元素的性能;②基体性能;③纤维和基体的界面性能 5、固体材料的缺陷 根据尺寸大小,可以将材料内部的缺陷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6、晶体与非晶体中存在的键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内部的原子都是通过原子间的化合键结合在一起的。根据结合键强度可以将其分为主键和次键。金属键、共价键和离子键是主键。弱键如范德瓦尔斯力、氢键和永久偶极子键被称为次键。 7、无机复合材料的主要类型 根据组成复合材料中主晶相材料的性质可以将无机复合材料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而根据增强颗粒的几何特点又可以将其分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变增韧复合材料等。 8、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 晶体和非晶体材料的根本区别是其结构中是否存在长程有序结构 9、纤维增强材料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1)与其晶粒尺寸相比,直径很小,体内缺陷浓度小,因此强度接近于理论强度。 (2)长径比高,外加应力可以通过基体传递给强度大、刚度高的纤维增强材料 (3)顺性好,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符合材料的制备 10、几种常见的纤维增强材料 (1)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是玻璃类纤维材料的总称。玻璃纤维的强度-质量比很高,而模量-质量一般。后者这一特点促使被称作先进纤维材料的B、C、Al2O3、SiC等在航天工业的应用与发展。玻璃纤维还可以用于增强有机聚合物、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等。潮湿的

有机钙和无机钙的区别

有机钙和无机钙的区别 一.无机钙,如:碳酸钙、磷酸钙及氧化钙,或者来自于经过机械加工的动物贝壳骨骼;无机钙,它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含钙量特别高,它的一个缺点就是它吸收需要胃酸的参与,所以我们在日常应用上,一般对于胃肠道功能健全的成年动物。 二.是有机酸钙,如:甲酸钙、葡萄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等;有机钙它的优点,就是说钙吸收的相对好一些,因为它在溶解的过程中不需要胃酸的参与。 其中第一类钙剂往往存在着难于吸收、含钙量低的缺点,更致命的是有些产品由于制造工艺的缺陷,容易导致重金属含量过高。第二产品中有的存在着含钙量低和生物利用度不高的缺陷。甲酸钙为中性有机钙,含钙量高,水溶性好,肠道吸收率高,重金属含量低,价格适中,相对比较合理。 仔猪日粮日常补钙的品种分为五大类: 1、碳酸钙:是饲料厂日常应用最多补钙产品种,其含钙量高,价格便宜是应用的主要原因。但其为强碱性,对胃肠刺激性大,吸收过程需要大量胃酸来中和,吸收利用率率低,重金属含量高,适口性极差。与维生素同时添加容易发生反应,降低维生素利用率。不适合幼小动物和胃酸缺乏者。

2、乳酸钙:其优点是容易溶解,缺点是钙含量低。这类制剂有:乳酸钙,含钙13%;葡萄糖酸钙,含钙9%,要达到日粮中钙水平控制在0.58%~0.8%,需用量太多,这是饲料成本难于接受的。 3、磷酸氢钙:是饲料厂日常用的补钙品种,含钙23.3%,钙含量相对较高,但它的缺点是吸收较难,加之它含磷高,含磷过多会对对肾功能造成伤害,因此应用较少;特别是在水产养殖上不宜多用,易造成动物不耐运输。 4、枸缘酸钙:含钙量为21.1%,水溶性好,生物利用也较磷酸钙好,其吸收不依赖胃酸,但是价格较高。在人类医药上用比较多。 5、中性有机钙:饲料级甲酸钙钙在我国刚开始应用。它含钙量31%,含甲酸69%,中性的pH值,并且水分含量低,水溶性好且呈中性,将甲酸钙混合到添加剂预混料中不会造成维生素损失,且在胃酸作用下可分离出游离的甲酸,降低胃pH值。甲酸钙熔点高,在400℃以上时才能分解,在制粒过程中不会受到破坏。 仔猪饲料选择钙剂产品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以下七个特点: 1、钙含量要高,且为中性最好; 2、溶解度(水溶性)大,不溶物要少; 3、在饲料中系酸力要低,肠道吸收度高;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有机物的特点: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催化剂等手段。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无机物即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石灰等。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物来研究。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盐四大类。有机物不都是高分子的比如常见的甲烷苯乙烯就不是无机物不是都是低分子的,比如分子筛,某些陶瓷就不是,他们都是硅酸盐缩合形成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环烷烃 环烃 芳香烃 卤代烃 羟基化合物(醇、酚)有机物烃的衍生物醚 羰化合物(醛、酮) 羧酸 酯 单糖 糖类二糖 多糖 蛋白质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一、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是指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有机、无机相的物质以物理方式结合而成,撷取各组成成分的优点,以构成需要之结构材。往往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组合而成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高聚物基复合材料PMC S最先得到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工业、民用、航天航空、生态、智能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1]。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即用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通过某种方式结合而成的全新材料。复合后的新材料具有有机、无机材料的各自优点,并且可以在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和生物学等方面赋予材料许多优异的性能,正在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正不断见诸报道[2,3]。 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特点 复合材料中以纤维增强材料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其特点是比重小、比强度和比模量大。例如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的材料,其比强度和比模量均比钢和铝合金大数倍,还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减摩耐磨、自润滑、耐热、耐疲劳、耐蠕变、消声、电绝缘等性能。石墨纤维与树脂复合可得到膨胀系数几乎等于零的材料。纤维增强材料的另一个特点是各向异性,因此可按制件不同部位的强度要求设计纤维的排列。以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在500℃时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模量。碳化硅纤维与钛复合,不但钛的耐热性提高,且耐磨损,可用作发动机风扇叶片。碳化硅纤维与陶瓷复合,使用温度可达1500℃,比超合金涡轮叶片的使用温度(1100℃)高得多。碳纤维增强碳、石墨纤维增强碳或石墨纤维增强石墨,构成耐烧蚀材料,已用于航天器、火箭导弹和原子能反应堆中。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用于汽车和飞机可减轻重量、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复合材料片弹簧,其刚度和承载能力与重量大5倍多的钢片弹簧相当。 三、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应用 1 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垫复合材料,它是指一种或多种组分以纳米量级的微粒,即接近分子水平的微粒复合于基质中构成一种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分散相尺寸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过渡区域,将给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带来特殊的变化,正日益受到关注.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该类材料研究的种类已经涉及到无机物、有机物和非晶态材料等. 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综合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各自的优点,并且可以在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生物学等方面赋予材料许多优异的性能,正在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1> 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技术 最先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如金属、非金属.陶瓷和石英玻璃等.目前,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种类已涉及到有机物和非晶态材料等.各

有机和无机的区别

有机和无机的区别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有机物的特点: 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 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催化剂等手段。而且有机物的反应比较复杂,在同样条件下,一个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无机物即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石灰等。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物来研究。绝大多数的无机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盐四大类。 简单地说,有机物就是含碳的化合物,无机物就是不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下列含碳的化合物,由于性质接近其它无机物,因此它们属于无机物: CO、CO2、H2CO3、碳酸盐(RCO3)、(CN)2、HCN、HCNO、氢氰酸盐(RCN)、氰酸盐(RCNO)、二硫化碳、碳化钙等等。 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有机物一般是可以通过燃烧的方法来判断的。不过虽然大多数无机物不能燃烧,但有一些无机物可以燃烧(如CO等)而也有一些有机物不能燃烧。 有机物与含碳无机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机物中的C是作为有机物中的骨架,连接有H、O、N等其它的元素。而含碳无机化合物中C不作为化合物的骨架。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构成是C,一般的有机物常含有C、H、O等三种元素,而很多有机物中也存在N、P等元素。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相对分子质量16,常温下为气体,易燃,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专项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专项考试题带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4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或农产品留有残余 C.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 D.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答案】考点: 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 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 A、从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是无机物去分析; B、根据农药的危害进行分析; C、根据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分析; D、根据碳酸钾属于钾肥分析; 解答: 解:A: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是无机物;故错误;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留有残余,故错误;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故正确; D、碳酸钾属于钾肥,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决.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2.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A. 牛奶 B. 柠檬汁 C. 食醋 D. 矿泉水 【答案】考点: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解答.解答: 解: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B、柠檬汁中含有柠檬,柠檬属于有机物; C、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属于有机物; D、矿泉水中不含有有机物;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成分进行.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3.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 矿泉水 B. 果汁 C. 啤酒 D.

高分子_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2-03-03。 作者简介:严满清,女,25岁,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塑料改性及应用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 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严满清 王平华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230009) 摘要:详细概述了采用纳米粒子直接填充分散法制备高分子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对纳米粒子表面处理方法及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无机纳米粒子 表面处理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粒子直接填充分散法 纳米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与开发领域,涉及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机械学、纳米加工及表征等[1]。由于纳米科学与技术而制得的纳米材料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质如光吸收性、高混合性、压缩性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因此,纳米材料被称为最有前途的材料。1 纳米材料 纳米结构为至少一维尺寸在1~100nm 区域的 结构,它包括纳米粒子、纳米纤维、纳米薄膜、纳米块状和纳米晶等。纳米粒子,又称超微粒子(ultrafine powders ,简称U FP ),统指1~100nm 的细微颗粒(结晶的或非结晶的)。纳米粒子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团簇,又不同于宏观体相材料,是一种介于宏观固体和分子间的亚稳中间态物质。当粒子尺寸进入纳米数量级(1~100nm )时,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与体相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尺寸的减少而急剧增大,使其显示出强烈的体积效应、量子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纳米材料指的是纳米结构按一定方式堆积或一定基体中分散形成的宏观材料,包括纳米块状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机械合金法、液相化学合成法、超声波辐射法。从物质的类别来分,可分为金属纳米材料、无机氧化物纳米材料、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和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型材料,纳米材料能全面改善聚合物的综合性能,而且能赋予其奇特的性能,为聚合物的增韧增强改性提供了新的途径[3]。 2 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 1984年Roy 和K ormarneni 等首次提出了纳米 复合材料的概念,纳米复合材料也就是纳米级尺寸 均匀分散于聚合物的复合体系。纳米复合材料从复合的维度来分,分为0-1、0-2、0-3、1-1、1-2等类型复合材料。 由于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相与基体相之间的界面积很大,如果分散相和基体相的性质充分结合起来,将大大改进和提高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质,因为纳米无机粒子,不同于一般无机粒子,它对材料既增强又增韧。例如,在层状无机物中嵌入导电聚合物,可制得导电材料。另外,由于纳米复合材料达到分子水平相容,且相尺寸小于光波长,因而纳米复合材料透明性好。2.1 纳米粒子直接填充分散法 直接填充分散法是指先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气相法、液相法和直接使用高能机械球磨直接粉碎的固相法等制得纳米粒子,然后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组分(单体或聚合物)通过适当方法制得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方法是制备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中最简单适用的一种方法。 直接填充分散法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主要分为: (1) 纳米粒子分散在聚合物中,聚合物可以是溶液或熔体[4],也可以将纳米粒子直接同聚合物粉体用共混方法获得,共混前采取分散剂、偶联剂、表 现 代 塑 料 加 工 应 用 第14卷第5期 Modern Plastic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2002年10月

保温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区别

保温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区别 标签:纤维水泥板水泥压力板水泥板时间:2011-07-11 14:39:41 点击:729 回帖:1 上一篇:世邦反击式破碎机,缓解国家建筑下一篇:照明工业动力升级-风光互补路灯 考虑到消防防火安全要求下的建筑保温材料的有机与无机保温体系卓创资讯晨曦2011-4-2 11:05:44 【大中小】【关闭】 1、前言 随着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的推广,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的火灾隐患给社会带来震撼,公安部、消防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社会安全角度出发,先后发布两个文件(公通字[2009]46号,公消[2011]65号),试图通过提高建筑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来解决保温市场的安全防火问题。该文件要求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使建筑外墙保温市场出现新的约束,加剧了建筑保温材料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有机体系与无机体系两大保温材料之间的竞争。 从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建筑保温要求看,要在短时间内推广A级阻燃保温材料而又同时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不现实的,因为对不同热工设计气候区的外墙热阻要求有一定的区别,如何针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建筑保温体系以同时满足建筑节能和消防安全的要求是目前建筑保温行业的巨大挑战。 2、有机与无机保温体系的技术特点及优劣对比 有机与无机的保温材料各有优缺点,我国幅员辽阔,温差变化大,外墙保温的材料及技术体系随时间的发展一定会出现多种不同的体系。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才能兼顾节能与安全。 有机类保温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附产品,包括发泡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喷涂聚氨酯(SPU)以及聚苯颗粒等。从全国范围看,有机类外墙外保温系统占据了我国当前外墙外保温市场75%以上的份额。 无机保温材料包括膨胀珍珠岩、中空玻化微珠、闭孔珍珠岩、岩棉、矿棉、玻璃棉和轻质砌块自保温体系等,主要取材于无机类材料如石屑、玻璃、工业废渣等。随着国家对于墙体材料防火安全等级规定的重视及要求,无机保温材料的市场份额将大幅提升。 由于材料化学性质的特点,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面对保温节能性能和消防安全的矛盾选择: 从保温性能而言,有机材料优于无机材料。如挤塑板的导热系数在0.028~0.03之间,保温效果良好。所以在北方寒冷地区要使建筑具有保温节能性能,大量使用有机材料在短时间内仍然是不二的选择;而无机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在0.065 左右,甚至更高,多半为A级阻燃材料,消防安全性能好,但是保温效果不甚理想,在南方隔热要求不高的建筑外墙中使用是很好的保温材料。具体的种类和厚度及其体系设计应该由专业公司根据具体建筑的功能要求做具体的优化设计。 吸水率与透气性也是一项衡量保温材料保温性能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如果保温系统透气性不好,不仅影响饰面层,还会导致室内空气浑浊。有机材料尤其是挤塑聚苯板的吸水率很低,具有很好的防水性。与此相反,传统的无机类保温材料,如玻璃棉、岩棉、矿棉制品等,具有较大的吸水率和水蒸汽渗透率,因而保温效果不够稳定,尤其用于低温保温时,此类保温材料一旦含有水份,导热系数会急剧上升,隔热效果将明显降低。保温材料与水及水蒸气的不同作用可能影响到保温材料体系的应用耐久性能,这也是保温体系重要的技术指标。如果不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和设计,就会出现大量的耐久性破坏:既保温体系可能在正常的设计寿命时间内提前破坏。从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概述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有机/无机纳米磁性复合物的概述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班级: 08级化学3班 姓名:吴桐 指导教师:沈腊珍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2 年 06 月 05 日

有机/无机纳米磁性复合物的概述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有机/无机纳米磁性复合物的制备、应用机理、应用优点,并且总结了几种典型的纳米磁性复合物的性能改善。同时,概括了有机/无机纳米磁性物在应用上的研究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有机/无机纳米磁性物在抗癌药物、电磁和其它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两种纳米磁性复合抗癌药物、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磁性复合材料以及由其他几种不特定的有机与无机纳米磁性粒子组合后形成的复合材料,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制备、机理及在生活其它方面的一些应用前景。 关键词: 抗癌药物;导电材料;有机物;纳米磁性复合物;无机粒子

目录 0.前言 (1) 1 抗癌药/无机纳米磁性复合物 (1) 1.1引言 (1) 1.2抗癌有机物 (1) 1.2.1顺铂 (1) 1.2.2 紫杉醇 (2) 1.3 抗癌有机物的纳米磁性复合药物 (2) 1.3.1 顺铂的纳米磁性复合药物 (2) 1.3.2 紫杉醇的纳米磁性复合药物 (2) 1.4 有机/无机纳米磁性复合粒子在抗癌医药方面的前景 (3) 2 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磁性复合材料 (3) 2.1引言 (3) 2.2 聚吡咯 (3) 2.2.1. 基础知识 (4) 2.2.2. 导电机理 (4) 2.2.3. 合成 (4) 2.3 聚吡咯/无机纳米磁性复合材料 (4) 3 其它有机物/无机纳米磁性复合物 (7) 3.1引言 (7) 3.2 催化应用 (7) 3.3 分离应用 (7) 3.4 气体传感材料 (8) 4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2)

多孔结构无机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对调湿性的影响

第28卷 第6期2009年11月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 ACTA PETROLO GICA ET MIN ERALO GICA Vol.28,No.6:653~660 Nov.,2009 多孔结构无机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对调湿性的影响 冀志江,侯国艳,王 静,张连松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 摘 要:测试海泡石、沸石、硅藻土和坡缕石粘土的孔径和比表面积,研究其孔径和比表面积与吸放湿能力的对应关系。利用氮气等温吸附对孔隙结构进行测试、分析,通过BET法计算得出其比表面积分别为81156、2146、1168和187170m2/g,平均孔径分别为8153、18120、31157和11179nm。在温度25℃相对湿度分别为75%和35%的条件下进行吸放湿试验,4种样品的最大吸湿量分别为516%、212%、118%和610%,放湿量分别为414%、118%、116%、510%。数据对比发现,比表面积大且孔径分布符合在相应温湿度下以K elvin公式计算出的孔径分布特点的矿物材料,如海泡石,吸放湿能力强。 关键词:孔结构矿物材料;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调湿性 中图分类号:TB32;TB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524(2009)0620653208 The effect of the specif 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radius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 the capacity of absorbing and desorbing moisture in the air J I Zhi2jiang,HOU Guo2yan,WAN G Jing and ZHAN G Lian2song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Academy&State K ey Lab of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Beijing100024,China) Abstract:With the aid of the N2isothermal adsorption technology,the authors calculat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pore radius distribution of sepiolite,zeolite,diatomite and attapulgite by using the BET metho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 pecific surface areas were81156,2146,1168and187170m2/g,whereas the pore radius distribution values were8153,18120,31157and11179 nm,respectively.Their maximal absorbing moisture values were516%,212%,118%and610%,res pectively,at25℃and75% relative humidity.After the saturation of the absorbing moisture,the samples of these four kinds of minerals were put in the environ2 ment of25℃and35%RH to make moisture discharge.The capacities of desorbing moisture were414%,118%,116%and 510%,respectively.A comparison of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radius distribution of the four inorganic porous minerals with their capacities of absorbing and desorbing moisture in the air demonstrates that the sample whose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whose pore radius distribu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mputation result of K elvin formula,such as sepiolite,has compara2 tively strong absorbing and desorbing moisture capacity in the air. K ey w ords:inorganic porous material;specific surface area;pore radius distribution;relative humidity controlling 室内湿热环境的研究成为建筑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湿度对人体的健康和舒适具有重要影响(Anthony et al., 1986)。“调湿材料”这一概念,是由日本学者西藤宫野等首先提出来的,指不需要借助任何人工能源和机械设备,依靠自身的吸放湿性能,感应所调空间空气温湿度的变化,从而自动调节空气相对湿度的材料(Nishifuji et al.,1949)。上世纪80年代起,日本成为最早开发应用调湿材料产品的国家,成果覆盖文物保存、纺织、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继日本之后,近年来西班牙、德国等西方国家也先后展开了对调湿材料的研究。 无机非金属矿物材料中有一部分具有多孔结构,如硅藻 收稿日期:2009204228;修订日期:2009208215 基金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资助项目(2006BAJ02A0923) 作者简介:冀志江(19642 ),男,博士,教授,材料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健康材料。

高分子材料与无机非金属、金属材料的区别

高分子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区别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又称高聚物,与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并称三大材料。高分子材料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力学性能:比强度高,韧性高,耐疲劳性好,但易应力松弛和蠕变; (2)反应性:大多数是惰性的,耐腐蚀,但粘连时要表面处理,加聚合物共混时需要表面处理,另外,有的高分子材料容易吸收紫外线或红外线及可见光发生降解; (3)物理性能:密度小,很高的电阻率,熔点相比金属较低,限制了使用领域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具有特殊的结构,使它表现出了非同凡响的特性。例如,高分子主链有一定内旋自由度,可以弯曲,使高分子链具有柔性;高分子结构单元间的作用力及分子链间的交联结构,直接影响它的聚集态结构,从而决定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能。 此外高分子材料可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高性能的新型材料,可设极性大,部分性能超过金属。当前,高分子材料正趋向功能化,合金化发展,比传统材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广阔使用的领域。 高分子化合物固、液、气三种存在状态的变化一般并不很明显。固体高分子化合物的存在状态主要有玻璃态、橡胶态和纤维态。固体状态的高分子化合物多是硬而有刚性的物体。无定形的透明固体高分子化合物很像玻璃,故称它为玻璃态。在橡胶态下,高分子链处于自然无规则和卷曲状态,在应力作用下被拉伸,去掉应力又恢复卷曲,表现出弹性。纤维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长度对直径比大很多倍的纤细材料。 通常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常是由高分子化合物加入各种添加剂所形成,其基本性能取决于所含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各种不同添加剂的作用在于更好地发挥、保持、改进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满足不同的要求,用在更多的方面。 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金属材料则一般具有导电、导热、磁性的物理性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强度、硬度和可塑性。

无机涂料与有机涂料的区别

无机涂料与有机涂料的区别 无机涂料是众多无机材料中的一种。即使仅就涂料而言,无机涂料也只占有很小的比重,但是却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1)无机涂料的基料材料往往直接取材于自然界,因而来源十分丰富。例如,硅溶胶,硅酸盐溶液等涂料基料,其主要原材料来源于石英质矿石,是自然界中极为丰富的材料。(2)相对于一些有机涂料基料来说,无机涂料基料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小,产品多数是以水为分散介质,无环境和健康方面的不良影响。 (3)是无机涂料的耐老化及某些物理化学性能是绝大多相同生产成本的有机涂料很难达到的,因此其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能。 (4)是无机涂料多数呈碱性,更适合于在同样显碱性的水泥和灰砂等基层上应用,而且可与这些基材中的石灰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酸钙晶体,能够和基层形成一体,因而其附着力特别好。 一、什么是无机涂料 以无机材料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涂料是碱金属硅酸盐水溶液和胶体二氧化硅的水分散液。用以上两种成膜物,可制成硅酸盐和硅溶胶(胶体二氧化硅)无机涂料,再加入颜料、填料以及各种助剂,可制成硅酸盐和硅溶胶(胶体二氧化硅)无机涂料,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碱、耐污染、耐气性能。无机涂料是由无机聚合物和经过分散活化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稀土超微粉体组成的无机聚合物涂料,能与钢结构表面铁原子快速反应,生成具有物理、化学双重保护作用,通过化学键与基体牢固结合的无机聚合物防腐涂层,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寿命长,防腐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符合环保要求的高科技换代产品。 二、无机涂料的发展历史 全无机矿物涂料简称无机涂料,广泛用于建筑、绘画等日常生活领域。早在几千年前中国西部地区的人民就实用于绘画及建筑装饰,至今仍保存完好。1768年,德国诗人兼剧作家J.W.歌德通过试验,发现当纯石英溶解于适量的某种强碱中时,便释放出一种透明如玻璃的硅酸盐液体------水玻璃,这就是硅涂料之原始主要原料。后来德国科学家凯姆将水玻璃(硅酸钾)无机色素混合在一起,成功的制造出一种涂料。这种涂料能渗入矿物基层内部,而且能与其表面合成一体。它能美化建筑,提高建筑之寿命,对建筑物有超强的保护力。其品质之优越,非其他涂料所能比拟。这种涂料就是-----全无机硅酸盐矿物涂料。凯姆把硅酸盐溶液发展成硅漆(矿物涂料)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在1878年8月10日获得国王卢德维一世颁发的专利。座落在德国特劳士及瑞士的几幢古典建筑之外墙使用了矿物涂料,至今100年色泽任亮丽如新。可见矿物涂料的阻燃性,耐候性非同凡响!哥拜耳人传承中华民族能工巧匠在敦煌壁画及广西花山壁画经历数千年气候摧残,其壁画色彩依旧艳丽如新的民族传统工艺内涵,吸纳了欧洲生产矿物涂料的技术精髓,于2002年成功研发出新一代《氧化改性水性无机矿物涂料》。

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引言 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它是指1种或多种组分以纳米量级的微粒即接近分子水平的微粒复合于基质中所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分散相尺寸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过渡区域,将给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带来特殊的变化,正日益受到关注。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该类材料研究的种类已经涉及到无机物、有机物和非晶态材料等。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综合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各自的优点,并且可以在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生物学等方面赋予材料许多优异的性能,正在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正不断见诸报道。本文拟对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作一个综述。 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技术 最先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如金属、非金属、陶瓷和石英玻璃等。目前,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种类已涉及到有机物和非晶态材料等。各国首先着重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特别是薄膜制备法的研究。纳米复合方法常用的有3种:溶胶一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其中溶胶一凝胶法较早用于制备有机一无机分子杂化材料或纳米复合材料;嵌入法在分子材料领域表现出很好的前景,特别是将不同的性能综合到单一的材料中去。 把具有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特点的纳米颗粒材料添加到其他材料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添加量达到材料改性的目的,因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尺寸降到纳米数量级会给复合材料引入新的材料性能。首先,纳米颗粒本身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殊的材料特性,这会给复合材料带来光、电、热、力学等方面的奇异特性;其次,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结构,如高浓度界面、特殊界面结构、巨大的表面能等等必然会大大影响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由无机纳米材料与有机聚合物复合而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无机材料、无机纳米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无机填料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等所不具备的一些性能。1)同步增韧增强效应:无机材料具有刚性,有机材料具有韧性,无机材料对有机材料的复合改性,会提高有机材料的刚性,但会降低有机材料的韧性。2)强度大、模量高:普通无机粉体材料对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有较高的强度、模量,而纳米材料增强的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却有更高的强度、模量,加入量很小(3 ~5 质量分数)即可使聚合物的强度、刚度、韧性及阻隔性能明显提高。:论是拉伸强度或弯曲强度,还是拉伸模量或弯曲模量均具有一致的变化率。3)阻隔性能:对于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由于聚合物分子链进入到层状无机纳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每日一题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新人教版

5月22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所有的有机物都易燃烧 D.大多数有机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质差别是相对的,如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但也有部分有机物易溶于水,同样有些无机物也易溶于有机溶剂,如单质碘等;并非所有的有机物都能燃烧,如CCl4是一种很好的灭火剂;大多数有机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非电解质。 解题必备 注意:无机物与有机物在性质上的差别是相对的,不同的有机物有其特殊的性质。例如,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四氯化碳不但不能燃烧反而可以用来灭火;乙酸能在水中电离等。 学霸推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获得 B.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有严格的区别,它们不能相互转化

C.有机物只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D.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均属于有机物 2.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碳酸B.汽油C.蔗糖D.合成纤维 参考答案 1.D【解析】如今大量的有机物已能通过人工合成获得,如人工合成橡胶、人工合成纤维等,A项错误;很多有机物都是由无机物转化而来的,如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甲醇,B项错误;水也能溶解部分有机物,如乙醇,但水是无机物,C项错误。 2.A【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为有机物,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属于无机物。 5月23日有机物的类型判断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状化合物是指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B.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 C.卤代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环烷烃等都属于烃 D.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故属于酚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在有机物的分类中,把含有环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环状化合物,故环烷烃等也属于环状化合物;烃的含氧衍生物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含氧原子的原子团所取代而得到的有机物;烃中仅含碳、氢两种元素,而卤代烃中除含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卤族元素,故不属于烃;D项有机物的结构中不含苯环,故不属于酚,而属于醇。 解题必备 解官能团的判断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题的注意事项 1.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官能团,但烷烃没有官能团。 2.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往往含有不止一种官能团,如氨基酸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3.除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外,官能团一般都含有除碳、氢原子外的其他原子,故含有除碳、氢原子外的其他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官能团,但含有相同原子的官能团不一定是同种官能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